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国际重大研究计划与中国生态系统研究展望——中国生态大讲堂百期学术演讲暨2014年春季研讨会评述

国际重大研究计划与中国生态系统研究展望——中国生态大讲堂百期学术演讲暨2014年春季研讨会评述

国际重大研究计划与中国生态系统研究展望——中国生态大讲堂百期学术演讲暨2014年春季研讨会评述
国际重大研究计划与中国生态系统研究展望——中国生态大讲堂百期学术演讲暨2014年春季研讨会评述

第33卷第7期2014年7月

地理科学进展

Progress in Geography

V ol.33,No.7July 2014

国际重大研究计划与中国生态系统研究展望

——中国生态大讲堂百期学术演讲暨2014年春季研讨会评述

孙鸿烈1,陈宜瑜2,于贵瑞1,于秀波1

(1.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北京100101;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北京100085)

要:以“传播新知识、交流新思想、展示新成果”为宗旨的中国生态大讲堂百期学术演讲暨2014年春季研讨会

于2014年4月25日在北京举行。本次研讨会以“国际重大研究计划与中国生态系统研究展望”为主题,邀请秦大河、姚檀栋、傅伯杰、崔鹏4位中国科学院院士和马克平、于贵瑞、张佳宝、秦伯强4位知名专家作了主题报告。8位报告人分别介绍了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未来地球(Future Earth)、第三极环境(Third Pole Environ-ment)、国际长期生态监测研究网络(ILTER)、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服务政府间科学—政策平台(IPBES)、生物多样性计划(DIVERSITAS)、通量观测研究计划(FluxNet)等国际重大研究计划的进展和趋势,并就山洪泥石流风险分析与管理、碳通量空间格局及生物地理生态学机制、农田地力提升和湖泊富营养化治理等领域的前沿科学问题和研究进展作了系统阐释。基于8位报告人的演讲,本文评述了8个报告的主要内容和亮点工作,分析了国际生态环境领域重大国际研究计划的发展趋势及其对中国生态系统研究的启示,讨论了中国相关领域的科学研究方向和主要问题。

关键词:中国生态大讲堂;国际重大研究计划;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未来地球;“第三极环境”计划;国际

长期生态监测研究网络;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服务政府间科学—政策平台;生物多样性计划;通量观测研究计划;生态系统服务;山洪泥石流;碳通量;农田地力;湖泊富营养化

doi:10.11820/dlkxjz.2014.07.001

中图分类号:X144;P901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14-07;修订日期:2014-07。作者简介:孙鸿烈(1932-),男,河南濮阳人,中国科学院院士,主要从事资源环境与区域发展综合研究,E-mail:sunhl@https://www.doczj.com/doc/5b13128423.html, 。

陈宜瑜(1944-),男,福建莆田人,中国科学院院士,主要从事水生生物与水域生态系统研究,E-mail:chenyy@https://www.doczj.com/doc/5b13128423.html, 。

865-873页

1引言

中国生态大讲堂由国家生态系统研究网络综

合中心、中国科学院生态系统研究网络综合中心、中国生态系统研究网络秘书处、中国科学院生态系统网络观测与模拟重点实验室等共同主办,以“传播新知识、交流新思想、展示新成果”为宗旨,邀请国内外知名生态学家进行演讲和学术研讨。自2005年底启动以来,每月举办一次,从未间断,已成为中国生态系统研究的知名学术交流品牌,为学术交流与知识普及作出了重要贡献(于贵瑞,2009;傅伯杰等,2010;伍业刚等,2010;韩兴国等,2012;傅伯杰,2013)。

2014年4月25日,以“国际重大研究计划与我国生态系统研究展望”为主题举行了中国生态大讲堂百期学术演讲暨2014年春季研讨会,邀请了秦大河、姚檀栋、傅伯杰、崔鹏4位中科院院士,以及

马克平、于贵瑞、秦伯强、张佳宝4位研究员作了主题报告。这些报告介绍了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未来地球(Future Earth ,FE)计划、第三极环境(Third Pole Environment,TPE)国际研究计划、国际长期生态学研究网络(ILTER)、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服务政府间科学—政策平台(IPBES)、生物多样性计划(DIVERSITAS)、通量观测网络(FLUXNET)等生态环境领域国际重大研究计划的科学研究进展与发展趋势。

随着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干扰和破坏的不断加剧,生态环境问题已成为21世纪人类所面临的最大挑战之一。这些严峻挑战是在不同区域和全球尺度发生的,其内容之广泛、涉及学科之众多、研究问题之深奥,也并非一国或数国能够独立承担和解决的。当今世界各国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面对不同的国情,探索应对全球环境变化问题,需要加强国际交流,相互借鉴、相互学习,需要全世界科学

地理科学进展第33卷第7期

家的共同努力、协同工作、联合攻关。国际重大研究计划正是承担这一使命的重要科技活动组织方式,一些国际计划在促进相关学科的发展和科技进步方面都具有战略性、前瞻性、全局性的带动作用(陈宜瑜等,2002)。

中国政府秉持开放的态度,鼓励学者积极参与相关研究领域的国际合作,中国科学家们全面参与了这些重大国际科学研究计划,而且参与的广度、深度及发挥的作用也在不断扩大和提升。比如,秦大河院士长期参与IPCC评估报告的编写,并担任IPCC第四次和第五次评估报告第一工作组联合主席,同时还是国际科联“未来地球计划”(FE)科学委员会委员、“未来地球计划”中国国家委员会主席;姚檀栋院士倡议成立了“第三极环境”(TPE)国际计划,并担任科学委员会主席;傅伯杰院士担任国际长期生态学研究网络(ILTER)副主席、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服务政府间科学—政策平台(IPBES)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生态系统研究网络(CERN)科学委员会副主席;于贵瑞研究员担任CERN综合研究中心主任、CERN科学委员会副主任,曾担任亚洲通量网(AsiaFLUX)副主席,并主持创建了中国陆地生态系统通量观测研究网络(ChinaFLUX);马克平研究员担任亚洲和西太平洋地区生物多样性委员会执委、DIVERSITAS中国国家委员会秘书长等。

本次生态大讲堂邀请了上述知名专家就若干重大计划的最新进展和研究趋势进行学术演讲。此外,还邀请了崔鹏院士、于贵瑞研究员、张佳宝研究员、秦伯强研究员,分别就山洪泥石流风险分析与管理、农田地力提升和湖泊富营养化治理等科学问题研究进展进行了系统阐释。本文基于生态大讲堂第100期学术演讲暨春季学术研讨会的学术报告,简要梳理了相关研究领域的主要内容和亮点工作,评述了国际生态环境领域重大国际研究计划的发展趋势及其对中国生态系统研究的启示,讨论了相关领域的科学研究方向和主要问题,为促进中国生态系统生态学及其相关科学的发展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2国际重大研究计划

2.1全球气候变化研究计划及IPCC评估报告

秦大河院士参与IPCC的科学研究工作已近20年,承担了IPCC第四次和第五次评估报告第一工作组联合主席的责任,在IPCC这个重要的跨政府平台上展示了中国科学家的风采,并对冰冻圈和全球气候变化科学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本次学术报告中,他介绍了IPCC第五次评估报告3个工作组的亮点性评估结论,为理解IPCC工作和开展全球气候变化科学研究提供了理论指导。秦大河院士介绍了IPCC第一工作组“全球气候变化自然科学基础”,第二工作组“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适应和脆弱性”和第三工作组“人类为减缓气候变化适应行动”等3个报告的编写过程、主要内容及其关键结论,特别介绍了3个重要结论并作了详细解读。

(1)IPCC第五次评估报告(AR5)总结了全球气候变化的观测事实、归因分析和未来气候系统变化预估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发现在1880-2012年的近130年中,全球地表的平均温度升高了0.85℃;基于大量观测数据指出,近百年人类活动加剧了全球气候变暖是毋庸置疑的事实。气候变暖使海洋增暖,全球几乎所有冰川发生退缩(IPCC,2013a)。气候变化的归因分析表明,人类活动(尤其是CO2排放)是气候变暖的主因之一(IPCC,2013b)。

(2)“气候变化2014:影响、适应和脆弱性”报告预测,如果气温较工业化之前的时代升高2℃左右,年经济损失可能达到全球GDP的0.2%~2.0% (IPCC,2013c)。气温升高会带来一系列风险,包括死亡和疾病增加、食品安全、洪涝灾害、农村饮水和灌溉困难等问题,其风险程度取决于脆弱性、暴露度和危害的叠加作用(IPCC,2013c)。

(3)IPCC第三工作组报告讨论的是我们如何按照地球承受压力最小的情况来减缓气候变化。报告指出,只有将全球平均地表温度上升幅度控制在2℃以内,才能避免森林大火、海平面上升、热浪等日益增加的风险(IPCC,2013d)。为了实现这一控制目标,必须迅速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并改变能源结构。

最后,秦大河院士还结合中国的一次性能源消费总量、CO2排放量、人均年排放量以及当前大气污染状况,分析了中国改变能源结构、节约能源、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紧迫性、重要性和发展路径问题。

2.2未来地球研究计划

在本期大讲堂上,秦大河院士还介绍了未来地球(Future Earth,FE)研究计划及其关注的科学问题和实施计划。Future Earth由国际科学理事会和国际社会科学理事会于2011年发起成立,是整合已有多个全球环境变化研究计划的大型国际科学研究计划,将成为全球环境变化和可持续发展研究的国

866

中国生态系统服务及管理战略

{售后服务}中国生态系统服务及管理战略

课题组成员 课题组中外组长: 陈宜瑜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主任、全国人大常委、中科院院士 BeateJessel德国联邦自然保护局局长、教授 课题组中外成员: 傅伯杰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研究员 雷光春北京林业大学自然保护区学院院长、教授 高吉喜环境保护部科技标准司副司长、研究员 马超德世界自然基金会(中国)淡水项目主任 于秀波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副研究员 LeonBraat荷兰瓦格宁根大学国际自然政策研究所高级研究员 PeterKareiva美国大自然保护协会首席科学家(2009年11月前) NordinHasan国际科学理事会亚太区办公室主任、教授 JohnSoussan斯德哥尔摩环境研究所亚洲中心教授(2010年4月前) LailaiLi斯德哥尔摩环境研究所副所长、教授(2010年4月后) 特邀专家: JamiePittock世界自然基金会研究员、澳大利亚国立大学芬纳环境与社会学院

赵士洞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课题组协调员: 姜鲁光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副研究员王国勤中国科学院中国生态系统研究网络秘书处

内容提要 生态系统服务是人类从生态系统中获取的各种惠益。近年来,生态系统服务与管理理念发展很快,为科学决策和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提供了将社会、经济与生态效益密切结合的综合框架。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简称国合会)生态系统服务与管理战略课题组以森林、草地与湿地生态系统为重点,旨在展示生态系统管理的经济社会效益;提供国内外生态系统管理的范例;提出将生态系统服务纳入政府决策的政策建议。 中国处于快速经济增长阶段,贯彻科学发展观,致力于生态文明建设,并已取得了世界瞩目的骄人业绩。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也伴随着淡水、食物、森林等资源的过度开发,并由此导致了生态退化。中国有限的自然资源和脆弱的生态系统能否支撑中国未来经济社会的长远发展?为了避免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利影响,实现绿色经济发展的目标,中国应走生态系统可持续管理的道路,不断提升生态系统服务的能力。为此,课题组建议: 建议1:制定新的《全国生态保护与建设规划》,统筹部署全国的自然保护与生态建设 以《全国生态环境建设规划》和《国家生态保护纲要》为基础,制定新的《全国生态保护与建设规划》,将生态保护与生态建设有机地结合起来,来指导各部门、各地区和重要流域生态保护与建设的规划与协调管理,实现生态系统管理“全国一盘棋”。该规划应以构建健康与可持续的生态系统为目标,以维持和

生态系统分类标准

中国生态系统分类标准 地理国情监测云平台 中国生态分类系统标准 北京数字空间科技有限公司 地理国情监测云平台 北京市海淀区上地开拓路7号先锋大厦2段5层 农田生态系统 要包括土地利用/土地覆盖遥感分类系统中的水田11、旱地12; 一级类型二级类型含义 名称编号名称编号 为人类提供食物及化工原料等种植农作物的半人工生态系统, 包括熟耕地、新开荒地、休闲地、轮歇地;以种植农作物为主 —————的农果、农桑、农林用地;耕种三年以上的滩地和海涂。包括水田、旱地以及中国土地利用/覆盖1:10万制图中可辨别的农田内部防护林、水利设施、乡村道路以及零星居民地等。生态 系统 指有水源保证和灌溉设施,在一般年景能正常灌溉,用以种植水田 11 水稻,连藕等水生农作物的耕地,包括实行水稻和旱地作物轮 种的耕地。 10 指无灌溉水源及设施,靠天然将水生长作物的耕地;有水源和 旱地 12 浇灌设施,在一般年景下能正常灌溉的旱作物耕地;以种菜为 主的耕地;正常轮作的休闲地和轮歇地。 表1 农田生态系统分类系统 森林生态系统 森林生态系统指生长热带雨林、常绿阔叶林、落叶阔叶林、针叶林等乔木、灌木和草本植物为主的生态系统,在类型划分上包括指郁闭度>30%的天然林和人工林,郁闭度>40%、高度在2米以下的矮林地和灌丛林地以及郁闭度为10-30%的疏林地等。主要包括土地覆盖遥感分类系统中的寒温带、温带山地落叶针叶林;寒温带、温带山地常绿针叶林;温带常绿针叶林;亚热带落叶针叶林;亚热带常绿针叶林、带常绿针叶林;亚热带、热带山地常绿针叶林;温带落叶阔叶、常绿

北京数字空间科技有限公司地理国情监测云平台针叶混交林;亚热带山地常绿针叶、常绿阔叶、落叶阔叶混交林温带、亚热带落叶阔叶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热带季雨林、热带雨林;温带落叶灌丛;亚热带落叶灌丛;亚热带常绿灌丛;热带常绿灌丛;亚高山落叶灌丛;亚高山常绿灌丛。 一级类型二级类型 名称编号名称编号备注 201 寒温带、温带山地落叶针叶林 202 寒温带、温带山地常绿针叶林 203 温带常绿针叶林 204 亚热带落叶针叶林 205 亚热带常绿针叶林 206 热带常绿针叶林 207 亚热带、热带山地常绿针叶林 208 温带落叶阔叶、常绿针叶混交林森林生态209 亚热带山地常绿针叶、常绿阔叶、落叶阔叶混交林 20 系统 210 温带、亚热带落叶阔叶林 211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212 热带季雨林、热带雨林 温带落叶灌丛 213 亚热带落叶灌丛 214 亚热带常绿灌丛 215 热带常绿灌丛 216 亚高山落叶灌丛 217 亚高山常绿灌丛 218 表2 森林生态系统分类系统 草地生态系统 北京数字空间科技有限公司地理国情监测云平台 草地生态系统指以多年生草本植物为主,覆盖度在5%以上的各类草地,包括以牧为主的灌丛草地和郁闭度在10%以下的疏林草生态系统。在类型划分上包括覆盖>50%的天然草地、改良草地和割草地,覆盖度在>20-50%的天然草地和改良草地以及覆盖度在5-20%的天然草地。主要包括土地覆盖遥感分类系统中的温

中国地质学会

中国地质学会 会议纪要 中国地质学会秘书处2017年3月31日第39届理事会第三十二次常务理事会议 时间:2017年3月31日 地点:北京湖北大厦 主持人:孟宪来 出席人:孟宪来、李金发、李丕龙、邓军、朱立新、付水兴(代王京彬)、郭齐军(代马永生)、周载阳(代李 耀刚)、董丽萍(代田郁冥)、谢春雷(代刘玉辰)、 高乐(代朱伟林)、程爱国(代孙升林)、范土芝(代 杜金虎)、周少平(代范蔚茗)、陈正明(代琚宜太)、 倪军(代王香增)、王新茹(代潘懋)、李俊(代李 建伦)、邓明万(代胡清波) 列席人:郝梓国、唐序、华丽娟、代国标、李彬飔 记录人:代国标 议题:1. 审议学会2016年工作总结和2017年工作要点; 2. 审议学会2016年财务报告; 3. 审批2017年学术活动计划; 4. 审批关于学会对分支机构学术会议和财务工作

统一管理的事宜; 5.审批《中国地质学会优秀女地质工作者奖励暂行条例》。 6.审批《中国地质学会优秀科普作品评选暂行办法》 会议纪要 2017年3月31日,中国地质学会第39届理事会第三十二次常务理事会议在北京召开。学会常务理事19人、秘书处人员5人,共计24人出席了会议,因故未出席本次会议的常务理事9人。 会议由孟宪来常务副理事长主持,经过与会常务理事讨论,圆满完成了会议各项议题,形成如下纪要。 一、审议学会2016年工作总结和2017年工作要点 会上,朱立新秘书长向常务理事汇报了学会2016年工作总结和2017年工作要点,与会常务理事充分肯定学会2016年工作成绩,对学会秘书处工作人员为此付出的辛勤工作给予表扬,并对进一步提高学术会议质量、承接政府职能和对学会分支机构工作纳入总会统一管理后充实秘书处工作人员及相关机构等方面提出了建议,会议原则通过2016年工作报告及2017年工作要点,会议批准2017年完成本届理事会的换届工作。

国内外生态系统观测站建设进展

Advances i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环境保护前沿, 2013, 3, 129-134 https://www.doczj.com/doc/5b13128423.html,/10.12677/aep.2013.35022Published Online December 2013 (https://www.doczj.com/doc/5b13128423.html,/journal/aep.html) The Construction Progress of Domestic and Foreign Ecosystem Observation Station* Zhirui Wang, Ji Wang, Xiongfei Cai Academy of Geography and Environmental Science, Guizhou Normal University, Guiyang Email: 2427486213@https://www.doczj.com/doc/5b13128423.html, Received: Nov. 4th, 2013; revised: Nov. 24th, 2013; accepted: Nov. 30th, 2013 Copyright ? 2013 Zhirui Wang et al. This is an open access article distribut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License, which permits unre- stricted use, distribution, and reproduction in any medium, provided the original work is properly cited. In accordance of the Creative Commons At- tribution License all Copyrights ? 2013 are reserved for Hans and the owner of the intellectual property Zhirui Wang et al. All Copyright ? 2013 are guarded by low and by Hans as a guardian. Abstract: After the second industrial revolution, environmental issues have become increasingly serious along with the rapid growth of the global economy. In order to solve the worse and worse environmental problems, the international community has implemented a number of long-term ecological research programs. The US Long Term Ecological Research Network, the United Kingdom Environmental Change Network and the Chinese Ecological Research Net- work are the three most important national networks. Chinese Ecological Research Network (CERN) was established by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in 1988. It consists of forty-two field research stations, five disciplinary centers and a synthesis center at present. CERN has become a major base for ecological research and personnel training and an important component of global ecological observation and research networks. This article outlines the constructional circumstance of the three important networks. By learning from foreign experience in building ecological networks, the article sums up the achievements and problems to be solved in the process of construction of Chinese Ecological Research Network (CERN) and puts up some suggestions. Finally, on the one hand, the author hopes to increase the public’s understanding of ecological research network. On the other hand, the author wishes to promote the devel- opment of ecological protection. Keywords: Ecosystem; Ecological Station; Observation; Network 国内外生态系统观测站建设进展* 王志瑞,王济,蔡雄飞 贵州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贵阳 Email: 2427486213@https://www.doczj.com/doc/5b13128423.html, 收稿日期:2013年11月4日;修回日期:2013年11月24日;录用日期:2013年11月30日 摘要:第二次工业革命以来,随着全球经济的高速增长,环境问题也越来越突出,为解决日益恶化的环境问题,国际上先后实施了多个生态系统长期研究计划。其中,美国长期生态研究网络(LTER)、英国环境变化网(ECN)和中国生态系统研究网络(CERN)是世界上最重要的三大国家网络。中国生态系统研究网络(CERN)于1988年由中科院组建,现由代表不同生态系统的42个生态站、5个分中心和1个综合中心组成。CERN目前已经成为我国生态学研究和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及国际生态监测与研究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就这三大网络的建设情况进行了概述,借鉴国外生态网络建设的经验,分析了中国生态系统研究网络(CERN)建设过程中取得的成绩和需要解决的问题,并提出了一些建议。最后,一方面希望增加公众对生态系统研究网络的了解,另一方面,希望促进生态保护的发展。 *基金项目:贵州省优秀青年科技人才培养对象专项资金(黔科合人字(2011)14号);贵州省2012年度省科学技术厅、贵州师范大学联合基金黔科合J字LKS[2012]27号;贵州师范大学博士科研启动基金联合资助。

中国云计算产业发展白皮书摘录

中国云计算产业发展白皮书摘录出处:中国计算机报作者:■ 赛迪顾问股份有限公司日期:2011-01-24 继个人计算机、互联网变革之后,2010年,云计算作为第三次IT浪潮的代表正在向我们走来。它将带来人类生活、生产方式和商业模式的根本性改变,成为当前全社会关注的热点。 作为中国IT产业的观察者和研究者,赛迪顾问充分运用自身的强大资源优势,长期追踪包括云计算在内的中国IT产业发展现状与未来趋势,以标准化、专业化、国际化的定义和方法,结合自身对中国IT产业的深刻理解,最终形成了《中国云计算产业发展白皮书》(以下简称《白皮书》)。 本《白皮书》研究过程中所用到的方法主要包括以下三种: 面访/电访:赛迪顾问历时3个月,走访了近50位云计算产业的重要影响者,包括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及工业和信息化部等中央部委、地方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软件园区等领导,两院院士、高校教授、著名媒体主编、知名博主、大型跨国云计算解决方案提供商、中国本土云计算解决方案和服务提供商以及政府、企业和个人用户,获得了大量的一手资料和众多真知灼见,对《白皮书》起到了重要的支撑作用。 实证研究:采用了企业访谈和对标比较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对Microsoft、IBM、Google、VMware、Oracle(Sun)、HP共6家主流云计算解决方案提供商进 行深入剖析,对访谈数据和对标比较研究结果进行综合评估。 案头调研:对赛迪顾问的历史数据库、业务类型库和案例库进行筛选,调阅相关的年度研究报告、统计年鉴、政府项目库和政策法规库,并结合互联网公开信息,搜集了大量的云计算技术趋势、解决方案、市场和政策等全面的文本资料,为本《白皮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众说纷纭"云计算" 云计算的出现并非偶然,早在上世纪60年代,麦卡锡就提出了把计算能力作为一种像水和电一样的公用事业提供给用户的理念,这成为云计算思想的起源。

退化生态系统恢复与重建的研究进展_白降丽

浙江林学院学报 2005,22(4):464~468 Journal of Zhe jiang Forestry C ollege 文章编号:1000-5692(2005)04-464-05 退化生态系统恢复与重建的研究进展 白降丽1,彭道黎1,庾晓红2 (1.北京林业大学省部共建森林培育与保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83;2.四川农业大学林学园艺学院,四川雅安625014) 摘要:如何保护好现有的健康生态系统,并恢复和重建退化的生态系统,已成为生态系统研 究的热点问题之一。在介绍退化生态系统及其恢复与重建等概念的基础上,讨论了退化生态 系统恢复与重建的目标、基本原则、方法以及程序,并进一步阐述了退化森林生态系统、退 化草地生态系统、退化湿地生态系统、废矿地、退化海岛生态系统、退化水生生态系统等恢 复与重建的研究进展。指出了退化生态系统恢复与重建的研究趋势,主要包括生态系统退化 的预测预报机制的研究,退化生态系统恢复过程和机理的研究,退化生态系统恢复与重建的 关键技术体系研究,退化生态系统恢复与重建的评价标准、评价方法、评价技术和评价指标 体系研究以及退化生态系统恢复与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关系研究。参47 关键词:恢复生态学;退化生态系统;恢复与重建;研究进展 中图分类号:S718.5 文献标识码:A 人类在改造利用自然的过程中,伴随着对自然环境产生的负面影响。长期的工业污染,大规模的森林砍伐以及将大范围的自然生境逐渐转变成农业和工业景观,形成了以生物多样性低、功能下降为特征的各式各样的退化生态系统(degraded ec osystem)。这些变化都严重威胁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如何保护现有的自然生态系统,综合整治与恢复已退化的生态系统,以及重建可持续的人工生态系统,已成为摆在人类面前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1 几个相关概念 1.1 退化生态系统 陈灵芝等[1]认为退化生态系统是指生态系统在自然或人为干扰下形成的偏离自然状态的系统。章家恩等[2]认为退化生态系统是一类病态的生态系统,是指生态系统在一定的时空背景下,在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或者在二者的共同干扰下,生态要素和生态系统整体发生的不利于生物和人类生存的量变和质变,其结构和功能发生与其原有的平衡状态或进化方向相反的位移(displacement),具体表现为生态系统的基本结构和固有功能的破坏或丧失,生物多样性下降,稳定性和抗逆能力减弱,系统生产力下降。这类系统也被称之为“受害或受损生态系统(damaged ecosystem)”。 不同的学者对退化生态系统类型的划分是不同的。余作岳等[3]将退化生态系统分为裸地、森林采伐迹地、弃耕地、沙漠化地、采矿废弃地和垃圾堆放场等类型。章家恩等[2]认为退化生态系统应分为 收稿日期:2004-09-09;修回日期:2005-03-28 基金项目:“十五”国家科技攻关项目(2001BA510B) 作者简介:白降丽,博士研究生,从事森林生态学研究。E-mail:bjl wtx@s https://www.doczj.com/doc/5b13128423.html,

国际重大研究计划与中国生态系统研究展望——中国生态大讲堂百期学术演讲暨2014年春季研讨会评述

第33卷第7期2014年7月 地理科学进展 Progress in Geography V ol.33,No.7July 2014 国际重大研究计划与中国生态系统研究展望 ——中国生态大讲堂百期学术演讲暨2014年春季研讨会评述 孙鸿烈1,陈宜瑜2,于贵瑞1,于秀波1 (1.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北京100101;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北京100085) 摘 要:以“传播新知识、交流新思想、展示新成果”为宗旨的中国生态大讲堂百期学术演讲暨2014年春季研讨会 于2014年4月25日在北京举行。本次研讨会以“国际重大研究计划与中国生态系统研究展望”为主题,邀请秦大河、姚檀栋、傅伯杰、崔鹏4位中国科学院院士和马克平、于贵瑞、张佳宝、秦伯强4位知名专家作了主题报告。8位报告人分别介绍了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未来地球(Future Earth)、第三极环境(Third Pole Environ-ment)、国际长期生态监测研究网络(ILTER)、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服务政府间科学—政策平台(IPBES)、生物多样性计划(DIVERSITAS)、通量观测研究计划(FluxNet)等国际重大研究计划的进展和趋势,并就山洪泥石流风险分析与管理、碳通量空间格局及生物地理生态学机制、农田地力提升和湖泊富营养化治理等领域的前沿科学问题和研究进展作了系统阐释。基于8位报告人的演讲,本文评述了8个报告的主要内容和亮点工作,分析了国际生态环境领域重大国际研究计划的发展趋势及其对中国生态系统研究的启示,讨论了中国相关领域的科学研究方向和主要问题。 关键词:中国生态大讲堂;国际重大研究计划;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未来地球;“第三极环境”计划;国际 长期生态监测研究网络;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服务政府间科学—政策平台;生物多样性计划;通量观测研究计划;生态系统服务;山洪泥石流;碳通量;农田地力;湖泊富营养化 doi:10.11820/dlkxjz.2014.07.001 中图分类号:X144;P901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14-07;修订日期:2014-07。作者简介:孙鸿烈(1932-),男,河南濮阳人,中国科学院院士,主要从事资源环境与区域发展综合研究,E-mail:sunhl@https://www.doczj.com/doc/5b13128423.html, 。 陈宜瑜(1944-),男,福建莆田人,中国科学院院士,主要从事水生生物与水域生态系统研究,E-mail:chenyy@https://www.doczj.com/doc/5b13128423.html, 。 865-873页 1引言 中国生态大讲堂由国家生态系统研究网络综 合中心、中国科学院生态系统研究网络综合中心、中国生态系统研究网络秘书处、中国科学院生态系统网络观测与模拟重点实验室等共同主办,以“传播新知识、交流新思想、展示新成果”为宗旨,邀请国内外知名生态学家进行演讲和学术研讨。自2005年底启动以来,每月举办一次,从未间断,已成为中国生态系统研究的知名学术交流品牌,为学术交流与知识普及作出了重要贡献(于贵瑞,2009;傅伯杰等,2010;伍业刚等,2010;韩兴国等,2012;傅伯杰,2013)。 2014年4月25日,以“国际重大研究计划与我国生态系统研究展望”为主题举行了中国生态大讲堂百期学术演讲暨2014年春季研讨会,邀请了秦大河、姚檀栋、傅伯杰、崔鹏4位中科院院士,以及 马克平、于贵瑞、秦伯强、张佳宝4位研究员作了主题报告。这些报告介绍了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未来地球(Future Earth ,FE)计划、第三极环境(Third Pole Environment,TPE)国际研究计划、国际长期生态学研究网络(ILTER)、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服务政府间科学—政策平台(IPBES)、生物多样性计划(DIVERSITAS)、通量观测网络(FLUXNET)等生态环境领域国际重大研究计划的科学研究进展与发展趋势。 随着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干扰和破坏的不断加剧,生态环境问题已成为21世纪人类所面临的最大挑战之一。这些严峻挑战是在不同区域和全球尺度发生的,其内容之广泛、涉及学科之众多、研究问题之深奥,也并非一国或数国能够独立承担和解决的。当今世界各国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面对不同的国情,探索应对全球环境变化问题,需要加强国际交流,相互借鉴、相互学习,需要全世界科学

国家云计算公共技术服务平台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国家云计算公共技术服务平台 篇一:中国云计算服务平台简介 北京建设云计算产业发展服务平台 启动“祥云工程” 20XX年07月1日来源:人民网 人民网北京7月9日电(记者王明浩)7月9日,随着中关村云计算产业技术联盟挂牌成立,北京启动实施“祥云工程”行动计划,力争尽快实现云计算技术的突破,抢占云计算产业发展的制高点。计划到20XX年形成500亿元的产业规模,带动整个产业链规模达到2000亿元,云应用的水平居于世界前列,使北京成为世界级云计算产业基地。 云计算(cloudcomputing)是从20XX年开始兴起的商业计算模型。其最基本的概念,是将计算任务分布在由大量计算机构成的资源池上,使各种应用系统能够根据需要获取计算力、存储空间和软件服务。云计算具有超大规模、高扩展性、高可靠性、高通用性等特点,是继互联网、个人电脑后信息技术的重大革新,也是信息移动化、网络化趋势的具

体体现,代表下一代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方向。但目前,云计算尚处于早期的发展阶段,技术和业务模式有待探索,产业市场还需要长时间培育。 新组建的中关村云计算产业联盟,由联想、用友等19 家单位发起成立,其指导思想是以服务产业为导向、以共享资源为主线、以攻关技术为核心,联合云计算领域重点企业和研究机构,汇聚产业链上下游资源,促进云计算领域产、学、研合作,致力于通过3年的努力,建设面向全国的云计算产业发展服务平台,推动产业技术创新和业务孵化,建设云计算服务中心,突破云计算关键技术,形成一批自主核心技术和集成应用方案,推动云计算技术与产业标准的制定,引领基于下一代互联网的云计算产业发展,确立北京云计算产业的龙头地位。 北京市经信委软件处处长姜广智表示,根据“祥云工程”计划,北京将发挥云计算领域技术和产业优势,合理规划布局云应用、云产品、云服务和云基础设施,而当务之急是安排部署一批云计算的重大示范应用。目前以企业为主体正在规划建设的有教育云、产业云、信息服务云等。 北京祥云工程中关村云计算 产业联盟唱主角 日期:20XX-07-19来源: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 以企业协作的方式,打破固有的产业链模式,联合建设

陆地生态系统分类体系

陆地生态系统分类体系 1 目的 建立我国陆地生态系统分类体系,为生态系统数据库的建设提供技术规范,促进生态系统研究的科学数据的交流与共享。 2 术语和定义 2.1 种群 是指一定时空范围内的同种生物个体的集合。 2.2 群落 是指一定时空范围内的不同生物物种的集合。 2.3 生态系统 是在一定时间和空间内,生物与其生存环境以及生物与生物之间相互作用,彼此通过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信息交换,形成的一个不可分割的自然整体。 2.4 生态系统结构 是指组成生态系统的生物物种和非生物环境要素。 2.5 生态系统过程 是指生态系统各组分之间的相互这样方式和机制,主要包括物质代谢循环、能量流动、生态演替和信息反馈等过程。 3 数据库内容和要素分类编码 3.1 数据库内容 陆地生态系统数据库包括: 基础地理要素、陆地生态系统类型要素、生态系统结构要素、生态系统过程要素、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要素、栅格要素、其他要素等。 3.2 陆地生态系统类型要素分类与编码 生态系统分类系统采用6级分类单位: 生态系统型:陆地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

生态系统纲:如森林生态系统,草地生态系统 生态系统目:如针叶林生态系统 生态系统科:如寒温带和温带山地针叶林生态系统 生态系统属:如落叶松林 生态系统丛:如兴安落叶松林 生态系统编码方式(X-XX-XX-XX-XXX-XXX),见表1和表2 表1、生态系统分类单位编码 型为2。生态系统纲代码设定为二位数字码,空位以0补齐;生态系统目代码设定为二位数字码,空位以0补齐;其余分类单元类同。 表2、生态系统纲的分类代码 4 陆地生态系统分类标准

自然生态系统主要依据《中国植被》提出的植物群落分类系统为基础,并参考《中国生态系统》的分类方法,作进一步改进。人工生态系统主要采用各个学科的知识体系进行分类。全部生态系统分类采用6级单位,如3.2所述。 在《中国生态系统》的分类系统上增加了生态系统科一级,并对生态系统目进行了重新定义。这是考虑到《中国生态系统》中从生态系统纲到生态系统目的跳跃性较大,因此将其定义的生态系统目改为生态系统科而在生态系统科和生态系统纲之间增加新的生态系统目。对自然生态系统而言,从生态系统目到生态系统丛,主要与《中国植被》植物群落分类系统中的植被型组、植被型、群系和群丛等相对应。 1)生态系统型:为生态系统最高级单位。根据生态系统结构、过程和功能的差异,我们将中国的生态系统分为陆地生态系统型和海洋生态系统型,其目的主要是为研究和管理的方便。 2)生态系统纲:为生态系统的高级单位。在陆地生态系统型内,对自然生态系统,按照建群种生活型相近而群落外貌形态相似和水分条件相当,将陆地的自然生态系统分为森林生态系统、灌丛生态系统、草地生态系统、荒漠生态系统和湿地生态系统;对人工生态系统,按照人类对土地利用方式的差异,将陆地上人为影响的生态系统分为农田生态系统和城市生态系统。 3)生态系统目:为生态系统最主要的高级分类单位。在自然生态系统纲内,综合考虑植被的生态与外貌特征、地表水文特征以及植被分类的习惯进行生态系统目的划分。如森林生态系统可以划分为针叶林生态系统目、针阔混交林生态系统目、阔叶林生态系统目等;考虑到人工森林的特殊性,单列一目,即人工森林生态系统目。草地生态系统纲则划分为草原生态系统目、草丛生态系统目、草甸生态系统目、高寒生态系统目等。荒漠生态系统纲则根据植被有无划分为有植被荒漠生态系统目和无植被荒漠生态系统目。湿地生态系统纲则主要根据水文特点,划分为沼泽生态系统目、河流生态系统目、湖泊生态系统目和永久性冰川雪地生态系统目。农田生态系统纲则根据耕作方式和作物的不同划分为耕地生态系统目和园地生态系统目。在人居住的城市生态系统纲内,根据人类聚落的差异和生产功能的差异将城市生态系统划分为城市生态系统、区镇生态系统以及农村居民点生态系统。 4)生态系统科:为生态系统的中级单位。

中国地质学会分支机构管理办法

中国地质学会分支机构管理办法 总则 第一条中国地质学会(以下简称本会)根据本会章程和学科发展的需要并依据有关规定设立分支机构。为加强对分支机构的管理,根据国务院《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民政部《社会团体分支机构、代表机构登记办法》、《中国科学技术协会所属全国性学会分支机构、代表机构管理办法》和《中国地质学会章程》的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中国地质学会分支机构(以下简称分支机构),是指中国地质学会所属的各专业委员会、工作委员会、研究分会等。 第三条本会分支机构是本会的组成部分,接受本会的领导,不具有独立法人资格,不具备对外独立承担民事责任的资格和能力。 第四条本会分支机构的名称前均须冠以“中国地质学会”(Geological Society of China),对外开展活动应当使用全称。分支机构的英文译名应当与中文名称一致。 第一章分支机构的组成、换届、挂靠单位 第五条分支机构应设立主任委员1名、副主任委员若干名、专(兼)职秘书长1名,委员若干名。主任委员或其委托副主任委员、秘书长主持分支机构工作,重大问题委员会集体讨论决定。分支机构可内设办公室(或秘书处)负责日常工作。 (一)分支机构主任委员应是该学术领域的学术带头人,具有较强的影响力和号召力,热心分支机构的工作,有较强的责任心和组织能力; (二)分支机构的主任委员原则上不得同时担任本会其他分支机构的主任委员。 (三)分支机构委员会人员组成要注意增加在相关领域有一定工作成就的专家学者中,中青年专家的占有比例,同时兼顾地区、部门之间的比例。 第六条分支机构应当按照本会的规定按时换届。原则上正、副主任委员任

退化生态系统的恢复与管理

退化生态系统的恢复与管理 ——兼论自然力在北京西部生态恢复中的作用 *蒋高明陈圣宾李永庚刘美珍于顺利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北京香山南辛村20号, 100093) 摘要:目前,中国各种生态系统的退化现象非常严重,已经很难满足人类的生存需要。这种情况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人口的快速增加造成的,因为人口的增加必然导致对自然资源的过度开发,进而引起生态系统的严重退化。要解决这个问题,最好的办法就是帮助当地居民摆脱贫困。因此,资金应该用在人的身上,而不仅仅是栽树种草。因为栽树种草要花费大量的资金,但在稳定土壤方面的收效却很小。如果人口和动物的压力减轻了,自然恢复的力量就会加强,已经退化的土地会逐步恢复,从而建立真正的保护区。我们应该鼓励新型土地使用模式,比如生态旅游等,因为这种使用方式会将对自然生态系统的破坏减少到最低。为此,我们提出了用一小块土地支持一大片退化土地的恢复,并用自然的方法修复已经退化的生态系统。中国古代哲学认为人与自然应该是和谐相处而不是对立的,这种理念对于目前中国的生态系统修复仍然有指导意义。然而,如果我们要使所谓的生态工程达到预期目的的话,首先就要通过建立既符合生态标准又有经济效益的生态城镇来实现对人口的管理。 京西的生态修复已经成为北京市政府的一项重要任务。根据新的城市建设规划,门头沟区和其他几个区已经被列为京西生态涵养发展区,将成为北京的生态屏障。北京市政府最近决定为实现这个目标投入大量资金。本篇论文讨论了如何在京西地区,特别是门头沟区,对已经退化的生态系统进行修复。 关键词:生态系统退化,修复,自然过程,生态城镇,京西地区 生态系统退化是由于人为或者自然因素,而造成的生态系统生物生产力的下降、结构的简单化以及功能的丧失。由于人口和技术能力增加而导致生态系统退化的现象在全世界范围内有增无减,尤其在经济发展中国家更为严重。退化生态系统包括热带雨林、萨王那群落、亚热带森林、温带森林、温带草原、水生生态系统,以至于高寒荒漠。在我国的大部分经济欠发达地区,尤其是西部地区,普遍存在着低效益、高破坏性的社区发展模式如陡坡开垦、过度放牧、围湖围海造田、竭泽而渔等,加重了生态系统的退化。生态系统退化不仅带来了本身的生态问题,还诱发了其它严重的环境问题,如大河断流、洪水泛滥、荒漠化扩大、沙尘暴频次加大、水土流失、病虫害爆发、山体滑坡、泥石流、干旱化加重等等。为此,国家被迫在很多地区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退耕还林还草工程、自然保护区工程等。为了使工程 *蒋高明,男,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首席研究员,长期从事恢复生态学、城市生态学与生理生态学研究。EMAIL: jgm@https://www.doczj.com/doc/5b13128423.html,。

我国生态系统研究的优先领域

我国生态系统研究的优先领域 生态系统监测、评价与模拟。生态系统监测是生态系统研究的基础,将典型生态系统的过程监测与遥感技术相结合,提高监测效率。生态系统评价内容包括脆弱性、稳定性、完整性、生态系统健康等。生态系统模拟能够弥补监测时空尺度有限性的不足,为理解多尺度生态系统的变化及其机制提供科学依据。生态系统监测、评价和模拟能够提供数据支持、阐明不同尺度生态系统过程和服务的动态特征和尺度变异性。 全球及环境变化生态学。全球及环境变化构成生态系统变化的驱动要素,生态系统变化也是全球及环境变化的组成部分,对全球及环境变化有一定的调节作用。生态系统过程和服务的研究是全球及环境变化生态学的重要基础,直接服务于全球及环境变化生态系统响应、适应和管理对策的研究,为国家应对全球变化、处理相关国际事务提供科学依据,同时也为土地利用和城市化、环境污染防治和环境管理提供决策支持。 生态系统恢复与恢复生态学。恢复生态学提供指

导管理干预的概念和操作性框架,从而对环境破坏进行修复。生态恢复活动的类型多种多样,从局地到区域、从社区自发的行为到多部门的联合行动,恢复模式上从单纯依靠自然力的自然修复到旨在加速或者改变生态系统恢复的过程和方向的生物和非生物干预。生态恢复的目标包括恢复退化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动态和服务,其长期目标是通过恢复与保护相结合,实现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 生物多样性保护。现代社会中的重大环境热点问题研究推动了保护生物学的发展,学科融合使得保护生物学正在发展成为保护科学。保护科学直接面向生物多样性保护,在生物多样性保护实践的推动下丰富和发展,同时也为生物多样性保护实践提供科学依据。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系统过程和功能的研究是保护科学的核心领域之一,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系统服务的研究为生物多样性保护社会经济支持系统的建立提供基础。 生态系统服务综合评估。生态系统服务的形成机制研究实际上对经典生态学中关于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系统功能,生态系统结构、过程与功能等科学问题进行了整合,而生态系统服务的评估又进一步将生态系统与人类社会的需求和福利相关联,从而为生态系统

中国陆地生态系统综合监测评价与决策支持系统-国家科技部

附件2: “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点项目 “中国陆地生态系统综合监测、评估与决策支持系统” 课题申报指南 随着我国人口增加和经济快速发展,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生态状况呈现出“整体恶化、局部改善”与“边治理边破坏”的总体格局,这种状况还将持续。对此,国务院极为重视,在2006年1月发布了《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中,把生态脆弱区域生态系统功能的恢复重建列为全国62个优先主题之一,并明确提出了构建生态系统功能综合评估和技术评价体系的任务。 为贯彻《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精神,全面提升我国陆地生态系统监测与评估的科技创新能力,推动我国生态环境的有效保护、恢复与建设,科技部决定启动“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中国陆地生态系统综合监测、评估与决策支持系统”研究重点项目。本项目旨在针对国家生态保护与修复对我国生态系统状况与变化科学信息的需求,建立中国陆地生态系统综合监测、评估与决策支持滚动运行系统,分析国家生态系统退化的时空特征及其发生与演化的驱动机制,客观评价重点脆弱生态恢复区生态建设工程的生态效益,提炼有效的生态系统优化管理模式,模拟未来变化情景,为国家和区域尺度的生态系统保护、恢复与优化管理决策提供有效的科学支持。 为了公开、公平、公正地选择课题承担单位,充分调动各有关部门、地方政府、企业、科研院所和大专院校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依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管理暂行办法》,特制定本《课题申请指南》。 现将本项目课题申报指南发布如下:

课题实施时间: 2006年10月—2010年10月。 课题1:生态系统综合监测与评估总体框架、指标体系和标准规范 在完成项目总体框架设计的基础上,建立生态系统综合监测与评估指标体系、生态补偿指标体系,制订相关技术流程和标准规范;在完成项目成果集成的基础上,完成中国陆地生态系统综合评估报告和决策咨询报告。 一、研究内容 (1)设计完成项目总体框架,编写实施方案和总体设计书 (2)针对全国和生态脆弱恢复典型区尺度,研究并建立生态系统综合监测与评估指标体系。其中,生态综合监测指标包括:遥感监测指标、台站长期观测指标、地面调查指标;生态综合评估指标包括:生态系统宏观结构评价指标、生态服务功能评价指标、生态系统健康状况评价指标、生态建设工程生态成效评价指标等。研究并建立生态补偿核定指标体系。 (3)在收集和分析国际、国家和行业数据标准规范的基础上,针对全国和生态脆弱恢复典型区尺度生态系统综合监测与评估,研究并制定数据标准规范。 (4)在收集和分析国内外生态系统综合监测与评估已有技术流程的基础上,制订技术流程规范。 (5)在完成项目成果集成的基础上,完成《中国陆地生态系统综合评估报告》专著,以及《中国陆地生态系统状况咨询报告》。 (6)负责对第1至第5课题全部技术设计的审定,数据源及数据分析中间成果的测定与评价,各类监测与评估模型的测试和评价,以及运行系统的测试和评价。 二、考核指标 (1)生态系统综合监测与评估指标体系 (2)生态补偿核定指标体系 (3)生态系统综合监测与评估数据标准规范 (4)生态系统综合监测与评估技术流程规范 (5)《中国陆地生态系统综合评估报告》 (6)《中国陆地生态系统状况咨询报告》 三、国拨课题经费

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生态系统退化

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第二章生态系统退化 生态系统:一定空间内生物成分(生物群体)和非生物成分(物理环境), 通过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相互作用和相互依存,所形成的一个功能单位。具有保持系统各组分成分稳定,能量和物质的输入与输出在较长时间内趋于相等,结构和功能处于相对稳定,在受到外来干扰时能自我调节并恢复到稳定状态的能力。 生态平衡是相对的动态平衡。当生态系统与外界发生直接或间接的联系时,都会受到来自外界的干扰。外界干扰在系统的耐受范围内时,由于生态系统自我调节并恢复的能力,既有可能恢复到原来的状态,也有可能达到新的平衡。当外界干扰强度过大或干扰时间过长时,生态系统内部的生物种类及数量将发生明显下降,使得生态系统的演替处于退化状态,简称生态退化。 自然因素造成的生态破坏称为第一环境问题,人为因素造成的破坏称为第二环境问题。 引起生态系统改变的重要因素: (1)间接驱动力: 1、人口的急剧增长,增加资源和环境的总消耗量; 2、人均收入的增加和生活水平的总体提高,增加了对自然资源的人均索取量; 3、妇女地位的提高、民主决策的加强、多方环境协议的制定等,使社会政治驱 动力作为影响决策的力量,向着有利于生态保护的方向发展; 4、人们的价值观、信仰和准则,影响人们的消费行为和环境认知价值,间接驱 动着生态系统的变化; 5、科学的进步与技术的发展在推动经济发展的同时,对生态系统产生正反两方 面的效应。技术进步,使大部分农产品的单位产量得到提高,也使砍伐森林的能力提高,海洋捕鱼的广度与深度加大,导致森林系统与海洋系统的破坏比以往更为广泛与迅速。 (2)直接驱动力:1、栖息地的被改变;2、过度开发;3、全球气候变暖。 第一节生态系统的基本概念 系统共性:1、具有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三大功能;2、具有自我调节的功能;3、生态系统是一种动态系统。 生态系统的非生物成分:1、太阳辐射(直射和散射);2、无机物质;3、有机物质;4、土壤。 生态系统的生物成分:1、生产者;2、消费者;3、分解者(又叫还原者)。 食物链:生物之间存在的捕食和被捕食的关系。 食物网:食物链相互交叉形成的复杂的捕食关系。某个环节(物种)缺失时,其他相应环节能起补偿作用

中国地质学会地质学史研究会1980年以来的学术活动及出版著作

中国地质学会地质学史研究会1980年以来的学术活动及出版著作 王鸿祯杨光荣 中国地质学会地质史研究会成立于1980年4月,其宗旨是促进地质学史研究;促进与中国地质学会所属其他组织的交流合作;组织有关地质科学史的论文、著作、文集,以及地质界杰出人物传记研讨和出版。自1982年在巴黎召开的第二十六届国际地质大会开始开展国际学术交流。研究会历届会长,秘书长名单如下: 1980——1986年会长夏湘蓉 秘书长郭鄂荣 1986——1989年会长王鸿祯 秘书长陶世龙 副秘书长孙荣圭王根元杨光荣1989——1993年会长王鸿祯 秘书长陶世龙 副秘书长孙荣圭杨光荣于洸石宝珩1993——1998 会长王鸿祯 副会长翟裕生于洸石宝珩 秘书长杨光荣 副秘书长刘炳义杜杨松陈宝国` 1998——会长王鸿祯 副会长翟裕生于洸石宝珩戴金星 秘书长杨光荣

副秘书长刘炳义陈宝国 一中国地质学会地质学史研究会年会活动` 1982年10月5-9日第一届年会在北京大学会召开。会议议题是中国古代和现代地质学的发展与哲学等问题。(《地质学史研究会通讯》,1982年第一号) 1983年11月20-30日第二届年会在南京大学召开。会议议题是中国古代及现代地质思想、中国现代地质早期史及对某些分支学科的回顾与展望。(《地质学史研究会通讯》,1983年第2号) 1984年11月19-20日第三届年会(中国历史、社会、技术和地球科学部门联合)在桂林召开。会议议题是明代徐霞客的科学思想及成就,中国古代的地球观、地理环境对人类社会的影响。(《地质学史研究会简讯》,1986年第1期) 1986年第四届年会(中国地质学会水文地质专业委员会联合举行)在安徽屯溪召开。会议议题是中国水文地质学的历史。(《地质学史通信》,1988年总第4期) 1987年第五届年会在北京大学召开。大会讨论了中国地质事业早期史,暨“纪念丁文江先生诞辰100周年及章鸿钊先生诞辰110周年。”(《地质学史通信》,1988年总第4期)国际地质科学史委员会通讯委员闻广教授于9月参加了在意大利举办的第13届国际地质学史研究会。 1988年10月31日-11月2日第六届年会在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召开,以中外抵制学术交流史为中心议题,同时举行谢家荣教授诞辰90周年纪念会。(《地质学史通信》,1989年第5期)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