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数学】六年级下册数学培优-第一讲-比例.docx

【数学】六年级下册数学培优-第一讲-比例.docx

【数学】六年级下册数学培优-第一讲-比例.docx
【数学】六年级下册数学培优-第一讲-比例.docx

【数学】六年级下册数学培优-第一讲-比例

一、比例

1.比例尺一定,实际距离扩大到原来的 5 倍,则图上距离()。

A. 缩小到原来的

B. 扩大到原来的 5 倍

C. 不变

【答案】B

【解析】【解答】解:因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所以当比例尺一定时,实际距离

扩大到原来的 5 倍,则图上距离也将扩大到原来的 5 倍。

故答案为: B。

【分析】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

2.下面 ()组中的两个比不能组成比例。

A. 10:12 和 35: 42

B. 20: 10 和 60: 20

C.:和12:8

D. 0.6: 0.2 和

【答案】B

【解析】【解答】解: A、 10: 12=,35:42=,能组成比例;

B、20: 10=2, 60:20=3,不能组成比例;

C、=1.5,12: 8=1.5,能组成比例;

D、 0.6: 0.2=3,=3: 1,不能组成比例。

故答案为: B。

【分析】比值相等的两个比能组成比例,由此计算出两个比的比值即可确定能否组成比

例。

3.如果甲× 3=乙×2,那么可以组成的比例是()。

A. 甲: 3=乙: 2

B. 甲:乙 -=3: 2

C. 甲:乙 =2: 3

D. 乙:甲 =2: 3【答案】C

【解析】【解答】解:可以组成的比例是甲:乙=2: 3。

故答案为: C。

【分析】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把乙和 2 看作内项,甲和 3 看作外项,然后写出组成的比例即可。

4.图上 2 厘米代表实际距离60 千米,甲、乙两地相距120 千米,画在这幅图上,应画()厘米。

A. 4

B. 6

C. 8

D. 10【答案】A

【解析】【解答】解: 120÷60=2, 2×2=4(厘米),应画4 厘米。

故答案为: A。

【分析】可以计算出两地的距离是 60 千米的多少倍,那么图上距离也就是 2 厘米的多少倍。

5.与∶能组成比例的是()。

A. ∶

B.∶

C.∶

【答案】C

【解析】【解答】解:=1.5;

A、=,不能组成比例;

B、,不能组成比例;

C、,能组成比例。

故答案为: C。

【分析】表示两个相等的比叫做比例,由此计算出每个比的比值并选出比值相等的两个比

组成比例即可。

6.从 12 的约数中任选四个数组成比例是________.

【答案】1: 2= 3:6

【解析】【解答】解: 12 的约数有1、 2、 3、4、 6、 12,组成的比例是1: 2=3: 6。

故答案为: 1: 2=3: 6(答案不唯一)。

【分析】先找出 12 的所有约数,然后从中找出四个数组成两个比值相等的比,这两个比就

能组成一个比例。

7 .如果m=n(m 、 n 都不为0) ,那么m : n=________ : ________。=

________。

【答案】20; 9;

【解析】【解答】如果m= n ,那么 m:n= : =20: 9;

=.

故答案为: 20; 9;.

【分析】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在比例里,两外项之积等于两内项之积,据此将相乘的两

个数同时作外项或内项,然后化简比即可;

要求 n: m,依据比例的基本性质,把与n 相乘的数作外项,与m 相乘的数作内项,据此解答 .

8.18 的因数有 ________,从中选出 4 个组成一个比例________.

【答案】1、 2、 3、6、 9、 18; 1:3=6: 18

【解析】【解答】解: 18 的因数有1、 2、 3、6、 9、 18,组成一个比例是1: 3=6: 18。

故答案为: 1、 2、3、 6、 9、 18;1: 3=6: 18(答案不唯一)。

【分析】找一个数的因数要一对一对找,找出18 的所有因数。然后从这些数字中找出四

个数组成两个比值相等的比,并组成一个比例即可。

9.原来比例尺为 1: 40000 的一幅地图,现在改为用 1: 100000 的比例尺重新绘制,原地图中5.8cm 的距离,在新地图中应该画多少厘米?

【答案】解: 5.8 ÷= 232000(厘米)

232000 ×=2.32(厘米)

答:在新地图中应该画 2.32 厘米。

【解析】【分析】此题主要考查了比例尺的应用,用图上距离÷原图的比例尺=实际距离,先求出实际距离,然后用实际距离×新的比例尺 =新地图中的图上距离,据此列式解答。

10.一辆汽车去县城以每分钟 2.5km 的速度,行了半小时,返回时以每小时130km 的速度行驶,汽车返回时用了多少分钟?(用比例解)

【答案】解:每小时 130km 的速度行驶转化成每分钟130÷60=km 的速度行驶,半小时= 30 分钟;

设汽车返时用了x 分钟,

x= 2.5 × 30

x=75

x=

答:汽车返时用了分钟。

【解析】【分析】根据题意可知,先把每小时130km 的速度行驶转化成每分钟行驶多少千米,然后用返回的速度×时间 =去时的速度×时间,据此列反比例解答。

11.两个底面积相等的圆柱,一个高为6dm ,体积为 20dm 3.另一个高为9dm ,它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分米?(用比例解)

【答案】解:设它的体积是x 立方分米,

20: 6= x:9

6x=20×9

x=

x= 30

答:它的体积是30 立方分米。

x 立方分米,根【解析】【分析】底面积相等,体积与高成正比例关系,设另一个体积是

据底面积相等列出比例,解比例求出另一个的体积即可。

12.一列货车前往灾区运送救灾物资, 2 小时行驶了 30 千米,从出发地点到灾区有 90 千米,按照这样的速度,走完全程需要多少小时?(用比例知识解)

【答案】解:设走完全程需要x 小时,

=

x=6

答:走完全程需要 6 小时。

【解析】【分析】由题意可知,货车速度不变即速度一定,货车所行路程与时间两种量成

正比例关系。用正比例关系解决问题需要两组对应数,一组对应数是30 千米和 2 小时,另一组对应数是90 千米和x 小时,应用正比例关系式:,即可列比例式解答。

13.有一块长方形小麦试验田。长120 米,高 80 米,请你用1:4000 的比例尺画出这块田的平面图,并求出这块试验田在图纸上的面积是多少?

【答案】解:

面积: 120 米 =12000 厘米

80 米 =8000 厘米

(12000×)×(8000×)=6(平方厘米)

答:这块试验田在图纸上的面积是 6 平方厘米。

【解析】【分析】把实际的长和宽都换算成厘米,然后用实际长度乘比例尺求出图上距

离,先画出图形,再根据长方形面积公式计算图上的面积。

14.在一幅比例尺为1: 2000000 的地图上,量得甲、乙两地之间的距离是 3.6 厘米。如果

一辆摩托三轮车以每小时30 千米的速度在上午8 点从甲地出发,问什么时间能够到达乙地?【答案】解: 3.6 ×2000000=7200000(厘米)

7200000厘米 =72 千米

72÷ 30-2.(4小时)=2 小时24 分钟

上午 8 点 +2 小时 24 分钟 =上午 10 点 24 分

答: 10 点 24 分时间能够到达乙地。

【解析】【分析】图上距离和比例尺已知,首先根据“实际距离=图上距离÷比例尺”,求出甲、乙两地的距离,然后根据“时间 =路程÷速度”求出三轮摩托车行驶的时间,最后根据“前时刻 +行驶时间 =后时刻”求出到达乙地的时间。

15.在一幅比例尺是 1: 15000的地图上,量得甲、乙两所小学相距12 厘米。在另一幅比

例尺是 1:20000 的地图上,这两所小学之间的距离应是多少厘米?

【答案】解: 12×15000÷20000= 9(厘米)

答:这两所小学之间的距离应是9 厘米。

【解析】【分析】 1:15000 的意思就是图上距离是实际距离的15000倍,用两地的图上距

离乘 15000 求出实际距离,再用实际距离除以20000 即可求出另一幅地图上的图上距离。

比例 练习题(培优)_

比例练习题(培优)_ 一、比例 1.把一个长8m,宽6m的长方形画在作业本上,选择比例尺比较合适的是()。 A. 1:10 B. 1:100 C. 1:10000 【答案】 B 【解析】【解答】解:8m=800cm, A、800×=80(cm),不合适; B、800×=8(cm),合适; C、800×=0.08(cm),不合适。 故答案为:B。 【分析】把实际的长度换算成厘米,然后用实际长度乘比例尺,求出图上长度,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比例尺即可。 2.一个计算机芯片的实际尺寸是8mm×8mm,按一定比例所画的图如下图,图中所用的比例尺是()。 A. 1:5 B. 25:1 C. 2:1 D. 5:1 【答案】 D 【解析】【解答】4cm:8mm=40mm:8mm=(40÷8):(8÷8)=5:1 故答案为:D. 【分析】已知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求比例尺,用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据此解答. 3.一个长方形游泳池长50米,宽30米, (1)选用比例尺( )画出的平面图最大。 A. 1∶1000 B. 1∶1500 C. 1∶500 (2)选用比例尺( )画出的平面图最小。 A. 1∶1000 B. 1∶1500 C. 1∶500 【答案】(1)C (2)B 【解析】【解答】解: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要选平面图最大,即要比例尺最大,所以选用比例尺1:500画出的平面图最大;同样,要选平面图最小,即要比例尺最小,所以选用比例尺1:1500画出的平面图最小。

故答案为:C;B。 【分析】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 4.下列各组中的四个数能组成比例的是()。 A. 2、8、9和14 B. 、、和 C. 0.6、1.8、和2 D. 、、6和5 【答案】 B 【解析】【解答】解:A、C、D三组数字中任意两个数字组成的比的比值都不相等,不能组成比例; B、,,能组成比例。 故答案为:B。 【分析】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如果一个选项中的4个数字能够找出比值相等的两个比就能组成比例。 5.下列各组中两个比能组成比例的是()。 A. 和 B. 40:10和1:4 C. 1.2:0.4和: D. :2和 :5 【答案】 C 【解析】【解答】解:A、:2=,,不能组成比例; B、40:10=4,1:4=0.25,不能组成比例; C、1.2:0.4=3,,能组成比例; D、,,不能组成比例。 故答案为:C。 【分析】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由此计算出两个比的比值,如果比值相等就能组成比例。 6.如图,三角形中a边上的高为b,c边上的高为d。根据这些信息,下列式子中,()不成立。

六年级数学培优题含答案

六年级数学培优题含答案 一、培优题易错题 1.用火柴棒按下图中的方式搭图形. (1)按图示规律填空: 图形符号①②③④⑤ 火柴棒根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4;6;8;10;12 (2)2n+2 【解析】【解答】解:(1)填表如下: 图形符号①②③④⑤ 火柴棒根数4681012 【分析】(1)由已知的图形中的火柴的根数可知,相邻的图形依次增加两根火柴,所以①火柴根数为4;②火柴根数为6;③火柴根数为8;④火柴根数为10;⑤火柴根数为12; (2)由(1)可得规律:2+2n. 2.如图,半径为1的小圆与半径为2的大圆上有一点与数轴上原点重合,两圆在数轴上做无滑动的滚动,小圆的运动速度为每秒π个单位,大圆的运动速度为每秒2π个单位. (1)若大圆沿数轴向左滚动1周,则该圆与数轴重合的点所表示的数是________; (2)若大圆不动,小圆沿数轴来回滚动,规定小圆向右滚动时间记为正数,向左滚动时间记为负数,依次滚动的情况记录如下(单位:秒):﹣1,+2,﹣4,﹣2,+3,﹣8 ①第几次滚动后,小圆离原点最远? ②当小圆结束运动时,小圆运动的路程共有多少?此时两圆与数轴重合的点之间的距离是多少?(结果保留π) (3)若两圆同时在数轴上各自沿着某一方向连续滚动,滚动一段时间后两圆与数轴重合的点之间相距6π,求此时两圆与数轴重合的点所表示的数. 【答案】(1)-4π (2)解:①第1次滚动后,|﹣1|=1,

第2次滚动后,|﹣1+2|=1, 第3次滚动后,|﹣1+2﹣4|=3, 第4次滚动后,|﹣1+2﹣4﹣2|=5, 第5次滚动后,|﹣1+2﹣4﹣2+3|=2, 第6次滚动后,|﹣1+2﹣4﹣2+3﹣8|=10, 则第6次滚动后,小圆离原点最远; ②1+2+4+3+2+8=20, 20×π=20π, ﹣1+2﹣4﹣2+3﹣8=﹣10, ∴当小圆结束运动时,小圆运动的路程共有20π,此时两圆与数轴重合的点之间的距离是10π (3)解:设时间为t秒, 分四种情况讨论: i)当两圆同向右滚动, 由题意得:t秒时,大圆与数轴重合的点所表示的数:2πt, 小圆与数轴重合的点所表示的数为:πt, 2πt﹣πt=6π, 2t﹣t=6, t=6, 2πt=12π,πt=6π, 则此时两圆与数轴重合的点所表示的数分别为12π、6π. ii)当两圆同向左滚动, 由题意得:t秒时,大圆与数轴重合的点所表示的数:﹣2πt, 小圆与数轴重合的点所表示的数:﹣πt, ﹣πt+2πt=6π, ﹣t+2t=6, t=6, ﹣2πt=﹣12π,﹣πt=﹣6π, 则此时两圆与数轴重合的点所表示的数分别为﹣12π、﹣6π. iii)当大圆向右滚动,小圆向左滚动时, 同理得:2πt﹣(﹣πt)=6π, 3t=6, t=2, 2πt=4π,﹣πt=﹣2π, 则此时两圆与数轴重合的点所表示的数分别为4π、﹣2π. iiii)当大圆向左滚动,小圆向右滚动时, 同理得:πt﹣(﹣2πt)=6π, t=2, πt=2π,﹣2πt=﹣4π,

最新人教版 六年级数学下册 六年级数学毕业测试卷(含答案解析)

最新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六年级数学毕业测试卷 六年级数学毕业测试卷 一、用心思考,正确填空。(26分) 1.2015年,某市国税系统入库税收16150200000元,横线上的数读作 (),用“四舍五入”法省略亿位后面的尾数 约是()亿。 北京奥运会体育场“鸟巢”的建筑面积是二十五万八千平方米,横线上的 数写作(),改写成以万作单位的数是()万。 2.把5米长的绳子平均截成8段,每段占全长的(),每段长 ()米。 3.如右图(单位:cm ),阴影部分的面积为()cm 2。 4.如果把一个人先向东走6m 记作+6m ,那么这个人再向西 走 8m 记作()m ,这时他距离出发点有()m 远。 5.()∶12=( ) 12=()÷()=七成五=()% =()(小数) 6.右图是由棱长为2cm 的小正方体搭成的,这个立体图形的体积 是()cm 3,表面积是()cm 2。 7.在3.14、3.14·、3.1·4·、π、7 22中,最大的是(),最小的是()。 8.把1-9九张数字卡片放入暗箱中,从中任意抽取一张,抽到合数的可能性 是()。 9.右图是一幅()统计图,不及格的人数占全班人数的 ()%;全班共有60人,成绩优秀的有()人。 题 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总 分 分 值 25 5 12 25 9 24 100 得 分

10.是()比例尺,把它转化成数值比例尺 为();A 、B 两地相距280km ,画在这幅地图上长()cm 。 二、仔细推敲,认真判断。(对的画“√”,错的画“×”)(5分) 1.0是最小的整数。() 2.甲地在乙地西偏北40°的方向上,那么乙地在甲地东偏南40°的方向上。 () 3.射线长度是直线长度的一半。() 4.六年级学生昨天出勤100人,2人请假,出勤率是98%。() 5.求圆柱通风管所用材料面积就是求这个圆柱的侧面积。() 三、反复比较,慎重选择。(填序号)(12分) 1.能和4∶5组成比例的是()。 A.0.5∶0.4 B.1.2∶1.5 C.85∶2 1D.5∶6 2.一个三角形的三个内角的度数比为3∶3∶4,那么这个三角形是()。 A.锐角三角形 B.钝角三角形 C.直角三角形 D.等边三角形 3.一件衣服原价a 元,现在打八折出售,可以便宜()元。 A.20% B.80% C.20%a D.80%a 4.一个圆锥的底面周长为31.4分米,高为6分米。这个圆锥的体积为() 立方分米。 A.188.4 B.62.8 C.471 D.157 5.王奶奶把5000元存入银行,定期3年,年利率4.25%,到期时可以取回 ()元钱。 A.212.5 B.637.5 C.5212.5 D.5637.5 6.六一联欢会上,同学们按照“1个红气球、2个黄气球、3个绿气球”的顺 序串起来装饰教室,第106个气球是()的。 A.红色 B.黄色 C.绿色 D.无法确定 四、优化方法,准确计算。(25分) 1.口算下面各题。(5分) 1.25+0.5=10-6.5=1.2× 4 3=3.6÷0.9=2016×0÷2015= 4-65=2.4×0.5==?755124×25%==?+248385

六年级数学百分数的应用单元测试试卷分析

六年级数学百分数的应用单元测试试卷分析 一、命题立意 开学十二周,六年级数学学习了百分数的应用,本次测试是为了检测学生这部分知识的学习情况,也为了掌握教学动态,及时查漏补缺,激励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更是考察教师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总体目标的理解,针对六年级数学教师教学观念、教学方式方面的实际情况,注重考察这方面目标的理解,有利于促进教师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式的转变。促进提高毕业班教师业务素质和教学质量。 二、试题分析 本次考试的命题范围只考本单元的知识。 试卷分填空、判断、分析解答、应用解答四大类。 选择题:主要考察在成数、折扣、利息、保险费计算等方面的知识。 判断题:内容主要是百分数知识,与生活中的问题相联系。 应用解答:有4小题,全部是生活中的一些常用的百分数的地方,更为解答百分数问题奠定基础。 应用题:占了试卷的大部分,这也是本单元的学习重点,有4道题,内容变化、多样。 三、答卷情况分析 试卷抽样情况分析 班级总分平均分优秀率及格率 6.1班2776 79.31 3 7.14% 94.29% 6.2班2602.5 78.86 36.36% 96.97%

6.3班2363 78.77 40% 90% 6.4班2796 79.88 42.86 % 9 7.14% 各个班的均分相差不大,优秀率和及格率也非常接近。年级最高分是98,最底42分。不及格人数每班都有1至3个。 第一题学生失分比较多的是:4、5、6小题。第4题:八月份的用电量比七月份多25%,学生对25%的意义不理解,多数学生填成八月份的用电量占七月份的25%。第5、6题利息、保险费的求法未掌握,公式记不住,导致失分比较多。 第二题学生失分比较多的是:成数的意义、浓度问题、税收的作用不能正确理解。 第三题应该是本次考核最为理想的,不管是从抽样检查还是从全年级该题平均分来看,同学们对方程的知识达到掌握的程度,比开学初的摸底考试有了很大的进步。 后面的应用题部分答题情况很不理想,同样的类型题,学生后面的会,前面的却做错,说明学生的理解也只是一知半解,并未真正掌握此类应用题的特征和解题方法,这也是新课改中失误的地方。也说明教师对“教学设计”的基本功还不扎实,更不能灵活新课改理念、体现“三维目标”这个程度,在新老教材融合方面也做得不够衔接。 从第四题的第3题从抽样来看,是解答错误最严重的一题。得分率和低。可以看得出学生对题目的理解程度,同样题目本身也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影响了学生的分析和解答。 解决问题第1题的第2个问题,很多学生把喜欢科技书的人数和喜欢科幻书的人数弄混淆,一个科技,一个是科幻,说明学生在做题

比例 培优题

比例培优题 一、比例 1.下面各比中与:组成比例的比是()。 A. 3:4 B. 4:3 C. 1:12 【答案】 B 【解析】【解答】:=÷=, 选项A,3:4=3÷4=,≠,不能组成比例; 选项B,4:3=4÷3=,=,能组成比例; 选项C,1:12=1÷12=,≠,不能组成比例。 故答案为:B. 【分析】判断两个比是否能组成比例,可以求出比值,用前项÷后项=比值,如果比值相等,就能组成比例,否则不能组成比例. 2.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2019年二月份是28天。 B. 零件实际长0.2厘米,画在图纸上长30厘米,这幅图的比例尺是1:150。 C. 9时30分,钟面上时针与分针组成的较小夹角是一个钝角。 D. 两个质数的积一定是一个合数。 【答案】 B 【解析】【解答】选项A,2019÷4=504……3,2019年是平年,二月份有28天,此题说法正确; 选项B,30cm:0.2cm=(30×10):(0.2×10)=300:2=(300÷2):(2÷2)=150:1,原题说法错误; 选项C,9时30分,钟面上时针与分针组成的较小夹角是一个钝角,此题说法正确; 选项D,质数×质数=合数,此题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B. 【分析】闰年和平年的判断方法:当年份是整百年份时,年份能被400整除的是闰年,不能被400整除的是平年;当年份不是整百年份时,年份能被4整除的是闰年,不能被4整除的是平年,闰年全年366天,平年全年365天,平年2月28天,闰年2月29天,据此解答; 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据此解答; 钟面被12个数字平均分成12大格,每个大格所对的圆心角是360°÷12=30°,角的分类:0°<锐角<90°,直角=90°,90°<钝角<180°,平角=180°,周角=360°,据此解答; 一个数,如果除了1和它本身还有别的因数,这样的数叫做合数,两个质数的积一定是一

最新六年级数学培优题

最新六年级数学培优题 一、培优题易错题 1.“△”表示一种新的运算符号,已知:2△3=2﹣3+4,7△2=7﹣8,3△5=3﹣4+5﹣6+7,…;按此规则,计算: (1)10△3=________. (2)若x△7=2003,则x=________. 【答案】(1)11 (2)2000 【解析】【解答】(1)10△3=10-11+12=11;(2)∵x△7=2003, ∴x-(x+1)+(x+2)-(x+3)+(x+4)-(x+5)+(x+6)=2003, 解得x=2000. 【分析】(1)首先弄清楚定义新运算的计算法则,从题目中给出的例子来看,第一个数表示从整数几开始,后面的数表示几个连续整数相加减,根据发现的运算规则,即可由10△3列出算式,再根据有理数加减法法则,即可算出答案; (2)根据定义新运算的计算方法,由x△7=2003,列出方程,求解即可。 2.如图,一只甲虫在5×5的方格(每小格边长为1)上沿着网格线运动.它从A处出发去看望B、C、D处的其它甲虫,规定:向上向右走均为正,向下向左走均为负.如果从A到B记为:A→B(+1,+4),从B到A记为:B→A(﹣1,﹣4),其中第一个数表示左右方向,第二个数表示上下方向. (1)图中A→C(________,________),B→C(________,________),C→________(+1,﹣2); (2)若这只甲虫从A处去甲虫P处的行走路线依次为(+2,+2),(+2,﹣1),(﹣2,+3),(﹣1,﹣2),请在图中标出P的位置; (3)若这只甲虫的行走路线为A→B→C→D,请计算该甲虫走过的路程. (4)若图中另有两个格点M、N,且M→A(3﹣a,b﹣4),M→N(5﹣a,b﹣2),则N→A应记为什么? 【答案】(1)+3;+4;+2;0;D (2)解:P点位置如图1所示;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各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单元测试题及答案全套 第一单元达标测试卷 一、填空题。(每空1分,23分) 1.-5.4读作( ),+14 5读作( )。 2.在+3、-56、+1.8、0、-12、8、-7 8中,正数有( ),负数有 ( )。 3.在表示数的直线上,所有的负数都在0的( )边,所有的负数都比0( ); 所有的正数都在0的( )边,所有的正数都比0( )。 4.寒假中某天,北京市白天最高气温零上3 ℃,记作( );晚上最低气温 零下4 ℃,记作( )。 5.世界上最高的珠穆朗玛峰比海平面高8844米,如果把这个高度表示为+8844 米,那么比海平面高出1524米的东岳泰山的高度应表示为( )米;我国的艾丁湖湖面比海平面低154米,应记作( )米。 6.2017年某市校园足球赛决赛中,二小队以20战胜一小队获得冠军。若这 场比赛二小队的净胜球记作+2,则一小队的净胜球记作( )。 7.在存折上“存入(+)”或“支出(-)”栏目中,“+1000”表示( ),“-800” 表示( )。 8.一袋饼干的标准净重是350克,质检人员为了解每袋饼干与标准净重的误差,

把饼干净重360克记作+10克,那么净重345克就可以记作()克。9.如果小明跳绳108下,成绩记作+8下,那么小红跳绳120下,成绩记作()下;小亮跳绳成绩记作0下,表示小亮跳绳()下。 10.六(1)班举行安全知识竞赛,共20道题,答对一题得5分,答错一题倒扣5分。赵亮答对16道题,应得()分,记作()分;答错4道题,倒扣()分,记作()分,那么赵亮最后得分为()分。 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 1.一个数不是正数,就是负数。() 2.如果超过平均分5分,记作+5分,那么等于平均分可记作0分。 () 3.因为30>20,所以-30>-20。() 4.在表示数的直线上,+5和-5所对应的点与0所对应的点距离相等,所以+5和-5相等。() 5.所有的自然数都是正数。() 三、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 1.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正数有意义,负数没有意义 B.正数和负数可以用来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C.温度计上显示0 ℃,表示没有温度

六年级数学培优(16):百分数应用题

六年级数学培优(16):百分数应用题 1、一项工程,李师傅独做4天完成,王师傅独做5天完成。李师傅的工作效率比王师傅高百分之几? 2、看同样一本书,小东2小时看100页,小惠2 1小时看20页。小惠的阅读速度比小东慢 百分之几? 3、长江水泥集团原计划每个月生产8000吨水泥,由于技术革新,10个月生产的水泥就超出了全年计划的5%。这10个月平均每个月的产量比原计划超过百分之几? 4、2009年,“梦亦”玩具厂实际前6个月的产量相当于全年计划产量的70%,原计划每月产量2500个,实际每个月平均产量比计划超产百分之几? 5、某人年初买了一支股票,该股票当年下跌了20%,第二年应上涨多少才能保持原值? 6、小明把一个长方形的宽延长20%以后,它就变成了正方形。已知长方形的长是7.2厘米,原来长方形的面积是多少? 7、一个长方形的长是10分米,把长减少25%以后,宽增加1.5分米,它就变成了正方形,原来长方形的面积是多少? 8、一个长方形的长是15厘米,把长减少40%以后,宽增加50%,它就变成了正方形,原来长方形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9、实验小学共有教职工132人,如果男教工增加12人,女教工减少40%,那么男女教工人数相等。实验小学原有男、女教工各多少人? 10、姐妹两人共有155元零花钱,如果姐姐的钱减少5%,妹妹的钱增加1元,那么两人的钱数相等。姐妹俩原来各有多少元钱?

11、某牛奶批发部有200箱的“蒙牛真果粒”和“特仑苏”,如果“蒙牛真果粒”减少30%,“特仑苏”增加4箱,这两种牛奶的箱数正好相等。“蒙牛真果粒”和“特仑苏”原来各有多少箱? 12、一个重20千克的大西瓜,它重量的98%是水分,将西瓜放在太阳下晒,水分被蒸发后的西瓜重量的95%是水分,那么,晒后西瓜的重量是多少千克? 13、一个长方体木料的长、宽、高分别是7分米、6分米、3分米,如果把它加工成两个最大的正方体,求这块木料的利用率. 14、一个长方体木料的长、宽、高分别是6分米、5分米、4分米。如果把它加工成两个最大的正方体,求这块木料的利用率。 15、陈伯伯第一次植树200棵,成活率为85%;第二次植树的成功率为90%。第一次植树比第二次植树多死了8棵,第二次植树活了多少棵?16、在射击训练中,吴刚第一次用了40发子弹,命中率为95%,第二次的命中率为96%,第二次比第一次多命中了10发。他第二次用了多少发子弹? 17、在A医院,甲种药有20人接受试验,结果6人有效;乙种药有10人接受试验,结果只有2人有效。在B医院,甲种药有80人接受试验,结果40人有效;乙种药有990人接受试验,结果478人有效。综合A、B 两家医院的试验结果,哪种药总的疗效更好? 18、把一套西装按50%的利润定价,然后打八八折卖出,可以获得利润480元。这套西装的成本是多少元? 19、时代商场有一批空调,如果按每台20%的利润定价,然后按八折出售,每台空调反而亏损128元。这种空调的进货价是多少元?

【数学】 六年级数学比例 培优题

【数学】六年级数学比例培优题 一、比例 1.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2019年二月份是28天。 B. 零件实际长0.2厘米,画在图纸上长30厘米,这幅图的比例尺是1:150。 C. 9时30分,钟面上时针与分针组成的较小夹角是一个钝角。 D. 两个质数的积一定是一个合数。 【答案】 B 【解析】【解答】选项A,2019÷4=504……3,2019年是平年,二月份有28天,此题说法正确; 选项B,30cm:0.2cm=(30×10):(0.2×10)=300:2=(300÷2):(2÷2)=150:1,原题说法错误; 选项C,9时30分,钟面上时针与分针组成的较小夹角是一个钝角,此题说法正确; 选项D,质数×质数=合数,此题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B. 【分析】闰年和平年的判断方法:当年份是整百年份时,年份能被400整除的是闰年,不能被400整除的是平年;当年份不是整百年份时,年份能被4整除的是闰年,不能被4整除的是平年,闰年全年366天,平年全年365天,平年2月28天,闰年2月29天,据此解答; 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据此解答; 钟面被12个数字平均分成12大格,每个大格所对的圆心角是360°÷12=30°,角的分类:0°<锐角<90°,直角=90°,90°<钝角<180°,平角=180°,周角=360°,据此解答; 一个数,如果除了1和它本身还有别的因数,这样的数叫做合数,两个质数的积一定是一个合数。 2.下列各组中的四个数能组成比例的是()。 A. 2、8、9和14 B. 、、和 C. 0.6、1.8、和2 D. 、、6和5 【答案】 B 【解析】【解答】解:A、C、D三组数字中任意两个数字组成的比的比值都不相等,不能组成比例; B、,,能组成比例。 故答案为:B。 【分析】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如果一个选项中的4个数字能够找出比值相等的两个比就能组成比例。

小学六年级数学培优专题训练含答案

小学六年级数学培优专题训练含答案 一、培优题易错题 1.列方程解应用题: (1)一个箱子,如果装橙子可以装18个,如果装梨可以装16个,现共有橙子、梨400个,而且装梨的箱子是装橙子箱子的2倍.请算一下,装橙子和装梨的箱子各多少个?(2)一群小孩分一堆苹果,每人3个多7个,每人4个少3个,求有几个小孩?几个苹果? (3)一架飞机在两城之间飞行,风速为24千米/时.顺风飞行需要2小时50分,逆风飞行需要3小时,求无风时飞机的速度和两城之间的航程. 【答案】(1)解:设装橙子的箱子x个,则装梨的箱子2x个,依题意有 18x+16×2x=400, 解得x=8, 2x=2×8=16. 答:装橙子的箱子8个,则装梨的箱子16个 (2)解:设有x个小孩, 依题意得:3x+7=4x﹣3, 解得x=10, 则3x+7=37. 答:有10个小孩,37个苹果 (3)解:设无风时飞机的航速为x千米/小时. 根据题意,列出方程得: (x+24)× =(x﹣24)×3, 解这个方程,得x=840. 航程为(x﹣24)×3=2448(千米). 答:无风时飞机的航速为840千米/小时,两城之间的航程2448千米 【解析】【分析】(1)根据梨和橙子与各自箱数分别相乘,相加为两者的总数,求出装梨和橙子的箱子数。 (2)利用两种分法的苹果数是相同的,列出方程求解出小孩数和苹果数。 (3)利用逆风和顺风的路程是相同的,列出方程求出速度,再利用速度和时间求出航程。 2.某检修小组从A地出发,在东西向的马路上检修线路,如果规定向东行驶为正,向西行驶为负,一天中七次行驶纪录如下。(单位:km)

(1)求收工时距A地多远? (2)在第________次纪录时距A地最远。 (3)若每千米耗油0.3升,问共耗油多少升? 【答案】(1)解:根据题意列式-4+7-9+8+6-5-2=1km. 答:收工时距A地1km,在A的东面 (2)五 (3)解:根据题意得检修小组走的路程为: |-4|+|+7|+|-9|+8|+|+6|+|-5|+|-2|=41(km) 41×0.3=12.3升. 答:检修小组工作一天需汽油12.3升 【解析】【解答】解:(2)由题意得,第一次距A地|-4|=4千米;第二次距A地-4+7=3千米;第三次距A地|-4+7-9|=6千米;第四次距A地|-4+7-9+8|=2千米;第五次距A地|-4+7-9+8+6|=8千米;第六次距A地|-4+7-9+8+6-5|=3千米;第五次距A地|-4+7-9+8+6-5-2|=1千米;所以在第五次纪录时距A地最远. 故答案为:五. 【分析】(1)根据题意得到收工时距A地(-4+7-9+8+6-5-2),正数在东,负数在西;(2)根据题意得到五次距A地最远;(3)根据题意和距离的定义,得到共走了的距离,再求出耗油量. 3.十字交叉法的证明过程:设甲、乙两瓶溶液的质量分别为和,浓度分别为和(),将两瓶溶液混合后所得的溶液浓度为,求证:.【答案】证明:甲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为,乙溶液中的溶质质量为,则混和溶 液中的溶质质量为,所以混合溶液的浓度为,所以,即,,可见。 【解析】【分析】溶液的浓度=溶质的质量÷溶液的质量,溶质的质量=溶液质量×浓度。根据计算方法分别表示出两个容器中溶质的质量和混合后的浓度,得到等式后用十字交叉法

六年级下册数学试卷及答案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期末试卷 姓名:班别:成绩: 一、填空。(20分) 1、750毫升=()升7.65立方米=()立方分米 8.09立方分米=()升()毫升 2、()∶20=4∶()=0.2= 50 ( )=()% 3、16和42的最大公因数是(),最小公倍数是()。 4、一个二位小数,用“四舍五入”法精确到整数是3,这个数最大是(),最小是()。 5、从()统计图很容易看出各种数量的多少。()统计图可以很清楚地表示各部分同总数之间的关系。 6、若5a=3b(a、b均不为0)那么b:a=():()。 7、把一张边长是40厘米的正方形纸片,卷成一个最大的最大圆柱形纸筒。它的底面周长是()厘米,高是()厘米。 8、找规律:1,3,2,6,4,(),(),12,16,…… 9、分数单位是1 7 的最大真分数是(),它至少再添上()个这样的 分数单位就成了假分数。 这组数据的中位数是( ),众数又是()。 二、选择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6分) 11、在下列各数中,去掉“0”而大小不变的是()。 A、2.00 B、200 C、0.05 12、把5克盐溶解在100克水中,盐和盐水重量的比是()。 A、1:20 B、20:21 C、1:21 13、下列各数中能化成有限小数的是()。 A、 12 3B、 21 1C、 6 5 14、用一块长是10厘米,宽是8厘米的长方形厚纸板,剪出一个最大的正方形,这个正方形的面积是()平方厘米。 A、80 B、40 C、64 15、正方形的周长和它的边长()。 A、成正比例 B、成反比例 C、不成比例 16、在任意的37个人中,至少有()人的属相相同。 A、2 B、4 C、6 三、判断:对的在括号里打“√”错的打“×”。(4分) 17、37是37的倍数,37是37的因数。() 18、每年都有365天。() 19、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平行线。() 20、圆柱的体积是圆锥体积的3倍。() 四、计算(28分) 21、直接写出得数。(4分) 8.1÷0.03= 5 3+3= 16 5× 15 8= 9 7- 3 1= 9 8× 24 9=134-18= 1.5×4=7.45+8.55= 22、解方程、解比例。(6分) X+ 4 1X=20 4χ-6=382:7=16:X 23、下面各题怎样简便就怎样算。(18分) (1)3.7×99+3.7 (2) 4 3+ 6 1- 8 3(3)5.93+0.64+0.07+0.36 (4)(7.9-3.06÷0.68)×1.5(5)5.37-1.47-2.53 (6)105×( 3 1+ 5 1) 五、动手操作。(10分,第24小题4分,第25、26小题分别3分。)

(完整word版)小学六年级数学培优训练(word文档良心出品)

小升初思维训练(1) 一、快速填空。 1.a是一个三位小数,用“四舍五入”法精确到百分位约是70.70,a最大可以是(),最小是()。2.b是一个大于0的自然数,且a=b+1,那么a和b的最大公约是(),最小公倍数是()。3.一辆汽车从甲地开往乙地用了5时,返回时速度提高了20%,这样将比去时少用()时。4.一套西服的价格是250元,其中上衣价钱的1/6正好与裤子价钱的1/4相等。每件上衣()元,每条裤子()元。 5.甲、乙、丙三个数的比是2:5:8,这三个数的平均数是90,甲数是()。 6.在一个密封的不透明的袋子里装了两只红球,两只黄球,明明伸手任意抓一只球,抓到红球的机会是()。 7.8(x-3)-5x = 27 ,x=( )。 8.把一杯20升的纯牛奶喝掉2升,再用水填满,则牛奶的浓度为()。 二、准确计算。 1.1-3+5-7+9-11+…-1999+2001 三、解决问题。 1.小红看一本书,已看的页数与未看的页数比是1:5,如果再看10页这时已看页数占全书总页数的25%,这本书共多少页? 2.甲、乙两桶油共68千克,若从甲桶中取出它的1/4,从乙桶中取出它的1/3后,两桶油剩下的一样重。那么,原来甲、乙两桶油各多少千克?

3.两列火车同时从甲、乙两地相对开出,快车行完全程需要20时,慢车行完全程需要30时。开出1 5时后两车相遇。已知快车在相遇前途中停留了4小时,慢车在相遇前途中停留了几时? 4.一项工程单独完成甲队需要10天,乙队需要15天,丙队需要20天,三队一起干,甲队中途撤走,结果一共用了6天,甲队实际干了几天? 5、幼儿园大班和中班共有32名男生,18名女生,已知大班中男生和女生的比是5:3,中班中男生和女生的比是2:1。那么大班有女生多少名?

六年级数学应用题培优训练 (9)

六年级数学应用题培优训练 1. 有甲乙两个粮库,原来甲粮库的存粮的吨数是乙粮库的75?如果从乙粮库调6 吨到甲粮库,甲粮库存粮的吨数就是乙粮库的5 4?原来甲乙两个粮库各存粮多少吨? 2. 某工厂甲乙两个车间人数的比是4:3,因工作需要从甲车间调10人到乙车, 这时乙车间人数占两个车间人数的24 ,现在乙车间有多少人? 3. 一堆煤,第一天运走的吨数与总吨数的比是1∶3,第二天运走4.5吨后,两 天正好运走了总数的一半,这堆煤有多少吨? 4. 甲乙两个车间的原来的人数的比是4;3,从甲车间调48人到乙车间,甲乙两车 间的人数比是2:3,甲乙两车间原有多少人? 5. 服装厂要生产一批校服,第一周完成的套数与总套数的比是1:5。如再生产 240套,就完成这批校服的一半。这批校服共多少套? 6. 小敏和王刚都是集邮爱好者?小敏和王钢现在两人邮票枚数的比是3:4,如果 王刚给小敏9枚邮票,那么他们的邮票张数就相等?两人共有邮票多少枚? 7. 张师傅加工一批零件,第一天完成的人个数与零件总数的比是1:3,如果再加 工15个就完成这批零件的一半,这批零件共有多少个? 8. 甲乙两个打字员合打一部稿件,甲计划打这部稿件的158,打完后又帮助乙打2 页,这时甲,乙两个打字员实际打的页数比是5:4,问这本书共多少页?乙打字员的原计划打多少页? 9. 学校计划把植树任务按5∶3分给六年级和其它年级。结果六年级植树的棵 数占全校的75%,比计划多栽了20棵。学校原计划栽树多少棵? 10.车间缺勤人数是出勤人数的81,后又有42人请假,于是缺勤人数与出勤人数的

比是1:4,这车间共有多少人? 11.加工一批零件,已完成个数与零件总个数的比是1:3。如果再加工15个,那 么完成个数与剩下的个数同样多,这批零件共有多少个? 12.修娄马公路,第一个月修了全长的31 ,如果再修10千米,已修的和未修的长 度比是1:1。这条公路全长多少千米? 13.甲乙两仓库的货物重量比是7:8,如果从乙仓库运出6吨到甲仓库,那么两仓 库的货物就相等了,求:甲乙两仓库原有货物各有多少吨? 14.李明读一本书,第一天读完后,已读和未读的页数比是1∶5,第二天又读了 30页,已读和未读页数的比变为3∶5,求这本书共多少页? 15.有一个书架上装有两层的书,上层书的数量与下层书的数量比是5:6,从上 层拿30本书到下层后,上、下两层书数量之比为3:4,上、下两层原有书各多少本? 16.修一条公路,已修了和未修的长度比是1:3,再修300米后,已修的和未修的长 度比是1:2,这条路有多少米? 17.一批零件,已知加工完的个数与未加工的个数之比是1:3,再加工150个, 已加工的零件个数与未加工的零件个数之比为2:3,则这批零件一共有多少个? 18.一根电线用去的与余下的比是5∶3,又用去28米,这时用去的与余下的比是 2∶1,这根电线原有多少米? 19.学校计划把植树任务按5∶3分给六年级和其它年级?结果六年级植树的棵数 占全校的75%,比计划多栽了20棵?学校原计划栽树多少棵? 20.一根绳子剪去部分是剩下的61,如果多剪10厘米,则剪去的部分是剩下的51 。

最新六年级数学培优题含答案

最新六年级数学培优题含答案 一、培优题易错题 1.有这样一个数字游戏,将1,2,3,4,5,6,7,8,9这九个数字分别填在如图所示的九个空格中,要求每一行从左到右的数字逐渐增大,每一列从上到下的数字也逐渐增大.当数字3和4固定在图中所示的位置时,x代表的数字是________,此时按游戏规则填写空格,所有可能出现的结果共有________种. 【答案】2;6 【解析】【解答】根据题意知,x<4且x≠3,则x=2或x=1, ∵x前面的数要比x小,∴x=2, ∵每一行从左到右、每一列从上到下分别依次增大, ∴9只能填在右下角,5只能填右上角或左下角,5之后与之相邻的空格可填6、7、8任意一个,余下的两个数字按从小到大只有一种方法, ∴共有2×3=6种结果, 故答案为:2,6 【分析】根据题意得到x=2或x=1,由每一行从左到右、每一列从上到下分别依次增大,得到x只能=2,9只能填在右下角,5只能填右上角或左下角,得到结果. 2.甲、乙两商场以同样的价格出售同样的商品,并且又各自推出不同的优惠方案:在甲商场累计购物超过100元后,超出100元的部分按90%收费;在乙商场累计购物超过50元后,超出50元的部分按95%收费.设小红在同一商场累计购物x元,其中x>100. (1)根据题意,填写下表(单位:元): (2)当x取何值时,小红在甲、乙两商场的实际花费相同? (3)当小红在同一商场累计购物超过100元时,在哪家商场的实际花费少? 【答案】(1)271;0.9x+10;278;0.95x+2.5 (2)解:根据题意,有0.9x+10=0.95x+2.5,解得x=150,∴当x=150时,小红在

苏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试卷(1)

苏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试卷(满分100分) 一、填空。(每空1分,共22分) 1、0.7÷5=7:( )= ( )(填分数)=( )%。 2、5A=4B(A、B不等于0)。A:B=():()。 3、: 化成最简整数比是()。 4、如果= ,那么a和b成()比例关系。 5、底面直径和高都是6分米的圆柱的体积是()。 6、一个圆柱的底面半径是5米,体积是157立方米,它的高是()米。 7、在一个比例里,两个内项互为倒数,一个外项是,另一个外项是()。 8、一块长方形的地,长75米,宽30米,用的比例尺把它画在图纸上,长画(),宽画()。 9、一个圆柱的底面半径是2厘米,高是2厘米,它的侧面展开图是()形,这个图形的周长是()厘米,面积是()平方厘米。 10、:8的比值是(),如果再写一个比与它组成的比例,这个比例可以是()。 11、已知A、B、C三种量的关系是A÷B=C,如果A一定,那么B和C成()比例关系,如果C一定,A和B成()比例关系。 12、一个比例的两个外项分别是5和6,它们的比值是3,这个比例是 ()。 13、在比例尺是1:4000000的中国地图上,量得两地的距离是30厘米,这两地的实际距离是()千米。 14、长度一定的铁丝,平均分成若干段,每段的长度和截的段数成()比例。 二、选择。(每题1分,共10分)

1、下面各比,能与: 组成比例的是()。 ①3:4 ②4:3 ③: ④:3 2、在比例里,两个外项的积一定,两个内项成()。 ①正比例②反比例③不成比例④无法判断 3、现有三个数9、3、,从下面选()就可以组成比例。 ①②④4 ④2 4、解比例x3=2:1,x=()。 ①6 ②1.5 ③0.7 ④9 5、互为倒数的两个数,它们一定成()。 ①正比例②反比例③不成比例④无法判断 6、小王的身高与体重成()。 ①正比例②反比例③不成比例④无法判断 7、小圆的半径是2厘米,大圆的半径是3厘米,小圆和大圆面积的比是()。 ①2:3 ②3:2 ③4:9 ④9:4 8、图上距离是3厘米,实际距离是1.5毫米,比例尺是( )。 ①1:20 ②1:2 ③1:200 ④20:1 9、全班人数一定,出席人数和缺席人数成()。 ①正比例②反比例③不成比例④无法判断 10、一个圆柱,如果高不变,底面积扩大3倍,它的体积扩大()。 ①3倍②6倍③9倍④27倍 三、判断。(每题1分,共6分) 1、订阅《小火炬》的总钱数和订的份数成正比例。()

小学培优分数百分数应用题

小学培优 分数、百分数应用题 例1、阅读下列信息,回答问题。 文成县境内水力资源丰富,水能蕴藏约50万千瓦,可开发资源约为42万千瓦,居温州第一位,浙江省弟五位,现已开发78.5% 。其中飞云江水能资源最为丰富,珊溪水利工程发电厂的总装机容量就达20万千瓦,年发电量约3.55亿千瓦时。 (1)珊溪水利工程发电厂的总装机容量约占文成县可开发水能资源的百分之几?(百分号前保留一位小数) (2)文成县水能资源可开发的但未开发的约为多少千瓦? 例2、天气渐渐热了,购买饮料的人越来越多。因此,甲、乙、丙三个商场都进了一批相同的饮料;每大瓶10元,每小瓶2.5元。为了抢占市场,它们各自推出一种优惠措施:甲商场买大瓶送小瓶;乙商场一律打九折;丙商场满30元打八折。下表是4位顾客的购买情况,请你建议这些顾客去哪家商场购买花钱最少,并填在表中。 顾客 A B C D 购买情况 10小 5大 4大4小 一大2小 选择商场 例3、小明在银行有一笔存款,月利率是0.51%,1年3个月后取出,得到利息38.25元。问:小明存入银行多少元钱? 例4、四位同学去种树,第一位同学种的树是其他同学种树总数的一半,第二位同学种的树是其他同学种树总数的 31,第三位同学种的树是其他同学种树总数的4 1 ,而第四位同学刚好种了13棵。问:四位同学共种树多少棵?

例5、小明妈妈的商店里进了两批水果,都售出后得到同样多的钱。妈妈说:第一批水果热销提价20%卖出,第二批水果滞销降价 5 1 卖出,总体上是这两批水果的买卖没有赔钱。小朋友,小明妈妈说得对吗? 练习题 一、填空 1.五(1)班今天的出勤率是96%,出席2人,五(1)班有学生( )人。 2.某针织厂从一批新产品中抽查了50件,其中1件不合格,合格率是( )% 3.把一杯20升的纯牛奶喝掉2升,再用水添满,则此时牛奶的浓度为( ) 4.一批葡萄运进仓库时的质量是100千克,测得含水量为99%,过一段时间,测得含水量为98%,这时葡萄的质量是( )千克 5.一件工程,甲独做8小时完成,乙独做10小时完成,甲、乙二人合作( )小时可完成。 6.某个体户经营饭店,12月份按营业收入的3%交营业税1350元,这个月这个个体户的营业收入是( )元 7.500元存入银行3年,年利率是2.5%,到期可得利息( )元 8.农科所打算在某水库水面养殖一种水上绿色植物,这种植物每天长大1倍,经计算知道,该种植物种植80天刚好能长满整个水库水面,那么( )天能长满整个水库水面的四分之一。 9.今年苹果的价钱比去年品便宜20%,如果今年的价格是每千克2元,去年的价格是每千克( )元。 10.把6克糖完全溶解在54克水中,糖占糖水的( )% 11.筑路队修筑一条公路,共用了1.2亿元,比计划节省0.3亿元,节省了( )% 12.一根绳子的长度等于这根绳子的 53加上5 3 米,这根绳子长( )米。 13.某服装店老板为了提高销售额,先将所有商品提价30%,而后宣传说:“为例资金回收,所有商品八折优惠,数量有限,预购从速。”请你计算,原来标价80元的服装,现在实际售价是( )元。

六年级数学比例培优题.docx

六年级数学比例培优题 一、比例 1.在一幅比例尺是1:5000000 的地图上,量得甲、乙两地的距离是5cm ,那么甲、乙两地的实际距离是() km。 A. 2500 B. 250 C. 9 【答案】B 【解析】【解答】 5÷=25000000 (厘米); 25000000 厘米 =250 千米 故答案为: B 【分析】应用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得出图上距离÷比例尺=实际距离。比例尺是以 厘米为单位,然后把得数转化成以千米为单位的数即可。 2.如果 5a=6b,那么 a: b=()。 A. 5: 6 B. 6:5 C. 3: 2 D. 2: 3 【答案】B 【解析】【解答】解: a:b=6: 5。 故答案为: B。 【分析】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把 a 和 5 看作两个外项, b 和 6 看作两个内项即可。 3.下列各组中两个比能组成比例的是()。 A.和 B. 40: 10 和 1: 4 C. 1.2: 0.4 和: D.:2和 :5 【答案】C 【解析】【解答】解: A、:2=,,不能组成比例; B、40: 10=4, 1:4=0.25,不能组成比例; C、1.2: 0.4=3,,能组成比例; D、,,不能组成比例。 故答案为: C。 【分析】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由此计算出两个比的比值,如果比值相等就能 组成比例。 4.比例尺是表示()。

A. 图上距离是实际距离的 B. 实际距离是图上距离是800000 倍 C. 实际距离与图上距离的比是1:800000 D. 实际距离是图上距离是2400000 倍 【答案】 B 【解析】【解答】解: 8 千米 =800000 厘米, A、图上距离是实际距离的,此选项错误; B、实际距离是图上距离的800000 倍,此选项正确; C、实际距离与图上距离的比是800000 : 1,此选项错误; D、实际距离是图上距离的800000 倍,此选项错误。 故答案为: B。 【分析】这是线段比例尺,表示图上 1 厘米相当于实际 8 千米,把 8 千米换算成厘米,然后根据 比例尺的意义确定每个选项是否正确即可。 5.在比例尺是1:50000 的图纸上,量及两点之间的距离是18 厘米,这两点的实际距离 是________千 米.【答案】 9 【解析】【解答】解: 18÷=900000 厘米 =9 千米,所以这两点的实际距离是9 千米。故答案为: 9。 【分析】实际距离=图上距离÷比例尺,然后进行单位换算即可,即 1 千米 =100000 厘米。 6.在一幅比例尺为1:5000000 的地图上,量得甲、乙两地间的距离为 4.3cm,则甲、乙两地的实际距离为________千米。 【答案】215 【解析】【解答】解: 4.3 ÷=21500000 (厘米) =215(千米) 故答案为: 215。 【分析】用图上距离除以比例尺即可求出实际距离,注意换算单位, 1 千米 =100000厘米。 7.王明正在读一本350 页的故事节,读了 5 天,正好读了这本书的,照这样的速度,还 要多少天才能读完这本书?(用比例解) 【答案】解:设还要x 天才能读完这本书, : 5=( 1-):x x=5 ×( 1-)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