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魏晋南北朝坞堡的分类及与中世纪欧洲城堡的比较

魏晋南北朝坞堡的分类及与中世纪欧洲城堡的比较

魏晋南北朝坞堡的分类及与中世纪欧洲城堡的比较
魏晋南北朝坞堡的分类及与中世纪欧洲城堡的比较

魏晋南北朝坞堡的分类及与中世纪欧洲城堡的比较

坞堡,或称堡坞、坞垒、坞壁,后世一般称为营、寨,是特殊历史条件下基本上以家族为核心,以血缘为纽带而建立起来的一种地方组织,它既是一种经济组织,

也是一种政治组织,是自卫组织也是自治组织,因为要自卫,所以要构筑军事设施,

又往往带有军事色彩。每当战乱,政府的行政系统不能正常运转以维持社会秩序时,以往的乡里社基层组织往往被坞堡之类特殊的社会组织所取代。社会越动荡,封建秩序破坏地越严重,坞堡这类组织就会越广泛存在,数量越多,规模越大,内部组织也越严密,所带有的军事、经济、政治色彩越浓厚、明显。如:汉魏之际,封建统治秩序从上到下都破坏殆尽;在战乱严重地区,原先的乡官

系统早已荡然无存。避居山林、流亡边鄙的士民百姓,聚合一处,相结相保,组成了大大小小的坞堡。没有远逃者,也就近据险筑堡,聚众结坞。由于汉魏之际乱离程度远比两汉之际严重,持续时间更长,再加上东汉时期地主庄园的势力本来就非常强大,所以当时的坞堡数量之多、规模之大、内部组织之严密都大大超过前代,堪称中国封建社会史上第一个坞堡林立时期。

坞堡既然是在动乱时代产生的,所以在那个时期势必会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如它一定程度上保护了社会生产力,开发了新的经济区域,推动了少数民族的汉化,当然在南北对峙中成为一股缓冲力量。相反,一旦社会安定下来,国家逐渐走向统一,如果坞堡继续存在并强大下去,势必会形成地方割据势力,与中央对峙,威胁到中央集权,所以孝文帝太和十年采纳了李冲的建议,推行三长制,取代以坞堡为基础的宗主督护制,再加上均田制的实施,众多坞堡势力逐渐衰落,但一直到清末民初,坞堡都曾间断产生过,只是由于具体历史条件变化而其表现形式不尽相同,性质也有些变化。

魏晋南北朝是中国封建史上动乱时间最长的时期,大量的坞堡出现并在地方发挥其作用,坞堡林立,而且呈现出区域特色,不同地区的坞堡因功能不一样,形式也呈现出地方特色。魏晋南北朝时期,坞堡按地区可分为中原(北方)坞堡与南方坞堡,而中原坞堡又因主导功能的差异又有不同的类型,南方坞堡不仅有土著人修筑的坞壁,也有北方人南迁而筑的客家民居。

一、魏晋南北朝时期坞堡的分类

(一)中原坞堡:

1、北方坞堡的大致特点:

(1)具有坚固、周密防御设施和功能的城堡式建筑。《资治通鉴》胡三省注曰:“城之小者曰坞,天下兵争,聚众筑坞以自守。”①可见这是一种具有防御性设施的城堡式建筑。坞堡既然是在战乱、流离之中兴起,故其建筑之时首先就考虑到它的防御设施。西晋八王之乱时,庚衰在禹山立坞,“于是峻险随,杜蹊径,修壁坞,树藩障……缮完器备”。②表明坞堡除选择险要地址外,还要有相应的防卫性建筑和设施。考古发掘所见坞堡建筑形制,如嘉峪关魏晋墓出土了七幅“坞”的画像砖,“‘坞’的四周都画有高墙厚壁,有的在‘坞’内还有高层碉楼,有的坞壁上设有望楼或敌楼”,③俨然一座小城堡,是为当时北方坞堡建筑的外观。从上述材料可以看出,它们都有坚固的围墙和高大的碉楼,显示了其聚众自保的特征。这就为它的防御功能提供了良好的条件,东汉末年“时汝南葛破贼万余人攻

①资治通鉴(卷87)[M].北京:中华书局,1956

②晋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4

③嘉峪关市文物清理小组.嘉峪关汉画像砖墓[A].北京:文物出版社,1972(12)

(许)褚壁”,许褚率众御敌,“贼不敢进”。①可见这些坞堡防御功能之完善和可靠。

(2)坞堡建筑规模宏大。坞堡的规模,各个时代和各个地区不尽相同,少则数十家,多则上千户,甚至数千家。东汉末,曹操以满宠为汝南太守,率兵“攻下二十余壁……得户二万”。②据此平均每个坞堡为1000户,东汉汝南郡每户平均口数为5.19③,则平均每个坞堡为五千一二百人。西晋末,榔鉴“举千余家俱避难于鲁之峰山”,后“众至数万”。④永嘉之乱时,长广挺县人苏峻“纠合得数千家,结垒于本县”。⑤从上述数例观之,一个坞堡的人数从一千多人到数万人之间都有,而以三四百户,二千人左右者居多。

(3)坞堡组织具有浓厚的宗族共同体色彩。坞堡内的居民有以宗法血缘关系为纽带而实行宗族聚居的,也有以乡党关系或宗族、乡党兼而有之聚居的。但是其中以宗族聚居者或以宗族为基础吸收乡党等其他人员加人而组成者较为普遍。许褚,憔国谁人,“汉末,聚少年及宗族数千家,共坚壁以御寇”。⑥由于以宗族关系聚居,因而有的坞就以姓氏命名,前秦符坚“率步骑二万讨姚袭于北地,次于赵氏坞”。⑦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坞堡中的基本组织或单位为家庭,举同族者,虽然上有宗主,族中仍旧是一个个独立的家庭组织,而非宗族。“但是它与一般个体家庭又有所不同,在坞堡的社会、经济生活中具有浓厚的共同体色彩。”⑧这些个体家庭之间的财产、身份地位表现得比较平均与平等,坞民之间的团结互助精神亦较为突出,尤以迁徙他乡异地坞堡为然。如,东汉末田畴在徐无山由坞民公推为坞主,他与坞众共同制订“约束”,然后“班行其众,众皆便之,至道不拾遗”。由此可见这些坞堡中的个体家庭土地占有比较平均,坞主与坞众一样参加劳动,他们在生产中的均劳逸,生活中的互恤危难,社会关系和政治关系中的相对平等和民主,都体现了坞堡的共同体色彩。

以上就是中原坞堡的大致特点,从上述特点中我们也可以看出坞堡在不同时代不同地区有不同的类别,不仅反映在规模上,而且也反映在其功能性质上。2、中原坞堡的分类

(1)带有基层政权和社会团体的双重色彩,政治性、军事性很强的这一类坞堡,集多中功能于一体。不仅在战乱的时候对平息叛乱有功,自我防御能力强,而且对所在地区有经济开发的功能。这样的坞堡势力强大,自治能力强,如果国家的政策对其不利时,容易形成地方割据势力,独霸一方威胁中央统治。但如果处理好的话,不但不会形成对中央的威胁,反而会促进社会的进步。这一类型的坞堡很多,像徐无山田氏坞堡、许氏坞堡、钜鹿李氏坞堡,但下面以徐无山田氏坞堡为例做简单的阐述。

徐无山,在今河北东部玉田县东北部。田氏坞堡的创立者田畴(169~214年),字子泰,右北平郡无终县(今天津市蓟县)人,“好读书,善击剑”⑨,武双全,足智多谋,志操非凡,远近闻名。在讨伐董卓时,曾被许多官员推荐为使者,受到重用,为刘虞献策,但因刘虞未能听取田畴的建议而被敌人杀害,田畴为了给他报仇,北归家乡时,召集宗族全体成员及其依附者数百人扫地而盟,誓为君报仇,于是

①三国志[M].北京:中华书局,1982

②同上

③梁方仲.中国历代户口.田地.田赋统计[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0

④晋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4

⑤同上

⑥三国志[M].北京:中华书局,1982

⑦晋书[].北京:中华书局,1974

⑧赵克尧.论魏晋南北朝的坞堡[J].历史研究.1980(6)

⑨三国志.魏志.田畴志

率众北入徐无山中,选择了一大片周围峰岭高险而中间平坦开阔的山间盆地。披荆斩棘,凿井筑屋,“躬耕以养父母”。远近百姓闻讯,相互传言,纷纷携幼扶老,归之如流水规模很大。田畴带领坞众进行农业生产,开发荒地,耕而后食,人民化从,共资奉,这反映了它的经济功能与文化功能,平均主义与民众的教化。而且曾多次帮曹操平定北方少数民族的侵扰,“北拒卢龙,南守要害,清静隐约”,曹操非常看重他,曾多次授以官职,皆被田畴拒绝,从这可知田氏坞堡具有浓厚的军事色彩。当然,田氏坞堡也有很强的政治性,田畴这个坞堡是有民主产生的,而且在其间明定了法规章程,建立健全了制度,严格组织管理。田氏坞堡集多种功能于一身,但以政治和军事功能为主导,具有双重性质。

当然,田氏坞堡还有一点值得肯定的是其“量时度理,进退合义”①,在社会基本安定下来之后,田氏顺应时势,自动地离开坞堡,不仅没有成为地方割据势力,而且在消灭分裂割据、解除积年边患、促进统一安定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这是极其难能可贵的,理应充分肯定。

(2)此类坞堡文化色彩浓厚,以“文教德化”为特色。避居之地往往迅速引来民人,聚落成坞。组织不甚严密,宗族势力和武装自卫力量薄弱,与徐无山田氏坞堡不尽相同,与谯县许氏、钜野李氏那类坞堡更不相同。此类坞堡多是避乱入山或远往边地的学者名士修筑,由于他们德高望重,才学渊博,所以避居之地往往引来民人,聚落成坞,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辽东三贤”中的邴氏管氏坞堡。

北海国(都城在今山东省昌乐县西)人邴原、管宁、刘政(并称为“辽东三贤”)及平原国王烈等均为一时名流,且相友善,汉末均避居辽东,那里由公孙氏割据,战祸较轻。邴原在辽东,“一年中归原居者数百家,游学之士、教授之声不绝。”②坞堡内德化大行,路不拾遗,辽东多虎,而“原之邑落独无虎患”。公孙度称雄辽东,犹赞誉邴原为“云中白鹤”。后十余年返归故里,“讲述礼乐,吟咏诗书,门徒数百,服道数十”,士大夫莫不倾慕,曹操称颂他“名高德大”,其重要谋臣荀许之以“一世异人,士之精藻”,而海内清议将他与大儒郑玄并列,“云青州有邴、郑之学”,魏国以其为清要之官③。管宁在辽东,结庐于山谷,“时避者多居郡南,而宁居北,示无迁志”④,后来居郡南者纷纷投归,“就之而居;旬月而成邑。遂讲《诗》、《书》,陈俎豆(礼器),饰威仪,明礼让,非学者无见也。由是度(公孙度)安其贤,民化其德”,“左右无斗讼之声,礼让移于海表。”管、邴两人密相往来,管虑邴因“性刚直、清议以格物(评论是非)”,已引起公孙度以下“心不安之”⑤,故暗中劝令邴西还。他在辽东避居30余年,还郡后固辞屡次征召,直到终老。他与邴原及原忘年交张范被誉为“龙翰凤翼,国之重宝。”⑥邴管两人建立的坞堡文化功能很明显,以教化为主,与田畴的坞堡性质完全不一样,没有看到军事、政治的色彩,是一种较特殊的坞堡形式。

(3)此类坞堡经济色彩浓厚,但不是对地区经济的开发,而是相当于山寨型,在动乱时乘机烧杀劫掠,对地区的发展不但没有起到促进作用,反而给当地的百姓带来了更多的负担,使社会更加动荡不安,百姓无法安定生活。这类坞堡主要出现于西晋末年至十六国北朝初年,北方再度大乱,各色坞堡都有,逃兵散兵很多,所以这类坞堡就是由散兵游勇结合而成,乘机抢掠为业。

①田畴传.裴注引先贤行状.魏书

②魏志.邴原志

③魏志.邴原志

④魏志.管宁传

⑤魏志.管宁传

⑥魏志.管宁传

如河内郡(治所在今河南省沁阳县)督将郭默在西晋末年永嘉之乱中,“率遗众自为坞主,以渔舟抄东归行旅,积年遂致巨富,流人依附者渐众。”①坞主集族权、财权、兵权、政权于一身,奴役广大“堡户”,以掠夺他材为业。这类坞堡与前面两种坞堡不一样,性质差异很大,所带有的影响也不一样,随着它的不断强大,性质逐渐趋向于山贼、海盗,是坞堡中的畸形。

(4)此类坞堡的性质属于地主豪强武装,其坞众大多数是大族地主的部曲,佃客,平时生产劳动,有事当兵作战。坞主通常是雄霸一方的豪强地主,他们所建立的坞堡占地面积大,外墙高耸,四角建有碉楼。防御功能很强,是可供一个封建大家族起居所需的家堡合一的建筑。这是中原坞堡的典型,但坞主的权力过大,财权、兵权、政权集于一身,势必会奴役广大坞户,改变不了地主阶级的本质,统治相当稳固。北魏前期,面对遍地坞堡牢不可破的局面,朝廷只得顺水推舟,承认坞主所享权利合法,并在一些地区将坞主统治当作国家地方政权,形成了“宗主督护”制度。

(二)南方坞壁

南朝时期江南地区也有坞堡,但它与中原坞堡是不同的类型,南朝后期江南豪族兴起,坞堡也有了很大的发展。同时,十六国南北朝时期,中原发生了外族入侵的长期战役,中原地区的汉人为了躲避战乱,大规模南迁,坞堡的建筑技艺也带到南方,形成了客家,而他们仍保留自己的居住风格,形成了一道别样的风景—客家民居。

1、南方土著的坞壁:

南方的坞壁大多是一些“栅”、“寨”、“砦”等,一般是以木材构筑栅栏所成,其构筑形制与中原坞堡是不同的。江南的坞壁以木材构筑是与江南土著人民的日常民宅既以竹木构筑有密切关系,而且那种“干栏式”建筑也就是“栅”,史称构筑有密切关系,而且那种“干兰”式建筑也就是“栅”,史称岭南“俗多构木为巢,以避瘴气,豪渠皆鸣金鼎食,所居谓之栅”。②“地滨边海,人惟夷撩,多居栅以避时郁”。③由此可见岭南少数民族所居住的“干兰”式建筑就是“栅”,故江南土著的坞堡是由木材构筑而成的“栅”也就是很自然之事。“寨”也是一种“栅”,时巴山陈定亦拥兵立寨”④这位土著豪强的坞堡是“寨”,巴山在今江西崇仁县西南。熊昙朗“豫章南昌人也,世为郡著姓……侯景之乱,稍聚少年,据丰城县为栅,莱黯劫盗多附之”。⑤这位土著豪强的坞堡是“栅”,丰城在今江西丰城县。“。与此同时,“闽中豪帅,往往立砦以自保”⑥在今福建一带豪强所立坞堡被称为“砦”。从上可以看出,江南的坞堡也是在战乱时修筑的,都是为了避乱自保,同样具有防御功能,带有军事色彩,但我们可以推断这些“栅”“寨”“砦”规模不是很大,地缘关系是其重要的依据,应该是独立于国家而存在的,具有一定的自治权。

2、客家民居

典型的客家民居也具有上述北方坞堡的三个特征,体现了其与古代中原坞堡一脉相承的性质和特征。

(1)客家民居也是具有坚固、周密的防御设施和功能的城堡式建筑。首先,它

①晋书.郭默传

②太平圜宇记[M].光绪八年五月,金陵书局刊行

③同上

④陈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2

⑤陈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2

⑥同上

具有坚固、封闭的外围。客家民居不论其具体形制为方形或圆形,都具有这个共同特征,其外围墙壁均极其高大、厚重、坚固。故客家大屋有“围屋”、“围龙屋”、“土围”等形制。其实各种圆楼、方楼也是一种“屋”。围字之初文作“口”,《说文解字》:“口,回也。象回匝之形。”客家围屋之四周封闭或环环相套的特征与此义完全相合。同书又云:“围,守也。”义为防守自卫。前者为形,后者为义,两者互为作用,密不可分。具有围堡特征的客家大屋,就是坚固、封闭的外围及其防守功能的结合体。

其次,屋内还有许多其他相关的防御设施。不仅在房屋周遭设置隙望和射击的小孔,而且在屋中必有高大的角楼,以为登高隙望和射击之用。为了应付可能发生的长期被围困,而建造仓储,掘井凿池。不仅屋内有水井,居宅门口亦必有“门口塘”,以为饮用、洗涤、防火之必备。客家大屋之内一般都有饲养牲畜的“猪栏”、“牛栏”,有晾晒粮食的“禾坪”,有巨大的“天井”、“花胎”等以保证充足的采光。总之,客家大屋对于人祸天灾均有着极其周密、精细的因应之道和防备手段,关起大门也足以维持相当时日的生存,一个大属就是一个自给自足的小社会,这与北朝人颜之推所谓“闭门而为生之具以足,但家无盐井耳”①是多么相像。正因为如此,所以其防御功能极其突出,如江西省安远县镇岗乡的尊三围,在土地革命时期曾是镇岗乡苏维埃政府所在地,1933年陈济棠部44师围剿尊三围,每天出动飞机十余架次,对尊三围狂轰滥炸,并用大炮机枪等轰击,长达40余天,因围内弹尽粮绝才被攻破。②此与汉魏晋北朝中原坞堡在防御方面的特征和表现是多么相似。它之普遍选址于既能避开四战之地、都会所在,土著势力相对弱小,又有樵采、耕植和水源之便的“深险平敞”之地,也是一种战略上的自我防卫。总之,巨大的客家民居所具有的这些防御设施和体系与汉魏晋北朝中原豪族大宅和坞堡中常见的建筑形制及其防御功能是非常相似的。

(2)客家民居的规模也是非常巨大的。客家民居的规模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巨大,而是一种超大型的建筑物,在一个大屋之内,“有房子四五百间,能住男女四五百人”。③这种规模或大于这种规模的房子在客家地区是相当普遍的,闽西客家土楼“规模最大的有四百个房间,可住八十户人家,六百多人”。④如此大规模的房屋,只有汉魏晋北朝时期中原豪族大宅和坞堡壁垒可与之相提并论。客家围屋,除常见的独立围屋之外,尚有以整个村落为围的巨大的村围,其规模更是大得惊人。笔者参观过的江西省龙南县里仁乡栗园围,始建于宋末,围内为一大村落,总面积约150亩,为李氏一姓所居,现住有200多户。村落四周为高大坚固之围墙,墙高四五米,上下两层射击孔,开东西南北四门,设置八个雕楼,俨然一座巨大的城堡。

(3)客家居处制度也具有浓厚的宗族共同体色彩。客家人一方面继承中原大宅的居处传统,实行宗族的同居共财;另一方面又继承中原坞堡制度的居处传统,在宗族共同体的基础上实行小家庭制度,即同居异财制度。因而客家人的宗族聚居方式就表现为同居共财与同居异财的交互结合,大家族与小家庭的相互作用,宗族内部的“共财”成份始终很突出。

客家民居之所以能够在江南地区长期生存与发展,没被淹没在江南各族之中,就是因为实行了宗族共同体聚居,没有丧失其固有的社会、文化、习俗、语

①颜之推撰.颜氏家训集解[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

②钟荣昌.赣南客家围屋-安远县镇岗东生围简介[J].打印稿

③罗香林.客家研究导论[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2年

④刘佐泉.客家历史与传统文化[M].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1991

言特征,成为南方腹地独具特色的汉族民系。客家民居的建筑一是为了躲避战乱,另一方面也是为了防止被江南各族南化,当然还有是为了避免野兽,盗贼的侵害。综上,可知客家民居也具有中原坞堡的功能,在当时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到这里为止,我们知道坞堡的存在有其特定的社会背景,在战乱时代对社会的稳定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但一旦社会恢复安定,坞堡这种组织必须铲除,否则会危害到国家的政权。坞堡不仅在北方存在,而且在南方也存在过,但他们的类型和性质却有一定的差异性,而且在不同时代也会有不同的表现形式。我们要准确理解坞堡这个概念不能局限于对其本身的琢磨,还应将其置身于外围,下面简单将其与中世纪欧洲城堡做比较,分析两者之间有什么异同点。

二、与中世纪欧洲城堡的比较

1、建筑目的的比较

中国坞堡的修筑主要是在战乱时代为了避乱或平定外族侵扰而建立的一种民间地方组织,而欧洲城堡的修筑目的也差不多,但最初目的有点不一样。自石器时代开始,人们就一直使用防御工事和土木工程。在公元第九世纪以前,欧洲从未出现过真正的城堡。但由于要反抗维京人的入侵,加上分散的封建政治势力的形成,从公元第九世纪到十五世纪之间,数以千计的城堡就遍布了欧洲。但有一点不同的是:中国坞堡的最初目的是防御,而欧洲城堡最初的建造目的是用作进攻的工具。城堡不仅是控制和主管周围土地的核心,同时可作为进攻的前哨战,在它的高墙内可以组织起一支小规模的军队,应付一场小规模的战争。

2、修筑主导者及其目的比较

中国坞堡可以由各色各样的人修筑,只要有足够的能力与声望,民众就会自动投入坞堡中,可以容纳各色各样的人。而欧洲城堡一般是地方上的贵族所有,城堡里居住的人有身份限制,有奴役性质,士兵一般居住于此。贵族建立城堡的目的是为了防护并提供一个由军事武力所控制的安全基地,作为专业士兵尤其是骑士的基地,并控制四周的乡间地区,奴役色彩浓重,而且当国王的中央权力由于各种原因而衰落后,由城堡所构成的网络以及它们所支援的军事武力,反而在政治上提供了相对的稳定。这与中原坞堡是不一样的,战乱时,由坞堡所构成的这块地区是比较安全的、稳定的。

中国坞堡在战乱时,其一个目的就是对抗入侵者,而遍布的城堡和为了防卫而维持的大批士兵,不仅没有带来和平或相互防卫以对抗入侵者,反而助长了战争的不断发生,这是他们的异处。

3、坞堡与欧洲城堡衰落的原因

坞堡的衰落是由于社会的逐渐统一、安定,统治者为了防止割据势力的出现,对坞堡进行铲除,但仍有残余。欧洲城堡的衰落原因是由于王权的扩张,城堡开始出现衰落。十一世纪时,征服者威廉宣称拥有英国所有的城堡,并从贵族的手上把它们收回。到了十三世纪,城堡的建造或强化必须得到国王的同意。其目的就是为了废除城堡,让它们不能作为叛乱的依靠。十五世纪后,由于贸易自由化,大航海时代到来,辖区人口迁移,从贵族到平民都开始追求更开放,更舒适的生活,不愿龟缩在狭小的城堡中,城堡变得不再那么重要了.另一方面,大口径火炮的出现,使城堡的军事地位逐渐消亡。

4、坞堡与欧洲城堡功能、类型的比较

坞堡一般具有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与经济开发功能,但主导功能各异,是独立于国家政权之外的。欧洲城堡也具有不同的功能,战乱时军事功能占主导,太平时经济、文化功能占主导,它属于地方政权,是国家的一部分,而坞堡一般

都是地方自治组织,民间组织,与国家没有政治的隶属关系。与功能相对应的,坞堡有以田氏为典型的政、军色彩浓厚型,以“文教德化”为特色的邴管氏坞堡,也有以豪强地主式坞堡,更有类似于山寨型的坞堡。而欧洲城堡也有不同的类型,有像战斗堡垒一样的罗马尼亚德古拉堡、有类似于闽西土楼的苏格兰格拉米斯古堡,也有属于皇室堡垒的爱丁古堡,最具艺术气质的法国卢瓦尔河香波堡,更有用于军事作战的圣米歇尔山。

综上,从这四个方面的比较来看,中国坞堡与中世纪欧洲城堡有很多相似的地方,但也有一些不同之处,城堡可以用雄伟来形容,规模与坞堡不相上下。虽处于东西两地,但文化传承没有地域性。

三、小结

魏晋南北朝是一个动乱的时期,反而为坞堡的形成与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社会环境,坞堡的修筑也正是形势所需,是维护地方安定的一个重要工具,对地方的发展有重要影响。坞堡根据功能特色的不同而呈现出不同的类型,而在不同的时代,不同地区也会有地域上的特色。中国坞堡林立时期可以与中世纪的欧洲城堡相比较,两者有许多相似之处,大概是区域文化的传播起了作用。

欧洲中世纪历史简述

欧洲中世纪历史简述 概述 中世纪,传统的概念是指公元476年后至公元1453年止,是从西罗马帝国的覆灭直到文艺复兴时期的开始。在整个欧洲历史发展过程中,中世纪其实是一个较为普通的过渡时期,它是从有罗马帝国统治的古典时代到文艺复兴时期的一个过渡,而整个欧洲历史向来是依靠封建统治的发展作为主线,所以中世纪也可以看作是欧洲封建阶级建立统治地位直到资本主义思想觉醒的一段时期。又因为在圣经中曾把这一时期指做过世界的末日,因此一些神学论者也把这一段特殊时期的历史称作“中世纪黑暗时代”。而在文艺复兴时期,随着科学文化的进步,一些人文主义学者也把这一时期称作“黑暗时期”。例如文艺复兴时期的学者彼特拉克把当时的欧洲历史分为两个时期,一是古罗马与古希腊时期,二是黑暗时期,即中世纪。因为人文主义者相信古罗马帝国终有一天会卷土重来,复苏早期纯洁的古典时代,因此这种称为在笔者看来也带有一定的主观色彩。 历史 自西罗马帝国被日耳曼人攻破以后,欧洲大陆上兴起了很多新兴的蛮族王国,例如:法兰克,盎格鲁萨克逊等。他们总体上都是日耳曼人的分支,再后来的世界历史中,这些民族在不断的战争和历史变迁中最终形成了现在已有的欧洲人种分支。 在中世纪欧洲历史中最先繁盛起来的是有法兰克人克洛维建立起来的墨洛温王朝,468年这支日耳曼民族的分支军队战胜了高卢人,占领了罗马帝国在高卢的全部领土,偶来法兰克王国不断的向外扩张,到了6世纪中叶已经成为欧洲最大的国家。同时在大不列颠岛上,日耳曼人的另外一支,盎格鲁人,撒克逊人和朱特人在6世纪末七世纪初分别建立了七个国家,史称“七国时代”并在后来的历史变迁中首先形成了“议会君主制”。与此同时西法

读书笔记:《欧洲中世纪史》

读书笔记:《欧洲中世纪史》 欧洲中世纪是从罗马帝国覆灭到现代民族国家兴起 的中间1000年,这本书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视角,即从更大的范围、而不是局限于民族国家的层面来看现代欧洲的形成,因为现代民族国家仅有几百年的历史,而在这片土地上更长的时间内是没有明确国家的,教皇国、英法之间的烂账、南法和意大利北部、神圣罗马帝国的糊涂账。 因此这本书站在了更高的全局的角度,虽然在历史脉络上按照中世纪早期、中世纪中期和中世纪晚期来分别阐述,但是依然着墨了诸多核心线索,天主教与东正教、西欧与拜占庭的分合、教皇与世俗国家的权力争夺、教会的内部变革、欧洲的社会性变革等等。400多页描绘了1000年的历史,信息量大却又不显松散。 初探中世纪,大部分人会想到的第一个词是“黑暗”,正如我们想到国民政府的第一个词会是“反动”一样。“黑暗”并不是中世纪的正确概念,或者说漫长1000 年中,在整个欧洲大陆上,人们所想象的黑暗只是很小、很短的一部分。中世纪有战乱的纷争、有相对和平的时代、有

宗教黑暗但是孕育了繁盛的时代。 一般而言,我们会认为欧洲文化的复兴来自于16世纪后的文艺复兴,称霸全球前年的中华帝国跟欧洲在16世纪文艺复兴开始逐步拉开差距。但种子的萌芽在中世纪早已经种下。在1100年时,欧洲已经有非常多的学生和教师,1200年时第一批重点学习医药、哲学和法律的大学已经在欧洲各地发展起来:这批大规模的教育普及运动造就了大量的地方学校、教会学校和大学。而在中世纪晚期,伴随着地方语言的发展基础教育也开始繁荣。说到教育,这也是我看好越南市场的原因,越南的人均GDP相当于20年前的中国,但是其成人识字率相当于9年前的中国。经济未动,教育先行。 历史的发展有着必然性,但是也充满着偶然。英国首创君主立宪的政体成为民主的标杆,离不开征服者威廉在每次获得一片土地的时候都会分给他的领主们,因此每个领主最终得到的土地都散落于全英各处,迫使每个领主都从全国的角度来考虑自己的利益,这决定了英国未来的贵族议政的政治形态。 从更高的层面看,欧洲缺乏大一统的稳定性。一方面,有教皇权力制约世俗权力,1122年沃尔姆斯宗教协定标志着教权和君权在俗世授职方面的妥协,腓力四世后来抓捕卜尼

欧洲中世纪简史第六章

c 第六章分裂、入侵及重建,约800—1000年 导读 查理曼的帝国,从来没有跟拜占庭和伊斯兰竞争过它的伟大。在800到1000年这段时间,他的邻居兴旺繁荣时,他的帝国却崩溃了。在拜占庭,有着几个世纪的荣光,标志性的事件有保加利亚屠杀者巴希尔的征服,圣西里尔和圣米赛迪乌斯两兄弟(the sainted brothers Cyril and Methodius)使斯拉夫人皈依基督教,还有拜占庭的影响延伸到罗斯等事件。在巴格达,阿巴斯王朝仍统治着一个广阔的阿拉伯帝国,一个闪闪发光的宫廷,以及一种非常棒的精神和艺术文化。诚然,这个曾经一统的阿巴斯帝国在十世纪分裂成了几个哈里发国家,但即使是这些独立的伊斯兰国家,按照西方标准来看仍然是巨大而且运转良好的。 西方就不那么幸运了。查理曼帝国的内在隐患随着814年老迈皇帝的去世而浮现出来,而内部分裂和外部入侵造成的毁灭性结果也迅速成为新的隐患。在公元843年,查理曼的帝国被他的孙子们分裂,而后来的继承人们的分裂只能使加洛林世界脆弱的政治联系变得更加支离破碎。与此同时,西欧还受到来自三个方向的攻击的锤打:东方的马扎尔人,南方的穆斯林,以及北方的维京人。查理曼关于一个统一的基督教欧洲的梦想仍将存在,不过正如时间表6.1所示,那是在他的帝国分裂,并且这些入侵者的力量能建立起一个不同的政治新格局以后的事了。这个政治新格局是:一个中央集权的英格兰王国,西部法兰克一群自治的公国和郡县,东部法兰克一个神圣罗马帝国,以及意大利半岛上各个强有力的城市。 分裂:加洛林王朝晚期 像一个不错的法兰克人那样,查理曼安排的政治格局是要把他的帝国分裂给他的几个儿子们,但是,很凑巧,他只有一个合法儿子,虔诚者路易(公元814—840年),在他去世后继承了王位。所以,完全是出于巧合而不是计划,查理曼的帝国完好无损的传给了唯一的继承人。 虔诚者这个名字对路易来说很不错。他把查理曼的小妾都驱逐出了帝国宫廷;他全心全意支持阿尼埃尼的本尼迪克进行的教会改革;而比他那顽固的父亲走得更远的是,路易本人致力于实现那个统一基督教欧洲——一个由上帝带到地球上来的城市——的梦想。不过路易缺乏资源来维持他父亲查理曼,他的祖父矮子丕平,以及他的太祖父查理马特赢得的这片广大疆域的团结一致。他既不像他的先祖们那样精于政治,也不像他们那样军事成功。甚至,随着征服的战争变成防守的战争,他已经没有什么土地和财宝做礼物赠给他的那些贵族追随者了。随着皇室厚恩的衰减,大土地所有者们——他们许多人通过皇室过去的慷慨奖励而占有许多土地——开始撇开君主,寻求他们自己的利益。 不过对路易最大的威胁之一靠近了这个家庭:不快乐的儿子们。在他统治早期,他准备把他的皇权给他的长子,给他另外两个儿子两个大小合适的王国。这些年轻一点的儿子对他们哥哥得到的巨大遗产很不高兴,而他们的不高兴随着路易的第四个儿子的出生而加重,因为还需要准备一份给这个小弟弟的遗产。最终,虔诚者路易的儿子们公开背叛他,并且使帝国陷入内战。甚至路易本人也被俘虏,并被废黜。 路易的儿子们之间的仇恨愈来愈深,但他们的竞争也利用了帝国人民之间长期存在的文化和语言差异。在公元842年的斯特拉斯堡,当其中一个儿子用古德语而另一个儿子用古法语各自盟誓时,他们为了照顾各自第一语言不同的士兵们所做的让步(互相用对方的语言宣誓)就是利用语言差异的一次实际行动。今天,斯特拉斯堡誓言似乎跟实际意义一样有了象征意义,因为那誓言中表现出来的文化差异在欧洲的政治统一中从未被抹去过(Today, the

欧洲中世纪的城市

欧洲中世纪的城市 西欧的城市以及其所有对将来的发展有意义的东西都诞生于中世纪。到1250年,不仅在地中海沿岸而且在西北欧都有着生机勃勃的城市。以下的叙述试图描述十三世纪中叶在一个新近复兴的城市特鲁瓦(Troyes)的日常生活。特鲁瓦是富裕的香槟地区的首府,大主教的驻地,更重要的是,它是两个著名的香槟集市的所在地。 早在尤利乌斯.凯撒在高卢和不列颠安营扎寨的时候,西北欧只有极少的地方可以成为城市。那时巴黎已经是个很重要的地方了,以至于凯撒的“高卢战纪”里记录了它被大火毁灭这件事。不过在这个地区的大多数地方,政治机构很不发达,商业活动非常稀少,宗教极为原始,这些情况限制了比村庄更大的社团的产生。大片的地区仍然处于蛮荒状态。 罗马军团修筑道路,为当地的农业产品提供市场,并在他们设防的营垒里为商人提供了掩蔽住所。他们驻防的一个地方位于塞纳河和一条重要的军事大道Via Agrippa的交汇处的一个小村庄。罗马皇帝马尔库斯.奥勒利乌斯(Marcus Aurelius)在那里建造了一座塔楼,后来的皇帝,特别是奥勒良(Aurelian),将它作为一个基地。Tricasses以及其他的一些驻防的城镇开始呈现出一个永久定居点的面貌,驻防的士兵和当地的女孩结婚,养家糊口,在服役期满后在城墙外从事农业或在城墙内从事手工业劳动。在从一个军事基地演化为一个行政中心的过程中,这个市镇获得了石头建造的城墙,吸引了新的居民:税收人员、官吏、军队的伙食承办商、以及有技术或是没有技术的劳动力,包括从德国和弗里斯兰(Friesland)的蛮荒之地抓来的战俘。特鲁瓦跟南欧的富裕的城市无法相提并论,跟巴黎也比不了,巴黎在三世纪已经拥有三座浴场、一个剧院和一个赛马场。特鲁瓦也许有一个浴场,这使得它生活设施方面跟大多数的其他北欧的城镇不相上下。 基督教会为许多北方的城镇的发展提供了一个新的强大的动力,尽管最初的使徒并不总是为异教的城市和宗教当局所理解。跟其他地方一样,在特鲁瓦,坚守其父辈信仰的总督和皇帝造成了很多殉道者。但当教会把君士坦丁皇帝变成一个信徒后,接下来的事情便一帆风顺了。在四世纪和五世纪,主教区到处涌现出来。一个主教很自然地会把自己安置在一个罗马行政中心或是一个以前的军团营地。这种新的教会体制要求有一个世俗的农民和手工业者的人口提供服务。一个新词被用来描述这些教会城镇——cite(city)——这个词是从拉丁词civitas演变而来,civitas的意思通常是一个有围墙的居住地方。 随着罗马帝国力量的逐渐式微,地方上的罗马官员丧失了他们的权威,造成了一个权力真空,这个真空便由基督教的主教来填补。到五世纪中叶,特鲁瓦主教的声望极为崇高,以至于当匈人(Huns)出现在邻近地区时,所有的人都投奔他以寻求保护。 特鲁瓦以前曾被汪达尔人洗劫过一次,阿提拉的匈人的名声跟汪达尔人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卢普斯主教(Bishop Lupus)起先派遣了一个副主祭和几个文书去安抚敌人,不过一个不幸的事件使得这个使命在执行的过程中走了样。教士们穿的白色外袍使得阿提拉(Attila)的马倒立起来。这个匈人的头领认为这些来客是魔术师,便差人当场杀了他们。有一个文书逃回来报告了这个情况。阿提拉随即开拔去跟罗马人、哥特人、勃艮第人以及法兰克人交战,这些人暂时停止了他们自己之间的互相争斗来迎战阿提拉。阿提拉被击败,但损失不很大,他往东撤退,特鲁瓦正好在他撤退的道路上。这次卢普斯亲自出马去谈判,他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成功。阿提拉放过了特鲁瓦,带着主教一直远至莱茵河,然后再风光地遣

欧洲中世纪艺术风格

中世纪欧洲—艺术风格的特征 巴罗克风格 巴罗克艺术的开始首先是以意大利的罗马为中心,继而传向西班牙、德国、澳洲、法国和英国。巴罗克艺术虽然起源于意大利,但巴罗克风格的盛行是在1620年间,由佛兰德斯的安特卫普首先拉开序幕。在法国路易十四时期,巴罗克家具最负盛名,跃居欧洲各国的领先地位,成为巴罗克风格的经典范例。其他如英国的雅各宾式、威廉玛丽式及美国早期殖民地式的家具亦较具影响。 巴罗克风格中常见的雕饰图案有不规则的珍珠壳、美人鱼、半人鱼、海神、海马、花环、涡卷纹等/在法国,巴罗克风格的桌类家具还常常运用人体雕像来桌面的支撑腿,或桌面下的横托装饰。巴罗克家具在表面的装饰上,除了精致的雕刻外,金箔贴面、描金添彩涂漆及薄木拼花装饰亦很盛行。 古代埃及 埃及是世界上最早的文明古国之一,位于非洲东北部尼罗河的下游。丰富的物产以及温暖而肥沃的土地,使得古埃及人民早在公元前2650年就建造了宏伟的宫殿、庙宇和堪称奇迹的“金字塔”。 埃及人相信人死后可以在另一个世界继续“过活”,就象植物在冬季死去,来年可以再生一样,所以埃及的祭司们相信,只要把他们的统治者,威力永无穷的法老王的遗体保存起来,他们就可以在墓室内和墓室外继续“生活”。就产生了著名的“木乃伊”以及装饰华丽的棺匣和墓室--牢固的金字塔。 出于对死后复生的信念,古埃及的王公贵族们把坟墓看作是永久的“住宅”,必须布置得与死者生前情景一样,放上必备的家具、食品、饮料、兵器、首饰及化妆品。不过,家具在这个环境,它是为统治者的等级观念而设计的,尤其是椅子,被看作宫廷权威的象征,这其中较具代表性,是从18王朝法老图坦卡蒙(公元前1361-前1352)陵墓中发掘出的一把御用的金椅。椅背上的贴金浮雕,表现了国王生前的生活情景。王后正在为国王涂圣油。背面的人物服饰用彩色陶片和宝石镶成。其他的家具如现存最早的椅子是从第四王朝赫特菲尔斯陵墓中出土的黄金扶手椅和黄金床等。他们同当时的建筑一样,都具有安定庄重、威严华贵的特征。在形象上,多将家具的腿雕刻成牛蹄、马脚和狮爪状;材料上,用芦苇编织小桌子和装饰台,用皮革、灯芯草和亚麻绳做叠凳、椅和床的蒙面料。装饰手法多为豪华的金银、象牙及宝石镶嵌和丰富的纹样彩绘与雕刻。 两河流域 古巴比伦和亚述的家具创作灵感多来源于自然形态的特征。有一块描述森那凯里布(公元前704-681年)大帝进攻敌城堡的浮雕中所表现的椅子,用松塔圆台装饰椅子腿,将征战的俘虏作为支撑椅子的框和横木,还有高高的踏板以及异常高的坐面等。通过椅子中人物的形象描绘,炫耀东方统治者权威的特征。 另一块表现阿瑟巴尼帕尔(公元前668--631)国王和王后进餐的石刻中,真实的描写了古代亚述式家具的式样。国王随心所欲地半卧在床上与一旁端左的王后正在一边进餐一边交谈。

欧洲中世纪城市的兴起和市民阶层的形成

欧洲中世纪城市的兴起和市民阶层的形成 公元5世纪,庞大而又衰弱的西罗马帝国在日耳曼人的冲击下终于寿终正寝。自此之后的四五百年里,西欧大地一片空旷萧条:繁华的城镇转眼成了堆堆废墟,凋敝的农村到处是荒草丛生;闭塞割据,自给自守,听不到手工作坊的叮档锤声,也看不见熙熙攘攘的市井气象。这就是5至10世纪西欧社会经济生活的基本情调。从10世纪以后,大大小小的城市和城镇突然像蘑菇般地冒了出来,散布在西欧各个地方。城市的兴起给发展着的西欧社会注入了充满生机的活力,也孕育了更新的经济关系和社会力量,最终导致西欧发生深刻的变化,导致世界历史进入一个新的时代。 一、欧洲中世纪城市兴起的背景介绍 贸易的扩展,生产者和贸易者懂得,生产和销售过程可以从封建经济中解脱,成为集中于城市的独立活动。另一方面,古罗马时代的城市遗址,主教管区的城市,主教贵族庄园所在地,也为城市的兴起提供了良好的物质基础1。 二、欧洲中世纪城市的建立 (一)对领主的斗争 大体说来,11世纪和12世纪的各种城市典章制度,都是在反抗封建生活限制的斗争中形成的。原是领主农奴的手艺工匠和货物收购代理人,纷纷要求有权自己做买卖赚现钱。土地耕种者力求有权出售某些农产品来换现钱,用以购买在庄园里无从得到的商品和生活用品,亦即购买那些业已争得自由、摆脱封建体制束缚的买卖人和工匠正在出售的东西。在领主的领地以内开设的市场上出售货物,是要缴纳各种捐税的,对于这种捐税,不论是土地耕种者、手艺工匠、还是买卖人,都同样力图修订或者取消。为了自己的经济权利,他们开始和领主进行了一场持久的战争。 典型的作法是,由数十以至数百个手艺工匠、领主官吏、下级教士、自耕农民、逃亡奴隶、以及其他人等结合而成的集体组成公社要求能在一座城市的地域 1《法律与资本主义的兴起》,学林出版社,1996年版,P.52

《欧洲中世纪史》读后感

[《欧洲中世纪史》读后感]《欧洲中世纪史》读后感 一位当代的智者说,对于传统人们至少应该怀有一种温情的敬意,《欧洲中世纪史》读后感。在我看来,由朱迪斯·m·本内特和c·沃伦·霍里斯特所著的《欧洲中世纪史》就是这样的一本书。作者在书中对历史尽可能地做到客观公正的评价,但对中世纪的喜爱之情还是跃然于纸上的。这固然和作者对中世纪过于正面的评价有关--虽然作者也不时提中世纪的缺陷--更因为道德的原因,以及作者对历史宽容的态度,使读者在书中很容易领会到作者对历史抱有的那种温情的敬意。尽管作者对中世纪的一些评价我不以为然,但作者对历史的这一态度让我感动。现代人总是太自以为是,这使我们很容易蔑视我们的过去,失去了起码的尊重。而这样的一本书,教给我们的不只是一些历史的知识和视角,更重要的正是这种对传统的敬意之情,让我们明白历史的进程不是跳跃式,我们和古人并不是完全割裂的,我们和他们之间存在着一根纽带。当我们明白文明的传承是怎样顺着这根纽带缓慢前行的时候,对传统怀有一种温情的敬意,这话就不再是一句空洞的口号,还成为了我们精神上的慰藉,让我们不再是漂泊的浪子,不再孤独徘徊。西语说,忘记自己历史的民族是没有未来的民族。在我看来,之所以没有未来,不正是因为现实的迷惘吗?而历史,正是治疗这种病症的良药。 比如书中谈到欧洲的统一之难,自古罗马一分为二后,欧洲就不再统一过,最多只存在名义上的统一,而实际上是一个国家内众多小的公国并列。即使是在一个小地方比如如今的法国境内,统一也是短暂的,更多的时候是公国之间的战争。他们虽然承认国王的存在,自己只是国王的臣子,但国王对他们的约束很小很小,有时候他们甚至想取而代之。国王只是一个大点的领主,或者基于血缘的关系而被承认而已,在大多数时候它都不是一个政权的首领。读到这些,我自然想到我们的中国。小小的欧洲(不包括现在的东欧和苏联)统一尚且如此之难,地质差异十分明显的大中国的统一该是多么困难啊。但中国做到了,在很早的时候就做到了,这绝对是个奇迹。当然中西差别也就突显出来了。一方面,一种文官的治理代替了领土分封、科举考试代替了世袭、职业分工代替等级之别;另一方面,皇权得到了加强,而在欧洲只有少数时候国王才具有这样的权威,能让全国政令通行,而一旦这位强人去世,国家又将恢复到各自为政的局面中。 下一个问题就是战争的差别。欧洲是连绵不断领主或贵族之间的战争,而在中国是反复的改朝换代的战争,谁更让人难以忍受一点呢?同时欧洲存在一个骑士阶层,他们是为战争而生的人,他们只听命于自己的主人,因为他们不用工作而靠自己的领主养活,其责任就是保护他们和为他们打仗,读后感《《欧洲中世纪史》读后感》。柏拉图在理想国中对阶级划分的设想在中世纪得以实现。在治人者(国王和贵族)和治于人者(劳动者)中间,另外还有一个战士阶层,他们的美德是忠心和勇敢。而在中国,战士听令于国王而不是贵族、他们的任务是保卫国家而不是保卫自己领主的土地、它也不是个阶层而只是个职业。中世纪的骑士不用耕种土地,农民和农奴不仅要养活国王和贵族,还要养活骑士。而在中国当国家不需要那么多军队的时候,一部分战士就离开军队谋求另一种职业。在很久以前我读到柏杨的书说中国战争之多,以至于中国人养成不会笑的传统,因为中国人始终生活在苦难之中。但当我读到这本书的时候,我想欧洲的战争只怕比中国有过之而无不及。领主和领主之间的战争,公国和公国的战争,国家和国家之间的战争,再加上后来宗教组织发动战争,只怕欧洲人比中国人更少享有和平的机会。 提到宗教,不能不谈,中世纪也离不开宗教,没有基督教会就没有中世纪。《欧洲中世纪史》谈到了宗教的影响,包括哲学、艺术、建筑、文学等等方面直到人的精神层面。作者对教会作用的肯定,如前面提到,不单因为它承接着现代西方文明,也因为道德的原因。关于前者,作者也毫不掩饰提到中世纪未期伊斯兰文化对西方的启蒙,包括哲学、科学、医学、天文等等方面,但教会人士自己对伊斯兰文明的吸收和发挥也是至关重要的。而关于后者,也是我

世界中世纪史名词解释

世界中世纪史名词解释 封建庄园制中古西欧封建主剥削农奴的基本组织,在其他地区和国家,也曾在 一定时期不同程度地存在过这种组织。在西欧,封建化过程完成后,国王、教会和封建主的庄园分布各地。他们大多先侵占公有地,后逐户蚕食,直到吞掉一个或几个农村公社,所以形成的庄园大小不等。大庄园有一个或几个村庄,小的只有一个村庄的一部分。庄园完全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手工业尚未与农业分离。农民生产是为满足自己家庭生活的需要和为封建主提供消费资料,不是为了交换。封建主还有审判和惩罚农奴的权力。农奴虽然受到沉重的剥削,但毕竟有自己的独立经济,比奴隶有更多的劳动兴趣,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12、13世纪以后,西欧城市大批兴起,商品货币关系渗入农村,农奴改纳货币地租并逐渐取得人身自由,领主自营地消失,庄园解体。 采邑制是中世纪在西欧实施的一种土地占有制度。查理·马特时期改革土 地制度,分给贵族、骑士、教会的土地称采邑;领地不能世袭,死后归还国家;受封采邑者要为国王服兵役。采邑制的实行,建立了以土地关系为纽带的领主和附庸之间的臣属关系,以及以中小封建主为基础的骑兵制度。以后大封建主纷纷效仿国王,加强了农民对封建主的依附,促进了自由农民农奴化,加速了封建等级制度形成。 圣像破坏运动8~9世纪在拜占廷帝国发生的破坏基督教会供奉圣像、圣物的 运动,其实质是反对正统教会统治势力和教会修道院占有土地的政治斗争。基督教内长期存在圣像崇拜,而反对圣像崇拜的社会力量也在拜占廷帝国境内发展。7世纪以后,正统教会和修道院则兼并土地,聚敛钱财,成为社会各阶层怨恨的目标。利奥三世于726年发布禁止崇拜圣像的诏令,凡抗拒者其财产充公,是为圣像破坏运动之始。君士坦丁五世采取严厉措施对付圣像崇拜派。787年,尼西亚会议,宣布恢复圣像崇拜。813利奥五世即位,反圣像派重新得势。843年,皇帝迈克尔三世的皇太后狄奥多拉摄政时,再次宣布恢复圣像供奉,大批圣像破坏者以异端罪被处死。圣像破坏运动从此结束。 索贡巡行罗斯大公以武力征服邻近地区。除了掠夺财物和奴隶外,还强迫被 征服的部落称臣纳贡。每至秋末冬初,罗斯大公便率大队亲兵到各地征收贡物,收取毛皮。蜂蜜、蜂蜡及粮食和奴隶,史称“索贡巡行”。这种制度构成罗斯国家早期对内统治的主要特征。 《罗斯法典》基辅罗斯及封建割据时期古罗斯的法令汇编。来源于东斯拉夫 人习惯法、罗斯王公法令和法院判例,约在11~12世纪编成。法典明文规定:破坏田界、偷盗牲畜、纵火焚烧庄园或打谷场、杀害王公贵族及官员者,都要处以重罚;将债农、奴仆、斯美尔德(农民),置于封建依附地位,农民死后无嗣,其财产归主人所有;废除血族复仇习俗,代之以罚付“血款”,即杀人者偿付被害者家属40格里夫那,杀死领主等显贵,加倍偿付,封建主杀死一个农民则只付5个格里夫那的偿金。它们是在不同时期形成的各具特点的法律文献。

中世纪欧洲电影

罗密欧与朱丽叶 巴黎圣母院 战争与和平 三个火枪手 范海辛 沙普的挑战 骑士蒂朗 奥马尔传奇 大鼻子情圣 火与剑 浮华荣耀 圣钟 安拉的使者-----默罕莫德十字军 天方夜谭 马可波罗 终极天将 玛丽与罗宾 龙之心 亨利五世 地狱骑士

万世英雄 皇帝的密使 国王之路 理想国 太阳王公 格林瓦尔德 伊丽沙白一世 太阳王--路易十四 高地人 乱世情缘 守夜人 特里斯坦和伊索尔德 TO KILL A KING(叛徒与英雄) 四个火枪手 游牧战神 MERLIN(梅林的徒弟)[Q] 尼伯龙根的指环 THE MISTS OF AVALON(阿法隆之谜) 海盗传奇 疯狂的贵族 圣战五骑士

匈奴王阿提拉 华伦王子 怪谈 JOAN The Maid(圣女贞德监狱篇) THE HEADSMAN(刀斧手) 亚历山大·内夫斯基 龙与地下城 鹰狼传奇 WESTENDER PRINCE CHARMING 时间线 LANCELOT Of THE LAKE(武士兰士诺) 黑狮 WOLFHOUND(猎狼犬) BEOWULF AND GRENDEL(贝奥武夫与怪兽格兰戴尔) THE DARK PRINCE(黑暗王子:德古拉) 黑暗时代 黑骑士 THE HEXER(屠龙记) FIRST KNIGHT(剑侠风流) 麦克白

WARRIOR ANGELS(战士天使) Gryphon(鹰怪) 东罗马的缔造者-----------均斯坦丁大帝(BBC) 勇敢的心 Artemisia(欲海轮回) 冬狮 JOAN of arc(圣女贞德) 圆桌骑士b区5点2105 勇敢的皇后 蒙哥拉 十三勇士 理查三世 铁血武士 佣兵传奇 罗宾汉历险记 侠盗罗宾汉(BBC剧) 秘密会议 亚瑟王 马丁路德 冷血奇兵 劫后英雄传

魏晋南北朝坞堡的分类及与中世纪欧洲城堡的比较

魏晋南北朝坞堡的分类及与中世纪欧洲城堡的比较

————————————————————————————————作者:————————————————————————————————日期:

魏晋南北朝坞堡的分类及与中世纪欧洲城堡的比较 坞堡,或称堡坞、坞垒、坞壁,后世一般称为营、寨,是特殊历史条件下基本上以家族为核心,以血缘为纽带而建立起来的一种地方组织,它既是一种经济组织, 也是一种政治组织,是自卫组织也是自治组织,因为要自卫,所以要构筑军事设施,又往往带有军事色彩。每当战乱,政府的行政系统不能正常运转以维持社会秩序时,以往的乡里社基层组织往往被坞堡之类特殊的社会组织所取代。社会越动荡,封建秩序破坏地越严重,坞堡这类组织就会越广泛存在,数量越多,规模越大,内部组织也越严密,所带有的军事、经济、政治色彩越浓厚、明显。如:汉魏之际,封建统治秩序从上到下都破坏殆尽;在战乱严重地区,原先的乡官 系统早已荡然无存。避居山林、流亡边鄙的士民百姓,聚合一处,相结相保,组成了大大小小的坞堡。没有远逃者,也就近据险筑堡,聚众结坞。由于汉魏之际乱离程度远比两汉之际严重,持续时间更长,再加上东汉时期地主庄园的势力本来就非常强大,所以当时的坞堡数量之多、规模之大、内部组织之严密都大大超过前代,堪称中国封建社会史上第一个坞堡林立时期。 坞堡既然是在动乱时代产生的,所以在那个时期势必会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如它一定程度上保护了社会生产力,开发了新的经济区域,推动了少数民族的汉化,当然在南北对峙中成为一股缓冲力量。相反,一旦社会安定下来,国家逐渐走向统一,如果坞堡继续存在并强大下去,势必会形成地方割据势力,与中央对峙,威胁到中央集权,所以孝文帝太和十年采纳了李冲的建议,推行三长制,取代以坞堡为基础的宗主督护制,再加上均田制的实施,众多坞堡势力逐渐衰落,但一直到清末民初,坞堡都曾间断产生过,只是由于具体历史条件变化而其表现形式不尽相同,性质也有些变化。 魏晋南北朝是中国封建史上动乱时间最长的时期,大量的坞堡出现并在地方发挥其作用,坞堡林立,而且呈现出区域特色,不同地区的坞堡因功能不一样,形式也呈现出地方特色。魏晋南北朝时期,坞堡按地区可分为中原(北方)坞堡与南方坞堡,而中原坞堡又因主导功能的差异又有不同的类型,南方坞堡不仅有土著人修筑的坞壁,也有北方人南迁而筑的客家民居。 一、魏晋南北朝时期坞堡的分类 (一)中原坞堡: 1、北方坞堡的大致特点: (1)具有坚固、周密防御设施和功能的城堡式建筑。《资治通鉴》胡三省注曰:“城之小者曰坞,天下兵争,聚众筑坞以自守。”①可见这是一种具有防御性设施的城堡式建筑。坞堡既然是在战乱、流离之中兴起,故其建筑之时首先就考虑到它的防御设施。西晋八王之乱时,庚衰在禹山立坞,“于是峻险随,杜蹊径,修壁坞,树藩障……缮完器备”。②表明坞堡除选择险要地址外,还要有相应的防卫性建筑和设施。考古发掘所见坞堡建筑形制,如嘉峪关魏晋墓出土了七幅“坞”的画像砖,“‘坞’的四周都画有高墙厚壁,有的在‘坞’内还有高层碉楼,有的坞壁上设有望楼或敌楼”,③俨然一座小城堡,是为当时北方坞堡建筑的外观。从上述材料可以看出,它们都有坚固的围墙和高大的碉楼,显示了其聚众自保的特 ①资治通鉴(卷87)[M].北京:中华书局,1956 ②晋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4 ③嘉峪关市文物清理小组.嘉峪关汉画像砖墓[A].北京:文物出版社,1972(12)

中世纪教会史读后感

《中世纪教会史》读后感 今年4月份,我利用大半个月的课余时间读了《中世纪教会史》这本书。这本书是《教会史》中的一卷,它以客观的角度详细地介绍了中世纪教会的方方面面。这本书是由毕尔麦尔等一批以严谨著称的德国学者合著的,是一本了解中世纪历史的、很好的工具书。 这本书层次清晰,主要分为早期中世纪(692年一1073年)的教会,中世纪全盛时期(1073 -1294年)的教会,中世纪晚期(1294-1517年)的教会三个部分。这本书以中世纪教会的历史为主线。但它不仅介绍了教会的历史,还写了许多有意思的地方,例如:教会的文化、教会的制度。 中世纪的教会历史是这本书的主要内容。教会最初是由一些虔诚的传教士的隐修生活演化而来。他们是一群像陶渊明一样的义士,出淤泥而不染,在黑暗的、四分五裂的欧洲仍保持坚定的信仰。他们跋山涉水,历尽千辛万苦将深邃的基督教义传播给无知、纯朴的欧洲人民。这些传教士的行为让我感动,他们就像中国的孔子一样。随着基督教义的传播,这种宗教得到了越来越多的百姓信己的心交给伟大的耶稣,而皇帝为了更好地统治万民,他给予教会的高层人员以爵位、特权,来笼络他们,而教会也趁此机会发展壮大,逐渐和皇帝平起平坐,甚至超越皇帝,成为中世纪欧洲的真正统治者。当然,皇帝并不甘心自己的统治地位被撼动,他们发动一次又一次反击,二者成一种此消彼长的状态。我们熟知的阿维农之囚事件就发生在这背景之下。1294年,专横顽固的教权至上论者,卜尼法斯八世任罗马教皇。这时候,具有强大王权的统一民族国家正在欧洲普遍兴起。1308~1377 年,教廷长期迁于法国边境阿维农,七十年间,教皇一直受皇帝控制。同时教会面临着许多强大的敌人,例如:伊斯兰教、异端学说。面对伊斯兰教,虔诚的教众化身为忠诚的战士,他们组成隐修者和骑士结合而成的、代表宗教精神的骑士团等组织,在皇帝的支持下进行一次又一次英勇无畏的十字军东征。面对异端学说,他们采取严酷的手段来打击。早期中世纪一般都是信仰坚定的时期。在这个历史阶段中,比较有影力的异端仅仅在东方的希腊教会中出现,而西欧没有。在那些新兴的格尔曼一罗曼国度中当然也开始有一些神学家在思想上不小心或高估理性的能力,所以他们走人一些误区,出现了关于"圣餐"的争论。然而,第12 世纪是一个充满宗教热火的时代,所以出现了一些大规模的反对教会的群众运动,它们们以不可思议的速度传布到欧洲的广大地区。其中影响最大的教派是清洁派。基督教会对这些异端教派采取了残酷镇压。 基督教有过两次大分裂。一次是1054年,以罗马为中心的西方教会与以拜占庭为中心的东方教会决裂,前者称为天主教;后者称东正教。另一次是文艺复兴时期,由于宗教改革,基督教分裂出一个更加民主、廉洁的新教。许多人都认为这是基督教的一次衰弱,但我认为这是基督教的一次新生,这次改革使基督教会更符合现代的需求。 教会的文化与制度是这本书的另一部分,它们很有意思。两千多年来,基督教依靠它先进的管理制度一步一步壮大。在1073 -1198 年间,罗马宗座对西方教会的首席权获得了全面的发展。教宗成了整个教会的元首,也成为人间最高的立法者、裁判者和管理者,他对教会的一切成员,无论是圣职人员或平信徒,都拥有充分的权力。另外,宗座逐渐成为教会管理的中心,这一点符合那个时代的需要,虽然也造成一些不良影响。在12 世纪,主教获得了更大的社会地位和政治意义,而在德意志帝国中的大部分教会长上都成为完全的"地域王侯" ,就是说在他们的领土上拥有很多世俗权利比如造币.收税权等。同时,主教们在在教会上的权力减少了,这不仅是由于教宗权威上升,也有别的原因。当时,主教大堂圣.团的影响增长-这些圣职团的成员是那些长期在大堂任职的圣职人员,而

中世纪欧洲社会经济史

亨利?皮朗的《中世纪欧洲社会经济史》/郭方 最近,上海人民出版社的《世纪文库》重版了比利时史学家亨利?皮朗(1862―1935年)的《中世纪欧洲经济社会史》,这本书对于我们好似一位久别重逢的老友。 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是西方史学一个繁荣时代,尤以德、法、英三国成就最为突出。皮朗从青年时代就致力于学习研究这些国家中世纪制度史、经济史专家的著作与讲授,并参与了法、德等国史学的研究和编纂项目。但生长于三大国夹缝之间的比利时(中世纪称为法兰德斯Flanders地区),皮朗治学的方法和着眼点又与这些学派的传统不同。他更为重视体现与普通民众生产、生活状况密切相关的城市、商号、行会、社团、家庭等经济、社会原始文献,而不限于国家、教会等反映政治法律制度与上层人物的“官方”文献。本书是皮朗在晚年对自己的研究成果、方法和主要观点进行概述的总结之作。 他首先从地中海这个连结欧、亚、非洲古代文明与经济社会交往的中心入手,认为阿拉伯人在七世纪对地中海西部的控制与封锁是西欧地区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的重要因素,庄园制、领地制、封建制正是适应这种情况而形成的,所以“没有穆罕默德,查理曼帝国就不会存在。”皮朗这个观点在当时史学界可谓独树一帜,少有赞同。但皮朗从对中世纪史的长期发展趋向的探讨来支持自己的观点,这使人们想到了数十年后“年鉴派”大师布罗代尔的名作《菲力普二世时代的地中海世界》与“长时段”观点,而皮朗在晚年对于刚刚创办的《年鉴》期刊和年鉴派创始人布洛克的著作给予很高评价,这在本书的注解中就表现了出来。皮朗对在这种闭锁的状态下在西欧形成的庄园制、农奴制和教会为适应这种社会建立的鄙视经商谋利的意识形态都作了具体生动的描述。而使这种状态开始发生改变的、从全欧洲的视野而言还是起因于地中海。意大利威尼斯、热那亚、比萨等意大利城市以拜占廷帝国为跳板逐步扩大了与东方的贸易,是打破这种僵化经济社会形态的发端。而在欧洲大陆的另一端的波罗的海与北海,北欧诺曼人的海上与沿河流的冒险而刺激起来的商贸活动从另一个方向打破了僵局,并且越过大西洋和大陆与地中海和意大利的海上冒险与商贸活动连接起来。法兰德斯作为这两个地区间的海陆交往枢纽,成为欧洲商业和加工业繁盛发展的又一个中心。这样欧洲商业复兴的格局就初步形成了。 商业复兴要有巩固的基地即城市,皮朗对中世纪城市的起源主张“商业移民社团”说,认为商业移民聚集在有防卫设施的城堡周围并逐步建设起自己的防卫设施,这些新来者最终占据了优势并取得了对城市的控制权,商人移民吸引了手工业的出现和发展,使人口进一步聚集。其中包括逃亡的农奴。市民(burgess)这个词即源于“堡”(burg)。在这些商业性移民初步有了防卫的能力后,就要建立一套不同于封建法、教会法的法律体系来保障他们的自由、安全与财产,在争取到了司法自治后又争取到了行政自治,出现了大批自治城市以至城市国家。但皮朗也指出市民此时已成为一个排外的、剥削四周农村民众的特权等级,因而如果没有外来商贸活动的不断冲击,城市市民等级是不能突破中世纪经济社会的框架的。因而他又进一步分析11、12世纪商业与城市复兴后全欧洲商贸活动的几个重大发展:即交通与安全设施的改进,全欧洲性的国际集市与港口的形成,适应国际贸易的货币的大量铸造与流通,汇兑、借贷的广泛发展,合伙投资

新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上册《三单元 封建时代的欧洲 第9课 中世纪城市和大学的兴起》优课教案_8

第9课中世纪城市和大学的兴起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了解中世纪西欧封建城市的兴起争取自由自治的过程和影响,知道城市的功能、城市居民的身份及其生活概括,大体了解城市中行会的产生及作用。 2. 了解中世纪大学的兴起过程、特点和课程设置,认识和分析大学的影响。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提图片和材料和乔治的故事,了解欧洲城市的商业、手工业的繁荣与兴旺,分析城市争取自由、自治的原因,认识中世纪城市自治的影响,理解古代中外城市的不同,从而感受人类文明发展的多样性。 2.通过解读博洛尼亚大学的相关文字材料,了解欧洲大学的产生、发展及其特点,认识欧洲大学自主管理、学术独立、思想自由对近代产生的重要影响。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1.通过挖掘近代资本主义产生的种种因素,理解西方走向自由、民主的历程,培养吸收不同文明的优秀成果的优良品质。 2.通过了解中世纪欧洲城市的发展,,理解人类历史、文化的多样性,形成包容理解、尊重的心态。 【教材分析】 本课主要讲述了中世纪欧洲城市的兴起及其特点城市居民的身份中世纪大学的建立课程设置等内容。本课是欧洲中世纪历史乃至西方发展史上的重要一环,,开启了近代欧洲乃至整个近代西方文化,在世界历史进程中有着重要地位。 了解中世纪欧洲城市的兴起,对于认识中古欧洲历史发展有重要作用。 【学情分析】 九年级学生独立性增强,从学习态度来看,他们对世界历史有浓厚的兴趣,喜欢问问题。在教学设计中,教师要选择恰当的材料,引导学生通过正确的方法,获取信息,探究问题,理解历史知识,生成正确的历史认识。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西欧中世纪城市的兴起、大学的兴起 难点:中世纪城市、大学兴起对欧洲文明发展的影响 【教学方法】 情景教学法、材料分析法、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法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展示新闻联播的片头引出一段视频,用视频切入主题:中世纪城市的兴起,为什么中世纪城市会重新兴起?生活在城市里的又是那些人呢?让我们带着问题一起来学习第9课中世纪城市和大学的兴起。 二、讲授新课 情景模拟:教师展示一位生活在中世纪时期的农奴乔治的故事。 我叫乔治,出生于中世纪法兰西乡村的一个农奴家庭,我从小跟着邻居学了一手剪裁的好手艺,大部分时间我都得跟着父亲去给庄园主做苦力,有时候还要忍受侮辱谩骂,即使辛苦劳作,我们生活仍旧十分贫困,今年我20岁了,打算与自己中意的姑娘安妮结婚,却遭到庄园主詹姆斯的反对,我再也忍受不了这样的悲惨生活,我想逃离庄园,我想改变。 教师提问:同学们给乔治出出主意,他怎样才可以改变现状? 学生回答:逃往城市 目标导学一:自由和自治的城市 (一)城市的重新兴起 教师讲解:西罗马帝国灭亡以后,长达400年的时间里,罗马时代的许多城市变成废墟,90%的人也都住在庄园,只有10%的人住在城市。那什么时候城市又重新恢复兴起? 自主学习:阅读教材42页第一段,完成课件展示表格 学生回答: 1、时间:10世纪 2、地区:意大利、法兰西、英格兰、德意志等 3、原因:农业技术的提高,农业剩余产品的增加,商业贸易发展,人口增长教师点评:同学们归纳的十分到位,关于中世纪城市兴起的原因,归根结底还是在于生产力的发展) 过渡:城市在当时对农奴由具有吸引力呢?这是为什么呢?学生回答:城市是自由自治的,那人们是如何争取城市的自由自治的呢?我们来看看乔治的故事。(三)城市自由自治斗争 教师展示情景: 我逃到了法兰西的一个东北部城市—琅城,本以为可以过自由幸福的生活,

欧洲中世纪建筑特点简析

简析欧洲中世纪建筑的特点 早在罗马帝国的末期,西欧的经济已经十分破败衰落。5世纪,大举涌来的落后民族,踏遍了西欧各地,把它淹没在刀光剑影、血雨腥风之中。在一片荒芜之中,形成了封建制度。教会利用人民的苦难,宣传禁欲主义,愚昧和迷信。因此,5-10世纪,西欧的建筑极不发达,在小小的、闭关自守的封建领地里,罗马那种大型的公共建筑物和宗教建筑物,都是不需要的,相应的结构技术和艺术经验,也都失传了。修道院是当时唯一质量比较好的建筑物,也很粗糙。可是,封建制度毕竟比奴隶制进步。以手工业工匠和商人为主体的市民们展开了对封建领主的斗争,争取城市的独立解放。同时,也展开了市民文化对天主教神学教条的斗争。此时,建筑也进入了新阶段。城市的自由工匠们掌握了比古罗马的奴隶们娴熟得多的手工技艺。建筑中人力物力的经济性远比古罗马的高。除了教学外,各种公共建筑物也逐渐多了起来,城市市民为城市的独立或自治同封建主的斗争,以及市民文化同宗教神学的斗争,也在建筑中鲜明地表现出来。 封建制建筑大体上分二个时期:10-12世纪以教堂为代表的“罗马风”建筑和12-15世纪西欧以法国为中心的哥特式建筑。 “罗马风”中的典型代表是拜占庭建筑,下面介绍一下拜占庭建筑的特点。 公元395年,罗马帝国分裂,东罗马迁都君士坦丁堡,成立拜占庭帝国。拜占庭建筑是在继承古罗马建筑文化的基础上,汲取了波斯、两河流域、叙利亚等东方文化,形成了自己的建筑风格。拜占庭建筑的屋顶造型普遍使用穹顶。并且采用集中式形制----拜占庭建筑的构图中心,往往是既高又大的圆穹顶。它的结构特征是帆拱,帆拱在方形平面的四边发券,在四个券之间砌筑以对帆拱角线为直径的穹顶,又在四个券的顶点做水平切口,水平切口和4个发券之间的个角上的球面呈三角形状。帆拱外形上使穹顶完整、结构上覆盖完整的方形平面、用四个支点支撑穹顶的特点既使建筑方圆过渡自然,又扩大穹顶下空间,是拜占庭结构当中最具有特色的。 以拜占庭建筑代表作品---圣索菲亚大教堂为例。它是拜占庭式建筑的代表作,它的突出成就在于创造了以帆拱上的穹顶为中心的复杂拱券结构平衡体系。这是世界上唯一由神庙改建为教堂、并由教堂改为清真寺的圣索菲大清真寺。圣索菲亚大教堂是330年时由君士坦丁大帝修建的,6世纪时查士丁尼大帝把教堂改建成现在的模样。奥斯曼帝国时期,圣索菲亚教堂改建为清真寺,周围矗起四座高塔。教堂主体为长形,内壁全用彩色大理石砖和五彩斑斓的马赛克镶嵌画装点铺砌,美丽程度比具有“世界上最美的教堂”之誉的威尼斯圣马克教堂毫不逊色。它的中央穹隆突出,四面体量相仿但有侧重,前面有一个大院子,正南入口有二道门庭,末端有半圆神龛。中央大穹隆,直径32.6米,穹顶离地54.8米,通过帆拱支承在四个大柱敦上。其横推力由东西两个半穹顶及南北各两个大柱墩来平衡。内部空间丰富多变,穹隆之下,与柱之间,大小空间前后上下相互渗透,穹隆底部密排着一圈40个窗洞,光线射入时形成的幻影,使大穹隆显得轻巧凌空。教堂内部空间曲折多变,饰有金底的彩色玻璃镶嵌画。站在教堂里,最强烈的感受是空旷,人在这里是那么的渺小。高不可攀的穹顶和气势恢弘的大理石柱子带给你一种强烈的震撼,从四周窗户透进来的自然光线给幽暗的教堂营造了迷幻的宗教气氛,仰头望着顶穹上方的圣母圣子像,宗教的感召力量那么的强烈。圣索菲

欧洲中世纪史读后感

一位当代的智者说,对于传统人们至少应该怀有一种温情的敬意。在我看来,由朱迪斯·M·本内特和C·沃伦·霍里斯特所著的《欧洲中世纪史》就是这样的一本书。作者在书中对历史尽可能地做到客观公正的评价,但对中世纪的喜爱之情还是跃然于纸上的。这固然和作者对中世纪过于正面的评价有关——虽然作者也不时提中世纪的缺陷——更因为道德的原因,以及作者对历史宽容的态度,使读者在书中很容易领会到作者对历史抱有的那种温情的敬意。尽管作者对中世纪的一些评价我不以为然,但作者对历史的这一态度让我感动。现代人总是太自以为是,这使我们很容易蔑视我们的过去,失去了起码的尊重。而这样的一本书,教给我们的不只是一些历史的知识和视角,更重要的正是这种对传统的敬意之情,让我们明白历史的进程不是跳跃式,我们和古人并不是完全割裂的,我们和他们之间存在着一根纽带。当我们明白文明的传承是怎样顺着这根纽带缓慢前行的时候,对传统怀有一种温情的敬意,这话就不再是一句空洞的口号,还成为了我们精神上的慰藉,让我们不再是漂泊的浪子,不再孤独徘徊。西语说,忘记自己历史的民族是没有未来的民族。在我看来,之所以没有未来,不正是因为现实的迷惘吗?而历史,正是治疗这种病症的良药。 每天晚上睡觉前躺在床上看上十几页,厚厚的《欧洲中世纪史》我花了四周才看完。对这一段西方的历史知识我是欠缺的,因为如此我以前发过不少谬论,一位网友实在看不下去了就向我推荐了这本书。感谢这位网友。匆匆读完,很难说从中收获到了什么或者得出了自己的结论,但在读书过程中,我也不断地思索,这些思索大多是和中国有关的——中西的对比一直是吸引我的话题。 比如书中谈到欧洲的统一之难,自古罗马一分为二后,欧洲就不再统一过,最多只存在名义上的统一,而实际上是一个国家内众多小的公国并列。即使是在一个小地方比如如今的法国境内,统一也是短暂的,更多的时候是公国之间的战争。他们虽然承认国王的存在,自己只是国王的臣子,但国王对他们的约束很小很小,有时候他们甚至想取而代之。国王只是一个大点的领主,或者基于血缘的关系而被承认而已,在大多数时候它都不是一个政权的首领。读到这些,我自然想到我们的中国。小小的欧洲(不包括现在的东欧和苏联)统一尚且如此之难,地质差异十分明显的大中国的统一该是多么困难啊。但中国做到了,在很早的时候就做到了,这绝对是个奇迹。当然中西差别也就突显出来了。一方面,一种文官的治理代替了领土分封、科举考试代替了世袭、职业分工代替等级之别;另一方面,皇权得到了加强,而在欧洲只有少数时候国王才具有这样的权威,能让全国政令通行,而一旦这位强人去世,国家又将恢复到各自为政的局面中。 下一个问题就是战争的差别。欧洲是连绵不断领主或贵族之间的战争,而在中国是反复的改朝换代的战争,谁更让人难以忍受一点呢?同时欧洲存在一个骑士阶层,他们是为战争而生的人,他们只听命于自己的主人,因为他们不用工作而靠自己的领主养活,其责任就是保护他们和为他们打仗。柏拉图在理想国中对阶级划分的设想在中世纪得以实现。在治人者(国王和贵族)和治于人者(劳动者)中间,另外还有一个战士阶层,他们的美德是忠心和勇敢。而在中国,战士听令于国王而不是贵族、他们的任务是保卫国家而不是保卫自己领主的土地、它也不是个阶层而只是个职业。中世纪的骑士不用耕种土地,农民和农奴不仅要养活国王和贵族,还要养活骑士。而在中国当国家不需要那么多军队的时候,一部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