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各种句法分析的对比

各种句法分析的对比

各种句法分析的对比

层次分析法&成分分析法

一、内涵不同

分分为主谓宾定状补六类,然后按照这些成分的搭配的情况来说明句子的各种结构格局。

它分析的对象是单句,认定一个句子有六大成分——主谓宾定状补,主谓是主要成分,宾补是连带成分,定状是附加成分。做句子成分的院子上都只能是词,分析时,先举一个例子找出全局的中心词作为主语和谓语,让其他成分分别依附。

的方法。因为每一次切分都要按照这个层次上的两个直接构成成分,所以又称为“直接成分分析法”,又因为每次分析都进行二分,所以又叫做“二分法”。

(或——在分析一个句子或结构时,将句法构造的层次性考虑进来,并按其层次逐层进行分析,在分析时指出每一层面的直接组成成分,这种分析叫层次分析法。)

它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即切分和定性。切分就是指解决一个结构的直接组成成分到底是哪些;定性指的是决定切分所得到的直接成分之间在句法中是什么关系。

二、分析对象和适用范围不同

(一)成分分析法主要适用于句法分析,句法分析中只适用于单句分析,它的分析对象是单句,不能分析复句。

(二)层次分析法对于句法的分析,乃至整个语言结构的分析,都起了很大的作用。它的适用范围非常广,就语法范围来看,上至复句,下至合成词,要做内部结构分析都要用到它。此外,它还可以对音节结构进行分析,语用篇章句群的分析。

三、分析单句的作用各异

(一)句子成分分析法有利于直接抓住句子的主干内容,一下子抓住句子的中心意思,有利于把握句子的脉络。

(二)分化歧义的能力有所不同:

句子成分分析法分化歧义的能力差。例如“照片放大了一点儿”,它就不能说出这个结构的意思是“照片放得过于大了”,还是说“照片放得不够大”。这时候就要用到句子层次分

析法。如“照片放大了一点儿”,就可以通过这种方法得到充分分化。

当表示“照片放得过于大”的意思时:

照片放大了一点儿。

当表示“照片放得不够大”的意思时:

照片放大了一点儿。

这样,这种不能够通过成分分析法来分化歧义的句子,就可以通过层次分析法来得到充分分化了。

(三)揭示新的语法现象的能力

句子成分分析法不利于发现某些词语的用法特点,如“白白”作为副词,修饰一个复杂的动词成分,就不能通过句子成分分析法得到。

句子层次分析法更大的作用在于有利于揭示新的语法现象,揭示新的语法规律。譬如说,动词单独做谓语要受到很大的限制。人们自觉语用层次分析法以来,就发现现代汉语当中动词单独做谓语是有很大条件限制的。如“看,等,吃”等动词虽然能够做谓语,但是语用上受到很大限制,再如“姓、追、企图”不能单独做谓语。这些都是在分析句子层次的时候得到的。

(四)此外,层次分析法可以帮助人们把语法研究引向深入。例如“跟什么一样”和“父亲的父亲的父亲。”

变换分析法&层次分析法

一、内涵不同

的方法。因为每一次切分都要按照这个层次上的两个直接构成成分,所以又称为“直接成分分析法”,又因为每次分析都进行二分,所以又叫做“二分法”。

(或——在分析一个句子或结构时,将句法构造的层次性考虑进来,并按其层次逐层进行分析,在分析时指出每一层面的直接组成成分,这种分析叫层次分析法。)

它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即切分和定性。切分就是指解决一个结构的直接组成成分到底是哪些;定性指的是决定切分所得到的直接成分之间在句法中是什么关系。

另外的句法格式之间的不同联系来达到分化原先的歧义句法格式的目的的一种分析手段。

二、特征着眼点不同

(一)层次分析法着眼于句法结构的内部的分析,即分析词是怎样的一层一层从小到大组织起来的。例如,对“保护了小张的奶奶”的分化。

(1)保护了小张的奶奶。

这样分析的意思是:小张的奶奶被保护了。

(2)保护了小张的奶奶。‘

这样分析的意思是:奶奶保护了小张。

这种歧义句子就是通过层次分析法揭示句中词语的不同结构关系得到分化的。第一种解释“小张”和“奶奶”先组成定中结构,然后“小张的奶奶”再和“保护”组成动宾结构。第二种解释“保护”先和“小张”组成动宾结构,即“保护了小张”,再和“奶奶”组成定中结构。

(二)变换分析法主要是着眼于句法结构外部的分析,指同一层面上的不同句法结构之间的依存关系,即原式与变式变式之间的关系,两者之间是形式不同表意相同。

如果我们把“保护了小张的奶奶”用变换分析法分析,会得到如下分析。把解释一“小张的奶奶被保护了”设为[A]式,把解释二“奶奶保护了小张”设为[B]式。分析如下:

[A]式:V+了+N1+的+N2 [C]式:N1+的+N2+被+V

保护了小张的奶奶。——小张的奶奶被保护了。

打扫了前院的房子。——前院的房子被打扫了。

抢夺了小李的项链。——小李的项链被抢夺了。

[B]式:V+了+N1+的+N2 [D]式:N2+V+了+N1

保护了小张的奶奶。——奶奶保护了小张。

破坏了树木的孩子。——孩子破坏了树木。

逮捕了犯人的警察。——警察逮捕了犯人。

同时,值得注意的是[A]式只能变换到[C]式,不能变换为[D]式。

例如:[A]式:打扫了前院的房子——[C]式:前院的房子被打扫了。

[A]式:打扫了前院的房子——[D]式:房子打扫了前院。

反之,[B]式也只能变换成[D]式,不能变换成[C]式。

例如:[B]式:破坏了树木的孩子。——[D]式:孩子破坏了树木。

[B]式:破坏了树木的孩子。——[C]式:树木的孩子被破坏了。

由此可见,变换分析正是通过句法结构的外部联系,来分化歧义句子的。

三、分化歧义的能力不同

变换分析能够更好地分化同构异义造成的歧义句式。层次分析法主要是处理由于结构层次不同造成的歧义,是着眼于句法结构内部的;变换分析着眼于句法结构外部的分析,揭示相同句式,同一层面上由于不同的语义关系,能够更好地分化句法多义的歧义句式。

例如,反对的是他。

从结构层次上没有办法进行分化,通过变换我们知道,

反对的是他反对他。(义1)

他反对别人。(义2)

由此能更好地分化同一句法结构内部表示不同的结构意义的歧义句式。

此外,层次分析法,还能够解释不同句式之间的关联;可以分化同形句式;区分确定某些句法成分的语义属性;描写同义句之间的变化规律,建立汉语语法的变换系统;揭示更多的语法规律,把语法研究引向深入等。

语义特征分析法&变换分析法

一、内涵不同

另外的句法格式之间的不同联系来达到分化原先的歧义句法格式的目的的一种分析手段。

它着眼于句法结构的外部联系。

词的语义共性,用来说明或解释包含这些词语的某一句式具有某些特点的原因或者揭示将该句式和另外一个句式相区别的原因的一种分析方法。

着眼于分析概括同一句式,个个实例中关键词所具有的共同语义共性(在所说的词后面加“+”或“-”,为同形句式的进一步分化,为同一类词划分小类提供可靠的依据。

二、与变换分析法相比,语义特征分析法有如下特点

(一)语义特征分析法是语法语义相结合的分析方法,是把语义因素引进到语法分析中,从语义上对语法现象形成的现状或原因加以说明。

(二)总体上,以解释为主,描写和解释相结合,用语义来解释原因,而层次分析法、句子成分分析法、变换分析法则是对语法描写、语法判断为主,判断的标准是结构。

三、分化歧义的能力不同

变换分析法可以分化歧义句式的同形句式,但是它不能解释造成这种同形句式歧义的原因。语义特征分析法可以对这个问题作出进一步的解释。例如,“台上坐着主席团”和台上唱着戏”二者的不同可以通过变换得到发现,但是,变换分析不能够解释为什么造成这样的同形歧义句式,这时候语义特征分析法可以使这种现象得到解释,找出歧义的原因。

现代汉语语法

层次分析法,又称“直接成分分析法”,是对句法单位(包括短语和句子)的直接成分进行结构层次分析的方法。由于切分过程中尽可能采用二分,所以层次分析法又称作“二分法”。 1、基本分析原则 语法从表面上看是线性排列的符号序列。线性排列是指按照时间先后顺序说出或写出的形式。但是语法结构却是有层次性的,层次是指句法单位在组合时所反映出来的不同的先后顺序。 表层的线性关系背后暗含着隐性的层次关系。小的语法单位是大语法单位的组成部分,大的语法单位是由小的语法单位组合而成的,本身又可以成为更大语法单位的组成部分。 语法结构的每个层次一般直接包含比它小的两个语法单位,这两个小的语法单位就是直接成分。每一个直接成分又可以包含更小的直接成分。 例如: 我们进行社会调查 |主||____谓_______| |_述 | 宾____ | |_定)中 | 层次分析法就是逐层将一个句法单位(联合短语等由多个直接成分组成的短语除外)切分成两个直接成分,直到不能再切分为止的句子分析方法。 2、分析过程 层次分析法的分析过程主要包括两个步骤:第一步是切分结构层次,第二步是确定结构关系。 例如: 他去年去了一趟美国。 |__||___________________| 主谓关系 |___||______________| 状中关系 |________| |__| 述宾关系 |_| |___| 述补关系

切分过程中应注意: ①第一步切分非常重要,第一步切分不当,后面便容易全都切错。 ②必须逐层切分,直至分析出每个实词,语素不需要切分。 ③为避免切分过程中的遗漏,一般采用从左到右、从上到下、逐块切分的分析步骤。 3、层次分析法的图解表示 层次分析法中常用的图解表示法是切分法、组合法和树形图。 ①切分法 切分法是最常用的方法,将所要分析的短语或句子作为一个整体,从大到小,逐层切分。 例如: 申奥成功有助于中国的改革与开放。 |_ 主 __| |______ 谓 ________________| |主| |谓| |_述_ |______ 宾___________| |__ 定_)_ 中 _______| | 联 + 合 | ②组合法 组合法是把所要分析的短语或句子切分到单词,然后从小到大,依次组合起来。例如: 他弟弟在北京念大学 |_定中_| |_介宾_| |_述宾_| | |____状中____| |_____主谓______| ③树形图

浅谈自然语言处理

浅谈自然语言处理 摘要 主要阐述了自然语言处理的定义,发展历史,并对其研究内容,以及目前相关领域的应用加以讨论。最后对自然语言处理的未来发展趋势做简单的介绍。 关键词 自然语言处理 Abstract The definition and the development history of Natural Language Processing(NLP) are explained,the research content and the applications in interrelated areas of NLP are discussed.And the develop direction of NLP in the future are simply introduced. Key Words: Natural Language Processing(NLP)

0.引言 早在计算机还未出现之前,英国数学家A.M.Turing便已经预见到未来计算机将会对自然语言处理研究提出新的问题。他指出,在未来我们可以“教机器英语并且说英语。”同时他觉得“这个过程可以仿效教小孩子说话的那种办法进行”。这便是最早关于自然语言处理概念的设想。 人类的逻辑思维以语言为形式,人类的多种智能都与语言有着密切的联系。所以用自然语言与计算机进行通信是计算机出现以来人们一直所追求的目标。 1.什么是然语言处理 美国计算机科学家Bill Manaris(马纳瑞斯)在1999年出版的《计算机进展》(Advances Computers)第47卷的《从人—机交互的角度看自然语言处理》一文中,曾经给自然与然处理提出了如下定义:“自然语言处理可以定义为研究在人与人交际中的语言问题的一门学科。自然语言处理要研制表示语言能力(linguistic competence)和语言应用(linguistic performance)的模型,建立计算框架来实现这样的语言模型,提出相应的方法来不断地完善这样的语言模型,根据这样的语言模型设计各种实用系统,并探讨这些实用系统的评测技术。”这个定义被广泛的接受,它比较全面的地表达了计算机对自然语言的研究和处理。 简单来说,自然语言处理就是一门研究能实现人鱼计算机之间用自然语言处理进行有效的通信与方法的一门学科,它是计算机科学领域与人工智能领域中的一个重要方向。普遍认为它主要是应用计算机技术,通过可计算的方法对自然语言处理的各级语言单位(字,词,语句,篇章等)进行转换,传输,存储,分析等加工处理的学科,是一门融合了语言学,计算机学,数学等学科于一体的交叉性学科。 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极大地推动了信息处理技术的发展,也为信息处理技术不断提出新的需求,语言作为信息的载体,语言处理技术已经日益成为全球信息化和我国社会及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技术。

自然语言理解技术

自然语言理解技术,未来人工智能的核动力 摘要:自然语言理解是人工智能研究重要的领域之一,同时也是目前前沿的难题之一。它研究能实现人与计算机之间用自然语言进行有效通信的各种理论和方法,是未来人工智能的核动力。因此理解自然语言理解以及自然语言理解技术的含义,阐述自然语言理解的研究及其相关应用,综述自然语言理解技术研究方向变化并对自然语言理解的发展前景进行分析和展望,是十分有意义的。 关键词:自然语言理解技术;智能信息服务; 1.引言: 随着计算机科学的不断发展和成熟,计算机应用开始迈人知识处理、语言理解阶段,人们对计算机的智能提出了新的要求随着社会的日益信息化,人们越来越强烈地希望能更好地同计算机交流。自然语言就是这样一个媒介。 2. 1自然语言理解的含义: 广义的“语言”是任何一种有结构的符号系统。其中, 最重要的两类语言,自然语言和形式语言。而狭义的“语言”是人类在社会牛活中发展出来的用来互相交际的声音符号系统,是“自然语言”。 “自然语言理解”即Natural Language Understanding 俗称人机对话,指的就是使计算机来按照这种语言所表达的意义做出相应反应的机制。它主要研究用电子计算机模拟人的语言交际过程,使计算机能理解和运用人类社会的自然语言如汉语、英语等,实现人机之间的自然语言通信,以代替人的部分脑力劳动,包括查询资料、解答问题、摘录文献、汇编资料以及一切有关自然语言信息的加工处理。这在当前新技术革命的浪潮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自然语言理解是计算机科学中的一个引人入胜的、富有挑战性的课题。从计算机科学特别是从人工智能的观点看,自然语言理解的任务是建立一种计算机模型,这种计算机模型能够给出象人那样理解、分析并回答自然语言(即人们日常使用的各种通俗语言)的结果。2. 1自然语言理解技术的含义: 首先, 自然语言是极其复杂的符号系统。一个人尽管可以对自己的母语运用自如, 但却无法把自己母语的构成规律、意义的表达规律和语言使用的规律用计算机可以接受的方式彻底说清楚。传统的语言学是在没有计算机参照的条件下发展起来的, 虽然为自然语言理解积累了宝贵的财富, 但那是讲给人的, 真正要让语言学知识变成计算机上可操作的, 绝不是那么简单, 也不能那么模糊。这个目标的实现,需要大量又懂语言学又懂计算机的人在正确的技术路线的指导下一起做非常大规模的基本建设, 绝不是一拍脑袋想出个“绝招”就能解决的。 其次, 自然语言的各个层次上都含有巨大的不确定性。在语音和文字层次上,有一字多

现代汉语语法的五种分析方法

现代汉语语法的五种分析方法

现代汉语语法的五种分析方法 很有用,请好好学习之。 北语之声论坛专业精华转贴 现代汉语语法的五种分析方法是语法学基础里 很重要的一个内容,老师上课也会讲到,我在这 里把最简略的内容写在下面,希望能对本科生的专业课学习有所帮助 详细阐释中心词分析法、层次分析、变换分析法、语义特征分析法和语义指向分析的具体内涵:一. 中心词分析法: 分析要点: 1.分析的对象是单句; 2.认为句子又六大成分组成——主语、谓语(或述语)、宾语、补足语、形容词附加语(即定语)和副词性附加语(即状语和补语)。 这六种成分分为三个级别:主语、谓语(或述语)是主要成分,宾语、补足语是连 带成分,形容词附加语和副词性附加语是附加成分; 3.作为句子成分的只能是词; 4.分析时,先找出全句的中心词作为主语和谓

语,让其他成分分别依附于它们; 5.分析步骤是,先分清句子的主要成分,再决定有无连带成分,最后指出附加成分。 标记: 一般用║来分隔主语部分和谓语部分,用══标注主语,用——标注谓语,用~~~~~~标注宾语,用()标注定语,用[ ]标注状语,用< >标注补语。 作用: 因其清晰明了得显示了句子的主干,可以一下子把握住一个句子的脉络,适合于中小学语文教学,对于推动汉语教学语法的发展作出了很大贡献。 还可以分化一些歧义句式。比如:我们五个人一组。 (1)我们║五个人一组。(2)我们五个人║一组。 总结:中心词分析法可以分化一些由于某些词或词组在句子中可以做不同的句子成分而造成的歧义关系。 局限性: 1.在一个层面上分析句子,

层次性不强; 2.对于一些否定句和带有修饰成分的句子,往往难以划分; 如:我们不走。≠我们走。 封建思想必须清除。≠思想清除。 3. 一些由于句子的层次关系 不同而造成的歧义句子无法分析; 如:照片放大了一点儿。咬死了猎人的狗。 二. 层次分析: 含义: 在分析一个句子或句法结构时,将句法构造的层次性考虑进来,并按其构造层次逐层进行分析,在分析时,指出每一层面的直接组成成分,这种分析就叫层次分析。 朱德熙先生认为,层次分析不能简单地将其看作是一种分析方法,而是应当看做一种分析原则,是必须遵守的。(可以说说为什么) 层次分析实际包含两部分内容:一是切分,一是定性。切分,是解决一个结构的直接组成成分到底是哪些;而定性,是解决切分所得的直接组成成分之间在句法上是什么关系。

现代汉语句法结构理解

《现代汉语》句法结构理解 词与词组合构成句法结构.句法结构可以是词组也可以独立成句例如"他去"这个句法结构可以是主谓词组也可以单独成句.词组与句子的区别在"语法单位"一节已讨论过了.本章所涉及的"句法结构"(或"结构")若不用作句子与"词组"或"短语"同义. (注,本人在原文基础上用蓝字加注释,理解不一定对;令本人进行了文档结构编排,供学术研究之用,如有侵权,请联系本人文库账号) 1句法结构的分类 1.1从部组合的方式看 1.1.1基本结构 句法结构的基本类型有主谓、动宾、偏正、补充、联合五种.这五种类型体现了汉语的基本语法关系我们把它们叫作基本句法结构分别称为主谓结构、动宾结构、偏正结构、补充结构和联合结构. 1.1.1.1主谓结构 结构部两个成分之间有述和被述关系.例如: 鲜花盛开身体好今天晴天门开了窗台上放着一盆鲜花 1.1.1.2动宾结构 结构部两个成分之间有支配与被支配关系.例如: 去是老师买一本写钢笔站着一个人 1.1.1.3偏正结构 结构部两个成分之间有修饰和被修饰的关系.例如: A高尚的情操崇高理想南国风光春天般的温暖他的到来老人的孤独这部著作的出版 B都去很好应该去认真学习严格地训练慢慢地走 A组是"定语+中心语"(即为"定中关系")B组是"状语+中心语"(即"状中关系").

结构部两个成分之间有补充与被补充的关系.例如: 打扫干净好极了走出来跑了两趟好得很听得清楚高兴得跳起来 1.1.1.5联合结构 结构部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成分它们之间有并列或选择关系.例如: 语言文学准确鲜明生动谦虚谨慎研究决定少而精 讨论并通过容和形式今天或明天 1.1.2非基本结构 除了上述五种句法结构以外还有同位连动兼语紧缩等结构. 1.1. 2.1同位结构 结构部两个成分从不同的角度复指同一个人或事物.例如: 英雄城革命摇篮井冈山他们俩你自己雷锋同志坚医师工人周大勇 1.1. 2.2连动结构 主语相同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动词性成分连用它们之间没有主谓动宾偏正补充联合等关系;中间没有语音停顿书面上没有逗号隔开没有关联词语;动词性成分之间有先后方式目的等关系.例如: 走过去开门站着说话坐在台上看球赛赖着不走借书看有理由提出 (连动结构可以看成:基本结构的组合,走过去+开门整体式一个偏正结构,其中走过去是补充结构;站着说话:站着+说话是偏正,站着是补充;坐在台上看球赛:坐在台上+看球赛是偏正,坐在台上是补充,看球赛是动宾;赖着不走:赖着+不走是偏正,赖着是补充,不走是偏正;借书看:借书+看偏正,借书动宾) 1.1. 2.3兼语结构 由一个动宾结构和一个主谓结构套合而成动宾结构的宾语兼作主谓结构的主语.例如: 领着我们走请他讲一讲使他相信送他出国叫他来托他帮忙派小王去

《现代汉语》句法结构资料讲解

浅析现代汉语语法中句法结构的分类类型 摘要:现代汉语的语法中,词和词相搭配构成短语和句子,在这个过程中所形成的结构就是句法结构。句法结构是构成句子的基本要素和框架,也是现代汉语在交流过程中的基本原则。对句法结构的分析是现代汉语构词成句固定性的要求。本文通过对相关例子的枚举和分析,浅要探析现代汉语语法中句法结构的主要类型。 关键词:现代汉语语法句法结构搭配分类 词与词组合构成句法结构.句法结构可以是词组也可以独立成句。从内部组合的方式看句法结构的基本类型有:主谓、动宾、偏正、补充、联合五种。这五种类型体现了汉语的基本语法关系。我们把它们叫作基本句法结构。分别称为主谓结构、动宾结构、偏正结构、补充结构和联合结构。 一.基本句法结构的分类 1主谓结构 主谓结构是指结构内部两个成分之间有陈述和被陈述关系.例如:“鲜花盛开”中鲜花为主语,盛开为谓语,两个词之前呈现陈述与被陈述的关系。 与之类似的还有:身体好,今天晴天,门开了,窗台上放着一盆鲜花,等。 2动宾结构 结构内部两个成分之间有支配与被支配关系.例如:“上车”中动词“上”支配名词“车”,新城动宾结构。 因此,“去北京”“是老师”“买一本”“写钢笔”“站着一个人”等结构都属于动宾结构。3偏正结构 偏正结构是指结构内部两个成分之间有修饰和被修饰的关系.例如:“帅哥”中形容词“帅”修饰名词“哥”,两个成分构成偏正结构。与之属于同类的还有“高尚的情操”“崇高理想”“南国风光”“春天般的温暖”“他的到来”等。 以上所叙述的是偏正结构中"定语+中心语"(即为"定中关系")。除此之外偏正结构中还有一种情况,例如:“都去”“很好”“应该去”“认真学习”“严格地训练”“慢慢地走”,这些属于是"状语+中心语"(即"状中关系")。 4补充结构 结构内部两个成分之间有补充与被补充的关系.例如: “打扫干净”“好极了”“走出来”“跑了两趟”“好得很”“听得清楚”等,以补语补充中心语(动词、形容词)的形式出现。 5联合结构 结构内部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成分它们之间有并列或选择关系.例如: “语言文学”“准确鲜明生动”“谦虚谨慎”“研究决定”“少而精”“讨论并通过”“内容和形式”“今天或明天”中,前后几个成分的关系是相对单独并列或选择的,所以称为联合式结构。 二.特殊句法结构分类。 除了上述五种基本句法结构以外,汉语中还有同位、连动、兼语、紧缩等特殊形式结构的存在。 1.同位结构 结构内部两个成分从不同的角度复指同一个人或事物,例如: “首都北京”中“首都”从功能和象征意义上、“北京”从名称上指代同一座城市,因此构成同位结构。与此相类似的还有:“英雄城南昌”“革命摇篮井冈山”“他们俩”“你自己”等。

统计自然语言处理--概率句法分析

概率句法分析
哈工大信息检索研究室 2004年春

PCFG (Probabilistic Context Free Grammars)

Chomsky hierarchy
? 0-型(无约束文法)
– 无限制
? 1-型(上下文相关文法)
– αAβ -> αγβ
? 2-型(上下文无关文法)
– A -> γ
? 3-型(正规文法)
– A -> aB – A -> a

Motivation
? N-gram和HMM只能处理线性序列 ? 用这些方法对句子进行分析时,面临这 一些问题 ? The velocity of the seismic waves rises to ? 如何解决这种“矛盾”?

Motivation
? The velocity of the seismic waves rises to
? 自然语言是一种非线性的符号序列 ? 句子结构表现为复杂的嵌套性

Context Free Grammar
? ? ? ? ? ? (a) S NP, VP. (b) NP Det, Noun. (c) VP Verb, NP. (d) VP VP, PP. (e) PP Prep, NP. (f) Det [the]. (g) Det [a]. (h) Noun [boy]. (i) Noun [dog]. (j) Noun [rod]. (k) Verb [hits]. (l) Prep [with].

现代汉语语法研究

现代汉语语法研究

论现代汉语语法研究历史 学院名称:人文社科学院专业:汉语言文学 班级:13东策划 姓名:丁玎 学号:2013801102 指导教师姓名:程树铭 指导教师职称:教授

2014年6月 摘要:通过对语法历史发展的回顾,即八十年代以后,汉语语法学者借鉴国外语法理论,发掘汉语事实,探讨适合于汉语的分析方法,在汉语的语法范畴、语法关系、语法单位以及语法表达功能等方面都进行广泛的探究这段历史,充分领悟现代汉语语法在现代汉语中的重要性,帮助我们更好掌握语法知识,能使我们再以后的语言表达能力上更上一层楼。 关键字:语法关系,语法单位,语法表达功能 语言是由语音形式、语义内容、结构关系三个方面构成的统一体,三个方面缺一不可,互相作用,构成了语言。语音是语言的形式部分,词汇是语言的意义部分,语法是语言单位的关系部分,说的是符号与符号怎样组合的问题。三个部分在语言中的作用,我们可以这样简单来表述:没有语音形式,语言就无法存在,

没有词汇的内容意义,语言就是一个毫无作用的空壳,没有语法,语言就是一盘杂乱而毫无章法的散沙。例如:山上草在吃牛儿--牛儿在山上吃草从上面的一些组合的例子可以看出,语法虽然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可是它又是实实在在的,客观存在于语言之中的。一种语言,即使是最原始的语言,也得有一套语法规则系统,指导人们按照已有的规则去组织符号,构成表达思想的句子,否则,像上面所举的例子那样,同样的意思同样的词语,不同的人完全自说自话,别人就根本不可能理解你说的什么内容,语言也就不可能成为人类的交际工具了。 语法是语言结构的三个要素之一,而且从某种意义上说是最重要而又最容易被人忽视的一个要素。简单地说语法就是用词造句的规则系统,它是词的构成规则、变化规则、组合规则的总和。而从八十多年来,汉语语法学者借鉴国外语法理论,发掘汉语事实,探讨适合于汉语的分析方法,在汉语的语法范畴、语法关系、语法单位以及语法表达功能等方面都进行了广泛的探究。 汉语语法学者从一开始就关注语法范畴的确立问题,数十年来关于"词类"问题的广泛讨论和不懈探究就是一部汉语基本语法范畴的确立历史。和其他语言的研究者一样,汉语语法学者首先准确地辨析出了名词、动词、形容词这样的基本词类范畴,但在分析手续上却遇到了许多西方学者所未曾遇到的难题。因为汉语几乎没有可供辨识的外在词形标记,在确定词类成员的问题上就很难得出明确的结论。早期的汉语语法学者看到英语这样形态

汉语句法分析方法的嬗变

汉语句法分析方法的嬗变 综述:我国古代就有学者对语言进行研究,但我们的研究更多的是音韵、文字等方面,而语法一直是我们研究的弱点,我国的语法研究起步晚,可以说是以《马氏文通》为起点,它奠定了汉语传统语法学的基础。不难发现,我国的语法研究深受西方语言法学研究的影响,当然关于句法分析的研究也是如此。关于汉语句法分析的研究,从20世纪80年代初以来,一直都没有停止过,先后出现了中心词分析法与层析分析法相结合的方法、变换分析法、语义特征分析法、配价分析法、语义指向分析法等汉语句法分析方法。 摘要: 汉语是一门简单而又复杂的语言,为了让我们更好地了解汉语,语言学家想出了一些方法来解释说明语言中的种种现象,我们称之为“句法分析法”。经过许多学者的努力,到目前已经有不少的研究成果了。众多学者站在不同的专业角度研究出了不同的分析方法来解释语言现象。如层次分析法、变换分析法、语义特征分析法、配价分析法等。那关于汉语句法分析的研究进行了这么多年,其中历经了哪些演变?结合所学知识,我对此做了以下分析。 关键词:句法分析、演变、汉语、作用 正文: 汉语是一门简单而又复杂的语言,为了让我们更好地了解汉语,语言学家想出了一些方法来解释说明语言中的种种现象,我们称之为“句法分析法”。所谓句法分析就是指对句子中的词语语法功能进行分析,比如“我来晚了”,这里“我”是主语,“来”是谓语,“晚了”是补语。迄今为止,众多学者已经研究出了许多不同的分析方法来解释语言现象,从句子成分分析法、层次分析法、变换分析法、语义特征分析法、配价分析法到语义指向分析法,句法分析逐步走上兼顾形式和意义的道路,可以说句法分析在自然语言处理领域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句子成分分析法(也叫中心词分析法)是我国语言研究中最早使用的一种句法分析法,黎锦熙在《新著国语文法》中首次提出了“六大句子成分说”,为句子成分分析法的产生奠定了基础。对于这句子成分分析法,我们比较熟悉。所谓句子成分分析法是从句法结构的关系意义出发,对句子的成分功能或作用分析的方法,即用各种方法标出基本成分(主语、谓语、宾语)和次要成分(定语、状语、补语)。这种分析方法,分析的对象是句子,认定句子有六个大的句子成分,即所谓的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补语。在一个句子中,做句子成分的原则上都只能是词,而且分析时,应该先找出全句的中心词作为主语和述语,再看述语是哪一种动词,决定它后面有无连带成分宾语或补足语,最后指出句中所有的附加成分——形容性附加语和副词性补足语。 句子成分分析法的优点是:第一,容易找出句子的脉络;第二,可以分析由中国特色的句子,如兼语句。但是它只能分析单句中的主谓句,不能分析单句中的非主谓句,不能分析复句,也无法分析句组;分析歧义句的能力差,忽视了句子的层次性。 句子成分分析法被语言教学界广泛接受和使用,中小学教学一般采用这种方法来给学生进行句法分析。它对推动汉语教学语法的发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在句子成分分析法之后,又一句子分析法出现在我国的语言界——层次分析法。它是美国著名语言学家布龙菲尔德在20世纪30年代提出的一种语言分析方

现代汉语句法分析中的变换分析法

现代汉语句法分析中的变换分析法 摘要:对变换分析法在汉语语法学界的发展运用作较全面的分析阐述并对变换现象加以分类,分析变换的方法和原则,阐明变换的作用,归纳分析这方面的研究成果,也指出了变换分析的局限性。关键词:变换分析;句法分析;汉语 我们想要认识和了解语言,就要对其作深一层的分析,要了解其中的规则,句法分析就是必不可少的。从句法的角度来解释说明种种语言现象,就称之为“句法分析”。句法分析经历了长时间的发展,逐渐形成了句子成分分析法、层次分析法、变换分析法、语义特征分析法、配价分析法、语义指向分析法等多种方法。 首先一般比较熟悉的是句子成分分析法,它可以让人一下子把握住一个句子的脉络,但它不大关注语法结构的层次性。由于它的这一局限性,便出现了层次分析法,层次分析法将句法结构的层次性考虑进来,按其构造层次逐层进行分析,但它不能揭示句法结构内部的实词之间的语义结构关系,特别是歧义。要揭示这种隐含在句子里边的实词与实词之间的语义结构关系,就得寻求新的分析手段,于是变换分析法就又适应这种需要而产生了,成为最易于和普遍运用的一种方法。 一、什么是变换分析法 关于变换的思想,早在1942年出版的吕叔湘的《中国文法要略》一书里就有了。之后,吕叔湘在《中国文法要略》中讨论了句子和词组相互转换的问题,但未具体展开。50年代,海里斯和乔姆斯基

分别在结构语言学和生成语法的框架下展开了转换的研究。而继海里斯之后,在中国朱德熙先生在变换分析上作出了重要的贡献。在《语法讲义》中,朱先生充分运用了变换分析的方法来解释许多层次分析法不能解决的问题,在分化歧义句式、层次切分、判断词类以及分化语义角色等方面都发挥了重要作用意义。 变换分析法是通过移位、添加、删除、替换等方法来考察具有内在联系的不同句法结构之间联系的一种分析方法,即按照一定的规则,把甲句变成乙句。它是根据句法格式的相关性,是两种结构不同的句式之间根据依存关系的变换。目的是通过变换分辨句法结构的异同,看清句子结构的特点。朱德熙先生首先提出变换分析法,并在国内最早运用这种理论进行实践。例如: a台上坐着主席团可以转换为: a1主席团坐在台 b 操场上放着电影b1 操场上正在放电影 这两组例句都是“处所名词+动词+助词+名词”,是相同的结构,但在语义关系上还存在区别。 具体的来看,变换分析法可以分为两类来更清楚地加以认识:(1)当句法同义时 1.我打破了杯子。 可变换为: a、杯子被我打破了。 c、我把杯子打破了。 虽然转换成不同的句子格式,但是施事受事都未发生变化,意思

《现代汉语》句法结构教学内容

】《现代汉语》句法结构 词与词组合构成句法结构.句法结构可以是词组也可以独立成句例如"他去香港"这个句法结构可以是主谓词组也可以单独成句.词组与句子的区别在"语法单位"一节已讨论过了.本章所涉及的"句法结构"(或"结构")若不用作句子与"词组"或"短语"同义. 一句法结构的分类 (一)从内部组合的方式看句法结构的基本类型有主谓动宾偏正补充联合五种.这五种类型体现了汉语的基本语法关系我们把它们叫作基本句法结构分别称为主谓结构动宾结构偏正结构补充结构和联合结构. 1主谓结构 结构内部两个成分之间有陈述和被陈述关系.例如: 鲜花盛开身体好今天晴天门开了窗台上放着一盆鲜花 2动宾结构 结构内部两个成分之间有支配与被支配关系.例如: 去北京是老师买一本写钢笔站着一个人 3偏正结构 结构内部两个成分之间有修饰和被修饰的关系.例如: A高尚的情操崇高理想南国风光春天般的温暖他的到来 老人的孤独这部著作的出版 B都去很好应该去认真学习严格地训练慢慢地走 A组是"定语+中心语"(即为"定中关系")B组是"状语+中心语"(即"状中关系").

结构内部两个成分之间有补充与被补充的关系.例如: 打扫干净好极了走出来跑了两趟好得很听得清楚 高兴得跳起来 5联合结构 结构内部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成分它们之间有并列或选择关系.例如: 语言文学准确鲜明生动谦虚谨慎研究决定少而精 讨论并通过内容和形式今天或明天 除了上述五种句法结构以外还有同位连动兼语紧缩等结构. A同位结构 结构内部两个成分从不同的角度复指同一个人或事物.例如: 英雄城南昌革命摇篮井冈山他们俩你自己雷锋同志赵坚医师 工人周大勇 B连动结构 主语相同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动词性成分连用它们之间没有主谓动宾偏正补充联合等关系;中间没有语音停顿书面上没有逗号隔开没有关联词语;动词性成分之间有先后方式目的等关系.例如: 走过去开门站着说话坐在台上看球赛赖着不走借书看 有理由提出

现代汉语语法的句法分析

《现代汉语语法研究》第三讲现代汉语语法的句法分析这里的句法是指语法的句法结构平面。词语与词语按照一定的方式组合起来,构成一定的句法结构,对句法结构进行分析,就是句法分析。在这一讲里,我们主要讲三个问题: 1、句法结构的结构类型 2、句法结构的结构成分 3、句法结构的分析一、句法结构的结构类型1、句法结构的分类词语与词语按照一定的方式组合起来,构成一定的句法结构。根据构成句法结构的词语的性质和结构方式,我们可以把句法结构分成不同的类型。由实词与实词构成的句法结构,根据实词与实词之间不同的结构方式分为不同的类。主要有:联合结构、偏正结构、动宾结构、中补结构、主谓结构、连动结构、兼语结构、同位结构、方位结构、量词结构。由实词与虚词构成的句法结构,根据虚词的标志特征分为不同的类。主要有:“的”字结构、介词结构、比况结构、“所”字结构这些不同的结构,从结构形式上讲又可以分为两类:复合式和附加式。(1)、复合式由实词与实词构成的句法结构,其中联合结构、偏正结构、动宾结构、中补结构、主谓结构、连动结构、兼语结构、同位结构是复合式。 ①偏正结构由修饰语和中心语两部分组成,一前一后。如:“他的哥哥”“明天回来”②动宾结构两部分构成,前一部分是动词,后一部分是动词涉及的对象。例如:“考大学”“想念亲人”③中补结构

两部分组成,后一部分补充说明前一部分,中补短语的中心语通常是谓词性词语,如:“跑得快”(中心语为动词)“好得很”(中心语为形容伺)④主谓结构两部分组成,前一部分是主语,是被陈述的对象,后一部分是谓语,是陈述前一部分的。如:⑤兼语结构由一个动宾短语和一个主谓短语套叠而成,动宾短语的宾语兼作主谓短语的主语。如:⑥连动结构由不止一个动词性词语连用,隐含同一个主语,各部分之间没有关联词语,没有语音停顿,也没有联合,偏正、主谓、补充等关系,这样的短语叫连动短语。如:⑦联合结构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部分组成,各部分之间具有并列、顺承、选择、递进等关系。如:“城市乡村”“我和你”⑧同位结构两部分组成,这两部分从不同的方面称说同一个人或物。构成同位的两项词语必须是两个不同的词语,而且必须是复指关系,即在同一个句法位置上指同一个对象。如:“古城西安”、“通讯员小王”。(2)、附加式由实词与虚词构成的句法结构都是附加式的,由实词与实词构成的方位结构、量词结构也可看成附加式。①方位结构由方位名词附加在其他词或短语的后面组成,表示处所,范围或时间。如:“教室里”“操场上”“整洁的房间里”“毕业前”“前进中”“会议结束之前””吃完饭后”②量词结构由数词或代词加上量词组成,如:“一个”“五次”“这件”“那位”③“的”字结构由结构助词“的”

自然语言处理技术分享1

内容大概分为:自然语言处理的简介、关键技术、流程及应用。 首先,介绍一下什么是自然语言处理(也叫自然语言理解): 语言学家刘涌泉在《大百科全书》(2002)中对自然语言处理的定义为:“自然语言处理是人工智能领域的主要内容,即利用电子计算机等工具对人类所特有的语言信息(包括口语信息和文字信息)进行各种加工,并建立各种类型的人-机-人系统,自然语言理解是其核心,其中包括语音和语符的自动识别以及语音的自动合成。” 从微观上讲,自然语言理解是指从自然语言到机器(计算机系统)内部之间的一种映射。 从宏观上看,自然语言理解是指机器能够执行人类所期望的某些语言功能。这些功能包括: ①回答有关提问;计算机正确地回答用自然语言输入的有关问题 ②提取材料摘要;机器能产生输入文本的摘要 ③同词语叙述;机器能用不同的词语和句型来复述输入的自然语言信息 ④不同语言翻译。机器能把一种语言翻译成另外一种语言 自然语言处理的关键技术 自然语言处理的关键技术包括:词法分析、句法分析、语义分析、语用分析和语句分析。 1.词法分析 词法分析的主要目的是从句子中切分出单词,找出词汇的各个词素,并确定其词义。 词法分析包括词形和词汇两个方面。一般来讲,词形主要表现在对单词的前缀、后缀等的分析,而词汇则表现在对整个词汇系统的控制。在中文全文检索系统中,词法分析主要表现在对汉语信息进行词语切分,即汉语自动分词技术。通过这种技术能够比较准确的分析用户输入信息的特征,从而完成准确的搜索过程。它是中文全文检索技术的重要发展方向。 不同的语言对词法分析有不同的要求,例如英语和汉语就有较大的差距 汉语中的每个字就是一个词素,所以要找出各个词素是相当容易的,但要切分出各个词就非常难。 如”我们研究所有东西“,可以是“我们——研究所——有——东西”也可是“我们——研究——所有——东西”。

现代汉语的词法和句法——常识

现代汉语的词法和句法 现代汉语有一个系统而复杂的语法体系,学习起来会令人感到枯燥乏味,故人们往往疏而远之。甚至有人说,语法没什么实际用处,不懂语法照样能写好文章。诚然,写文章不必一味拘泥于语法的限制,但不等于写文章可以不懂基本的语法知识。只要我们仔细地阅读在各类媒体上发表的文章,就不难发现有明显语法错误的病句比比皆是。因此,要想在作文时能准确而规范地使用我们祖国的语言文字,不学一点基本的语法知识,是不能如愿以偿的。现代汉语语法的基本内容包括汉字的特点,字词句的区别、联系及其使用规则,以及字词句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变化规律等等。囿于篇幅和笔者的水平,本讲只能着重而简略地讲一讲现代汉语中通用的词法和句法这两大问题。(上篇讲词法,下篇讲句法。) (一)词法 词法,即运用词语必须遵循的一般语法规则。所谓“一般语法规则”,即人们约定俗成并为人们广泛认可和应用的语言文字的规范。在《词语的运用》一讲中我们已经进过,词语是具有实在意义并能独立运用的最小的语言单位。因此,我们学习任何一种语言,都必须从学习词语开始,首先应该学一点词法的基本知识。接下来,我想择其要讲两个问题:词语的构词方式,词类和词的兼类。 〔1〕词语的构词方式现代汉语中的词汇绝大多数是由两个有具体意义的字构成的双音节合成词(古代汉语单音节词居多)。联合式和偏正式是双音合成词的两种主要的构词方式。例如“考试”和“考场”这两个合成词,“考”和“试”的意思相近,合为一个词表示一个意思。这两个字是并列的联合关系,它们的意义没有主次之分。而“考场”则不同,“场”是场所、场地的意思,“考”说明做什么用的场所、场地。其中的“场”是主体,“考”是附加的,起限制、区别的作用。两个字的意思有主次之分。由此可知,如“考试”这类由两个意义并列,不分主次的字构成的合成词,叫联合式合成词。如“考场”这类由两个有主次之分,意义有从属关系的字构成的合成词,叫偏正式合成词。 联合式合成词又可分为两种情况:(A)由意义相同或相近的两个字并列构成。例如“土地、城市、房屋、戏剧、海洋”等等。(B)由意义相反或相对的两个字并列构成。例如“收发、开关、买卖、出纳(词中两个字意义相反);方圆、左右、始终、尺寸(词中两个字意义相对)”等等。这里要注意的是,两字意义相反的合成词的意义,代表事物的全面和整体。两字意义相对的合成词的意义,表示一种不确定的抽象意义。此外,还要注意的是,联合式合成词的两个字,有的可以颠倒,意思不变。如“互相”也可写成“相互”。有的则不能颠倒,否则意思就不同了。如“生产”不能写成“产生”。而汉语中的联合式合成词的两个字,绝大多数是不能颠倒的。 偏正式合成词的构词方式也有两种情况:(A)後一字词是主体,前一个字起修饰限制作用。如“火热、热爱、粉碎、微笑(修饰作用);铁矿、马路、汽车、布鞋(限制作用)”等等。(B)后一个字对前一个字起补充说明作用,表示动作的结果和趋向。如“说明、提高、扩大、改善、抓紧”等等。 以上所说是合成词的两种主要构词方式,此外还有其他几种构词方式:(A)前一个字表示动作,后一个字表示相关的事物,构成表示动作行为或人和事物名称的词。例如“动员、带头、出席(表示动作行为);司令、领队、导游(表示人和事物名称)”等等。(B)后一个字说明前一个字的情状。如“地震、心疼、性急”等等。(C)前一个字表示事物名称,后一个字表示事物的单位,这类合成词多半成为一种“类”名。例如“布匹、纸张、车辆、船只、诗篇”等等。 (2)词类和词的兼类——汉语里的每个词都有不同的意义和用法。我们把用法相同的词归为一类,即为语法上的“词类”,也称“词性”。汉语里所有的词按其性质和功能的不同,可分为两大类:实词和虚词。“实词”,即具有实在和明显意义的词。它有两个特点:第一,正因为实词都有具体实在的意义,所以它们只要按一定的规则和顺序组合起来,就可以成为

现代汉语语法常识

现代汉语语法常识 一、了解一下语法单位 语法单位按照由小到大的顺序分为语素→词→短语(也称词组)→句子(包括单句和复句)→句群。 语素是最小的音义结合体,最小的语法单位,比如:单音节语素(山)、双音节语素(徘徊、坦克)、多音节语素(高尔夫、奥林匹克)。 句群是最大的语法单位,句群也叫句组或语段,是前后衔接连贯的,能表达一个明晰的中心意思的一组句子。 其中“语素”“句群”不需了解,“词”“短语”作一般了解,学习的重点是“句子”。 二、词、短语、句子 (一)词 词是最小的能够独立运用的语言单位,是构成短语和句子的备用单位。 词分为实词和虚词两大类,实词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和代词,虚词包括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拟声词。

1.指出下列各句中加点词所属词性。 (1)教育 ..了我。 ..要面向未来。( ) (2)这件事教育 ( ) (3)话说得很明白 ..。( ) (4)一席话使她明白 ..了很多道理。 ( ) (5)他在.教室。 ( ) (6)他在.教室看书。 ( ) (7)他在.修自行车。( ) (8)小只是 ..哭,你问她,她什么都不说。( )

(9)这件事,他和.我谈过。( ) (10)这件事,他和.我都知道。 ( ) (11)山,好大的山啊.!( ) (12)啊.!好大的一幅画! ( ) (二)短语 短语是词的组合,是意义和语法上能搭配而没有句调的一组词,故又称词组。 1.短语按其在句中充当句子成分的功能分为: (1)名词性短语:以名词为主体构成,具有名词的特征和语法功能,一般在句中作主语、宾语。如:三贤故里、历史人物、负责人。 (2)动词性短语:以动词为主体构成,具有动词的特征和语法功能,一般在句中作谓语。如:走与停、吃得香、大力发扬。 (3)形容词性短语:以形容词为主体构成,具有形容词的特征和语法功能,一般在句中作谓语,也可作主语、定语。如:真与假、不土不洋、格外高兴。 2.短语按其部结构关系分为: (1)常见结构类型:

自然语言处理论文:国内自然语言处理研究热点分析

自然语言处理论文:国内自然语言处理研究热点分析[摘要]在确定国内自然语言处理领域使用频率最高的61个关键词的基础上,运用共词分析法,以SPSS 软件为工具,通过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的方法,井借鉴相关研究结果,探讨国内自然语言处理研究现状及研究热点。 [关键词]自然语言处理共词分析法聚类分析因子分析 1引言 最早的自然语言处理方面的研究工作是机器翻译。1949年,美国人威弗首先提出了机器翻译设计方案。从20世纪40年代算起,自然语言处理的研究已经有印多年的历史了,随着信息网络时代的到来,它已经成为了现代语言学中一个颇为引人注目的学科。美国计算机科学家Bill Manaris(马纳利斯)在1999年出版的《计算机进展》(Advances in Computers)第47卷的《从人一机交互的角度看自然语言处理》一文中,曾经给自然语言处理提出了如下的定义: “自然语言处理可以定义为研究在人与人交际中以及在人与计算机交际中的语言问题的一门学科。自然语言处理要研制表示语言能力(Linguistic Compe-tence)和语言应用(Linguistic Performance)的模型,建立计算框架来实现这样的语言模型,提出相应的方法来不断地完善这样的语言模型,根据这样的语言模型设计各种实用系统,并探讨这些实用系统的评测技术”。 这个定义比较全面地说明了自然语言处理的性质和学科定位,国内外学者普遍认同这个定义。 在自然语言处理研究发展的60多年间,国外该领域经历了萌芽期、发展期和繁荣期三个时期,并取得了丰富的研究成果。相比之下,国内在该领域较为系统的研究成果则为数不多,主要是由于早期受到汉语信息处理一些预处理技术的制约(如汉字编码、汉语分词等),到真正开始汉语自然语言理解研究时,已经比国外晚了20多年。但是,经过20多年的发展,汉语自然语言处理技术也获得了长足的进步,在机器翻译、语料库、语篇理解、概念层次网络等领域取得了一些重要成果。 本文拟采用共词分析方法,通过对国内自然语言处理领域文献中高频关键词共同出现频率规律的分析,深入揭示其研究热点以及研究现状,为其他从事自然语言处理研究的学者提供参考。 2研究方法 共词分析法(Co-term Analysis)在图书情报界的应用非常广泛,是文献计量学的一种重要方法,也是内容分析法的常用方法之一。最先提出共词分析方法的是Callon等人,其后这种方法被广泛使用。共词方法的思想来源于文献计量学的引文耦合与共被引概念,即当两个能够表达某一学科领域研究主题或研究方向的专业术语(一般为主题词或关键词)在同一篇文献中出现时,表明这两个词之间具有一定的内在关系,并且出现的次数越多,表明它们的关系越密切、距离越近。利用现代统计技术如因子分析、聚类分析和多维尺度分析等多元分析方法,可以进一步按这种“距离”将一个学科内的重要关键词加以分类,从而归纳出该学科的研究现状、热点和内容。不仅如此。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统计软件图形显示功能,还能够将分析结果直观形象地显现出来,进而达到可视化的效果。 用共词分析法分析国内自然语言处理领域的研究热点。需要通过四个步骤完成:①,确定国内该研究领域主要关键词;②建立关键词共词矩阵;③选取多元统计方法对所建矩阵进行统计分析;④对所获得的数据进行分析。 3数据来源与关键词获取 3.1数据来源 在中国期刊网(CNKi)上,以“自然语言处理”为关键词,检索时间范围为CNKI默认的年限。选择了四个数据库,分别是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等,并以关键词为检索字段,采用精确检索的方式检索出2233篇文献,然后从CNKI上下载这些文献的题录数据。

句法分析

1、忘れていたら、私に注意して下さい。 2、ご請求の代金は今週中に払う。 3、その問題について検討していただきたいです。 4、他人に迷惑をかけない方がいいです。 5、これは君の書いたものなかろうか。 6、むしろその方が効果的ではないでしょうか。 7、暗い汽車の窓に流れて行く名古屋の街の灯を汽車に乗っている彼は見ていた。 8、この本は、外国人で、中国語を学習しようとする者に対して、その学習活動を効果的にする目的で編集したものである。 9、代表に選ばれた山田さんが会議に出席しました。 10、熱もないから、そんなに苦しいわけはない。仮病を使うに違いない。 11、人生の暮れ方に近づいた私にとって、このようなことが最後の機会になると思う。 12、二人は性質が合わないのを口実に離婚しました。 13、そのことは彼に任せておけば大丈夫です。 14、こんな雤の強い日には、タクシーを拾うのは難しいです。 15、貿易摩擦のため、化学繊維品の輸入は大幅に減少した。

16、9ヶ月にわたって書いてきた看病日記はとうとうこれで終わりになってしまいました。 17、顔色は血液の循環(血行)と密接にかかわっています。そのため、貧血気味の人はいつも顔色が悪く感じられることが多いようです。 18、名を変えたが、中身が変わったわけではない。 19、大好きなおばあさんが入院した。心配で帰国せずにはいられない。 20、日本語は得意だからといって、必ずしも就職に有利だとは限らない。 21、まだ子供だから、親のいうことを聞かざるを得ない。22、彼は若いながらも、経験がとても豊富だ。 23、いくらいい音楽でも毎日のように聞かされるといやになるものですよ。 24、西洋の学問、技術、社会の進んだありさまなどを日本の民衆に知らせないようにするのが徳川幕府の鎖国の大きな目的であった。 25、発送した品物が3日で届いていないなら、郵便局へ調査依頼を出して下さい。 26、自分は特に自信があるのは歯の丈夫さであった。 27、大学を卒業した以上、自分で働いて食べて行くつもりです。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