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竖向规划设计

竖向规划设计

竖向规划设计
竖向规划设计

城市用地竖向规划规范(CJJ83-99)

[2007-10-10]

【字号:大 | 中 | 小】【背景色】

1 总则

1.0.1 为规范城市用地竖向规划基本技术要求,提高城市规划质量和规划管理水平,制定本规范。

1.0.2 本规范适用于各类城市的用地竖向规划。

1.0.3城市用地竖向规划应遵循下列原则:

1 安全、适用、经济、美观;

2 充分发挥土地潜力,节约用地;

3 合理利用地形、地质条件,满足城市各项建设用地的使用要求;

4 减少土石方及防护工程量;

5 保护城市生态环境,增强城市景观效果。

1.0.4 城市用地竖向规划根据城市规划各阶段的要求,应包括下列主要内容:

1 制定利用与改造地形的方案;

2 确定城市用地坡度、控制点高程、规划地面形式及场地高程;

3 合理组织城市用地的土石方工程和防护工程;

4 提出有利于保护和改善城市环境景观的规划要求。

1.0.5 城市用地竖向规划除执行本规划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强制性标准的规定。

2 术语

2.0.1城市用地竖向规划vertical planning on urban field

城市开发建设地区(或地段),为满足道路交通、地面排水、建筑布置和城市景观等方面的综合要求,对自然地形进行利用、改造,确定坡度、控制高程和平衡土石方等而进行的规划设计。

2.0.2高程elevation

以大地水准作为基准面,并作零点(水准原点)起算地面各测量点的垂直高度。

2.0.3土石方平衡equal of cut and fill

在某一地域内挖方数量与填方数量平衡。

2.0.4防护工程protection engineering

防止用地受自然危害或人为活动影响造成土体破坏而设置的保护性工程.如护坡、挡土墙、

堤坝等。

2.0.5 护坡slope protection

防止用地土体边坡变迁而设置的斜坡式防护工程,如土质或砌筑型等护坡工程。

2.0.6挡土墙retaining

防止用地土体边坡坍塌而砌筑的墙体。

2.0.7平坡式tiny slope style

用地经改造成为平缓斜坡的规划地面形式。

2.0.8 台阶式stage style

用地经改造成为阶梯式的规划地面形式。

2.0.9 混合式comprehensive style

用地经改造成平坡和台阶相结合的规划地面形式。

2.0.10 台地stage

台阶式用地中每块阶梯的用地。

2.0.11场地平整field engineering

使用地达到建设工程所需的平整要求的工程处理过程。

2.0.12坡比值grade of side slope

两控制点间垂直高差与其水平距离的比值。

3 一般规定

3.0.1 城市用地竖向规划应与城市用地选择及用地布局同时进行,使各项建设在平面上统一和谐、竖向上相互协调。

3.0.2 城市用地竖向规划应有利于建筑布置及空间环境的规划和设计。

3.0.3 城市用地竖向规划应满足下列要求:

1 各项工程建设场地及工程管线敷设的高程要求;

2 城市道路、交通运输、广场的技术要求;

3 用地地面排水及城市防洪、排涝的要求。

3.0.4城市用地竖向规划在满足各项用地功能要求的条件下,应避免高填、深挖,减少土石方、建(构)筑物基础、防护工程等的工程量。

3.0.5城市用地竖向规划应合理选择规划地面形式与规划方法,应进行方案比较,优化方案。

3.0.6 城市用地竖向规划对起控制作用的坐标及高程不得任意改动。

3.0.7同一城市的用地竖向规划应采用统一的坐标和高程系统。水准高程系统换算应符合表3.0.7的规定。

水准高程系统换算表3.0.7

4 规划地面形

4.0.1 根据城市用地的性质、功能,结合自然地形,规划地面形式可分为平坡式、台阶式和混合式。

4.0.2 用地自然坡度水于5%时,宜规划为平坡式;用地自然坡度大于8%时,宜规划为台阶式。

4.0.3 台阶式和混合式中的台地规划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台地划分应与规划布局和总平面布置相协调,应满足使用性质相同的用地或功能联系密切的建(构)筑物布置在同一台地或相邻台地的布局要求;

2 台地的长边应平行于等高线布置;

3 台地高度、宽度和长度应结合地形并满足使用要求确定。台地的高度宜为1.5-3.0m。

4.0.4 城市主要建设用地适宜规划坡度应符合表4.0.4的规定。

城市主要建设用地适宜规划坡度

用地名称最小坡度(%)最大坡度(%)

工业用地0.210

仓储用地0.210

铁路用地02

港口用地0.25

5 竖向与平面布局

5.0.1 城市用地选择及用地布局应充分考虑竖向规划的要求,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城市中心区用地应选择地质及防洪排涝条件较好且相对平坦和完整的用地,自然坡度应小于15%;

2 居住用地应选择向阳、通风条件好的用地,自然坡度应小于30%;

3 工业、储用地宜选择便于交通组织和生产工艺流程组织的用地,自然坡度宜小于15%;

4 城市开敞空间用地宜利用填方较大的区域。

5.0.2 街区竖向规划应与用地的性质和功能相结合,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建设用地分台应考虑地形坡度、坡向和风向等因素的影响,以适应建筑布置的要求;

2 公共设施用地分台布置时,台地间高差宜于建筑层高成倍数关系;

3 居地用地分台布置时,宜采用小台地形式;

4 防护工程宜与具用防护功能的专用绿地结合设置。

5.0.3 挡土墙、护坡与建筑的最小间距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居住区内的挡土墙与住宅建筑的间距应满足住宅日照和通风的要求;

2 高度大于2m的挡土墙和护坡的上缘与建筑间水平距离不应小于3m,其下缘与建筑间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2m。

6 竖向与城市景观

6.0.1 城市用地竖向规划应有明确的景观规划设想,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保留城市规划用地范围内的制高点、俯瞰点和有明显特征的地形、地物;

2 保持和维护城市绿化、生态系统的完整性,保护有价值的自然风景和有历史文化意义的地点、区段和设施;

3 保护和强化城市有特色的、自然和规划的边界线;

4 构筑美好的城市天际轮廓线。

6.0.2 城市用地分类应重视景观要求,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城市用地作分类处理时,挡土墙、护坡的尺度和线型应与环境协调;有条件时宜少采用挡土墙;

2 城市公共活动区宜将挡土墙、护坡、踏步和梯道等室外设施与建筑作为一个有机整体进行规划;

3 地形复杂的山区城市,挡土墙、护坡、梯道等室外设施较多,其形式和尺度宜有韵律感;

4 公共活动区内挡土墙高于1.5m、生活生产区内挡土墙高于2m时,宜作艺术处理或以绿化遮蔽。

6.0.3 城市滨水地区的竖向规划应规划和利用好近水空间。

7 竖向与道路广场

7.0.1 道路竖向规划应符合下列规定:

1 与道路的平面规划同时进行;

2 结合城市用地中的控制高程、沿线地形地物、地下管线、地质和水文条件等作综合考虑;

3 与道路两侧用地的竖向规划相结合,并满足塑造城市街景的要求;

4 步行系统应考虑无障碍交通的要求。

7.0.2 道路规划纵坡和横坡的确定,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机动车车行道规划纵坡应符合表7.0.2-1的规定;海拔3000-4000的高原城市道路的最大纵坡不得大于6%;

机动车车行道规划纵坡表7.0.2-1

2 非机动车车街道规划纵坡宜小于2.5%。大于或等于2.5%时,应按表7.0.2-2的规定限制较长。机动车与非机动车混行道路,其纵坡应按非机动车车行道的纵坡取值;

非机动车车行道规划纵坡与限制坡长(m)表7.0.2-2

3 道路的横坡应为1%-2%。

7.0.3 道路跨越江河、明渠、暗沟等过水设施时,路高应与过水设施的净空高度要求相协调;有通航条件的江河应保证通航河道的桥下净空高度要求。

7.0.4 广场竖向规划除满足自身功能要求外,尚应与相邻道路和建筑物相衔接。广场的最小坡度为0.3%;最大坡度平原地区应为1%,丘陵和山区应为3%。

7.0.5 山区城市竖向规划应满足建设完善的步行系统的要求,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人行梯道按其功能和规模可分为三级:一级梯道为交通枢纽地段的梯道和城市景观性梯道;二级梯道为连接小区间步行交通的梯道;三级梯道为连接组闭间步行交能或人户的梯道;

2 梯道每升高1.2-1.5m宜设置休息平台;二、三级梯道连续升高超过5.0m时,除应设置休息平台外,还应设备转折平台,且转折平台的宽度不宜小于梯道宽度;

3 各级梯道的规划指标宜符合表7.0.5.-3的规定。

梯道的规划指标表7.0.5-3

8 竖向与排水

8.0.1 城市用地应结合地形、地质、水文条件及年均降雨量等因素合理选择地面排水方式,并与用地防洪、排涝规划相协调。

8.0.2 城市用地地面排水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地面排水坡度不宜小于0.2%;坡度小于0.2%时宜采用多坡向或特殊措施排水;

2 地城的规划高程应比周边道路的最低路段高程高出0.2m以上;

3 用地的规划高程应高于多年平均地下水位。

8.0.3 雨水排出口内顶高程宜高于受纳水体的多年平均水位.有条件时宜高于设计防洪(潮)水位。

8.0.4城市用地防洪(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城市防洪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防洪标准》GB50201的规定;

2 设防洪(潮)堤时的堤顶高程和不设防洪(潮)堤时的用地地面高程均应按设防标准的规定所推算的洪(潮)水位加安全超高确定;有波浪影响或壅水现象时,应加波浪侵袭高度或壅水高度。

8.0.5 有内涝威胁的城市用地应采取适宜的防内涝措施。

8.0.6 当城市用地外围有较大汇水汇入或穿越城市用地时,宜用边沟或排(截)洪沟组织用地外围的地面雨水排除。

9 土石方与防护工程

9.0.1 竖向规划中的土石方与防护工程应遵循满足用地使用要求、节省土石方和防护工程量的原则进行多方案比较,合理确定。

9.0.2 土石方工程包括用地的场地平整、道路及室外工程等的土石方估算与平衡。土石方平衡应遵循“就近合理平衡”的原则,根据规划建设时序,分工程或分地段充分利用周围有利的取土和弃土条件进行平衡。

9.0.3 用地的防护工程设置,宜根据规划地面形式及所防护的灾害类别确定,主要采用护坡、挡土墙或堤、坝等。防护工程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 街区用地的防护与其外围道路工程的防护相结合;

2 台阶式用地的台阶之间应用护坡或挡土墙联接,相邻台地间高差大于1.5m时,应在挡土墙或坡比值大于0.5的护坡顶加设安全防护设施;

3 土质护坡的坡比值应小于或等于0.5;砌筑型护坡的坡比值宜为0.5-1.0;

4 在建(构)筑物密集、用地紧张区域及有装卸作用要求的台阶应采用挡土墙防护;人口密度大、工程地质条件差、降雨量多的地区,不宜采用土质护坡;

5 挡土墙的高度宜为1.5-3.0m,超过6.0m时宜退台处理,退台宽度不应小于1.0m;在条

件许可时,挡土墙宜以1.5m左右高度退台。

9.0.4 土石方与防护工程应按表9.0.4的规定列出其主要指标。

土石方与防护工程主要项目指标表9.0.4

附录本规范用词说明

1为便于在执行本规范条文时区别对待,对于要求严格程度不同的词说明如下:

(1) 表示很严格,非这样做不可的

正面词采用“必须”;反面词采用“严禁”。

(2) 表示严格,在正常情况下均应这样做的

正面词采用“应”;反面词采用“不应”或“不得”。

(3) 表示允许稍有选择,在条件许可时首先应这样做的

正面词采用“宜”,反面词采用“不宜”。

表示有选择,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这样做的,采用“可”。

2条文中指明应按其它有关标准执行的写法为“应按……执行”或“应符合………的规定”。

城市特色风貌规划

城市特色风貌规划 随着万源市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乡一体化进程的推进,万源城市老城改造和新区建设的深入,城市发展和建设已经进入快车道,城市建设速度明显加快,城市面貌日新月异。然而在近几年的城市快速发展和建设中,城市特色面貌建设平庸无奇,千城一面,似曾相识,城市风貌特色不明显,缺乏个性,“特色危机”已成为现时城市建设与管理的热门话题。 万源市委、市政府充分意识到特色风貌的遗失,直接关系到城市总体人居环境的提升。为全面落实全省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总体规划,优化中心城市的空间结构形态,塑造城市风貌特色和个性气场,提升城市内在品位和总体形象,改善人居环境,立足资源和区位优势,坚持“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务实创新、改善民生”的工作思路,围绕建设“山青、水秀、地干净、物整洁、人文明”的森林万源、生态万源、宜居万源目标,高标准开展城区总体规划的修编工作,委托陕西中晟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编制《万源市城市总体特色风貌规划》,构建以后河为轴心、新老城区功能配套一体的城市发展格局。 同时,城市特色风貌建设应严格坚持“五项”规划原则:一是把握整体、突出重点原则。首先要把握城市总体环境风貌、总体空间形态、廊轴系统、色彩体系、山体景观和滨水景观以及建筑风格的统一协调并在总体控制的原则下,突出重点,突出本次规划要解决

的主要问题,通过滨河景观的打造、外围山体景观的保护及营造,城市重要节点的强调来塑造城市的整体风貌特色。二是继承、尊重、展望原则。风貌特色规划不仅要继承和延续万源城市的历史脉络、风俗习惯、文化底蕴和地域特征外,而且更应强调万源山地城市的现实情况,尊重万源城市的生态环境和水体景观,在继承、延续、创新的同时,还要展望未来,规划要高起点、高标准、有深度,要经得起时间的考验。三是特色、文化、个性原则。每一个城市都得有自己的个性和特色,有自己的文化底蕴。万源城市的山、水、城、人等主要体现实体,是万源城市魅力的体现,加之文化、历史、风情等是万源城市区别于其他城市的名片。四是生态优先、环境利用原则。万源城市有良好的生态环境和优美的自然环境,“城在山中、山在城中、人在山水中”是万源城市的鲜明写照。规划在保护城市整体生态环境的前提下,要充分利用城市的山水资源,通过显山、露水、增绿、透脉、弘文、辟场、留廊等手段,打造山、水、城、绿相融的川陕魅力城市和山水园林城市。五是系统规划、动态塑造、弹性实施原则。万源城市的风貌特色塑造必须通过系统的整体规划,由于城市建设在这方面欠帐较多,所以城市特色建设不可一蹴而就,只顾眼前利益,要有一个较长的时间和动态的过程,同时在实施中要有弹性,要留有余地,保证规划的有效和顺利实施。

城市景观风貌

基于生态基础设施的城市风貌规划——以山东省威海市为例 作者:俞孔坚奚雪松王思思发表:《城市规划》2008(03):87-92 [评论] 摘要:在全球化与快速城市化的时代背景下,中国城市的风貌特色正逐步消失,城市的景观与风貌规划成为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本文在系统梳理国内外城市风貌规划的概念与研究进展基础上,提出了基于生态基础设施的城市风貌规划途径。并以威海城市景观风貌研究为例,进行理论与方法的探讨。 关键词:山东省威海市风貌基础设施生态 1 引言 全球化与快速城市化使中国城市的地方特征和城市风貌特色正逐渐丧失,已经成为中国当代城市的一个重要问题(吴良镛,2002;仇保兴,20 04、2005;阮仪三,2004;蔡晓丰,2005)。因此,城市风貌特色作为极具价值的“稀缺性”资源,正在发展成为政府经营城市的重要手段和参与全球化竞争的锐利武器(蔡晓丰,2005)。 2 相关概念与研究进展 2.1城市风貌、城市特色与城市风貌特色 城市风貌被学者们理解为城市的风采容貌。简单地说,就是城市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及其所承载的历史文化和社会生活内涵的总和。在中文语境下,风貌中的“风”是“内涵”,是对城市社会人文取向的非物质特征的概括,是社会风俗、风土人情、戏曲、传说等文化方面的表现,是城市居民对所处环境的情感寄托(Cornelsn aned Franz,1995),是现象学者所描绘的那种充满于城市空气中的“氛围”(Norberg-Shulz, 1979);“貌”是“外显”,是城市物质环境特征的综合表现,是城市整体及构成元素的形态和空间的总和,是“风”的载体。有形的“貌”与无形的“风”,两者相辅相成,有机结合形成特有的文化内涵和精神取向的城市风貌(池泽宪, 1989;朱旭辉,1993;Cornelsen and Franz,1995;Taylor,1999;蔡晓丰,2005;陈艳、洪再生等,2006)。

市政道路设计总结

本篇是写市政道路方面的,公路的偶不太懂!!!谢谢!! 本篇只适合新手,刚开始做设计的画图的人员(其实设计就是画图的...) 2011年工作总结 经过一年的工作和学习,我的能力和水平得到了一定的提高,但还存在明显的不足。在工作中,我不断总结失败和教训和成功的经验,将一年来市政道路工程工作中体会到的总结如下: 一、工作方面 (一)项目投标 1.首先,认真阅读标书!!根据标书内容安排人员和任务以及完成的时间。完成时间应该比开标日期提前至少两到三天,由领导检查并最后调整和修改。 2.技术标部分: 统一各自字体、平面图出图比例、出图深度(出图内容)、道路名称、封面、扉页、日期、内容字体、出图风格。 由投标负责人或指定他人统一制作图框和图签(图框字体、页码字体等均要统一)。 规定各自投标项目所涉及的专业,由相关专业负责人各编写一段简要说明,最后由写说明的人汇总。 认真阅读地形图,注意和道路主线的关系和需要设计结构的地方。 与各专业的设计人员随时沟通。 围标:最好一人做一个标书。并且要2-3人多次检查各处细节,切莫疏忽大意。一人做2个标书时,应该分开做,先做完一个,再做另一个,避免混着做。一人做完,另一人检查。 做完技术标和商务标记得刻盘!!!根据招标单位单独或一起封装。 (二)项目方案 1.项目准备: 在方案时期,拿到甲方提供的地形图和规划后,首先认真阅读地形图,注意电线、

电线杆、铁塔、光缆(国防光缆)、现有管道(雨污电气)、房屋建筑、原有结构物(涵洞、桥梁、挡墙、护坡等)、水渠、河流河沟、沟壑、水(鱼)塘、水田、地形高低走向等对规划道路的影响,有问题及时与业主沟通处理方案。并在总说明中相应的说明。 光缆、燃气、电力等重要管道线路应在平面图中特别标识,并在总说明注意事项中说明。 需要勾汇水面积确定涵洞位置、型式、大小时应及时和排水设计人员沟通。 搜集与项目有关的各种历史、水文、地质资料,包括业主方面各个负责人的联系方式、单位详细名称、地址、QQ,电话等。 各部门紧记出图日期,并留出足够的时间保证内部审图和修改。 项目负责人统一制作封面、图签。图签统一采用外部参照型式。 2.项目: 2.1 首先出道路平面图。 2.1.1 处理地形图: 第一种方法:将地形图全部处理为颜色8(其它灰色均可,根据单位规定),转化地形点和等高线为道路软件识别的模式。此种方法可以知道每个图层都什么数据,但是如果原地形图不规范,图层很繁多复杂,则关闭和打开地形图时很繁琐。第二种方法,首先关闭地形点和等高线图层,将其他所有数据均刷层到新建地形图图层(此方法适用于不标准图层繁杂地形图),然后将地形点和等高线转化为道路软件识别的模式。此方法便于图层管理,但不便于专门查找原图层中某类数据。处理完地形图可运行PU命令清理无关的数据。 2.1.2 平面出图: 首先出道路平面图之前,根据项目规划确认道路等级和设计车速,认真检查规划道路的中线是否有不合理的地方(规划只做半径,不做缓和曲线),根据项目实际情况对规划中线进行微调,尤其是半径取整数(如甲方要求不得改动中线则不调,并由甲方说明原因),对需要做缓和曲线的地方加缓和曲线。根据设计车速和圆曲线半径设置道路加宽。 交叉口按根据道路等级进行拓宽和渠化处理。 斜交交叉口缘石半径应在规范内尽量取大。 立体交叉布设匝道时应充分考虑净空、竖向设计。 平面图中应简易标识出桥梁、涵洞、挡墙等结构物的位置、范围、型式等信息。平面调好之后发给业主看看,有问题及时沟通和修改。 方案平面进行最后的平面标注、布置,按桩号分平面图(普通道路按1:500分图,

国内外常用道路规划设计软件集合

国内外常用道路规划设计软件集合 国内常用道路规划设计软件 纬地道路辅助设计系统(HintCAD) 路线与互通式立交设计的大型专业CAD 软件。该系统由中交第一公路勘察设 计研究院结合多个工程实践研制开发。纬地系统秉承本院近半个世纪的公路勘察 设计经验,汲取国内外专业软件之所长,推陈出新,它是先进的工程设计理念和 尖端的计算机软件技术的结晶。系统具有专业性强,与实际工程设计结合紧密、 符合国人习惯、实用灵活等特点。系统使用BjectARX及Visual C++编程,支持 AutoCAD R2000/R2002/R2004/R2005/R2006 平台 Windows9X/NT/2000/XP/VISTA等操作系统, 系统主要功能包括:公路路线设计、 互通立交设计、三维数字地面模型应用、公路全三维建模(3DRoad)等适用于 高速、一级、二、三四级公路主线、互通立交、城市道路及平交口的几何设计。 系统同时提供标准版、专业版、数模版和网络版软件,用户可根据不同需求自由 选择。纬地系统利用实时拖动技术,使用户直接在计算机上动态交互式完成公路 路线的平(纵、横)设计、绘图、出表;在互通式立交设计方面,系统更以独特的 立交曲线设计方法、起终点智能化接线和灵活批量的连接部处理等功能而著称。 最新的数模版不仅支持国内常规的基于外业测量数据基础上的路线与互通式立 交设计,更可以利用三维电子地形图,建立三维数模并直接获得准确的纵、横断 地面线数据,进而进行平、纵、横系统化设计;在省去外业测量的人马劳顿和缩 短设计周期的同时,更使得大范围的路线方案深度比选方便快捷。它打破了国内 公路行业数模应用领域由国外软件形成的垄断。 海地公路优化设计系统(Hard) 海地公司倍感荣耀的公路设计软件之一,用户遍布全国30个省、直辖市,近10 年来,全国1000多家海地用户应用Hard系统完成数十万公里的公路设计,建设 完成的道路遍布祖国大江南北。Hard系统已经成为国内设计企业在购买软件时 的首选,是设计工程师不可缺少的软件工具。10年来,海地积极吸取广大用户 的建议,系统的功能不断强大,特别针对细节问题的开发使得Hard系统能够顾 全到设计中极为细小的问题,针对细节的开发是Hard系统成功的重要标志,体 现了一个系统的完善程度。Hard系统的不断强大完全依赖于全国1000多家用户 在使用过程中提供的上千条的意见和建议,这些宝贵的意见和建议是支持Hard 系统不断完善的最坚固的基石。在这里特别要感谢云南省公路设计院、昆明国权

道路竖向设计

道路竖向设计 竖向设计是道路设计中最重要的一部分,一般市政道路的线型、横断面以及路面结构都在城市规划中已经确定,可调整的空间非常有限,但是道路竖向设计却是千变万化,可以设计出很多方案,如何使道路竖向设计更科学、更合理、更符合实际情况,这是需要研究的问题,下面我从几个方面来阐述竖向设计应遵循的几个原则。 1、纵坡坡度拟定原则 1)从汽车的行驶方面考虑,根据汽车的动力性能、行车速度、行车安全、驾驶条件等因素拟定不同的道路坡度。一般城市道路纵坡度0.5%≤i≤2.5%,i=0.5%是保证路面排水的最小坡度,但是像一般平原地区,例如北京,地势平坦,纵坡坡度不满足大于最小纵坡度的要去,这种情况下,可适当降低标准,坡度控制在0.2%以上也是可以的。另外2.5%的坡度是自行车最大爬坡坡度,城市道路中自行车较多,要充分考虑自行车的行驶条件。 2)交叉口范围的道路纵坡坡度要≤2%,如果困难可以控制在3%以内。交叉口是车辆与行人汇集、转向和疏散的必经之地,如果坡度过大,车辆停止不及,失去控制,造成追尾、侧滑、失灵等交通事故。后果不堪设想。 3)城市道路纵坡宜缓顺,起伏不宜频繁。当道路设计纵坡度大于贵的的推荐值时,应控制坡长,以减少低档而增加的燃料消耗,另外还减少事故的发生,提高道路通行能力。 2、线位标高确定原则 1)城市道路标高应略低于临街建筑物的地坪标高,以保证建筑物的出入口平缓,以及自建建筑向路面排水的通畅。一般道路线位标高应比临街建筑物的地坪标高低20~30cm左右。2)道路起终点标高的确定。如果有已建的道路,则以现状道路边缘的路面标高为施工道路的终点标高,与现状路顺接。如果没有已建道路,不仅要考虑起终点的标高对于本路的合理性和经济性,还要充分考虑道路再延伸线和与之相交道路延伸线与周围环境的协调、自然的和谐。避免延伸线出现大填大挖,避免延伸线纵断不合理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3)洪水水位和地下水位。大部分路面和路基在浸水的情况下强度会减弱,路基设计标高应位于洪水水位或者地下水位以上,对于城市道路,路基标高应位于50年或25年一遇洪水水位以上0.5米,最高标准为100年一遇洪水水位。路基设计标高应使路槽底面与地下水位之间有0.5~1.0m的高差。但是城市道路由于路面标高的限制,使路基处于地下水位以下时,则可采用加固路基的方法。 4)构造物和附属设施的净空。城市道路汽车最小净空高为4.5m,无轨电车最小净空高为5.0m,有轨电车最小净高为5.5m,自行车、行人道最小净高为2.5m,其它非机动车到的净高为3.5m。 5)与排水方案相结合,利用现状地形、地貌,结合雨、污水方案,使道路尽可能沿排水方案进行竖向设计,如条件不允许,也尽可能满足条件。 3、正确处理道路标高与地下管道埋深的关系 道路竖向设计应满足现状及新设地下管道的覆土要求,有矛盾时应从调整道路纵断设计和处理地下管道两方面综合考虑以采取相应的解决措施,一般地下管道必须保持管顶最小覆土厚度70cm,为使管道内的水能自然流出,管道必须设计有纵坡,为避免地下管道最后段的埋深过大,道路纵坡在同一个排水方向段内应尽量避免有反坡存在,如因地形条件复杂必须设反坡时,也应尽可能降低反坡的坡度和坡长,当道路纵坡无法迁就管理埋深的时候,则可埋深达到5m时将管道分段,利用泵站将水位抬升后再沿下一段管道流出。

论市政道路设计及布局规划

论市政道路设计及布局规划 发表时间:2015-11-06T11:39:54.093Z 来源:《基层建设》2015年16期作者:张毓祥 [导读] 四川省攀枝花规划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四川攀枝花市区内沿金沙江自西向东分布有十余座桥梁。各桥梁形态各异,斜拉索桥、拱桥、吊桥各具特色,构成金沙江上独特的风景。 张毓祥 四川省攀枝花规划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四川 617000 【摘要】本文主要分析了市政道路的设计和布局规划等问题,论述了如何在市政道路设计和布局规划中做好相关工作,提出了一些比较可行的对策和建议,以期可以为今后城市道路设计、规划、建设提供参考。 【关键词】市政道路;设计;布局;规划 一、前言 目前,在市政道路设计和布局规划过程中,还有很多问题急待解决,由于市政道路设计和规划布局必须要考虑到城市发展和建设的需要,因此,深入分析市政道路规划设计的相关问题非常有必要。 二、攀枝花市道路网络设计布局现状 攀枝花市是典型的山地城市,是依托于其丰富的矿产资源而发展起来的新型工业城市,自上个世纪60年代建市以来,就奠定了沿金沙江两岸因地势而发展的城市空间格局,形成狭长的带状城市用地布局,城市交通主流向是东西向。因此攀枝花市城市道路网骨架极其简单,呈现“东西带状延伸、南北越江连接”的自由式网络结构。 由于受地形条件的限制以及历史发展的影响,攀枝花市区内的主要道路基本上都是由以往的公路转变而来,几乎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城市道路,目前城市内公路系统正逐步向城市道路方向转变。 从道路等级结构构成看,攀枝花市目前的道路结构比例极为不合理,目前主、次、支路的结构比例为1:0.25:1.95,主要是主干道路偏高而次干道路偏低。 攀枝花受地形条件影响,道路纵坡较大,市内交通方式较单一,以机动车交通为主,非机动车极少。目前道路基本上是一块板结构。道路断面均没有设置慢车道。攀枝花的道路宽度可通行机动车利用率较高。 攀枝花市区内沿金沙江自西向东分布有十余座桥梁。各桥梁形态各异,斜拉索桥、拱桥、吊桥各具特色,构成金沙江上独特的风景。西攀高速公路金沙江大桥是目前规模最大的桥梁,双向4车道,两侧道路连接均为立体交叉,交通量较大,承担着重要的对外交通作用。 陶家渡大桥、法拉大桥、新庄大桥为西部片区南北向的连接通道,主要服务于陶家渡片区、格里坪片区和河门口清香坪片区,均为双向2车道。 荷花池大桥、密地大桥为双向2车道,交通量较高,在城市南北向交通联系中发挥着较为重要的作用。 三、攀枝花市综合交通存在的问题 通过对攀枝花市城市道路交通现状的调查分析,攀枝花市道路交通系统存在如下问题: 1、市区内道路设施缺乏 受地形条件的限制,攀枝花市区内的道路设施严重缺乏,在现状城市机动化水平还不高的情况下,已经暴露出在高峰期间供需矛盾的焦点问题,尤其是片区之间的道路现在都是依靠基本上唯一的通道将各大片区“穿珍珠”似的联系起来,一旦以后城市机动化水平提高,片区之间的联系密切,则现有的这几条主干道将不再满足城市发展的需求,将会制约城市的进一步发展。特别是城西片区与江南片区和城东片区的连接通道较少,已经成为制约西部分区发展的瓶颈。 2、过境交通直接穿越市区 攀枝花市是典型的带状城市,城市布局较分散,主要由三条省道S214(甸渡路)、S216(稻攀路)、S310(宁华路)作为道路网主骨架,其中 S214、S310 部分路段已成为城市道路造成过境交通困难,现有城市进出口通道布局不足,沿公路两侧修建大量建筑,导致公路街道化造成进出城堵车严重;部分路段山地危害现象十分突出,这给过境车辆造成不便。攀枝花城市外围区域缺乏有效疏导过境交通的快速通道,使得经过攀枝花的大量过境交通不得不占用本来就资源有限的城市道路空间,给城市道路交通带来更大的压力。 3、公路形态的城市道路不能适应城市的发展 受历史发展的影响,目前攀枝花市区范围内许多道路是由原先的公路发展起来的,尤其是各大片区之间的连接道路。公路与城市道路在承担功能、设计指标等方面的差异,使得公路不能完全发挥城市道路的功能,不能满足现在攀枝花市车辆出行的需求 4、道路功能定位不明确 攀枝花是典型的资源型城市,矿产资源极为丰富,钒钛磁铁矿等储量较大。公路货运枢纽作为工业生产流通环节的重要支撑点,其日常货运交通的需求是很高的,市区内部的货车出行量也要比一般的城市高,对于城市道路来讲,货运车辆的高混入率将会对道路的通行效率产生极大的负面影响,而现在攀枝花所有的道路均没有明确采取客货车辆在空间和时间上的分流,导致现有的许多道路普遍运行效率不高。 5、道路通行条件较差 在各大片区内部,受地形条件的限制,多数道路宽度较窄,坡度大,转弯半径小,对于机动车的通行极为不利,因此机动车只能被压缩到有限的几条通行条件相对较好的道路上去,导致的直接结果就是通行条件好的道路流量高,甚至出现拥堵的情况下找不到分流的道路,另外居民出行的机动可达性差。 6、道路网级配不合理 攀枝花市是在“三线建设”的特殊历史时期,以“先生产后生活,先工业后城市”。由于历史原因,目前攀枝花市区内部的道路网络级配极端不合理,连接主干道和支路的次要干道严重缺乏,使得市区内部缺少可以分流主干道交通的城市道路。 7、越江交通分布不均匀 攀枝花南北越江交通的需求日益增大,由于市区内道路系统的缺乏,尤其是连接桥梁的道路缺乏,各座桥梁之间的间隔距离相对较

竖向设计规划要点

竖向规划设计要点 一、竖向规划规划步骤与注意问题 (1)平原——排水问题:涝水位 1、要与雨水工程配合,道路计算公式: 涝水位+管长×水力坡降+横坡+安全值 防洪——路堤结合、景观要求 2、场地地坪高程: a、地面排水坡度不宜小于0.2%;坡度小于0.2%时宜采用多坡向或特殊措施排水; b、地城的规划高程应比周边道路的最低路段高程高出0.2m以上;(平均值+0.2,交*口) c、用地的规划高程应高于多年平均地下水位 d、土方估算、经济分析 3、应注意问题: 1、道路坡度、坡长要求 2、避免“锅底”,错开40米 3、道路、桥梁净空 4、土方平衡及土方来源 (2)山地——经济性,土方问题 1、地质(土、石)、地势(自然坡度5%、8%)情况 2、分台地,确定道路高程(坡度、坡长要求) 3、土方估算、经济分析 应注意问题: 1、坡度、坡长要求

2、交*口(3%)、停车场坡度(与通道平行方向的最大纵坡度为1%,与通道垂直方向为3%) 3、台地的高度宜为1.5-3.0m 4、高度大于2m的挡土墙和护坡的上缘与建筑间水平距离不应小于3m,其下缘与建筑间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2m。挡墙上边缘退台宽度:0.6H+1.0, 5、土质护坡的坡比值应小于或等于0.5;砌筑型护坡的坡比值宜为0.5-1.0; (地质情况、压实处理) 6、城市主要建设用地适宜规划坡度(竖向规范)、各种场地的适用坡度(居住规范) 7、山地挖方多,应反复调整竖向方案——土方总量小,填挖方平衡 二、竖向规划深度 详规——1、干道变坡点 2、室内外高程 3、地面坡度 三、要掌握规范 《竖向规范》、《道路设计规范》、《居住区规范》

国家公路网规划(2013-2030年)

国家公路网规划(2013年-2030年)

目 录 前言 (1) 一、规划基础 (2) (一)发展形势 (2) (二)发展要求 (2) 二、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规划目标 (4) (一)指导思想 (4) (二)基本原则 (4) (三)规划目标 (5) 三、规划方案 (6) (一)普通国道网 (6) (二)国家高速公路网 (8) 四、规划实施 (9) (一)实施方案 (9) (二)实施效果 (10) (三)保障措施 (10) 附图 (12)

前 言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路法》(第一章、第六条)明确,公路按其在公路路网中的地位分为国道、省道、县道和乡道。国家公路指《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路法》规定的国道,是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普通国道和国家高速公路,由具有全国性和区域性政治、经济等意义的干线公路组成。其中,普通国道网提供普遍的、非收费的交通基本公共服务,国家高速公路网提供高效、快捷的运输服务。为加快建设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促进现代物流业发展,构建布局合理、功能完善、覆盖广泛、安全可靠的国家公路网络,特编制《国家公路网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规划期限为2013年至2030年。《规划》是公路交通基础设施的中长期布局规划,体现了国家发展综合交通运输的战略方针,是指导国家公路长远发展的纲领性文件。

一、规划基础 (一)发展形势。 1981年,原国家计划委员会、国家经济委员会和交通部印发的《国家干线公路网(试行方案)》明确,国道由“12射、28纵、30横”共70条路线组成,总规模约11万公里;2004年,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印发的《国家高速公路网规划》明确,国家高速公路网由“7射、9纵、18横”等路线组成,总规模约8.5万公里。截至2011年底,全国公路总里程达到410.6万公里,其中普通国道10.6万公里,国家高速公路6.4万公里。 公路交通的快速发展,有效缓解了我国交通运输紧张状况,显著提升了国家的综合国力和竞争力。但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现有的国家公路网规划与建设仍面临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一是覆盖范围不全面。全国还有900多个县没有国道连接,有18个新增的城镇人口在20万以上的城市和29个地级行政中心未实现与国家高速公路相连接;二是运输能力不足。部分国家高速公路通道运能紧张、拥堵严重,不能适应交通量快速增长的需要;三是网络效率不高。普通国道路线不连续、不完整,国家公路与其他运输方式之间、普通国道和国家高速公路之间的衔接协调不够,网络效益和效率难以发挥。 (二)发展要求。 1、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未来我国新型工业化、信息化、

竖向规划设计

城市用地竖向规划规范(CJJ83-99) [2007-10-10] 【字号:大 | 中 | 小】【背景色】 1 总则 1.0.1 为规范城市用地竖向规划基本技术要求,提高城市规划质量和规划管理水平,制定本规范。 1.0.2 本规范适用于各类城市的用地竖向规划。 1.0.3城市用地竖向规划应遵循下列原则: 1 安全、适用、经济、美观; 2 充分发挥土地潜力,节约用地; 3 合理利用地形、地质条件,满足城市各项建设用地的使用要求; 4 减少土石方及防护工程量; 5 保护城市生态环境,增强城市景观效果。 1.0.4 城市用地竖向规划根据城市规划各阶段的要求,应包括下列主要内容: 1 制定利用与改造地形的方案; 2 确定城市用地坡度、控制点高程、规划地面形式及场地高程; 3 合理组织城市用地的土石方工程和防护工程; 4 提出有利于保护和改善城市环境景观的规划要求。 1.0.5 城市用地竖向规划除执行本规划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强制性标准的规定。 2 术语 2.0.1城市用地竖向规划vertical planning on urban field 城市开发建设地区(或地段),为满足道路交通、地面排水、建筑布置和城市景观等方面的综合要求,对自然地形进行利用、改造,确定坡度、控制高程和平衡土石方等而进行的规划设计。 2.0.2高程elevation 以大地水准作为基准面,并作零点(水准原点)起算地面各测量点的垂直高度。 2.0.3土石方平衡equal of cut and fill 在某一地域内挖方数量与填方数量平衡。 2.0.4防护工程protection engineering 防止用地受自然危害或人为活动影响造成土体破坏而设置的保护性工程.如护坡、挡土墙、

城市风貌规划编制要求内容

风貌规划成果所含内容 风貌规划是由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引申出来的一项重要的专项规划,对城市整体意向的形成有着特别重要的地位。如果按照正常程序将经历:现状风貌调查与评价阶段、城市风貌规划大纲编制及大纲评议阶段、城市风貌规划方案的编制阶段、详细规划阶段的城市风貌规划这样四个阶段,规划周期长,且花费巨大,很多城市并不会按照这样的步骤一步步走下去,他们大多希望直接得到一个最终的结果。目前,关于城市风貌规划的编制没有专门的规范,需要形成怎样的成果也并没有明确的规定,很多规划单位所完成的风貌规划也只是一个概念性的,可是实行低,还得进一步编制相关的详细规划,费时费钱。那么对于想一步到位完成风貌规划,我们应该形成怎样的规划成果呢?结合遂宁市城市风貌规划的一些感受,我来谈谈城市风貌规划成果内容问题。 城市风貌规划成果内容应该包含三个部分,分别是规划文本、规划图纸和附件。具体涉及如下内容: 一、规划文本 规划说明书及相关专题研究。 规划文本要求能够规范、准确、肯定、清晰的表达规划意图和目标,而对有关内容提出规范性要求。主要内容要求如下: 1、前言 说明本次规划编制的依据和背景。 2、城市概况 包括城市的地理位置、经济特征、自然特征、历史沿革、所处地理文化圈层特征和中心城区概况。 3、风貌规划项目说明 包括本次规划的规划范围、规划内容和要求。 4、城市风貌现状分析 (1)城市风貌地理文化圈层分析。 (2)市域风貌整体格局和重点旅游景区风貌特色分析。 (3)城市总体风貌分析,含城市总体风貌特征、城市风貌格局、城市轴线、城市天际线和滨水风貌的分析。 (4)土地利用和主要交通道路分析。 (5)城市历史人文景观风貌分析,包含历史人文特征分析,历史人文景观的现状分析。

城市道路市政道路工程设计深度规定

市政道路工程初步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 1 设计说明书 1.1 概述 1.1.1 道路地理位置图示出道路在地区交通网络中的关系及沿线主要建筑物的概略位置。 1.1.2设计依据设计委托书、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方案设计)的批复意见、相关评审报告、规划、地形等相关资料。 1.1.3对可行性研究报告(方案设计)批复意见的执行情况。如技术标准、规模有重大变 化,应予以论证并履行报批手续。 1.1.4 采用的规范和标准 1.1.5测设经过及设计过程简述 1.1.6需要说明的其它事项 1.2 现状评价及沿线自然地理情况 1.1.1道路现状评价 1.2.2现状交通量及技术评价交通量、车辆组成、路口交通流量与流向特征及路口、路段饱 和度等。 1.2.3沿线基本情况沿线(控制性)建筑、河流、铁路及地上、地下管线情况。 1.2.4水文地质、气象等自然条件如河流设计水位、流速、地下水位、气温、降雨、日照、蒸发量、主导风向、风速等。 1.2.5工程场地自然条件 1.3 工程概况 1.2.1工程地点、范围及规模 1.3.2建设期限、分期修建计划 1.3.3规划简况着重阐述设计道路、立交在规划路网中的性质、功能、位置、走向,相交道路的性质、功能。 1.3.4远期交通流量流向的分析,设计小时交通量的确定,荷载等级的确定。1.3.5主要交叉路口渠化处理方式 如选用立交,需阐明其必要性及选型依据。 1.3.6工程修建的意义对道路路网的影响,缓减干扰提高车速和服务水平的程度。根据以上 内容, 阐明工程修建的意义。 1.4 工程设计 1.4.1 方案设计思路 1 对规划思路及各项指标进行说明,阐述对规划的理解,分析项目实施的意义。 2 提出主要技术难点与关键技术问题。

总图设计中的竖向设计

总图设计中的竖向设计 总图设计是目前工业项目设计阶段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是在已经确定好的厂址和工业企业总体规划的基础上,根据工艺、生产、安全、卫生、规划等要求,综合利用环境条件,合理确定地上及地下所有建筑物、构筑物、交通运输线路(铁路、公路、航运)、工程管线、及绿化的平面和竖向高度的设计过程。现在我就结合我自身的工作经验。简单的发表下我对竖向设计的一些看法。 竖向设计即对建设场地,按其自然状况,工程特点和使用要求所作的规划。包括:选择竖向设计的形式和平土反方式:确定工业场地平土标高,计算土石方量,是总填挖方量最小,接近于平衡;确定建构筑物、道路及排水设施的标高,使之互相协调适应;确定场地排雨水方式和措施,是厂区能够迅速排出雨水,保证厂区不会受到洪水和内涝的威胁等。 竖向设计是总图运输设计中一个重要的有机组成部分,它与规划设计、总平面布置密切联系而不可分割。当地域范围大、在地形起伏较大的场地,功能分区、踌网及其设施位置的总体布局安排上,除须满足规划设计要求的平面布局关系外,还受到竖向高程关系的影响。所以。在考虑规划场地的地形利用和改造时,必须兼顾总体平面和竖向的使用功能要求,统一考虑和处理规划设计与实施过程中的各种矛盾与问题,才能保证场地建设与使用的合理性、经济性。做好场地的竖向设计。对于降低工程成本、加快建设进度具有重要的意义。 建设场地是不可能全都处在设想的地势地段。建设用她的自然地形往往不能满足建、构筑物对场地布置的要求。在场地设计过程中必须进行场地的竖向设计,将场地地形进行竖直方向的调整,充分利用和合理改造自然地形。合理选择设计标高,使之满足建设项目的使用功能要求。成为适宜建设的建筑场地。 常见的竖向布置形式有平坡式和阶梯式。平坡式分为水平型、斜面型和组合型。水平平坡式的竖向布置能为铁路、道路布置创造良好的技术条件。但是遇到

关于道路竖向设计影响因素的分析

竖向设计是道路设计中最重要的一部分,一般市政道路的线型、横断面以及路面结构都在城市规划中已经确定,可调整的空间非常有限,但是道路竖向设计却是千变万化,可以设计出很多方案,如何使道路竖向设计更科学、更合理、更符合实际情况,这是需要研究的问题,下面我从几个方面来阐述竖向设计应遵循的几个原则。 1、纵坡坡度拟定原则 1)从汽车的行驶方面考虑,根据汽车的动力性能、行车速度、行车安全、驾驶条件等因素拟定不同的道路坡度。一般城市道路纵坡度0.5%≤i≤2.5%,i=0.5%是保证路面排水的最小坡度,但是像一般平原地区,例如北京,地势平坦,纵坡坡度不满足大于最小纵坡度的要去,这种情况下,可适当降低标准,坡度控制在0.2%以上也是可以的。另外2.5%的坡度是自行车最大爬坡坡度,城市道路中自行车较多,要充分考虑自行车的行驶条件。 2)交叉口范围的道路纵坡坡度要≤2%,如果困难可以控制在3%以内。交叉口是车辆与行人汇集、转向和疏散的必经之地,如果坡度过大,车辆停止不及,失去控制,造成追尾、侧滑、失灵等交通事故。后果不堪设想。 3)城市道路纵坡宜缓顺,起伏不宜频繁。当道路设计纵坡度大于贵的的推荐值时,应控制坡长,以减少低档而增加的燃料消耗,另外还减少事故的发生,提高道路通行能力。 2、线位标高确定原则 1)城市道路标高应略低于临街建筑物的地坪标高,以保证建筑物的出入口平缓,以及自建建筑向路面排水的通畅。一般道路线位标高应比临街建筑物的地坪标高低20~30cm左右。 2)道路起终点标高的确定。如果有已建的道路,则以现状道路边缘的路面标高为施工道路的终点标高,与现状路顺接。如果没有已建道路,不仅要考虑起终点的标高对于本路的合理性和经济性,还要充分考虑道路再延伸线和与之相交道路延伸线与周围环境的协调、自然的和谐。避免延伸线出现大填大挖,避免延伸线纵断不合理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3)洪水水位和地下水位。大部分路面和路基在浸水的情况下强度会减弱,路基设计标高应位于洪水水位或者地下水位以上,对于城市道路,路基标高应位于50年或25年一遇洪水水位以上0.5米,最高标准为100年一遇洪水水位。路基设计标高应使路槽底面与地下水位之间有0.5~1.0m的高差。但是城市道路由于路面标高的限制,使路基处于地下水位以下时,则可采用加固路基的方法。 4)构造物和附属设施的净空。城市道路汽车最小净空高为4.5m,无轨电车最小净空高为5.0m,有轨电车最小净高为5.5m,自行车、行人道最小净高为2.5m,其它非机动车到的净高为3.5m。

市政道路修建设计方案

市政道路修建设计方案 第一章施工方案与技术措施 一、施工方案合理,施工部署全面 (一)施工准备 1、接到中标通知之日起,1天内完成施工准备工作,达到开工标准,从工程开工前交接桩开始,直至工程竣工,都需要有全面、细致、精确的测量工作做保证。为完成测量工作,项目经理部设立专职精测队,设专职测量工程师主管,负责坐标控制网的建立及控制点的定期复测任务,各施工队设置测量班,负责施工放样工作;配备具有一定施工经验技术人员,有实际操作能力,有上岗证的测量工人,组成测量队伍,两组测量组织配备相当等级并经检验合格的测量仪器和工具,两组测量工作相互配合共同完成测量工作。 (二)技术准备 1、工程技术人员、管理人员认真阅读设计图纸及有关施工规范,组织进行图纸会审和技术交底,并对现场进行复核和施工调查,测量人员现场恢复和固定路线的主要控制点(包括交点、转点以及起控制作用的百米桩),对主要控制点要按适当的地形条件加以保护和固定,对水准点进行复测闭合以及横断面的复测工作。 2、根据图纸设计要求和现场了解的情况,材料人员、试验工程师在开工前对所需筑路材料做好取样检测工作,并将检测结果上报监

理工程师,根据用量安排车辆陆续将主要材料运输进场。 3、后勤保障人员,保障生活供应,完善生产、生活基地设施。 (三)工程概况 5、结构形式: ⑴本工程路面结构层总厚度73cm,自上而下依次为:4cm AC-13C 沥青混凝土—1cm沥青同步碎石下封层—20cm水泥稳定砂砾基层—30cm天然砂砾底基层(分两层铺筑)。 ⑵人行道结构层厚度41cm,自上而下依次为:8cm水泥混凝土人行道砖—3cm细砂垫层—30cm天然砂砾。 (四)结构说明 1、路基设计 在对拟建道路沿线地质、水文、地形地貌等基础资料进行全面调查的基础上,设计时遵循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安全经济的前提下,确保路基稳定,并做好与周围景观协调,本工程全线路基为低填浅挖路基,填方路基边坡系数为1:1.5。挖方路基边坡系数为1:1。人行道外侧边缘填高大于10cm路段设置0.5m宽保护性土路肩,路肩横坡2%,向外侧倾斜。 根据本工程地质勘察报告,表层粉土层回弹模量偏低,为保证路基的稳定,所有路段均超挖至路床以下80cm,基底碾压后用砾类土回填至路床顶面,路基各层填料及压实符合要求 2、路面设计 ⑴设计原则

如何做竖向设计图

如何做竖向设计图 (一)内容与用途 竖向设计图是根据设计平面图及原地形图绘制的地形详图,它借助标注高程的方法,表示地形在竖直方向上的变化情况及各造园要素之间位置高低的相互关系。它主要表现地形、地貌、建筑物、植物和园林道路系统的高程等内容。它是设计者从园林的实用功能出发,统筹安排园内各种景点、设施和地貌景观之间的关系,使地上设施和地下设施之间、山水之间、园内与园外之间在高程上有合理的关系所进行的综合竖向设计。竖向设计图包括竖向设计平面图、立面图、剖面图及断面图等(如下图所示)

(二)绘制要求 竖向设计图在总体规划中起着重要作用,它的绘制必须规范、准确、详尽。 1.平面图 (l)绘图比例及等高距。平面图比例尺选择与总平面图相同。等高距(两条相邻等高线之间的高程差)

根据地形起伏变化大小及绘图比例选定,绘图比例为1:200、1:500、1:1000时,等高距分别为0.2、0.5、1m。 (2)地形现状及等高线。地形设计采用等高线等方法绘制于图面上,并标注其设计高程。设计地形等高线用细实线绘制.原地形等高线用细虚线绘制。等高线上应标注高程,高程数字处等高线应断开,高程数字的字头应朝向山头.数字要排列整齐。假设周围平整地面高程定为 0.00,高于地面为正,数字前“一”号省略;低于地面为负.数字前应注写“一”号。高程单位为m,要求保留两位小数。 (3)其他造园要素。 ①园林建筑及小品:按比例采用中实线绘制其外轮廓线,并标注出室内首层地面标高。 ②水体:标注出水体驳岸岸顶高程、常水水位及池底高程。湖底为缓坡时,用细实线绘出湖底等高线并标注高程。若湖底为平面时,用标高符号标注湖底高程。 ③山石:用标高符号标注各山顶处的标高。 ④排水及管道:地下管道或构筑物用粗虚线绘制。并用单箭头标注出规划区域内的排水方向。 为使图形清楚起见,竖向设计图中通常不绘制园林植物。

3.市政道路设计大纲

第三章、市政道路设计大纲一、设计内容 (一)总说明书大纲 1、概述 (1)测设经过 (2)设计依据 2、设计规范 3、文件设计范围 4、设计内容 5、设计标准 6、设计原则 7、道路情况及沿线自然地理概况 (1)道路现状评价 (2)道路规划情况 (3)沿线地形、地貌 (4)交流概况 (5)水文、气候等自然条件 (6)沿线地形、地貌 8、工程设计 (1)交通工程 (2)道路工程 (3)给水排水工程 (4)电力电信工程 (5)照明工程 (6)绿化工程 (7)配套设施工程 9、环境保护设施及评价 10、施工注意事项 11、重要说明

(二)图纸目录 图纸目录 (三)设计内容及深度要求 1、道路几何设计 (1)道路几何设计的内容:平面设计、纵断面设计、横断面设计、平面交叉口设计、道路几何线形质量评价 (2)图纸深度要求: 平面总体设计图:包括规划道路在城市道路网中的位置,沿线规划布局和现状重要建筑物、单位及主要相交道路和附近道路系统。 平面设计图:包括规划道路中心线与施工中线坐标、平曲线要素、机动车道、非机动车道、人行道及道路各部尺寸,道路与沿线相交道路及建筑进出口的处理方式,道路交通标志标线及交通安全设施的位置和尺寸。 纵断面设计图:包含设计路面高程,交叉道路中线位置及高程,坡度及变坡点高程,有关交叉管线位置、尺寸及高程、竖曲线及其参数等。 横断面大样设计图:示出规划道路横断面、设计横断面(不同路段和立交部分)、现状横断面及相互关系,特殊横断面设计、路拱曲线大样图等。 横断面设计图:示出所有整桩及加桩的现状横断面及设计横断面,包括车行道、人行道、分隔带、加宽、超高、边坡、边沟、截水沟等;绘出挡土墙、护坡、边沟加固等各类加固结构;各设计断面均标出原地面及设计高程、中心线填挖高差及填、挖方面积。 交叉口设计图:示出平面各部详细尺寸、交叉道路的交点交角、坐标、宽度,原有道路的地面高程,方格网交点高程、设计等高线,出入口渠化设计,雨水口位置、导向岛,附属构筑物的位置。 2、道路路基设计 (1)道路路基设计的内容:一般路基设计、软土路基设计、特殊路基设计、构造物设计。 (2)图纸深度要求:

竖向设计

竖向设计 1、一般规定 1.1、竖向设计的内容包括: ①制定利用与改造地形的方案,合理选择、设计场地的地面形式: 依据不同的自然地形坡度,场地的地面形式可分别处理成平坡式、台阶式和混合式; ②确定场地坡度、控制点高程、地面形式; ③制定合理利用、储存和收集雨水的方案: 在干旱、贫水地区,竖向设计应做到使雨水就地渗入地下,或使雨水便于收集储存和利用; ④制定合理排除地面和路面雨水的方案: 在降雨量大、洪涝多发地区,为减少排放至市政管网及江、河、湖、海的雨水量,竖向设计可考虑雨水就地收集与利用,以利于排洪调蓄; ⑤合理组织场地的土石方工程和防护工程; ⑥结合道路设计和景观设计,提出合理的竖向设计条件与要求。 1.2、竖向设计应满足以下基本要求: ①合理利用地形地貌,减少土石方、挡土墙、护坡和建筑基础工程量,减少雨水对土壤的冲刷; ②各项工程建设场地的高程要求以及工程管线适宜的埋设深度; ③场地地面排水及防洪、排涝的要求; ④车行、人行及无障碍设计的技术要求; ⑤场地设计高程与周围相应的现状高程(如周围的道路标高、市政管线接口标高等)及规划控制高程之间,有合理的衔接; ⑥建筑物与建筑物之间、建筑物与场地之间(包括建筑散水、硬质和软质场地)、建筑物与道路停车场、广场之间,关系合理; ⑦有利于保护和改善建设场地及周围场地的环境景观。 1.3、不同类型场地竖向设计宜按照以下步骤进行: ①场地的设计高程,应依据相应的现状高程(如城市道路标高、基地附近原有水系的常年水位和最高洪水位、临海地区的海潮防护标高、周围市政管线接口标高等)进行竖向设计; ②地形平坦的场地,首先依据周边控制高程,确定室外地坪设计标高及建筑室内地坪标高; ③地形复杂的场地,首先对场地地形进行分析,确定地形不同分类(如陡坡、中坡、缓坡等),以及各类用地的不同功能(如建筑用地、道路、绿地等),进行场地竖向设计,确定各地形高程与周边控制高程的联系; ④大型公共建筑群依据周边控制高程,确定不同性质建筑的室内外标高,并进行场地竖向设计。

最新居住区竖向规划设计

居住区竖向规划设计

居住区竖向规划设计 居住区规划在平面布局的基础上,还要进一步做出第三度空间的规划布置,以充分利用和塑造地形,并与建筑物、构筑物、道路、场地等相互结合,达到功能合理、技术可行、造价经济和环境宜人的环境要求。 一、竖向设计内容与要求 竖向设计的具体内容包括:设计地面形式、组织地面排水;确定道路、建筑、场地及其它设施的标高、位置以及土石方工程量计算等。 1、设计地面 根据功能使用要求、工程技术要求和空间环境组织要求,对基地自然地形加以利用、改造,即为设计地面。设计地面按其整平连接形式可分为三种:平坡式,台阶式,混合式。 (1)平坡式 将地面平整成一个或多个坡度和坡向的连续的整平面,其坡度和标高都较各缓,没有剧烈的变化。一般适用于自然地形较平坦的基地,其自然坡度一般小于3%。对建筑密度较大、地下管线复杂的地段尤为实用。 (2)台阶式 标高差较大的地块相互连接形成台阶式整平面,相互交通以梯级和坡道联系。这种台阶式设计地面适用于自然地形坡度较大的基

地,其自然地形坡度大于3%。建筑密度较小,管网线路较简单的地段尤为适用。 (3)混合式 即平坡式和台阶式混合使用。如根据地形和使用要求,将基地划分为数个地块,每个地块用平坡式平整场地,而地块间连接成台阶。或重点在局部彩一种整平方式,其余用另一种方式等等。 设计地面形式的主要考虑因素是:基地自然地形坡度、建筑物的使用要求及建筑间的关系、基地面积大小及土石方工程量的大小。此外,还需考虑地质条件(如土质类型等)、施工方法、工程投资等,通过综合技术经济比较合理确定。 2、设计标高 合理确定建筑物、构筑物、道路、场地的标高及位置是设计标高的主要内容。 (1)主要考虑因素与要求 A 防洪、排水。设计标高要使雨水顺利排除,基地不被水淹,建筑不被水倒灌,山地需注意防洪排洪问题,近水域的基地设计标高应高出设计洪水位0.5米以上。 B 地下水位、地质条件。避免在地下水位很高的地段挖方,地下水位低的地段,因下部土层比上部土层的地耐力大,可考虑挖方,挖方后可获较高地耐力,并可减少基础埋设深度和基础断面尺寸。 C 道路交通。考虑居住区内外道路的衔接,并使区内道路系统平顺、便捷、完善;道路和建筑、构筑物及各场地间的关系良好。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