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555仿真实验报告多谐振荡器

555仿真实验报告多谐振荡器

555仿真实验报告多谐振荡器
555仿真实验报告多谐振荡器

仿真实验报告册

仿真实验课程名称:数字电子技术实验仿真仿真实验项目名称:基于555定时器的多谐振荡器的设计仿真类型(填■):(基础□、综合□、设计■)

院系:物理与机电工程学院专业班级:13电子(2)班

姓名:学号:

指导老师:刘堃完成时间:2014.03.25

成绩:

一、实验目的

1、熟悉555集成时基电路的电路结构、工作原理及其特点;掌握555集成时基电路的基本应用。

2、掌握Multisim10软件在数字电子技术实验中的应用。

二、实验设备

Multisim10软件。

三、实验原理 (1)555定时器

集成芯片555是一种能够产生时间延迟和多种脉冲信号的控制电路,是数字、模拟混合型的中规模集成电路。芯片引脚排列如图1所示,内部电路如图2所示。电路使用灵活、方便,只需外接少量的阻容元件就可以构成单稳、多谐和施密特触发器,广泛应用于信号的产生、变换、控制与检测。它的内部电压标准使用了三个5 k Ω的电阻,故取名555电路。电路类型有双极型和CMOS 型两大类,两者的工作原理和结构相似。几乎所有的双极型产品型号最后的三位数码都是555或556;所有的CMOS 产品型号最后四位数码都是7555或7556,两者的逻辑功能和引脚排列完全相同,易于互换。555和7555是单定时器,556和7556是双定时器。双极型的555电路电源电压为+5 V ~ +15 V ,输出的最大电流可达200 mA ;CMOS 型的电源电压是+3 V~+18 V 。

555内部电路有两个电压比较器、基本RS 触发器和放电开关管T 。比较器的参考电压由三只5 k Ω

的电阻分压提供,比较器A 1同相端参考电平为CC V 3

2、比较器A 2的反相端参考

电平为CC V 3

1。A 1和A 2的输出端控制RS 触发器状态和放电管开关状态。当输入信号超出

CC V 3

2时,比较器A 1翻转,触发器复位,555的输出端○3脚输出低电平,开关管导通,电路充电。当输入信号低于CC V 3

1时,比较器A 2翻转,触发器置位,开关管截止,电路放电,555

的○

3脚输出高电平。 D R 是复位端,当其为0时,555输出低电平。应用时通常开路或接V CC 。

○5脚是控制电压端,平时输出CC

V 3

2作为比较器A 1的参考电平,当○5脚外接一个输入

图1 555芯片引脚排列图 图2 555定时器内部电路

电压,即改变了比较器的参考电平,从而实现对输出的另一种控制,在不接外加电压时,通常接一个0.01μF 的电容器至地,起滤波作用,以消除外来的干扰,以确保参考电平的稳定。

T 为放电管,当T 导通时,经过脚○

7至电容器,提供低阻放电电路。 (2)555定时器构成多谐振荡器

如图3,由555定时器和外接元件R 1、R 2、C 构成多谐振荡器,脚○

2与脚○6直接相连。电路没有稳态,仅存在两个暂稳态,电路不需要外接触发信号,电源通过R 1、R 2向C 充电,

以及C 通过R 2向放电端D C 放电,使电路产生振荡。电容C 在CC V 32

和CC V 3

1之间充电和放

电,从而在输出端得到一系列的矩形波,其波形如图4所示。

图3 555构成多谐振荡器 图4 多谐振荡器的波形

振荡器输出信号的时间参数是:

T =21w w t t +

1w t =0.7(R 1+R 2)C 2w t =0.7R 2C

式中,1w t 为V C 由CC V 31上升到CC V 32所需的时间,2w t 为电容C 放电所需的时间。

555电路要求R 1与R 2均应不小于1k Ω,但两者之和应不大于3.3MΩ。

外部元件的稳定性决定了多谐振荡器的稳定性,555定时器配以少量的元件即可获得较高精度的振荡频率和具有较强的功率输出能力。因此,这种形式的多谐振荡器应用广泛。

三、实验设计任务

用555电路构成多谐振荡器,要求振荡波形的频率为2kHz 的方波,输出占空比q=2/3。画出设计电路图,按电路图接线,双踪示波器观察并记录V c 与V O的波形,验证频率。已知F C F C μμ010100.,.==。

四、设计分析

ms C R R C R C R R t t T w w 1)2(7.07.0)(7.02122121=+=++=+= 32)2(7.0)(7.021211=++==

C R R C R R T t q w ,已知F C q μ103

2.,== 解得:Ω==k R R 762421.

五、实验元器件

六、实验原理图

七、实验结果

八、实验结果分析与总结

由示波器显示波形可知,得到的方波周期T=1.014ms,所以频率为f=0.986KHz,相对误差为1.4%。

由示波器显示波形可知,得到的方波周期T=1.014ms,T1=672.515μs,占空比q=0.663,相对误差为0.6%。

九、参考文献

蒋卓勤、邓玉元主编,《Multisim2001及其在电子设计中的应用》,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3.10。

阎石主编,《数字电子技术基础(第五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5。

朱庆欢、邓友娥主编,《电工电子技术实验》,暨南大学出版社,2010.2.

压控振荡器实验报告

微波与天线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压控振荡器 实验指导:黎鹏老师 一、实验目的: 1.了解变容二极管的基本原理与压控振荡器的设计方法。 2.利用实验模组的实际测量使学生了解压控振荡器的特性。 3.学会使用微波软件对压控振荡器进行设计和仿真,并分析结果。 二、预习内容: 1.熟悉VCO的原理的理论知识。 2.熟悉VCO的设计的有关的理论知识。

三、实验设备: 项次设备名称数量备注 1 MOTECH RF2000 测量仪1套亦可用网络分析仪 2 压控振荡器模组1组RF2KM9-1A 3 50Ω BNC及1MΩ BNC 连接线4条CA-1、CA-2 、CA-3、CA-4 4 直流电源连接线1条DC-1 5 MICROWAVE软件1套微波软件 四、实验步骤 1、硬件测量: 1.对MOD-9,压控振荡器的频率测量以了解压控振荡电路的特性。 2.准备电脑、测量软件、RF-2000,相关模组,若干小器件等。 3.测量步骤: MOD-9之P1端子的频率测量: ⑴设定 RF-2000测量模式:COUNTER MODE. ⑵用DC-1连接线将RF-2000后面12VDC 输出端子与待测模组之12VDC 输入端子连接起来。 ⑶针对模组P1端子做频率测量。 ⑷调整模组之旋钮,并记录所量测频率值: 最大_623_______ MHZ。 最小___876_____ MHZ。 4.实验记录:填写各项数据即可。 5.硬件测量的结果建议如下为合格: RF2KM9-1A MOD-9 fo 600-900MHZ Pout≥5dBm 6.待测模组方框图: 2、软件仿真: 1、进入微波软件。 2、在原理图上设计好相应的电路,设置好端口,完成频率设置、尺寸规范、 器件的加载、仿真图型等等的设置。

实验三++555定时器的应用仿真实验

电子技术仿真实验报告实验题目: 3 555定时器的应用仿真实验 班级: 姓名: 学号: 实验日期: 实验成绩:

实验三 555定时器的应用仿真实验 一、实验目的: 1、熟悉555定时器的工作原理。 2、掌握555定时器的典型应用。 3、掌握基于multisim 10.0的555定时器应用仿真。 二、实验原理: 555定时器是一种常见的集数字与模拟功能于一体的集成电路。通常只要外接少量的外围元件就可以很方便地构成施密特触发器、单稳态触发器和多谐振荡器等多种电路。其中: (1) 构成施密特触发器,用于TTL 系统的接口,整形电路或脉冲鉴幅等; (2)构成多谐振荡器,组成信号产生电路; (3)构成单稳态触发器,用于定时延时整形及一些定时开关中。 555应用电路采用这3种方式中的1种或多种组合起来可以组成各种实用的电子电路。 U1 LM555CM GND 1DIS 7OUT 3 RST 4VCC 8THR 6CON 5 TRI 2 GND ——1脚,接地;TRI ——2脚,触发输入;OUT ——3脚,输出;RES ——4脚,复 位(低电平有效);CON ——5脚,控制电压(不用时一般通过一个0.01F 的电容接地);THR ——6脚,阈值输入;DIS ——7脚,放电端;VCC ——8脚,+电源

1、 由555定时器构成多谐振荡器 (1) 接通电源时,设电容的初始电压0=c V ,此时TR V \TH V 均小于1/3Vcc ,放电截止, 输出端电压为高电平,Vcc 通过1R 和2R 对C 充电,Vc 按照指数规律逐步上升。 (2) 当Vc 上升到2/3Vcc 时,放电管导通,输出端电压为低电平,电容C 通过2R 放电,Vc 按照指数规律逐步下降。 (3) 当Vc 下降到1/3Vcc 时,放电管截止,输出端电压由低电平翻转为高电平,电容C 又开始充电。当电容C 充到Vc=2/3Vcc 时,又开始放电,如此周而复始,在输出端即可产生矩形波信号。 矩形波信号的周期取决于电容器充、放电回路的时间常数,输出矩形脉冲信号的周期 C R R T )2(7.021+≈ 2、 施密特触发器是脉冲波形整形和变换电路中经常使用的一种电路。其具有两个稳定 状态,两个稳定状态的维持和相互转换取决于输入电压的高低和,属于电平触发,具有两个不同的触发电平,存在回差电压。由555定时器构成的施密特触发器将555定时器的THR 和TRI 两个输入端连在一起作为信号输入端即可得到施密特触发器。 (1) 当Vi<1/3Vcc 时,输出Vo 为高电平。随着Vi 的上升,只要Vi<2/3Vcc ,输出 信号将维持原状态不变,设此状态为第一稳定状态。 (2) 当Vi 上升到Vi ≥2/3Vcc 时,输出Vo 为低电平。电路由第一稳定状态翻转为第 二稳定状态,电路的正向阈值电压为+T V =2/3Vcc 。随着Vi 上升后又下降的情况,只要Vi 〉1/3Vcc ,电路将维持在第二稳定状态不变。 (3) 当Vi 下降到Vi ≤1/3Vcc 时,电路又翻转到第一稳态,电路的负向阈值电压为 -T V =1/3Vcc 。 三、实验内容: 1、555定时器构成多谐振荡器仿真实验

实验4指导书 555定时器电路设计

实验4 555定时器电路设计 预习内容 阅读《电工电子实验教程》第6.5节中555集成定时器应用的内容。 预习实验的内容,自拟实验步骤和数据表格,完成理论设计,画出原理电路,选择所用元件名称、数量,熟悉元件引脚,手写预习报告。 一、实验目的 1.熟悉集成定时器555的工作原理及应用。 2.熟悉时钟信号产生电路的设计方法。 3.掌握使用定时器555设计多谐振荡器的方法。 二、知识要点 时钟信号在电子电路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而生成周期时钟信号的方法也有多种。比较常用的方法就是使用555定时器构成多谐振荡器。此电路广泛应用于仪器仪表、家用电器、电子测量及自动控制等方面。 555定时器是一种模拟和数字功能相结合的中规模集成器件。一般用双极性工艺制作的称为555,用CMOS工艺制作的称为7555。555定时器的电源电压范围宽,可在4.5V~16V 工作,7555可在3~18V工作,输出驱动电流约为200mA,因而其输出可与TTL、CMOS或者模拟电路电平兼容。555定时器成本低,性能可靠,只需要外接几个电阻、电容,就可以实现多谐振荡器、单稳态触发器及施密特触发器等脉冲产生与变换电路。 图5-1 555定时器的结构图和引脚分布图 1脚-GND,接地脚; 2脚-Trigger,低电平触发端; 3脚-Output,输出端; 4脚-Reset,复位端,低电平有效; 5脚-Control V oltage,电压控制端; 6脚-Threshold,阈值输入端; 7脚-Discharge,放电端; 8脚-V CC,电源端。 三、实验内容 题目:时钟信号发生电路设计 设计一个电路,能够产生时钟信号,要求信号频率可调,设计范围不小于500Hz~1000Hz,

BZ振荡反应-实验报告

B-Z 振荡反应 实验日期:2016/11/24 完成报告日期:2016/11/25 1 引言 1.1 实验目的 1. 了解Belousov-Zhabotinski 反应(简称B-Z 反应)的机理。 2. 通过测定电位——时间曲线求得振荡反应的表观活化能。 1.2 实验原理 对于以B-Z 反应为代表的化学振荡现象,目前被普遍认同的是Field ,kooros 和Noyes 在1972年提出的FKN 机理,,他们提出了该反应由萨那个主过程组成: 过程A ① ② 式中 为中间体,过程特点是大量消耗。反应中产生的能进一步反应,使 有机物MA 如丙二酸按下式被溴化为BrMA, (A1) (A2) 过程B ③ ④ 这是一个自催化过程,在消耗到一定程度后, 才转化到按以上③、④两式 进行反应,并使反应不断加速,与此同时,催化剂氧化为。在过程B 的③和④中,③的正反应是速率控制步骤。此外, 的累积还受到下面歧化反应的制约。 ⑤ 过程C MA 和使离子还原为,并产生(由)和其他产物。 这一过程目前了解得还不够,反应可大致表达为: ⑥2++f +2+其他产物 式中f 为系数,它是每两个离子反应所产生的数,随着与MA 参加反应 的不同比例而异。过程C 对化学振荡非常重要。如果只有A 和B ,那就是一般的自催化反应或时钟反应,进行一次就完成。正是由于过程C ,以有机物MA 的消耗为代价,重新得到和,反应得以重新启动,形成周期性的振荡。 322BrO Br H HBrO HOBr --+++→+22HBrO Br H HOBr -+++→2 HBrO Br - HOBr 22HOBr Br H Br H O -+++→+2Br MA BrMA Br H -+ +→++32222BrO HBrO H BrO H O -++++342222222BrO Ce H HBrO Ce ++ ++→+Br - 2 HBrO 3Ce + 4Ce + 2 HBrO 232HBrO BrO HOBr H -+ →++BrMA 4Ce + 3Ce + Br - BrMA 4Ce + MA BrMA →Br - 3Ce + 4Ce + Br - BrMA Br - 3Ce +

555定时器多谐波电路Multisim仿真

数字电子技术仿真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555定时器 学生姓名:刘佳璇学号:20152523 指导教师:金丹 院系:电气工程学院班级:201502D 2017 年11 月29 日

555定时器 一、实验目的 1、学会使用 MULTISIM 软件进行数字电子实验仿真。 2、学习了解555定时器的工作原理。 二、实验内容 多谐振荡器 三、实验原理 555定时器的内部电路图及引脚排列见下图,功能表见下表。

555定时器的功能主要由两个比较器决定。两个比较器的输出电压控制RS 触发器和放电管的状态。在电源与地之间加上电压,当5脚悬空时,则电压比较器C1的同相输入端的电压为3/2CC V ,C2的反相输入端的电压为VCC 若触发输入端TR 的电压小于3/CC V ,则比较器C2的输出0,可使RS 触发器置1,使输出端OUT=1。如果阈值输入端TH 的电压大于3/2CC V ,同时TR 端的电压大于3/CC V ,则C1的输出为0,C2的输出为1,可将RS 触发器置0,使输出为0电平。

多谐振荡器又称为无稳态触发器,它没有稳定的输出状态,只有两个暂稳态。在电路处于某一暂稳态后,经过一段时间可以自行触发翻转到另一暂稳态。 两个暂稳态自行相互转换而输出一系列矩形波。多谐振荡器可用作方波发生器。电路如图。 四、 实验设计与仿真 构建仿真电路如图所示,其中Ω=k R 21,Ω=k R 12,F C μ1.0=。接通V 5电源,用示波器观察c u 和o u 的波形。

波形如下图: 仿真结果与实验结果一致。 五、实验小结

这次的仿真实验是 555 定时器(多谐振荡器)电路,实验连线较简单,但是原理并不简单,通过实验我更加深刻的理解了555定时器的工作原理。

555定时器声光报警器实训报告要点

苏州市职业大学实习(实训)报告 名称555定时器声光报警电路2013年12月30日至2014年1月5日共一周 学院(部) 电子信息工程学院 班级12电气2 姓名李东 学院(部)负责人张红兵 系主任邓建平 指导教师王建国

目录 第一章绪论 (3) 第二章 555定时器声光报警电路原理 (4) 2.1硬件组成 (4) 2.2电路原理图 (4) 2.3印刷板电路图 (4) 2.4 555定时器声光报警电路原理 (5) 第三章主要元器件参数及相关计算 (6) 3.1元器件列表及测量值 (6) 3.2. 555定时器 (6) 3.2.1 555定时器的电路结构及其功能 (7) 3.2.2 555定时器的逻辑功能表。 (7) 3.3 电位器 (8) 3.4 蜂鸣器 (8) 3.4.1蜂鸣器的结构原理 (8) 3.5 发光二极管 (9) 3.6 相关性能指标计算 (9) 第四章焊接及调试 (10) 4.1查找资料 (10) 4.2 准备工具、检测元器件 (10) 4.3 焊接 (10) 4.4 调试及调试的波形 (10) 第五章结论 (11) 5.1 焊接好后的成品图 (11) 第六章总结 (12)

第一章绪论 数字电子技术实训是电类系列课程中的一门专业基础技术课。本课程强调以实践教学为主,在教学过程中要求学生把数字电子技术的基础内容贯穿起来,以电子工艺的要求独立完成电路原理的分析、设计、焊接及调试并作出具体的电子产品实物,使学生通过实践能较好地掌握常用数字器件的应用,更深层地掌握数字电子技术教材的内容。 本次实训内容是555定时器声光报警电路。 555定时器是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灵活、用途广泛的多功能电路。只要外部配接少数几个阻容元件便可组成施密特触发器、单稳态触发器、多谐振荡器等电路,因输入端设计有三个5kΩ的电阻而得名 555定时器的电压范围宽,双极型555定时器为5~16 V,CMOS 555定时器为3~18 V。可提供与TTL及CMOS数字电路兼容的接口电平。555定时器还可以输出一定的功率,可驱动微电机、指示灯、扬声器等。它在脉冲波形的产生与变换、仪器与仪表、测量与控制、家用电器与电子玩具等领域都用着广泛的应用 555定时器声光报警电路是利用两个555定时器组成的振荡电路,实现异步工作,使两个振荡器间隙振荡,这样蜂鸣器就会发出间隙的声响,发光二极管闪烁。

555定时器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 二、实验原理 555 定时器成本低,性能可靠,只需要外接几个电阻、电容,就可以实现多谐振荡器、单稳态触发器及施密特触发器等脉冲产生与变换电路。它也常作为定时器广泛应用于仪器仪表、家用电器、电子测量及自动控制等方面。555 定时器的内部电路框图和外引脚排列图分别如图 2.9.1 和图2.9.2 所示。它内部包括两个电压比较器,三个等值串联电阻,一个 RS 触发器,一个放电管T 及功率输出级。它提供两个基准电压VCC /3 和 2VCC /3 555 定时器的功能主要由两个比较器决定。两个比较器的输出电压控制RS 触发器和放电管的状态。在电源与地之间加上电压,当 5 脚悬空时,则电压比较器 C1 的同相输入端的电压为2VCC /3,C2 的反相输入端的电压为VCC /3。若触发输入端 TR 的电压小于VCC /3,则比较器 C2 的输出为0,可使RS 触发器置1,使输出端OUT=1。如果阈值输入端 TH 的电压大于2VCC/3,同时 TR 端的电压大于VCC /3,则C1 的输出为 0,C2 的输出为1,可将RS 触发器置 0,使输出为 0 电平。 它的各个引脚功能如下: 1脚:外接电源负端VSS或接地,一般情况下接地。

8脚:外接电源VCC,双极型时基电路VCC的范围是4.5 ~ 16V,CMOS 型时基电路VCC的范围为3 ~ 18V。一般用5V。 3脚:输出端Vo 2脚:低触发端 6脚:TH高触发端 4脚:是直接清零端。当端接低电平,则时基电路不工作,此时不论、TH处于何电平,时基电路输出为“0”,该端不用时应接高电平。 5脚:VC为控制电压端。若此端外接电压,则可改变内部两个比较器的基准电压,当该端不用时,应将该端串入一只0.01μF电容接地,以防引入干扰。 7脚:放电端。该端与放电管集电极相连,用做定时器时电容的放电。 在1脚接地,5脚未外接电压,两个比较器A1、A2基准电压分别为的情况下,555时基电路的功能表如表6—1示。 三、实验内容 四、思考题

数字电路实验报告555定时器及应用

姓名:xxxxxxxxxxxxxxx学号:xxxxxxxxxx . 学院:计算机与电子信息学院专业:计算机类. 班级:xxxxxxxxxxxxxxxxxx时间:2019年10月18 日. 指导教师:xxxxxxxx . 实验名称:555定时器及应用. 一、实验目的 1、熟悉掌握555定时器的基本工作原理及功能; 2、掌握555定时器构成多谐震荡器的工作原理和使用方法; 3、熟悉数字系统的分析和应用。 二、实验原理 1、555定时器原理简介 555定时器是共仪器、仪表、自动化装置、各种民用电器的定时器、时间延时器等电子控制电路用的时间功能电路,也可以做自激多谐振荡器、脉冲调制电路、脉冲相位调谐电路、脉冲丢失指示器、报警器以及单稳态、双稳态等各种电路,应用范围十分广泛。 (1)555定时器的特点 ①外部连接几个阻容元件,可以方便的构成施密特触发器、多谐振荡器和单稳态 触发器等脉冲产生与整形回路。 ②具有一定的输出功率,因此可直接驱动微电机、指示灯和扬声器等。该器件有 双极型和COMS型两类产品,双极型产品型号最后三位为555,COMS型产品 型号最后四位为7555,它们的功能及外部引线排列完全相同。 ③电源电压范围宽(3~18V),双极型的电源电压为5~15V,COMS型的电源电 压为3~18V,能够提供与TTL及COMS型的数字电路兼容的逻辑电平。 (2)555定时器的电路结构及功能 图6-1是555定时器的电路结构图和管脚排列图,它的八个引脚的名称及作用如下: 1脚:芯片的地端2脚:芯片的触发输入端TR’(也叫低触发端)3脚:芯片的输出端4脚:芯片的复位端RD’ 5脚:芯片的控制电压输入Vco 6脚:芯片的阈值输入端TH(也叫高触发端)7脚:芯片的放电端DISC 8脚:芯片的电源Vcc

555定时器综合实验报告

课程名称:数字电子技术基础项目名称:灯泡延时电路 项目组成员及分工及成绩评定

目录 1 课程设计目的 (2) 2 课程设计题目及要求 (2) 3 课程设计报告内容 (2) 3.1 按键式延时照明灯方案 (2) 3.2 电路元器件介绍 (3) 3.3 电路功能介绍 (4) 3.3.1 电路制作流程 (4) 3.4 实操连接电路和仿真电路的实现 (5) 3.4.1 电路实物图 (5) 3.4.2 手画电路原理图 (6) 3.4.3 仿真结果 (6) 3.5 电路调试过程 (7) 4总结 (8)

1课程设计目的 (1)掌握进行基本技术技能训练,如基本仪器仪表的使用,常用元器件的识别、测量、熟练运用的能力,掌握设计资料、手册、标准和规范以及使用仿真软件、实验设备进行调试和数据处理等。 (2)学习较复杂的电子系统设计的一般方法,了解和掌握模拟、数字电路等知识解决电子信息方面常见实际问题的能力,由学生自行设计、自行制作和自行调试。 (3)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4)培养理论联系实际的正确设计思想,训练综合运用已经学过的理论和生产实际知识去分析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 2课程设计题目及要求 设计步骤 1.对单稳态电路的设计和元器件参数计算、选择。 2.购买相关器件,采用面包板搭建电路。 3.画出总体电路图。 4.结合仿真结果和电路图安装自己设计的电路,检查线路的准确性。 5.调试电路,将电路用multisim对电路进行仿真。 6.提交符合要求的电路和实验设计报告。 要求 1.输出接LED电路, 2.按键不按LED不亮,当按键按下时LED亮30秒,之后熄灭。 3课程设计报告内容 3.1按键式延时照明灯方案 设计的电路图如下所示

555定时器电路数电实验报告

实验报告 课程名称:数字电子技术实验姓名: 学号: 专业: 开课学期: 指导教师:

实验课安全知识须知 1.须知1:规范着装。为保证实验操作过程安全、避免实验过程中意外发生,学生禁止穿拖 鞋进入实验室,女生尽量避免穿裙子参加实验。 2.须知2:实验前必须熟悉实验设备参数、掌握设备的技术性能以及操作规程。 3.须知3:实验时人体不可接触带电线路,接线或拆线都必须在切断电源的情况下进行。 4.须知4:学生独立完成接线或改接线路后必须经指导教师检查和允许,并使组内其他同学 引起注意后方可接通电源。实验中如设备发生故障,应立即切断电源,经查清问题和妥善处理故障后,才能继续进行实验。 5.须知5:接通电源前应先检查功率表及电流表的电流量程是否符合要求,有否短路回路存 在,以免损坏仪表或电源。 特别提醒:实验过程中违反以上任一须知,需再次进行预习后方可再来参加实验;课程中违反三次及以上,直接重修。 实验报告撰写要求 1.要求1:预习报告部分列出该次实验使用组件名称或者设备额定参数;绘制实验线路图, 并注明仪表量程、电阻器阻值、电源端编号等。绘制数据记录表格,并注明相关的实验环境参数与要求。 2.要求2:分析报告部分一方面参考思考题要求,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和整理,说明实验结 果与理论是否符合;另一方面根据实测数据和在实验中观察和发现的问题,经过自己研究或分析讨论后写出的心得体会。 3.要求3:在数据处理中,曲线的绘制必须用坐标纸画出曲线,曲线要用曲线尺或曲线板连 成光滑曲线,不在曲线上的点仍按实际数据标出其具体坐标。 4.要求4:本课程实验结束后,将各次的实验报告按要求装订,并在首页写上序号(实验课 上签到表对应的序号)。请班长按照序号排序,并在课程结束后按要求上交实验报告。 温馨提示:实验报告撰写过程中如遇预留空白不足,请在该页背面空白接续。

lc压控振荡器实验报告doc

lc压控振荡器实验报告 篇一:实验2 振荡器实验 实验二振荡器 (A)三点式正弦波振荡器 一、实验目的 1. 掌握三点式正弦波振荡器电路的基本原理,起振条件,振荡电路设计及电路参数计算。 2. 通过实验掌握晶体管静态工作点、反馈系数大小、负载变化对起振和振荡幅度的影响。 3. 研究外界条件(温度、电源电压、负载变化)对振荡器频率稳定度的影响。 二、实验内容 1. 熟悉振荡器模块各元件及其作用。 2. 进行LC振荡器波段工作研究。 3. 研究LC振荡器中静态工作点、反馈系数以及负载对振荡器的影响。 4. 测试LC振荡器的频率稳定度。 三、基本原理 图6-1 正弦波振荡器(4.5MHz) 【电路连接】将开关S2的1拨上2拨下, S1全部断开,由晶体管Q3和C13、C20、C10、CCI、L2构成电容反馈三点式振荡器的改进型振荡器——西勒振荡器,电容CCI可用来改变振 荡频率。振荡频率可调范围为:

?3.9799?M??f0??? ? ?4.7079?M? CCI?25p CCI? 5p 调节电容CCI,使振荡器的频率约为4.5MHz 。振荡电路反馈系数: F= C1356 ??0.12 C20470 振荡器输出通过耦合电容C3(10P)加到由Q2组成的射极跟随器的输入端,因C3容量很小,再加上射随器的输入阻抗很高,可以减小负载对振荡器的影响。射随器输出信号Q1调谐放大,再经变压器耦合从J1输出。 四、实验步骤 根据图6-1在实验板上找到振荡器各零件的位置并熟悉各元件的作用。 1. 调整静态工作点,观察振荡情况。 1)将开关S2全拨下,S1全拨下,使振荡电路停振 调节上偏置电位器RA1,用数字万用表测量R10两端的静态直流电压UEQ(即测量振荡管的发射极对地电压UEQ),使其为5.0V(或稍小,以振荡信号不失真为准),这时表明振荡管的静态工作点电流IEQ=5.0mA(即调节W1使

学习555芯片功能与测试实验报告

实验报告 实验目的: 1. 静态测试555的逻辑功能。 2. 动态测试555的电压传输特性曲线。 3. 用555设计一个数字定时器,每启动一次,电路产生一个宽度大约为5s 左右 的脉冲。 实验器材: 实验箱、示波器、555芯片、万用表。 实验资料: 实验内容: (1) 静态测试555的逻辑功能 1. 根据555的管脚图,2、6接入5V 可调电压,7、3接二极管显示灯,4、8接 5V 电压端,5悬空,1接地,连接好电路。 学号: 班级: 姓名:

2.改变触发端的电压大小,观察二极管指示灯的状态。记录输入端和输出以及二 极管两端的电压,记录下二极管指示灯由低变高的输入输出电压。 3.整理实验数据,分析实验结果。、 (2)动态测试555电压传输特性曲线 1.设计好积分电路,用示波器调出三角波。 2.2、6接入三角波,通道2接输出,调整直至出现合适的波形。 3.读数记录相关参数,分析数据整理数据。 (3)用555设计一个数字定时器,每启动一次,电路产生一个宽度大约为5s左右的脉冲。 1.设计出合适的电路,连接电路。 2.用示波器调整出正确的波形。 3.读数,整理数据并分析数据。 实验电路图: (1)静态测试555逻辑功能 (2)动态测试555电压传输特性曲线 积分电路: Ch1通道接电阻旁边的黑色节点,CH2接输出。 (3)定时电路电路图

(1)静态测试555的逻辑功能 1.用示波器和积分电路作出的三角波

2.将三角波加入到输入端 由动态测试出电压从0~5V变化时二极管状态发生跳变的电压是1.76V。电压从5V~0V变化时二极管状态发生跳变的是3.44V。如图数据显示。两组数据与静态测试的数据大致符合,实验得证。 (3)定时电路

RC振荡电路实验报告(特选资料)

广州大学学生实验报告 院(系)名称 物理与信息工程系 班别 姓名 专业名称 学号 实验课程名称 模拟电路实验 实验项目名称 RC 串并联网络(文氏桥)振荡器 实验时间 实验地点 实验成绩 指导老师签名 【实验目的】 1.进一步学习RC 正弦波振荡器的组成及其振荡条件。 2.学会测量、调试振荡器。 【实验原理】 从结构上看,正弦波振荡器是没有输入信号的,带选频网络的正反馈放大器。若用R 、C 元件组成选频网络,就称为RC 振荡器, 一般用来产生1Hz ~1MHz 的低频信号。 RC 串并联网络(文氏桥)振荡器 电路型式如图6-1所示。 振荡频率 RC 21 f O π= 起振条件 |A &|>3 电路特点:可方便地连续改变振荡频率,便于加负反馈稳幅,容易得到良好的振荡波形。 图6-1 RC 串并联网络振荡器原理图 注:本实验采用两级共射极分立元件放大器组成RC 正弦波振荡器。 【实验仪器与材料】 模拟电路实验箱 双踪示波器 函数信号发生器 交流毫伏表 万用电表 连接线若干

【实验内容及步骤】 1.RC 串并联选频网络振荡器 (1)按图6-2组接线路 图6-2 RC 串并联选频网络振荡器 (2)接通RC 串并联网络,调节R f 并使电路起振,用示波器观测输出电压u O 波形,再细调节R f ,使获得满意的正弦信号,记录波形及其参数,即,测量振荡频率,周期并与计算值进行比较。 (3) 断开RC 串并联网络,保持R f 不变,测量放大器静态工作点,电压放大倍数。 (4)断开RC 串并联网络,测量放大器静态工作点及电压放大倍数。(输入小信号:f=1KHz,峰峰值为100mV 正弦波)用毫伏表测量u i 、u 0 就可以计算出电路的放大倍数。 (5)改变R 或C 值,观察振荡频率变化情况。 将RC 串并联网络与放大器断开,用函数信号发生器的正弦信号注入RC 串并联网络,保持输入信号的幅度不变(约3V ),频率由低到高变化,RC 串并联网络输出幅值将随之变化,当信号源达某一频率时,RC 串并联网络的输出将达最大值(约1V 左右)。且输入、输出同相位,此时信号源频率为 2πRC 1 f f ο== 【实验数据整理与归纳】 (1)静态工作点测量 U B (V ) U E (V ) U C (V) 第一级 2.48 2.96 4.66 第二级 0.84 11.51 1.01 (2)电压放大倍数测量: u i (mV) u o (V) Av 788 2.80 3.60

555仿真实验报告-多谐振荡器

仿真实验课程名称:数字电子技术实验仿真 仿真实验项目名称:基于555定时器的多谐振荡器的设计 仿真类型(填■):(基础□、综合□、设计■) 院系:物理与机电工程学院专业班级:13电子(2)班 姓名:学号: 指导老师:刘堃完成时间:成绩: 一、实验目的 1、熟悉555集成时基电路的电路结构、工作原理及其特点;掌握555集成时基电路的基本应用。 2、掌握Multisim10软件在数字电子技术实验中的应用。

二、实验设备 Multisim10软件。 三、实验原理 (1)555定时器 集成芯片555是一种能够产生时间延迟和多种脉冲信号的控制电路,是数字、模拟混合型的中规模集成电路。芯片引脚排列如图1所示,内部电路如图2所示。电路使用灵活、方便,只需外接少量的阻容元件就可以构成单稳、多谐和施密特触发器,广泛应用于信号的产生、变换、控制与检测。它的内部电压标准使用了三个5 k Ω的电阻,故取名555电路。电路类型有双极型和CMOS 型两大类,两者的工作原理和结构相似。几乎所有的双极型产品型号最后的三位数码都是555或556;所有的CMOS 产品型号最后四位数码都是7555或7556,两者的逻辑功能和引脚排列完全相同,易于互换。555和7555是单定时器,556和7556是双定时器。双极型的555电路电源电压为+5 V ~ +15 V ,输出的最大电流可达200 mA ;CMOS 型的电源电压是+3 V~+18 V 。 555内部电路有两个电压比较器、基本RS 触发器和放电开关管T 。比较器的参考电压由三只5 k Ω的电阻分压提供,比较器A 1同相端参考电平为CC V 3 2、比较器A 2的反相端参考电平为CC V 31。A 1和A 2的输出端控制RS 触发器状态和放电管开关状态。当输入信号超出CC V 3 2时,比较器A 1翻转,触发器复位,555的输出端○ 3脚输出低电平,开关管导通,电路充电。当输入信号低于CC V 3 1时,比较器A 2翻转,触发器置位,开关管截止,电路放电,555的○3脚输出高电平。 D R 是复位端,当其为0时,555输出低电平。应用时通常开路或接V CC 。 ○5脚是控制电压端,平时输出CC V 3 2作为比较器A 1的参考电平,当○5脚外接一个输入电压,即改变了比较器的参考电平,从而实现对输出的另一种控制,在不接外加电压时,通常接一个μF 的电容器至地,起滤波作用,以消除外来的干扰,以确保参考电平的稳定。 T 为放电管,当T 导通时,经过脚○ 7至电容器,提供低阻放电电路。 (2)555定时器构成多谐振荡器 如图3,由555定时器和外接元件R 1、R 2、C 构成多谐振荡器,脚○ 2与脚○6直接相连。 图1 555芯片引脚排列图 图2 555定时器内部电路

VCO压控振荡器实验报告

VCO压控振荡器实验报告 目录章节 设计要求及方案选择 (2) 框内电路设计(EWB仿真) (5) 总电路叙述 (10) 器件表 (12) 总电路图 (13) 问题及修改方案 (13) 体会 (14) 参考书目及文献资料 (17) 附录:总电路图 (17)

设计要求及方案选择 1.设计内容 V/F转换(VCO压控振荡器) 2. 设计要求 输入0—10V电压,输出0—20KHz脉冲波(或者0—10KHz 对称方波)。绝对误差在正负30Hz以内。 3. 设计方案 (1)RC压控振荡器

(2)双D触发器式的VCO电路 图片来源CIC中国IC网 如图所示为双D触发器式的VCO。电路输出一个占空比50%的方波信号,而消耗的电流却很小。当输入电压为5~12V 时,输出频率范围从20~70kHz。首先假设IC-A的初始状态是Q=低电平。此时VDl被关断,Vi通过Rl向Cl充电。当Cl 上的电压达到一定电平时,IC-A被强制翻转,其Q输出端变成高电平,Cl通过VDl放电。同时,IC-A的CL输入端也将变成低电平,强制IC-A再翻回到Q=低电平。由于R2和C2的延时作用,保证了在IC-A返回到Q为低电平以前,把Cl的电放掉。IC-A输出的窄脉冲电流触发IC-B,产生一个占空比为50%的输出脉冲信号。

(3)具有三角波和方波输出的压控振荡器 图片来源CIC中国IC网 如图所示为具有三角波和方波输出的压控振荡电路。该电路是一个受控制电压控制的振荡器。它具有很好的稳定性和极好的线性,并且有较宽的频率范围。电路有两个输出端,一个是方波输出端,另一个为三角波输出端。图中,A1为倒相器,A2为积分器,A3为比较器。场效应管Q1用来变换积分方向。比较器的基准电压是由稳压二极管D1、D2提供,积分器的输出和基准电压进行比较产生方波输出。电阻R5、R6用来降低Q1的漏极电压,以保证大输入信号时Q1能完全截止。电阻R7、R8和二极管D3、D4是为了防止A3发生阻塞。

模电仿真实验报告

模拟电路仿真实验报告 张斌杰生物医学工程141班学号6103414032 Multisim 软件使用 一、实验目的 1、掌握Multisim软件的基本操作和分析方法。 二、实验内容 1、场效应管放大电路设计与仿真 2、仪器放大器设计与仿真 3、逻辑电平信号检测电路设计与仿真 4、三极管Beta值分选电路设计与仿真 5、宽带放大电路设计与仿真 三、Multisim 软件介绍 Multisim 是美国国家仪器(NI)有限公司推出的以Windows为基础的仿真工具,适用 于板级的模拟/数字电路板的设计工作。它包含了电路原理图的图形输入、电路硬件描述语言输入方式,具有丰富的仿真分析能力。工程师们可以使用Multisim 交互式地搭建电路原理图,并对电路进行仿真。Multisim 提炼了SPICE仿真的复杂内容,这样工程师无需懂得 深入的SPICE技术就可以很快地进行捕获、仿真和分析新的设计,这也使其更适合电子学教育。通过Multisim和虚拟仪器技术,PCB设计工程师和电子学教育工作者可以完成从理论到原理图捕获与仿真再到原型设计和测试这样一个完整的综合设计流程。 一、实验名称: 仪器放大器设计与仿真 二、实验目的 1、掌握仪器放大器的设计方法 2、理解仪器放大器对共模信号的抑制能力 3、熟悉仪器放大器的调试功能 4、掌握虚拟仪器库中关于测试模拟电路仪器的使用方法,如示波器,毫伏表信号发生器 等虚拟仪器的使用 三、设计实验电路图:

为差模放大为399mv> 共模输入2mV 勺的电压,输出为2m 啲电压 五、 实验心得: 应用Multisim 首先要准备好器件的 pspice 模型,这是最重要的,没有这个东西免 谈,当然Spice 高手除外。下面就可以利用 Multisim 的元件向导功能制作自己的仿 真元件模型了。将刚刚做好的元件保存,你可能注意到了,保存的路径里面没有出 现Master Database ,即主数据库,这就是 Multisim 做的较好的其中一方面,你无 论是新建元件还是修改主数据库里面的元件,都不会影响主数据库里面的元件,选 好路径以后点击 Finish 即可,一个新元件就被创建了。在应用电子仿真软件 Multisim 进行虚拟仿真时,有许多传感器或新器件,只要知道了它们的电特性或在 电路中的作用,完全可以灵活采用变通的办法代替进行仿真,本来软件就是进行虚 拟实验的,并不一定非要用真实元件不可,这样可以大大地拓宽电子仿真软件 Multisim 的应用范围。再说用软件仿真时不存在损坏和烧毁元件、仪器的问题,只 要设计好了电路都可以试一试,仿真成功了就可以进行实际电路的组装和调试,不 差模分别输入信号1mv 第二条线与第三条线: 条线输出 第 I StikmV A ■

555定时器声光报警器实训报告

. . . . 州市职业大学 实习(实训)报告 名称555定时器声光报警电路 2013年12月30日至2014年1月5日共一周 学院(部) 电子信息工程学院 班级12电气2 姓名东 学院(部)负责人红兵 系主任邓建平 指导教师王建国

目录 第一章绪论 (3) 第二章555定时器声光报警电路原理 (4) 2.1硬件组成 (4) 2.2电路原理图 (4) 2.3印刷板电路图 (4) 2.4 555定时器声光报警电路原理 (5) 第三章主要元器件参数及相关计算 (6) 3.1元器件列表及测量值 (6) 3.2. 555定时器 (6) 3.2.1 555定时器的电路结构及其功能 (7) 3.2.2 555定时器的逻辑功能表。 (7) 3.3 电位器 (8) 3.4 蜂鸣器 (8) 3.4.1蜂鸣器的结构原理 (8) 3.5 发光二极管 (9) 3.6 相关性能指标计算 (9) 第四章焊接及调试 (10) 4.1查找资料 (10) 4.2 准备工具、检测元器件 (10) 4.3 焊接 (10) 4.4 调试及调试的波形 (10) 第五章结论 (11) 5.1 焊接好后的成品图 (11) 第六章总结 (12)

第一章绪论 数字电子技术实训是电类系列课程中的一门专业基础技术课。本课程强调以实践教学为主,在教学过程中要求学生把数字电子技术的基础容贯穿起来,以电子工艺的要求独立完成电路原理的分析、设计、焊接及调试并作出具体的电子产品实物,使学生通过实践能较好地掌握常用数字器件的应用,更深层地掌握数字电子技术教材的容。 本次实训容是555定时器声光报警电路。 555定时器是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灵活、用途广泛的多功能电路。只要外部配接少数几个阻容元件便可组成施密特触发器、单稳态触发器、多谐振荡器等电路,因输入端设计有三个5kΩ的电阻而得名 555定时器的电压围宽,双极型555定时器为5~16 V,CMOS 555定时器为3~18 V。可提供与TTL及CMOS数字电路兼容的接口电平。555定时器还可以输出一定的功率,可驱动微电机、指示灯、扬声器等。它在脉冲波形的产生与变换、仪器与仪表、测量与控制、家用电器与电子玩具等领域都用着广泛的应用 555定时器声光报警电路是利用两个555定时器组成的振荡电路,实现异步工作,使两个振荡器间隙振荡,这样蜂鸣器就会发出间隙的声响,发光二极管闪烁。

555测试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 1.掌握555的构造和功能。 二、实验内容 1.555的功能测试和延时测试(0.5s)。 三、实验步骤 1.连接电路图,使555的一脚接地,2脚和6教接Vin,3脚和5脚空,4脚和8脚接5.0V的高电压,7脚接LED灯。 2.调节Vin,使其从0V到5V变化,测量输出电压并观察LED灯的亮灭情况。 3.调节Vin,使其从5V到0V变化,测量输出电压并观察LED灯的亮灭情况。 4..以上步骤可以完成555的功能测试。 5.重新连接电路,2脚接单次脉冲源,根据T(延时时间)=R*C,选择R为100 千欧,C为4.7uF,测量LED灯亮的时间。选择R为100千欧,C为47uF,再次测量LED灯亮的时间。 四、数据记录 1. Vi 0.01 0.91 2.65 2.87 3.15 3.20 3.24 3.29 3.56 4.60 5.10 Q 4.56 4.58 4.56 4.56 4.56 4.56 0.00 0.00 0.00 0.00 0.00 dis Z Z Z Z Z Z 0 0 0 0 0 跳转电压为3.24V 当R=100千欧,电容为4.7uF,测出的延迟时间为0.5s。 五、数据分析处理

1.当Vin从0V到5V变化时,跳转电压应为2/3VCC,我们测量的结果是3.24V,与理论值很接近,在误差范围内。 2.当R=100千欧,电容为4.7uF,根据T=R*C,理论值为0.517s,测出的延迟时间为0.5s,与理论值接近,在误差范围内。 五、实验心得 从开始做硬件实验到现在,这次是做的最顺利的一次了。接下来总结一下这次做实验的经验,首先是要认真听老师讲实验的原理和电路图,这是做好实验的关键和基础,也能帮助我们更好的理解这个实验。第二是要认真思考,实验过程中肯定会遇到许多问题,要学会独立思考。每个步骤是在做什么,为什么要这么做,这个问题如何解决等等。第三,实验前要做好准备,查些资料,了解一下实验器件的功能和构造。综上,我相信一定可以做好实验。

器件实验报告八—555集成定时器及其应用

555集成定时器及其应用实验报告 一、实验内容与目的 1.单稳态触发器功能的测试,对于不同的外界元件参数,测定输出信号幅度和暂稳时间。 2.多谐振荡器功能的测试与验证,给定一个外界元件,测量输出波形的频率、占空比,并且计算理论值,算出频率的相对误差。 实验仪器: 自制硬件基础电路实验箱,双踪示波器,数字万用表,集成定时器NE555 2片;电阻100kΩ、10kΩ各2只;51kΩ、5.1kΩ、4.7kΩ各1只;电容30μF、10μF、0.1μF、2200pF各1只;电位器100kΩ1只; 元器件:LM555。 二、实验预习内容: 本实验旨在了解555定时器的内部结构和工作原理:单稳态触发器、多谐振荡器的工作原理。 实验资料: (1)构成单稳态触发器 电路如下图所示,接通电源→电容C充电(至2/3Vcc)→RS触发器置0→Vo =0,T导通,C放电,此时电路处于稳定状态。当2加入VI<1/3Vcc时,RS触发器置1,输出Vo=1,使T 截止。电容C开始充电,按指数规律上升,当电容C 充电到2/3Vcc时,A1翻转,使输出Vo=0。此时T又重新导通,C很快放电,暂稳态结束,恢复稳态,为下一个触发脉冲的到来作好准备。其中输出Vo脉冲的持续时间tw=1.1RC,一般取R=1kΩ--10MΩ,C>1000PF,只要满足VI的重复周期大于tp0 ,电路即可工作,实现较精确的定时。 (2) 多谐振荡器 电路如下图所示,电路无稳态,仅存在两个暂稳态,亦不需外加触发信号,即可产生振荡(振荡过程自行分析)。电容C在1/3Vcc--2/3Vcc之间充电和放电,输出信号的振荡参数为:

周期T=0.7 C(R1+2R2) 频率f=1/T=1.44/(R1+2R2)C, 占空比D=( R1+R2 )/( R1+2R2)。 555电路要求R1与R2 均应大于或等于1kΩ ,使R1+R2 应小于或等于3.3MΩ。 三、实验过程与数据分析 1.单稳态触发器逻辑功能的测试。 连接电路如下:

模拟锁相环实验报告

实验十四模拟锁相环实验 一、实验目的 1、了解用锁相环构成的调频波解调原理。 2、学习用集成锁相环构成的锁相解调电路。 二、实验容 1、掌握锁相环锁相原理。 2、掌握同步带和捕捉带的测量。 三、实验仪器 1、1号模块1块 2、6号模块1块 3、5号模块1块 4、双踪示波器1台 四、锁相环的构成及工作原理 1、锁相环路的基本组成 锁相环由三部分组成,如图14-1所示,它由相位比较器PD、低通滤波器LF、压控振荡器VCO三个部分组成一个闭合环路,输入信号为V i(t),输出信号为V0(t),反馈至输入端。下面逐一说明基本部件的作用。 图14-1 锁相环组成框图 一、压控振荡器(VCO) VCO是本控制系统的控制对象,被控参数通常是其振荡频率,控制信号为加在VCO上的电压,故称为压控振荡器,也就是一个电压-频率变换器,实际上还有一种电流-频率变换器,但习惯上仍称为压控振荡器。 二、鉴相器(PD)

PD 是一个相位比较装置,用来检测输出信号V 0(t)与输入信号V i (t)之间的相位差θe (t),并把θe (t)转化为电压V d (t)输出,V d (t)称为误差电压,通常V d (t)作为一直流分量或一低频交流量。 三、环路滤波器(LF ) LF 作为一低通滤波电路,其作用是滤除因PD 的非线性而在V d (t)中产生的无用的组合频率分量及干扰,产生一个只反映θe (t)大小的控制信号V e (t)。 按照反馈控制原理,如果由于某种原因使VCO 的频率发生变化使得与输入频率不相等,这必将使V 0(t)与V i (t)的相位差θe (t)发生变化,该相位差经过PD 转换成误差电压V d (t),此误差电压经LF 滤波后得到V c (t),由V c (t)去改变VCO 的振荡频率使趋近于输入信号的频率,最后达到相等。环路达到最后的这种状态就称为锁定状态,当然由于控制信号正比于相位差,即 )()(t t V e d θ∝ 因此在锁定状态,θe (t)不可能为零,换言之在锁定状态V 0(t)与V i (t)仍存在相位差。 2、 锁相环锁相原理 锁相环是一种以消除频率误差为目的的反馈控制电路,它的基本原理是利用相位误差电压去消除频率误差,所以当电路达到平衡状态后,虽然有剩余相位误差存在,但频率误差可以降低到零,从而实现无频差的频率跟踪和相位跟踪。 当调频信号没有频偏时,若压控振荡器的频率与外来载波信号频率有差异时,通过相位比较器输出一个误差电压。这个误差电压的频率较低,经过低通滤波器滤去所含的高频成份,再去控制压控振荡器,使振荡频率趋近于外来载波信号频率,于是误差越来越小,直至压控振荡频率和外来信号一样,压控振荡器的频率被锁定在与外来信号相同的频率上,环路处于锁定状态。 当调频信号有频偏时,和原来稳定在载波中心频率上的压控振荡器相位比较的结果,相位比较器输出一个误差电压,如图14-2,以使压控振荡器向外来信号的频率靠近。由于压控振荡器始终想要和外来信号的频率锁定,为达到锁定的条件,相位比较器和低通滤波器向压控振荡器输出的误差电压必须随外来信号的载波频率偏移的变化而变化。也就是说这个误差控制信号就是一个随调制信号频率而变化的解调信号,即实现了鉴频。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