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小学生古诗文诵读目录---电子版

小学生古诗文诵读目录---电子版

小学生古诗文诵读目录---电子版
小学生古诗文诵读目录---电子版

兰山区小学生古诗文诵读基本目录

※一年级上学期

江南可采莲---------------汉乐府

长歌行-------------------汉乐府

大风歌-------------------汉、刘邦

咏鹅---------------------唐、骆宾王

易水送别-----------------唐、骆宾王

池上---------------------唐、白居易

静夜思-------------------唐、李白

夜宿山寺-----------------唐、李白

早发白帝城---------------唐、李白

绝句(两个-----)--------唐、杜甫

绝句(江碧-----)--------唐、杜甫

绝句(迟日-----)--------唐、杜甫

相思---------------------唐、王维

一去二三里---------------宋、邵雍

悯农(锄禾-----)--------唐、李绅

画鸡---------------------唐、唐寅

逢老人-------------------唐、隐峦

幼女词-------------------唐、施肩吾

陶者---------------------宋、梅尧臣

※一年级下学期

杂诗---------------------唐、王维清明---------------------唐、杜牧悯农(春种----)---------唐、李绅春晓---------------------唐、孟浩然宿建德江-----------------唐、孟浩然早春---------------------唐、韩愈晚春---------------------唐、韩愈登鹳雀楼-----------------唐、王之涣寻隐者不遇---------------唐、贾岛小儿垂钓-----------------唐、胡令能劝学---------------------唐、颜真卿村居---------------------唐、高鼎所见---------------------唐、袁枚小池---------------------宋、杨万里题画---------------------清、袁枚关山月-------------------唐、李白棉花---------------------清、马苏臣小松---------------------唐、王建劝学---------------------宋、汪洙清明---------------------宋、汪洙

※二年级上学期

采莲曲--------------------唐、王昌龄游子吟--------------------唐、孟郊题诗后--------------------唐、贾岛赋新月--------------------唐、缪氏子风------------------------唐、李峤田家----------------------唐、聂夷中农家----------------------唐、颜仁郁官仓鼠--------------------唐、曹邺题西施石------------------唐、王轩题都城南庄----------------唐、崔护瀑布----------------------唐、施肩吾菊花----------------------唐、元稹赠刘景文------------------宋、苏轼山行----------------------唐、杜牧回乡偶书(少小----)------唐、贺知章赠汪伦--------------------唐、李白湖上----------------------宋、徐元杰山居夏日------------------唐、高骈秋月----------------------宋、程颢雪梅二首(梅雪----)------宋、卢梅坡

※二年级下学期

绝句(生当----)----------宋、李清照梅花----------------------宋、王安石

江上渔者------------------宋、范仲淹

咏白鹭--------------------元、陈普

舟夜书所见----------------清、查慎行

虞美人(春花秋月)--------五代、李煜

天净沙·秋思--------------元、马致远

鱼我所欲也---------------《孟子、告子上》学不可以已---------------《荀子、劝学》小石潭记------------------唐、柳宗元

岳阳楼记------------------宋、范仲淹

草------------------------唐、白居易

宿新市徐公店--------------宋、杨万里

望庐山瀑布----------------唐、李白

绝句(两个----)----------唐、杜甫

敕勒歌--------------------北朝民歌

雪梅二首(有梅----)-----宋、卢梅坡

华山----------------------宋、寇准

随园诗话

世说新语(王戎识李)

※三年级上学期

垓下歌---------------------秦、项羽

蜂-------------------------唐、罗隐

鹿柴-----------------------唐、王维

竹里馆---------------------唐、王维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唐、王维山居秋暝-------------------唐、王维塞下曲---------------------唐、卢纶秋浦歌---------------------唐、李白菊花-----------------------唐、黄巢江畔独步寻花(黄师--)-----唐、杜甫逢雪宿芙蓉山主人-----------唐、刘长卿枫桥夜泊-------------------唐、张继竹枝词---------------------唐、刘禹锡夜书所见-------------------宋、叶绍翁望天门山-------------------唐、李白饮湖上初晴后雨-------------宋、苏轼小儿垂钓-------------------唐、胡令能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唐、王建除夜作----------------------唐、高適对雪------------------------唐、高骈

※三年级下学期

乌衣巷---------------------唐、刘禹锡山中留客-------------------唐、张旭暮江吟---------------------唐、白居易出塞-----------------------唐、王昌龄乐游园---------------------唐、李商隐夜雨寄北-------------------唐、李商隐

登幽州台歌-----------------唐、陈子昂登科后---------------------唐、孟郊

咏月-----------------------唐、李建枢惊雪-----------------------唐、陆畅

咏风-----------------------唐、虞世南早梅-----------------------唐、张谓

咏柳-----------------------唐、贺知章春日-----------------------宋、朱熹

乞巧-----------------------唐、林杰

嫦娥-----------------------唐、李商隐游子吟---------------------唐、孟郊

山亭夏日--------------------唐、高骈春兴------------------------唐、武元衡

※四年级上学期

春草------------------------唐、唐彦谦江楼感旧--------------------唐、赵

淮上与友人别----------------唐、郑谷晓日------------------------唐、韩偓过华清宫--------------------唐、杜牧题乌江亭--------------------唐、杜牧过故人庄--------------------唐、孟浩然画眉鸟----------------------宋、欧阳修

乡村四月--------------------宋、翁卷春游湖----------------------宋、徐俯夏日绝句--------------------宋、李清照惠崇《春江晚景》------------宋、苏轼游园不值--------------------宋、叶绍翁望湖楼醉书------------------宋、苏轼题西林壁--------------------宋、苏轼游山西村--------------------宋、陆游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唐、李白送元二使安西----------------唐、王维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宋、杨万里

※四年级下学期

书湖阴先生壁----------------宋、王安石墨梅------------------------元、王冕渔歌子(西塞山前)----------唐、张志和乌夜啼(无言独上)----------五代、李煜如梦令(昨夜雨)------------宋、李清照卜算子(我住长江)----------宋、李之仪卜算子·咏梅----------------宋、陆游《论语》三则-----------------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

劝学------------------------《荀子》

鹬蚌相争,渔人得利----------《战国策》

桃花源记---------------------晋、陶渊明

三峡-------------------------南北朝、郦道元送东阳马生序-----------------明、宋濂

独坐敬亭山-------------------唐、李白

望洞庭-----------------------唐、刘禹锡

忆江南-----------------------唐、白居易

乡村四月---------------------宋、翁卷

四时田园杂兴(昼出----)-----宋、范成大

渔歌子-----------------------唐、张志和

※五年级上学期

观沧海----------------------三国、曹操

咏怀------------------------三国、阮籍

江雪------------------------唐、柳宗元

与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华亲故--同上

凉州词----------------------唐、王翰

塞下曲(月黑雁飞高)--------唐、卢纶

从军行----------------------唐、王昌龄

秋词------------------------唐、刘禹锡

浪淘沙(莫道谗言)----------唐、刘禹锡

寒食------------------------唐、韩翃

滁州西涧--------------------唐、韦应物

江南春----------------------唐、杜牧

赤壁------------------------唐、杜牧

秋夕------------------------唐、杜牧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唐、王勃

泊船瓜洲--------------------宋、王安石秋思------------------------唐、张籍

长相思----------------------清、纳兰性德爱莲说--------------------宋、周敦颐

为学----------------------清、彭端淑

※五年级下学期

江南逢李龟年----------------唐、杜甫

赠花卿----------------------唐、杜甫

望月------------------------唐、杜甫

登高------------------------唐、杜甫

逢人京使--------------------唐、岑参

商山早行--------------------唐、温庭筠黄鹤楼----------------------唐、崔颢

钱塘湖春行------------------唐、白居易望月怀远--------------------唐、张九龄] 春夜洛城凤凰台--------------唐、李白

登金陵凤凰台----------------唐、李白

古朗月行--------------------唐、李白

听弹琴----------------------唐、刘长卿秋夜寄邱二十二员外----------唐、韦应物

无题(相见时难)------------唐、李商隐牧童------------------------唐、吕岩舟过安仁--------------------宋、杨万里清平乐.村居-----------------宋、辛弃疾浪淘沙(九曲----)----------唐、刘禹锡凉州词----------------------唐、王之涣

※六年级上学期

四时田园杂兴(梅子)--------宋、范成大题临安邸--------------------宋、林升示儿------------------------宋、陆游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宋、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宋、陆游冬夜读书示子聿--------------宋、陆游观书有感--------------------宋、朱熹雪梅------------------------宋、卢梅坡过零丁洋--------------------宋、文天祥春愁------------------------清、丘逢甲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宋、辛弃疾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宋、辛弃疾浣溪沙(一曲新词)----------宋、晏殊水调歌头--------------------宋、苏轼诗经·采薇(节选)

春夜喜雨--------------------唐、杜甫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宋、辛弃疾

天净沙·秋-------------------元、白朴

马诗------------------------唐、李贺

论诗------------------------清、赵翼

※六年级下学期

七步诗----------------------魏、曹植

鸟鸣涧----------------------唐、王维

芙蓉楼送辛渐----------------唐、王昌龄

江畔独步寻花(黄四----)----唐、杜甫

石灰吟----------------------明、于谦

竹石------------------------清、郑燮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唐、杜甫

已亥杂诗--------------------清、龚自珍

浣溪沙----------------------宋、苏轼

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宋、王观

元日------------------------宋、王安石

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唐、皮日休

朝天子·咏喇叭--------------明、王磐

学弈-----------------------《孟子》

满江红----------------------宋、岳飞

兰亭集序--------------------晋、王羲之

答谢中书书------------------南北朝、陶宏景陋室铭----------------------唐、刘禹锡

醉翁亭记--------------------宋、欧阳修凿壁借光--------------------《西京杂记》

小学经典古诗词诵读活动方案

2017—2018学年度 经典古诗词诵读活动方案 一、指导思想 中华古诗文历史源远流长,名篇佳作美不胜收,是民族文化的根基和典范,千百年来,万口传诵,哺育了一代又一代人,成为祖国文化的命脉。弘扬祖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加强优秀文化熏陶,提高学生的文化和道德素质,促进学生可持续发展,是教育的基础工程。通过开展中华古诗文经典诵读活动,使学生在记忆力最好的时候,以最便捷的方式获得古诗文经典的基本修养,受到中华传统文化的熏陶,传承中华文明,发扬中华文明,提高文化底蕴,培养爱国主义精神。 二、总体目标和具体目标 总体目标 1.通过对大量经典作品、古诗词的吟诵和记忆,锻炼并提高学生的记忆力,激活并发展学生的思维力。 2.建立经典诵读、古诗词吟诵教学模式,寻找更适合学生学习经典作品、古诗词的途径,并带动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和自学能力的培养。 3.通过经典诵读工作的实施,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祖国优秀文化的兴趣,促使学生从小热爱祖国传统文化,多读多背以加强语感,积累语言,陶冶情操,丰富想象 具体目标 (1)培养小学生的注意力和记忆力。 (2)帮助小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心地向善,修养提高。经典古诗词诵读活动方案 (3)提升学生语文水平,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素养。 (4)培养小学生读书兴趣,增加历史、地理、天文、数学、常识、文学、艺术等各方面的素养。 (5)引导父母子女一起诵读,增进亲子感情,提升家庭文化品位。 (4)每周利用星期一的朝读课进行赏析品诵,并结合语文学科教学时间进行评点。 (5)回家后,再由家长带动诵读(亲子诵读)。 三、中华经典诗文诵读内容:

逐一背诵《小学生必背古诗词75+80首》 三、具体实施方案 (一)诵读要求。 1、各班诵读力求做到:诵读为主,讲解为辅;品位诗文,畅谈体会;分清层次,因材施教;师生互通,交流情感。 2.古诗文背诵之"三要":心要专——专心致志、不可分心;眼要准——仔细看准、全神贯注;口要到——边看边读、通顺流畅。 3、做到情感诵读 4.每周一次集体诵读。 (二)具体做法。 1.充分利用晨读的读书演讲交流时间,采取语文教师辅导、学生汇报交流等形式解读和欣赏古诗。通过学校老师在小黑板上练粉笔字书写的古诗等形式让学生随处可欣赏到古诗文佳作佳句,在有意、无意之中将古诗文记忆。 2.班级举办诵诗会活动。 3.在语文教研组中开展经典诵读活动,让学生充分汲取古诗文的精华,得到古文化的浸润,厚积而薄发把经典诵读、古诗吟诵与语文教学结合起来,引导学生学以致用。 4.借助于家长的帮助,动员家长为孩子课外诵读经典、学古诗给予支持,让他们结合生活情景,引导学生把记忆中的诗还原生活也就是看到某种景色,或在某个生活细节,引导孩子说出与之相映的警句、诗句来。这样,孩子在家长的帮助下会更注重积累,并会在不知不觉中把所学的警句、诗句内化。 (三)诵读时间 1、利用每周早读时间,采用教师带读、学生齐读、优生领读、自由对读等多种形式,让学生诵读。 2、周周背一首古诗:要求学生每天利用课余时间诵读一首古典诗文;有余力的学生可增加年段背诵以外的古诗文。 3、各班每月抽出一节语文活动课,将本月所吟诵的古诗文全面复习,或在班级内举行古诗词吟诵表演。 4、在写字课时间,将当周所吟诵的古诗词,通过书写加强记忆。

最新小学生古诗文诵读比赛方案

小学生古诗文诵读比赛方案 一、指导思想: 中华古诗文历史源远流长,名篇佳作美不胜收,是民族文化的根基和典范,是人类对自然界和社会人生的一种特殊感悟和认知,是真、善、美的艺术结晶。千百年来,万口传诵,哺育了一代又一代人,成为祖国文化的命脉。让学生从小诵读古诗词,不仅能拓展他们的知识面,培养对文学的兴趣爱好,打下扎实的文学功底,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还能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陶冶他们的情操和审美情趣,全面提高整体素质。 二、实施目标: 1.建立古诗文诵读、古诗词吟诵教学模式,寻找更适合学生学习古诗文、古诗词的途径,并带动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和自学能力的培养。 2.通过对大量古诗文、古诗词的吟诵和记忆,锻炼并提高学生的记忆力,激活并发展学生的思维力。 三、具体实施 1.早读时间采用教师带读、学生齐读、优生领读、自由对读等多种形式,让学生吟诵。 2.各班每月抽出活动课,将本月所吟诵的古诗文全面复习,或在班级内举行古诗文吟诵表演。 3. 每天回家复习10分钟,和家长一起读,营造浓厚

的家庭诵读氛围。 四、参赛对象:一至六年级(每班推选出3名同学) 五、参赛内容: 本学期规定的古诗及课外背诵的古诗。 六、比赛规则: 1、诵读内容为课内外诗歌、也可以是原创作品,作品要求主题鲜明,内容健康真实,感染力强,弘扬传统文明,体现时代精神。 3、各班可在诵读的形式上有所创新,可播放背景音乐,以创造良好的欣赏情境,获取良好的艺术效果。 4、朗诵要求语音清晰准确、抑扬顿挫、情感丰富、表情达意、仪表得体大方具有感染力。 5、所选内容必须脱稿朗诵,限时三分钟,超时10秒钟开始扣分。 6. 赛后由评委负责评分及公布获奖个人及班级。 七、小学诵读比赛评分标准 八﹑评委:校长、主任及各教研组长

小学生古诗词经典诵读篇目教学内容

小学生古诗词经典诵读篇目 一年级: 诗词(共19首) 1、咏鹅(鹅鹅鹅) 2、敕勒歌(敕勒川) 3、逢雪送芙蓉山主人(日暮苍山远) 4、绝句(迟日江山丽) 5、登乐游原(向晚意不适) 6、鹿柴(空山不见人) 7、春晓(春眠不觉晓) 8、静夜思(床前明月光) 9、古朗月行(小时不识月) 10、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 11、池上(小娃撑小艇) 12、小儿垂钓(蓬头稚子学垂纶) 13、悯农(锄禾日当午)(春种一粒粟) 14、寻隐者不遇(松下问童子) 15、夜宿山寺(危楼高百尺) 16、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 17、所见(牧童骑黄牛) 18、相思(红豆生南国) 19、风(解落三秋叶) 古代经典:《三字经》(节选) 二年级 诗词(共20首) 1、宿新市徐公店(篱落疏疏一径深) 2、望庐山瀑布(日照香炉生紫烟) 3、观书有感(半亩方塘一鉴开) 4、凉州词(黄河远上白云间) 5、晚春(草木知春不久归)

6、花影(重重叠叠上瑶台) 7、山居夏日(绿树阴浓夏日长) 8、马(大漠沙如雪) 9、劝学(三更灯火五更鸡) 10、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 11、早发白帝城(朝辞白帝彩云间) 12、春夜喜雨(好雨知时节) 13、游子吟(慈母手中线) 14、江雪(千山鸟飞绝) 15、赋得古原草送别(离离原上草) 16、蜂(不论平地与山尖) 17、元日(爆竹声声一岁除) 18、浪淘沙(九曲黄河万里沙) 19、七步诗(煮豆燃豆萁) 20、梅花(墙角数枝梅) 古代经典:《弟子规》(节选) 三年级: 诗词(共16首) 1、春兴(杨柳阴阴细雨晴) 2、三衢道中(梅子黄时日日晴) 3、江畔独步寻花(黄四娘家花满蹊) 4、咏月(昨夜圆非今夜圆) 5、惠崇春江晚景(竹外桃花三两枝) 6、四时田园杂兴(梅子金黄杏子肥) 7、枫桥夜泊(月落乌啼霜满天) 8、暮江吟(一道残阳铺水中) 9、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后) 10、江南春(千里莺啼绿映红) 11、乌衣巷(朱雀桥边野草花) 12、采莲曲(荷叶罗裙一色裁)

小学古诗词朗诵比赛活动方案

小学古诗词朗诵比赛活动方案 古诗词朗诵比赛活动方案 一、活动背景 为深入实施素质教育,创建良好的校园文化,营造浓郁的读书氛围,我决定举办班级古诗词朗诵比赛,通过比赛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操,培养学生对古诗词的兴趣,提高学生普通话的口语表达能力,激发学生的读书兴趣与热情,让他们在活动中沐浴文化的恩泽,接受传统的洗礼,享受阅读的快乐。 二、活动主题: “诵读千古美文,争做博学少年。” 三、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激发学生读书热情,使师生养成多读书,读好书,会读书的良好习惯; 2、使本班学生生借优秀诗词朗读的平台,更新知识,发展智力,开阔视野,为终生学习发展奠基。 四、活动准备: 1、学生提前提供参赛稿,教师根据学生文稿准备背景音乐。 2、准备学生奖品。

五、参赛对象: 本班同学 六、比赛要求: 1、所选诗词内容脱稿朗诵,限时三分钟,超时10秒钟开始扣分。 2、学生参赛的诗词是学生认识的或感兴趣的。从诗词内容、语言表达和表演动作等多方面综合评分。 3、各校可在朗诵的形式上有所创新,可播放背景音乐(教师提供),以创造良好的欣赏情境,获取良好的艺术效果。 4、朗诵要求语音清晰准确、抑扬顿挫、情感丰富、表情达意、仪表得体大方具有感染力。 七、奖项设置: 设一等奖1名二等奖2名三等奖3名 备注:小学生古诗词朗诵比赛评分标准 1、采用100分制. 2、语言流畅,吐字清晰,音量适中,语速得当。(30分) 3、所选的诗词适合儿童年龄特点,思想健康向上。(10分) 4、仪态大方、动作适当。(10分)

5、自由活泼、普通话标准。(20分) 6、感情充沛,感染力强。(20分) 7、形式新颖。(10分)

刑事一审案件卷宗正卷装订顺序

刑事一审案件卷宗正卷装订顺序 1、卷宗封面; 2、卷内目录; 3、审判流程信息管理表(卡片); 4、起诉状(自诉状)正本及附件; 5、起诉书送达回证; 6、聘请、指定、委托辩护人材料; 7、自行逮捕决定、逮捕证及对家属通知书; 8、扣押物品清单;9、查封令、查封物品清单;10、取保候审、保外就医决定书及保证书;11、要求补送材料函及补送材料;12、撤诉书; 13、调查笔录或调查取证材料;14、鉴定结论;15、审问笔录;16、被告人坦白交代、揭发问题登记表及查证材料;17、延长审限的决定、报告及批复;18、庭审前工作笔录单及开庭前通知、传票、提押票、换押票;19、开庭公告底稿;20、开庭审判笔录(公诉词、辩护词、证人证词、被告人陈述词);21、判决书、裁定书正本(刑事附带民事部分的调解书、协议书、裁定书正本);22、宣判笔录(委托宣判函及宣判笔录);23、判决书、裁定书送达回证;24、提押票;25、司法建议书;26、抗诉书;27、上诉案件移送书存根;28、上级人民法院退卷函;29、上级人民法院判决书、裁定书;30、执行通知书存根和回执(释放证回执);31、赃物、证物移送清单及处理手续材料; 32、备考表;33、证物袋;34、卷底。

民事一审普通程序案件正卷材料装订顺序 1、卷宗封面; 2、卷内目录; 3、审判流程信息管理表(卡片); 4、审理运行时间表; 5、起诉书或口头起诉笔录; 6、立案通知书(诉讼风险提示书、举证通知书)及送达回证; 7、缴纳诉讼费用或减、缓、免手续; 8、应诉通知书(举证通知书)及送达回证; 9、答辩状及附件;10、原、被告诉讼代理人、法定代表人委托授权书、鉴定委托书及法定代表人身份证明;11、诉讼保全申请;12、保全裁定及送达回证;13、保全措施存根;14、原、被告举证材料;15、询问、调查取证材料、证人出庭申请;16、调解笔录及调解材料(庭前调解); 17、准备庭笔录;18、开庭通知、传票及出庭通知书、举证通知书、合议庭成员通知书、开庭公告底稿等各类通知书;19、开庭审判笔录; 20、判决书、调解书、裁定书正本;21、宣判笔录、22、判决书、调解书、裁定书送达回证;23、上诉案件移送函存根;24、上级法院退卷函;25、上级法院判决书、调解书、裁定书正本;26、证物处理手续;27、执行手续材料;28、备考表;29、证物袋;30、卷底。

小学生古诗文诵读方法指导

小学生古诗文诵读方法指导 杜少珍 语文《课程标准》把“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盛的积累,形成优良的语感。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盛自己的精神世界。能借助工具书阅读浅易文言文”作为总目标之一。那么,如何指导学生诵读古诗文呢? 首先,要掌握诵读的要求和方法。古诗文学习的方法概括起来,就是诵读、理解、背诵。其中诵读是核心。所谓诵读,朱自清先生曾说:“诵读是一种教学过程,目的在培养学生的了解和写作能力,教学时先由老师范读,后由学生跟着读,再由学生练着读,有时还得背诵,除背诵外都可以看着书。”可见,在诵读教学中,除老师的范读外,学生所要作的就是“跟着读”、“练着读”、背诵和“看着书(读)”,换句话说,诵读就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探究的学习过程。 学习古诗文,读是关键。读,首先要听老师范读,字词的的读音、文章的腔调、感情、气势、抑扬顿挫以及所蕴藏的意义,都要通过读表达出来。而学生就要在听老师的范读中,获得对文章的最直观的印象和认识,从而激发起自己诵读的欲望,以达到进一步理解词句的含义和作品的思想内容的目的。这些,不是一下子就读得出来的,它是我们在不断地听范读、跟着读、练着读的诵读过程中逐步体会、领悟、感知得来的。因此,要特别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要读准字音。文言文中生僻字多,又有通假字、多音字等。 一般来说,课文注释中对这一些都注明了读音,我们要依据注音,认真读准。 第二要注意停顿。要能正确划分句中的停顿和句间的停顿,表明对语句层次和大意的正确理解,这要在对词句含义理解的训练中,通过诵读来实现。此外,还要注意读出语气、情感等等。 实际上,诵读就是在初步理解的基础上,反复熟读课文,逐步加深理解,直至可以背诵的学习过程。学习古诗文,就要在诵读中感知,在诵读中领悟,

小学经典古诗词诵读比赛活动方案

榆盘镇中心小学“经典诗文”及主持人大赛活动方案 为推进我校经典诵读活动的开展,为激励同学们爱国、奋发、勤学、向上的精神,倡导建设和谐校园,丰富校园文化生活,发掘、培养优秀的校园小主持人,由我校少先队大队部举办的“放飞梦想”校园主持人大赛即将拉开帷幕。本次活动旨在,发现校园主持人才,提升专业素质,开阔眼界、增长见识,以更好地适应信息社会高速发展的需求,成为具有崇高理想和价值追求的时代接班人。结合《武山县教育体育局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实施方案》要求,进一步营造经典诵读的学习氛围和提升集体活动主持人的个人素养,深化经典诵读活动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积极作用,形成自己的办学特色,经学校研究决定举行本活动。 一、活动目的 1、继续推进学校文化建设,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打造学校办学特色。 2、通过活动,激发学生诵读积累热情,使师生养成多读经典,会读经典的良好习惯; 3、使广大的师生借优秀诗词朗读的平台,更新知识,发展智力,开阔视野,为终生学习发展奠基。 4、为学校选择优秀的集体活动主持人。 二、活动主题 诵读经典,弘扬传统文化,张扬个性,提高自身素养 三、活动组织领导及对象 组长:薄红荣 副组长:马改明金志成李国正韩秦范东成 评委: 马改明金志成李国正李顺琴邵玲玲管军霞李丽媛 成绩汇总:魏永兵赵爱红李顺琴 会场秩序负责:陈改娃单红玉 奖状书写:魏世荣 主持人培训及主持词串写:李海平 照片采集:范东成 主持人:各班上报选手中选取。 场地布置:韩秦五年级学生 参赛对象:1——6年级全体学生。 四、活动内容 1、比赛时间:初步定于4月25日下午 2、比赛地点:教学楼前 3、比赛要求: (1)诵读内容:古今中华经典诗词。 (2)诵读要求:艺术形式新颖,正确把握诗词内容,语音清晰,音量适度,讲普通话,感情丰富,语调处理得当,脱稿朗诵,动作表情协调自然,具有较强的感染力。 (3)参赛人数及时间:每班一个集体朗诵节目,要求全班参与,朗诵形式自定,参赛表演时间为3分钟左右。 (4)校园主持人比赛:一、二年级每班一人,三至六年级每班两人。 (5)着装要求:服装统一,整齐大方。

小学经典古诗文诵读篇目

濉溪县小学经典古诗文诵读推荐篇目 一年级上册1 江南·汉乐府·佚名 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 鱼戏莲叶间。 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一年级上册2 登鹳雀楼·唐代·王之涣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一年级上册3 梅花·宋代·王安石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一年级上册4 古朗月行·唐代·李白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仙人垂两足,桂树何团团。白兔捣药成,问言与谁餐?蟾蜍蚀圆影,大明夜已残。羿昔落九乌,天人清且安。阴精此沦惑,去去不足观。忧来其如何?凄怆摧心肝。 一年级上册5 悯农二首·唐代·李绅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一年级下册1 江雪·唐代·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一年级下册2 江上渔者·宋代·范仲淹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 一年级下册3 相思·唐代·王维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一年级下册4

秋浦歌·唐代·李白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 一年级下册5 鸟·唐代·白居易 谁道群生性命微?一般骨肉一般皮。劝君莫打枝头鸟,子在巢中望母归。 二年级上册1 长歌行·两汉·佚名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二年级上册2 夜宿山寺·唐代·李白 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二年级上册3 云·唐代·郑准 片片飞来静又闲,楼头江上复山前。飘零尽日不归去,点破清光万里天。 二年级上册4 风·唐代·李峤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 二年级上册5 乐游原·唐代·李商隐 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小学生古诗文诵读比赛

岳庄小学2009—2010学年度第一学期 小学生古诗文诵读比赛 比赛方案 一、指导思想 古诗文是我国民族文化史上的一颗璀璨的明珠,是人类文化的宝库,是前人留给我们大家的宝贵的精神食粮,不仅蕴含着深刻的知性美和崇高的人格美,更积淀着一个伟大民族不灭的精魂;她是民族精神的教科书,哺育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让每一位炎黄子孙都深深地烙上了龙的传人的印迹。为全面落实新《课标》理念,展示我校课改实验的成果,促进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全面提升,结合我校工作计划的安排,将在全校开展小学生古诗文诵读比赛,意在把学生引入古诗文的海洋,让他们与高尚对话,与智慧碰撞,从而打下扎实、厚重的文学功底。 二、比赛时间: 2009年10月 比赛地点: 岳庄小学操场 四、比赛内容及要求: 1. 试卷问答:(分值占20%)试题共100分。采用题型:一、填写诗句;二、根据提示填写诗句、诗人;三、诗配图或图配诗;四、画朗读节拍(三年级以上);五、有关“诗意、作者简介、诵读技巧”等问题。选题内容在各年级《人教版教材——必背篇目》、《小学生星级达标读本——必背(选背篇目)》中。 2. 诗文诵读:(分值占70%)抽签选择背诵的古诗和课文。“课文”即镇教研室下发的《人教版教材——必背篇目》,只要是本册学过的课文,都可以作为背诵内容。“古诗”有两个范围:一是本册学过的古诗;二是《小学生星级达标读本——必背(选背篇目)》(祥见“附页一”)。 3. 才艺展示:(分值占10%)个人爱好、特长进行吟诵、表演国学经典《论语》、《三字经》、《千字文》、《格言警句》、《唐诗宋词》及现代美文,时间不超过5分钟。 五、参加人员 一、参加对象:全校1—6年级学生 二、各班进行预赛选出的代表。 要求:普通话标准,吐字清晰、声音洪亮,能读出诗的韵律、韵味节奏,表达出诗人的感情。古诗词背诵比赛的数量要多。

小学经典古诗词诵读比赛活动方案

满庄镇中淳于小学“我爱诗文”古诗词诵读比赛活动方案 为推进我校经典诵读活动的开展,进一步营造经典诵读的学习氛围,深化经典诵读活动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积极作用,形成自己的办学特色,特制定本活动方案。 一、活动目的 1、继续推进学校文化建设,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打造学校办学特色。 2、通过活动,激发学生诵读积累热情,使师生养成多读经典,会读经典的良好习惯; 3、使广大的师生借优秀诗词朗读的平台,更新知识,发展智力,开阔视野,为终生学习发展奠基。 二、活动主题 诵读经典古诗词,弘扬传统文化,提高自身修养 三、活动对象 1——5年级全体学生。 四、活动内容 1、比赛时间:初步定于5月16日下午 2、比赛地点:教学楼前 3、比赛要求: (1)诵读内容:古今中华经典诗词。 (2)诵读要求:艺术形式新颖,正确把握诗词内容,语音清晰,音量适度,讲普通话,感情丰富,语调处理得当,脱稿朗诵,动作表情协调自然,具有较强的感染力。 (3)参赛人数及时间:每班选拔2——4组选手,每组人数可自定,参赛表演时间为2分钟左右。 (4)比赛形式:主要以单人诵读、双人诵读为主,每班也可自选形式。 (5)着装要求:服装统一,整齐大方。 (6)请各位班主任老师在班级内提前选拔,并于5月13日前将各班报名人数、姓名、诵读内容等报于董国老师处。 五、评比办法 1、邀请学校领导及相关老师组成评委会,根据各参赛班级的诵读形式、表演特点及诵读整体效果等方面进行现场打分。每班成绩为所有参赛选手的平均分。【评委老师:张慧、律红、段会明、孙建霞、边霞】 2、根据比赛情况和现场评分,一等奖2名,二等奖3名,三等奖4名。【分低年级段(一、二年级)和高年级段(三、四、五年级),分别计分。】 六、评分标准 评分标准见附表。 七、相关事宜 1、各班要集中精力,抓紧时间,扎实做好选拔、训练工作。 2、请各班主任在正式比赛前自行带本班学生前往比赛场地进行彩排。 3、未尽事宜,另行通知,希望各组要明确目标,落实职责,规定时限,高质量的完成工作。 附:满庄镇中淳于小学经典古诗词诵读比赛评分表

小学生古诗词诵读活动方案资料

小学生古诗词诵读活动方案 一、指导思想 小学阶段是人生的黄金时期,是文化知识和道德品质初步形成的重要时期。中华古诗词历史源远流长,名篇佳作篇目繁多,美不胜收。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诗词教育活动,吟诵经典诗词及其名言佳句,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记忆力、想象力以及对语言的感悟力,挖掘学生发现美、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还可以增强学生的文化底蕴,陶冶情操,完善人格,提高人文素养。为了进一步落实新课程标准中关于弘扬民族文化精髓,加强学生民族文化底蕴的要求,开拓学生视野,培养良好的阅读和学习习惯。因此,经学校领导班子研究决定,我校语文组特组织在全校1——6年级举行古诗文背诵比赛活动,具体实施方案如下: 二、活动原则 1.面向全体的原则。活动要面向全体学生,坚持一个也不能少,坚持全过程参与,坚持在诵读诗文的过程中提高人文素质。 2.数量与质量统一原则。正确处理诵读与理解的关系,不能只单纯追求背诵数量,也不能把古诗文诵读变成学生新的负担,要让学生轻松的背,愉快的记,提高学习古诗文的质量。 3.速度与效率统一的原则。诗文诵读,要化整为零,要做到周清月结。 三、实施目标: 1、通过诵读古诗文,让学生感受中华古诗文的魅力,增进对中

华优秀文化的了解,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中健康和向上的道德观和人生信念。 2、通过对大量经典古诗词的吟诵和记忆,锻炼并提高学生的记忆力,激活并发展学生的思维力。 3、培养小学生的注意力和记忆力。 4、营造浓厚的阅读氛围,提升学生语文水平,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素养。 5、通过天天诵读活动,培养学生持之以恒、百折不挠的意志和毅力。 四、活动时间、地点 时间:2015年12月 地点:一年级教室 五、参赛人员 一年级至六年级全体学生 六、比赛形式 集体背诵。 七、比赛办法 1、背诵范围: 指定背诵的小学生必背古诗文 2、比赛环节:

小学生古诗文诵读篇目

小学生古诗文诵读篇目 各小学: 本稿是在2012年9月的《小学古诗文学习指导意见(修改稿)》的基础上,增加了“教材中的古诗文”部分;改变了排版,篇目相同。 新课标要求学生在小学阶段,要能够背诵古诗文160首(篇),并指定具体篇目70首,北师大版教材中共有古诗98首(课文中的古诗37首、语文天地中要求学生能背诵的古诗61首,具体见《一、教材中的古诗文》)。课标指定的 70篇中有60首在教材中出现,我区教研室将其余的10首古诗,分配在了一至六年级的10个学期之中,进行分散学习;并新补充(课标、教材之外)了52首,分配在了一至六年级的12个学期之中,进行分散学习。这样,确保在小学阶段完成160首的古诗词积累量。这些古诗词在相应年级的期末考试中进行适当检测。 希望广大教师对此项工作提出宝贵意见,批评指正,以便改进,使此项工作更能切合我区实际。 老师们,这里的安排意见,仅仅是对课标要求的最底层的落实。希望教师们根据自身环境、条件,充分发挥自己的潜力,发挥学生的积极性,能够更多地学习背诵优秀的古诗文。 本《意见》自2012年9月实施。 一、教材中的古诗文 一年级上册课文中的古诗(六首): 1、山村 (宋)卲雍 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 2、咏鹅 (唐)骆宾王 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3、画鸡 (明)唐寅 头上红冠不用裁,满身雪白走将来。平生不敢轻言语,一叫千门万户开。 4、登鹳雀楼

(唐)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5、画 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 6、锄禾 (唐)李绅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一年级上册语文天地中的古诗(三首) 1、对韵歌 一二三四五,金木水火土。天地分上下,日月照今古。 2、古朗月行 (唐)李白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 3、梅花 (宋)王安石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一年级下册课文中古诗:(共一首) 1、长歌行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一年级下册语文天地(共五首) 1、静夜诗 (唐)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2、春晓 (唐)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3、绝句 (唐)杜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4、赠汪伦 (唐)李白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5、春夜喜雨 (唐)杜甫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二年级上册课文中的古诗(无): 二年级上册语文天地中的古诗(六首): 1、山行

法院民事案件案卷的整理与归档

一是千万不要把材料搞丢,哪怕一个小纸片,问明白法官再做。 二是复写材料如发票、传真等要有复印件,有的还要有手写件,防止年久失真。三是千万不要把副卷材料订到正卷中去,比如合议庭材料,还有上访材料有的在副卷,要订到正卷,让当事人看到,可能就有人下台了啊。 民事案件案卷的整理与归档 档案整理是档案实体整理和档案内容整理的统称,是档案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档案内容整理,主要包括对档案文件的内容的鉴别,对档案内容的确定。档案实体整理,主要是将零散的和需要进一步条理化的文件或档案,进行基本的分类、组合、排列、编目,组成有序的档案整体的工作过程。 档案整理工作的原则: 1.整理档案必须保持文件之间有机的历史联系; 2.整理档案应当充分利用原有的整理基础; 3.整理后的档案必须便于保管和利用。 应对案卷整理与归档工作高度重视,注意积累。做到对庭审形成的材料调整定卷,即在平时积累的基础上,详细检查每一文件材料,进行适当的调整,并且最后确定组合案卷。 卷内文件排列和编号。卷内文件排列是指将每个案卷内的文件用一定的规律和顺序进行系统化排列,保持文件之间的有机联系和条理性,使每一份文件在案卷内都有一个固定的位置。卷内文件在系统排列以后,应给卷内文件编页号,以固定它们的排列顺序,这样就便于统计和保护文件。 拟写案卷标题,也称案卷题名,是对卷内全部文件内容的总概括。它是案卷封面上最重要的项目,也是以后编制档案工作的主要依据。 编目成卷工作,是指在组合案卷的基础上,对卷内文件进行编目、装订,以及案卷的排列、编号等一系列工作。这些工作的完成标志着整个立卷工作的基本完成。 案卷的编目,是指在卷内文件排列编号的基础上,填写卷内文件目录,备考表和案卷封皮等工作。它是进行手工检索的基本条件,也是实现档案计算机检索与储存的基础性工作。案卷的装订,是为了固定文件之间的排列顺序,保护文件不受损坏和散失,便于保管和利用。 案卷装订的要求是:整齐、牢固,不影响阅读。案卷排列与编号,是指案卷经过编目装订以后,将一个年度、一个组织机构的案卷进行系统化排列、编号,以固定其顺序,使卷与卷之间保持一定的联系,系统地反映机关的工作话动。 审判业务部门,将处理完毕的文件整理立卷,根据归档的要求填写案卷目录、编制各种检索工具,并按照归档制度将案卷目录、检索工具同所有案卷定期移交给人民法院档案室集中保存,就是归档。文书案卷的归档,既能保证本机关的档案完整,便于查找利用,又可为党、国家和社会积累档案财富。至此,标志着整个案卷整理归档工作的完结,文书材料从现行处理阶段转入档案管理阶段。 一、人民法院案卷整理与归档 人民法院的诉讼文书,是国家的重要专业文书之一,它所形成的档案,是人民法院审判活动的真实记录,反映了人民法院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法律、法令的情况和人民法院的基本职能,又是人民法院进行审判活动的依据和必要条件。各级人民法院必须严格按照诉讼文书立卷的要求,做好立卷归档工作。 (一)立卷 人民法院在收案以后,承办书记员应即开始收集有关本案的各种诉讼文书材料,着手立卷工作。在案件办结以后,要认真检查全案的文书材料是否收集齐全,发现法律手续不完备的,应及时补齐或补救,去掉与本案无关的材料,再行排列整理。

小学生古诗文诵读目录---电子版

兰山区小学生古诗文诵读基本目录 ※一年级上学期 江南可采莲---------------汉乐府 长歌行-------------------汉乐府 大风歌-------------------汉、刘邦 咏鹅---------------------唐、骆宾王 易水送别-----------------唐、骆宾王 池上---------------------唐、白居易 静夜思-------------------唐、李白 夜宿山寺-----------------唐、李白 早发白帝城---------------唐、李白 绝句(两个-----)--------唐、杜甫 绝句(江碧-----)--------唐、杜甫 绝句(迟日-----)--------唐、杜甫 相思---------------------唐、王维 一去二三里---------------宋、邵雍 画 悯农(锄禾-----)--------唐、李绅 画鸡---------------------唐、唐寅 逢老人-------------------唐、隐峦 幼女词-------------------唐、施肩吾 陶者---------------------宋、梅尧臣

※一年级下学期 杂诗---------------------唐、王维清明---------------------唐、杜牧悯农(春种----)---------唐、李绅春晓---------------------唐、孟浩然宿建德江-----------------唐、孟浩然早春---------------------唐、韩愈晚春---------------------唐、韩愈登鹳雀楼-----------------唐、王之涣寻隐者不遇---------------唐、贾岛小儿垂钓-----------------唐、胡令能劝学---------------------唐、颜真卿村居---------------------唐、高鼎所见---------------------唐、袁枚小池---------------------宋、杨万里题画---------------------清、袁枚关山月-------------------唐、李白棉花---------------------清、马苏臣小松---------------------唐、王建劝学---------------------宋、汪洙清明---------------------宋、汪洙 ※二年级上学期

小学生古诗词诵读活动方案

小学生古诗词诵读活动方案

小学生古诗词诵读活动方案 一、指导思想 小学阶段是人生的黄金时期,是文化知识和道德品质初步形成的重要时期。中华古诗词历史源远流长,名篇佳作篇目繁多,美不胜收。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诗词教育活动,吟诵经典诗词及其名言佳句,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记忆力、想象力以及对语言的感悟力,挖掘学生发现美、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还可以增强学生的文化底蕴,陶冶情操,完善人格,提高人文素养。为了进一步落实新课程标准中关于弘扬民族文化精髓,加强学生民族文化底蕴的要求,开拓学生视野,培养良好的阅读和学习习惯。因此,经学校领导班子研究决定,本学期在全校1——6年级学生中间开展“古诗词诵读”活动,具体实施方案如下: 二、活动原则 1.面向全体的原则。活动要面向全体学生,坚持一个也不能少,坚持全过程参与,坚持在诵读诗文的过程中提高人文素质。 2.数量与质量统一原则。正确处理诵读与理解的关系,不能只单纯追求背诵数量,也不能把古诗文诵读变成学生新的负担,要让学生轻松的背,愉快的记,提高学习古诗文的质量。 3.速度与效率统一的原则。诗文诵读,要化整为零,要做到周清月结。 三、实施目标: 1、通过诵读古诗文,让学生感受中华古诗文的魅力,增进对中华优秀文化的了解,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中健康和向上的道德观和人生信念。 2、通过对大量经典古诗词的吟诵和记忆,锻炼并提高学生的记忆力,激活并发展学生的思维力。 3、培养小学生的注意力和记忆力。 4、营造浓厚的阅读氛围,提升学生语文水平,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素养。 5、通过天天诵读活动,培养学生持之以恒、百折不挠的意志和毅力。 四、时间安排

小学经典古诗文诵读活动方案

小学经典古诗文诵读活动方案 一、指导思想经典古诗文是我国文学宝库的瑰宝,源远流长。 为深入开展养正教育,创建良好的校园文化,营造浓郁的读书氛围,我校将扎实而有效地开展古诗文诵读活动,使学生阅读经典,亲近书籍,享受阅读的乐趣。 让学生们在诵读过程中获得古诗文经典的基本熏陶和修养,弘扬祖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提高广大学生文化和道德素质,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二、活动目标1、通过经典诵读,可以让学生了解优秀的中华文化和民族精神,从而产生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情思;2、通过经典诵读,让学生接受中国传统美德潜移默化的影响和教育,陶冶其性情,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情操;3、通过经典诵读,可以培养学生形象思维、想象力和创造力等思维能力;4、通过经典诵读,可以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 5、通过经典诵读活动的开展,结合学校书香校园建设,努力塑造学校文化氛围。 三、活动对象全体学生(一至六年级)四、诵读内容《课程标准》规定必背篇目50篇、《论语》、《诗经》、《三字经》、《弟子规》、古代散文名篇和现代诗歌散文名篇等。 (注:后面附有推荐篇目,各年级教师可以以此为基础,选择诵读内容向学生推荐,但应注意量的控制)五、实施建议全体教师要积

极参与和投入该活动的实施过程中,形成全校教师人人参与,个个想方设法,处处书声琅琅的良好诵读氛围。 各科教师都要自觉地在班主任老师的统一协调下,在各个规定的时间段里,有条不紊地组织、指导学生开展形式多样阅读活动。 阅读活动要在时间上给予确保:(1)每天安排20分钟进行诵读;(2)每周利用诵读课的时间进行赏析,并结合语文学科教学时间进行评点。 (3)注重校内向校外延伸,激励学生利用节假日开展多种形式的读书活动,不断地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开展优秀诗文朗诵会、诵读小小擂台赛、知识大考场、读书小能手的评选活动。 (4)充分发挥家长作用,督促学生诵读经典。 (5)语文老师可以共同进行诵读活动。 (6)布置家庭作业可以加入诵读内容。 学校也将与德育处、教导处共同组织开展阅读与积累展示活动,让读书活动真正成为学生的最爱。 六、具体安排第一阶段:宣传发动、确定篇目阶段。 根据《课程标准》的规定由教导处推荐、搜集整理部分经典中华古诗文,作为学校诵读的校本教程,准备每学期出两期。 第二阶段:诵读经典、训练强化阶段。 以班级为单位,广泛开展诵读活动,开展竞赛活动,保证每位学

小学古诗词诵读活动方案

小学古诗词诵读活动方案 一、指导思想 小学阶段是人生的黄金时期,是文化知识和道德品质初步形成的重要时期。中华古诗词历史源远流长,名篇佳作篇目繁多,美不胜收。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诗词教育活动,吟诵经典诗词及其名言佳句,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记忆力、想象力以及对语言的感悟力,挖掘学生发现美、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还可以增强学生的文化底蕴,陶冶情操,完善人格,提高人文素养。为了进一步落实新课程标准中关于弘扬民族文化精髓,加强学生民族文化底蕴的要求,开拓学生视野,培养良好的阅读和学习习惯。因此,经学校领导班子研究决定,本学期在全校1——6年级学生中间开展“古诗词诵读”活动,具体实施方案如下: 二、活动原则 1.面向全体的原则。活动要面向全体学生,坚持一个也不能少,坚持全过程参与,坚持在诵读诗文的过程中提高人文素质。 2.数量与质量统一原则。正确处理诵读与理解的关系,不能只单纯追求背诵数量,也不能把古诗文诵读变成学生新的负担,要让学生轻松的背,愉快的记,提高学习古诗文的质量。

3.速度与效率统一的原则。诗文诵读,要化整为零,要做到周清月结。 三、实施目标: 1、通过诵读古诗文,让学生感受中华古诗文的魅力,增进对中华优秀文化的了解,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中健康和向上的道德观和人生信念。 2、通过对大量经典古诗词的吟诵和记忆,锻炼并提高学生的记忆力,激活并发展学生的思维力。 3、培养小学生的注意力和记忆力。 4、营造浓厚的阅读氛围,提升学生语文水平,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素养。 5、通过天天诵读活动,培养学生持之以恒、百折不挠的意志和毅力。 四、时间安排 1、利用早读课的部分时间和课前两分钟等时间,采用教师范读、优生领读、学生齐读、学生自由诵背等多种形式,让学生坚持天天吟诵,班主任老师要做好安排。

市场监管系统行政处罚案件案卷装订规范

市场监管行政处罚案件案卷装订规范 规范的主要依据:《工商行政管理机关行政处罚程序规定》 一、封面 1、案件名称:当事人名称全称+违法行为表述+案; 2、行政处罚决定书文号:按下达的处罚决定书字号填写; 3、办案单位:填写办案机构名称全称; 4、归档时间:本案所有应该入卷材料齐全,装订完毕时间; 5、归档号:一般情况下,填写处罚决定书序号[或由作出处罚决定的工商局统一填写]。 二、正卷隔页 A4纸竖式居中“正卷”二字。 三、正卷材料 1、正卷目录表; 2、立案审批表; 3、行政处罚决定书[正稿]; 4、对当事人制发的其他法律文书:A、实施强制措施通知书[含财物清单]; B、询问通知书; C、解除行政强制措施通知书; D、先行处理物品通知书; E、分期缴纳罚款通知书; F、行政处罚听证告知书; G、行政处罚告知书; 5、送达回证:上述文书中,没有设置一体式送达回证的文书送达所填写的送达回证[送达处罚决定书、检验报告等]。 6、听证笔录; 7、证据材料:A、当事人或者其代理人询问笔录及其提供的与案情相关的陈述材料;B、当事人的主体资格证明材料[单位:企业法人营业执照、事业法人单位证书、前置审批证书,个人:公民身份证明、个体工商户营业执照等];C、证据复制(提取)单[涉案行为或物品相关的进货单、销售记录、台帐、财务记录、图片等];D证人证言材料[含证人身份材料];E鉴定结论[含抽样取证记录];F现场笔录和现场检查图片材料;G巡查笔录;H、责令改正通知书;I、催办通知书。[G、H、I作为证据则放于此] 8、财物处理单据:A、罚没款收据;B、物品处理记录[含销毁记录和图片]。 9、其他材料:A、涉嫌犯罪案件移送书;B、案件移送通知书;C、领取查封扣留财物收据;D、委托鉴定书;E、当事人提交的报告[分期缴纳罚款的报告、要求从轻处罚的报告等];F、案件回访表。 四、副卷隔页 A4纸竖式居中“副卷”二字。 五、副卷材料 1、副卷目录表; 2、案件来源登记表[有案源实时报告登记表的附后];

小学生古诗文诵读比赛方案

小学生古诗文诵读比 赛方案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小学生古诗文诵读比赛方案 一、指导思想: 中华古诗文历史源远流长,名篇佳作美不胜收,是民族文化的根基和典范,是人类对自然界和社会人生的一种特殊感悟和认知,是真、善、美的艺术结晶。千百年来,万口传诵,哺育了一代又一代人,成为祖国文化的命脉。让学生从小诵读古诗词,不仅能拓展他们的知识面,培养对文学的兴趣爱好,打下扎实的文学功底,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还能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陶冶他们的情操和审美情趣,全面提高整体素质。 二、实施目标: 1.建立古诗文诵读、古诗词吟诵教学模式,寻找更适合学生学习古诗文、古诗词的途径,并带动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和自学能力的培养。 2.通过对大量古诗文、古诗词的吟诵和记忆,锻炼并提高学生的记忆力,激活并发展学生的思维力。 三、具体实施 1.早读时间采用教师带读、学生齐读、优生领读、自由对读等多种形式,让学生吟诵。 2.各班每月抽出活动课,将本月所吟诵的古诗文全面复习,或在班级内举行古诗文吟诵表演。

3. 每天回家复习10分钟,和家长一起读,营造浓厚的家庭诵读氛围。 四、参赛对象:三年级全体学生。 五、参赛内容: 本学期规定的古诗及课外背诵的古诗。

一、各位领导、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下午好! (男1)金色的童年,阳光灿烂,童年时光我们亲近中华经典。(女1)金色的童年,如梦如幻,校园内外我们诵读中华经典。(男2)丝丝管弦,演不尽古风的流光溢彩 (女2)悠悠书声,诵不完古韵的悠扬铿锵 (男1)中华经典的铿锵音韵还在我们耳边回响。 (女1)中华经典的千古风韵还在我们心头荡漾。 (男2)诵读中华经典,让优秀的民族精神在我们血脉中流淌。(女2)诵读中华经典,让民族文化智慧支撑我们人格的脊梁。(男1)愿五千年文化瑰宝大放异彩, (女1)愿中华儿女豪情满怀,再谱新的乐章。 (女2)让我们读着诗唱起来; (男2)让我们唱着诗舞起来。 男1:接下来有请三年级同学为大家展示古诗文诵读 1、(女)床前的月光,窗外的雪。唐诗里有画,唐诗里有歌。唐诗像清泉,流进我心窝。请欣赏古诗《静夜思》《枫桥夜泊》 2、(男)江南好,风景旧曾谙。(女)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合)能不忆江南?下面请第一小组为我们背诵《忆江南》

小学古诗文诵读

1、江南 汉乐府 江南可采莲, 莲叶何田田。 鱼戏莲叶间。 鱼戏莲叶东, 鱼戏莲叶西。 鱼戏莲叶南, 鱼戏莲叶北。 2、敕(chì)勒(lè)歌北朝民歌 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qióng)庐,笼盖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3、咏鹅 (唐)骆宾王鹅,鹅,鹅, 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 红掌拨清波 4、风 (唐)李峤(qiáo) 解落三秋叶, 能开二月花。 过江千尺浪, 入竹万竿斜。 5、咏柳 (唐)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tāo)。 不知细叶谁裁(cái)出, 二月春风似剪刀。 6、凉州词 (唐)王之焕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 春风不度玉门关。 7、登鹳(guàn)雀楼 (唐)王之焕 白日依山尽, 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 更上一层楼。 8、春晓 (唐)孟浩(hào)然 春眠不觉晓, 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 花落知多少? 9、凉州词 (唐)王翰(hàn) 葡萄美酒夜光杯, 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 古来征战几人回? 10、出塞(sài) (唐)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 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 不教胡马度阴山! 11、芙(fú)蓉楼送辛 渐 (唐)王昌龄 寒雨连江夜入吴, 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 一片冰心在玉壶。 12、鹿柴(zhài) (唐)王维 空山不见人, 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 复照青苔上。 13、送元二使安西 (唐)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 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 14、九月九日忆山 东兄弟 (唐)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 遍插茱萸少一人。 15、静夜思 (唐)李白 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 16、古朗月行 (唐)李白 小时不识月, 呼作白玉盘。 又疑瑶台镜, 飞在青云端。 仙人垂两足, 桂树何团团。 白兔捣药成, 问言与谁餐。 蟾蜍蚀圆影, 大明夜已残。 羿昔落九乌, 天人清且安。 阴精此沦惑, 去去不足观。 忧来其如何, 凄怆摧心肝。 17、望庐山瀑布 (唐)李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 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银河落九天。 18、赠汪伦 (唐)李白 李白乘舟将欲行, 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 不及汪伦送我情。 19、黄鹤楼送孟浩 然之广陵 (唐)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 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 惟见长江天际流。 20独坐敬亭山 李白 众鸟高飞尽, 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 只有敬亭山。 21、望天门山 (唐)李白 天门中断楚江开, 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 孤帆一片日边来。 22、别董大 (唐)高适(shì) 千里黄云白日曛, 水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 天下谁人不识君? 23、绝句 (唐)杜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