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世界新闻史论文

世界新闻史论文

世界新闻史论文
世界新闻史论文

武汉大学新闻专业世界新闻史论文

题目战争新闻的真真假假

姓名卓趱

所在学院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刑事司法学院

专业班级边防管理0901

学号 0905030102

指导教师林婕

日期 2011年 5 月 2 日

摘要:世界历史能够不断的向前发展,其中一个主要的原因就是战争的推动,是战争把人类推到十字路口,然后又是再事人类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绝地反击。在战争中新闻的传播对战时则又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是新闻的力量,把战争的信息传播到世界的各个角落,进而使人们作出各种战时的准备。新闻与战争的关系,就是战争为新闻提供了报道的素材,而新闻则又为战争提供了必要的信息保障。

关键词:世界历史新闻战争诺曼底登陆日本西方失实的战争新闻原则

一.战争中的新闻报道和宣传

1.诺曼底登陆中的新闻谎言

在6月6日登陆时,BBC广播电台向诺曼底地区的抵抗组织播发了大量暗语指示,要求他们破坏铁路、公路、桥梁、通信线路,协助配合盟军的登陆。而在6月9日,诺曼底的激烈战斗正处在关键时刻,BBC又向法国加莱、比利时、荷兰的抵抗组织播发大量暗语指示,要求他们按预定计划,袭击交通线、德军指挥通信中枢,配合即将开始的加莱登陆。为防止德意从爱尔兰获得情报,英美迫使爱尔兰关闭了德、意驻爱使馆,并没收其无线电设备。对民间新闻报道实行严格的新闻检查,所有报道都必须经多道检查才可登报。禁止记者向海外发报,禁止出口报纸杂志,以防德国从中获取情报。就这样在一系列的谎言新闻和严密的新闻保护措施之下,盟军才得以顺利的从诺曼底登陆,给德意志以沉重的打击。

2.战时日本的新闻媒介的战争宣传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一场主体战争,它不仅是作战双方军事力量的对抗,而且还是双方经济、政治、精神、宣传的综合性交量。日本的新闻媒介对于这场战争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为了推进战争,实现举国一致的战时体制,新闻界内部实行了战争动员,主动地与政府、军部相配合一服从它们的统治。各新闻机构派出了大量的战地记者。和纳粹的报刊宣传一样,日本新闻媒介在战争报道方面,也善于歪曲事实,掩盖真实,欺骗民众。它们完全按军方公告发表消息对日军的

失败、残暴行为等对日军不利的消息,一切加以封锁。掩盖事实真象还表现为夸大成果,缩小已方的损失。在对内进行欺骗性宣传的同时,日本NHK 还利用20 多种语言对欧洲、美洲、亚洲各国广播,并且在战领地建立电台。日本新闻媒介对于第二次世界大战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二.西方传媒战争报道中的缺失

1)真实性的缺失

英国参议员海勒姆?约翰逊早在1917年就指出;“在战争中,事实的真相是最值得怀疑的”,真实性总是战争的“第一个受害者”。如果说交战方必须使用兵不厌诈﹑声东击西、蓄意造假等战争手段的话,那么,传媒在与军方合谋之后无疑会对新闻的真实性带来严峻的考验。比如,在第一次海湾战争中,在多国部队进攻科威特的方向和登陆方式问题上,记者就同军方保持了一致以迷惑敌人。此外,在2003年的伊拉克战争中,英美媒体为了配合政府和军方炮制了许多诸如“斩首行动”已经把萨达姆炸死、英国“卓越号”核潜艇从水下想伊拉克发射导弹、巡航导弹如何精确打击目标而没有伤及无辜平民等让后来披露的信息不攻自破的假新闻。西方媒体特别是参战国媒体制造出来的假新闻数不胜数。

2)客观性的偏离

西方媒体一直自称其报道是“不偏不倚、公正客观”的,但分析西方媒体的战争报道可以看出其报道是带有明显的主观倾向性的。在伊拉克战争中,美国媒体在新闻报道中加入了大量“爱国主义”的感情色彩。比如,前线记者用“我们”代表“军方”,报道明显偏颇。此外,他们有意识的进行“选择性报道”,展示出来的是一副美军在伊拉克如何受欢迎的图景,而对伊拉克平民的伤亡画面却几乎没有涉及,所谓的客观中立只是一件美丽的外衣。或许,要求西方传媒在战时做到完全的客观中立是不可能的。

3)自由性的虚无

自由的采访和自主的报道是媒体工作者的权力,也是实现新闻真实性和客观性的重要保证。新闻自由是西方传媒一直自诩的,然而,

在战争期间,军方往往会严格限制进入战争区域的记者。在伊拉克战争中,允许进行“嵌入式报道”的记者必须遵守美方定下的“三不准”规定,即“不准问美军和英军的伤亡情况;不准问与目前的军事行动有关的问题;不准问与今后军事行动计划有关的问题”。可见,传媒要介入到战争中去报道是要受到很多限制的,西方国家所标榜的新闻自由是虚伪的。

三.世界失实的战争新闻报道

1.攻占乌姆盖斯尔

3月20日19时30分,一条消息传遍全球:联军占领了伊拉克惟一的深水港口乌姆盖斯尔。但是,英国独立电视台记者马克·奥斯丁马上对这一消息提出了质疑,他援引伊拉克政府的消息报道说,乌姆盖斯尔根本就没有被占领。

2.伊军第51师投降

21日深夜,美军抢先发布消息说,美军已经在巴士拉接受了伊军第51师8000名官兵投降。但是美军23日才发现,所谓率部投降的指挥官其实只是一个低级军官,他假冒身份只是希望获得优待。

2.伊军队屠杀部落成员

3月27日14时,据伊拉克北部库尔德人控制区发回的消息,几百名部落百姓在基尔库克市附近的一个村子遭到了伊拉克军队的屠杀。但是,到了3月28日,没有关于这一屠杀事件的后续报道,因为根本就没有这回事。

四.穿梭在战争中的新闻工作者

1.塔拉斯·普罗兹尤克

35岁,原籍乌克兰,路透社摄像师,在巴勒斯坦饭店第17层和路透社驻巴格达记者站所在的第15层被美军坦克炮弹击中后受

重伤,在送往医院途中死亡。

2.迈克尔·凯利

《华盛顿邮报》评论专栏作家兼《大西洋月刊》杂志编辑,跟随美国陆军第三步兵师向巴格达机场行进途中死于车祸。

3.加比·劳多

48岁,英国独立电视新闻公司记者,在独自一人爬上位于伊拉克北部库尔德人聚居的苏雷曼尼亚镇的一家旅馆的屋顶了望时不小心坠楼身亡。

伤亡新闻记者 如图一

( 图一 )

五.战争中的新闻报道应该坚持的原则

1.是客观性原则

客观性是一种使新闻工作者将事实隔离于观点、从而避免个人偏见的规定,或机制,它要求新闻工作者站在中立的(neutral)立场上,以客观性的方法报道新闻、反映观点。记者在报道时要按照“新闻价值”的中立标准而非个人好恶进行选择。而由于战争在人类的历史上所起到的作用的不同寻常,所以对战争的新闻报道更应该坚持客观性原则。

2.是真实性原则

记者在报道时必须真实地反映客观事物的原貌,这是新闻报道最基本的要求。真实性是新闻报道的灵魂。

3. 是独立性原则

媒介乃社会之公器,媒介应该完全独立于各种势力之外,服务全体人民,而不仅限于服务政治或经济利益集团。一旦一个媒体被某一政治或者经济集团所控制,那么它就失去了作为一个媒体所应该具备的一切价值所在。

4.是自由性原则

媒介应该充分享有采访、报道、出版等方面的自由,记者的合法权益得到切实地保障。只有充分的保障新闻的自由性原则,充分的保

24681012

障记者的合法权益,才能使记者敢于报道真实的新闻,才能够然真相大白于天下。

六.总结

1、新闻不等于真相

传播理论指出,传媒构造出来的虚拟环境与现实环境具有一定的差距,新闻报道并非是客观世界的真实反映。也就是,新闻不可能等同于真相。因为,“新闻的作用在于突出一个事件,而真相的作用则是揭示隐藏的事实,确立其相互关系,描绘出人们可以在其中采取行动的现实画面。”同样地,战争新闻并不能揭示战争的真实面目。由于受到国家/政府的软硬双重监管,以及媒体意识形态和运作规则乃至传者个人的价值观和专业素养等因素的影响,西方传媒的战争报道并没有客观公正真实的反映出战争的真实状态,也就是,“战争的本来面目并非像我们从媒体上看到的、听到的那样”。

2、战争不应该使新闻倒退

军事技术、传播技术在飞速发展,但西方传媒在现代战争报道中并没有获得更多的新闻自由,相反,新闻自由受到了巨大的限制。同时,新闻的真实性客观性也并没有因技术的进步而得以提高,反而受到了极大的伤害。如果说战争的特殊性必然以牺牲新闻的本质作为代价,那么,在日后的战争报道中,新闻将不能再称之为新闻,战争报道也就失去了存在的必要。战争不应成为新闻不“自由”或新闻报道背离客观真实的挡箭牌。不管是和平时期还是战争时期,新闻工作者都应以独立、超然的方式进行报道,新闻报道都应遵守客观公正真实的基本原则,惟有如此,新闻业才能健康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简明世界新闻通史》张昆编著(武汉大学出版社)

2.《公众舆论》(美)李普曼著;阎克文、江红译(上海人民出版社)

3. 《世界新闻史大事记》陶涵主编(人民日报出版社)

4.《诺曼底登陆》(英)威尔.福勒(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5.《世界新闻传播史》陈力丹著(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英国史-新闻史考试重点

英国史 第六章英国的新闻传播事业 第一节早期的报业与封建压制 1. 威廉.卡克斯顿:1476 英国第一家印刷所英国印刷术的先驱 英国广告的创始人翻译家和出版家,1481年出版了第一本图解的英文百科全书《世界镜鉴》。 2. 巴特:1605年,出版不定期新闻书《约克郡谋杀案》 《每周新闻续编》,连续出版23期以上,标志着英国报业的又一进步。 《国会新闻》的编辑工作被认为是英国第一位报人。 3.《每周新闻》:英国第一家定期刊物。这也是news 作为“新闻”之意,第一次用于刊名,从此流行开来。 4. 皇家特许制度:英控制印刷出版的措施。1528年,英王亨利八世下令限制印刷业的发展,1538年正式建立皇家特许制度,规定所有出版物均须经过特许,才可出版。1557年,玛丽女王下令成立皇家特许出版公司,规定只有经过女王特许的印刷商才能成为公司的会员,只有公司会员和其他特许者才能从事印刷出版。 5. 星法院:1570年,伊丽莎白女王将参议院司法委员会独立为皇家出版法庭 ,即"星法院",以加强封建统治。星法院颁布特别法令,也就是著名的“星法院法令”,严厉管制出版活动,如一切印刷品均须送皇家出版公司登记等。该法令一直维持到1640年,在54年间成为英国出版自由最大的桎梏。 第二节资产阶级革命中的报刊 一. 革命爆发初期(1640-1649) 1.这一时期出现了两类相互对立的报刊,国会派报刊和保皇派报刊。而其中国会派报刊占大多说。典型代表: 《国会纪闻》主办人塞缪尔.派克被称为英国第一大记者。 《信使报》时代:保皇派这一时期出版的反击国会派的报刊都是以此为名。 3. 约翰.利尔本: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的平均派领袖,也是杰出的出版自由战士。平均派是城市小资产阶级和农村中下层农民利益的代表 他坚信天赋人权,其著作从人权的观念出发,提出取消国王和上议院 ,呼吁自由,民主.实现信仰自由等要求。他被称为“生而自由的约翰”。 二. 克伦威尔独裁时期(1649-1658) 这一时期是报业的发展低潮。皇家特许公司恢复特权。 在克伦威尔的军事独裁下,只允许出版两种官方报纸:《政治信使报》和《公众情报者》。这两种周报的主编同为奈德海姆。他在伦敦创办英国第一家以刊登广告为主的《公共广告》周刊,被认为是广告报的始祖。 三. 斯图亚特王朝复辟时期(1660-1688) 1. 这一时期保皇派的两份报纸被指定为官方刊物,《国会情报员》和《大众信使》。 2. 1662年,又颁布“特许制法令”,严厉管制报纸,并发行新的官报——《牛津公报》。 3. 《牛津公报》:1665年创刊,是英国历史上第一张报纸。他改变 了过去新闻书的形式,为单页两面印刷。逢周一周四出版。第 二十四期起迁回伦敦,改名《伦敦公报》。后又改为每周四次

热能与动力工程热泵毕业设计

前言 我国每年大约有20亿平方米的建筑总量,接近全球年建筑总量的一半,建筑能耗约占全国社会终端总能耗的27.6%,因此建筑节能势在必行。可再生能源在建筑中的应用是建筑节能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地源热泵系统作为可再生能源应用的主要途径之一,同时也是最利于与太阳能供热系统相结合的系统形式,近年来在国内得到了日益广泛的应用。 在大型商业建筑和公用建筑中,合理空调方案的确定是个至关重要的问题。按负担室内空调负荷所用介质分类,空调系统可分为全空气系统、全水系统、空气-水系统和冷剂系统。每种空调系统都有各自的适用性,对于建筑空间大,易于布置风道且对室内温、湿度洁净度控制要求严格的场合,适合用全空气系统。全水系统适合用于建筑空间小,不易于布置风道的场合。空气-水系统适用于室内温、湿度控制要求一般且层高较低,冷、湿负荷也较小的场合。对于空调房间布置分散,要求灵活控制空调使用时间且无法设置集中式冷、热源的场合适合用冷剂系统。 通过毕业设计消化和巩固大学四年学习的本专业全部理论知识和实际知识,并将它应用到工程实践中去解决工程的实际问题,熟悉有关的技术法规内容,培养施工设计的思维能力和制图技巧及对工程技术的认真态度。

第1章概述 1.1建筑概况 1.1.1设计地点 山东省青岛市。 1.1.2建筑物土建资料 见土建资料图纸。 1.1.3 建筑物使用功能 本次设计为商住两用建筑,一到五号楼。本次设计不考虑住宅部分。总占地面积约为8000㎡,空调面积为约18807㎡。楼底部作沿街店铺,小区配套服务设施,及设备用房。台湛路一层二层做商场,延安三路一层二层作沿街商铺。工程地下室作为地下车库。 1.1.4 建筑物的周围环境 本设计建筑物位于青岛市市北区,延安三路与台湛路交界处。 1.1.5 建筑物所在地区土质资料 根据勘探井的资料得知设计地点土质为粉质粘土,轻微潮湿,土壤导热系数为1.8 W/(m.K)左右,且地下八十米以上是非岩层地带,土壤导热情况良好,适合于作为热泵系统的冷热源。 1.2土壤源热泵 1.2.1 热泵系统的特点 a. 热泵空调系统是利用低位再生能的热泵技术,其特点如下: (1)用能遵循了能量的循环利用原则,避免了常规空调系统用能的单向性。所谓用能的单向性是指“热源消耗高位能(电、燃气、油与煤等)——向建筑物内提供低温的热量——向环境排放废物(废热、废气、废渣等)”的单向性用能

新闻学概论复习重点内容

《新闻学概论》期末复习重点 绪论 第一节 1.从新闻学的内容来说,大致可以分为理论(新闻理论)、历史(新闻史)、应用(新闻业务、媒介管理与经营)三部分。 2.中国新闻学的发展和代表性着作:中国的新闻学在20世纪20年代初步形成。 徐宝璜的《新闻学大纲》1922、邵飘萍的《实际应用新闻学》1923、戈公振的《中国报学史》1929三本着作构筑了中国新闻学的基础框架。 第一章新闻活动 1.关于新闻活动的两个观点:1.新闻活动是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 2.新闻活动是人类求生存图发展的需要 (分析:观点1:在社会生活中,除新闻事业(报纸广播电视)外,人们还通过其他各种途径(交谈、短信、报告……)来相互传递新闻。这说明在人们相互之间的交往中,相互传递新闻的活动普遍地、持续地进行着。因此,了解和传播新闻这样一种新闻活动是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从广义上说,新闻活动不限于和大众传播工具的直接接触,还包括人们为沟通客观世界新近变动的情况所进行的一切活动。在当今世界上的任何国家、任何阶级、任何行业,每天都需要获取一定的新闻,才能在社会中求得生存,去求得发展。如:政党、企业、军事、科学、个人。

观点2:1.无论是统治阶级还是被统治阶级,都必须要有一定数量的新闻才能生存下去。从事新闻活动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了解客观世界的变动。 2驱使人们不由自主地从事新闻活动的原因是人类相互之间的联系和客观世界的永恒变动。其他:社会条件的改变,引起人类社会交往密切程度的提高,各行各业、各个阶级、阶层、整个社会对新闻的需求量增加。同时,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人类相互之间的关系越密切,社会的变动就越剧烈。社会变得越剧烈,所产生的新闻就越多;人类之间的关系越密切,社会对新闻的需求量也越大。) 2.结论:变动产生新闻(环境)关系决定需要(社会) 3.新闻活动的渠道:一、亲身传播(言语、文字、体态、信号)(定向) 特点:信息传播有明确的对象,属于定向传播。 优点:信息传播的针对性强、反馈快、互动快,可以迅速调整传播内容和方法。 缺点:传播面窄,传播速度慢,保真度差 二、大众传播(报纸广播电视网络媒体等媒介)(无定向) 特点:面向全社会传播信息,没有明确的传播对象,所以是一种无定向传播。 优点:传播速度快、传播面广,保真度好。 缺点:反馈很慢,互动性差

热能与动力工程设计毕业论文

热能与动力工程设计毕业论文 目录 目录 (1) 1 前言 (1) 1.1 概述 (1) 1.2 设计容 (2) 1.3 原始资料 (2) 2水轮机总体结构设计 (4) 2.1绘制轴面流道图 (4) 2.2座环设计 (5) 2.3蜗壳 (7) 2.4尾水管 (7) 2.5活动导叶及导水机构装置零件 (7) 2.5.1 活动导叶翼型 (7) 2.5.2 导叶结构系列尺寸和轴颈选择 (9)

2.5.3 导叶的密封结构 (10) 2.5.4 导叶轴颈密封 (12) 2.5.5 导叶端面抗磨板 (13) 2.5.6 导叶止推装置 (13) 2.5.7 导叶套筒 (14) 2.5.8 导叶轴套 (15) 2.5.9 导叶臂 (18) 2.5.10导水机构装配尺寸 (20) 2.5.11导叶传动机构 (21) 2.5.12 连接板 (21) 2.5.13套筒 (23) 2.5.14 叉头销 (23) 2.5.15 叉头 (25) 2.5.16 连接螺杆 (26) 2.5.17 剪断销 (26) 2.5.18 分半键 (27) 2.5.19 端盖 (29) 2.5.20 补偿环 (30) 2.6控制环 (31)

2.6.1 控制环尺寸(总体) (32) 2.6.2 控制环(大耳环处) (33) 2.6.3 控制环(小耳环处) (33) 3主轴及其附属部分 (34) 3.1 主轴结构设计 (34) 3.1.1 连轴螺栓 (36) 3.1.2 水导轴承 (39) 3.1.3 主轴密封 (42) 3.2操作油管 (44) 3.3转轮部分 (45) 3.3.1 叶片 (45) 3.3.2 转轮体 (46) 3.3.3无操作架转桨机构 (46) 3.3.4 叶片密封装置 (47) 3.4底环 (47) 3.5顶盖和支持盖 (48) 3.6真空破坏阀 (49) 4导水机构传动系统总设计 (50) 4.1 确定导叶开度 (50)

西方新闻传播史讲义

西方新闻传播史讲义贺新颖 目录 第一章新闻传播的诞生与发展…………………………………… P02 第二章新闻事业的“创世纪”…………………………………… P07 第二章 18世纪:革命烽火与新闻传播…………………………… P13 第四章 19世纪(上):大众化报刊的勃兴…………………… P23 第五章19世纪(中):通讯社的兴起与发展………………… P32 第六章19世纪(下):黄色新闻的泛滥……………………………… P39 第七章 20世纪(上):电子媒介之广播篇………………………… P44第八章 20世纪(中): 电子媒介之电视篇……………………… P51

第一章新闻传播的诞生与发展 Chapter One The Origin and Development of Journalism and Communication 第一节人类社会与新闻传播 第二节新闻传播的早期历史 第三节文字传播时代 第四节印刷传播 第一节人类社会与新闻传播 ★新闻传播是怎么产生的? ★新闻传播与社会的关系 新闻传播是怎么产生的? 一、新闻定义 西方 “It is not news when a dog bites a man, but absolutely news when you find a man bites a dog.” “ Oh!My god!” 中国 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 二、传播定义 the process of establishing a commonness or oneness of thought between a sender and a receiver ——Wilbur Schramm The Process and Effects of Man Communication 信息的交流与分享。 甘惜分主编《新闻学大辞典》 人类的思想、观念、情况等社会信息的交流。 《中国新闻实用大辞典》 三、新闻传播产生于社会生活的需要 (一)生存的需要——报道消息、提供意见 第一个发现熊的人,侥幸未被熊吃掉,不论是为了警告趋避,或是为了纠合除凶,一定要去报告其他的人类。没有语言之前,便用手势报告——我们的文化,也就由此产生。 萨空了《科学的新闻学概论》 (二)生产的需要——相互交流 人是最名副其实的社会动物。不仅是一种合群的动物,而且是只有在社会中才能独立的动物。孤立的一个人在社会之外进行生产——这是罕见的事,偶然落到荒野中的已经内在地具有社会力量的文明人或许能做到——许多个人不在一起生活和彼此交谈而竟有语言发展一样,是不可思议的。 马克思《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卷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传播学考研陈力丹《世界新闻传播史》终极笔记

世界新闻传播史陈力丹 第十章现代新闻通讯业 一、“二战”之前的现代新闻通讯业 1、资本主义社会的新闻通讯业 ⑴美国的新闻通讯业 ①美联社的壮大:1900年美联社改组后将总部迁到纽约。一方面美联社与欧洲各大通讯社订立合同,交换电讯,传媒基础日益巩固。另一方面,美联社不断突破“三社四边协定”,蚕食其他通讯社的势力范围。 ②两社的创办: 1907年,美国合众社创立,创立者为美国的斯克里普斯报团。欢迎所有的新闻媒介成为自己的订户。合众社允许记者在自己的新闻报道上署名,并鼓励记者发展自己的新闻业务专长,形成自己的新闻报道风格。 1909年美国国际新闻社创立,创办者为赫斯特报团。 ⑵路透社的调整: 1899年路透去世,路透儿子赫伯特在1915年因妻病故而自设,赫伯特儿子休伯特死于战场。1916年路透社由独资公司改为股份有限公司。1941年彻底改制,成立信托公司管理委员会;信托委员会由来自伦敦、英国地方报纸的代表;由报联社与伦敦报纸发行人协会两家共有路透社,并订立了各方均要遵守的信托管理合同:①路透社不是一个盈利机构,永远不得为任何个人、集团、党派所有;②永远保持公正、自由、独立精神;③依靠契约向用户提供服务,供给的消息确实可靠,不偏不倚;④发展业务,保持世界领先地位。 ⑶哈瓦斯通讯社、沃尔夫社的衰亡 ①哈瓦斯通讯社: 20C后哈瓦斯通讯社仍在发展,1921年兼并了法国通用广告社,成为法国广告业最大的控制着。但是20C20’之后,哈瓦斯通讯社财政日趋恶化,越来越依赖于政府的补助,播发的稿子官方意志日益明显,被人视为半官方的通讯社。二战期间希特勒军队占领巴黎,哈瓦斯通讯社为德军接管,成为德国的宣传工具,1940年维希政权将其一分为三,哈瓦斯社灭亡。 ②沃尔夫通讯社: 1933年希特勒上台后,将沃尔夫通讯社与胡根贝格报团下属的联合通讯社合二为一,组建为德国新闻社,历史悠久的沃尔夫社随之灭亡。 ⑷一战前后,世界新闻通讯业的原有格局已被打破。一方面是新入席者势力强大,根本不守旧规;另一方面,原来新闻通讯社游戏规则的订立者没有发言实力。三社四边协定实际上已被打破,名存实亡。直到1934年11月,世界各主要通讯社齐集拉脱维亚首府里加,一致决定废除三社四边协定,恢复新闻通讯业的自由竞争局面。 2、塔斯社与其他新闻通讯社 ⑴塔斯社 1925年成立,全称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电讯社,是苏联的中央新闻机构。主要职责是向全苏联和国外发布一切有关苏联和外国的政经贸易及引起共同注意的消息。受苏联人民委员会领导,主要领导成员由其任命,实行社长负责制。20C30’~40’成长为世界性通讯社,在卫国战争和宣传苏联成就中发挥了重要作用。1971年被提升为政府部一级机构,

世界新闻史考试资料

世界新闻史 人类传播活动经历了哪些阶段? 口语传播、文字传播、印刷传播、电子传播、国际互联网传播 新闻信 指传递、交流信息的公私信件。它是西方古代历史上流传最广的手写传播形式,据记载,早在公元前500年,古罗马就有新闻信,直至西罗马帝国灭亡(公元476年),新闻信绵延不绝。因为这个国家幅员广阔、环绕地中海、地跨欧亚非,首都罗马和各省份、属地之间,无论是官方还是私人,都要靠新闻信保持联系。 官方的新闻信常有传递政情军情的性质。 私人的新闻信主要流行于上层社会,罗马共和国跑末期的政治家、哲学家和文学家西塞罗,一生就写过很多新闻信,记录了罗马的生活、外省行政、乡村情况,以及民间习俗、竞技游乐等。标志着世界上第一批职业新闻工作者的诞生,“新闻信”也成为世界上第一批新闻商品。 大众化报刊 兴起: 19世纪80年代后半期,在资本主义工业发展提供的必要的物质条件的基础上,由小报逐渐发展起来的报纸开始走上商业化的道路。 产生的条件:1、政治民主化的完成2、城市规模的扩张3、工商经济的发展4、交通电讯技术等的革命性变化 特点: ①几乎所有的大众化报纸,都没有例外地标榜自己是超党派独立报纸。②大众化报刊都维持了经济上的独立。③与政党报刊相比,大众化报纸大大地拓展了报道领域,尤其是地方新闻、社会新闻、人情味新闻以及煽情主义新闻。④由于是面向中下层读者,大众化报刊都显得通俗易恪、平易近人、生动活泼。⑤大众化报刊的定价远比政党报刊低廉。这正是大众化报刊得以迅速扩张的主要原因。

三社四边协定 法国哈瓦斯社、英国路透社和德国沃尔夫社三大通讯社自1866年开始展开竞争。它们的业务日益越过国界,而且同殖民扩张的进程相联系,经过十几年的激烈争夺,已把世界新闻市场分割完毕。为了确认既定事实和各自的垄断范围,1870年1月17日签订了“联环同盟”协定。协定以欧洲三大通讯社为主,美国的纽约联合新闻社虽然也参加了,但不能插足美国以外的地区,所以通常称之为“三社四边协定”。协定确定了各社采访和发布新闻的范围,并规定互相交换所采集到的新闻。这样划分后,四大通讯社又陆续把各自势力范围内的其他通讯社纳入,垄断了世界的新闻市场,迫使众多新闻机构只能从它们的唯一渠道获取新闻。这种状态一直维持到一战结束。1907年美国合众社诞生,这家新兴的通讯社自创立起便努力向拉丁美洲、远东及欧洲发展。因此美联社1914年退出“联环同盟”,开始向南美及远东地区争夺市场。此外1909年,赫斯特创办国际社,该社发展至1930年也成为世界通讯社。因此,1934年各大通迅扯在拉脱维亚首府里加开会,宣布废除过去一切协定,完全遵循新闻自由的原则,由各通讯社根据自己的需要和实力发展业务。这样,通讯领域也和报纸一样,回复到了自由竞争的时代。 (哈瓦斯社:法国、瑞士、意大利、西班牙、葡萄牙、埃及(与路透共享)、中美洲、南美洲 路透社:大英帝国、埃及(与哈瓦斯共享)、土耳其、远东 沃尔夫社:德国、奥地利、荷兰、堪萨的纳维亚、俄国和巴尔干各国 纽约联合新闻社:采集的新闻经由伦敦供给欧洲三社,欧洲三社发给美国的消息也只供给该社。) 《金融时报》 创办于1888年,主要报道金融、财政、工商业消息和与经济有关的国内外政治动向,使一张全国性经济金融报纸。政治上倾向保守,是伦敦金融界的喉舌,该报还报道世界上一些银行和公司企业的业务状况,经常通过企业家的活动情况来研究世界形势,注重国际新闻报道,评论风格严肃。经常附加特刊,专门介绍世界各国政治情况和经济发展的统计资料,在国内外金融经济界具有一定权威。在订户方面“重质不重量”,销数不多,但几乎全世界大企业都订这家报纸。

热能与动力工程毕业论文

热能与动力工程毕业论文

热能与动力工程毕业论文题目:热轧板厂180t/h 蓄热式步进加热炉设计 专业:热能与动力工程

摘要 本设计题目是包钢热轧板厂180t/h 蓄热式连续加热炉,在借鉴已有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对加热炉进行了设计和计算,主要包括初步设计和技术设计。初步设计对加热炉的选型结构做出来初步的选择;技术设计对加热炉设计进行全面的热力计算并确定了加热炉的主要技术参数、结构形式加热炉重要辅助设备进行选 择。通过本次毕业设计,改善蓄热式燃烧技术,节约了燃料,提高炉子热效率, 提高了产量及产品质量,同时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达到了节能减排的目标。 由于本设计采用了先进的蓄热式高温空气燃烧技术,该技术拥有多方面的优势,尤其在节能降耗和环保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效,相信在国内会拥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关键词: 加热炉;高炉煤气;蓄热式燃烧;高效节能

ABSTRACT In this paper, Baogang Hot MILL 180 t / h for Regenerative furnace requirements of a graduation project Reference has been in the literature on the basis of blast furnace gas to fuel the furnace design a comprehensive thermal calculation。Including combustion, the heating time, the metal structure, masonry design, heat balance calculation. In the projector adumbrate the blast and the air at the same time,not only improve the thermal efficiency,but efficiedcly make use of the blast furnace gas.Focus on the selection process heating furnace, the heating time and load calculation of changes in how the changes in operating parameters were studied and discussed, the furnace important supplementary equipment selection, concluded that the design and the work of the next step Their ideas and perspectives.Through this graduate design and improve regenerative combustion technology, to improve the thermal efficiency of the stove, the goal of improving product quality, while using the stove vaporization cooling system, reducing the water pipes and India to ensure heating quality. Because the design adopted the high temperature air combustion technology, it owned the various advantage, particularly at economized on energy to decline to consume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o obtain the very big result,we believed that it will own vast development foreground in the domestic。

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毕业设计

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毕业设计目录 1 绪论 (1) 1.1 选题的目的及意义 (1) 1.2 抽气设备的概述 (2) 1.3 射水抽气系统的发展 (3) 1.4 射水抽气系统设计方法 (4) 2 射水抽气器理论研究 (6) 2.1射水抽气器简介和特点 (6) 2.1.1 射水抽气器的型式 (6) 2.1.2 结构 (6) 2.1.3 连接方式 (8) 2.1.4 喉部结构特征对射水抽气器工作性能的影响 (8) 2.2 射水抽气器抽出的产物确定 (11) 2.3 射水抽气器设计参数 (13) 2.3.1 抽气器的容量确定 (13) 2.3.2 抽气器的吸入压力 (17) 2.3.3 抽气器的吸入温度 (18) 2.3.4 工作水温度 (19) 2.3.5 工作水压力 (20) 3 射水抽气器的计算及选型 (21) 3.1 射水抽气器的计算所需要的量 (21) 3.1.1 演马电厂的机组参数 (21) 3.1.2 射水抽气器选型计算所需要确定的量 (22) 3.2 射水抽气器选型计算 (22) 3.3 射水抽气器的选型分析 (25) 4 射水泵的选型 (29) 4.1 选型泵的要求 (29) 4.2 单级双吸式离心泵 (30) 4.2.1 单级双吸式离心泵的应用围和优点 (30) S型和Sh型单级双吸离心泵的工作条件: (30) 4.2.2 泵结构型式及标号意义 (31) 4.2.3 SH型泵选型表 (32)

4.3 射水泵的选型及特点 (34) 5 射水池的设计和研究 (37) 5.1 射水池的作用和设计 (37) 5.1.1 射水池的作用 (37) 5.1.2 射水池的设计 (38) 5.2 射水池的参数确定 (39) 5.2.1 水箱的计算容积 (39) 5.2.2 水箱的有效容积 (40) 5.2.3 水箱的水位控制 (40) 5.2.4 水箱的设计要求 (40) 5.3 射水系统的补水 (41) 5.3.1 工作水温对射水抽气器工作的影响 (41) 5.3.2 补水量 (41) 6 管道和阀门设计及设备的安装 (43) 6.1 管道和阀门的基本介绍 (43) 6.1.1 管道 (43) 6.1.2 阀门 (47) 6.2 管道和阀门的选型 (49) 6.2.1 管材的选择 (50) 6.2.2 管径的选择 (50) 6.2.3 阀门的选择 (51) 6.3 管道和阀门的运行维护 (51) 6.3.1 管道的运行维护和防腐 (51) 6.3.2 阀门的运行和维护 (52) 6.4 射水抽气器布置方式 (53) 6.5 射水抽气器的安装与抽吸能力分析 (53) 6.6 管道的布置 (54) 7 总结与展望 (57) 7.1 总结 (57) 7.2 展望 (57) 致谢 (59)

世界新闻史复习资料

手抄新闻> 新闻书> 周刊、日报的兴起 第一章手抄新闻传播 1.官方公报:最早出现在罗马时期《每日纪闻》,又称《罗马公报》。 《每日纪闻》:公元前59年,罗马帝国执政官恺撒下令颁布《每日纪事》,是一种手抄布告,公布于罗马和各省公共场所,内容为公民投票、官吏任命、政府命令、条约、战争和宗教新闻等。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随之终刊。 2.新闻信:中央与地方的联系手段。 3.手抄新闻:最早在意大利威尼斯兴起。 《威尼斯公报》1563年威尼斯与土耳其交战期间,威尼斯政府定期发布的一种新闻公报。加西打:原意硬币,获取这种新闻需要一个硬币(加西打),后来演变成报纸、公报的意思。常用于报刊的名字。 第二章17世纪近代报刊的萌芽 一、报纸产生条件:①纸张的普及,唐造纸术西传。②约翰·古登堡金属活字印刷术的发明 二、新闻事业原始形态萌芽: ①15世纪原有的新闻传单流行 ②16世纪出现的印刷小册子和新闻书 三、定期刊物在17世纪出现欧洲各地。(现代邮政系统于17世纪在欧洲大陆建立。) 1.荷兰:《新闻报》,半月刊。1605年在安特卫普出版。 2.德国:《观察周刊》,创办于1590,不定期发行;1609年改为周刊。 《法兰克福新闻》,创办于1615年,周刊;创办人:艾莫尔,德国报业之父。 《莱比锡新闻》,1663年创刊,初为周刊,后改为日刊。世界最早日报。 3.英国:《采自于荷兰的新闻》1619年,英国早期的新闻书。(不允许刊登国内新闻) 《每周新闻》,1622年,英国最早的周报。 4.法国:《法国公报》,1631年,巴黎,周刊。创办人雷诺多特,被誉为法国报业之父 法国最早的报纸,世界上最早的政论性报纸 四、新闻事业的第一次“狂飙突进” 1、都铎王朝时期,厉行封建专制主义,对印刷出版实行严格的监管。 常见三种措施:许可制、检查制、惩罚制。 2、革命时期报刊的变化: ①1641废星法院,报刊获得出版自由。 ②报刊开始大量刊登国内新闻。《国会新闻》。 ③报刊形态逐渐由初始形态向现代形态过度,现代报刊中许多要件如社论、特稿、标题、广告纷纷问世。 ④成为不同利益团体的宣传工具。 3、弥尔顿和出版自由 弥尔顿1644出版《论出版自由》 ①提出了自由主义报业理论;②形成了近代自由报业理论的基础 4、《牛津公报》:第一张新闻纸 1665年创刊,后迁往伦敦,改为《伦敦公报》。 里程碑意义:单张散页形式,头版上方有报头,每版分为两栏,标志报纸开始脱离书刊家族。第三章革命和新闻传播 一、英国 1、《每日新闻》,英国第一张日报,1702年在伦敦创刊。以咖啡馆顾客为读者对象。 2、杂志

外国新闻史 英国部分重点

一、封建王朝统治下的报纸发展 背景:1、空前强大、专制的王权存在;2、君权至高无上、神圣不可侵犯的观念;3、超经济的社会强力控制行为 (一)、印刷术的传入——威廉·卡克斯顿 1)1476年在伦敦开办英国第一家印刷所,“英国印刷术的先驱”; 2)1480年发行传单宗教书作广告,被称为是“英国广告的创始人”; 3)1481年出版第一本图解的英文百科全书《世界镜鉴》,从法文和拉丁文翻译而来。 (二)、印刷新闻书的诞生 1)“英国第一位报人”巴特:1605年,开始出版不定期的新闻书;1624年创办《每周新闻续编》,连续出版23期以上,标志着英国报业的又一进步;1641年参加第一家报道国会新闻的《国会新闻》的编辑工作。 2)1621年,出版商尼古拉斯·波恩和马斯·埃克斯在国王的特许下创办了英国第一家定期刊物《每周新闻》。英语news作为新闻之意,第一次用于刊名,从此流行开来。 (三)、封建王朝的出版管制 1)亨利八世是第一个下令管制出版业的英国国王。1538年正式建立皇家特许制度,规定所有出版物须经事先许可方能出版。 2)皇家特许出版公司:1557年,玛丽女王成立。只有经过女王特许的印刷商才能成为公司会员,只有公司会员和其他特许者能从事印刷出版。 3)皇家出版法庭:1570年,伊丽莎白女王,将参议院司法委员会独立为皇家出版法庭,即“星法院”,以加强封建统治。颁布“星法院法令”,严厉管制出版活动。该法令一直维持到1640年,在54年间成为英国出版自由最大的桎梏。 二、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的报纸发展 (一)、革命爆发初期(1640—1649) 1)1641年,“星法院”条令正式被取消,英国报业第一次获得出版自由。 2)1643年,恢复特许制度,并规定国会有管理出版的最高权力。自由资本主义时期的管制措施主要有:1、恢复特许制度;2、成立出版监察委员会和皇家特许出版公司;3、所有印刷品必须经过严格的检查。 3)这一时期出现的另类对立报刊:(新时代与皇室之间的斗争在新闻战线上的反映) ?国会派报刊(多数):1641年《国会纪闻》汤姆斯,第一家专门报道国会新闻的周刊。主 办人塞缪尔·派克被称为“英国第一大记者”。 ?保皇派报刊:《信使报》。 (二)、克伦威尔独裁时期(1649-1658) 报业的发展低潮。克伦威尔为巩固统治,采取严厉的手段管制出版,采取军事独裁。只

热能与动力工程论文

热能与动力工程论文 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毕业设计改革与探讨 摘要:毕业设计是学生在校期间最后一个重要的综合性实践教学环节,它不仅可以巩固学生在学校学过的理论知识,而且还能培养学生运用所学习过的理论知识来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了使毕业设计更贴近实际,使学生将来工作有一个坚实的基础,本文结合本校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的毕业设计,提出毕业设计工作的新思想与新方法。 关键词:热能与动力工程;毕业设计;本科生 作者简介:李华彦(1954-),男,辽宁大连人,大连海洋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船舶设计 与建造、游艇设计与建造。(辽宁大连116023)董丽娜(1979-),女,辽宁沈阳人,大连海洋大学机械工程学院,讲师,工学硕士,主要研究方向:热力学与传热学、测试技术与传感器。(辽宁大连116026) 经常有企业提出:刚毕业来的大学生需要很长的岗前培训才能适应岗位工作,而毕业生反馈回来的信息也有相似的意见。实际上这个问题已经不是近期才出现的问题,只是近期感觉明显而已。这个问题的出现,与大学四年的教学计划问题、教学思想问题、教学体制问题有关。但本人认为影响比较大的还是毕业设计这一环节,主要是这一环节脱离了生产实际太远所致。 毕业设计是学生在校期间最后一个重要的综合性实践教学环节,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独立完成的一份 总结性的大型作业。通过毕业设计,巩固在校学过的理论知识,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搞好毕业设计工作,对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全面提高适应社会要求的能力有着重要的意义。 大连海洋大学(以下简称“我校”)是一所普通的高等院校,多年来,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的毕业生的主要毕业去向是全国的大中型船舶制造企业、船舶设计单位和船舶使用单位。因为近几年中国船舶制造行业发展迅速,世界贸易特别繁忙。所以,船舶行业对其相关的技术人员需求旺盛。因此,就业对他们来说已不是问题。几年来,该专业的学生在学习和毕业设计中就没有什么太多的想法。以毕业设计选题为例:大多数学生以选择“柴油机设计”题目为荣,因为该题目是本专业最典型、最传统、最“重量级”的题目。然而忽略了这样一个事实:普通高等院校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的学生,90%毕业后的工作岗位都与柴油机的设计、制造无缘,但是在毕业设计选题时竟有90%的学生选择了“柴油机设计”这一题目。其他的、更接近生产实际的题目则常常受到轻视和冷落。随着经济危机的突然爆发,世界范围内的船舶行业受到强烈冲击,以船舶行业就业为主的我校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的毕业生的就业因此也受到了极大的影响,为就业而努力学习、为就业而选择所需要的毕业设计题目正成为学生重点要考虑的问题。 一、毕业设计工作的改进方法 为了提高学生的毕业设计质量,使学生能够更多、更好地就业,就业后又能更快、更顺利地进入工作角色,担负起自己的工作任务,在近两年的毕业设计中,我们采取了以下方法进行了改进。 1.毕业设计工作要突出一个“早”字

中国新闻事业史笔记(详细版)

中新史笔记(框架+考点版) (参考《中国新闻事业史》丁淦林、《中国新闻通史》刘家林) (加灰底的条目为考过的真题) 第一章中国古代的新闻传播活动 1.露布:又称露报。原意指不加封检的、公开发布的文书。在战国时期就有“露布”,是进行宣传鼓动或传播新闻的一种方式。指在帛制的旗子上书写文字,通报四方,大多用来传递军事捷报。古时战场上士兵快马加鞭,高举露布,一路传递捷报,可以说是古代报纸产生以前,时效性、公开性最强的传播媒介。 2.“开元杂报”:开元年间(公元713-741 年),朝廷每日分条发布有关皇帝与百官动态的朝政简报。这种朝政简报被抄寄外地以使朝廷动态在封建阶级内部更广泛地传播。唐人孙樵《经纬集》中的《读“开元杂报”》提到他在襄樊得到数十幅的简明朝政公报的抄件,并称之为“开元杂报”,也是我国最早的封建官报。 3.邸报:又名进奏院状报、朝报、邸状等,是中国古代报纸的统称。指在政府中枢部门统一管理下统一发布的正式官报。它发源于唐朝的进奏院状报,在宋代开始被称为“邸报”,并有了进一步的发展。至明代,内容更为丰富,还有农事、天象、灾害报道和社会新闻。邸报是封建王朝传播信息的主要手段,内容多为皇帝旨谕、大臣奏章、官吏奖惩和军事战报。 邸报的特征:①内容不同于现代报纸;②形式不同于现代报纸;③发行与传递不同于现代报纸,由朝廷或官方其他机构发布、由水陆驿站传递。 4.进奏院状:是我国唐朝由进奏官不定期从都城向地方藩镇传发的、介绍朝廷政事动态和各项消息的报纸,是官报的雏形。它的内容主要涉及皇帝活动、诏旨、官吏任免、臣僚章奏和其他军事、政治方面的重要信息。读者主要是各地的藩镇和诸道长官,带有某种上行公文的色彩。其特点是不定期、无报头。 5.“敦煌进奏院状”:现存最古老的报纸,发行于公元887年,是唐僖宗时期,由驻京的归义军进奏院发回给归义军节度使的进奏院状。内容是进奏官员收集、归纳的,具有新闻报道的性质,区别于传统的官文书,且具有“新闻信”的性质。 6.小报:始于北宋,盛行于南宋,是中国历史上最早出现的非官方报纸——未经官方审查,自行抄传,开创了我国民办报纸的先河。内容主要是:朝廷动态报道,官吏任免消息,皇帝谕旨诏令等。小报的信息灵通,时效性较强,读者范围广,所发表的大多是中枢部门还未公开的“朝廷机事”。小报的发行,突破了官方对新闻传播的垄断和封锁,打破了官方“邸报”的一统天下,满足了一部分士大夫知识分子对朝廷政事信息的需求,是邸报的重要补充。但它触犯了封建统治者的议论朝政之禁,因此不断被查禁。由于邸报的局限和小报的顽强生命力,最终未能禁绝。 7.“定本”制度:指的是经官方审定的邸报样本。实行定本制度,办法是:进奏院将所编报状抄送枢密院,经该院审定,成为一种标准本,据此发抄。进奏官必须根据这一样本进行发报,

(完整版)推钢式连续加热炉设计热能毕业设计论文

毕业设计(论文)任务 书 课题名称产量120th(混合煤气) 推钢式连续加热炉设计 学院 专业班级热能与动力工程042班 姓名XX 学号 毕业设计(论文)的工作内容: (1)文献调研

(2)炉子热工计算,用计算机进行 (3)绘图:用autocad绘出加热炉的三视图(4)设计说明书 (5)翻译与课题有关的外文文献一篇 起止时间: 2008 年 3 月20 日至200 8 年 6 月20 日共周 指导教 师 签字系主任 签字 院长 签字 加热能力为120吨小时加热炉设书摘要 论文开始就工业炉的历史,现在的状况和其发展方向做了陈述,着重对工业炉的结构以及工业炉的操作制度,节能技术改进和“三高一低”理论的介绍,接着对工业炉的配套设备及烧嘴,换热器,烟囱等的相关结构和选用进行分析陈述。然后对120吨小时的推钢式加热炉的设计计算。 本文设计的加热炉是三段式推钢加热炉,在设计的参数选择上体现了“三高一低”的理论,并对该加热炉一些技术和经济指标进行评述。 关键字:工业炉节能“三高一低”

Abstract The paper started on the industry stove's and its development direction technical change and “three , then to the industry stove's supplementary equipment and the burner nozzle, the related structure and selected carries on the analysis statement. Then pushes the steel type calculation to 120 tons the design parameter choice, and carries on the narration to this “three =1.1(有焰燃烧)带入文献一式(1-16)得: L=n L=2.42×1.1=2.67标m标m L=(1+0.00124×9.8)×2.67=2.70标m标m 5)计算燃烧产物生成量及成分 把表2中混合煤气湿成分带入文献一式(1-18)的燃烧产物生成量及成分列于下表3 表3 混合煤气燃烧产物生成量(标m)及成分(%) CO N O HO 合计生成量(标m)0.38 2.45 0.05 0.597 3.48 体积含量(%)10.93 70.46 1.44 17.17 100 6)计算混合煤气燃烧产物重度 把表3中燃烧产物体积百分含量带入式(1-21)得:

世界新闻史-黄色新闻的泛滥

“黄色新闻”在中国都市报中的泛滥 摘要 黄色新闻是一种没有灵魂的新式新闻思潮。黄色新闻记者在标榜关心‘人民’的同时,却用骇人听闻、华而不实、刺激人心和满不在乎的那种新闻阻塞普通人所依赖的新闻渠道,把人生的重大问题变成了廉价的闹剧,它是一种大量运用煽情主义的浅层次感观刺激的手法,集中渲染、夸大报道耸人听闻的色情、暴力、犯罪、天灾人祸等新闻事件,使严肃新闻的比例减少,刺激性的犯罪新闻、暴力事件、灾害事件、花边新闻等软性内容作为新闻的重点,在新闻标题、字体字号颜色撒谎能够制造卖点,吸引读者眼球,画面低俗煽情,富于故事性、情节化。我国最近发生的杭州扑克牌女尸案和海南小学校长带6名女生开房案都是我国都市报中黄色新闻的代表。 关键词:黄色新闻负面影响扑克牌女尸小学校长 一、黄色新闻定义及发端 (一)黄色新闻的由来 黄色新闻起源于美国,来源于纽约的两大报纸———约瑟夫·普利策的《世界报》与威廉·伦道夫·赫斯特的《纽约新闻报》之间的竞争。赫斯特为了战胜普利策,不仅以创纪录的高薪挖走了《世界报》星期刊的全班人马,而且把该报赖以成名的滑稽连环画《霍根小巷》中的主人公“黄孩子”换到了自己的报纸上。普利策一面以侵犯版权为由把赫斯特告上了法庭,一面请人另为《世界报》星期刊画连环画。一时间,两份报纸上都出现了那个东游西逛、面带微笑的“黄孩子”,从商店的橱窗到戏剧的舞台,“黄孩子”泛滥于纽约。人们一看到“黄孩子”,就想到了《世界报》和《纽约新闻报》,想到了那种流行的耸人听闻的新闻,“黄色新闻”一词从此流传开来。 (二)黄色新闻的定义 黄色新闻这一概念最早出现在美国新闻史上。埃默里父子在《美国新闻史》中就写道:“从最坏处说,黄色新闻是一种没有灵魂的新式新闻思潮。黄色新闻记者在标榜关心‘人民’的同时,却用骇人听闻、华而不实、刺激人心和满不在乎

热能与动力工程毕业论文题目

毕业论文(设计) 题目 学院学院 专业 学生姓名 学号年级级指导教师 教务处制表 二〇一三年三月二十日

热能与动力工程毕业论文题目 本团队专业从事论文写作与论文发表服务,擅长案例分析、仿真编程、数据统计、图表绘制以及相关理论分析等。 热能与动力工程毕业论文题目: 基于DSP的小型宽带变频驱动集成电源系统的研究 超燃冲压发动机燃烧室支板绕流及喷射流场大涡模拟 热声发动机多路声功输出模拟及燃气驱动方法研究 基于液力驱动的工程车辆双闭环散热调温系统的研制 汽车CPS定压源能量回收系统的研究 厦门湾三维潮流数值模拟研究 基于VRML的电厂锅炉三维可视化研究及应用 电厂温排水对湿地生态系统的影响研究 螺旋扭曲扁管换热器传热与流阻特性研究 陈国达科学思想研究 富氢气氛下CO的选择性氧化研究 自适应模糊控制在电涡流缓速器中的应用 壳幔耦合动力行为的数值研究 大功率行走机械自动变速箱的设计与研究 考虑环境因素的蒸汽动力系统运行优化研究 3102JT型工业透平次末级叶片的失效分析 渗透汽化膜及膜组件在酒精提纯中的实验研究 太阳能烟囱自然通风效果实验研究

东营凹陷西部及阳信洼陷岩浆活动与油气藏形成的关系 WSA硫酸装置设备腐蚀与防护措施研究 气固流化床的实验与模拟研究 冶金企业危险辨识与动态监控预警方法研究 混合型热声发动机及其驱动的脉管制冷机性能研究 内燃机气缸盖冷却水腔的优化分析研究 柴油机主推进动力装置船舶余热利用系统优化设计 太阳能烟囱提高室内热压通风效果的数值模拟 用振动红外热像法检测层合结构脱层的初步研究 太阳能与采暖联合运行系统的研究 大型供热机组性能在线监测系统的研究与开发 温差能驱动自治式水下机器人动力装置工作机理的研究 汽轮机通流部分清洗方案研究及结垢厚度的理论分析 原油提馏装置工艺过程用能分析 采油五厂埋地集输管道保温技术研究 热电企业管理问题研究 水溶性和油溶性清防蜡剂研制与应用 腈纶污水处理影响因素研究 公交汽车节能环保驱动技术的研究 城市热岛效应成因的研究与分析 行波型热声发动机的研制及实验研究 企业产品的数字化研究与应用 DF激光器小信号增益实验研究 热电厂煤粉锅炉冷态动力场数值仿真及锅炉运行方式优化研究 机械压缩式热泵系统设计计算与应用研究 非营养性吸吮对早产儿营养、胃肠道转运时间、胰岛素、生长抑素水平的影响 船舶多种发电方式联合运行的仿真研究 加热炉炉温预测模型及软件组件技术研究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