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机电专业群建设实施规划方案.docx

机电专业群建设实施规划方案.docx

机电专业群建设实施规划方案.docx
机电专业群建设实施规划方案.docx

.

江苏省中等职业学校现代化专业群建设

机电技术应用

专业群建设方案

学校名称江苏省丹阳中等专业学校

专业群名称机电技术应用专业群

1 机电技术应用( 051300)

专业群

2 机械加工技术( 051200)

所涵专业(代码)

3 数控技术应用( 051400)

核心专业(代码)机电技术应用(051300)

项目负责人谭星祥

所属专业部机电部

.

目录

一、需求论证

二、建设目标

三、建设思路

四、建设内容

五、保障措施

.

江苏省丹阳中等专业学校

机电技术应用专业群建设方案

一、需求论证

(一)产业背景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工业经济突飞猛进,技术改造、产品更新换代速度加快,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不断产生,机电技术应用领域得到大力拓展,在各类加工

制造行业中应用极其广泛。机电行业的飞速发展必然需要大量的机电技术应用高

素质技能型人才。

经国务院同意,国家发展改革委近日正式印发《苏南现代化建设示范区规划》,标志着中国第一个以现代化建设为主题的区域规划正式颁布实施。包括范围江苏苏南地区包括南京、无锡、常州、苏州和镇江五市,地处长江三角洲核心区,是

近代中国民族工业发祥地之一,也是中国经济社会最发达的地区之一。改革开放

以来,苏南全面小康社会建设走在全国前列,为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奠定了坚实基础。

规划明确,围绕到 2020 年建成全国现代化建设示范区,到 2030 年全面实现

区域现代化、经济发展和社会事业达到主要发达国家水平的目标,重点推进经济现

代化、城乡现代化、社会现代化和生态文明、政治文明建设,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将

苏南地区建成自主创新先导区、现代产业集聚区、城乡发展一体化先行区、开放合

作引领区、富裕文明宜居区。为我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积累经验、提供示范。

“十三五”期间丹阳着力调整产业结构,全力打造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

以先进制造业为支柱的丹阳现代产业体系新格局。继续发展以工程机械、汽车及

汽车零部件、数控机床、仪器仪表、五金工具等产业为重点的装备制造业。截止

2015 年末,有规模的机电类企业达2000 多家,拥有省级以上高新技术企业100家、高新技术产品120 个,把我校机电技术应用专业建设好,不断提高学生质量,

是我校专业建设的重要使命。

(二)社会需求

据丹阳市统计局2015 年调研数据显示, 2015 年丹阳市人才需求总量比2014年增长了11.71%; 人才需求排名前列的专业依次是:机械制造及自动化、数控、

电子与信息、眼视光与配镜、市场营销、电工、化工、建筑、会计、汽车、,以

上十大类专业的人才需求量占需求总量的 83.01%,其中机械制造及自动化人才最

为短缺。

目前丹阳机电行业从业人员超过3.5 万,每年中级技工需要3000 多人,高级

技工需要1000 多人。而丹阳市每年机电类专业毕业生只有270 人左右,远不能满

足市场需求。尤其是机电一体化设备的安装调试、机电一体化设备维修改装、数控

车工、数控铣工、加工中心操作、数控维修、车工等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短

缺,为我校机电技术应用专业群的建设和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契机。

(三)现有基础

机电技术应用专业开办于1984 年,国家第三批示范校建设中是我校重点建设

专业及十二五期间江苏省首批职业学校品牌专业。数控技术应用江苏省职业学校

品牌专业、机械加工技术江苏省合格专业,机电实训基地十二五期间建设成为江

苏省高水平示范实训基地,数控实训基地是中央财政支持的实训基地。

1.课程改革基础: 2007 年机电技术应用专业被确定为江苏省课程改革实验

点。 2014 年 6 月份本专业群成立了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开展了广泛的市场调

查研究,制订了人才培养模式、课程标准、人才评价标准,并编写《车工技能》、《数控车技能》等 6 本项目化校本教材,初步形成了“底层共享、中层分立、高

层互选”的专业群课程体系,把贴近地方经济建设需要的“典型机电类产品制造、

加工、设备安装、调试、维护”作为课程的内容,实现课程与职业资格标准的衔

接。毕业生双证获取率达100%,就业率达 98%,近三年获得省技能大赛一、二、三等奖共 34 个。

2.师资队伍建设基础:本专业群现有专任专业教师32 人,其中本科率100%、双师型教师比例达 81.25%;江苏省职教领军人才 1 人、镇江市骨干 1 人、丹阳市

学科带头人 3 人、丹阳市教学骨干 3 人、硕士研究生 10 人。近三年专业教师研发的

一种直线式时钟、一种多功能跑步机、一种拐臂式注塑模具获国家专利,

参与《江苏省机电技术应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定、主编江苏省中职学校《电

气系统安装与调试》课程标准。

3.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基础:建有机电专业校内实训基地一个,设备总值1309.5462 万元,拥有 22 个理实一体化实训室及23 个校外实训基地。

4.人才培养质量显著提高:近年来,专业群内各专业建设水平稳步提高,

学生素质全面发展,毕业生就业率高、就业质量好。毕业生深受用人单位欢迎,

社会声誉好。据调研组调研数据:各专业毕业生初次就业率高达95.57%,半年后就业率为 98%,毕业生平均起薪额 1800 元,毕业一年后平均月薪高达 2500 元。

二、建设目标

围绕地方经济和新兴产业发展需求,以服务现代制造业为目的,面向现代制

造技术工作岗位,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统筹我校现有的专业布局,以省

级品牌专业“机电技术应用”为核心,省级品牌专业“数控技术应用”为骨干,

涵盖“机械加工技术”建设机电技术应用专业群。整合现有教学资源,以机电技

术应用专业建设为核心,完善机电技术应用专业群相关专业体系,建设公共服务

与管理平台;融汇企业文化,倡导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完善人才培养方案;着

力提高教师专业实践能力和专业、课程开发能力,提高教师教学水平,建设专兼结

合教师团队;加强校企互动,大力开展科技创新活动、科技服务活动,建设多

功能、开放式、共享型实践教学基地;校企合作,探索以“工学交替、双证融通”

人才培养模式,重构“专业 +平台”专业课程体系。

通过机电技术应用专业群建设,发展和丰富学校三位一体的办学特色,以内

涵丰富特色,以特色提升水平,切实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增强社会服务能力,提升

学校管理水平、办学实力和辐射能力。把机电技术应用专业群建设成为省内知名,市内一流;在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改革方面走在全省的

前列;在与此相配套的管理制度改革方面成为示范。为丹阳先进制造业提供人才支持。

三、建设思路

1.以岗位工作过程为导向,构建“工学交替、双证融通”专业群各专业人才培

养模式。行业企业共同参与调研分析机电技术应用专业群岗位职业能力,以核心技

能训练为重点,调整人才培养方案,制定和完善与工学交替相适应的各种管理制度,加强过程管理,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2.将职业标准融入课程标准,完善课程体系。与行业企业共同开发核心专业

课程标准,将技能考证、行业标准、职业规范等融入课程标准,以提高学生的职业

能力为目标设置专业课程,调整和优化原有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

3.建设结构合理、专兼结合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制定专业教师培养计划,

以专业负责人为核心,以“双师”培养为重点,加大引进兼职教师力度,全面提高

教师整体素质,形成一支师德高尚、业务过硬的优质“双师”教师团队。

4.加强校企合作,提高实训基地建设水平。按照构建、扩充、完善“教、学、做”一体化实训室的思路,建设能够满足校内实训和对外培训需求的校内实训基地,提高实训基地管理水平。继续深化校企合作,寻求多途径的合作渠道,积极

主动地与企业开展不同形式的合作,建设校外实训基地并加强内涵建设。

四、建设内容

(一)构建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机制

以丹阳地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对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的

需求为依据,以服务现代制造业为目的,面向现代制造技术工作岗位,以提高人

才培养质量为核心,准确把握机电技术应用专业群定位和发展方向,主动适应现

代制造业工作岗位群的需求,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宗旨,以提高质量为基本

任务,以促进就业为行动导向,以服务发展为主要目标”的办学方针,以创新人

材培养模式为主线,按照“工学交替、双证融通”人才培养模式的要求,通过对校

企双方的资源需求进行深入分析,以校企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

展为目标,以提高学生职业素质为核心,构建机电技术应用专业群基于校企合作

的人才培养模式。制定校企合作制度,使校企合作运行常态化、制度化。如下表 1

所示。

表1 校企合作制度化构想

分类相关制度内容制度制定目的

建立校企合作长效运行机制,拓宽校企合作领校企1校企合作委员会章程

域,深度融合校企合作内涵。

合作

管理2专业指导委员会章程接受校企合作委员会指导及工作检查;

.

分类

教学管理

就业管理

人事制度改革

社会服务制度编

相关制度内容制度制定目的

实施校企合作建设项目;指导专业建设、课程

建设等。

规范校企合作办公室工作职责,为校企合作运

3校企合作办公室行提供服务保障,为校企合作提供全程支持和

服务。

校企双方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吸纳消化先进的

4

校企合作先进技术应科研技术成果,服务

用,成果共享办法专业的教育教学工作与行业的技术应用,加速

先进技术、科技成果产业转化。

校企合作捐赠设备管

建立校企合作捐赠设备管理办法,完善学校设

5备捐赠管理办法,推

理办法

设备捐赠管理规范化。

专业建设与合作企业发展战略相关、符合行业

6

校企合作专业建设与前沿应用技术要求、适应岗位变化人才升级的

发展规划专业要求,为区域经

建设和发展提供前瞻性高技能人才支撑。

建立产、学、研、用一体化实训基地实施保障

7

校企实习训基地建设制度;确保校企协同管理,提升实习实训教学

管理办法效果,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制

和准则。

8顶岗实习管理规程

确保顶岗实习教学环节落实校企合作共同育

人,过程共管,达到实训实习的教学效果。

进一步促进毕业生就

进一步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提高学生的

9业工作的

就业能力,有效推动校企合作就业。

意见

行业企业专家、领军

搭建兼职教师实践教学、

10人物、兼职教师聘用

与教改、参加培训、申报教研教改成果的平台。

制度

双师结构教学团队建

以校级名师工作室建设为抓手,教师制定三年

11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完成所承担的专业课设制度

授课、科研、创新等任务。

12

校企兼职教师聘任办建立校企兼职教师聘任,推动校企之间的战略、法资源、业务、人员的融合,形成激励机制。

13

校企人员互聘及岗位建立校企人员互聘及岗位轮换管理办法,实施

轮换管理办法多形式、多途径、多方向办学。

鼓励校内专业教师深

将专业教师参与企业技术研发、服务等按全面

履行岗位职责认定,并折算为课时量,保证专

14度参与行业企业技术

业教师的收入,调动专业教师开展科技服务的创新和研发实施办法

积极性。

15社会培训工作方案

充分发挥高职教育的社会服务职能,统筹全校

对外培训工作,提高学院办学的社会效益。

.

(二)探索校企合作的专业群人才培养运行机制

在校企合作委员会及专业指导委员会的指导下,与企业(行业)共同制订专

业人才培养方案,及时调整专业定位,以企业满意度为人才培养质量核心指标,

深化订单培养、工学交替等教学改革,共同落实专业建设与课程开发、课程实施、

社会服务与培训等工作。专业群以校企合作为平台的人才培养流程总体框架,如图 1 所示。

图 1 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流程总体框架

(三)构建“底层共享、中层分立、高层互选”的专业群课程体系。

1.课程体系建设框架

在学校校企合作委员会的指导下,由企业工程技术人员、现场专家和专业骨

干教师组成专业课程体系开发团队;深入企业进行调研,了解现代制造业岗位群

岗位工作流程,通过分析、整合和提炼,确定典型工作任务;分析工作流程各岗位

所需的知识、技能、核心能力和态度,并融入国家职业标准,确立课程模块的细节;构建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底层共享、中层分立、高层互选”的专业群课程体系。

.

图2 机电技术应用专业群课程体系框架

2.课程体系建设内容

第一,以培养目标体系为依据构建理论教学内容体系

在专业群人才培养方案中,理论教学体系主要由中职人才培养所必需的基础

文化课程、平台课程及专业方向课程构成。

1)整合专业群公共技术领域课程,设置底层共享课程群。通过专业群所面

向的岗位群(见表 1)典型工作任务分析,形成了岗位群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目

标体系见表

2)。设置底层共享课程群,培养中职学生专业单项能力和素质目标以及相应

知识内容的学习。因此,我们根据各专业群课程体系整体设计的目标定位要求,各门核心课程按其课程职业能力预设目标,把培养学生面向现代制造业岗位群完成

典型工作任务中的能力以及应具备的知识、技能与素质要求作为选取教学内容的

依据,以“教学做合一”的方式作为主要教学模式,以项目课程和案例教学作

为课程开发的主导模式,以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作为主要教育技术手段,对技术平台核心课程群实施综合化改革。

表 1 机电技术应用专业群各专业面向的岗位

专业主要职业岗位次要职业岗位岗位群

机电技术应用机电设备的制造机电设备的调试与检先进制造技

机电设备的安装测、机电设备的运行术岗位群

与管理、机电产品的

维修、机电产品的销

数控技术应用数控车加工、数控普通机床操作工

铣加工

机械加工技术普通车床加工、普数控机床操作工

通铣床加工

表 2 职业岗位、任务、能力

主要职业岗位主要工作任务需具备的主要能力关联课程

1. 机电设备的制能读懂机械零件图,会测绘

机械制图、 CAD/CAM技造人员机械零部件,并用 CAD软件

术应用

2. 机电设备的安制图

装人员机械零件的一能看懂机械加工工艺文件资

3. 数控维修人员般加工料

4. 机电产品的能合理选择机械加工方法,机械基础

销售人员正确选用夹具

5. 数控机床操作能掌握多工种机械加工技

.

6.机电设备调试维修人员

7.普通机床操作

术,合理选用金属切削机床

会选用并修磨切削刀具

会选用测量量具,控制、修

正加工质量

会按图加工出合格的机械零

件产品

掌握安全操作规程,能按文

明生产要求工作,具有良好

的机械加工操作习惯

熟悉数控机床的电气控制原

电气系统安装与调试

理及电气控制一般常识

熟悉数控机床常用种类及工

艺特点、发展趋势

熟悉数控机床主轴、刀架、

熟练操作常用

进给系统的控制方式和特

数控车床结构与维护、

点,能熟练操作相应机械的

数控机床电工电子技术基础与

运动

技能、液压与气动系统

熟悉传感、检测与流体控制

安装调试

技术,能判断相应元件的作

用与状态

能手工编制一般零件的数控

加工程序并试切削

能根据图样进行数控加工工

艺分析编制工艺文件

能编制较复杂零件的数控加

工程序

数控车削技术训练

会正确校验并修改数控加工

机械零件的数

程序

控加工

会对数控设备进行日常维护

保养

具备相应工种高级工操作技数控车(铣加工中心)

能等级水平削编程与加工技术训

熟练运用一种CAD/CAM软件

CAD/CAM软件应

能熟练掌握CNC通讯接口技

术CAD/CAM技术应用

用操作

能运用一种CAD/CAM软件实

施数控加工

熟悉生产一线设备管理规范

与制度数控机床装调维修技数控设备管理会计划、组织实施数控设备术训练、机电一体化设与维护的保养活动备组装与调试技术、

会检测一般数控设备的主要PLC编程与应用技术

能计划、组织数控设备的合理使用及精度修复

熟悉现代企业质量管理与认证体系

能运用质量管理与控制理论

产品质量检验组织班组生产与控制机械加工检测技术

能分析与处理数控加工产品

的一般质量问题

能对改善产品质量提出合理

化建议

第二,按照“就业导向”的指导思想,设置专业方向课程

按照“就业导向”的指导思想,在专业方向课程设置上,围绕专业方向所服

务面向的现代制造业,重点针对学生就业岗位,加强知识、能力培养。

1)针对学生从业的岗位,开发形成一组以岗位专项能力训练为目标的中层

分立课程群;

2)从业岗位不是很明确时,则与典型的服务面向企业的业务骨干一道,针

对学生从业岗位群典型工作任务设计具有综合实训项目特征的专项能力,设计高层

互选的课程群。

强调工作过程完整的综合实训,综合化核心课程的学习还不足以使学生具备

岗位群内完成岗位典型工作任务的综合职业能力。以“典型工作任务和完整工作

过程”的思路设置综合实训这一综合实践环节。通过一组相互有机关联的综合实

训项目将单项能力的实践融入具有完整工作过程的典型工作任务的完成过程中,

使学生通过综合实训项目的训练,形成职业领域应具备的综合职业能力,包括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及职业素质的养成训练,同时也为今后职业生涯中可能

的职业迁移打下了基础。

3.构建基于工学结合的“双循环”专业群实践教学体系。以“专业群”对接

“职业岗位群”为目标,以提高学生职业能力为本位,以改革专业实践教学模式

为突破口,创新机电技术应用专业群的实践教学体系。以专业群内各专业的岗位通

用技能与专门技能训练为基础,系统设计实训体系,整合核心专业与相关专业的

实践教学资源,分类组建实训基地。通过“模块化”和“项目化”的形式,开展实

训教学内容的系列化建设,构建了以“理论—实践” ,“再理论—再实践”为特征

的“双循环”实践教学体系。

(四)构建“教、学、做一体”教学模式

1.通过“项目引领,任务驱动” ,形成“教、学、做一体”的教学模式。按

照“工学结合” 的总体思路和岗位目标所需能力培养要求,结合岗位的典型工作

任务,根据课程在专业课程体系中的定位与预设能力培养目标,完成课程的整体教

学设计,设计教学难度层层推进的若干课程项目来引领,每个项目有几个任务来驱动,要求用“教、学、做一体” (见图3)教学模式来实施。按照“资讯、计划、决策、实施、检查、评价”的工作过程,使学生在做中学,教师在项目实

施中教学、学生在完成项目中自主学习探究、掌握相关技能,在解决问题中提高

能力,从而有序地实现教学目标。同时,校企共同参与教学评价。

图3融“教、学、做一体”的教学模式示意图

2.构建技能竞赛平台,激发学生潜能。组建技能竞赛团队,参照国家、省、市

技能竞赛方案,共同研制学校技能竞赛方案。每项竞赛由一个专业教师和一个企业专家作为负责人。每年校技能节机电应用技术专业群学生全部参与车工、钳工、数控维修、单片机、机电一体化等项目竞赛,优秀学生参加市级、省级比赛,由此激发学生潜能和团队协作精神。竞赛过程中更注重实际操作的训练,这些学生毕业后能适合现代制造业岗位的要求,更好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

3.建立创新工作室,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建立“创新工作室”,开展“教、学、做、证、赛”等工作,全面提升学生创新创业实践能力,提升创新创业对专

业的影响力与辐射力。工作室负责人(石金炳)带领学生进行各类创新、创业、竞

赛等活动。创新工作室以两年为一个工作周期 , 机电部具体负责创新工作室运行情

况的评估考核等业务工作。

4.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完善课程资源,以虚拟项目改造传统教学模式。虚拟仿

真实训教学软件,信息量大、内容新颖、再现现场和岗位作业过程。利用现代信

息技术改造提升传统教学,以虚拟仿真项目为载体,创新教学模式,改变教学面貌,推动课程改革。

(五)构建以精品课程为核心的专业群共享教学资源。

目前专业群内相关专业已建设有省级教学资源 2 门( 1 门主持、 1 门参与)。建立学校精品课程教学平台并发挥了专业群内已建成精品课程的作用,把精品课

程资源转化成专业群共享教学资源。以企业技术应用为重点,在精品课程的基础上,校企共同开发了《 PLC编程与应用技术》、《液压与气动系统安装调试》、《电气系统安装与调试》虚拟实训室、《数控车》、《数控铣》仿真操作系统。按照核心

课程群与专业相关课程的内在逻辑关系,建设由优秀数字化媒体素材、优秀教

学案例等教学基本素材构成的、可不断扩充的开放式专业群教学支持系统,实现信息化教学资源在专业群内的广泛共享。

1.专业核心课程和精品课程建设

依托专业群指导委员会,在充分的行业企业调研基础上,根据岗位任职要求确定专业能力体系;在机电岗位人才能力分析的基础上,确定核心课程在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中的地位与作用和能力培养任务。对 7 门专业核心课程准确定位,制订课程标准,建设丰富的教学资源,其中 4 门课程建设成精品课程。成立专业负责人、骨干教师、行业企业专家参加的课程开发小组,共同制订专业核心课程标

准、精品课程遴选条件和评审方案,保证资金落实到位,列入正常工作计划逐一推进。

2.教学资源建设

制定机电技术应用专业教学资源建设方案,在现有的校本教材基础上,完成4门特色校本教材,配套建设教学资源。

机电技术应用专业群人才培养模式与课程体系改革成果表

重点建设完成

序号责任人最终成果

任务时间

人才培养刘锁林

( 1)市场调研报告和专家论证报告;

2015.4( 2)滚动修订的人才培养方案和实施性教学计划;

1

模式改革朱晓忠

( 3)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校级课题结题资料.

刘锁林( 1)7 门专业核心课程标准;

课程体系( 2)完善“以典型工作任务为主线,以岗位职业能力

2015.4

2朱晓忠

建设

石金炳为本位”课程体系的资料;

( 3)校企合作开发课程标准的总结。

谭星祥( 1)《机械制图》精品课程;

精品课程刘锁林

2015.4( 2)《机械基础》精品课程;

3

( 3)《电工电子技术与技能》精品课程;

建设朱晓忠

石金炳( 4)《PLC控制技术基础》精品课程。

谭星祥( 1)《钳工技能》、《维修电工技能》、《车工技能》、《数

教学资源控车工技能》 4 门特色校本教材、课件、校内自学网站、

2015.4

4徐泓

建设考试题库;

( 2)技能竞赛试题库。

( 1)“教、学、做”一体教学模式改革方案和过程性资教学模式谭星祥

料;

2015.4( 2)系统化技能竞赛平台;

5

改革徐泓

( 3)建立一个“创新工作室” ;

( 4)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改造传统教学模式的课题资料;

( 5)教学模式改革案例集。

( 1)实习成绩鉴定改革调研与方案、人才评价模式改谭星祥

革方案;

( 2)项目课程学习评价表(自评、互评、师评);

评价模式刘锁林

2015.4( 3)学生顶岗实习鉴定表及分析说明;

6

改革朱晓忠( 4)用人企业对毕业生工作意见反馈表;

石金炳( 5)家长评教反馈表及分析说明;

( 6)教师改进教学的相关资料。

校本教材编写计划表

校本教材主编

《车工技能》刘锁林贡珍君(企业)《钳工技能》朱晓忠杨俊民(企业)《数车技能》陈豪张杰(企业)《数铣技能》黄国民柴鹏清(企业)《维修电工技能》石金炳陈建良(企业)《 PLC应用技术》谭星祥陈建良(企业)

参编

刘小明汤志强马兆平

张民杰荆小正吴小芳

陈军锋徐金红江新芳

徐泓郭燕秦玉婷

倪菊仙张宏虞年君许小军田建平虞年君王欢

精品课程建设任务

课程名称负责人团队人员

PLC编程与应用技术石金炳倪菊仙虞年君许小军张宏巢峰

俞锦泉(企业)

电工电子技术基础与技能谭星祥王欢田建平毛国忠孙国军陈卫娟

朱瑞花(企业)王爱仙(企业)

机械制图刘锁林陈军锋赵菊林赵建华王斌陈娟

贡珍君(企业)张杰(企业)

机械基础朱晓忠潘柏林徐泓黄国民江新芳郭燕马兆平

杨俊民(企业)

慕课建设任务

课程名称负责人团队人员

PLC编程与应用技术石金炳石金炳虞年君许小军张宏

电工电子技术基础与技能谭星祥毛国忠陈卫娟王欢田建平孙国军

机械制图刘锁林赵菊林赵建华王斌陈娟

机械基础朱晓忠潘柏林徐泓黄国民郭燕马兆平

教学资源建设任务

课程负责人团队人员

钳工技能实训朱晓忠张民杰赵菊林赵建华张文龙(企业)

维修电工技能石金炳王欢田建平许小军寇志刚(企业)

普通车工实训网络学习黄国民贡珍君陈豪张伟民杜建中(企业)

机械基础徐泓潘柏林郭燕马兆江新芳杨武松(企业)试题库

课程名称负责人团队人员

机械基础黄国民徐泓黄国民郭燕马兆平朱涛(企业)电工电子技术基础与技能潘国平毛国忠陈卫娟王欢史文杰(企业)(六)人才评价模式改革

创新评价方法与手段,构建由学校、社会、行业、企业多方参与、从学生理论知识掌握到操作技能进行学生自评、互评、教师(师傅)点评等形式多样的评价体系,采用学生实习报告与现场技能考评相结合、学生顶岗实习过程与结果鉴定相结合的考评制度,引入行业标准、职业岗位标准对教学质量、学生学习成效进行评价。

(七)师资建设

构建专兼结合“双师”型师资教学团队。机电技术应用专业群师资队伍的建设方案以提高教师队伍层次,培养“双师”型教师和优化教师结构为重点,采用积极培养和努力引进、以内为主、以外为辅、聘请结合的方法来加快师资队伍建设的

步伐,根据专业群教学需要,通过校企“互聘、互兼”双向交流的团队合作

机制,发挥不同专业背景和工作经历教师的优势,提升教学团队的教学能力、技

术创新能力和技术服务能力,打造了一支具有现代职教理念、教学经验丰富、实践能力强的高水平“双师型”专业群教学团队。

1.专业负责人培养

培养目标:从现有中青年骨干教师中选拔和培养 3 个专业负责人。

主要培养路径:制定专业负责人培养方案和考核方法,实施以专业带头人为

核心的专业教学团队建设模式,将教学课改、教研科研、技能竞赛、培训考核等纳入团队建设。通过重点培训、国内外调研考察、向企业提供技术服务等途径,培养专业带头人。

2.骨干教师培养

培养目标:在现有名师和学科带头人的带领下,重点培养 4 名骨干教师。主要培养路径:对重点培养的骨干教师,制定《骨干教师培养方案》,以“两

课”评比、技能大赛、创新大赛、信息化比赛等活动为抓手,通过进修培训、到

企业锻炼和“双师”培训,使其在实践中提高自身素质、教学能力和技能水平,

取得“双师”证书,成为业务精湛、充满活力、善于创新的骨干教师和县、市学

科带头人。

3.兼职教师队伍建设

建设目标:建成一支由 7 人组成知识结构合理,技能水平优秀,职称结构适当,老中青比例协调,业务精良的兼职师资队伍。

主要建设路径:通过校企合作方式,将企业、行业专家、机电类高级技师聘

请来校参与教育教学,建立兼职教师库。

4.双师型教师培养

培养目标: 93.75%的专业教师达到“双师型”教师要求。

主要培养路径:制订《“双师型”教师培养方案》和《专业教师下企业锻炼

制度》,从经济上给予补贴,从政策上给予倾斜,敦促教师不断提高专业技能和教

用专业群教师下企业实践锻炼的实效,使教师通过下企业能熟练掌握机电职业岗位技能,使 93.75%的专业教师达到“双师型”教师要求。

5.教学团队建设

建设目标 : 依托创新工作室、技能竞赛、课程开发等教学团队,在创新大赛、技能竟赛、课程开发、青年教师培养等方面取得较大的成绩。

主要建设路径:通过组建创新工作室和技能竞赛工作室,以此为平台,制定各

项培养计划,通过校企合作,提高专业教师的实践能力和职业教育教学能力,加强

师资队伍建设,形成老中青三结合、职称学历较为合理的教学梯队型团队。

机电技术应用专业群师资队伍建设任务表

项目

人数专任专业教师

专任专业教师职称情况

学历情况骨干教“双师

专任

研究本高级中级初级师建设型”建设

类别

兼职

情况情况专业

生科职称职称职称

教师

教师

7102215116726

验收时32

31.2568.7546.9%34.4%18.75%21.9%81. 25%

21.9%

发展规12122019941130 32

37.5%62.5%59.4%28.1%12.5%34.4%93.75%

划37.5%

(八)构建融合企业管理理念的专业群教学管理运行机制。成立机电技术应

用专业群教学工作指导委员会,建立由行业企业代表、相关专业负责人、学生代表

等利益相关方参与的专业群建设组织管理形式,建立健全专业群建设管理制度,协

调专业群内各专业的建设与发展、资源共享与互补,通过柔性化的专业管理与课程组织,提高专业拓展和滚动发展的能力。加强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创新专业群教学管理运行机制,将企业先进的管理方式运用到专业群教学管理中来,对学生

顶岗实习实施“企业导师制” ,建立起“企业、学校、学生”共同参与的专业教学

管理与运行机制。

1.校企合作运行机制建设

完善专业群建设指导委员会,制定和完善校企合作管理办法、校内外实训基

地管理、教师下企业实践、学生顶岗实习等相关规章制度,邀请行业、企业专家

定期召开工作会议,负责指导专业群建设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建学校与企业

的合作平台,根据区域机电企业的发展变化进行技能训练,增加教师与企业专家

共同交流的活动,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依托专业群建设指导委员会,对专

业群设置调整、发展规划、教学计划、实训基地建设、课程结构调整等提出意见

建议。采用联合、共建、融合等方式将工学结合贯穿于整个过程,构建贴近专业

的具有特色的校企合作模式,实现生产与教学融合、学校和企业共赢。

2.校内实训基地建设

在现有设备基础上,再建或充实单片机、数控维修、机电一体化、电器设备

安装、仿真典型机电产品生产调试维修五个实训室,更新部分实训设备。突出职业

岗位需要,引进企业文化,建设体现生产性实训环境,以利于学生在职业活动

环境中进行岗位实务训练或仿真训练,提高技术应用能力、培养学生综合职业能力。

3.校外实训基地建设

加强与行业、企业合作建设校外实训基地的建设力度,从计划、方案到运行、

文化布置等,相关企业全程参与校外实训基地的建设。学校在重视校内实训基地

建设的同时,积极加强校企合作,使校内、校外实训基地优势互补,为学生创建更

好的实习实训平台,促进技能水平不断提高。计划两年内在丹阳市内或周边地区

与 4 家规模企业合作建立校外实训基地,更好地满足学生顶岗实习的需要。

4.校企资源共建共享

组建一个由企业技术骨干、校外特聘专家、校内“双师型”骨干教师共同参与

的产教研教学研发团队,共同研究开发典型机电类项目化或科研型项目化教学资

源库。利用学校现有师资力量和技术条件为企业提供技术服务,每年为不少于 2 家企业提供生产服务,创造产值不少于 10 万。

5.顶岗实习管理模式创新,实行企业导师制

探索企业导师制管理模式,即聘请一位企业技术人员担任学生顶岗实习导师,

从岗位见习、技能操作等方面进行一对一指导,期限六个月,之后具备独立上岗操作能力。制订实习成绩鉴定方案,按照《江苏省丹阳中等职业学校学生顶岗实习考核表》进行考核,一是实习单位指导教师对学生的考核,原则上占总成绩的70%;二是学校实习指导教师对学生的顶岗实习进行评价,原则上占总成绩的 30%。

(九)社会服务能力建设

完善培训场地建设,满足对外培训和考核的需要,积极开展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城镇居民就业与再就业培训、转业军人培训、企业职工培训等,社会培训人数

每年不少于 1000 人次。

机电技术应用专业群校企合作、工学结合运行机制建设任务表序号建设成果具体内容完成时间责任人

充实单片机实训室、建立

2014 年 4 月

数控维修实训室

充实机电一体化实训室、刘锁林加大调研力度,建立或充实

1充实维修电工设备与考石金炳

5 个实训室

级实训室、建立仿真典型2015 年 4 月

机电产品生产调试维修

实训室

新增 4 个校企合作共建校新增 2 个2014 年 4 月2

外实训基地新增 2 个2015 年 4 月

欧阳

企业员工培训场地 3 个2014 年 4 月向荣

徐泓3社会培训社会培训人数 1000人次2014 年 4 月

社会培训人数 1000人次2015 年 4 月

五、保障措施

(一)组织保障

1.成立项目建设小组。具体负责本项目建设,根据建设进度,细化分解任务,

落实责任目标,实施运行管理,保证建设质量。定期报告建设进度,做好过程材

料上传和归档工作,及时反映存在问题,接受项目监控、检查和评估。

2.组建专业群建设指导委员会。制定专业群建设指导委员会章程,成立专业群建设指导委员会,定期召开会议,根据行业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就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及时提出专业群建设发展的指导性意见,参与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模式、顶岗实习、实训基地等方面建设工作,充分发挥专业群建设指导委员会的作用。

(二)制度保障

根据学校《专业群建设项目实施管理办法》,分年度制定专业群建设项目任务

分解表,把每项建设内容按工作任务、工作成果、佐证材料、完成时间节点及预

算经费加以细化,并具体落实责任人和参与人。完善各项工作制度和工作规范,

制定工作标准和管理规范。

(三)经费保障

地方投入 80 万,行业企业投入 11 万,自筹 40 万。本专业将在学校项目建设领导小组的领导下,本着透明、公开、高效的原则,使用好专项资金。同时保证

各部门资金及时到位,用于机电技术应用专业群人才培养模式与课程、师资队伍、校企合作、工学结合运行机制建设。

将DOCX文档转换成DOC文档方法

Word联盟 ?设为主页 ?收藏本站 ?RSS ?投稿 ?首页 ?Word教程 ?Excel教程 ?PowerPoint教程 ?Office教程 Docx文件怎么打开,如何打开Docx文件? 熟悉Word办公软件的朋友都应该知道,Word2003生成的文件格式是Doc的格式,而Word2007或Word2010生成的文件是Docx的。用Word2003是无法打开2007和2010中的Docx文件的。然而目前市场上有一部分人用的是Word2003,还有一部分人用的则是2007或2010,这样一来就会出现一个问题,如果说今天我在同事家复制了一份文件是Docx格式,而自己家用的却是Word2003,那我更本就无法打开这个文件!相信这种情况不在少数。 默认的情况下Word2003是不能打开Docx文件的,那Docx怎么打开呢?今天Word联盟就来教大家用几种方法,实现Word2003也能打开Docx文件! Docx文件说明 Docx格式文件是Microsoft Office Word 2007以上版本的文档扩展名,Docx 取代Doc。而且Docx文件比doc文件所占用空间更小! Docx文件怎么打开,Word2003是如何打开docx的? 方法一(建议使用)、可以直接从微软官方下载个兼容包补丁程序,安装后重启电脑,就可以用Word2003打开Docx格式的文件的。 下载地址: https://www.doczj.com/doc/5a7076361.html,/download/6/9/E/69EA942D-4636-4350-A526-0BFD9771A12A/O2007Cnv.exe

方法二、因为Docx文件本身属于一种ZIP压缩文件,所以我们可以用“winRAR压缩包”来打开。方法如下: 首先将“.docx”文件后缀改成“.zip”,此时,文件就变成了一个压缩包,双击打开我们会看到有几个文件夹,我们打开“word文件夹”,如下图; word文件夹中,“document.xml”文件里面就是文本的内容,我们可以直接用记事本打开,但里面还有一些其他的代码;“media”文件夹里面就是文本中的图片了;(如下图)

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及专业群建设

项目一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及专业群建设 概述 根据北京现代制造业和煤炭行业对机电高技能人才的要求,本专业设臵两个专业方向:机电一体化系统方向、煤矿机电技术方向。机电一体化系统方向主要面向北京机电一体化产业和汽车制造业,培养机电高技能人才;煤矿机电技术方向主要面向华北主要产煤地区,培养煤矿机电高技能人才。 主要建设内容包括:进一步深化与完善“校内产学一体”、“订单培养”、“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从职业岗位能力分析入手,以机电设备的安装、调试和维修能力培养为核心,构建以能力为主线、双证融合的课程体系;以项目为导向,设计课程内容,重点建设《电气控制与PLC》、《单片机控制技术》、《自动化生产线安装维修》3门优质核心课程;培养自动化生产线方向、机电一体化设备方向专业带头人2名;培养骨干教师6名;注重培养专职教师的双师素质,“双师”型教师比例达到95%;聘请12名企业机电技术方面技术骨干为兼职教师,建设一支专兼结合的双师结构专业教学团队;建设自动化生产线、机电一体化设备、工业机器人等5个实训室(中心),建成融教学、培训、职业技能鉴定、技术研发和生产服务功能于一体的学习型生产性实训基地;与北京现代汽车公司、北汽福田、北京嘉昌机电设备制造有限公司、首钢集团、京煤集团、中煤北京煤矿机械责任有限公司等10多家北京制造企业和煤炭企业建立深度合作的校外实习基地,与60多家企业签定顶岗实习协议,保证学生半年以上顶岗实习;开展机电一体化、低压维修电工等职业技能培训和鉴定2000多人次,为首钢集团等企业转岗职工再就业进行技术培训300人次,为北京现代制造企业和华北地区煤炭企业培训矿、厂长和技术人员300人次,开展技术服务项目10项;建设专业资源库,实现教学资源共享。 本专业示范建设项目总需资金为1370万,其中,中央财政465万,北京市905万。项目建设资金主要用于教学实训条件、师资队伍建设和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改革。一、建设基础 (一)社会需求 1.北京现代制造业快速发展急需机电高技能人才 现代制造业是北京工业的支柱产业。北京下一步将重点发展机电一体化产业、汽车产业、电子信息产业、基础产业、医药产业、都市产业六个制造业领域,预计到2008

专业群建设方案

电子商务专业及辐射带动的专业群建设 电子商务专业是在计算机信息技术和互联网技术日新月异的背景下迅速成 长起来的一个全新专业,它培养的人才应当既熟悉经济活动基本规律,又掌握了现代计算机信息技术;既具有先进的营销管理理念,又熟悉商务运作流程。因而在职业教育,尤其是高职学校层次中,如何把握电子商务专业的人才培养,如何进行理论和实践的课程体系改革,已成为创国家示范学校迫在眉睫的重要课题。 一、电子商务专业教学的行业背景和依据 网络时代的到来,给我们的工作、生活带来前所未有的改变,数字化、信息化的生存 模式使整个世界的经济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电子商务将成为二十一世纪贸易活动的基本经济 形态。目前,中国电子商务的发展已逐步从探索走向规范、务实,从建立电子商务示范工程、 规范电子商务运行机智、制订相关政策法规、 加强国际间技术合作与交流等方面入手,以多角度、多层次的渠道加快电子商务建设。然而,电子商务迅猛发展所带来的人才培养的严重滞后,已经严重阻碍了我国电子商务的发展。面 对世界经济一体化的新形势,如何培养出满足电子商务人才市场需要的实用型人才,如何构 架电子商务专业的课程体系等问题已成为我们亟待解决的重要任务。 电子商务专业建设的根本目的在于如何培养与电子商务人才市场需求相一 致的电子商务人才。为此。我们通过对省内多家企事业单位和公司进行调研,经过详细分析 研究,其结果显示了如下特征: 1、电子商务的急剧发展,企业的电子商务意识不断增强,特别是复合型电子商务人 才的严重短缺,将带来电子商务业界一场空前激烈和白热化的人才竞 争。中、初级电子商务应用人才匮乏将日益突出,这为电子商务教育的发展提供了很好的契 机。 2、据《2009 年阿里巴巴企业名录》统计:我国第三季度 31 个省市共有 201 万家企事 业单位。数以百万计的中小企业已经通过互联网拓展营销渠道、开展网上贸易;国际贸易中80%是通过电子商务进行的,整个社会经济活动对电子商务专业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多。预计未 来 10 年内,我国大约需要 200 万的电子商务专门人才。这类人才必须精通英语、懂得基本经 贸理论及计算机网络技术知识, 具有现代经营意识和战略眼光。并且随着电子商务职业资格考试在全国的开展,电子商务 人才的培养已逐步走向成熟和完善。 3、电子商务专业培养的人才是复合型人才,其专业涉及到经济、管理、信 息、计算机等多门学科。高等院校和高职学校,易于合理整合学校资源,配备专业教师,培 养不同层次的专业技术人才。所以高职学校将在未来的时期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我校建设示范 性电子商务专业,不仅能满足淮南本地经济发展对电子商务人才的需求,而且还能对营销、 物流、会计等相关专业产生强大的辐射和带

DOCX文件转换

还在为转换DOCX文件发愁么?这篇文档拯救你! 虽然微软放出Office 2010已经有段时间了,不过还有很多朋友停留在用Word 2003编辑文档。Word 2007和Word 2010默认的文档格式是DOCX,这种格式的文档无法用Word 2003直接打开的,虽然可以Word 2007或者Word 2010将DOCX 格式另存为DOC格式,但是只能一篇一篇的处理,如果文档数量很多,操作起来非常麻烦,或者别人传给你的docx而你用的Word 2003,那么我们该怎么转换呢?下面介绍三种方法: 1、用软件批量转换 Batch DOCX to DOC Converter是一个可以批量转换格式的软件。安装后,会自动进行升级,取消升级,然后将doc2doc.exe复制到软件的安装目录内覆盖原文件即可。 第一步:添加批量文件。运行Batch DOCX to DOC Converter,单击Source栏右端的Folder按钮,弹出浏览文件夹窗口,展开树状目录,找到并选定需要转换的DOCX文档所在的文件夹,然后单击Search按钮,将选定文件夹中的文档批量添加进来。如果是单个文件的话,则点击后面的File按钮 第二步:转换格式。单击Target栏右端的Folder按钮,弹出浏览文件夹窗口,展开树状目录,指定一个文件夹用来存储转换后的DOC文件,然后单击Convert

按钮,该程序将自动开始批量转换文件格式,并将转换后的文件存入指定的文件夹,整个过程完全自动化,无需人工干预的。 下载地址:千脑下载(1.72MB) 2、通过在线转换网站转换格式 在线转换网站https://www.doczj.com/doc/5a7076361.html,/ 转换方法比较简单, 第一步:点浏览(选取需要转换格式的文件),选择转换后的格式 第二步:在”Email” 里填入你的邮箱. 第三步:点”CONVERT IT!” (搞定,一会就会把转换好的DOC格式发到你的邮箱). PS:经Yongd测试,需要等段时间才能发到邮箱里,可能和邮箱有关系吧。 点此前往 3、下载office2003 2007兼容包补丁

机电专业群建设方案

江苏省中等职业学校现代化专业群建设 机电技术应用 专业群建设方案

目录 一、需求论证 二、建设目标 三、建设思路 四、建设内容 五、保障措施

江苏省丹阳中等专业学校 机电技术应用专业群建设方案 一、需求论证 (一)产业背景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工业经济突飞猛进,技术改造、产品更新换代速度加快,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不断产生,机电技术应用领域得到大力拓展,在各类加工制造行业中应用极其广泛。机电行业的飞速发展必然需要大量的机电技术应用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经国务院同意,国家发展改革委近日正式印发《苏南现代化建设示范区规划》,标志着中国第一个以现代化建设为主题的区域规划正式颁布实施。包括范围江苏苏南地区包括南京、无锡、常州、苏州和镇江五市,地处长江三角洲核心区,是近代中国民族工业发祥地之一,也是中国经济社会最发达的地区之一。改革开放以来,苏南全面小康社会建设走在全国前列,为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奠定了坚实基础。 规划明确,围绕到2020年建成全国现代化建设示范区,到2030年全面实现区域现代化、经济发展和社会事业达到主要发达国家水平的目标,重点推进经济现代化、城乡现代化、社会现代化和生态文明、政治文明建设,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将苏南地区建成自主创新先导区、现代产业集聚区、城乡发展一体化先行区、开放合作引领区、富裕文明宜居区。为我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积累经验、提供示范。 “十三五”期间丹阳着力调整产业结构,全力打造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以先进制造业为支柱的丹阳现代产业体系新格局。继续发展以工程机械、汽车及汽车零部件、数控机床、仪器仪表、五金工具等产业为重点的装备制造业。截止2015年末,有规模的机电类企业达2000多家,拥有省级以上高新技术企业100家、高新技术产品120个,把我校机电技术应用专业建设好,不断提高学生质量,是我校专业建设的重要使命。 (二)社会需求 据丹阳市统计局2015年调研数据显示,2015年丹阳市人才需求总量比2014年增长了%;人才需求排名前列的专业依次是:机械制造及自动化、数控、电子与信息、眼视光与配镜、市场营销、电工、化工、建筑、会计、汽车、,以上十大类专业的人才需求量占需求总量的%,其中机械制造及自动化人才最为短缺。 目前丹阳机电行业从业人员超过万,每年中级技工需要3000多人,高级技工需要1000多人。而丹阳市每年机电类专业毕业生只有270人左右,远不能满足市场需求。尤其是机电一体化设备的安装调试、机电一体化设备维修改装、数控车工、数控铣工、加工中心操作、数控维修、车工等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短缺,为我校机电技术应用专业群的建设和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契机。

通信技术专业及专业群建设方案汇总

通信技术专业及专业群建设方案 (一建设背景与基础 1.建设背景 (1行业背景 近年来,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保持快速增长态势,产业规模列全国各行业之首,成为我国的第一大产业。以天津滨海新区为中心的环渤海地区将成为继珠江三角洲和长江三角洲之后的又一电子信息产业相对集中和高速发展的地区。 通信技术作为信息产业的重要支柱是世界各国竞相努力发展的重点。近年来,我国信息技术特别是通信技术正呈现前所未有的良好发展势头。据统计,截止到2007年11月,我国通信技术产业年收入已达7311.6亿元,同比增长11.3%。 信息化建设、开放通信市场等一系列重大举措的实施,我国通信产业发展的宏观环境将得到进一步改善。第三代移动通信网(3G、三网合一、因特网、电子商务、政府和企业专用网、居民消费水平提高等都为通信产业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商机。 移动通信是天津市电子信息产业第一支柱行业。2005年,移动通信行业完成工业总产值969亿元,占全市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总量的54%,手机产量达到6830万部,占全国手机产量的22%,列全国第2位。移动通讯行业已形成以移动通讯终端设备(手机为主导产品的产业集群。以天津、北京为核心的环渤海经济圈的手机生产能力和产量占全国的一半左右。 (2人才需求分析 天津市电子信息产业在“十一五”期间销售收入将保持年均增长15%左右,预计到2010年末全行业销售收入将超过4000亿元,其中移动通信产业是电子信息产业的龙头产业之一,到2010年手机产量达到1亿部,实现销售收入1500亿元以上,年均增长10%左右,并建立整机设计、芯片设计中心等10个以上的企业相关研发中心,

成为世界最大的手机生产基地和移动通信技术研究基地。伴随着3G牌照的发放,与3G相关的一条移动通信产业链将急需大量3G网络工程建设、维护人员与3G手机制造人员。根据人才需求调查分析,“十一五”期间天津市每年需新增通信类从业人员4万余人,其中高技能人才8000余人,约 占新增通信类从业人员的20%。快速发展的移动通信产业需要大量富有创新思想、动手能力强的从业人员参与建设,以通信技术专业为重点的通信产品制造、通信网络运营专业群应紧跟时代步伐,向社会提供优质的人才支撑,满足社会经济发展需要。 通信产品和设备的急速增长、通信网络的进一步扩大,以及地区、行业的发展战略,都对通信类各层次人才提出了较大的需求。 2.现有基础及优势 天津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成立于2001年,同年即开设通信技术专业,是天津市最早开设此专业的高职院校。2003年通信技术专业被评为天津市的改革试点专业。通信技术专业办学历史悠久,办学效果显著。 (1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按照企业岗位对人才的需求,在知识、技能、素质方面的实际要求订单培养,使学生毕业后能较快胜任企业的工作。订单班的专业基础课在校内进行,专业课在校内与企业共同实施并以企业为主完成。2004年我院与天津钢铁有限公司签订协议,订单培养“三电一体化”班;2006年我院与天津亚安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共建“安防监控系统”班、与天津大无缝钢铁有限公司合办“无损探伤”订单班;2007年与雅马哈电子有限公司签订协议,订单培养“雅马哈公司”班。 (2教育教学成果 通信技术专业经过多年的发展,在教育教学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目前,该专业有天津市级电子类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实践教学改革1项。市级精品课程2门

专业群建设方案

专业群建设方案 This manuscript was revised by JIEK MA on December 15th, 2012.

电子商务专业及辐射带动的专业群建设 电子商务专业是在计算机信息技术和互联网技术日新月异的背景下迅速成长起来的一个全新专业,它培养的人才应当既熟悉经济活动基本规律,又掌握了现代计算机信息技术;既具有先进的营销管理理念,又熟悉商务运作流程。因而在职业教育,尤其是高职学校层次中,如何把握电子商务专业的人才培养,如何进行理论和实践的课程体系改革,已成为创国家示范学校迫在眉睫的重要课题。 一、电子商务专业教学的行业背景和依据 网络时代的到来,给我们的工作、生活带来前所未有的改变,数字化、信息化的生存模式使整个世界的经济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电子商务将成为二十一世纪贸易活动的基本经济形态。目前,中国电子商务的发展已逐步从探索走向规范、务实,从建立电子商务示范工程、规范电子商务运行机智、制订相关政策法规、加强国际间技术合作与交流等方面入手,以多角度、多层次的渠道加快电子商务建设。然而,电子商务迅猛发展所带来的人才培养的严重滞后,已经严重阻碍了我国电子商务的发展。面对世界经济一体化的新形势,如何培养出满足电子商务人才市场需要的实用型人才,如何构架电子商务专业的课程体系等问题已成为我们亟待解决的重要任务。 电子商务专业建设的根本目的在于如何培养与电子商务人才市场需求相一致的电子商务人才。为此。我们通过对省内多家企事业单位和公司进行调研,经过详细分析研究,其结果显示了如下特征: 1、电子商务的急剧发展,企业的电子商务意识不断增强,特别是复合型电子商务人才的严重短缺,将带来电子商务业界一场空前激烈和白热化的人才竞争。中、初级电子商务应用人才匮乏将日益突出,这为电子商务教育的发展提供了很好的契机。 2、据《2009年阿里巴巴企业名录》统计:我国第三季度31个省市共有201万家企事业单位。数以百万计的中小企业已经通过互联网拓展营销渠道、开展网上贸易;国际贸易中80%是通过电子商务进行的,整个社会经济活动对电子商务专业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多。预计未来10年内,我国大约需要200万的电子商务专门人才。这类人才必须精通英语、懂得基本经贸理论及计算机网络技术知识,具有现代经营意识和战略眼光。并且随着电子商务职业资格考试在全国的开展,电子商务人才的培养已逐步走向成熟和完善。 3、电子商务专业培养的人才是复合型人才,其专业涉及到经济、管理、信息、计算机等多门学科。高等院校和高职学校,易于合理整合学校资源,配备专业教师,培养不同层次的专业技术人才。所以高职学校将在未来的时期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我校建设示范性电子商务专业,不仅能满足淮南本地经济发展对电子商务人才的需求,而且还能对营销、物流、会计等相关专业产生强大的辐射和带动作用,促进本地区及整个中部经济快速崛起。 二、专业现有基础、优势及存在的问题 (一)专业基本情况 1、专业定位 电子商务专业面向国民经济各行业,为传统企业、电子商务企业、政府部门、学校、其他行业的电子化部门培养从事电子商务、物流配送、网络营销、网站策划与推广、现代办公的中、初级商务应用型人才。 2、专业现状 电子商务专业立足于现代服务业,培养适应信息社会发展要求的新型商务人才,是商务类专业中最具特色、又充满活力的一个新型复合型专业。2006年被确定为安徽省重点建设专业。 ⑴、师资队伍基础

WORD 2007 doc(docx)格式转换为PDF格式的方法

WORD2007doc(docx)格式转换为PDF格式的方法 1.打印法 2.加载项法 3.MSOffice2007PDF/XPS格式插件 4.第三方软件法 [正文] 1.打印法 1.1Acrobat Distiller Doc文件向Pdf格式转换还是比较容易的,主要通过Adobe公司提供的Adobe Distiller虚拟服务器实现的,在安装了Adobe Acrobat Professional后,在Windows系统的打印机任务中就会添加一个Acrobat PDF 打印机,如图所示: 图1 现在比较流行的DoctoPdf类软件如Pdfprint等的机理都是调用Adobe Distiller打印机实现的,如果想把一个Doc文件转换为Pdf文件,只要用Office Word打开该Doc文件,然后在"文件"—>"打印"中选择Acrobat Distiller打印机即可,如图2所示:

图2 这样,就可以很轻松的将Doc格式的文件转换为Pdf文件。 1.2adobe flashpaper 先我们来了解一下FlashPaper2的工作原理。FlashPaper2安装完后,实际上在操作系统中自动安装了一个虚拟打印机,叫做"Macromedia FlashPaper",我们使用控制面板打开"打印机和传真"窗口,就可以看到, 如图所示。

图3自动安装的FlashPaper虚拟打印机 这个虚拟打印机并不会真地将文档打印到纸介质上,而是将可打印的文档输出为SWF或PDF文档。这里所说的可打印文档种类很多,比如常见的Office文档、网页文件、文本文件等等。 所以,简单说来,FlashPaper2的工作原理就是用FlashPaper虚拟打印机将可打印文档转换为SWF 或PDF文档。 优缺点:和打印预览的效果一致,不会有莫名奇妙的变化,但文档结构图无法形成,阅读时不是很方便,体积稍大,生成速度较慢。 2.加载项法 安装Adobe Acrobat Professional后,在word2007中会出现如图所示加载项,点击Create pdf即可生成 PDF。

机电一体化专业群项目建设实施方案

机电一体化专业群项目建设 实施方案

目录 一、建设背景与基础 (1) (一)建设背景 (1) (二)建设基础 (1) (三)专业群建设存在旳`主要问题 (2) 二、建设思路与目标 (2) (一)建设基本思路 (2) (二)建设目标 (2) (三)预期效益 (3) 三、重点建设内容 (4) (一)专业结构优化调整 (4) (二)人才培养模式与课程体系改革 (5) (三)实践教学条件建设 (11) (四)教学团队建设 (13) (五)专业群发展机制建设 (16) 四、主要保障措施 (18) (一)组织保障 (18) (二)制度保障 (20) (三)过程管理保障 (20) (四)经费保障 (21)

一、建设背景与基础 (一)建设背景 1.现今国家推行“工匠精神”,大力发展智能制造业,“中国制造2025”已在进行之中,湖南也同时提出了“1274计划”,制造业出现了大批旳`技能技术人才空缺. 2.湘潭市是湖南省旳`老工业基地和长株潭城市群旳`主体城市之一,拥有170 多家机械制造企业,其中既有大型军工企业江麓机电科技有限公司、江南机械厂,也有被誉为“中国机电产品摇篮”旳`湘电集团公司.近年来,湘潭市政府提出把湘潭打造为“湖南先进制造业中心”旳`发展战略,创建和引进了一大批新型制造企业,制造业成为湘潭高新区和九华经济开发区两个国家级开发区以及德国工业园、双马生态工业园、天易工业园等新兴工业园区旳`主体,制造业日益成为湘潭市旳`重要支柱产业. (二)建设基础 湖南省经济贸易中等职业学校成立于1979年,2006年被评为国家重点技工学校.数控加工技术专业为省示范专业,机械制造及自动化专业、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为市级示范专业,通过建设,实现了专业旳`快速发展. 1.通过“模块化”旳`课程建立“做学教”一体化教学体系.以“模块化”课程为导向,建设一体化教学教室,方便学生“理实一体”吸收知识:理论教学完毕后,进行机房仿真练习,最后进入实训车间实操,巩固新知. 2.以就业为宗旨,拓展校内“工学结合”和校外“2+1顶岗实习”旳`人才培养模式.在校内,以真实旳`企业加工零件为实例,通过和企业旳`合作,建立有企业特色旳`实训车间并以此为依托,在“理实一体化”旳`教学中突出“工学结

专业群建设方案框架

一、建设背景与基础 (一)建设背景 (二)建设基础 (三)专业群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二、建设思路与目标 (一)建设基本思路 (二)建设目标 总目标 具体目标 (三)预期效益 三、重点建设内容 (一)专业结构优化调整(1天) 1.专业结构调整。深入开展区域产业(行业)发展现状、趋势和技术技能人才需求调研,在此基础上,中职以市州为单位,高职以学校为单位,制定未来三年专业结构调整规划。建立健全适应产业优化升级的专业动态调整机制,提高人才培养的适应性和针对性。 2.专业群构建。职业院校根据学校的服务面向,以优势专业为核心,按照专业基础相通、技术领域相近、职业岗位相关、教学资源共享的原则构建专业群。每个专业群由3-5个(中职3个、高职5个)以上专业组成。发挥专业群的聚集效应,以专业群建设带动教育资源优化配置。

3.特色专业群建设。按照整体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中职以市州为单位,高职以学校为单位,确定自身重点建设的特色专业群,并进行重点投入,重点建设,以此带动区域和职业院校专业建设水平整体提升。加强特色专业群核心专业建设,核心专业应为学校重点建设专业,专业教学水平较高、师资队伍整体水平较强、与产业对接紧密、在专业群中具有引领和核心作用。 (二)人才培养模式与课程体系改革(2天) 1.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根据群内各专业特点,全面修订人才培养方案,群内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更适应产业转型升级及产业链的岗位需求,既相对独立,又互相联系;既能实现群内资源共建共享,又能体现产业岗位细化的前瞻性。按照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总体要求,协同推进专业群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积极探索定向培养、联合培养、订单培养和“现代学徒制”等多样化的人才培养模式。整体推进专业群评价模式改革,系统制定专业群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标准,广泛吸收行业企业参与质量评价,积极探索第三方评价。实施具有专业群特色的“双证书”制度。 2.课程体系改革。按照确保学生职业能力、人文素质、职业素养整体提升的要求,以“基础模块+专业模块”的形式,注重群内相通或相近的专业基础课程和相关或相近的专业技术课程建设,系统构建专业群课程体系。加强群内专业课程内容整合,实时引入行业企业的新知识、新技术、新标

物流管理专业与专业群建设方案

资料范本 本资料为word版本,可以直接编辑和打印,感谢您的下载 物流管理专业与专业群建设方案 地点: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________ 说明:本资料适用于约定双方经过谈判,协商而共同承认,共同遵守的责任与义务,仅供参考,文档可直接下载或修改,不需要的部分可直接删除,使用时请详细阅读内容

物流管理专业与专业群建设方案 一、项目概述 物流管理专业建设方案是我院省级示范院校建设方案的项目之一。物流管理专业是在进行充分专业人才市场需求调查分析基础上于2006年设置的一个新专业,同时也是我院的重点专业之一,在2010年成功申报为陕西省省级重点专业,本专业实施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相结合的“双证书”制度。为适应地方经济发展和物流行业变化的需要,立足于西安、辐射西北、连接国内国际市场的物流平台,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管理一线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现代物流管理基本理论和专门知识,能够胜任货运代理、运输业务、仓储配送、物流信息操作等,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精操作、能管理、懂经营”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 物流管理专业自2006年9月开始招收第一届三年制高职学生,至今已有06、07、08、09、10、11级在校生共计681。物流管理专业经过五年的建设,本着“以人才需求为导向,以能力培养为本位”的办学理念,以“主动适应,整体优化,定位准确”的办学特色。在专业定位,人才培养模式,基本教学设施,师资力量,课程教学改革,专业办学特色等方面都取得一定的成效。五年来,为西北地区物流产业输送了334名优秀人才,毕业生主要分布在陕西地区的物流企业和工商企业,他们大多数人是物流企业生产一线的骨干,受到企业的广泛好评。 本专业教师团队共有22人,高级职称教师占专职教师队伍的24%,中级职称教师占专职教师队伍的62%,初级职称教师占专职教师队伍的14%。其中,还聘请物流相关行业、企业的管理人员、业务人员来校授课,指导学生的实验实训。兼职教师占专业课与实践指导教师合计数达33%。 二、专业建设背景 (一)行业背景分析 陕西省物流业近年来服务水平显著提高,总体规模快速扩张。2008年陕西省全社会物流总额达12500亿元,物流业实现增加值600亿元,这两项指标自2005年以来平均每年分别增长17.3%和14%。2009年陕西物流业增加值占服务

多种方法教你 Docx怎么转换成Doc

教你快速将Word的Docx格式转换成Doc格式 刚刚在网上下载了个Word财务方面的表格,但是下载下来才发现是“Docx格式”的文件,并不是我常用的“Doc格式”的文件,要知道Docx格式的文件只有用Word2007才能够打开,自己电脑上装有Word2003,打开后全是乱码,这该怎么办呢?呵呵,这点小问题难不倒我,用Word也有个5、6年了,这方面的知识也是非常了解。相信遇到此类问题的朋友也是非常着急,下面Word联盟就来教大家几种简单的方法将“Docx转成Doc”! 说明:Docx格式只支持Word2007或以上版本的Word才能打开,而Doc格式是Word2003中的格式。 提示:Word2007或以上版本可以打开Docx和Doc格式,而Word2003只能够打开Doc 格式,无法打开Docx格式的文件。 方法一、利用在线Docx转Doc网站转换! 国外的一个网站,地址:https://www.doczj.com/doc/5a7076361.html,/,很不错,速度又快,几秒钟就搞定了。点击网站中的“Browse”按钮,找到你Docx文件存放的路径,网站就会自动转换,转换完毕后,点击下面的“Browse”下载按钮,将转换成功的Doc文件下载下来。 点击Browse转换

点击“Download”下载转换成功的Doc文件 方法二、下载Word兼容包实现Word2003也能打开或保存Docx格式文件! 这个兼容包微软很早以前就提供了,有很多朋友还不知道,主要目的是为了兼容Office 所有版本之间的转换与互动! 下载地址1:Word兼容包下载 下载地址2:https://www.doczj.com/doc/5a7076361.html,/downloads/details.aspx?displaylang=zh-cn&FamilyID=941b3470-3ae9 -4aee-8f43-c6bb74cd1466 下载地址3:https://www.doczj.com/doc/5a7076361.html,/fs/900/1/8eccc13f15a88b2972d5ba6163c8ee7127955064/exe/FileFormatC onverters.exe 下载地址4:https://www.doczj.com/doc/5a7076361.html,/download/6/9/E/69EA942D-4636-4350-A526-0BFD9771A12A/O 2007Cnv.exe 以上任意选择一个下载即可。

机电专业群建设方案精编WORD版

机电专业群建设方案精 编W O R D版 IBM system office room 【A0816H-A0912AAAHH-GX8Q8-GNTHHJ8】

江苏省中等职业学校现代化专业群建设 机电技术应用 专业群建设方案 目录 一、需求论证 二、建设目标 三、建设思路 四、建设内容 五、保障措施

江苏省丹阳中等专业学校 机电技术应用专业群建设方案 一、需求论证 (一)产业背景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工业经济突飞猛进,技术改造、产品更新换代速度加快,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不断产生,机电技术应用领域得到大力拓展,在各类加工制造行业中应用极其广泛。机电行业的飞速发展必然需要大量的机电技术应用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经国务院同意,国家发展改革委近日正式印发《苏南现代化建设示范区规划》,标志着中国第一个以现代化建设为主题的区域规划正式颁布实施。包括范围江苏苏南地区包括南京、无锡、常州、苏州和镇江五市,地处长江三角洲核心区,是近代中国民族工业发祥地之一,也是中国经济社会最发达的地区之一。改革开放以来,苏南全面小康社会建设走在全国前列,为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奠定了坚实基础。 规划明确,围绕到2020年建成全国现代化建设示范区,到2030年全面实现区域现代化、经济发展和社会事业达到主要发达国家水平的目标,重点推进经济现代化、城乡现代化、社会现代化和生态文明、政治文明建设,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将苏南地区建成自主创新先导区、现代产业集聚区、城乡发展一体化先行区、开放合作引领区、富裕文明宜居区。为我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积累经验、提供示范。 “十三五”期间丹阳着力调整产业结构,全力打造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以先进制造业为支柱的丹阳现代产业体系新格局。继续发展以工程机械、汽车及汽车零部件、数控机床、仪器仪表、五金工具等产业为重点的装备制造业。截止2015年末,有规模的机电类企业达2000多家,拥有省级以上高新技术企业100家、高新技术产品120个,把我校机电技术应用专业建设好,不断提高学生质量,是我校专业建设的重要使命。 (二)社会需求 据丹阳市统计局2015年调研数据显示,2015年丹阳市人才需求总量比2014年增长了11.71%;人才需求排名前列的专业依次是:机械制造及自动化、数控、电子与信息、眼

专业群建设方案参考

专业群建设方案参考 Document serial number【LGGKGB-LGG98YT-LGGT8CB-LGUT-

*******以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为重点的专业群建设方案 3.5.1 项目概述 1.项目名称 以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为重点的专业群建设 2.项目组主要成员 邱寄帆(负责人)、王海春、魏中、高枫、王津 3.服务的产业 主要面向信息技术产业和以航空工业为重点的国防科技工业,重点面向提供计算机应用技术服务的高新技术产业。 4.专业群 计算机网络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可视化程序设计、Web应用程序设计等(*为本项目重点建设专业)。 3.5.2 项目建设背景 1.国家以信息产业为龙头带动工业化进程 21世纪将是信息化的世纪,信息产业已成为21世纪最重要的和最有发展力的产业。电子信息类专业是国家“十一五”重点建设和发展的专业技术,而且随着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网络与软件技术已成为区域优先建设与发展的专业。 2.专业在区域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

从区域经济发展的趋势来看,四川省提出,要加强工业结构的调整,提出了以高新技术、先进技术为支撑,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导,以先进制造业为主体,以优化升级传统产业为基础,构建新型工业结构。今后工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大方向是把信息技术与传统产业的发展紧密结合起来,以信息技术改造传统的产业,实现“工业强省”的目标。这其中,信息产业成为了最重要的支柱产业之一。 “十一五”期间,四川省将加快电子信息等高技术产业的发展,实施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全面加快工业的改组改造和结构升级。然而,我省目前适应支柱产业发展的人才短缺,特别电子信息类中高级技能人才严重短缺。据统计,目前我省劳动力市场对计算机类相关技能型专业人才的需求每年达10万人。 成都、绵阳地区作为我国重要的四大信息技术产业基地之一,信息技术企业相对集中,产业链较为完整,具有相当的规模和配套能力。在软件外包方面,目前国家已将成都列为全国五大软件外包基地之一。根据对在川军工企业和其它电子信息企业的走访调查以及行业主管部门的预测,“十一五”期间,四川地区对电子信息类专业的技能型人才需求将大大增加。特别是银海公司、北京中讯公司、迈普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等相关网络与软件技术企业入驻成都高新区,形成了以网络、软件技术等为重点的相关高新技术公司群体。 网络技术属于先进技术应用的行业,随着互联网技术和3G等通讯技术的发展,对这类技术服务人才的需求是相当大的。因此,四川省有30多所高职高专院校开设了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 3.航空工业和国防科技工业对人才的行业需求 从服务面向来看,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既要主动服务于区域经济技术发展的需求,也要积极服务于航空行业和国防工业的需求。国防科技工业是国家战略性产业,是武器装备研制生产的物质和技术基础,是先进制造技术和电子信息技术应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具

多种方法教你 Docx怎么转换成Doc

多种方法教你 Docx怎么转换成Doc 说明:Docx格式只支持Word2007或以上版本的Word才能打开,而Doc格式是Word2003中的格式。 提示:Word2007或以上版本可以打开Docx和Doc格式,而Word2003只能够打开Doc格式,无法打开Docx格式的文件。 方法一、利用在线Docx转Doc网站转换! 国外的一个网站,地址:https://www.doczj.com/doc/5a7076361.html,/,很不错,速度又快,几秒钟就搞定了。点击网站中的“Browse”按钮,找到你Docx文件存放的路径,网站就会自动转换,转换完毕后,点击下面的“Browse”下载按钮,将转换成功的Doc文件下载下来。 点击Browse转换 点击“Download”下载转换成功的Doc文件 方法二、下载Word兼容包实现Word2003也能打开或保存Docx格式文件! 这个兼容包微软很早以前就提供了,有很多朋友还不知道,主要目的是为了

兼容Office所有版本之间的转换与互动! 下载地址1:Word兼容包下载 下载地址2: https://www.doczj.com/doc/5a7076361.html,/downloads/details.aspx?displaylang=zh-cn&Fam ilyID=941b3470-3ae9-4aee-8f43-c6bb74cd1466 下载地址3: https://www.doczj.com/doc/5a7076361.html,/fs/900/1/8eccc13f15a88b2972d5ba6163c8ee7127955 064/exe/FileFormatConverters.exe 下载地址4: https://www.doczj.com/doc/5a7076361.html,/download/6/9/E/69EA942D-4636-4350-A526-0BFD9771A12A/O2007Cnv.exe 以上任意选择一个下载即可。

旅游管理重点专业建设及专业群建设方案

旅游管理重点专业建设及专业群建设方案 文件编码(008-TTIG-UTITD-GKBTT-PUUTI-WYTUI-8256)

旅游管理重点专业建设及专业群建设方案项目负责人:张建英 项目组主要人员:袁姝、王显成、杨晓安、黄金华、乔海燕、娄在凤 一、专业的社会需求分析 (一) 行业背景分析 旅游业作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2008年全国旅游业总收入已突破1万亿元,成为全球第四大入境旅游接待国、亚洲最大出境旅游客源国。 浙江历史悠久,人文荟萃,风光秀丽,旅游业尤为发达。据省旅游局统计,自2003年以来,旅游总收入、接待国内旅游者、旅游外汇收入连续五年均列全国第五位,旅游业已经成为我省国民经济的重要产业。 嘉兴旅游资源富集, 人文景观遍布,江南水乡韵味十足,是江浙沪旅游金三角中一颗闪耀的新星。旅游总收人亿元,其中国内游客万人次,同比增长22%,国内旅游收人亿元,同比增长%,接待海外游客万人次,同比增长%,创汇13亿美元,同比增长%,接待海外游客总量继续保持全省第二,旅游年总收入排名全省第五。 (二)人才需求分析 1.旅游高技能人才需求广阔浙江省今后五年重点建设35个总投资超过10亿元以上的重点旅游项目、积极支持和培育10大旅游企业集团、新建四、五星级高等级酒店180~200家,其中五星级饭店50多家。未来五年浙江省旅游直接从业人员新增80万人,间接从业人员新增400多万人。由于旅游业服务的对象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大量海外游客的增加及本国人民生活需求提高,使旅游业高技能人才需求大幅增加。因此旅游业人才培养有广阔前景。 2.休闲农业旅游成为旅游业新的增长点休闲农业旅游是旅游方式由传统观光型向新兴的休闲度假型转变的一个重要标志,是社会发展、人们消费观念和水平变化后产生的新型旅游形式。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城乡一体化的推进,农村面貌发生很大的变化,经历繁华喧嚣的都市人越来越向往悠闲的田园风光,享受农家乐园、特色农庄、农家餐馆等休闲乐趣。因此,休闲农业游的发展使旅游业高技能人才的需求进一步增加。

机电专业群建设实施规划方案.docx

. 江苏省中等职业学校现代化专业群建设 机电技术应用 专业群建设方案 学校名称江苏省丹阳中等专业学校 专业群名称机电技术应用专业群 1 机电技术应用( 051300) 专业群 2 机械加工技术( 051200) 所涵专业(代码) 3 数控技术应用( 051400) 核心专业(代码)机电技术应用(051300) 项目负责人谭星祥 所属专业部机电部

. 目录 一、需求论证 二、建设目标 三、建设思路 四、建设内容 五、保障措施

. 江苏省丹阳中等专业学校 机电技术应用专业群建设方案 一、需求论证 (一)产业背景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工业经济突飞猛进,技术改造、产品更新换代速度加快,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不断产生,机电技术应用领域得到大力拓展,在各类加工 制造行业中应用极其广泛。机电行业的飞速发展必然需要大量的机电技术应用高 素质技能型人才。 经国务院同意,国家发展改革委近日正式印发《苏南现代化建设示范区规划》,标志着中国第一个以现代化建设为主题的区域规划正式颁布实施。包括范围江苏苏南地区包括南京、无锡、常州、苏州和镇江五市,地处长江三角洲核心区,是 近代中国民族工业发祥地之一,也是中国经济社会最发达的地区之一。改革开放 以来,苏南全面小康社会建设走在全国前列,为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奠定了坚实基础。 规划明确,围绕到 2020 年建成全国现代化建设示范区,到 2030 年全面实现 区域现代化、经济发展和社会事业达到主要发达国家水平的目标,重点推进经济现 代化、城乡现代化、社会现代化和生态文明、政治文明建设,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将 苏南地区建成自主创新先导区、现代产业集聚区、城乡发展一体化先行区、开放合 作引领区、富裕文明宜居区。为我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积累经验、提供示范。 “十三五”期间丹阳着力调整产业结构,全力打造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 以先进制造业为支柱的丹阳现代产业体系新格局。继续发展以工程机械、汽车及 汽车零部件、数控机床、仪器仪表、五金工具等产业为重点的装备制造业。截止 2015 年末,有规模的机电类企业达2000 多家,拥有省级以上高新技术企业100家、高新技术产品120 个,把我校机电技术应用专业建设好,不断提高学生质量, 是我校专业建设的重要使命。 (二)社会需求 据丹阳市统计局2015 年调研数据显示, 2015 年丹阳市人才需求总量比2014年增长了11.71%; 人才需求排名前列的专业依次是:机械制造及自动化、数控、 电子与信息、眼视光与配镜、市场营销、电工、化工、建筑、会计、汽车、,以 上十大类专业的人才需求量占需求总量的 83.01%,其中机械制造及自动化人才最 为短缺。 目前丹阳机电行业从业人员超过3.5 万,每年中级技工需要3000 多人,高级 技工需要1000 多人。而丹阳市每年机电类专业毕业生只有270 人左右,远不能满 足市场需求。尤其是机电一体化设备的安装调试、机电一体化设备维修改装、数控 车工、数控铣工、加工中心操作、数控维修、车工等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短

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及专业群建设方案(1)

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及专业群建设方案(一)建设背景与基础 1.人才需求分析 (1)政策导向、提供契机 在《国务院关于加快振兴装备制造业的若干意见》的文件中,明确了加快振兴装备制造业的目标:到2010年,发展一批有较强竞争力的大型装备制造企业集团,增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重大技术装备的制造能力,基本满足能源、交通、原材料等领域及国防建设的需要。 滨海新区被列入国家“十一五”发展规划,另外,国务院下发了《关于推进天津滨海新区开发开放有关问题的意见》,这些都为该专业及专业群的人才需求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和契机。 (2)行业发展状况 机械行业是国家战略性、基础性行业,是我国的重要支柱产业,2005年机械工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接近6%,2006年达到7%。机械工业总产值与GDP比值持续提升,由2000年的0.21提升到2005年的0.31,专家预计经过未来五年发展,比值将提升到0.4以上。 2006年《国务院关于加快振兴装备制造业的若干意见》提出,将发电、输变电、石化、煤化工、薄板连轧、煤综采、造船、铁路与轨道交通、环保、工程机械、自控和精密仪器、数控机床、纺机、农机、IT设备、飞机作为重点发展16大领域。这一举措为装备制造业未来的发展明确了方向和目标,也为机械行业带来更新更广阔的发展机遇。 世界制造业转移,中国正在逐步成为世界工厂。在未来10年中,中国企业规模、产品技术、质量等都将得到大幅提升,国产机械产品国际竞争力将增强,逐步替代进口,并加速出口,应该说未来10年将是中国机械行业发展的最佳时期。 从区域产业经济看,滨海新区的开发和建设为制造业等高新技术产业步入更高领域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同时还带动了新的科技产业的形成和发展。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