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中生物 第七章 人类与环境 7.3 人类对全球环境的影响导学案1浙科版必修3

高中生物 第七章 人类与环境 7.3 人类对全球环境的影响导学案1浙科版必修3

高中生物 第七章 人类与环境 7.3 人类对全球环境的影响导学案1浙科版必修3
高中生物 第七章 人类与环境 7.3 人类对全球环境的影响导学案1浙科版必修3

高中生物第七章人类与环境 7.3 人类对全球环境的影响导学案1浙科版必修3

7、3人类对全球环境的影响

一、目标导航基本要求

1、关注温室效应、臭氧减少、酸雨、水体污染、物种灭绝等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认同可持续发展是人类的必然选择,树立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

2、概述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意义和措施,形成环境保护需要从我做起的意识,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科学自然观。发展要求进行“活动:调查社区、村镇或学校附近一个淡水区域的水质”。说明

二、知识网络

三、导学过程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主要包括全球气候变化、水资源短缺、臭氧层破坏、酸雨、土地荒漠化、海洋污染和生物多样性锐减等。

1、温室效应二氧化碳可以影响热量的辐射。在大气层中,二氧化碳吸收红外线并阻挡红外辐射的通过,就像温室的玻璃顶罩一样。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越多,热外流越受阻,从而地球温度也就升得越高,气候变暖,海平面上升,对人类社会的影响分严

重。要解决二氧化碳大量增加这一问题,一是要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二是要提倡植树种草,增强对二氧化碳的吸收能力。

2、酸雨大气中的二氧化硫随雨水降落到地面成为酸雨,一般称pH小于

5、6的雨水为酸雨。酸雨对土壤、江河、湖泊、森林、农作物、建筑等都会造成严重的危害。(1)成因:酸雨中的酸主要是二氧化硫(SO2)转化而来的硫酸和一氧化氮(NO)转化的硝酸。污染源主要是化石燃料燃烧产生的烟尘和汽车尾气。我国通常是硫酸酸雨。(2)危害:①酸雨可直接危害植物,造成森林受害和农作物减产;还能使土壤、水域酸化,建筑物腐蚀,金属腐蚀等。②酸雨对生物圈的稳态造成严重威胁,并且影响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3、臭氧层破坏在地面空气中的臭氧是一种污染物,对生物有毒害作用。但位于地球上空25~40km的大气平流层中的臭氧则是地球的一个“保护伞”,它能阻止过量的紫外线到达地球表面。研究表明,平流层中臭氧减少1%,紫外线对地球表面的辐射量将增加2%,皮肤癌、白内障患者将增加,农作物产量将减少。臭氧的减少是人类活动造成的,人们在生产、生活过程中排放的氯氟烷烃如氟利昂等对臭氧有破坏作用。

4、生物富集作用生物体从周围环境中吸收某些元素或不易分解的化合物,这些污染物在体内积累,使生物体内某些元素或化合物的浓度超过了环境中的浓度的现象,叫做生物富集作用。这

些污染物一般的特点是化学性质稳定而不易分解,在生物体内积累不易排出。因此生物的富集作用会随着食物链的延长而不断加强。生物富集作用可以分为水生生物富集作用和陆生生物富集作用。水生生物富集作用:水生生物主要通过食物链富集污染物质。例如,有机氯农药(如DDT)在水中的溶解度虽然很低,但是经过“浮游植物→浮游动物→小鱼→肉食性鱼”这样一条食物链,可以成千万倍地富集起来。陆生生物富集作用:陆生生物体内富集的有毒污染物主要是重金属和化学农药。陆生植物体内的重金属(如汞、镉等),主要是通过根系从土壤中吸收的。重金属进入动物体或人体后,除了随粪便排出一部分外,其余的则在动物或人体内富集起来并逐渐造成危害。例如,日本的“镉米”事件。

5、水体富营养化富营养化是指水体中N、P等植物所必需的矿质元素含量过多,导致藻类等大量繁殖。藻类的的呼吸作用及死亡藻类的分解作用消耗大量的氧,并分解出有毒物质,致使水体处于严重的缺氧状态,引起水质量恶化和鱼群死亡的现象引起水体富营养化的污染源有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和农田排水。当它们汇集到池塘、湖泊、海湾时就会使水体中N、P等植物所必需的矿质元素增多,致使藻类植物、浮游生物大量繁殖。由于繁殖、生长过程需要消耗大量氧气用于进行细胞呼吸,致使水中溶解氧的含量降低。而且当藻类植物和其他浮游生物死亡之后,其遗体首先被水中需氧微生物分解,从而进一步降低溶解氧的含量,然后

被厌氧微生物分解。同时产生H2S、CH4等有毒气体。因而造成鱼类和其他水生生物死亡,在淡水生态系统中的富营养化称为“水华”,在海洋生态系统中的富营养化称为“赤潮”。

6、生物多样性锐减科学家估计地球上约有1400万种物种,但当前地球上的生物多样性损失的速度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快,比如鸟类和哺乳动物现在的灭绝速度可能是它们在未受干扰的自然界中的100倍至1000倍。主要原因是七种人类活动造成的:①面积对森林、草地、湿地等生境的破坏;②过度捕猎和利用野生物种资源;③城市地域和工业区的大量发展;④外来物种的引入或侵入毁掉了原有的生态系统;⑤无控制旅游;⑥土壤、水和大气受到污染;⑦全球气候变化。这些活动在累加的情况下,会对生物物种的灭绝产生成倍加快的作用。20世纪90年代初,联合国环境规划署首次评估生物多样性的结论是:在可以预见的未来,5%~20%的动植物种群可能受到灭绝的威胁。外来物种进入新的生态系统后可能有三种情形:①因为不适应环境而被淘汰;②因为新环境中存在其天敌及竞争者而受到控制;③因为缺乏天敌而失去控制,最终破坏原有生态系统,降低了物种多样性。控制的办法最好从本地寻找其天敌,一般不从原产地引进新物种,原因是有可能产生新的生态危机。

四、依据考点,归纳总结

【例1】

保护生物多样性是实现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下列对生物多样性的理解正确的是

A、生物多样性的丰富程度与自然选择无关

B、群落演替过程中的生物多样性逐渐降低

C、物种多样性比较高的生态系统相对稳定

D、遗传多样性较低的种群适应环境能力强

【解析】

生物多样性的形成是生物共同进化的结果,多样性的丰富程度与自然选择有关;群落演替过程中的生物多样性逐渐增加;生物种类越多,生物之间的营养结构越复杂,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越高;遗传多样性较低的种群适应环境的能力弱,因为遗传多样性低,自然选择的对象就少,适应环境的能力就降低。

【答案】

C规律总结:多样性的归纳(1)蛋白质的多样性:①氨基酸的种类、数量、排列顺序;②肽链的空间结构。(2)DNA分子的多样性:DNA分子中四种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3)细胞的多样性:是变异和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主要体现在细胞的形状、大小、种类、结构和功能等方面。(4)物种的多样性:是生物进化和自然选择共同作用的结果。(5)生态系统的多样性:是生物多样性及其生存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

【例2】

(xx山东济宁一模)天鹅洲自然保护区是为了实现麋鹿回归自然而建立起来的,保护区内野生动植物资源丰富,但没有大型食肉动物。1993年以来,分三批从北京引进的94头糜鹿,自由生活在保护区内,完全以野生植物为食物,种群数量明显增加,2003年约为450头,目前已经超过800头,并形成了3个亚种群。但近年来,随着人类在保护区内的某些活动增加,麋鹿开始出现种群密度受制约的迹象。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A、保护麋鹿的意义在于保护基因的多样性和物种的多样性

B、建立自然保护区后,麋鹿的环境容纳量就可以一直稳定不变

C、麋鹿在保护区内生活,没有捕食者,食物充足,因此没有环境阻力

D、由于出现生殖隔离,原来的一个麋鹿种群分化为3个亚种群

【解析】

由于环境的变化,建立自然保护区后,麋鹿的环境容纳量也并非一直稳定不变,故B错误;“随着人类在保护区内的某些活动增加,麋鹿开始出现种群密度受制约的迹象”,这个信息告诉我们,麋鹿在保护区内生活,同样存在环境阻力,故C错误;3个亚种群间麋鹿并没有发生生殖隔离,没有形成新物种,故D错误。

【答案】

A

【例3】

关于生物多样性价值的实例中,属于间接价值的是

A、大自然中许多生物多姿多彩,具有观赏价值

B、森林具有调节气候、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的功能

C、有些生物的特殊功能对科学研究具有启发作用

D、对人体有害的病原体存在尚不清楚的价值

【解析】

间接价值指的是生态功能。大自然生物的观赏价值、生物的特殊功能对科学研究具有启发作用都是直接价值。对人体有害的病原体存在尚不清楚的价值是潜在价值。

【答案】

B规律总结: 生物多样性价值的分类(2)间接价值:对生态系统起重要调节功能(也叫生态功能)。(3)潜在价值:大量野生生物的价值目前尚不清楚,但将来可能有重要作用,一旦这些野生生物从地球上消失,就无法再生。

五、布置作业

1、造成“温室效应”的主要物质是 ( )

A、二氧化碳

B、二氧化硫

C、氮气

D、氧气

2、造成臭氧层破坏的物质主要是 ( )

A、氟利昂

B、二氧化硫

C、氮气

D、氧气

3、造成海洋污染的原因有( )①污染物通过河流进入海洋②污染物通过空气进入海洋③轮船泄露的石油④直接倾倒的污染物

A、①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4、形成酸雨的主要污染物是 ( )

A、二氧化碳

B、二氧化硫

C、盐酸

D、磷酸

5、导致土地荒漠化的主要原因是 ( )

A、全球气温上升

B、全球性水资源短缺

C、植被的破坏

D、频繁的沙尘暴

6、下列关于生物多样性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生物的多样性是指生物个体的多样性

B、生物的多样性包括所有的植物、动物和微生物,它们所拥有的全部基因及各种各样的生态系统,共同构成生物的多样性

C、生物的多样性是指生物物种的多样性

D、生物的多样性包括所有的植物、动物和微生物及各种各样的生态系统,共同构成生物的多样性

7、下面关于生物多样性的价值说法正确的是 ( )

A、生物多样性的价值包括它的直接价值、间接价值和潜在价值

B、生物多样性的价值主要是指它食用、药用和工业原料等方面的价值

C、生物多样性的价值主要是指工农业生产和生态功能方面的价值

D、生物多样性的价值的大小是由生物数量的多少决定的

8、下列各项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中,属于就地保护措施的是( )①建立植物园和动物园②建立自然保护区③建立动植物繁育中心④建立风景名胜景区

A、①③

B、③④

C、②④

D、①②③④

9、下列关于自然保护区和可持续发展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对自然资源适时地、有计划地合理开发是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B、保护野生生物最好的方法是易地保护

C、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关键是协调好人与环境的关系

D、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自然的有效方法参考答案:

1、A

2、A

3、D

4、B

5、C

6、B

7、A

8、C

9、B六、课后反思同学们,通过这节课学习,你有哪些收获和体会,存在哪些疑问,请把它填在下面的表格中,以便及时总结、弥补知识缺漏。收获内容疑点内容

高中生物第七章人类与环境阶段综合试卷第四~七章浙科版必修3

阶段综合试卷(第四~七章) (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农民向田间施放人工合成的昆虫性引诱剂的目的是( ) A.杀死昆虫 B.延长昆虫的发育期 C.干扰昆虫间的正常交尾 D.干扰昆虫的正常新陈代谢 答案 C 解析田间施放昆虫性引诱剂的目的是干扰昆虫间正常交尾,以使其种群数量下降。 2.下列有关群落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地球上现存的群落大都处于顶极状态 B.在森林群落中对群落影响最大的是树冠层 C.群落的垂直结构呈现斑块性和镶嵌性与空间的异质性有关 D.群落在环境条件相似的地段可以重复出现 答案 C 解析地球上现存的群落大都处于顶极状态,除少数火山喷发后形成的群落,可能正在进行演替,A正确;在森林中对群落影响最大的是树冠层,B正确;形成顶极群落后,群落在水平方向上表现出斑块性和镶嵌性是空间异质性的表现,在垂直方向上有分层现象,C错误;只要两个地点所存在的环境和历史条件相似,群落就有可能重复出现,D正确。 3.(选考)如图为某一生态系统的能量金字塔,其中Ⅰ、Ⅱ、Ⅲ、Ⅳ分别代表不同的营养级,E1、E2代表能量的形式。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Ⅰ是一级消费者 B.Ⅳ为分解者 C.E1为太阳能,E2为热能 D.能量可在食物链中循环利用 答案 C 解析从能量流动方向看Ⅰ是生产者,Ⅳ为三级消费者。能量在食物链中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的,只有C符合题意。 4.某种植物原产于南美洲,生性喜光、善于攀援、生长迅速,后来引入我国某地,导致入侵地许多植物被其覆盖后因缺少阳光而死亡。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该植物与被其覆盖的植物间一定是竞争关系 B.引入外来生物一定是对当地生物有害的 C.引入一个生性喜阴植物可以恢复入侵地原有的生态系统 D.导致该植物在入侵地疯长的原因一定是其基因发生了突变 答案 A 5.下面是四个种群年龄结构模型,其中能在一定时间内保持相对稳定的种群是( )

浙科版生物必修一《分子与细胞》全书知识完整总结[1]

浙科版生物必修一《分子与细胞》全书知识完整总结 前言 一、我们为什么要学习生物学? 首先,我们自己就是生物,我而且是一种高级动物。其次,生物学是一门基础科学,是农学和医学的基础 二、什么是生物?什么是生命? (一)生物:具有生命的物体生命:生物体所持有的现象 (二)判断的依据——生物基本特征 1 以细胞为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 结构单位:所有活的生物体都使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构成的 单细胞生物 生物体 多细胞生物 功能单位:生物体的生命活动是在细胞内完成的 2 相同的化学成分 (1)细胞核细胞构成的生物基本化学成分都相同 (2)细胞中水含量最多,且都含有四大有机物 3 新陈代谢 概念:活的细胞内进行的化学反应 合成代谢:将从外界获得的营养物质转化为细胞的组成成分 包括 分解代谢:将生物体能的营养物质分解 各细胞中主要的代谢途径都是一致的 4 稳态 5 应激性 (1)定义:生物体觉察体内、外环境的变化并产生一定的反应 (2)意义:是生物体趋利避害,更好的适应环境 应激性:短时间内产生,强调行为 (3)比较:适应性:长期形成,强调现象,是应激性长期积累的结果 遗传性:是决定应激性和适应性的物质基础 6 生殖和遗传 生长发育生殖遗传 7 进化 方向:简单复杂 低级高级 水生陆生 三、什么是生物学? (一)研究生物的基本方法:观察、实验 观察、发现并提出问题→做出假设→设计实验方案→实施实验方案→得出结论→交流结果 方法:生物体的外形→内部结构 静止→动态 个体→群体 同种→不同种 整体→局部

第一章:细胞的分子组成 §1-1 分子和离子 §1-2 无机物 1.水:含量:生物体内60%~90% 细胞中80%~90% 性质:极性分子 作用:1作为溶剂(溶极性分子)。因为水是极性分子,所以其他的极性分子或离子易溶于水 2 是生物体内物质运输的主要介质 3 调节体温。因为水分子间有氢键,破坏氢键要消耗大量的热,而形成氢键要释放热量2.无机盐:含量:约占1%~1.5%存在形式:多以离子形式存在 生理作用:(1)对于维持生物体的生命活动有着重要的作用【维持血浆的正常浓度, 酸碱平衡和神经肌肉兴奋性】 (2)无机盐还是某些复杂化合物的重要组成成分 §1-3 有机化合物及生物大分子 1.碳化合物 分类:有机物无机物 碳骨架(直链、支链、环状) 多样性 碳是所有生命系统的核心元素 2.糖类 元素组成:C H O 种类及应用 (1)分类依据:是否能水解及水解后的产物

人类行为与环境的关系

沈阳工业大学 实验报告 课程名称:大学计算机基础 实验项目:文档编辑与Internet应用 专业班级:法学1201班 姓名:孙琳煊学号:120601128 实验室号:实验组号: 实验时间:批阅时间: 指导教师:倪天宇成绩:

人类行为与环境的关系 人类活动不断地影响自然环境,引起环境质量的变化,这种变化又反过来影响着人类正常的生活和健康。在生产活动方式比较简单、规模比较小时,人类活动对环境影响不大。产业革命推动了人类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也影响和破坏了人类环境,特别是生态系统。 人类与环境之间,存在着一种既对立又统一的特殊关系。 所谓对立,即人类的主观需求和有目的活动,同环境的客观属性和发展规律之间,不可避免地存在着矛盾。人类必须认识环境,必须遵循环境的发展变化规律从事生产和活动,不然,就必然会遭到环境的报复和惩罚,不利于人类生存的环境问题就会随之发生。 所谓统一,即人类以环境为载体,总是在一定的环境空间存在,人类的活动总是同其周围的环境相互作用、相互制约和相互转化。人类既是环境的产物,在一定意义上讲,也是环境的塑造者,人类的活动不可能无止境地向环境索取,也不可能永远不加限制地在向环境排放废弃物。当人类的行为遭到环境的报复而影响到人类本身的生存和发展时,人类就不得不调整自己的行为,以适应环境所能允许的范围。

一丶人类破坏环境 环境破坏是指人类不合理地开发、利用自然资源和兴建工程项目而引起的生态环境的退化及由此而衍生的有关环境效应,从而对人类的生存环境产生不利影响的现象。 如:水土流失、土壤沙漠化、盐碱化、资源枯竭、气候变异、生态平衡失调等。 环境破坏造成的后果往往需要很长的时间才能恢复,有些甚至是不可逆的。 环境破坏分为两大类: 一类是自然演变和自然灾害引起的原生环境问题,也叫第一环境问题。如地震、洪涝、干旱、台风、崩塌、滑坡、泥石流等。 一类是人类活动引起的次生环境问题,也叫第二环境问题和“公害”。次生环境问题一般又分为环境污染和环境破坏两大类。如乱砍滥伐引起的森林植被的破坏、过度放牧引起的草原退化、大面积 人类与环境的关系的几个重要发展阶段 1,人对自然的崇拜阶段 2,人对自然的独立阶段 3,人对自然的自由阶段

高中生物第七章人类与环境第17课时人类对全球环境的影响学案浙科版必修3

第17课时人类对全球环境的影响 考试要求

核心素养要求 1.关注温室效应、臭氧减少、酸雨、水体污染、物种灭绝等全球性生态问题,认同可持续发展是人类的必然选择,树立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 2.概述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意义和措施,形成环境保护从我做起的意识,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科学自然观。

一、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及影响 1.温室效应与全球变暖 (1)根本原因 由于煤、石油和天然气的大量燃烧,温室气体(主要是CO2)排放增多。 (2)温室效应的产生机理 二氧化碳分子能俘获地面辐射的热量,影响地球的热平衡,导致地球变暖。 (3)气候变暖的危害 ①全球性的影响 a.使南极的冰盖融化,海平面上升;一些人类的栖息地将会被淹没,更多人受到海潮和水灾的威胁。 b.引起大气环流气团向两极推移,改变全球降雨格局,影响农业生产。 ②对我国的影响 a.使农业生产能力下降。 b.北方干燥地区干旱加剧。 c.沿海盐场和养殖场将基本被淹没或破坏。 d.有些树种的分布区将发生变化,产量也会下降。 e.永冻土将会融化,造成基础设施的破坏。 (4)防治措施 ①减少煤、石油和天然气的使用,降低二氧化碳的排放量。 ②植树种草。 2.臭氧减少危及地球上所有生物 (1)臭氧层的作用

吸收对人体和生物有致癌和杀伤作用的紫外线、X射线和γ射线,保护人类和其他生物免受短波辐射的伤害。 (2)臭氧减少的原因 人类使用的氟利昂在紫外线的作用下能和臭氧发生化学反应,导致臭氧量减少。 (3)臭氧层空洞的危害 ①使人类皮肤癌患病率上升,免疫功能将明显减退。 ②植物光合作用受到抑制,农作物的产量明显减少。 (4)防治措施 召开国际会议,制定相应的协议书,限制氟利昂的生产和消费。 3.全球各地普降酸雨 (1)酸雨 燃烧煤、石油和天然气所产生的硫和氮的氧化物,与大气中的水结合而形成的酸性产物,随着雨雪回降到地表就形成酸雨。所含的酸性产物主要是硫酸和硝酸,pH<5.6。 (2)危害 ①水体酸化,杀死水生生物,破坏水体生态平衡。 ②伤害陆地植物、农作物和各种树木,使树木生长缓慢、易染病害。 ③破坏土壤肥力。 ④腐蚀金属、建筑物和历史古迹。 ⑤酸雨中含有的少量重金属对人体健康不利。 (3)防治措施 限制二氧化硫和一氧化氮的排放量,或者从燃料中把这些物质去掉。 4.水体污染 (1)种类:家庭污水、微生物病原体、化学肥料、杀虫剂(还有除草剂和洗涤剂)、其他矿物质和化学品、水土流失的冲积物、放射性物质、来自电厂的废热等。 (2)危害 ①使江、河、湖、海的水质恶化,饮用水的质量下降。 ②化学肥料会导致水体富营养化,影响水生生物生存。 ③海洋污染日益严重,给海洋生物带来灾难。 (3)水污染的治理 严格控制污染源、发展生产工艺无害化、工业用水封闭化、采用无水造纸法、无水印染法和建立污水处理厂等。

浙江省义乌三中高一生物教案 生物的多样性、统一性和进化(浙科版必修二)

生物的多样性、统一性和进化 一、设计思想 在《高中生物课程标准》中,提出了四项课程理念,其中有“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这就要求生物学教学应该着眼于现实的世界,涉及更多对学生有用的、有实际应用的内容和方法。因此在教学中要让学生学会观察身边的生命现象、发生的变化,并提出问题、探究其原因,使学生对学习过程变得更有兴趣,学到的知识也更加牢固,理解上也更加深入。二、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是浙科版(必修2《遗传与进化》)第五章第一节的内容,包括了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生物进化理论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生物的统一性、生物进化观点对人们思想观念的影响。要求学生在初中所学基础上进一步学习生物遗传和进化。本节内容是生物进化的这章的开头,这节主要是总结和解释在前面学习的生物的遗传、变异的知识,使学生基本确立了生态结构与功能,多样性与共同性相统一的辩证观点。它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并为以后种群、群落﹑生态系统及人类与环境等生态学知识的学习奠定基础.教材还注重科学方法教育,让学生通过亲历实地或模拟实验等活动来领悟. 三、学情分析 1、经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对生物进化有了初步的认识,本节内容是生物遗传变异的总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由于生物进化只是比较抽象,在教学中以具体实例,结合多媒体,问题引导学生就生现象进行比较分析、归纳总结得出生物的多样性、统一性,并用实例分析解释生活物的多样性、统一性。有利于学生的理解,活跃课堂气氛,也加深学生多知识的理解,提高学生探究学习的能力 2.高中学生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和认知能力,分析思维的目的性、连续性和逻辑性也已初步建立,但还很不完善,对事物的探索好奇,又往往具有盲目性,缺乏目的性,并对探索科学的过程与方法及结论的形成缺乏理性的思考。 四、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①举例说出生物的多样性与统一性。 ②用达尔文进化理论解释生物的多样性与统一性。 ③了解生物体结构与功能、局部与整体的统一。 2.能力目标:①引导学生阅读分析材料和信息,学会鉴别,选择和分析运用并 分享材料和信息的能力。 ②培养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能力,对自己的见解解释,证明,辩护及反思和修改的能力。 3.情感目标:①通过阅读“达尔文的生平及科学活动”,感受达尔文深入自然、思索问题、积累资料的唯实精神,以及用毕生精力打破思维禁锢、确立“进化论”的坚强意志,从

最新浙科版生物必修一-分子与细胞知识点2019

必修一分子与细胞(期终复习提纲) 班级姓名 第一章细胞的分子组成 一.分子与离子 组成细胞的主要元素(a) 构成细胞的主要元素是C、H、O、N等。C 是构成细胞的最基本元素。O是细胞内含量最多的元素。 二.无机物 1.水在细胞中的作用(a) 功能:①良好的溶剂②运输营养物质和代谢的废物③调节体温④参与生化反应过程 2.无机盐的存在形式与生理作用(b) 主要以离子形式存在,少数以化合物形式存在。 无机盐的作用: 1)维持生物体的生命活动,如维持酸碱平衡、血浆浓度、神经肌肉兴奋性 2)构成细胞某些复杂化合物的重要组成成分。 镁:叶绿素成分碘:甲状腺激素成分地方性甲状腺肿大(大脖子病)、呆小症 缺钙:抽搐、软骨病,儿童缺钙会得佝偻病,老年人会骨质疏松缺铁:缺铁性贫血 三.有机化合物及生物大分子 1、糖类的种类,作用和分类的依据(b) 2、脂质的种类和作用(a)---------主要的储能物质 (1)脂质由C、H、O元素构成,有些含有N、P。 (2)分类①油脂(CHO):储能、维持体温

②磷脂(CHONP):构成膜(细胞膜、液泡膜、线粒体膜等)结构的重要成分 ③植物蜡(CHO):对植物细胞起保护作用 ④胆固醇(CHO):是人体所必需的,可参与血液中脂质的运输。 3、蛋白质(b)------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 1)基本单位:氨基酸 (1)组成元素:主要是C、H、O、N等元素组成,有些含有S等元素 (2)氨基酸分子的结构通式: (3)氨基酸分子结构特点:每种氨基酸分子至少含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并且都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连接在同一个碳原子上. (判断依据) (4)种类:约20种,由R基决定。 2)氨基酸脱水缩合形成多肽及多肽形成蛋白质的过程 肽键 (1)形成方式:脱水缩合, 形成的化学键叫做肽键,表示为—CO—NH—。 (2)关于氨基酸缩合反应的计算: 肽键数=脱水数=氨基酸数—肽链条数 一分子蛋白质中至少含有氨基或者羧基的数目=肽链条数 蛋白质的相对分子质量=氨基酸数目×氨基酸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脱水数×18 3)、蛋白质分子结构的层次由小到大依次为: 氨基酸多肽链蛋白质 4)、蛋白质结构多样的原因:(1)氨基酸的种类不同(2)氨基酸数目成百上千(3)、氨基酸排列顺序千变万化(4)肽链空间结构千差万别 5)、蛋白质功能多样性 细胞和生物体的结构物质:如肌球蛋白、肌动蛋白等;催化功能:如绝大多数的酶;运输功能:如载体蛋白,血红蛋白;调节功能:如胰岛素、生长激素等;免疫功能:如抗体;识别功能:受体

马克思主义人与环境之间关系的观点及其意义

马克思主义人与环境之间关系的观点及其意义 关于人和自然的关系问题,马克思和恩格斯凭借其深邃的理论洞察力、强烈的历史使命感及科学的研究方法,从早期对现实的人的生存境遇的人道关注,到中晚期对资本主义条件下人与自然关系的经济学考察和哲学反思,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中存在的生态环境问题,分析了其深层原因,探索了其解决途径,并展望了人与自然真正统一的未来美好社会,形成了以人和自然的和谐共生关系建构为核心内容的生态理论。深入挖掘和系统阐述这一理论,对于我们今天反思人与自然关系,解决生态环境问题,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建设生态文明,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一、马克思主义人与环境之间关系的理论观点 在马克思主义看来,人与自然的价值关系是以实践为基础的。实践首先使自然界人化。自然界的人化就是人的本质力量的自然对象化过程。以一种物质的力量作用于自然界,改造自然界,这一过程就是人类通过实践创造对象世界,占有自然界的过程,其结果则产生了获得人的本质的自然界。这种获得了人的主观性、人的本质的自然界,就是所谓的“人化自然”,从外延上来说,就是纳入人类社会活动、纳人人的文化或文明之中的自然界,这种自然当然包括人自身的自然。它充分表明了人的主观性的超越性本质。于是,自然界本身则成为表现和确证人的本质力量所不可或缺的重要对象。“在实践上,人的普遍性正表现在把整个自然界——首先作为人的直接的生活资料,其次作为人的生命活动的材料、对象的工具——变成人的无机的身体。”实践不仅是自然界人化、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的过程,而且同时也是人的自然化过程。 马克思主义认为,自然的人化和人的自然化是人类实践中人与自然相互作用的两个过程,它们在实践中的统一就是社会历史。马克思主义认为,资本主义社会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表现出来的盲目性和反自然性,主要体现在对待外部自然界和人自身的自然上。就前一方面而言,人们对自然的无限制的开发,造成了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和生态平衡的破坏。就后一方面而言,“肮脏,人的这种腐化堕落,文明的阴沟(就这个词的本意而言),成了工人的生活要素。完全违反自然的荒芜,日益腐败的自然界,成了他的生活要求”。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创造了巨大的财富,但同时却又是对人的活劳动的巨大浪费,值得提出的是,在社会主义国家,随着生产力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也会出现同样的问题,如环境污染、机器对人的奴役等,这是因为在社会主义社会,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关系也没有得到彻底解决。这种人与自然之间的背离关系是一种真正的异化,它阻碍了人与自然之间正常的相互作用。 马克思主义强调,人生活在自然界之中,必须尊重自然界的客观发展规律。人能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去改造自然,但这种改造是以尊重自然界的客观规律为前提的。恩格斯就曾指出:“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马克思主义认为,人与自然异化的解决关键,在于人与人(社会)的异化的解决,即人与社会冲突的解决。这就是马克思曾经设想过的“自由人的联合体”。马克思指出,只有在共产主义条件下,人和自然的关系才能统一起来,“社会化的人,联合起来的生产者,将合理地调节他们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把它置于他们的共同控制之下,而不让它作为盲目的力量来统治自己;靠消耗最小的力量,在最无愧于和最适合于他们的人类本性的条

【新教材】2.1 细胞是生命的单位 导学案-浙科版高中生物必修1分子与细胞

第一节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单位 导学案 1.教学目标与核心素养 知道生物体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为细胞,且明了细胞学说和细胞的一般特征。在此过程中渗透核心素养中的生命观,任何生物(除病毒)都是由细胞组成的,我们有共同的起源,自然界的生命可以说与我们息息相关,每个人都应当善待生命,保护护生命,维系地球。科学思维素养的培养更多的可以体现在实验探究、观察,以及模型构建的过程中,培养理科逻辑思维的推理能力。 2.学习目标确定 能掌握细胞是生物体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能掌握构成细胞学说的内容;能掌握细胞的大小及其原理;能掌握细胞的种类(功能)由其结构决定。 3.学习重点难点 学习重点:细胞学说;细胞大小和原理;细胞种类(功能)和结构相关。 学习难点:细胞的一般特征,尤其是结构如何决定其功能。 【温顾知新】课前完成 自然界中有各种动物、植物和微生物,表象上看它们是完全不同的生物,但是是否在某种程度,它们具有相同的结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堂探究】重、难点突破 一、细胞学说 思考1:那细胞是如何发现的?为什么平常生活中我们看不到细胞? 活动1:思考回答,观看PPT课件。 思考2:展示不同时期科学家研究细胞发展历程,每个阶段的核心思想的提出。 活动2:细胞学说: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思考3:我们之所以对细胞的研究是伴随着显微镜的发展才发展起来的,最主要的原因是细胞体积很小,为什么? 活动3:细胞体积小的意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思考4:那我们体内的细胞都一样吗?你知道哪些细胞种类? 活动4:不同种类的细胞实际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同,由_______________决定。 思考5:那我们体内的细胞都一样吗?你知道哪些细胞种类?

浅谈人与环境的关系

浅谈人与环境的关系 在人类社会飞速发展的今天,人与环境的关系已是人们必须重视的课题。我们已经一次又一次的感受到环境问题所给我们的警告。人与环境的关来具有辩证性质,但人类对它的反思却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才逐渐成熟起来。环境指的是围绕着人和一切生物的一切外在条件,包括环境、城市环境、社会环境、社会生活方式、文化心态以及社会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等诸多方面的因素。“山水有灵,天人和一”“人与天地相应”这是传统中的宇宙观,这不仅说明了人和自然界的相互关系;也表达了环境和人类之间的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 人与环境的关系问题是一个古老的课题,自从有了人,就有了人与环境的关系。 马克思关于人与环境关系的思想 马克思明确指出:“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马克思的真正贡献,不在于指出了人与环境之间的互动茉系,而在于揭示了消解人与环境之间悖论的契机和基础。在马克思看来,要真正走出人与环境的悖论所造成的怪圈,必须诉诸于人的现实活动,亦即实践。这正是马克思的实践唯物主义不同于也优越于旧唯物主义的一个重要特征。 人与自然环境、社会环境、文化环境之间矛盾的最终解决,只能诉诸于人的实践的历史发展。在马克思看来,人与环境之间异化关系的彻底扬弃,只有通过历史的无限发展才能完成。而历史的发展又只能在实践的基础上获得实现。因此,人与环境矛盾的最后克服,只能诉诸于实践及其发展。所谓“人和自然界之间、人和人之间的矛盾的真正解决”,就是说人的自然化和自然的人化、人的社会化和社会的人化、人的文化化和文化的人化的彻底完成,亦即人与自然环境、社会环境、文化环境之间的异己化关系被最终超越,从而使人的改变与环境的改变不再表现为两种互为外在的而且相互否定和矛盾的规定,而是完全变成两种互为内在的同一个过程。 当今关于人与环境关系的思考 在人与文化环境的关系问题上,有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上的规定。人与环境的关系是相对的,也是相生的,在“相对”的阶段中,人改变环境,让环境来顺应人,或人被环境改造,一旦度过相对的阶段,人与环境

【新教材】2.5细胞在结构和功能上是一个统一整体练习-浙科版高中生物必修1分子与细胞(解析版)

2.5 细胞在结构和功能上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班级: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下列关于细胞和细胞结构的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A.功能不同的生物膜中,其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也是不同的 B.能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可以没有叶绿体 C.被称为“软黄金”的黑枸杞,其果实呈深黑色,是因为液泡中色素的种类和含量导致 的 D.植物细胞的细胞膜和细胞核膜具有选择透过性,而细胞壁和核孔具有全透性 【答案】D 【解析】 不同的生物膜上含有的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不同,因此功能也不同,A正确;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但是能够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不一定含有叶绿体,如蓝藻,B正确;黑枸杞的果实呈深黑色,与其液泡中含有的色素的种类和数量有关,C正确;植物细胞的细胞核上的核孔是大分子物质进出的通道,具有选择性,D错误。 2.进行生物实验时正确选择实验材料和方法是得出正确结论的前提。下列有关实验材 料或方法的选择,正确的是() A.研究分泌蛋白的形成过程——同位素示踪法 B.利用废旧物品制作的真核细胞模型——概念模型 C.提取并研究细胞膜的化学成分——公鸡成熟的红细胞 D.观察叶绿体——人口腔上皮细胞 【答案】A 【解析】 A、研究分泌蛋白的形成过程采用同位素示踪法,A正确; B、利用废旧物品制作的真核细胞模型为物理模型,B错误; C、公鸡不是哺乳动物,其成熟的红细胞含有核膜和各种细胞器膜,不宜作为提取并研 究细胞膜的化学成分的实验材料,C错误; D、观察细胞的叶绿体要选择含有叶绿体的细胞作实验材料,D错误。 故选A。 3.如图表示某动物细胞合成的分泌蛋白运输到细胞外的过程示意图。下列叙述不正确

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下册第四章第1节人类发展与环境问题同步练习D卷

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下册第四章第1节人类发展与环境问题同步练习D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单选题 (共22题;共44分) 1. (2分)目前,全人类共同关注的重大问题是() A . 发展生产,提高经济效益 B . 控制人口,降低出生率 C . 处理好人类与环境的关系 D . 发展农业生产,提高粮食产量 2. (2分)关于人口增长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 人口迅速增长有利于资源的开发和环境的保护 B . 人口增长过快,数量过多,会出现许多社会问题 C . 人口增长过慢,会出现劳动力短缺,人口老龄化的问题 D . 人口的增长应与经济、社会的发展相适应,与资源、环境相协调 3. (2分)下列对资源、环境和社会产生积极影响的是() A . 计划生育 B . 人口膨胀 C . 随意开发资源 D . 限制人口的增长 4. (2分)人类必须控制人口增长的原因包括() A . 资源有限 B . 生物圈有一定的承受力 C . 生活水平逐渐下降

D . A和B 5. (2分)从1981年到1998年,我省城区绿化覆盖率从6%提高到27.2%。以下说法中最确切的是() A . 绿化覆盖率的提高,说明浙江的人口在减少 B . 绿化覆盖率提高了,建筑物必然减少,因而是不经济的 C . 绿化覆盖率的提高,有利于改善城区的生态环境 D . 提高绿化覆盖率,主要是为了防止城市受到酸雨污染 6. (2分)由于20世界全世界人口爆炸性增长,因此21世纪控制人口的唯一选择是() A . 降低出生率 B . 提高成活率 C . 不准生育 D . 气候条件不好 7. (2分)由于人口激增,遭受破坏最严重的是() A . 农业生产 B . 城市环境 C . 各种能源 D . 生物圈 8. (2分)2014年“6·5”世界环境日中国主题为“向污染宣战”。下列有关环境问题的叙述中与主题不相符的是() A . 保护空气,减少有害气体和烟尘的排放 B . 使用填埋法处理不能降解的生活垃圾 C . 爱护水资源要节约用水和防止水体污染 D . 努力实施“绿色化学”,减少化学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环境与人类的关系

环境与人类的关系 关键词:人类与环境水污染协调 一:环境的含义及其与人类的关系和作用 所谓“环境”,是指环绕于我们周围的各种自然因素的总和,是指人类赖以生存、从事生产和生活活动的外界条件。自然环境是人类生存、繁衍的物质基础;保护和改善自然环境,是人类维护自身生存和发展的前提。这是人类与自然环境关系的两个方面,缺少一个就会给人类带来灾难。 我们生活的自然环境,是地球的表层,由空气、水和岩石(包括土壤)构成大气圈、水圈、岩石圈,在这三个圈的交汇处是生物生存的生物圈。这四个圈在太阳能的作用下,进行着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使人类(生物)得以生存和发展。据科学测定,人体血液中的60多种化学元素的含量比例,同地壳各种化学元素的含量比例十分相似。这表明人是环境的产物。人类与环境的关系,还表现在人体的物质和环境中的物质进行着交换的关系。比如,人体通过新陈代谢,吸入氧气,呼出二氧化碳;喝清洁的水,吃丰富的食物,来维持人体的发育、生长和遗传,这就使人体的物质和环境中的物质进行着交换。如果这种平衡关系破坏了,将会危害人体健康。 人类为了生存、发展,要向环境索取资源。早期,由于人口稀少,人类对环境没有什么明显影响和损害。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自然条件主宰着人类的命运。到了"刀耕火种"时代,人类为了养活自己并生存、发展下去,开始毁林开荒,这就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环境。于是,出现了人为因素造成的环境问题。但因当时生产力水平低,对环境的影响还不大。 到了产业革命时期,人类学会使用机器以后,生产力大大提高,对环境的影响也就增大了。到本世纪,人类利用、改造环境的能力空前提高,规模逐渐扩大,创造了巨大的物质财富。由此可见,人类已在环境中逐渐处于主导地位。 环境污染会给生态系统造成直接的破坏和影响,如沙漠化、森林破坏,也会给生态系统和人类社会造成间接的危害,有时这种间接的环境效应的危害比当时造成的直接危害更大,也更难消除。当然,环境污染的最直接、最容易被人所感受的后果是使人类环境的质量下降,影响人类的生活质量、身体健康和生产活动。例如城市的空气污染造成空气污浊,人们的发病率上升等等;水污染使水环境质量恶化,饮用水源的质量普遍下降。严重的污染事件不仅带来健康问题,也造成社会问题。随着污染的加剧和人们环境意识的提高,由于污染引起的人群纠纷和冲突逐年增加。环境污染问题越来越成为世界各个国家的共同课题之一。 二:以水污染为例来分析污染和危害 水体是指河流、湖泊、池塘、水库、沼泽、海洋以及地下水等水的积聚体。

浙教版科学中考复习专题10:人、健康与环境(II)卷

浙教版科学中考复习专题10:人、健康与环境(II )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单选题 (共12题;共24分) 1. (2分)下列关于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 . 发生非特异性免疫的结构主要是皮肤、黏膜、吞噬细胞等,发生特异性免疫的结构是机体的免疫系统 B . 非特异性免疫出现快、作用范围广,特异性免疫出现慢、作用范围小、针对性强 C . 特异性免疫是在非特异性免疫的基础上形成的 D . 非特异性免疫是在特异性免疫的基础上形成的 2. (2分)下列措施中,属于计划免疫的是() A . 注射青霉素 B . 注射抗生素 C . 口服消炎药 D . 口服脊髓灰质炎糖丸 3. (2分)基本盖的研实小组利用基因“魔剪”CRISPR/Cas9编辑核术,开发出一种有效方法,能破坏艾滋病毒(HIV-1)的基因,成功抑制感染细胞内HIV-1的增殖。根据上述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艾滋病病毒是一种单细胞生物 B . 艾滋病是一种传染病,艾滋病病毒是它的传染源 C . 从免疫学角度判断,艾滋病病毒属于抗体 D . “魔剪”技术的应用可以改变艾滋病病毒的遗传物质 4. (2分)小李同学为了宣传安全用药,草拟了四条宣传标语,其中不恰当的是()

A . 只用中药,不用西药 B . 安全用药,重于泰山 C . 科学用药,安全用药 D . 是药三分毒,用药遵医嘱 5. (2分)与降低恶性肿瘤的发病率关系不大的是() A . 改变吸烟、偏食等不良习惯 B . 少食用含高蛋白的食物 C . 不食用含黄曲霉素的霉变食物 D . 少食用烧烤烟熏的食物 6. (2分)下列不属于人体免疫器官的是() A . 脾脏 B . 淋巴结 C . 胰脏 D . 胸腺 7. (2分)为了防止艾滋病传入我国,政府决定停止一切血液制品的进口、其目的是() A . 控制传染源 B . 保护易感者 C . 消灭病原体 D . 切断传播途径 8. (2分)科学家屠呦呦因发现青蒿素(植物黄花蒿的提取物)可用于治疗疟疾而获得诺贝尔奖疟疾是由单细胞动物疟原虫引发的疾病.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A . 对黄花蒿适当增强蒸腾作用可以增加其对无机盐的吸收

人类疾病与环境的关系

人类疾病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王俊娥 【摘要】:环境可分为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自然环境是围绕在人们身边的自然因素的总称。人类与自然环境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人类需要利用自然环境中的各种资源来为自己创造更好的生存环境,同时也需要保护自然环境,维护自然环境的平衡。当人类只注重自己的发展而忽略自然环境,人类就将会遭到大自然的报复。人类很多疾病便是因为自然生态遭到破坏而爆发,人类的疾病也会随自然生态环境的变化而发生变化。 【关键词】:自然环境与人类相互作用自然疫源性疾病水污染肺癌 人类与自然环境的关系是密不可分,自然环境与人类相互作用,人类利用环境,改造环境,同时也被环境所制约。如果在人类的利用自然环境的过程中毫无节制,自然环境将会给人类带灾难,其中就包括疾病。每年人类死亡人数很高,其中很大一部分死于疾病,而且很多疾病都是由自然环境的所引起的。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中的许多因素综合地作用人体,在某些条件下可对人体健康产生有益的作用,在另一些条件下也会产生不良影响。人与环境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表现在机体的新陈代谢上,即机体与环境不断进行着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与转移,使机体与环境之间保持动态平衡。上述平衡状态,一旦破坏,即可产生对机体不良影响甚至发生疾病和死亡。

自然疫源性疾病常指某些自然环境为病原体在野生动物间传播创造良好条件,人类进入这些地区时通过媒介节肢动物或宿主脊椎动物等而受到病原体感染所致的传染性疾病。这类疾病的病原体的主要宿主有兽类、鸟类、家畜、家禽等,媒介主要有蚊、蜱、螨类等。目前全球一些比较严重的传染病,几乎均属于自然疫源传染病。随着社会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及科学技术进步,传染病防控体系不断完善,监测水平逐渐提高,我国传染病预防控制工作取得了很大的进展。近十几年来,自然疫源性疾病的发病和死亡整体水平下降。根据传染病疫情报告统计,1991—2006年全国鼠疫、HFRS、狂犬病、乙脑、钩体病、布病、登革热、疟疾等重要自然疫源性疾病报告病例1859295例,死亡39028例,发病比例由90年代初期的7%左右降至2%,下降近70%,死亡比例则由50%降至目前的40%左右随着生产方式的变化、生活条件的改善、预防控制和免疫措施的推广应用,以及健康教育的普及,从自然疫源性疾病单个病种的流行趋势来看,HFRS、乙脑、疟疾、钩体病等曾是“强势”传染病的疫情有大幅度的回落,截止到2006年,其发病增长速度(定基比)依次-68.79%、-68.60%、-40.59%和-97.85%,呈现稳中有降的态势;而布病、狂犬病和登革热等在20世纪曾得到有效控制,但在21世纪之初有所上升,至2006年,其发病增长速度(定基比)依次为2403.58%、56.36%和15.74%,形势不容乐观;而处于法定传染病之首的鼠疫,其疫情虽呈明显下降趋势,但步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世界流行趋势的发展,其疫情也呈现上升趋势,鼠间疫情相当严重,新疫源县不断出

七年级生物下册第七章-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测试题(带答案)

初中生物-人教版(新课标)-七年级下册-第七章-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专题练习 一、单选题 1.下列叙述与可持续发展观点相悖的一项是() A.当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相矛盾时,首先保护当代人的利益 B.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 C.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D.既要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要保护环境 2.气候变化是当今全球面临的重大挑战。遏制气候变暖,拯救地球家园,是全人类共同的使命。下列行为会导致温室效应加剧的是 A.绿化美化环境 B.在田间焚烧秸杆 C.发展新型可再生能源 D.淘汰高耗能企业 3.减轻空气污染,改善空气质量的根本措施是() A.植树造林 B.清运垃圾 C.洒水 D.减少污染物的排放 4.爱护环境,保护地球。下列做法与这一理念相符的是() A.使用一次性筷子 B.燃放烟花爆竹 C.使用环保购物袋 D.购买精包装商品 5.下列人类活动不会对生物圈造成破坏的是() ①围湖造田②排放污水③植树造林 ④焚烧垃圾⑤养花种草⑥喷药灭虫 A.③⑤ B.①② C.①②④⑥ D.②④⑤⑥ 6.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以下做法与此不相符的是() A.植树造林 B.随意引进生物新品种 C.可回收垃圾的再循环利用 D.节能减排,减少污染 7.我们都应该成为解决环境问题的参与者,下列做法不利于解决环境问题的是() A.实行垃圾分类及回收再利用 B.农田作物秸秆还田再利用 C.不浪费水电资源和生活物品 D.随意丟弃使用过的废旧电池 二、判断题 8.一次性筷子方便、干净、卫生,应大力推广使用。 9.多植树或减少汽车尾气的排放,都可以有效改善北京的空气质量. 10.温室效应使地球温暖多雨,对农作物的生长有好处. 11.目前生物圈压力大的主要原因是地球南北极的冻土还没有被开发. 12.在我国西部大开发中,大力植树造林的首要目标是增加木材产量. 三、填空题 13.人类活动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有乱砍滥伐、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等. 14.在生活垃圾中,废灯管属于________垃圾;废塑料属于________垃圾. 15.温室效应是指大气中的________增加造成的,导致地球温度升高. 16.随着人们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生态农业应运而生.生态农业是通过建立人工________ ,形成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相统一的现代化农业生产体系.

高中生物第五章生物的进化第三节生物多样性为人类生存提供资源与适宜环境练习1含解析浙科版必修2

第3节生物多样性为人类生存提供资源与适宜环境 1.生物多样性的概念包括三个层次(水平),指出以下4个选项中错误的一个( A.生态系统多样性 B.遗传多样性 C.物种多样性 D.生态效率多样性 【答案】D 【解析】生物多样性的概念:生物多样性,简单地说,就是生物及其生存环境的多样性;确切地说,生物多样性包括包括地球上所有的植物、动物和微生物及其所拥有的全部基因和各种各样的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通常有三个主要的内涵,即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基因(遗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2.就地保护生物多样性的主要场所是 A.动物园 B.植物园 C.自然保护区 D.天然的热带雨林 【答案】C 【解析】就地保护,主要指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人们把含保护对象在内的一定面积的陆地或水体划分出来,进行保护和管理,这就是自然保护区.它保护了不仅珍稀野生动物还保护了野生动物赖以生存的栖息环境,自然保护区是“天然基因库”,能够保存许多物种和各种类型的生态系统,是就地保护的主要场所。 3.实施迁地保护的主要手段不包括 A.建动植物园 B.建水族馆 C.建基因库 D.建立自然保护区 【答案】D 【解析】 迁地保护通过异地建立动物园、植物园、树木园、野生动物园、种子库、基因库、水族馆等不同形式的保护措施,对于那些比较珍贵的物种、具观赏价值的物种或其基因实施由人工辅助的保护。建立自然保护区属于就地保护。

4.下列哪一项不是生物多样性的内容 A.多种多样的基因B.丰富的物种数目 C.丰富的个体数量D.多种多样的生态系统 【答案】C ABD、生物多样性通常有三个主要的内涵,即基因的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ABD正确。C、丰富的个体数量不是生物多样性的内容,C错误。 故选C。 5.下列有关生物进化的表述,错误的是 A.捕食者的存在可促进被捕食者的进化 B.生物之间的相互关系影响生物的进化 C.突变和基因重组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D.生物多样性的形成是生物进化的结果 【答案】C 【解析】 捕食者与被捕食者是相互选择共同进化的,A正确;不同生物之间的相互选择共同进化的,B正确;生物进化的方向是由自然选择决定的,C错误;生物多样性是共同进化的结果,D 正确。 6.海豚与鲨鱼分别属于哺乳纲和鱼纲,二者体型和运动器官的外观具有许多相似之处。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种群内基因频率改变的偶然性随种群数量下降而上升 B.种群内个体自由交配就能够保持种群的基因频率不变 C.鲨鱼捕食个体数量较多的鱼类种群有利于保持生物的多样性 D.海豚与其他哺乳动物的基因库差异可能小于其与鱼类基因库的差异 【答案】B 【解析】 A、种群数量越大,种群内基因频率改变的偶然性越低,所以种群内基因频率改变的偶然性随种群数量下降而上升,A正确; B、种群内个体自由交配,同时因为自然选择、基因突变等因素,不一定能够保持种群的基因频率不变,B错误; C、鲨鱼捕食个体数量较多的鱼类种群,能为其他物种腾出空间,有利于保持生物的多样性,

【新教材】3.3.1 物质通过多种方式出入细胞 练习浙科版高中生物必修1分子与细胞(解析版)

3.3.1 物质通过多种方式出入细胞 一、选择题 1.要是细胞膜仅具有自由扩散的运输方式,则处理该细胞的物质最有可能是( ) A.淀粉酶 B.蛋白酶 C.脂肪酶 D.麦芽糖酶 【答案】B 【解析】细胞膜的主要物质组成为磷脂和蛋白质,自由扩散不需要载体蛋白,因此经过了蛋白酶处理,则只有以自由扩散方式进出的物质才能穿过细胞膜。 2.人体组织细胞从组织液中吸收甘油的量主要取决于( ) A.组织液中甘油的浓度 B.细胞膜上的载体数量 C.细胞中ATP(直接能源物质)的数量 D.细胞膜上的某种载体数量 【答案】A 【解析】甘油进入组织细胞的方式是自由扩散,其吸收量主要取决于组织液中甘油的浓度,与能量和载体无关。 3.如图所示在一定范围内细胞膜外某物质浓度变化与该物质进入细胞 膜内速度的关系,据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物质进入细胞的方式是自由扩散 B.该物质通过膜时必须与载体蛋白结合 C.该物质可能是水或甘油 D.该物质能从浓度低的一侧向浓度高的一侧移动 【答案】B 【解析】曲线反映了该物质进入细胞需要载体蛋白,可能是主动运输,也可能是协助扩散,因此该物质不可能是水或甘油。 4.组成细胞膜的磷脂和蛋白质分子的排布有下述特点,其中描述细胞膜基本支架特征的是( ) A.膜两侧的分子结构和性质不尽相同 B.磷脂分子排布成双分子层 C.蛋白质分子附着和镶嵌于脂质分子层中 D.蛋白质分子和磷脂分子具有相对侧向流动性 【答案】B 【解析】细胞膜是由蛋白质分子和磷脂分子组成的。

其中磷脂双分子层构成膜的基本支架。 5.有一种物质能顺浓度梯度进出细胞,但却不能顺浓度梯度进出无蛋白质的磷脂双分层膜。这种物质出入细胞膜的方式是( ) A.自由扩散 B.协助扩散 C.主动运输 D.胞吞或胞吐 【答案】B 【解析】顺浓度梯度的运输方式为被动运输,需蛋白质载体的被动运输为协助扩散 6.如图表示一种物质的跨膜运输方式,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该膜中载体也能运输蔗糖 B.碘以该方式进入海带细胞 C.该方式不会出现饱和现象 D.该方式发生在被运输物质从高浓度到低浓度时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物质的跨膜运输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的识图分析与比较能力。据图可知,葡萄糖进入细胞需要载体,而不需要能量,故该跨膜运输方式为协助扩散,只能从高浓度运输到低浓度;跨膜运输中的载体具有专一性,运输葡萄糖的载体不能运输蔗糖;碘进入细胞的方式为主动运输而不是协助扩散;由于膜上运输相应物质的载体数量是有限的,故运输会达到饱和。 7.H2O和乙醇等亲水性小分子物质是通过单纯扩散进出细胞膜的,这是因为细胞膜( ) A.具有转运这些物质的蛋白质 B.基本结构是磷脂双分子层 C.具有小于1.0nm的孔 D.具有内吞作用 【答案】C 【解析】单纯扩散叫自由扩散。因为膜的基本支架是磷脂双分子层,所以很多物质通过膜的扩散都和它们在脂肪中的溶解度成正比。脂质分子优先通过膜,疏水性分子较易扩散,而亲水性分子和离子主要通过膜上的小孔进行扩散,这种小孔的直径小于1nm,膜蛋白的亲水基团嵌在小孔表面,因此直径小于1nm的分子就可穿膜扩散。 8.细胞膜的结构特点是具有一定的流动性,下列实例中能反映该特点的是( ) ①高尔基体形成的囊泡与细胞膜融合②变形虫能伸出伪足③植物根细胞对矿质元素的吸收④核糖体中合成的蛋白质进入细胞核⑤吞噬细胞吞噬病菌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⑤ D.①②③④⑤ 【答案】C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