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上海初三数学锐角三角函数

上海初三数学锐角三角函数

上海初三数学锐角三角函数
上海初三数学锐角三角函数

第五讲 锐角三角函数

【问题探索】

一般地,如果锐角A 的大小确定,我们可以作出无数个以A 为一个锐角直角三形(如图),那么图中:

?===2

2

2111AC C B AC C B AC BC 成立吗? (1)当∠A 变化时,上面等式仍然成立吗?

(2)上面等式的值随∠A 的变化而变化吗?

【新课引入】

由前面的探索可以看出:如果一个直角三角形的一个锐角的大小确定,那么这个锐角的对边与这个角的邻边的比值也确定。

这个比值反映了斜边相对于这角的邻边的倾斜程度,它与这个锐角的大小有着密切的关系。

1、在直角三角形中,我们将∠A 的对边与它的邻边的比称为∠A 的正切,记作 tanA 即:

b

a

A A A =∠∠=

的邻边的对边tan

同理:当直角三角形的一个锐角的大小已确定时,它的对边与斜边的比值__________;它的邻边与斜边的比值___________。

2、如图,在Rt △ABC 中,∠C =90°,我们把锐角∠A 的对边a 与斜边c 的比叫做∠A 的______,记作________,即:sinA =________=________.

3、如图,在Rt △ABC 中,∠C =90°,我们把锐角∠A 的邻边b 与斜边c 的比叫做∠A 的______,记作=_________,即:cosA=______=_____。

(你能写出∠B 的正弦、余弦的表达式吗?)试试看____________________. 思考:

你能分别说出30°、45°、60°角的三角函数值吗?并填写下表:

【总结归纳】

1、牢记三角函数的概念,紧紧抓住直角三角形,勤快画图,是解答三角函数题的关键;

2、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只要记住两个三角板的各边比值(如图),严格按照三角函数的定义,即可心算推出。

C C 1 C 2

【精选例题】

(一)锐角三角函数的概念

例1、(1)在Rt △ABC 中,各边都扩大5倍,则角A 的三角函数值( ) A .不变 B .扩大5倍 C .缩小5倍 D .不能确定 (2)Rt △ABC 中,∠C=90°,cosA=3

5

,AC=6cm ,那么BC 等于( ) A .8cm B .

24cm 5 C.18cm 5 D.6cm 5

(3)菱形ABCD 的对角线AC=10cm ,BC=6cm ,那么tan

2

A

为( ) A .35 B .45

C

解析:

(1)角A 的三角函数值都是两条边的比值,根据分式的基本性质——分式的分子、分母同时乘以或除以同一个不为0的数(或整式),分式的值不变,而Rt △ABC 各边都扩大5倍——倍数一样,因此两边比值也不变。故选A ; (2)画直角三角形草图,根据cosA=AC AB 可知,63

5

AB =,可求AB=10,再用勾股定理求得BC=8。故选A ;

(3)画菱形ABCD ,根据菱形“对角线互相垂直平分”、“每一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可知两对角线把菱形分成四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根据正切函数的定义即可求出tan 2A =3

5

。故选A 。 前思后想:

解答锐角三角函数题时,要把握几点:解题必画图,概念记心中,定要找直角,没有就构造。 牛刀小试:

1.在Rt △ABC 中,如果各边长度都扩大3倍,那么锐角A 的各个三角函数值 ( ) A .都缩小1

3

B .都不变

C .都扩大3倍

D .无法确定

2.如图,在正方形网格中,直线AB .CD 相交所成的锐角为α,则sinα的值是( ) A.34

B.

43 C. 35 D. 45

3.直角三角形纸片的两直角边长分别为6,8,现将ABC △如图那样折叠,使点A 与点B

重合,折痕为DE ,则tan CBE ∠的值是( )

A .

247

B

C .

724 D .1

3

A B

C

D

4. 在Rt △ABC 中,∠ACB=90°,sinB=2

7

则cosB= .

5.在△ABC 中,AB=AC=5,BC=8,则tanB= . 答案:

1.B ; 2. C ; 3. C ;

4. 5. 34

(二)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

例2 计算下面各式:

①2

3tan303cos 302sin30?

?-?

②2222cos60tan 45cos 45tan 30tan 30-?+?+??+? 解析:

2

3tan303cos 302sin30?

?-?

3

②2

22

2cos60tan 45cos 45tan 30tan 30-?+?+??+?

2

121?++=34 前思后想:

关于三角函数的计算题,要先代入(代入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再求值。记住三角函数值最关键。

例3. 已知∠A 是锐角,且

A 等于( ) A .30°

B .45°

C .60°

D .75°

解析:

根据对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的记忆——sin60°

A=60°,故选C 。 前思后想:

对于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要相当熟练,做到“倒背如流”——既能顺推,又能倒推。 牛刀小试:

1.计算:(1

)104sin 60(2)2008)-?+-- (2)2tan 604sin30cos45+? 2.已知α为锐角,当

2

1tan α

-无意义时,求tan(α+15°)—tan(α-15°)的值。

6

8

C

E

A

B

D

3.21θ=,则θ= ,

4.在△ABC 中,若2|tan 1|cos )0A B -+=,则∠C 的度数为 .

5. 在△ABC 中,若│sinA—12

│+cosB )2=0,则∠C=_______度. 答案:

1.(1)104sin 60(2)2008)-?+--=41

2

—1=12;

(2)2tan 604sin30cos45+?=2+412?2.

2

1tan α

-无意义,∴tan α=1,=45α∴?

∴ tan(α+15°)—tan(α-15°)=tan60°—tan30°。

3.

21θ=,∴tan2θ230θ∴=?,15θ∴=?。

4.2|tan 1|cos )0A B -+=,∴tan 1A =,cos B =

,∴∠A=45°,∠B=30°,∴∠C=105°。

5.│sinA—12

│+—cosB )2=0,∴sinA=12,。

∴∠A=30°,∠B=30°,∴∠C=120°。

(三)锐角三角函数的大小比较

1、当角度在0°~90°间变化时,

正弦值随着角度的增大(或减小)而增大(或减小)

余弦值随着角度的增大(或减小)而减小(或增大) 正切值随着角度的增大(或减小)而增大(或减小) 2、当角度在0°<α<90°间变化时,

0cosα>0.

当角度在0°<α<90°间变化时, tanα>0.

例4.(1 )。

A .1 1 1- D.1 (2)当锐角α>30°时,则cosα的值是( )

A .大于12

B .小于12

C D 解析:

(1)

tan 301?-

∴就要讨论tan30°—1的正负性

tan30°<1,∴ tan30°—1<0,

∴1)1 故选A

(2)因为cos30°,且当0°<α<90°时,cos α随着α的增大而减小,所以锐角α>30°时,

cos α。故选D 前思后想:

可以根据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总结正弦、余弦和正切值随角度的变化而变化情况,也可以总结在某个范围内正弦与余弦的大小情况,以及正切值与1的大小情况。 牛刀小试:

1.用不等号“>”或“<”连接:sin50°________cos50°。

2.已知30°<α<β<90°cos 1cos βα-= 。

3.若太阳光线与地面成α角,30°<α<45°,一棵树的影子长为10米,则树高h 的范围是( )(取7.13=)

A 、3<h <5

B 、5<h <10

C 、10<h <15

D 、h >15 4.若0°<α<45°,则下列各式中正确的是( )

A.sin α>cos α

B.cos α>sin α

C.tan α>1

D.tan α>tan -1α 答案:

1.因为sin45°=cos45°,角度增加,正弦增大,而余弦减小,所以,填“>”号; 2.因为“余弦值随着角度的增大(或减小)而减小(或增大)”且30°<α<β<90°, 所以cos β—cos α<0,cos β—cos30°<0,1—cos α>0,

∴)

c 1c o s

βα-+-

=cos α—cos β——cos β)+1—cos α

=1

3.h=10tan α,且30°<α<45°,∴

10h <<,故选B 。 4.因为“正弦值随着角度的增大(或减小)而增大(或减小)余弦值随着角度的增大(或减小)而减小(或增大)”,且“sin45°=cos45°”,“0°<α<45°”,故选B 。

(四)互余的两个角的三角函数

sin(90°-α)=cos α, cos(90°-α)=sinα, 例5. 若sin28°=cosα,则α=________. 解析:

因为“cos(90°-α)=sinα”,所以α=90°—28°=62°. 前思后想:

sin(90°-α)=cos α, cos(90°-α)=sinα这两个公式可记可不记,直接用公式计算比较方便,也可以根据概念在直角三角形中求它互余的角的三角函数。 牛刀小试:

1.sin60°=cos_____=______;cos60°=sin________=________. 2.已知tan α=1(0°≤α≤90°)则0cos(90)α-= 。 3.若001

sin(90),cos(90)2

αα-=-则=_____.

4.在Rt △ABC 中,∠C=90°,∠A ,∠B ,∠C 的对边分别为a ,b ,c ,?根据勾股定理有公式a 2+b 2=c 2,根据三角函数的概念有sinA=

a c ,cosA=

b c

,sin 2

A+cos 2

A=2222222

a b a b c c c ++==1,sin cos A A =a c ÷b c =a

b

=tanA ,?其中sin 2A+cos 2A=1,sin cos A A =tanA 可作为公式来用.例如,△ABC 中,∠C=90°,sinA=45

,求cosA ,tanA 的值.

解法一:∵sin 2A+cos 2A=1; ∴cos 2A=1-sin 2A=1-(

45)2=9

25

. ∴cosA=

35,tanA=sin cos A A =45÷35=4

3

. 解法二:∵∠C=90°,sinA=4

5

. ∴可设BC=4k ,AB=5k . 由勾股定理,得AC=3k .

根据三角函数概念,得cosA=

3

5

,tanA=43.

运用上述方法解答下列问题:

(1)Rt △ABC 中,∠C=90°,sinA=

3

5

,求cosA ,tanA 的值;

(2)Rt △ABC 中,∠C=90°,,求sinA ,tanA 的值; (3)Rt △ABC 中,∠C=90°,tanA=1

2

,求sinA ,cosA 的值; (4)∠A 是锐角,已知cosA=15

17

,求sin (90°-A )的值. 答案:

1.cos30°;sin30°,12;

2.tan α=1(0°≤α≤90°),45α∴=?,∴0cos(90)α-。

3.

01sin(90)2α-=

,9030α∴?-=?,

0cos(90)cos30α∴-=?= 4.(1)∠C=90°,sinA=3

5

∴可设BC=3k ,AB=5k .由勾股定理,得AC=4k .

根据三角函数概念,得cosA=4

5

,tanA=34.

(2)∠C=90°,.∴可设AC=,AB=5k .

由勾股定理,得.根据三角函数概念,得,tanA=12.

(3)∠C=90°,tanA=12

. ∴可设BC=k ,AC=2k .

由勾股定理,得.根据三角函数概念,得,. (4)sin (90°—A )=cosA=

15

17

.

(五)三角函数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应用

例6. 如图,角α的顶点在直角坐标系的原点,一边在x 轴上,?

另一边经过点P (2,),求角α的三个三角函数值. 解析:

P (2,,∴OP=4,∴sin αcos α=12,tan α。

前思后想:

F

E

D

C

B

A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求直线与x 轴夹角的三角函数值,过直线上的点作x 轴的垂线段,与x 轴和直线一起构成直角三角形,根据该点的横坐标和纵坐标可以求出该三角形的三边长度,从而求出三角函数值。 牛刀小试:

1.点()sin 60,cos60M -??关于y 轴对称的点的坐标是

2.已知锐角α的终边经过点P (x ,2),点P 到坐标原点的距离r =13 ,则sin α= ,cos α= .

3.(此题为补充题,用到一元二次方程的根与系数关系) 如图,点A (tanα,0),B (tanβ,0)在x 轴的正半轴上,点A 在点B 的左边,α、β是以线段AB 为斜边、顶点C 在x 轴上方的Rt △ABC 的两个锐角; (1)若二次函数y=-x 2-

2

5

kx+(2+2k -k 2)的图象经过A 、B 两点,求它的解析式。

(2)点C 在(1)中求出的二次函数的图象上吗?请说明理由。 答案:

1.M

(12),∴它关于y

12); 2.根据画图,由勾股定理可求x=3,所以sin α

,cos α

3.(1)在直角三角形ABC 中,由于∠α+∠β=90°,因此tanα?anβ=1,而A 、B 是抛物线与

x 轴的交点,根据韦达定理可得出tanα?tanβ=-(2+2k-k2)=1,据此可求出k 的值,然后根据tanα+tanβ>0,将不合题意的k 值舍去,即可求出抛物线的解析式.

(2)本题的关键是求出C 点坐标,根据(1)可求出tanα、tanβ的值,以及A 、B 的坐标,过C 作CD ⊥AB ,可在直角三角形ACD 中,用tanα和CD 表示出AD ,同理可表示出BD 的长,根据A 、B 的坐标可得出AB 的长,根据AD+BD=AB 即可求出CD 的长,进而可求出AD 和OD 的长,即可得出C 点坐标,代入抛物线的解析式中进行判断即可.

【课后作业】

1.如图,菱形ABCD 中,点E 、F 在对角线BD 上,BE=DF=1

4

BD ,

若四边形AECF 为正方形,则tan ∠ABE=_________. 2.计算2sin30°+2cos60°+3tan45°=_______.

3.在Rt△ABC中,∠C=90°,下列式子不一定成立的是()A.sinA=sinB B.cosA=sinB C.sinA=cosB D.∠A+∠B=90°4.已知△ABC中,∠C=90°,AB=13,AC=5,则tanA=______.

5.已知等腰△ABC中,AB=AC=13,BC=10,求底角∠B的三种三角函数值.6.如果∠α是等边三角形的一个内角,那么cosα的值等于()

A.1

2

B

C

D.1

7. 如图,已知⊙O的半径为1,AB与⊙O相切于点A,OB与⊙O交于点C,CD⊥OA,垂足为D,则cos∠AOB的值等于()

A.OD

B.OA

C.CD

D.AB

8.在△ABC中,若│sinA-1│+

)=0,则∠C=_______度.

9.△ABC中,若

,则∠C=_______.

10.计算下列各题.

(1)sin230°+cos245°

sin60°·tan45°;

(2)

22

1

cos30cos60

tan60tan30

-

?+?

???

+tan60°

11.在△ABC中,若∠A,∠B满足│sinA

(cosB-1

2

)2=0,则△ABC是()

A.等腰非等边三角形B.等边三角形C.直角三角形D.钝角三角形12.求下列各式的值:

(1)2sin30°-3cos60°+tan45°;(2)cos270°+cos45°·sin45°+sin270°;

(3)3tan30°-2tan45°+2cos30°;(4)2cos30°+5tan60°-2sin30°。

13. 已知cosα<0.5,那么锐角α的取值范围是()

A.60°<α<90° B.0°<α<60° C.30°<α<90° D.0°<α<30°

14. 若α

=。

15. 计算200020

sin27sin42cos48sin63

+-+=。

16. 若0°<α<45°,下列不等式中正确的是()(A)cosα

(C)sinα

17. 开放探索题:O D

C

B

A

(1)如图,锐角的正弦值和余弦值都随着锐角的确定而确定、变化而变化. 试探索随着锐角度数的增大,它的正弦值和余弦值变化的规律.

(2)根据你探索到的规律,试比较18°,34°,50°,62°,88°,这些锐角的正弦值和余弦值的大小.

(3)比较大小(在空格处填“>”、“<”或“=”) 若?=45α,则αsin ______αcos ; 若?<45α,则αsin ______αcos ; 若α>45°,则αsin ______αcos .

(4)利用互为余角的两个角的正弦和余弦的关系,试比较下列正弦值和余弦值的大小:

sin10°、cos30°、sin50°、cos70°.

18.如图,在直角坐标系中,将矩形OABC 沿OB 对折,使点 落在1A

处,已知OA =1AB =,则点1A 的坐标是( )

A.32?????,

B.3?

????

C.32? ?

?

D.12? ?

?

答案:

1.1

2; 2. 5; 3. A ; 4.

125; 5. sinB=1213,cosB=513,tanB=12

5

; 6. A ; 7. A ; 8. 60°; 9. 105°; 10. (1

)34(2

)1

3

11. B ;

12. (1)1

2,(2)32

,(3

)2,(4

)1; 13. A ; 14. 1-sin α; 15. 1; 16. C ;

17. (1)sin α随着α的增大而增大;cos α随着α的增大而减小;

(2)sin18°cos34°>cos50°>cos62°>cos88°; (3)=,<,>; (4)sin10°

A 1

B 2

B 3

B 1

C 2C 3

C 图(1)

1B 2

B 3

B A

C

图(2)

初三数学二次函数知识点总结及经典习题含答案

初三数学 二次函数 知识点总结 一、二次函数概念: 1.二次函数的概念:一般地,形如2y ax bx c =++(a b c ,,是常数,0a ≠)的函数,叫做二次函数。 这里需要强调:和一元二次方程类似,二次项系数0a ≠,而b c ,可以为零.二次函数的定义域是全体实数. 2. 二次函数2y ax bx c =++的结构特征: ⑴ 等号左边是函数,右边是关于自变量x 的二次式,x 的最高次数是2. ⑵ a b c ,,是常数,a 是二次项系数,b 是一次项系数,c 是常数项. 二、二次函数的基本形式 1. 二次函数基本形式:2y ax =的性质: a 的绝对值越大,抛物线的开口越小。 2. 2y ax c =+的性质: 上加下减。 3. ()2 y a x h =-的性质: 左加右减。 4. ()2 y a x h k =-+的性质: a 的符号 开口方向 顶点坐标 对称轴 性质 0a > 向上 ()00, y 轴 0x >时,y 随x 的增大而增大;0x <时,y 随 x 的增大而减小;0x =时,y 有最小值0. 0a < 向下 ()00, y 轴 0x >时,y 随x 的增大而减小;0x <时,y 随x 的增大而增大;0x =时,y 有最大值0. a 的符号 开口方向 顶点坐标 对称轴 性质 0a > 向上 ()0c , y 轴 0x >时,y 随x 的增大而增大;0x <时,y 随x 的增大而减小;0x =时,y 有最小值c . 0a < 向下 ()0c , y 轴 0x >时,y 随x 的增大而减小;0x <时,y 随x 的增大而增大;0x =时,y 有最大值c . a 的符号 开口方向 顶点坐标 对称轴 性质 0a > 向上 ()0h , X=h x h >时,y 随x 的增大而增大;x h <时,y 随x 的增大而减小;x h =时,y 有最小值0. 0a < 向下 ()0h , X=h x h >时,y 随x 的增大而减小;x h <时,y 随x 的增大而增大;x h =时,y 有最大值0.

初三数学上册《 二次函数》

21.1二次函数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以实际问题为例理解二次函数的概念,并掌握二次函数关系式的特点. 【过程与方法】 能够根据实际问题熟练地列出二次函数的关系式,并求出函数的自变量的取值范围.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联系学生已有知识,让学生积极参与函数的学习过程,使学生体会函数的思想. 重点难点 【重点】 二次函数的概念. 【难点】 能够根据实际问题熟练地列出二次函数的关系式,并求出函数的自变量的取值范围. 教学过程 一、问题引入 1.一次函数和反比例函数是如何表示变量之间的关系的? [一次函数的表达式是y=kx+b(k≠0),反比例函数的表达式是y=(k≠0)] 2.如果改变正方体的棱长x,那么正方体的表面积y会随之改变,y和x之间有什么关系? (正方体的表面积y与棱长x之间的关系式是y=6x2.)

3.物体解放下落的距离s随时间t的变化而变化,s与t之间有什么关系?(下落的距离s随时间t变化的关系式是s=gt2.) 上面问题2、3中变量之间的关系可以用哪一种函数来表示?这种函数有哪些性质?它的图象是什么?它与以前学过的函数、方程等有哪些关系? 这就是本节课要学习的二次函数.(教师板书课题) 二、新课教授 师:我们再来看几个问题. 问题1某水产养殖户用长40m的围网,在水库中围一块矩形的水面,投放鱼苗.要使围成的水面面积最大,则它的边长应是多少米? 这个问题首先要找出围成的矩形水面面积与其边长之间的关系.设围成的矩形水面的一边长为x m,那么,矩形水面的另一边长应为(20-x)m.若它的面积为 Sm2,则有S=x(20-x)=-x2+20x. 问题2有一玩具厂,如果安排装配工15人,那么每人每天可装配玩具190个;如果增加人数,那么每增加1人,可使每人每天少装配玩具10个.问增加多少人才能使每天装配玩具总数最多?玩具总数最多是多少? 设增加x人,这时,共有(15+x)个装配工,每人每天可少装配10x个玩具,因此,每人每天只装配(190-10x)个玩具.所以,增加人数后,每天装配玩具总数y可表示为 y=(190-10x)(15+x)=-10x2+40x+2 850. 这两个问题中,函数关系式都是用自变量的二次式表示的. 二次函数的定义:大凡地,形如y=ax2+bx+c(a、b、c是常数,a≠0)的函数叫做二次函数.其中,x是自变量,a叫做二次项的系数,b叫做一次项的系数,c叫做常数项. 二次函数的自变量的取值范围大凡都是全体实数,但是在实际问题中,自变量的取值范围应使实际问题有意义.如问题1中,0

最新浦东新区初三数学一模试卷加答案(精准校对完整版)

浦东新区2016年一模数学试卷(含答案详解) (总分150) 2016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题4分,满分24分) 1.如果两个相似三角形对应边之比是1:4,那么它们的对应边上的中线之比是( ) A. 1:2 B. 1:4 C. 1:8 D. 1:16 2.在Rt △ABC 中,∠C=90°,AB=5,BC=4,则sinA 的值为( ) A. B. C. D. 3.如图,点D 、E 分别在AB 、AC 上,以下能推得DE//BC 的条件是( ) A. AD:AB=DE:BC ; B. AD:DB=DE:BC ; C. AD:DB=AE:EC ; D. AE:AC=AD:DB. 4.已知二次函数y=ax 2+bx+c 的图像如图所示,那么a 、b 、c 的符号为( ) A. a <0,b <0,c >0; B. a <0,b <0,c <0; C. a >0,b >0,c >0; D. a >0,b >0,c <0. 5.如图,Rt △ABC 中,∠ACB=90°,CD ⊥AB 于点D ,下列结论中错误的是( ) A. AC 2=AD ·AB ; B. CD 2=CA ·CB ; C. CD 2=AD ·DB ; D. BC 2=BD ·BA. 6.下列命题是真命题的是( ) A. 有一个角相等的两个等腰三角形相似; B. 两边对应成比例且有一个角相等的两个三角形相似; 34 35 45 43 B A

C. 四个内角都对应相等的两个四边形相似; D. 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成比例的两个直角三角形相似.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题4分,满分48分) 7.已知,那么 . 8.计算: . 9.上海与杭州的实际距离约200千米,在比例尺1:5000 000的地图上,上海与杭州的图上距离约厘米. 10.某滑雪运动员沿着坡比为1:的斜坡向下滑行了100m,则运动员下降的垂直高度是米. 11.将抛物线y=(x+1)2向下平移2个单位,得到新抛物线的函数解析式是 . 12.二次函数y=ax2+bx+c 的图像如图所示,对称轴为直线x=2,若此抛物线与x轴的一个交点为(6,0),则抛物线与x轴的另一个交点坐标是 . 13.如图,已知AD是△ABC的中点,点G是△ABC的重心,,那么用向量表示向量 为 . 14.如图,在△ABC中,AC=6,BC=9,D是△ABC的边BC上的点,且∠CAD=∠B,那么CD的长是 . 15.如图,直线AA 1//BB 1 //CC 1 ,如果 ,AA 1 =2,CC 1 =6,那么线段BB 1 的长为 . x y = 1 3 x x+y = 1 3 3 AB = a a AB BC = 1 3 AG

(完整版)初三数学二次函数所有经典题型

初三数学二次函数经典题型 二次函数单元检测 (A) 姓名___ ____ 一、填空题: 1、函数2 1 (1)21m y m x mx +=--+是抛物线,则m = . 2、抛物线2 23y x x =--+与x 轴交点为 ,与y 轴交点为 . 3、二次函数2 y ax =的图象过点(-1,2),则它的解析式是 , 当x 时,y 随x 的增大而增大. 4.抛物线2)1(62 -+=x y 可由抛物线262 -=x y 向 平移 个单位得到. 5.抛物线342 ++=x x y 在x 轴上截得的线段长度是 . 6.抛物线() 422 2-++=m x x y 的图象经过原点,则=m . 7.抛物线m x x y +-=2 ,若其顶点在x 轴上,则=m . 8. 如果抛物线c bx ax y ++=2 的对称轴是x =-2,且开口方向与形状与抛物线 相同,又过原点,那么a = ,b = ,c = . 9、二次函数2 y x bx c =++的图象如下左图所示,则对称轴是 ,当函数值0y <时, 对应x 的取值范围是 . 10、已知二次函数2 1(0)y ax bx c a =++≠与一次函数2(0)y kx m k =+≠的图象相交于点 A (-2,4)和 B (8,2),如上右图所示,则能使1y 2y >成立的x 的取值范围 . 二、选择题: 11.下列各式中,y 是x 的二次函数的是 ( ) A .2 1xy x += B . 2 20x y +-= C . 2 2y ax -=- D .2 2 10x y -+= 2 2 3x y -=

12.在同一坐标系中,作2 2y x =、2 2y x =-、2 12 y x = 的图象,它们共同特点是 ( ) A . 都是关于x 轴对称,抛物线开口向上 B .都是关于y 轴对称,抛物线开口向下 B . 都是关于原点对称,顶点都是原点 D .都是关于y 轴对称,顶点都是原点 13.抛物线12 2+--=m mx x y 的图象过原点,则m 为( ) A .0 B .1 C .-1 D .±1 14.把二次函数122 --=x x y 配方成为( ) A .2 )1(-=x y B . 2)1(2--=x y C .1)1(2 ++=x y D .2)1(2 -+=x y 15.已知原点是抛物线2 (1)y m x =+的最高点,则m 的范围是( ) A . 1-m D . 2->m 16、函数2 21y x x =--的图象经过点( ) A 、(-1,1) B 、(1 ,1) C 、(0 , 1) D 、(1 , 0 ) 17、抛物线23y x =向右平移1个单位,再向下平移2个单位,所得到的抛物线是( ) A 、2 3(1)2y x =-- B 、23(1)2y x =+-C 、23(1)2y x =++ D 、2 3(1)2y x =-+ 18、已知h 关于t 的函数关系式2 12 h gt = ( g 为正常数,t 为时间)如图,则函数图象为 ( ) 19、下列四个函数中, 图象的顶点在y 轴上的函数是( ) A 、2 32y x x =-+ B 、25y x =- C 、2 2y x x = -+ D 、2 44y x x =-+ 20、已知二次函数2 y ax bx c =++,若0a <,0c >,那么它的图象大致是( ) 21、根据所给条件求抛物线的解析式: (1)、抛物线过点(0,2)、(1,1)、(3,5) (2)、抛物线关于y 轴对称,且过点(1,-2)和(-2,0) 22.已知二次函数c bx x y ++=2 的图像经过A (0,1),B (2,-1)两点. (1)求b 和c 的值; (2)试判断点P (-1,2)是否在此函数图像上? 23、某广告公司设计一幅周长为12米的矩形广告牌,广告设计费为每平方米1000元,设矩形一边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上册二次函数教案

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数学新人教版九级(上)第二十二章《二次函数》第一节课内容 二次函数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知识方面: 1.理解并掌握二次函数的概念; 2.能根据实际问题中的条件列出二次函数的解析式。 3.经历探索、分析和建立两个变量之间的二次函数关系的过程,体会二次函数是刻画现实世界的一个有效的数学模型。 4.通过分析实际问题列出二次函数关系式,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情感方面:通过学生的主动参与,师生、学生之间的合作交流,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培养合作意识。 二、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数学新人教版九年级(上)第二十二章《二次函数》第一节课内容.知识方面,它是在正比例函数,一次函数,对函数认识的完善与提高;也是对方程的理解的补充,同时也是以后学习初等函数的基础。根据本节的教学内容及学生学情,给彩虹、桥梁等图片这些丰富的生活实例,进一步让学生充分感受到二次函数的应用价值与实际意义。 重点是理解二次函数的概念,能根据已知条件写出函数解析式; 难点是从实例中抽象出二次函数的定义,会分析实例中的二次函数关系。 三、教学过程教学过程: 一、提出问题,导入新课。 1、回忆一下什么是正比例函数、一次函数?它们的一般形式是怎样的?图象形状各是什么? 2、教师提出问题:投篮球时篮球运行的路线是什么曲线?这种曲线的形状是怎样的?是否象以前学过的函数图象?能否用新的函数关系式来表示?怎样计算篮球达到最高点时的高度?这将在本章——二次函数中学习。 3、你能举出一些生活中类似的曲线吗? 二、合作交流,形成概念。1.列式表示下面函数关系。 问题1:正方体的六个面是全等的正方形,如果正方形 的棱长为x,表面积为y,写出y与x的关系。 问题2:某工厂一种产品现在的年产量是20件,计划今后两年增加产量.如果每年都比上一年的产量增加x倍,那么两年后这种产品的数量y将随计划所定的x的值而定,y与x之间的关系怎样表示? 活动中教师关注: (1)学生参与小组合作讨论后,能否明白题意,写出相应关系式。 (2)问题3中可先分析一年后的产量,再得出两年后的产量。 2.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分析上面三个函数关系式的共同点。 学生小组交流、讨论得出结论,它们的共同点: (1)等号左边是变量y,右边是关于自变量x的整式。 a,b,c为常数,且a≠0 (2)等式的右边最高次数为,可以没有一次项和常数项,但不能没有二次项。(3)x的取值范围是任意实数。 教师口述二次函数的定义并板书在黑板上:一般地,形如y=ax2+bx+c(a,b,c是常数,a≠0)的函数,叫二次函数。

上海市浦东新区2021届初三一模数学试卷

上海市浦东新区2021届初三一模数学试卷 2021.01 一、选择题 1. A 、B 两地的实际距离250AB =米,如果画在地图上的距离5A B ''=厘米,那么地图上的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比为( ) A. 1:500 B. 1:5000 C. 500:1 D. 5000:1 2. 已知在Rt ABC △中,90C ∠=,B α∠=,2AC =,那么AB 的长等于( ) A. 2sin α B. 2sin α C. 2cos α D. 2cos α 3. 下列y 关于x 的函数中,一定是二次函数的是( ) A. ()213y k x =-+ B. 21 1y x = + C. ()()212y x x x =+-- D. 227y x x =- 4. 已知一个单位向量e ,设a 、b 是非零向量,那么下列等式中正确的是( ) A. a e a = B. e b b = C. 1a e a = D. 11a b a b = 5. 如图,在ABC △中,点D 、F 是边AB 上的点,点E 是边AC 上的点,如果ACD B ∠=∠,DE BC ∥,EF CD ∥,下列结论不成立的是( ) A. 2AE AF AD =? B. 2AC AD AB =? C. 2AF AE AC =? D. 2AD AF AB =? 6. 已知点()1,2A 、()2,3B 、()2,1C ,那么抛物线21y ax bx =++可以经过的点是( ) A. 点A 、B 、C B. 点A 、B C. 点A 、C D. 点B 、C 二、填空题 7. 如果线段a 、b 满足 52a b =,那么 a b b -的值等于 ; 8. 已知线段MN 的长为4,点P 是线段MN 的黄金分割点,那么较长线段MP 的长是 ; 9. 计算:2sin30tan 45-= ; 10. 如果从某一高处甲看低处乙的俯角为36度,那么从低处乙看高处甲的仰角是 度; 11. 已知AD 、BE 是ABC △的中线,AD 、BE 相交于点F ,如果3AD =,那么 AF = ;

2017年上海各区初三数学一模卷

2016学年上海市杨浦区初三一模数学试卷 一. 选择题(本大题共6题,每题4分,共24分) 1. 如果延长线段AB 到C ,使得12 BC AB =,那么:AC AB 等于( ) A. 2:1 B. 2:3 C. 3:1 D. 3:2 2. 在高为100米的楼顶测得地面上某目标的俯角为α,那么楼底到该目标的水平距离是( ) A. 100tan α B. 100cot α C. 100sin α D. 100cos α 3. 将抛物线22(1)3y x =-+向右平移2个单位后所得抛物线的表达式为( ) A. 22(1)5y x =-+ B. 22(1)1y x =-+ C. 22(1)3y x =++ D. 22(3)3y x =-+ 4. 在二次函数2y ax bx c =++中,如果0a >,0b <,0c >,那么它的图像一定不经过( ) A. 第一象限 B. 第二象限 C. 第三象限 D. 第四象限 5. 下列命题不一定成立的是( ) A. 斜边与一条直角边对应成比例的两个直角三角形相似 B. 两个等腰直角三角形相似 C. 两边对应成比例且有一个角相等的两个三角形相似 D. 各有一个角等于100°的两个等腰三角形相似 6. 在△ABC 和△DEF 中,40A ?∠=,60D ?∠=,80E ?∠=, AB FD AC FE =,那么B ∠的度数是( ) A. 40? B. 60? C. 80? D. 100? 二. 填空题(本大题共12题,每题4分,共48分) 7. 线段3cm 和4cm 的比例中项是 cm 8. 抛物线22(4)y x =+的顶点坐标是

最新史上最全初三数学二次函数知识点归纳总结

二次函数知识点归纳及相关典型题 第一部分 基础知识 1.定义:一般地,如果c b a c bx ax y ,,(2 ++=是常数,)0≠a ,那么y 叫做x 的二次函数. 2.二次函数2 ax y =的性质 (1)抛物线2 ax y =的顶点是坐标原点,对称轴是y 轴. (2)函数2 ax y =的图像与a 的符号关系. ①当0>a 时?抛物线开口向上?顶点为其最低点; ②当0a 时,开口向上;当0

7.顶点决定抛物线的位置.几个不同的二次函数,如果二次项系数a 相同,那么抛物线的开口方向、开口大小完全相同,只是顶点的位置不同. 8.求抛物线的顶点、对称轴的方法 (1)公式法:a b ac a b x a c bx ax y 44222 2 -+ ??? ? ? +=++=,∴顶点是),(a b ac a b 4422--,对称轴是直线a b x 2-=. (2)配方法:运用配方的方法,将抛物线的解析式化为()k h x a y +-=2 的形式,得到顶点为(h ,k ),对称轴是直线 h x =. (3)运用抛物线的对称性:由于抛物线是以对称轴为轴的轴对称图形,所以对称轴的连线的垂直平分线是抛物线的对 称轴,对称轴与抛物线的交点是顶点. 用配方法求得的顶点,再用公式法或对称性进行验证,才能做到万无一失. 9.抛物线c bx ax y ++=2 中,c b a ,,的作用 (1)a 决定开口方向及开口大小,这与2 ax y =中的a 完全一样. (2)b 和a 共同决定抛物线对称轴的位置.由于抛物线c bx ax y ++=2 的对称轴是直线 a b x 2- =,故:①0=b 时,对称轴为y 轴;②0>a b (即a 、b 同号)时,对称轴在y 轴左侧;③0c ,与y 轴交于正半轴;③0

学年浦东新区初三数学一模试卷

2016学年浦东新区初三一模数学试卷数学试卷 数学试卷 2017/1/12 (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考生注意: 1. 本试卷含三个大题,共25题 2. 答题时,考生务必按答题要求在答题纸规定位置上作答,在草稿纸,本试卷上大题一律无效; 3. 除第一、二大题外,其余各题如无特别说明,都必须在答题纸的相应位置上写出证明或计算的主要步 骤。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6题,每题4分,满分24分) . 1.在下列y 关于x 的函数中,一定是二次函数的是………………………………………………( ) (A )2 2y x =; (B )22y x =-; (C )2 y ax =; (D )2 a y x = . 2.如果向量a b x 、 、满足32 ()23 x a a b +=-,那么x 用a b 、表示正确的…………………( ) (A )2a b -; (B )52a b -; (C )2 3 a b -; (D )12a b - 3.已知在Rt ABC ?中,90O C ∠=,A α∠=,2BC =,那么AB 的长等于( ) (A )2sin α; (B )2sin α; (C )2 cos α ; (D )2cos α # 4.在ABC ?中,点D E 、分别在边AB AC 、,如果2AD =,=4BD ,那么由下列条件能够判断DE BC ∥的是( ) (A )12AE AC =; (B )13DE BC =; (C )13AE AC =; (D )1 2 DE BC = 5.如图,ABC ?的两条中线AD CE 、交于点G ,且AD CE ⊥.联结BG 并延长与AC 交于点F ,如果912AD CE ==,,那么下列结论不正确的是( ) (A ) 10AC =; (B )15AB =; (C )10BG =; (D )15BF = —

2018上海初三数学一模压轴题汇总(各区23-25题)

崇明23.(本题满分12分,每小题各6分) 如图,点E 是正方形ABCD 的边BC 延长线上一点,联结DE ,过顶点B 作BF DE ⊥,垂足为F ,BF 交边DC 于点G . (1)求证:GD AB DF BG ?=?; (2)联结CF ,求证:45CFB ∠=?. (第23题图) A B D E C \ G F

崇明24.(本题满分12分,每小题各4分) 如图,抛物线24 3 y x bx c =-++过点(3,0)A ,(0,2)B .(,0)M m 为线段OA 上一个动点 (点 、N . (((· (第24题图) (备用图) A

崇明25.(本题满分14分,第(1)小题4分,第(2)小题5分,第(3)小题5分) 如图,已知ABC △中,90ACB ∠=?,8AC =,4 cos 5 A =,D 是A B 边的中点,E 是A C 边上一点,联结DE ,过点 D 作DF D E ⊥交BC 边于点 F ,联结EF . (1)如图1,当DE AC ⊥时,求EF 的长; · (2)如图2,当点E 在AC 边上移动时,DFE ∠的正切值是否会发生变化,如果变化请说出 变化情况;如果保持不变,请求出DFE ∠的正切值; (3)如图3,联结CD 交EF 于点Q ,当CQF △是等腰三角形时,请直接写出....BF 的长. { & (第25题图1) A B C ; D F E B D F E C ) A (第25题图2) B D F E C A 、

金山23. (本题满分12分,每小题6分) 如图,已知在Rt△ABC中,∠ACB=90°,AC>BC,CD是Rt△ABC的高,E是AC的中点,ED的延长线与CB的延长线相交于点F. (1)求证:DF是BF和CF的比例中项; (2)在AB上取一点G,如果AE:AC=AG:AD,求证:EG:CF=ED:DF.

沪科版九年级数学上册《二次函数》教案

《二次函数》教案 教学目标 1、从实际情景中让学生经历探索分析和建立两个变量之间的二次函数关系的过程,进一步体验如何用数学的方法去描述变量之间的数量关系. 2、理解二次函数的概念,掌握二次函数的形式. 3、会建立简单的二次函数的模型,并能根据实际问题确定自变量的取值范围. 4、会用待定系数法求二次函数的解析式. 教学重点 二次函数的概念和解析式. 教学难点 利用条件构造二次函数. 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问题1、现有一根12m长的绳子,用它围成一个矩形,如何围法,才能使矩形的面积最大?小明同学认为当围成的矩形是正方形时,它的面积最大,他说的有道理吗? 问题2、很多同学都喜欢打篮球,你知道吗:投篮时,篮球运动的路线是什么曲线?怎样计算篮球达到最高点时的高度? 这些问题都可以通过学习二次函数来解决,今天我们学习“二次函数”(板书课题) 二、合作学习,探索新知. 请用适当的函数解析式表示下列问题中情景中的两个变量y与x之间的关系: (1)面积y(cm2)与圆的半径x(cm). (2)王先生存人银行2万元,先存一个一年定期,一年后银行将本息自动转存为又一个一年定期,设一年定期的年存款利率为x两年后王先生共得本息y元; (3)拟建中的一个温室的平面图如图,如果温室外围是一个矩形,周长为12cm,室内通道的尺寸如图,设一条边长为x(cm)种植面积为y(cm2). x

教师组织合作学习活动: 先个体探求,尝试写出y 与x 之间的函数解析式. 上述三个问题先易后难,在个体探求的基础上,小组进行合作交流,共同探讨. (1)y =πx 2 (2)y =2000(1+x )2=20000x 2+40000x +20000 (3)y =(60-x -4)(x -2)=-x 2+58x -112 上述三个函数解析式具有哪些共同特征? 让学生充分发表意见,提出各自看法. 教师归纳总结:上述三个函数解析式经化简后都具y =ax 2+bx +c (a ,b ,c 是常数,a ≠0)的形式. 板书:我们把形如y =ax 2+bx +c (其中a ,b ,c 是常数,a ≠0)的函数叫做二次函数. 称a 为二次项系数, b 为一次项系数,c 为常数项. 请讲出上述三个函数解析式中的二次项系数、一次项系数和常数项. 做一做 1、下列函数中,哪些是二次函数? (1)2x y =(2)21x y -=(3)122--=x x y (4))1(x x y -= (5))1)(1()1(2 -+--=x x x y 2、分别说出下列二次函数的二次项系数、一次项系数和常数项: (1)12+=x y (2)12732-+=x x y (3))1(2x x y -= 3、若函数m m x m y --=2)1(2为二次函数,则m 的值为______________. 三、例题示范,了解规律. 例、已知二次函数q px x y ++=2 当x =1时,函数值是4;当x =2时,函数值是-5.求这个二次函数的解析式. 此题难度较小,但却反映了求二次函数解析式的一般方法,可让学生一边说,教师一边板书示范,强调书写格式和思考方法. 练习:已知二次函数c bx ax y ++=2,当x =2时,函数值是3;当x =-2时,函数值是2.求这个二次函数的解析式. 例、如图,一张正方形纸板的边长为2cm ,将它剪去4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图中阴影部分).设AE =BF =CG =DH =x (cm ),四边形EFGH 的面积为y (cm 2),求: (1)y 关于x 的函数解析式和自变量x 的取值范围. (2)当x 分别为0.25,0.5,1.5,1.75时,对应的四边形EFGH 的面积,并列表表示.

(完整版)2020年上海浦东初三数学一模试卷及答案

浦东新区2019 学年第一学期初中学业质量监测 初三数学试卷 考生注意: 1.本试卷共25 题,试卷满分150 分,考试时间100 分钟. 2.答题时,考生务必按答题要求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作答,在草稿纸、本试卷上答题一律无.效 3.除第一、二大题外,其余各题如无特别说明,都必须在答题纸的相应位置上写出证明或 计算的主要步骤.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6 题,每题4 分,满分24 分) 【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有且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选择正确项的代号并填涂在答题纸的相应位置上】 1.在Rt△ABC 中,∠C=90°,如果BC=5,AB=13,那么sin A 的值为 5 5 12 12 (A);(B);(C);(D). 13 12 13 5 2.下列函数中,是二次函数的是 (A)y = 2x -1 ;(B)y =2 ;x2 (C)y=x2 +1;(D)y=(x-1)2-x2. 3.抛物线y =x2- 4x + 5 的顶点坐标是 (A)(?2,1);(B)(2,1);(C)(?2, ?1);(D)(2,?1).4.如图,点D、E 分别在△ABC 的边AB、AC 上,下列各比例式 不一定能推得DE∥BC 的是 (A)AD =AE ;(B)AD = DE ; BD CE AB BC 1

2 10 10 10 (C ) AB = AC ; (D ) AD = AE . BD CE AB AC 5. 如图,传送带和地面所成斜坡的坡度为 1∶3,它把物体从地面点 A 处送到离地面 3 米高 的 B 处,则物体从 A 到 B 所经过的路程为 (A ) 3 米; (B ) 2 米; (C ) 米; (D )9 米. 6.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a + (-a ) = 0 ; (B )如果a 和b 都是单位向量,那么a = b ; 1 (C )如果| a |=| b |,那么a = b ; (D )如果 a = - b ( b 为非零向量),那么a // b . 2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 12 题,每题 4 分,满分 48 分) 【请将结果直接填入答题纸的相应位置】 x + y 7.已知 x =3y ,那么 x + 2 y = ▲ . 8. 已知线段 AB =2cm ,P 是线段AB 的黄金分割点,PA >PB ,那么线段PA 的长度等于 ▲ cm . 9. 如果两个相似三角形对应边之比是 2∶3,那么它们的对应中线之比是 ▲ . 10. 如果二次函数 y = x 2 - 2x + k - 3 的图像经过原点,那么 k 的值是 ▲ . 11. 将抛物线 y = - 3x 2 向下平移 4 个单位,那么平移后所得新抛物线的表达式为 ▲ . 12. 如果抛物线经过点 A (?1,0)和点 B (5,0),那么这条抛物线的对称轴是直线 ▲ . 13. 二次函数 y = -2( x + 1)2 的图像在对称轴左侧的部分是 ▲ . (填“上升”或“下降”) 14. 如图,在△ABC 中,AE 是 BC 边上的中线,点 G 是△ABC 的重心,过点 G 作 GF ∥AB EF 交 BC 于点 F ,那么 EB = ▲ .

2018年上海市普陀区初三一模数学试题及答案

2018年上海市普陀区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考试数学试题 2017年12月27日,考试时间100分钟,满分15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6题,每题4分,共24分) 1.下列函数中,y 关于x 的二次函数是( ). (A)y =ax 2 +bx +c ; (B) y =x (x -1); (C) 2 1 y x = ; (D) y = (x -1)2-x 2 . 2.在Rt △ABC 中,∠C =90°,AC = 2,下面结论中,正确的是( ). (A) AB =2sin A ; (B) AB =2cos A ; (C) BC =2tan A ; (D) BC =2cot A . 3.如图1,在△ABC 中,点D 、E 分别在边AB 、AC 的反向延长线上,下面比例式中,不能判断ED ∥BC 的是( ). (A) BA CA BD CE = ; (B) EA DA EC DB =; (C) ED EA BC AC = ; (D) EA AC AD AB = . 4.已知5a b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50a b -=; (B) a 与b 方向相同; (C) a ∥b ; (D) 5a b =. 图1 图2 图3 5.如图2平行四边形ABCD 中F 是边AD 上一点射线CF 和BA 的延长线交于点E 如果 12EAF CDF C C ??=那么EAF EBC S S ??的值是( ). (A) 12; (B)13; (C)14; (D)1 9 . 6.如图3,已知AB 和CD 是O 的两条等弦.OM ⊥AB ,ON ⊥CD ,垂足分别为点M 、N ,BA 、DC 的延长线交于点P ,联结 OP .下列四个说法中,①AB CD =;②OM =ON ;③PA =PC ;④∠BPO =∠DPO ,正确的个数是( ).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二、填空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完整)初三数学二次函数经典习题

初三数学二次函数综合练习 卷 二次函数单元检测 (A) 姓名___ ____ 一、填空题: 1、函数2 1 (1)21m y m x mx +=--+是抛物线,则m = . 2、抛物线2 23y x x =--+与x 轴交点为 ,与y 轴交点为 . 3、二次函数2 y ax =的图象过点(-1,2),则它的解析式是 , 当x 时,y 随x 的增大而增大. 4.抛物线2)1(62 -+=x y 可由抛物线262 -=x y 向 平移 个单位得到. 5.抛物线342 ++=x x y 在x 轴上截得的线段长度是 . 6.抛物线() 422 2-++=m x x y 的图象经过原点,则=m . 7.抛物线m x x y +-=2 ,若其顶点在x 轴上,则=m . 8. 如果抛物线c bx ax y ++=2 的对称轴是x =-2,且开口方向与形状与抛物线 相同,又过原点,那么a = ,b = ,c = . 9、二次函数2 y x bx c =++的图象如下左图所示,则对称轴是 ,当函数值0y <时, 对应x 的取值范围是 . 10、已知二次函数2 1(0)y ax bx c a =++≠与一次函数2(0)y kx m k =+≠的图象相交于点 A (-2,4)和 B (8,2),如上右图所示,则能使1y 2y >成立的x 的取值范围 . 二、选择题: 2 2 3x y -=

11.下列各式中,y 是x 的二次函数的是 ( ) A .2 1xy x += B . 2 20x y +-= C . 2 2y ax -=- D .2 2 10x y -+= 12.在同一坐标系中,作2 2y x =、2 2y x =-、2 12 y x = 的图象,它们共同特点是 ( ) A . 都是关于x 轴对称,抛物线开口向上 B .都是关于y 轴对称,抛物线开口向下 B . 都是关于原点对称,顶点都是原点 D .都是关于y 轴对称,顶点都是原点 13.抛物线12 2+--=m mx x y 的图象过原点,则m 为( ) A .0 B .1 C .-1 D .±1 14.把二次函数122 --=x x y 配方成为( ) A .2 )1(-=x y B . 2)1(2--=x y C .1)1(2 ++=x y D .2)1(2 -+=x y 15.已知原点是抛物线2 (1)y m x =+的最高点,则m 的范围是( ) A . 1-m D . 2->m 16、函数2 21y x x =--的图象经过点( ) A 、(-1,1) B 、(1 ,1) C 、(0 , 1) D 、(1 , 0 ) 17、抛物线23y x =向右平移1个单位,再向下平移2个单位,所得到的抛物线是( ) A 、2 3(1)2y x =-- B 、23(1)2y x =+-C 、23(1)2y x =++ D 、2 3(1)2y x =-+ 18、已知h 关于t 的函数关系式2 12 h gt = ( g 为正常数,t 为时间)如图,则函数图象为 ( ) 19、下列四个函数中, 图象的顶点在y 轴上的函数是( ) A 、2 32y x x =-+ B 、25y x =- C 、2 2y x x =- + D 、2 44y x x =-+ 20、已知二次函数2 y ax bx c =++,若0a <,0c >,那么它的图象大致是( ) 21、根据所给条件求抛物线的解析式: (1)、抛物线过点(0,2)、(1,1)、(3,5) (2)、抛物线关于y 轴对称,且过点(1,-2)和(-2,0) 22.已知二次函数c bx x y ++=2 的图像经过A (0,1),B (2,-1)两点.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数学二次函数知识点总结

二次函数知识点 一、二次函数概念: 1.二次函数的概念:一般地,形如2y ax bx c =++(a b c ,,是常数,0a ≠)的函数,叫做二次函数。 这里需要强调:和一元二次方程类似,二次项系数0a ≠,而b c ,可以为零.二次函数的定义域是全体实数. 2. 二次函数2y ax bx c =++的结构特征: ⑴ 等号左边是函数,右边是关于自变量x 的二次式,x 的最高次数是2. ⑵ a b c ,,是常数,a 是二次项系数,b 是一次项系数,c 是常数项. 二、二次函数的基本形式 1. 二次函数基本形式:2y ax =的性质: a 的绝对值越大,抛物线的开口越小。 2. 2y ax c =+的性质: 上加下减。 3. ()2 y a x h =-的性质: 左加右减。 4. ()2 y a x h k =-+的性质:

1. 平移步骤: 方法一:⑴ 将抛物线解析式转化成顶点式()2 y a x h k =-+,确定其顶点坐标()h k ,; ⑵ 保持抛物线2y ax =的形状不变,将其顶点平移到()h k , 处,具体平移方法如下: 【或左(h <0)】向右(h >0)【或左(h 平移|k|个单位 2. 平移规律 在原有函数的基础上“h 值正右移,负左移;k 值正上移,负下移”. 概括成八个字“左加右减,上加下减”. 方法二: ⑴c bx ax y ++=2 沿y 轴平移:向上(下)平移m 个单位,c bx ax y ++=2 变成 m c bx ax y +++=2(或m c bx ax y -++=2) ⑵c bx ax y ++=2 沿轴平移:向左(右)平移m 个单位,c bx ax y ++=2 变成 c m x b m x a y ++++=)()(2(或c m x b m x a y +-+-=)()(2) 四、二次函数()2 y a x h k =-+与2y ax bx c =++的比较 从解析式上看,()2 y a x h k =-+与2y ax bx c =++是两种不同的表达形式,后者通过配方可以得到前者,即2 2424b ac b y a x a a -? ?=++ ?? ?,其中2424b ac b h k a a -=-= ,. 五、二次函数2y ax bx c =++图象的画法 五点绘图法:利用配方法将二次函数2y ax bx c =++化为顶点式2()y a x h k =-+,确定其开口方向、 对称轴及顶点坐标,然后在对称轴两侧,左右对称地描点画图.一般我们选取的五点为:顶点、与y 轴的交点()0c , 、以及()0c ,关于对称轴对称的点()2h c ,、与x 轴的交点()10x ,,()20x ,(若与x 轴没有交点,则取两组关于对称轴对称的点).

上海2020初三数学一模各区几何证明23题集合(供参考)

2018各区一模几何证明 普陀23.(本题满分12分) 已知:如图9,四边形ABCD 的对角线AC 和BD 相交于点E ,AD=DC ,DC 2=DE·DB . 求证:(1)△BCE ∽△ADE ; (2)AB·BC=BD·BE . 静安23. 已知:如图,梯形ABCD 中,AB DC //,BD AD =,DB AD ⊥,点E 是腰AD 上一点,作?=∠45EBC ,联结CE ,交DB 于点F . (1)求证:ABE ?∽DBC ?; (2)如果65=BD BC ,求BDA BCE S S ??的值. 奉贤23.已知:如图,四边形ABCD ,∠DCB =90°,对角线BD ⊥AD ,点E 是边AB 的中点,CE 与BD 相交于点F ,2BD AB BC =? (1)求证:BD 平分∠ABC ; (2)求证:BE CF BC EF ?=?. 虹口23.(本题满分12分,第(1)题满分6分,第(2)题满分6分) 如图,在△ABC 中,点D 、E 分别在边AB 、AC 上,DE 、BC 的延长线相交于点F ,且EF DF BF CF ?=?. (1)求证AD AB AE AC ?=?; (2)当AB =12,AC =9,AE =8时,求BD 的长 与△△ADE ECF S S 的值. 宝山23.(本题满分12分,每小题各6分) 如图,△ABC 中,AB =AC ,过点C 作CF ∥AB 交△ABC 的中位线DE 的延长线于F ,联

结BF ,交AC 于点G . (1)求证:G AE AC EG C =; (2)若AH 平分∠BAC ,交BF 于H ,求证:BH 是HG 和HF 的比例中项. 嘉定23.(本题满分12分,每小题6分) 如图,已知梯形ABCD 中,AD ∥BC ,CD AB =,点E 在对角线AC 上,且满足BAC ADE ∠=∠. (1)求证:BC DE AE CD ?=?; (2)以点A 为圆心,AB 长为半径画弧交边BC 于点F ,联结AF . 求证:CA CE AF ?=2 . 闵行23.(本题共2小题,每小题6分,满分12分) 如图,已知在△ABC 中,∠BAC =2∠B ,AD 平分∠BAC , DF //BE ,点E 在线段BA 的延长线上,联结DE ,交AC 于点G ,且 ∠E =∠C . (1)求证:2AD AF AB =?; (2)求证:AD BE DE AB ?=?. 杨浦23.(本题满分12分,第(1)小题5分,第(2)小题7分) 已知:梯形ABCD 中,AD //BC ,AD =AB ,对角线AC 、BD 交于点E ,点F 在边BC 上,且∠BEF =∠BAC . (1)求证:△AED ∽△CFE ; (2)当EF //DC 时,求证:AE =DE . 松江23.(本题满分12分,每小题6分) 已知四边形ABCD 中,∠BAD =∠BDC =90°,2BD AD BC =?. (1)求证:AD ∥BC ; (2)过点A 作AE ∥CD 交BC 于点E .请完善图形并求证:2CD BE BC =?.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