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地球表层系统的结构及特征

地球表层系统的结构及特征

地球表层系统的结构及特征
地球表层系统的结构及特征

地球表层系统的结构及特征、功能

1

地球表层环境的结构特征包括( )。

A、垂直分层、水平分异

B、立体交叉、多级嵌套

C、垂直分层、立体交叉、多级嵌套

D、垂直分层、水平分异、立体交叉、多级嵌套

正确答案:D

2

下列选项关于人类在四个圈层中的地位表述不正确的是( )。

A、人类是生物圈一部分

B、四大圈层是人类诞生发展的基础和环境

C、人类决定四大圈层的关系

D、人类与四大圈层均有相互作用

正确答案:C

3

【多选题】地表过程主要包含()。

A、物理过程

B、生物过程

C、人类过程

D、化学过程

正确答案:ABCD

4

地表系统只包含物质传输、能量流动和信息传递这三个功能。()

正确答案:×

5

地球表层系统是由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岩石圈等这四个圈层组成的。() 正确答案:×

地球表层系统作业

2013年研究生课程《地球表层系统》作业说明: (1)本作业包括5题,每题20分; (2)下期开学一月内交纸质版。 一、翻译: 本文探讨美国牧场、作物土地利用以及放养率可能适应气候变化。利用农业普查和统计模型的气候数据,我们发现,随着温度和降水增加,农业商品生产者则减少耕地、增加牧场。 此外,牛的放养率随着夏季温湿度指数(THI)的增加和夏季降水减少而下降。使用带有四个环流模式(GCM )的气候数据的统计模型,我们预计,土地利用的变化是从种植到放牧和放牧率下降,而在控制了其他农业生产变量时,这些适应在美国中部和东南地区是更加明显的,从基线起,耕地减少了6%,牧草地增加33%。与此相对应,基于这些适应的相关经济影响大约为-14和29万美元,分别属于本世纪末作物生产商和牧草生产商。全国性和区域性的结果对农业项目和补贴政策均有影响。 二、翻译: 生态系统作为生物圈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维持生命的支持系统和环境的动态平衡方面起着的不可取代的重要作用,其提供的各项服务功能已得到世界的公认。开展陆地生态系统服务的研究也已成为生态系统恢复、生态功能区划和建立生态补偿机制、保障国家生态安全的重大战略需求。近30年以来,国际和国内基于各种时空尺度的自然资源价值评估工作从生态系统服务、自然资本、生态资产、生物多样性等角度大量展开,在相关理论、方法和应用的广度和深度上取得了前所未有的进展,尽管在具体的价值核算方法上还存在较大分歧,但该方面研究的思路和框架已逐渐清晰,尤其是近些年来更侧重于生态系统“结构-过程-服务功能”关系的耦合研究和作为人类活动主导下的城市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方面的研究,这些反过来也都为陆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进一步深入研究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地球环境的基本特征

第一章地球环境的基本特征 ?第一节地球环境的圈层构造 ?第二节人类与地球各圈层的关系 ?本章重点 ?1.地球大气的热分层和各层的主要特征. 2.地球上的水量分布. 3.人类的生产活动给水圈带来的影响. 4.地面土壤仅几十厘米厚. 5.土壤含盐量达到占干土重0.2﹪,作物生长受阻. 第一节地球环境的圈层构造 一、地球环境及其组成 ?环境科学所研究的是人类所赖以生存的地球环境,地球上的其他生物和非生物物质被视为环境要素,与人类息息相关。人类环境有别于其他生物环境,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两部分。自然环境包括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要素 ?例如空气、阳光、水、土壤、矿物、岩石和生物等,以及由这些要素构成的各圈层,如大气圈、水圈、土壤圈、生物圈和岩石圈。这些要素和圈层构成了人类的生存环境和地理环境。?社会环境是指人类的社会制度等上层建筑条件,包括社会的经济基础、城乡结构以及同各种社会制度相适应的政治、经济、法律、宗教、艺术、哲学的观念和机构等。有人认为这些社会要素组成了另一圈层----智能圈或人类圈(noosphere)。 二.地球环境的独特性 ?地球环境丰富多样,适合生物的生存和繁衍:地球上存在着大气、陆地和海洋;距地面15--40km 处有一个臭氧层,保护着地球不受高能紫外线的侵袭;大气中含有一定数量的二氧化碳,使地表保持适中的温度,有利于生物的生长;地表上覆盖着一层或厚或薄的土壤,为植物提供营养和生长的基地;甚至地壳的厚度也很适中。 ?近年来,科学研究的进展,使一些科学家提出了不同的看法。他们反因为果,认为不是地球上“优越”的环境条件创造了生命,而是生命活动创造了今天地球的环境。这种观点被称为盖娅(Gaia)假说或盖娅理论。 ?地球表层物质和能量的循环、转换是靠生命活动实现的。如果没有生命捕获、转移和储存太阳能,则来自太阳能的辐射将会散失。生命活动在太阳能的捕获与储存和地球表层物质的迁移转化方面的巨大作用,远远超乎人们的想象。因此,地球的现状是生命参与地质历史过程的结果,地球现在的状态也是靠生命活动调节、控制和维持的。 三.地球各全层的发育 ?地球在大约46亿年前形成的时候,是一个炽热的大火球,还没有圈层的分化。地球外面包围着原始大气,主要由氢气、甲烷和水蒸气等组成,是一个还原性的大气圈。我们今天看见的地球各圈层,是经历了亿万年的发育才形成的。 ?水的出现是地球发育史的第一个重大事件。大约在38亿年以前,在某种机制的作用下,地球上出现了水。 ?水分的蒸发和降雨,降低了地表的温度,产生了河流、湖泊和海洋,为地球生命的出现创造了最基本的条件。

地球公转知识点总结及习题

地球公转: 一、定义:地球绕太阳运行,叫做公转。 二、基本特征 1、方向:自北极上空俯视呈逆时针;自南极上空俯视呈顺时针 2、轨道:近似正圆的椭圆,太阳位于其中的一个焦点上。1月初,地球位于近日点;7月初,地球位于远日点 3、周期:365天6时9分10秒,叫做一个恒星年 4、速度:角速度,平均约为1°/天;线速度,近日点较快;远日点较慢 练习题: 僧一行在编制《大衍历》时发现,“日南至,其行最急,急而渐损,至春分及中而后迟。迨日北至,其行最舒,而渐益之,以至秋分又及中而后益急”。据此回答1~2题。 1.僧一行发现的实际上是() A.昼夜长短的变化 B.地球公转速度的变化 C.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D.地球自转速度的变化

5、黄赤交角的影响 1.黄赤交角的大小:目前为23°26′。 2.黄赤交角的地理意义。 (1)太阳直射点的季节移动:在公转过程中,引起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往返运动 阿 (2)影响晨昏线与地轴的夹角 晨昏线与地轴的夹角在0°~23°26′之间变化;黄赤交角变大,极夜极昼范围扩大,热带寒带范围扩大,温带范围缩小 1、关于太阳直射点的移动,叙述正确的是() A.从冬至到夏至,太阳直射点从23°26′S向北移至23°26′N B.从秋分到第二年春分,太阳直射点总是在北半球移动 C.从夏至到秋分,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且一直向北移动 D.北半球的夏半年,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且一直向北移动 2、假如地轴与黄道相交成90°,那么,地球自转和公转,可能发生的现象是() ①全球任何地方得到的太阳热量均相等 ②沿地球表面作水平运动的物体不存在偏转现象 ③全球任何纬度都昼夜平分④地球上任何地方都无四季变化 A.①② B.②③ C.③④D.②④

地球海沟及其基本特征(2)

地球海沟及其基本特征(2) 胡经国 2、汤加海沟 汤加海沟(Tonga Trench)位于西南太平洋汤加群岛以东(南纬22度零分,西经173度零分),北起萨摩亚群岛,南接克马德克海沟,全长1375公里,宽约80公里,平均深6000米,最大深度10882米。 3、日本海沟 日本海沟(Japan Trench)位于西北太平洋,是日本群岛东侧南北展布的海沟。北连千岛海沟,南接伊豆诸岛东侧小笠原群岛附近的海沟。它长890公里,宽100公里;平均深度6000米,本州岛鹿岛滩东部深8412米,最深处在伊豆诸岛东南侧,最大深度10682米。 板块构造理论认为,太平洋板块和亚欧大陆板块碰撞,太平洋板块俯冲在亚欧大陆板块下面,在俯冲带处形成了日本海沟,亚欧大陆板块被抬升形成了日本岛弧。 日本海沟位于西北太平洋、日本列岛东面,是从千岛海沟,经小笠原海沟,延伸到马里亚纳海沟的一系列洼地之一。其北部的“塔斯卡罗拉海渊”(Tuscarora Deep;深8513米)一度被认为是地球的最深点(现今已知地球最深点在马里亚纳海沟)。 4、千岛海沟 千岛海沟(Kuril Trench)位于西北太平洋,堪察加半岛、千岛群岛以及日本的北海道东侧。其南北长约2900公里,最大深度10542米,总面积264000平方公里。在陡峭的海沟坡上,许多地方存在一系列过渡台地或阶地。这些陡坡有时被认为是由于熔岩层在巨大的重力作用下下降而形成的。千岛海沟是一系列海沟的起点,从白令海的西南边缘延伸到菲律宾海沟(民答那峨海沟)的南端。 5、菲律宾海沟 菲律宾海沟(Philippine Trench),又叫做菲律宾海渊(Philippine Deep)、民答那峨海沟(Mindanao Trench)或民答那峨海渊(Mindanao Deep)。它是位于西北太平洋菲律宾海域,民答那峨岛的东缘。 菲律宾海沟是地球大洋中第二大深渊。1927年由德国船“埃姆登”(Emden)号首次用铅锤测出其深度。当时,取得的测数是第一个接近实际深度的数值。1945年,美国船“约翰逊角”号采用回声测量测得其深度为10497米。1951年,丹麦船“加拉太”(Galathea)号采用回声测量测得的深度数据是10546米,略微大于前一数值。以后,所报导的回声测量数值虽然超过了前述数值,但是已发现是仪器误差。该海沟长1320公里,宽30公里。 1

地球表层系统作业

2013年研究生课程《地球表层系统》作业 说明:(1)本作业包括5题,每题20分;(2)下期开学一月内交纸质版。 一、翻译: This paper examines possible adaptations to climate change in terms of pasture and crop land use and stocking rate in the United States (U.S.). Using Agricultural Census and climate data in a statistical model, we find that as temperature and precipitation increases agricultural commodity producers respond by reducing crop land and increasing pasture land. In addition, cattle stocking rate decreases as the summer Temperature-humidity Index (THI) increases and summer precipitation decreases. Using the statistical model with climate data from four General Circulation Models (GCMs), we project that land use shifts from cropping to grazing and the stocking rate declines, and these adaptations are more pronounced in the central and the southeast regions of the U.S. Controlling for other farm production variables, crop land decreases by 6 % and pasture land increases by 33 % from the baseline. Correspondingly, the associated economic impact due to adaptation is around?14 and 29 million dollars to crop producers and pasture producers by the end of this century, respectively. The national and regional results have implications for farm programs and subsidy policies. 本文探讨美国牧场、作物土地利用以及放养率可能适应气候变化。利用农业普查和统计模型的气候数据,我们发现,随着温度和降水增加,农业商品生产者则减少耕地、增加牧场。此外,牛的放养率随着夏季温湿度指数(THI)的增加和夏季降水减少而下降。使用带有四个环流模式(GCM )的气候数据的统计模型,我们预计,土地利用的变化是从种植到放牧和放牧率下降,而在控制了其他农业生产变量时,这些适应在美国中部和东南地区是更加明显的,从基线起,耕地减少了6%,牧草地增加33%。与此相对应,基于这些适应的相关经济影响大约为-14和29万美元,分别属于本世纪末作物生产商和牧草生产商。全国性和区域性的结果对农业项目和补贴政策均有影响。 二、翻译: 生态系统作为生物圈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维持生命的支持系统和环境的动态平衡方面起着的不可取代的重要作用,其提供的各项服务功能已得到世界的公认。开展陆地生态系统服务的研究也已成为生态系统恢复、生态功能区划和建立生态补偿机制、保障国家生态安全的重大战略需求。近30年以来,国际和国内基于各种时空尺度的自然资源价值评估工作从生态系统服务、自然资本、生态资产、生物多样性等角度大量展开,在相关理论、方法和应用的广度和深度上取得了前所未有的进展,尽管在具体的价值核算方法上还存在较大分歧,但该方面研究的思路和框架已逐渐清晰,尤其是近些年来更侧重于生态系统"结构-过程-服务功能"关系的耦合研究和作为人类活动主导下的城市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方面的研究,这些反过来也都为陆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进一步深入研究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A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biosphere, ecosystems play an irreplaceable role in balancing the life-support system and the environment balance, and their functions have been recognized worldwide. Research on terrestrial ecosystem service functions has become a significant strategic need for ecosystem recovery, ecological function identification, the establishment of ecological compensation mechanisms, and protecting the ecological safety of countries. Over the last 30 years, assessments of natural resource value based on different spatial and temporal

第二章 地球的基本特征

第二章地球的基本特征 【教学目的】: 一、使学生认识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二、帮助学生建立地球空间概念; 【教学要求】: 一、要求学生掌握构重力异常、地磁异常、地热异常; 二、要求学生认识地球基本特征; 三、要求学生理解地球的圈层结构及各圈层之间的关系; 四、要求学生掌握理解地质作用及其能量来源 【课程重点、难点】: 一、课程重点包括 1.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2.地磁的物理性质 3.地球的圈层结构 二、课程难点 布格异常、地磁、地幔、地核 【课时分配】:2 【教学方法】:讲授法、图示法 第一节地球概况 一、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一)对地球形状、大小的认识 人类在长期生产实践中,对于地球形状的认识经历了反复曲折的过程。第一级近似:圆球形 第二级近似:旋转椭球体 第三级近似:大地水准体 大地水准面:是指由平均海面所封闭的球体形状。

(二)地球大小 二、地球的物理性质 (一)地球的密度和重力 地球的质量是根据万有引力定律计算出来的,用地球的质量除以地球的体积,便可得出地球的平均密度是 5.517g/cm3,而地壳上部的岩石平均密度是2.65g/cm3 如果把地球看作一个理想的扁球体(旋转椭球体),并且内部密度无横向变化,所计算出的重力值,称理论重力值。但由于各地海拔高度、周围地形以及地下岩石密度不同,以致所测出的实际重力值不同于理论值,称为重力异常。比理论值大的称正异常,比理论值小的称负异常。存在一些密度较大物质的地区,如铁、铜、铅、锌等金属矿区,就常表现为正异常;而存在一些密度较小物质的地区,如石油、煤、盐类以及大量地下水等,就常表现为负异常。异常的大小取决于矿石与周围岩石的密度差、矿体的大小以及矿体的埋藏深度。根据这个道理可以进行找矿和地质调查,这称为重力勘探,是地球物理勘探方法之一。 (二)地磁 地磁具有以下特点: (1)地磁南北极和地理南北极的位置不一致,并且磁极的位置逐年都有变化 (2)地面上每一点都可从理论上计算出它的磁偏角和磁倾角。如磁偏角和磁倾角与理论值不符时,叫做地磁异常。局部的地磁异常主要是由地下岩石磁性差异引起。属于地球物理勘探方法之一的磁法勘探就是据此寻找地磁异常区,从而发现隐伏地下的高磁性矿床。此外通过研究在亿、万年前所形成的岩石中保存下来的剩余磁性的方向和强度,来判断地球磁场方向的变化,称古地磁学。它可以配合其它方法探索地球岩石圈构造发展的历史。 (三)地热 地球内部储存着巨大的热能,这就是常说的地热。地壳表层的温度常随外界温度而有日变化和年受化,但从地表向下到达一定深度,具温度不随外界温度而变化,这一深度叫常温层。它的深度因地而异,在我国北方,温度具有年变化的

第1章 地球表面的基本形态和特征

第一章地球环境 第一节地球表面的基本形态和特征 一、海陆分布 地球表面明显地分为海洋和陆地两大部分。连续的广阔水体称为世界洋,它是海洋的主体。被海洋所环绕,但突出于海洋面上的部分则称为陆地。大陆是陆地的主体;岛屿是陆地的组成部分。 在5.1×108km2的地球表面积中,海洋面积3.61×108km2,约占71%,陆地面积1.49×108km2,约占29%。海洋与陆地的面积比约为2.5∶1,海洋占有明显的优势。这种情况至少在太阳系是独一无二的,故有的学者曾严肃地称地球为“水球”。 地表的海陆分布不均匀。以新西兰东南为中心,包括太平洋主体的半球,海洋占90.5%而陆地面积极小,因而有水半球之称。从传统的南北两半球来看,陆地的2/3集中于北半球,占该半球面积的39.3%,其中只有20°—70°N间陆地面积(约6.02×107km2)略超过海洋面积(5.22×107km2)。在南半球,陆地只占总面积的19.1%。其中的30°—70°S,陆地只有7.30×106km2,而海洋面积达1.048×108km2。尤其是50°—60°S陆地只有2×105km2,而海洋面积达2.51×106km2,成为按纬度划分陆地面积最少的区域。 有的学者很早就注意到了海陆分布的对蹠现象(antipodal)。如以四个古老大陆(加拿大、西伯利亚、南极和欧洲)做顶角作出一个四面体。则它们所对应的面分别为印度洋、大西洋、北冰洋和太平洋。实际上,地球大陆上任一点的对蹠点,95%以上可能是海洋。有些研究证明,海陆对蹠分布乃是随机性的表现。 全球共有七个大陆,即亚洲、欧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澳大利亚和南极洲。亚洲大陆和欧洲大陆虽以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里海、高加索山脉、博斯普鲁斯海峡、达达尼尔海峡为分界,但实际上它们是连在一起的整体,合称亚欧大陆。所以也可以说全球共有六个大陆。亚洲大陆与非洲大陆的分界线是苏伊士运河。北美与南美以巴拿马运河为界。澳大利亚和南极大陆各以自己的海岸线为界。各大陆面积及其占全球陆地面积和全球面积的百分比如下:

地球公转的特征.同步练习题(含参考答案)

地球自传的特征.同步练习 一、单选题 下图是以极点为中心的四幅图,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1.四图中能正确地反映地球自转方向的是( ) A.甲、丙 B.甲、乙?C.乙、丙?D.丙、丁 2.四图中a、b、c、d四地自转线速度由小到大的排序,正确的是( ) A.a-b-c-d B.d-c-b-a C.a-b-d-c?D.c-d-b-a 3.下列关于图中a、b、c、d四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除c点外,其余三地自转的线速度相同 B.如果以恒星为参照物,这四个地方转一周所需时间为24小时 C.在a、c两地作水平运动的物体,a处的物体向右偏,c处的物体向左偏 D.图中四点一年中仅有一天昼夜长短相同 将一盏电灯放在桌子中央代表太阳,在离电灯大约1米进的桌边放一个地球仪代表地球,拨动地球仪模拟地球自转运动,如下图。 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4.该实验能够演示的地理现象是 ①昼夜的更替②四季的更替 ③运动物体偏向④地方时差异 A。①③B。①④C.②③ D.②④ 5.根据图示信息,关于P地地理现象的叙述,正确的是 A.盛行东北信风B.此日正午太阳高度达全年最小值C。此时正值日落D。此日昼长夜短读下面地球自转速度图,完成下面小题. 6.图中A、B、C、D、E、F六点中,地球自转线速度相等的点是 A.点A、F B.点B、AC.点C、DD.点E、B 7.图中A、C、D、E、F五点中,地球自转角速度与北极点相同的个数 是A.0个B.5个C.3个D.4个 8.A地某人连续两次看到太阳最高的时间间隔为 A.23时56分4秒B.24时C.23时3分56秒D.一个恒星年 9.行驶的帆船,线速度最大的地方是 A.船的底部B。桅杆的顶部C。船的最前端 D.船的最末端 10.下图是地球表面自转线速度及海拔关联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a点和b点的线速度相同,因此它们的纬度一定相等 B.c点的线速度最大,故其纬度一定最高 C.同纬度的两地,海拔越低的地点,其自转线速度小 D。海拔相同,低纬度地区自转线速度大于高纬度地区 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11.上图中ACDEF各点中,与B点自转线速度 和角速度都相同的有( ) A。4个 B.3个C。2个D.1个 12.若∠BOC=45°,C点为11月7日7时,且 C点在本初子午线上,则( ) A.A点为11月6日10时 B.A点为11月6日4时 C。A点为11月7日4时D。A点为11月7日10时 13.下图四幅示意图中,能正确表示地球自转方向的是 A.A?B。BC。C?D。D 14.下列现象的产生可能与太阳活动有关的是() ①两极地区极昼极夜现象的产生②动物的异常反应 ③挪威夜空出现绚丽的极光④小王手表上的指南针指向异常 A.①③?B.②④?C.③④?D.①④ 15.下图为世界某区域图,图中a、b两点处地球自转线速度 的差异和原因为 A。a点地势高,自转线速度大B.b点地势低,自转线速度大 C.a点纬度高,自转线速度大D。b点地势平坦,自转线速度 大 下图中N、S分别表示北极点和南极点。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6.图中地区自转线速度的排列顺序正确的是( ) A.甲〉乙>丙〉丁B.甲<乙〈丙〈丁 C.甲〈乙<丁<丙D.甲=乙=丙=丁 17.图中地球自转角速度的排列顺序正确的是() A.甲>乙>丙〉丁B.甲〈乙〈丙 <丁C.甲〈乙〈丁〈丙 D. 读下图,回答下面小题。 18.图中有关地球自转方向的图示,正确的是 ()A.甲B.乙C.丙 D.丁 19.如不考虑图中地球自转方向正确与否,假

高中地理最基础考点系列考点4地球公转的基本特征新人教版必修1

考点4地球公转的基本特征 1 .公转的基本特征 (1) 定义:绕太阳的运动。 ⑵方向 宀— 北极上空俯视:逆时针方向绕转 自西向东 |南极上空俯视:顺时针方向绕转 ⑶周期 一个恒星年。 (4)轨道与速度 从地球北极上空看公转方向 从时间上看近日点为 1月初,冬至日为12月22日;远日点为7月初,夏至日为6月22日。从在公转 轨道的位置上看,近日点比冬至日靠东,远日点比夏至日靠东。 2 .太阳直射点的移动 (1) 地球公转轨道平面(即黄道平面)同赤道平面的交角就是黄赤交角。目前的黄赤交角是 23° 26'。 (2) 黄赤交角的影响(太阳直射点的移动) 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往返移动,形成四季更替。 1 .判读地球公转示意图要把握“四个一致” (1) 自转方向和公转方向一致。 (2) 地轴指向要一致。 (3) 近远日点与直射半球一致。 (近日点太阳直射南半球,远日点太阳直射北半球 ) (4) 近远日点与冬夏至日对应要一致。冬至日靠近近日点,夏至日靠近远日点。 2. 地球自转与公转的关系 工月初' 公转速度慢远 太阳苴射北半球点 北半球夏 季丿 「1月初 晋J 公转速度快 点1太阳宜射南半球 匕匕半球冬季

地球在自转的同时围绕太阳公转,因此地球的运动是这两种运动的叠加。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关系,可 以用赤道平面和黄道平面的关系来表示。 (1)黄赤交角的概念:黄道平面与赤道平面的夹角叫黄赤交角。 ⑵ 大小:如图所示,赤道平面与黄道平面之间的夹角为 23° 26'。 3. 黄赤交角的地理意义 ⑴弓I 起太阳直射点的季节移动在公转过程中,弓I 起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往返运动。 显至H 日前后) ................ 总 ............................ / \秋分H 0 M 23 H 前后) 迪 盘班 春分日(工月21日前后} 、、 /Z ------------------------------------- 讣 ------- 23° 2[i r S ⑵ 影响太阳直射点的位置,极昼、极夜、五带的范围一轴:地轴。二面:黄道面和赤道面。三角:地轴与 赤道面夹 角、地轴与黄道面夹角、黄道面和赤道面夹角。 南北回归线的度数=黄赤交角的度数= 23° 26 '; 南北极圈的度数=90°—黄赤交角的度数=66° 34'。 在地球公转过程中,若以地球为参照系,可看到太阳在黄道上运行。图 图2是太阳在黄道上的视运行轨迹图。读图,回答 (1)?(2)题。 冬至日(12^22日前后} 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过程 1是天赤道与黄道的示意图,

地球地形基本特征

地球地形基本特征 胡经国 一、地球地形的概念 地物(Ground Object)是指地球(Earth)表面上各种有形物(如山川、森林、建筑物等)和无形物(如省、县界等)的总称,泛指地球表面上相对固定的物体。 地球的地形(Topography)是地物的形状和地貌的总称,具体是指地球表面以上分布的固定物体所共同呈现出来的高低起伏的各种状态。地形的概念与地势和地貌不完全一样。地势是指地球表面的起伏大势。地貌( Landforms或landscape)是指地球表面的起伏形态,是地球表面各种形态的总称。 地形是地球内力和外力共同作用的结果,它时刻在变化着。按形态,陆地地形可分为山地、高原、平原、丘陵、盆地和洼地六种地形类型。此外,还有由于外力作用而形成的河流、三角洲、瀑布、湖泊、沙漠等。 山地是众多山体的统称,由山岭和山谷组合而成。山脉是指沿一定方向有规律分布的若干相邻山岭的总称。山系是指沿一定方向延伸,在成因上有联系、有规律分布的若干相邻山脉的总称。 二、陆地和海洋 陆地和海洋是地球的一级地形分区。 地球表面由陆地(Land)和海洋(Sea/Ocean)组成。地表总面积为5.1×108平方公里。其中,陆地面积为1.49×108平方公里,占29.2%;海洋面积为3.61×108平方公里,占70.8%。陆地多集中在北半球,北半球陆地面积占陆地总面积的67.5%。 地球表面的海洋基本上是相互沟通的。其中,洋(即大洋,Ocean)是指地球上广大连续水体的中心部分和主要部分,其深度大、透明度大、盐度和温度不受大陆影响,占海洋总面积的89%。海(Sea)是指大洋的边缘部分,面积较小、深度也较小、盐度和温度受大陆的影响显著,占海洋总面积的11%。 三、陆地地形 陆地地形分为山地、丘陵、平原、高原、盆地和洼地六种类型。 ㈠、山地 山地是山岭和高地的统称。其特征是海拔在500米以上;地面起伏很大,坡度陡峻,沟谷幽深,一般多呈脉状展布。 山地一般是指海拔高度(h)在500米以上、相对高度(dh)在200米以上的各种山体。其中: 1

教案地球公转的基本特点和黄赤交角

地球公转的基本特点和黄赤交角 岳阳市岳州中学苏湘波 教学目标: 知识和技能: 1.了解地球公转的方向和周期 2.掌握地球公转的轨道形状特点和公转速度的变化规律 3.掌握黄赤交角的大小及其影响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地球公转轨道示意”图,了解地球公转的方向、周期 2.通过“黄赤交角示意图”,明确黄赤交角的位置、大小及其影响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树立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理解事物之间是联系的、发展变化的。教学重点:地球公转的方向和公转速度的变化规律 黄赤交角的影响 教学难点:黄赤交角的大小及其影响 教具:多媒体课件、地球仪、手电筒 教学方法:直观法(演示、观察),实践法(实验、练习等),讨论法。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同学们我们经常发现一些有意思的地理问题,比如下面的问题,你是否注意过,又是否想过为什么呢? 1.你观察过自己在太阳底下的影子吗?一天之内什么时间最短,什么时间最长呢?在一年之内你的影子什么季节最短,什么季节最长呢? 2.放暑假和放寒假时,白天和黑夜一样长吗? 3.为什么美国的圣诞老人穿棉袄,而南非的圣诞老人却穿背心呢? 想要弄清楚这些问题的答案吗?让我们一起走进地球的公转这节内容吧。 板书:地球的公转 我们已经探讨了地球自转的规律。而地球在自转的同时,还在绕日公转。那么地球公转有什么样的规律呢? 师:请同学们看教材P20-21,注意在重要的地方作上记号。 学生看书 老师板书:一、地球公转的规律 师:问题1:什么是地球的公转? 生:地球绕太阳运动叫公转,其轴心时太阳 老师板书:1、概念:绕日运动太阳

师:问题2:地球公转的方向是怎样的? 生:自西向东,从北极上空看,逆时针方向旋转。从南极上空看,应该呈顺时针方向旋转。 老师板书:2、方向:自西向东北逆南顺 师:问题3:地球公转的周期是多长时间? 生:一个恒星年,长度为365日6时9分10秒。 板书:3、周期:一年 师:问题4:地球公转的轨道是什么形状?太阳的位置在哪里?地球到太阳的距离是否变化呢? 生:地球公转的轨道为椭圆轨道。太阳位于其中一个焦点上。地球与太阳的距离是不断变化的。因而有了近日点和远日点之分。 师:(简单介绍椭圆的基本特征:长轴,短轴,椭圆中心,焦点)指出近日点、远日点时间,注意与二至日的区别 师:需要注意是,远日点和近日点的位置与夏至日和冬至日的位置有明显的区别。不能混淆远日点与夏至日的位置,也不能颠倒近日点与冬至日的位置。 指导学生观察远日点和夏至日的位置、近日点与冬至日的位置并标在教材上。 板书:4、轨道:椭圆近1远7 师:问题5:地球公转过程中的速度有多快?又有什么变化规律吗? 生:59′/d,近日点最快,过近日点后越来越慢,到远日点最慢,然后又逐渐加快。 课件演示 板书:5、速度:59′/d,近快远慢 各位还有什么疑问吗?可以向老师或同学们请教。 课件展示-------引出黄赤交角 动画演示 展示黄赤交角 老师板书:二、黄赤交角及其影响 师:请思考,黄道平面和赤道平面、地轴与黄道平面、地轴与赤道平面的夹角分别为多少度? 学生回答

地球表层系统与演化

地球表层系统与演化 什么是水的“极性”,在地球系统里有什么重要性? 水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所组成的水分子,呈非对称分布,由于水分子的电子云分布决定了水分子呈共形状,略作V字形。氧原子居于中心,两个氢原子位于类似正方体之一个面的两个对角。H—O—H之间的角度(也就是V字形结构之角度)为104°31′,而不是真正的正方体所应有的109°30′。氧和氢原子的分布使水分子显示出了一个带负电区,能吸引邻近水分子中氢原子的局部正电区,借此力量把水分子互相连接起来,这就是水分子所表现出来的“极性”。由于水的极性,是水不轻易汽化。在水成液态时,水分子之间会形成氢键,它的量级介于微弱的“分子间力”(即范德华力,约为0.6千卡/克分子)和典型的离子键能(几十千卡/克分子)之间,水分子氢键键能为4.5千卡/克分子。这就是为什么水的比热比别的液体都大。水在汽化是的潜热也是液体中最大的,在20℃时,每蒸发1克水需要585 卡的热量。蒸发时需要消耗大量热量,反过来在凝结时也要放出相同的热量,是能量变化的巨大转换器。潜热是热带地区大气传送热量的主要途径。此外,除水银之外,水的导热系数在一切液体中也是最大的。水的介电常数比任何其它物质都大,例如离子在水中要得到和空气中相同的吸引力,那么它们在水中的距离应降低为空气中距离的九分之一;水的表面能力在已知液体中是最大的。 水在地球系统中,是一种最活跃的物质,是地球生物赖以生存的重要资源之一。虽然对整个地球系统而言,水所占的质量相当少,但,由于水具有极性以及氢键,使得水在地球系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水是地球系统中物质运输的基本手段,物质的风化和搬运,化学元素的迁移,各种生命活动和生物过程,都有水的参与,可以说,地质循环、大气循环和生物循环都离不开水的循环。 在海洋、大气、陆地之间循环,在气候系统的能量传递和物质运输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太阳系中,虽然水不止在地球上存在,火星早期有流水的活动;木卫二冰层被冰层覆盖,推测其冰层下有50000m深的海水;土卫二表层有喷射水汽与烃类的迹象,但是只有地球上存在水的三相。而在全球气候系统中,气候过程的关键也在于水的三相转换。水是能量的主要运输载体,通过三态之间的转换吸收和释放能量。 水汽主要赋存在大气中,主要来自地表水体、土壤的蒸发作用和植物的蒸腾作用。海洋面积占地球表面的约71%,整个海洋中水的储量占全球的97%,大量水汽从海洋中蒸发。海洋是大气中水汽的主要来源,也是水循环的主要驱动者。它更是大气所需能量的主要来源之一。蒸腾作用是植物中水的主要过程。蒸发后的水汽进入大气,除部分以降水形式降落,大部分被大气环流由海洋传输到陆地、由低纬地区传输到高纬地区。大气中的水汽降落到地表汇聚,形成湖泊、河流、地下水等,再由河流进入海洋。水汽形成降水时释放出大量热量,使海陆之间温差不至于很大。对于高低纬,除了大气传输的水汽的能量和物质传输之外,液态水起到了关键作用,即大洋环流的传输。除此之外大气和海洋界面、海水与海底界面、海洋与陆地的直接物质交换,水都发挥着重要功能。水作为搬运介质、溶剂、生物化学反应的参与者等等,在地球表层系统的风化作用、化学过程和物质搬运等以及碳循环在生物地球化学过程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地球的基本特征

第二章地球的基本特征 [教学目的与要求] 认识地球的形状、大小、物理性质;了解地球的内外圈层结构;掌握地质作用。 重点:地质作用,圈层结构; 难点:地质作用。 第一节地球概况 一、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地球不是一个圆球体,而是一个实心椭球体,赤道半径长,两极半径短。 (一)对地球形状、大小的认识 人类在长期生产实践中,对于地球形状的认识经历了反复曲折的过程。 第一级近似:圆球形 第二级近似:旋转椭球体 第三级近似:大地水准体 大地水准面:是指由平均海面所封闭的球体形状。 (二)地球大小 赤道半径a=6378.137KM 两极半径c=6356.752KM 平均半径R=6371.004KM 长短半径差a-c=21.385KM 扁平δ=(a-c)/a =1/298.257 表面积S=4πr2=510064472KM2 体积V=4πr2/3=10832亿KM3 地球的形状呈梨形,其实地球确切地说,是个三轴椭球体。地球的平均半径为6371千米。 二、地球的表面形态 地球表面高低起伏。以海平面为界分为海洋和陆地两大地理单元,海洋面积占70.8%,陆地面积占29.2% 。海洋主要分布在南半球,陆地主要在北半球,而且非洲、南美洲、北美洲、大洋洲、欧洲等大陆的形状均为尖端向南的倒三角形。另外,大西洋东西两岸的海岸线形状十分吻合。 大陆平均海拔高度875m,最高8844.43m(8.8km)(珠穆朗玛峰)。 大洋底平均深度3729m,最深11034m(马里亚纳海沟)。 若将地球表面地形拉平,则地球表面位于现在的海平面以下2.44km。 (一)陆地地形特征 按照高程和起伏特征,陆地地形可分为山地、丘陵、平原、高原和盆地等类型。 1、山地—海拔500m以上,切割度大于200m。 呈线状延伸的山体叫山脉。如美州西缘安第斯山脉、喜马拉雅山脉。世界上高大的山脉

1-4地球运动的基本形式--自转和公转

课题:第一单元1? 4地球运动的基本形式--自转和公转 共1课时知识要求: 1、了解地球自转的方向、周期和速度 2、了解地球公转的方向、周期、轨道、速度 3、初步了解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关系,掌握黄赤交角的定义及其意义。 4、掌握太阳直射点的定义、判定方法及其运动规律 智能训练: 1、正确演示地球自转和公转 2、理解太阳直射点移动的原因,并能演示其运动规律。 阅读要求: 《地球自转的证明》 教学重点:自转和公转的特征 黄赤交角的产生及其引起的太阳直射点的移动 教学难点: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 教具:地球仪 多媒体教学课件《太阳直射点的移动》动画演示 课型:新授课 教法:操作演示、分析讨论 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我们每天都能感觉到昼夜的变化和一年四季的更替,而产生这些现象的原因是因为地球的运动,地球的运动本来是很复杂的,但我们今天只研究与人类关系最密切的两种运动。 [新授] 、地球自转的基本特征

共1课时 课题: 第一单元1? 4地球运动的基本形式--自转和公转 围绕 中心 运动方向 运动周期 运动速度 由西向东 定义 参照物 角 度 时 间 意义 1、 地球自转的角速度到 处相等15°/小时;南、 北 两极点为零。 2、 地球自转的线速度由 赤道向南、北极点逐渐 减 小,至60°N 、S 处减 小为 赤道的一半;两极 点处为 零。 地 球自转 地轴 逆时针方向 恒 星 日 恒星 360° 23时 56分 4秒 地球 自 转 的真 正周 期 地球公转 太阳 顺由时针方向 逆时针) 1个恒星年 365日6时9分10秒 1个回归年 365 日5时48分46秒 平均角速度:约10 /日 平均线速度:30KM/S 近日点公转速度最快 远日点公转速度最慢 [分析步骤] 1 、自转方向在南、北极上空看的差别:用地球仪演示 2、自转周期一恒星日 4、公转速度的变化 ①公转路线(轨道) —椭圆 3 0°

2014年地球表层系统期末作业

2014年地球表层系统期末作业 说明:(1)本作业包括5题,每题20分; (2)下期开学一月内交纸质版; (3)如果出现两份或以上答卷雷同,均判定不合格。 一、翻译: 1、Many biologists, ecologists, and conservationists are interested in the possibilities that remote sensing offers for their daily work and study site analyses as well as for the assessment of biodiversity. However, due to differing technical backgrounds and languages, cross-sectorial communication between this group and remote-sensing scientists is often hampered. Hardly any really comprehensive studies exist that are directed towards the conservation community and provide a solid overview of available Earth observation sensors and their different characteristics. This article presents, categorizes, and discusses what space borne remote sensing has contributed to the study of animal and vegetation biodiversity, which different types of variables of value for the biodiversity community can be derived from remote-sensing data, and which types of spaceborne sensor data are available for which time spans, and at which spatial and temporal resolution. We categorize all current and important past sensors with respect to application fields relevant for biologists, ecologists, and conservationists. Furthermore, sensor gaps and current challenges for Earth observation with respect to data access and provision are presented.(2014,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Remote Sensing) 2、Governments worldwide are recognising ecosystem services as an approach to address sustainability challenges. Decision-makers need credible and legitimate measurements of ecosystem services to evaluate decisions for trade-offs to make wise choices. Managers lack these measurements because of a data gap linking ecosystem characteristics to final ecosystem services. The dominant method to address the data gap is benefit transfer using ecological data from one location to estimate ecosystem services at other locations with similar land cover. However, benefit transfer is only valid once the data gap is adequately resolved. Disciplinary frames separating ecology from economics and policy have resulted in confusion on concepts and methods preventing progress on the data gap. In this study, we present a 10-step approach to unify concepts, methods and data from the disparate disciplines to offer guidance on overcoming the data gap. We suggest: (1) estimate ecosystem characteristics using biophysical models, (2) identify final ecosystem services using endpoints and (3) connect them using ecological production functions to quantify biophysical trade-offs. The guidance is strategic for public policy because analysts need to be: (1) realistic when setting priorities, (2) attentive to timelines to acquire relevant data, given resources and (3) responsive to the needs of decision-makers.(2014,Ecology Letters) 3、中国近25年北方省份的自然灾害的影响性普遍大于南方省份;同时,北方干旱的影响性普遍大于南方省份;而洪涝的影响性与干旱正相反,南方省份的洪涝较大。自然灾害的敏感性与影响性的分布并不完全相同,北方省份干旱的影响性增长趋势普遍大于南方省份,而南方省份的洪涝的影响性增长趋势普遍大于北方省份;敏感性的增长趋势在南方普遍高于北方。采用小麦当年产量相对五年平均值的离差百分比,可以反映小麦产量对干旱在一定程度上的响应情况。北方的大部分省如河北、河南、山东、江苏的年份内小麦离差百分比变异随时间有减少趋势,说明省内小麦产量对灾害的适应差异越来越小;而陕西、四川和湖北的部分年份的小麦离差百分比变异近10年有增加趋势,说明这3个省内不同县的小麦产量对干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