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新时期高考历史命题变化

新时期高考历史命题变化

新时期高考历史命题变化
新时期高考历史命题变化

新时期高考历史命题变化

高考体现的是对学生综合能力素质的考查。自我国建国以来,准确的说是自1977年恢复高考制度以来,高考改革在艰难中探索,在实践中发展,不断总结经验,摸索规律,走出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的考试之路。历史学科作为文科类学生的必考科目,考查内容和能力要求也经历了一个良性的发展历程。今天我将对新时期高考历史命题变化做一个简单总结。

第一阶段,1950~1965年,在初创时期,命题强烈的受到当时政治环境的影响,试卷内容弥漫着了上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意识形态气息。教育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社会政治的变化和史学的热点转移也直接影响到中学历史教学指导思想。教育部于1952年3月18日颁发《中学暂行规程》(草案):“中学教育的任务,是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毛泽东思想和普通文化知识教育青年一代。”1963年颁布的《全日制中学历史教学大纲(草案)》典型地体现了“文革”以前国家实施历史教育的根本目的。《大纲》要求通过历史教育“在于给学生以有关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的基本知识,使学生了解中国和世界的重要历史事件和人物,使学生掌握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从原始社会到社会主义社会各个历史阶段的重要情况,从而认识历史发展规律,理解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必然胜利。培养学生热爱共产党、热爱祖国、树立为社会主义、共产主义革命事业奋斗的信心和决心”。教育指导思想的转变和历史教学大纲的内容中深刻的影响着这一时期高考历史试卷的内容。所以这一时期高考历史命题基本上以知识识记为主,题型较单一,以主观性试题填空题和问答题两张题型为主,名词解释题、改错题、简答题、列举题偶尔出现。类型数量少,没有形成稳定的题型结构,主观随意性强,不规范。

第二阶段,1966~1976年,1966年“文革”开始,高考制度首当其冲收到批判,高考历史命题中断。1972年全国正式恢复招生工作。文化条件是考生具有相当于初中毕业以上文化程度,大学招生取消考试,实行自愿报名、群众推荐、领导批准、学校复审的办法。我国高校入学制度进入推荐入学时期,就在1972年,招收了13.3万工农兵入学,因为把路线觉悟放在招生条件首位,所以入学学生基础知识水平参差不齐。

第三阶段,1977~1990年代初,历史命题曾经再度考察知识的再现,仍然

注重革命史的考查,考查学生的识记为主。

重点介绍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新时期高考历史命题的侧重点。

1977年恢复高考以来,历史命题再度考察知识再现,仍然注重革命史的考查。考查以识记为主,反映出高考命题尚未走出徘徊,“两个凡是”“左”倾错误还在继续。一直延续到1980年代,虽然这一时期恢复双百方针,思想解放,科教发展,但是历史高考命题依然没有太大的变化。

1978 年,教育部颁布了《全日制十年制学校中学历史教学大纲(试行草案)(第一版)》(下文简称《1978年大纲》),这是“文化大革命”结束后制定的首个历史教学大纲,在教学目的和要求中,“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的历史知识,了解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的重要事件和历史人物,逐步培养学生树立阶级斗争、人民群众创造历史、历史按规律发展、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和上层建筑反作用等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观察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这一阶段的高考历史科命题指导思想表现在重视考查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运用。1986年,国家教委公布了《全日制中学历史教学大纲》(下文简称《1986年大纲》),把中学历史教育的目的和任务规定为:“掌握基础的历史知识,了解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的重要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逐步培养学生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以及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基本观点观察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与《1978年大纲》相比,《1986年大纲》有两个明显的变化:一是肃清了“文化大革命”极左思想的流毒,二是在“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部分提出,“历史教学必须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全面完成历史教学的三项任务,在传授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思想教育和能力培养。”在能力培养方面,“要注意历史发展的纵向联系;还要注意同一历史时期政治、经济、文化内容之间,中外历史之间,历史学科和其他学科之间的横向联系,以培养学生的能力。”这一阶段试卷仍以填空、名词解释和问答题为主,借鉴国外标准化考试经验,历史学科在题型设计等方面进行了大胆的尝试,探索命制了单项选择、多项选择、填图识图、列举、搭配、材料解析等新题型,试题形式更加丰富,能力考查也更全面。在1985年单项选择题开始成为固定题型。除了选择题,另一种具有代表性的新题型是材料解析题。1989年,历史学科首先创设史料分析题,即现在的材料解析题,注重在试题中引用原始史料,着重考查考生对史料的甄别和对历史情境的思考,是历史学科能力考查的重要突破。1990年,历史学科就能力考查问题单独向国家教

委提案,要求历史学科进一步考查学科能力,摆脱简单的死记硬背式考查方法。此后,材料解析题不断使用新材料,突出历史学科以史料为研究基础的传统和特色,要求考生在提取有效信息的基础上运用比较、概括、分析、综合等方法解决问题。材料题的最佳形式是材料与设问相结合,即问题源于材料但又不拘泥于材料,能够有效纠正“死记硬背”的弊端。材料解析题用于高考历史科后,每年题量基本保持在3道左右,考生作答不仅要仔细辨析材料提取有效信息,还要运用所学知识对问题进行史论结合的阐述论证,较好地考查了考生综合运用历史知识的能力,也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题海战术”式的应试倾向。

恢复高考,统一命题,注重人才的选拔,体现了教育的公平和公正,但是历史命题改革要顺应时代发展和现实需要,还要学习借鉴他山之石,科学命题,要既重视基础,也要注重能力,培养高素质的人才。

由于前三个阶段我们年轻教师都没有经历过,都是听一些老教师提起的。那时的高考对于历史学科来说比较容易,主要就是靠死记硬背就可以。对于能力和素养的要求并没有体现。但是到了九十年代之后,对于能力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

第四阶段,1990年代~2010年,高考历史命题强调知识与能力并重,突出学科能力(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讨问题)考察。

1991年,国家教委考试中心出版了高考历史学科考试说明,对考试内容、能力要求、题型、题量等进行了详细的说明,以此作为高考命题的依据。历史学科命题开始走上专业化道路。关于能力考查要求,考试说明罗列了相对独立又互相融合的10项学科能力要素,包括:(1)再认、再现重要的历史事实。(2)通过历史现象初步理解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一些基本概念或观点(如:原因和结果,共性和个性,形成和内容,现象和本质,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继承和发展,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阶级和阶级斗争,人民群众及个人在历史中的作用等);初步掌握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说明历史现象。(3)从历史材料中最大限度地获取有效信息,分析问题,提炼观点;或从中选取某些有效信息支持特定论点。(4)运用所学知识,区分历史材料中客观事实和主观见解,并指出其立场、时代局限或社会偏见。(5)比较不同的历史材料,得出正确的结论。(6)比较历史事件、历史现象的异同。(7)评价历史事件、历史人物。(8)叙述历史现象产生、发展或消亡的

过程并概括其原因。(9)依据历史事实对某些观点进行论证。(10)作出文字准确、条理清楚的表述。

90年代,高考历史命题强调知识与能力并重,突出学科能力考察。这是改革开放深入、进一步融入世界的结果。改革开放进入新阶段,现代化建设成就突出。科技教育发展。全球化,信息化和多极化趋势加强,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流。高考注重文明演进及国内外热点问题。我国经济实力增强,教育改革深化,教育教学水平提高。当前以经济和科技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竞争,对人才要求提高。高考历史命题不断吸收国外先进经验,也从港澳台的历史命题中得到一些启发。比较注重学科的专业性、学术性和科学性。关注史料教学与研究,重视论从史出,史论结合,论由史证。经过1977年以后的不断研究探索,高考历史科命题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渐趋成熟,一些考查效果不理想的题型,如名词解释、选择搭配、列举等被淘汰,选择题、史料分析题、问答题作为历史学科的主要题型被固定下来。

从 2004年始,全国推行新课程改革,特别是颁布的新的课程标准,提出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3维课程培养目标。历史学科课程改革在内容设置上进行了重要调整,首先,将旧课程必修内容中的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和世界近现代史3部分内容按照政治文明、经济成长和思想文化的专题模块重新排列组合;其次,在必修模块中增加了古代希腊、罗马的城邦制度及民主思想等内容,同时删去学生在初中阶段已经学习过的部分知识点;最后,增设6个选修模块,如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等。

高考历史命题强调知识与能力并重,反映了中国社会转型的深化。也是教育教学和课程改革的反映,更是未来社会对人才提出的更高要求。

第五阶段,2010年以来,高考历史命题升级,强调能力的同时,更加注重学科的核心素养(历史的辩证思维,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价值观)。注重唯物史观和国内外热点问题,考查学生识记、分析、概括等综合能力,难度较大。

2010以来,高考历史命题升级,强调能力的同时,更加注重学科的核心素养,反映了时代的需要与国家崛起的需求。21世纪以来,多极化、全球化、信息化发展,综合国力竞争激烈。高考历史命题突出学科特点,贴近学生实际与现实生活。立德树人,价值导向。富有时代感与生活气息。一纲多本,开放兼容。

考察能力与素养,难度与技术不断提高。历史考试中大胆命制研究性学习,探究性测试和开放性试题。历史学科最新研究成果、研究课题也被引入高考命题中。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国史、党史、社会主义发展史、改革开放史等都成为热点问题。这就要求考生能够综合运用学科知识、思维方法,多角度地观察、思考,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试题设计更加注重素材选取的普遍性,突出知识之间的联系和体系,古今贯通,中外关联,要求考生能够基于试题情境深入思考,整合分散的知识点和史料线索,得出自己的观点和结论。

学科能力与素养要求顺应了课程改革与教学改革的趋势,也与世界性的教育改革浪潮相适应,反映了全球化、多极化与信息化的发展趋势,突出历史学科特征(解释与史料,时空概念),注重唯物史观与人类文明演进,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与民族精神。

从建国以来到现如今的高考命题发展中可以看出,历史学科的命题从注重基础知识,到注重知识与能力并重再到关注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体现的是高考命题侧重点的变化。虽然随着时代的变化,史学观点也在变化,我们的教学工具教材也在变化,但是历史学科体现的核心素养没有变。上次研训共同体有三位老师都提到了这个问题,说明了这个问题的重要性。也对像我一样的年轻教师产生重要影响。因为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往往只注重对知识的讲解,而忽视了对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所以现在学历史不容易,教历史更不容易。这是一个过程,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够实现,所以我们还得慢慢来。以后我们还需要向有经验的老师学习。

高考历史命题走向

2007年高考历史命题走向 考生在今后一段时间的历史复习中要把握以下理论导向: 一、文综历史高考命题的理论导向 1、基础性,注重考查学科基础主干知识。追求历史知识的覆盖面。 2、综合性,以考查学科内综合为主,学科间综合为辅。比例约为:学科内占80%,学科间占20%。 3、现实性(或称“时代性”),关注现实中的热点问题,考试为现实立意。 4、人文性,吸收新课标理念。考查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增加古代诗歌、民族文化、人的价值等内容。 5、地域性,分省命题,必然体现出地区性。这是今后分省命题的重要特点。 二、单科历史高考命题的理论导向 1、生产力是历史发展的终极动力。要强调:人类社会的历史首先是物质生产史,是政治文明史的基础;生产力是历史发展的终极动力,而阶级斗争是历史发展的动力之一,不是终极动力;生产力标准是评价历史的根本标准。 2、文明演进是历史发展的总纲。强调:人类几千年的历史首先是一部文明演进史,文明演进发展的总纲;文明每向前迈进一步,都要付出重大代价,付出不可避免。与取得的成就相比,代价是次要的。关联:我国改革开放成就与环境污染问题;我国贫富悬殊的现象。 3、现代化是近代现代历史发展的主线。工业化的内涵;城市化;科技化;环保化;信息化;现代化中的三种类型;整体世界的形成和发展是现代化进程的横向表现。 通过以上理论导向的分析,我们预测今年高考历史命题可能涉及如下专题,并建议考生加强这些专题的复习。 一、历史学科内专题(参照新课标) 1、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与社会变革。 2、统一的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形成与中外交往。 3、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4、古代中国思想史和科技文化史。 5、列强的侵略与晚清民国的政治。 6、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和现代中国的民主政治制度。

《北师大杨宁一教授谈高考历史命题》

杨宁一教授谈高考历史命题 (杨宁一:北师大教授,文综高考命题组历史学科负责人) 1、学科知识是考试测量的内容,它既是考试测量的对象,也是考试测量的基础。考试测量的研究首先需要从学科知识出发。历史学科的学科知识包括学科体系和基本知识点等。学科知识体系是在一定历史观指导下构建的,反映了对历史的总体认识,体现和涵盖了学科的主干知识,在考试测量中十分重要。只有把握住了学科知识体系,才能保证考试测量在历史观念方面的价值取向,保证考查的是主干知识。同时,考试测量的试题应该有三个命制目标:一个是命题的立意,即试题要有一定的主题思想;一个是能力考察的目标;一个是通过作答使认识得到提升,也就是使考试测量本身成为再教育的过程。命题的立意和认识的提升都源于学科知识体系。 2、解决新课标下考试测量的学科知识体系问题,首先需要史学观念的更新。在这个基础上,用文明史的观点整合新课标的模块和专题,构建学科体系。考试测量应该依据这一体系来把握主干知识,确定命题的基本思路、立意和认识的提升。 3、基本知识点是历史学科体系的构成要素,包括基本史实、重要的历史事件和人物、基本概念等内容。在考试测量中,基本知识点起到两重作用。由于对基本知识的掌握是考试测量的内容之一,知识点本身就是考查的对象。同时,对能力的考查也离不开基本知识点的支撑。尽管考试测量强调能力的考查,也有材料题等形式,不完全依托所学的知识点,但是必要的基本知识点在考试测量中的地位是无法取代的。 4、在考试测量中,试题所使用的基本知识点完全取自教材,论述题参考答案也依据教材,有时答案本身就是教材上的原文。 5、所有教材都是按照新课标编写的,因此考试测量中基本知识点的确定应该遵循新课标,而不是具体教材。但是新课标中教学内容的表述比较简略,和以前的教学大纲相比,文字量偏少,而且只有学习要点,没有内容概述。一些专题的表述高度概括,使得其涵盖的基本知识点有很大的不确定性。例如,必修课程中的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专题第(3)部分要求列举从汉到元的政治制度演变的史实,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专题第(1)部分要求列举1840年至1900年间西方列强的侵华史实;至于应该包括哪些具体史实也就是基本知识点,从课标中得不出现成的答案。 6、在新课标下,基本知识点的确定比较困难。在考试测量中,可以采取一些方法对此加以缓解,并且这些方法也符合注重能力考察的要求。例如,在命题时,适当增加材料题的比重,或者打破材料题的界限,选择题和论述题也提供材料,更多地设计新的情景,让考生运用平时学习培养出来的能力去分析解答试题。 7、考试测量固然是以能力为主,但是能力的考察也需要以一定的知识为依托,同时知识本身也仍然是考试测量的一部分内容。因此,确定学科的基本知识点是必要的。其实,即使没有明文确定的基本知识点,在考试测量的实际中也客观存在着一个判断:哪些知识可以考查,哪些知识不能纳入考查范围。 8、考试大纲做了较大调整,提出了四个目标,即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讨问题。这四个目标是文科三科共同的,是按照考试思维过程编排的。作为历史学科,以前考试说明提出的十项能力要求仍然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扎实做好高中历史新课程改革

扎实做好高中历史新课程改革 一、高中历史新课程改革势在必行 我国以往历史课程设置存在不合理之处:一是历史课由于被学生认为是实用性差和内容偏多,而排在最不愿意学的课程的第三位。二是在喜欢程度由高到低排列中,历史课靠后。三是大部分学生认为历史课“与现实结合得不太紧密”,教学内容离他太遥远,如《中国近现代史》,几乎就是中共党史、中国革命史,而实际上中共党史、中国革命史并不是中国近现代史的全部,说明教学内容必须改革。四是多数学生认为历史教师对教学内容的处理上“很一般,谈不上趣味性,也说不上特别枯燥”。五是大部分学生反映历史教师的教学方式只是以讲授为主,多数学生反映喜欢动手操作,讨论交流的教学方式,也就是大多数学生要求自我参与,说明传统的教师讲授为主的教学方式必须改革。六是多数学生认为目前自己学习历史课程的主要方式“以背诵记忆史实为主”,说明学生学习方式必须改革。七是多数学生认为现在的考试方式只能“部分反映学生掌握历史知识的程度”,大部分学生认为考试应是试卷考试与其他方式相结合,说明评价测量的体制必须改革。 二、高中历史新课程可能存在的优缺点 新一轮课程改革与过去的教学大纲相比,国家研究制定

的新历史课程标准更加突出了“以人为本”和“人文精神”的培养,新课标历史教材的研究史观也首次采用文明史观,文明史观则是反映了我国历史学科发展的新趋势。新课标历史教材的三个必修模块,就是从不同的角度体现了政治文明、经济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成果,六个选修模块也主要是针对文明史相关问题的。教材的一些具体内容,也都不同程度的渗透了这一史观。 高中历史新课程在使用中也可能出现一些缺点:一是理论性太强,缺乏感染力;二是教材内容多,容量太大,课堂教学处理困难,且主线不突出;三是有些内容未能完全达标,例如有关抗日战争的内容、对国民党正面战场的抗战只是轻描淡写,对国际不同力量的联合,对广大华侨的经济援助等内容只字未提;四是以专题方式学习,时间和空间的跨度大,而学生的历史基础知识普遍较差,这给高中历史教学带来了很大的压力;五是新课标要求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要掌握大量的史料,必须收集整理有关资料,而学生的课业负担比较重,时间很有限,上网查阅的条件并不具备。 三、高中历史新课改下教学可能面临的困境 (一)教学时间不足。课程改革给课堂教学注入了新活力,师生平等交往,教学互动,形成合作学习的良好课堂气氛。但由于教材容量过大,一些有益的课堂探究活动不能充分展开,往往由于赶进度而被迫草草收场。过多的内容与有

新课改背景下高中历史教学中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达成策略教育文档

新课改背景下高中历史教学中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达成策略 1997 年国际组织提出“核心素养”的概念,此后多国家、多地区纷纷 开展教育改革,以“核心素养”为目标的教育体系在多国逐渐形成。反观中国的教育体系,自2003 年教育部颁布《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提出了历史教学“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目标以来,我们逐渐形成了比较成熟的以三维目标为导向的历史教学模式,可是这种教学目标“一是三维目标作为中学课程总目标,并没有真正突出历史学科与其他学科的本质区别要求;二是在能力要求的层面上,现行初、高中历史课程的能力目标要求都在一个层次上,缺少明晰的、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学段梯度层次” [1] 。因此,新的一轮教育改革迫在眉睫,可喜的是2014 年教育部颁布《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明确提出建立“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和学业质量标准”的课程改革新要求,2016 年《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成果正式发布,基于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为目标的新一轮课程改革明确改革的方向,成为今后我们国家培养新世纪面向未来的新人才和提升我国教育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标杆。 那么高中历史核心素养由哪些内容组成呢?如何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培 养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呢?笔者拟着重从高中历史教. 学核心素养的提高策略作探讨。 一、高中阶段历史学科素养的组成

素养是一个人品德、品格、素质和能力的综合体现,是一个人由出生以来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及自我学习等综合因素影响而逐渐形成的一种综合素质,至于学科素养往往具有明显的学科特征,不同的学科对学生的具体学科素养要求不同,但指向相同,即通过本学科的学习让学生实现一种学习目标,即以学科知识为依托逐渐形成一种具有本学科鲜明特征的思维方式、学习能力、价值观导向及学科品质等因素构成的素质。抛开学科界限,“核心素养是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所需要的‘必备' 品格与‘关键' 能力,是思想、品性、知识、技巧、能力和情感等方面的高度融合” [2] ,核心素养体现了对一个人综合能力的要求,这是未来人才的发展方向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具体到历史学科的核心素养,教育部2016 年颁布的《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征求意见稿)》明确指出:“历史核心素养是学生在学习历史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具有历史学科特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是历史知识、能力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的综合表现,包括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和家国情怀五个方面。”[3] 由此可以看出,高中生历史学科素养要求不仅进一步体现了历史学科与其他学科的区别度,而且体现了对以往三维目标的综合化及面对新时代教育改革的新要求而做出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体现同时是贯彻落实十八大以的反映, 来“立德树人”教育要求的具体体现。 二、高中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达成策略有了明确的课程改革目标和方向,接下来如何在教学实践中落实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呢?结合近几年教

高考历史命题思路与复习指导

高考历史命题思路与复习指导 命题思路: 1. 以能力立意,将知识、能力、素质考查融为一体。 2. 考查考生对基本的历史知识和历史发展脉络的掌握和理解程度, 3. 在唯物史观指导下运用历史思维和历史学习方法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 以及初步的科学与人文素养, 5. 注重运用“新材料、新情境”,贯通古今,关联中外,强调与现实生活和社会发展的联系, 6. 注重时代性和实践性,鼓励考生从历史中学会思考。 7. 适应使用经全国中小学教材委员会初审通过的各版本普通高中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的考生。 考试要求与答题路径:“审题—→发现和分析有效信息—→联系背景知识—→设计解决问题的路径—→进行推理、判断、分析、综合、比较—→说明、论证问题和表达结论”。 考试内容 ※第一是考学科知识体系。 所谓考学科知识体系,不是指考察的知识的覆盖面,而是从整体上把握知识点,强调某个知识点在整个知识体系中的地位和意义。 学科知识体系是学科内综合的主要内容。学科内的综合就是把各个有联系的不同的知识点综合成一个整体即知识体系或知识结构,每一个知识点都是知识体系或知识结构的一部分。而这样的知识点主要是指学科主干知识。就历史学科而言,除了历史学科基本理论和观点之外,主要指的是能反映生产力发展水平的知识点,能说明经济结构、生产关系、阶级关系特点和发展演变的历史史实,能体现不同历史时期的主要矛盾、时代特征和时代主题的历史事件。这些主干知识,构成了社会历史发展的概貌,反映了人类历史发展的规律。 从近几年的高考试卷来看,已形成了这样的命题特点,即从历史学科主干知识和现实问题相结合的角度确定主题,选择典型性或再生性知识设计情境,从对历史知识的定性分析、内涵揭示、整体把握和学科研究方法等方面提出问题。过去的高考主要考察的是考生熟练掌握历史知识的能力,现在的高考主要考察考生的历史思维能力。主题鲜明、时代感强、知识点针对性强、设问构思精巧、灵活,业已成为高考文综命题的一大特点。 因此以考试说明为依据,以历史学科基本理论和观点为核心,围绕解决现实问题对知识进行研究,对知识点进行全面复习,重点不是对知识点的记忆,关键是对知识点进行理性定位,进而形成以知识板块和知识网络为主体的学科知识体系,是教师指导考生应考复习中必须首先完成的工作。 ※第二是考综合。考试说明中对文综高考的定位是“文科综合能力测试”。 文科综合能力测试更强调考查考生对文科各学科知识整体把握、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考试既反映各学科知识之间的系统联系,又表现注重学生思考、知识迁移、多层次、多角度分析解决问题的通识教育理念。跨学科综合命题的主体设计思想是“以问题为中心、以人类所面临和关心的或现实、重大的社会问题为素材”。以现实问题立意,结合各学科主干知识和内在联系,利用现实问题进行学科渗透,通过现实问题体现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协调发展的现代意识,继而考查学生对现实问题的分析与解决的能力。近几年的高考文综命题对社会热点采取了隐性介入的方式。考生在应考复习中要采取“关注热点、夯实基础、拓展思维、冷热有度”的策略。 通过对近几年高考文科综合试题的分析,总结出综合试题的命题步骤为 “明确主题---选择素材---确定切入点---设计问题”。综合性试题最理想的设计应是“既不为服从主题而牺牲学科主干知识,也不为服从学科主干知识而支解主题。”2002年《清明上河图》一题则为理想的跨学科综合试题,分析北宋后导致东京商业衰落的社会政治原因和这里黄河河段经常泛滥的原因,最后讨论开封今日的城市发展与建设方向,该题既不为服从主题而牺牲学科主干知识,也不为服从学科主干知识而支解主题。由此可见,高考命题者在跨学科综合试题的设计思想方面正逐渐走向成熟。历史学本身就是一门综合性学科,它包含政治、经济、文化等社会方面内容,也涉及人口、资源、环境等自然因素。考生要注意在社会科学的范畴中深入挖掘历史学科主干知识与政治、地理学科之间的有机联系,明确历史经验的现实借鉴意义,整合出跨学科的知识体系。 ※第三是考能力。 考试说明明确指出了文科综合能力测试的记忆、理解、应用三个层次。

新课程条件下高中历史课堂有效教学的研究结题报告

《新课程条件下高中历史课堂有效教学的研究》 结题报告 茂名市第十七中学西校区(原茂名市实验中学) 课题主持人:廖茂菊 课题组成员:伍尚康、吴国恒、陈欣、梁仁厚、王少帅 钟泽佳、程朝凤、周赛红、钟瑞梅 一、本课题的研究背景、研究现状及趋势 2004年秋季起,高中新课程改革实践在广东等五省区试行,高中历史课堂教学状况悄然发生了变化:教材的编排体系呈现多样化,版面设计内容丰富多彩,学生的学习兴趣日渐浓厚;学生在课堂活泼多了,变得敢于举手,敢于质疑,敢于发表不同见解;同时,教学手段的现代化、教学资源多元化也给教师的课堂教学带来了诸多的便捷。实施新课改应让课堂孕育着生机和活力,应让其成为学生个性张扬和生命涌动的舞台,但随着课改的深入和推进,我们也逐渐感受到课改后的一些反常现象,特别是在教师课堂教学行为,学生学习状态,课堂教学整体效益上存在着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 如果我们深入到高中历史教学课堂,就会发现,低效、无效甚至根本不讲成效的教学现象俯拾皆是,某些所谓的“新课堂”仍然明显带有师生剧本化的表演,不少冠以“活动式”、“研究性”等新型教学课堂教学在本质上仍沿用了传统的“填鸭式”的教学方法,有些教师因一味追求教学的动态生成性、教学内容的生活化处理和开展所谓的“研究性学习”而影响了新课改有效实施的现象大量存在,课堂教学有效性缺失仍然是目前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亟待解决的问题。 我市在本课题研究领域尚欠深入具体,未能根据生源实际情况得到一套可以套用的方法,可操作性较弱,我校在本课题研究更是欠缺。本课题主要针对当时我校高中历史课堂教学存在效率低下的实际而进行的应用性探索研究,其目的在于从现有的新课程背景下有效教学理论和实验研究成果上,提出一些实践操作措

高考历史试题常见命题用语解释及应用

高考历史试题常见命题用语解释及应用(上) 内容提要: 一、背景要素:原因、条件 (一)原因类 1、根本原因直接原因主要原因主观原因客观原因 2、目的、根本目的、直接目的 (二)条件类 1、条件根本条件最重要条件历史必然条件 一、背景要素:原因、条件 [词语解释]“背景”是指:事态发生、发展、存在和变化起重要作用的历史条件或现实环境。“原因”是指造成某种结果或引起其他事情发生的条件。可见,“背景”、“原因”、“条件”三者有时可以通用。但严格说来“背景”所包含的内容又比“条件”和“原因” 更宽,纵横的范围更广,“原因”和“条件”只是“背景”的组成部分。 [应用训练]新航路开辟的背景有:() ①15世纪欧洲各国商品经济里的发展和资本主义的萌芽 ②欧洲人狂热地追求货币和渴望获得制造货币的贵金属——黄金 ③奥斯曼土耳其人控制了东西方之间的通商要道,引起了商业危机 ④天文、地理知识的进步,航海、造船技术的发达 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②D.④ [解题思路]此题备选内容:①是新航路开辟的经济根源,②是社会根源,③是新航路开辟的又一原因,④则是客观条件,因题干的要求是“背景”,根据原因和条件均属背景的组成部分,所以此题正确答案为A。透过此题我们不仅可以认识到“背景”与“条件”,“原因”之间的关系,还可以领悟到“原因”和“条件”虽基本接近,但又略有不同,“原因”偏重于“为什么”,即必要性;“条件”则偏重于“有什么”,即可能性,其客观性强些,更具体一些,有时不能算作原因。故下面我们将原因和条件分类介绍。 (一)原因类 [词语解释]“原因”是指:造成某种结果或引起他事情发生的条件,在哲学上与“结果”相对,组成辩证法的一对范畴。从现象和本质分,原因有直接原因和根本原因;从矛盾方面分,原因有主要原因和次要原因;从主客观方面分,原因有主观原因和客 观原因。以下便就有关原因类的特定概念作必要的解释。 1.根本原因 [词语解释]是指在导致历史事件发生的各种原因中,起决定性作用,影响全局并处于支配地位的必然性的原因。一般应从历史事件的本质的、深层次的因素去分析,如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上层建筑、阶级本性、内因等方面。因而提出“根 本原因”的试题体现了较高层次的考查目标。 [应用训练]18世纪后期,在正当的中英贸易上,中国始终处于出超地位的根本原因是:() A.英国工业品很难在中国找到市场B.中国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 C. 中国手工业品的质量优于英国产品 D.清政府闭关政策 (1992年上海高考试题) [解题思路]解题的关键是弄清“根本原因”这个特定概念,抓住概念中的“根本原因必须是各种原因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原因”来分析比较给出的四个备选项,得出正确答案为B。理由是:选项B“中国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自然经济的基本特点是“自给自足”,这表明当时中国仍处于男耕女织,农产品和手工业品基本自给的状况,这就使英国工业品难在中国找到市场(即选项A);另方面,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自给性又造成闭关性,决定了清政府有政治上实行闭关政策(即选项D)。由此可见,选

2020高考历史25个命题角度、内容预测

2020高考历史25个命题角度、内容预测 2020高考历史最有可能考查的命题角度,大家一定要仔细看哦! 古代史部分 1.从“大一统”角度考查先秦时期的政治演进 【角度说明】从“大一统”的角度考查先秦时期的政治演进,着重考查考生对分封制具有维护国家统一和社会稳定的重大意义的理解,引导考生树立正确的国家观,增强其对“大一统”理念的认同,凸显历史学科的育人功能。 2.从社会治理、文化传承等视角考查中国古代的政治文明 【角度说明】中华文明是世界文明史上唯一未中断的文明,留下了大量治国理政的成功经验。近几年高考历史试题着力挖掘中国古代治国理政的优秀经验,引导考生树立正确的国家观、民族观和文化观,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特别关注】在此次疫情防控中,我国迅速动员整合全国力量,有效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显示出了治理能力的强大。该视角呼应这一社会热点,抚今追昔,面向未来! 3.从作用(影响)角度考查中国古代官吏的选拔与监督 【角度说明】选官制度和监察制度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古代选官制度和监察制度的发展为当今我国政治文明建设提供了借鉴,其也是高考关注的重点。 【特别关注】呼应当今高考制度改革、国家监察体制改革等热点,贴近时代、贴近社会。 4.从不同历史时期的特征、影响角度考查中国古代商业的发展 【角度说明】中国古代商业的发展刺激了农业、手工业和城市的发展,对社会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不同历史时期商业的发展具有不同的特征,产生了不同的影响,这是历年来高考考查的重点。 5.密切结合现实,从社会民生与国家进步视角考查经济现象 【角度说明】高考历史试题与社会现实的结合越来越紧密,从社会民生与国家进步视角考查经济现象也是近年来高考命题的显著趋势。 【特别关注】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粮食安全问题事关国计民生。此次受疫情以及蝗灾等影响,粮食安全问题成为一个世界性问题,今年高考对此可能会重点关注。 6.创设多元化、趣味化的情境考查古代中国的思想文化 【角度说明】创设多元化、趣味化的情境考查古代中国的思想文化是近年来高考的新趋势,例如,材料情境为诗歌、漫画等,体现了新颖性、实用性、趣味性相结合的特点,考查了考生对史料准确把握的能力。 【特别关注】《中国高考评价体系》强调认同中华文化,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7.从运作方式、原则、特点等角度考查古代雅典民主政治 【角度说明】古代雅典民主政治促进了雅典的发展,使其在文化领域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开启了西方民主政治的先河,为近代西方民主政治制度的确立提供了借鉴,是高考考查的重点。 8.从演变、特点、影响等角度考查罗马法 【角度说明】罗马法不仅奠定了古代罗马的统治基础,而且对近代欧美国家的立法和司法产生了深远影响,意义重大。罗马法也是高考考查的重点,考查内容主要涉及罗马法的演变、特点、影响等。

杨宁一教授谈高考历史命题

杨宁一教授谈高考历史命题 1、学科知识是考试测量的内容,它既是考试测量的对象,也是考试测量的基础。考试测量的研究首先需要从学科知识出发。历史学科的学科知识包括学科体系和基本知识点等。学科知识体系是在一定历史观指导下构建的,反映了对历史的总体认识 体现和涵盖了学科的主干知识,在考试测量中十分重要。只有把握住了学科知识体,才能保证考试测量在历史观念方面的价值取向,保证考查的是主干知识。同时,考试测量的试题应该有三个命制目标 一个是命题的立意,即试题要有一定的主题思想;一个是能力考察的目标;一个是通过作答使认识得到提升,也就是使考试测量本身成为再教育的过程。命题的立意和认识的提升都源于学科知识体系。 2、解决新课标下考试测量的学科知识体系问题,首先需要史学观念的更新。在这个基础上,用文明史的观点整合新课标的模块和专题,构建学科体系。考试测量应该依据这一体系来把握主干知识,确定命题的基本思路、立意和认识的提升。 3、基本知识点是历史学科体系的构成要素,包括基本史实、重要的历史事件和人物、基本概念等内容。在考试测量中,基本知识点起到两重作用。由于对基本知识的掌握是考试测量的内容之一,知识点本身就是考查的对象。同时,对能力的考查也离不开基本知识点的支撑。尽管考试测量强调能力的考查,也有材料题等形式,不完全依托所学的知识点,但是必要的基本知识点在考试测量中的地位是无法取代的。 4、在考试测量中,试题所使用的基本知识点完全取自教材,论述题参考答案也依据教材,有时答案本身就是教材上的原文。 5、所有教材都是按照新课标编写的,因此考试测量中基本知识点的确定应该遵循新课标,而不是具体教材。但是新课标中教学内容的表述比较简略,和以前的教学大纲相比,文字量偏少,而且只有学习要点,没有内容概述。一些专题的表述高度概括,使得其涵盖的基本知识点有很大的不确定性。例如,必修课程中的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专题第(3)部分要求列举从汉到元的政治制度演变的史实,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专题第(1)部分要求列举1840年至1900年间西方列强的侵华史实;至于应该包括哪些具体史实也就是基本知识点,从课标中得不出现成的答案。 6、在新课标下,基本知识点的确定比较困难。在考试测量中,可以采取一些方法对此加以缓解,并且这些方法也符合注重能力考察的要求。例如,在命题时,适当增加材料题的比重,或者打破材料题的界限,选择题和论述题也提供材料,更多地设计新的情景,让考生运用平时学习培养出来的能力去分析解答试题。 7、考试测量固然是以能力为主,但是能力的考察也需要以一定的知识为依托,同时知识本身也仍然是考试测量的一部分内容。因此,确定学科的基本知识点是必要的。其实,即使没有明文确定的基本知识点,在考试测量的实际中也客观存在着一个判断 哪些知识可以考查,哪些知识不能纳入考查范围。 8、考试大纲做了较大调整 提出了四个目标,即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讨问题。这四个目标是文科三科共同的,是按照考试思维过程编排的。作为历史学科,以前考试说明提出的十项能力要求仍然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9、在现行考试制度下,考试测量目标以往是、今后也应该是教学目标和高考考试测量目标二者的结合。因此,新课标规定的课程目标,也是今后考试测量的重要目标。 10、之所以提出全面把握考试测量目标,是因为新课标提出了一些新的课程目标,需要纳入考试测量目标。解读新课标就可以发现,与教学大纲和高考考试说明相比,新课标提出的课程目标中,增加了一些新的内容,其中包括“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这一目标,并把它提高到一个非常重要的位置,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并列。 1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作为教学目标是没有疑义的,但对于它能否作为考试测量目标,存在着不同看法。有人认为,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作为思想感情,是无法考查的。本文不太同意这种观点。借鉴以往把爱国主义教育作为考试测量目标之一的经验,应该说,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也是能够考查的。例如,可以考虑采取以下的方法 “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作为试题的立意,融入到试题当中去,使考试测量成为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再教育的过程;也可以改变以往从知识和能力来制定评分标准的方法,把情感态度价值观列为评分标准之一。 12、在实际命制试题时,需要从考试测量目标出发命题,有意识地实现考试测量目标,避免主观随意性。分析以往的各种类型的试题,可以看出是由于没有从考试测量目标出发命题,造成测量目标的遗漏。例如,材料题是全面考查学生能力的有效方法,特别是材料处理能力,主要包括阅读理解历史材料,对材料进行去伪存真、去粗取精、由表及里的整理,联系所学知识等内容,能够培养学生掌握从第一手资料出发、尊重历史、实事求是的研究历史的方法。但是近年来的材料题大多只是局限在简单的文字理解和提取信息上,几乎没有对史料本身的鉴别评价、史料和已有结论观点的比对等内容。高考考试说明中已经明确提出材料处理所要考查的几个方面,显然,造成遗漏的主要原因是没有从目标出发命制试题。 13、高中新课标下历史学科考试测量命题改革还有许多值得探讨研究的问题。例如,测量目标是通过测量手段来实现的,考试测量目标决定测量手段。当前,在考试测量内容和目标都有新的变化的形势下,测量手段也应该相应重新进行审视 现有题型是否能够充分实现测量目标,是否增加新的题型,如何有效的发挥现有题型的功能,等等。 14、进行高中新课标下历史学科考试测量命题改革需要有紧迫感。当前,只有部分省份进入新课标的实验,2007年才开始实施新课标下的高考,似乎改革不必那么急迫。但是,考试测量作为教学过程的最后一个环节,应该体现教学改革的方向,符合教学改革的要求,必须同教学改革同步进行。而且,从上述分析中可以看出,考试测量的改革不是小规模的调整,变动幅度相当大 需要不断探索,才能积累起成功的经验加以推广。此外,如果不是从现在起开始进行改革,仍然按照传统方式命题,势必与未来新课标下的高考严重脱节,造成无法弥补的损失。因此,本文希望大家来共同关心新课标下的考试测量改革,加强研究,积极探索,未雨绸缪,实现向新课标下的考试测量的平稳过渡。 15、要充分发挥题型的功能。为加强考查学生的能力,应该尽可能发挥各种题型的功能。如 选择题,提干尽可能用新观点、新材料、新情境;非选择题注重与现实对比,重视对材料的评价,适当地设置一些开放性的设问。 16、注意引导学生全面获取材料中的有效信息。所给材料中可能有新的观点,学生在做题时就要充分运用所有的有效信息组织答案,不能遗漏。 杨宁一:北师大教授,文综高考命题组历史学科负责人

2017普通高中历史新课程标准word版本.docx

普通高中历史新课程标准 (一)学科核心素养 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科育人价值的概括性、专业化表述,是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 值观的整合与提炼,是学生在学完本课程之后所形成的、在解决真实情境中的问题时所表现出来的必备 品格和关键能力。 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生在学习历史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具有历史学科特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是历史知识、能力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的综合表现,包括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 历史解释、家国情怀五个方面。唯物史观是学习和探究历史的核心理论和指导思想; 时空观念是了解和理解历史的基础,是认识历史所必备的重要观念; 史料实证是学习历史和认识历史所特有的思维品质,是理 解和解释历史的关键能力与方法; 历史解释是在形成历史理解和认识的基础上叙述历史的能力,是检验学 生的历史观和历史知识、能力、方法等方面发展水平的主要指标;家国情怀是学习历史和认识历史在思想、 观念、情感、态度等方面的重要体现,是实现历史教育育人功能的重要标志。 1.唯物史观 唯物史现是揭示人类社会历史客观基础及发展规律的科学历史观和方法论。人类对历史的认识是由 表及里、逐渐深化的,要透过历史的纷杂表象认识历史的本质,科学的历史观和方法论是非常重要的。 唯物史观使历史学成为一门科学,只有运用唯物史观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才能对历史有全面、客观的 认识。 2.时空观念 时空观念是在特定的时间联系和空间联系中对事物进行观察、分析的意识和思维方式。任何历史事 物都是在特定的、具体的时间和空间条件下发生的,只有在特定的时空框架当中,才可能对史事有准确 的理解。 3.史料实证 史料实证是指对获取的史料进行辨析,并运用可信的史料努力重现历史真实的态度与方法。 历史过程是不可逆的,认识历史只能通过现存的史料。要形成对历史的正确、客观的认识,必须重 视史料的搜集、整理和辨析,去伪存真,去粗取精,这是历史学的重要方法。 4.历史解释 历史解释是指以史料为依据,以历史理解为基础,对历史事物进行理性分析和客观评判的态度、能 力与方法。

2018届高考历史第二轮复习历史材料题(第40题)的命题特点与解题技巧

历史材料问答题(第40题)的命题特点与解题技巧 2013~2017年全国高考新课标卷第40题的考查内容与设问一览表

1.从命题形式上看

命题主要包括两种形式,一是围绕某个主题纵向展开,二是围绕某话题进行横向中西对比。其中卷Ⅰ更偏好于前者,如2013年的海洋利用题、2015年的儒学题、2016年的人口膨胀题、2017年的民族主义题等;而卷Ⅱ则更偏重于后者,如2013年的爱因斯坦热题、2015年的孟子和苏格拉底题、2016年的移民题、2017年的矿业政策题等。 2.从材料选择上看 材料的选择以文字材料为主,极少采用图表形式(仅2016年卷Ⅱ);设问以两问(共3小问)居多,前后问题关联,往往前一个问题的解决为后一个问题的解决架设桥梁;重点考查概括、比较、分析、说明、评价等思维能力,答题角度往往聚焦在对背景、原因、作用(影响、意义)的概括分析上及对观点、主张的评价认识;答案简洁,具有较强的专业化、学术化色彩;答案角度周全且聚焦,既强调思维的全面性、缜密性,又重视答题的针对性。 3.从主题设计上看 命题的主题往往聚焦在一些既具有鲜明学科特点、又具有现实意义的重大问题,甚至是社会及国际热点问题,使考查达到“一箭双雕”的效果。如2013年卷Ⅰ的海洋利用题、2014年与2016年卷Ⅱ的移民题及2016年卷Ⅰ的人口题、2015年卷Ⅰ的儒学演变题及卷Ⅱ的法制观念题,甚至包括2016年卷Ⅲ的福利制度题,2017年卷Ⅱ的矿业政策问题与卷Ⅲ的郑成功收复台湾问题,无不与当前海洋开发与国家海洋权益维护、国内人口流动与国际移民现象、人口控制与国家生育政策调整、儒学与传统文化复兴、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福利制度利弊争论、去产能、优化产业结构、祖国统一等诸多现实热点问题息息相关,深刻体现命题者的现实关怀及以史为鉴的学术智慧。而从学科角度看,这些问题基本都是发生在社会转型期的重大问题,以之为切入点,古今结合,中外结合,政治、经济、文化结合,考查考生的史料研读、阶段特征把握、综合分析和阐释论证等能力,考查考生以科学唯物史观为指导,运用文明史观、整体史观及近代化史观等各种新史观、新角度,关注思考社会转型过程中社会经济结构、政治制度、文化形态及价值观念等方面发生的深刻变化,从而达到学科核心素养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考查目标。

最新高考历史试题常见命题用语例释与说明(二)

高考历史试题常见命题用语例释与说明(二) (四)常用指示动词的解释 1.结合、联系、据、根据、依据 【解释】一般设问的形式是“结合(联系)……,分析/说明/评价……”,这里的“联系”、“结合”也可以换成“据”、“依据”、“根据”,都是表示以某种事物作为前提或基础。 结合(联系、根据)的对象,在历史题目中实际上作为背景和依据而存在的,用以说明(论 证、阐述)后面的问题。也就是说,题中要求“结合(联系、根据)”的内容是次要的,而 后面要回答的问题才是重点。前者只需简明扼要地带过,答题的重心应放在后面的问题上, 放在分析/评价/说明的事物上。 2.指出、举出(列举)、概括、试述、简述、概述 【解释】“指出”是直接说出某个(或某些)史实或结论;举出(列举)则为举例性质, 如无特别限定,一般应全部列出(史实或结论);历史学科的“概括”是指按照某种特定的 要求对历史知识进行系统的、本质的、科学的、周密的整理和加工,或者把分散的历史内容 按某种要求集中归纳到一起,或者将复杂繁多的历史内容按某种要求扼要叙述;“述”就是叙述,即摆事实,它所解答的问题依据表现为“是什么”、“怎么样”;“简”、“简要”、“概要”,意思差不多,都包含两层要求:一是综合,愈是要求“简”,就愈是要求全面综合,高 度概括;二是简要,简单扼要,既要简单、精炼,又要准确抓住要点,抓主干去枝节,点到 即止。在近四年福建省的高考历史试题中,最常用的指示动词是“指出”和“概括”,分别出现了15次和10次,可见试卷的命制者在注重能力考查的同时也追求答案表述的简洁,避免让考生陷入书写的泥淖。 3.比较 【解释】“比较”就是对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同类事件或概念辨别异同。综合比较能力是 历年高考考查的重点之一,作为一种较为复杂的思维技能,“比较”包含了概括、归纳、综 合等技能,因此鉴别能力较强,有利于区分学生思维能力的高低不同。 “以历史研究基本方法作为‘能力立意’的思维依托”,特别是注重“比较分析历史人物、事件和现象的方法”⑤是福建省高考自主命题的特点之一。比较题一般可分两类:一是 在题目中规定了比较项目,回答时就要按题目规定的项目(包括顺序)作答,福建省近几年的试题以此类为主,如2009年第38题第(2)问“据材料指出布鲁诺和李贽被视为‘异端’ 的相同原因及他们临终表现的相似之处”、第41题B第(1)(2)问“在国家政治体制的设 置上,材料一、二体现了什么共同原则”、“指出两则材料在国家政体与公民权利规定上的 差异”、2010年第38题第(1)问“据材料一,比较并指出A、B、C三个时段中国与西欧人均GDP水平的走势”、2011年第41题A第(1)问“结合所学知识,比较日本与英国的君 主在近代宪政中的权利差异”、2012年第38题第(1)问“据材料一概括两人共同的救国主张”、第41题B第(1)问“指出材料一所述宣言与《独立宣言》对美洲政治属性认识的差 异”等等。二是在题目中没有规定具体的比较项目,考生要在头脑中按历史事件的前(原因、背景、条件等)、中(过程、性质、特点等)、后(结果、作用、影响等)顺序回顾出各自的 相应内容,然后进行提炼、归纳,最后按异、同进行分类作答,其难度之大可想而知。 4.说明(简要说明)、表明、体现、反映、表现、分析(简要分析、概括分析) 【解释】“说明”、“表明”的含义相似,一般来说就是从事实(材料)得出结论的意思, 此外,“说明”还含有分析、阐述之意,如2009年第38题第(3)问:“有学者认为,李贽

2009年江苏高考历史命题组成员信息与预测

2009年江苏高考历史命题组成员信息与预测 据民间知情人士透露,江苏的高考命题人员并非随意选择,他们必须经过特殊的培训,以确保高考命题质量。命题人员中既有过去参与命题的人员,也有高等教育、基础教育专家和大中学老师、教科研人员,其中有的专家是国家考试中心推荐的。出于高考保密工作要求,专家的构成比例、来源不能公开。但有一点是肯定的,命题专家不允许到社会辅导班授课,以前也从未发生过此类事件。命题专家也不可能年年命题,必要时就进行更换,所以,想针对出题专家猜题押题几无可能。在复习中考生要继续关注重大时政和社会热点问题,如十七届三中全会,改革开放30周年,2010年上海世博会,2009年全球及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形势、我国面对金融危机采取的财政、货币政策等。 本人认为:江苏的历史试题今年会适当增加难度,主要目的是为了控制A等、B等的人数,拉开等级距离。 一、2009高考江苏命题组成员部分信息 1、历史命题组组长: (1)苏州大学历史系教授——朱小田教授,任江苏省高考命题组组长 2、高校命题组成员: (2)南京大学历史系导师——李昌宪教授, (3)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万朝林教授, (4)江苏教育学院历史系副教授——黄光耀教授, (5)南通大学历史系教授——陈明教授, 3、参加做题读题的中学老师: (6)徐州市历史教研员——陈伟国老师,可能是参加做题; (7)苏州三中教师——柯勤老师,可能是参加做题; 另外:江苏省的历史教研员不参加2009年高考命题组。 二、命题组人简介及其研究重点课题: 1.朱小田:历史学博士、教授,苏大社会学院世界史专业“现代化比较研究”方向硕士研究生导师。提醒:研究方向是日本史及吴文化。请大家多关注:南通、苏州、无锡等地区调研卷。 2、李昌宪——南京大学历史系导师,研究中国古代史唐宋史方向(侧重于政治制度史和政区地理的研究),

高考全国卷历史选择题秒杀技巧!答题规律总结!

高考全国卷历史选择题秒杀技巧!答题规律总结! 全国卷历史选择题应该怎么秒杀: 一、识记型选择题解题指引 该类题主要有直接设问不完全叙述设问的特点,一般导语明确,题干及信息叙述简明、清晰、准确,选项简短,只是选项具有似是而非的感觉。通常以文字或数字形式来考查对知识的记忆理解、判断应用、推理分析、综合比较、鉴别和评价等能力,属于简单题。 解答此类题目的首选方法是排除法,即首先对选项宏观浏览,对于与题意无关和肯定错误的选项首先排除,然后从剩下的选项中运用熟悉的原理进行推断、筛选、排除,直到得出答案,如典例方法一。也可以从题干出发直接联系相关概念、原理等对比选项判断,但这一方法对基本原理和概念的记忆要求较高。 二、组合排序型选择题 该类题目一般是指依据题干和材料提出的限制条件将选项按照时空演化或逻辑关系等进行排列组合,要求选定其对应关系。虽然题干比较鲜明,但备选项组合迷惑性较强。组合选项一般分为有序与无序两类。对于时空组合排序型题目可以根据自己已掌握的地理原理进行排序后对照备选项确定答案。对于逻辑性组合排序型题目应从备选项出发,采用排除法进行,即排除选项中包含有错误组成的选项,只要有一个是错误的其他的就不用看了,一般多项组合排序的确定两三个肯定正确的即可得出正确答案了。 三、归类型选择题 主要考查考生的分析、综合能力。这类题型就是在题干部分先列出几个同类的地理事物,要求对所列地理事物进行归类。一般题干分类标准比较隐蔽需要通过自己分析确定。宏观所罗列的地理事物,找出并分析明确分类标准,或按照自己掌握的标准归类所罗列的地理事物,对应选项找出答案。 四、推理型选择题 给出有一定关系的两个地理事物中的一个,要求从选项中选出最佳答案使之与题干地理事物的关系符合命题立意要求。审清题干叙述,分析理解地理事物关系(如从属、并列、因果、条件关系等),明确题干的要求,运用所学原理、规律将选项与题干组合,分析推断与之相符的最佳答案。 五、比较型选择题 考查对两种或两种以上类似地理事物或现象的分析判断、比较鉴别能力。常见题型有两种,一是题干明确而选项要求从不同角度进行评价分析;二是选项明确而题干要求从不同个角度对地理事物或现象运用相;

关于高中历史新课程改革的思考

关于高中历史新课程改革的思考 发表时间:2013-07-08T10:05:35.343Z 来源:《教育研究·教研版》2013年6月下供稿作者:吴长江[导读] 如学习档案、历史习作、历史制作、历史调查以及考试等,关注过程性评价吴长江 〔摘要〕新课程改革在现今教育中以普遍落实,初显一定成效,极大的冲击着传统的历史教学。认真分析教学内容和方法的弊端,加强对于学习方法的指导,培养学生的能力。〔关键词〕高中历史新课程改革思考建议前言:新课程强调历史教学要具有时代性、多样性的原则,实施中也就对历史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师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深刻理解和体会新课程的教学目标。 1 传统历史教学存在的弊端 1.1 师生角色的错位。在传统高中历史教学即旧课程观念中,教师是知识的传授者,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强调教师对相关知识要讲清、讲透、讲明白,要突出重点,要突破难点,这样,教师也就是教学活动的中心。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便只能被动接受,死记硬背,机械训练;为了每次考试的好成绩而在自己不感兴趣的科目上或在所有学科上都以时间换分数,通宵达旦,疲于奔命;其结果,可能成绩有点滴的提高,却搞得自己身心俱累,学习兴趣大减,学习激情不高。这种师生角色的错位,使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基本被剥夺,教师的主导地位也很难显现。 1.2 现行的模块设计存在问题。中国史与世界史两张皮,缺乏必要的整合;未注重区域性历史与全球性历史之间的关系,学习内容不够现代化;模块内容过于零碎,缺乏必要的认知层次和意义关联;没有做到把中国史放到全球史中去认识,反而削弱了中国史的学习地位;每一模块贯穿何种线索、思路或宗旨不够清晰,专题缺乏整体性、建构性和时代性;各模块皆以" 内容立意",传统的知识教育色彩浓重,模块中的部分内容水平要求忽低忽高,缺少必要的均衡性和专业性要求。 2 高中历史新课程改革的体会 2.1 转变教学理念、教学目标。新课程观点认为教学活动主要是体验过程,是教师和学生共同探求新知识的过程,其核心是人的发展即学生的发展,要培养学生的信息收集和整理能力,发现问题和思考问题的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终身学习和创新的能力以及生存和发展的能力。为实现这一目标,倡导学生在教学活动中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真正体现其主体地位。 2.2 转变学习方式及评价方式。在教学方式的运用上,新课程方案实现了由传统的讲授法向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法的转变。新课改的教学过程,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是首要任务。如何转变学习方式,一是研究性学习,即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以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获取知识和应用知识;二是合作学习,即组织学习小组,彼此互助,共同完成学习任务,以小组总体表现为评价依据;三是自主学习,即学生在学习中具有主体意识和自主意识,激发自己的学习激情,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变“要我学”为“我要学”。评价体系方面,不以单一的成绩作标准,而要注重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及综合素质的培养。 2.3 课标内容的转变。在课程内容的安排上,新课程方案实现了由历史知识的连续性编排向专题化构建的转变。既然在实施新课程的教学过程中,主要依据是课程标准,那么按照课程标准指导教学,就可以做到有的放矢:首先应该上到什么程度,学生应该掌握到什么程度,就可以做到心中有数。同时课标又只是最低标准,这就给教师和学生留下自由发挥的空间。教师除了完成课标要求外,还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结合当地的特色进行拓展,充分发挥自己的才华,面向全体学生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因材施教。 2.4 提升教师的专业理念。专业理念是教师专业发展之魂,是支撑教师专业可持续发展的动力,它指引着教师专业发展的方向。教师本身也应加强学习,最好应建立起自己的教学资源库,积累必要的知识和素材储备,重新建构自己的学科知识体系,走出一条具有自己特色的教学之路。①增强课标意识将《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的精神,特别是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落实到备课、课堂教学、课后作业、教学反思等的每一环节中去。②转变教师观:教学的根本在于学生的学,教师必须为学生的学习服务,以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为中心。因此,教师的角色亦被赋予新的内涵,高中历史课程改革要求高中历史教师的角色应由单纯的历史知识的传递者转变为高中学生学习的组织者、促进者和信息源。③提高历史教学教研能力。机遇与挑战并存,高中历史教师只有积极投入高中历史新课程改革实验的研究,创造性地实施新课程的基本理念,促进高中历史教学,才能由 “经验型”教师转变为“研究型”教师。 2.5 学生学习方式的变化。新的教育理念,新的课程标准,新的教材体系,决定了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也促进了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由于教学内容的时代性、生活性增强,学生的主体地位突出了。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体验性学习等新的学习方式体现在每一节历史课教学中。通过教学实践,我们可以看出这些学习方式能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例如,某些内容的分角色抢演,某些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的资料搜集,以小组为单位的合作评价等,都可以锻炼学生查阅资料、运用资料和整理资料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学生的新思路、新点子不断被开发出来,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2.6 新课标多元化评价转变新课标的评价要求“遵循既注重结果,也重过程的基本原则,灵活运用各种科学有效的评价手段,对学生的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做出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评价”。①评价内容综合化。新课标不仅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重视知识以外的综合素质的发展,如学生在道德品质、学习的愿望和能力、交流与合作、个性与情感以及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等多方面的发展;②评价方式多样化,将量化评价方法与质性评价方法相结合,重视采用灵活多样、具有开放性的评价方法。如学习档案、历史习作、历史制作、历史调查以及考试等,关注过程性评价;③评价主体多元化,从单向转为多向,建立学生、教师、家长、管理者、社区和专家等共同参与、交互作用的评价制度。结语:课程改革是一项任务艰巨的大工程,需要有明确的规划和设计。在落实中要贯彻新课标教学的理念,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参考文献 1 人民教育出版社.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必修)(第一册)教师教学用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 2 董建民等.浅谈中学历史新课程改革的实施中遇到的问题[J]. 中学课程资源, 2008.10 3 朱煜等.走进高中新课改———历史教师必读[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作者单位:重庆市丰都第二中学校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