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DR-2-QC-02 摄像机检验规范

DR-2-QC-02 摄像机检验规范

DR-2-QC-02 摄像机检验规范
DR-2-QC-02 摄像机检验规范

编制:日期:

审核:日期:

批准:日期:

总页数:共4页生效日期:2015年7月18日

1、目的

1.1 为确保产品出货的品质水准﹐以达到客户满意或允收范围内。

1.2 规定了摄像机产品的有关性能/外观方面的不良点定义及判定。

2、检验依据与方法

2.1 QC 抽样与判定

2.1.1 批量定义

依生产订单的数量为检验批量。

2.1.2 抽样标准

依AQL -MIL-STD-105E II级检验标准实施随机抽样。

2.1.3 AQL值

致命缺陷CR: 0

严重缺陷MA:0.4

轻微缺陷MI: 1.5

2.1.4不良等级

CR:产品存在导致人身安全的隐患,对人体生命安全构成威胁;

MA:产品性能与安全方面的不稳定或可能导致客户退货的外观类不良;

MI:不影响客户使用、不影响商誉或不导致客户退货的不良。

3 检验规范

3.1 测试条件

3.1.1 光照强度

在40W的日光灯照度下。

3.1.2检视角度

45~90度内可转动。

3.1.3 检视距离

产品与眼睛的距离为30cm 。

3.1.4 温湿度条件

温度23±3度;湿度30%~85% 。

3.1.5 目检时间

单一面不超过10~20秒。

3.2外观允收标准:

检验环境:在普通照明下(800LUX左右),视距0.3米,观察时间为10秒以内。

检测工具:点规

检验项目:

1、色点、色斑:

A面色点、色斑在50mm范围内不能超过1个点,斑点的最大直径不能超过0.2mm。B/C面在30mm范围内不能超过2个点,斑点的最大直径不能超过0.5mm.(A面指的是产品正面,B面指的是产品侧面,C面指的是产品背面,D面指底面)

2、色差:

任何一台机器的任何部件之间不得存在明细色差,组装的时候可通过对部件进行配对解决色差问题。

3、擦伤、划痕:

A面不能有擦伤,B/C面擦伤条痕不能超过2条,擦痕最宽部位不能超0.2mm,长度不能超过3mm。

4、标签粘贴:

所有标签必须粘贴在正确的位置,不能有错位、脱胶、折痕等现象。

5、其它外观项:

*装配缝隙不可接受;天线接线的螺丝必须拧紧,不能松动。

*毛边、明显缩水、金属生锈、赃物、异色等明细不良均不可接受。

*产品摇晃时不能有异响,云台正常晃动声音例外。

6、其它未知异常必须由品质人员判定,所有临时标准必须有品质部门确认。

3.3功能检验标准

检验项目判定标准

品质判定CR MA MI

外观和结构按照3.2项标准。

电源输入输入电压误差+-5%以内:例如5V2A电源范围在4.90~5.55之间

上电启动插入网线,连接电源适配器,初始上电后,搜索工具要求在40秒以内正常搜索到机器IP地址(一般25秒左右搜索到IP地址)

指示灯指示灯、网络指示灯正常,无异常。

云台功能云台自检时,上下左右云台均停顿在中间位置属于正常

点击软件上的,上下左右按钮云台转动无反向、错位属于正常。

图像室内正常光线测试,图片清晰度正常,无彩点、无花屏、无干扰、无黑角暗角。

室外正常光线测试,图片清晰度正常,无彩点、无花屏、无干扰、无白屏。夜视模式测试,图片清晰度正常,无花屏、无干扰、无黑角暗角。

夜视近距离5米测试,进入彩转黑状态,图片清晰度正常;无花屏、无干扰。

夜视远距离20米测试,进入彩转黑状态,图片清晰度正常;能清晰看到人体轮廓。

流畅度视频流畅连贯,无拖延、延时现象。

视频参数调节视频分辨率、码率、帧率之间调节切换正常

照明电频率50/60HZ转换测试正常

图像参数调节亮度、饱和度、对比度调试测试正常

画面倒置、镜像测试正常

动态视频观看有线模式,视频流畅,无拖影、无停顿、无马赛克等异常现象。

无线模式,视频流畅,无拖影、无停顿、无马赛克等异常现象。报警功能外接报警设备,设置完成后,报警正常。

语音对讲功能声音无干扰、噪音。

TF卡功能拍照存储图像到TF卡正常,图片效果正常。

录像存储视频流到TF卡正常,视频文件播放正常。

按键按键功能正常,按键手感正常。

WIFI功能测试

(户外空旷地,无信号源干扰)720P格式、近距离5米测试,能正常搜索并使用,图像流畅。

720P格式、远距离10米测试(水平距离),能正常搜索并使用,图像流畅。720格式,远距离25米测试(水平距离),能正常搜索并使用,图像能流畅,有轻微卡现象。

红外灯工作电流红外灯完全开启时,最大功率时工作电流测试,平均每组灯电流在:40mA 红外灯控制光敏电阻自动控制,跟据环境光线强弱,光敏电阻自动控制红外灯开关

IT-CUT切换点光线在3~15LUX范围时,IRCUT能正常切换

制式PAL/NTSC切换画面显示正常。

本地录像及回放拍照存储图像到本地电脑正常,图片效果正常。

录像存储视频流到本地电脑正常,视频文件播放正常。

整机功率按照机器硬件测试标准测试。

防水测试浸水4小时后,机器无进水为正常。

跌落测试跌落试验后,机器运行无异常。

高低温测试高低温试验后,机器运行无异常。

振动测试振动试验后,机器运行无异常。

稳定性有线状态,连续24小时工作稳定性测试,整机工作稳定,无掉线,无图像异常现象。

无线状态,连续72小时工作稳定性测试,整机工作稳定,无掉线,无图像异常现象

3.4附件及包装

检验项目包装及不良描述

不良判定CR MA MI

说明书破损●

印刷歪斜●污损且不可辨认●

说明书/ 保修卡版本用错●

说明书/ 保修卡用错(非此型号使用) ●

说明书/ 保修卡缺失●

彩盒与内包

装脏,划伤,不明显的凹痕●严重变形●

穿孔●

撕裂●

出货包装与

附件包装穿孔●

缺件(漏放支架)●

外箱印刷不良●

外箱麦头与送检单不符●

包装不固,严重开裂破损●

混机●

多件或少件●

附件未按订单要求放置●

塑料薄膜袋严重撕裂破损●

封箱不密合,封箱带脱胶翘起●包装附件尺寸与规格不符●

尾箱数量错误●

封箱不当,胶带遮盖麦头或标示●

编制:杨世肖审核:执行:

监控摄像机的功能调试方法

监控摄像机的功能调试方法 监控摄像机的主要传感部件是CCD,它具有灵敏度高、畸变小、寿命长、抗震动、抗磁场、体积小、无残影等特点,CCD是电耦合器件(Charge Coupl e Device)的简称,监控摄像机它能够将光线变为电荷并可将电荷储存及转移,也可将储存之电荷取出使电压发生变化,因此是理想的摄像元件。是代替摄像管传感器的新型器件。 (1)同步方式的选择 A、对单台监控摄像机而言,主要的同步方式有下列三种: 内同步——利用监控摄像机内部的晶体振荡电路产生同步信号来完成操作。 外同步——利用一个外同步信号发生器产生的同步信号送到监控摄像机的外同步输入端来实现同步。 电源同步——也称之为线性锁定或行锁定,是利用监控摄像机的交流电源来完成垂直推动同步,即监控摄像机和电源零线同步。 B、对于多监控摄像机系统,希望所有的视频输入信号是垂直同步的,这样在变换监控摄像机输出时,不会造成画面失真,但是由于多监控摄像机系统中的各台监控摄像机供电可能取自三相电源中的不同相位,甚至整个系统与交流电源不同步,此时可采取的措施有: 均采用同一个外同步信号发生器产生的同步信号送入各台就摄像机的外同步输入端来调节同步。 调节各台监控摄像机的“相位调节”电位器,因摄像机在出厂时,其垂直同步是与交流电的上升沿正过零点同相的,故使用相位延迟电路可使每台监控摄像机有不同的相移,从而获得合适的垂直同步,相位调整范围0~360度。 (2)自动增益控制 所有监控摄像机都有一个将来自 CCD的信号放大到可以使用水准的视频放 大器,其放大量即增益,等效于有较高的灵敏度,可使其在微光下灵敏,然而在亮光照的环境中放大器将过载,使视频信号畸变。为此,需利用监控摄像机的自动增益控制(AGC)电路去探测视频信号的电平,适时地开关AGC,从而使监控摄像机能够在较大的光照范围内工作,此即动态范围,即在低照度时自动增加监控摄像机的灵敏度,从而提高图像信号的强度来获得清晰的图像。

摄像机性能指标的测试方法

摄像机性能指标的测试方法 在不同使用环境下,怎样选购合适的摄像机,本文对摄像机的主要性能参数,测试方法和采购时应注意的事项介绍一些经验和看法 如何正确认识摄像机的分辨率指标 分辨率 分辨率是衡量摄像机优劣的一个重要参数,指的是当摄像机摄取等间隔排列的黑白相间条纹时,在监视器上人眼能够看到的最大线数,当超过这一线数时,屏幕上就只能看到灰蒙蒙的一片而不能分辨出黑白相间的线条。清晰度又分为水平分辨率和垂直分辨率。 测试方法 摄像机拍摄综合测试图,用目视法观察监视器上图像中心楔上能分辨的最大线数或十组中心清晰度线段能分辨的最大线数。 测试时应注意 (1)要使用成像质量好的镜头,因为镜头的好坏影响最终的测试结果。 (2)显示时使用黑白监视器,线数应在600线以上,如果使用彩色敬爱那时起,要将色饱和度旋纽调至最低,避免色度信号对亮度信号的干扰。 采购时应注意 (1)使用索尼、松下原装摄像机做横向对比,观察两种摄像机在分辨黑白线条组时差距; 原装机的性能指标真实可靠,通过对比,可以对采购摄像机的清晰度指标得出正确的结论。 (2)购买单板机时,有时配套的镜头成像质量较差,除了要测试中心分辨率外,还是测试四个角的分辨率,不能出现模糊和变形,否则,就要更换较好的镜头。 最低照度指标要有相关的条件 最低照度的概念 摄像机产生的亮度输出电平,是额定电平(700mv)的一半时,被摄物体的最小照度。 测试方法 (1)对比法:敬爱能够摄像机置于暗室,选择一部名厂的原装摄像机作对比,使用三个同型号的手动光圈镜头,暗室内装有调压器控制的200v白炽灯,以调压器调节电压的高低来调节暗室内灯的明暗,电压可以从0伏调到220伏,室内光亮也可以从最暗调至最亮,将两部摄像机分别对准层次丰富的物体,调低室内的光亮度,直至看不清物体的暗部层次,或者将镜头光圈调小一级作对比,根据名厂的原装摄像机标称的最低照亮度之推测出待测摄像机的最低照度值。 (2)仪器法:同样在暗室中测试,将摄像机对准十级灰度测试卡,调低室内的光亮度,直至摄像机输出的视频信号在示波器上的幅度降至350mv,再用测光表测量测试卡表面的照度值,计算出最低照度。 测试时应注意的事最低照度的数值与下列四个因素有关 (1)镜头的光圈 (2)光源的色温 (3)视频信号的幅度 (4)反射率(目标的反射率和背景) 只有表明以上四个相关条件,测试出的最低照度才是有意义的,不能抛开上述四项测试条件而单纯比较某品牌摄像机的照度标称值和另一个品牌摄像机的照度标称值去比较,否则根本不能得出那部摄像机的低照度特性更好的结论。

监控摄像机安装及验收标准(

监控摄像机安装及验收标准 验收: 1、范围 本方法规定了技防工程的验收要求和验收方法,是验收技防工程的基本依据。 2、引用标准 GB50198- 94民用闭路监视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 GB7 T16571 —1996文物系统博物馆安全防范工程设计规范GB7 T16676 —1996银行营业场所安全防范工程设计规范GA28- 92货币印制企业风险等级和安全防护级别的规定GA38-92银行营业场所风险等级和安全防护级别的规定 GA/ T70—94安全防范工程费用概预算编制办法 GA/ T72—94楼宇对讲电控防盗门通用技术条件 GA/ T74—94安全防范工程通用图形符号 GA/ T75—94安全防范工程程序与要求 3、定义 3.丨功能验收是指对技防工程的所有功能,如:防盗功能、防劫功能、报警功能、监控功能、联动功能、防破坏功能和联网功能等进行试验考核。 3. 2质量验收是指对技防工程的内在质量和外在质量进行验收,包括设计质量,器材质D量和安装质量等。 3. 3维修保养措施验收是指技防工程是否有维修保养措施,对此要进行考核。 3、4培训验收是指设计安装公司对用户的使用操作人员进行培训的情况进行验收。 4、一般要求 技防工程验收是保证技防工程质量,使系统能长期正常运转,充分发挥技术防范作用的医关 键,所以一般要求对技防工程功能、工程质量、维修保养措施和培训进行验收。考核工程底是否 达到了技防法规要求,用户委托书和环境条件要求。 5、技术要求 5. 1功能验收的技术要求,根据设计,所有功能都要运作正常。 5. 1. 1防盗功能,当警戒以后,防护范围内,包括周界防范,空间防范和点防范,凡有非反法人侵都会引起报警,并在控制箱上有防盗报警指示。 5. 1 . 2防劫功能区当系统接火电源后,任何时候防劫开关被触动,均能引起报警,并在控制箱上有防劫报区警指示。 5. 1 . 3防破坏功能怪系统运行中,技防器材被拆、传输线路被剪,形成开路或短路,均能引起报警,并在控制回箱上有指示。 5. 1 . 4联网功能回单体报警系统当报警后要及时准确将警清上传至报警联网中心。 5. 1 . 5联动功能医当技防工程有监控系统和报警系统时,要有联动功能,即报警系统报警时监控系统要启区动工作,照明灯要开启、摄像机要工作、录像机要录像。 5. 1 . 6监控功能医利用摄像机、监视器、录像机(或其它图像记录设备)对实时现场图像进行监控、显示和巨记录,要求要“看得清,记得住”,能达到图像监控验收标难。 5. 1 . 7呼叫功能回对讲系统的呼叫要求准确无误,操作方便。 5. 1 . 8开门功能和关门功能区开门功能要求操作方便、正常、开启灵活;关门功能要求噪声小、灵活、无误。

视频监控行业常用标准带宽计算

1、首先计算 720P(1280×720)单幅图像照片的数据量 每像素用24比特表示,则: 720P图像照片的原始数据量= 1280×720×24/8/1024=2700 KByte 2、计算视频会议活动图像的数据量 国内PAL活动图像是每秒传输25帧。数字动态图像是由I帧/B帧/P帧构成。 其中I帧是参考帧:可以认为是一副真实的图像照片。B帧和P帧可简单理解为预测帧,主要是图像的增量变化数据,数据量一般较小。 极限情况下,25帧均为I帧,即每帧传输的图像完全不同。则: 720P活动图像的每秒传输的极限数据量= 2700 KByte×25 = 67500 KByte/s 转换成网络传输Bit流= 67500×8 = 540000 Kbit/s,即528M的带宽。 在实际视频会议应用中,由于有固定场景,因此以传输增量数据为主(传输以B帧和P帧为主),一般在10%-40% 之间,40%为变化较多的会议场景。计算如下: 增量数据在10%的情况下, 原始数据量= 2700 KByte×10%×24 + 2700 KByte =9180 KByte/s = 72 Mbit/s 增量数据在20%的情况下, 原始数据量= 2700 KByte×20%×24+ 2700 KByte =15660 KByte/s = 123 Mbit/s 增量数据在40%的情况下, 原始数据量= 2700 KByte×40%×24+ 2700 KByte =28620 KByte/s = 224 Mbit/s 3、H.264压缩比 H.264最大的优势是具有很高的数据压缩比率,在同等图像质量的条件下,H.264的压缩比是MPEG-2的2倍以上,是MPEG-4的1.5~2倍。举个例子,原始文件为88GB,采用MPEG-2压缩后为3.5GB,压缩比为25∶1,而采用H.264压缩后为1.1GB,从88GB到1.1GB,H.264的压缩比达到惊人的80∶1。 4、采用H.264压缩后的净荷数据量 视频会议中都对原始码流进行编解码压缩。采用H.264,压缩比取80:1。计算如下:在10%的情况下,压缩后的净荷数据量= 72/80 = 0.9 Mbit/s 在20%的情况下,压缩后的净荷数据量= 123/80 = 1.6 Mbit/s 在40%的情况下,压缩后的净荷数据量= 224/80 = 2.8 Mbit/s 5、采用H.264压缩后的传输数据量 加上网络开销,传输数据量= 净荷数据量* 1.3 在10%的情况下,压缩后的传输数据量= 0.9 * 1.3 = 1.17 Mbit/s 在20%的情况下,压缩后的传输数据量= 1.6 * 1.3 = 2.08 Mbit/s 在40%的情况下,压缩后的传输数据量= 2.8 * 1.3 = 3.64 Mbit/s 6、厂商情况 部分厂商宣传的1M 720P超高清应用,有诸多使用限制。 如宝利通在其《HDX管理员指南》P56中明确指出:“在将视频质量设置为“清晰度”

摄像头的3种调试方法

摄像头的3种调试方法 一、机器视觉简介 机器视觉就是用机器代替人眼来对外部环境进行感知并做出测量和判断。通过成像器件(即图像摄取装置,分CMOS和CCD两种)将被摄取目标转换成图像信号,传送给专用的图像处理系统,根据像素分布和亮度、颜色等信息,转变成数字化信号;图像系统对这些信号进行各种运算来抽取目标的特征,进而根据判别的结果来控制现场的设备动作。在一些对系统实时动作要求比较高的系统中,人的反应速度和信息处理能力是无法满足要求的,而机器视觉易于实现信息集成,和计算机控制系统相结合,可以提高系统的自动化程度。 二、摄像头调试目的 在嵌入式系统中摄像头调试的目的是使摄像头的机械和电气参数在满足系统要求下能产生质量最高的图像数据。一个涉及硬件和软件的成像系统,成像的质量好坏往往受到来自外界干扰和自身限制的很多因素的影响,这些影响会产生噪声和成像不均匀。来自软件层面的因素往往是算法的问题,这个层面的问题可以通过理论分析的数学计算解决,来自硬件层面的因素则而要用仪器进行调试,通过实验测量分析才能解决,由于硬件处理系统底层,所以硬件的质量会直接影响软件的质量,从而影响最终成像质量。对摄像头进行调试就是要从硬件层面上尽量消除干扰。 三、摄像头调试方法 由于嵌入式系统是一个比较广的概念,所以本文以HCS12作为主控芯片的摄像头组小车调试为例对调试方法进行介绍。 (一)外部搭设电路连线CRT显示器 从模拟摄像头上引出电源、地、信号三根引线,对摄像头供电,再将视频信号线接到电视盒视频输入接口。电视盒的VGA-OUT接至CRT显示器,从而实现CRT对经数字化的摄像头视觉进行显示。 市场上诺基亚3310液晶价格低廉,成像基于二值点阵,显示模块为48*84个点列,对相关信息显示表现为对相应点写入数据使其呈现不同颜色。 1.显示字符在系统运行时以字符形式提示系统相关运行参数。每个字符占用点列8*6,需要6字节数据,完成字符显示只需在编程对指定位写入相应数据。由于该液晶模块本身不带有字库,所以在程序开始时要先定义ASCⅡ表字符的液晶显示点阵数据,即一个大小为N*6字节的二维数组。 2.显示图片模拟摄像头采集的视频信号经过MCU的A/D数字化后,信息存储在一个40*70的二维数组中,再将数组二值化,便能在48*84分辨率的液晶模块中显示,使开发者实时对摄像头机器视觉进行观测。 此种方法为硬件和软件相结合的显示方法,能实时跟踪显示摄像头相关信息,显示时不会打断系统运行流程。 (三)自写串口通讯上位机软件 利用MCU的SCI模块发送图片数据至PC机,上位机利用MSCOMM控件编程对通讯数据进行读取。读取数据后,便能利用windows程序强大的数据处理能力和图片显示能力对图片数据处理,如:根据数据对图片进行重绘,对数组滤波分析并显示滤波效果,将接收数组以文件形式导出为计算机仿真提供数据来源。 此种方法为完全软件显示法,只而要从MCU收到数据,便能在PC机上实现一系列处理,对检验图

摄像机的性能指标

摄像机的性能指标 更新日期:2009-10-24 14:58 在常用的摄像机中,根据数据接口的不同,可分为常规摄像机和数字式摄像机,前者输出标准的AV和S端子信号,后者以USB和IEEE1394为通信标准。 1. 常规摄像机的主要性能指标 (1)CCD尺寸(Image Sensor) 由于生产工艺的不同,CCD所采用的原材料可接受的刻蚀精度也不同,厂家常用的CCD尺寸有1/4寸和1/3寸两种规格,近期出现了1/2.7寸和1/1.8寸规格。 (2)CCD有效像素(Effective Pixels) 有效像素指CCD感光元件可受光信号、并转换成电信号的最大区域。PAL制下的CCD一般有效像素为:752(H)×585(V)。 (3)水平扫描线(Horizontal Resolution) 由于CCD元件的电信号采样是采用垂直和水平两方向交叉定位的方式来提取单点元素的RGB数值,所以水平和垂直扫描的精度直接影响着图像的精度。人们常以水平扫描的线数来衡量镜头的精度等级,作为通信用的专业摄像机,该数值一般要求在450以上,目前市面上的产品以480线为主流。 (4)光学变焦倍数(Lens Zoom) 目标物体的反射的光信号,需要经过光学镜头组,才能聚焦在CCD上,形成清晰的图像,光学镜头组所采用的玻璃透光性、滤光性是各厂家需要保证的根本要素。 此外,光学镜头组在超声波电机的带动下,能够实现的光学变焦倍数成为了一个面对用户最主要的指标。常见的倍数有8x、10x和12x,某厂家推出来的产品,该参数可以达到22x。 (5)数字变焦倍数(Digital Zoom)

数字变焦是采用软件差值计算的方式,将CCD形成的当前的图像进行局部取样,形成指定像素的信号。数字变焦倍数的数值依赖于CCD的有效像素和内置DSP芯片的处理能力,各厂家一般都提供10x和12x两档常规指标。 (6)信号制式(Video Signal) 信号制式一般有NTSC和PAL两种。根据中国的电视广播及通信的规范,中国地区适用PAL制。 (7)信号输出格式(Signal Output Format) 大家常见的视频信号都是采用AV Video复合信号,以及S-Video分离信号两种,后者相对来说信号质量较前者稳定。 (8)信噪比(Signal Noise Ratio) 衡量视频信号的指标是信号的信噪比,表示了信号中,能够提取的有效信号的比率,市面的各款摄像机的SNR都大于45dB。 2. USB1.1/2.0以及IEEE1394界面摄像头的性能指标 近年来,随着个人桌面视频会议系统的普及,采用USB和IEEE1394作为图像摄像机(俗称摄像头)输入界面的产品层出不穷。 USB的摄像头目前的市场占有率超过95%,其中采用USB1.1的产品占大部分,这类产品的性能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量。 (1)感光元件(Image Sensor) 市面上的USB摄像头多采用CMOS,现在的CMOS生产工艺经过优化后,基本消除了元件老化的缺陷,并行输出的数据流量大,我们称之“二代CMOS”。 个别厂家亦推出了采用CCD为感光元件的产品。 (2)有效像素(Effective Pixels)

摄像机测试

监控摄像机图像分辨力测试方法 1范围 本方法适用于监控摄像机图像分辨力的测量。 本方法规定了监控摄像机的测试图、试验条件及测定方法,已使对测量结果进行比较。所设计的测量方法是为了通过该装置的镜头输入端和任何电输出端子,能够对摄像机的性能进行评价。 本方法不规定各种参数的限额值。 2测量仪器 2.1色彩照度计 测量范围 0.1-99990 lx 精度±2%; 0.01-9999 fcd 精度±1。 2.2图像采集卡 可采用DVI-D、HDMI、HD-SDI、SDI、复合、Y/C、RGB/YPBPR等输入信号。 2.3解像力测试卡 ISO 12233 Resolution Chart。(图2) 2.4测试照明箱 照明箱光源的背景颜色为吸光型中灰色,使用时避免外界光线照射箱体内部色板安装区域。 2.5高性能计算机 中央处理器:不少于双核(6MB 二级高速缓存)主频:3.2GHz以上; 内存:2GB以上; 显卡:显存不少于2GB 最高分辨率不少于2560×1600。 3 条件 3.1环境条件 1)所有测量应在厂家规定的条件下进行;; 2)测量中的环境条件,至少环境温度和相对湿度,应在测量结果一同报告; 3)应允许有适当的升温时间。 3.2测量条件 除非另有说明,摄像机拍摄测试卡,并通过测量摄像机的输出信号来完成测量; 1)灯箱内提供D65光源,另配置F灯和TL84两种备用光源; 2)采用微电脑控制每组光源间快速切换;

3)超时计时功能,分开记录每组光源的使用时间; 5)通过HD-SDI DVR抓取摄像机输出的静态图像图像格式为应为(bmp或jpg)。 3.3拍摄条件: 除非另有说明,拍摄条件如下: 1)测试卡按相应比例充满整个视野,并且对焦清晰; 2)为保证摄像设备拍摄测试卡时能够输出足够的信号,拍摄时测试卡表面照度应在500lux左右; 3)测试卡卡上任何一点的照度与测试卡中心照度差不大于10%; 4)用镜头组件光学分辨能力要大于摄像机的分辨能力,其镜头焦距不小于等效焦距; 5)源应采用必要的遮光措施,防止光源直射镜头,测试图卡背景应用中灰色; 6)测试中可用下列标准色温:D65国际标准人工日光、TL84欧洲、日本商店光源、F灯夕阳光黄光源等,色温偏差不大于100K; 7)温度20℃±2℃, 相对湿度50%±20%。 3.4摄像机设定条件 除非另有说明,摄像机设定条件如下: 1)聚焦控制应为自动或手动方式,而且应为最佳聚焦; 2)光圈控制应为自动或手动方式; 3)所测试的摄像机输出接口为主输出接口; 4)曝光时间为厂家设定值; 5)网络接口摄像机。除上述摄像机设定外,还需设定有图像尺寸、最大曝光时间、视频编码格式、码流类别、位率类型、码流限制、帧率值、AGC等在测试环节中需详细规定,参数应按厂家设定值测量; 6)网络接口数字摄像机,在计算机中对摄像机输出图像进行软件分析时,图像格式应设置为bmp或jpg格式; 4测量方法 4.1分辨力特性说明 摄像机输出一帧等宽黑白相间的线条值图像,分辨其黑白线条最小宽度的能力。 4.2测试步骤: 1)摄像机安排及测试图如图一所示; 2)待测试摄像机状态,拍摄条件,光照条件符合3.2、3.3、3.4相关要求; 3)等摄像机稳定后,摄取测试图,非网络摄像机通图像采集卡抓取摄像机输出

摄像的准备和基本操作 第二节 摄像机的调试

第二章摄像的准备和基本操作 第二节摄像机的调试 专业的电视工作者在拍电视前一般都要对摄像机做一些必要的调试。 1、寻像器调节 寻像器是摄像机的窗口,摄像师通过它,可以选择画面角度、范围,确定画面构图;另外寻像器还可以监看摄像机的各种工作状态,如镜头的聚焦虚实、电视信号的强弱、电池和磁带使用情况, 摄像机发出的警告信号等。 专业的寻像器可以根据摄像的需要调节角度和伸缩距离,也可以调节亮度和对比度。但要注意:亮度和对比度调好以后,不要随便根据画面进行调节,这样可能影响您对画面质量的正确判断。 2、焦距调节 摄像前或当摄像机与被摄主体之间的位置发生变化时,都应当进行焦距调节,称为聚焦。焦距调节的一般方法多采用“特写聚焦调节法”:将景物画面推成特写,转动聚焦环,使图像清晰,然后拉开成所需的景别进行拍摄。这种方法可以获得较大的景深,并且能够保持画面的清晰度。

3、光圈的调节 光圈的调节方法有自动光圈调节法、手动光圈调节法和暂时自动调节法。 自动光圈调节法:将光圈选择开关设定于自动光圈调节“A”处,根据被摄体的亮度摄像机自动调节光圈,这是一般画面光照反差不大摄像时常使用的模式。 手动光圈调节法:将光圈选择开关设定于手动光圈调节“M”处,根据需要手动调节光圈大小。这是一般画面光照反差较大摄像时常使用的模式。 暂时自动调节法:在光圈选择开关处于暂时自动调节时,持续按瞬时自动光圈按钮,光圈处于自动调节状态,松开即回到手动调整光圈状态,并能锁定于松手时的光圈值。 当拍摄物体背景比较明亮时,一般应使用手动光圈调节法。因自动光圈进行拍摄,由于它反映的是整个画面的平均亮度,物体在画面中就会成剪影效果,有时这种效果并不是我们所需要的,此时,必须采用手动光圈。 4、镜头后焦距调节 当你试拍摄时,如发现全景散焦,需调整镜头后焦距,其具体做法是:

测试监控上使用的摄像机性能及测试设备

测试监控上使用的摄像机性能及测试设备 1、分辨率是衡量摄像机优劣的一个重要参数,指的是当摄像机摄取等间隔排列的黑白相间条纹时,在监视器上人眼能够看到的最大线数,当超过这一线数时,屏幕上就只能看到灰蒙蒙的一片而不能再分辨出黑白相间的线条。清晰度又分为水平分辨率度和垂直分辨率。 2、测试方法,摄像机拍摄综合测试图,用目视法观察监视器上图像中心楔上能分辨的最大线数或十组中心清晰度线段能分辨的最大线数。 3、测试时应注意 (1)要使用成像质量好的镜头,因为镜头的好坏影响最终的测试结果。 (2)显示时使用黑白监视器,线数应在600线以上,如果使用彩色监视器,要将色饱和度旋纽调至最低,避免色度信号对亮度信号的干扰。 4、采购时应注意 (1)使用索尼、松下原装摄像机做横向对比,观察两种摄像机在分辨黑白线条组时差距;原装机的性能指标真实可靠,通过对比,可以对要采购摄像机的清晰度指标得出正确的结论。 (2)购买单板机时,有时配套的镜头成像质量较差,除了要测试中心分辨率外,还是测试四个角的分辨率,不能出现模糊和变形,否则,就要更换较好的镜头。 二、最低照度指标要有相关的条件 1、最低照度的概念,摄像机产生的亮度输出电平,是额定电平(700mv)的一半时,被摄物体的最小照度。 2、测试方法 十级灰度测试卡 (1)对比法:将摄像机置于暗室,选择一部名厂的原装摄像机作 对比,使用二个同种型号的手动光圈镜头,暗室内装有调压器控制的220V白炽灯,以调压器调节电压的高低来调节暗室内灯的明暗,电压可以从0V调到220V,室内光照也可以从最暗调至最亮,将二部摄像机分别对准层次丰富的物体,调低室内的光亮度,直至看不清物体的暗部层次,或者将镜头光圈调小一级作对比,根据名厂的原装摄像机标称的最低照度值推测出待测摄像机的最低照度值。 (2)仪器法:同样在暗室中测试,将摄像机对准十级灰度测试卡,调低室内的光亮度,直至摄像机输出的视频信号在示波器上的辐度降至350mv,再用测光表测量测试卡表面的照度值,计算出最低照度。

监控系统验收标准

监控系统工程验收标准 一、电源、设备线缆验收标准 1、线缆、设备等各种标签应完整、清晰,检查连接线缆路由,走线是否整齐, 各设备连接线缆是否绑扎整齐。 2、不同连接线缆进行明显标识,各摄像头对应的视频线、控制线应明确标识(或 在提交用户资料内注明)。 3、视频接头处用焊锡将BNC接头与视频线连接,保证无虚焊。安装螺丝必须拧 紧。 4、摄像头电源的防水和绝缘需可靠。 5、电源、线缆等接地需符合防雷标准,设备安装需在35m/s的风速下正常工作。 6、敷设的电源线缆应符合相关要求。 二、摄像机安装要求 1、摄像机装置的安装应牢靠、稳固。 2、从摄像机引出的电缆宜留有1m的余量,不得影响摄像机的转动。摄像机的电 缆和电源线均应固定,并不能用插头承受电缆的自重。 3、检查摄像机检查各项功能,观察监视区域的覆盖范围和图像质量,是否符合 要求。 4、其他摄像机机座与支架或云台的安装尺寸应符合要求。 5、所有摄像机的电缆和电源线均应固定,并且不得使插头承受电缆的自重。 6、摄像机镜头应避免强光直射,逆光安装,若必须进行逆光安装的地方,应选 择将监视区的光对比度控制在最低限度范围内。 三、线缆敷设部分的验收要求 1、管材的材质、规格、型号应符合设计文件的规定。 2、表面应光滑、平整,不得变形、断裂。 3、管件的材质、规格均符合质量标准,不得歪斜、扭曲、飞刺、断裂或破损。 四、硬盘录像机的验收要求 1、安装位置正确。 2、安装符合工艺要求。 3、现场调阅录像资料,抽查夜间录像资料。 4、检查录像时间。 五、监控图像的验收标准 1、图像上不易察觉有损伤或干扰存在。 2、记录图像的回放质量能辨别人的面部特征。

海关视频监控摄像头编码规则和图像标识规范

附件3 海关视频监控摄像头编码规则和图像标识 规范 一、视频监控摄像头编码规则 (一)编码摄像头范围。 本规范要求安装监控摄像头的海关监管作业场所(场地)。 (二)摄像头编码规则。 1.摄像头编码(ID号)是海关视频监控摄像头的唯一标示,统一编码为20位数字。 2.第1至4位为所在海关四位关区代码。 3.第5至7位为场所三位流水号。属于经海关注册的海关监管作业场所,第5至7位为海关监管作业场所代码后三位流水号;海关监管作业场所以外的,第5至7位各关自行设定流水号,但第1至7位应保证场所唯一编码,不得重复。 4.第8位主控部门代码,具体如下: 1—该摄像头由海关主控; 2—该摄像头由公安部门主控; 3—该摄像头由边防部门主控; 5—该摄像头由企业主控; 6—该摄像头由其他部门或单位主控。 5.第9至10位为国标行业编码。具体数值为10,代表

海关(不可更改)。 6.第11至13位为国标设备编码。具体数值为131,代表摄像机;具体数值为132,代表网络摄像机(IPC)。 7.第14至15位为海关监控摄像头场所分类代码,详 (1)陆路边境口岸的摄像头,无论是否在口岸限定区域设置有海关监管作业场所,摄像头编码的第14至15位均应为“10-陆路边境口岸”。 (2)未包含在海关监管作业场所内的水运口岸泊位等

作业区域的摄像头,相应摄像头编码的第14至15位为“19--水运码头泊位”。 (3)边民互市类监管作业场摄像头,相应摄像头编码的第14至15位为“14--边民互市类”。 (4)摄像头编码的第14-15位应严格谨慎使用“其他”(代码为18、41)。 8.第16至17位为摄像头位置代码(摄像头监控的范围),具体如下: 01—监控范围为办公场所出入口 02—监控范围为地磅或磅秤 03—监控范围为查验场地、查验平台或快件、邮件、旅检查验区 04—监控范围为货物、快件、邮件分拣线(机检线)或旅检先期机检线 05—储罐 06—监控范围为大型集装箱检查设备H986,快件、邮件、旅检X光机或CT机等机检设备 07—监控范围为执法办案场所 08—监控范围为卡口 09—监控范围为码头泊位 10—监控范围为辐射探测设备 11—监控范围为仓库 12—监控范围为围网 13—监控范围为旅检通道

摄像机主要性能参数

摄像机基础培训(三) 一、CCD彩色摄像机的主要技术指标或测量方法 1、CCD彩色摄像机的主要技术指标 (1)CCD尺寸,亦即摄像机靶面。一般来说,尺寸越大,包含的像素越多,清晰度就越高,性能也就越好。在像素数目相同的条件下,尺寸越大,则显示的图像层次越丰富。 (2)CCD像素,是CCD的主要性能指标,它决定了显示图像的清晰程度,分辨率越高,图像细节的表现越好。CCD是由面阵感光元素组成,每一个元素称为像素,像素越多,图像越清晰。现在市场上大多以25万和38万像素为划界,38万像素以上者为高清晰度摄像机。 (3)水平分辨率。彩色摄像机的典型分辨率是在320到500电视线之间,主要有330线、380线、420线、460线、500线等不同档次。分辨率是用电视线(简称线TV LINES)来表示的,彩色摄像头的分辨率在330-500线之间。分辨率与CCD和镜头有关,还与摄像头电路通道的频带宽度直接相关,通常规律是1MHz的频带宽度相当于清晰度为80线。频带越宽,图像越清晰,线数值相对越大。分辨率是水平线的数量乘上。因此最高垂直分辨率为:NTSC :525 X =393 条;PAL :625 X = 470 条。水平分辨率测量方法: a、检验(解析)图:将摄影机直接拍摄检验图,在监视器上直接读取垂直及水平分辨率。当多个摄像机进行测试时,应使用相同镜头,(推荐使作定焦、二可变镜头),以测试卡中心圆出现在监视器屏幕的左右边为准,清晰准确的数出已给的刻度线共10组垂直线和10组水平线。分别代表着垂直清晰度和水平清晰度,并给出相应的线数。如垂直350线水平800线。此时最好用高线的黑白监视器。测试时可在远景物聚焦,也可边测边聚焦。最好能两者兼用,可看出此摄像机的差异(对远近会聚)。 b、频宽测量:使用示波器测量摄影机读取图像讯号频宽, 测量出频宽再乘

半球摄像机检验标准

1.0目的 为确保我司产品质量满足客户需求,并提高检测效率。特制定半球系列摄像机的检验方法

和检验标准。 2.0 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适半球系列摄像机产品检验与试验项目. 3.0职责权限 3.1本规范由品质部负责制定和实施,由培训合格之检验人员执行落实; 3.2若本标准中未涉及到的检验和试验项目,由品质部进行修改或作最终解释。 4.0术语定义 4.1刮伤/划伤:产品表面出现的各种凹线或痕迹由于碰撞而造成产品表面有明显可见的缺损、变 形或凹坑。 4.2毛边/披锋:精加工未彻底,在表面形成不规则状的毛边等。 4.3基材花斑:电镀或氧化时因材料腐蚀,或材料中的杂质,微孔等原因所造成的与周围材质表面 不同光泽或粗糙度的斑块状花纹外观。 4.4变形:不符合零件形状的区域。表现为平面不平,曲面不合规定半径。 4.5积油:表面油漆在金属壳体表面形成颗粒状的堆积物。 4.6砂眼:金属表面的空洞。 4.7破裂:由于内应力或机器而在表面形成的裂纹。 4.8凹凸坑:因基材材受到撞击或校行不良等而呈现出的明显变形,凹凸不平的现象,手摸时有不 平感。 4.9色差:产品实际颜色与标准的差异或者同一个表面体之间颜色不均匀。 4.10油迹:五金件表面残留的油污,指脱模用油,顶针润滑油,与模具保养用油所造成的污染4.11翘曲及变形:成型时由于受力不均或其它应力而造成的变形。 4.12氧化:金属表面局部的氧化现象,通常有发黄发黑现象因空气中氧化造成黄色点状或块状物。 4.13喷砂不良:金属砂附着金属表面的厚度不一致或不均匀,不彻底。 4.14加工条纹:金属表面的加工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不一致的纹路。 4.15螺丝孔不良:攻牙不到位或者孔里面有油漆或其他异物。 4.16流纹:以浇铸口为中心而呈现出的年轮状条纹,又称水波纹。 4.17积漆:在喷漆件表面出现局部的油漆堆积现象。 4.18断裂:材料分离,可依缺料表面的外观检测决定,如表面显示有小颗粒或扭曲,可能是断裂, 若表面显示是光滑则可能是短射。 4.19拉丝:是一种砂带磨削加工,通过砂带对金属表面进行磨削加工,去除金属,表面缺陷形成 一定粗燥度,纹路均匀的装饰表面。 4.20雾状:表面上的模糊、不清晰、不光亮的现象。 4.21气泡:因工艺原因内部出现的可见的气泡。 4.22水印:电镀或氧化后因清洗水未及时干燥或干燥不彻底所形成的斑纹、印迹。 4.23挂具印:在电镀、氧化或喷涂等表面处理过程中,因采用辅助工具遮挡而使其与零件相接触 部位局部无膜层现象。

视频监控行业常用标准带宽计算

1、首先计算720P(1280×720)单幅图像照片的数据量 每像素用24比特表示,则: 720P图像照片的原始数据量= 1280×720×24/8/1024=2700 KByte 2、计算视频会议活动图像的数据量 国内PAL活动图像是每秒传输25帧。数字动态图像是由I帧/B帧/P帧构成。 其中I帧是参考帧:可以认为是一副真实的图像照片。B帧和P帧可简单理解为预测帧,主要是图像的增量变化数据,数据量一般较小。 极限情况下,25帧均为I帧,即每帧传输的图像完全不同。则: 720P活动图像的每秒传输的极限数据量= 2700 KByte×25 = 67500 KByte/s 转换成网络传输Bit流= 67500×8 = 540000 Kbit/s,即528M的带宽。 在实际视频会议应用中,由于有固定场景,因此以传输增量数据为主(传输以B帧和P 帧为主),一般在10%-40% 之间,40%为变化较多的会议场景。计算如下: 增量数据在10%的情况下, 原始数据量= 2700 KByte×10%×24 + 2700 KByte =9180 KByte/s = 72 Mbit/s 增量数据在20%的情况下, 原始数据量= 2700 KByte×20%×24 + 2700 KByte =15660 KByte/s = 123 Mbit/s 增量数据在40%的情况下, 原始数据量= 2700 KByte×40%×24 + 2700 KByte =28620 KByte/s = 224 Mbit/s 3、H.264压缩比 H.264最大的优势是具有很高的数据压缩比率,在同等图像质量的条件下,H.264的压缩比是MPEG-2的2倍以上,是MPEG-4的1.5~2倍。举个例子,原始文件为88GB,采用MPEG-2压缩后为3.5GB,压缩比为25∶1,而采用H.264压缩后为1.1GB,从88GB到1.1GB,H.264的压缩比达到惊人的80∶1。 4、采用H.264压缩后的净荷数据量 视频会议中都对原始码流进行编解码压缩。采用H.264,压缩比取80:1。计算如下:在10%的情况下,压缩后的净荷数据量= 72/80 = 0.9 Mbit/s 在20%的情况下,压缩后的净荷数据量= 123/80 = 1.6 Mbit/s 在40%的情况下,压缩后的净荷数据量= 224/80 = 2.8 Mbit/s 5、采用H.264压缩后的传输数据量 加上网络开销,传输数据量= 净荷数据量* 1.3 在10%的情况下,压缩后的传输数据量= 0.9 * 1.3 = 1.17 Mbit/s 在20%的情况下,压缩后的传输数据量= 1.6 * 1.3 = 2.08 Mbit/s 在40%的情况下,压缩后的传输数据量= 2.8 * 1.3 = 3.64 Mbit/s 6、厂商情况 部分厂商宣传的1M 720P超高清应用,有诸多使用限制。 如宝利通在其《HDX管理员指南》P56中明确指出:“在将视频质量设置为“清晰度”时,系

监控系统摄像机选型标准

监控系统摄像机选型标准 镜头是摄像机的眼睛,其性能的优劣直接关系到摄像机成像画面是否清晰。因而若要实现摄像机的效能最大化。 一、安防监控系统镜头选用 1.镜头焦距:方案设计人员在考虑镜头指标时需要根据监控目标的位置、距离、CCD规格,以及监控目标在监视器上的图像效果等综合地来进行考虑,以选择最合适的焦距的镜头。比如,生产线监控,一般需要监看比较近的物体,而且对清晰度要求较高。这种情况,定焦镜头的效果一般要比变焦的好,所以通常会选择短焦距定焦镜头。如 2.8mm、4mm、6mm、8mm等。 又如监控室内目标时,选择的焦距不会太大,一般会选择短焦距的手动变焦镜头,如3.0-8.2mm、2.7-12.5mm等;道路监控中,多车道监控要用焦距短一些的,如6-15mm;十字路口的红绿灯车牌监控要用相应长一些的焦距,如6-60mm;城市治安监控一般就要用到焦距更长一些的电动变焦镜头,如6-60mm、8-80mm、7.5-120mm等;高速公路、铁路、河道、环境检测、森林防火、机场、边海防等,一般要用到大变倍长焦距的电动变焦镜头,如10-220mm、13-280mm、10-330mm、15-500mm及10-1100mm等。 2.视场角范围:视场角范围计算是有公式的,知道镜头的焦距、CCD尺寸,视场角就可以推算出来。镜头有这样的规律:焦

距越大,监控得越远,视场角就越小;焦距越小,监控距离就近,视场角就大,焦距和视场角是反比关系。如在一些有手动变焦镜头需求的项目中,视场角范围是最先需要考虑的,所以一般会根据视场角范围来确定所选焦距范围。电动变焦镜头因为是可以根据现场环境随时用键盘控制变焦、聚焦的,所以视场角范围不是太需要考虑。但是当电动变焦镜头的起始焦距过大(比如起始焦距超过20mm)时,是无法实现大范围监控的。 3.镜头的光圈:镜头的通光量以镜头的焦距和通光孔径的比值来衡量(F=f/D),以F标记。每个镜头上均标有其最大F值,F 值越小,则光圈越大。对于恒定光照条件的环境,可以选用固定光圈的镜头,这种一般为实验室环境;对于光照度变化不明显的环境,常会选用手动光圈镜头,即将光圈调到一个比较理想的数值后固定下来就可以了;如果照度变化较大,需24小时的全天候室外监控,应选用自动光圈镜头。 二、监控镜头的应用场所 固定光圈镜头:定焦且固定光圈,主要用于环境光线固定的场所; 手动光圈镜头:定焦但光圈可调,主要用于环境光线固定但明暗不定的场所; 自动光圈镜头:固定焦距,使用DC电压驱动用于环境光线变化性的固定范围场所;

监控工程必备监控摄像头安装调试知识汇总

前言: 监控工程的设计和规划中少不了“安装调试监控摄像”,正确安装摄像机,连通信号电缆,接通电源工作,但在实际使用中,如果没有正确安装镜头并调整摄像机及镜头的状态,可能无法达到预期的效果,那么如何安装与调试监控摄像头呢?下面本文就详细汇总监控工程安装、调试必备的知识供参考! 1 监控摄像头的调试方法: 1、打开摄像机自动电子快门功能。 2、用控制器将镜头光圈调到最大。 3、将摄像机对准30米以外的物体,聚焦调至无穷远处(大部分镜头是面对镜头将前面的聚焦调节环顺时针旋转到头)。 4、用控制器调整镜头变焦将景物推至最远,调整镜头后截距使景物最清楚。 5、用控制器调整镜头变焦将景物拉至最近,微调镜头聚焦使景物最清楚。 6、重复4-5步数遍,直至景物在镜头变焦过程中始终清楚。

2 调整镜头的光圈与对焦: 关闭电子快门,逆光补偿等开关上的摄像头,摄像头,你要监视的场景,调整镜头的光圈与对焦环,使监视器上的图像。如果它被用在照明场合的变化比较大的摄像头,最佳匹配的自动光圈镜头和摄像机的电子快门开关(ELC)为OFF。如果选择手动光圈摄像机的电子快门开关(ELC)ON的最亮的点在应用程序(环境光),在镜头光圈尽可能打开一个大的和静止图像是最好的(和不那么太白色图像过载),透镜调整完成。安装屏蔽,并上好支架即可。由于较大的光圈,景深范围相对较小,焦距应该是尽可能照顾的全程监控,现场的清晰度。当现场照明降低时,电子快门自动调整,具有较大的光圈,速度慢,仍然可以使图像满意 后焦调整后焦距: 后焦调整后焦距也被称为该后焦距,正是由于在靶的表面,在CCD图像传感器,当安装在一个标准的透镜(标准的C / CS mount镜头),使被摄体场景成像,一般照相机工厂,背部重点作出适当的调整,在与定焦镜头的应用程序,一般不需要调整后焦距的摄像头。 监控改造在某些应用中,它可能会出现当镜头对焦环调整的最终位置仍然不清晰的图像,必须先确认正确的镜头接口。如果确认,您需要调整后焦距的摄像头。根据经验,绝大多数的摄像机连接用电动变焦透镜的应用,往往需要调整相机的后焦距。

视频监控行业常用标准带宽计算

1、首先计算720P(1280×720)单幅图像照片的数据量 每像素用24比特表示,则: 720P图像照片的原始数据量= 1280×720×24/8/1024=2700 KByte 2、计算视频会议活动图像的数据量 国内PAL活动图像就是每秒传输25帧。数字动态图像就是由I帧/B帧/P帧构成。 其中I帧就是参考帧:可以认为就是一副真实的图像照片。B帧与P帧可简单理解为预测帧,主要就是图像的增量变化数据,数据量一般较小。 极限情况下,25帧均为I帧,即每帧传输的图像完全不同。则: 720P活动图像的每秒传输的极限数据量= 2700 KByte×25 = 67500 KByte/s 转换成网络传输Bit流= 67500×8 = 540000 Kbit/s,即528M的带宽。 在实际视频会议应用中,由于有固定场景,因此以传输增量数据为主(传输以B帧与P 帧为主),一般在10%-40% 之间,40%为变化较多的会议场景。计算如下: 增量数据在10%的情况下, 原始数据量= 2700 KByte×10%×24 + 2700 KByte =9180 KByte/s = 72 Mbit/s 增量数据在20%的情况下, 原始数据量= 2700 KByte×20%×24+ 2700 KByte =15660 KByte/s = 123 Mbit/s 增量数据在40%的情况下, 原始数据量= 2700 KByte×40%×24+ 2700 KByte =28620 KByte/s = 224 Mbit/s 3、H、264压缩比 H、264最大的优势就是具有很高的数据压缩比率,在同等图像质量的条件下,H、264的压缩比就是MPEG-2的2倍以上,就是MPEG-4的1、5~2倍。举个例子,原始文件为88GB,采用 MPEG-2压缩后为3、5GB,压缩比为25∶1,而采用H、264压缩后为1、1GB,从88GB到1、1GB, H、264的压缩比达到惊人的80∶1。 4、采用H、264压缩后的净荷数据量 视频会议中都对原始码流进行编解码压缩。采用H、264,压缩比取80:1。计算如下:在10%的情况下,压缩后的净荷数据量= 72/80 = 0、9 Mbit/s 在20%的情况下,压缩后的净荷数据量= 123/80 = 1、6 Mbit/s 在40%的情况下,压缩后的净荷数据量= 224/80 = 2、8 Mbit/s 5、采用H、264压缩后的传输数据量 加上网络开销,传输数据量= 净荷数据量* 1、3 在10%的情况下,压缩后的传输数据量= 0、9 * 1、3 = 1、17 Mbit/s 在20%的情况下,压缩后的传输数据量= 1、6 * 1、3 = 2、08 Mbit/s 在40%的情况下,压缩后的传输数据量= 2、8 * 1、3 = 3、64 Mbit/s 6、厂商情况 部分厂商宣传的1M 720P超高清应用,有诸多使用限制。 如宝利通在其《HDX管理员指南》P56中明确指出:“在将视频质量设置为“清晰度”时,系统将以1Mbps或更高速率发送HD视频。在将视频质量设置为“动作”时,系统将以2Mbps或更高速率发送HD视频。” 宝利通对于“清晰度”与“动作”的定义: ? 清晰度-图像将会很清晰,但在低呼叫速率下有中到大量动作时,可能导致丢失某些帧。清晰度只能用于点对点H、263与H、264 呼叫。 ? 动作-该设置用来显示人物或其它带有动作的视频。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