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政治上册 复习提纲 人民版
- 格式:doc
- 大小:65.50 KB
- 文档页数:10
新)人民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复习提纲答:公共场所是指供公众使用的场所,如公园、商场、车站、学校等。
2、在公共场所应该遵守哪些行为规范?★答:①保持卫生、整洁;②尊重他人,不打扰他人;③不乱扔垃圾;④不随地吐痰;⑤不在公共场所大声喧哗;⑥排队等候;⑦遵守交通规则等。
3、为什么要遵守公共场所的行为规范?★答:①遵守公共场所的行为规范可以维护公共秩序,保障公共利益;②遵守公共场所的行为规范可以表现出我们的文明素质和礼仪意识;③遵守公共场所的行为规范可以促进社会和谐。
4、在公共场所,我们应该如何保护自己的安全?★答:①保管好自己的财物;②遵守交通规则,注意交通安全;③不随意接受陌生人的帮助或赠品;④遇到紧急情况,要冷静应对,及时报警等。
第四课网络世界的利与弊1、网络的优点有哪些?★答:①信息获取方便快捷;②网络可以拓展社交圈;③网络可以提高研究和工作效率;④网络可以带来娱乐和放松。
2、网络的缺点有哪些?★答:①网络信息的真实性难以保证;②网络可能会导致人的沉迷和不良行为;③网络可能会泄露个人隐私;④网络可能会带来侵权和违法行为。
3、在使用网络时,我们应该注意哪些安全问题?★答:①不泄露个人隐私;②不随意接受陌生人的好友请求;③不随意下载、安装软件;④不相信网络上的谣言;⑤不参与网络暴力等。
4、网络暴力有哪些表现形式?★答:网络暴力包括但不限于恶意评价、人身攻击、网络谣言、网络诈骗、情等。
答:青春期逆反心理是一种正常的心理现象,但也需要我们正确对待。
我们应该理解和尊重青少年的独立思考和自我表达的权利,同时也要引导他们正确地表达和处理情绪,避免过度逆反和叛逆行为的出现。
4、青春期的心理问题有哪些?★答:青春期的心理问题主要包括自我认同、自尊心、情感问题、适应问题、压力和焦虑等。
青少年需要得到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关注和支持,帮助他们积极应对这些问题。
5、如何缓解青春期的压力?★答:青少年可以通过锻炼身体、参加兴趣爱好、与朋友交流、寻求家长和老师的帮助等方式来缓解青春期的压力。
人教版八年级政治上册复习提纲我们全都要从前辈和同辈学习到一些东西。
就连最大的天才,假如想单凭他所特有的内在自我去应对一切,他也决不会有多大成就。
下面给大家带来一些关于人教版八年级政治上册复习提纲,盼望对大家有所协助。
八年级政治上册复习提纲1第三单元勇担社会责任1.什么是责任?责任来自哪里?答:(1)责任是一个人分内应当做的事情。
(2)从已有的生活经验中,我们不难发觉,责任来自对他人的承诺、职业要求、道德标准、法律规定等。
2.角色和责任有什么关系?答:(1)在社会生活的舞台上,每个人都扮演着不同的角色。
随着时代开展和所处环境的改变,我们会不断变换自己的角色,调整角色行为。
(2)每一种角色都意味着担当相应的责任。
只有人人相识到自己扮演的角色、担当应尽的责任,才能构建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
3.怎样正确相识责任?答:(1)作为社会的一员,我们每个人首先要对自己负责。
(2)许多人在为我们的成长和华蜜生活担当着责任。
(3)我们应当学会感恩,主动关怀、协助和效劳他人,在辛苦付出中体验对他人负责的欢乐和华蜜。
只有人人具有责任心,自觉履行应尽的责任,我们才能共享更加华蜜美妙的生活。
4.担当责任的代价与回报有哪些?答:(1)无论是谁,担当责任都会感受到责任沉甸甸的重量。
因为担当责任不仅意味着付出时间、精力和金钱,而且意味着可能因为做得不好而受到责怪,甚至受到惩罚。
(2)担当责任往往伴随着获得回报的权利。
这种回报既包括物质方面,又包括精神方面。
对我们而言,更重要的是精神方面的回报,如良好的自我感觉、获得新的学问和技能、赢得他人的敬重和赞许等。
5.如何理解我担当我无悔?答:(1)虽然有些应当做的事情不是我们自愿选择的,但是我们仍旧应当自觉担当相应的责任。
我们往往无法变更自己在生活和工作中的位置,但我们可以变更自己对待应当做的事情的看法。
只要我们把它们当作一种不行推卸的责任担在肩头,不埋怨,不懈怠,全身心地投入,同样能够把事情做得很精彩。
人民版思品八上(1_5课)复习提纲第一课:我的父亲母亲1、母亲节是每年5月的第二个星期日,父亲节是每年6月的第三个星期天p22、父母对我们的爱表现在:P3_41)、父母对我们的爱集中表现在危难时刻,更多的弥散在日常生活中。
2)、父母对我们的爱具体表现在我们生活和学习的琐事上。
(一句话、一个眼神、一个动作)P3_43、家庭生活中爱我们的人有哪些?P5家庭生活中爱我们的不只是我们的父母。
还来自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等,他们都用不同的方式把浓浓的爱传递给我们。
4、你与父母产生隔阂的客观原因是什么?(为什么会觉得父母的爱跟以前不同?)P7有时候父母整天忙于工作,无暇顾及家庭和子女;作为具有多重身份的社会成员,父母不可能把所有的精力都倾注在子女身上;我们渴望父母的爱,但有时也许我们太看重形式了;随着我们不断成长,父母给予我们爱的方式和以前有所不同;我们已经长大,有了更多的理性判断,对父母的要求也更高了5、一位父亲,每天都很晚回家,难得那一次在天黑前回来了。
他发现五岁的儿子正倚门等他。
还没说话的父亲先听到儿子的问话:“爸爸,你一个小时赚多少钱?”父亲说:“你很想知道吗?那我告诉你,我能赚20元。
”儿子转身走进自己的房间,捧出一堆皱巴巴的零钱,对爸爸说:“我攒了好长时间,现在终于有了20元,你明天能早点回家吗?我想和你一起吃晚饭。
”请对以上父子的言行进行分析。
答:(1)作为孩子,尤其是一个五岁的孩子,希望父亲经常陪陪自己是很正常、正当的情感要求。
也正是因为年龄小,所以不理解这也是父亲的一种爱——以自己的劳动来承担对家人、孩子的责任。
(2)父母整天为工作忙碌而不能与子女相伴,其实也是对孩子的一种爱,只是爱的方式发生了变化。
与子女相伴是爱,努力工作为家庭提供经济保障也是爱。
(3)我们期盼父母的爱,同时也应该多一份对父母的理解和尊重。
6、简要说说“儿行千里母担扰”(怎样与家人相处?)P9_11答:亲情是世界上最灿烂的阳光,无论我们走多远,飞多高,父母的目光总是在我们的背后的,我们永远的父母心中的牵挂。
八年级上册政治复习提纲(人教版)1.1自尊自信一、自尊的含义及表现自尊是一种对自己人格的重视和肯定的情感。
自尊就是尊重自己,爱护自己,从身体、仪表到行为、心灵,维护自己作为一个人的尊严,不做有损人格的事情,不向别人卑躬屈膝,也不容许别人歧视、侮辱自己。
2.自尊的重要性(为什么要维护自尊?):(1)自尊是人的基本心理需要(地位);(2)自尊激励我们奋发向上,使我们更好地立身社会(作用)。
二、自尊的意义①自尊是健康人格的基石②是人的基本心理需要,自尊激励我们奋发向上,使我们形成健康人格③有了自尊,我们才能更好地立身社会三、自尊与羞耻心的关系自尊心和羞耻心是互为表里的。
有了羞耻心,人才会节制自己的行为,不做庸俗的事情,有尊严地生活着。
四、羞耻心的作用有了羞耻心,我们会为自己的不当行为而难为情,做了错事会感到惭愧,辜负了他人的期望会觉得内疚五、我们应如何做一个有自尊的人?①一个人的尊严是依赖自尊的行为树立的②我们不做欺骗、贪婪、损人利己、卑躬屈膝、阿谀奉承、见利忘义等有损人格的行为③拒绝卑下,洁身自爱,才能维护自尊六、自卑的含义及表现自卑是一种不健康的心理状态。
当我们在自己的弱点或缺陷面前失去自信,就可能陷入自卑,就会自己看不起自己,自我贬低,甚至自暴自弃。
七、自卑的危害自卑是一种不健康的心理状态,是自已看不起自已,自我贬低,甚至自暴自弃。
自卑妨碍我们建立快乐人生,不利人际协调,不利身心健康,不利事业成功,甚至会导致轻生。
八、怎样克服自卑心理?①走出心理牢笼,学会尊重自己,客观看待自己,树立自信,培养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②肯定自己,每个人都是独特的、宝贵的生命个体,无论怎样,我们都有自己的尊严、自己的价值③人无完人,缺点和不足在所难免,我们要坦然地接受自己,弥补自己的不足,充分发现和发挥自己的长处九、自尊与自负的区别自尊是恰如其分地肯定自己,自负是过度地自我肯定。
自负的人夸大自己的优点,制造虚幻的自我满足,常常在过高评价自己的同时贬低别人;自负的人行为得到超过自己实际价值的社会肯定,结果往往适得其反十、自尊与虚荣的区别自尊是对自身内在价值和尊严的追求,虚荣追求的是表面的炫耀。
人民版八年级思想品德上册复习资料第一课:我的父亲母亲1、母亲节和父亲节分别是什么时候?答:母亲节是每年5月的第二个星期日,父亲节是每年6月的第三个星期天。
2、怎样理解父母亲的爱?答:①父母对子女的爱集中表现在危难时刻,然而更多的是弥散在日常生活中。
轰轰烈烈是爱,平平淡淡也是爱。
②爱在日常琐事中:其实,很多时候,一句话、一个眼神、一个动作都会将父母的爱传递到我们的心灵深处;在我们心里激起阵阵涟漪。
③与子女相伴是爱,努力工作为家庭提供经济保障也是爱。
④我们期待父母的爱,同时也应该多一份对父母的理解和尊重。
3、为什么要孝敬(回报)父母?答:①父母不但赋予了我们生命,而且为家庭做出了很多贡献,他们理应受到爱戴和尊敬;②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③孝亲敬长是道德和法律的要求。
④孝敬父母收获的是甜蜜和家庭的幸福。
4、孝敬(回报)父母的具体表现有哪些?(我们给予父母的爱有哪些?)答:①要落实到具体行动之中,从小事做起,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②多与父母沟通交流,多征求他们的意见;③理解体谅关心父母;④努力学习,积极上进,让父母高兴。
第二课家庭剧场1、我们与父母发生冲突的主要原因是什么?答:进入青春期的我们与父母发生冲突是难免的,一方面,我们觉得自己已经长大了,应该拥有独立自主的权力。
另一方面,父母还不习惯我们的“长大”,不适应我们追求独立自主的愿望和行为。
这是一对矛盾,处理不好,就会发生冲突。
2、家庭冲突的危害有哪些?答:不利于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损害父母与子女的身心健康;影响父母与子女之间的正常的生活和彼此之间的情感,使亲情淡化甚至造成家庭悲剧。
3、避免、解决家庭冲突的方法有哪些?答:①认真倾听;②善于体谅;③主动交流;④主动道歉;⑤创造机会;⑥控制情绪;⑦承担责任;⑧达成协议;⑨不用生硬的语言或作出过激的行为;⑩最有效的策略是“小人不计大人过”等。
第三课闲话“家”常1、传统家文化的特点有哪些?答:①重视家庭教育②讲究家庭秩序③中国人的姓名也体现出家族文化的特色④传统的节日中有着浓厚的家文化色彩。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政治复习提纲学习政治一定要背书,但是,背书也要讲究一定的技巧,背书要有内容、有目的地背,千万不要盲目地背,否则有可能是同学产生厌学心理。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有关八年级上册政治复习提纲,希望对你们有帮助!八年级上册政治复习提纲第一单元相亲相爱一家人第一课爱在屋檐下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1、家庭的含义:由婚姻关系、血缘关系或收养关系结合成的亲属生活组织。
2、家庭类型:核心家庭、主干家庭、单亲家庭、联合家庭3、家庭关系的确立:结婚、生育、收养、再婚。
4、你如何理解与父母的亲情:父母子女关系的确立,绝大部分基于血缘关系。
生命是父母给予的,这种关系无可选择、无法改变。
5、为什么孝敬父母(1)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2)孝敬父母是道德和法律的要求,是我们的天职(3)孝敬父母就是子女对父母的尊敬、侍奉和赡养。
其中最重要的是敬重和爱戴父母。
6、几个重要认识:(1)父母做出不道德的事情或违法的事情我们应如何做:如果做出不道德的事,要勇于批评与制止,这是为父母好,也是孝的表现;如果他们触犯法律,要按法律办事,不能因亲情而宽恕,包庇其违法行为。
(2)对父母的长辈我们应如何对待?为什么?a间接的有了我b他们为社会家庭做出贡献c 甚至比父母倾注了更大的关爱和爱护。
(3)我们应如何孝敬父母?a 爱父母,心里想着父母,理解关心父母;b行动上帮助父母,为父母分忧;c努力学习、积极上进,让父母高兴。
(4)怎样看待父母对子女的爱?a亲情的既然流露b传统美德的彰显与发扬c当今道德法律的要求。
第二课我与父母交朋友1、青春期我们与父母之间产生矛盾的原因是什么?(1)进入青春期,我们有了自己的思想渴望独立,渴望重视,甚至挑战父母;(2)父母还把我们当小孩,不放心、唠叨、责怪,于是矛盾产生了。
2、如何正确认识我们与父母之间的矛盾?我们与父母的冲突,往往基于父母对我们的严要求、高期待。
这种苛刻的严,反映父母对我们的爱。
最新人教版八上政治提纲(最全面)
一、理解政治的概念和地位
- 政治的含义及基本特征
- 政治的地位和作用
- 政治与人的生活的关系
二、初步了解国家与政府
- 国家的概念和组成要素
- 国家的形成和发展
- 政府的概念和职能
- 政府分类及特点
三、认识政治权利与义务
- 公民的政治权利与义务
- 人权与公民权利的基本内涵
- 政治权利的保护和限制
四、党的领导与我国政治制度
- 中国的组织和领导
- 我国的政治制度和特点
-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 中国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五、初步了解国家领域的对外关系
- 国际关系的概念和特点
- 主权与不干涉原则
- 国际社会主义竞争与合作
六、民主政治与社会主义民主
- 民主政治的基本原则
- 社会主义民主的主要特征
- 党的领导下的人民民主
以上为最新人教版八上政治提纲的主要内容,全面涉及了政治
的概念、国家与政府、政治权利与义务、党的领导与我国政治制度、国家领域的对外关系,以及民主政治与社会主义民主等方面的知识。
通过学习这些内容,可以进一步了解和认识政治以及我国的政治制
度与原则。
八年级上期·政治复习提纲〃第一课爱在屋檐下1.家庭的定义。
(理解)家庭是由婚姻关系、血缘关系或收养关系结合成的亲属生活组织。
2.家庭的结构。
(理解)1)核心家庭:是由父母与未婚子女两代人组成的家庭2)主干家庭:是指由祖父母(或外祖父母)、父母及第三代组成的家庭3)此外,还有少量单亲家庭(父母中的一方与子女一起生活)、联合家庭(父母与多对已婚子女组成的家庭,或者已婚同辈联合组成的家庭)3.家庭关系确立的情形。
(理解)1)依照法定条件和法定程序结婚,组成新的家庭2)因生育导致的血缘关系结合成家庭3)依照法定条件和法定程序收养而组成家庭4)随父(母)再婚组建新的家庭4.生命是父母给予的,这种关系无可选择、无法改变。
(背)5.父母为什么要抚养教育子女?(背)1)亲情的自然流露2)传统美德的彰显和发扬3)是当今道德和法律的要求4)父母如果不对子女尽抚养义务,甚至虐待子女,要受到法律的惩罚6.为什么要孝敬父母?(背)1)父母不仅赋予我们生命,而且含辛茹苦地哺育我们成长。
父母为家庭作出了贡献,为我们付出了很多2)我国有孝的传统,我们要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孝亲敬长的优良传统3)子女对父母养育之恩的回报,是子女对父母应尽的道德义务、法律义务4)成年子女如果不履行赡养扶助父母的义务,不仅要受到舆论的谴责,还要受到法律的惩罚7.什么是孝敬父母?(理解)孝敬父母,就是子女对父母的尊敬、侍奉和赡养。
其中最重要的是敬重和爱戴父母。
8.怎样孝敬父母?(背)1)孝敬父母,不能停留在口头上,而要体现在日常生活中一件件小事上。
要正确区分孝敬在不同场合的具体要求2)爱父母,心里想着父母、理解、关心父母;行动上帮助父母,为父母分忧;努力学习、积极上进,让父母高兴3)我们对父母的孝敬,不是古代的愚孝,也不是盲目的顺从,而是在当代道德和法律基础上对父母辛勤劳动和养育之恩的报答4)我们不仅要孝敬自己的父母,还要孝敬父母的长辈〃第二课我与父母交朋友1.产生烦恼的原因。
初二政治期末考试复习提纲1、家庭的含义:它是由婚姻关系、血缘关系或收养关系结合成的亲属生活组织。
2、家庭关系确立的情形:结婚;生育;收养;再婚。
3、家庭的结构:核心家庭、主干家庭、单亲家庭、联合家庭。
4、孝敬父母的表现:①爱父母,心里想着父母,理解、关心父母;②行动上帮助父母,为父母分忧;③努力学习、积极上进,让父母高兴……5、逆反心理的具体表现:①要我这样,我偏要那样;②你说这个好,我非说那个好;③让我相信这个,我非相信那个。
6、与父母沟通的基本要领:彼此了解是前提,尊重理解是关键。
理解父母的有效方法是换位思考,沟通的结果要求同存异。
7、与父母交往的艺术:①赞赏父母,赞赏中增进亲情。
②认真聆听,聆听中获得教益。
③帮助父母,用行动感动亲人。
④在家庭交往中,与父母不必太计较。
8、结交朋友应注意什么?①要平等互惠,给予与分担必须是双向的。
②要加强沟通,尊重差异,学会宽容,欣赏赞美对方。
③在原则面前一定要坚定,不能以牺牲原则为代价维持所谓的友谊。
④要广交朋友,珍惜友谊。
乐交诤友,不交损友,慎交朋友。
9、男女生交往的原则:①既要互相尊重,又要自重自爱;②既要开放自己,又要掌握分寸;③既要主动热情,又要注意交往的方式、场合、时间和频率。
10、新型的师生关系:人格平等、互相尊重、亦师亦友、互相学习、教学相长。
11、与老师沟通的有效方法:①从老师的角度看问题。
②正确对待老师的表扬和批评。
③原谅老师的错误。
④礼貌待师。
⑤注意场合。
⑥勿失分寸。
12、家庭是我们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我们的第一任老师。
13、家是我们的情感栖息地、物质生活后盾、安全健康保障、娱乐天地、天然学校、未来发展的大本营。
14、孝敬父母最重要的是敬重和爱戴父母。
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子女应尽的道德义务和法律义务。
15、孝敬父母不是愚孝,也不是盲目的顺从。
要孝敬父母的长辈。
16、进入青春期,与父母产生矛盾是因为我们的独立意识增强,我们与父母有代沟。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复习提纲第一单元走进社会生活第一课丰富的社会生活(一)我与社会1.我们的社会生活绚丽多彩2.置身社会之中,对社会生活的感受越来越丰富3.个人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社会关系构成了人类赖以存在的社会4.在不同的社会关系中,我们具有不同的身份。
(二)在社会中成长1.人的成长是不断社会化的过程2.我们会逐渐成长为一名合格的社会成员3.我们的衣食住行、学习、娱乐等都与社会的方方面面发生着千丝万缕的关系,人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社会,每个人都能从社会中获得物质支持和精神滋养。
4.养成亲社会行为(1)树立积极的生活态度,关注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养成亲社会行为。
养成亲社会行为,有利于我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塑造健康的人格,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获得他人和社会的接纳与认可。
(2)我们要主动了解社会,关注社会发展变化,积极投身于社会实践。
在社会生活中,我们要遵守社会规则和习俗,热心帮助他人,想他人之所想,急他人之所急。
(3)我们只有主动关心社会,积极融入社会,奉献社会,才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第二课网络生活新空间(一)网络改变世界1.网络丰富了日常生活(1)网络让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信息传递和交流变得方便迅速;(2)互联网打破了传统人际交往的时空限制,促进了人际交往;(3)网络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便利和丰富多彩。
2.网络推动社会进步(1)网络为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促进了人财物的流动,推动了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提升了经济发展生平;(2)网络促进了民主政治的进步,互联网丰富了民主形式、拓宽了民主渠道,有利于保障公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
(3)网络为文化传播和科技创新搭建新平台。
互联网提高了文化传播的速度,促进了创新资源的合作与共享。
(二)合理利用网络1.警惕网络中的陷阱(1)网络信息良莠不齐。
网络上充斥着一些虚假的、不良的信息;(2)沉迷于网络,影响学习、工作和生活;(3)网络中个人隐私容易被侵犯,个人信息容易被泄露。
第一课:我的父亲母亲①、我们应与父母互敬互爱。
②、我们应该具有与家人同呼吸共患难的家庭责任感。
③作为父母,他们并不求回报,作为子女,我们也无以为报,只求与他们共呼吸、共甘苦。
生活顺利和时候,我们一起分享快乐、幸福和温馨;生活困难的时候,我们也应该一起坦然面对。
7、为什么要孝敬父母?①父母不但赋予了我们生命,而且为家庭做出了诸多贡献②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③孝亲敬长是道德和法律的要求。
④孝敬父母收获的是甜蜜。
8、孝敬父母的具体表现?①要落实到具体行动之中,从小事做起。
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②多与父母沟通交流,多征求他们的意见。
③承担自己对家庭的责任。
“④心里想着父母,理解关心父母;行动上帮助父母,为父母分忧;努力学习,积极上进,让父母高兴。
”第二课:家庭剧场1、避免与父母冲突的办法有哪些?①自己的脾气要平和,不可太情绪化②多与父母亲沟通交流③创造机会,经常做事。
④不用生硬的语言或做出过激的行为。
2、解决与父母间冲突的办法有哪些?认真倾听②善于体谅。
③主动交流④主动道歉⑤创造机会⑥控制情绪⑦承担责任⑧讨论问题,达成协议第三课:闲话“家”常①中华民族是一个非常重视家庭的民族,家的观念根深蒂固,人们以爱心和孝心构筑起和睦、友爱、团结、稳定的家。
只有家庭这个社会小细胞安定了,才会有整个社会的和谐、安定。
3、家是我们全家人共同的地方,需要我们大家共同维护。
建立家规的作用、可以规范家庭成员的行为、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可以让家庭生活更加有序,让家庭气氛更加融洽。
4、怎样对待中国传统家文化?P29中国传统家文化的精华,是我们今天应该继承和弘扬的。
但由于中华民族经历了几千年的封建社会,封建思想的影响根深蒂固,传统家文化中的封建糟粕应该被摒弃。
(2)对于我们家的传统文化,我们应当持什么态度去看待呢?我们应该辩证地去看待。
毕竟传统家文化流传至今,有很多内容已经脱离了时代,观念陈旧,我们应有鉴别地继承和发扬,而对于一些夹杂着封建糟粕的观念,诸如“父为子纲”之类的,我们应当坚决摒弃。
6、中国一直以来是子代依赖于父代建业,父代依赖子代养老,我们的养老模式是“反哺式”的,孝道作为一种传统美德,一直是维持社会伦理的重要支柱,而西方国家的养老模式是“接力式”的,每代人只有一个义务,就是哺育孩子,老人不需要子女的赡养,养老问题由社会保障体系来解决。
P327、中国家庭结构的变迁轨迹和形式①中国家庭结构的变迁轨迹是:家庭规模逐渐缩小。
②、这种变迁在形式上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大家庭、如主干家庭、联合家庭的比例逐步降低;另一方面是小家庭,如核心家庭、夫妻家庭及单身家庭的比例有所上升,其中核心家庭越来越占据主要地位。
(2)面对各国文化与习俗的差异,怎样才能更好地融入当地主流文化中?答:对不同文化和习俗要保持客观、平等、尊重的态度,要从欣赏的角度看其他文化,要多找共同的地方,要掌握交流的方法第四课:青春故事1、如何正确认识青春期的逆反心理?P38①、青春期产生逆反心理是成长过程中,正常现象,或多或少地会发生在每一个成长中的青少年身上。
②、从某种意义上讲,逆反是走向成熟的一个关隘,关键在于我们能否过好这个关隘,如果过不好,可能会给自己的整个人生道路蒙上阴影。
3、逆反心理的危害P38造成伤害,也给自己带来危害。
如;情感伤害、情绪恶劣,经济损失、阻碍家庭和个人发展等恶果,一味逆反,还会做出错事甚至误入歧途。
4、如何走出逆反困境?P39①培养多向思维②设身处地的分析③学会控制情绪④认真倾听⑤多沟通多商量⑥主动倾诉。
5、追求流行风的原因P40①显示自己的时髦,赢得在同学们心目中的地位②更好地凸显个性,焕发青春光彩③青少年接受新鲜事物快,喜欢美,喜欢追求新奇事物④青少年的思想是开拓的,大胆创新不安分,富有冒险精神⑤猎奇心理喜欢以新面貌出现的东西,被新奇的观念所左右。
6、如何看待流行风P40爱美之心人皆有之,流行风源于人们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大胆、创新、喜欢新鲜事物,这是处于青春期的少年所具有的正常心理特征;面对流行风,我们应该选择对自己有利的、适合自己的、积极向上的,摒弃不健康的、低俗的、不适合自己的。
7、盲目追求流行风的危害P41①危害青少年的身心健康,荒废学业,引发虚荣心②过渡爱慕虚荣,丧失理想信念和意志品质,浪费大好时光③丧失个性④偏离正道、甚至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8、作为中学生如何对待流行风?P42①清楚自己真正适合什么,需要什么②理智有度,择其善者而从之③提高自己的控制和辨别能力④积极参加集体组织的有益活动。
9、如何看待偶像崇拜?P44偶像崇拜是一种特殊的社会心理现象;青少年会以不同的方式表达对偶像的认同,进而仿效起行为方式、仪表特征。
每个时代的青少年都有自己追逐的“星”,追“星”是青春期少年的正常心理需要。
真正的“星光”,应该是汗水的闪烁和内在美的光华。
10、盲目追星的危害P45①丧失理智②有损自己的人格尊严③浪费时间、影响学业④丧失自我、丢失青春⑤容易形成错误的人生观和对人格发展不利⑥影响身心健康11、作为中学生应该如何追星?P44①不疯狂盲目追星。
②摒弃狭隘心态摆正自己与明星的关系。
③学习他们的内在美。
第五课:我们不是“水晶人”1、青春期的孩子认为自己长大了,长大的标志P48长大的标志就是与父母保持一定的心理距离,于是萌生了独享一片心灵天空的愿望;走向独立、拥有自己的秘密也是我们长大的标志。
2、如何正确区别对待秘密?P52在成长过程中,有些事情可以保密,而另外一些事情不能保密,比如使自己心理压抑、难以排解的事情,可能给自己带来危害的事情,或者违反法律的事情等。
有了不能保密的事情,应该找可以信赖的人倾诉,或者向有关部门反映。
3、适当的倾诉可以帮助我们缓解心理压力、保持心理健康,也能使我们从他人那里获得帮助。
P534、隐私是指公民不愿意为人所知或不愿意公开的,与公共利益无关的个人秘密。
它包括三个方面内容:个人信息,个人活动,个人领域5、父母侵犯未成年人隐私的解决办法应该多与父母交流沟通,有礼貌地告诉父母这是自己的秘密,自己有权保守这些秘密;如果父母不经过自己允许擅自窥探,那么就违法了法律的规定,应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若父母不听劝阻仍窥探自己的秘密,可向未成年人保护机构反映,请求对父母进行批评教育。
如果父母侵害秘密的行为给自己造成了很大的伤害,未成年人可以直接向法院起诉,要求父母停止侵害、赔礼道歉、赔偿损失。
5怎样保护自己的隐私?P55①保管好自己的个人隐私的物品。
②不向他人讲述自己的个人及家庭的隐私③使用带锁或带密码的日记本④日记中的关键词用密码、代号表示⑤通过合法途径维护自己的隐私。
6你认为分数属于隐私吗?为什么?答:不是,有考试就有成绩,有成绩就有好与坏,毕竟人不是完美的,既然有胆量考试就应该有胆量面对成绩,只有每一次考试后排出成绩,我们才能更加清楚的认识自己与别人的差距,才知道自己以后努力的方向,否则我们就没了方向和动力,随之就没了竟争的意识,只有排出成绩,才能让我们与同学相互了解,相互促进,共同进步,共同提高,所以我认为分数不是隐私。
是,也许有人会说不排出成绩,我们就会找不到自己合适的位置,也就失去了考试的意义,但我认为考试在于自我检测学习的好坏,自己跟自己比好了,知道自己不足后努力学习,掌握知识、运用知识行了,不是说最难超越的是自己吗?如果边自己都能超越还怕不能超越别人吗。
从另外一个角度上讲,排出成绩就是把学生分成三六九等,容易恶化同学之间的关系,无形中就在我们心里产生了自卑或是自负的心理。
所以,同学之间没了分数这层障碍,交往起来不是更加自然吗。
第六课:青春相册1、性别存在偏见的原因P62由于长期受男尊女卑封建思想的影响,不少人总认为女性在智力、能力等各方面都比不上男性,因而对女性存有偏见甚至持歧视的态度。
2、怎样消除性别偏见?P66消除性别偏见和歧视,需要每个社会成员及时纠正自己的错误观点,客观地看问题;也要靠法律的监督和约束;更离不开受歧视女性自身的自尊自爱、自强不息。
与保护女性相关的法律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P653、男生女生交往的好处P67①有利于智力上取长补短②有利于激励自己奋发向上③有利于个性的完善和丰富④有利于增加朋友。
⑤有利于丰富感情交流。
⑥发挥“异性效应”。
⑦、增进心理健康。
⑧培养“双性化”人格⑨可以帮助我们更好的成长4、面对别人的闲言碎语我们该怎么办呢?P69①有坦荡的胸怀;②反省自己③主动与议论自己的人多沟通,接触④不做闲言碎语的传播者和制造者。
5、男生女生如何正常交往?P71①异性之间集体交往,尽量避免“一对一”的单独会面②父母、老师是否支持我们与异性交往,和我们与他们沟通的多少也有关系③交往的异性在品德、修养、谈吐上的表现、也决定着父母、老师对你与他(她)交往的接受程度④端正态度,培养健康的交往意识⑤把握分寸⑥理解与尊重⑦端庄与慎重。
甲同学:认为男女生要有界限。
乙同学:认为男女生都是同学,没有区别。
请对两位同学的观点进行分析。
答:(1)男女同学在一些方面是有区别的,如果没有界限,有可能会出现一些误会,会影响身心健康发展,影响学习。
从这点上看,甲同学的观点有合理的一面,乙同学的观点有片面性。
(3分)(2)男女同学之间的正常交往有益于我们的身心健康发展,两者之间可以优势互补,取长补短,从而营造一种和谐、温馨、团结合作的氛围。
从这点上看,乙同学的观点有合理的一面,甲同学的观点有不足的方面。
(3分)(3)作为男女同学,之间既要有一定的界限,又要相互帮助,团结友爱,共同进步。
第七课:我有署名权1、什么是署名权?也称版权,是指作者对其创作的文学、艺术和科学技术作品所享有的专有权利。
著作权包括人身权和产权两部分。
人身权包括发表权、署名权、修改权、保护作品完整权等。
P732、为什么未成年人享有著作权?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九条、第十条规定,无论是成年人还是未成年人都平等地享有民事权利能力。
著作权是一项民事权利,未成年人一样可以成为著作权人,其著作权不受侵犯。
出版社在使用其作品时,应征得著作权人(或法定代理人)的同意,在使用后,著作权人应依法获得报酬。
P733《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七十一条“财产所有权是指所有人依法对自己的财产享有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p744、肖像权是指公民对自己的照片、画像、雕像、录像、摄像及其他有载体的视感影像,依法享有不守侵害的权利。
P77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怎样行使自己的民事权利?。
(对象,10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
)可以进行预期年龄、智力或精神健康状况相适应民事的活动,其他民事活动有其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征得其法定代理人的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