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地理本体的研究进展与分析_陈建军

地理本体的研究进展与分析_陈建军

地理本体的研究进展与分析_陈建军
地理本体的研究进展与分析_陈建军

第13卷第3期2006年5月

地学前缘(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北京大学)

Earth Science Frontiers (Chin 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Beijing;Peking University)Vol.13No.3M ay 2006

收稿日期:2005

12

20;修回日期:2006

0120

基金项目:国家杰出青年基金项目(40225004);科学技术部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项目(2004DKA20180 08)

作者简介:陈建军(1975 ),男,博士后,主要从事遥感与GIS 应用和地理信息基础理论研究。E mail:chenjj@https://www.doczj.com/doc/5712470758.html,

地理本体的研究进展与分析

陈建军, 周成虎, 王敬贵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资源与环境信息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北京100101

CH EN Jian jun, ZH OU Cheng hu, WANG Jing gui

L RE IS ,Institute of Geog rap hic S cience and N atural Resource s,CA S,Be ij ing 100101,Ch ina

C HEN Jian jun,ZHOU Cheng hu,WANG Jing gui Advances in the study of the geo ontology Earth Science Frontiers ,2006,13(3):081 090

Abstract:G eo ontolog y is a new ly risen research f ield in g eog raphical info rmatio n science (GIS),and has only a histor y o f 10y ea rs H ere we analy ze the development and r esear ch pro gr ess of g eo ontolog y,a to pic o f co n sider able impo rtance to r esear ch in China Based on the deep analy sis o f the definition of science do main onto lo gy ,this paper develo ps the definit ion of geo ontolog y and inquir es into its resea rch meaning We list major in ternational pr ojects and academ ic co nfer ences related to geo ontolog y,and analyze in detail the impor tant pro gr ess in g eo ontolog y theor y r esear ch and applicat ion at home and abroad T he study of geo o nto lo gy has be co me an impo rtant new and dev eloping r esear ch dir ection in the internatio na l GIS do main and has had v igo ro us dev elopment there,but we have just begun research of this to pic in China O nly a few scho lars have ex plor ed and dev elo ped research on g eo o nto lo gy T herefor e,we should follow closely the research tr ends o f inter na tional g eo o nto lo gy ,and develop its theor y,method and application in China

Key words:Ontolog y;geo ontolog y;semantic;semantic interpr et able;infor matio n sharing

摘 要:地理本体是地理信息科学中的一个新兴的和正在发展的研究领域,从提出至今仅有10年的历史。因此,有重点系统分析地理本体研究的发展历程与进展,对中国在此方面的研究定位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在深入分析科学领域本体的定义基础上,进行了地理本体定义,探讨了地理本体的研究意义,列举了国际上与地理本体相关的主要计划与学术会议,详细剖析了当前国内外的地理本体理论研究与应用方面取得的进展。地理本体研究已成为国际G IS 领域一个重要的新兴研究方向并得到了蓬勃发展,而国内在这方面的研究才刚刚开始,只有少数学者开展了一些探索性的思考和研究。因此,中国应紧跟国际地理本体的研究动态,积极开展我国自己的地理本体理论、方法和应用研究。

关键词:本体论;地理本体;语义;语义互操作;信息共享

中图分类号:P 20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2321(2006)03008110

人类世界几千年的文明历程,创造了一个十分庞大、丰富的客观知识世界,波普尔称之为第三世界(Wor ld 3)[1]。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知识共享、重用的需求,迫使人们对人类所共同拥有的知识、信息与数据进行本体重建和网络共享,及计算机协助整

合。地理知识、信息与数据是客观知识世界的重要

组成部分,因此地理本体研究是本体重建重要的基础之一。本体论研究不仅是方法与工具,也是一种科学思想与理论。

地理本体是地理信息科学的一个新兴的研究方

向,对其的发展进行综合分析,为其进一步向前发展打下良好基础。本文从本体论出发,着重分析地理本体重建的发展及研究现状,提出今后的研究重点与建议。

1 本体论研究概况

Ontolog y原本是一个哲学基本问题,指关于存在及其本质和规律的学说,后被用于研究实体存在性和实体存在的本质等方面的通用理论。计算机界借用这个理论,把现实世界中某个领域抽象或概括成一组概念及概念间的关系,构造出这个领域的本体。在近年来,Ontolog y不但在哲学领域[2],而且在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领域中备受关注,正逐步成为这些研究领域共同关注的一个核心问题[3 5]。

Ontolog y在科学技术领域兴起的最主要原因是,语义互联网、语义建模和语义集成需要Onto lo g y作为支持发展的基础理论。

虽然Onto logy的出现频率较高,其中文相对应的词却很不统一,国内许多学者就Onto logy的一词的译法和意义进行了深入的探讨,比较公认的译法是onto logy为 本体 和Ontolog y为 本体论 [6 10]。本文中采用本体论与本体的译法。

哲学中的本体论与现代科学技术中的本体论之间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哲学本体论是科学本体论的基础,哲学本体论对科学本体论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笔者认为:本体论可分为哲学本体论与领域本体论。本文在此不对哲学本体论做深入分析,重点是地理信息的领域本体,即地理本体论。

一个最基本的概念达成共识,对于相互交流和深入研究非常重要。由于本体论在科学技术领域中是一个新事物,研究人员在其定义与涵义的理解方面还存在差异。据有关学者分析,Ontolog y在科学与技术领域最早出现于1984年,明确提出且进行定义是在1991年[7,11],从此对Onto logy的定义日渐丰富[12 23](见表1),但基本上是大同小异,不存在本质方面的区别和争议。笔者根据研究人员的不同定义进行分析后,认为作为一个思想、理论和方法,它的概念包括四个主要方面:①概念化,客观世界的现象的抽象模型,把领域的知识抽象为一个个确定的对象;②明确的定义,对每一个对象的概念及它们之间联系都进行合理地定义;③形式化,需对概念及它们之间关系进行精确的数学描述且要达到计算机可读的水平;④共享,本体中反映的知识是其使用者(包括该领域的专家和一般用户)共同认可的。

上述定义表明,由客观世界某一领域的事物或现象的本质(即本体)到人们对这些事物或现象的本质通过认识活动所形成的认识结果(即概念体系),再从概念体系到人们用特定的符号系统或语言将某一概念体系做出明确的、形式化的表示或表达,总共涉及了三个层面的东西。因为这三者之间具有联系,应该具有一致性或统一性,可以统称为 本体 [6]。

本体论思想被应用到科学技术领域时,就是要把现有的知识、信息与数据采用面向对象的形式还原成一个合理的语义体系,使计算机能够处理,使人们能够共享。地理本体是一个特殊领域本体,它具有一般领域本体的基本共性,也有其独特之处。

表1 本体的各种定义[12 23]

T able1 Definit ions of onto log y

作者(时间)本体的定义

Nech es等(1991)本体是组成主题领域的词汇表的基本术语及其关系,以及结合这些术语和关系来定义词汇表外延的规则Grub er(1993)本体是概念化的明确规范说明

Guarino等(1995)本体是概念化的、明确的、部分的说明/一种逻辑语言的模型

U sch old(1996)本体是概念化的、明确说明和显式表达

Bors t(1997)本体是共享的、概念模型的与形式化的规范说明

S w artout(1997)本体是一个为描述某个领域,而按继承关系组织起来作为一个知识库的骨架的一系列术语

S tuder(1998)本体是共享的、概念化的、显式的与形式化的规范说明

Fensel(2000)本体是对一个特定领域中的重要概念共享的形式化描述

Noy F.N.(2001)本体是对某个领域中的概念的形式化的明确表示,每个概念的特性描述了概念的各个方面及其约束的特征和属性

Fons eca(2001)本体是以某一观点用详细明确的词汇表描述实体、概念、特性和相关功能的理论

2 地理本体论的定义与研究意义

2 1 地理本体的定义

地理本体就是把有关地理科学领域的知识、信息和数据抽象成由一个个具有共识的对象(或实体),并按照一定的关系而组成的体系,同时进行概念化处理和明确的定义,最后以形式化表达的理论与方法。

2 2 地理本体的研究意义

地理本体在地理信息科学领域受到广泛关注,其重要性已在许多方面得于表现,如知识工程、数据库设计和集成、信息检索与获取、软件工程等,实现世界范围的知识级信息集成。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的发展,推动各种系统与数据库的建设,进行了大量的数字生产,随着高性能网络普及,信息共享与互操作变得越来越重要。因此,必须由原来的数据建设转变为数据与地理本体建设并重。

地理本体的研究可以为以下几个主要方面提供重要的理论与方法支撑:

(1)语义互联网:语义互联网提出后发现必须定义好底层的领域本体才可能顺利构造出语义互联网。语义互联网的基础就是本体,为使计算机能够理解,必须用形式化的本体来定义互联网资源中的数据和元数据的意义。地理信息资源作为语义互联网的重要资源,如何融入语义互联网是地理信息科学的重要课题。地理本体的抽象与构建是其重要基础。怎样让地理数据与信息在全球信息网格上运行,地理空间数据定义共享和互操作需要借助本体数据库思想建立一个统一的语义网络,来描述同一个客体在不同专业空间数据库中的语义描述及其转换[10]。

(2)地理信息系统之间的语义互操作:实现地理信息资源共享与互操作是地理信息技术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从信息观点看,为了实现互操作,两个系统必须是信息模型可互操作,为了实现信息模型互操作,两个系统必须在语法上和语义上可互操作。语法互操作是指两个系统流动和被处理的信息使用相同的结构,这个问题已基本解决。语义互操作是指两系统对其中流动和被处理的信息有相同的语义理解[24]。语义互操作问题才开始引起研究人员的重视,是今后的研究重点。

(3)知识级地理信息共享与知识重用:随着大量地理知识、信息与数据的丰富和GIS与互联网技术发展,实现信息、数据和知识的共享是完全可能的。由于主体(人)对客观地理事物的认识存在较大差异,经常造成可能共有,但不能真正的共享与重用。例如对土地覆盖分类数据,不同国际组织、不同国家、不同部门和不同群体等具有不同的认识,并按照各自的认识进行数据生产和信息提取,造成相互之间的交流与实质性共享和重用非常困难[25],为此国际上也召开专题协调会议[26]。因此,在某些地理领域抽象一个合理和共识性地理本体是非常重要的,同时建立不同认识之间的语义映射机制也是非常必要的。

(4)地球科学中语义建模:在对地球系统的过程进行建模时,需要onto log y的辅助使得不同领域的模型能够互相交互、重用和共享。在描述这些过程时,需要将过程的行为、时空特性与其他过程的关系等等描述出来。这些过程描述的集合构成一个过程库,称为模拟框架的基础。在地球系统建模中使用和表达语义将增强人们对环境系统进行科学研究和考察的能力,语义网为我们描述的各种解决方法提供平台和模型以及模型结果的使用带来新的有趣的途径[27]。

3 地理本体的研究现状

从20世纪90年代末开始,本体概念及其思想引起了地理信息科学研究者的注意,许多国际学术组织和研究机构开展了一系列相关研究计划,地理信息科学界的许多国际学术会议也设立了与本体相关的讨论主题。

在地理本体基础理论研究方面,主要对地理本体理论构成、地理本体的人文调查与实验研究、地理本体的信息学研究,特别是地理本体的形式化描述语言和工具及本体创建和集成方法等方面进行了广泛而深刻的思索与探讨,并将地理本体理论与方法研究成果应用于地理信息集成、地理信息检索、道路寻找和智能体系统设计与开发、社会及生态环境研究等多个应用领域。下面首先简要介绍国际上开展的一些地理本体研究计划及召开的一些相关学术会议,然后从基础理论和应用两个方面介绍地理本体的研究进展。

3 1 国际上与地理本体相关的主要研究计划与学

术会议

(1)国际上主要的地理本体研究计划:科研人员

针对某一个科学问题进行深入研究经常是通过有计划和目标的研究计划与项目,同时也反映出此科学问题得到科研人员的重视和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地理本体的计划主要集中在美国,也逐渐在欧洲得到重视(表2)。

(2)地理本体相关的主要国际学术会议:在国际信息科学领域会议中,特别是空间信息与地理信息科学的会议,开设地理本体或时空本体的讨论专题(表3),表现为关注地理本体的科研人员越来越多和需要交流的科学问题很多,这也表明此学科正在发展。

3 2 地理本体基础理论研究进展

地理本体基础理论研究主要探讨地理本体理论构成及地理本体的构建方法等方面,即从科学理论的视角来看,地理本体理论应包括哪些基础理论、需要应用哪些科学工具、存在哪些地理本体的构建方法。

由于认知科学现有的以桌面空间现象为基础的分类理论并不适合于地理对象,必须发展新的地理空间本体基础理论[28]。因此,有些学者就地理本体基础理论构成问题提出了一些建议。

Smith和Mark认为,针对地理对象的复杂性及由许多部分组成的特征,地理本体理论必须包括部分 整体理论(Mereolog y);针对地理对象具有边界且地理对象之间存在相接、相离、相交以及封闭和开放等拓扑特征,地理本体理论也必须包括拓扑学理论;由于常规拓扑学可能不能解决一些复杂的地理边界现象,地理本体还应包括纯拓扑理论(M e reo to pology);此外,地理本体研究必须说明地理对象的维度以及各种空间关系,也需要几何学作为其基础理论之一;除了上述数学理论外,由于许多地理对象的分类和地理现象的存在与人类的认知行为、语言和文化相关,地理本体理论也应该将认知科学和人文科学的调查和实验研究纳入到其基础理论体系中[28]。为了便于在部分 整体理论基础上研究地理实体与该实体所处空间区域的关系,除了部分 整体理论和拓扑学理论工具外,地理本体理论还应包括一般空间定位理论(A general theory of spatial location)这种地理表达工具[29]。而有的学者则进一步强调地理本体应在内涵上定义并用形式化语言

表2 国际上主要的地理本体研究计划

T able2 M ajor over sea resea rch pr ojects on g eo ontolog y

计划名称资助机构

空间知识的本体等级体系(1995)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下称:NSF)

地理类型的本体调查(1999)NSF

NS F CNPq地理空间信息集成合作研究(1999)NSF与巴西国家空间研究所(INPE)

数字政府:地理空间知识本体(1999)NSF的 数字政府 项目

数字政府:地理空间知识的表示与分发(2000)NSF的 数字政府 项目

空间思考与推理(2003)NSF

IGERT:地理信息科学综合培训计划(2003)NSF

地理本体研究组ONTOGEO希腊雅典国家技术大学乡村与测量工程学院语义互操作实验室(M U SIL)德国M unster大学地理信息科学研究

表3 国际上地理本体相关的主要学术会议

T able3 M ajor internatio nal conferences on g eo ontolog y 时间会议名称

1998年第一届国际形式化信息系统本体会议(FOIS 98)

1998年第八届空间数据处理国际研讨会(SDH 98)

1999年 场本体(T he Ontology of Fields) 的专家会议

1999年国际空间信息理论大会(COSIT 99)

2000年第一届国际地理信息科学大会(GIS cien ce2000)

2001年国际空间信息理论大会(COSIT2001)

2002年第二届国际地理信息科学大会(GIS cien ce2002)

2002年由英国陆军测量局与利兹大学联合组织 地理本体论研讨会(W orks hop on Geo On tology)

2003年国际空间信息理论大会(COSIT2003)

2004年第三届国际地理信息科学大会(GIS cien ce2004)

2005年时空建模、空间推理、空间分析、数据挖掘与融合国际会议(ST M 05)

以计算机可以理解的方式表示拓扑理论、部分 整体理论、识别理论、分类理论和依赖理论(T heor y o f dependence),只有基于上述理论发展起来的地理本体才有助于建立语义上更加一致的地理空间信息模型[30]。由此可见,地理本体基础理论构成应包括地理信息科学中相关的理论工具,如拓扑学理论、部分 整体理论、几何学和纯拓扑理论等数学工具,以及地理哲学、地理分类理论、地理认知科学或认知心理学、人类学和语言学等诸多学科。

地理本体构造方法研究目前有三个主要研究方向,即本体论研究方向、人文调查与实验研究方向和信息学研究方向。这三个研究方向的研究方法和侧重的研究内容各不相同,是地理本体理论相互补充、相互约束的三个方面,而不是相互对立和排斥的[31]。

(1)地理本体论研究:地理本体论研究主要从哲学角度探讨地理本体的构成方法方面的研究,即试图在不同尺度和粒度层次上建立构成地理空间领域的各种对象、过程和关系等的所有类型,并形成等级体系。

这种研究方法目前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与领域科学家进行交流,以设计建立各个领域内所有实体的种类;发展组织这些实体种类,例如部分 整体关系和粒度等的形式化方法。

第一方面的研究很难综述,但很显然地理科学领域已经建立了很多分类系统和标准,如地貌学中各种地貌的分类系统等。但这些分类系统的合理性和科学性评价方面的研究还相对滞后。Chrisman 批评了那种发展大一统的地理本体的做法,认为应该保留对现实世界的不同看法,发展可以集成并转换各种分类系统以及解决这些不同分类系统之间语义异质性的科学方法可能是一个比较合理的研究方向[32]。

实体类型的组织目前主要采用各种等级结构进行。树状结构是目前组织实体类型的主流方法,其特点是各种实体类型根据其一般性程度被划分到某个一般性层次上,而且每个类型只有一个父类但可以有多个子类,这种本体的典型代表就是Wo rd N et。Kuhn从认知科学中的概念集成思想出发探讨了地理类型的语义建模,揭示了像WordNet这种以树状结构或概念等级组织的本体的优势和缺陷,认为其优点在于可以基于概念之间的距离来度量它们之间语义的相似性,而其缺陷一方面表现在这种本体只具有单一的继承关系,另一方面表现在这种结构不能抓住概念之间的某些关系,如概念的功能关系,而以代数视图为基础的H askell语言被证明是改进这些缺陷和构建本体的有力工具[33]。此外,形式化概念分析方法及概念格允许多态继承,克服了树状结构的固有缺陷,也是组织本体的有力工具[34 35]。

(2)地理本体的人文调查和实验研究:地理本体的人文调查和实验研究主要采用心理学或认知科学的调查和实验检验方法,研究普通人群对基本地理概念的理解,或参考朴素地理学或民间地理学研究成果,从中抽取地理本体,为地理本体的建立提供经验和实验基础。

Smith和M ark等在此方面进行了的一系列实验研究工作。他们认为并假设地理对象不仅仅位于空间中,而且在本质上与空间相连,从空间继承了其结构特征,地理类型也往往是与大小或尺度相关的,而且地理事物或事物类型可能与个人或文化差异有关。为了验证这种假设,他们设计了一系列实验,包括:为某些地理类型抽取类型范本的实验;类型实例及其属性和组成部分实验;边界本质问题实验;术语定义实验。这些实验都以人为实验对象,通过问卷调查及调查结果的统计分析来研究地理概念的认知方面,从而为地理本体建立经验基础。这些实验数据揭示了这样一个事实:地理科学家和普通人群对于术语 地理 和 地理的 的涵义的理解存在很大的差别,因此地理科学家实际上研究的并不是民间普通人群概念中的地理现象[36 38]。他们的系列实验仍在进行中,并希望通过在不同地区、不同文化和不同语言背景下分别进行实验,以验证这些差异是否会明显影响人们对基本地理概念及其本体的理解。在澳大利亚一个部落土著语言中的景观元素类型与英语比较研究之后发现,这两个系统间在基本层次上就存在本质差异,表明地区和语言文化背景差异确实会对人们头脑中的基本地理概念及其本体产生明显影响[39]。

(3)地理本体的信息学研究:地理本体的信息学研究采用信息科学的标准研究模式,研究地理本体的描述、获取、比较和集成方法以及有关的形式化表达工具,以实现互操作和跨系统转换及地理信息(数据)的集成与检索。

本体集成和形式化研究是人机智能等计算机领域的本体研究中的一个重要研究内容,目前已经发

展了许多本体形式化语言和方法。概括而言,目前本体形式化语言主要有两大类,即基于框架的表示语言和描述逻辑,经典的基于框架的表示语言包括Ontolingua、OKBC等;描述逻辑在人机智能特别是知识工程领域广为应用,已经发展了多种基于描述逻辑的本体表示语言,如LOOM、OIL等。

在对比分析各种本体定义语言在定义地理信息本体方面的优缺点的基础上,Mo ta等认为这些工具各有特点,相对而言Ontolingua的功能比较强,但也无法完成对行为的合理定义和声明,而且也不可能完整定义一般的推理过程,因此应扩展Onto lin g ua以便可以完整地定义地理信息本体[40]。Visser 等对形式化本体及其在地理信息处理中的应用作了一个简洁综述,对各种本体语言的形式化程度进行了比较,包括描述层次的XML到一阶谓词逻辑层次的概念建模语言CM L以及更复杂、形式化程度更高的知识交换格式KIF等,并简单介绍了一种基于语义的智能信息检索代理构架[41]。目前,地学领域已经认识到,虽然计算机领域的一般信息本体研究已发展了许多本体形式化语言和方法,但这些形式化工具并不能完整地定义地理本体,必须扩展现有语言和方法或发展新的能满足地理本体需要的形式化工具。为此,已有一些学者就地理本体语言和工具方面提出了一些建议[42 43]。

地理本体并不是无源之水,地理学研究已经形成了许多文本形式的地理领域本体,如各种分类体系及地理空间概念模型等。因此,可以发展从自然语言文本中抽取生成地理本体的方法,以便充分利用地理学现有的研究成果。Kuhn提出了一种从自然语言文本中抽取地理领域本体的方法,该方法主要关注文本中的对象行为,并以从德国交通代码文本中抽取汽车导航领域本体为例说明了这种方法的可行性[44]。

不同的信息领域对相同地理现实具有不同的观点,因此存在许多不同的分类系统。相同领域中这些不同的分类系统和标准之间是互补的,不同的分类系统表达了同一领域的不同方面,可以在一个顶级本体的框架下,应用形式化概念分析方法,将这些分类系统与顶级本体进行集成和融合,从而产生集成的概念格,这样一方面既可以保持各个分类系统的独立性,更重要的是又可以产生比较完整的领域本体,实现不同分类系统之间的转换和互操作。基于这种思想,Kokla等以CYC顶级本体、WordNet 和SDTS(U SGS的空间数据转换标准)本体中的 河流 概念为例,应用形式化概念分析方法,通过语义因子分解和建立概念格(Concept lattice)这两个步骤,得到了集成的概念格,验证了这种方法的有效性[45]。Kavouras等应用形式化概念分析和概念格形式化表达地理类型及集成不同地理本体的具体方法[46]。此外,也有学者提出了基于相似性的本体集成方法[47 48]。

3 3 地理本体应用研究进展

目前地理本体的应用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四个方面:(1)地理信息(数据)集成;(2)地理信息(数据集)发现与检索;(3)道路寻找(Wayfinding)系统研究;(4)其他应用研究。

本体作为共享概念模型建模的有力工具,在解决不同数据源之间语义异质性、互操作和集成方面的潜在优势已得到了学术界的广泛重视。在计算机学界,本体方法已经广泛应用于数据集成特别是模式和语义集成方面,有关这方面的研究进展可以参考相关文献[49 51]。

不同地理信息(数据)的集成是近年来地理信息科学研究的一个主要内容,作为共享地理概念模型或地理认知模型的形式化说明,地理本体为地理数据提供了形式化语义说明,对于解决地理数据的语义异质性和实现语义层次上的互操作具有很大的潜在优势,通过地理本体可以在集成地理数据时将数据的语义也集成过来。由于地理本体的这种优势,在GIS领域,已经有一些学者开始探讨基于本体的空间数据集成框架和方法。

Fonseca提出了一种基于本体的地理信息集成框架[52]。在这种集成框架中,地理信息的集成是通过集成不同地理信息源相应的底层本体实现的,因此是一种多本体方法。与一般模型相比,综合了等级和角色的模型具有集成更多信息的潜力。在这种框架中,地理本体使用等级和角色来表达,等级的使用不仅可有效表达心智模型中有关现实世界的等级结构,还提供了信息集成所需的概化和特化机制并实现知识共享和重用,而角色的使用不仅有效表达了地理实体的不同特征以避免多态继承问题,还在不同细节层次之间以及不同领域本体网络之间架起了一座沟通的桥梁,由于本体的这些特征,地理信息集成可以在不同详细层次上进行。因此,这种综合了等级和角色的本体集成框架可以实现基于地理信息内涵的、多层次的、高集成度的地理信息集成。

Uiter mark研究了一种基于本体的地理数据集成方法[53]。他认为,地理数据集成概念框架包括两个组成部分:一个领域本体和一系列调查规则。其中领域本体包含一系列共享概念,根据这些概念可以发现对应的对象实例,而调查规定每个数据集的采集规则,说明了从真实地理世界到地理数据集的转换过程,因此不同地理数据集的相应对象实例必须与不同的调查规则集一致。不同地理数据集之间通过特化 泛化等级结构或分类体系(T axo nom y)和部分 整体结构(Partonom y)两种抽象机制相联结,利用这两种抽象机制,可以模拟所谓参考模型中的对象类的语义关系,并认为不同数据集的对象类之间的语义相似性有三种类型,即等价对象类、具有子类 父类关系的对象类和具有部分 整体关系的对象类。最后以GBKN和T OP10vecto r两个地形数据集为例展示这种集成方法的实施方法及其有效性。

地理信息的查询与检索是地理信息集成与应用的前提条件。GIS中数据的查询和检索是一项重要的功能,但由于用户认知和概念世界中的概念与系统模型中的概念之间存在语义异质性,用户查询出来的数据往往并不是他们真正需要的。通过建立包含部分 整体、重叠和相交等空间关系的地理本体并将之用于查询请求和数据库之间的词汇匹配可以解决这种语义异质性,从而实现各种空间查询和属性查询[54]。此外,网络技术的发展已使地理信息发现与服务成为GIS研究的一个热点,可以利用地理本体建立智能地理信息发现和查询系统以及地理信息服务系统[55]。

道路寻找系统研究也是国际地理信息科学领域的一个热门研究问题,许多国际学术会议上都有这个方面的会议主题,如GIScience2000、GI Science2002、COSIT2003等。Raubal认为,本体论和认识论是智能体系统的基础,只有基于合理本体基础上的智能体系统才可能合理地模拟智能体的行为,因此需要发展从人们对道路寻找经验的描述中抽取本体,以便为基于智能体的道路寻找系统提供所需的本体基础,并将道路寻找模拟过程中需要的本体分为介质、本质和界面三个部分,最后以机场环境为例说明了这种系统的实现方法[56]。也有学者从旅行者的视角研究了道路寻找系统所需的本体,分析和比较了城市区域道路寻找系统中交通系统设计者视角中的本体和旅行者视角中的本体的差别,认为后者是前者的子集,即旅行者从一个出发点到达一个终点寻找道路所需的本体可以从交通系统设计本体中抽取[57]。

GIS已经在许多领域和行业中得到了广泛应用,而这些应用都涉及到概念建模和语义问题,因此都需要地理本体为其应用提供服务。除了上述地理信息集成、地理信息发现和查询检索及道路寻找系统方面的应用外,地理本体的应用还包括许多其他方面,地理本体研究已在社会科学、生态学、土地利用、环境等领域得到了初步应用。例如,公共卫生领域基于本体的晚期肾病网络GIS决策支持系统SIGNE研究[58]、多尺度生态系统分类等级体系的形式化和本体研究[59]、土地覆盖与利用分类体系的本体集成研究[60]等。随着地理本体理论与方法的不断完善,这些应用研究将得到进一步的蓬勃发展。

4 结语

地理数据、信息和知识的在信息时代得到前所未有的广泛使用,但由于它们中的许多是基于主体认识的,致使产生了 可共享不可共用 的问题。地理本体作为一种思想、理论和方法,现在科学与技术条件下,可以为解决此问题提供一种途径。

地理本体研究涉及面非常广。它不仅仅要考虑本领域的科学研究和与专业人员,也要考虑地理数据、信息、知识的普通用户。它不仅在理论上要有合理性与完整性,更要能够在计算机与互联网上实现。地理本体研究应是一个系统工程,必须进行广泛的交流与合作,并进行有规划的分工与合作。

地理本体的相关研究受到更多研究人员的关注,但在许多基本问题上没有达成共识和取得实质性的进展,例如在构建地理本体的方法上存在较大的差异,因此研究人员还有相当多需要研究的问题。

地理本体研究已成为国际地理信息科学领域一个重要的新兴研究方向并得到了蓬勃发展,而国内在这方面的研究才刚刚开始,只有少数学者开展了一些探索性的思考和研究[3,9 10,61 68],并且主要是基于信息学的本体研究模式。因此,我国应紧跟国际地理本体的研究动态,积极开展我国自己的地理本体理论、方法和应用研究。研究过程必须考虑到中国的民族、文化、语言、空间认知的特点。最关键的是,构建的地理本体能广大用户接受与应用,地理本体为语义互操作、语义互联网以及地球系统的语义建模等都提供支持。

References:

[1] POPPER K.Im pers on ality know ledge[M].Shanghai:

S han ghai Trans lation Publis hing Hou se,1987:114 115(in

Ch ines e).

[2] YU Wu jin.Reviving an d trend of ontology research[J].

Zhejian g T ran saction,2002(1):46 52(in Ch ines e).

[3] SU M M in,CH EN Xiuw an,ZH ANG Feizh ou.Geo ontology

[J].Geography and Geo In formation Science,2004,20(3):

6 11(in Chinese).

[4] LIU H ongge,ZH ENG Liping,ZHANG S haofang.Resear ch

and th e application present situation of ontology[J].In forma

tion Techn ology Letter,2005,3(1):1 12(in Chines e). [5] DENG Zhih ong,T ANG Sh iwei ZH ANG M ing,et al.Over

view of ontology[J].Acta Scientiarum Naturalium Universi

tatis Pekinen sis,2002,38(5):730 738(in Chinese).

[6] WANG H uilin.Discuss on ontology m eans and translation

[J].Chin ese S cien ce an d T ech nology T erm s J ournal,2004,6

(4):8 10(in Chinese).

[7] S HI Zh on gzhi.Translated term of ontology[J].Chin ese S ci

ence and T ech nology T erm s J ou rnal,2004,6(4):13 14(in

Ch ines e).

[8] YU Jiangs heng,XING Yun w en,ZH EN Shan,et al.Dia

logue on the ontology[J].Chin es e S cience and T echnology

T erm s Journal,2004,6(4):21 23(in C hinese).

[9] W ANG Jinggu i.Geos patial data interg ration bas ed on geo

ontologies[D].Beijing:Institute of Geography Science and

Res ou rce Res earch,CAS,2005:17 30(in C hinese).

[10] J ING Dongsh eng.A research on geo spatial in formation s e

mantic ex pres sion and service based on ontology[D].Beijing:

Ins titute of Rem ote S ens ing Application,CAS,2005:11 20

(in Chin ese).

[11] GUH A R V,L ENAT D B,PITT M AN K,et a1.Cyc:a midt

erm report[R].Commu nication s of the ACM33,1990(80).

[12] GRU BE R T R.A tran slation appr oach to portable ontolo

gies[J].Kn ow ledge Acquis ition,1993,5(2):199 220. [13] GRUBER T R.T oward prin ciples for the design of ontologies

u sed for kn ow ledge sh aring[R].Report KSL93 04,Stanford

U nivers ity,1993.

[14] FE NS EL D.Ontologies:silver bullet for kn ow ledge manag e

ment and electr on ic comm erce[M].Berlin:S pringer Verlag,

2001.

[15] S WARTOUT R P B,KNIGH T K,RUSS T.Tow ard dis

tributed use of large scale on tologies[J].Ontological Engi

neerin g,1997:138 148.

[16] NE CHES R F,FININ R,GRUBER T,et al.En abling tech

nology for know ledg e sharing[J].AI M agazin e,1991:36

56.

[17] FENS EL D.Th e s emantic w eb an d its languages[J].IEEE

Com puter Society,2000,15(6):67 73.

[18] NOY F N,M cGUINNESS D L.Ontology development101:

a gu ide to creatin g you r firs t ontology[R].Stanford Know l

edge Sys tems Laboratory Technical Report KSL 01 05,

2001.

[19] FONSECA F,E GE NH OFER M,AGOU RIS P,et al.U sing

ontologies for intergrated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 s[J].

T ransactions in GIS,2002(6):3.

[20] ST ARLAB.Systems technology and application research la

boratory home page[EB/OL].Faculty of Sciences,Depart

ment of Com puter Science,2003.Vrije Universiteit Brussel.

Available at:http://ww w.starlab.vub.ac.b e/research/in

dexbody.htm.

[21] BORS T W N.Construction of engineering ontologies for

k nowledge s haring and r eus e[D].Ens chede:U niver sity of

T w ente,1997.

[22] U SCH OLD M.Ontologies principles,methods and applica

tions[J].Know ledge Engineerin g Review,1996,11(2). [23] S TU DER R,BENJAM INS R,FENSEL D.Know ledge engi

neerin g:principles an d meth ods[J].IEEE trans actions on data

and know ledge engin eering,1998,25(1/2):161 197. [24] GONG Jianya,DU Daosheng,L I Qingquan.T he con tempo

rary geography inform ation tech nology[M].Beijing:Science Press,2004:374 382(in C hinese).

[25] COM BER A,FIS HE R P,WADSW ORTH R.What is land

cover[J]?Environment and Planning B:Plann ing and De

sign,2005,32:199 209.

[26] HEROLD M,S CHM ULLIUS C.Rep ort on th e harmoniza

tion of global r egional land cover produ cts meeting[R].Glob

al observation of forest and land cover dynamics(GOF

GOLD)r eport No.20,(Rome,Italy,14th~16th,J uly2004).

[27] REITS M A F,AL BRECH T J.M odeling w ith the s emantic

w eb in the g eosciences[J].IE EE Intelligent Systems,2005,

20(2):86 88.

[28] SM IT H B,M ARK D M.Ontology and geographic k inds

[C]//POIKER T K,CH RISM AN N.Pr oceedings of8th in

ternational sym pos ium on spatial data h andling(SDH 98),

Vancou ver,Canada,1998.Intern ational Geographical U

nion,1998:308 320.

[29] C AS ATI R,SM IT H B,VARZI A C.Ontological tools for

geograp hic representation[C]//GU ARINO N.Pr oceedings

of FOIS 98,T rento,Italy,1998.Amsterdam,Netherlands:

IOS Press,1998:77 85.

[30] BISH R Y,KUH N W.Ontology based m od eling of geospatial

in formation.[C]//Proceeding of3rd AGILE conference on

geograp hical information s cien ce,H els inki/Es poo,Finland,

2000.

[31] M ARK D M,EGE NHOFER M J,HIRTL E S,et al.Onto

logical fou ndations of geographic in formation science[R]//

U CGIS emergin g research theme technical report.2000.ht

tp://w w w.u https://www.doczj.com/doc/5712470758.html,

[32] CH RIS M AN N.Buildin g GIS w ith out foundation s:ontology

from a social practice pers pective[C]//Proceedings of GI

Science,Savannah,Georgia,U SA,2000.

[33] KU HN W.M odelin g the s emantics of geograph ic categories

thr ou gh conceptual integration[C]//Proceedings of GI

Science,Bou lder,Colorado,U SA,2002.

[34] KOKLA M,KAVORRAS M,Fus ion of top level and geo

graphical domain ontologies bas ed on con text formation and

com plem entarity[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Geographical

Information S cien ce,2001,15(7):679 687.

[35] KAVOURAS M,KOKLA M.A method for the formaliza

tion and integration of geographical categorizations[J].In ter

national J ou rnal of Geographical Information Science,2002,

16(5):439 453.

[36] SM ITH B,M ARK D M.Geographical categories:an onto

logical investigation[J].International J ournal of Geographical

Information S cien ce,2001,15(7):591 612.

[37] S M ITH B,M ARK D M.Ontology w ith h uman s ubjects tes

ting:an empirical inves tigation of g eographic categories[J].

Am erican Journal of E conomics and Sociology,1999,58:

245 272.

[38] M ARK D M,SM ITH B,T VERS KY B.Ontology an d geo

graphic objects:an empirical study of cognitive categoriz ation

[C]//FREKSA C,M ARK D M.Spatial information th eory:

a theoretical basis for GIS,lectu re n otes in computer science.

Berlin:Springer Verlag,1999:283 298.

[39] M ARK D M,TURK A https://www.doczj.com/doc/5712470758.html,nds cap e categories in Yind

jibarndi:ontology,environment,and langu age[C]//KUH N

W,W ORBOYS M F,T IM PF S.Spatial inform ation th eory:

foundation s of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cience.Berlin:

S pringer Verlag,Lectu re Notes in Computer S cien ce No.

2825,2003:28 45.

[40] M OT A L,BENT O J,BET ELH O L.Ontology definition

languages for multi agent s ystems:the geograph ical in forma

tion ontology case study[C]//Proceedings of the w ork shop

Ch allenges in Open Ag ent S ystem s of the au ton om ou s a

gents and mu lti agent sy stems conferen ce(AAM AS2002),

2002.

[41] VISS ER U,ST UCKENSCH M IDT H,SCH US TER G,et

al.Ontologies for geographic information processing[J].

Com pu ters&Geos cien ces,2002,28:103 117.

[42] FRANK A U.A linguistically ju stified p ropos al for a spatio

temporal ontology[C]//Proceedings of COS IT 03w ork shop

on fundam ental issues in spatial an d geog raphic ontologies,

Ilk ley,UK,2003.

[43] C AS ATI R,SM IT H B,VARZI A C.Ontological tools for

geograph ic repr esentation[C]//GUARINO N.Pr oceedings

of FOIS 98,T rento,Italy,1998.Amsterdam,Netherlands:

IOS Press,1998:77 85.

[44] KU HN W.Ontologies in s upport of activities in geographical

s pace[J].Intern ational J ournal of Geographical Inform ation

S cien ce,2001,15(7):613 631.

[45] KOKLA M,KAVOURAS M.Fu sion of top level and geo

graphical domain on tologies bas ed on con text formation and

com plem entarity[J].Internation al Journal of Geographical

Information S cien ce,2001,15(7):679 687.

[46] KAVOURAS M,KOKLA M.A method for the formaliza

tion and integration of geographical categorizations[J].In ter

national J ou rnal of Geographical Information Science,2002,

16(5):439 453.

[47] RODRIGUEZ M A.S imilarity based ontology integration

[C]//Proceedings of the fir st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ge

ographical information science,Georgia,US A,2000. [48] RODRIGUEZ M A,EGENH OFE R M J.Determinin g s e

mantic s imilarity am on g entity clas ses fr om different ontolo

gies[J].IEEE transactions on kn ow ledge and data engineer

ing,2003,15(2):442 456.

[49] H AKIM POUR F,GEPPERT A.Resolving semantic hetero

geneity in sch ema integration:an ontology bas ed approach

[C]//Proceedings of the s econd formal ontology in in forma

tion systems(FOIS 01),Ogu nquit,M aine,U SA,2001. [50] W ACH E H,VOGELE T,VISSE R U,et al.Ontology

based integration of information a survey of existing app roa

ches[C]//Proceedings of the IJCAI 2001w orksh op on ontol

ogies and information sharing,Seattle,W A,2001.

[51] NOY N F.Seman tic integration:a sur vey of ontology bas ed

approaches[J].SIGM OD Record,2004,33(4):65 70. [52] FONSEC A F T.Ontology driven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

tem s[D].US A:Un iversity of M aine,2001.

[53] U itermark H T.Ontology based geographic data set integra

tion[D].Neth erlands:Delft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2001.

[54] AL ANI H,J ONES C,T UDHOPE D.Ontology driven geo

graphical information retrieval[C]//Proceedings of the first

in ternation al conference on geographical inform ation science,

S avannah,Georgia,US A,2000.

[55] W IEGAND N,ZHOU N.Ontology based geospatial w eb

query system[C]//Proceeding s of internation al w orksh op on

n ext generation geospatial inform ation(NG2I),Boston,

U SA,2003.

[56] RAUBAL M.Ontology and epis temology for ag ent bas ed

w ayfin ding sim ulation[J].Intern ational J ou rnal of Geograph

ical Inform ation Science,2001,15(7):653 665.

[57] TIM PF S.Ontology of w ayfindin g:a traveler s perspective

[C]//Proceedings of the fir st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ge

ographical information science,S avannah,Georgia,USA,

2000.

[58] S IM ONET M,T OUBIANA L,SIM ONET A,et al.Ontolo

gy an d geographical information sys tem for end stage renal

dis ease:th e SIGNE[C]//Proceedings of COSIT 03w ork

s hop on fundam ental iss ues in spatial and geograp hic ontolo

gies,Ilkley,UK,2003.

[59] S OROKINE A,BITT NER T,RE NSCH LER C.Ontological

in vestigation of ecosystem hierarchies and formal th eory for

mu ltiscale ecos ystem classification[C]//Pr oceeding of th e

thir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geograph ic in formation s ci

ence(GIScience2004),Adelphi,M D,US A,2004.

[60] KAVOURAS M,KOKLA M.A method for the formaliza

tion and integration of geographical categorizations[J].In ter

national J ou rnal of Geographical Information Science,2002,

16(5):439 453.

[61] T AN Xicheng,BIAN Fuling.H eterogen eous spatial in forma

tion interoperab ility based on cooperative on tologics[J].Geo

matics and In formation Science of Wu han University,2005,

30(2):178 181(in C hinese).

[62] W ANG Jinggui,SU Fen gzhen,DU Yunyan et al.S tu dy on

s patial know ledge qu erying based on ontology[J].Geo infor

mation S cience,2004,6(4):93 99(in C hinese).

[63] H UANG M aojun,DU Qingyu n,WU Yun chao et al.Prelimi

nary s tu dy on geographic ontology and its application[J].

Geo information Scien ce,2004,6(4):93 99(in Chines e). [64] HE Jianban g,LI Xintong,BI Jiantao.T he consideration of

resources environmen t information clas sification cod e an d g e

ographic ontology as sociated[J].Geographical Inform ation

W orld,2003,1(5):6 11(in Chin ese).

[65] CU I W ei.On tology based GIS interoperab ility[J].J ou rnal of

Geom atics,2004,29(1):20 22(in Ch ines e).

[66] W ANG S hengs hen g,LIU Dayou.Ontology based geograph

ical information s ystem m iddlew are[J].C om puter En gineer

ing an d Application,2004,22:19 21(in C hinese).

[67] HU ANG Yu xia.Semantic sh aring in GIS[D].Beijing:Insti

tute of Geography Science and Res ou rce Research,CAS,

2000(in Chin ese).

[68] LI Deren.Opportunities for geomatics[J].Geomatics and In

formation Science of W uhan U nivers ity,2004,29(9):753

756(in Chin ese).

参考文献:

[1] 波普尔.客观知识[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114

115.

[2] 俞吾金.本体论研究的复兴和趋势[J].浙江学刊,2002(1):

46 52.

[3] 孙敏,陈秀万,张飞舟.地理信息本体论[J].地理与地理信息

科学,2004,20(3):6 11.

[4] 刘红阁,郑丽萍,张少方.本体论的研究和应用现状[J].信息

技术快报,2005,3(1):1 12.

[5] 邓志鸿,唐世渭,张铭,等.Ontology研究综述[J].北京大学学

报:自然科学版,2002,38(5):730 738.

[6] 王惠临.Ontology的含义及中文翻译探讨[J].科技术语研究,

2004,6(4):8 10.

[7] 史忠植.Ontology的科技译名[J].科技术语研究,2004,6(4):

13 14.

[8] 于江生,幸运温,珍珊,等.关于ontology的对话[J].科技术语

研究,2004,6(4):21 23.

[9] 王敬贵.基于地理本体的空间数据集成研究[D].北京:中国

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2005:17 30.

[10] 景东升.基于本体的地理空间信息语义表达和服务研究[D].

北京:中国科学院遥感应用研究所,2005:11 20.

[24] 龚建雅,杜道生,李清泉,等.当代地理信息技术[M].北京:科

学出版社,2004:374 382.

[61] 谭喜成,边馥苓.基于本体协同的空间信息互操作方法[J].

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2005,30(2):178 181.

[62] 王敬贵,苏奋振,杜云艳,等.基于ontology的空间知识查询

方法及其应用[J].地球信息科学,2004,6(4):93 99. [63] 黄茂军,杜清运,吴运超,等.地理本体及其应用初探[J].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04,20(4):1 5.

[64] 何建邦,李新通,毕建涛,等.资源环境信息分类编码与地理

本体关联的思考[J].地理信息世界,2003,1(5):6 11. [65] 崔巍.用地理本体实现地理信息系统互操作[J].测绘信息与

工程,2004,29(1):20 22.

[66] 王生生,刘大有.基于本体论的地理信息系统中间件[J].计

算机工程与应用,2004,22:19 21.

[67] 黄裕霞.GIS语义共享[D].北京: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

源研究所,2000.

[68] 李德仁.地球空间信息学的机遇[J].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

版,2004,29(9):753 756.

高二微专题(1)常见的地理过程分析及描述(学案)

地表形态成因及地貌景观的形成过程分析 一、地形特征描述 例题1:读下面某区域局部图,回答下列问题。 (1) 描述南回归线以南区域地形的主要特征。(3分) 参考答案:地形以高原为主(1分); 地势起伏和缓(1分); 海岸线较平直或沿海分布狭窄平原(任答一点1分)。 例题2:读图,完成下列要求。 (1)描述图示地区的地形特征。(3分) 参考答案:山地为主,山地、谷地为西北—东南走向(近南北走向)。 地势东侧最高、中部低、西侧较高。 二、地表形态成因分析 练习题:图1是某地的地质剖面图,图2是O地某处花岗岩球状地貌景观图。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说出M地的地质构造类型并说明其形成原因。 参考答案:背斜地壳运动使M出岩层向上拱起。 (2)简述N地地貌的形成过程。 参考答案:地壳运动,岩层受力向下弯曲,形成褶皱; 由于槽部受挤压,岩性坚硬不易被侵蚀,形成山岭。 (3)简述O地花岗岩球状地貌景观的形成过程。 参考答案:地壳运动使岩石圈产生缝隙,岩浆沿着缝隙发生侵入活动,冷却凝结形成花岗岩;地壳抬升,覆盖花岗岩的其他岩石被外力侵蚀、搬运,花岗岩出露地表;岩块表层受风化、风蚀剥落,棱角逐渐消失。 例题1:

材料:乌拉尔山脉是天然的地理分界线,西坡到处有喀斯特,东坡火山岩和沉积岩层交替重叠,是整 个山脉中最大的复背斜,这里经常有花岗岩露头,形成孤峰。 简述孤峰形成的地质过程。(4分) 参考答案:沉积作用形成大量石灰(沉积)岩(1分),地壳运 动造成岩层隆起,并伴随岩浆侵入(1分),外力作用使岩性较 软的石灰岩被严重侵蚀(1分),花岗岩裸露形成孤峰(1分) 例题2:据图描述峡湾地貌的形成过程。(3分) 参考答案:冰川侵蚀形成(U型)谷地(1分),后气候变暖, 冰川消退(1分),下端被海水入侵淹没(1分),形成峡湾。 例题3:简述图中地貌景观的形成过程(4分) 参考答案:黄土高原地区水土流失严重(1分),流经此地的河流含沙量大,携带大量泥沙的河水在流出山口时(1分),河面展宽,流速变慢,泥沙在此堆积(1分),形成冲积扇(1分) 例题4:分析图中古沙洲的演变过程(4分) 参考答案:在河口地区(1分),由于入海河流落差 小及海水的顶托作用,水流速度减慢,导致大量泥沙 沉积(1分),形成古沙洲;受地转偏向力影响,长 江河口的北岸泥沙沉积速度快于南岸(1分);随着 泥沙持续沉积,古沙洲逐渐与北岸大陆相连(1分)。

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地理学科质量分析完整版

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地理学科质量分析 HUA system office room 【HUA16H-TTMS2A-HUAS8Q8-HUAH1688】

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地理学科质量分析 一、试题分析 试题难度适中,但是谈化了以识记为主、不便于命题、不便于能力考察的知识点。试题重视考查能力,强调知识建构过程,试题情境材料力求新颖。试题还注重体现地理学科特色,突出学科价值。从试卷内容上看,高三一模地理卷以高中系统地理为基础,以人地关系为主线,以地图为载体,内容包括高中地理必修三册,高中地理选修三本和初中区域地理多数单元内容,分值分布较为合理。从试题表达方式上看,尽量以图表为切入口,反映了高考地理试题的特点,也体现了地理学科特点。 二、学生答题情况 1、基础知识、基本规律运用不灵活,部分概念理解不清楚 选择题6、选项里涉及到的区域,第2、4、7题、地理事物分布的区位因素答不出,综合题有些区域快速发展的原因答不出、防震的方法等多是基础知识不扎实出错。做大题很多时候答案写的都不够全面。 2、审题不清导致失分 选择题图第四题城市各种功能区应如何布局的题,第8题“低碳经济”大环境下的工业布局主要考虑的因素应是“环境”;综合题第一题第二问题目中谈到了“我国短期内不会受到影响”、“日本东南部太平洋受到影响”、“美国西海岸也收到了核辐射的影响,并造成海洋生态环境的破坏”三个方面的问题,而学生只从“美国西海岸”只一个角度答题,造成失分。

3、语言表达不准确,不会运用地理术语答题 综合题第二题第二小问,题中问甲国建设农田灌溉系统的自然原因,学生答非所问,还有把社会经济条件写上去的,选做题,学生有适合把握不了选做题的难易程度,不知道哪道题好做,有丢分严重的情况。 5、对知识的重新整合能力较弱 综合题工业区位选择的因素,学生能够将课本上的几点用上,但由于缺少这方面的能力,对可持续发展的认识不足,未能将人口、经济、环境之间的关系运用自如。 三、今后努力的方向 1、注意基本概念、基本规律、基本方法的训练 基本概念教学应注意概念的产生,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更要注意概念所蕴含的思想,基本规律教学应注意规律的建立过程及应用条件,更要关注规律能解决什么问题,基本方法和基本模块训练旨在帮助学生高效的架构思维定势,遇到问题快速的辩异识同,形成解决问题的方向和思路。 2、协调把握能力结构和知识结构 1)自然地理的复习中要意识地应用和渗透理科思维方法。摒弃死记硬背,注重方法提炼和思路的形成。 2)突出地理技能的培养。如时区的计算、等值线的判读、经纬网的定位等。

地理信息系统(1)

第一章 1、信息:是用文字、数字、符号、语言、图像等介质来表示事件、事物、现象等的内容、数量或特征,从而向人们(或系统)提供关于现实世界新的事实和知识,作为生产、建设、经营、管理、分析和决策的依据。 2、数据:通过数字化或直接记录下来的可以被鉴别的符号,是用以载荷信息的物理符号,在计算机化的地理信息系统中,数据的格式往往和具体的计算机系统有关,随载荷它的物理设备的形式而改变。 3、什么是GIS?地理信息系统(GIS ,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s)是在计算机硬、软件系统支持下,对现实世界(资源与环境)的研究和变迁的各类空间数据及描述这些空间数据特性的属性进行采集、存储、管理、运算、分析、显示和描述的技术系统。特点:(1)具有采集、管理、分析和输出多种地理空间信息的能力;(2)以地理研究和地理决策为目的,以地理模型方法为手段,具有空间分析、多要素综合分析和动态预测的能力;并能产生高层次的地理信息。(3)具有公共的地理定位基础,所有的地理要素,要按经纬度或者特有的坐标系统进行严格的空间定位,才能使具有时序性、多维性、区域性特征的空间要素进行复合和分解,将隐含其中的信息变为显示表达,形成空间和时间上连续分布的综合信息基础,支持空间问题的处理与决策。(4)由计算机系统支持进行空间地理数据管理,并由计算机程序模拟常规的或专门的地理分析方法,作用于空间数据,产生有用信息,完成人类难以完成的任务。(5)地理信息系统从外部来看,它表现为计算机软硬件系统;而其内涵确是由计算机程序和地理数据组织而成的地理空间信息模型,是一个逻辑缩小的、高度信息化的地理系统。信息的流动及信息流动的结果,完全由计算机程序的运行和数据的交换来仿真。 4、1963年,加拿大测量学家R.F.Tomlinson首先提出了地理信息这一术语,并于1971年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GIS——加拿大地理信息系统(CGIS),用于自然资源的管理和规划。 5、地理信息系统的五大功能:输入、查询、编辑、分析、输出。 6、地理信息系统的应用:测绘与地图制图、资源调查与管理、城乡规划、灾害监测、环境保护、国防、宏观决策支持(了解就行,不要求完全背下来) 第二章 1、数据源:○1图形数据源(地图、测绘、遥感)○2属性数据源(统计数据、文字报告、文件、声音、图片) 2、地图分类:普通地图(地形图比例尺大于或等于1∶100万、地理图比例尺小于1∶100万)、专题地图(自然地图、社会经济图、工程技术图) 3、地图投影:地图投影就是利用特定的数学函数将经纬坐标(λ,φ)转换为平面坐标(x,y),即把地理坐标转换为平面坐标,地图投影可减少因三维坐标转为二维坐标所产生的扭曲变形。这种地球球面与平面之间点与点的函数关系的数学表示方法,称为地图投影。 4、地图投影的基本原理:地球表面上任一点位置的地理坐标决定经纬度,将若干经纬线交点绘在平面上,再将相同经度的点连成经线,相同纬度的点连成纬线,构成经纬网,将球面上的点按经纬度画到相应的位置处,作图。 5、地图投影类型:等角投影、等面积投影、任意投影 6、高斯-克里格投影的基本原理: 7、图形数层的分层:对于一张图,可按对象的属性、类型划分为不同的集合,当这些集合在空间叠置在一起时,便显示一张图的影像,这就是图形数据分层。分层依据:图形的具体特点。A、按逻辑特征分层:①以属性分层:属性往往反映数据库结构,按属性划分便于检索与管理②以图形对象类型分层:一般将点状对象、线状对象、面状对象分层存放,使图形显示易于控制B、按存储特征分层:③独立存储:各层数据各自存放在独立的文件中,文件内只包含相同的属性数据,便于管理④混合存储:一个文件存放多层数据,系统提供分层管

地理过程类问题专题复习教学设计

《地理过程类问题专题复习》教学设计 【授课类型】专题复习课 【课标分析】 地理过程是指地理现象或地理事物发生、发展的演变过程,其在地理课标中占据重要的地位,它体现了“揭示地理事物的空间运动、空间演变规律”的地理课程性质,反映了“探究地理过程、地理成因以及地理规律”的课程设计思路。随着新课程改革实践的深入,高考对地理事物“动态变化过程”的考查逐渐成为新课标高考的亮点。 【试题分析】 地理过程强调地理事物随时间的变化特征,可分为自然地理过程和人文地理过程。从高考地理试题的分析看出,对地理过程的考查方式有以下显著特点。高考试题中多数考查自然地理的演变过程。高中地理属于系统地理,系统地理知识多为地理原理、地理规律,高考试题一般不会直接考查地理原理和规律,而多是要求学生使用所掌握的系统地理知识,去分析某些具体的地理事物和地理现象,以考查学生使用演绎推理的水平。除此之外,隐形的设问方式进一步增加了该类问题的难度,学生面对问题往往无从作答。非选择题中的过程描述类问题对学生的水平要求较高,除考查演绎推理水平外,还考查学生阐释和描述水平。综上所述,地理过程类问题难度较大。 【学情分析】 高三学生已较好地掌握地理过程的基本原理和规律。但是在高考题的新情境下,学生往往缺乏清晰的分析思路和演绎推理的水平,甚至可能出现无法破题的情况。面对非选择题中的过程描述类题目,部分学生还未较好地掌握答题详略要求和要点。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理解地理过程,领悟地理过程与地理要素间的逻辑关系。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往年高考题的研究,明确地理过程类问题的考查方向和设问方式。 通过对往年高考题的分析,探究地理过程类问题的一般分析思路,总结答题规律。(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师生、生生之间的交流,树立归纳总结的意识,提升自身的综合水平。 【教学重难点】 (一)教学重点:地理过程类问题的分析思路和答题规律 (二)教学难点:地理过程类问题的分析思路

描述与阐释降水特征的过程与方法

描述与阐释降水特征的过程与法 前言地理高考如考?考什么?怎么办? (一)如考? (二)考什么? ——《考试大纲》中的考试容 地理学科命题注重考查考生的地理学习能力和学科素养,即考生对所学相关课程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1.考核目标与要求 ●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 ●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基本技能 ●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 ●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 2.考试围 考试容主要包括《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必修地理1、地理2、地理3,以及《全日制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的有关容。 对《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选修容的考核由各省区根据具体教学情况酌定。 对所列考试容的考查程度不超过课程标准规定的要求。 (三)怎么办? 一、《考试大纲》中的“描述与阐释” 二、《课程标准》中的“降水特征与成因” (一)世界地理中的“降水特征与成因”(6) 1.阅读世界年降水量分布图,归纳世界降水分布特点。 2.运用气温、降水量资料,绘制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说出气温与降水量随时间的变化特点。 3.举例说明纬度位置、海陆分布、地形等因素对气候的影响。 4.运用地图和其他资料,归纳某地形、气候、水系的特点,简要分析其相互关系。 5.运用图标说出某地区气候的特点以及气候对当地农业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6.根据地图和其他资料概括某自然环境的基本特点。 (二)中国地理中的““降水特征与成因”(6) 1.运用资料说出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以及影响我国气候的主要因素。 2.在地图上指出北地区、南地区、西北地区、青藏地区四大地理单元的围,比较它们的自然地理差异。 3.运用地图和气候统计图表归纳某区域的气候特征。 4.运用资料比较区域的主要地理差异。 5.运用资料说出首都北京的自然地理特征、历史文化传统和城市智能,并举例说明其城

2020年整理中考地理模拟考试质量分析.doc

水富四中中考地理模拟考试质量分析 这次模拟考试的试题注重地理知识和技能的考查,有合理的难度,同时注重考查学生的地理观念、环境意识和可持续发展思想等内容,引导日常地理教学朝着促使学生主动和活泼学习的方向发展。力求全面、准确地反映我市初中生在地理学习目标方面所达到的水平,体现九年义务教育性质和课程改革理念。 一、试题分析 (一)试题结构 模拟考试地理学科试题由两大部份组成,第一部分是单项选择题(15题,共15分);第二部分综合题(4题,共20分);第三部分探究与实践(5分)满分40分。 (二)试题特点 1、突出考查主干知识 考查内容和要求严格按教育部颁初中地理课程标准进行确定,体现出重点知识重点考的特点,如地球、地图、地形、气候、区域特征等重点内容的考查比重明显较大。此外,按标准参照性测试的要求,考试内容分布合理,试题考查内容涉及地球和地图、世界地理、中国地理、,既突出重点,又照顾到方方面面,具有重点突出,覆盖面广的特点。 2、充分体现课程改革理念 针对实际情况,试题注意体现了对学生探究活动水平和“过程和方法”教学目标的考查,体现了从“教教材”到“用教材教”和转变学习方式的良好导向作用,如20题,试题提供西双版纳的有关材料,学生不用死记硬背有关西双版纳的地理知识,而是根据提供的材料展开探究活动等等。在整卷的20道题目中,涉及到开放性的题目有:第16题,第20题的(2)小题,这些试题为学生创造了广阔的思维空间。 3、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考察

本次初中地理模拟考试的命题,主体内容均结合当前重大社会现实和学生生活实际进行考查,在具体情境中考查学生读图能力和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试题的设问切合学生年龄特点,如选择题的第1题,它既考察了学生对东西半球的划分和和五带的特点,又考察了经纬度与它们之间的关系。第16题,通过气温和降水量图,间接考查气候的知识。以及综合题的18题“长江水系示意图,19题“中国四大地理区域示意”,引导学生从图中中概括地理特征、提示地理规律、说明地理原因等,对学生进行地理素养的考查。通过联系社会现实和学生生活实际设置试题,将有助于树立新的知识观,促进学生去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和“对终生发展有用的地理”,培养学生学以致用、解决现实生活问题的能力。 二、考试情况 从评卷情况来看,总分40分全年级最高分36分,最底分3分。选择题最高分满分,最底分2分。该题得分比较集中在8——15分这个区间,错得较多的是第1题、第12题、第14题。综合题中做得很差的是18题。总的看来这四个班当中就只阳光班有两个优秀、56个人中23人及格,87班5人及格,88班4人及格,89班5人及格。现在面临的问题很严峻,差生占了大半。 通过对以上答题情况的分析,我认为答题过程中考生存在以下几方面的不足: 1、审题能力差,不能准确地、全面地从试题文字和图表中获取有效信息,常常造成理解错误或出现偏差。 2、读图能力差。 3、地理基础知识,基本原理掌握不够扎实。 4、区域特征模糊不清。 5、地理表述能力差,缺乏有效组织答案的能力。

盘点地理过程分析技巧

盘点地理过程分析技巧 1. 三角洲形成过程 ①入海口附近河段的输沙量大,流水沉积提供物质保障。河流输沙量的大小会受流域的植被、地面坡度、土质、降水以及河流上遊河段泥沙沉积数量等因素的综合影响。 ②入海口附近河段底部坡度小,利于降低河流速度,促進河流泥沙沉积。 ③波浪和潮流的侵蚀、搬运作用弱,与河流泥沙沉积对抗作用弱,有利于三角洲的发育。2.辫状水系形成过程 ①洪水期:在流水侵蚀、搬运作用下,洪水从上游带来大量的泥沙,并沿许多深泓线堆积,形成水下浅滩。 ②洪峰过后的枯水季节:许多浅滩出露水面,成为沙岛,沙岛与沙岛之间是多股的河道,它们忽分忽合,交织如辫。 ③再次洪水来时:有些沙岛不被淹没,有些被淹没的可能被水流斜切而过,其上形成新的槽道。 3.冲积洪积平原形成过程 在山区,地势陡峭,洪水期水流速度快,携带大量的砾石和泥沙;当水流流出山口时,由于地势突然变缓,河道变开阔,水流速度减慢,河流搬运的物质在山麓地带堆积,形成冲(洪)积扇;冲(洪)积扇不断扩大而彼此连合,形成广阔的洪积—冲积平原 4.河曲以及嵌入式河曲形成过程 河曲的形成:①环流作用使河流一岸受冲刷,另一岸堆积,形成河曲。 ②河床底部泥沙堆积形成障碍,使水流向一岸偏移,形成河曲。 ④由于河床两岸岩性不一致或构造运动造成两岸差异侵蚀而形成的河曲 嵌入式河曲:先是在由松散沉积物组成的平原和盆地中形成了“蛇曲”,后地壳的持续抬升,河流下蚀增加,隆升的地壳形成山地,而蛇曲则保持原形嵌在山谷之中。 5.丹霞地貌形成过程 丹霞地貌:含铁的碎屑物在地势低洼处沉积并固结,形成红色砂砾岩;地壳抬升与挤压形成(垂直节理发育)中低山脉;流水沿岩层裂隙侵蚀,并在重力崩塌、风力侵蚀等外力作用下,形成山体相互分离,四壁陡立的丹霞地貌形态。 雅丹地貌:地壳抬升,湖盆出露干涸(或气候干旱,蒸发旺盛),物理风化,形成裂隙,风力侵蚀,平坦地面被吹蚀成各种形状。 6.花岗岩峰林 地下炽热岩浆入侵地壳薄弱的黄山地区形成花岗岩;花岗岩体发生间歇抬升随着地壳的强烈隆升,花岗岩体受外力风化、剥蚀;形成千姿百态的花岗岩峰林景观 7.石蛋和石环形成 石蛋:花岗岩“石蛋”是花岗岩球状风化的产物。一般认为花岗岩在抬升过程中先产生节理(花岗岩体中存在着一定走向的裂隙,地质学上称节理),当岩石出露地表接受阳光、空气、冰楔、生物、水等风化时,由于棱角突出,易受风化(角部受三个方向的风化,棱边受两个方向的风化,而面上只受一个方向的风化),故棱角逐渐缩减,最终趋向球形。 这样的风化过程称为球状风化或石蛋化 石环:由于石块和土的导热性能不同,冻结速度也各不一样。碎石导热率大,就会先冻结,水就会向石块附近迁移并在其附近形成冰,水形成冰后体积就会膨胀,使碎石移动,最终使粗的物质和细的物质就会产生分离,这就是冻融分选作用,它就像筛子一样将不同的物质分离。在平缓而又粗细混杂的地表层,经冻融分选作用,泥土和小的岩屑集中在中间,岩块就

9.黔东南州2020年高考模拟考试地理学科质量分析报告

2020年黔东南州高考模拟考试质量分析报告 文科综合(地理学科) 黔东南州教育科学研究所路光辉 施秉县第一中学刘盛佳 一、试题特点评述 2020年黔东南州高考模拟试题以《考试大纲》和《课程标准》为依据,紧密围绕高考评价体系——“一核四层四翼”,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试题基于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要求,注重创设与学习、生活、学科发展密切联系的情境,着重考查考生的地理学习能力和学科素养,即考生对所学相关课程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充分体现了基础性、综合性、创新性和创新性的考查要求。 试题围绕地理主干知识,重点考查了地球地图(等温线)、地球运动(季节的判断)、自然界的物质循环和能量交换(水循环)、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差异性)、城市(交通问题及解决措施)、工业区位(指出条件、分析原因、工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产业转移)、区域生态的可持续发展(湿地的功能和作用)、旅游地理(旅游资源地的开发条件评价、旅游安全的防范)、环境保护(鸟类迁徙迁入越冬地的保护与对鸟类的保护;城市农园的环境意义)。

表1:

2020届与2019届全州高考模拟考试地理成绩对比统计表 三、学生答题情况分析 (一)客观题学生错因分析

四、二轮复习建议 按照教育部要求,未进入新高考改革的省份不再制(修)定《考试大纲》,对2020年高考产生影响的有三类“标准”,一是《课程标准》,二是2019年《考试大纲》,三是《中国高考评价体系》,这三类文本资料及其对应说明(解读)应该精读。是为做好“后大纲时期”的过渡,《中国高考评价体系指导纲要:试题分析》、《中国高考评价体系指导纲要:标准样卷》对过渡期的高考做出了重要引导,应纳入到备考研读的内容之列。各校要将研读作为刚性任务,作为高三地理学科教师认真学习。 (一)构建专题知识网络 对照《课程标准》和《考试大纲》全面回顾和梳理主干知识,建构专题知识网络。 (二)进一步研习《考试大纲说明》及其题型示例和历年真题。 1. 领会考纲说明中题型示例对高考试题命制的引领作用。 选择题示意图类 [题型示例2] 下图是我国西北某类农业区的示意图。读图完成(1)~(3)题。

地理过程性分析型综合题解题归纳

地理过程性分析型综合题解题归纳 1、命题特点 【设问形式】“说明三角洲位置变化的主要过程”、“说明天气系统的影响过程”等。 【考查方式】地理过程是指地理事物和现象发生、发展、演变的过程,强调地理事物和现象的时间变化特征。过程性分析型综合题考查方向主要为:①有限时段内的依时行为。在一定的时间间隔内,尽可能详尽地记录地理现象的依时行为,从中发现地理事实变化规律,以便推测该时段之前或之后的变化状况; ②对未来可能发生的地理行为进行模拟和预测; ③研究地理过程与地理分布之间的耦合关系,从而把地理学的规律统一于时间与空间的共同基础之上。一般以区域地理环境特征图文材料为载体,根据材料和地理原理分析得出主要地理过程。 1.自然地理部分 (1)大气受热过程:主要包括太阳辐射、地面辐射、大气逆辐射等大气 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和对地面的保温作用等。 (2)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主要包括近地面冷热不均引起的大气垂直运动、同一水平面上气压高低的变化、空气的水平运动、等压面的弯曲变化及热力环流的典型案例(如山谷风、城市风、海陆风等)的形成过程。(3)三圈环流的形成过程:主要包括全球主要气压带、风带的形成过程 及低纬环流圈、中纬环流圈、高纬环流圈的形成过程等。

(4)常见的天气系统或气象灾害的形成过程:主要包括气旋(或低压)、反气旋(或高压)、冷锋、暖锋、台风、寒潮、洪涝、干旱及旱灾、锋面气旋等常见天气系统或气象灾害的形成过程。 (5)地壳内部物质的循环过程:主要包括岩浆转化为岩浆岩、地表岩石 转化为沉积岩、所有岩石转化为变质岩、所有岩石转化为岩浆等。 (6)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过程:主要包括风、海浪、流水、冰川 等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过程及形成的地貌(如沙丘、冲积平原、山麓冲积扇、河口三角洲、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地表形态、地上河等)的过程。 (7)水循环的过程:主要包括水循环(如海陆间水循环、海上内循环、 陆上内循环等)中的蒸发、水汽输送、降水等环节的过程,河流的春汛、夏汛、凌汛的形成过程等。 (8)海水运动的形成过程及其对地理环境的影响过程:主要包括北印度 洋季风洋流等大洋表层洋流分布规律的形成过程、海洋渔场的形成过程等。(9)主要地质构造及其构造地貌的形成过程:主要包括褶皱、断层、火山、海沟、大洋中脊、海岭等地质构造或构造地貌的形成过程。 (10)地质灾害的发生过程:主要包括地震、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发生过程。 2.人文地理部分 (1)聚落的形成过程:主要包括不同地理环境条件下聚落(如乡村、城 市等)的形成过程及其差异。

2014地理综合题——过程类问题

地理过程的分析与描述 一、设问形式 过程即事物发展所经过的程序、阶段。地理新课程强调“过程”目标。高考中过程类试题,设问形式一般有“描述……的过程”,“描述……的变化过程”,“简述……的成因”等。另一方面,高考的每道大题的问题之间几乎都体现了探究地理事物的过程,这类设问形式灵活性较大。 二、知识体系 ●大气运动规律 ★大气的受热过程 【理论知识串讲】大气的受热过程实际是太阳辐射、地面辐射、大气辐射的转化过程。大气是在对太阳辐射起削弱作用和对地面起保温作用的同时使自身受热的。 【例1】下图中各箭头及其代表符号①②③④⑤ 表示太阳、地面、大气、宇宙空间之间的热力作用,其中包括太阳辐射、地面辐射、大气辐射、大气逆辐射、削弱作用(吸收、反射和散射)。据此回答1~4题。 1.我国青藏高原的纬度比云贵高原的纬度高,但年太阳辐射总量比云贵高原大,其原因主要与图中的哪个因素数值大小有关( ) A.① B.② C.③ D.④ 2.四川盆地的纬度与青藏高原的纬度相差不大,但年平均气温却比青藏高原高得多,其原因 主要与图中的哪个因素数值大小有关( ) A.① B.② C.③ D.④ 3.东北平原比华北平原平均海拔高,但年太阳辐射总量却比华北平原小,其原因主要与图中的哪个因素数值大小有关( ) A.① B.② C.③ D.④ 4.长江中下游平原比华北平原纬度低,但年太阳辐射总量却比华北平原小,其原因主要与图中的哪个因素数值大小有关 ( ) A.① B.② C.③ D.④ ★热力环流形成过程 【理论知识串讲】太阳辐射→ 地面冷热不均→ 大气的垂直运动→ 同一水平面气压差异→ 大气水平运动→热力环流形成; 【例2】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最新修编的《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给北京提出了一个全新的定位“宜居城市”。所谓“宜居城市”,就是要让人们能在这个城市安居乐业,享受健康、便利、高品质的都市生活。1800万是北京的宜居人口。 材料二:北京晨报2010年10月7日报道:今后新建公共建筑在设计和施工时,有望强制要求产权单位在屋顶、墙体实施配套绿化工程,向“空中”要绿地。 材料三:下图为城市热岛效应示意图 (1)描述图中气温曲线的分布特点。 (2)运用大气受热过程原理,分析屋顶绿化对缓解城市热岛效应的意义。 (3)为了减少工业污染对城市的影响,计划将钢铁厂从甲处搬迁到乙处,从环境保护角度考虑是否合理?试说明理由。

国家公共地理框架数据电子地图数据规范 试行稿 版

国家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 公共地理框架数据—————————————————————— 电子地图数据规范 (试行稿-20100921版) 国家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总体技术组

目录 前言 (3) 1.范围 (4) 2.引用标准 (4) 3.电子地图数据的定义 (4) 4.电子地图数据的数学基础 (4) 5.电子地图数据集定义 (4) 5.1.矢量数据集 (5) 5.1.1.基础专业级 (5) 5.1.2.政务应用级 (5) 5.1.3.影像标记级 (5) 5.2.影像数据集 (7) 6.地图瓦片定义 (7) 6.1.瓦片规则 (8) 6.2.瓦片数据格式 (8) 6.3.金字塔规则 (8) 6.4.瓦片文件组织 (9) 7.地图表达定义 (10) 附录A(资料性附录)要素内容选取 (11) 附录B(资料性附录)符号与注记 (16) 参考资料 (68)

前言 为应对国家信息化环境中政府部门和社会大众对地理信息在线服务的迫切需求,国家测绘局做出了建设国家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以下简称“公共服务平台”)的战略性决策。“公共服务平台”由数据层、服务层和运行支持层组成。其中数据层是“公共服务平台”的建设重点之一,其主体内容是公共地理框架数据,包括地理实体数据、电子地图数据、地名地址数据、影像数据与高程数据。 本规范由国家测绘局地理信息与地图司提出。 本规范起草单位:国家基础地理信息中心

1.范围 本规范规定了公共地理框架数据中电子地图数据的定义、分级内容组合方案、地图瓦片制作及在线发布显示设定要求、地图表达符号与注记等。 2.引用标准 GB/T 13923-2006 《基础地理信息要素分类与代码》 3.电子地图数据的定义 电子地图数据是针对在线浏览和专题标图的需要,对矢量数据、影像数据进行内容选取组合所形成的数据集,经符号化处理、图面整饰、分级缓存后形成重点突出、色彩协调、符号形象、图面美观的视屏显示地图。 电子地图数据类型包括线划地图与影像地图两类。线划地图以矢量基础地形要素数据为主要数据源,经过数据分级与可视化设置而成;影像地图以航空、航天遥感影像为基础,并配以矢量线划和适量注记。 除此之外,数据生产者可根据其实际情况与需求制作扩展电子地图,如各类旅游图、人口图、房地产图等。 4.电子地图数据的数学基础 (1)坐标系统: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CGCS2000)。 (2)坐标单位:度。 5.电子地图数据集定义 构成线划地图与影像地图的矢量及影像数据需要针对在线显示的要求进行

地理原理、过程示意图及各种变式解析

学案四地理原理、过程示意图及各种变式解析 1. 熟练使用和说明各种示意图,并能根据要求绘制简单的地理图表。 2. 描述、概括、理解各种地理事物的空间结构和发展变化过程。 3. 理解地理基本规律和原理,用所学的地理及相关学科的知识和要点,运用地理事实材料,简明地推导或定性地说明地理规律和原理。 4. 使用和分析各种资料,进行地理信息的提取、认定、判断及反思。考点分析预测 地理原理示意图是指反映地理事物的成因、原理和规律的图形。过程示意图是反映地理事物的时间、空间变化过程及规律的图形。这类题目侧重考查考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分析判断能力和创新能力:使用和说明各种原理图、过程图,领会和理解各种图所表达的含义;要运用提供的图表解释或分析说明某一地理现象、原理;通过对各种地理事物的认识,结合地图分析它们的时空分布的规律;分析此地理要素对其它要素的影响,以及对人类生产和生活的影响;根据要求绘制简单的地理图表。 在最近几年的高考试题中,原理、过程示意图已很少以教材中原图面貌出现,也即以各种变式出现,但万变不离其宗。如2000年、2001年江苏文科综合考题中的光照图。过程(包括流程)示意图也是近年来常出现在试卷中的,如2003年地理单课试题中的33题(全球环境问题)、34题第三小题(服装生产专业镇工业联系),2003年文科综合考试选择题5~7题。知识结构重建 地理原理图包括:地球公转示意图,太阳光照图,气旋与反气旋形成示意图,季风形成示意图,褶皱和断层示意图,六大板块示意图,生物对土壤形成的作用示意图,台风示意图。过程示意图有:风的形成示意图,大气环流示意图,锋面示意图.水循环示意图.河流径流变化示意图.地壳物质循环示意图,土壤在地理环境中的地位示意图,农业、工业投入至产出模式示意图,普拉托生产--销售--服务信息网络示意图,上海城市建设用地矿展示意图.商业活动主要环节示意图.开垦荒地引起恶性循环示意图,可持续发展复合系统示意图.留民营村农副产品综合循环利用示意图。 1. 判别原理图、过程示意图所反映的地理要素:分析判断各地理要素的特点及空间分布和时间变化特点,说明原因或列出结构关系式。 2. 确定各地理要素的相关性:分析自然地理要素之问如地理位置、地形、气候、水文、土壤、植被之间的相互联系;自然地理要素与人文地理要素之间的联系:分析它们之间是如何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如气候、地形、水等条件与农业生产的联系,城市形成、发展与所处的位置、地形、山河分布、交通线等的联系等。 3. 比较相同区域、不同区域各种地理事物的相同点、不同点,确定试题中图文的一致性.形成图文统一的、完整的、系统的地理知识。 4. 预测本区域地理事物的发生、发展对今后可持续发展的有利和不利影响。 5·对整个判断过程进行反思,形成疑问。运用地理规律.判断、分析、描述地理事物的合理性,也即检测所判定的地理事物是否合符逻辑、是否符合常理。 过程规律总结(要点梳理点拨) 判读分析各种原理、过程示意图是学习地理的一项很重要的基本能力。地理各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形成错综复杂的地理环境,但又是有规律可循的。 1.光照图是原理图中难度较大的,常见的光照图有侧视图、俯视图、展开图、平面图、立体图等。变视图的难度就更大,以下就这类试题可能考查的相关内容及解题技巧作简要介绍: (1)判断南北半球(或自转方向),确定南北极及各条经纬线的度数。 A:根据给定的经纬线度数判定半球。 例l 如图4-1所示,甲图中经线从右向左数字变大为西经,且在160°W-20°W之间是西半球,纬

自然资源和地理空间基础信息库项目地理框架数据标准-国家地理空间

自然资源和地理空间基础信息库 项目标准 XB/T 2008—————————————————————— 信息库地理框架数据库要素实体代码规范 编制说明 ****-**-** 发布 ****-**-** 实施自然资源和地理空间基础信息库项目办公室发布

一、任务来源和意义 整合改造现有的基础地理空间数据是自然资源与地理空间基础信息库建设的核心任务,而相关标准研制是基础地理空间数据整合改造的基础。针对自然资源和地理空间基础信息库建设和应用需求,在信息库地理框架数据整合过程中,需采用面向实体的构模方法,以地理要素为数据的构成单元,反映和描述客观世界中独立存在的“地理实体”,从而实现对象化逻辑表达。 为保证信息库地理框架数据整合过程全面展开,在现有国际、国家、行业相关标准基础上,面向自然资源和地理空间基础信息库项目实际需求,编制《信息库地理框架数据库要素实体代码规范》,为信息库整合过程提供可操作的地理框架要素实体编码规则,并给出实体代码,对于指导地理空间基础信息库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二、制定依据 本标准编制过程既考虑了现有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规范,也考虑了未来地理框架要素的应用需求。在现有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规范,特别是在统一公用的要素实体代码规则的基础上,制定了地理框架要素实体编码的规则,并规定了对要素实体编码进行一致性测试的方法、程序。因此本标准与国际、国内相关标准具有良好的同一性。 引用或参照的相关标准包括: 信息库地理框架数据内容 ISO 19101 地理信息参考模型 GB/T 2260-2007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代码 GB/T10114-2003 县级以下行政区划代码编制规则 GB/T 7027 -2002 信息分类和编码的基本原则与方法 GB 917-2000 公路路线标识规则命名、编号和编码规则 GB/T 917-2009 公路路线标识规则和国道编号 GB/T 2659-2000 世界各国和地区名称代码 JT/T 307.1-1997 公路及主要构筑物、管理养护单位代码省干线公路代码TB1945-1987 中华人民共和国铁路线路名称代码

模拟考试地理成绩分析

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试分析 一、试题概况 1.试卷结构 选择、非选择题基本对半开。选择题51分,非选择题49分。考试要求:普通高中地理(必修科目)学业基础考试的内容为地理课程标准规定的地理1、地理2和地理3三部分内容以及部分初中地理知识。 2.考查内容 表1:知识点分布

表2:章节分值分布

3、组卷原则 试题主要按题型、内容和难度进行排列,选择题在前,非选择题在后。 二、考试分析 1.试卷总体评价 本次考试地理试卷完全依据考试大纲和考试说明,重点考查考生地理学科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试题强调突出学科特色,既保持了地理学科的基本要求,又对二轮复习油较强的导向性。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突出特点: 一、重点考查主干知识,但是考查形式力求创设新颖视角。 本次地理试题均以学科的核心主干知识为考查重点,内容不偏不怪;考查内容的涵盖面亦较广,主要涉及的主干知识点包括:地球运动、大气的受热过程、、地貌形成、地理环境各要素的相互作用、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对人类生产的影响、农业区位因素、工业区位因素、工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的特点、当前人类所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地形图和遥感影像的应用等等。对主干知识的考查形式则是“经典问题、新颖视角”。如第37题,主要考查大气运动这一经典地理知识,但是却放在拉尼娜、北方大旱、南方冻雨等时下热点中去考查,题目设计新颖,突出考查能力。 二、特别注重能力考查,全面体现素质教育要求。 本次试题继续坚持了以能力测试为主导的命题方向,注重考查考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尽量避免“死记硬背”式的试题。非选择题的能力考核目标均涵盖“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述事物”“论证和探讨问题”中的三项或四项,如第37题,通过图和文字提供的信息材料,全面考查考生上述四个方面的能力。 三、注重考查,描述和概括地理事物空间结构与发展变化的能力。 描述和概括地理事物空间结构与发展变化的能力,注重地理事物变化性、发展性一直是近年来高考地理命题重要特点。地理要素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既具有明显的综合性,也具有较强的时间和空间上的差异性;空间差异揭示了地理要素相互作用、相互影响方式的不同;时间差异则揭示地理要素相互作用、相互影响过程的不同。它们是地理科学的本质特征;充分体现学科的本质特征是本次试题的重要突破。本次考试3-4;7-8;20-21都很好的体现了这一特点。 四、大量运用特色鲜明图表,突出学科特色。 图表是地理知识的基本表现形式,也是地理特色的体现。试卷共有各种图表22幅,其中区域图6幅、统计图1幅、遥感图像3幅。区域图既有世界区域,又有中国区域;既有宏观尺度,又有微观尺度,图表类型多样,且均为教材以外的原创图表;通过典型的、新颖的、多彩的图表和文字材料,给考生判读、分析问题提供了广阔的思维空间,为考生创设了内容丰富的信息平台。整份试卷的设计图文并茂,充分彰显了学科特色。如选择题第20-21题组呈现了同一区域两个年份的卫星影像,试题通过影像中地物的判读、对比与分析,考查了遥感技术应用的基本原理。 五、关注社会热点,体现时代发展的要求。

高三地理综合题解题技巧:地理过程性分析型(1)

高三地理综合题解题技巧:地理过程性分析型 一、考点梳理 1.自然地理部分 (1)大气受热过程:主要包括太阳辐射、地面辐射、大气逆辐射等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和对地面的保温作用等。 (2)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主要包括近地面冷热不均引起的大气垂直运动、同一水平面上气压高低的变化、空气的水平运动、等压面的弯曲变化及热力环流的典型案例(如山谷风、城市风、海陆风等)的形成过程。 (3)三圈环流的形成过程:主要包括全球主要气压带、风带的形成过程及低纬环流圈、中纬环流圈、高纬环流圈的形成过程等。 (4)常见的天气系统或气象灾害的形成过程:主要包括气旋(或低压)、反气旋(或高压)、冷锋、暖锋、台风、寒潮、洪涝、干旱及旱灾、锋面气旋等常见天气系统或气象灾害的形成过程。 (5)地壳内部物质的循环过程:主要包括岩浆转化为岩浆岩、地表岩石转化为沉积岩、所有岩石转化为变质岩、所有岩石转化为岩浆等。 (6)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过程:主要包括风、海浪、流水、冰川等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过程及形成的地貌(如沙丘、冲积平原、山麓冲积扇、河口三角洲、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地表形态、地上河等)的过程。 (7)水循环的过程:主要包括水循环(如海陆间水循环、海上内循环、陆上内循环等)中的蒸发、水汽输送、降水等环节的过程,河流的春汛、夏汛、凌汛的形成过程等。 (8)海水运动的形成过程及其对地理环境的影响过程:主要包括北印度洋季风洋流等大洋表层洋流分布规律的形成过程、海洋渔场的形成过程等。 (9)主要地质构造及其构造地貌的形成过程:主要包括褶皱、断层、火山、海沟、大洋中脊、海岭等地质构造或构造地貌的形成过程。 (10)地质灾害的发生过程:主要包括地震、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发生过程。 2.人文地理部分

地理考试成绩分析

学年吐木秀克镇第一中学2017-2018 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试卷分析报告——七年级地理一、学情分析人,大多数学生国语基础较差,1484个班,共有学生 我校七年级学习积极性不高,加之中学生进入初中后,学习科目增加多,所学知识结构特点多、杂。导致大部分学生在本次考试中表现不佳、成绩偏低,,,三位同学成绩为0就本次地理考试而言,七年级及格率不足10.83% 侧重地理问题的基础考察,计算量较小。本次是开卷考试,强调基础性, 二、试卷分析(一)试卷基本情况本套试卷设计分为分,卷面总分为60本试卷考试时间为分钟,100道,总体来看,该试卷 符5道,简答题3道,填空题15三部分:选择题合七年级新生 第一次期中考试卷面要求,主要考查了七年级学生所学前两章内容,各知识点均有考察,重基础训练,重点考察了学生对地理概? 念的识记能力。地理,较之于语文、数学、民语文,是一门新增学科,从基础地球概念、七大洲四大洋到地球运动,再到板块运动,这是一个系统的训练. 过程,需要学生的平时积累,才能形成一定的思考回答能力。因

此,测试的教学导向作用在试题知识点的分布中就有明确体现。题考查了学生对平时地理基础知识的积累,考察了1-9试卷选择题题对于学生的地理知识运用能力进行了10-15学生平时的积累;选择题一个考察计算。题,注重考察了学生对于常用地理词汇的识记写作能填空题16-20力,就学生平时积累进行识记。以上内容体现了对地理实际运用能力的考查。引导学生把学习从单纯的老师教、学生听的陈旧教学模式向学生能够用正确、合理的语言来主导课堂的学习过程过渡。增加此类知识点的考察,有利于构建学生自主学习的高效课堂架构。题较为灵活,21其中23题,试题考点则贴近考察重点,简答题21—题则贴近教学,23侧重于理解。22题、是学生对于地球运动的反思总结,能唤起学生的课堂记忆能力,考察掌握已往教师讲授内容,学生对于简答题的回答,即抒写真情实感,又能考察平时记忆能力。(二)知识点分析 各题考查的知识点分布 选择题:地球仪的概念、经纬线、板块运动、二分二至日、地球自转规律、地图三要素、七大洲、海拔; 填空题:七大洲、四大洋、纬度划分、板块运动; 简答题:地球的自转、七大洲四大洋、板块运动 总体知识点集中于前两单元,偏向于基础,问题询问简单,找到答案后,能够直接回答。 三、答题情况分析:

城市基础地理信息数据规定

城市基础地理信息数据规定 作者: 完成日期:2011-7-24 签收人: 签收日期: 修改情况记录:

1.范围 本规定规定了数字城管系统中基础信息数据的规范要求。 2.引用文件 GB/T 2 26。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代码 GB/T 7 929-1995 1,500,1,10 0011,20 00地形图图式 GB/T 13923-2006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基础地理信息要素分类与代码 试行稿-20100125 国家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公共地理框架数据地理实体数据规范3.总体数据要求 3.1.数据格式 3.2.属性数据质量控制规范 描述每个地理实体特征的各种属性数据应正确 属性表中各属性项的数据取值及其单位应正确 3.3.空间数据质量控制规范 空间实体的点线面类型定义必须正确 要保证面状地物拓扑关系的正确性 要保证线状地物拓扑关系的正确性 要保证点与线或线与面空间实体之间的拓扑关系的正确性 3.4.其他要求 数据精度:数据采集比例尺不小于1:2000; 地图投影:地图投影信息完整,各类型数据坐标系应一致;

数据更新时间:现有数据更新时间最好是2010年3月以后的数据 3.5.数据包括 地理编码数据、行政区划数据、单元网格数据、监督网格数据、基础底图数据、影像数据、DEM数据六部分 4.地理编码数据 4.1.数据组织方式 4.2.属性要求 标志物与兴趣点类别主要包括以下17类。

5.行政区划数据 5.1.数据内容 包括市级行政区、区级行政区、县级行政区、街道办(镇)、社区和其他区域(保护区、文化区等)。 5.2.数据属性结构 各级行政区必须包括其所属行政区的名称和全国统一编码,如社区,除了包含下面社区所需要的字段外,还需要包含其所属的市、区、街道办的名称及标识码 5.3.属性字段结构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