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精益生产对成本管理的影响

精益生产对成本管理的影响

精益生产对成本管理的影响
精益生产对成本管理的影响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项目成本管理制度原则与措施

项目成本管理:制度、原则与措施 项目成本管理水平不仅直接决定着项目的经济效益,而且最终影响到企业经济效益最大化目标的实现。因而加强项目成本控制是实现项目效益最大化的基本保障,是施工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中铁十六局针对前几年存在的组织层次多,管理粗放,成本观念淡薄,费用开支无约束等问题,将项目部作为成本控制中心,以贯彻落实责任成本管理为切入点,在不断探索、努力实践的基础上,紧紧盯住影响成本控制的三个环节(责任成本预算、实际成本控制和预算与实际成本对比分析),狠抓成本费用组成的四项重点(劳、材、机、费),建立了五项制度,坚持了四项原则,采取了三条措施。几年来的实践表明,这些制度和措施对提高企业效益发挥了积极作用。1998年以来,我局在每年处理消化历史遗留问题数千万元的基础上,实现利润逐年攀升,由1998年的729万元增加到2000年的1316万元。 一、五项制度 (一)管理目标责任合同制。为满足业主对企业的合同要求,兑现投标承诺,我局在每项工程中标上场前,都要由局(处)党政主管与项目的经理及党工委书记签订《项目管理目标责任书》,把项目工期、质量、安全、上交款、经费开支等指标以合同的形式写进责任书内,并将项目总体目标分解为年度指标,在每年工作会议上与项目经理、党工委书记签订《年度项目管理目标责任书》。项目经理、党工委书记按上交款指标的一定比例,缴纳风险抵押金;项目经理每年向局(处)工作会议述职,报告年度

《项目管理目标责任书》的执行情况。局(处)依据《项目管理考核评比办法》,设定年度优秀、达标和不合格项目部三个级次,对工程进度、质量、安全、效益和文明施工等五个方面进行考核,按照得分情况实施奖优罚劣兑现阶段目标。项目完工时,依据项目上场时企业主管与项目经理、党工委书记签订的《责任书》,进行全面系统的考核与审计,落实《责任书》条款,兑现奖罚,对完成目标的项目领导人双倍返还风险抵押金;对完不成指标的项目领导人,除没收风险抵押金外,还规定在三年内不得担任项目主要领导人。实行管理目标责任合同制,规范了项目管理行为,加强了项目过程控制,提高了项目管理水平,激发了项目管理人员争优创优的积极性。 (二)项目资源配置评审制。为了解决项目资源优化配置问题,每项工程中标后,局里依据合同条款、施工条件等,按照“五个到位”即“管理人员责任到位、生产要素配置到位、工程任务分割到位、项目管理目标到位、资金保障到位”和“四个适应”即“管理水平与工程需要相适应、技术力量与工程需要相适应、机械设备与工程需要相适应、资金保障与工程需要相适应”,对参加施工单位各项资源配置方案进行评审。对不符合“五个到位”、“四个适应”的资源配置方案及时给予优化调整,确保工程一开始就做到机构设置精干,组织方案最佳,资源配置最优,管理措施到位,把过去工程组织简单安排人、财、物,变为科学合理的量化考核指标体系。

浅谈精益生产管理与认识-2.18

浅谈精益生产管理与认识 车间主任讲精益用精益 很荣幸在这里向各位领导、同事来浅谈一下我个人对精益生产管理与认知,请各位领导、同事给予指导和指正。 首先让我们从为什么开展精益生产?来开始我的讲说。 众所周知,制造业进入了一场前所未有的“微利时代”,产品更新明显加快,生产成本急剧上涨,客户、市场的要求日益提高,企业的利润率一降再降。 同时面临着深度工业化,市场经济从广度转变为深度,企业生存基于以明显下降,企业已从单一制度转向产业链的高端延伸,迫使企业只能寻找新的突破点。依靠低劳动力成本、高负荷支撑企业运行力度已经开始明显下降。 年初职代会上董事长讲到这么一句话“既要仰望星空,又要脚踏实地”。我记忆犹新,也深刻的领悟到我们既要洞悉市场的变化,跟上时代的发展,又要眼睛向内,苦练内功,强化基础管理。只有不断挖潜降耗,提升自身的抗风险能力,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赢得市场地位。 所以,开展精益生产是整个公司站在新起点、面对新形势,强化基础管理的一项重要举措,也是我们夯实基础管理,提升市场竞争力的内在需求。 下面我就从这四个方面与大家分享一下我的收获 1.精益生产管理的前世今生 2.精益生产基础知识与做法 3.精益生产个人体会与认知 4.总装精益生产实践与应用 对于精益生产,我个人的体会与认识有三个方面 第一就是:所有没有价值的工作都是浪费! 想要有效率就要减少浪费,去除一切可去除的“不必要”,让价值最大化。

推行“贴近客户、善待员工、低成本、零缺陷”的精益制造文化。 “只有使无效劳动(浪费)为0,使工作的比例接近100%,才是真正的提高效率。追求按需生产,要将人员控制好,以使多余的生产能力同所需求的生产量相吻合。”所以,我们要朝着以最少量的人员、只生产所需要数量的产品这一方向努力。 第二就是:敢于改善、不断改善、创新改善! 改善就是智慧的结晶,改善就是动脑筋想办法,就是改变传统的做法,提高生产率和降低成本等一系列活动的推进工作。 改善的基本点在于培养人。 而以人为中心的工作方法就是不断的教育、训练、改善。 就要,使员工拥有问题意识,不断改善工序的作业,接受思想转变,养成解决问题的能力,还包括培养属下的能力,团队合作的能力等等方面着手,从而在一系列改善中潜移默化的受益于精益的管理。 第三就是,精益生产方式在质量管理方面的体会 质量是制造出来的而不是检查出来的! 做精益生产就要明白一切生产线外的检查、把关及返修都不能创造附加价值,反倒增加了成本,是一种无效劳动和浪费。 我们要坚持贯彻的是“不生产不合格品”而不是“发现不合格产品”。 这里运用一个小故事——扁鹊论医 我们可以把故事中的“病”理解为“质量事故”。能将质量事故在“病”情发作之前就进行消除,才是“善之善者也”。 最后第四部分,我结合精益生产在总装开展的实践与应用说说精益生产的推行,就要坚持“以人为本,全员参与”,坚持“创新务实,团队共进”的理念。回顾车间近一年在精益生产管理上的受益,就是始终在公司、事业部的指导下,坚持持续改善,坚持不断提高的创新之路,

精益生产中成本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精益生产中成本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1、消除安全库存可能造成缺货成本 (1)零存货模式必然导致缺货情况的发生 零存货模式容易导致缺货成本的发生。所谓缺货成本,是指由于库存供应中断而造成的损失。包括原材料供应中断造成的停工损失、产成品库存缺货造成的延迟发货损失和丧失销售机会的损失(还应包括商誉损失)。 精益生产方式下的管理模式,实施JIT管理,认为安全库存是一种浪费,那么缺货是在所难免的,这一现象甚至经常发生。因为精益生产方式采用看板指令进行采购、生产、出货,所有的步骤都必须按时按量完成,所以生产企业与供应商必须保持良好的关系,以保证原材料供应在质量、数量、性能上有所保障。因为,一旦断货,对该企业的某方面肯定是灾难性的,企业有可能会因此失去销售、失去客户,甚至造成商誉损失。一般由缺货造成的损失比储存费用、订货费用更难以确定,一旦发生缺货,就会造成损失,而这种损失是无法弥补的。 (2)零存货模式的特点 精益生产方式下的适时存货制是一种“零库存”模式,旨在通过降低原材料和产成品的库存量,尽可能地消除供应链和生产上不必要的浪费,根据顾客的需求来生产、供货,以减少与之相关的供应链成本及管理费用,通过该管理模式能减少一大笔应用于存货的资金。采用这种管理模式的优越性在于:减少存货资金的占用量,减少机会成本和材料贬值损失;降低存货方面的储存费用和管理费用;有助于增强对质量的控制。 (3)零存货模式的局限性 零存货否定了传统的经济订购批量中的几项前提假设,比如需求量固定、订货提前期已知、产品价格已知等等,零存货模式认为市场是不断变化着的,而且来自政策层面的影响也是层出不穷,在这样的环境下,这些前提假设都变得过于理想化,实际操作起来库存量很大,而且也同样不能排除缺货的发生,相反的,过高的库存对企业内部的管理增加了难度。 但是,零存货模式在给企业减少库存积压的同时,也给企业带来了一定程度的风险,比如一旦供应链被破坏,或者企业不能在短期内根据顾客需求量进行调整,于是缺货成本产生了,对企业势必造成一定程度的损失,此外,在减少一大笔储存费用的同时,这种小批量、多批次会影响供应商的议价能力。 2、预算实施过程中与目标出现偏差 市场的多变势必导致在预算实施过程中出现与目标的偏差。精益生产方式所采用的目标成本管理作为一种预算管理,是在企业预算的基础上,根据企业的经营目标,在成本预测、成本

标准成本管理

标准成本管理 标准成本作为一种成本控制方法。体现科学管理的基本思想。主要解 决管理体制、管理方法和手段等方面的问题。在日常管理中。使用标 准成本控制和调节实际的经济活动是一种有效的手段。从管理的角度 来看,增强成本控制要比单纯实行成本计算更为重要。标准成本系统 至今仍是实现成本控制的有效方法。而且它的形成与发展也标志着从 原始意义上的成本计算向成本管理方向更迈进了一步。 一、标准成本的定义 标准成本是指根据已经达到的生产技术水平,在正常经营条件下理应 发生的成本。因而是一种预定的目标成本。以标准成本为基础。把实 际发生的成本与标准成本实行对比,揭示出成本差异。使差异成为向 人们发出的一种“信号”。以此为线索实行分析研究。企业能够进一 步分析差异形成的原因和责任。并据以采取相对应的措施。发扬成绩。克服缺点。实现对成本的有效控制。 二、标准成本的制定 其基本内容是:依据材料、人工、费用消耗标准和价格标准,制订各 生产阶段的标准成本,并用于成本管理的全过程。在企业内部,它是 各车间实现“等价补偿”的价格尺度;在企业外部,它是制订产品销 售价格的最低界线。 标准成本是由会计部门会同采购部门、劳动工资部门、行政管理部门、技术部门及具体生产经营部门等相关责任部门,在对企业生产经营的 具体条件实行认真分析研究的基础上共同制定的。在制定过程中。应 吸收负责执行标准的职工参与各项标准的制定。在制订标准成本时。 一些成本项铟需要确定其数量标准和价格标准,两者相乘后得出成本 标准。即:成本标准=用量标准X价格标准,用量标准包括单位产品直 接材料消耗量,单位产品直接人工工时等标准用量。在制订时,主要 由生产技术部门主持制订。并吸收执行标准的部门和职工参加。价格

浅析精益生产模式下的品质管理思路

浅析精益生产模式下的品质管理思路 精益生产管理对品质的认识可以归纳为一个核心,就是追求零缺陷,追求客户的100%的满足。但是实施精益生产的一个基本的前提是不能以牺 牲安全和品质为代价去提升生产业绩。因此实施精益生产的核心前提必 须保证提供客户满意的产品品质和追求零PPM(百万分之),即我们一直 提及的零库存、零缺陷为前提。在整个组织,特别是告诫生产现场人员, 如果出现百万分之一的不良意味着送到客户的手中就会带来100%的不良, 这点我们的组二QC是深有体会的。 以往谈到精益生产管理时往往偏重于介绍精益生产中对生产平准化、物流、看板、标准作业、U型生产线场地布局、多能工训练等方面的内容。 但很少有人去对品质管理流程去做精益生产的管理与改善。结合我司的产 品特针与过程流程,在此提出几点我部的品质精益管理思路。 一、一专多能: 一专多能,一人多岗,着眼于多能手方向培养。一能提高基层人员的综合业务技能,二有利于管理者的人力资源管理与调配,在突发事件前, 有足够的人员来应对。

比如,我们的IQC分外观组与功能组,在一专多能岗位制培养机制,使我们的功能组忙时外观组人员可以进行支援,外观组忙时,功能组也可以进行人员支援,这样也很好的解决了人员与报检高峰期之间的矛盾。二、防呆设计: 在生产过程中,作业者受各种客观因素的影响终有失误的时候,有些人为的错误是不可避免的。如果将品质水平依赖于人的工作态度,一则品质仍不能有效保证,二则需投入大量的人力进行检验控制。但是我们能否设计出这样的装置,不给操作者犯错误的机会,这就是精益生产管理的普遍使用的品质控制防错装置,例如: 1)作业忘记或失误时,工件无法放入夹具内; 2)作业忘记或失误时,机器不能启动; 3)出现加工错误时,传输滑道将阻挡不良的工件,不能流到下道工序;4)加工过程失误时或者定为不到位时,警报装置鸣叫,设备会停止; 5)即使不良品流入生产线,也不会发生错误装配,等等。 在我司组立实际生产过程中,经常会发现短装、漏装等现象,也不止一次的收受到来自顾客的投诉,在此,引入防呆设计将是解决此问题的一个有效方式:

精益生产组织架构

精益生产组织架构与职责说明书 1.职责,权限 1.1 总则 为确保公司精益生产工作顺利开展,保证阶段性项目能够如期完成,应对组织架构、项目小组人员以及其他小组人员的职责和权限做出明确规定。 1.2 精益生产组织架构 ·推进委员会:任主任,任副主任,各单位主管组成。 ·精益办公室(项目小组):·各单位推进组:各单位主管,技术管理人员,车间班组长。 1.3 精益办公室成员主要职责和权限 1)参与实施并执行制度/宣传/考核/日常管理、培训/认证、项目管理; 2)学习了解精益生产18个黄金法则和各种相关文件知识,熟悉掌握精益项目计划书和实施说明,并对其中涉及的各个项目制定详细的推进计划; 3)对推进计划中必要实行的项目建立项目管理与奖惩机制,与推进委员会和各单位推进组成员积极沟通,指导推进组积极开展项目,并验收成果; 4)对推进过程中发现的问题与精益项目指导老师进行沟通探讨,共同完善推进计划; 4)积极听取和整合各单位推进组的反馈信息,允许对推进计划进行小范围修改; 6)配合精益项目指导老师制定组织结构和各单位关键职能,人才教育培养和发展计划,绩效管理系统,基准分析持续改进和基准架构等关键项目指标; 7)制定项目管理办法。包括项目范围管理,项目进度管理,项目成本管理,项目人力资源管理,项目质量管理,项目沟通管理,项目知识管理,项目风险管理。 1.4 各单位推进组主要职责及具体分工 各单位推进组必须严格执行项目小组制定实施的各项项目管理办法,积极开展项目,对实施过程中碰到的问题及时反馈意见,加强沟通,共同探讨合适、合理的解决办法,并由项目小组最终制定解决方案。

1.4.1 各单位主管 1)作业详细排产。基于生产计划,生产提前期、关键物料库存、生产中的交错/重叠/并行操作、产能等约束条件,制定各个生产单元的详细作业计划,同时设定作业计划的优先级等重要属性。通过良好的作业顺序最大限度减少生产过程中的准备时间, 优化车间性能; 2)调度生产。将加工命令发布到生产单元的开始工序上,以领料单、顺序、批量、批次及作业指令来管理生产单元的作业流程。根据相关部门反馈的临时突发事件及时指示所需进行的作业,在一定范围内可弹性改变已定的生产进度表和返工作业; 3)人力资源管理。按分秒级更新的员工状态信息,包括工作时间、出勤报告和学习技能的跟踪,还包括一些非直接但与生产相关的活动,如物料准备或型号更换等基础工作,为生产管理和绩效考核提供数据支持。基于员工技能、工作模式、工作需求等参考因素制定最优的分配方案。 1.4.2技术管理人员 1)过程管理。监控现场连续的作业过程(即从一个操作到下一个操作的全过程),包含对作业过程中各项元素(人员、设备、产品、物料、实时数据信息)的跟踪、校验、管理; 2)质量管理。对生产现场所收集的数据进行实时分析,来确保产品质量控制以及标记需要被注意的问题,可提出一些建议来纠正问题。同时还包括对成品检测操作的标准过程控制/标准质量控制跟踪和管理; 3)追溯管理。监控产品实时的状态和位置、生产过程等信息,包括谁在加工、提供的原材料、数量、批号、当前生产状况、有何异常信息、返工情况,反馈让步情况等其它与产品有关的信息。依据追溯链实现产品组件及最终产品的正反向追溯; 4)设备管理。做好周期性或预防性的维护计划和计划执行结果跟踪,对异常问题进行报警和处理,保证机器和其它资产设备的正常运转;通过维修记录来辅助问题的分析和诊断;跟踪监控现场设备和工具的运行状态、分布状态等信息。 1.4.3 车间班组长 1)资源配置和状态。管理机床、生产工具和工装、人员、技术、物资、设备

精益生产管理的意义

精益生产管理的意义 精益生产管理竟然这么重要,那他到底有什么意义呢?一统教育为您解答! 1.精益生产能够使得企业的市场缺陷大大的减少。减少市场缺陷的主要目的就是尽可能的提高消费者的满意度。如果企业只是单纯的考虑到眼前的利益,忽略了顾客的满意度,那么企业就不可能获得长久的发展。精益生产创始公司丰田就是用行动来实践的,虽然该公司的商品供不应求,但是丰田从不盲目的扩大生产规模,一直都保持着务实的作风,从而赢得了顾客的尊重,这也给丰田公司打来了丰厚的利润。通过数据我们可以看到,丰田公司每年的利润增长率几乎是销售增长率的几倍。[9] 2.精益生产能够大大的降低生产的浪费。精益生产的思想就是把~切不增加产值的行为都看作是浪费的行为。在我国当前大型设备制造企业中,常常会发现以下几种浪费的行为:过分加工、库存严重、不良修理、制造过多、管理浪费等。如果制造企业要想实现精益生产理念,就必须致力于消除任何形式的浪费行为,只有这样才能够符合精益管理的原则。 3.精益生产能够使得企业的生产效率提高60%。什么样的生产管理流程就会有什么样的绩效。对于大型设备制造企业来说,改变企业

的生产流程的注意目标就是为了提高总体的效益,而不是提高企业局部的效益,为了提高企业的整体效益,牺牲局部的利益是可以采纳的。 4.精益生产能够是的生产时间减少90%。采用精益生产管理模式的企业能够将生产流程中的无效时间尽可能的缩短,从而能够快速的适应顾客的需要,降低库存。我们需要特别注意的是,精益生产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能够降低生产成本以及更好的解决在企业生产过程中 所出现的问题。如果想要出现低库存的格局,那么就需要有稳定可靠的品质以及高效的生产流程来保障。很多采用精益生产的企业都一味的认为精益生产的内涵就是零库存,而忽视了改变落后生产流程,提高商品质量。结果可想而知,这些企业的生产成本并没有降低,反而还急剧的

精益生产管理心得体会

精益生产管理心得体会 篇一:精益生产培训心得体会 精益生产培训心得体会 精益生产>培训>心得体会(一) 经过七天的培训以及三家企业参观,对精益生产系统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和认知。结合公司现状,发现有许多地方存有改善提升的空间。以下为此次培训的感想总结: 一、消除浪费。作为精益生产的目的,消除浪费是企业所必须要做的。浪费不仅仅是指物资的浪费,还包含了时间、搬运、动作、生产过剩等的浪费。消除浪费可以更加有效的利用所有资源,减少资金占用,提高生产效率。 二、准时化与自働化。后拉式生产方式可以将人员、设备、物料最合理的利用,使生产效率最大化。但是针对公司现有的生产、销售条件,后拉式生产方式不能够完全施行,某些方面可以借鉴应用。自働化可以达到一人多机的效果,从而减少人员配置。相对应的,要想达到此效果,设备本身需要有防呆防错设施、员工要多技能化,同时在设备维护与维修方面也有更高的要求来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转。 三、5S与目视化管理。5S要针对所有区域内所有事物。物品摆放要有相应的目视化要求。参观的企业中,现场

5S做的很到位,营造出了愉悦的工作氛围。目视化管理有助于人员的理解和查找的方便。目视化要做到即使新人也能根据看板知道该怎么做。 四、TPM.推行TPM要改变现有的管理方式,对设备点检及保养方面的要求要更加的细化,同时要有相应的目视化管理以便于操作者对设备进行维护。此外,培训、教育不可缺少。 五、品质管理。问题处理要现场、现地、现物,按照PDCA四阶段、八步骤进行,并持续改进,以零缺陷为最终目标。解决问题时要找到问题的根本原因再解决。 六、标准作业。标准作业包含生产节拍、作业顺序和标准手持量三个要素。进行标准作业有相应的前提条件:设备稳定、品质稳定、人员多能工、动作可循环。理想状态下的标准作业可以将人员效率、设备使用发挥到极致,最大限度的提高生产效率。现有的工艺要求考虑到了单件产品的生产效率,但并没有将连续生产的效率最大化。标准作业是工序所有细节(包括人员行动距离、设备摆放位置等)的综合体现,可以使工序生产状态做到一致,对于不同的人员也可以使其生产状态具有可重复性,使产品质量更加趋于稳定。标准作业时可以使出现的问题明显化,便于持续改善。在京西重工参观时看到的工作平台处将产品使用到的量具放在

PMC精益生产管理宣传标语大汇总演示教学

PMC精益生产管理宣传标语大汇总1精益类 1.库存是万恶之源 2.精益持续改进循环 3.高效至精,降损求益 4.过量加工,费时费工 5.精益求精,勤奋实干 6.精益生产,勇往直前 7.追求精益,永无止境 8.精益求精,铸造品质 9.高品质,低成本,短交期 10.精益制造优化企业生产 11.改善观念,抓好精益生产 12.少投入多产出,精益求精 13.做到精细严,细节出效益 14.精益生产,使黄岛工厂转变 15.精益生产,转变我们的观念 16.下一道工序就是我们的顾客 17.精益从心开始,改善由我做起 18.推行精益生产,剔除资源浪费

19.推行精益生产,消灭一切浪费 20.消除浪费,精益求精,持续改进 21.一个流是理想,创造无间断流程 22.精工细作,勤俭节约,创玲珑效益 23.优化流程,精益生产,创百年企业 24.参与改善寻途径,精益改善无止境 25.永无止境地追求七个零的终极目标 26.大力推行精益生产,平稳度过行业冬天 27.精益生产:健全系统优化流程全员执行 28.精益制造是赶超世界一流水平的必经之路 29.挑战自我精益求精,实现产品效益最大化 30.消除无效劳动,杜绝浪费,实施精益生产 31.精益生产思想是ERP充分发挥效益的关键 32.消除一切浪费,追求精益求精和不断改善 33.健全系统,优化流程,精益生产,全员执行 34.全员参与,强化管理,精益求精,铸造品质 35.以人为本,提高效率;降低成本,杜绝浪费 36.运用IE手法,提高效率,降低成本,提高质量 37.精:多余的生产要素不投入;益:所有经营活动应该有效益 2改善类

1.挑战自我,改善无限 2.坚持改善,天天向上 3.欲要创其效,必先改其善 4.节约要实现,改善是关键 5.改善只有更好,没有最好 6.改善三日易,坚持百日难 7.在改善中成长,在改善中受益 8.三日改善看得见,促进生产是关键 9.涓流汇大海,改善于细微处见精神 10.今天你提案了吗!今天你改善了吗 11.不为改变而改变,要为改善而改善 12.人人有改善的能力,事事有改善的余地 13.异常改善改善再改善,浪費减少减少再减少 14.用脑去工作用心去体会,用我们的大脑考虑问题 15.思一思,研究改善措施,试一试,坚持不懈努力 16.用我们的眼睛“发现问题”;用我们的双手“解决问题” 3零缺陷类 1.自检互检,确保产品零缺点

精益生产管理实习报告

精益生产管理实习报告 导语:精益生产管理的实习活动过程里我们都学习到了哪些重要的知识或者感想呢?以下是为大家分享的精益生产管理实习报告,欢迎借鉴! 精益生产管理实习报告1 XX年转眼过去了,工作期间在领导的培养、帮助,以及同事们的关心、支持下,我逐步完成了从技术处室到职能处室的转变和适应。经过这一年的精益推进经历,我的工作能力、思想、素质等各方面都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和提高,现将一年来的精益工作总结如下; 一、认知篇:“加强学习、提高认识,以最短时间熟悉、适应工作环境”。 在精益办公室工作期间,我认真的学习了《丰田生产方式》、《制造管理体系csps》、《精益实施流程与细化工具》、《精益生产之jit管理实战》等相关精益生产方面的书籍,同时也大量的下载相关方面的文件进行自学,努力的提高自己的理论知识,确保能合理的运用在实践操作过程中。以“精益即信仰”的理念为核心思想,不断提高自己在推进精益工作中的觉悟和思想认知。业务学习方面虚心向身边的同事请教,通过多看、多听、多想、多问、多做,努力使自己在最短的时间内熟悉工作环境和业务,保证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当中。期间,通过公司提供的培训平台,学习精益方面的基础知识,提高自己在精益推进方面的的水平,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认真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

二、实践篇:“积极配合、踏实肯干,以高效率保质、保量地 完成各项工作任务”。 在精益推进的一年中,力求自己在最短的时间内系统的掌握精 益推进的主要任务和职责,并在熟悉的基础上切实可行的运用到实际操作中来,在实际操作中我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运用; (1)“一串葡萄”计划的底板编写; 协助完成“一串葡萄”计划课题项目,这是我进入精益办公室 在师傅的指导下做的第一项实践工作,也是最初开始了解精益生产中的‘jit’,同时也是通过这项工作认识到“一串葡萄”计划的重要性,此课题的运用为日后的拉式生产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bjps体系文件的编写与修订; 在与各专业组的协同作业下,完成了bjps体系文件的编写工作,bjps体系的落地为北机公司在XX年的精益生产搭起了战略与执行的桥梁。 (3)模块的运行与“一带二”团队; 在精益生产的模块分解过程中,专业组方面上我主要负责质量 管理、安全模块、职业健康、信息化建设这四大模块,同时也对设备工装、物流计划进行了初步了解。对实施组的指导上我主要负责金属结构分公司,同时也兼顾到消防器材分公司和军品二分厂。团队合作的力量是制胜的不二法则,在此谢谢我的同事们! “一带二”机制中,我主要负责金属结构分公司的车工班,通 过与张鹏班长的接触,使我了解员工们对精益生产的认知程度,及时

七、精益生产管理方法

精益生产管理方法 精益生产(Lean Production Management),简称“精益”,是衍生自丰田生产方式的一种管理哲学。 概念 精益生产管理,是一种以客户需求为拉动,以消灭浪费和不断改善为核心,使企业以最少的投入获取成本和运作效益显著改善的一种全新的生产管理模式。它的特点是强调客户对时间和价值的要求,以科学合理的制造体系来组织为客户带来增值的生产活动,缩短生产周期,从而显著提高企业适应市场万变的能力。 精益生产是多品种小批量条件下的最优生产方式,实施精益生产会给企业带来巨大的收益,因而被誉为第二次生产方式革命。 时至今日,随着制造和管理技术的不断提高,精益生产的含义已经超越了当初的TPS。美国在研究了包括精益生产在内的各种管理模式后,又提出了二十一世纪的制造企业战略–敏捷制造。可以认为,精益生产是通向敏捷制造的桥梁。敏捷企业是指那些能够充分利用网络技术优势,迅速实现自我调整以适应不断变化的竞争环境,具有敏捷的快速反应能力的企业。因此,没有精益生产管理为基础,企业难以实现敏捷制造。 实现精益生产管理,最基本的一条就是消灭浪费。企业生产和经营活动中的浪费现象繁多,要消灭浪费,首先要判别企业活动中的两个基本构成:增值活动和非增值活动。 分类 精益生产将企业生产活动按照是否增值划分为三类:增值活动、不增值尚难以消除的活动、不增值可立即消除的活动。精益生产将所有的非增值活动都视为浪费,并提出生产中的七种浪费(Muda),实施精益生产就必须着力消除此七种浪费。长期以来,人们重视增值活动的效率改善而忽视向非增值活动的挖潜。研究表明,物资从进厂到出厂,只有10%的时间是增值的,精益生产成功秘诀就在于将提高效率的着眼点转移到占90%时间的非增值活动上去。 价值

制造业精益生产管理理念的探讨

制造业精益生产管理理念的探讨 发表时间:2018-11-19T10:34:13.063Z 来源:《科技研究》2018年9期作者:柴峣 [导读] 随着我国科技、经济水平的不断进步,我国制造业的发展越来越迅速。 北京天地玛珂电液控制系统有限公司 100013 摘要:随着我国科技、经济水平的不断进步,我国制造业的发展越来越迅速。近年来,精益生产管理理念越来越多的运用到了制造行业当中,不仅增加了企业的管理创新能力,还帮助企业更加全面的发展,因此本文以制造业精益生产管理理念为主题展开探讨,简单概述一下精益生产对制造业发展的影响。 关键词:制造业;精益生产;管理理念 一、精益生产管理理念的概念 精益生产管理理念的诞生源自于丰田生产方式的一类管理哲学,刚开始精益生产管理理念仅仅运用在企业的生产系统之中,随着在实践运用的过程中取得很好的效益之后,精益生产管理理念慢慢的运用到了企业的各项管理之中,并且从最初的具体业务管理定位到后来的战略型管理理念。精益生产管理理念的作用主要是通过降低企业生产成本,提高企业产品质量,增加顾客满意程度等方面来让企业的利益实现最大化,精益生产管理理念运用的目标是想让企业能够在为顾客提供满意服务的同时,还能够降低企业生产成本。因为目前许多的制造业都存在着各类对原材料浪费的现象,常见的现象有:生产了具有缺陷的产品或客户对服务体验并不满意;产品有积压现象,没有做好供需关系平衡;产品生产过程存在多余的加工步骤;产品运输存在不必要的路线;原材料进货时间没有合理规划,造成不必要的等候;产品出售提供给客户不必要的服务。这些行为都对制造业的利润有很大的影响,所以精益生产管理理念的主要任务就是对这些浪费现象进行整改。目前许多的制造业在技术方面没有太大的区别,所以制造业管理理念的先进程度很大程度决定着一家企业的未来,不断进行精益生产管理理念的创新必不可少。在过去的几十年里精益生产管理理念已经改变了许多企业的发展轨迹,大量的精益生产管理理念运用案例让许多的制造业明白了精益生产管理理念的重要性,所以制造业不断运用精益生产管理理念以及对精益生产管理理念的创新来帮助企业在未来的发展。 二、精益生产管理理念的内涵 精益生产管理理念虽然不断发展成为企业经营的思想、模式,但是精益生产管理理念想要发挥长期稳定的优势,需要企业中的高层管理者和一线员工共同的参与,以及结合企业精益管理未来的发展模式。通过运用“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原则,将企业中的各级人员如:一线员工、基层管理者、中层管理者、高层管理者、领导五个方面进行相互了解、相互帮助,并且有条理、有目标的来对精益生产管理理念进行推动,另外企业还可以搭建企业全员参加的平台,通过将全体员工各类精益思想和精益工具进行共同的整理分析来降低企业产品生产中的浪费,帮助企业进行可持续发展。 三、精益生产管理理念对烟草企业的影响及运用分析 3.1 对生产制造的影响 精益生产管理理念对于制造业的生产工艺来说具有深远的营销帮助,许多国内外一流的制造业都运用了精益生产管理理念,这样不仅可以帮助整个制造业提升各类产品的内外价值和市场知名度,还能够帮助制造业的生产工艺有更加精益的管理模式,通过针对产品制造过程中的收购原材料、筛选原材料、产品的库存、产品的质量控制、技术人员的技能培训等方面进行精益管理,来提升制造企业整个的生产工艺和效率。在传统的制造业中,产品生产过程所运用的思维和理念都比较落后,导致制造业产品在生产过程中的每一环都链接的不够紧密,造成了许多方面影响着产品的生产成本的情况发生,让各类产品的质量把控达不到标准,并且还会伴随许多产品滞销的情况。随着精益生产管理理念在各类制造业中的不断运用,不仅让产品制造的过程中每个环节更加的紧密,还让企业各个部门之间的联系越来越多,充分发挥出各部门的职能和协调能力,大大降低了产品的生产成本,这也是目前我国许多制造业运用精益生产管理理念的原因。 3.2 对产品物流的影响 根据近几年对我国有名的几家制造企业的物流调查可以发现,许多企业在进行物流管理中存在着一些急需解决的问题,例如一些制造企业的设备使用年限过长,设备跟新换代不及时、企业物流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不达标、没有发展信息化的物流管理体系等,并且一些制造企业采用自己建设的厂房来进行产品的存贮,无法让厂房有较高的使用率。所以面对这些情况,企业可以通过运用精益生产管理理念来进行物流的精益化管理,保障物流部门能够提高企业的关注和重视程度,帮助增大企业的物流部门在整个产品品牌的影响力。通过优化产品企业的物流配送系统,不仅可以帮助控制企业的物流人员数量,还可以提高每一位物流人员的综合素质,让企业的物流部门能够进入企业的内部管理,另外精益生产管理理念能够帮助产品制造企业在进行物流的过程中更好的衔接以及运用更加科学化的运输模式,提高企业存贮仓库的使用率,降低企业整个物流的成本,这对于提高企业的利润增长以及未来的战略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3.3 对制造业发展的影响 精益生产管理理念不仅对于企业产品的生产过程具有重要的意义,还对于企业上游的产品原料有很多有利的帮助,通过将精益生产管理理念运用到产品原材料的采集过程中,可以很大程度的提高产品原材料质量以及品质,帮助增加企业产品在客户心目中的形象,对企业未来更大的发展做铺垫,并且对于产品原材料的发展来说,精益生产管理理念可以帮助降低原材料的生长周期,以及土地使用率,通过针对不同地区的气候来进行原材料品种选择,增大每年产品原材料的产量。精益生产管理理念能够帮助产品在原材料采集过程中,运用更为现代化的方式,以及更加可控化的模式,降低产品原材料的收购时间和价格,通过从效率、质量、产业等多方面的提升,来帮助制造企业健康、稳定的发展。 3.4 对产品营销模式的影响 精益生产管理理念不仅仅可以运用到制造业的生产和工艺加工发面,还可以对制造业的营销模式有很大的提升,通过将精益生产管理理念与制造业的营销策略相结合,更加清楚、详细的了解到消费者的产品需求以及对产品品牌的信赖程度,帮助企业加深在消费者心目中的形象。精益生产管理理念正是通过提高企业在消费者心中的信赖程度,来不断扩大企业的消费群体,让企业产品的营销更加的具有成效性和适应性。21世纪对于制造业来说可以看成是品牌和营销息息相关的时代,通过不断提高企业产品的营销方式来加强企业产品的产品销

成本管理任务计算题答案完整版

成本管理任务计算题答 案 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

1.某车间生产甲、乙两种产品,共耗原料2000千克,单价20元,原料费用合计40000 元。本月投产甲产品300件,乙产品200件。甲产品单位消耗定额10千克,乙产品为25千克,要求采用材料定额耗用量的比例分配材料费用。 答:材料费用分配率=40000÷(300×10+200×25)=5 甲产品应分配负担原料费用=3000×5=15000元 已产品应分配负担原料费用=5000×5=25000元 2. 某种产品经两道工序完成,原材料随加工进度陆续投入。原材料消耗定额为:第一道 工序70%,第二道工序30%。月末在产品数量为:第一道工序300件,第二工序300件。该月完工产品140件。月初和本月发生的费用为:原材料费用2900元,加工费用1350元。 要求:(1)计算该种产品两道工序的完工率。 (2)计算该种产品月末在产品的约当产量。 (3)按约当产量比例分配计算完工产品和月末在产品的原材料费用和加工费用。 (4)计算完工产品和月末在产品的成本。 答: 1、完工率:70%×50%=35% 2、第二工序:70%+30%×50%=85% 2、约当产量:第一工序300×35%=105(件)第二工序:300×80%=255(件) 3、原材料费用分配率=2900÷(140+360)=元(件) 完工产品材料费用=140×=812元 在产品材料费用=360×=2088元加工费分配率:1350÷(140+360)=元(件) 完工产品加工费=140×=378元在产品加工费=360×=972元 4、完成产品总成本=812+378=1190元在产品总成本=2088+972=3060元

精益生产宣传工作如何做好

精益生产宣传要怎么做?怎么样做才能算是做好? 一、员工需求(岗位价值分析) 1、工资能不能高一点,工作会不会越来越轻松,环境有没有改善 2、技能可不可以提升(精益生产要不要我多会几项技能) 3、自我展示(有些员工希望可以有自我展示的机会,可以得到领导的肯定) 4、提出的意见有没有得到落实,有没有人帮忙解决(如果提出来的意见很久都没有得到落实就不愿意再提) 5、了解精益生产怎么开展,大家都在做什么,自己怎么样能参与到精益生产中去(看看自己的课长、组长都有没有在做,是不是敷衍了事) 二、宣传 员工的这些需求要我们做很多项工作,我们以宣传为例子,通过以结果为导向来开展工作,我们想要的结果就是要员工去看,想让员工乐意参与、学习精益。员工最想看的是和他们息息相关的,他们感兴趣的,即他们的需求,所以我们对应的宣传工作就是为了满足他们的需求展开。 三、展开方法 1、精益成果展示专栏(成果展示要与员工工资相挂钩,改善前一天工资多少,改善后有没有多一点,劳动强度有没有下降一点,灰尘有没有少一点, 拿一样的工资工作时间是不是会短一点,工作会不会开心一点) 2、精益知识专栏(老师培训的技能工艺符号、识别浪费、后面还有快速换模,员工心得、员工演讲这些都可以供大家学习) 3、员工展示专栏(我们有评选优秀员工,都是有事迹的,还要对先进员工的演讲进行录像到时候在元宵晚会上放) 4、员工建议专栏(最好能在各个课内设有一个员工建议栏,员工有什么建议或有什么需求要课长解决的都可以写在上面,有完成的就打钩没有完成的 就打叉,看看我们干部是不是有真正落实执行员工建议) 5、监督专栏(把各个小组的上周完成情况以及是否合格还有下周计划、加分规则、加分明细都黏贴出去,让大家一起来监督) 6、建立微信群(能全员参与,沟通、工作起来效率更高,更方便) 7、员工访谈(定期要对员工进行访谈,了解他们对我们的宣传是否满意,还有什么需求我们没有提供,还想看到什么,工作的是否顺畅) 四、总结 今后其它各项工作也这样展开,一个月或半个月做好一项工作,这样坚持一年后我们的工作就会有进步。

精益生产管理体系

精益生产管理体系 一、目的 为了改善现场物流,提升现场质量水平;改善现场生产应急处理速度,减少生产过程各种浪费,提高生产效率;减少库存及资金积压,降低运营成本;改善作业流程,缩短生产周期,提高交付效率;特指定此方案,并把本方案作为公司精益生产管理的纲领性文件。 二、方针 做好计划、快速反应、着重效率、保证交期。 三、目标 建立全面的精益生产管理体系,通过从5M1E各方面改善,持续优化QCDS(Q:质量、C:成本、D:交货期、S:现场),并最终降低生产制造成本,提升产品质量水平,以达到提升企业市场竞争力,各项生产指标达到或超越公司的经营目标。 四、管理者代表 生产计划经理作为精益生产管理的管理者代表,代表公司建立和完善精益生产管理体系,明确各部门职责和目标,推动全面精益生产体系各环节的工作,并检查考评,以达到公司的盈利目标。 五、思路 建立和完善精益生产管理体系,确保盈利目标完成、包含3个方面内容。 1、体系层面:建立致力于消除浪费,以缩短生产和交货期,通过消耗尽可能少的资源来生产出高品质产品的精益生产理念,按照精益六西格玛的理论,做好人效管理,机具及低耗品管理、现场管理、现场应急管理等,完善精益生产体系,使其系统全面。 2、落实层面:针对体系规定内容,研究如何有效的落实,采用何种方式更有效,让员工养成良好的执行习惯,强化成本意识,建立生产预警机制。 3、改进层面:针对精益生产过程中存在的具体问题,采用精益六西格玛工具,做好生产管理项目的持续改进工作。 六、具体措施

1、体系层面 1.1职责及考评:明确各相关部门和岗位职责及KPI指标,明确部门职责、预警机制以及考评办法。 1.2 生产管理:制定生产计划,按照计划准时生产。 1.3 人效管理:规范公司生产力管理体系,建立和完善标准工时库,完善生产力异常分析及改善机制,以及标准人力配置及人效控制等,确保公司人效管理规范化。 1.4 设备、治具及低耗品管控:做好新品试制及量产设备、治具的准备工作;做好设备、治具的预防管理工作;做好设备、治具故障应急处理工作;做好设备、治具故障处理后的分析及档案管理工作;做好低耗品的管理及费用控制工作。 1.5 现场管理:明确现场6S管理内容及标准,以规范公司现场管理及劳动纪律。 1.6 现场应急管理:针对现场发生生产紧急情况,建立生产应急处理流程,及时从5M1E 各个方面进行应急处理,及时恢复生产,减少制程浪费。 2、落实层面 2.1 明确KPI指标:把生产的相关指标作为KPI指标与部门和岗位挂钩。 2.2 制度流程掌握:做好制度流程培训,并考试,确保每个相关岗位知道干什么,怎么干。 2.3 建立预警机制:对即将出现的问题建立预警机制,明确问题的分级处理流程。 2.4 事件考评:流程制度节点明确工作要求,不定期抽查制度流程执行情况,对未按照制度流程要求的执行的当事人,按照公司流程制度规定进行考核。 2.5 定期沟通:每周定期做好生产相关工作检查和沟通。 3、持续改进 3.1每月生产计划组完成生产管理简报,挖掘问题,明确责任人。 3.2针对客户或内部目标要求,采用精益六西格玛工具,利用项目方式对生产进行持续改进。 3.3持续跟进降本项目改进情况。

工序标准化管理

工序标准化管理 工序是产品形成的基本环节,工序质量是保障产品质量的基础,工序质量对产品质量、生产成本、生产效率有着重要影响。企业要寻求质量、成本、效率的改善,提高工序质量是关键。 工序标准化作业对工序质量的保证起着关键作用,工序标准化在工序质量改进中具有突出地位,工序质量受5M1E即人、机、料、法、环、测六方面因素的影响,工作标准化就是要寻求5M1E的标准化。本人总结归纳出人、机、料、法、环、测六方面的标准化要求,供借鉴。 一、生产人员(人) 1、生产人员符合岗位技能要求,经过相关培训考核。 2、对特殊工序应明确规定特殊工序操作、检验人员应具备的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考核合格者持证上岗。 3、对有特殊要求的关键岗位,必须选派经专业考核合格、有现场质量控制知识、经验丰富的人员担任。 4、操作人员能严格遵守公司制度和严格按工艺文件操作,对工作和质量认真负责。 5、检验人员能严格按工艺规程和检验指导书进行检验,做好检验原始记录,并按规定报送。 二、设备维护和保养(机) 1、有完整的设备管理办法,包括设备的购置、流转、维护、保养、检定等均有明确规定。 2、设备管理办法各项规定均有效实施,有设备台账、设备技能档案、维修检定计划、有相关记录,记录内容完整准确。 3、生产设备、检验设备、工装工具、计量器具等均符合工艺规程要求,能满足工序能力要求,加工条件若随时间变化能及时采取调整和补偿,保证质量要求。 4、生产设备、检验设备、工装工具、计量器具等处于完好状态和受控状态。 三、生产物料(料) 1、有明确可行的物料采购、仓储、运输、质检等方面的管理制度,并严格执行。

2、建立进料验证、入库、保管、标识、发放制度,并认真执行,严格控制质量。 3、转入本工序的原料或半成品,必须符合技术文件的规定。 4、所加工出的半成品、成品符合质量要求,有批次或序列号标识。 5、对不合格品有控制办法,职责分明,能对不合格品有效隔离、标识、记录和处理。 6、生产物料信息管理有效,质量问题可追溯。 四、工序管理(法) 1、工序流程布局科学合理,能保证产品质量满足要求,此处可结合精益生产相关成果。 2、能区分关键工序、特殊工序和一般工序,有效确立工序质量控制点,对工序和控制点能标识清楚。 3、有正规有效的生产管理办法、质量控制办法和工艺操作文件。 4、主要工序都有工艺规程或作业指导书,工艺文件对人员、工装、设备、操作方法、生产环境、过程参数等提出具体的技术要求。 5、特殊工序的工艺规程除明确工艺参数外,还应对工艺参数的控制方法、试样的制取、工作介质、设备和环境条件等作出具体的规定。 6、工艺文件重要的过程参数和特性值经过工艺评定或工艺验证;特殊工序主要工艺参数的变更,必须经过充分试验验证或专家论证合格后,方可更改文件。 7、对每个质量控制点规定检查要点、检查方法和接收准则,并规定相关处理办法。 8、规定并执行工艺文件的编制、评定和审批程序,以保证生产现场所使用文件的正确、完整、统一性,工艺文件处于受控状态,现场能取得现行有效版本的工艺文件。 9、各项文件能严格执行,记录资料能及时按要求填报。 10、大多数重要的生产过程采用了控制图或其它的控制方法。 五、生产环境(环) 1、有生产现场环境卫生方面的管理制度。 2、环境因素如温度、湿度、光线等符合生产技术文件要求。 3、生产环境中有相关安全环保设备和措施,职工健康安全符合法律法规要求。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