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三节 西北地区--教学设计

第三节 西北地区--教学设计

第三节 西北地区--教学设计
第三节 西北地区--教学设计

第八届全区中小学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观摩展示活动周中学(小学)教学设计

第三节西北地区

(湘教版八年级上册第四章第三节)

南宁市37中廉新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了解西北地区的位置、范围、面积、人口、和民族等基本情况。

2、了解西北地区的山脉、盆地、平原、高原、河流、沙漠的分布。

3、重点掌握西北地区自然环境的主要特征。

4、掌握西北地区农牧业生产特点及分布。

5、了解西北地区重要矿产资源的分布。

(二)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读图、用图的能力和综合分析地理问题的能力。

2.培养学生掌握认识和分析一个地区区域特征的方法。

(三)情感目标

1. 通过学习本课,树立发展经济必须因地制宜、扬长避短、发挥优势、保护环境、协调人地关系的观点和可持续发展的观点。

2. 通过分析各地理事物间的关系,树立辩证思想;通过分析各地区存在着差异的原因,培养学生唯物主义思想和学习地理的科学方法和态度。

二、教材内容及重点、难点分析

对于西北地区的介绍,教材主要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侧重分析西北地区自然环境的主要特征;第二部分主要介绍西北地区农牧业生产的特点。

西北地区自然环境的主要特征是干旱。讲授这部分内容时,可先引导学生阅读教材P94阅读材料“从草原到荒漠”,然后引导学生分析本区自然景观从东到西的分布规律的形成原因,进而得出本区自然环境的主要特征。

本区草场资源丰富,是我国主要的牧区,而农业生产只能在那些有灌溉水源的地区进行。在分析本区的农牧业发展时,我注意突出生态环境的保护概念。由于干旱的原因以及

有关生态环境的建设问题既是本区的一个重点也是难点。对于这样一个生态十分脆弱的地区,我们要教育学生保护环境,必须把发展经济与保护环境统一起来考虑,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三、教学对象分析

对于初中八年级的学生来说,认知能力有限,自主学习的能力不强,本节重在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主要是通过教师的正确引导来实现。

对学习过的知识进行加工整理,即把积累的零乱的知识,进行思维加工形成系统知识,其方法是化多为少,并小为大。西北地区的“干旱”的特征。

四、教学策略及教法设计

1、策略:利用读图分析法、启发谈话法引导学生自行浏览网页,同学之间可以互相合作,寻找问题的答案;

2、师生互动活动设计 教师展示投影片。引导学生读图了解西北地区的范围、主要地形区、主要矿产地和工业城市的位置,主要铁路线的分布以及著名农牧产品。引导学生阅读彩图、插图等分析西北地区以干旱为主的自然特征及其对农牧业、交通以及当地人民生活的影响。使学生的认识由直观到抽象,由对地理现象的认识上升到对地理本质特征的认识。

五、教学媒体设计

网络型课件教学,学习者自己操作媒体进行学习

六、教学过程设计与分析

干旱 深居内陆 降水稀少 地形闭塞 荒漠 草原 内流河湖 耐旱植物 耐渴动物 人烟少 牧业 灌溉农业 城乡点状 城乡带状

教学过程

[导入]通过让学生欣赏反映西北地区的自然风光和人

文景观的影像资料,使学生对西北地区有个初步的感性认识。

[讲授新课]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通过网页自学完

成任务。

一、西北地区的概况

1、位置:长城-祁连山-阿尔金山-昆仑山一线以北,大

兴安岭以西。

2、范围:内蒙古、新疆、宁夏和甘肃省北部

3、面积和人口:面积占全国的30%,人口占全国的4%

4、民族:汉族占2/3,主要少数民族有:蒙古族、回族、维

吾尔族、哈萨克族

一、自然环境的主要特征

1、干旱,降水量由东向西逐渐减少

2、气温冷热变化剧烈

3、太阳辐射强

4、河流少,多为内流河

这部分内容是本节课的重点所在,本区的自然环境的主要特征是干旱。由于西北地区地处内陆,距海洋远,受海洋的影响小,因此降水少,越往西距海越远,降水越少。降水量由东向西逐渐减少,植被也由草原过渡到荒漠草原和荒漠。也就是说本区的植被变化是由降水量和干湿状况的逐渐变化决定的。

三、畜牧业――重要的牧业基地:内蒙古草原、河西走廊、天山牧场

四、农业――绿洲农业:天山山麓、河西走廊、宁夏平原、塔里木盆地和准噶尔盆地边缘

对于以上两部分的学习,可从以下入手。本区由于气候干旱,地表植被以草原为主,这里是我国主要的牧区,草场资源主要分布在内蒙古东部、河西走廊和天山。对牧区存在的问题:由于过度放牧,目前草场退化和沙化严重。所以,西北地区要发展农业需注意以下问题:一是注意节约水资源(如喷灌、滴灌等);二是要注意防止土地荒漠化。

五、矿产资源

稀土矿――白云鄂博;镍矿――金昌;煤――石嘴山、石炭

(多媒体投影展示)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欣赏审美,陶冶情操

创设情景,引发动机。让学生进入角色,积极参与。

关于这一部分内容,学生通过看图和查看资料就很容易找到问题的答案。

(多媒体投影展示)通过两地不同降水量的比较说明本区降水的分布规律

(演绎原理,启发思维)

引发学生思考:本区越往西降水越少的原因

(多媒体投影展示)“西北地区的植被”。师引导学生抓住以干旱为主的自然环境这一主线,从而了解植被分布情况。

(多媒体投影展示)让学生欣赏反映西北地区特色农业的图片、幻灯片,增强学生对西北地区农业的感性认识。

使学生树立发展经济必须保护环境、协调人地关系和可持续发展的观点。

(多媒体投影展示)

井、伊敏河、霍林河;石油――克拉玛依、南疆

问题:西气东输工程对于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的有何重要意义?对东部地区来说又何重要意义?

[总结] 本节课的重点是本区的自然环境的主要特征——干旱。由于西北地区地处内陆,距海洋远,受海洋的影响小,因此降水少,越往西距海越远,降水越少。降水量由东向西逐渐减少,植被也由草原过渡到荒漠草原和荒漠。

让学生了解本区丰富的矿产资源,重点是石油、天然气等。

展示事例,开阔视野

归纳总结,复习巩固

七、板书设计

第3节西北地区

一、基本概况

1.位置和范围

2.人口和民族

二、从草原到荒漠的景观变化

1.形成原因:深居内陆

2.地表景观

(1)高原、盆地为主,风蚀作用显著,多沙漠、戈壁

(2)由东向西,植被变化是草原一荒漠草原一荒漠

三、全国重要的畜牧业基地

四、灌溉农业

1.灌溉农业的特点

2.主要分布地区

五、地下宝藏——丰富的矿产资源

八、练习设计(多媒体展示)

九、教学过程流程图

多媒体导入,结合音像效果,激发学生兴趣

明确目标

讲授新课

师创设情景,提出问题;学生自主学习,寻找答案

课堂小结

作业布置

《第三节 民族》教学设计

《第三节民族》教学设计 清华附中唐秀梅 学习目标: ①运用资料,了解我国的民族构成 ②运用我国民族分布图,说出我国民族的分布特征。 ③运用资料了解我国少数民族丰富多彩的文化。 ④通过资料了解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少数民族生活和生产的变化。 ⑤理解我国民族政策,树立各民族一律平等、互相尊重、团结友爱,共同维护祖国统一的观点。 教学重点、难点: ①教学重点:运用资料了解我国的民族构成;运用我国民族分布图,说出我国民族的分布特点;理解民族政策,树立各民族团结统一的正确观点。 ②教学难点:通过阅读民族分布图,学会阅读专题地图的步骤和方法;总结出我国民族分布的特点。

教学方法:活动探究法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课程引入:前面我们学习了我国辽阔的疆域和众多的人口,同时我国还是一个多民族的大家庭,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中国的民族。 欣赏歌曲:请大家先欣赏歌曲《爱我中华》 承转过渡:从《爱我中华》的MV中我们可以了解到,我国有着56个民族,宛如一个民族百花园。这些民族的构成如何呢? 读书回答:请同学们读教材P15第二自然段和老师提供的资料(见附件1),回答下列问题: 1.我国人口最多的是哪个民族?人口占全国的比例是多少?另外的55个民族为何被称为少数民族? 我国人口最多的民族是汉族,据第六次人口普查,汉族有12.2亿人,占全国人口的91.5%。另外55个民族人口数总和仅占全国的8.5%,所以被称为少数民族。 2.各少数民族人口数量也不尽相同,其中人数最多的是哪个民族?

少数民族中,壮族人口最多。根据第六次人口普查的数据显示,我国壮族有1692.6万人。 3.还有哪些人口比较多的少数民族呢? 满族:1038.8万人,维吾尔族:1006.9万人,苗族:942.6万人,彝族:871.4万人,土家族:835.4万人,藏族:628.2万人,蒙古族:598.2万人。这些都是人口超过500万的少数民族。 4.有些少数民族的人口数量较少,你知道人口在一万人以下的有哪些吗? 鄂伦春族:8659人,独龙族:6930人,赫哲族:5354人,高山族:4009人,珞巴族:3682人,塔塔尔族:3556人。显而易见塔塔尔族是我国人口数量最少的少数民族。同学们可以与自己所在的学校的人数做一下比较。 承转过渡:我国这56个民族,有人口上亿的大民族,也有几千人的少数民族,但却是一个团结友爱的大家庭,在这方面我国有相关的民族政策。 政策解读:我国的民族政策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各民族一律平等。”根据这一原则精神,《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等法律法规对民族平等进行了具体而明确的规定。

第三节 《独特的民族风》教学设计

第三节《独特的民族风》教学设计 长安四中田菊艳 【课题】独特的民族风 【教学内容】欣赏《辽阔的草原》《宗巴朗松》《达坂城的姑娘》【课时】1课时 【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 【教材分析】 《独特的民族风》是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音乐课程第二单元的教学内容,本节课的主要教学目的是通过欣赏,使学生学习和感受蒙古族、藏族、维吾尔族的民歌,在感受和体验教材内容,基础上以教材内容内依据拓展、延伸,本课充分利用音乐资源,挖掘民族音乐文化的特色。 【音乐作品分析】 (1)《辽阔的草原》是一省流传在蒙古族的“长调”歌曲,是蒙古族民调歌曲中具有代表性的经典作品,歌词表现蒙古族青年对爱情生活的珍视和追求,旋律开阔悠长节奏舒缓,悠长给人浓郁的草原特色的形象。 (2)《宗巴朗松》是流行于西藏的一首传统歌舞曲,具有典型的“囊玛”音调,用民族语言演唱。 (3)《大阪城的姑娘》歌曲旋律欢快活泼。 【学情分析】 我们学校是一所农村中学,学生从小接触音乐方面知识较少,了解的太少,没什么基础,而且现在的学生大多数都喜欢流行音

乐、但对民族音乐、少数民族音乐几乎不了解,更没兴趣,因此本节课将从学生的爱好入手,从学生实际出发,拉近与学生的距离,激发学生的学习音乐的兴趣。从而逐步渗透蒙古、藏族、维维尔族音乐,让学生通过聆听对三个民族音乐节奏旋律有一定的认知,希望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对蒙古族、藏族、维吾尔族民族音乐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形成民族音乐的因素。并能掌握相关知识,加深印象并逐步喜欢我们的民族音乐。 【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价值观:欣赏几首代表性民歌,感受、体验其音乐情绪,认识,理解蒙古族、藏族民歌的风格特征。 2、知识与技能:认识“长调”,“囊玛”等民歌体裁,从旋律、节奏等三方面对两个民族音乐进行对比。 3、过程和方法:学生分组学习,搜集蒙古、藏族的地理、风土人情,传统文化等。分析形成民族风格的因素。 【教学重点】聆听《辽阔的草原》《宗巴朗松》两首歌曲,通过对比分析欣赏。分辨不同民族的音乐特点。 【教学难点】从旋律、节奏等要素方面进行比较,认识蒙古民歌、藏族民歌特征。 【教法与学法】 本节课将采用讲解、引导、启发、举例、对比、探究等方法来为学生的学习提供服务。学生讲运用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归纳总结等方法来学习。 【教学过程】

八年级生物上册 第五单元 第五章 病毒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第五章病毒》 一、设计思路 1、利用信息技术提高生物课堂教学成效,通过图片、动画、视频等多媒体素材使病毒变“大”、变“活”,解决由于病毒的微小而产生的认知困难,帮助学生掌握重点,解决难点。 2、利用QQ群开创生物教学第二课堂,通过创新设计课前导学任务,提高学生运用信息技术收集整理资料的能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通过创新设计课后拓展任务,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习惯。 3、利用社会热点问题和学生生活经验,创设课堂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联系生活进行学习的习惯,提高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⑴描述病毒的主要特征。 ⑵举例说出病毒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2、能力目标: ⑴提高运用信息技术学习、交流的能力。 ⑵提高收集、整理资料的能力。 ⑶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⑴认同科技进步对科学研究的促进作用。 ⑵关注病毒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⑶学习运用辩证法看待事物的利弊。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⑴教学重点: 病毒的主要特征,病毒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⑵教学难点: 病毒的主要特征。 四、教学分析 1、教材分析 本章不分节,本章教学内容选自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生物学》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五章,教学课时为一课时。通过本章教学,可以让学生在掌握病毒的结构和生活特点的基础上,将学过的相关知识点构成完整的知识体系,形成二个完整的生物学概念:一是全面掌握生物体的构成方式,即生物圈中不仅有多细胞生物、单细胞生物,还存在没有细胞结构的病毒;二是全面认识生物圈中的生物类型,即生物圈中不仅有植物、动物、人、细菌和真菌,还有病毒。同时,本章教学也为学生之后学习传染病知识打下必要的基础。 2、学情分析

第5章 第3节 吸收作用教案

第3节吸收作用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识别绿色植物吸收水分的结构基础—根毛。 (2)阐述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的原理。 (3)描述绿色植物的生长与无机盐的关系,说出氮、磷、钾等无机盐在植物生活中的作用及其缺乏时的症状。 2、能力目标: (1)提升学生的观察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发展思维能力及科学探究的能力,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 (2)观察用土壤浸出液培养幼苗的演示实验中,学会观察并分析实验现象的能力。 3、情感目标:在学习无机盐对植物生活中的作用及无土栽 培原理在农业生产实践的应用过程中,继续关注生物科学在人们生活中的价值。 教学重难点: 1、根毛细胞对水分的吸收; 2、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的原理 3、根吸收无机盐的条件;氮、磷、钾对植物生活的意义。教学过程: 1、新课导入 我们先来复习前面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我们知道植

物的叶绿体可以制造有机物,线粒体可以进行呼吸作用释放能量为生命活动提供动力。其实,这些活动都是需要水和无机盐的参与的,那么植物体又是怎样吸收水和无机盐的呢?我们来学习第三节吸收作用。(板书:第3节吸收作用)2、新课讲授 我们学习植物的器官的时候就已经知道,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是植物体的哪个器官?(根)没错,就是植物体的根吸收周围土壤的水分和无机盐。(板书:1、根吸收土壤中的水分)那根又是用什么方式吸收水分的呢?我们一起看看85页的活动,我们看看盐渍黄瓜,把酱油或者盐水倒进黄瓜盘的时候,盘子里面会出现越来越多的汤;盐渍萝卜也是一样的会出现很多汤,而且萝卜条会变软,但是放在清水里面的话会变得更硬。大家可以看到大屏幕上的图片,那为什么黄瓜盘里会无缘无故出现那么多水,这些水从哪里来?很明显这些水是黄瓜本身的。从这些现象我们可以知道植物吸水和失水的机制,也就是到底什么时候植物会吸水,什么时候植物会失水。我们先看一段视频,(播放视频:萝卜块吸水放水实验)大家说水和盐水,哪个浓度大?很明显是盐水,甲的清水变少了,说明萝卜把水吸收了一部分,而乙的盐水变多了,多出来的水是来自萝卜细胞的。由此,我们可以知道,细胞可以吸水,也会失水,到底是失水还是吸水,与周围水溶液的浓度有关。当细胞液的浓度大于周围水溶液

西北地区优秀教案

《西北地区》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通过读图确定范围、概括位置特点、分析归纳西北地区的自然地理特征,进一步锻炼学生的读图能力及相关的分析思维能力。 2.掌握本区降水少对植被、河湖、农田、城镇的特点和分布的影响,以及西北地区发展畜牧业和灌溉农业的重要性。 3.继续培养学生的读图、用图能力以及分析区域地理问题的能力;并学会区域地理的重要学习方法之一——综合分析法。 二.教学重难点: 以干旱为主的自然环境特征及其对农业牧业生产的影响,地理环境各要素之间的相互依存和相互影响的关系。 三.教学方法:读图分析法,填图法,综合归纳分析法 四.学生分析: 学生在前几节课已经复习了中国总论部分的政区,中国地形,气候等相关知识,也复习了必修一,必修二的知识,所以有一定的知识储备,但缺乏在区域中综合分析的能力。五.教学过程设计

板书设计:西北地区 位置:大兴安岭以西、长城和昆仑山-阿尔金山以北 范围:新、内蒙古、宁、甘肃西北部 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气温日较差、年较差大;全年降水少,夏季高温, 冬季寒冷) 地表多沙漠、戈壁 植被:从东向西:草原、草原荒漠、 荒漠 最突出的自然环境特征:干旱河流:稀少,多内流河和内流湖 农业:灌溉农业:宁夏平原、河套平 原、河西走廊、新疆高山山麓 全国重要的畜牧业基地:新、 内蒙古 煤 矿产资源石油 优势自然资源天然气(西气东输:原因、意义) 稀土 草场资源广布 光照条件好 人口,城镇分布特点:多呈带状和点状分布;沿河分布;分布在山麓水源地 最突出的生态环境问题:土地荒漠化(原因,治理措施) 铁路:包兰,第二亚欧大陆桥的一部分

图 3 图例 现代 约 0.6 万年前 约1.1万年前 N 2012届区域地理练习题---西北地区 图5是我国某盆地的局部地形剖面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 1.最适合形成天然绿洲的地带是 A.① B.② C.③ D.④ 2.该区域河流水文特征是 A.夏季流量小 B.补给以降水为主 C.水量向下游增大 D.径流年际变化小 读图4,完成3~5题。 3.制约图示区域城镇分布及城镇人口规模的主导因素是 A .交通线分布及线路等级 B .地表形态及土地面积 C .热量条件及农作物产量 D .水资源分布及数量 4.图示区域内,与古代相比,当代 A .河流水量更大 B .城镇向河流上游迁移 C .交通线离山地更远 D .山地森林覆盖率更低 5.图示区域城镇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是 A .森林破坏 B .土地荒漠化 C .水土流失 D .地面沉降 艾丁湖的存在对吐鲁番盆地绿洲的维持 具有重要作用。图3是1万多年来艾丁湖变迁 示意图。读图回答6~7题。 6.图中信息反映出艾丁湖 ①湖面低于海平面 ②古湖盆地势北陡南缓③环境调节作用减弱 ④含盐量降低 A.①③ B.③④ C .①② D.②④ 7.艾丁湖1万多年来变迁的主要原因是 A .围湖造田 B .绿洲萎缩 C .湖区汇水面积减少 D.气候变干 (2011年广东高考41题)8。(28分)石羊河流经甘肃省中部,流域内灌溉农业较发达、生态环境问题严重。根据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1)~(4)题。 材料一:石羊河流域示意图(图11) 材料二:石羊河流域某采样点垂直剖面图(图12)。 (1)石羊河的总体流向为 。从内、外流河类型看,该河为 河,判断理由是 。(6分) (2)图12所示地层,埋藏越深,距今年代越 ;深度1.6米处是 沉积, 由此可推断该地的干湿状况,距今5000年前后比现在 ,理由是 。(10分) (3)该河流中下游地区的气候类型是 ,目前面临的最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是

民族一家亲教学设计

民族一家亲教学设计 Document serial number【NL89WT-NY98YT-NC8CB-NNUUT-NUT108】

《民族一家亲》教学设计 教材: 北师大版《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主题一第二课 活动目标: 情感与态度:乐于了解和欣赏藏族的文化历史,形成尊重藏族人民和民族团结的情感及态度。 过程与方法:通过搜集、探究活动,了解藏民族。知道藏民族是中华民族的一部分及藏汉之间的悠久联系。 知识:了解西藏的生产、生活与民俗文化。 活动重点: 通过搜集、探究活动,了解藏民族。了解西藏的生产、生活与民俗文化。 活动准备: 学生:课前学生通过上网、查阅书籍等多种途径搜集资料,了解西藏生产、风俗文化等自己感兴趣的信息,汇集成报表。 教师:教学课件、指导学生收集资料。 活动过程: 一、情景导入,萌发好奇的种子 1、歌曲导入。(课件播放歌曲:天路) 教师提问:听过这首歌曲吗?歌的名字是什么?歌里唱的是什么?见过铁路吗?这条铁路为什么叫天路呢? 学生回答。 教师谈话:知道这首歌写的是那个民族吗?(学生回答:藏族) (课件出示:祖国政区图) 教师提问:你能指出西藏在哪儿吗?(学生指图) 教师谈话过渡:我们的民族大家庭里有56个成员,分布在祖国各地。这首歌描写的就是同学们熟悉的藏族,他们被称为离太阳最近的民族。今天让我们一起去掀开藏族的神秘面纱。

(设计意图:透过歌曲的聆听与想象,引领学生走进活动课堂,激发学生对藏民族的好奇,从而萌发学习的兴趣。) 二、学习探究,了解西藏 1、我想了解 教师谈话:藏族是一个既神秘有有着悠久历史底蕴的少数民族。对他们你想知道什么? 学生反馈介绍自己感兴趣的问题,教师注意收集学生的问题。根据学生的兴趣,把问题进行整理。 (设计意图:通过收集学生对藏民族感兴趣的话题,再进行整理归纳,激发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为后面学生自主地分享与交流铺垫。) 2、了解藏族的生活环境 教师活动:(问题预设)出示学生刚才提出的问题: (1)你知道为什么藏族被誉为“离太阳最近的民族”吗? (2)珠穆朗玛峰在那儿? (3)为什么西藏地区的气候寒冷?寒冷的气候对藏族同胞的生活带来什么影响? (4)藏族的聚居地青藏高原的的特征是什么? 教师谈话:本单元导入课时,老师已经布置学生搜集各组信息的任务,现在跟自己组内的小伙伴进行交流分享,把所得进行汇报。(交流时肯定学生资料收集的认真与仔细。) 教师小结:藏族人民居住的环境造就了他们豪迈、爽朗的性格,犹如初升的旭日,热情而奔放。下面我们让我们走进他们的生活,领略他们的风土人情吧! (设计意图:在分享与交流过程中,学会与同伴合作分享,同时加深对藏民族的认识。) 3、了解藏族的风土人情 教师谈话:(问题预设)特殊的地理位置和环境使藏族人民的生活同样别具特色。出示学生刚才提出的问题: (1)藏族人民平时吃什么? (2)藏族人民以什么作为交通工具?

病毒教学设计

《病毒》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1、地位和作用: 本节课是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五章的内容。教材在介绍动物、细菌、真菌后,本章介绍病毒。在学生学习有细胞结构的生物后,再学习病毒这类特殊生命形式,有利于学生整体把握生物界的几大类群。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包括病毒的种类、结构、生活及与人类生活的关系。学生在七年级学习了“除病毒外,生物由细胞构成”、“生物的结构层次”、第五单元第四章“细菌和真菌”的内容,这是学习“病毒”的基础。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进一步认识到没有细胞的病毒也是生物。 2、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说出病毒的种类。 (2)说出病毒的结构和生活。 (3)列举病毒与人类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 通过阅读教材,了解病毒的发现过程;小组合作交流,知道病毒的种类;通过观看视频,具体深刻的理解病毒的结构和繁殖方式;通过自学引导明确病毒与人类的关系。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对病毒的认识,关注病毒与生物圈中其他生物的关系,特别是与人类的关系;认同利用病毒可以为人类造福;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卫生习惯。 3、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病毒的结构与繁殖。 难点:病毒的结构与繁殖。 二、学情分析: 信息的时代,学生通过媒体等渠道初步认识艾滋病、禽流感、非典等疾病,对病毒有一定的了解,但是病毒是怎样感染人体的,它在人体内是作用繁殖的,它有哪些特征等,学生是知之甚少的。学生对“辩证的看待病毒与人类的关系”的了解不全面,有待进一步提高认识。八年级的学生喜欢推理,但逻辑性不强;热情高,但耐性不足。需要教师耐心的引导。 三、教学方法: 合作探究法讨论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 四、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播放电影《极度恐慌》中的片段,教师发问:除了埃博拉病毒,同学们还知道哪些由病毒引起的疾病呢?学生会根据自己的经验或者预习课本的情况,说出“非典、流

第5章第3节功能高分子材料教案

人教版高中化学教案【精品学案】 一、教材分析 当今国际社会普遍认为, 能源、 信息和材料是国民经济发展的三大支柱产业。 材料是指 人类利用化合物的某些功能来制作物件时所用到的化学物质。 材料对人类社会的发展贡献巨 大,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没有耐高温、 高强度的特殊结构材料, 就不 可能有今天的宇航技术;没有半导体材料,就不可能有目前的计算机技术;没有光导纤维, 就不会出现信息的长距离传输, 实现高速、高容量的光通讯; 没有有机高分子材料,人类的 生活就不会像今天这样丰富多彩。材料的发明和开发使用,极大地促进了人类社会的进步, 是人类社会文明的重要标志之一。 人类社会的发展历史, 也可以说是一部材料科学和技术的 发展史,材料代表着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历史上的石器时代、陶器时代、青铜器、铁器时代 等,就是以材料作为标志来命名的。 可以相信,材料科学和材料技术的发展和突破,必将为 人类社会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把人类文明推向更高的层次。教学策略中可利用上网查询, 从历史的角度使学生体会化学材料的发展是化学科学发展的一个缩影, 通过对不同时期化学 材料发展过程的了解,使学生对化学科学发展的进程有所认识。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⑴举出日常生活中接触到的新型高分子材料 ⑵认识到功能材料对人类社会生产的重要性。 2?能力目标. ⑴培养学生阅读、自学和讨论、归纳总结的能力 ⑵培养学生动手实验的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培养学生用科学的方法发现问题、认识问题的意识。 三、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举出日常生活中接触到的新型有机高分子材料, 的重要性。 难点: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激发学生对高分子材料学习的兴趣和投身科学事业的决心。 四、 学情分析 教材介绍的新型功能高分子材料的重点是较常见的高吸水性树脂和一些复合材料, 教学中可 作适当的补充, 教师可以收集多方面的素材, 介绍用于印刷的感光树脂、液晶高分子、 磁性 高分子、高分子导体、高分子药物、高吸水性树脂、高分子智能材料等。如高分子分离膜、 人造器官的图片、 实物和视频提供给学生, 使他们能够对所学内容有一个感性的认识, 以动员学生从身边熟悉的事物入手,将学生分成若干组,引导学生通过观察、调查、参观、 收集、阅读、讨论、角色扮演、实验等活动,突出学生自主实 践活动,自己撰写有关高分子 材料的论文。 除走出去参观, 也可以请进来, 安排一两次专业技术人员作功能高分子材料的 科普讲座等 第五章 进入合成有机高分子化合物时代 第三节 功能高分子材料 认识到功能材料对人类社会生活生产 也可

西北地区教学设计

“西北地区”教学设计 一、学情分析 学生在现有的必修一和必修二的基础知识上,会对西北地区有一些感性的认识,但不会很深刻。西北地区是进入中国地理分区以来的第二个区域,对于区域分析的方法也不是很熟练,从课堂的推进来说,要层层递进,不能只讲知识点,要把原因解释清楚,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把握中国分区地理的相关知识点。 二、课标、教材与教学内容分析 本部分内容课标提出要能够运用地图指出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的范围,比较他们的自然地理差异,说出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自然环境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三、教学目标 能够描述和确认该地区的地理位置与范围。能够运用各类图表,分析该地区的地形特征和气候特征。能够说明该地区农业生产的主要方式以及该地区发展农牧业的有利条件和制约因素。能够在地图上说出该地区人口和城市的分布特点,说出主要的矿产资源分布地。能够运用正确的环境观,对区域内出现的土地荒漠化问题进行分析和评价,并提出合理化的建议。 四、教学重点 西北地区的气候特征及形成的原因;水热组合变化的规律性;西北地区的河流的水文特征;西北地区的特色农业。 五、教学难点

从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的角度出发,描述西北地区特定的位置、地形、气候条件下发育成相应的土壤和植被,以及相应的农业地域类型,在自然资源的分布条件下,形成了相应的工业。 六、教学过程 (一)导入 用投影仪展示两组图片,一组反映“打磨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一组反映“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教师:一首“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写不尽西北的开阔与广袤,一首“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写不尽我们对西北的赞美。西北究竟是一个怎样神奇的地方呢?今天我们一起来揭开她神秘的面纱。

第五章第三节营养卫生和饮食卫生 教案示例

第五章第三节营养卫生和饮食卫生教案示 例 以下是关于第五章第三节营养卫生和饮食卫生教案示例,希望内容对您有帮助,感谢您得阅读。 第五章第三节营养卫生和饮食卫生教案示例 教学目的: 了解有关营养卫生和饮食卫生的知识,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 教学重点: 阐明讲究营养卫生和饮食卫生的道理,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 教学方法: 讲述法与谈话法相结合。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引言:人体的生长发育和进行各种活动,都需要营养物质和能量。我们已经知道,通常我们所吃的食物中含有六大类营养物质。那么,怎样选择和搭配食物,怎样安排一日三餐,才能满足人体对营养物质和能量的需要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 ·

学习的内容:营养卫生和饮食卫生。 要做到营养卫生,首先要注意合理膳食。 提问:人每天都要吃食物,请大家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谈一谈你知道的食物一般都有哪些? 回答:猪肉、牛肉、鱼、鸡、大米、面粉、蔬菜……。 讲述:我们所吃的食物,种类繁多,但一般可以分为谷类、肉类、蔬菜水果类、奶和奶制品类这四类。在这四类食物中,谷类含淀粉多一些,肉类含蛋白质和脂肪多一些,蔬菜和水果含维生素和无机盐多一些,奶和奶制品类含蛋白质、脂肪、部分维生素和钙等。因此,为了满足人体的需要,各类食物我们都应该进食,做到合理膳食,也许有同学会问,讲了这么半天,到底什么叫合理膳食?结合上面的讲述,我们可以知道,所谓合理膳食,就是指能够满足人体对营养物质和能量需要的膳食。由于这种膳食所含的各种营养物质的比例合适,互相搭配合理,因此又叫平衡膳食。 不仅要做到合理膳食,同时还要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请问在座的同学有谁今天没有吃早餐? 回答:有。 提问:不吃早餐的同学,在上午上完两节课后,有什么感觉? 回答:饿、心慌、注意力不集中…… ·

《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教学设计与反思

《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教学设计与反思 《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教学设计 学生分析: 学生在初中学习过西北地区的基础知识,对西北地区的环境有所了解,但是由于主客观原因学生的地理基础比较薄弱,容易混淆部分概念,学习难度适中。 设计思想: 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能动性,用形象化的手段使抽象的地理知识具体化,设置地理情境,让学生观察、体验、探究、理解地理事象,紧扣新课标要求并重视实施过程,采用演示实验教学法、讲解法、合作式学习法进行教学。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掌握荒漠化的含义及其发生的基本过程。 (2)了解西北地区的位置、范围、自然特征及其成因,能说明荒漠化发生的自然原因。 (3)了解西北地区荒漠化的人为因素。 (4)了解不同历史时期荒漠化发生的地区及其不断变化的原因。 (5)了解我国荒漠化的危害及荒漠化治理的对策和措施。 过程与方法: (1)通过演示实验对荒漠化成因进行分析,培养学生观察分析问题、概括总结能力; (2)应用已有的地理知识和相关地图,分析我国西北地区的范围、气候和植被景观的关系,培养分析归纳能力;培养与人交流、交往合作的能力。 (3)通过对荒漠化防治的总体思路、具体措施的论证,提高学生对信息进行分析与综合的能力,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地理研究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认识到人类的生存与发展与环境有密切关系。 (2)树立正确的环境观和可持续发展观。

教学重点: 1.理解荒漠化的过程,分析荒漠化形成的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 2.了解荒漠化的危害和荒漠化治理的对策和措施。 3.认识荒漠化问题的严重性,树立防治荒漠化的观念,逐步建立正确的环境观。 教学难点:荒漠化的危害及荒漠化治理的对策和措施。 教学方法:演示法、比较法、图示分析法、图示法等 教具准备:有关挂图、MP3等; 实验器材:一块木板、两个塑料垫其中一个垫子上有塑料小草、四杯沙子、两大杯清水、小电风扇。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节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 第1课时 教学过程:

4.1 民族团结 教学设计 教案

教学准备 1.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党和政府对少数民族的政策,少数民族跨入社会主义,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各族人民共同繁荣。民族工作的成就。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各族人民在共产党的领导下走社会主义道路,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党和政府的民族政策是民族大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根本保证。我们要维护国家统一、巩固各族人民大团结。通过对有关民族工作知识内容的学习,进一步认识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民族团结对国家的发展至关重要。 3.过程与方法:归纳各族人民在共产党领导下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史实,培养学生通过具体事件发现历史发展规律的能力;在学习的过程中,倡导积极思考、与他人交流合作的学习方法,并鼓励学生用此方法来解决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培养学生用历史的眼光来分析历史与现实问题,注重历史学习与现实的密切联系。 2.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本课重点是民族区域自治的内容和意义、人民政府实行各民族共同发展的政策。 教学难点:本课的难点是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原因。 3. 教学用具 电子白板 4. 标签 政治课也可以用,党课也可以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同学们,今天老师给你们带了一份小礼物,保证你们看了会喜欢。看!这是什么?(老师拿出一张人民币)你们带了吗?如果带了就和老师一起看人民币背面的文字。除了汉语拼音外,你知道它们是哪些民族的文字吗?(依次是:蒙、藏、维,壮)想一想,为什么要在人民币上印制少数民族文字?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人民币作为国家的法定货币,与各族人民的生活息息相关。在人民币上印制少数民族文字,不仅方便少数民族地区人民的生活,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的发展,而且对促进民族团结也起到了重要作用。今天老

1.3民族 教学设计

1.3民族教学设计 第三节民族【教材分析】 【教材分析】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由于历史.社会等原因,各地经济发展不均衡,因此产生了个别不和谐的因素,导致国外敌对势力对我国的民族状况大肆渲染,因此有必要向学生讲清楚我国的民族状况,所以教材在学习了疆域和人口后,安排了民族的内容。本节内容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是我国民族的概况,包括民族数量,民族政策和民族文化,重点要求学生理解我国的民族政策和民族文化,我国的民族政策对少数民族有很多的优惠,教材安排了较多的篇 幅介绍我国的民族文化,并且图文并茂,介绍了很多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形式,借此理解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和谐相处的大家庭。 二是我国民族的分布,教材安排了我国民族分布图和关于民族的调查活动来介绍我国民族的分布规律,力求通过理论和实践两方面使学生理解我国民族的分布规律。 【学情分析】 【学情分析】 初二的学生对新鲜事物充满了好奇感,但是缺乏分析材料和运用材料的能力,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通过多种手段展示不同

民族的传统文化,包括衣食住行等方面,学生对不同的问题形式非常好奇,这样能够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 还要引导他们自己动手搜集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资料,可以推荐一些网址和杂志报刊等,以举办班级民族文化图片展等形式进行展示,使学生认识到学习地理对生活有很大的帮助,从而进一步提高学生学习地理的积极性。 【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依据图文资料了解我国的民族构成,知道我国的民族政策。 2.运用相关资料理解我国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掌握典型的民族文化形式。 3.能够在地图上指出我国主要民族的分布地区,归纳我国民族的分布规律。 过程与方法 1.通过搜集我国民族文化的相关资料,初步掌握处理和整合课外资料的方法。 2.通过在地图上指出主要少数民族的分布地区,进一步熟练读图.运用地图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学习我国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增强爱国主义情感。

八年级上第五章病毒集体备课教案

集体备课教案

(三)病毒的结构和繁殖(重难点) 指导学生阅读教材第90~91页,完成下面问题: 1、课件展示动物植物细胞,病毒的图片,比较不同之处。(回顾认知) 2、课件展示三种病毒的结构图,找出共同点,归纳病毒的结构特点。(自主总结) 3、病毒没有细胞结构,那它为什么还属于生物呢?(知识升华) 4、大屏幕动画放大肠杆菌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过程,来总结病毒要选择怎样的生活 方式来维持自己的生命呢?(理解概括)学生分组交流问题。派出代表发言 (当同学理解有误时:你的回答有自己的见解,我们听听其他同学又是怎样看待这个问题的。 精彩发言后:非常全面,准确,太精彩了。) 教师总结:病毒的结构简单,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没有细胞结构。 病毒只能寄生在活细胞里,有生命,属于生物。病毒可以依靠其寄生的活细胞的 营养物质生活。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发现问题、表达交流的能力。 『板书』三、病毒的结构、生活和繁殖 结构:没有细胞结构,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 生活:只能寄生在活细胞里。 繁殖:靠自己的遗传物质中的遗传信息,利用细胞内的物质,制造出新的病毒。 附图(病毒的生活和繁殖) ◆学以致用 1、下列生物中不具有细胞结构的是() A、H7N9病毒 B、草履虫 C、痢疾杆菌 D、酵母菌 2、2013年4月份以来,由甲型H7N9病毒引起的流感在全国多地爆发。下列对病毒描述正确的是() A、不含遗传物质 B、能独立生活 C、每个人都会得此病 D、没有细胞结构?重难点突破方法:利用教材资源引导学生掌握基本内容并利用练习题进行巩固记忆。 (四)病毒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通常提到病毒,人们的第一印象是有害的,不好的;但是任何事物都有双面性,请同学们根据教材内容或者联系生活中的所见所闻思考病毒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学生自由讨论。 教师叙述:病毒对植物的危害。被病毒侵染的植物不能正常地生长发育。使人类、动物致病。但随着现代医学的研究和发展,利用一些动物病毒,经过人工无毒处理制成的疫

七年级生物下册第三单元第五章第三节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教学设计(新版)济南版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教学设计一、课标要求与教材呈现(课标要求在教材中的体现)

一、课堂设计 一、反射 (一)实验膝跳反射实验 让两个同学一组,完成膝跳反射的实验。 小组讨论,统一答案: 1、扣击韧带时,小腿出现什么反应? 2、如果有意识地控制膝跳,上述实验现象还会出现吗? (2)小组展示: 1、扣击韧带时,小腿会突然跳起。 2、如果有意识地控制膝跳,上述实验现象不会出现。 (3)拓展思考: 1、膝跳反射中小腿前伸是不是有意识的行为?还受谁的支配? 2、你能归纳出反射是什么原因引起的?通过什么系统发生的反应?反应有 什么特征? 3、列举生活中有关反射的事例,区分简单反射和复杂反射。 一、反射弧: (1)让学生阅读教材中膝跳反射示意图,了解膝跳反射中信 息传递和处理的途径,尝试写出膝跳反射的反射弧,小组讨论, 统一答案。 (2)小组展示: 感受器(股四头肌感受器肌梭)传入神经纤维神经中枢(脊髓)传出神经纤维感受器(股四头肌效应器肌梭) (3)跟学生一起总结反射弧的概念及组成 完成某一反射活动的结构,叫反射弧。一个完整的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五部分。

二、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 1、条件反射的建立: 1、吃食物流唾液是狗生来就有的反射,听铃声流唾液是狗在生活过程中 逐渐形成的反射。 2、条件是铃声刺激和食物的多次结合, 3、条件反射的建立,可以使机体更好地适应环境的变化。 (1)学生通过巴甫洛夫给小狗建立条件反射的过程,思考总 结: A、条件反射建立的原理 B、防止条件反射消退的方法 (2)小组展示: A、非条件刺激(食物)与无关刺激(铃声)多次结合。 B、经常用非条件刺激(食物)来强化已经建立起来的条件刺激(铃 声)。 2、非条件反射与条件反射的区别: 条件反射是建立在非条件反射基础之上的,二者的区别列成下表。 达标检测: 一、选择题: 1、下列哪一项属于人类特有的反射()

西北地区省优质课教学设计

八年级地理下册第六章第三节“西北地区”教学设计 “西北地区”教学设计 课题名称:西北地区 课程标准:认识地理环境各要素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运用实例说明四大地理单元自然环境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学习目标: 1、通过读“西北地区位置”图,认识西北地区的自然环境; 2、通过读“西北地区主要城市和交通线”图,分析西北地区城镇分布特点; 3、通过读“西北地区主要农牧业分布”图,探究自然环境对农业生产的影响。教学重难点:分析自然环境对农业生产的影响,认识地理环境各要素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一、感知西北 教师:在祖国辽阔的疆域上,有这样一片神奇的地方。这里有皑皑雪山矗立天宇,这里有茫茫草原延伸远方,这里有大漠戈壁演绎的英雄梦,这里有丝绸之路见证的国富强,这里有肥美牛羊驰天地,这里有甜润瓜果飘清香。这就是我们的大西北,一片充满魔力的地方。今天我们就走进西北地区。 教师:要想效率高,心中有目标,请同学们大声、快速朗读目标。 展示学习目标: 读图描述西北地区位置、范围及自然特征。 学会分析西北地区自然景观变化规律及城镇分布特点。 举例说明西北地区自然环境对农业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教师:结合学习目标,通过自学,认识西北。 二、认识西北 展示自主学习任务: 教师:请同学们学习课本P14—15内容,完成下列问题。时间6分钟。完成任务的可以举手示意。现在开始。 1、描述西北地区位置、范围。 2、读图6-3-1,找出西北地区主要地形区。 3、试着分析西北地区干旱的原因。 4、找出西北地区主要河流,说出当地河流特点。 5、完成P14学习行动2,说出西北地区自然景观变化规律。 6、完成P15学习行动3,说出西北地区城镇分布特点 1

我国的少数民族教案

第二课 汉族蒙古族回族藏族维吾尔族 执教者:檀圩镇中心小学谢燊辉 教学目标: 1、了解汉族、蒙古族、回族、藏族、维吾尔族的分布、人口、传统节日。 2、通过对这五个民族的了解,引导学生树立民族团结精神, 构建和谐社会。 教学重点:了解汉族、蒙古族、回族、藏族、维吾尔族的分布、人口、传统节日。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树立民族团结精神,构建和谐社会。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设计: 一、导入播放歌曲《爱我中华》 1、从歌曲中你知道了什么? 师:我们中华大家庭中有56个民族,今天我们就来认识这个大家庭中的五个成员,汉族、蒙古族、回族、藏族、维吾尔族。 板书课题:汉族蒙古族回族藏族维吾尔族 二、自学指导 自由读课文第7—9页,完成表格。 1、学生自学填表格,教师巡视指导。 2、汇报交流,根据学生回答展示相关图片和完成表格填写。 三、阅读与思考 1、读一读,这段话向我们介绍什么?想一想,回族男子通常会戴什么颜色的号帽? 2、看一看,从这三幅图中你了解了什么?

3、想一想,蒙古族的“马头琴”名称的由来,是否与马的头部有关系? 四、探究与体验 1、情景对话。 要求:两人一组扮演这节课中认识的民族,相互介绍有关民族的节日和习惯。 2认一认邮票上的民族。 五、课堂总结 这节课我们了解了汉族、蒙古族、回族、藏族、维吾尔族有关的分布、人口以及传统节日。几千年以来,我国的各个民族互帮互助,团结友爱,和谐相处,以中华民族的聪明才智和辛勤劳动,创造了辉煌的中华文明,共同建设了美好的家园。我们美好的生活离不开各族同胞的努力,所以我们各个民族更要团结一致。 板书设计: 第二课 汉族蒙古族回族 }团结一致 藏族维吾尔族

八年级地理上册 1_3 民族教案 新人教版

第三节《民族》教案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知道我国民族的构成状况。 2、运用民族分布图分析归纳我国民族分布特征。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猜民族的活动,培养学生收集、归纳、整理资料和口头表达能力。 2、通过读民族分布图,培养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和读图分析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体会我国的绚丽多彩的民族文化,树立正确的民族观,激发民族自豪感 2.在学习中,产生对祖国各族人民及文化的热爱之情,学会尊重各族人民的不同生活习惯教学重点: 我国民族的构成和分布特点,民族文化绚丽多彩 教学难点: 我国民族的分布特点 教学准备: 1、学生课前分组收集有关各民族的风土民情习俗、传统节日图片资料、物品等。 2、调查生活周围的少数民族。 3、教师收集民歌,音像视频资料等 教学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播放歌曲:《掀起你的盖头来》。 设置情境:你知道刚才播放的是哪个民族的民歌吗?我国一共有多少个民族? 中华民族的大家庭是由五十六个民族组成的,今天,我们一起走进《民族》。 去了解各民族丰富多彩的文化,各具特色的民族风情。 欣赏多民族的大家庭图片。 [讲授新课]: 板书:第三节民族

一、中华民族大家庭 自主学习 学生自读课文1~2段,完成下列任务。(对知识点进行圈点批注,并快速背记。2分钟) 1.中华民族的大家庭中共有个民族,个少数民族。 2.汉族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是 %,其他民族人口的比例是 %,被称为少数民族,其中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是,人口大约有。 3.人口超过500万的少数民族是、、、、、、、。 4.各民族不论大小,。 歌谣总结:壮回满苗维,彝土家蒙藏。 壮族人最多,塔塔尔族人最少。 活动探究(一)——辨析民族文字 过渡:生活在不同地域环境中的民族形成了不同的民族文化,他们有自己的语言、文字。 1.读P16页“阅读材料”探究下列问题: 我国56给民族有多少种语言?大约多少种文字?全部使用汉语的少数民族是那几个? 2.读图1.17 认识几种民族文字。 【趣味活动】同学们,你们身上带了钱吗?请大家拿出纸币,互相对比观察,辨认纸币上的民族文字: (1)在人民币上,除了汉字,还有其他文字吗?如果有,是哪些民族的文字?想一想,这是为什么?(我国是个多民族的国家,体现了民族平等,民族团结。) 过渡:除了独特语言和文字以外,各民族的服饰、风俗习惯也各具特色,我们进一步走进各民族的生活。 【探究活动】(二)——竞猜民族文化 全班分为三大组,抢答题目。(规则:每组有一次答题机会,如果答不出,其他组可抢答,有一道抢答题,答对一道得1分,抢答有班长监督。) 1. 看服饰,猜民族 (一组一人回答) 2. 看舞蹈,猜民族(一组一人回答) 3. 看节日,猜民族(抢答) 4. 听歌曲,猜民族(抢答)《阿里山的姑娘》《康定情歌》《刘三姐对歌》《美丽的草原我的家》 5.生活中的少数民族: (1)你的邻居、老师、同学中有没有少数民族的人?是哪些民族的?

2019-2020年新教材高中生物 第5章 第3节 细胞呼吸的原理和应用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1

第3节 细胞呼吸的原理和应用 一、细胞呼吸的方式 1.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 (1)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 (2)呼吸产物的检测 ①酵母菌在有氧和无氧条件下都能进行细胞呼吸。 ②产物? ????有氧条件:大量的二氧化碳和水无氧条件:产生酒精,还产生少量的二氧化碳 2.细胞呼吸的类型 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 二、有氧呼吸 1.总反应式 C 6H 12O 6+6H 2O +6O 2――→酶12H 2O +6CO 2+能量。 2.过程

3.概念 (1)场所: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 (2)条件:有氧参与、多种酶催化。 (3)物质变化 ①反应物:葡萄糖等有机物。 ②产物:二氧化碳和水。 (4)能量变化:释放能量并生成大量ATP。 4.有氧呼吸与有机物在体外燃烧的不同特点 (1)有氧呼吸过程温和; (2)有氧呼吸进行时有机物中的能量经过一系列的化学反应逐步释放; (3)有氧呼吸释放的能量有相当一部分储存在ATP中。 三、无氧呼吸 1.场所:细胞质基质。 2.类型和过程 (1)物质变化:有机物氧化分解,生成二氧化碳或其他产物。 (2)能量变化:释放出能量并生成少量ATP。

四、细胞呼吸原理的应用 1.有氧呼吸原理的应用 (1)利用淀粉、醋酸杆菌或谷氨酸棒状杆菌可以生产食醋或味精。 (2)提倡慢跑等有氧运动使细胞进行有氧呼吸,避免肌细胞产生大量乳酸。 (3)及时松土有利于根系生长。 (4)稻田定期排水有利于根系有氧呼吸,防止幼根变黑、腐烂。 2.无氧呼吸原理的应用 (1)利用粮食通过酵母菌发酵可以生产各种酒。 (2)包扎伤口应选用透气的敷料。 (3)破伤风芽孢杆菌可通过无氧呼吸进行大量繁殖,皮肤破损较深时,需清理伤口并注射破伤风抗毒血清等。 1.有氧呼吸每个阶段都产生ATP,但是产生的量不同。( ) 2.无氧呼吸的两个阶段都释放了少量的能量。( ) 3.细胞呼吸的产物都是CO2和水。( ) 4.不同生物无氧呼吸所需要的酶都是相同的。( ) 5.储存蔬菜、水果时应隔绝O2,以减弱细胞呼吸。( ) 提示:1.√ 2.×无氧呼吸第二阶段不释放能量。 3.×CO2和水是有氧呼吸的产物。 4.×不同生物无氧呼吸的产物不同,酶也不同。 5.×若隔绝O2,细胞无氧呼吸会加强,不利于蔬菜、水果的储存,而应低氧储存。 1.教材P91的装置图中A装置中用气泵间歇性地通入空气的目的是什么?质量分数为10%的NaOH溶液的作用是什么? 提示:用气泵间歇性地通入空气的目的是保证酵母菌有充足的氧气,以进行有氧呼吸。NaOH溶液的作用是除去空气中的CO2,以保证第三个锥形瓶中澄清石灰水变混浊是酵母菌有氧呼吸产生的CO2所致。 2.B装置中,为什么要将B瓶封口放置一段时间后再连通盛有澄清石灰水的锥形瓶? 提示:B瓶刚封口后,锥形瓶中有氧,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两瓶产生CO2的速度和量基本相等,所以需将开始产生的CO2排掉;一段时间后,B瓶中的氧消耗完,再连通盛有澄清石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