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三防应急预案

三防应急预案

三防应急预案

1.1、总则

1.1.1目的

为了在发生安全事故或自然灾害、突发事件的紧急情况下,能迅速反应,做好防范措施和处理工作,将事故的危害降低到最低程度,保证项目部全体人员生命及财产的安全。根据业主及相关文件的精神,结合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特制定本预案。

1.1.2编制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2)《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

(3)《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

(4)《交通运输部公路交通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

(5)《浙江省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

(6)《浙江省防汛防旱应急预案》

(7)《浙江省防台风应急预案》

(8)《浙江省公路水运建设工程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

(9)国务院493号令《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

1.1.3适用范围

本三防应急预案适用xxx工程段整个项目施工。

1.1.4编制原则

(1)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科学决策,合理调度,不断提高“三防”工作现代化水平。

(2)“三防”工作坚持“防、避、抢”和“安全第一,预防为主,防抗结合、确保重点、统筹兼顾”的方针,以确保项目部全体员工生命财产安全作为“三防”的重要任务,坚持科学规划、全面防范、突出重点、综合治理、局部利益服从全

局利益的原则,立足于防大灾抗大灾。

(3)“三防”工作在上级相关部门统一领导、协调下,实行项目部一把手负责制及各部门、岗位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

(4)坚持依法“三防”实行全员参与,分工合作,最大限度减低灾难造成的损失。

1.1.5工作重点

组织危险地段、低洼地带、地质灾害路段的人员和物资转移,加固和拆除高空施工器具,做好临山便道、高边坡、桥梁、高空作业的“三防”工作,组织便道及物资运输通道的畅通保障工作,做好“三防”信息的发布和应急队伍的演练等工作。

1.2、组织指挥体系及职责

1.2.1组织机构

我标段“三防”工作领导小组如下:

1.2.2工作职责

(1)三防工作领导小组工作职责:加强对本项目“三防”工作的管理工作,明确“三防”工作职责,制订“三防”应急预案、落实好“三防”组织、人员、资金、器具等:按“三防”预案要求,及时发布“三防”信息,根据“三防”应急响应安排人员值班,准备抢险队伍和设备;做好启动应急预案,做好水上作业、高空作业、大型结构物、不良地质等高危险工作面的观察,根据情况做好低洼地、地质灾害易发地等危险地域的人员转移工作,加固和转移不安全地器具,确保机具安全。

(2)三防工作领导小组组长职责:李永忠全面负责指挥、协调项目部“三防”工作的抢险救援工作及日常的三防预案演练,负责三防工作中资金的审批。

(3)三防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职责:

①负责三防抢险过程中机械设备的组织及加固和转移不安全的器具确保机具安全。

②负责三防抢险工程中三防信息的及时发布,根据三防应急响应安排人员值班,准备抢险队伍和物资。对事故伤亡者送医院救治和善后处理工作,及其家属进行安抚工作,协助解决工伤保险的有关事宜。

③负责各施工点的检查和监控,及时发现隐患并进行处理。

(4)三防工作领导小组成员的职责:

①三防工作中所需资金的预算及复核并及时报组长审核。

②施工点安全监控及时发现隐患并整改,向项目总工进行汇报。

③三防工作中抢险物资的发放,根据李四军的安排落实应急响应值班人员及负责收集气象信息并进行发布。

④对机械设备的检查及安排,制定相关转移方案并交由杨凡平审批。

⑤根据抢险工作的需要及时采购抢险相关物资。

1.3、台风影响等级划分

按照台风影响范围及程度,分为四级:特别重大(Ⅰ级)、重大(Ⅱ级)、较大(Ⅲ级)、一般(Ⅳ级)。

1.3.1特别重大(Ⅰ级)

气象台发布台风紧急报告,预报强热带风暴、台风在柯桥区是登陆,或强台风、超强台风在福建宁德至浙江台州一带沿海登陆,严重影响本项目部施工。

1.3.2重大(Ⅱ级)

气象台发布台风警报和紧急报警,预报热带风暴在我市登陆,或强热带风暴、台风在福建福州以北至浙江台州以南登陆,或强台风、超强台风在福建厦门以北至浙江象山以南登陆,或强台风、超强台风紧擦我市沿海北上,严重影响我市。

1.3.3较大(Ⅲ级)

气象台发布台风紧急报告,预报热带风暴、强热带风暴、台风在福建福州以南登陆或紧擦我市沿海北上,或强台风、超强台风在福建厦门以南、浙江宁波以北登陆影响我市程度较重。

1.3.4一般(Ⅳ级)

气象台发布台风消息,预报热带风暴、强热带风暴、台风、超强台风在东经125度以南转向,对我市影响较小。

1.4、预防预警机制和应急响应

1.4.1预防预警信息

(1)预防预警信息通报

项目部三防工作领导小组派专人负责收集气象信息,当气象部门预报有汛潮和接到指挥部通知时,及时向三防工作领导小组通报,三防工作领导小组接到相关信息后及时向项目部全体人员发布预报信息,同时三防工作领导小组召开紧急会议,布置相关预防工作。

(2)交通设施信息报告

三防工作领导小组收到暴雨和涝情信息,根据实际情况,采取合理的措施及时对处于第低洼的工棚、机械、人员进行转移,并对生活去、办公区及各施工

点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并将检查结果上报指挥部。

1.4.2预防预警应急响应

(1)预防预警应急准备工作

思想准备:项目部加强“三防”只是宣传,提高项目全体人员的“三防”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做好防大灾抗大灾的思想准备。

组织准备:建立健全的三防工作组织体系,成立三防工作领导小组将“三防”工作责任人,成立应急救援抢险小组,在出现灾害天气时能迅速投入到抢险救灾工作中。

工程准备:对桥梁施工、路基施工过程中的水上、高空作业等危险性较大的施工采取合理、高效的预防措施,并对存在隐患的部位进行加固及封闭。对较高的施工机械、设施进行加固处理,并对低洼地带的作业人员机械进行转移。

预案准备:加强对“三防”的物资准备和储存,应用于抢险的机械、器具及劳保用品及沙袋、砂石等物资需要进行必要的补充储备。

通信准备: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对“三防”信息报送渠道进行保障准备,保证信息通畅。

前期准备:对“三防”的组织、预按、物资、抢险队伍、信息报送渠道等情况进行检查,及时发现问题,进一步明确职责、限期整改。专人收集台风、大风和大雨信息预报,公告并作详细记录,及时通报有关人员。

(2)台风暴潮预警应急响应

①接到气象部门台风警报和指挥部台风预警,项目部“三防”工作领导小组立即启动“三防”应急预案,并迅速将预警信息传达给项目部全体人员。

②按“三防”应急预案,加强人员值班,密切关注台风动向,保持通讯联络畅通,确保信息上情下达。

③组织人员和物资转移,加固工地设施。

(3)Ⅳ级台风应急响应制度

①Ⅳ级应急响应

项目部启动应急预案,关注上级的台风信息,加强值班,保证信息通畅,重点做好水上及高空危险点作业人员的安保工作。

②Ⅲ级应急响应

项目部启动应急预案,落实值班人员,及时上报防抗台信息;加强对工程脚手架、施工便桥、活动板房的安全防护,做好将简易工棚、低洼地带、不良地质影响区域的人员、资料、物资和机械设备扯至安全地带准备;落实抢险物资和机具设备,安排好抢险救灾人员。

③Ⅱ级应急响应

项目部全体人员进入临战状态,及时上报防抗台信息;简易工棚、低洼地带、不良地质影响区域的人员、资料、物资和机械设备做好撤离准备,并落实撤离地点和工具,妥善安排撤出人员生活;对水上作业、高空作业、大型结构作业、不良地质等高危险工作面的情况进行巡查,发现问题及时向上级部门汇报;落实抢险物资和机具设备,安排好抢险救灾人员。

④Ⅰ级应急响应

全体员工进入临战状态,昼夜值班,及时上报报防抗台信息;安排地点和交通工具及时将简易工棚、低洼地带、不良地质影响区域的人员、资料、物资和机械设备撤出,妥善安排撤出人员生活,落实人员对水上作业、高空作业、大型结构作业、不良地质等高危险工作面的情况进行全程观察,发现问题及时向上级部门汇报;工程一律停止施工,安排抢险救灾突击队、抢险机具和物资处于战斗状态。

1.4.3抢险救援

灾情发生后项目部根据灾情发生情况,及时投入抢险队伍和必要的机具,抢救人员及受损的物资和机具,对受损工程结构采取紧急加固,已抑制灾情的进一步扩大,将灾害带来的损失降低到最低程度

1.4.4应急结束

当灾害得到有效控制时,项目部根据实际情况宣布应急结束。

1.4.5灾情报告

(1)灾情报告失效

①遇Ⅲ、Ⅳ级台风影响应急响应和防汛防洪警报:立即启动报告程序,每隔12小时电话或者书面报告抢险准备工作落实情况和当时灾情状况

②遇Ⅰ、Ⅱ级台风影响应急响应:进入Ⅰ、Ⅱ级应急响应后,每小时报告一次台风、潮水情况,必要时书面报告。

③灾情过后:第一次书面报告灾情情况当在灾情过后6小时以内,没有受损失也要电话报告平安,并做好电话记录;灾情过后12小时以内,要第二次书面报告受损情况,以补第一次遗漏,如与第一次损失相当,也应电话告知;灾情过后24小时以内,要基本确定整个受灾损失情况,第三次准确报告数字,如与前两次相同,也应电话报告;灾情过后的连续三天,即48小时、72小时内,要相继书面或电话报告受灾情况,以便进一步核准受灾数字。

(2)灾情报告程序和内容

①报告渠道:项目部根据实际的损失情况向项目指挥部和监理办报告。

②报告内容:受灾损失、抢险救灾和灾后生产恢复等情况。

③接到Ⅰ—Ⅲ应急响应命令后,每隔12小时电话或者书面报告抢险工作落实情况和当时灾情状况。

1.5、宣传、培训和演练

宣传

项目部“三防”工作领导小组要加强“三防”知识宣传,提高全体员工的应急管理能力。

培训

项目部三防工作领导小组根据实际情况在每年汛期来临前组织全体员工进行三防工作培训。

演练

(1)项目部“三防”工作领导小组定期应组织不同类型的应急演练,以检验、完善和强化应急准备和应急响应能力。

(2)应急救援队伍必须针对本项目可能出现的险情进行应急演练。

1.6、施工保证措施

1)生活临建,加紧施工排水渠保障雨季来临排水通畅。

2)雨季施工中排水沟在便道内侧,外侧可用袋装土设置挡土墙,边坡必要时用塑料布覆盖。

3)雨季开挖基便道时,开挖边坡,挖出的土方及时运走,不得对在便道两侧。

4)雨季施工的排水沟,采取分段开挖,分段施工,严禁一次性大开挖破坏表土,雨季前施工项目施工完毕后及时进行土方回填,若遇下雨,应及时疏通排水沟。

5)对桥墩、便道经常进行检查、加固,维修;疏通排水沟,暴雨来临时如发现渗水,堵塞、冲垮的地方要及时组织抢险,一面地基遭雨水浸泡下陷。

6)承台、墩身、盖梁、钢筋砼施工,在雨后必须清除摸板或钢筋骨架内的泥砂和砼面上的杂物后,再进行施工。在雨季中,若钢筋锈蚀严重,在下料使用前必须将表面锈皮清除干净,必要时,应对钢筋配制场地的钢筋采取遮护措施。

7)砼浇筑过程中,如遇大雨,应采取临时遮盖措施,防止雨水对砼造成冲刷,该作业点完成后,应停止浇筑作业,尽量避免雨天进行砼的浇筑。

1.7、雨季施工安全保证措施

1)台风暴雨汛期到来之前应做好以下准备工作

在台风暴雨汛期到来之前,施工现场临建设施、机械均进行修缮和加固,防洪、防汛器材及早准备。

2)露天怕潮湿的材料、设备应搭设防雨喷。

3)现场堆放的水泥,必须堆放在防水、排水良好的库房内,地面用20*20cm 方木及架板架空铺设,且高出周围地面250mm。

4)架设电源线路在金属脚手架上架设时,应设木横担,碘钨灯用木竿固定在脚手架。

5)雨季来临之前,由机材部门组织相关部门、项目负责对施工现场的电焊机、电箱、等用电机具进行检查,并做好记录。

6)夏季、雨季前应做好防风、防雨、防洪、防火、防暑降温等准备工作。

7)暴雨、大风、防洪、汛期后,应对临建设施、机电设备、电源线路、缆风绳、卷扬机地锚等进行检查并及时修理加固,有严重危险的应立即排除险情。

8)现场施工便道以及跳板和走道,应及时清除积水及采取防滑措施。

9)遇有大风或恶劣气候时,应停止高处作业。

10)雨天工作,起重机械应保持良好视线并防止起重机各部制动器受潮失效,工作前应检查各部制动器并进行试吊,确认可靠后方可进行工作。

11)电焊机、电箱等均必须可靠接地,接地电阻不得大于4欧姆,电焊机不得多台串联接地。

12)雨季施焊时,应垫以木板或采取其他防止触电的措施,并设监护人,施焊人员戴绝缘手套、穿绝缘鞋,严禁冒雨作业。

13)采用潜水泵时,严禁任何人进入被排水的坑、池内,进入池、坑内工作时,必须切断潜水泵的电源。

14)电源线路严禁一闸多用,私拉乱接,非专业电工严禁接电。

1.8、防台风暴雨、防洪、防汛应急措施

1)当接到台风暴雨、防洪、防汛预报时,及时组织有关人员进行一次全面的安全检查,重点检查栈桥、平台施工点大型机械有没有危险,是否需进行加固,活动方是否已全面进行加固,居住在活动房的员工是否需搬迁转移。

2)对于易坍塌的临时附属工程,便道和山坡等构筑物采取加固措施。如采用锚固、拉结缆风绳或清理、转移等方法进行。公棚、活动房受风较大有坍塌可能时应及时转移物质和人员。

4)停止高空作业、及起重吊装作业等影响施工安全作业。

5)与气象部门保持工作联系注意台风、洪潮、汛的动态。

6)安排人员值班巡逻

7)仓库储备防台风物资(包括:麻绳、手拉葫芦、钢丝绳、绳锁仔、雨具、应急灯等)并保持良好的状态;

8)做好防洪、防汛准备工作(如沙袋、雨具、排水设施)。

9)密切留意广播电视新闻报纸等媒体上的气象预报信息外,多方收集当地

有关洪水的信息并及时向事故应急救援指挥部、业主等上报主管部门汇报。

1.9、台风、暴雨、潮汛、洪水过后做好以下工作

1)暴雨、洪水、大风前后,均应对施工现场的缆风绳、用电线路、用电机具等进行仔细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经专项检查,确认安全后,才能继续作业。

2)对临时用电设施、电箱、电路必须进行仔细检查,绝缘应良好,线路完好,才能送电。

3)对活动板房、漏电的地方应及时修补。

4)对损坏的排水设施进行修复

5)召开会议,总结灾情及抢险抗洪抢险经验,并向上级主管部门、业主汇报受灾及损失情况。

1.10、应急抢险机构、人员联系电话及应急物资

通讯录

应急物资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