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网络语言是一种社会方言

网络语言是一种社会方言

网络语言是一种社会方言
网络语言是一种社会方言

第19卷第1期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Vol.19No.1 2009年JOURNAL OF UNIVERS ITY OF JINAN(Social Science Edition)2009

/网络语言研究0笔谈

主持人按语:网络语言是互联网催生的语言变异现象,汉语、英语、德语、日语中都有网络语言。近年来,汉语的网络语言一直受到新闻界、语言学界以及语文教育界的关注,各方面对网络语言看法不一,究其原因,主要是对网络语言的性质、特点以及表达功能有不同的理解。对待语言变异,我们应该客观地研究它的性质、功能及其产生的原因,这是我们组织网络语言笔谈的动因。我们希望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对网络语言有更深入的认识和理解。

张薇、王红旗5网络语言是一种社会方言6认为网络语言不仅具有独特的使用者和交际场合,也具有独特的表达功能,完全符合社会方言的条件,是一种社会方言。社会方言作为语言的一种社会变体,是语言的一种自然形态,既不可能也不需要规范。李秉震5网络语言的奢化和简化6把网络语言的特点概括为奢化和简化,前者是过度使用语言符号,后者是节俭使用语言符号,网络语言的这两个特点都是语用效度造成的。语用效度是发话人为了使语境与受话人处理信息的努力达到平衡的效度,语用效度由于被网络语境的种种因素所降低,就使网络语言出现奢化和简化现象。韩志刚5网络语境与网络语言的特点6认为,网络交际空间的无限开放造成网络交际拥挤,而网上语码输出的效率又很低,这迫使网络语言简化。网络匿名促成交际环境和交际主体的虚拟化,使得网络语言新奇独特,大胆创新。网络信息的线性化传输,使得网络语言负载副语言信息,网络言语因此具有很强的表情性。季安锋5网络语言与社会文化心理6分析了网络语言中折射出来的求简、求趣、求新求变、从众模仿、调侃戏谑、追求自由与宣泄几个方面的社会文化心理。

(主持人简介:王红旗,男,1958年生,南开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语言理论、语法。)

关键词:网络语言;社会方言;奢化和简化;网络语境;社会文化心理

中图分类号:H1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3842(2009)01-0025-11

网络语言是一种社会方言

张薇1,王红旗2

(1.浙江大学人文学院,浙江杭州310028;2.南开大学文学院,天津300071)

一、引言

本文的/网络语言0指在互联网上,特别是在网上某些交际情景,如QQ聊天、BBS、论坛中使用的一些特殊词语、字母组合、数字组合等1,例如:大虾、灌水、GG、7456。网络语言刚出现时,社会各界对其褒贬不一o,目前语言学界普遍把网络语言看作社会方言,但并没有对此观点进行深入、透彻的论证。因此,网络语言的性质并没有被充

收稿日期:2008-11-12

作者简介:张薇(1980-),女,浙江海盐人,博士生。

1很多文章把表达意义的图形也看作网络语言,比如表示笑眯眯的-^^,表示爱慕或同情的ú。这些图形没有固定的读音,也没有固定的意义,与语言中的词语没有对应关系,不应看作网络语言。

o见于根元等5网络语言概说#前言6,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1年。

分地认识和理解,具体说对网络语言是由什么人在什么场合使用以及它有什么表达功能并不很清楚。对网络语言的性质认识不清,就会对它作出错误的判断,比如认为它妨碍交际,需要规范1。本文打算论证网络语言的社会方言属性,以利于对它的正确理解。

二、网络语言具备社会方言的两个特征

语言总以具体的形式即变体存在,语言的变体有地域变体和社会变体两种。语言的地域变体即地域方言,语言的社会变体即社会方言。社会方言是具有某种社会特征的人在某些场合所使用的词语、语音甚至语法。所谓社会特征,指发话人的职业、年龄、性别、阶级或阶层以及文化程度等。具有不同社会特征的人在语言表达上有自己的特点,具体说使用不同的词语、发音甚至语法,这些被不同社会特征的人所使用的词语、发音、语法即社会方言。

可见,社会方言具有两个特征,一是语言使用者的社会特征,二是特定的交际场合。判断语言变异是否为社会方言,就要看该语言变异是否具有这两个特征。

1.网络语言使用者的社会特征

据5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6[1],截至2008年6月底,中国网民数量达到2.53亿人。网民主体仍旧是30岁及以下的年轻人群体,这一网民群体占到中国网民的68.6%,超过网民总数的2/3。学生在网民中所占比例最大,占到30%,总数为7600万人。在这些学生中,初中以下的占5.9%,初中生占23.8%,高中生占39.0%,大专生占15.9%,大学本科占14.1%,硕士以上的占1.2%。数据表明,学生网民以初中到大学本科的为绝对主流,占学生网民总数的92.9%。这也就是说,我国年龄为13/14-21/22岁的学生网民的总数是7006.4万。

网民这一较为年轻的年龄结构对中国互联网深层应用影响很大,中国互联网应用呈现出与年轻网民特征较为相符、仍以娱乐为主的特点,比如即时通信(QQ、MSN)、网络社区(博客/个人空间、BBS/论坛)的主要使用者都是年轻网民,而这些交际场合正是网络语言被大量使用的场合。不同年龄的语言集团往往会在语言使用上表现出差异,这一特征几乎是一切语言的通例。在各个不同年龄的社会集团中,青年的语言变化最快,对语言变化也最敏感,因而他们所使用的语言最容易出现变异。

真田信致等谈到[2],人们为了表示自己属于某个社会集团时就会使用该社会集团自己创造的词语,而回避民族共同语中的词语,因为该社会集团的词语具有表达某一地域或群体特殊的情感、文化意识的作用。在网络这一特殊的语言环境中,青年网民为了表明自己的特殊身份,他们有意识地回避共同语即普通话的词语,而自己独创一套显示自己青年网民身份的词语,即网络语言。他们创造、使用网络语言的原因并不仅仅因为它们的输入方式简单,也因为网络语言能充分体现网民们的另类身份,这是青少年张扬个性、标新立异、反叛传统的行为特征在语言表达上的表现。

2.特定的交际场合

交际场合对语言表达有明显的影响,正式场合(如作报告、外交谈判、课堂等)和非正式场合(如家庭谈话、朋友聊天等)使用的语言是不同的,前一种场合往往用正式语体,后一种场合往往用非正式语体。这两种语体之间没有明确的界限,差别主要是对标准语言采用的程度不同,在不少语言中这两种语体往往表现为书面语和口语的差别。[3](P145)另外,交际双方之间的关系对语言表达也有影响。在社会语言学上,语言交际双方之间的关系分为权势关系和一致关系,前者是不平等的关系,如领导与部下、长辈与晚辈之间,后者是平等的关系,如同事之间、朋友之间等。这两种场合使用的词语可能有差别,在有些语言如藏语、日语中有专门的敬语。

网络是一个由网络技术支撑的虚拟世界,有相对独立、隐秘的言语交际环境,特别是在某些特定的网络交际场合,如QQ聊天、BBS、论坛等,交际双方的许多信息,如身份、年龄、性别、职业、家庭背景等等,都被隐去了。这时候,交际双方处在一个/真空0的状态中,既不需要考虑交际场合,也不需要考虑双方之间的关系,表达什么、如何表达、何时表达,都有极大的随意性。一句简单的/hi0、/hello0就可以开始聊天,一句/8860就可以结束聊天,无需顾及这样的/开始0和/结束0是否礼

1见李铁范、张秋杭5网络语言的负面影响与规范原则6,2006年第2期5修辞学习6;杨月波、曹振中5网络语言的偏离与规范的必要性6,2007年第1期5语言应用研究6;邹立志5从语言系统本身看网络语言的规范6,2007年第3期5修辞学习6。

貌;对于自己不愿意回答的问题只要一个表情符号就可以算作是回答,根本没必要作细致的解释。

总之,网络语言的使用者是一个具有鲜明社会特征的人群即青年网民,网络语言使用的环境主要是网络上QQ聊天、BB S、论坛等。显然,网络语言具备了社会方言的两个特征。

三、网络语言具有社会方言独特的表达功能

1.社会方言的功能

语言的社会功能是充当人类的交际工具,社会方言作为语言的社会变体,其功能是为某个特定社会集团的语言交际服务,各种社会方言都有自己独特的表达功能。

社会方言主要表现在词汇上,行业语和隐语就是在词汇方面最突出的两种社会方言。行业语是同一个行业或职业中专门使用的词语,比如/注射、血铅、皮试、高氧仓、气胸、囊肿、穿刺0是医生的行业语。同一个行业的成员,相互交际时需要一些专门的词语来指称自己行业中专门的事物、活动和技术,而全民语言中往往不存在相对应的词语,行话就是应这种交际的需要而创造的。隐语是一些秘密组织,如盗贼、毒贩、丐帮、土匪、教徒、间谍等,为了保密的需要,专门创造的一些词语。黑话是隐语中重要的一种,是黑社会组织为了隐蔽、防止局外人了解谈话内容而使用的词语,如小说5林海雪原6中的杨子荣就是因为熟练地掌握了土匪的黑话而成功打入匪窟的。

北京话中的/女国音0是表现在语音上的一种社会方言,是年龄大约在15到35岁的青年女性把i前的j、q、x发成类似z、c、s的现象,这种发音是女性爱美潜意识的表现,是为了显得/娇01。再如,上世纪70年代,美国东北部离海岸不远的马萨诸塞州的玛莎葡萄园岛上,像right,house这些词中的复合元音正在发生变化,如[ai]y[ i],[au] y[ u],这样的变化主要发生在30到45岁的人中。变化以后的发音是岛上渔民保守的、老派的发音,30到45岁的人转而改发老渔民的音,是羡慕这些老渔民有技术、健壮、勇敢,以此显示与到岛上避暑的懒散的游客不同o。

2.网络语言的功能

作为一种社会方言,网络语言必有自己独特的表达功能,能满足青年网民的某些表达要求。根据我们目前的观察和理解,网络语言至少有以下几种独特的表达功能。

第一,快捷。网络交际是靠敲击键盘和点击鼠标进行的,为了在最短的时间内传递最多的信息,必须通过降低敲击键盘的次数来提高输入的效率,于是网民们创造了大量的数字组合、字母组合,比如5366(我想聊聊)、5871(我不介意)、345 (相思苦)、5646(无聊死了)、8421184(我爱你一辈子)、BS(鄙视)、MM(妹妹)、BT(变态)、WBD(王八蛋)、LG(老公)、BF(男朋友)、GXGX(恭喜恭喜)、F2F(面对面)、SJB(神经病)。

第二,有趣。青年网民在网上聊天、发贴的重要目的是娱乐,普通话中现有的词语无法满足这一要求,于是利用各种手段创造了大量妙趣横生的网络语言。比如/稀饭0(喜欢)、/木有0(没有)、/四滴0(是的)、/东东0(东西)、/觉觉0(睡觉)、/蜘蛛0(天天挂在网上的人)等令人忍俊不禁,而/羡慕ing0(羡慕状态中)、/吃ed0(吃过了)、/弟兄s0 (弟兄们)等汉英合璧词则显得滑稽幽默。

第三,调侃。随着社会节奏加快,学习、生活、工作压力增大,青年网民需要释放内心的压力、郁闷,他们网聊时不仅要娱人娱己,还要调侃,有些网络词语就满足了网民的这种需要,例如/恐龙0 (指美女)、286(指脑子慢的人)、/特困生0(指上课爱犯困、打瞌睡的人)、/可爱0(指可怜没人爱)、/太平公主0(胸部小的女性)、/神童0(神经病儿童)、/找抽帖0(也称找砖帖,让绝大多数人都不待见的帖子)等。

四、结语

网络语言既具备社会方言的两个特征,也具备社会方言独特的表达功能,无疑是一种社会方言。

网络语言是随着互联网的产生而产生的一种语言现象,其他语言如英语、日语中也有网络语言?,可见,随着交际场合的变化,语言就会产生变异。对待语言变异,语言学家的首要的任务是观察、分析它如何产生、为什么产生、功能如何,而不

1见胡明扬5北京话/女国音0调查6,载1988年第1期5语文建设6。

o见[英]简#爱切生著、徐家桢译5语言的变化:进步还是退化668-75页,北京:语文出版社,1997年。

?见吕奕5中英网络聊天室语言的词汇特征之对比分析6,载2008年第1期5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6(汉文版);见孙守峰5日语网络语言的构词特点6,载2008年第5期5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6。

是充当语言警察,[4](P42-46)认为网络语言妨碍语言交际、应该规范的观点是站不住的,理由有二。

第一,与其他社会方言(如行话、隐语)一样,网络语言也是语言的一种社会变体,是语言的自然形态,有特定的使用者、特定的交际场合和特定的交际功能。就像行话、隐语不需要也不可能规范一样,网络语言同样不需要也不可能规范。

第二,语言规范的对象应该是国家机关、学校教育、法律、新闻等正式场合使用的书面语,网络语言只要不在正式场合使用,不应该属于规范之列。

网络语言不属于规范的对象,但并不意味着网络语言在网络以外的使用场合可以不受限制,比如中学生不能在作业或作文中使用网络语言。

与其他社会方言一样,网络语言中的某些成分也可以传播开来,被全民使用,如/美眉、伊妹儿、粉丝、驴友、PK0等就被广泛地使用了,成为民族共同语中有用的成分。

参考文献:

[1]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EB/

O L].(2008-07)[2008-07-30].https://www.doczj.com/doc/5b7605535.html,1 [2]真田信治,等.社会语言学概论[M].王素梅,等,译.上海:上海

译文出版社,2002.

[3]陈松岑.社会语言学导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5.

[4]王红旗.汉语/规范过度0现象产生的认识根源[J].语文建设,

1998,(11).

网络语言的奢化和简化

李秉震

(南开大学文学院,天津300071)

网络语言是语言的一种社会变体,是在网络上某些交际情景(如聊天室、QQ、MSN、小纸条对话等)中使用的一些特殊词语、字母组合和数字组合等。由于它在词汇方面具有自己鲜明的特点,因此,自上个世纪90年代末以来,网络语言一直是语言学界、语文教育学界的讨论热点。已有的研究成果中,网络语言的特点一直是讨论的重点,这方面的研究主要有迥的[1]、戚晓杰[2]、彭育波[3]、于根元[4]、赵玉英[5]、周日安[6]、赵华伦[7]、张云辉[8]等。上述学者已经概括出网络语言的经济性、随意性、新颖性等特点,可是对这些特点的分析还不深入,对这些特点产生的根由也缺乏探讨。

交际离不开语境,因此,研究网络语言的特点必须分析网络语境。本文首先分析网络语境的特点,然后深入探究由此产生的网络语言的特点。

一、语用效度

在言语交际中,听说双方会临时构建起一个语境,这个过程在很大程度上是由说话人主导的。一般来说,说话人选择语境必须要考虑到两个方面:(1)要最大限度地减少听话人理解话语时所付出的努力;(2)要最大程度地增加话语的语境效果。[9]说话人的上述努力就是为了使语境与听话人处理信息的努力达到平衡,而衡量是否达到平衡的标准就是语用效度(pragmatic validity)。[10-11]具体说来,如果说话人能够为听话人提供适量、准确、关联性强的话语,那么听话人根据语境处理信息的过程就会顺利,此时说话人的话语具有较高的语用效度,反之则具有较低的语用效度。由此可见,语境对语用效度具有制约作用。

网络语境不同于日常交际语境,它自身的特点影响到了网络语言的语用效度。

首先,网络的虚拟性降低了网络语言的语用效度。网络是一个虚拟空间,在这个空间内,交际双方可能互不认识,而且基本不必为自己的言论负责,在此基础上,交际双方对彼此所提供的信息的真实性都无法确认。因此,当说话人想让对方相信自己所说的话时,必须故意违反量的准则[12]以加大信息量,否则对方可能很难注意并且相信你所提供的信息,这个时候,就需要采用非常规的表义方式,言语奢化由此产生。

收稿日期:2008-11-12

作者简介:李秉震(1981-),男,山东章丘人,博士生。

东北话126句

东北话126句 1 俺咋有老鼻子没听过泥---我怎么好多没听过呢 2 巴瞎——无根据的胡说。? 3 巴子——女性生殖器。? 4 掰扯掰扯——分析、研究、说理。咱俩掰扯掰扯,是说:咱俩讲讲理,弄个是非明白。? 5 白扯了——白干了,白费力气了。? 6 白儿狼--是化妆特浓的人 7 白乎——吹牛,撒谎。? 8 白眼儿狼--没血性不记得好只记得坏不知道感恩 9 绑钉——不间断的意思。? 10 鼻儿咕——死了,有贬意。如,那小子没少干操蛋事儿,鼻儿咕了活该。 11 变卦——猜疑不定,变了主意。? 12 膘——装屁、耍虎,谓之膘。这小子太膘了,是说:这人太虎了,能装屁。? 13 瘪茄子了——败了,没救了。? 14 宾服——佩服的意思。?? 15 膊了盖--是膝盖的意思 16 不见起——不一定。? 17 不许护——不要紧。? 18 不着调——没正经的。? 19 杵胡子了——事没办明白,顶住了。? 20 凑和——对付。?? 21 打间(尖)——途中休息吃饭。? 22 打蔫儿了——败了,没精神了。? 23 大咧咧(liē)——做事不认真。? 24 逮(dēi)儿呵的——傻,装屁。那小子逮(dēi)儿呵的,是说:那人装屁,大乎,发傻,言外之意要整治他一下。?? 25 逮(dēi)儿——男性生殖器。通常是骂人话,指对方傻。? 26 得意——喜欢,爱。我得意你,是说:我爱你。? 27 的色(dèsè)——不稳重。? 28 钉架——不间断的意思。? 29 东北话 30 旮旯---角落 31 嘎哈---是干什么的意思 32 尬哈(gà.há)——干什么。? 33 胳臼窝--是腋窝的意思 34 隔路——称说话办事与正常的人不一样,说:真隔路。? 35 隔色——个性强,不合群的人。? 36 隔眼——形容个性很强,不合群的人。? 37 梗(géng)梗儿——恋横不讲道理的人。? 38 轱辘棒子——没儿没女的人。? 39 滚犊子---滚开 40 哈(há)——什么。? 41 哈(há)着玩儿——用强制、蛮横的手段,使人降服,并让对方说出是自愿的,高兴的。? 42 海啦——多得很。? 43 航大〖ZK(〗呼吃——精力不集中,办事毛草。? 44 航大二怔——发呆,精力不集中。? 45 横踢马槽——不讲理,胡搅蛮缠。?? 46 忽悠——吹牛,言过其实。? 47 虎哨子——骂人用语,意为**,说:这是个虎哨子。? 48 坏菜了——事情办坏了。?

对东北方言_整_的语义_语法_语用分析

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Journal of Liaoning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Institute 第28卷第1期2011年1月Vol.28No.1Jan 2011 [收稿日期]2010-11-07 [作者简介]于欢(1987-),女,辽宁大连人,沈阳师范大学文学院2010级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研究生。 对东北方言“整”的语义、语法、语用分析 于欢 (沈阳师范大学,辽宁沈阳110034) [摘要]“整”在东北方言中,尤其在沈阳话中是一个使用频率极高、意义范畴极宽泛、句法 功能极强且极富特色的泛义动词。因而有必要从语义、语法、语用三方面对动词“整”进行分析,对“整”的用法进一步加以认识。 [关键词]“整”;语义;语法;语用[中图分类号]H0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6002(2011)01-0071-02 语言中有一些泛义动词,比如英语中的“have ”、“take ”、“do ”等,比如汉语中的“打”、“做”等,又比如南方人喜欢用“弄”、“搞”等动词。“一个动词可以指称或代替许多具体动词,远远超过它自身而使用范畴宽 泛,因此它的表意就比较浮泛而游移,朦胧而存在。 似乎有很多很多的意义,但每一种意义或不知与本义是扩大、缩小、引申中何种关系,或在每一次代替用法时 难确定究竟代替哪一个动词;就因为这种宽泛和浮泛的特点,我们称它们为泛义动词,以区别表意准确具体而范围固定的一般动作动词。”以上的这些动词,可以说都没有东北人的“整”响亮,“整”是东北方言,尤其在沈阳话中是一个使用频率极高、意义范畴极宽泛、句法功能极强且极富特色 的泛义动词,包括“做”、“弄”、“搞”等意义,同时又具有丰富的语言特色,体现了东北方言中热辣、粗犷、富有表现力的特点。 一、“整”的语义分析 根据《说文》记载,整的本义是整齐,本是形容词义。后来在使用过程中由“整齐义”引申出“使整齐”的动词义。《现代汉语词典》对于“整”的解释是:1.完整:~天;2.整齐:~洁;3.整理、整顿:~风;4.修理:~修;5.使 吃苦头:旧社会~得我们穷人吃尽了苦;6.<方>弄、搞。由此可以看出,“整”字更倾向于动词含义。然而,如果把“整”放在东北方言里来看,可以说是东北方言的精髓,一个“整”字能代替大部分动词,通过整理,“整”的泛义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相当于搞、弄①你整半天,就为这事啊?(=弄、搞)②别给我整那套,没用!(=弄、搞) ③把衣服给我整干净点。(=弄、搞)④你的新衣服上哪儿去了?整得跟叫花子似的?(=弄、搞)⑤你能有啥办法?整得跟真的似的?(=弄、搞)⑥你整明白没啊?(=弄、搞) ⑦你把我的书整丢了,怎么办?(=弄、搞) (二)表示一些具体意义的动词1.做,做饭:兄弟,到我家整上一顿。2.干杯、喝:整一个。3.捉弄、陷害,让人吃苦头:①他以整人为乐。② 我一定要整整他。 4.表演:来,给大伙整个节目。 5.找、寻找:地方太远,给我们整辆车。 6.修理:不大一会儿,他就把我电脑整好了。 7.破坏、损坏:好端端的东西,让他给整坏了。 8.说、讲:你别和我整那些有的没的。 9.收集:①你出去整点儿消息。②在哪整这么多 砖头啊? 10.吵:小声点儿,别把宝宝整醒了。11.装修:你家整得挺漂亮啊。 12.收拾、打扫:屋里整得挺干净呀! 13.抽、吸:那人抽烟抽得厉害,一天能整一包。14.唱:放松一下,整两嗓子。15.照、拍:给我俩整张合影。 16.战胜:我就和那抢车人搏斗,结果他没整过 我。17.播放:来!整一首迪斯科。 18.挣、扯:还练劈叉呢,小心把裤子整开线了。19.理、烫:你看我在发廊整的这发型,酷不?20.切磋:咱爷俩再整一盘象棋。21.制造:这种紧张空气就是他一手整的。22.采购、置备:他女儿结婚整了100桌酒席。 23.办、办理:你得整有把握的事儿,不能让人骗 了啊。24.写作、修改:这篇论文我都准备一个月了,还 71··

计算机网络专业词汇中英对照

《计算机网络》中英文对照 Chapter 1 End system P28 端系统 Modem P29 调制解调器(俗称:猫) Base station P29 基站 Communication link P30 通信链路 Physical media P30 物理介质 Coaxial cable P30 同轴电缆 Fiber optics P30 光纤 Radio spectrum P30 射频频谱 Transmission rate P30 传输速率 Packets P30 (数据)包,或分组 Routers P30 路由器 Link-layer switches P30 链路层交换机 Path P30 路径 ISP (Internet Service Provider) P30 网络服务提供商 TCP (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 P31 传输控制协议 IP ( Internet Protocol) P31 网际协议 Intranets P31 内网 API (Application Programming Interface) P32 应用程序编程接口Network edge P35 网络边缘 Access Networks P38 接入网 Ethernet P42 以太网 Network core P48 网络核心 Circuit Switching P50 电路转换 Packet Switching 分组交换 FDM (frequency-division multiplexing) P50 频分多路复用 TDM (time-division multiplexing) P50 时分多路复用 Statistical Multiplexing 统计复用 Store-and-forward 存储转发 Queuing delays P53 排队延迟 Transmission delay P60 传输延迟,或发送延迟 Propagation delay P60 传播延迟 Throughput P59 吞吐量 Internet backbone P57 骨干网 Delay P59 延迟,或时延 Loss P59 丢包 Packet-Switched Network P59 分组交换网络 Nodal processing delay P60 节点处理延迟 End-to-end delay P66 端到端延迟 Instantaneous throughput P68 瞬时吞吐量

网络用语文化现象分析

网络用语的文化现象分析 摘要:网络语言作为一种新兴文化,及时的反映了当今社会群体的文化特点。那么它表现出了我们当今社会什么样的文化心理或是社会心理。这种表现是否与我们当代的生力军———青年一代有非常重要的关系。我们试从文化语言学的角度和伯明翰受众理论的基础上对网络语言的文化进行剖析。 关键词:网络语言社会现象大众文化 一、网络语言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 (一)语言与社会。德国的洪堡特认为,实际上,语言只有在社会中才能发展。房德里耶斯在《语言———历史的语言学引论》中明确提出,“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语言是结合社会的最强有力的纽带,它的发展依赖于社会集团的存在。”拉法各耶曾经指出:“一种语言不能跟他的社会环境隔离,正如一种植物不能离开它的气象环境。”而网络语言也是在社会的环境中生存的。 语言是特殊的社会现象,是人类作为必不可少的思维工具和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来使用的音义结合的符号系统。网络语言是以因特网为媒介而产生的一种新的社会方言的变体。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在网络语言中,它不仅将口语和书面语融合,将地域方言和社会方言融合,而且还将各种无法以汉字表示的情态,以一定的形式在电脑屏幕上表达出来,形成了网络语言特有的形式和风格,这些都与计算机网络的发展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并与传统的语言形式都有较大差异。从根源来说,文化坐落于社会大系统中,无时无刻不受外部社会环境的影响,从社会系统的环境因素看,伯明翰学派的“大众文化”具有情境化特征,它是在具体的社会实践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这样印证了网络用语文化现象并非无风起浪,而是产生在无处不在的社会环境之中,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如果说社会实践是文化研究的活水源头,而社会实践又处于不断发展过程中,那么文化研究就应该随着社会实践而不断更新,用贴近于生活和民众的文化理念正视并解答新的社会问题。 网络中词义的变化与网络自身的特点及当代生活息息相关。 网络就是一个巨大的信息集散地,全世界的信息都以极快的速度在网上传播,新信息、新资讯铺天盖地的席卷而来。因而网络用语也以日新月异之貌,呈现于大众的面前,不仅如此,在各民族文化相互交流日益频繁、世界各国文化相互冲击的环境下,网络语言无疑也受到了影响,就那其语言本身来说就已经表现出一定的中外融合性。尤其是英语和日语对中国网络语言的影响更大一些。比如:“……ing”这个词语,学过英语的人都知道这是表示“正在进行”的时态,因此网民就将其运用于网络语言中,例如:吃饭ing、睡觉ing……这都说明一个问题,在刚开始只是文化接触的基础上,各国语言相互之间也将会有一定的影响。这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最早表现在外来词的使用中,还没有涉及到语法和语音,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各国的语音和语法之间会不会有产生一定的影响,这就不得而知了。但在网络中它已初步表现出了一定的融合性———尽管它还并不规范。按照帕森斯的社会结构理论,自然、文化、政治、经济在社会大系统中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并处于不变变动的过程,结构不是封闭的,而是开放的。从社会系统的结构看,伯明翰学派的大众文化也是开放性的文化,表现在呈现方式上以学科交叉为其特征,发展趋势上以文化变迁为其特征。 二、网络语言是当代潮流文化的镜象折射

关于网络语言对社会发展是利大于弊

1、首先要厘清“社会进步”的概念,不论是“正规语言”还是“网络语言”,用什么样的语汇与所谓“生所力”发展并没有直接关系,所以,“社会进步”探讨首先要抛开与GDP有关的东西,即使某些词汇真能带来利益,但对于人类社会这么个大概念来说,这点利益可以忽略不计。 2、网络流行的东西,除去商业流行语,其他的都能带来一个推动社会的东西,那就是社会共识,比如“躲猫猫”,比如“被XX”,比如“屁民”,你可以参考南都的新语文。这些词汇,传神易懂,让公民在法律,权利,以及政府的诚信,权力滥用问题上,形成很强的传播力量,这种力量是监督的力量,基于共识。 3、依上面论证,网络流行语盛行是社会进步。 4、对手如果说这东西对语文的冲击,不规范,语言美消亡等等,甚至说到这东西让人智力低下等等,别理他,你举个例子,一个“囧”字,可以这么传神地表达郁闷,无奈,可怜……而且是全民创造,网络时代之前可以吗?网络语的表达不会消灭旧有的的表达方式,只会丰富。 待网络词语应像对待一般的新词新语一样,不急着对它进行这样那样的规范,更不应该敌视,应该对它采取一种宽容的态度,毕竟网络兴起的时间还很短,随着时间的推移,符合语言规范的词语会留下来,成为经典语言,而那些不符合规范的,则会在“约定俗成”中自然而然地淘汰掉。对于一些体现网民聪明才智、有创造性、网友之间都能心领神会的特色语言,不但不应禁止,还要鼓励其发展。只有这样,才能够推动汉语网络用语的发展,以此形成一个良好的、符合网络社区特定规律的语言环境。 网络热词走红国家语委:丰富民众语言 马培贵 2010年11月30日08:52 来源:《深圳特区报》 专家认为网络语言在推动社会进步方面能起到积极作用,但生造和不规范使用也会对汉语产生不好影响,需加以引导 2010年即将过去,这一年不少红遍网络的热词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给力”、“神马都是浮云”等极其普通的言语,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蹿红,成为常用的语言及人们茶余饭后的话题。尤其是起源于动漫的“给力”一词,竟然上了《人民日报》头版头条标题,让网络词汇大为“风光”,被视为网络影响力增强和网络词汇“转正”的象征。 网友:热词“转正”是网络力量增强的象征 网友对热词“转正”现象欢欣鼓舞,认为这是网络被主流媒体和政府认可的标志,彰显了网络力量的强大。 网友“一民的天空”认为,这种现象体现了对网络文化的尊重,体现了一种创新精神,体现了文化源于大众、服务大众的包容性,必将为文化创新带来源源不断的动力,为文化的发展繁荣带来活力。 南京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朱强博士认为,民间语汇补充、进入主流的官方语言,是语言发展的常有现象。由此可见网络已经多方位地渗透到人们的生活、工作中,这些灵动、鲜活的词语,为中国传统语言带来了活力,也让人们看到了网络的强大力量。 争议:同一热词会有不同解读 网民对网络词语的解释常常争议不止。汗或寒,被解读为表达敬畏的意思。但记者采访发现,尽管很多人都在频繁使用这个词,但事实上,大家对词义的理解各不相同。比如,有

东北方言大全

写了一年多了,再贴一次。谨以悼念消失的东北话,希望提醒东北老乡们注意保护本土文化,另增加了一些例句 1: 已经消失或正在消失的词(附例句): 图毕:费力不讨好(这电脑买的可真~~,本来2000就能下来,花了3000多) 懊糟:ao-1 zao 发愁(放假这几天一直ou-4在家里,~~死我了) 熬啃:nao-2 ken 饿,馋(一天没吃饭了,见着啥我都~~) 打八刀:离婚,分手(听说老李头俩口子打八刀了) 老么卡(刺)眼:形容又老又丑的人(我都~~~~的了,还找啥对象啊) 念三七儿:旁敲侧击(少跟我在这儿念三七儿的,以为我不明白你啥意思啊) 如作: ru-1 zuo 舒服(在一些地方读作:yu-1 zuo,或yu-1 zhuo,或yu-1 zhao,例句:英子把你伺候的~~的,你还有啥不满意啊。注:摘自乡村爱情2) 山爷:老虎(例句免) 屋脊六兽(常读作无机六瘦):闲得不知道干什么好(那几天闲得我~~~~的) 疵毛噘(jue-1)腚:头发蓬乱,衣服没穿利索等等(你咋~~~~的就出来了,你媳出差了咋的) ber2搂瓦块儿:人的脸长得比较奇特(那家伙脸长的,~~~~的,科趁死了) …… 2. 未来五年将要消失的词 尿性:有骨气,真汉子 毛楞三光:做事情不加思考,很着急的去做 老天扒地:形容一个人老得不成样子了 张三:狼 杨了二正: 形容一个人做事精力不集中的样子做着事情心里却不知道想些什么其他的事情且儿:qier-3 客人 妈灵:ma-1 ling 蜻蜓(在一些地方读作ma-1 leng) 打哑吧缠:故装不懂 坑吃瘪肚:形容说话吞吞吐吐,一般是由于紧张或受辖制时无法准确表达自己的意思 五迷三道:迷迷糊糊 3. 未来十年内将要消失的词: 勒特:le-3 te 不利索 卖呆儿:1,看热闹 2,发呆 pia-4迹:一种硬纸片做的游戏工具 二椅子:不男不女 扒瞎:说谎 呲哒: ci-1 da训斥

网络英语语言的特征和形成原因

网络英语语言的特征和形成原因 【摘要】互联网已经分布世界的每一个角落,在网络语言交际过程中,英语一直是主导的语言。网络化的英语是英语的重要的变体。对网络英语的词汇的特点,例如缩略词、符号语言和复合词语的使用和句法的特点等,如句子的不合语法的分析具有着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网络英语语言;特征;形成原因 网络语言是指网络中运用的语言,包括网络专业的用语、网络聊天的语言、网名使用的语言和网络相关联的词语等,网络语言滋生是因为我们现在已经进入了网络化的时代。在网络化的交际工具中,英语语言一直是主导性的语言。英语是畅通于世界各地的国际性的语言,并且成为了事实,当前网络交际时代下,网络语言成为了独立秀丽的景致。在互联网中,世界上的任何一种语言都无法和英语相抗衡,网络英语的发展已经遍布世界的每一个角落。信息时代发展下的网络语言,已经超越了国家、地域、民族、语言等的限制和障碍,已经带动全世界成为了电脑的世界。在发展的过程当中,网民为了实现有效的网络化的交流,在网络里已经使用了个性化的语言形式,并无拘束地在网络上表达自己的思想,恣意地渲染自己的情感和思想,并引起网络语言工作者关注的语言现象。本文就重点讨论网络聊天的语言、电子邮件的语言的词汇的特点和句法的特点,并简要地陈述形成的原因。 一、网络聊天的用语和电子邮件的用语的特征 网络聊天的语言和电子邮件的语言最大特点是大量使用超常的缩略的语言,并进行超越缩略语言,构成常规的网络缩略的语言,并因为其创新性、简约性、易读性和便于传输性受到广大网民的喜欢,而已经成为流传于手机短信、电子邮件、网上聊天、讨论区域发文等的语言,成为了网络英语中非常具有表现力的语言形式。 1.按照读音特点产生的缩略的语言。虽然人们网络聊天的语言和电子邮件的语言是书面形式进行的,但是口语的语体的特点很突出,要减少语言交流的双方的特点,发话人按照口语的读音的特点输入词汇,并采取缩写的形式。 2.首字母缩略语。为了提高交际的效率,并及时交换信息,网民还经常使用英语首字母进行缩略语。重视英语字母的缩略,就能够提高网络聊天的速度和效率,例如DIIK→ Damned if I know就解释为“要是我明白就好了”,PEM →Privacy enhanced mail 解释为“保密的邮件”。 3.符号的语言。纯文字不能完全表达人们日常生活中的表情、肢体和动作语言的形式,为了弥补文字的缺陷,网民们充分运用键盘上的符号、图形和数字符号,进行不同的组合,来表达喜、笑等情绪体验,并创造出独特的网络的符号语言,如,{ }或[ ]→Hug理解为拥抱,3→Kiss理解为接吻,{{{3 3 3}}}→Hugs and

东北方言中动物名词使用的隐喻分析

东北方言中动物名词使用的隐喻分析 现代汉语一般分为七大方言区,东北方言属于北方方言的一个分支。《历史语言学》中关于东北方言和北方话的关系有这样一段描述:“我们设想,北京话的源头可能在东北,随着满族入侵,居民内迁,东北方言的扩散波涉及到北京及其附近地区,覆盖了原来的北京土话,使其成为底层”。东北方言与普通话的语音相近,语法结构也最为相近,易于理解,获得很多人的喜爱。东北方言在其演化发展的过程中,受到其特有的自然地理坏境、历史和文化等的影响,产生了很多具有特色的方言词汇。其中的动物名词就颇具特色,东北人对动物的称呼形象生动,对动物名词的使用既幽默诙谐,又不失庄严。 一.东北方言中动物名词的特点 每一种语言本身都是一种集体的表达艺术,其中隐藏着一些审美的因素――语言的、节奏的、象征的、形态的――是不能和任何别的语言全部共有的[2]。东北方言里存在着大量的、不同于普通话的动物名词,它们具有自己独特的风格。笔者通过搜集该类名词,发现它们具有直观易懂、吸收少数民族语言等特点。 (一)动物名称直观易懂

有一部分动物名称在东北方言里直接按照它们的体貌特征和秉性习惯来称呼的,简单明了,形象直观。比如: 1.瓢虫,它的颜色鲜艳,常见的是黄色、褐色、红色和橙色,身上长有斑点,东北人称它们为“花大姐”,既显出了它们的特点,又让人叫起来感觉很亲切。 2.飞蛾,因为它飞的时候翅膀不断煽动,这个动作北方叫做“扑棱”,而且声音上也是“扑棱”“扑棱”的声音,所以被北方百姓俗称为“扑棱蛾子”。东北人也把“鸽子”叫做“扑鸽子”,其原因是一样的。 这样称呼这些常见的动物,不仅简简单单,让人容易理解。把对于农民感到陌生的词语换为自己熟悉的日常词语,不仅减轻了人们的记忆负担,还丰富了语言词汇系统。 (二)语法的地域性特色分明 东北方言里,动物名词在语法上具有鲜明的方言烙印。 例1:对动物的称呼多加前缀“老”,如老牛、老抱子(孵化小鸡的母鸡)、老鸹(乌鸦)、老黄(黄鼠狼)等。 例2:对动物称呼多用后缀“子”,如鸭子、杨喇子(刺蛾)、傻狍子、黑鱼棒子等等。 这些语法特征,显示了东北方言的特点。人们这样称呼自己熟悉的动物,又表现出了东北人对动物的喜爱。 (三)少数民族语言的底层遗留 由于东北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方,在这里世代生活

计算机网络专业术语

Chapter 1 End system P28 端系统 Modem P29 调制解调器(俗称:猫) Base station P29 基站 Communication link P30 通信链路 Physical media P30 物理介质 Coaxial cable P30 同轴电缆 Fiber optics P30 光纤 Radio spectrum P30 射频频谱 Transmission rate P30 传输速率 Packets P30 (数据)包,或分组 Routers P30 路由器 Link-layer switches P30 链路层交换机/?le?? US -?r/ Path P30 路径 ISP (Internet Service Provider) P30 网络服务提供商TCP (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 P31 传输控制协议 IP ( Internet Protocol) P31 网际协议 Intranets P31 内网 API (Application Programming Interface) P32 应用程序编程接口

Network edge P35 网络边缘 Access Networks P38 接入网 Ethernet P42 以太网 Network core P48 网络核心 Circuit Switching P50 电路转换 Packet Switching 分组交换 FDM (frequency-division multiplexing) P50 频分多路复用 TDM (time-division multiplexing) P50 时分多路复用Statistical Multiplexing 统计复用 Store-and-forward 存储转发 Queuing delays P53 排队延迟 Transmission delay P60 传输延迟,或发送延迟Propagation delay P60 传播延迟 Throughput P59 吞吐量 Internet backbone P57 骨干网 Delay P59 延迟,或时延 Loss P59 丢包 Packet-Switched Network P59 分组交换网络 Nodal processing delay P60 节点处理延迟 End-to-end delay P66 端到端延迟 Instantaneous throughput P68 瞬时吞吐量

从社会语言学角度看网络语言

从社会语言学角度看网络语言 内容摘要:网络语言是随着网络的兴起而出现的一种网络交际语言,是信息化发展下的产物,它和社会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文章从社会语言学为理论基础,分析网络语言出现的源头及其产生的形式,网络语言的社会影响和由混乱的语言现象而产生的担忧,从而预测网络语言的生命力。 关键词:社会语言学网络语言流行语 在信息社会迅速发展的今天,网络已经被大多数人所熟练运用。中国互联网信心中心发布的《第27次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0年12月底,我国网民规模达到4.57亿,我国手机网民规模达3.03亿,是拉动中国总体网民规模攀升的主要动力;网络购物用户年增长48.6%,是用户增长最快的应用,预示着更多的经济活动步入互联网时代。网络已经深入地影响人们的日常生活、学习、娱乐,网络中。网民已然成为一个特殊的社区群体,在网络社区里,人们有自己的语言习惯,有自己的名称地位,有自己的权利自由。 一、网络语言产生的源头及形式 “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语言是伴随着人类社会的形成而产生的,而且跟随着社会的变化而发展”。网络语言是伴随着网络这一新型传播方式的发展而出现的不同于传统书写使用的语言。它是在网络这种特定的语境下产生的一种语言变体,是在网络这种特殊的场景下用来交际的语言。如今,这种语言的使用不再局限于网络社区,正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们日常的社会生活。 一种语言的出现,并不是凭空出现的,有着其源头和原因的。 “给力”一词的出现至今有两派观点。一派认为它的来源是东北或闽南方言,有“很棒”的意思。还有一派认为它是网络上恶搞现象引发的。网络语言的出现不是一蹴而就的,它是由于社区群体表情达意、信息传递的需要而产生的。它的源头可能是热点新闻,如“我爸是李刚”;可能是网络恶搞,如“神马都是浮云”;”;可能是电影台词,如“大哥,你是懂我的”。而近年的网络语言特点,可以归为以下几种形式: (一)方言形式 方言也是语言的一种变体,它一般可以分为地域方言和社会方言。地域方言是语言因地域之间的差别而形成的变体,是由于语言发展在地域上的不平衡性导致,像粤方言、吴方言等各大方言区可以理解为地域方言。社会方言是指在同一地域内部的社会成员因为身份、地位、受教育程度不同等方面的社会差异而形成的语言变体。虽然现在的普通话很普及,但是同属于一个方言区的人还是习惯用方言来进行交流,这种习惯也会蔓延到网络空间。中国的有些地区如四川,它的方言中唇齿清擦音“f”和舌根清擦音“h”不分,闽南语中的前鼻音韵母“en”和后鼻音韵母“eng”不分,在网络上悄然兴起的“灰常(非常)”、“小盆友(小朋友)”便是以方言形式出现的网络流行语。 (二)简写形式 网络语言中的缩语是为了适应快节奏的生活而出现的。网络语言中的缩语有三种:1、图片式。人们在聊天的时候会考虑娱乐心理,往往不会输入许多的字来表现情感,而是用简单的图像来代替文字或者心情。这些表情符号“使原本冰冷的网络世界披上了一层温情,这种幽默的表情打消了现实生活中人与人之间对话时的某些顾虑”。2、数字式。例如,很早就在网络聊天中出现的“88”“9494”分别是“拜拜”和“就是就是”的简写形式。用数字

[现象,语言,环境]浅析网络环境下的语言文化现象

浅析网络环境下的语言文化现象 一、语言发展变化现状 众所周知,语言是社会的语言,社会是语言的社会。语言的演变和社会的变化、人们的交际息息相关,这也是不可否认的。叶蜚声、徐通锵先生在《语言学纲要》中指出语言发生怎样的变化,还是由语言系统内部的各种因素的相互关系决定的,难以从社会或人际交流的因素中寻找直接的答案。笔者认同语言的发展变化主要由语言内部因素决定,同时,社会和交际是语言演变的最基本条件。因此,笔者认为在促使语言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外部因素所起的作用也在逐步增强,特别是众多外部因素中的网络语言环境因素。语言演变具有渐变性和不平衡性这两大特点。从语言内部要素看,各系统都在慢慢发生变化,这种变化是绝不可能一蹴而就的,而各系统的发展速度又是不平衡的。从语言外部表现形式看,我们认为语言的不平衡性主要体现在地域方面,也就是在语言随着社会的分化而产生的地域方言。在过去,可以说方言是划分语言势力范围的决定性因素,但是现在随着网络的快速发展,网络逐渐打破甚至可以说是瓦解了语言在地域上的限制,由此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网络语言。丰富的网络语言创造出了丰富多彩的网络语言文化,当然这其中既有精华也有糟粕。笔者就试图从语言的角度出发浅析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网络语言文化。 二、网络语言发展形式 网络的世界包罗万象,而这形形色色的文化现象大部分都以语言为依托。在这里,笔者试以几种最常见的网络语言现象为例。众所周知,在语言的发展变化中,词汇总是最敏感的最先产生变化的,再加上网络环境这个外部催化剂,词汇更呈现出迅猛多元的发展趋势。 (一)词义褒贬的转移 有些现实生活中的词或语素进入网络后褒贬义发生了变化,具有代表性的是词缀~逼。这个逼与逼迫、逼近毫无关系,而是生活中谩骂、讲脏话时的用词,因为同音,大部分情况下借用了汉字逼来表示,有些网友习惯用英文字母B表示。起初这个词缀~逼是绝对的贬义成分脏话用语,含有鄙视义。后来,~逼被用来指人,同样用来构成贬义词,例如:傻逼。这些属于从现实生活进入网络世界的词,紧接着,网络环境开始逐渐洗白或者净化~逼的贬义脏话成分,出现了一个新词逗逼。例如: (1)我和我的室友们,逗逼四人组。 (2)哈哈哈哈完全不用后悔,养个逗逼其乐无穷! 从以上几例都可以看出,逗逼是指风趣幽默、有意思的人,这里的~逼只保留了用以指人的含义,已不用来表示贬义或用以谩骂了,相反更具有了喜爱的含义,因此有网友会将逗逼一词用以自指,如例(1)。 (二)不同形式的外来词流入 从古至今,汉语吸收了大量的外来词,过去的外来词是由于民族之间各种形态的密切或

东北方言称呼语的认知语用研究

东北方言称呼语的认知语用研究 【摘要】称呼语是日常交际中最常用的词语之一,而东北方言称呼语作为其中的一种,自身又有不同的特点,如亲属称呼换位现象、大量使用特称等。这些语言现象可以在认知语言学和语用学中得到解释,如概念隐喻、面子理论等。东北方言称呼语还有着深刻的历史、文化和地域烙印。 【关键词】东北方言称呼语认知语用特点历史文化标记 一、引言 汉语称呼语可谓源远流长,已经成为一个系统的言语范畴,而方言称呼语因其地方性和通俗性,很值得进行深入研究。东北方言称呼语和普通话的称呼语有着明显区别,又有相似的特点。随着东北剧《乡村爱情》近年来的热播,东北话热度大增,剧中大量的称呼语也引起了人们的关注。本文以电视剧《乡村爱情1》作为语料库,分析研究东北方言称呼语。 文章以认知语言学和语用学为理论框架对《乡村爱情1》中的东北方言称呼语进行了分类,即族内称呼语和族外称呼语,每种称呼语又进行了细分,像东北方言的称呼泛化、称呼换位等等。此外,东北地域特有的历史、气候、经济条件等因素都在不同程度地影响着称呼语的演变。

二、东北方言称呼语的特点分析 在日常言语使用中,称呼语通常是最先使用也是出现频率最高的词语类别。在东北方言域中,亲属相关的称呼语占有重要席位,因此可以把称呼语分为两类:一类是族内称呼语,一类是族外称呼语。 (一)族内称呼语 族内称呼语是最为常见的称呼语之一,即对血亲或姻亲的称呼,如姐姐、叔叔、舅舅。在东北方言中,亲属称呼语泛化现象十分普遍,称呼语不仅用于亲戚之间,还用于熟悉的乡里乡亲之间,甚至用在不认识的陌生人之间。 例:王大拿对首次见面的谢大脚说:“大妹子,你这是专业开店的还是咋的。”(《乡村爱情1》第18集,以下省略剧名) 1.族内直接称呼语 此类指用称呼语对对方进行直接称呼,比如爹、哥哥、大妹子。 例:王小蒙对把自己拉向一边的父亲王老七说:“啥事儿啊,爹?”(第1集) 2.名字+族内称呼语 此类指名字与亲属称呼语结合,比如广坤叔、大脚婶。 例1:王小蒙对在一边议论自己的谢广坤说:“广坤叔,你说这话啥意思啊?”(第1集)

计算机网络术语大全

计算机专业术语大全 ●Arpanet 是互联网(Internet)的始祖。主要是用于军事研 究目的,它主要是基于这样的指导思想:网络必须经受得住故障的考验而维持正常的通信工作。在技术上的重大贡献是TCP/IP协议簇的开发和利用。作为Internet的早期骨干网,ARPANET的试验并奠定了Internet存在和发展的基础,较好地解决了异种机网络互联的一系列的理论和技术问题。 ●L AN(Local Area Network局域网)局域网,是指在某一区域 由多台计算机互联成的计算机组。一般是方圆几千米以。局域网可以实现文件管理、应用软件共享、打印机共享、工作组的日程安排、电子和传真通信服务等功能。局域网是封闭型的,可以由办公室的两台计算机组成,也可以由一个公司的上千台计算机组成。 ●M AN(Metropolitan Area Network城域网)其作用围在广 域网和局域网之间。城域网的传输速率也在1Mbps以上,其作用距离约为5km-50km。 ●W AN(Wide Area Network广域网)也叫远程网RCN,它的作 用围最大,一般可以从几十公里至几万公里。一个国家或国际间建立的网络都是广域网。在广域网,用于通信的传输装置和传输介质可由电信部门提供。WAN是覆盖地理围相对较广的数据通信网络,它常利用公共载波提供条件进行传输。Internet就是一个巨

大的广域网。通常在路由器中会有一个WAN端口,也指接入 Internet等相对更广的数据通信网络的端口。 ●U TP(Unshielded Twisted Paired非屏蔽双绞线)无金属屏 蔽材料,只有一层绝缘胶皮包裹,价格相对便宜,组网灵活。现在使用的UTP可分为3类、4类、五类和超五类四种,其中:3类UTP适应了以太网(10Mbps)对传输介质的要求,是早期网络中重要的传输介质;4类UTP因标准的推出比3类晚,而传输性能与3类UTP相比并没有提高多少,所以一般较少使用;五类UTP因价廉质优而成为快速以太网(100Mbps)的首选介质;超五类UTP的用武之地是千兆位以太网(100Mbps)。 ●STP①屏蔽双绞线,外裹一层金属材料包装,以减少辐射,防止 信息被窃听,同时具有较高的数据传输速率,但价格较高。②(Spanning Tree Protocol)生成树协议的英文缩写。该协议可应用于环路网络,通过一定的算法实现路径冗余,同时将环路网络修剪成无环路的树型网络,从而避免报文在环路网络中的增生和无限循环。STP的基本原理是,通过在交换机之间传递一种特殊的协议报文(在IEEE802.1D中这种协议报文被称为“配置消息”)来确定网络的拓扑结构。配置消息中包含了足够的信息来保证交换机完成生成树计算。 ●ATM(Asynchronous Transfer Mode异步传输模式)一项数 据传输技术。是以信元为基础的一种分组交换和复用技术,它是一种为了多种业务设计的通用的面向连接的传输模式。它适用于

关于网络语言的语法特征分析

论文关键词:网络语言语法特征合理性实用性论文摘要:本文从语法学的角度,对网络语言在语音、词汇、句法结构各层面的特点进行了分析,旨在承认其合理性和实用性。20世纪90年代,随着互联网的兴起和发展,它几乎渗透到世界各地和人们生活的各个角落,同时也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语言生活,一种新的语言现象—网络语言出现了。以电子邮件、BBS、网上论坛、虚拟社区、聊天室、ICQ、网络游戏、短消息为主要载体,通过对一些汉语和英语词汇进行改造,对文字、图片、符号等随意链接和镶嵌,网民们创造出了大量的汉字、数字、英文字母混杂组合的新词汇,催生出了现代汉语的一种变异形式。本文拟从语法学的角度,对网络语言这种现象的产生和发展进行探讨。1语音特征谐音法的广泛使用是网络语言的一个重要的语音特征。在网络交际中,人们为了达到追求时尚、诙谐有趣、尽量满足读者的阅读快感的目的,需要利用一种快速便捷的语言形式来表达自己的心声,谐音法成为最佳的选择。其特点是利用汉语、英语或一些数字同一读音往往有多个不同形义的特点,采取声东击西,偷梁换柱的手法,假借此字之声音、而指彼字之形义,从而达到面底相扣之目的。作为世界通用语的英语也成为人们,尤其是年轻人所追捧的时尚,用同音字母代表一个单词或字母组合乃至句子更显其与众不同,应用洋泾浜英语更能表达自己的幽默风趣。具体表现有数字谐音,如886—拜拜了,9494—就是就是。汉语谐音,如菌男—俊男,斑竹—版主。英语谐音,如b-be/bee,c-see,爱老虎油—I love you,伊妹儿—Email。2词汇特征与语音、句法结构相比,词汇的变化更为突出。由于网络的普及,作为一种非正式文体,网络语言在构词法方面有其独特的方式。它偏爱使用缩写词、俚语等非正式词汇,甚至还随机杜撰某些词语,因此具有明显的随意性特征。因为网络的使用是以时间为收费基准的,这就要求网络交际必须快捷高效。在此语境下,英汉两种语言兼收并用,大量使用简写词和各种缩略词便成为网络语言不断产生的最重要的特征。另外,转换法也被广泛使用,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其特征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大量使用缩略词。戴炜栋认为,一个词可以由一个词或短语减缩而成,这种构词法称为缩略法。而利用一个短语中的各个词的首字母构成的缩略语叫首字母缩略词。在网络语言中,缩略语的来源主要是以公认的汉语拼音或英语首字母缩写而成,或用数字代替字母缩合而成词。如:BT(变态),PLMM (漂亮美眉),MM(妹妹),PK(player kill)。(2)大量运用表情符号。现代人的思想意识有别于以往,之所以这样,一个重要的地方就在于其具有追新、追奇、追时尚的心理。由于网络是一个虚拟的空间,人与人之间还不能够实现面对面的交谈,所以一些字母、数字和特殊符号的组合就被用来表达喜怒哀乐等等情感和标新立异的手段。网络语言巧妙地将这些交际中不可缺少的成分转化成用各种数字和符号组成的表情符号,使看似冷冰冰没有直接的感情交流的键盘交际变得充满人情味和生动有趣,也充满了刺激。由于这些符号的组合形象生动,被大多数人所接受,所以在约定俗成以后,发展成为了网络语言中一个重要的补充体系。例如:表示肢体语言的符号有(∧)挤眉弄眼,(@@)童心未泯,等等。表示言语行为的符号有(//sigh)叹气的动作、(//grin)咧嘴笑。在一个词前面加上“//”,就把该词变成了一种言语行为。[!--empirenews.page--][1][2]下一页(3)大量使用旧词新义词。吕叔湘、陈原先生曾明确地指出:新词新语既包括不久之前产生,其含义、色彩和表现形式都给人们以新颖感的那种词语,也包括旧有词语的新义项、新用法。旧词新义词流行固然鱼龙混杂,但从另一个角度看,它或许也是对传统语言规范中那些束缚人们语言发展的某些语言形式的一种反叛。据此,在网络这个虚拟世界中,网民们乐意使用这样的一些词汇。如恐龙(丑女人)、蛋白质(笨蛋+白痴+神经质)、稀饭(喜欢)等。超女大赛中出现的“玉米”、“盒饭”、“凉粉”,这无不说明旧词新义词生机勃勃的发展态势。3句法特征网络语言是使用因特网技术发展下人际交流的产物,是规范语言的变体。因为在虚拟的世界中进行交流和沟通,必然导致网络语言的随意性。网民在交流的过程中,往往不仅将汉字中的词语信手拈来,随意改造,或是与一些英文字母和网络符号交织在一起,不仅形

网络语言中语码混杂的特点和成因

社会的每项细微的变化和发展都会在语言中以及时而适当的方式表现出来。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作为一种介于口语和书面语之间的网络语正在形成。萨丕尔(1997)在《语言论》里说:“语言有一个底座……语言也不脱离文化而存在,就是说不脱离社会流传下来的,决定我们生活面貌的风俗和信仰的总体。”网络语是在网络文化这个大背景下生成的,它不是无源之水,也不是一种独立的语言,而是一种特殊的语言变体。 近年来,不少学者开始关注和研究网络语言的问题,例如Christal(2001)对邮件、聊天室等网络语的语言特点作了深层次的讨论。董启明(2001)从语体角度分析万维网键谈的文体特征。刘绍忠(2002)从语用角度分析电子邮件写作。秦秀白(2003)指出网络语言是一种功能变体,其标志性特征是变异性和个性化。金志茹(2004)从社会语言学的合作原则、礼貌原则、话语转化等角度分析了网络语言的特点。也有学者(如金志茹,2007)从语言规范角度进行分析。 网络语言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网络语指广大网民在博客、QQ、BBS和MSN等场所使用的语言。在我国,网络语言存在着严重的语码混杂(code-mixing)现象,例如:“I服了U (我服了你)”,“感觉很high”,“RP有问题(人品有问题)”,“3Q (谢谢你)”等。这种语言的交流方式以汉字为主流,英语、汉语拼音和数字符号只是辅助性符号(何洪峰,2003)。这种语码混杂现象曾引起一些语言学家的担忧,认为其不利于汉语的规范,但它的产生并非偶然,甚至有一些网络语被运用到口语和书面语中。本文以狭义的网络语为研究对象,主要对其语码混杂的类型和特点进行分析归纳,进而探讨其成因。 一、网络语言中语码混杂的类型和特点 在开放的网络环境下,网民更能够自由随意地使用新颖的语言表达方式进行交流,谐音、拼音简写、英文简写等方法的时常运用形成了网络流行语。“它是一种特殊的口语,是人们在网上交际时使用的别致、活波而新鲜的词语。”(黄涛,2003)网络语言常常呈现出语码糅合和混杂的特征,汉字、英文、字母和数字被网民同时运用到网络交流中,从而形成了现 在网络语言中常见的语码混杂现象①。这种语码混杂多采用字母省略、谐音和拼凑等方法构成。 (一)中文和英文混合 许多中国网民在进行网络交流时,经常夹杂英语。而这种语码混杂很多时候以汉语为主,英语以个别单词或词缀插进去。一般来说,这种表达有相对应的中文说法。例如:“晚上有party”,“很happy”,“给我发email”,汉语中也有“晚会”、“高兴”和“电子邮件”等相应的词汇。也有少数词汇,因为汉语表达不是很清楚而直接用英语表达,如:“我不是XX的fans (热情支持某人、某事或某项运动的人)”,“你真in(你很时髦)等”。又比如“阅读ing”可以用“正在阅读”来表示,但很多地方用了英文粘着词素-ing的方式表达。类似的还有-ed词缀,表示已经完成。用英文表达的部分多是名词词组、形容词、动词和副词。这一类混合某种程度上属于语码转换范畴,马伟林(2004)将这种以汉语为主而混杂英语的语言变体称之为“网络皮钦语”。 (二)中文和字母混合 文字和字母一起使用也较为频繁,可以分为两类:纯粹的首字母缩写和谐音字母。前者指用英语单词或是汉语拼音的第一个字母来取代词语或断句。如“E时代”、“IT精英”、“他RP(人品)有问题”等。谐音字母则主要是用英文字母与英文单词发音相同或相似来谐音,如“CU(see you再见)”。字母混合一般要大写,对其理解需要一定的背景知识和推理能力。有时相同的字母在不同的语境中会有不同的意思,如“PS”可以指“Photoshop(图像处理软件)”,也可以指“Postscript(附言、顺便说一句)”。 (三)中文和数字混合 阿拉伯数字输入快捷,被广泛地运用到网络语言中,但数字往往易认却不易解读。谐音表义原则是网络数字语言的最大特点和解读关键。解读数字语时,须迅速反应调节该音节与类似音节的语素意义,在数字读音和与其相同相似音节的诸多语素意义之间,构架通联桥梁,确定每个数字符号的即时意义。如“爱你1314(一生一世)”、“886(拜拜了)”、“9494(就是就是)”、“770(亲亲你)”等。部分数字与它们所表达的意义 第22卷第5期2009年9月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Changchu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Social Sciences Edition) Vol.22No.5 Sep.2009 网络语言中语码混杂的特点和成因 [摘要]网络语言作为介于口语和书面语之间的一种新语体,逐渐引起人们的关注。在我国,网络语言常常呈现出以汉语为主、英语为辅,糅合数字和字母的语码混杂状态。对网络语言这一特殊语言现象的特点和成因进行分析,认为社会文化语境为其形成提供可能条件,目的是取得幽默诙谐生动的修辞效果,经济省力原则是其产生的动力,而礼貌原则制约着网络语言中语码混杂的形式。 [关键词]网络语言;语码混杂;社会文化;经济原则;礼貌原则 [中图分类号]H13[文献标识码]A [作者简介]谢群草(1984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