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经济政治学论文

经济政治学论文

经济政治学论文
经济政治学论文

摘要

企业家是企业的领袖,在企业的权力机制中处于核心的地位。在企业权力分配机制中,经过调查知道企业家的权力空间将直接影响企业家才能的发挥及其行为的校正。因此,企业家的权力配置实质上反映的是企业控制权分配的制度安排。本文将着重研究企业治理结构与企业家权力配置之间的关系。

关键词:企业治理结构权力配置

Abstract

The entrepreneur is the enterprise leader, and it is the authority mechanism of the enterprise. Authority of core entrepreneur space will have direct impact to entrepreneur ability bringing into play. Therefore, that entrepreneur's authority allocation reports in substance are the system arrangement that the enterprise controlling power assigns. This article will discuss Relation between the main body of a book being deployed will be highly value the authority studying enterprise administers structure and the entrepreneur.

Key words:Enterprise governs structure Authority deploys

绪论

在现代企业中,利益相关者通过合约给定企业经营者特定控制权的使用空间,在一定意义上决定着企业经营者对企业主宰的程度。企业作为一种经济组织,其运作的基础是强制(杨瑞龙,2002年)。治理结构作为“一组契约的连接点”,涉及到企业交易过程中,各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关系。因此,企业治理结构的实质就是如何使各种投入要素的利益相关者赖以合作的经济组织,最大限度地通过权力的合理配置,提高资产的运作效率,使各利益相关者收益。企业家是企业的领袖,在企业的权力机制中处于核心的地位。在企业权力分配机制中,企业家的权力空间将直接影响企业家才能的发挥及其行为的校正。因此,企业家的权力配置实质上反映的是企业控制权分配的制度安排。

一、企业家权力配置前瞻性理论界定和相关说明

1、在既往的经济理论中的界定

事实上企业家权力配置在充分考虑利益相关者的要求的同时,更主要的是企业家权力使用空间的拓展与企业家行为及企业利益一致性的校正问题。分析企业家权力配置至少应关注以下几点:一是有关权力的界定问题;二是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划分;三是与权力配置相配套的约束问题。强调权力的界定意味着企业家在不同的企业制度下,应享有的权力与企业效率的关系;强调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划分,意味着如何明确主体利益及相关利益的责任问题;强调权力约束意味如何克服企业家权力滥用,治理企业家腐败问题。

(1)利益相关者的界定

纵观世界上各国的治理结构,都不是随意设立,其治理结构模式的形成,与特定时期、特定区域,政治、经济、文化意识及法律背景相适应。企业治理结构的核心问题,是如何解决利益相关者的责权利关系问题,然而究竟谁是利益相关者,至今尚未有标准、通用的定义。自1963年斯坦福大学的一个研究小组首次定义“利益相关者”算起,迄今经济学家已提出了近三十种定义。米切(Mitchell,Agle and Wood,1997)归纳了其中27种,大致分为三类:第一类是最宽泛的定义。即,凡是能影响企业活动或被企业活动所影响的人或团体都是利益相关者。如股东、债权人、雇员、供应商、消费者、政府部门、相关的社会团体和社会组织,周边的社会成员等等。第二类是与企业有直接关系的人或团体才是利益相关者。这一类排除了政府部门、社会组织及社会团体、社会成员等。第三类认为只有在企业下了“赌注”的人或团体才是利益相关者。我赞同杨瑞龙教授提出的,把第一类定义归结为潜在的利益相关者,只有潜在的利益相关者向企业投入专用性资产时,才能化为真实的(这里用“现实的”也许更准确)利益相关者。①经济学所要分析的是现实的利益相关者对企业治理结构的影响。我们认

为现实的利益相关者,是指在企业生产和交易行为产生的过程中,直接影响企业效率的相关团体和个人,这种相关的团体和个人与企业有着各种契约关系,并通过契约参与企业的利益分配。据此,我们可以对企业利益相关者作如下分类:

其一,与企业产权相关。如:股东,债权人以及为企业资产运作提供服务的中介机构;如券商、投资银行家等。其二,与企业生产相关。如职工、经理人员及相应的部门管理人员。其三,与企业经营相关。如:销售商,市场中介机构。这些利益相关者与企业往往存在一种契约关系,企业在生产和交易过程中与这些利益相关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对企业家而言,以法人代表的身份与利益相关构成契约,因此他们必须从企业整体利益出发去平衡各利益相关者之间在利益分配上关系。所以,我们也可以这样认为,企业家是各利益相关者之间关系的中心点。

(2)企业治理结构

治理结构就是指这样一种契约制度,它通过一定的治理手段,合理配置剩余索取权和控制权,以形成科学的自我约束和相互制衡机制,目的是协调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利益和权利关系,促使其长期合作,以保证企业的决策效率。从经济学分析,治理结构一般包括两个层次:第一层次,企业的外部治理。主要包括产品市场、资本市场和劳动力市场。外部治理实质上是市场对企业的治理。它提供企业绩效的信息,评价企业行为和经营者行为的优劣,并通过自发的优胜劣汰机制激励和约束企业经营者行为。它是利益相关者(如股东、债权人、供应商等)与公司的契约、控制权市场以及经理市场对企业外部控制和影响。比如企业兼并、收购、接管等市场机制对企业家控制权的作用。第二层次,企业的内部治理。内部治理即人们通常所说的法人治理结构。是指企业内部通过组织程序所明确的所有者、董事会和高级经理人员等利益相关者之间权力分配和制衡关系。其内容包括:如何配置和行使控制权,如何监督和评价董事会、经理人和职工,如何设计和实施激励和约束机制。企业治理结构实际上是一种制度安排,主要是为了解决因所有权和经营权相分离产生的代理问题。从理论上讲,有效的或理想的治理结构应着重解决好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有效地处理好利益相关者之间责权利关系,尤其是剩余索取权和控制权的配置,能切实保证企业家有足够的控制权使用空间,能自由地经营和管理企业,同时保证企业家从资产所有者的利益出发,正确地使用实际控制权,并平衡各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利益冲突。二是建立规范、科学的程序和机构,尤其是表决程序、利益分配程序、人事任免程序等,要通过明确的权力和职责界定,保证各机构运行的正常化和规范化。

因此,企业治理结构就是要在各利益相关者的权力和利益的矛盾中寻求动态平衡,这种动态平衡的标准就是企业内部各种权力的合理匹配,并在权力配置过程中保证企业家拥有实质上的控制权。

(3)企业家权力配置的理论基础

企业家才能的发挥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企业效率。而企业家才能发挥的最大效用在于企业家权力空间的大小。究竟应给企业家什么样的权力,取决于治理结构的模式。在企业治理结构中,通常地讲,最重要的是控制权,这种控制权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经营决策权(也就是资源配置权);二是监督决策权(也就是激励与约束权)。现代企业理论所讨论的企业剩余权力,一般就是指这种控制决策权(也叫剩余控制权)和收益权(剩余索取权)。就控制决策权而言,一般地讲,来自于四个方面:其一,财产所有权。其二,管理才能和知识信息基础;其三,传统文化习俗;其四,特定经济体制下来自于政权的超经济强制。在现代市场经济中,企业的决策权最重要的基础是财产所有权和管理才能及知识信息基础(用知识经济学术语解释就是指知识劳动成本,对企业家而言表现为管理才能,以下简称管理才能。张和生《知识经济学》)。

在现实中,财产所有权与管理才能有时并非是统一的。早期的古典企业中,财产所有权和管理才能是统一的,企业的经营者就是企业的财产所有者。随着经济的发展,企业规模的扩大,当财产所有者越来越觉得自己管理企业力不从心的时候,或者感觉到聘请专业管理人员管理自己的资产比自己直接管理更是在现实中,财产所有权与管理才能有时并非是统一的。早期的古典企业中,财产所有权和管理才能是统一的,企业的经营者就是企业的财产所有者。随着经济的发展,企业规模的扩大,当财产所有者越来越觉得自己管理企业力不从心的时候,或者感觉到聘请专业管理人员管理自己的资产比自己直接管理更是有效率的时候,他就会聘请专业管理者来经营自己的企业,而自身只保留收益权,这就是我们前文提及的“经理革命”。从决策效率角度看,(不考虑机会主义和外部性的存在),决策权的基础是知识和信息,在企业我们理解为管理素质。当生产的日益专业化和协作分工的扩大,管理日趋竞争激烈的企业最重要的是决策效率问题,在知识劳动日趋渗透到社会各个领域,管理成为一个专业技能的时代,最有效率的决策往往就是具有管理才能的知识劳动者。有效率的时候,他就会聘请专业管理者来经营自己的企业,而自身只保留收益权,这就是我们前文提及的“经理革命”。从决策效率角度看,(不考虑机会主义和外部性的存在),决策权的基础是知识和信息,在企业我们理解为管理素质。当生产的日益专业化和协作分工的扩大,管理日趋竞争激烈的企业最重要的是决策效率问题,在知识劳动日趋渗透到社会各个领域,管理成为一个专业技能的时代,最有效率的决策往往就是具有管理才能的知识劳动者。

对资产所有者而言,提高资产收益率是其投资的根本目的,然而无论是自己经营企业还是委托别人经营企业都是有成本的,自己经营企业意味着监督成本较小,但受管理才能的制约(杨瑞龙称为知识成本)。委托别人经营则存在监督成本(也称为代理成本)较高,而资产收益也可以比自己经营更高。如何在自己经营和委托经营之间进行选择最终取决于成本与收益的比较。知识成本和代理成本的矛盾揭示了企业组织发展中的两个基本问题,如何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和发展动力问题。资源配置效率问题在于通过企业权力分配拓展企业经营者不断创新的权力空间,由企业经营者最大限度的发挥其管理才能的效用,提高资产运作效率。而代理

成本问题实质是企业权力配置中激励与约束的统一问题。激励意味着所有权者最大限度的让渡企业的收益,而约束则意味防止企业经营者行为的扭曲,非法侵蚀企业收益问题。

因此,企业家的权力空间的界定取决于财产所有者对剩余控制权的授予,而权力使用的绩效取决于所有者对收益权的让渡,以及对权力使用的约束。从这个意义上讲,企业治理问题实质上就是通过决策权的配置有效地解决,决策效率,提高资本运作收益的问题。其核心就是企业家权力问题配置的最优安排。

二、治理结构模式与企业家权力配置的比较分析

企业治理结构是在各利益相关者的权力和利益的矛盾中寻求动态的平衡,正是这种动态平衡的内在要求,决定了企业治理结构的灵活性。事实上任何国家都没有固定不变的,适合于所有企业的完善的治理结构,只有适应企业股权结构、经济环境和市场环境的变化而不断调整的治理结构。而这种不断调整和改进治理结构的过程,在很大程度上表现为企业家权力配置的动态调整过程,表现为利用控制权机制调整激励企业家行为的过程,进而表现为企业效率的改进过程。

1、从治理结构模式的国际比较看企业家权力配置受各国法律制度、历史文化、市场环境以及价值观和思维方式的影响

各国的企业治理结构存在着明显的差异。这种差异性是不同制度下企业的利益相关者之间博奕的结果。在当代市场经济国家中的企业治理结构模式主要有英(美)模式、日本模式和德国模式。以美国为典型的英美企业治理结构模式强调“股权至上”其特点在于对公司的控制主要是通过市场机制来实现的,即主要通过资本市场上的接管和兼并来达到监督、约束、控制企业家行为的目的。这种以市场机制控制企业家行为的治理结构模式以四个方面的条件为前提:即,要求有发达的资本市场和股市,尤其是股票价格变化能较清晰地反映公司的实际营利能力及其变化,以保证投资者对代理人的监控和选择具有必要的真实市场信息和市场机制;要求具备相应较发达的“经理市场”。对作为他人资产代理者的企业家必须有市场竞争的压力和相应的绩效评价,一方面使企业家之间存在市场竞争,另一方面使投资者能够识别并选择企业家,否则投资者的资产效率难以保障;要求建立完整的信息披露制度,独立的审计、会计制度和健全的有关法律制度;要求存在相应的社会道德秩序基础,即“企业家精神”能够得到社会的普遍承认和弘扬。日本企业的治理结构模式,其特点是出资者作为股东享有法律赋予的最高权力,股东选举董事组成董事会作为公司的决策机关,同时选举监事组成监事会作为公司的监督机关。董事会选聘是经理及其他公司的高层经理负责公司日常决策工作。在日本的企业中,董事会通常由20—25人组成,董事一般是从企业内部产生,通常分为常务董事、专务董事和董事等级别,他们通常是从本企业一步步爬上来的。大多数董事由公司各事业部部长或分厂的领导兼任。日本的公司中普遍设立由主要董事组成的常务委员会,

董事会的决策一般以常务委员会为主体,这些常务委员会的成员一般兼任公司高级管理员。这样,董事会成员既作为董事会与公司的重大决策、又作为经营者掌握企业的执行权,这种决策权与执行权相统一的公司占日本股份有限公司的92.8%。(宋利芳《日本企业制度的特点分析》《现代日本经济》1994年第4期。)日本企业的监督和约束的力量主要来自于两个方面:一方面来自于交叉持股公司,实际上是企业集团内的相互持股企业间的相互监督。另一方面来自于银行。因为银行等金融机构是日本企业集团的主要持股者。德国模式的最大特点是设立双重委员会制,即分设监事会和理事会。监事会作为所有者的代表,相当于英美和日本等国的董事会,内在于公司监督企业。理事会则是实际管理和运作的执行者。在德国公司中董事会成员的任命和报酬由监事会决定,并向监事会负责。董事会作为的重大决策必须得到监事会的批准。董事会与监事会成员不改变交叉任职,但公司董事长可以担任下属公司的监事会主席。董事会成员大多数来自于企业内部。

2、谁主宰企业

企业实际控制权的界定从企业治理结构模式的国际比较中我们可以看出,在企业治理结构中,企业的最高权力机构一般在董事会,而总经理则是董事会指令的执行者,这就引申出一个问题,究竟谁主宰企业。这里我们可以用一个形象的比喻,假定我们把企业看成一个剧团,剧团的团长就是董事长,而事实上给剧团带来收益的不是剧团的团长,而是在舞台上表演的主角演员,演员的努力、名气和他表演的节目的好坏,关系到门票收入,假如没有演员,剧团是不存在的。问题的关键在于演员对剧团的收入是否存在控制权,这在企业治理结构中最突出的表现在于经理的努力问题。因此给予总经理多大的权力决定着企业的绩效。这种权力我们称之为特定的控制权。从理论上讲,总经理拥有的特定控制权是一种商事代理权,这种代理权主要表现在管理权和代表权,前者是指总经理在公司内部所享有的可以抗衡股东、董事或监事,并以之处理一些特定事务的权力和能力。后者是指总经理以公司名义进行活动,并与第三者缔结契约,使公司直接承担该契约的后果的能力。如果我们根据这种定义来解释是总经理的权力可以概括为以下几方面:

(1)代表公司签订业务合同;

(2)任免经理以外的其他公司职员;

(3)执行董事会制定的经营方针和计划;

(4)定期向董事会报告业务情况;

(5)向董事会提供年度经营报告和分配方案;

(6)主持公司的生产经营管理工作,负责管理公司的日常事务;

(7)代表公司参加诉讼;

(8)列席董事会议;

(9)公司章程或董事会授予的其他职权。

而股东大会拥有的剩余控制权可以概括为:制定和修改公司章程,规划公司总体目标,决定公司的分立和合并,任免董事会成员和监事会成员,批准企业年度财务报告和利润分配计划等。董事会的职权则包括:提供战略指导,控制公司总运行,任免、指导和奖励公司高级职员,负责召集股东大会,制定和修改公司的规章制度等。从企业建立有效的治理结构来看,企业权力配置上的制衡机制一个十分重要的基础前提,就是必须让每个产权主体都有参与所有权分配的机会,值得强调的是这种机会的均等不是权力的平均化。相对于企业共同治理的逻辑而言,企业不仅要重视股东的利益,而且要重视其他利益相关者对经营者的监控;不仅要强调经营者的权威,还要关注利益相关者对经营者的监控。具体地说,就是在董事会、监事会中要有股东以外的利益相关者的代表,如职工代表,债权人代表。

从产权经济学角度看,企业法人财产引致的权益理应归物质资本所有者和人力资本所有者共同所有,他们通过剩余索取权的合理分配来实现自身的利益,通过控制权的分配来相互制衡。因此,在现代企业中,利益相关者通过合约给定企业经营者特定控制权的使用空间,在一定意义上决定着企业经营者对企业主宰的程度。由此,可以认为现代企业的制度安排不是成功地寻找到了不确定风险的承担者,而是成功的达成了某种“契约”,在这一契约中,利益相关者给予企业经营者主导和支配地位,让他通过创新去减少不确定风险,并使利益相关者顺利地规避了风险,从而实现其资产的保值增值目标。

三、国有企业治理结构缺陷与企业家行为扭曲

长期以来,我国国有企业的治理主要是以政府为中心,由政府任命主要经营者,决定企业领导体制。进行公司制改革以后,希望通过法人治理结构的建立解决政企不分,产权不清、企业动力机制和风险约束缺乏,国有资本不能流动等问题。然而自1993年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提出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并进行试点以来,这些问题并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特别是在企业治理结构方面,问题尤其严重,企业家“败德”行为并没有得到有效地校正,我们认为,根源就在于企业治理结构的制度安排上存在着严重缺陷。

1、国家终极所有权和企业法人财产权关系

从理论上讲,公司制在解决资本主义私有企业两权分离问题上是成功,并且公司制一直被认为是一种能够使公司所有者和经营者各负其责,协调运转、有效制衡的机制。从我国国有企业公司制改造的初衷来分析,希望通过公司制改造来实现“两权”分离,让企业享有独立的产权,以调动经营者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另一方面,把所有者和经营者划分为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使经营者不能凭借手中的经营权侵吞企业所有者的利益。然而事实上这种愿望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

(1)国有企业财产的所有者代表仍然很不明确。

中国国有企业改革的目标之一是实现政企分开。按照宪法规定,中国政府是国有资产的所有者代表,要求所有者不管自己的企业是不可能的。从另一角度看,企业可作为法人承担有限责任,但一个企业不能没有所有者。没有所有者或没有所有权,经营权就不存在。这里具体到现实中表现出两个现实问题。一是国有企业的董事长怎样产生;二是政府部门能否撤换由它任命的国有企业董事长。这里存在着一个悖论不能解决,即在国有独资企业中,国家是企业唯一的股东,在国有控股企业,国家是最大的股东,根据现行的企业制度,对这两类国有企业,国家机关都有权委派董事长,如果不委派就无法体现国有企业的“终极所有权”。有的学者提出可以不委派,由企业职工选举董事长,这是违反现行公司理论的,因为这样做实际上把国有制度变成了企业职工集体所有制,并且,由于企业职工是流动的,还会引起复杂的所有权问题。另一个问题是政府机关能不能撤换董事长的问题。由于国家不是自然人,它只能由一个具体的国家机关派出一个自然人担任国有企业董事长,而这个董事长并不是国有资产的真正所有者,只是国有资产的代表,这就引申出一个问题,如果不能撤换,那就等于把国有资产送给了这位董事长,他可以以国有资产所有权代表的身份,任意处置国有资产,如果可以撤换,董事长就无法摆脱政府机关的干预,这就使政企不分问题仍然得不到解决。政企不分的后果,则是政府干预企业经营,企业不能享有“法人财产权”,不能自主经营。在没有所有者意志存在的企业,是不可能对经营者有效地制衡和约束的,最终的企业治理只能由经营者说了算。如果在没有所有者约束的情况下,必然会出现风险制造者是企业的经营决策者,而风险的承担者却是财产所有者,在这种风险和责任不对称的情况下,必然会导致经营者行为的扭曲。

(2)股东大会和监事会形同虚设。

在国有企业,国有股东至少处于控股地位。按照股份制企业的治理逻辑,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班子的成员大部分都应当由政府这一大股东指派、推荐或任命,服从政府这一大股东的权威。在这种情况下,他们很难成为独立自主、自担责任的决策主体,如果这些代表都不能成为责任自负的决策主体,又怎么期望他们相互监督呢。在目前的国有企业中,绝大多数企业的厂长(经理)都有“官本位”色彩很浓的行政级别,甚至还有的厂长是由上级政府主管部门的行政长官兼任(如机械局的副局长兼任某厂的厂长),在这种体制下,低级别的人又如何去监督高级别或同级别的人呢。因此,当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班子的主要成员均由政府组织部门考察任命,并且只代表政府这大股东利益时,在企业设置董事会、监事会、股东大会是毫无意义的。

(3)国有企业缺乏多元投资主体,企业治理结构难以有效运转。

国有企业自然是国家或政府这一大股东说了算的企业,由于是国有股东主导,期望在国有企业形成多元投资主体相互制衡的机制是不现实的。纵观世界上各国的治理结构,都不是随意设立,其治理结构模式的形成,与特定时期、特定区域,政治、经济、文化意识及法律背景相适应。在国有股东占绝对优势或是唯一股东的情况下,照搬别国人模式,建立“新三会”,

同时还必须保留“老三会”,在成员之间由于权责界限不清,常常发生矛盾,如此不切实际的套用公司法怎么可能提高企业的组织运作效率。从理论上讲,任何企业治理结构类型的选择都必须首先服从所有制结构的安排。如果从所有制性质的基本规定上讲,某些企业如果不是以市场竞争目标为主要行为目标,那么就不可能真正接受市场规则的硬约束,而社会经济发展同时又要求这些领域的企业不必也不可能根据市场经济要求的现代企业制度特征去设计和安排,对这些企业如果以独资方式最有效率,不需要投资者采取资产委托--代理制,那么就不必按照委托--代理制去安排企业治理结构。

2、国有企业经营者行为的扭曲

现行的企业治理模式由于存在着前文提及的制度上的严重缺陷,由此对企业经营者行为的校正是失灵的,具体表现在:

(1)监督者缺乏监督的动力。

在国有企业资产属国家所有,国有股占绝对优势的情况下,政府作为国有资产的代表,政府部门的官员和在企业的代表(厂长、经理)应该成为监督的主体。然而事实上,国有企业厂长的身份是双重的,一方面代表国家,一方面代表企业,这种自己监督自己的行为是十分可笑的。对于厂长个人而言,由于不是真正的所有者,企业经营的好坏,并不会给自己带来多大的收益和损害,由自己监督自己意味着没有监督,相反给企业的厂长(经理)提供了侵害所有者利益的机会。

(2)经营者选择渠道狭窄。

国有企业经营大多数由政府部门任命,选择范围小,通常封闭在部门的系统内,公平性差,常常由主管部门说了算。在缺乏职业经理市场的情况下,这种单一的选拔方式既不利于增强企业经营者的职位竞争意识,也不利于具有管理才能的经理人具有施展才能的实践机会。并且现状的经营者报酬待遇往往与行政级别挂钩。而与经营者业绩脱钩,异地为官现象暴露出国有企业经营者责任风险意识的弱化,这种状况导致“企业家偷懒”的不可避免。

(3)对经营者激励不足。

目前对国有企业经营者业绩的考评无论从价值标准还是应用手段来看,都是十分混乱的,这一点我们在前文已经讨论。

3、关于治理结构模式的选择问题

从企业制度的发展趋势看,现代企业的主体是股份公司,由于不同的股份其生产要素的组合不同和赖以发展的技术特点,作为功能分配基本依据的边际生产率,对要素的所有权关系决定了个人分配即各经济主体对应的收入的索取权,与引相对应的控制权以分配形式形成了各具特色的企业管理结构。这种各具特色的企业治理结构反映出不同的企业之间,由于资产专用性的差异,价格的不确定性,所有权结构的不同安排等方面,反映出不同的企业不可能具有相同的企业治理结构。在不同的国家甚至同一国家,都有关于企业治理结构在法律上

的专门规定,比如日本,1996年初共有106家特殊法人企业,就有106部专门的法律。而我国仅靠一部《公司法》对所有的国有企业治理结构模式作出法律上的规定显然是不切实际的。

第一种类型是:完全的内部人控制,即全部生产要素归企业内部职工所有;

第二种类型是纯租赁企业,其全部非人力资本均来自于企业外部(资本市场)。相当

于所谓的“劳动雇佣资本”或劳动者管理型企业。

第三种类型混合型。企业的部分非人力资本来自内部人,其余来自于资本市场。目前国际上企业共同治理的模式大致分为三类:第一类是:股东和治理人员共同治理(SM型);第二类是:经理人员、工人、股东共同治理(MNS型);第三类是:控股职工和外部股东共同治理(CES型)。就我国目前企业的性质进行分类,我们认为应针对企业及所属治理的不同特点,选择不同的企业治理结构模式,美国、日本、德国的模式对中国都很难适用,我认为不可能直接搬用它们的业已形成的模式。对中国的国有企业而言,通过委托人有效监督代理人来提高企业治理绩效,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是,国外治理模式对我国国有企业治理结构的选择还是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第一,美国模式给我们的启示在于发达的资本市场对于公司治理绩效的提高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在这个资本市场中,人力资本市场对于加强委托人对代理人的监督至关重要。我国目前还没有形成经理市场,对企业家人力资本价值的评定还处于空白,强化职业经理市场对于造就企业家阶层,提高企业运作效率是十分重要的。

第二,日本模式的启示在于,大股东的合理行为对于经理人员的约束作用是相当大的。因此,我们强调国有企业的股份制改革是和产权多元化改革,股权的适当集中应该是合理的。当然企业的三大股东不是指国家股东,而是指法人股东,所以,适当增加法人在公司制企业的控股比重,这当是改进公司治理绩效的有效措施。也就是说,对企业家的监督和约束应当“手脚并用”。

第三,对于竞争性大中型国有企业,由于竞争性的存在,基本上不存在进入或退出障碍,产品基本上具有同质性和可分性。这类企业主要分布在加工业、建筑业、商业和服务业等领域,应该进行公司制改造,使其成为以利润最大化为经营目标的市场竞争主体,可以根据不同的情况改造成股票上市公司,股票不上市和有限责任公司,对于由政府提供产品的国有企业,由于要求对象具有高度专用性,寻找潜在供给者的成本非常高,所以要求者容易受到供给者的机会主义侵害,这类企业如国防、社会治安、路灯、城市绿化、环保等企业,应采用国有国营模式。

结论

产权结构多元化为企业治理结构的建立提供了产权制度基础相对于传统的国有企业的产权安排,多元化的产权结构更有助于公司治理绩效的提高。就企业家的权力配置而言,所有者就是经营者的逻辑,随着知识经济的兴起,人力资本价值得到社会充分肯定的社会化趋势中或为过去。在未来的企业制度中,经营者变为所有者已成为不可阻碍的历史潮流,当企业演变为所有者便是最好的经营者,最好的经营者也是拥有最好的资产所有者时,人力资本和货币资本的配置也就实现了最优化。

参考文献

[1]杨瑞龙.周业安企业共同治理的经济学分析.经济科学出版社,2001

[2]张和生.知识经济学.辽宁人民出版社,1992

[3]张金昌. 21世纪的企业治理结构和组织变革.经济科学出版社,2000

[4]陈佳贵.现代大中型企业的经营与发展.经济管理出版社,1996

[5]宋利芳.日本企业制度的特点分析.现代日本经济,1994(4)

[6]单凤儒.管理学原理.第二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5

[7]李源山黄忠河.日本国有财产管理和监控的启示.外国经济与管理,1986(6)

[8]樊志育著.广告制作.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7

[9]朱方明等编著.品牌促销.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1998.1

[10]李景泰主编.市场学.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96.3

致谢

不知不觉,我在华信学院已度过了三年的时光,真的感受到了时间脚步的匆匆。当本论文付梓之时,我体会到了探索的艰辛,也品尝到了收获的喜悦,而感觉最为深刻的则是我的知识的不足。论文中有许多内容没有得到充分的论证,缺憾是难免的,如果这篇论文能为大家提供新的思考视角,那将是我写作的最大收获。

这里,是我人生的一个驿站,这里,是我人生的一个转折。在这个过程中,所有教诲过我、辅导过我、帮助过我的老师和朋友,我都怀着一颗感恩的心致以最诚挚的谢意。

时光如水,日月如梭,此次学术之旅行将结束。它短暂而充实,轻松而又惬意,犹如人生旅途划过的一颗璀璨靓丽的流星。有太多的事历历在目,宛如昨日, 记忆犹新。有太多的人音容笑貌,跃然纸上,挥之不去。明天,又是一个全新的开始,我将以更大的努力来答谢所有爱我的人和我爱的人!

【开题报告】经济管理专业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经济管理专业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1.1选题背景及意义 1.1.1选题背景 xx年,成都市正式获国家发展改革委批准设立为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后,将建设现代农业基地确定为主要目标之一。经过四五年时间的城乡统筹试验,成都市现代农业取得了长足发展,农民收入实现了持续稳定增长。xx年,成都市实现农业增加值285. 09亿元,比xx年增长4. 1%;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突破8000元,达到8205元,比xx年增长15. 1%;农林牧渔业总产值为470. 19亿元,比xx年增长4. 4%。具体到种植业和养殖业方面,近年来,在成都市政府的高度重视下,不断完善种植业发展规划,传统农业和优势特色农业产业2同步发展,目前已经初步形成了特色产业带。xx年末,成都市粮食作物产量达到274. 78万吨,与上年产量相比稍有减少,为xx年产量的98. 5%;油菜产量达23. 86万吨,增长1. 8%;蔬菜产量达494. 69万吨,增长2.2%3。养殖业方面,通过调整畜禽结构和倡导规模养殖,成都市建成了一批生猪、肉(奶)牛、鸡鸭兔和水产等规模养殖场。xx年成都市获得市级畜禽养殖标准化生猪养殖场45个,蛋鸡养殖场6个,肉鸡养殖场8个;获得省级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场7个,奶牛养殖场2个,蛋鸡养殖场3个,肉鸡养殖场1个,肉(獭)兔养殖场3个4。 然而近几年来,频繁发生的干旱、洪费、暴雨、泥石流、冰雹、雪灾、地震、禽流感、猪流感、植物病虫害等各种灾害给原本承受灾害能力就很弱的农业造成了巨大损失,这不仅会延缓农业发展速度、阻碍农民增收、妨碍农村稳定和农村经济增长,最终影响了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还会给国家造成沉重的经济负担。因此,农业防灾减灾机制的建立显得尤为重要。

企业财务风险及控制论文.doc

企业财务风险及控制 一、引言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随之而来的是企业间的竞争不断加剧。而企业所面临的风险也不断增加,在众多风险中,企业的财务风险是一个重要的部分。企业财务风险贯穿整个企业发展的各个阶段,是企业的各种风险在财务上的表现。随着现代化进程的更加深入,企业所面临的财务风险也更加严重。本文,以我国的企业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如今企业所面临的财务风险,总结当前我国企业所面临的财务环境。并研究了企业所面临的这些财务风险出现的原因,提出具体的风险防范措施。 二、企业财务风险的概念和类型 1.企业财务风险的概念 企业作为21世纪经济发展不可缺少的主力军,在市场经济下面临着各种风险。而财务风险是企业面临的各种风险在企业资产上的集中表现。由于资金是使得企业鲜活的血液和灵魂,没有了资金的支持,企业的任何活动都无法正常进行。因此,在研究企业风险时,必须首先重视企业的财务风险问题。目前对财务风险的定义主要可以分为狭义上的和广义上的。狭义的财务风险称为集资风险,是指企业面对即将到期的债务没有偿还能力的风险。在狭义的财务风险观点下,如果企业内部资产都是企业自己的资产,没有任何债务,则不会存在该类风险。广义上的财务风险是由于企业发展需要,企业本身受到外界各种不确定因素的影响,使得企业的实际收入情况与预期收益存在的偏差的风险。本文中所研究的财务风险就是指广义上的企业财务风险问题。 2.企业财务风险的类型

为了更好的研究企业的财务风险,需要将财务风险进行分类。财务风险的分类方法有很多种。比如,按照风险影响因素的来源可以分为内部财务风险和外部财务风险。顾名思义,在此种分类方法下,内部财务风险是指由于企业内部因素导致的企业的资产遭遇风险的状况。而外部财务风险,则是由外部影响因素对企业资产造成的财务风险的状况。按照企业财务风险的程度可以分为可控风险和不可控风险。可控风险是指,企业的财务风险的程度较轻,在企业可以控制的范围内。而不可控风险,则是指企业财务面临的风险情况较为严重,已经超出企业的控制范围内。按照企业的财务流向可以将财务风险分为筹资风险、投资风险、资金回收风险和收益风险。 3.企业财务风险的特征 企业财务风险具有一些特殊的性质,分别总结如下。 (1)客观性客观性是指企业财务风险是客观存在的,不以任何人的意志为转移。不管企业规模如何,经营管理情况如何,企业的财务风险都是存在的。 (2)不确定性财务风险只是一种可能性,是指企业的财务管理可能面临的经济损失。尽管财务风险是客观存在的,但是风险是不确定的,可能会发生,也可能不发生;或者可能马上就会发生,也可能很久以后才会发生。因此说,财务风险是不确定的。 (3)可度量性可度量性是指风险一旦发生,风险预算人员可以用相关的科学方法度量风险带来的损失。而财务风险控制就是将财务风险带来的损失降到最小的范围,如果财务风险不具有可度量性,那么就以为着财务风险控制失去了意义。 (4)双重性由于财务风险的不确定性,导致了财务风险存在另一个特殊的性质———双重性。财务风险的双重性是指财务

毕业论文管理系统分析与设计说明

毕业论文管理系统分析与设计 班级: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1102 指导教师:黄立明 学号: 0811110206 姓名:高萍

毕业论文管理系统 摘要 (3) 一.毕业论文管理系统的系统调研及规划 (3) 1.1 项目系统的背景分析 (3) 1.2毕业论文信息管理的基本需求 (3) 1.3 毕业论文管理信息系统的项目进程 (4) 1.4 毕业论文信息管理系统的系统分析 (4) 1.4.1系统规划任务 (4) 1.4.2系统规划原则 (4) 1.4.3采用企业系统规划法对毕业论文管理系统进行系统规划 (5) 1.4.3.1 准备工作 (5) 1.4.3.2定义企业过程 (5) 1.4.3.3定义数据类 (6) 1.4.3.4绘制UC矩阵图 (7) 二.毕业论文管理系统的可行性分析 (8) 2.1.学院毕业论文管理概况 (8) 2.1.1毕业论文管理的目标与战略 (8) 2.2拟建的信息系统 (8) 2.2.1简要说明 (8) 2.2.2对组织的意义和影响 (9) 2.3经济可行性 (9) 2.4技术可行性 (9) 2.5社会可行性分析 (9) 2.6可行性分析结果 (10) 三.毕业论文管理系统的结构化分析建模 (10) 3.1组织结构分析 (10) 3.2业务流程分析 (11) 3.3数据流程分析 (11) 四.毕业论文管理系统的系统设计 (13) 4.1毕业论文管理系统业务主要包括 (13) 4.2毕业论文管理系统功能结构图 (13) 4.3代码设计 (14) 4.4,输入输出界面设计 (15) 4.4.1输入设计 (15) 4.4.2输出设计 (15) 4.5 数据库设计 (15) 4.5.1需求分析 (15) 4.5.2数据库文件设计 (16) 4.5.2数据库概念结构设计 (17) 五.毕业论文管理系统的系统实施 (18) 5.1 开发环境 (18) 5.2 调试与测试过程 (19)

本科毕业论文格式(文科)

说明: 一、论文的内容及顺序 (一)中文论文的内容及顺序为: 1、论文封面 2、中文摘要 3、英文摘要 4、论文主体部分 5、参考文献 6、致谢(中文论文的致谢) 7、附录 其中1不编页码,2--7用阿拉伯数字编排页码。 二、除封面外每页都要有页眉,页眉在每一页的最上方,页眉内容为“河南师范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设计)”。用小五号宋体,居中排列,论文、设计二选一。 三、论文全文要求单面打印。 (二)外文论文的内容及顺序为: 1、论文封面 2、致谢(外文论文的致谢) 3、中文摘要 4、英文摘要 5、论文主体部分 6、参考文献 7、附录

学号: 021******* (四号黑体) 农村义务教育应对税费改革的策略 (20磅字号,华文中宋,加粗,居中) 学院名称: 教育科学学院 专业名称: XXXX 年级班别: XXXX 级XXXX 姓 名: XXX 指导教师: XXX (黑体,小三,居中,上面横线上内容要居中) XXXX 年XX 月 河南师范大学 本科毕业论文

农村义务教育应对税费改革的策略(黑体小三,1.5倍行距,居中)摘要(黑体,小四,1.5倍行距)税费改革后我国农村义务教育面临着投入主体财力偏低、拖欠农村中小学教师工资仍然存在、农村中小学公用经费依然短缺、农村“普九”欠债未还、中小学基本办学条件差、农村仍有不少贫困学生需要资助等方面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我们认为可采取以下应对策略:建立与税费改┅┅┅(300字左右)(宋体,小四,1.5倍行距) 关键词(黑体,小四,1.5倍行距)义务教育;税费改革;策略(3-6个)(宋体,小四,1.5倍行距) Measures of Compulsory Education in Countryside After Tax Reform (Times New Roman,小三号,单倍行距,加黑,首字母大写) Abstract(Times New Roman,小四号,1.5倍行距,加黑)The compulsory education in our countryside faces some problems after tax reform:low investment by government,teachers’wages in arrears,shortage of funds in schools,the popularization of nine-year education in countryside still in debt,poor fundamental conditions of schools,many poor students in need of help. The counter measures should be taken as follows:the investm┅┅┅(Times New Roman,小四号,1.5倍行距) Keywords(Times New Roman,小四号,1.5倍行距,加黑)compulsory education;tax reform;measures(Times New Roman,小四号,1.5倍行距) 前言(黑体,小三,1.5倍行距,居中) 农村税费改革直接涉及教育领域的是取消了农村教育费附加和教育集资这两项仅次于国家预算内拨款的教育经费来源①。(如果解释某些内容,或者引文来自经典著作、领导讲话、文件法规、内部资料、工具辞书,以及转引自有关文章,均可做为注释(说明作者、题名和出处),要以圈码标识上标②表示。建议注释采用页下脚注,分页编码)尽管中央财政安排了农村税费改革专项转移支付资金,但是农村义务教育投入仍然面临诸多问题,需要人们分析和解决。(宋体,小四,1.5倍行距) 注:①解释某些内容。 ②引文来自经典著作、领导讲话、文件法规、内部资料、工具辞书,以及转引自有关文章,需说明作者、题名和出处。(宋体,小五号,单倍行距)

奖项教学论文学科高中语文获奖总数40(篇)_2

奖项:教学论文学科:高中语文获奖总数:40(篇) 一等奖(8篇) 如何让高中语文作业更有效绍兴市稽山中学何学港 惊回首感慨百年话古文——论中学古文教学的现状与应对策略绍兴市稽山中学石国江 教育心理学在高三语文专题复习中的应用绍兴市高级中学张海英 浙江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语文教材体例指瑕新昌中学梁天霖 提高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若干对策诸暨学勉中学周琼 投入真情重组关系重构文本让课堂焕发光彩新昌鼓山中学蔡永斌 培养学生语文学习的“优越感”绍兴市高级中学严英 “听听”那语文——语文听力能力培养,一个不能遗忘的角落上虞春晖中学杜娟娣 二等奖(12篇) 发掘平常事物的闪光点诸暨牌头中学郭伟宝 红了樱桃,绿了芭蕉——浅谈两堂外国小说欣赏课中意外事件带来的惊喜新昌澄潭中学王琼莹 新课程标准下的古典诗词教学探索 上虞中学叶建萍——《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选修课程诗歌教学心得 用细节拨动高考作文的真情之弦嵊州三界中学吴正飞 六“管”齐下攻探究——高考语文探究性试题备考策略研究嵊州黄泽中学吴大丹 确立主体地位立足现实生活——高中作文教学的实践和探究诸暨学勉中学石晓琼 熟悉的地方也有风景——新课程背景下的早读辅导新昌鼓山中学何永连 《论语》中的自主探究学习——浅议《论语》学习中的“自主发现问题, 绍兴市一中分校杨懿 解决问题的阅读教学模式” 唯美的谢幕——以高一苏教版为例浅议艺术化语文课堂结尾之有效性绍兴县鉴湖中学陈继青 锤炼多彩和谐的教学语言风格新昌鼓山中学俞金霞 与孔子多视角、近距离的亲密接触——《<论语>选读》课堂教学方法初探新昌澄潭中学丁新姝 “实”之无味走偏峰,“意”之无穷巧激波——关于高中生古典诗词鉴赏 绍兴市稽山中学俞鸽女 的误区及策略 三等奖(20篇) 唯有“发现自我”才能“情动而辞发”——论高中作文教学困境中教师 上虞城南中学陆益青 引导学生发现自我的有效措施 “龟速”作文——高一第一学期作文训练述评绍兴县鉴湖中学吴亚娟 批注式阅读:作为中学语文教学的辅助手段嵊州长乐中学邢晶 高考诗歌解题应遵循“主题辐射法”新昌中学张君兰 我的阅读我做主嵊州三界中学吴小广 请用好的方式告诉孩子一个真实的故事——《玩具柜台前的孩子》绍兴市稽山中学蔡朝阳 返璞才能归真——浅谈阅读教学中语感的培养绍兴县柯桥中学梁珍 《登泰山记》:姚鼐的独到绍兴县豫才中学任阳海 让“思考”之花在课堂中盛放诸暨中学陈柳钧 诗歌的鉴赏和复习观照新昌知新中学潘英英 文学因子与生命元的联系点管窥上虞东关中学叶国强 对新课程文本解读的思考诸暨学勉中学金建永 新课程背景下普高语文分层教学的实践与思考嵊州崇仁中学卢三亚 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有效提问新昌中学熊秀英 让激趣渗透在文言文教学中上虞中学章妙菁 《外国小说欣赏》之教学探索诸暨学勉中学郭君贤 领路不到家——浅谈阅读课堂教学问题意识的培养绍兴县越崎中学徐剑秋 语文教师魅力积累嵊州长乐中学俞益曼 用我自由之笔,抒我自然之情——也谈个性化写作教学上虞中学钟首君 浅析语言与情感在语文教学中的缺失与回归绍兴市一中分校孙正旦

农村行政管理毕业论文

农村行政管理毕业论文集团文件版本号:(M928-T898-M248-WU2669-I2896-DQ586-M1988)

论农村美丽乡村建设与环境保护 姓名:周咏华 年级:16年春 专业:行政管理 内容摘要: 目前,我国的小城镇建设正处在发展时期,在小城镇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较多,其中较为突出的就是农村的环境保护问题。目前,农村环境的恶化问题正在逐渐加剧,面临着环境恶化的严峻形式,我国的农村环境的整治与保护已经是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首要任务。农村生态环境问题是我党在十七大中提出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农村改革发展的目标任务之一,下面就我村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农村生态环境所存在的突出问题,及相应对策做出分析。 关键词:美丽乡村环境保护新农村环境保护 一、农村生态环境存在的问题 1、化肥不可理使用造成对河流、空气、植物的污染。由于农民群众对化肥的使用不够科学,从而使得大部分化肥并没有施放在正确的地方,而是依靠雨水、空气流通、牲畜等间接方式将化肥带入河流、草地、林地等,造成了河流的污染,植物的增长迅速,使水体富养化,使植物营养不均发生病虫灾害,这对人、动物都是存在威胁的。在者就是在使用化肥的时候没有掌握化肥的使用量,往往过多使用,从而造成了土壤板结、酸碱性比例严重失调、地力下降。

2、农药的滥用及药瓶的滥放造成严重的生态环境的破坏。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科技也越来越先进,现在农业种植几乎所有作物都要喷洒农药。而农药的施放是以喷雾的形式喷洒在农作物上的,可是实际落在作物表面的农药并没有多少,而多数的农药还是被喷洒在了空气中,对大气造成严重污染,而人在喷洒农药时会将这些喷洒在空气中的药物吸入体内,对人体有直接的影响。而盛农药的容器则被乱扔乱放,甚至直接扔到河流中,而容器中残留的农药对水体造成严重污染,对人和动物都有可能造成中毒现象,甚至是致癌。 3、空气的污染。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国的农业生产也逐步有人力、畜力走向了机械化。使现在的农民朋友在秋收时都使用收割机来收割小麦。而落在地里的秸秆则直接点燃焚烧,这不但是对空气的又一次袭击,也是对草地森林的严重威胁,因为一旦起火,火势将很难控制,不仅会焚烧大面积的草地和森林,同时也会增加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浮尘的含量,从而造成温室效应和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 4、工矿企业的污染。近年来由于城市的环境保护工业企业加大了管理和整治的力度,加上城镇居民的环境保护意识也在增强了许多,这样就有一些工矿企业迁移到了农村,这种工矿污染转移造成了污染加剧,对农作物也有一定的污染,严重的甚至颗粒无收。农村生态环境的污染由城镇转移到了农村,使农村生态环境进一步恶化,在农村生态环境的问题上无疑是雪上加霜。 5、白色污染:所谓白色污染就是近年来的农业科研成果——农膜,这种塑料薄膜虽然给农民群众带来了客观的收益,但也有一定的弊端,秋收后

企业财务管理论文6篇

企业财务管理论文6篇 第一篇:企业的财务管理风险 一、财务风险的概述和原因 (一)财务风险和分类 财务风险也称为融资风险,财务风险是企业财务活动过程中,因为各种 不可预测的因素的作用而产生的,财务风险是一个经济利益相对的概念,指的是未来经济利益不能实现的可能性。财务风险分为广义和狭义,决 定论者定义风险为损失的不确定性,这是狭义的风险。其他专家认为, 损失的风险不但指损失的不确定性,而且还包括盈利的不确定性。从这 个角度看,风险是不确定性,这盈利和亏损可能会对企业构成威胁,可能 也带来机会,这是广义的概念,财务风险能够大致分为筹资风险,投资风险,经营风险,存货管理风险和流动性风险。 (二)财务风险形成的原因 从外部看,中小型企业业务活动的各种类型财务风险发生的原因有很多,但也会受到自己周边环境因素的影响。一般大致分为外部和内部原因。当一些行业激励措施鼓励和倾斜的状态,对一些产业也将是有限的。在内部,中小企业的内部财务管理混乱的企业财务风险的最重要原因。 未知的内部责任,财务管理混乱导致严重的资本损失,所以不能保证基 金的安全性、完整性,从而导致中小企业内部融资,增加了财务风险管 理的不科学因素。 二、财务管理的现状和风险分析 从财务管理现状的角度来看,有以下主要问题: (一)中小企业资产管理水平低、结构不合理 很多中小企业现金管理不严,导致闲置资金或不足,没有严格的信贷政策。中小企业基金中,应收账款不能兑现或怀疑的可能性非常大。

(二)很多中小企业基金的使用往往是没有计划性的 需要时资金紧张,容易陷入财务困境。导致财务风险,进而使得公司 遭受巨大的损失。与此同时,中小企业的负债比率越高,财务风险的不 确定性。对未来的业务和财务都有影响。 (三)盲目的投资 多样化是一件好事,但是这个要求对中小企业的管理水平提出了更高 的要求,很多中小企业甚至在没有达到这个要求之前,选择了多元化的 投资,使投资最终失败。 (四)缺乏对内部控制的理解,财务控制失效 很多中小企业不完整的内部控制制度,如财务库存系统,成本会计系统,财务收支审批制度,不完善的基本体系虽然得以构建,但没有认真在实际工作中落实。绝大多数中小企业的经营者缺乏对内部控制系统的理解,内部意识薄弱,导致混乱基金账户管理。财务管理是基于运企业的 管理需求,人为地增加了财务风险出现的可能性。从风险的角度看,一 方面,财务风险没有适当的评价体系。中小企业会依赖于会计和财务部门的控制功能,而不是实行特定的评估和分析财务活动的活动,会计部 门就承担财务预测、分析得功能,一些公司甚至处于不健全会计部门的会计制度,会计信息不完整的状态,从而使财务会计信息对财务风险评 估不足。另一方面,很多中小企业仅仅专注于销售增长和总利润实现, 导致过度使用基金。中小企业,因为盈利水平有限,更关心生产和销售收益。注重短期收益,即使它也可能意识到财务风险的优点和缺点,但 是成本因素,他们不愿意改善财务风险预测和控制技术投资。所以,虽 然表面上降低成本,但可能会增加商业风险。 三、中小企业财务风险防范的对策 中小企业财务风险是一种客观现实,从而要想消除财务风险是不可能的,也是不现实的。中小财务风险,但能够采取预防措施,将影响减少到最低水平。

毕业论文管理规定

毕业论文管理规定 (2008)

安徽建筑工业学院法律与政治系 目录 1、法律与政治系本科毕业论文管理办法(2008)------------------------------- 1 附件: (1)法律与政治系毕业论文文本规范---------------------------------------------- 8 (2)法律与政治系本科毕业论文工作进程----------------------------------------13 (3)法律与政治系本科毕业论文答辩程序----------------------------------------16 附表: (3)法律与政治系本科毕业论文任务书-------------------------------------------19 (4)法律与政治系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21 (5)法律与政治系本科毕业论文承诺书-------------------------------------------25 (6)法律与政治系本科毕业论文成绩考核表-------------------------------------26 (7)法律与政治系本科毕业论文评分表-------------------------------------------28 (8)法律与政治系本科毕业答辩成绩评定表-------------------------------------31(9)法律与政治系本科毕业答辩成绩汇总表-------------------------------------32(10)法律与政治系本科毕业论文答辩会议记录--------------------------------33 (11)法律与政治系本科毕业论文指导教师变更申请表------ ----------------35

毕业论文(科研类)格式规范

校外(自行选择)实习单位的学生 1.学生自行选择实习单位情况表(一式两份,注意盖实习单位公章) 校外实习单位指导教师职称要求中级职称以上,经校内实习指导教师批准后方可实施。(一份交指导教师,一份装订至实习报告) 2.学生自行选择实习单位情况表考核表(注意盖实习单位公章) 实习日记 要求采用32K 软片笔记本>30 篇 实习报告 1.实习报告封皮 2.毕业实习鉴定表(选择校外实习单位的要盖单位公章,另自行选择实习单位情况表、学生自行选择实习单位实习情况考核表附在实习鉴定表后) 3.实习报告格式 涉及毕业实习成绩,返校后实习日记、实习报告立即交给导师评阅 毕业论文 1.毕业论文封面 2.毕业论文诚信声明和版权使用授权书 3.农学、理学类专业毕业论文格式规范 毕业论文附件材料 1.毕业论文附件材料封面 2.毕业论文任务书 3..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4.毕业论文成绩评定表

青岛农业大学 毕业实习报告 专业班级: 姓名(学号): 指导教师(职称): 实习时间: 实习地点: 年月日

青岛农业大学毕业实习鉴定表

20 年学生自行选择实习单位情况表 说明:1. 此表一式两份,填写完整后,一份由学院存档,一份学生自行保存并装订在实习报告实习鉴定表之后。2.学生必须有明确的实习任务和明确的实习单位,才能实行。

学生自行选择实习单位实习情况考核表 说明:1、本表由实习学生在实习报到时交给实习单位。2、实习单位负责填写本表(“考评结果”按优、良、合格、不合格填写),由实习单位指导教师和负责人共同签字,并加盖实习单位公章方为有效。3、实习结束后,将本表装订至实习报告实习单位情况表后。

研究论文:生理学课堂教学技巧浅谈

83791 学科教育论文 生理学课堂教学技巧浅谈 生理学是一门研究生物功能活动的生物学学科,也是医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临床医学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生理学教学质量将直接影响到学生们对医学学习的质量,因此,如何让学生们充分的掌握生理学所学内容,是对生理学教学的严峻考验。随着我国近年来教育改革的发展,一些新的思路和技巧逐渐被应用于实践教学过程中,极大地提高我国教育水平。而在生理学教学过程中,应用相应的技巧,也有效的提高了生理学教学质量。本文将对几种常用的生理学课题教学技巧进行探讨,为实践教学提供参考。 一、导语设计 导语是教师在进行教学前的3-5分钟里对教学内容的总结或安排,即“开场白”。教师应以“导”字来提高学生们的学习热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导语的设计质量将直接影响到课堂学习质量,因此教师应提前设计好导语,应用轻松、有趣、精巧的导语,在短时间内

打开学生们的思路,激起学生好奇心和求知欲。导师在设计导语时可根据当堂课的内容进行安排,结合学生特点,设计出能够使学生轻松进入学习状态的导语。 二、联想法设计 由于生理学内容较为抽象和深奥,常使得学生感到枯燥、难以理解,使其对学习产生厌烦心理。为改变这些状况,导师就应该想办法使教学内容生动、便于理解,而联想法教学的应用,极大的解决了这一难题。导师通过运用联想法,将生理学枯燥的内容加以修饰,引导学生对所学内容展开丰富的联想,将所学知识与想象力相结合,即扩展了学生们的思路,又提高了学生们对于教学内容的掌握情况和学习热情,联想法将复杂而又抽象的内容变得简单、容易理解。 三、简易速记法 生理学作为重要的医学基础课程,其较多内容需要学生们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记忆,但由于生理学内容较抽象,极大的增加了学生们的学习和记忆难度。因此导师们应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帮助学生们总结增强记忆的方法,这也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技巧之一。

大学农村经济管理毕业论文2篇

大学农村经济管理毕业论文2篇 下面是WTT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农村经济管理的毕业论文,欢迎大家参考! 毕业论文篇一《当地农业推广服务工作实践》 1秀洲区农业推广服务工作的具体内容 1.1教育培训服务秀洲区以农业公共服务中心为平台,通过“五个一批”、农村“两创”实用人才、农业专业技能、转移技能、新型职业农民、农机驾驶员等教育培训项目,为全区农业推广人员、社区管理人员、农业带头人、农场主、新型职业农民、农机手等提供了良好的学习环境。 据统计,20XX年秀洲区共开展教育培训班600余场次,参与人数达21180余人次,其中农技推广人员培训450人次、社区管理人员培训450人次、农业带头人培训790人次、农场主培训500人次、新型职业农民培训5850人次、农机驾驶员培训90人次、农业社会化服务人员培训1450人次、转移技能培训4600人次、其他技术培训7000余人次。 1.2农业信息服务秀洲区以区农业信息网为中心,连接镇(街道)农技站、畜牧兽医站等镇级信息服务站和村委会、农业大户等村级信息服务点,建成了完善的三级信息服务网络。

通过传统媒体和网络媒介(如“秀洲农业信息网”、“农民信箱”)的有效结合,为农业企业、合作社、农民等农业推广对象提供了农产品供求、名优特产推介、新技术宣传等农业信息服务。 1.3农技推广服务经过近几年的组织建设,秀洲区已基本建成由首席农技推广专家、农技指导员、责任农技指导员组成的新型农技推广队伍,建立了由责任农技人员联村包户、履行“班主任职责”的新型推广服务模式。 同时,结合科教单位、科技示范园的研究和实践,将先进、高效、成熟、实用的农业技术成果快速转化成生产力,为农村稳定、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创造了技术条。 2秀洲区农业推广服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2.1重推广、轻服务 当前,秀洲区农业推广重点集中在农业生产中,对产前和产后的服务较少,且在农业生产技术的推广应用中,仅以农业推广机构完成指定推广任务为目标,只注重对被推广对象实行单方向的技术推广,忽略了被推广对象的真实需求,缺乏为农业产业化经营提供综合技术服务及产前、产后全程服务的推广理念。 2.2重模式、轻效率 目前,秀洲区农业推广模式主要是政府推广机构自上而下地行使行政性推广职能的模式,即“决策+技术”的行政式推广模式,这种模式的单向性和政策性,决定了被推广对象难以参与农业科技推广计划的制定与实施,限制了其作为市场主体的自主选

财务控制l论文

目录 1、引言 (1) 2、企业集团财务控制概述............................................. .2 2.1、企业集团的特征及形成动因 ........................................ ..,..2 2.2、企业集团财务控制的内容及特点 ..................................... .3 3、企业集团财务控制模式及选择....................................... ..4 3.1、企业集团财务控制的模式种类和划分依据 ............................. .4 3.2、财务控制模式选择的依据........................................... .6 3.3、影响财务控制模式选择的主要因素 ................................... .7 4、企业集团财务控制中存在的问题..................................... ..8 4.1、财务控制中存在的问题............................................. .9 4.2、基本财务信息不完善 (10) 4.3、财务结构不合理 (12) 4.4、资源分散,配置不合理 (14) 5、企业集团公司财务控制系统构建........................................ .15 5.1、财务人员控制系统............................................. . (16) 5.2、财务制度控制系统 (17) 5.3、财务目标控制系统 (18) 5.4、财务信息控制系统 (19) 6、案例分析——宝钢股份公司财务控制体系 (20) 6.1、适应形势发展需要,实施全面预算管理 (21) 6.2、从夯实基层基础工作入手 (22) 6.3、从增强企业“造血”功能出发搞好资金管理 (22) 6.4、构筑财务创新的技术支撑 (24) 7、总结 (27) 8、参考文献........................................................................... . (28) Zusammenfassung Heute haben viele Unternehmen zusammengelegt, so dass grosse Unternehmensgruppen ergibt weiden. Aber Anteil der Unternehmensgruppen haben so keine guten Finanz-controlling, dass sie den Umfangeffekt ergeben. Durch den Artikel gibt es die meinung, wie die Unternehmensgruppen guenstig die Finazl-controlling realisieren koennen. Zuerst zeigt der Aufsazt, was ist die Unternehmensgruppe, und was ist die Charaktere der

毕业论文管理规定

毕业论文管理规定 (2008) 安徽建筑工业学院法律与政治系 目录 1、法律与政治系本科毕业论文管理办法(2008)-------------------------------1 附件: (1)法律与政治系毕业论文文本规范----------------------------------------------8 (2)法律与政治系本科毕业论文工作进程----------------------------------------13 (3)法律与政治系本科毕业论文答辩程序----------------------------------------16 附表: (3)法律与政治系本科毕业论文任务书-------------------------------------------19 (4)法律与政治系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21 (5)法律与政治系本科毕业论文承诺书-------------------------------------------25 (6)法律与政治系本科毕业论文成绩考核表-------------------------------------26 (7)法律与政治系本科毕业论文评分表-------------------------------------------28 (8)法律与政治系本科毕业答辩成绩评定表-------------------------------------31(9)法律与政治系本科毕业答辩成绩汇总表-------------------------------------32(10)法律与政治系本科毕业论文答辩会议记录--------------------------------33 (11)法律与政治系本科毕业论文指导教师变更申请表----------------------35

文科毕业论文范文

现代企业的融资战略 院系: 班级: 姓名: 学号: 成绩:

.. 现代企业融资战略是公司金融的操作重点,伴随着世界资本市场的飞速发展,股 权融资已成为企业研究的重中之重。文章分步分析了企业融资的全程操作。 首先,本文对企业的现代性作了分析。现代企业之所以“现代”,不仅仅体现在企 业的经营管理制度上,现代经营理念则是“现代”的最本质涵。进入21世纪,资本经 营逐渐成为企业发展的“时代特征”,而作为资本经营的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的企业融 资也越来越受到企业重视。 其次,本文对企业融资战略先做了概述分析。包括:融资原则,融资的决定因素, 融资的方式及其优劣性等等。 第三,本文重点分析了现代企业股权融资运作。先从概念及现状问题入手分析, 通过对公司治理,上市操作,股权再融资等几方面的阐述,并且介绍了公司股票的上 市的程序及资格规定,在总体上告诉读者如何科学规地实施企业股权融资运作,为企 业发展注入活力。 最后,文章提出了融资创新,采取货币资本性融资和非货币性融资,为现代企业 融资课题指明了研究发展的方向。 关键词:资本经营,企业融资,股权融资 5号宋体,居中

Abstract With the constant perfection of the market economy of our country, small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s have got unprecedented development too, Its position in country. small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s are difficult in financing. Analyze that causes the reason difficult in financing of small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s, On one hand the policy to small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s of government is insufficient in input, On one hand the financial system, to supporting small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s to carry on the direct financing, On one hand the financial system is uncompleted to understanding and service supporting small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s to carry on the direct financing and finance indirectly, In addition, it is the questions of a great deal of respects that small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s exist. Key Words: Small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s, Direct financing, Stock financing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获奖作品)-小学语文教学论文8篇

三年级语文教学的几点思考 姓名 (xx市xx县xx中心小学) 摘要:本年度,我接管了三年级并出任语文教师。对于中年级语文,我并没有任何的教学经验,之前也只是带过一年级语文,所以我只能和学生一起来学语文,在教中学,在学中教。值得庆幸的是:我不仅顺利地完成了教学任务,而且学生的成绩也都有显著地提高,以前的一些学困生也都步入了正轨。通过一年的教学,我对语文这门学科也有了深刻地认识,对三年级的学生也有了一些了解,对于教学也有一些总结,下面就与大家一起分享一些我的观点。 关键词:三年级、语文教学、课堂效率、作文 一、了解学生、把握规律、激发潜能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这是中国常胜将军的座右铭,这在教学中同样适用。初到一个班级,除了在短时间内记住每一个学生的名字外,我们还要了解他们的性格特点、学习习惯、认知特点、课余爱好……在一个星期内,我对学生有了如下的认识:大部分学生都是留守儿童,生活起居都是依靠爷爷或者奶奶,少数同学也只有父母一方在家陪护,可以说家庭教育比较缺失。学生的识字能力,对课文的理解能力还处于一个比较低的水平。有三个同学经常不完成家庭作业,有两个同学比较顽皮,喜欢搞恶作剧。当然也有很多优点:比如课堂纪律非常好、学习的态度很端正、学习的气氛很活跃…… 了解自己的学生是必要的,更重要的是:我们对于八、九岁孩子的心理特点,要能准确把握,才会在教学中有的放矢。三年级学生处于自信心形成的关键期,他们有着很高的荣誉感,喜欢获得别人的表扬和称赞,热爱竞争,总想着怎样表现自己。但是他们不够稳定,不容易控制自己的情感,容易与人产生矛盾,事后又能很快恢复。 针对这样的心理特点,如果引导得当,就能激发他们学习的欲望,挖掘出他们的潜能,并发挥到极致。我们都知道古时候打仗最重要的是士气,士气高涨的一方就容易获得最后的胜利。一个班级也一样,如果大家的学习热情高涨,大家你不让我,我不让你,最后成绩可想而知。举个例子来说:每周我会评选出全班最会背书之星、进步最快之星、体育之星、劳动之星……需要注意的是:有的同学不够突出怎么办呢?这时你需要为他量身定做一个荣誉之星,确保人人都能参

经济管理毕业论文1

浅论如何支持和激励农民工返乡创业 伴随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加快,庞大的农民工群体的出现已成为我国社会独特的风景,他们被称为“新工人阶层”。这个群体处于中国社会底层,因生存压力而充满活力,是中国社会的底层精英。这一群体对农村社区建设和中国的城市化和现代化进程具有重要的影响。近年来,随着国际金融危机的不断蔓延和深入,一些企业裁员或倒闭,致使大量农民工失业返乡,给社会就业、保障和和谐带来了一定压力,如何支持和激励农民工返乡创业成了一个不容忽视的课题。 一、支持和激励返乡创业的意义 农民工返乡创业是我国劳动力资源在新形势下进行优化配置作出的 又一新的选择,是农村剩余劳动力异地转移的复归。虽然此时的复归会给社会带来一定压力,但是,如果以系统的眼光和辩证的观点来看,特别是从资源和资本的关系来分析,这不是简单的复归,它既是挑战,也更是机遇;既是压力,也更是动力。它必将对带动农村富余劳动力就地转移、增加农民收入、优化产业结构和布局、促进城乡和区域协调发展、大力推进新农村建设起到十分重要的推动作用。 (一)大力倡导外出农民工返乡创业,有利于贫困地区实现突破发展。 近年来,贫困地区劳务输出的规模不断扩大,以农民工为主体的外出务工人员总量逐年攀升,劳务输出已成为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和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渠道之一。农民工在外经过工业化、城市化、市场化洗礼,有市场经济观念、技术管理能力,一些人在外面就已是成功的创业者,企业

家。积累了一定的资金、技术和经验,为回乡创业提供了资金、技术、市场和社会资本。人才、技术、资金的回流可以有效逆转过去劳务输出带回的资金,除了用于生产生活,存在银行的资金大部分又回流到发达地区,当地经济发展一直面临资金瓶颈的形势,成为推动县域经济发展的金钥匙。从当前情况看,一些比较成功的农民工回乡创业、兴办实体,走出了一条离土不离乡的创业之路,不但就近就地吸纳安置了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而且成为了推动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事实证明,大力倡导外出农民工返乡创业,有利于扩大投资、引进外资,稳步推进城乡发展,必将对贫困地区实现突破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二)大力倡导外出农民工返乡创业,有利于调整、优化经济结构。 长期以来,经济结构不合理,第一、二、三产业发展不平衡,是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主要矛盾。过去农民进城就业,在带来劳务收入的同时,也使农村失去了相当多受过一定教育的农村青壮劳动力。外出就业,造就了一批新型产业工人和技术管理人员,回乡创业使他们中的一部分又回到农村,成为农村发展和建设的骨干力量。他们回乡除了从事农业开发、工商服务业以外,有的还担任村干部。外出农民工通过回乡创业,把资金、技术、信息带回家乡,既有利于将发达地区的新思想、新技术、新观念带回家乡,给广大农村注入发展活力,带动农村文明程度的提升,也有利于发展壮大一批中小企业,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增强经济发展的后劲,有效促进商品农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据有关调查显示,农民工回乡创业的一个重要方面是与商品农业发展相结合,有1/4以上的农民工回乡后从事农业开发,其中从事规模养殖的人数最多,占一半以上,成为商品农业特别

毕业论文管理系统设计研究.doc

毕业论文管理系统设计研究 2020年4月

毕业论文管理系统设计研究本文关键词:管理系统,毕业论文,研究,设计 毕业论文管理系统设计研究本文简介:毕业论文管理工作现状当前,大多数的高校的毕业论文管理状况如下。(1)学生无法及时准确选题选题初期的大多数学生不能在前期及时、清晰且全面的了解导师的课题研究方向,也不能准确的选择合适的题目,导致了学生在选题时仅考虑到个人兴趣,盲目的进行选题,未根据自己个人能力做出正确的选择,一些学生可能会错失选题的时 毕业论文管理系统设计研究本文内容: 毕业论文管理工作现状 当前,大多数的高校的毕业论文管理状况如下。(1)学生无法及时准确选题选题初期的大多数学生不能在前期及时、清晰且全面的了解导师的课题研究方向,也不能准确的选择合适的题目,导致了学生在选题时仅考虑到个人兴趣,盲目的进行选题,未根据自己个人能力做出正确的选择,一些学生可能会错失选题的时间和机会。(2)论文各阶段需要提交大量文件,师生无法及时交流首先,学生必须先提交论

文开题报告,指导教师同意开题后,方可继续完成论文。然后,需要在一段时间内将完成论文的阶段性成果提交给导师,方便导师及时了解学生论文完成的进度,以便导师督促学生及时完成论文。如今,很多大学的论文指导方式仍旧以纸质文件进行师生之间的交流,在这种情况下,一会导致资源浪费,也会由于时间和空间限制,导致沟通不畅。(3)统计论文选题工作复杂在毕业论文管理工作中,教师的工作量较大,其中,有很多重复的工作量,处于管理工作的各级人员需要统计学生选题状况、毕业论文完成状态以及答辩成绩等信息,在这样大量的工作状态下,就会产生失误。而毕业论文对于学生来也十分重要,关系能否毕业问题,责任巨大,不容有失。毕业论文管理系统设计意义毕业论文管理系统的最大优势就是学生可以远程在陷上选题,将复杂的工作流程简单化,也会减轻毕业论文指导教师工作中不必要的压力,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具体可以表现为以下功能。(1)缩短毕业论文题目审核时间审核毕业论文题目是为了防止出现选题过大、不切实际或与专业特点不相关的现象。各教学单位在前期的主要任务就是审核已提交的论文题目,若论文题目不合条例,审核不通过,需要单位给指导教师反馈是否通过的信息,之后审核过的信息,需要由教师通知给学生,学生需要结合实际情况以及自身的兴趣选择毕设题目,督促学生积极与指导教师沟通。通过系统可以在线随时随地审核,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