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青浦新城总规划

青浦新城总规划

青浦新城总规划
青浦新城总规划

上海市“青浦新城”总体规划

上海市‘青浦新城“总体规划

总则

0.1 “青浦新城”的概念与范围界定

0.1.1 “青浦新城”是针对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中城镇体系布局等级结构而言,在上海“中心城、新城、新市镇、中心村”等级中,青浦新城是作为重点发展的新城之一。

0.1.2 “青浦新城”的范围是由现青浦老城、青浦新区(东部)、向西延伸区域和朱家角镇区等部分组成,其用地面积为53.8平方公里。

0.2 规划依据

0.2.1 规划依据

0.2.1.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

0.2.1.2《城市规划编制办法》

0.2.1.3《上海市城市规划条例》

0.2.1.4《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1999—2020年)》

0.2.1.5《上海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1999—2020年)》

0.2.1.6《青浦区区域规划纲要(2004年-2020年)》

0.2.1.7《青浦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计划》

0.2.2 规划参考

0.2.2.1 “上海市青浦新城城区总体规划”(2002-2020年),编制单位:上海翌德建筑设计有限公司,2003年8月完成)

0.2.2.2 “青浦试点工业园区总体规划”(编制单位:上海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2003年8月完成)

0.2.2.3“上海市青浦区朱家角中心镇镇区总体规划”(编制单位:台湾李祖元建筑设计公司,2001年12月完成)

0.2.2.4 “青浦新城向西延伸区概念性规划国际招标方案”(中标单位:美国SASAKI公司,2003年11月)

0.2.2.5“上海市青浦区朱家角中心镇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单位: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2005年7月完成)

0.3 本次规划编制的主要任务

0.3.1 以青浦区新一轮发展的战略思考为出发点,从更大范围内来研究青浦新城的战略地位、发展方向,拟定城市社会经济发展目标和城市空间发展的战略。

0.3.2 在“青浦区区域规划纲要”的指导下,进一步研究确定城市性质,突出城市特色;研究确定城市规模,优化产业结构,合理选择城市发展方向。重视生态环境和古镇特色的保护,贯彻可持续发展和以人为本的原则,创造良好的人居环境。

0.3.3 在充分吸取已有规划特色的基础上,加以有机整合,合理确定城市功能结构分区,确定城市对外交通以及城市内部道路交通框架,形成完善的城市发展结构,提高城市的综合功能。加快新城东片和向西延伸区的建设,确保青浦新城社会经济和空间的协调发展。

0.3.4 进一步完善城市东西方向带状结构与用地形态,制定城市控制性编制单元规划,合理布置居住和社会服务设施用地,调整老城区的用地结构,构建新、老城区合理的发展关系。

0.3.5 弘扬历史文化,体现青浦“古文化”、“水文化”的鲜明地域文化特色。充分考虑老城环城河及纵横交错的河道等环境要素,建设优美的城市景观体系。

0.3.6 重视新城基础设施的配套建设,大力加强市域交通、水利、电力、电信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城市化进程,提高城市基础设施的适应能力和现代化水平,从而提升青浦区的城市竞争力。

0.3.7 适应经营城市和规划管理的发展要求,强调规划的宏观调控功能,分阶段、分时序稳步实现青浦新城社会、经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0.4 规划年限

本次规划的年限为2005年-2020年,考虑与上海市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相衔接,青浦新城总体规划的分期与年限为:

近期:2005年-2010年;

远期:2011年-2020年。

第一章规划原则与战略目标

1.1规划原则

1.1.1 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原则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构建和谐社会为目标,体现“可持续发展”战略。努力实现“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经济高效、社会和谐”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既注重近期的可操作性,又立足长远,坚持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建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现代化新城。

1.1.2 区域协调发展原则

融入长江三角洲的一体化发展,发挥地域优势,构筑具有国际先进水平且能与青浦生态环境要求相匹配的新城产业结构体系和空间结构体系。

1.1.3 贯彻“三个集中”原则,提高城镇化水平

以新城的发展带动青浦区城乡一体化的推进,进一步加快“工业向园区集中、农业向规模集中、人口向城镇集中”的三个集中的实施,增强全区的竞争力。

1.1.4 生态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原则

注重生态环境质量的保护与提升,将城镇建设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有机结合,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1.1.5 地方传统风貌特色原则

突出青浦的地域特色,保护并延续青浦的历史文脉,合理保护好传统风貌、历史建筑、古树木,进一步弘扬城市精神和历史文化。

1.2战略目标

1.2.1 总体发展战略目标是:创建一个社会和谐、产业进步、城乡一体化的发达的绿色青浦,积极营造一个健康、公平、高效的人居环境。

1.2.2 经济环境的目标是:建立一个产业结构合理、资源转化效率高、平衡能力强、可持续发展的经济环境,重点培育和发展第三产业。

1.2.2.1青浦新城的产业结构应积极为新城北部的工业区乃至全区配套,并强力推进以商业、金融、服务、通讯、房地产业以及交通运输等为主体的第三产业,大力发展以“古”文化、“水”文化为特色的旅游业,培育壮大信息、社区服务等新兴服务业,构筑与上海国际大都市城市功能相匹配的新型产业体系,

形成经济快速高效增长的良好局面,提升产业结构的效能,全面提升区域经济的整体竞争力。

1.2.2.2 加快建立符合国际惯例的管理体制和运作机制,努力营造适应国内外人士生活、工作的良好环境,全面提高市场化程度和国际化水平,力求投资环境高效多元。

1.2.2.3 追求生活品质健康富足,全面改善城市居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提高生活质量。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实现73500元以上,城镇职工和农民可支配收入年均递增率6%以上。

1.2.3 社会环境的目标是:创造一个社会安定、邻里和睦、保障健全、管理民主、公共服务体系完备的、开放的文明社会,建设一处生态平衡、城市用地功能与人口结构和规模合理、设施配置优良的、和谐的、可持续发展的人居环境;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完善,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得到保障,城乡二元结构逐步取消,基本建立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中心的社会事业体系,为实现和谐社会环境打好坚

实的社会基础。

1.2.4 物质环境目标是:

1.2.4.1 建设适宜居住的城区

1.2.4.2 建设可持续发展的城区

1.2.4.3 建设生态型的城区

1.2.4.4 建设地域文化特色的城区

第二章区域城镇体系规划的指导要点

2. 1 区域性质

根据“青浦区区域规划纲要”的定位,青浦区全区的性质是:“与江浙两省毗邻的,以

‘古文化’和‘水文化’为特征的上海都市的现代化生态型郊区。”

围绕“绿色青浦”发展目标,立足长江三角洲,坚持城乡统筹和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以发展绿色产业为引领,加快绿色工业、休闲旅游、现代商贸、生态居住等产业的联动发展,努力把青浦建成产业集群发展、社会和谐进步、环境舒适宜人,具有较强经济实力和江南水乡特色的综合性现代化新城区。

2. 2 区域城镇等级与布局

2.2.1 2020年青浦区域常住人口115万人。其中城镇人口105万人,城市化水平达到90%以上。青浦区域城镇体系的等级结构分为三级:新城――新市镇――中心村。

2.2.2“一城三片”总体发展布局

2.2.2.1 “一城”即青浦新城:青浦新城是全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这一区域主要包括现青浦城区、向西延伸区域和朱家角镇区。建成占地53.8平方公里、具有50万以上人口规模、功能完善的滨水城区,重点发展商业、房地产业和城市服务业。

2.2.2.2“三片”是指:

(1)东片

主要是徐径、赵巷地区,接受市中心城区辐射,重点发展商贸、商务等现代服务业。

(2)北片

主要是市级工业园区以及白鹤等北部地区,发挥市级工业园区的综合优势,整合土地资源,优化产业布局,重点发展电子信息、精密机电、现代纺织、印刷传媒等先进制造业。

(3)西南片

主要是练塘、金泽地区,充分依托淀山湖的生态资源,发挥朱家角古镇、金泽桥乡、东方绿舟、上海大观园、陈云故居等旅游度假景区(点)以及现代农业园区的综合效应,重点发展休闲旅游业、生态居住业和现代都市型生态农业。

第三章城市性质与城市规模

3. 1 城市性质

青浦新城,作为上海郊区重点发展的新城之一,是上海凸现生态环境优势的重要区域,是青浦全区的政治、经济、文化和信息的中心,将以建设“绿色青浦”为发展主战略,形成以商业、房地产业、城市服务业等为主导的综合城市功能,构建具有“水乡文化”与“历史文化”内涵的中等规模的综合性现代化花园滨水城市。

青浦新城的性质概括地表述为:青浦新城是青浦全区的政治、经济、文化和信息中心,是具有“水乡文化”与“历史文化”内涵的中等规模、综合性现代化滨水城市。

3.2 城市规模

青浦新城规划至近期(2010年)人口规模为22万人,远期(2020年)人口规模为50万人(包括朱家角镇镇区人口)。远期规划用地范围为53.8平方公里,其中建设用地规模为44.26平方公里,人均建设用地88.5平方米(含朱家角镇)。近期建设用地规模为20.06平方公里,人均建设用地91.2平方米/人(含朱家角镇)。

第四章城市土地利用与空间布局

4. 1 青浦新城的功能分区结构“三轴、四片、五心”

4.1.1 用地发展方向选择

青浦新城的用地发展方向,向西发展加强与朱家角镇镇区的联系,形成城市未来新的发展空间;新城向东发展加强与上海市中心城的联系,接受上海市中心城的辐射效应。

4.1.1.1 “三轴”

(1)“红轴”:生活设施轴。含主、次双轴。主轴主要沿淀山湖大道、城中西路、城中东路及公园路展开,串接了城市主要的商业文化及行政中心。次轴沿盈港路展开,并向西延伸,作为次一级的生活设施轴。

(2)“蓝轴”:滨水游憩轴。主要沿淀浦河展开,串接了水乡朱家角镇区、中央公园、雕塑公园、艺术公园、老城环城河等主要滨水旅游、休闲场所。

(3)“绿轴”:自然生态轴。主要沿318国道和A9高速公路之间的自然生态林带和湿地,成为青浦新城天然的绿色边界。

4.1.1.2 “四片”

(1)中片

中片区是青浦区区政府所在地,是青浦新城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它在西大盈港与同三国道之间,既包括青浦老城区,又包括外青松公路东侧新的城市级公建区。中片主要为集中的城市级的行政、文化、商业等功能。

(2)东片

同三国道的东侧地区,以建设“新水乡城镇”为规划目标,规划使之成为一个具有独特现代水乡风貌的,以居住功能为主导、配套设施完善的城市分区。

(3)西片

西片连接朱家角镇和青浦中片。规划强调生态型和特色型的开发,积极营造“滨水城市”的特征,为居民提供高质量的居住、商业、文化及科研办公环境,强调对城市开放的亲水岸线和绿色公共空间的营造。

(4)“朱家角镇”区片

朱家角镇区片具有历史文化古镇内涵和特征的意义,它是具有传统水乡古镇风貌特色的独立片区。它不仅在青浦区,而且在整个上海市来说都具有独特的旅游文化资源价值。

4.1.1.3 “五心”

(1)新城中心――青浦新城的中心指位于青浦新城中片的“行政文化中心”,是建设青浦新城主要公共服务设施功能的用地,其功能包括行政办公、文化服务等。

(2)老城中心――商业文化中心。

(3)东片中心――新水乡商业服务中心。依托规划的步行街及其相邻的大学校区,塑造具有独特风格的集办公、商业、教育和文化为一体的“新水乡城镇”中心。

(4)西片中心――中央公园商业文化中心。以淀山湖大道及其连接的节点组织框架,围绕中央公园、雕塑公园、水景公园等形成的公共活动中心。

(5)朱家角镇中心――朱家角商业服务中心。

4.1.2 新城与“朱家角镇”的关系

4.1.2.1 朱家角镇在青浦新城总体规划的框架结构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规划建议

保留“朱家角镇”的独立行政建制。在总体规划的用地结构、交通结构和人口规模,将朱家角镇镇区纳入青浦新城统一考虑。

4.1.2.2 青浦新城是新型现代化的商贸、旅游、休闲区,在编制青浦新城总体规划时应充分尊重和维护朱家角现有古镇风貌和传统特色不被破坏,保持其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慎重考虑与朱家角的规划衔接问题。

4.1.3 新城与北部市级工业园区的关系

4.1.3.1 青浦北部市级工业园区的用地与青浦新城接壤,在青浦新城上一轮规划中沿上达河以南规划了大量居住用地。北部工业园区处于上风向,在工业园区与城区间控制一定绿化隔离带,作为“绿色防护区”,减少工业对生活居住区产生的影响。

4.1.3.2 在绿色防护区内,已建工厂应尽可能增加其绿化覆盖率,完善工厂的污染废弃物处理,将其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减至最小。对新建工厂的工业种类要有限制,必须是一类工业,并严格控制其建筑密度、绿地率等各项指标。

4.1.3.3 从规划实施的角度,须对青浦北部市级工业园区和新城重叠的部分用地性质作适当调整,以保证新城用地结构的完整和环境优化。本次规划的用地性质作为对该部分用地的远期控制,并逐步调整。

4.1.3.4 用地关系

新城北部市级工业园区虽然因用地性质的特殊性和用地面积控制等原因没有计入新城规划用地面积,但是由于其与新城用地接壤,所以在规划中将两者整体考虑,特别是在道路系统、绿化、水系等方面充分衔接。

4.1.3.5 就业岗位提供和公建设施的支撑

工业园区为新城的居民提供了充分的就业岗位,工业园区的建设发展也依托新城商业、文化和居住功能。

4.1.4 新城与东部赵巷镇的关系

新城在主要道路网络结构上与其东部的赵巷镇沟通。在用地和空间布局上,它们之间应用城市河道、路网,特别是生态绿化走廊予以分开,避免成片连绵开发建设。

4.3.2 规划目标

4.3.2.1 近期目标

近期人均居住建筑面积达30-35平方米/人,向户均一套房的目标努力。同时,为城市低收入居民提供基本的住房需求,并完善现有居住区的基础设施。

4.3.2.2 远期目标

远期人均居住建筑面积达35平方米/人以上,在实现户均一套房的基础上,向人均一间房的目标努力。城市低收入者的居住困难问题得到解决。居住区的环境整洁、景观优美,公共绿化、服务设施配套齐全,交通出行方便,通讯系统数字化、智能化。

4.3.3 居住用地布局及居住人口分布

4.3.3.1 依托城市行政文化中心建设配套齐全的现代化居住区,主要分布在青浦新城的中区东部和东区部分。提供多种类型住宅以满足不同的需求;

4.3.3.2 充分利用青浦新城向西发展所获得的良好土地空间资源,建设具有独特环境品质的中高档生态居住区。

4.3.3.3 结合城市主要道路结构、用地功能结构和自然水体条件特征,居住用地共划分为9个控制性编制单元(含朱家角镇区)。

4.3.3.4 居住建筑密度控制

居住区的容积率如下:低密度住宅,容积率0.3-0.7左右;中密度住宅,容积率1.2-1.5;高密度住宅,容积率1.8左右;商业区的容积率建议不超过2.2。以上容积率的幅度可根据具体情况在10%之内执行,具体由规划主管部门负责解释。

4.3.3.5 居住用地公共配套设施按组团、小区、社区三级配建,其中社区级配套设施可与城市级别的公共设施共享。各个级别配套设施内容按《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2002年版)执行。

4.3.4 学校规划布局要求

青浦新城按照居民人口规模,总体上规划10所高中,20所初中,以及20所小学。高中与初中可以结合资源一并设置,小学与初中也可以根据现状和用地条件结合考虑。

4.4 城市主要公共设施用地布局

4.4.1 公共设施规划布置原则

4.4.1.1分级配置

根据青浦新城的性质和功能布局结构,新城的主要公共设施项目分为城市级(含次级城市中心)、社区级和邻里级。每一级公共设施有其相应的服务半径和服务设施。

(1)城市级(含次级城市中心)的公共服务设施为新城及全区居民服务。主要为大型、专业化的设施,并相对集中布置。

(2)社区级的公共服务设施为居民日常生活服务,以就近、便利为布局原则。

(3)邻里级的公共服务设施是以住宅小区邻里为单位而设置的。

4.4.1.2 新建与改扩建相结合

规划在强调大力推进建设城市综合商业文化公共新中心的同时,注重老城区原有公共建筑的改造和完善。在老城区,主要是改造和完善现有的商业服务、文化教育等设施的功能;除了配套建设居住区公共服务设施外,要安排建设一批满足中等规模城市所需的专业性公建设施。

4.4.2 城市公共中心

4.4.2.1市级行政文化商业中心

随着青浦城市建设的发展以及功能布局的调整,区政府等主要行政办公职能正逐步转移至新城中片,以此为基础在中心广场周边规划城区行政中心区。结合大型综合性商业、金融、文化等设施的逐步完善,在公园路与外青松公路之间形成以行政办公、文化休闲、购物观光等综合功能为主导的新城中心区。同时,在公园路两侧集中规划现代化城市商业中心区,从而形成以大型综合性商业、贸易、文化功能为主的城市中心。

4.4.2.2 次级城市中心

(1)老城商业服务中心

保留老城中的主要商业街道,逐步发展为反映传统特色的商业街区,从而形成以商业文化、

服务为主要特色的老城区商业文化中心。

(2)新水乡商业服务中心

(3)中央公园商业文化中心

(4)朱家角商业文化中心

4.4.2.3 淀浦河休闲景观公共设施带

根据上海东方水都规划和黄浦江上游保护整治的需要,沿淀浦河规划上海市级公共活动带,结合旅游观光的要求,形成融旅游、观光、商业、服务、文化等特色功能为一体的沿河功能景观带。

4.4.2.4 社区级公共活动中心

相对独立社区也应有相应的社区级公共活动中心,以满足新城总体发展的规模要求和为居民日常生活服务的功能要求。

4.4.3 文化娱乐设施规划

4.4.3.1 文化设施规划分布与青浦新城城市结构分片相一致,具体分为以下4个部分:

东片、中片、西片和朱家角片。

4.4.3.2 东片文化设施结合“新水乡商业服务中心”设置商业文化设施用地;在东端

“崧泽文化遗址”规划一处遗址文化公园。

4.4.3.3 中片区的文化娱乐设施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为老城内的现有文化设施,在保留现有设施的基础上,相应的进行规模扩大和功能完善;第二部分位于公园路中段,规划综合性群众文化设施,包括展览馆、青浦博物馆、图书馆等;第三部分在公园路东段,配合商业中心区的建设,集中安排娱乐城、影剧院等商业娱乐设施,与商业中心共同形成现代商业娱乐综合区。

4.4.3.4 西片的文化娱乐设施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结合中央公园及其北侧沿淀山湖大道布置文化娱乐设施;第二部分在三分荡北侧结合淀山湖大道南侧布置文化娱乐设施用地,规划综合性群众文化设施内容,包括展览馆、影院、图书馆等。同时,配合商业的建设,集中安排商业娱乐设施;此外,西片南侧还规划设置雕塑公园。

4.4.3.5 朱家角片在现有商业文化设施的基础上,结合旅游度假需要布置文化娱乐设施用地。

4.4.4 体育设施规划

4.4.4.1 保留原综合性体育中心,并在漕盈路东侧、海盈路北侧、淀山湖大道南侧规划建设一处大型综合体育运动中心,包括体育场馆、体育公园和相应的体育产业、文化娱

乐辅助设施。

4.4.4.2 青浦新城西片规划一个水上健身体育文化休闲公园,它位于西洋淀北侧的大型水面及其周边用地。

4.4.4.3 新建居住小区应按国家标准设置小型运动场地,居住组团内结合组团绿地布置休闲体育活动设施和儿童活动设施,形成合理的体育设施系统。在已建各居住小区要增设便民的小型活动场地和体育设施,鼓励教育机构的体育设施向社会开放,尽快改变体育场地数量少,分布不均,服务不合理的现状。

4.4.5 医疗卫生设施

4.4.5.1规划标准

2020年千人拥有医院病床数目标定为8张/千人,青浦新城西片区2020年目标定为千人拥有医生数6人以上。

4.4.5.2应积极完善医疗机构的布局和建筑环境、提高医疗保健服务质量。除了对青浦新城现有的医疗设施用地予以保留之外,规划在青浦新城西片范围内新建2所综合性医院。同时,为方便居民就诊,在每个社区内布置一个社区医疗诊所。

4.4.6 教育科研设施

在原则保留并完善原有教育用地的基础上,在青浦新城东片、油墩港西侧、公园路北侧和华盈路南侧地区规划布置高等教育用地,并配备相应的科研用地;积极引入与青浦产业相协调并具有一定知名度的大专院校。

4.4.7 社会福利设施及其它公共设施

在保留完善原有社会福利设施的基础上,结合社区中心,规划在新城东片、西片各建设设施功能齐全的养老服务设施,以适应青浦地区人口负增长以及老龄社会的需求。

4.5 城市工业仓储用地布局

4.5.1 青浦新城基本上不再考虑作为第二产业的工业用地。城市的工业企业用地基

本上作结构性的调整,作为与城市性质相符合的产业用地。但在规划期内的近期,现状的一些工业企业还将继续存在,规划将其逐步改造搬迁,原有工业企业的用地和生产规模不宜再扩大。

4.5.2 新办工业企业,将选择在新城北部的工业区内。

4.5.3 新城的仓储用地原则上结合各产业门类的企业、商家进行分类布局。规划范围内不准设置各类危险品仓储。各类危险品仓储用地在新城用地范围之外安排。

第五章对外交通规划

5.1规划原则与对外交通系统构成

5.1.1 规划原则

5.1.1.1 充分发挥轻轨在城市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改善交通运输条件,提高其客运、

货运站的运输能力。

5.1.1.2 合理调整公路的走向,减少对城市发展的影响,改建现有公路,提高等级,

开辟新的对外公路干线,完善城市对外公路交通系统。

5.1.1.3 合理布局对外交通设施,减少对外交通对城市的干扰。加强

对外交通设施

与市内道路系统的衔接,提高交通的综合效率。

5.1.1.4 改造与调整内河航道,完善内河航道体系。

5.1.1.5 按照各种对外交通运输方式的运营特点,货流条件与地区条件,互相协作、

互相补充、各尽其长、各尽其用,合理组织城市对外交通运输体系。

5.1.2 对外交通系统构成

青浦新城对外交通主要有国道、高速公路、市级干线公路、内河航道、市

域轨道交通。

对外交通与城市内部交通一起共同构成城市综合交通体系。

主要对外通道为:318国道、沪青平高速公路(A9)、同三国道。

5.1.3 公路等级

5.1.3.1主要公路

规划红线40—50米,两侧各控制20—50米的绿化隔离带。主要公路路名

见表6-1。

5.1.3.2 次要公路

规划红线24—40米,两侧各有10—20米绿化隔离带。次要公路路名见表6-1。

5.1.3.3 乡镇公路是联系村镇的纽带,是道路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

规划红线24——30米,两侧各有10米的绿化隔离带。

5.1.4 国道318改线

规划对318国道进行局部改线,通过截弯取直,对西部与朱家角之间路段,东部与赵巷之间路段进行调整,使道路线性更加合理,避免了318国道穿越城区内部造成对城区生活的干扰,又提供了城市建设发展用地的经济性。东段将318国道改线与沪青平高速公路平行向东延伸与赵巷镇联系;西段将318国道局部改线(留出大片生态绿地),加上盈港路、青赵路、城中西路、海盈路、老318

国道等多条道路向西经过规划控制区到朱家角镇,与朱家角连成交通顺畅的一体。同时对于公园路、318国道、盈港路、外青松公路等城市出入境主要道路的景观着重考虑。

5.2 水运与航道规划

5.2.1 航运方面将逐步改造、调整河道,达到相应的通航等级要求。由于航道净空高度的控制会给城市交通造成很大影响,所以要处理好航道建设与城市建设的关系。

5.2.2 有步骤地将淀浦河城区段的货运功能移至上达河、西大盈港和油墩港,货运码头相应设置,并且逐步取消城市内河原有的货运码头。而在淀浦河沿岸北侧分别规划建设东、西两个航运站,东部航运站主要为客运服务,西部航运站主要为游览服务。

5.2.3 为配合上海市“一环十射”骨干的内河干线航道,优化水系景观,形成集航道运

输、防洪排涝、休闲旅游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内河水网。其中,淀浦河将规划为青浦区的

景观河道,主要担当客运和游览服务。

5.2.5 水利规划

青浦新城水利规划在原《青浦城水利规划(防洪除涝部分)》(上海市水利局规划室、青浦县水利规划设计室,1998年11月)的基础上进行修改完善。以下内容作为该专业规划修编调整的指导性要求。

5.2.5.1 水利规划原则

(1)尊重自然,形成网络

(2)加强管理,维护生态

(3)公共资源,公共享用

(4)加强防汛,储纳雨水

5.2.5.2 水利规划布局

规划梳理现有水系,并要求尽可能恢复填埋的河道,使之形成“内圆外方、纵横交错”的自然水系结构。

(1)一类河道

主要指淀浦河以及与之相连的老城护城河的河道,其中老城护城河构成城市水网的内环,淀浦河是城市的景观水道,更担负着从淀山湖到黄浦江的旅游观光水道的职能。一类河道是可以通航的景观河道,主要承担城市水上客运通道的功能。

(2)二类河道

由西大盈港、上达河、油墩港组成的城市水系外环,是可以通航的航道,与淀浦河共同构成城市水系的基础和轮廓。二类河道主要承担城市水上货运通道的功能。

(3)三类河道

三类河道是城市水系的主要骨架,构成了城区的水系主题,不能通航。

三类河道与一二类河道共同构成城区的“外圆内方、纵横交错”的水网格局。

(4)四类河道

四类河道是三类河道的延伸,与景观系统一起营造城区的环境景观,通达城区的各个角落,不通航。

5.2.5.3 规划措施

(1)对青浦新城河道,水网系统进行普查,全面了解造成河道污染的污染源和被填埋的河道。

(2)加强污染源点的工厂单位“三废”治理,并采取必要的工程措施,切断污染河水的污染渠道。对已污染的河道,清除淤泥,并落实责任单位加强日常管理,严禁各种污物再次进入河道。

(3)对被填埋的河道进行分析,有条件修复的,要在确定修复河道的走向和密度基础上,结合房地产开发和其他工程建设,逐渐修复被填埋的河道。

(4)河道蓝线控制:外河河道两岸各控制不少于30米的绿地;内河河道两岸各控制不少于15米的绿地;其余等级河道两岸各控制不少于15米的绿化带。在蓝线控制范围内不得建设建筑物。

(5)加强外河防汛设施的维护,保证汛期安全。

(6)控制房地产开发项目的地面标高和两水排放设计,保证城市雨水排水在河水汛期标高

以上。

(7)对于老城区护城河和淀浦河景观河道,必须控制河道绿线,作为城市景观的一部分,

恢复老城区护城河的景观风貌,同时对淀浦河沿线景观做更大范围的通盘考虑。(8)规划将西大盈港航道等级由现有的七级提升为六级。

5.3 城际轨道交通走向与站点布局

5.3.1 上海青浦低速磁悬浮线将会由虹桥枢纽站经徐径、赵巷进入青浦新城并直达朱家角,加强青浦新城与上海市区的联系。

5.3.2 上海青浦低速磁悬浮线对青浦新城的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它直接从上海方向延伸而来,由新城东区的华盈路接入,通过华盈路向西,过西大盈港后向南通往朱家角镇区。该线形基本沿着主要道路平行走向,并以高架的方式建设。

5.3.3 上海青浦低速磁悬浮线在青浦新城共设置5个站点,由东向西分别是:青浦新城1站、青浦新城2站、青浦新城3站、青浦新城4站和朱家角站。轨道交通站点的建设与周边用地开发作了较好的衔接,充分考虑到交通换乘、停车、商业和居住开发等综合功能。

5.4 高速公路接口与城市主要干道联系

5.4.1 高速公路网络

青浦区道路骨架为“四横二纵”的结构体系。“四横”指沪宁高速公路(A11)、沪苏高速公路(A16)、沪青平高速公路(A9),机场高速公路(A15);“二纵”指嘉金高速公路(A5)、同三高速公路(A30)。

高速公路是城市的骨架,是对外连接的快速通道,主要承担过境交通。规划红线60—100米,两侧各控制50—100米绿化隔离带。

5.4.2 高速公路接口与城市主要干道关系:规划范围涉及的高速公路为同三国道和沪青平高速公路,并且两者在青浦新城城区东南部形成互通式立体交叉口。城区主干路中,除了外青松公路与沪青平高速公路形成立体交叉以外,其它的城市主干路,或者和高速公路没有相交,或者下穿通过高速公路。

5.5 汽车客运站用地布局

5.5.1 规划范围内布置三处长途客运站(朱家角镇区另设)。第一处位于新城东片,在华盈路和东五路交叉口西南地块(西站);第二处位于盈港路和漕盈路交叉口东北侧(中心站);第三处位于三分荡的西北面地块(西站)。其中,第二处汽车客运站(中心站)为青浦新城主要客运站。

5.5.2 汽车客运站的位置规划不仅考虑了相对均衡的服务半径,方便居民出行,而且还与轨道交通站点相结合设置,方便换乘。

第六章道路交通规划

6.1 城市道路网规划布局

6.1.1 道路网规划原则

6.1.1.1 改善城市道路网与外围公路、高速公路等对外交通设施的衔接,加强青浦新城的对外联系。

6.1.1.2 优化道路网络结构,使道路主次分明,功能明晰,过境交通与城内交通分离,远距离交通与近距离交通分离,并且路网的建设应有利于土地的合理开发。

6.1.1.3 疏解旧城区的交通,协调其与新建城区的关系。

6.1.1.4 建立综合交通系统,配置各种客运交通换乘枢纽,使外来交通、公共交通、自行车和步行系统相互衔接。

6.1.2 道路网规划结构与主、次干路系统

青浦新城城区的主要道路网系统基本上为东西、南北走向,呈方格网和环路结合的均衡布局,形成“十纵六横”的城市主要道路网结构。

6.1.3 城市主干路

6.1.3.1城市主干路的主要功能是沟通青浦新城城区各功能区之间及青浦区内部的交通联系,呈“十纵六横”的结构布局,道路控制红线宽度为32-50米。其主要特征是机动车条数为双向4车道以上,原则上以行驶机动车为主,不宜汇集大量的非机动车,非机动车道可兼作

机动车进入沿线建筑出口的辅道。

6.1.3.2 “十纵”包括:

西一路(复兴路)、西三路(珠溪路)、西九路(港周路)、西十五路、漕盈路、港俞路(青赵公路——318国道)、青松路、外青松公路、汇金路、东九路。

6.1.3.3 “六横”包括:

盈港路、青赵公路(青松路以西,包括西三路)、淀山湖大道、公园路(外青松公路——油墩港)、城中东路(青松路——东九路)、河南路(318国道——外青松公路)。

6.1.4 城市次干路

6.1.4.1 城市次干路的主要功能是沟通青浦新城城区各功能区内部主要交通源流之间的联系,与主干道连接,发挥方便服务的功能。道路控制红线宽度为24―36米。其通常容纳“机动车/非机动车”混合交通,道路宽度视各功能区的人口密度,土地资源等情况而定,一般为双向4车道,个别情况下为双向2车道。

6.1.4.2 东西向的城市次干路包括:青赵公路(外青松路——东九路)、公园路(青松路——外青松公路)、城中东路(城中南路——青松路)、河南路(外青松公路——东九路)、中一路、城中西路、海盈路、中二路、西二路、西四路、西八路。

6.1.4.3 南北向的城市次干路包括:西五路、西七路、西十一路、西十三路、西十七路、港俞路(中一路——青赵公路)、胜利路、城中北路、城中南路、浦仓路、华青路、东一路、东三路、东五路、东七路。

6.1.5城市支路

城市支路是城市道路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承担青浦新城城区各社区内部主要交通源流之间联系的功能。道路宽度主要为12—24米,道路断面通常为一块板形式。

6.1.6 城市道路交叉口

城市道路相交采取平交形式。城市主干路之间相交,主要采取渠化交通管理的平面交叉口。除现状立体交叉口之外,暂不将城市对外道路交叉口规划为立体交叉口,远景考虑在高速公路连接线和城市对外道路交叉口预留立体交叉口建设用地。

318国道与港俞路的交叉口规划预留立交用地。

6.1.8 规划道路广场用地指标

(1)规划的道路广场用地为770.87公顷,占城市建设用地的17.4%,人均用地为15.4平方米/人。

(2)城市道路线密度为7.06千米/平方千米;其中,城市干路线密度为3.80千米/平方千米,城市干路面积密度为0.14,城市支路线密度为3.26千米/平方千米,城市支路面积密度为0.064。

6.2 城市客运公交线路与站点布局

6.2.1 公共交通系统组成元素

青浦新城城区的客运公交系统,主要包括城际轨道交通、轨道街车和公交车三个子系统。

青浦新城规划公共交通网络包括以下元素:高架轻轨、轨道街车、公交车、出租车、水上客运等。

6.2.2 公共交通线路

6.2.2.1 公交车

公交车线路布局呈环状与枝状结合的形式;公交车线路与轨道街车线路之间适当间隔,主要沿着西一路、盈港路、华青路、河南路、西四路、西十一路、西十五路、漕盈路、城中北路、城中南路等道路布置。

公交站点在新区规划中必须予以考虑,并设计成港湾式,在旧城道路改造中也应尽量设计成港湾式,港湾式停靠站长度至少保证两个停车位。

6.2.2.2 轨道街车

“轨道街车”,作为有轨电车,主要提供青浦新城城区内部各个重要位置之间相互联系的快速公共交通服务。其线路布局呈环状与枝状结合的形式,环状结构沿着“淀山湖大道——西三路——青赵公路——外青松公路——公园路——汇金路——城中东路——城中西路——淀山湖大道”形成,并且沿西九路、港俞路、外青松公路连通形成四个次环;枝状结构分别延伸至城际轨道交通的青浦老城站、朱家角站、新冠名站A和新冠名站B,以及汇金路北端。规划范围内总共设置25个车站,一般布置在公共设施服务中心、商业/居住的密集地区。

6.2.3 注重公共交通站点与自行车和步行相衔接

6.3 水上交通游线组织

6.3.1 规划建议在淀浦河和北面的东西走向河道上设置水上交通系统。这条环线可以沿现存青浦岛设置停靠站,在沿线的主要文化,休闲,娱乐,购物和餐饮区停靠。这些线路可以为旅游,划船,日常通勤服务,也可以连接其他模式的交通。

6.3.2 水上交通游线,指的是水上出租船路线,主要沿着“油墩港——淀浦河——环城河——新塘港——淀浦河”布置,将新水乡商业服务中心、湖光荷影、青浦老城、艺术公园、中央公园、三分塘商业服务中心、运动公园等城市重要景观和生活服务设施节点串联起来。

6.4 城市货运交通与物流用地布局

青浦新城货运交通原则上与货物发生的单位企业用地相结合布置。大型物流用地不在新城规划用地范围内设置。城市日常生活物质的运输与储备均与相应性质的单位用地相结合设置。

6.5 停车场及交通设施规划

6.5.1 外来机动车公共停车场

布置在城市对外出入口附近,主要停放货运车辆,结合对外交通设施,适当安排汽车旅馆、汽车修理等附属设施。规划在城区西部长途客运站边和城区东部出入口各设置一处。

6.5.2 市内机动车公共停车场

主要布置在城市交通枢纽、大型公共中心、商业步行区出入口。规划在公交客运中心、老城商业中心区和集贸市场等位置附近设置集中的公共停车场。

旅游场所、大型公共建筑、综合办公楼、各居住区、居住小区、城市设施区应按国家和上海市城建、交通有关部门的规定配置停车位。规划在城区各个片区中共设置停车场17处,依据规划控制停车用地,分期有序建设,以满足城市发展的需要。

6.5.3 加油站

城市加油站规划考虑新城城区“一带三片三心”布局的特点,加油站按服务半径2―3公里,服务面积6―8平方公里布置。规划公共加油站2个,分设于城区主要出入口及社会停车场附近,每处用地1200―2000平方米。

6.5.4 交通枢纽

枢纽站的主要功能是为城市内客流集散与换乘服务,并具有部分停车及调度管理功能。通过广场、停车场、公交总站等各种形式进行综合配置,达到快速、安全、便捷、舒适地进行客运转乘的目的。

规划结合5个轻轨站点的布置,规划设置5处城市级交通枢纽。

6.5.4.1 公交换乘枢纽

规划在新城中心、片区中心及大型公共建筑等人流集中公交线路汇集的地方设置公交换乘枢纽,结合城市道路广场进行统一规划设计。

6.5.4.2 自行车与公交换乘枢纽

在公交首末站和公共交通衔接部分应设置自行车与公交换乘枢纽站,使之具有较大的疏散能力,方便居民日常出行。

6.5.4.3 客运交通换乘枢纽

规划在长途汽车站,轨道交通站点分别设置自行车、私人汽车、公共交通以及轨道交通的客运交通换乘枢纽,以确保各类交通的有效组织和客流的有效疏导。

第七章绿地景观系统规划

7.1 河网水系景观规划

7.1.1 充分重视和加强河网水系景观规划。在水运与航道规划、水上交通游线组织的同时,注重滨水绿化和水景岸线的整体考虑。

7.1.2 加强水质保护和水体利用。对现存河道加以整治、利用。按照总体规划用地布局的要求,进一步深化细化河道规划,将河道规划与新城用地总体布局有机相结合。

7.2 公共绿地系统规划

7.2.1 规划原则

7.2.1.1 以人为本――绿化是改善住区环境质量的基本要素,应该与城市生活紧密联系。

规划针对现状建设绿地过少的情况,在调查和分析基础上,大力开拓绿地。

7.2.1.2 因地制宜――深入调查分析现状,有条件的地方尽可能安排大面积绿地;无条件的地方,应创造条件辟建绿地。充分利用河滨、路旁、宅边隙地大力加强绿化。

7.2.1.3 生态多样化――选择易栽易活的乡土树种,广种乔木。并考虑四季变化,配植不同形态和季相的灌木、花木,保持生物多样性,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和四季绿化景观。

7.2.2 开放绿地系统结构

青浦新城的开放空间体系是一个主要的环保休闲空间,它将确保将来的居民和游客的高质量生活。

规划应结合都市公园和自然区域,形成以下各类开放空间:运动公园、雕塑公园、中央公园、植物园、滨河公园、生态公园、社区公园。

公共绿地以“片、带、点”结合的方式布置绿地系统,以“林、廊、园、苑”的方式组织绿地功能。

7.2.3 公共绿地系统布局

以城镇公园、环湖绿带、森林带建设为重点,结合主要道路绿地、河流绿地、果园、生态林、经济林、专用绿地,组成区域内点、线、面的绿地系统。

7.2.3.1 以“片、带、点”结合的方式布置林带

7.2.3.2 以“林、廊、园苑”方式布置新城绿化系统,形成遍布新城、具独特生态效益的绿化网络体系。

7.2.4 绿地指标控制

7.2.4.1 新城绿地规划面积达到1167.78公顷,占规划建设总用地比例为26.4%,人均

23.4平方米,为创建绿色青浦和生态园林城区奠定了绿色基础。

7.2.4.2 新城公共绿地规划面积达到843.88公顷,占规划建设总用地比例19%,人均达到16.9平方米。

7.2.4.3 新城防护绿地规划面积达到323.9公顷。

7.2.5 “国际雕塑艺术中心”及“雕塑艺术岛”

加强城市雕塑的建设和管理,提高雕塑艺术水平。规划建设“国际雕塑艺术中心”。它位于漕盈路以西、淀浦河以南、318国道(改线后)以北区块。

“雕塑艺术岛”位于淀浦河以北、漕港以南、环城河以西的区块。岛上可充分利用原有的工业生产用地和厂房进行改造,形成具有特色的艺术创作、展示等内容的文化娱乐休闲场所。

7.3 景观风貌与城市设计框架

7.3.1总体城市设计框架定位

7.3.1.1 强调生态的、环保的、便捷的开发,并将之定为青浦新城的特点,为50万人提供高质量的,适宜居住的生活,商业,文化以及科研环境,以及绿地和公园。

7.3.1.2 确定一条绿色开放空间走廊,连接淀山湖,朱家角镇,青浦新城和佘山国家旅游度假区。

7.3.1.3 保护向西扩展区域北面和南面的农业区。

7.3.1.4 淀山湖大道将作为主要道路,成为联接东西两端的重要景观纽带。淀山湖大道两侧各控制10米以上的绿化带。

7.3.1.5 建设以淀浦河景观河道和A9高速公路为骨架的景观走廊。

7.3.1.6 突出新城内重要交叉点或开放空间上的公共活动和商业节点。

7.3.2 城市设计用地控制原则

7.3.2.1 充分挖掘现有景观资源,努力体现地域文化特点。充分利用现有水系、绿网和古文化遗产,努力营造具有青浦特点的“水网之城”、“绿网之城”、“古文化之城”。

7.3.2.2 突出重点,兼顾一般

处理好城区景区和景点的关系,重点在于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荟萃、人流活动集中和城市入口等处,对于展现城市风貌的河流、道路景观亦足够重视。主要是考虑淀浦河、老城区护城河、轻轨沿线以及主要道路沿线的城市景观带。

7.3.2.3 着力于人文和自然景观的整合,保持城市景观的和谐和活力。

7.3.2.4 青浦新城的用地合理地围绕着道路网络和开放空间体系安排。

7.3.3 景观规划结构

7.3.3.1 景观要素

(1)自然景观要素――以淀浦河为骨干河道的大小河道构成的水系网络;开放绿地系统,在水系规划和绿化规划的基础上,有机结合,精心组织,可以形成优美的自然景观。

(2)人文景观要素――青浦历史悠久,留有菘泽遗址、塘郁遗址、曲水园、城隍庙、万寿塔等一批历史文化遗产。结合青浦的历史人文资源,塑造青浦新城的特色景观。

7.3.3.2景观规划结构

通过对青浦新城现有景观资源的分析,在加强盈港路、青赵路、公园路、外青松路、318国道等城市出入境主要道路的景观规划控制的同时,着重考虑四条展示城市风貌的景观轴线:

(1)横穿城区东西的淀浦河水景景观轴线

(2)城区中横贯东西的公园路

(3)“淀山湖大道”中轴线

东西走向“淀山湖大道”是连接青浦老城、横贯新城西片的主要元素,全长4公里。这条林荫大道与淀浦河平行,是新开发的轴线。它由东至西延伸,是一条中间设置绿化带,

两边各有两条车道的双行道。轴线还连接青浦新城的三个节点:东面门户,中央公园和商业/娱乐区。这些节点将成为连接新城和旧城以及朱家角的这条淀

山湖大道沿线的独特风景线。

(4)从沪青平高速公路入城的外青松公路

7.3.3.3塑造青浦新城特色景点

(1)绿波藏龙

(2)清流飞虹

(3)古塔迎晖

(4)水岸赏柳

(5)曲水流翠

(6)湖光荷影

(7)菘泽怀古

7.4 “新水乡城镇”的风貌特色与规划控制

7.4.1 “新水乡的意境”――门户节点

在新城的东片和西片,规划设置了具有“新水乡”意境的门户节点。

7.4.2 中央公园与新水乡

中央公园位于青浦新城的心脏地带,沿中轴线的商业点向公共绿化空间敞开,并完全被水包围成为一个“岛屿公园”。

第八章城市历史风貌保护规划

8.1 青浦老城“传统水乡”历史地段风貌保护规划

8.1.1 注重青浦老城“传统水乡”历史地段的风貌规划控制,在旧城改造中注重历史地区的传统民居和街巷尺度格局的保护,在尊重历史文化的前提下,创造性地更新历史街区。传统水乡与“新水乡”要形成内涵的连续性和风貌的独特性。

8.1.2 保护青浦老城传统风貌格局

8.1.3 保护传统民居和街巷尺度格局

8.1.4 文物古迹和历史遗存的保护

青浦新城现有青浦区级文物古迹3处,其中万寿塔、曲水园、城隍庙,亦为青浦区区级文物保护单位。规划对文物古迹、古树、古井等保护单位按照《文物保护法》的要求进行全面的保护,不得随意改变现状,不得在附近修建有损其景观、环境的项目。

8.1.5 青浦老城区历史地段传统风貌区划定与控制

历史文化风貌区建设控制范围,按照《保护条例》的要求,考虑三块核心保护范围外一定距离的周边地区的控制要求进行划定,由于青浦老城目前仅环城河水系保存比较完整,因此将三块保护区的建设控制范围通过环城河沿岸的10~20米的建设控制范围联系起来,形成整体性的保护格局,历史文化风貌区建设控制范围占地面积59.4公顷。

8.1.5.1 南门街-县前街周边地段:从青浦老城南门开始,沿南门街向北延伸至码头街及宝庆街北段的周边历史建筑群,以及向西沿县前街至五厍浜路周边地区,为核心保护范围,占地面积为9.6公顷。

8.1.5.2 曲水园周边地段:包括曲水园和城隍庙在内,以及环城河北侧的北门街局部传统民居地区,占地面积为4.1公顷。

8.1.5.3 小西门街周边地段:由环城河、高桥河、盈中西路、卫中路包围的区域为核心保护范围,范围内包括了一些传统民居、区级文物保护单位天恩桥一座。该区域占地面积为2.0公顷。

8.1.5.4 海盈路与盈中西路交叉口东南部地块的传统民居规划采取保护修缮措施,不可采用拆除重建的方式。该地段可采用功能置换的方式建设特色商业活动区。

8.1.6 以青浦新城总体规划为依据,对青浦老城历史地段的风貌保护编制保护规划和相应的控制性详细规划,按照规划控制要求指导开发建设。

8.2 朱家角镇的特殊地位与规划控制

8.2.1 朱家角镇传统风貌旅游区的特殊地位

朱家角镇是上海市级历史文化名镇,在青浦新城总体规划的框架结构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也正是因为它如此重要,所以规划建议保留“朱家角镇”的独立行政建制。在总体规划的用地结构、交通结构和人口规模计算时,将朱家角镇纳入青浦新城统一考虑。

8.2.2 朱家角镇镇区保护区划定原则

8.2.2.1 古镇风貌保护区,是朱家角历史文化名镇保护规划的核心内容,是由具有丰富历史内涵的建筑物(群)、河道空间、巷道空间以及城镇生活等要素构成的独特的场所。

8.2.2.2 古镇风貌保护区以现状道路、规划道路以及河道为明确的边界线,并具有相应的开发政策。

8.2.2.3 古镇风貌保护区在功能结构上是镇区的组成部分,并且不论在东西、南北各个方向上均有一定的协调区域,形成环境协调区。

8.2.2.4 核心保护范围内的建设不得擅自改变街区空间格局和建筑原有的立面、色彩;除确需建造的建筑附属设施外,不得进行新建、扩建活动,对现有建筑进行改建时,应当保持或者恢复其历史文化风貌;不得擅自新建、扩建道路,对现有道路进行改建时,应当保持或者恢复其原有的道路格局和景观特征;不得新建工业企业,现有妨碍历史文化风貌区保护的工业企业应当有计划迁移。

8.2.3 保护区范围

8.2.3.1 核心保护范围为传统风貌建筑集中成片,在建筑样式、街巷格局、空间形态和河街景观等方面较完整地体现江南水乡古镇的文化特色和个性特征的地区。核心保护范围的划定,主要考虑历史建筑的真实性、风貌的完整性、保存的完好程度、街坊关系以及周边环境等因素。

8.2.3.2 核心保护范围包括:以北大街、西井街、东井街、漕河街、西湖街、东湖街、胜利街、东市街等传统风貌街巷为主干,以与其垂直的巷、弄为支干的传统风貌良好的“人”字型区域,总占地面积为27.9公顷。

8.2.3.3 建设控制范围是指为与核心保护范围的历史文化风貌相协调所必须实施规划控制的周围区域。建设控制范围的划定,考虑景观节点、景观眺望等历史景观因素,地形、道路、河流等环境因素,以及实施规划管理的可操作性。

8.2.3.4 具体边界为:北至大淀湖南岸,南至朱家角支路,东至南港大桥,西至珠溪路,其中包括淀浦河沿岸20~50m的地块均划入建设控制范围,形成“大”字型风貌

格局区域,总占地面积为147.1公顷。

8.2.3.5 在建设控制范围内,新建、扩建、改建建筑时,应当在高度、体量、色彩等方面与历史文化风貌相协调;新建、扩建、改建道路时,不得破坏历史文化风貌;不得新建对环境有污染的工业企业,现有对环境有污染的工业企业应当有计划迁移。

第九章城市近期建设规划

10.1 近期建设的指导思想和规划原则

10.1.1指导思想

近期建设的指导思想是:青浦的发展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目标,以建设节约型社会为重点,以改革开放和科技进步为动力,立足于上海总体发展要求,深入实施科教兴市主战略,深化“三个集中”,大力推进城镇化进程,围绕“经济发展、社会和谐、环境宜人”主题,发展循环经济,提升竞争力;构建和谐社会,增强凝聚力;创造优美环境,凸现吸引力,全力打造“绿色青浦”,使青浦成为“古韵、碧水、绿廊”相交融、“实力、活力、魅力”相辉映的综合性现代化新城区。

9.1.2 规划原则

9.1.2.1协同发展原则

9.1.2.2 环境优先原则

9.1.2.3 配套建设原则

9.1.2.4 有序推进原则

9.2 近期建设年限及发展规模

10.2.1 近期建设年限与人口规模预计

近期建设年限为2005年-2010年,城市人口规模达到22万人。

10.2.2 城市建设用地与人均指标控制

近期规划建设用地20.06平方公里,人均建设用地控制在91.2平方米。

9.3 近期建设对青浦新城建设的影响

从上海大力实施科技兴市主战略、全面建设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中心之一的要求看,青浦要建设成为体现上海实力和水平的重要区域。既要优化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又要加快城镇化进程,具有完善的城市综合功能,还要突出强调经济社会与人口、资源、环境的统筹协调发展,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近期建设工作的重点是:

9.3.1 转变增长方式,进一步增强综合经济实力

坚持发展是第一要务,保持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态势,按照加快建设节约型社会的总体要求,大力实施科教兴区战略,切实转变增长方式,进一步提高经济发展的整体质量和水平。

9.3.1.1 以发展循环经济为导向,全力打造先进制造业基地

坚持把先进制造业作为发展的重点,积极培育电子信息、精密机电、现代纺织和印刷传媒等主导产业。集中力量发展印刷传媒产业,加快重点项目在建速度,努力在较短时间内达到产业集聚、企业集群的态势。

9.3.1.2 以推进西郊超级商贸中心为突破口,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

从立足全区和服务上海、服务长三角出发,加快青浦商贸服务业发展,优化商务环境,使青浦区成为上海郊区现代商务商贸服务业的新高地。

9.3.1.3 以发挥资源优势为特色,进一步拓展提升休闲旅游功能

围绕“古”文化和“水”文化,以淀山湖区域为重点,有机整合旅游资源,加快功能性项目和配套服务设施建设,建设融生态旅游、度假休闲、会展商务、观光农业、娱乐体验为一体的全方位、多层次、综合性的旅游度假胜地。

9.3.1.4 以东西交通轴线为依托,加快推进生态居住区建设依托东西交通轴线,充分发挥环境、人文和交通优势,加快推进宜居的、亲水的、以环保型、节能型为特点的生态居住区建设。

9.3.2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完善城市功能

加快主要干线公路建设,形成“四横二纵”高速公路网,强化与周边地区的联系,融入“长三角”地区的交通一体化。争取轨道交通早日建成,发挥其重要功能,并与高速公路

联网,成为区内外交通主体。

进一步完善区内交通设施,形成“七横七纵”的区域公路网络,使区内交通更加便捷、畅

通。

配合市区“一环十射”的内河干线航道建设,加快区内淀浦河景观的整治与建设,构建集航道运输、防洪排涝、休闲旅游等功能于一体的内河水网。进一步调整、优化区内水厂和主干网系统的布局与配置,加快形成水环境功能区域相协调、具有安全性高、覆盖面大,能满足各类用户需求的城市供水系统。继续加强电力设施建设,逐步形成与区域发展相配套、具有高安全性、能满足不同用户要求的城市供电系统。

9.3.3 坚持以人为本,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坚持以人为本的基本理念,切实做好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各项工作。

9.3.4 全力推进生态环境建设,进一步提高生态环境质量

增强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进一步加大环境保护力度,整体提高生态环境质量,不断增强青浦发展特色和优势。

(1)推进“碧水”工程。

(2)加快“绿廊”建设。

(3)加强环境监控。

9.4 近期建设重点、项目与主要指标

9.4.1 近期建设重点

9.4.1.1 基本确立以高速公路、轨道交通为核心的对外公路网络。完善配套道路交通、市政设施和城市公建设施的建设,积极推动青浦新城综合城市功能的建设。

9.4.1.2 以青浦新城东片、中片为近期建设的重点。在不断完善青浦老城区居住环境和城市功能的基础上,向西拓展至西大盈港,按照规划完善中片的用地布局建设,并向东发展同三国道东侧,完成青浦新城东片的功能区规划建设。

9.4.1.3 基本形成以绿、水为核心的青浦新城生态系统网络,全面提升青浦新城的人居环境质量。

9.4.1.4 以社区为单位建设相应的住宅小区,配套建设公建设施,加强和完善社区规划控制单元的建设,形成城市社区网络服务的新格局。

9.4.2 近期重点建设项目

9.4.2.1 道路交通工程

在近期建设中,新建道路与扩建老路相结合,形成新的城市道路网。

(1)盈港路和青赵路向西延伸段的建设。

(2)启动青浦新城的“淀山湖大道”建设,并完成西大盈港以东的部分建设。

(3)启动并逐步推进、完成318国道东段改线工程建设。

(4)上海青浦低速磁悬浮线工程开工建设。

9.4.2.2 公共设施建设

(1)规划建设好东区的“新水乡商业文化中心”,在积极引入与青浦新城产业相关的大专院校的基础上,结合商业文化中心,形成东片的公共中心;

(2)调整老城区的功能结构,完善其商业文化、旅游职能,同时,新城中片的公建设施有序推进。

(3)启动并推进青浦老城西南侧的“雕塑艺术岛”的规划建设,使之形成富有特色的新城创意园地。

(4)在“淀山湖大道”东段道路建设的基础上,规划道路两侧土地的开发建设,逐步完成相应的商业公建设施群建设。

(5)形成海盈路北侧和漕盈路西侧的体育中心建设。

(6)完成青浦老城区“南门街改造和整体开发”建设项目,整体提升青浦老城商业文化和生活环境质量。

9.4.2.3 住宅小区建设

(1)启动并基本完成上海市政府“两个一千万”居住工程建设,并建设相应的居住配套公建设施。它位于东区,同三国道以东、公园路以北区块;

(2)住宅建设近期以新城区开发为主,形成相对完整的社区;在遵照历史地段风貌保护规划的前提下对老城区居住环境进行更新改造,以完善现有居住组团功能和优化环境空间品质为主。

(3)规划建设“金地地块”等住宅小区。

9.4.2.4 园林绿化、历史风貌保护

(1)增加新城绿量,改善城区环境面貌,提高人居环境品质。

(2)进一步完善城市滨水绿化带:重点建设淀浦河、上达河、西大盈港、东大盈港、油墩港5条河滨绿化带。

(3)规划建设好“万寿塔公园”及其周边的整体开发和环境建设,创造富有景观特色和文化内涵的休闲旅游场所。

(4)注重朱家角、青浦老城历史地段风貌特色的保护利用,以保护规划为依据,逐步推进历史地段风貌特色的保护、环境更新等建设。

9.4.2.5 环境整治

搬迁改造不适宜在新城城区内的工业、仓库等企业,加强环保、环卫设施配套工程建设;切断一切进入淀浦河的污染源,把环境整治和推进青浦新城产业更新和提升相结合,实现环境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

金山镇规划

(新规划)金山镇基本情况 金山镇地处临淄区最南部,属于鲁中低山丘陵北部边缘,东靠青州,西依张店,南接淄川,北连辛店街道,镇域面积118平方公里,是临淄区唯一的山区乡镇,全镇共有48个村(居),人口9.4万人,其中农业人口4.8万人。 一、林业基本情况: 拥有大小山头110座,有林地面积8万亩,其中经济林1.26万亩,森林覆盖率在48%以上,主要林种为以侧柏为主的山区防护林和以速生杨为主的用材林。 二、耕地基本情况: 我镇拥有耕地6万亩,其中:适宜种植粮食作物的(种粮直补)面积4.5万亩,其余山滩地1.5万亩。 三、地形地貌及土壤情况 金山镇地势南高北低,西高东低,并向东北倾斜。南部最高山峰海拔509.4米。自南向北分布着低山岭坡、岭坡梯田、近山阶地等地貌单元。土壤土层深厚,质地适中,土体构造良好。土壤母质多为石灰岩风化物,山丘中上部多为坡积物,山地为青石山,土壤属红粘土,中壤,平均ph 值8.15,碱解氮68.64ppm,有效磷26.48ppm,速效钾109.79ppm,有效铁45.52 ppm,有效锰61.84 ppm,有效铜 9.84 ppm,有效锌19.78 ppm。 四、气候情况

气候属温带半湿润、半干旱的大陆性气候。历年平均温度12.7℃,年降水量660mm,日照时数2540.8小时,无霜期210 天。该区域光照充足,热量丰富,无霜期长,适于各类作物的生长和杜仲的生长。 五、农业灌溉情况 为改善农业生产条件,从2010年我镇争取了6000亩的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项目,项目总投资488万元,2011年8月底完工。 2011年镇党委政府出台优惠扶持政策,进一步加大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大力发展有机绿色农业,鼓励和支持企业和个人参与经营,力争把项目区2.6万亩土地全部建成有机农业示范基地。

上海金山枫泾镇总体规划说明书

[键入文字] 上海金山枫泾镇总体规划说明书

目录

上海金山枫泾镇总体规划说明书 (1) 目录 (1) 上海金山枫泾镇总体规划说明书 (1) 第一章规划背景与总则 (1) 1.1规划背景 (1) 1.1.1 上海的新一轮发展 (1) 1.1.2 金山区发展目标与规划的确立 (2) 1.1.3 枫泾地区进入快速发展时期 (2) 1.2规划依据 (2) 1.3规划期限 (2) 1.4规划区范围 (2) 1.5规划内容 (3) 第二章发展环境和条件分析 (4) 2.1发展基础 (4) 2.1.1经济发展基础 (4) 2.1.2交通区位优势 (4) 2.1.3政策优势 (4) 2.1.4文化和旅游资源 (4) 2.2外部机遇与挑战 (4) 2.2.1长三角地区快速发展城镇发展关系转型 (4) 2.2.2区域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带来新的发展契机 (4) 2.2.3上海推进郊区开发枫泾战略地位凸显 (5) 2.2.4提升金山地区核心竞争力面临整体战略选择 (5) 2.3资源与制约 (5) 2.3.1城镇化空间扩张的潜在需求加大 (5) 2.3.2城镇分散发展与资源整合的矛盾突出 (5) 2.3.3城镇可持续发展面临压力 (5) 2.3.4区域空间管理手段滞后 (5) 第三章发展目标与发展战略 (6) 3.1发展目标 (6) 3.1.1总体发展目标 (6) 3.1.2经济发展目标 (6) 3.1.3社会发展目标 (7) 3.1.4城镇建设发展目标 (7) 3.2 区域发展战略布局 (7) 3.2.1功能定位 (7) 3.2.2产业定位 (7) 3.2.3镇域布局发展目标 (7) 3.2.4战略措施 (7) 3.3产业选择.................................................................... 8 第四章镇域发展规划 (9) 4.1 人口规模 (9) 4.1.1人口发展规模 (9) 4.1.2 人口分布 (11) 4.2 空间规模 (11) 4.2.1空间需求 (11) 4.2.2空间容量 (11) 4.3 空间结构模式选择 (12) 4.3.1空间结构模式 (12) 4.3.2空间生长模式选择 (12) 4.3.3建设空间关系的组合 (12) 4.4土地使用分区管理 (12) 4.4.1重点建设地区 (12) 4.4.2生态保护地区 (12) 4.4.3弹性生长地区 (13) 4.4.4环境调节地区 (13) 4.5 镇域建设用地规模 (13) 4.6产业布局 (13) 4.6.1第一产业 (13) 4.6.2第二产业 (13) 4.6.3第三产业 (14) 4.7社会事业 (14) 4.7.1文化 (14) 4.7.2教育 (14) 4.7.3体育 (14) 4.7.4医疗卫生与社会保障 (14) 4.7.5人口 (15) 4.7.6殡葬 (15) 4.8综合交通规划 (15) 4.8.1 综合交通现状 (15) 4.8.2 轨道交通 (15) 4.8.3公路 (15) 4.8.4汽车站 (16) 4.8.5铁路 (16) 4.8.6 航道 (16) 4.9市政设施规划 (16) 4.9.1给水工程规划 (16) 4.9.2排水工程规划 (17) 4.9.3供电工程规划 (17) 4.9.4通信和邮政工程规划 (18)

2025年上海将变成这样,最新18大规划出炉!每一条都跟你有关

2025年上海将变成这样,最新18大规划出炉!每一条都跟 你有关 一个城市的整体规划对于城市交通、经济、格局都会产生长远影响上海,作为国际大都市未来几年,她的城市规划又将如何变化?轨道交通9条新轨道交通线路2017年至2025年,上海规划再建设9条轨道交通线路据了解,此次公示的9条线路并非都是地铁还包括进出上海的城际铁路中运量轨道线路等多种模式在内预计2020年底,上海轨道交通总里程有望超过800公里 2025年,上海将拥有包括地铁、市域铁路机场快线、磁浮线等形式的29条轨交线路再次确保上海国内轨交第一城的地位! 9条轨交新线分别是:19号线 20号线21号线22号线23号线 24号线25号线嘉闵线机场快线 嘉闵高架二期建成通车嘉闵高架路,上海虹桥综合交通枢纽“一纵三横”中的“一纵”总长约35公里,南起S32申嘉湖高速,北至S6沪翔高速一期工程向南延伸至G60沪昆高速向北延伸至G2京沪高速经过2年多建设,嘉闵高架北段一期已于2015年12月18日建成通车目前嘉闵高架北段二期建设正如火如荼地进行中工程像搭“乐高”积木一样地进

行全预制拼装计划于2016年建成通车后,将与S6高架相连“地下延安高架”横穿申城6区“北横通道”,上海中心城区“三横三纵”重要组成部分沿线穿越长宁、普陀、静安、闸北、虹口、杨浦6个区全长19公里,线路比较长北横通道将根据各路段条件成熟情况分段施工,全线完工时间未定其中中环北虹路立交至虹口港段为立体扩容形式 沿线设北虹路、泸定路、江苏路、恒丰路河南北路五对出入口匝道和中环北虹立交、南北高架天目路立交两座全互通立交北横通道东段,将设沪上首条路中式公交专用道浦东机场将建高铁站据最新公布的《沪通铁路二期相关设施专项规划》 沪通铁路二期选址浦东机场,在此增设线通过“浦东铁路”祝桥站之间的连接形成“组合站” 未来浦东—虹桥机场连接线、地铁2号线、磁悬浮线地铁21号线(高桥—金桥张江—迪士尼—祝桥)4条轨道交通线路将于浦东国际机场浦东铁路实现近距离换乘浦东机场将真正成为世界级综合交通枢纽大场机场搬迁大场板块位于上海市区北郊、宝山区西南部东与闸北区彭浦镇、宝山区庙行镇和大场飞机场相邻远离外环而贴近中环,距离市中心非常近有现成的轨交7号线存在,有上海大学但大场机场梗阻在整个地区的中心阻断闸北和宝山大场之间的横向道路一旦机场搬迁,阻断消失就可以有大量的优质土地供应未来宝山

上海金山枫泾镇总体规划说明书

上海金山枫泾镇总体规 划说明书 Corporation standardization office #QS8QHH-HHGX8Q8-GNHHJ8

上海金山枫泾镇总体规划说 明书

目录

上海金山枫泾镇总体规划说明书第一章规划背景与总则 规划背景 枫泾镇,地处上海市西南隅,金山区西北,为沪浙五县区(金山、松江、青浦、嘉善、平湖)十乡(镇)交界之地。距市中心(人民广场)80公里。南距杭州湾35公里,东距老县城朱泾镇14公里,西距浙江省嘉兴市27公里,北距青浦县城30公里,东北距松江县城26公里。 枫泾地区是上海的西大门,位于上海与浙江交界地区,是沪杭交通轴线上的重要节点,是金山区的重要产业区和旅游区。 上海的新一轮发展 上海正成为全国乃至世界最具竞争力和吸引力的城市,人口与产业不断聚集,引领整个长江三角洲地区进入一个区域性繁荣的时代。 上海郊区成为上海生产力布局调整和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重点,为郊区提供了加快城乡一体化步伐的重要机遇。从产业上,形成了“实力”看郊区的发展理念,郊区成为上海城市产业发展的主要阵地。新一轮的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提出了把上海建成“四个中心”,形成“四个体系”,发展为世界级城市的发展目标。郊区构建与上海城市发展目标相适应的空间布局形态,对加快上海国际大都市的建设至关重要。 根据上海市第五次规划工作会议和金山区第二次规划工作会议精神,按照“高起点规划、高水平设计、高标准管理、高质量建设”和“工业向工业园区集中、人口向城镇集中、土地向规模经营集中”的要求,运用国际、国内先进规划理念,对枫泾镇组织编制总体规划,促进和带动城镇建设向更高层次迈进。

上海市金山区枫泾镇总体规划说明书

上海金山枫泾镇总体规划说明书

目录 上海金山枫泾镇总体规划说明书 (1) 目录 (1) 上海金山枫泾镇总体规划说明书 (1) 第一章规划背景与总则 (1) 1.1规划背景 (1) 1.1.1 上海的新一轮发展 (1) 1.1.2 金山区发展目标与规划的确立 (2) 1.1.3 枫泾地区进入快速发展时期 (2) 1.2规划依据 (2) 1.3规划期限 (2) 1.4规划区范围 (2) 1.5规划内容 (3) 第二章发展环境和条件分析 (4) 2.1发展基础 (4) 2.1.1经济发展基础 (4) 2.1.2交通区位优势 (4) 2.1.3政策优势 (4) 2.1.4文化和旅游资源 (4) 2.2外部机遇与挑战 (4) 2.2.1长三角地区快速发展城镇发展关系转型 (4) 2.2.2区域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带来新的发展契机 (4) 2.2.3上海推进郊区开发枫泾战略地位凸显 (5) 2.2.4提升金山地区核心竞争力面临整体战略选择 (5) 2.3资源与制约 (5) 2.3.1城镇化空间扩张的潜在需求加大 (5) 2.3.2城镇分散发展与资源整合的矛盾突出 (5) 2.3.3城镇可持续发展面临压力 (5) 2.3.4区域空间管理手段滞后 (5) 第三章发展目标与发展战略 (6) 3.1发展目标 (6) 3.1.1总体发展目标 (6) 3.1.2经济发展目标 (6) 3.1.3社会发展目标 (7) 3.1.4城镇建设发展目标 (7) 3.2 区域发展战略布局 (7) 3.2.1功能定位 (7) 3.2.2产业定位 (7) 3.2.3镇域布局发展目标 (7) 3.2.4战略措施 (7) 3.3产业选择.................................................................... 8 第四章镇域发展规划 (9) 4.1 人口规模 (9) 4.1.1人口发展规模 (9) 4.1.2 人口分布 (11) 4.2 空间规模 (11) 4.2.1空间需求 (11) 4.2.2空间容量 (11) 4.3 空间结构模式选择 (12) 4.3.1空间结构模式 (12) 4.3.2空间生长模式选择 (12) 4.3.3建设空间关系的组合 (12) 4.4土地使用分区管理 (12) 4.4.1重点建设地区 (12) 4.4.2生态保护地区 (12) 4.4.3弹性生长地区 (12) 4.4.4环境调节地区 (13) 4.5 镇域建设用地规模 (13) 4.6产业布局 (13) 4.6.1第一产业 (13) 4.6.2第二产业 (13) 4.6.3第三产业 (13) 4.7社会事业 (14) 4.7.1文化 (14) 4.7.2教育 (14) 4.7.3体育 (14) 4.7.4医疗卫生与社会保障 (14) 4.7.5人口 (15) 4.7.6殡葬 (15) 4.8综合交通规划 (15) 4.8.1 综合交通现状 (15) 4.8.2 轨道交通 (15) 4.8.3公路 (15) 4.8.4汽车站 (16) 4.8.5铁路 (16) 4.8.6 航道 (16) 4.9市政设施规划 (16) 4.9.1给水工程规划 (16) 4.9.2排水工程规划 (17) 4.9.3供电工程规划 (17) 4.9.4通信和邮政工程规划 (17)

2020上海金山区高三一模作文范文:路上的精彩

2020上海金山区高三一模作文范文:路上的精彩 2018上海金山区高三一模作文范文:路上的精彩 有人认为,既然选择了远方,那便风雨兼程。可我宁愿选择,驻足观赏路上的精彩。 拥有一个长远的规划本无可厚非,每日都有自己的计划也是条理性的体现。只是,若是完整地规划好自己的人生,就像是为一部机 器输入了全部指令,从此便始终遵守命令,这样的人生轨迹仿佛是 既定的,这样的命运结局也好像是注定的。可人是有思想的,我们 并非机器,这样的注定对于我们是否过于无趣? 我们需要不确定性,命运也始终赋予我们不确定性。班超投笔从戎、鲁迅弃医从文,他们又有哪一个在最初的规划中便能预见这种 不确定性呢?“计划赶不上变化”,一个相当常用的短语,告知了我 们命运的俏皮。这种不确定性并不仅仅是路上的小花小草,它甚至 改变了我们的道路方向。对于班超和鲁迅来说,他们命运的改变依 旧是他们他们自己面对不确定性而做出的选择,而对于更多人来说,他们是被不确定的命运迫着走上一条完全不同的道路,可是那条路 依旧可以走得精彩。刘伟因意外失去双臂,于是他去学习游泳,可 命运再一次剥夺了他学习游泳的机会,他的身体承受不住。可当人 生转向后,他还是不懈于在路上寻找精彩,最终在钢琴上获得了成功。 充满不确定性的路上精彩那么多,我们何不去看看?曾经“世界 这么大,我想去看看”这句话在网络上风行,甚至被戏称为文艺青 年的三俗之一,可它的出现是有道理的。人们厌倦了日复一日、年 复一年忙忙碌碌的生活,想为自己的生活添上一些不确定性。于是,余秋雨说:“我不愿被一个圈子所束缚,我要跳出这个圈子。”他 走遍了各大遗迹,去寻找心中的精彩。雷殿生为徒步旅行准备了十年,只是为了找寻路上的精彩和一个不一样的自己。

金山新城总体规划修改(2010-2020)

《金山新城总体规划修改(2010-2020)》 《金山新城总体规划修改(2010-2020)》 规划范围北至沈海高速,南至杭州湾北岸线,东至龙泉港,西至卫六路。 规划范围总用地约59 平方公里。 金山区域总面积607.6 平方公里,规划2020 年,全区人口规模约为120 万人左右,其中城镇人口106 万,城市化水平约为88%左右。 金山区城镇体系结构可概括为“1158”,即:1 个新城、1 个特色城镇、5 个新市镇、80 个左右中心村。以新城为龙头为核心,以特色城镇为辅助,以 新市镇为纽带,中心村为基础,促进城镇联动,建立体现“三个集中”的原则, 并且与产业区相依托、与上海市域城镇体系相适应的级配清晰、布局均衡、职能分工明确的城镇体系。 1、金山新城 金山新城是全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下辖金山卫镇、山阳镇的部分 和石化街道,是为加速产业和人口集聚,发挥规模效应,推动郊区城市化进程,具有综合功能的中等规模城市。规划金山新城区具有居住、工业、商贸、休闲等综合功能的城市。 规划至2020 年金山新城居住人口约40 万人,规划城镇建设用地约43 平 方公里,人均建设用地约107 平方米。 金山新城总体规划修改(2010-2020 年)文本 8 2、枫泾特色镇 枫泾特色镇由原枫泾、兴塔二镇合并,重点发展商贸、商业及现代服务 业。枫泾镇是为进一步提升金山区城镇建设水平和特点,促进城镇联动,具有综合功能的特色城镇。 规划至2020 年枫泾特色镇城镇人口约25 万人(其中包括大型居住社区 导入人口约5 万人),规划城镇建设用地约15 平方公里。 3、新市镇 金山区在进一步的区划调整后形成朱泾镇、亭林镇、吕巷镇、廊下镇、 张堰镇,共5 个新市镇。

上海金山枫泾镇总体规划说明书

上海金山枫泾镇总体规划说 明书

目录

上海金山枫泾镇总体规划说明书第一章规划背景与总则 1.1规划背景 枫泾镇,地处上海市西南隅,金山区西北,为沪浙五县区(金山、松江、青浦、嘉善、平湖)十乡(镇)交界之地。距市中心(人民广场)80公里。南距杭州湾35公里,东距老县城朱泾镇14公里,西距浙江省嘉兴市27公里,北距青浦县城30公里,东北距松江县城26公里。 枫泾地区是上海的西大门,位于上海与浙江交界地区,是沪杭交通轴线上的重要节点,是金山区的重要产业区和旅游区。 1.1.1 上海的新一轮发展 上海正成为全国乃至世界最具竞争力和吸引力的城市,人口与产业不断聚集,引领整个长江三角洲地区进入一个区域性繁荣的时代。 上海郊区成为上海生产力布局调整和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重点,为郊区提供了加快城乡一体化步伐的重要机遇。从产业上,形成了“实力”看郊区的发展理念,郊区成为上海城市产业发展的主要阵地。新一轮的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提出了把上海建成“四个中心”,形成“四个体系”,发展为世界级城市的发展目标。郊区构建与上海城市发展目标相适应的空间布局形态,对加快上海国际大都市的建设至关重要。 根据上海市第五次规划工作会议和金山区第二次规划工作会议精神,按照“高起点规划、高水平设计、高标准管理、高质量建设”和“工业向工业园区集中、人口向城镇集中、土地向规模经营集中”的要求,运用国际、国内先进规划理念,对枫泾镇组织编制总体规划,促进和带动城镇建设向更高层次迈进。

1.1.2 金山区发展目标与规划的确立 2004年初金山区人民政府组织编制完成了《金山城镇体系结构和产业布局规划》,将金山区域城镇体系结构划分为新城(含三个街道)-镇 (含己撤并镇的原镇区)-农民居住点(含中心村和规划农民居住点)三个层次,并对金山区域内现有的城镇进行撤并。 枫泾镇是金山区九个镇之一,同时,按照“工业向园区集中”的要求,对区域内现有工业用地进行归并,形成“1+2+3”的工业布局。金山西部工业区属于其中之一,规划面积15.8平方公里。金山西部工业区重点发展汽车制造、汽车配件、针织、纺织及服装机械工业。 1.1.3 枫泾地区进入快速发展时期 枫泾镇是上海重点建设的中心城镇之一,近年来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发展速度加快。2003年,实现国内国民生产总值13.5亿元,一、二、三产业增加值比重分别为6.5%、73.2%、20.3%。财政收入为2.90亿元,比上年增长45%。工农业总产值59.13亿元,其中农业总产值1.6亿元,工业总产值57.5亿元,初步形成了以服装机械制造业、纺织服装、印染业及汽车摩托车配套制造业等主导产品。食品加工业、电子及通讯设备制造业、建材业、化工化纤、卫生洁具等初具规模,枫泾镇的经济已跳跃式地进入快速发展时期。 相对于上海市区和一些早期发展的城市,这一地区发展的起步阶段相对滞后,但从发展速度和前景而言,这里无论是对上海大都市地区而言,还是对金山区而言,在产业布局和空间结构上都具有重要的地位。 1.2规划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1990) ?《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建设部1991年第14号令发布) ?《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实施细则》(建设部建规(1995)333号) ?《上海市城市规划条例》(2003) ?《上海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2003) ?《上海市郊区城镇规划编制技术要求细则》(沪府[2002]79号) ?《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1999—2020) ?《金山区区域规划纲要》(2004-2020) ?《上海金山西部工业园区总体规划2003-2020》(中间成果) ?《枫泾镇总体规划》(1998) ?《枫泾镇电力系统规划》(2004) ?枫泾镇己编制的各项规划和有关部门的规划设想 1.3规划期限 本次规划期限为:近期:2005~2010年,远期:2011~2020年。 1.4规划区范围 按照《金山区区域规划纲要》,本次规划确定的规划区范围为目前整个枫泾镇镇域范围。规划区由23个行政村组成,总面积91.67平方公里。

上海市金山区亭林镇中心区控制性详细规划文本

上海市金山区亭林镇中心区控制性详细规划文本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更好的贯彻上海市第五次规划工作会议和金山区第二次规划工作会议的精神,进而依据2005年完成的亭林镇总体规划,更好的确定土地使用的功能结构,引导开发活动,整合土地资源,控制基本建设,体现总体规划的基本原则,指导下一步的修建性详细规划和工程设计,特编制《上海市金山区亭林镇中心区控制性详细规划》(以下称本规划)。 第二条本规划区范围为:南至亭枫高速公路,东至亭卫公路,西至规划经二路。 第三条规划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1990) 2、《城市规划编制办法》(1991) 3、《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实施细则》(1995) 4、《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1990) 5、《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1999―2020) 6、《上海城市规划条例》(2003) 7、《上海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2003) 8、《上海市控制性详细编制审批办法》(2003) 9、《上海市控制性详细编制成果办法》(2003) 10、《金山区区域规划发展纲要》(2004) 11、《上海金山区亭林镇总体规划》(2004―2020) 12、《金山新城和各镇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任务书》(2004) 13、各种相关设计规范 第四条规划原则 1、整体发展的原则:加强城镇与周边的整体关系,通过合理的用地布局和交通基础设施网络规划,发挥城镇综合功能。

2、以人为本的原则:关注人们不断发展的需求,为居民创造良好的生活、工作、学习和休闲环境。 3、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合理利用资源,整合土地,体现经济、社会、人口、资源和环境的可持续、协调发展要求。 4、有效规划控制的原则:通过有效的合理优化土地及建立规划控制手段,营造适合于21 世纪生活观念和发展方式的新型城镇。 5、近远期结合的原则:兼顾不同发展阶段,保证发展与实施的分阶段相对独立的完整性和连续性,并使规划有一定的弹性和灵活性。 6、历史文化保护与生态环境优先的原则:注重历史文化悠久,文物古迹集中的特点,延续历史文脉,创建崭新的生态城镇。 第五条规划目标 建设一个布局合理、设施完善、环境优美、社区职能互补、继承历史文脉的现代中心城镇。 第六条本规划成果由规划文本、各种规划图(则)和规划说明书三部分组成。规划文本和规划图(则)同时使用,二者不可分割,规划文本及规划图(则)具有法律效力。 第七条本规划区内的规划建设,包括修建性详规、城市设计以及建(构)筑物的新建及改、扩建的规划管理工作,均应以本规划为依据。 第二章规划区功能及规模 第八条功能定位 依托西部金山工业区的辐射带动作用,以房地产业与开发为产业导向,历史文化与现代化相结合的新型生态城镇。 第九条用地规模 总规划用地为468、92公顷,其中建设用地442、62公顷,人口规模5、5万人。各类土地使用状况详见“附录三土地利用汇总表”。 第三章土地利用规划 第十条规划结构 依据规划区的规划定位,结合规划区内的地形情况及用地的市场开发态势,形成了两横一纵的景观轴线,各个中心散布其间,形成系统通透的结构体系。 第十一条用地规划布局 1、居住用地

上海金山工业区概况(详细版)

金山工业区概况介绍及园区产业发展规划 一、金山工业区发展现状 金山工业区位于上海市西南、杭州湾北岸、金山区东部,地处中国经济发展最为蓬勃的长江三角洲经济圈中心位置。规划面积58平方公里,距离金山新城6公里,距离上海中心48公里,距浦东国际机场58公里,距虹桥机场42公里,距杭州湾大桥33公里。 2005年1月4日,上海市人民政府发出《关于同意将上海市金山嘴工业区更名为上海市金山工业区的批复》,金山工业区正式成立。至此,金山工业区在履行开发建设的同时,对原朱行镇区域行使行政管理职能。金山工业区规划总面积58平方公里,首期公告范围22.63平方公里。 金山工业区成立后,已成功吸引多项海内外投资,成为上海南部海滨最具价值和投资活力的工业园区,到目前为止,金山工业区共有入区企业约400多家,已成为上海市市级工业区之一,是金山区打造“财富金山、智慧金山、绿色金山”的重中之重。 二、金山工业区地理位置及交通图

三、金山工业区产业定位 围绕“金山区现代高新产业集聚地、上海现代制造业西南板块支撑点”的战略目标,园区重点发展规划发展五大产业基地,分别为生物医药产业基地、新能源和节能环保产业基地、新材料产业基地、先进装备电子信息产业基地和食品加工产业基地。自创建以来,金山工业区在科学规划、集约开发、提高经济与社会效益等方面取得了显著业绩。发展现状基本符合功能定位,同时投资环境优势逐步凸显,园区处于发展起飞期。 四、产业发展的机遇和优势 (1)自然条件优越,交通网络便捷 金山区位于上海市西南,杭州湾北岸,处在沪、杭、甬及舟山群岛经济区域中心和长三角都市圈枢纽地带。西连浙江省,东邻上海市奉贤区,北接松江区,南临杭州湾。 金山区境内有沪杭高速、同三高速、莘奉金高速等高速公路网络,沪杭铁路金山支线直达金山城区。金山已形成“三纵两横”五条高速公路和“八纵六横”区域干线公路网架。嘉金高速建成通车,金山北出上海的时间已大大缩短。黄浦江支流贯穿全区各镇,成为内河运输主动脉。目前已在建的城市轨道交通,途经工业区,直达上海南站,在工业区设有金山工业区站,到达上海南站只需25分钟。 2008年杭州湾跨海大桥通车,在沪杭甬之间形成一个快速的“金三角”交通圈,同时,也让金山成为浙江进入上海的桥头堡,坐临跨海大桥翼侧的金山成为了连通长三角经济圈的重要一环。金山区境内有23.3公里的海岸线,其中可综合开发的公共岸线12.5公里。 金山工业区地处交通要地,有着快速、便捷的交通网络。园区内有三条高速公路,其中上海绕城高速公路(G1501)向西通往浙江、

上海金山 八大产业集群

上海金山区八大产业集群 一、新材料 产业现状 新材料是20世纪末在传统材料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新概念,是指新出现的或已在发展中的、具有传统材料所不具备的优异性能和特殊性能的材料。新材料既是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有效途径,也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基础核心,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加快推进金山新材料(功能性薄膜)产业,是落实国家和上海市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优化我区产业结构的重要举措。 经过多年培育,以功能性薄膜为引领,以高性能碳纤维、复合材料、新型合金材料、高档涂料、新型建材为战略支撑的新材料(功能性薄膜)产业集群已初具规模,成为金山产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2012年,我区新材料(功能性薄膜)产业集群通过聚焦重点项目、聚焦产业基地、聚焦产业政策,总体发展趋势良好。 2012年,全区28家新材料企业实现产值77.49亿元,同比增长2.29%;实现利润1.36亿元,同比增长103.98%;全行业平均就业人数为3664人,同比增长40.44%。 产业布局 重点发展中高级乘用车、高技术、高附加值专用车、节能环保高效发动机,汽车电子嵌入式系统软件、安全气囊,ABS、ESP等车身电控系统,汽油发动机燃油喷射系统,高效自动变速器,自动避撞等汽车安全系统,汽车胎压检测微传感器及其它重要零部件汽车。通过产学研合作,进行自主研发,在整车数字化技术、轻量化技术、电子控制技术和成本控制技术上取得重要突破 二、新能源 产业现状 新能源的发展水平是一个国家和地区高新技术发展水平的体现,是当今国际政治、经济竞争的战略制高点。加速发展新能源、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我区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经济转型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是建设“创业金山、宜居金山、和谐金山”的重要任务。“十一五”期间,我区新能源产业得到了一定发展,打下了较好的基础。“十二五”期间,我区将太阳能、风电、新能源汽车为新能源领域率先培育和发展的重点方向。 作为全市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化率先启动的领域之一,金山区十分重视新能源产业的发展。2012年,新能源产业在自主创新、产业规模、基地建设、示范应用等方面取得了阶段性进展。

上海各区未来5年新规划

上海各区未来5年新规划 嘉定 1、11号线陈翔路站的建设,将与陈翔路下穿工程、周边商业综合体开发同步,最快今年年初开工。 2、嘉闵高架正在建设,今年年中基本可以通车。从嘉定新城到虹桥机场二号航站楼最快只要15分钟,从南翔过去估计只要10分钟,计划启动宝山与嘉定之间S7快速通道。 3、十三五期间,嘉定下雨不再看海,河道黑臭基本消除,规划建造100个公园,86个已经规划和启动,14个在“十三五”落地规划。 4、扩建中心医院、建造瑞金北院的二期、建三级甲等中医医院;建立全国首创医疗电子影像中心,中心医院医生可直接通过电子影像诊断开方。 5、规划建设66所学校,22所幼儿园,22所小学、22所中学;在南翔板块,引进世界外国语学校,建上师大附属小学,与中科院洽谈建中科院的附属中学、小学。 6、原齿轮厂附近,建设博物馆综合体—海上文博苑,总地块近100亩,其中5-6万㎡内建500-5000㎡左右的30个博物馆,集吃、喝、玩、乐、游、购、娱为一体,预计2 017年投入使用。 7、向汽车为特强产业的高端制造业的方向转型,延伸汽车产业链,包括制造、研发设计、销售贸易、文化体育博览、人才培养、新能源汽车、汽车智能化等。 8、向战略型新兴产业为主体的高科技产业转型,重点包括集成电路与物联网、高性能医疗设备与精准冶疗、新能源汽车与汽车智能化、智能制造与机器人。 9、向特色的生产型服务业和高品质的生活型服务业转型。 浦东新区 1、浦东大道的修建是两个工程。一个是东西通道,东西通道是市中心主干道路井字型网络的组成部分,另一个项目是14号地铁线,计划2020年完工。 2、建设3个市级项目一上海图书馆东馆、上海博物馆东馆、上海大歌剧院(均为暂定名称)。

金山新城总体规划1334101107

金山新城总体规划 一、规划期限 金山新城总体规划的规划期限(远期)为2020年,其中近期建设规划为2010年。 二、规划区范围 金山新城的规划区即是金山新城的规划范围:西至上海市市界,南临杭州湾,东与上海市规划金山嘴备用港区相接,北界莘奉金高速公路。金山新城规划区面积80.66平方公里。金山新城城区范围:西至张泾港,北至莘奉金高速公路后退绿地与红旗港,东至龙泉港,南至金卫护城河、卫二路以及杭州湾海岸线,总面积为34.04平方公里(包括城市建设用地30.4平方公里与河流水面非建设用地3.64平方公里),简称“城区”。 三、新城定位 金山新城的性质定位为:金山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我国重要的化工基地;环杭州湾产业带的重要节点;具有花园城特色的现代化滨海城市。

四、人口规模 近期2010年金山新城城市人口规模23万人;远期2020年金山新城城市人口规模38万人。 五、新城规划结构布局 新城规划沿海滨在莘奉金高速公路以南,呈组团状发展;形成:“一线(沿杭州湾海岸线)”、“两带(沿杭州湾大道南北都市带、沿金山大道商务带)”、“三区(石化绿色过渡区、龙泉绿色隔离过渡区、北部城市森林区)”、“四团(新城区都市组团、金山第二工业区组团、上海石化工业组团、金山嘴港口及工业组团)”的组团城市群结构。 六、新城海岸线规划 规划新城生产岸线分为东西两段:西段为上海石化已有的7.6公里岸线;东段预留为金山嘴公共码头、港区、现代物流和上海化工区建设服务,岸线总长约9公里。 生活岸线自新城卫二路起至龙泉港止,共长6.7公里,规划进行生态化的开发利用,通过东西两侧建设必要的生态过渡设施及逐步改造的手段,采用东段填海成陆的办法,推进海岸线用地深度,建成具有旅游、度假、娱乐、会展、居住和交通集散功能的高品质的生活岸线。

上海市金山区产业指导目录和布局指南(2019版) .doc

上海市金山区产业指导目录和布局指南(2019版) 上海市金山区经济委员会 二〇一九年九月

2.存量工业用地限制发展产业21 3.重点培育的特色产业 21 (五)亭林镇产业布局 21 1.新增工业用地重点发展产业21 2.存量工业用地限制发展产业21 3.重点培育的特色产业 22 (六)漕泾镇产业布局 22 1.新增工业用地重点发展产业22 2.存量工业用地限制发展产业22 (七)山阳镇产业布局 22 1.新增工业用地重点发展产业22 2.存量工业用地限制发展产业22 3.重点培育的特色产业 23 (八)金山卫镇产业布局23 1.新增工业用地重点发展产业22 2.存量工业用地限制发展产业22 3.重点培育的特色产业 23 (九)张堰镇产业布局 23 1.新增工业用地重点发展产业23 2.存量工业用地限制发展产业24 3.重点培育的特色产业 24 (十)廊下镇产业布局 24 1.新增工业用地重点发展产业24 2.存量工业用地限制发展产业24 3.重点培育的特色产业 24 (十一)吕巷镇产业布局24 1.新增工业用地重点发展产业24 2.存量工业用地限制发展产业25 3.重点培育的特色产业 25

谢谢观赏 编制说明 根据国家、上海市加快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工作部署以及上海市推动产业地图落地的工作要求,结合金山产业发展实际,在《上海市金山区产业指导目录和布局指南(2016版)》基础上,修订形成《上海市金山区产业指导目录和布局指南(2019版)》(简称《目录指南》)。 一、编制目的 通过实施《目录指南》,树立强化金山产业发展导向,引导资源、项目向重点布局区域、重点产业领域集中,加快提高资源利用效益和产业发展能级,积极培育市场化、专业化、品牌化的新型工业园区,推动区域经济向高质量发展转型跨越,为深化落实“两区一堡”战略定位、加快建设“三区”“五地”提供有力支撑。 二、编制原则 一是坚持市场主导,政府引导。充分尊重企业的主体地位,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在产业规划布局、资源要素保障中的引导作用,提升产业发展能级。 二是坚持创新引领,前瞻布局。主动对接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积极融入产业创新发展大局,加快布局发展新兴产业领域,增加产业发展的活力和动力。 三是坚持上下联动,统筹兼顾。注重对接上海市产业地图和金山区产业发展规划,注重兼顾各镇(工业区)产业发展基础、

2025年上海将变成这样-最新18大规划出炉!每一条都跟你有关

2025年将变成这样,最新18大规划出炉!每一条都跟你有 关 一个城市的整体规划对于城市交通、经济、格局都会产生长远影响,作为国际大都市未来几年,她的城市规划又将如何变化?轨道交通9条新轨道交通线路2017年至2025年,规划再建设9条轨道交通线路据了解,此次公示的9条线路并非都是地铁还包括进出的城际铁路中运量轨道线路等多 种模式在预计2020年底,轨道交通总里程有望超过800公里 2025年,将拥有包括地铁、市域铁路机场快线、磁浮线等形式的29条轨交线路再次确保国轨交第一城的地位! 9条轨交新线分别是:19号线 20号线21号线22号线23号线 24号线25号线嘉闵线机场快线 嘉闵高架二期建成通车嘉闵高架路,虹桥综合交通枢纽“一纵三横”中的“一纵”总长约35公里,南起S32申嘉湖高速,北至S6沪翔高速一期工程向南延伸至G60沪昆高速向北延伸至G2京沪高速经过2年多建设,嘉闵高架北段一期已于2015年12月18日建成通车目前嘉闵高架北段二期建设正如火如荼地进行中工程像搭“乐高”积木一样地进行全预制拼装计划于2016年建成通车后,将与S6高架相连“地

下高架”横穿申城6区“北横通道”,中心城区“三横三纵”重要组成部分沿线穿越长宁、普陀、静安、闸北、虹口、浦6个区全长19公里,线路比较长北横通道将根据各路段条件成熟情况分段施工,全线完工时间未定其中中环北虹路立交至虹口港段为立体扩容形式 沿线设北虹路、泸定路、路、恒丰路北路五对出入口匝道和中环北虹立交、南北高架天目路立交两座全互通立交北横通道东段,将设沪上首条路中式公交专用道浦东机场将建高铁站据最新公布的《沪通铁路二期相关设施专项规划》 沪通铁路二期选址浦东机场,在此增设线通过“浦东铁路”祝桥站之间的连接形成“组合站” 未来浦东—虹桥机场连接线、地铁2号线、磁悬浮线地铁21号线(高桥—金桥江—迪士尼—祝桥)4条轨道交通线路将于浦东国际机场浦东铁路实现近距离换乘浦东机场将真正 成为世界级综合交通枢纽大场机场搬迁大场板块位于市区 北郊、宝山区西南部东与闸北区浦镇、宝山区庙行镇和大场飞机场相邻远离外环而贴近中环,距离市中心非常近有现成的轨交7号线存在,有大学但大场机场梗阻在整个地区的中心阻断闸北和宝山大场之间的横向道路一旦机场搬迁,阻断消失就可以有大量的优质土地供应未来宝山的发展也是不 可小视超大直径隧道—沿江通道越江隧道沿江通道工程总 工期为60个月西起宝山区路、富锦路交叉口以隧道形式向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