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系统规划与管理师教程(重点+精华汇总版)

系统规划与管理师教程(重点+精华汇总版)

系统规划与管理师教程(重点+精华汇总版)
系统规划与管理师教程(重点+精华汇总版)

系统规划与管理师

(精华汇总版)

目录

第一章信息系统综合知识 (7)

1.1 信息的定义和属性 (7)

1.2 信息化 (8)

1.3 信息系统 (10)

1.4 IT战略 (15)

第二章信息技术知识 (16)

2.1 软件工程 (16)

2.1.1 软件需求分析与定义 (16)

2.1.2 软件设计、测试与维护 (16)

2.1.3 软件质量保证及质量评价 (16)

2.1.4 软件配置管理 (17)

2.1.5 软件过程管理 (17)

2.1.6 软件开发工具 (17)

2.1.7 软件复用 (18)

2.2 面向对象系统分析与设计 (19)

2.2.1 面向对象的基水概念 (19)

2.2.2 统一建模语言与可视化建模 (19)

2.3 应用集成技术 (19)

2.3.1 数据库与数据仓库技术 (19)

2.3.2 Web Services技术 (20)

2.3.3 JavaEE架构 (21)

2.3.5 软件中间件 (21)

2.4 计算机网络技术 (22)

2.4.1 网络技术标准、协议与应用 (22)

2.4.2 网络分类、组网和接入技术 (25)

2.4.3 网络服务器和网络存储技术 (26)

2.4.5 网络规划、设计与实施 (26)

2.4.6 网络安全及其防范技术 (26)

2.5 新一代信息技术 (28)

2.5.1 大数据 (28)

2.5.2 云计算 (28)

2.5.3 物联网 (29)

2.5.4 移动互联网 (30)

第三章信息技术服务知识 (30)

3.1 产品、服务和信息技术服务 (30)

3.1.1 产品 (30)

3.1.2 服务 (31)

3.1.3 信息技术服务 (31)

3.2 运维、运营和经营 (31)

3.2.1 运维 (31)

3.2.2 运营 (32)

3.2.3 经营 (32)

3.3 IT治理 (33)

3.4 IT服务管理 (34)

3.4.2 体系化管理方式 (34)

3.5 项目管理 (35)

3.5.1 单项项目管理 (36)

3.5.2 项目群管理 (36)

3.6 质量管理理论 (38)

3.6.1 质量管理发展历史 (38)

3.6.2 质量管理常见理论方法 (38)

3.6.3 质量管理过程 (39)

3.6.4 质量管理工具 (41)

3.7 信息安全管理 (43)

3.7.1 信息安全管理体系、知识和活动 (43)

3.7.2 信息安全等级保护知识 (44)

第四章IT服务规划设计 (45)

4.1 概述 (45)

4.2 IT服务规划设计活动 (46)

4.3 服务目录管理 (46)

4.4 服务级别协议 (47)

4.5 服务需求识别 (48)

4.6 服务方案设计 (49)

4.6.1 服务模式设定 (49)

4.6.2 服务级别设定 (50)

4.6.3 人员要素设计 (51)

4.6.4 资源要素设计 (51)

4.6.5 技术要素设计 (52)

4.6.6 过程要素设计 (53)

第五章IT服务部署实施 (55)

5.1 概述 (55)

5.2 IT服务部署实施要素 (56)

5.2.1 人员要素部署实施 (56)

5.2.2 资源要素部署实施 (56)

5.2.3 技术要素部署实施 (57)

5.2.4 过程要素部署实施 (59)

5.3 IT服务部署实施方法 (59)

5.3.1 IT服务部署实施计划 (59)

5.3.2 IT服务部署实施执行 (61)

5.3.2 IT服务部署实施验收 (62)

第六章IT服务运营管理 (63)

6.1 概述 (63)

6.2 人员要素管理 (63)

6.2.1 人员储备与连续性管理 (63)

6.2.2 人员能力评价与管理 (64)

6.2.3 人员能力评价与管理 (64)

6.3 资源要素管理 (65)

6.3.1 工具管理 (65)

6.3.2 知识管理 (65)

6.3.3 服务台管理与评价 (66)

6.3.4 备品备件管理 (67)

6.4 技术要素管理 (67)

6.4.1 技术研发规划 (67)

6.4.2 技术研发预算 (67)

6.4.3 技术成果的运行于改进 (67)

6.5 过程要素管理 (68)

6.5.1 服务级别管理 (68)

6.5.2 服务报告管理 (68)

6.5.3 事件管理 (69)

6.5.4 问题管理 (69)

6.5.5 配置管理 (69)

6.5.6 变更管理 (70)

6.5.7 发布管理 (70)

6.5.8 安全管理 (70)

6.5.9 连续性和可用性管理 (71)

6.5.10 容量管理 (71)

6.6 常见运营管理关键考核指标 (72)

6.7 常见监控内容 (73)

第七章IT服务持续改进 (75)

7.1 概述 (75)

7.2 服务测量 (75)

7.2.1 服务测量目标 (76)

7.2.2 服务测量的活动 (76)

7.2.3 服务测量的关键成功因素 (77)

7.3 服务回顾 (78)

7.3.1 服务回顾目标 (78)

7.3.2 服务回顾活动 (78)

7.3.3 服务回顾关键成功因素 (79)

7.4 服务改进 (80)

7.4.1 服务改进目标 (80)

7.4.2 服务改进活动 (81)

7.4.3 服务改进关键成功因素 (82)

第八章监督管理 (82)

8.1 概述 (82)

8.2 IT服务质量管理 (83)

8.2.1 IT服务质量评价模型 (83)

8.2.2 IT服务评价指标 (84)

8.2.3 常见运维服务质量管理活动 (84)

8.3 IT服务风险管理 (86)

8.3.2 风险识别 (87)

8.3.3 风险定性分析 (89)

8.3.4 风险定量分析 (90)

8.3.5 风险处置计划 (91)

8.3.6 风险监控 (93)

8.3.7 风险跟踪 (94)

第九章IT服务营销 (94)

9.1 业务关系管理 (94)

9.1.1 客户关系管理 (94)

9.1.2 供应商关系管理 (95)

9.1.3 第三方关系管理 (97)

9.2 IT服务营销过程 (98)

9.3 IT服务项目预算、核算和结算 (99)

9.3.1 IT服务项目预算 (99)

9.3.2 IT服务项目的核算 (99)

9.3.3 IT服务项目结算 (100)

9.3.4 衡量项目效益的指标 (100)

9.4 IT服务外包收益 (102)

第十章团队建设与管理 (102)

10.1 IT服务团队特征 (102)

10.2 IT服务团队建设周期 (102)

10.3 IT服务团队管理 (103)

10.3.1 目标管理 (103)

10.3.2 激励管理 (107)

10.3.3 执行管理 (107)

10.3.4 人员发展管理 (108)

第十一章标准化知识与IT服务相关标准 (110)

11.1 标准化知识 (110)

11.1.1 标准相关概念 (110)

11.1.2 标准的分类 (110)

11.1.3 国家标准制定阶段和流程 (112)

11.2 IT服务国际标准 (112)

11.2.1 ISO/IEC 20000系列标准 (112)

11.2.2 ISO/IEC 27000系列标准 (113)

11.2.3 ISO9000系列标准 (113)

11.2.4 ISO/IEC 38500系列标准 (113)

11.2.5 ISO 22301 (114)

11.2.6 ITIL (115)

11.2.7 COBIT (116)

11.3 IT服务国家标准及行业标准 (116)

11.3.1 ITSS标准体系 (116)

11.3.2 GB/T29264-2012 (117)

11.3.3 GB/T28827.1-2012 (117)

11.3.5 GB/T28827.3-2012 (119)

11.3.6 SJ/T11564.4-2015 (119)

11.3.7 SJ/T11445.2-2012 (120)

11.3.8 SJ/T11565.1-2015 (121)

11.3.9 SJ/T11435-2016 (122)

11.3.10 SJ/T11623-2016 (123)

11.3.11 ITSS运维能力成熟度模型 (124)

第十二章职业素养与法律法规 (125)

12.1 概述 (125)

12.2 合同法 (126)

12.3 著作权法 (130)

12.4 招标投标法实施条例 (133)

12.5 政府采购法实施条例 (141)

12.6 劳动法 (142)

第十三章专业英语 (146)

13.1 服务(Service) (146)

13.2 信息技术(Information Technology) (147)

13.3 信息技术服务(Information Technology Service) (147)

13.4 信息系统(Information System) (148)

13.5 业务流程(Business Process) (148)

13.6 面向信息技术的服务(IT-Oriented Service) (149)

13.7 基于信息技术的服务(IT-Driven Service) (149)

13.8 信息系统集成服务(Information System Integration Service) (149)

13.9 集成实施服务(Integration Implementation Service ) (150)

13.10 运行维护服务(Operation Maintenance Service) (150)

13.11 运营服务(Operation Service) (150)

13.12 信息技术服务管理(Information Technology Service Management(ITSM) ) (151)

13.13 信息技术治理(Information Technology Governance) (151)

13.14 过程Process (151)

第一章信息系统综合知识

1.1 信息的定义和属性

1、信息是客观事物状态和运的一种普遍形式,客观世界中大量地存在、产生和传递着以这些方式表示出种各样的信息。信息就是信息,既不是物质,也不是能量。

2、信息的传输模型。

(1)信源:产生信息的实体

(2)信宿:信息的归宿或接收者

(3)信道:传送信息的通道

(4)编码器:在信息论中是泛指所有变换信号的设备。

(5)译码器:译码器是编码器的逆变换设备。

(6)噪声:噪声可以理解为干扰。

当信源和信宿已给定、信道也已选定后,决定信息系统性能就在于编码器和译码器。

信息系统的主要性能指标是它的有效性和可靠性。有效性就是在系统中传送尽可能多的信息;而可靠性是要求信宿收到的信息尽可能地与信源发出的信息一直,或者说失真尽可能小。为了提高可靠性,在信息编码时,可以增加冗余编码,而过量的冗余编码将降低信道的有效性和信息传输速率

3、信息的质量属性:精确性、完整性、可靠性、及时性、经济性、可验证性、安全性。

1.2 信息化

1、信息化从“小”到“大”分层以下 5 个层次:(1)产品信息化。(2)企业信息化。(3)产业信息化(4)国民经济信息化(5)社会生活信息化。

2、未来 5G 网络正朝着网络多元化、宽带化、综合化、智能化的方向发展。随着各种智能终端的普及,面向 2020 年及以后,移动数据流量将呈现爆炸式增长。在未来 5G 网络中,减小小区半径,增加低功率节点数量,是保证未来5G 网络支持 1 000 倍流量增长的核心技术之一。因此,超密集异构网络成为未来 5G 网络提高数据流量的关键技术

3、我国信息化目前的问题

(1)缺乏核心技术

(2)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不够

(3)我国信息基础设施普及程度不高

(4)当前网络空间面临严峻挑战,网络空间法治建设亟待加强

4、两化融合:工业化和信息化

5、电子政务主要包括如下

(1)政府间的电子政务(G2G)

(2)政府对企业的电子政务(G2B)。

(3)政府对公众的电子政务(G2C)。

(4)政府对公务员的电子政务(G2E)

6、电子商务的概念:可分为原始电子商务和现代电子商务。

原始电子商务:使用电子信息技术工具进行商务活动。如电报、电话、广播、电视、传真及计算机、计算机网络手段。

现代电子商务:是指在网络环境下,买卖双方不需见面,实现网上交易、在线支付、智能配送及相关综合服务。

EDI是连接原始和现代电子商务的纽带。

7、电子商务本质上是依靠信息技术,将贸易(交易)中涉及的信息流、资金流、物流、服务评价管理、售后管理、客户管理等整合在网络之上的业务集合。主要功能包括:广告宣传、咨询洽谈、网上订购、网上支付、交易管理、商品

推送、商户管理、账户管理、供应链管理等等。

8、电子商务应该具有以下基本特征:(1)普遍性(2)便利性(3)整体性(4)安全性(5)协调性

9、电子商务的基础设施包括4个,即网络基础设施、多媒体内容和网络出版的基础设施、报文和信息传播的基础设施、商业服务的基础设施。此外,技术标准,政策、法律等是电子商务系统的重要保障。

10、按照交易对象,电子商务模式包括: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电子商务(B2B)、商业企业与消费者之间的电子商务(B2C)、消费者与消费者之间的电子商务(C2C),电子商务与线下实体店有机结合向消费者提供商品和服务,称为 O2O 模式。

11、电子商务支撑保障体系:(1)法律法规体系(2)标准规范体系(3)安全认证体系(4)信用体系(5)在线支付体系(6)现代物流体系(7)技术装备体系(8)服务体系(9)运行监控体系

12、十三五规划(P19 页)

13、BPR:业务流程再造

14、推进企业信息化发展过程中应遵循以下原则。

(1)效益原则

(2)“一把手”原则

(3)中长期与短期建设相结合原则。

(4)规范化和标准化原则

(5)以人为本的原则。

1.3 信息系统

1、信息系统的组成部件包括硬件、软件、数据库、网络、存储设备、感知设备、外设、人员以及把数据处理成信息的规程等。

2、从用途类型来划分,信息系统一般包括电子商务系统、事务处理系统、管

理信息系统、生产制造系统、电子政务系统、决策支持系统等。

3、信息系统的生命周期通常包括:可行性分析与项目开发计划、需求分析、概要设计、详细设计、编码、测试、维护等阶段。信息系统的生命周期可以简化为系统规划(可行性分析与项目开发计划)、系统分析(需求分析)、系统设计(概要设计、详细设计)、系统实施(编码、测试)、运行维护等阶段,为了便于论述针对信息系统的项目管理,信息系统的生命周期还可以简化为立项(系统规划)、开发(系统分析、系统设计、系统实施)、运维及消亡4 个阶段,在开发阶段不仅包括系统分析、系统设计、系统实施,还包括系统验收等工作。

(1)立项阶段:即概念阶段或需求阶段,这一阶段根据用户业务发展和经营管理的需要,提出建设信息系统的初步构想,然后对企业信息系统的需求进行深入调研和分析,形成《需求规格说明书》并确定立项。

(2)开发阶段:以立项阶段所做的需求分析为基础,进行总体规划。之后,通过系统分析、系统设计、系统实施、系统验收等工作实现并交付系统。

(3)运维阶段:信息系统通过验收,正式移交给用户以后,进入运维阶段。要保障系统正常运行,系统维护是一项必要的工作。系统的运维可分为更正性维护、适应性维护、完善性维护、预防性维护等类型。

(4)消亡阶段:信息系统不可避免地会遇到系统更新改造、功能扩展,甚至废弃重建等情况。对此,在信息系统建设的初期就应该注意系统消亡条件和时机,以及由此而花费的成本。

4、信息系统常用的开发方法包括结构化方法、原型法、面向对象方法、敏捷开发等。

1.结构化方法

结构化方法是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开发方法。应用结构化系统开发方法,把整个系统的开发过程分为若干阶段,然后依次进行,前一阶段是后一阶段的工作依据,按顺序完成。每个阶段和主要步骤都有明确详尽的文档编制要求,并对其进行有效控制。

优点:理论基础严密,它的指导思想是用户需求在系统建立之前就能被充分了解和理解。由此可见,结构化方法注重开发过程的整体性和全局性。

缺点:开发周期长;文档、设计说明烦琐,工作效率低;要求在开发之初全面认识系统的信息需求,充分预料各种可能发生的变化,但这并不十分现实: 若用户参与系统开发的积极性没有充分调动,造成系统交接过程不平稳,系统运行与维护管理难度加大。

2.原型法

原型法的基本思想、与结构化方法不同,原型法认为在很难一下子全面准确地提出用户需求的情况下,首先不要求一定要对系统做全面、详细的调查、分析,

而是本着开发人员对用户需求的初步理解,先快速开发-个原型系统,然后通过反复修改来实现用户的最终系统需求。原型应当具备的特点如下:

(1)实际可行。

(2)具有最终系统的基本特征。

(3)构造方便、快速,造价低。

原型法的特点在于原型法对用户的需求是动态晌应、逐步纳入的,系统分析、设计与实现都是随着对一个工作模型的不断修改而同时完成的,相互之间并无明显界限,也没有明确分工。系统开发计划就是一个反复修改的过程。适于用户需求开始时定义不清、管理决策方法结构化程度不高的系统开发,开发方法更易被用户接受: 但如果用户配合不好,盲目修改,就会拖延开发过程。

可以将原型分类如下:

(1)抛弃型原型:此类原型在系统真正实现以后就放弃不用了。

(2)进化型原型:此类原型的构造从目标系统的一个或几个基本需求出发,通过

修改和追加功能的过程逐渐丰富,演化成最终系统。

3.面向对象方法

对象模型表示了静态的、结构化的系统数据性质,描述了系统的静态结构,它是从客观世界实体的对象关系角度来描述,表现了对象的相互关系。面向对象的信息系统开发,其关键点是能否建立一个全面、合理、统一的模型,它既能反映问题域,也能被计算机系统求解域所接受。

面向对象方法的基本思想如下:

(1)客观事物是由对象组成的,对象是在原事物基础上抽象的结果。

(2)对象是由属性和操作组成的,其属性反映了对象的数据信息特征,而操作

则用来定义改变对象属性状态的各种操作方式。

(3)对象之间的联系通过消息传递机制来实现。

(4)对象可以按其属性来归类。

(5)对象具有封装的特性,可达到软件(程序和模块)复用的目的。

4. 敏捷开发

敏捷开发以用户的需求进化为核心,采用迭代、循序渐进的方法进行软件开发。在敏捷开发中,软件项目在构建初期被切分成多个子项目,各个子项目的成果都经过测试,具备可视、可集成和可运行使用的特征。换言之,就是把一个大项目分为多个相互联系,但也可独立运行的小项目,并分别完成,在此过程中软件一直处于可使用状态。

敏捷开发的原则包括如下:

(1)快速迭代:相对那种半年一次的大版本发布来说,小版本的需求、开发和测

试更加简单快速。一些公司,一年仅发布2~3 个版本,发布流程缓慢,它们仍采用瀑布开发模式,更严重的是对敏捷开发模式存在误解。

(2)让测试人员和开发者参与需求讨论:需求讨论以研讨组的形式展开最有效

率。研讨组,需要包括测试人员和开发者,这样可以更加轻松定义可测试的需求,将需求分组并确定优先级。同时,该种方式也可以充分利用团队成员间的互补特性。如此确定的需求往往比开需求讨论大会的形式效率更高,大家更活跃,参与感更强。

(3)编写可测试的需求文档:开始就要用"用户故事" (User Story) 的方法来编写

需求文档。这种方法,可以让我们将注意力放在需求上,而不是解决方法和实施技术上。过早提及技术实施方案,会降低对需求的注意力。

(4)多沟通,尽量减少文档:任何项目中,沟通都是一个常见的问题。好的沟通,

是敏捷开发的先决条件。在圈子里面混得越久,越会强调良好高效的沟通的重要性。团队要确保日常的交流,面对面沟通比邮件强得多。

(5)做好产品原型:建议使用草图和模型来阐明用户界面。并不是所有人都可以

理解一份复杂的文档,但人人都会看图。

(6)及早考虑测试:及早地考虑测试在敏捷开发中很重要。传统的软件开发,测

试用例很晚才开始写,这导致过晚发现需求中存在的问题,使得改进成本过高。较早地开始编写测试用例,当需求完成时,可以接受的测试用例也基本一块完成了。

5、诺兰将计算机信息系统的发展道路划分为6个阶段:初始期、普及期、控制期、整合期、数据管理期和成熟期。诺兰强调,任何组织在实现以计算机为基础的信息系统时都必须从一个阶段发展到下一个阶段,不能实现跳跃式发展。

6、诺兰阶段模型同时还指明了信息系统发展过程中的6种增长要素:

(1)计算机硬软资源(2)应用方式(3)计划控制

(4)MIS在组织中的地位(5)领导模式(6)用户意识

7、信息系统建设的首要工作就是要进行顶层设计和系统规划。

8、在规划中应处理好以下关系:

①是处理好行业/集团规划和企业/公司规划的关系,要在统一技术标准和技术规范下形成一个相互联系的完整体系,做到统筹规划;

②是处理好共性和个性的关系,在坚持行业共性的前提下,尊重企业的个性,做到上下兼顾;

③是处理好规划制订和执行的关系,加强规划的约束力,维护好规划的权威性、严

肃性,做到规划落地。

9、规划报告通常应对包括:

(1)现状分析与诊断(2)组织/企业战略描述(3)信息化战略描述(4)业务架构(5)应用架构(6)数据架构

(7)技术架构(8)治理架构(9)规划实施

1.4 IT战略

1、IT战略规划包括两个部分:IT战略的制定和信息技术行动计划的制定。前者偏重战略方向,后者具体行动计划。

2、IT战略由以下组成:(1)使命(2)远景目标(3)中长期目标(4)策略路线/战略要点

3、策略路线/战略要点:实现中长期目标的途径或路线。主要围绕信息技术内涵的4个方面展开:即应用、数据、技术和组织。

4、企业信息化过程中的3个重要影响因素:经营战略、业务流程与组织、信息架构,而I T战略是连接3个因素的重要工具和方法。

5、现状分析、战略分析、差距分析和路径分析是I T战略规划的核心组成要素

6、IT战略规划包括如下几个主要步骤:(1)业务分析(2)评估现行系统(3)识别机会(4)选择方案

第二章信息技术知识

2.1 软件工程

2.1.1 软件需求分析与定义

1、通过需求分析,可以检测和解决需求之间的冲突、发现系统的边界、并详细出系统需求。

2.1.2 软件设计、测试与维护

1、通过软件设计得到要实现的各种不同模型,并确定最终方案。其可以划分为软件架构设计(也叫作高层设计)和软件详细设计两个阶段。

2、测试是在有限测试用例集合上,动态验证是否达到预期的行为。测试不再只是一种仅在编码阶段完成后才开始的活动。现在的软件测试被认为是一种应该包括在整个开发和维护过程中的活动,它本身是实际产品构造的一个重要部分。

3、软件测试伴随开发和维护过程,通常可以在概念上划分为单元测试、集成测试和系统测试3个阶段。

4、软件维护有如下类型:

①更正性维护---更正交付后发现的错误;

②适应性维护---使软件产品能够在变化后或变化中的环境中继续使用;

③完善性维护---改进交付后产品的性能和可维护性;

④预防性维护---在软件产品中的潜在错误成为实际错误前,检测并更正它们。

2.1.3 软件质量保证及质量评价

1、软件质量包括“内部质量”“外部质量”和“使用质量”三部分。

2、软件质量管理过程由许多活动组成,一些活动可以直接发现缺陷,另一些

活动则检查活动的价值。其中包括质量保证过程、验证过程、确认过程、评审过程、审计过程等。

3、验证过程试图确保活动的输出产品构造正确,即活动的输出产品满足活动的规范说明;确认过程则试图确保构造了正确的产品,即产品满足其特定的目的。

4、评审与审计:包括管理评审、技术评审、检查、走查、审计等。

5、管理评审的目的是监控进展,决定计划和进度的状态,或评价用于达到目标所用管理方法的有效性。技术评审的目的是评价软件产品,以确定其对使用意图的适合性。

6、软件审计的目的是提供软件产品和过程对于可应用的规则、标准、指南、计划和流程的遵从性的独立评价。

2.1.4 软件配置管理

1、软件配置管理活动包括软件配置管理计划、软件配置标识、软件配置控制、软件配置状态记录、软件配置审计、软件发布管理与交付等活动。

2.1.5 软件过程管理

1、软件过程管理涉及技术过程和管理过程,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项目启动与范围定义:启动项目并确定软件需求。

(2)项目规划:制订计划,其中-个关键点是确定适当的软件生命周期过程,并完成相关的工作。

(3)项目实施:根据计划,并完成相关的工作。

(4)项目监控与评审:确认项目工作是否满足要求,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

(5)项目收尾与关闭:为了项目结束所做的活动。需要项目验收,并在验收后进行归档、事后分析和过程改进等活动。

2.1.6 软件开发工具

1、软件开发工具是用于辅助软件生命周期过程的基于计算机的工具。通常使

用这些工具来支持特定的软件工程方法,减少于工方式管理的负担。工具的种类包括支持单个任务的工具及涵盖整个生命周期的工具。

(1)软件需求工具包括需求建模工具和需求追踪工具。

(2)软件设计工具包括软件设计创建和检查工具。

(3)软件构造工具包括程序编辑器、编译器、代码生成器、解释器、调试器等。

(4)软件测试工具包括测试生成器、测试执行框架、测试评价工具、测试管理

工具、性能分析工具。

(5)软件维护工具包括理解工具(如可视化工具)和再造工具(如重构工具) 。

(6)软件配置管理工具包括追踪工具、版本管理工具和发布工具。

(7)软件工程管理工具包括项目计划与追踪工具、风险管理工具和度量工具。

(8)软件工程过程工具包括建模工具、管理工具、软件开发环境。

(9)软件质量工具包括检查工具和分析工具。

2.1.7 软件复用

1、复用是提高软件生产力和质量的一种重要技术。

软件复用的主要思想是,将软件看成是由不同功能的“组件”所组成的有机

2、早期的软件复用主要是代码级复用,被复用的知识专指程序,后来扩大到

包括领域知识、开发经验、设计决策、架构、需求、设计、代码和文档等—

切有关方面。由于面向对象方法的主要概念及原则与软件复用的要求十分吻合,所以该方法特别有利于软件复用。

2.2 面向对象系统分析与设计

2.2.1 面向对象的基水概念

1、面向对象的基本概念包括对象、类、抽象、封装、继承、多态、接口、消息、组件、复用和模式等。

(1)对象包含3个基本要素,分别是对象标识、对象状态和对象行为。(2)对象是类的实例,类是对象的模板。如果将对象比作房子,那么类就是房子的设计图纸。

(3)对象是现实世界中某个实体的抽象,类是一组对象的抽象。

(4)继承可分为单继承和多继承。

(5)组件技术是软件复用实现的关键。

(6)模式:描述了一个不断重复发生的问题,以及该问题的解决方案。其包括特定环境、问题和解决方案3个组成部分。

2.2.2 统一建模语言与可视化建模

1、统一建模语言适用于各种软件开发方法,是一种的建模语言,而不是编程语言。比较适合用于迭代式的开发过程。RUP(Rational Unified Process)是使用面向对象技术进行软件开发的最佳实践之一。

2.3 应用集成技术

2.3.1 数据库与数据仓库技术

1、数据仓库(Data Warehouse)是一个面向主题的(Subject Oriented)、集成的、相对稳定的、反映历史变化的数据集合,用于支持管理决策。数据仓库是对多个异构数据源(包括历史数据)的有效集成,集成后按主题重组,且存放在数据仓库中的数据一般不再修改。

2、将信息加以整理归纳和重组,并及时地提供给相应的管理决策人员,是数据仓库的根本任务。

3、大数据的特点归纳为4个“V”,Volume(数据量大)、Variety(数据类型繁多)、Velocity (处理速度快)、Value(价值密度低)。大数据的意义不在于掌握庞大的数据信息,而在于对这些数据进行专业化处理,实现数据的"增值" 。

4、大数据分析相比于传统的数据仓库应用,具有数据量大、查询分析复杂等特点,在技术上,大数据必须依托云计算的分布式处理、分布式数据库和云存储、虚拟化技术等

2.3.2 Web Services技术

1、Web 服务(Web Services) 定义了一种松散的、粗粒度的分布计算模式,使用标准的HTTP(S)协议传送XML表示及封装的内容。

2、Web 服务的典型技术包括:用于传递信息的简单对象访问协议(SOAP)、用于描述服务的 Web 服务描述语言(WSDL)、用于 Web 服务注册的统一描述、发现及集成(UDDI)、用于数据交换的 XML。

3、Web 服务的主要目标是跨平台的互操作性,适合使用 Web Services 的情况包括:跨越防火墙、应用程序集成、B2B集成、软件重用等。同时,在某些情况下,Web 服务也可能会降低应用程序的性能。不适合使用 Web 服务的情况包括:单机应用程序、局域网上的同构应用程序等。

管理信息系统的总体规划

第六章管理信息系统的总体规划 学习目的和要求: 管理信息系统的总体规划是关于管理信息系统的长远发展的计划,是企业战略规划的一个重要部分。这不仅由于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是一项耗资巨大、历时很长、技术复杂且内外交叉的工程,更因为信息已成为企业的生命线,信息系统和企业的运营方式、文化习惯息息相关。规划不好不仅自身造成损失,由此而引起企业运行不好的间接损失更为可观。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管理信息系统总体规划的必要性、总体规划的内容,总体规划的工作步骤和组织工作;掌握总体规划的常用方法:关键成功因素法,战略目标集转化法,企业系统规划法;掌握进行项目可行性分析的任务、内容,以及如何编写可行性分析报告。 §6.1 管理信息系统总体规划概述 6.1.1 问题的提出 要设计制造一条新型船舶,首先要进行总体设计,一旦总体设计完成,各个部件的设计制造工作才可以按照总体设计的要求,由各不同的设计小组去完成,而作为总体设计者来说,他不能凭主观去详细规定每个部分的设计细节,但却要负责这些设计小组之间的控制与协调工作,假如这些独立的设计小组只顾一门心思地热衷于建造他们自己的子系统,而没有任何来自上级的协调,最终得到的成果将无法使用。一项工程的建设必须要有总体规划,并且要在总体规划的指导下去完成相应建设工作。 受信息系统项目本身特点的影响,管理信息系统项目的开发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人们对于它的认识,并不象对一般工程项目那样,更易于掌握并开展工作。在信息系统的建设过程中,由于各类人员之间的协调工作不到位,开发人员一门心思地开发各自负责的部分系统,虽然从局部的角度考虑,属于“界面友好”的系统,但真正把各子系统组装成一个大系统时,问题便暴露出来,往往需要做大量的修改工作,甚至有些系统集成后,修改工作量太大,无法进行修改而被迫宣布重新再来。以往的教训,使人们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一个完整的管理信息系统,应该由许多分离的功能模块组成,各模块之间依靠数据联系在一起,即数据是被各功能模块所共享的。只有这些数据被有效地设计出,各功能模块的开发设计工作才能有效地进行,同时也有利于

某某公司员工职业生涯规划与管理制度

贵州永红机械有限责任公司员工职业生涯规划与管理制度

二零零二年八月

目录 第一章总则 (2) 第二章职业生涯与规划管理办法 (2) 第三章管理职务任免办法 (4) 第四章技术职务评审办法 (5) 第五章业务职务评审办法 (10) 第六章一般管理职务评审办法 (12) 第七章附则 (13) 附表1:员工职业生涯规划表 (14) 附表2:员工能力开发需求表 (17) 附表3:管理职务晋升申报表 (20) 附表4:技术职务评审申报表 (22) 附表5:业务职务评审申报表 (24) 附表6:技术职务评审打分表 (26) 附表7:业务职务评审打分表 (27)

总则 目的 为保持公司各级员工可持续发展的职业生涯途径,本着开发人才、留住人才的原则,达到促进员工与组织共同发展的目的,特制定本制度。 定义及内涵 职业生涯规划与管理,是指个人发展和企业相结合,对决定员工职业生涯的主客观因素进行分析、总结和测定,并通过设计、规划、执行、评估和反馈使每位员工的职业生涯目标与公司发展的战略目标相一致。 职业生涯规划与管理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员工的职业生涯发展自我规划管理,员工是自己的主人,自我规划管理是职业发展成功的关键;另一方面是组织协助员工规划其生涯发展,并为员工提供必要的教育、培训、轮岗等发展的机会,促进员工职业生涯目标的实现。 意义 系统性原则:针对不同类型、不同特长的员工设立相应的职业生涯发展通道。 长期性原则:员工的职业生涯发展规划要贯穿员工的职业生涯始终。 动态原则:根据公司的发展战略、组织结构的变化与员工不同时期的发展需求进行相应调整。 本制度适用于公司所有在职员工。 职业生涯与规划管理办法 公司成立员工职业辅导委员会,事业部副部长、各部门负责人为成员;人力资源部负责职业辅导委员会的运作,每年召开一次会议,计划和总结公司员工职业生涯规划管理工作,建立职业发展档案,并负责保管与及时更新。 事业部副部长与部门负责人为本部门员工职业发展辅导人,如果员工转换部门或工作岗位,则新的主管领导为辅导人。 建立员工发展四条通道:管理通道、技术通道、业务通道、生产工人通道。管理通道适用于公司各类人员,技术通道适用于从事技术工作的人员,业务通道适用

2018年上半年系统规划与管理师考试上午真题(完整版)

2018年上半年系统规划与管理师考试上午真题(专 业解析+参考答案) 1、以下关于信息传输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信源是产生信息的实体,信息产生后通过它向外传播 B、信息传输模型要素中,噪声主要干扰信息的接收者 C、 TCP/TP 网络、4G网络和卫星网络都是传送信息的通道 D、适当增加冗余编码,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信息传输的可靠性 2、实施“中国制造2025”,促进两化深度融合,加快从制造大国转向制造强国,需要电子信息产业有力支撑,大力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加快发展()和工业互联网。 A、智能工业 B、互联互通 C、智能制造 D、协同制造 3、信息系统的生命周期可以简化为立项、开发、运维及消亡4个阶段。()属于开发阶段的工作。 A、需求分析 B、系统分析 C、系统维护 D、概念设计

4、诺兰模型将计算机信息系统的发展道路划分为六个阶段,即初始期、普及期、控制期、()期、数据管理期和成熟期。 A、规划 B、分析 C、维护 D、整合 5、信息技术战略(IT Strategy)是企业经营战略的有机组成部分,其主要由 ()组成。 A、使命、远景目标、中长期目标、策略路线 B、使命、远景目标、中长期目标、短期目标 C、使命、方针、中长期目标、策略路线 D、使命、方针、中短期目标、策略路线 6、根据战略规划的一般理论,IT战略规划始于对信息技术内外部环境(现状) 的分析,其终极任务是( ) A、搞清现状与未来状态之间的差距并制定实施策略或解决方案 B、理解业务部门的现在与未来,理解业务部门的政策,定义目标和优先权 C、通过信息系统改进业务的机会、淘汰那些不能够带来投资回报或对业务目标贡献较小的信息系统 D、评估信息系统支持业务部门的程度、信息系统计划是否适合业务部门、信息系统供应的效能与效率、指出信息系统能够提供的潜在业务机会 7、7. 使软件产品能够在变化的环境中继续使用的维护是()

企业员工职业生涯规划及管理制度(范本及表格)

员工职业生涯规划制度 第一章总则 1.1 目的和依据 第一条为了充分、合理、有效地利用公司部的人力资源,实现公司人力资源需求和员工个人职业生涯需求之间的平衡;对人力资源的开发与管理进行深化与发展,最大限度地发掘本公司的人才;规划公司员工的职业生涯发展,使员工发展与组织与公司发展保持一致。依据公司的有关规定,制定本管理制度。 1.2 相关释义 第二条职业生涯规划与管理,是指个人发展和企业相结合,对决定员工职业生涯的主客观因素进行分析、总结和测定,并通过设计、规划、执行、评估和反馈,使每位员工的职业生涯目标与公司发展的战略目标相一致。 职业生涯规划与管理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员工的职业生涯发展自我规划管理,员工是自己的主人,自我规划管理是职业发展成功的关键;另一方面是公司协助员工规划其生涯发展,并为员工提供必要的教育、培训、轮岗等发展的机会,促进员工职业生涯目标的实现。 1.3 适用围 第三条本管理办法适用于公司全体员工。 1.4 基本原则 第四条员工的职业生涯规划应遵循以下原则:

(一)系统性原则:针对不同类型、不同特长的员工设立相应的职业生涯发展通道。 (二)长期性原则:员工的职业生涯发展规划要贯穿员工的职业生涯始终。 (三)动态原则:根据公司的发展战略、组织结构的变化与员工不同时期的发展需求进行相应调整。 1.5 工作责任划分 第五条职业生涯规划涉及到员工本人、主管人员和管理部,一个完整的职业生涯规划应由三者共同努力完成,其相应责任如下:(一)员工本人的责任 1.进行自我评估。 2.设定个人职业生涯发展目标,通常包括理想的职位、工作安排和技能获取等目标。 3.制定相应的行动计划,并在实践中不断修正。 4.具体执行行动计划。 (二)主管人员的责任 1.充当员工职业生涯规划的顾问,为其职业目标的设定和行动计划的制定提供指导和建议,帮助其制定现实可行的规划目标。 2.对员工的绩效和能力进行评价,并反馈给员工本人,帮助其制定进一步的行动计划。 (三)管理部责任 1.制定相关管理制度,在公司部建立系统的员工职业生涯规划制

员工职业生涯规划管理制度(最终版)

员工职业生涯规划管理制度 (最终版)

目录 第一章总则 (1) 1.1 目的和依据 (1) 1.2 相关释义 (1) 1.3 适用范围 (1) 1.4 基本原则 (1) 1.5 工作责任划分 (2) 第二章职业生涯规划的组织管理 (3) 2.1 管理制度 (3) 2.2 职业生涯规划管理子系统的建立 (4) 第三章员工个人职业生涯规划 (5) 3.1 基本规定 (5) 3.2 具体操作程序 (5) 第四章职业发展通道 (7) 4.1 基本规定 (7) 4.2 管理、行政辅助职系发展通道 (8) 4.3 技术职系发展通道 (10) 第五章员工开发措施 (13) 第六章附则 (15) 附录1:员工职业生涯规划表 (16) 附录2:员工能力开发需求表 (19) 附录3:员工自我评估练习模板 (22) 附录4:人员接替计划图示例(示意图) (23) 附录5:管理人员晋升申报表 (24) 附录6:技术人员晋升申报表 (26)

第一章总则 1.1 目的和依据 第一条为了充分、合理、有效地利用伟诚实业(深圳)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内部的人力资源,实现公司人力资源需求和员工个人职业生涯需求之间的平衡;对人力资源的开发与管理进行深化与发展,最大限度地发掘本公司的人才;规划员工的职业生涯发展,使员工发展与公司发展保持一致,制定本制度。 1.2 相关释义 第二条职业生涯规划与管理,是指个人发展和企业相结合,对决定员工职业生涯的主客观因素进行分析、总结和测定,并通过设计、规划、执行、评估和反馈,使每位员工的职业生涯目标与公司发展的战略目标相一致。 职业生涯规划与管理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员工的职业生涯发展自我规划管理,员工是自己的主人,自我规划管理是职业发展成功的关键;另一方面是公司协助员工规划其生涯发展,并为员工提供必要的教育、培训、轮岗等发展的机会,促进员工职业生涯目标的实现。 1.3 适用范围 第三条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全体员工。 1.4 基本原则 第四条员工的职业生涯规划应遵循以下原则: (一)系统性原则:针对不同类型、不同特长的员工设立相应的职业生涯发展通道。 (二)长期性原则:员工的职业生涯发展规划要贯穿员工的职业生涯始终。 (三)动态原则:根据公司的发展战略、组织结构的变化与员工不同时期的发展需求进行相应调整。

2018年上半年系统规划与管理师考试下午真题(完整版)

2018年上半年系统规划与管理师考试下午真题(专 业解析+参考答案) 1、阅读下列说明,回答问题1至问题4,将解答填入答题纸的对应栏内。[说明] B公司是一家专门提供信息技术服务的供应商,其IT服务事业部设置有热 线中心、备件中心、技术服务中心和客户服务中心。其中热线中心主要负责 400电话的接听、咨询类问题解答和事件的派单工作;备件中心主要负责相关 设备的备品和备件储备计划、采购和备件日常维护管理工作;技术服务中心主 要负责项目的执行,包括巡检、故障处理、工具研发等工作;客户服务中心主要负责制定管理制度,开展项目的管理、日常培训、客户满意度调查及绩效考核等。 B公司(乙方)销售人员刚刚与某石化集团数据中心(甲方)签订了一份网络维 护服务级别协议(SLA),主要内容包括: (1)乙方提供办公网网络设备及链路的响应支持、日常运维和优化服务; (2)乙方提供1名驻场工程师,负责5X8小时现场服务、每日巡检; (3)在现场支持服务中,乙方应保证在30分钟内响应服务请求,2小时内到 达甲方现场,4小时内排除故障并恢复服务,重大事件保障期间7X24小时值守; (4)乙方必须建立完备的维护工作日志,对所有操作均需要保留具体清晰的日志记录; (5)乙方必须每季度进行隐患排查、系统升级、性能优化服务,并提供服务 报告; (6)乙方应按照ITIL事件管理要求建立事件管理程序,并按时完成相关文档交 付工作。交付形式为计算机光盘和纸质文档; (7)乙方提供热线服务支持时间为5X8小时,如果远程无法解决,则提供现 场服务。 公司对此项目进行了运营级别协议(OLA) 的拆分,备件中心紧急向S公司采购了两块光纤网卡,客户服务中心组织相关人员编制了事件管理控制程序和问 题管理控制程序,并对项目组项目经理、驻场网络工程师、网络技术专家等相 关人员进行了相关培训。 问题内容:【问题1】(10分) 请基于以上案例中的服务合同内容,完成下表内容,以表格方式给出能满足 B公司网络运行维护服务的最基本的服务目录。

学生信息管理系统概要设计

第5章学生管理系统概要设计 5.1引言 5.1.1编写目的 由于现在的学校规模在逐渐的扩大,设置的专业类别、分支机构及老师、学生人数越来越多,对于过去的学生信息管理系统,不能满足当前学生信息管理的服务性能要求。本报告对于开发新的<<学生信息管理系统>>面临的问题及解决方案进行初步的设计与合理的安排,对用户需求进行了全面细致的分析,更清晰的理解学生信息管理系统业务需求,深入描述软件的功能和性能与界面,确定该软件设计的限制和定义软件的其他有效性需求,对开发计划进行了总体的规划确定开发的需求与面临困难的可行性分析。 5.1.2背景 开发软件的名称:《学生信息管理系统》 项目提出者: 项目开发者: 用户:管理员、老师、学生 5.1.3定义 数据流图:简称DFD,它从数据传递和加工角度,以图形方式来表达系统的

逻辑功能、数据在系统部的逻辑流向和逻辑变换过程,是结构化系统分析方法的主要表达工具及用于表示软件模型的一种图示方法。 数据字典:是指对数据的数据项、数据结构、数据流、数据存储、处理逻辑、外部实体等进行定义和描述,其目的是对数据流程图中的各个元素做出详细的说明。 https://www.doczj.com/doc/5b6552346.html,:是一项微软公司的技术,是一种使嵌入网页中的脚本可由特网服务器执行的服务器端脚本技术。指 Active Server Pages(动态服务器页面),运行于 IIS 之中的程序。 C#:(C Sharp)是微软(Microsoft)为。NET Framework量身订做的程序语言,微软公司在2000年6月发布的一种新的编程语言。C#拥有C/C++的强大功能以及Visual Basic简易使用的特性,是第一个组件导向(Component-oriented)的程序语言,和C++与Java一样亦为对象导向(object-oriented)程序语言。 SQL:(Structured Query Language)结构化查询语言,是一种数据库查询和程序设计语言,用于存取数据以及查询、更新和管理关系数据库系统。同时也是数据库脚本文件的扩展名。 SQL Server 2005:SQL Server 是一个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它最初是由Microsoft Sybase 和Ashton-Tate三家公司共同开发的,于1988 年推出了第一个OS/2 版本。在Windows NT 推出后,Microsoft与Sybase 在SQL Server 的开发上就分道扬镳了,Microsoft 将SQL Server 移植到Windows NT系统上,专注于开发推广SQL Server 的Windows NT 版本。Sybase 则较专注于SQL

工商管理职业生涯规划

一、自我认知 (一)个性特征分析 在“大学生职业测评系统”的测试显示下,我的性格类型为:性格具有外向性特点,社会适应性良好或一般,人际关系较好,有组织能力; 优点: 1、喜欢挑战,许多事情都比较拿手,致力于自己才干和能力的增长。 2、有很强的创造性和主动性,绝大多数是事业型的。 3、善于快速抓住事物的本质,对问题经常有自己独到的见解。 4、不喜欢条条框框的限制和因循守旧的工作方式, 5、认为“计划赶不上变化”,并以实际行动证明大部分规定和规律都是有弹性,可伸缩的,通常会超出被认可和期望的限度。 6、善解人意。乐观,善于鼓舞他人,能用自己的热情感染他人。 缺点: 1、行事缺少稳定的计划和流程,经常依靠临场发挥。 2、注意力容易游移,对目标的韧性和坚持性不够,缺乏足够的耐心,有时不能坚持,缺乏恒心。 3、容易忽略简单、常规的方法和一些重要的细节,不愿遵守规则和计划。 4、有时候不是很愿意倾听他人,表现的不耐烦。 根据性格与职业匹配原则,“大学生职业测评系统”结合我的性格给出了我的职业生涯发展报告:

二、职业认知 (一)企管的就业形势:工商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贴近企业实际。从98年到2002年连续5年在全国专业人才需求榜上位居前五名。年需求量1520万。本专业的毕业生一次就业率可达90%以上。现实需求量大,潜在需求量更大。本专业在我国从引进到现在不过15年的历史。在经历了我国多次经营主体的体制改革的同时,与时俱进,不断壮大。目前本专业的在校学生全国大约为50到100万,每年约培养出40万(专科生)。入世后,随着企业宏观环境的持续优化民营经济、外资、国企将被彻底激活、企业总量将呈几何级数增加。同时对各种人才的现实与潜在需求也在裂变。 (二)工作环境:由于中国的管理科学发展较晚,管理知识大部分源于国外,中国企业的很多管理还有许多不完善的地方。中国急需管理人才,尤其是经过系统培训的高级管理人才。因此,企业管理市场前景广阔。但经济与世界接轨的同时财务管理也与世界接轨,为了适应以后的工作,身为企业管理的学生应做好充分的准备。 (三)在工作中的优势: 1. 出色的交际才能、能使别人相信自己。 2. 探险精神、创新意识以及克服困难的勇气 3. 在连续的、充满刺激的工作中表现出色,创造性解决问题的技能

2017年系统规划与管理师考试大纲

2017年系统规划与管理师考试考试大纲 考试说明 1.考试目标 通过本考试的合格人员,要求具有高级工程师的实际工作能力和业务水平,具体包括: (1)熟练地实施信息技术服务规划和信息系统运行维护管理; (2)制订组织的IT服务标准和相关制度; (3)管理IT服务团队; (4)支持组织进行业务规划和IT战略规划,提出信息系统的构建、升级、迁移、退役建议,评估、分析信息系统的运营成本和效益; (5)组织策划IT服务目标和服务内容,制订IT服务计划和服务方案,确定服务成本及配置服务资源; (6)监控IT服务计划和方案的执行,提升组织的IT服务能力和服务质量,评估服务绩效。 2.考试要求 (1)熟悉IT战略规划知识; (2)熟悉信息、信息系统和I T技术知识; (3)熟练掌握信息技术服务知识; (4)具备服务规划设计的能力和经验,熟练掌握服务规划设计的技术、方法和主要设计内容; (5)掌握服务部署实施的技术和方法 (6)具备服务运营管理的能力和经验,熟练掌握服务人员管理、服务过程管理、服务技术管理、服务资源管理的知识、技术和方法 (7)具备服务持续改进管理的能力,熟练掌握服务测量、服务回顾及服务改进等方面的知识、技术和方法; (8)具有IT服务监督和管理的能力和经验,熟悉IT服务质量管理评价体系,熟练掌握IT服务质量管理,风险管理及信息安全管理的相关知识和技能; (9)具备IT服务营销管理的能力,掌握业务关系管理,IT服务营销过程,IT服务项目 预算、核算和结算的相关知识和技能; (10)掌握团队建设与管理的方法和技术 (11)了解标准化知识和IT服务相关标准; (12)具有IT服务人员的职业素养,了解IT服务人员职业道德的有关要求及IT服务相关的法律法规; (13)熟练阅读和正确理解相关领域的英文文献。 3.本考试设置的科目 (1)系统规划与管理综合知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笔试,选择题; (2)系统规划与管理案例分析,考试时间为90分钟,笔试,问答题; (3)系统规划与管理论文,考试时间为120分钟,笔试,论文题。

管理信息系统规划

管理信息系统规划 1、比较CSF、SST和BSP三种规划方法的优缺点。 2、简述三种方法结合使用的CSB方法在系统规划过程中的应用。 关键成功因素(CSF)方法能抓住主要矛盾,使目标的识别突出重点;战略目标集转化法(SST)从各种人的要求的角度识别管理目标,比较全面;企业系统规划法(BSP)通过定义业务流程引出系统目标,可以定义出新的系统以支持业务流程,即把企业目标转化为系统的目标。三种方法结合起来使用,叫CSB 方法。它首先用CSF方法确定企业目标,然后用SST方法补充完善企业目标,并将这些目标转化为管理信息系统目标,最后用BSP方法校核两个目标,并确定管理信息系统的结构。但这也使整个方法过于复杂,灵活性降低。 3、试用生活中的实际例子类比三种方法的应用。 生活中的实际应用: 信息技术战略规划可以定位于从企业发展战略到信息技术战略的转换,信息规划

战略常用的方法有BSP业务系统规划法、CSF关键成功因素法、SST战略集合转化法等。BSP方法的基本思路:要求所建立的信息系统支持企业目标;表达所有管理层次的要求;向企业提供一致性信息;对组织机构的变革具有适应性实质。CSF方法的基本思路:通过分析找出使企业成功的关键因素,围绕其确定系统需求,进行规划。SST方法的基本思路:把整个战略目标看成“信息集合”(使命、目标、战略、管理复杂性、环境约束等)。信息战略规划的过程就是把组织的战略目标转化为信息系统战略目标的过程。集团型企业,拥有多个子公司,集团公司的主要功能除对投资决策、战略规划等方面进行统一运作外,还对采购、销售、库存、财务等进行统一管理,其目标是追求功能和业务领域的优化和协同性,以求得市场份额的不断增长。各子公司主要以产品项目为中心,开展专业化生产活动,以支持集团公司的多元化产品发展战略。该集团已经制定的企业发展战略是:建立标准规范、统一平台的集约化财务管理,建立集中采购和统一配送的物流和销售管理模式,建立集团化的战略决策支持系统。不同的企业由于经营战略、企业规模和管理水平的不同,以及处在信息化建设的不同阶段,制定信息技术战略的出发点不同,可能会采取不同的方法,也可以综合运用几种方法。但是,不论采用那种方法,都要从企业经营战略出发而不是从信息系统的需求出发,避免陷入脱离目标而进行盲目建设的困境,要着眼于引进现代管理理念、模式和方法,从经营管理的变革出发而不是从技术的变革出发,有利于充分利用企业的现有资源来满足关键需求,避免信息系统无法有效地支持组织的决策。信息系统规划是企业信息系统建设的基本纲领和实践指南,是企业信息系统设计和实施的前提与依据,在企业信息化建设中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通过运用关键成功因素法(CSF)对实现企业业务发展战略的因素进行分析,找出其中的关键成 功因素,运用企业系统规划法(BSP),对企业过程和数据类型进行分析;最后提出 了公司信息系统总体框架模型,对公司的信息系统总体框架、各子系统的功能要求和实施的优先次序、以及各子系统之间的业务逻辑关系进行了清晰的定义,设计了公司在信息化建设方面未来的蓝图;另外,通过对公司业务管理系统实施项目的研究,验证了上述信息系统规划的有效性和合理性;本文解决了公司由于没 有进行信息系统整体规划而导致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为公司的业务发展和信息化建设指明了方向。迄今为止,在本信息系统规划指导下开发的公司业务管理系统,项目第一期工程建设已成功进入最终验收阶段。关键成功因素指的是对企业成功起关键作用的因素。如在汽车业,制造成本控制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关键成功因素。CSF法就是通过分析找出关键成功因素,然后再围绕这些关键成功因素来确定系统的信息需求,进而进行系统规划。

系统的职业生涯规划

有本书《你的船你的海》不知道大家看过没有?这本书是由博士发表。程社明博士是工商管理、法学双硕士研究生、管理学博士,职业生涯开发与管理企业应用咨询师。《你的船你的海》给我印象很深,人生是海、职业是船。离开学校开始工作,我们就开始驾驶自己,一个成功的船长会让船到达一个比一个更远更好的地方,拿到自己能拿该拿的成功快乐,无论大海是风平浪静还是波涛汹涌,都会有能力渡过。到了退下船长座椅的那一天,回头看时,感到不枉此生,自豪于自己的丰盛人生。谁不想做一个这样的船长?问题是:如何能做到?对于我们大学生而言,一个有效的方法就是进行系统的职业生涯规划。 系统的职业生涯规划法包括6个部分:觉知与承诺、自我探索、探索工作世界、决策、行动、再评估/成长。 ①觉知与承诺:了解到生涯规划的重要性和作用,并愿意花时间来规划自己的生涯。 提醒:生涯规划是一个过程,是一种面对生涯发展的态度,它未必能立竿见影,马上为自己带来理想的工作。就好像我们所播下的种子,未必能马上发芽一样。所以,对生涯规划要有合理的预期。 ②自我探索:系统化的生涯规划是一个“从内而外”的过程。因此,在生涯规划时,首先要认识自己,诚实地自问: ●我有哪些人格特质 ●我的兴趣是什么 ●哪些东西是我生命中不能缺少的我最看重什么 ●我有哪些技能是与众不同、赖以为生的 ●其他:健康、性别、民族等。 ③探索工作世界:工作世界信息和自我信息是生涯规划中重要和基础的部分。对工作世界的了解具体包括: ●专业与职业的关系。 ●工作世界的宏观发展趋势。 ●具体职业对工作人员的要求、条件和待遇等。 ●继续教育方面的选择。 ④决策:决策是综合整理和评估信息的部分,在决策时有可能因

2019年系统规划与管理师考试真题(含上午答案)

2019 年年系规划上午题答案仅供参考 1. 信息传输技术是信息技术的核心,关于信息传输模型,正确的是(A )。 A.信息传输模型包含信源、编码、信道、解码、信宿和噪声6 个模块 B.信息传输模型包含信源、编码、信道、解码、信宿5 个模块 C.信息传输模型包含信源、编码、信道、解码、信宿和放大6 个模块 D.信息传输模型包含信源、编码、信道、解码、信宿和衰减6 个模块 2. 实施“中国制造2025”,促进两化深度融合,加快从制造大国转向制造强国,需要电子信息产 业的有力支撑,大力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加快发展(C )和工业互联网。 A.大数据 B.云计算 C.智能制造 D.区块链 3.信息系统生命周期中,需要在不同阶段完成不同目标的任务。《需求规格说明书》应在(A )阶段完成。 A.立项 B.设计 C.运维 D.消亡 4.信息系统总体规划中需要进行应用架构规划,(A )不属于应用架构规划应考虑的内容。 A.应用建模 B.应用现状 C.应用要素 D.应用体系设计 5.A 公司CIO 在新财年工作启动会上,宣告:“2 年内,公司IT 架构要实现全面云化,通过混 合云方式,提供业务所需的多快好省的信息服务支持”。该宣告属于企业IT 战略的(D )。阿诺qq:2308432310 提供qq 群:717464333 (4) A.使命B.远景目标C.中长期目标D.策略路线 6.战略规划的4 个步骤包括(D )。 (5) A. IT 现状分析、评估现行系统、识别机会、选择方案 B.业务分析、评估投入产出、识别机会、选择方案 C.IT 现状分析、评估现行系统、识别风险、选择方案 D.业务分析、评估现行系统、识别机会、选择方案 7.维护中,改进交付后产品的性能和可维护性属于(C )。 A.更正性维护 B.适应性维护 C.完善性维护 D.预防性维护 8.小王是一名教师,性别男,身高180cm,主讲历史,擅长打篮球。该实例中类和对象相关 描述,正确的是(A )。 A.小王是对象,教师是类,性别身高是状态信息,讲课和打篮球是对象行为 B.小王是类,教师是对象,性别身高是状态信息,打篮球是对象行为 C.小王是状态信息,教师是类,性别身高是对象,讲课和打篮球是对象行为 D.小王是对象,教师是状态信息,性别身高是类,讲课是对象行为 9.(C)提供支持大规模事务处理的可靠运行环境。 A.数据库访问中间件 B. 远程过程调用中间件 C. 事务中间件 D. 面向消息中间件 10.172. 16. 0. 255 属于(B )。 A. A 类地址 B. B 类地址 C. C 类地址 D. D 类地址 11.在0SI 参考模型中,(A )是指四层交换,并对端口进行变更。 A.传输层交换 B.链路层交换 C.网络层交换 D.应用层交换 12.大数据所涉及关键技术很多,主要包括采集、存储、管理、分析与挖掘相关技术。其中

管理信息系统规划报告

管理信息系统规划 报告

茶之道管理信息系统规划书 组员:09104257王孟侠 09104258李珊珊 09104253罗婉璐 09104252李亚 指导老师:王召义 科目:电子商务系统设计与分析 目录 一、建设系统前的市场分析.................................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建设系统目的及功能定位.............................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系统的技术解决方案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四、系统内容规划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五、网页设计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六、系统维护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七、系统测试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八、规划书组员的分工情况................................. 错误!未定义书签。 九、费用明细 ........................................................ 错误!未定义书签。

职业生涯规划与管理

职业生涯规划与管理 职业生涯规划与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在**,这项系统主要指服务于每位职员如何尽快进入角色、找到定位,成就自我,限于篇幅,在本手册里,我们只作简要介绍,具体见《**集团职员生涯规划和管理手册》。 ●职业生涯规划目的 个人:确保个人在组织中的进步,其表现和潜力符合公司发展需要。 组织:确保组织中有合格的管理、技术人员,以满足组织的发展和长远规划。 ●职业生涯规划的相关术语 职业生涯(CAREER)——人一生中所从事的工作 职业目标(CAREER GOALS)——未来要达到的职位,是路径中的里程碑 职业发展(CAREER DEVELOPMENT)——通过个人努力向上达到职业计划的过程 职业生涯路径(CAREER PATH)——职业的连续性 职业生涯计划(CAREER PLANNING)——一步步达到目标的程序。 ●职业生涯阶段: 1、探索期(正式工作前) 2、职业前期(3~5年) 描述:学会自己做事、被同事接受、获得成功和失败的事例 任务:工作的挑战性、在某个领域形成技能、开发创造力和革新精神 要求:学会面对失败、处理混乱和竞争、处理工作家庭的冲突、学习自主 学习重点;专业工作技能、知识、自我管理能力 3、职业中期(30~50岁)

描述:一般在30-50岁之间。个人绩效可能提高、也可能不变或降低 任务:技术更新、培训和指导的能力,转入需要新技能的新工作、开发更广阔的工作视野 要求:表达中年的感受、重新思考自我与工作、家庭、社区的关系,减少陶醉 学习重点:更新技能、态度;指导(管理)他人的能力;开发新的工作兴趣、跨业学习4、职业晚期(50~65岁甚至更晚) 描述:中期继续发展者可以安然处之,生涯开发停滞或衰退者将面临困境 任务:计划退休、从权力转向咨询角色,确认和培养继承人、从事公司以外的活动 要求:看到自己的工作成为别人的平台支持和咨询、在公司外部的活动中找到自我的统一 学习重点:了解新信息、观念 ●职业生涯的五种方向; 技术型:持有这类职业定位的人出于自身个性与爱好考虑,往往并不愿意从事管理工作,而是愿意在自己所处的专业技术领域发展。在我国过去不培养专业经理的时候,经常将技术拔尖的科技人员提拔到领导岗位,但他们本人往往并不喜欢这个工作,更希望能继续研究自己的专业。 管理型:这类人有强烈的愿望去做管理人员,同时经验也告诉他们自己有能力达到高层领导职位,因此他们将职业目标定为有相当大职责的管理岗位。成为高层经理需要的能力包括三方面:1、分析能力:在信息不充分或情况不确定时,判断、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2、人际能力:影响、监督、领导、应对与控制各级人员的能力;3、情绪控制力:有能力在面对危急事件时,不沮丧、不气馁,并且有能力承担重大的责任,而不被其压垮。 创造型:这类人需要建立完全属于自己的东西,或是以自己名字命名的产品或工艺,或是自己的公司,或是能反映个人成就的私人财产。他们认为只有这些实实在在的事物才能体现自己的才干。

项目的的信息管理系统规划学习资料

项目的的信息管理系 统规划

项目信息管理规划 项目信息管理规划就是确定项目利益相关者的信息交流和信息需求,确定谁需要信息、需要什么信息、何时需要,以及如何将信息分发给他们。 虽然每个项目都需要沟通项目信息,但信息需求和传播方式差别很大。确认项目利益相关者的信息需求和决定满足需求的适当方式是项目获得成功的重要因素。 项目信息管理规划内容 项目信息管理规划应包括下列内容: (1)与项目组织相适应的信息流通系统。 (2)信息中心的建立规划。 (3)项目管理软件的选择与使用规划。 (4)信息管理实施规划。 项目信息管理规划的依据 (1)组织信息管理基础与环境。组织现有的信息管理基础与环境包括:组织人员整体素质与信息技术操作技能水平;现有的信息管理规定与程序;现有的信息管理基础设施(计算机、存储体系、网络、通信方式等)。 (2)沟通需求。 (3)沟通技术。

(4)制约因素和假设前提。 项目信息管理规划的方法与过程 (1)项目信息管理方法与工具 1)项目利益相关者分析。信息管理规划的主要方法是项目利益相关者分析。通过分析各项目利益相关者对信息的需求,以形成一个对他们信息需求和信息来源的逻辑的看法,并为满足他们的需求找到来源。该分析应考虑适于项目需求的方法和技术,为项目的成功提供所必需的信息,并且应避免将资源浪费在不必要的信息或不恰当的信息技术上。 2)项目管理软件。 3)基于互联网的项目信息门户技术(PIP)。 (2)项目信息管理规划过程 1)根据项目信息管理战略确定项目信息管理的目标与方针。 2)信息需求分析。通过项目信息需求分析得出项目利益相关者信息需求的总和。确定项目信息需求的依据是:■组织机构图; ■项目组织与项目利益相关者的职责关系; ■项目中涉及的学科、部门与专业; ■何时、何地及何人参与项目某一部分等计划及物流因素:

公司员工职业生涯规划管理制度

卡拉实业(深圳)有限公司 员工职业生涯规划管理制度 (最终版) 加藤松本管理咨询公司 二零一二年十二月

卡拉实业(深圳)有限公司员工职业生涯规划管理制度目录 目录 第一章总则 (1) 1.1 目的和依据 (1) 1.2 相关释义 (1) 1.3 适用范围 (1) 1.4 基本原则 (1) 1.5 工作责任划分 (2) 第二章职业生涯规划的组织管理 (3) 2.1 管理制度 (3) 2.2 职业生涯规划管理子系统的建立 (4) 第三章员工个人职业生涯规划 (5) 3.1 基本规定 (5) 3.2 具体操作程序 (5) 第四章职业发展通道 (7) 4.1 基本规定 (7) 4.2 管理、行政辅助职系发展通道 (8) 4.3 技术职系发展通道 (10) 第五章员工开发措施 (13) 第六章附则 (15) 附录1:员工职业生涯规划表 (16) 附录2:员工能力开发需求表 (19) 附录3:员工自我评估练习模板 (22) 附录4:人员接替计划图示例(示意图) (23) 附录5:管理人员晋升申报表 (24) 附录6:技术人员晋升申报表 (26)

第一章总则 1.1 目的和依据 第一条为了充分、合理、有效地利用卡拉实业(深圳)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内部的人力资源,实现公司人力资源需求和员工个人职业生涯需求之间的平衡;对人力资源的开发与管理进行深化与发展,最大限度地发掘本公司的人才;规划员工的职业生涯发展,使员工发展与公司发展保持一致,制定本制度。 1.2 相关释义 第二条职业生涯规划与管理,是指个人发展和企业相结合,对决定员工职业生涯的主客观因素进行分析、总结和测定,并通过设计、规划、执行、评估和反馈,使每位员工的职业生涯目标与公司发展的战略目标相一致。 职业生涯规划与管理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员工的职业生涯发展自我规划管理,员工是自己的主人,自我规划管理是职业发展成功的关键;另一方面是公司协助员工规划其生涯发展,并为员工提供必要的教育、培训、轮岗等发展的机会,促进员工职业生涯目标的实现。 1.3 适用范围 第三条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全体员工。 1.4 基本原则 第四条员工的职业生涯规划应遵循以下原则: (一)系统性原则:针对不同类型、不同特长的员工设立相应的职业生涯发展通道。 (二)长期性原则:员工的职业生涯发展规划要贯穿员工的职业生涯始终。 (三)动态原则:根据公司的发展战略、组织结构的变化与员工不同时期的发展需求进行相应调整。

2018年上半年系统规划与管理师考试论文真题(完整版)

2018年上半年系统规划与管理师考试论文真题(专 业解析) 1、论IT服务运营管理 IT服务运营管理方面的问题更多的不是来自产品或技术(如硬件、软件、网络、电力故障等)方面,而是来自管理方面。IT服务的管理者,无论是企业内部的 IT部门,还是外部的IT服务提供商,其IT服务运营的主要目的就是提供低成本、高质量的IT服务。根据我国信息技术服务标准(ITSS), IT服务生命周 期由规划设计、部署实施、服务运营、持续改进和监督管理5个阶段组成。其 中IT服务运营是根据IT服务部署情况,采用过程方法,全面管理基础设施、 服务流程、人员和业务连续性,实现业务运营与IT服务运营的全面融合。 请以“IT服务运营管理”为题,分别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论述: 1.概要叙述你参与过的或者你所在组织开展过的某项运行维护服务工作的 基本情况(背景、目的、组织结构、周期、服务对象、服务方式、服务内容、交付成果等),并说明你在其中承担的工作。 2.结合项目实际,论述你对IT服务运营管理的认识,可以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 (1)IT服务运营管理的重要性。 (2)IT服务运营管理在人员、资源、技术、过程方面的管理内容和关键点。(3)IT服务运营管理过程中的关键考核指标。 3.请结合论文中所提到的运行维护服务工作,介绍你是如何进行IT服务运营管理的,包括具体做法和经验教训。 问题内容: 2、论IT服务风险管理 风险是在实现服务目标过程中所带来的不确定性和可能性,风险一旦发生,会对服务产生某种影响。 请以“IT服务风险管理”为题,分别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论述: 1.概要叙述你参与管理过的IT服务项目(项目的背景、项目规模、目的、项目 内容、组织结构、项目周期、交付的服务及产品等),并说明你在其中承担的工作。 2.结合项目管理实际情况并围绕以下要点论述你对IT服务风险管理的认识。 (1) IT服务过程中常见的风险。 (2)风险管理过程。

管理信息系统的规划

第五章管理信息系统的规划 第一节管理信息系统规划的作用 一、管理信息系统规划的战略性质 管理信息系统规划通常又称管理信息系统的战略计划,是对组织总的信息系统目标、战略、信息系统资源和开发工作的一种综合性计划,属于组织对管理信息系统最高层次管理的范畴。因此,管理信息系统规划是一个组织的战略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关于管理信息系统长远发展的规划。 二、管理信息系统规划的战略任务 管理信息系统的总体规划是组织针对管理信息系统的建立和发展所作的一种战略性计划。因此,除了具有一般战略性计划的属性外,管理信息系统总体规划还应该有以下的任务: 1.使信息系统的发展与组织整体计划相协调,即支持组织战略计划的实施。 2.为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提出方向,保证开发工作支持组织的目标。 3.合理地分配资源,确定开发的优先次序。 4.保证系统的一体化和开发工作的协调性,避免没有统一规划的“各自为战”、局部优先 以及联合各自开发的应用系统时所引起的不必要的费用。 5.为负责系统开发的人员,包括项目开发的负责人员和管理信息系统方面的高层管理人员 的绩效考核提供质量标准和控制机制。 6.为信息系统人才,如信息分析人员、系统分析人员的获得和人才开发提供一种基础,使 组织明确对管理信息系统人员的数量和质量方面的需求是什么。 7.保证管理信息系统能自动地进行调整,为组织提供有效的支持。 第二节管理信息系统规划的内容和步骤 一、管理信息系统规划的内容 管理信息系统总体规划的复杂性依据组织的规模和复杂程度而有所差别。规划的时间尺度一般为五年以上并且至少有前两年的详细计划。总体规划的内容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对组织的战略计划和有关营运计划的概述 ⑴环境的评述:预测和预测过程中的假设,可能的危机和机会。 ⑵对组织的评价:组织的优势与不足。 ⑶组织的目标与战略。 ⑷组织的未来和设想。 2. 管理信息系统计划概述 ⑴管理信息系统环境的情况:对未来技术和用户环境的预测,预测的前提假设,信息系统的危机分析与机会。 ⑵信息系统的评价:优势与不足、原因分析。 ⑶管理信息系统目标。 ⑷数据处理组织结构的设计。 3. 目前的能力 ⑴已有的设备、通用性软件、应用系统、人员和技术储备、费用分析和设备利用情况。 ⑵正在进行的项目情况。 4. 可行性分析

员工职业生涯规划管理制度

***公司 员工职业生涯规划 管理制度 人力资源部 2019年8月1日

目录 第一章总则 2 第二章职业生涯与规划管理办法 2 第三章管理职务任免办法 4 第四章技术职务评审办法 6 第五章业务职务评审办法11 第六章一般管理职务评审办法 14 第七章附则15 附表1:员工职业生涯规划表16 附表2:员工能力开发需求表20 附表3:管理职务晋升申报表24 附表4:技术职务评审申报表27 附表5:业务职务评审申报表30 附表6:技术职务评审打分表32 附表7:业务职务评审打分表33

第一章总则 1.目的 为保持公司各级员工可持续发展的职业生涯途径,本着开发人才、留住人才的原则,达到促进员工与组织共同发展的目的,特制定本制度。 2.定义及内涵 职业生涯规划与管理,是指个人发展和企业相结合,对决定员工职业生涯的主客观因素进行分析、总结和测定,并通过设计、规划、执行、评估和反馈使每位员工的职业生涯目标与公司发展的战略目标相一致。 职业生涯规划与管理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员工的职业生涯发展自我规划管理,员工是自己的主人,自我规划管理是职业发展成功的关键;另一方面是组织协助员工规划其生涯发展,并为员工提供必要的教育、培训、轮岗等发展的机会,促进员工职业生涯目标的实现。 3.意义 系统性原则:针对不同类型、不同特长的员工设立相应的职业生涯发展通道。长期性原则:员工的职业生涯发展规划要贯穿员工的职业生涯始终。 动态原则:根据公司的发展战略、组织结构的变化与员工不同时期的发展需求进行相应调整。 本制度适用于公司所有在职员工。 第二章职业生涯与规划管理办法 公司成立员工职业辅导委员会,事业部副部长、各部门负责人为成员;人力资源部负责职业辅导委员会的运作,每年召开一次会议,计划和总结公司员工职业生涯规划管理工作,建立职业发展档案,并负责保管与及时更新。 事业部副部长与部门负责人为本部门员工职业发展辅导人,如果员工转换部门或工作岗位,则新的主管领导为辅导人。 1.建立员工发展四条通道 管理通道、技术通道、业务通道、生产工人通道。管理通道适用于公司各类人员,技术通道适用于从事技术工作的人员,业务通道适用于从事市场销售和服务工作的人员,生产工人通道适用于生产车间的操作工人。 生产工人通道分为普通工、技工、技师、高级技师、资深技师四层职业发展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