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1年高考地理总复习 地球上的水

2011年高考地理总复习 地球上的水

2011年高考地理总复习 地球上的水
2011年高考地理总复习 地球上的水

2011年高考地理总复习自然界的水循环

第三章地球上的水

第1课时自然界的水循环

[来源:https://www.doczj.com/doc/5a3936555.html,]

题组一:河流的补给

1.(2009·广东文基)我国河流的枯水期一般出现在冬季,河水流量和水位变化都很小。该时期河流水量最稳定的补给来源是 ( B ) A.大气降水 B.地下水

C.湖泊水 D.高山冰川融水

解析冬季是我国河流枯水期,此时大气降水稀少,湖泊水很少,气温低,无高山冰川融水,只有地下水位高于河水水位,它非常稳定地补给河水。

题组二:河流流量过程线判读

(2009·广东广州测试)读“我国某地一河流流量与含沙量逐月分布图”,完成2~4题。

2.该河流春汛的主要补给是 ( B ) A.冰川融水 B.季节性积雪融水

C.雨水 D.地下水

3.该地区夏季降水的最主要类型是 ( B ) A.台风雨 B.快行冷锋的暴雨

C.地形雨 D.准静止锋的阴雨

4.该河流主要分布在 ( B ) A.东北地区 B.华北地区

C.江淮地区 D.华南地区

解析读图可知,该河流有两个汛期:春汛和夏汛。春汛的主要补给是季节性积雪融水,夏汛的主要补给是大气降水,降水的最主要类型是快行冷锋的暴雨。由于夏季河流的含沙量很大,可推知该河流域水土流失严重,因此该河流主要分布在华北地区。

题组三:水循环

5.(2010·江苏启东中学质检)读“某地地质剖面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从图中岩层形态看,M处的地质构造为向斜;该处地形形成的主要原因是向斜槽部受

挤压,岩石较坚实,不易被侵蚀,形成山岭。

(2)图中所示水循环类型为海陆间水循环,在该类水循环参与下,①处的岩浆岩可转化

为②处的沉积岩。

(3)假设图示地区位于我国东南沿海,则水循环水汽输送量最大的季节是夏季,理由是

夏季风带来丰沛水汽。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读图获取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第(1)题,从岩层形态看,M处岩层向下凹陷,为向斜。第(2)题,由图示知,该区域海洋水和陆地水之间不断发生转化,为海陆间循环,①处岩石为岩浆岩,在外力作用下可变成沉积岩。第(3)题,在我国东南沿海,由于夏季风使得向陆地输送的水汽量最大。

第2课时大规模的海水运动

题组一:洋流性质和影响

(2010·南京一调)下图是“世界某地区简图”,读图回答1~2题。

1.有关图中洋流的叙述,正确的是(双选) ( AD ) A.洋流向南流,是暖流

B.洋流向北流,是寒流

C.上升流形成大型渔场

D.该洋流具有增温增湿的作用

解析根据图中经纬度、海陆轮廓可以判断该区域为非洲的马达加斯加岛及其附近海域,图中所示洋流是厄加勒斯暖流,其向南流,对沿岸地区起到增温增湿作用。

2.图中P地区是水资源较丰富的地区,是因为这里(双选) ( BC ) A.有丰富的高山冰雪融水

B.降水丰富、水循环活跃

C.地处信风的迎风坡,多地形雨

D.夏季风来自海洋,带来暖湿气流

解析图中P地区位于马达加斯加岛的东侧,该地区有东南信风从海洋上带来的暖湿气流,受到山地的抬升作用,产生了大量的地形雨,形成了热带雨林气候。

题组二:洋流分布规律及影响

(2010·长沙市重点中学联考)读“某沿海地区洋流示意图”,回

答3~4题。

3.若甲洋流所处的纬度是30°,下列洋流中能与甲洋流构成完整洋流

系统的是 ( D )

①本格拉寒流②千岛寒流③秘鲁寒流④西风漂流⑤南赤道暖流⑥东澳大利亚

暖流⑦阿拉斯加暖流⑧巴西暖流⑨北太平洋暖流

A.甲②⑨① B.⑧①⑤甲[来源:学,科,网]

C.③甲⑦② D.⑥④甲⑤

解析读图可知,甲洋流位于大陆西岸,且纬度是30°,若位于北半球,根据洋流的流向判断,甲洋流为暖流,但北纬30°附近的暖流位于大陆的东岸,所以该洋流位于南半球,根据洋流的流向判断,甲洋流为寒流,能够与甲洋流形成完整的洋流系统的是⑥东澳大利亚暖流④西风漂流甲⑤南赤道暖流。

4.若图中的海洋是太平洋,当甲洋流远离海岸且沿岸的水温异常升高时,受其影响可能出现严重旱灾的地区是 ( C ) A.智利 B.美国 C.印度 D.英国

解析根据题中条件可以判断该洋流是秘鲁寒流,此现象是“厄尔尼诺”现象,当它远离海岸且沿岸的水温异常升高时,智利、美国的降水增多,所以不可能出现严重的旱灾,太平洋西岸的澳大利亚可能出现严重的旱灾,印度也可能受到影响。

题组三:洋流的分布规律及其影响

5.(2009·山东烟台)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2008年10月7日《重庆晚报》报道:今年7月以来,在巴西东北部接近赤道的几

个州的海滩上陆续出现了企鹅的身影,由于不适应气候,它们中的大多数非常虚弱。巴西环保组织立即对它们进行了抢救和保护,并计划分批将它们送回南极。

专家对企鹅出现在赤道附近的原因看法不一。有专家认为人类过度捕鱼,令企鹅不得不游向离岸更远的海域觅食,最终不敌强劲水流被带到热带;也有专家认为全球气温上升影响水流,更多的风暴令海洋风海流变大将它们冲得更远;还有专家认为企鹅本来要游

到南非附近的海域,但洋流把它们带到了巴西东北部海岸。

材料二南美洲简图

(1)写出洋流名称:①秘鲁寒流,②南赤道暖流,③巴西暖流。

(2)④处气候是热带沙漠气候,成因:受副热带高气压控制;沿岸秘鲁寒流降温减湿。

(3)若图中斜线部分是此次大量出现企鹅的海滩,有专家认为“企鹅本来要游到南非附

近的海域,但洋流把它们带到了巴西东北部海岸”,如果此判断成立,你认为是哪些洋流在此次企鹅大迁移中起了作用?

(4)此次救援活动中,巴西动用飞机将企鹅运到东南部的海滩,准备让企鹅乘洋流回到

南极洲的家乡,如果此次行动可行,你认为企鹅乘的洋流有哪些?

(5)有专家认为全球气温上升影响洋流,全球气温上升对①处洋流带来怎样的影响?会

使什么现象频繁发生?

解析第(1)题,根据所在位臵可判断①是秘鲁寒流,②是南赤道暖流,③是巴西暖流。第(2)题,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及秘鲁寒流影响,④处形成热带沙漠气候。第(3)题,根据洋流分布,企鹅由南非到图示巴西东北部沿海是顺本格拉寒流→南赤道暖流。

第(4)题,在东南部沿海有巴西暖流,企鹅可顺此洋流到达西风漂流再回到南极洲。

第(5)题,全球气温上升使高低纬之间温差减小,此地区东南信风减弱,使秘鲁沿岸上升补偿流减弱,秘鲁沿岸海区水温上升,厄尔尼诺现象多发。

答案(3)本格拉寒流、南赤道暖流。(4)巴西暖流和西风漂流。(5)秘鲁寒流是上升补偿流,全球气温上升使高低纬之间温差减小,赤道低气压带与副热带高气压带之间气压差减小,东南信风减弱,使秘鲁沿岸上升补偿流减弱。厄尔尼诺。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64分)

1.(2008·广东地理)相同状态下,最有利于地表水下渗的条件是 ( ) A.降水强度大,植被稀少 B.降水强度大,植被丰富

C.降水强度小,植被稀少 D.降水强度小,植被丰富

解析地表水的下渗与植被状况成正比,与降水强度成反比。降水强度小,植被好,利于地表水的下渗。

答案 D

(2009·北京文综)读表,回答第2题。

水温/℃14.7 16.4 17.4 18.4 19.1 19.7 20.3[

来源:

学科

网]

20.8

21.2

2.该海域沿岸 ( )

A.存在上升流,为热带雨林气候

B.有暖流经过,为热带草原气候

C.有寒流经过,为热带沙漠气候

D.盛行东南风,为热带季风气候

解析非洲西海岸19°S受副热带高压或来自大陆内部的信风带控制,常年降水稀少,为热带沙漠气候,从表中信息可知,该海域表层海水温度随着距离海岸距离的增加而升高,即沿岸表层水温明显偏低,为寒流。

答案 C

读“水循环示意图”,回答3~5题。

3.能正确反映陆地内循环的是 ( )

A.b→b→c→d B.a→b→c→d

C.a→a→c→e D.g→e→f→a

4.水循环对图示地区除提供水资源外,还直接提供的资源有 ( ) A.土壤 B.水能

C.潮汐 D.波浪[来源:学科网ZXXK]

5.若图示地区的纬度在40°~60°之间,其陆地上的降水主要为 ( )

①对流雨②地形雨③台风雨④锋面气旋雨

A.①② B.②③[来源:https://www.doczj.com/doc/5a3936555.html,]

C.①④ D.②④

解析第3题,内陆循环发生在陆地上,所以能正确表示陆地内循环的是g→b→c→d。

第4题,水循环能提供水能资源;土壤的形成与水循环没有直接关系;潮汐是天体引潮力作用形成的;波浪也不是水循环直接引起的。第5题,如果在40°~60°之间,为西风带控制,所以多锋面气旋雨;气流受到地形的阻挡,易形成地形雨。

答案 3.A 4.B 5.D

(2008·北京文综)构建模式图,探究地理基本原理、过程、成因及规律,是学习地理的方法之一。读下图,回答6~8题。

6.如果该图为大气环流模式,S线代表地球表面,则 ( ) A.E处气温比H处高

B.F处气压比G处低

C.气流②自西向东运动

D.E处的高度可达120千米

解析E与H相比,E处海拔高,因而气温低,故选项A错误;F与G相比,F海拔高,因

而气压低,故选项B正确;根据图中信息,选项C、D均无法作出判断。

答案 B

7.如果该图为海陆间水循环模式,S线代表地球表面,则 ( ) A.环节①参与地表淡水资源的补给

B.环节②是陆地自然带形成的基础

C.环节③使大洋表面海水的盐度降低

D.环节④的运动距离与下垫面无关

解析根据水循环模式图分析可知,G为陆地,H为海洋。因此图中①为陆地降水,参与了陆地淡水资源的补给;②为径流;③为海水蒸发,使大洋表面海水的盐度升高;④为水汽输送,运动的距离会受到山地等地形的影响。

答案 A

8.如果该图为世界洋流模式的南半球部分,S线代表纬线,则 ( ) A.洋流①对沿岸气候有降温、减湿作用

B.洋流②为西风漂流

C.洋流③对沿岸气候有增温、增湿作用

D.洋流④为赤道逆流

解析根据世界洋流分布模式分析可知,该图为南半球中低纬度的大洋环流,因此,洋流①为暖流,对沿岸气候有增温、增湿的作用;洋流②为西风漂流;洋流③为寒流,对沿岸气候有降温、减湿的作用;洋流④为南赤道暖流。

答案 B

读“某海域等深线和表层年平均等温线分布图”,完成9~10题。

[来源:学科网]

9.甲处海底地形是 ( ) A.大陆架 B.大陆坡

C.海岭 D.海盆

10.乙处洋流可能是 ( ) A.日本暖流 B.阿拉斯加暖流

C.巴西暖流 D.东澳大利亚暖流

解析本题组以两组等值线(等深线和等温线)为背景材料,考查海底地形和洋流的分布。第9题,根据等深线可知,甲处的坡度较大,深度增加较快,对应海底地形中的大陆坡。第10题,根据图中的等温线,不难判断出该海域位于北半球;再根据等温线的弯曲方向可知,乙处的水温高于同纬度地区,即乙处受暖流影响;最后根据该处的等深线分布规律可知,该海域位于大陆的东岸、大洋的西部;综合以上分析可知,乙处的洋流可能为日本暖流。

答案9.B 10.A

(2010·济南质检)埋藏在两个隔水层之间的地下水为承压水。承压水能够自由上升的海拔高度称为承压水位。承压水位相同的各点的连线称为等水压线。承压水含水层上部的隔水层底面海拔高度相同的各点的连线称为含水层顶板底面等高线。下图为“某区域承压水勘察站

等值线(单位:米)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11~12题。

11.勘察站点②处的承压水埋藏深度是 ( ) A.2米 B.8米

C.10米 D.12米

12.勘察站点①②③④四处可能出现自流泉的是 ( )

A.① B.② C.③ D.④

解析第11题,根据对材料中相关名词概念的理解,②处承压水的埋藏深度为图中②处

地形等高线数值减去②处含水层顶板底面等高线数值。故②处的承压水埋藏深度为94-82=12(米)。第12题,根据相关概念的理解,自流泉可能出现在承压水位高于当地地面海拔高度的点,即图中等水压线数值高于地形等高线数值的点。图中①处地形等高线数值小于90,而等水压线数值为90,可能有自流泉;②处地形等高线数值为94,而等水压线数值为92,不可能有自流泉;③处地形等高线数值为98,而等水压线数值为94,不可能有自流泉;④处地形等高线数值为98,而等水压线数值在94~96之间,不可能有自流泉。

答案11.D 12.A

(2010·南通调研)下图为“世界局部海区洋流分布模拟图”。读图完成13~14题。

13.有关中低纬海域洋流分布规律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呈顺时针方向流动,大洋东部为寒流

B.呈逆时针方向流动,大洋西部为暖流

C.呈反气旋型流动,大陆西岸为寒流

D.呈气旋型流动,大陆东岸为暖流

14.日本暖流 ( ) A.活跃了海陆间的水循环

B.减缓了海轮北上的航速

C.有利于北海渔场的形成

D.缩小了海洋污染的范围

解析第13题,据图可知,北半球中低纬度的洋流呈顺时针方向流动,南半球中低纬度的洋流呈逆时针方向流动,它们都与所在半球的反气旋运动方向一致,且大陆的东岸都为暖流,西岸都为寒流。第14题,日本暖流对沿岸地区气候起增温、增湿的作用,增加了沿岸地区的降水量,活跃了海陆间的水循环。该洋流向北流,会加快海轮北上的速度;在它与千岛寒流的交汇处,形成了北海道渔场;该洋流会将污染物带至其他海域,从而扩大了海洋污染物的污染范围。

答案13.C 14.A

(2009·南京期末调研)下图为“理想大陆周围洋流分布的模式图”,读图回答15~16题。

15.反映“中低纬度海区顺时针方向流动”规律的洋流有(双选) ( ) A.③ B.④ C.⑤ D.⑥

16.有关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正确的说法有(双选) ( ) A.在高低纬度海区之间进行热量的传递与交换

B.在寒暖流交汇的海区,如①③交汇区形成重要渔场

C.厄尔尼诺现象是⑥势力增强的结果

D.同纬度地区,冬季①沿岸气温高于②

解析第15题,依题意,中低纬度为以南北回归线为中心的洋流,其在北半球为顺时针,在南半球为逆时针。事实上此题可以直接根据图中洋流方向得出答案。第16题,大洋环流在不同纬度之间的流动,实现了热量的交换与传递,其中洋流①为暖流,对沿岸有增温增湿作用;②为寒流,对沿岸有降温减湿作用,因此AD正确;而B项中,洋流

①③不是交汇,而是背向流动;C项中,厄尔尼诺现象应该是赤道逆流势力增强,使得

东南太平洋海区水温异常升高,图中⑥洋流可以类似于巴西暖流或东澳大利亚暖流,与厄尔尼诺现象不一定能建立关联性。

答案15.AB 16.AD

二、综合题(共36分)

17.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18分)

材料一墨累河位于澳大利亚内陆,乘船可欣赏到拥有上百万年历史的峡谷、悬崖、宝蓝色礁湖和一望无垠的红树林,曾一度成为世界重要游轮度假线路。但近年来由于干旱持续发生,墨累河水量不断减少,河流水位急剧下降,其又成为“最受伤的大河”之一。

材料二

(1)据材料一分析,可采取什么措施解决水源紧张问题?

(2)墨累河日渐枯萎的原因与材料二图中(填序号)环节有关。图示水循环类型属

于。

(3)据材料一图分析墨累河水源中缺少补给,为什么?

(4)材料二图中水循环各环节中,最容易受人类影响的是(填序号),人类的哪些

活动会使⑤减少?

解析本题以澳大利亚墨累河水量减少为背景材料,综合考查水圈和水循环的相应知识。第(1)题,墨累河位于大分水岭西侧,是背风坡,而大分水岭东坡为东南信风迎风坡,降水多,可采取东水西调措施解决水源紧张问题。第(2)题,墨累河日渐枯萎是由于大旱天气,从根本原因上说,是海洋水汽输送不够,读图可知②应为水汽输送,图中水循环为海陆间循环。第(3)题,澳大利亚由于纬度低,又没有高山,故没有冰川积雪,所以,墨累河缺少冰雪融水补给。第(4)题,水循环各环节中,最易受人类影响的是地表径流。⑤是地下径流,破坏植被、城市化带来的地面硬化等都会导致下渗减少,地下径流减少。

答案(1)从大分水岭东坡调水到西坡。

(2)②海陆间循环

(3)冰雪融水澳大利亚纬度低,又无高山。

(4)④破坏植被、城市化等。

18.(2009·菏泽质检)读“2月份大洋表面海水等温线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18分)

(1)图中①代表的是下列渔场中的 ( )

A.北海渔场 B.秘鲁渔场

C.北海道渔场 D.纽芬兰渔场

(2)图中A处海区等温线比B处海区等温线稠密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与大洋西岸等温线相比,大洋东岸等温线在甲处海域向________(南、北)方向凸出,

在乙处海域向________(南、北)凸出,主要是甲处受________(洋流名称)的影响,乙处

受________(洋流名称)的影响。

(4)试分析甲处洋流对沿岸气候的影响。

解析图中A位于拉布拉多寒流与墨西哥湾暖流交汇处,海水扰动强烈,营养盐类丰富,形成纽芬兰渔场。寒暖流交汇处,南北温差大,因此等温线密集。读图可知,甲处等温线向南凸出,为加那利寒流,寒流降温减湿,对沿岸荒漠的形成起一定作用;乙处等温线向北凸出,为北大西洋暖流,暖流增温增湿,对西欧温带海洋性气候的形成起很大作用。

答案(1)D

(2)A处海区为拉布拉多寒流与墨西哥湾暖流交汇处,海水温度南北差异大

(3)南北加那利寒流北大西洋暖流

(4)加那利寒流降温减湿,对沿岸荒漠的形成起了一定的作用。

第3课时水资源的合理利用

题组一:水资源的衡量标准和影响因素

淡水资源日益紧张,如果考虑现有的经济、技术能力,扣除无法取用的冰川和高山顶上的冰雪储量,理论上可以开发利用的淡水不到地球总水量的1%,由此可见,尽管地球上的水是取之不尽的,但适合饮用的淡水资源则是十分有限的。回答1~3题。

1.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水资源丰歉程度的主要指标是 ( A ) A.多年平均径流总量 B.多年平均降水总量

C.多年平均蒸发量 D.多年降水量与径流量之和

解析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水资源丰歉程度的主要指标是多年平均径流总量。

2.目前人类比较容易利用的淡水资源是 ( D )

①江河水②湖泊淡水③冰川④浅层地下淡水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解析冰川水主要存在于高山上部或极地地区,不易利用。

3.赤道附近的岛国新加坡年降水量达2 000 mm以上,但严重缺水,主要原因是 ( D ) A.用水量大 B.年径流量小

C.污染严重 D.河流流程短

解析新加坡降水丰沛,但河流流程短,所以水资源严重不足。

题组二:水资源分布和利用

分析我国长江流域以南、以北地区水资源、耕地资源数据表,回答4~5题。

占全国的百分比长江流域及以南地区长江流域以北地区

水资源80% 14.7%

耕地资源35.2% 59.2%

4.从表中数据看,我国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之一是 ( C )

A.水资源南多北少

B.耕地资源北多南少

C.水资源和耕地资源空间分布不匹配

D.水资源和耕地资源空间分布不均

解析由表格中数据可看出,水资源分布具有南多北少的特征,耕地资源则是南少北多,二者的空间分布不匹配。

5.珠江三角洲虽处长江流域以南地区,但存在严重的水资源短缺的现象,主要原因是( D )

①人口、城市集中,工业发达,需水量大②季风气候区,降水量不足③污染浪费严

重④沙质土壤,水分渗漏严重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①③

解析珠江三角洲地区人口、城市集中,工业发达,需水量大,排放废弃物多,污染严重,导致该地水资源供应紧张(水质型缺水)。

题组三:水资源开发及利用

6.(2010·辽宁抚顺模拟)随着人口的增加和工农业的发展,水资源在很多地区都日益紧缺。

下图是“我国各省级行政区人均水资源分布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来源:学|科|网Z|X|X|K]

(1)根据上图分析,我国人均水资源最为缺乏的地形区是华北平原,分析这一地区水资

源短缺的原因。

(2)宁夏回族自治区是我国人均水资源非常缺乏的地区,但区内的宁夏平原有“塞上江[来源:https://www.doczj.com/doc/5a3936555.html,]

南”的美称,试分析其农业生产的主要区位条件,以及由此带来的环境问题。

(3)根据上图分析,我国人均水资源最为丰富的地形区是青藏高原,这一地区除了水能

资源外,还有哪些能源比较丰富?并分析这些能源丰富的原因。

(4)分析四川省水资源状况及其对工农业生产的影响。

解析本题考查水资源的空间分布特点及读图分析能力。第(1)题,华北平原是我国水资源最为紧缺的地区之一,造成这一问题的原因可从本地水资源状况、人口与经济状况

及人类活动对水资源的影响进行分析。第(2)题,考查在气候相对干旱地区水资源利用不当易造成的问题。第(3)题,青藏高原是我国资源比较丰富的地区,有地热能、太阳能、水能等能源资源。第(4)题,四川省的水资源状况可从农业(灌溉水源)、工业(能源) 分析。

答案(1)①降水季节分配不均,集中在夏秋季,造成冬春的干旱;②降水年际变化

大;③人口密集,工农业发达,用水量大;④对水资源的污染、浪费比较严重。

(2)主要的区位条件有:①黄河提供便利的灌溉水源;②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由于

大量引黄河水灌溉,易造成当地土壤次生盐碱化和黄河下游断流等环境问题。

(3)地热能和太阳能。水能:河流众多且地势落差大;地热能:地处板块的消亡边界,

地壳运动活跃;太阳能:纬度较低,海拔高,空气稀薄,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小。

(4)四川省水能资源较为丰富,四川省利用水利枢纽(如都江堰)和水利发电站(如二滩电

站)为农业生产提供丰富的灌溉水源,为工业生产提供充足的能源。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64分)

(2010·启东质检)读“非洲某区域图”,回答1~3题。

1.E处为纳米布沙漠,它沿非洲西南大西洋海岸延伸2 100千米,该沙漠最宽处达160千米,而最窄处只有10千米,其沿海岸线延伸受到 ( ) A.暖流影响 B.海陆分布影响

C.大气环流影响 D.寒流影响

2.F处自然带在此处分布的最高纬度低于35°,其主要的影响因素是 ( ) A.海陆分布 B.降水

C.地形 D.洋流

3.M处为世界重要的渔场,其成因是 ( ) A.温带海区 B.寒暖流交汇

C.上升流的影响 D.河流的注入

解析第1题,E处沿岸有本格拉寒流经过,对当地气候具有降温减湿的作用,对沿岸[来源:Z#xx#https://www.doczj.com/doc/5a3936555.html,]

沙漠的形成有一定的影响。第2题,F处自然带是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该自然带分布的纬度范围是南北纬30°~40°的大陆西岸,而此处分布的最高纬度低于35°的原因是陆地的缺失,选项A正确。第3题,M处为热带海区,没有大的河流注入,选项A、D错误。该海区只有寒流经过,形成上升流,为渔场的形成提供了条件。

答案 1.D 2.A 3.C

(2010·丽水调研一)下图表示世界某区域。据图回答4~6题。

4.图中甲海域表层洋流属于 ( ) A.风海流 B.密度流

C.垂直补偿流 D.水平补偿流

5.图中乙地区气候有别于该大陆同纬度西部的主要原因是 ( ) A.太阳辐射 B.大气环流

C.地形 D.洋流

6.图中丙海域海上航行安全性极差,其根源是陆上经济落后,主要是因为 ( ) A.海上渔业资源贫乏

B.沿海为荒漠景观,经济难以发展

C.沿海水稻种植业水平低

D.沿海种植园经济水平低

解析第4题,甲海域为沟通红海和印度洋的曼德海峡,红海盐度高、密度大,因而与印度洋之间形成明显的密度流,表层海水由印度洋流向红海,故答案为B。第5题,乙地区虽位于赤道附近,但因地形为东非高原,受地形影响形成了与其西部明显不同的热带疏林草原气候。第6题,索马里附近地区是非洲经济相当贫困落后的地区,该地沙漠广布,恶劣的环境制约了当地经济的发展。

答案 4.B 5.C 6.B

(2009·许昌联考)下图是“以极点为中心的半球图”,箭头表示洋流的分布位臵及流向,读图回答7~8题。

7.a、b、c、d、e表示的洋流中,既属于补偿流,又属于寒流的是 ( ) A.a和e B.c和d

C.d和e D.b和c

8.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M点到N点的方向与F点到E点的方向正好相反

B.M点到N点的方向与F点到E点的方向相同

C.从F点到E点的方向是先向西北后向东南

D.从M点到N点的方向是向西北

解析第7题,由地球自转方向可知图示区域位于南半球,又由180°经线可知a为秘鲁寒

流,b为南赤道暖流,c为东澳大利亚暖流,d为西风漂流,e为西澳大利亚寒流,所以既[来源:Z_xx_https://www.doczj.com/doc/5a3936555.html,]

属于补偿流、又属于寒流的是a和e。第8题,从M点到N点的方向是向西北方向,从F 点

到E点的方向是向西南方向。

答案7.A 8.D

(2010·江苏样题)读下图,完成9~10题。

9.该河段水位季节变化最大的年份是 ( ) A.1970年 B.1980年

C.1990年 D.2000年

10.2000年较1990年水位变化减小,其原因最有可能是流域内 ( ) A.年降水量增大 B.上游围湖造田

C.植被覆盖增加 D.水土流失加剧

解析第9题,根据该河段水位变化示意图,从某一年洪水期水位和枯水期水位差的大小变化来判断该河段水位季节变化的情况,由此可以得出1990年水位季节变化最大。第10题,由于植被具有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的生态功能,植被覆盖率的提高将使河流水位季节变化减小。

答案9.C 10.C

(2009·福建毕业质检)读“中国东部沿海12个省(市、区)耕地、水资源比重对比图”,完成11~12题。

11.影响东部沿海各省(市、区)水土配合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 A.降水量、地形 B.气温、降水量

C.耕地类型、耕作制度 D.地形、土壤

12.我国北方东部沿海省(市、区)农业缺水更严重的主要原因是 ( ) A.水田种植,耗水量大

B.降水季节分配不均,冬季农业用水需求量大

C.蒸发量大,复种指数高

D.径流总量小,耕地多

解析第11题,各省区水土配合差异主要与气候(降水)和地形有关。第12题,我国北方

地区平原广阔,但雨季开始晚,结束较早,总降水量偏少,地面径流总量小。

答案11.A 12.D

(2009·重庆文综)下图是“我国某盆地的局部地形剖面示意图”。读图回答13~14题。

13.最适合形成天然绿洲的地带是 ( ) A.① B.② C.③ D.④

14.该区域河流水文特征是 ( ) A.夏季流量小 B.补给以降水为主

C.水量向下游增大 D.径流年际变化小

解析根据图中信息可知,该盆地为我国的一个内陆盆地。第13题,天然绿洲应形成于山麓冲积扇上,且土壤肥沃(土壤颗粒较小),故③处最合适。第14题,内流河主要靠高山冰雪融水补给,夏季流量最大,越往下游流量越小;季节变化大,年际变化小。

答案13.C 14.D

下图是“某地地下水水位(虚线)和地面沉降(实线)的变化图”。读图完成15~16题。

15.对该地地下水水位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该地地下水水位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持续下降

B.从水位变化看,虚线代表的是承压水水位

C.该地地下水水位变化和地面沉降始终呈正相关

D.该地地下水水位下降主要与该地地表水缺乏有关

解析该地地下水水位在20世纪90年代后期地下水位有上升趋势,A错;在20世纪90年

代后期,地下水水位变化与地面沉降不呈正相关,所以C错;该地地下水水位最初埋藏深度只有几米深,之后地面在下沉,地下水水位虽然降低,但与地面之间的距离并不太远,即埋藏深度较浅,因此该地地下水水位下降应该是由于地表水缺乏,过度开采地下

水导致,地下水可能为潜水。

答案 D

16.当地面沉降超过100毫米时,这时的地下水水位称为警戒水位。该地警戒水位和出现的时间大概是 ( ) A.20米;1983年 B.30米;1985年

C.40米;1989年 D.20米;1990年

解析此题首先要从地面沉降100毫米处引直线,找到与地面沉降线相交的A点,然后从A点出发,作垂线与横坐标年份相交找到对应的年份为1989年,与地下水水位线相交于一点B,从B点再向左引直线,找到此时地下水水位深度为40米。如下图所示:

答案 C

二、综合题(共36分)

17.(2010·江苏泗洪中学)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20分)

材料一2008年1月13日至2月8日,我国南方地区连续出现低温、雨雪、冰冻天气——属建国以来所罕见,具有范围广、强度大、持续时间长、灾害重等特点。此次天气过程与特定的大气环流形势和拉尼娜现象(指赤道附近东太平洋表面海水大规模持续异常偏冷的现象)有关。

材料二

(1)造成图甲所示海区表层洋流形成的动力来自_ _。

(2)标出图甲中底层洋流的运动方向。

(3)正常年份在图甲所示海区上空形成一个热力环流,请在图中标出。

(4)简述在上题所述热力环流影响下,大洋东、西两岸天气状况。

(5)图乙中赤道附近标注-2.5℃,其含义是。

(6)与正常年份相比,此时图乙海区上空形成的热力环流有何变化?对东、西两岸天气

状况带来怎样的影响?

(7)结合材料一,说明我国此次灾害性天气发生的原因。

解析考查洋流的分布、成因及对天气、气候的影响。读材料一须明确南方持续低温、雨雪、冰冻天气需两个条件:①冬季风势力强;②充足的水汽。此外还要了解拉尼娜现象发生的实质。读图甲,要明确表层洋流是信风造成的,其结果是使大洋西部形成一个水温较高的“暖水池”,大洋东部形成一个水温较低的“冷水池”,从而形成高低气压差,进一步形成热力环流,热力环流的强弱变化影响东西两岸的天气,甚至全球气候。

读图乙,应明确此时大洋西部水温偏高,东部水温偏低,出现拉尼娜现象。西部水温偏高,使影响我国的冬季风加强,并给我国带来大量水汽,这是形成低温、雨雪、冰冻天气的两个主要原因。

答案(1)信风

(2)略(注意是上升补偿流)

(3)

(4)大洋东部水温低,气压高,盛行下沉气流,天气干燥晴朗。大洋西部水温高,气压

低,盛行上升气流,多阴雨天气。

(5)本海区水温比常年平均水温偏低2.5℃。

(6)热力环流势力加强,使大洋东岸更加干旱,大洋西岸降水偏多,易发生洪涝灾害。

(7)①冷空气频繁南下;②暖湿空气带来大量水汽,二者相遇形成锋面降水。

18.2008年10月9日至12日在北京举行的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强调,巩固和加强农业基础地

位,始终把解决好十几亿人口吃饭问题作为治国安邦的头等大事。但是我国农业生产面临着种种困境,图甲为“我国东部地区春季、夏季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百分比等值线分布图”,图乙为“某年我国北方地区水资源、土地、人口及耕地占全国总量百分比

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6分)

(1)春季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百分比最大的地形区是,分析造成该现象的主要原因。

(2)我国水资源空间分布的特点是,试用水循环的观点解释说明。

(3)A地降水的季节分配特点对当地农业生产的不利影响有哪些?

(4)图乙中人地矛盾突出的是地区,并说出判断的理由。

解析第(1)题,此地春季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的百分比大,可以从锋面雨带推移和地形两个角度来考虑。第(2)题,降水量大,水循环活跃的地区水资源丰富;降水量小,水循环不活跃的地区水资源缺乏。第(3)题,降水对农业的不利影响主要是旱、涝两个方面。第(4)题,人地矛盾主要表现为人口与水、耕地之间的矛盾。

答案(1)东南丘陵春季我国雨带推移到此地,降水丰沛;东南季风受到地形阻挡,形成了地形雨。

(2)南方多,北方少;东部多,西部少

原因:我国南方和东部地区受夏季风影响大,降水量丰富,水循环活跃,水资源丰富;西部和北方相反。

(3)春旱、夏涝。

(4)黄淮海人均耕地占有量少;人均水资源拥有量少。

2011年高考文综全国卷地理试题答案及解析

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新课标全国卷) 文科综合能力测试 日本某汽车公司在中国建有多个整车生产厂和零件生产厂。2011年3月11日东日本大地震及随后的海啸、核辐射灾难,使该公司在灾区的工厂停产。受其影响,该公司在中国的整车生产厂也被迫减产。据此完成1~2题。 1.该公司在中国建零部件生产厂,主要目的是 A.避免自然灾害对本土汽车生产的影响 B.为其中国整车厂配套,降低整车生产成本 C.利用中国廉价劳动力,为其日本整车厂服务 D.建立其全球整车生产的零部件工业基地 2.中国整车生产厂被迫减产是由于该公司在灾区有 A.研发中心B.一般零部件厂C.核心零部件厂D.整车厂 【解析】1、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程,跨国公司的工业布局也在全球范围内寻找生产的最优区位,作为汽车生产,我国具有广阔而又极具潜力的市场以及廉价的劳动力,因而能降低其生产成本,但主要是为中国的合资整车厂而不是日本本土的服务。2、在产业转移时,技术最核心或附加值最高的环节一般是不会转出的,所以放在本土的应该为最重要的核心零部件厂,如发动机等。 【答案】1.B 2.C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通过大量技术投入和大规模专业化生产,成为世界最大的大豆生产国和出口国。巴西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种植大豆,在积极培育优良品种的同时,鼓励农民组建农场联合体,实现了大豆的规模化生产与经营。目前,巴西的大豆产量、出口量仅次于美国。中国曾是世界最大的大豆生产国和出口国,近些年大豆的质量下降(品种退化,出油率低),生产成本较高,成为世界最大的大豆进口国。据此完成3~5题。 3.巴西大豆总产量增加的潜力大于美国,主要是因为巴西 A.技术力量较雄厚B.气候条件较优越 C.可开垦的土地资源较丰富D.劳动力较充足 4.在国际市场上,巴西大豆价格低于美国的主要原因是巴西 A.专业化水平较高B.科技投入较大 C.劳动生产率较高D.劳动力价格较低 5.中国要提高大豆质量需 A.加大科技投入B.扩大种植面积 C.增加劳动力投入D.加大化肥使用量 【解析】3、相对于美国而言,巴西还有较大比例的内陆耕地资源待开垦,所以其总产量增加的潜力大于美国,技术力量美国更优,大豆对水热的要求并不高,所以气候条件不是主因,而材料中强调的是技术与管理,不是劳动力数量。4、在四个答案中,对比美国和巴西,很容易排除ABC,只有D选项符合两者对比后巴西的优势。5、中国与巴西同属发展中国家,根据材料可知A选项正确 【答案】3.C 4.D 5.A 读图1,完成6~8题。

地球上的水知识点归纳

第三单元地球上的水 [知识点归纳](带★为强化记忆内容) 1、水圈的特点:★连续但不规则的圈层。在水的三态中,气态水数量最少但分布最广,液态水数量最大。固态水仅在高纬、高山或特殊条件下才能存在。淡水的主体是★冰川水。 2、从运动更新的角度看,陆地上的各种水体之间具有水源相互补给的关系。河流的补给往往是多种水源补给,不同地区的河流水源补给形式不同,同一地区的河流,水源补给在不同季节也有明显差异,表解如下:★★★

(并不是所有河流河段都与地下水互补,如黄河下游河床高于地下水位,为地上河,地下水无法补给河水,所以是河水经常补给地下水。) 3、水循环是自然界的水在水圈、大气圈、岩石圈、生物圈四大圈层中通过各个环节连续运动的过程。 4、自然界的水循环时刻都在全球范围内进行着。它发生的领域有:海洋与陆地之间(简称 海陆间循环,使陆地水 ...不断得到补充,水资源得以再生,是最重要的循环,又称为大循环),陆地与陆地上空之间(简称陆地内循环,数量少,但对干旱地区非常重要),海洋与海洋 上空之间(简称海上内循环,携带水量 ..最大 ..的水循环,对于全球的热量输送有着重要意义)。 5、★水循环的环节(结合P55图3.3) 海陆间循环:蒸发、水汽输送、降水、地表径流、下渗、地下径流,人类主要影响的环节径流输送;陆地内循环:植物蒸腾、蒸发、降水;海上内循环:蒸发、降水 6、水循环的意义:①使地球上的各种水体处于不断更新状态,维持了全球水的动态平衡; ②水循环是地球上最活跃的物质迁移和能量交换过程之一,缓解了不同纬度热量收支不平衡的矛盾;③水循环是自然界最富动力作用的循环运动,不断塑造地表形态。 7、海洋中的海水,常年比较稳定地沿着一定方向做大规模的流动,叫做洋流。 8、★洋流按性质可以划分为暖流和寒流两种类型,从水温高的海区流向水温低的海区的

2011年高考文综(全国卷2)地理部分及答案

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文科综合能力测试 第I卷 3.第I卷共11小题,每小题4分,共44分。在媒体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 一项是复合题目要求的。 读下图,完成1~2题。 1.组成该山体岩石的矿物直接来自 A.地表B.地壳上部 C. 地壳下部D.地幔 2. 在岩石圈物质循环过程中,该山体岩石在地球表层可转换成 A.喷出岩B.侵入岩 C.沉积岩D.变质岩 芝加哥是美国五大湖区最大的城市,其位置见下图。1848年修通联系密西西比河水系和五大湖的运河,随后兴建铁路并形成以芝加哥为中心的放射状铁路网。这段时期,芝加哥工业主要有农产品加工、农具、交通工具等生产部门。1890年,芝加哥人口达到100万。20世界上半叶,芝加哥发展以钢铁为主导的重工业,并成为20世界美国最大的钢铁工业基地。据此完成3~5题。 3.1848年后,芝加哥成为美国中西部农产品集散中心的主导区位条件是

A.濒临五大湖B.位于美国中西部的中心位置 C.位于密西西比河航运的上游起点D.位于密西西比河与五大湖的转运地点4.20世纪之前,芝加哥的工业活动主要联系 A.芝加哥周边农村地区B.五大湖沿岸各城市 C.美国东北部工业区D.美国本土 5.芝加哥发展钢铁工业最有利的条件是 A.良好的工业基础B.便捷的交通运输 C.充足的劳动力D.丰富的原料和燃料 到2010年底,我国投入运营的高速铁路约7500千米,图3显示我国某段高速铁路景观。据此完成6~8题。 6.为了保持列车高速运行,高速铁路选线时首要考虑的自然因素是 A.地形B.地质 C.气候D.水文 7.在平原地区,建筑高速铁路时多采用高架的方式。主要是为了 A.减少噪音扰民B.较少占用耕地 C.缩短运营里程D.保护野生动物 8.我国高速铁路网建成后,下列区段中,民航客运业受冲击最大的是A.武汉-----广州B.杭州----上海 C.成都----上海D.兰州----北京 一般情况下,空气的密度与气温、空气中的水汽含量呈负相关。下图示意北半球中纬某区域的地形和8时气温状况剖面,高空自西向东的气流速度约20千米/时。据此完成9~11题。 9.此时甲乙丙三地的大气垂直状况相比较

高考全国卷1文综地理试题_解析版汇编

2015年高考全国卷1文综地理试题_解析版

一、选择题:本题共11小题,每小题4分,共4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雨水花园是一种模仿自然界雨水汇集、渗漏而建设的浅凹绿地,主要用于汇聚并吸收来自屋顶或地面的雨水,并通过植物及各填充层的综合作用使渗漏的雨水得到净化。净化后的雨水不仅可以补给地下水,也可以作为城市景观用水、厕所用水等。图1示意雨水花园结构。据此完成1-3题。 1.铺设树皮覆盖层的主要目的是: A.为植物提供养分 B.控制雨水渗漏速度 C.吸附雨水污染物 D.保持土壤水分 2. 对下渗雨水净化起主要作用的填充层是 A. 树皮覆盖层和种植土层 B. 种植土层和砂层 C. 砂层和砾石层 D. 树皮覆盖层和砾石层 3. 雨水花园的核心功能是 A. 提供园林观赏景观 B. 保护生物多样性性 C. 控制雨洪和利用雨水 D. 调节局地小气候 1、D 2、B 3、C 【解析】

试题分析: 1、通过简图可发现该模式的底部为砂层和砾石层,铺设此层利于让经过上层土层处理的雨水下渗,并把渗下的雨水导出流走。故该雨水花园地下部分含水量变化很大,为保证地表植物生长,必须保持土壤合适的水分条件,覆盖树皮可达到此目的。 2、雨水下渗后种植土层和砂层可对雨水直到过滤作用,达到在一定程度上净化雨水的作用。B正确。 3、雨水花园的核心功能是增加雨水的下渗量并回收利用雨水,同时因减小了地表径流,可有效起到降低暴雨后城市内涝的频率和程度。故C正确。 考点:水循环 甘德国际机场(图2)曾是世界上最繁忙的航空枢纽之一,当时几乎所有横跨北大西洋的航班都要经停该机场补充燃料.如今,横跨北大西洋的航班不再需要经停此地.据此完成4~6题. 4. 导致甘德国际机场成为世界上最繁忙机场的主要因素是 A. 位置 B. 经济 C. 地形 D. 人口 5. 甘德国际机场失去国际航空枢纽地位的主要原因是 A. 地区经济发展缓慢 B. 横跨北大西洋航班减少 C. 飞机飞行成本降低 D. 飞机制造技术进步 6. 一架从甘德机场起飞的飞机以650千米/小时的速度飞行,1小时候后该飞机的纬度位置可能为 A. 66.5°N B. 60°N C. 53°N D. 40°N 4、A 5、D 6、C

高考地理模拟试题精编

高考地理模拟试题精编 (考试用时:45分钟试卷满分:100分) 第Ⅰ卷(选择题共44分) 本卷共11小题,每小题4分,共4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就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野生黑枸杞主要出产于青海柴达木盆地,生长在海拔2 800~3 000米的盆地沙漠地带。经测定,野生黑枸杞含有17种氨基酸。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青海柴达木盆地野生黑枸杞品质较高的主要自然原因就是野生黑枸杞主要生长区() A、昼夜温差大 B、水源丰富 C、人类活动少 D、黑土广布 2、观测野生黑枸杞的生长状况,需借助的地理信息技术就是() A、遥感 B、全球定位系统 C、地理信息系统 D、数字地球 3、若在青海柴达木盆地大规模种植黑枸杞,可能带来的生态环境问题就是() A、水土流失严重 B、生物多样性增多 C、酸雨频发 D、土壤盐碱化加剧 【解析】考查农业区位因素,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区域环境问题。 1、野生黑枸杞主要生长在盆地沙漠地带,而沙漠地带降水较少,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利于营养物质的积累,故野生黑枸杞品质较高。故选A。 2、根据植物的光谱反射特性,遥感可以对植物不同时期的生长状况进行观测,A正确;全球定位系统主要应用于导航与定位;地理信息系统主要应用于分析与处理数据;数字地球就是指数字化的地球,BCD错误。故选A。 3、青海柴达木盆地气候干旱,降水较少,若大规模种植黑枸杞,需要大量引水灌溉,有可能加剧当地土壤盐碱化问题,D正确;青海柴达木盆地降水少,流水作用弱,因此水土流失不严重,A错误;大规模种植黑枸杞,会破坏当地的生态环境,有可能使生物多样性减少,B错误;大规模种植黑枸杞与酸雨的发生关系不大,C错误。故选D。【答案】1、A 2、A 3、D 下图就是世界某区域图,西北风为甲港的主导风向。读图回答下列各 题。 4、下列关于图示区域自然地理特征的说法,正确的就是()

2011年高考地理试题及答案解析全国一卷

2011年高考地理试题及答案解析(全国卷新课标卷) 日本某汽车公司在中国建有多个整车生产厂和零部件生产厂。2011年3月11日的日本大地震及随后的海啸、核辐射灾害,使该公司在灾区的工厂停产。受其影响,该公司在中国的整车生产厂也被迫减产。据此完成1~2题。 1.该公司在中国建零部件生产厂,主要目的是 A.避免自然灾害对本土汽车生产的影响 B.为其中国整车厂配套,降低整车生产成本C.利用中国廉价劳动力,为其日本整车厂服务 D.建立其全球整车生产的零部件供应基地2.中国整车生产厂被迫减产是由于该公司在灾区有 A.研发中心B.一般零部件厂C.核心零部件厂D.整车厂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美国通过大量技术投入和大规模专业化生产,成为世界最大的大豆生产国和出口国。巴西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种植大豆,在积极培育优良品种的同时,鼓励农民组建农场联合体,实现了大豆的规模化生产与经营。目前,巴西的大豆产量、出口量仅次于美国。中国曾是世界最大的大豆生产国和出口国,近些年大豆的质量下降(品种退化,出油率低),生产成本较高,成为世界最大的大豆进口国。据此完成3~5题。 3.巴西大豆总产量增加的潜力大于美国,主要是因为巴西 A.技术力量较雄厚B.气候条件较优越 C.可开垦的土地资源较丰富D.劳动力较充足 4.在国际市场上,巴西大豆价格低于美国的主要原因是巴西 A.专业化水平较高B.科技投入较大C.劳动生产率较高D.劳动力价格较低5.中国要提高大豆质量亟需 A.加大科技投入B.扩大种植面积C.增加劳动力投入D.加大化肥使用量 读图1,完成6~8题。 6.图示区域内最大高差可能为 A.50m B.55m C.60m D.65m 7.图中①②③④附近河水流速最快的是 A.①B.②C.③D.④ 8.在图示区域内拟建一座小型水库,设计坝高约13 m。若仅考虑地形因素,最适宜建坝处的坝顶长度约 A.15m B.40m C.90m D.65m 图2显示青藏铁路从拉萨向北上坡段某处的景观。其中T是为保护铁路而建的工程设施。据此完成9~ll题。

高中地理:地球上的水知识点总结

第一节:第1课时自然界的水体和河流专题 一、相互联系的水体 (一)水的存在形式及分布 1.气态水:数量最少,分布最广。 2.固态水:分布高纬、高山和特殊条件存在。 3.液态水:数量最多,分布次之。 (二)地球上的水体:海洋水、陆地水、大汽水,其中海洋水最主要,占全球的水量的96.53%。 (三)陆地上的水体:河流水、湖泊水、沼泽水、土壤水、地下水、冰川水、生物水。冰川水为主体。 (四)人类利用的主要淡水资源:河流水、淡水湖泊水、浅层地下水。 二、陆地水体的相互关系(其它水体与河流的关系) (一)冰川水补给是单向的,冰川水可以补给任何水体,但是其他水体不能直接补给冰川 (二)其他水体可以相互补给 (三)河流和湖泊水、地下水的补给关系 1.河流水与湖泊水之间相互补给关系 2.湖泊水与地下水的补给关系 (四).冰川——是地球上淡水的主体约占地球淡水总储量的2/3,人类利用的还不多。 1.大陆冰川分布:两极地区(南极和格陵兰岛) 2.山岳冰川分布:高大山脉的山顶 (五)地下水 1.地下水的 2.地下水的类型:潜水和承压水的区别

(二)河流流量影响因素 1.气候:根据气候类型判读流经地区降水量与蒸发量关系,是地形的迎风坡还是背风坡; 2.内流河主要看降雪量和温度决定下的冰雪融化量; 3.流域(集水)面积大小,面积越大,流量越大; 4.根据水系是否庞大,判读支流的多少,支流多汇集水量大; (三)河流径流的变化变化特点: 1.雨水补给型:河流径流随降水量的变化而变化,降水量的季节和年际变化大,径流量的季节和年际变化也较大,水旱灾害也比较频繁; 2.积雪冰川融水补给型:河流径流随气温变化而变化,流量的季节变化大,夏季流量大,冬季流量小,甚至断流,但流量的年际变化小 3.湖泊水地下水补给型:径流量稳定而可靠,且与河流互补,即湖泊对河水流量有调蓄作用。

2011年高考地理真题及答案(海南卷)

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海南卷) 地理 第1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有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图1显示的长江大桥创造了多项世界记 录:最大主跨(1088米)、最深桥基、最高桥塔 和最长拉索。建造该桥经历的挑战是气象条件 差(面临台风等的威胁)、水文条件复杂(江面 宽,水深,浪高)、基岩埋藏深(达300米)、航 运密度高等。据此完成l~2题。 1.该大桥位于 A.湖北 B.江西 C.安徽 D.江苏 2.该桥主跨度大是为了 A.保证通航顺畅 B.降低施工成本 C.减轻台风影响 D.缓和海潮冲击 读图2,完成3~5题。 3.图示岛屿的山脉主体走向大致为 A.南北 B.东西 C.东北一西南 D.西北一东南 4.根据图示信息可以判断出 A.甲、乙两河流汛期均出现在夏季 B.平均流速甲河较乙河快 C.含沙量甲河较乙河大 D.流量甲河较乙河大 5.甲河流域处于 A.热带雨林带 B.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C.热带草原带 D.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某考察小组在7月份进入一个海拔3 000多米的河谷,看到谷地中绿油油的青稞和黄灿

灿的油菜花交相辉映,而目力所及的山坡却寸草不生。据此完成6~8题。 6.山坡寸草不生,反映出该地区 A.昼夜温差大 B.年降水量少 C.水土流失严重 D.地质灾害频发 7.该河谷农田用水依赖 A.当地降水 B.远程调水 C.冰雪融水 D.地下水 8.该河谷可能位于的省区简称是 A.甘 B.新 C.藏 D.滇 图3表示某区域降水量的空间分布。读图3,完成9~11题。 9.图4中的气候资料,与图3中R城市气候相符的是 10.Q地降水量多于其周边地区,主要是因为Q地 A.距海洋近 B.气旋活动频繁 C.多地形雨 D.多锋面雨 11.图3所示区域的典型农业景观为 A.牧场辽阔 B.灌渠纵横 c.陡坡梯田 D.水田密布 20世纪80年代初,某国W汽车公司开始在我国合资生产汽车,我国为此逐步建立了相应的零部件供应体系。近几年,我国的汽车产量和销售量在世界上名列前茅,且增长依然强劲,W公司逐步把在我国上市的新车型的关键零部件生产转移到我国。据此完成12~13题。 12.W公司最先转移到我国的汽车生产环节是 A.研究 B.设计 C.零部件生产 D.组装 13.近几年,W公司将新车型的关键零部件生产转移到我国,主要目的是 A.加快新车型的研发 B.提高新车型的市场竞争力

第三章地球上的水知识点总结

地球上的水 [授课建议] 1、水体的类型 2、河流的补给关系

3、河流的水文特征 (1)流量:河流流量大小的变化主要取决于河流的补给量与流域面积的大小,一般来说,补给量与流域面积越大,流量越大;流量的时间变化主要取决于补给方式。 (2)汛期(水位):包括丰水期、枯水期时间,汛期长短等,主要与补给方式和河道特征有关,河流流量相同的情况下,河道的宽窄、深浅影响水位的高低。 (3)含沙量:与流域内植被状况、地形坡度、地面物质结构及降水强度等有关,一般来说,坡度越大、物质越疏松、植被覆盖越差、降水强度越大,河流含沙量就越大。 (4)结冰期:取决于冬季气温的高低。冬季气温在0℃以下有结冰期,从低纬向高纬流的河段可能发生凌汛。 4.河流的水系特征分析 主要包括河流的源地、流向、长度、落差、支流(多少、形状)、流域面积、河道特征(宽窄、深浅、曲直)等。流经山区的河段窄、落差大、流速快,而流经平原地区的河段往往比较宽,比较浅(黄河下游段除外),流速缓。 河流水文特征与水系特征的联系总结如下图: [深度探究] 植被的破坏会对河流水文特征产生什么影响 提示:(1)流量季节变化增大,即枯水期流量减少,汛期水量增大;(2)洪峰到来快,水位陡涨陡落;(3)河流含沙量增大。 4、水循环的类型

5、水循环环节 6、水循环的意义 2.人类对水循环的影响 (1)改变地表径流——最主要的影响方式:人类的引河湖水灌溉、修建水 库、跨流域调水、填河改陆、围湖造田等一系列针对河流、湖泊 的活动极大地改变了地表径流的自然分布状态。 (2)影响地下径流:人类对地下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局部地区的地下工程 建设都不可避免地对地下径流产生影响,如雨季对地下水的人工回灌, 抽取地下水灌溉,城市地下铁路的修建破坏地质结构、改变地下水的 渗流方向等。 (3)影响局地大气降水,如人工降雨。 (4)影响蒸发,如植树造林、修建水库可以增加局部地区的水汽供应量。 3.利用水循环,探究生活实例 (1)沼泽地的形成 (2)西部地区一些内流河断流 [深度探究] 1.河流上游修建水库后,下游河流径流有哪些变化 提示:修建水库后,河流下游丰水期水位下降,流量减小,枯水期水位上升,流量增大;洪峰到来时间推迟;流量的季节变化变小。

2011年高考地理四川卷(高清、含解析)

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 统一考试(四川卷) 文科综合地理部分 第一部分 选择题 本部分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图1 为我国西部某省人口数据统计图。近年全国人口自然增长率为0.5%左右。据此回答1-2题。 1.关于该生人口状况的叙述,正确的是 A.目前出生率低、死亡率低 B.人口密度十年来大幅减小 C.城市人口比重提高依靠人口自然增长 D.城市人口数量十年来增长50%以上 2.该省十年来常住人口(指实际居住在当地半 年以上的人口)数量减少,其主要原因是 A.人口自然增长率下降 B.水利工程移民增多 C.省级行政区域缩小 D.劳务输出数量增加 【解析】该题以2010年的四川省人口统计为情境考察了10年间四川省人口的数量、自然增长率、城市人口比重的变化及原因,自然增长率由0.51%下降到0.23%,典型的出生率低、死亡率低,现代型;总人口减少不到200万,人口密度十年来不可能是大幅减小;城市人口比重提高依靠的是农村人口的城市化;城市人口数量十年来2223万增加到3217万,增长了993万,增长率为44.7%。该省十年来常住人口数量减少,人口自然增长率下降不是主要原因,主要是劳务输出数量增加。 答案 1.A 2.D 图2为某大洲地形剖面示意图。读图回答3-4题。 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常住人口数 人口自然增长率 (注:数据来源于全国人口普查) 图1 2000年 2010年 8235万 图2 10°

A.该剖面穿过的地形以山地为主 B.乙地所在国家工业集中分布在该国西部 C.该剖面走向为西北—东南向 D.乙地所在国农业集中分布在该国北部 4.关于甲地与所在大洋对岸(同纬度)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地海水的盐度比对岸海域更高 B.甲地上升流比对岸海域更显著 C.甲地大陆沿岸一派油橄榄林风光 D.甲地对岸的沿岸一片草原景观 【解析】该题以地形剖面示意图考查了区域地理特征的判断、推理,对定位要求下降。综合考查了地形、工业、农业、盐度、气候与植被等知识点,该剖面在南美洲自北向依次经过了奥里诺科平原、圭亚那高原、亚马孙平原、巴西高原,穿过的地形是以高原和平原相间分布为主,巴西的工业集中东南沿海,热带经济作物集中分布在巴西高原东南,粮食作物主要分布在中西部的热带草原区;甲地海水是巴西暖流,来自赤道暖流,对岸海域是非洲的西部是本格拉寒流,是上升流;甲地大陆沿岸是热带雨林风光,甲地对岸的非洲的西部沿岸是热带沙漠景观。 答案 3.C 4.A 图3为我国部分地区地表年蒸发量等值线图。读图回答5-6题。 5.据图中的等值线,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丙地年蒸发量小于500毫米 B.图幅南部地区年蒸发量由东向西递减 C.单位距离年蒸发量变化甲地区大于乙地区 D.400毫米等值线同内、外流区分界线基本一致 6.在乙地区土壤中水盐运动表现为淋盐特征的时期,丁区域可出现的地理现象是 A.油菜花黄蜜蜂忙 B.阴雨绵绵面梅子黄 C.稻田受旱暑骄阳 D.落叶遍地球疯狂 【解析】该题以中国局部区域考查了等值线的 判读,图中给出了明显的长江和黄河信息,丁地湖北省,丙地年蒸发量在600mm 内,应该是大于600mm ,图幅南部地区年蒸发量有三个600mm ;甲 地区年蒸发量等值线密集,乙地稀疏,单位距离年蒸发量变化甲地区大于乙地区;内、外流区分界线大致相当于200mm 等降水量线,在图中更偏背的位置。乙地区土壤中水盐运动表现为淋盐特征时是我国的夏季中7-8月,长江流域受副热带高压控制,稻田受旱暑骄阳。 答案 5.C 6.C A. ①——澳大利亚大陆东南部 B. ②——亚欧大陆桥西端附近 C. ③——大兴安岭西侧 D. ④——西经130度附近 图3 30 。 。 。 N N

2020年高考地理模拟题及答案

绝密★启封前 2020年高考地理模拟题及答案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答题前,考生务必在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 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写在试卷上无效。 3. 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卸载答题卡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4. 考试结束,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 本卷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我国是世界闻名的陶瓷古国,明清时期,“瓷都”景德镇是全国的瓷业中心,产品远销海内外,20世纪80年代初,广东省佛山市率先引进国外现代化陶瓷生产线,逐步发展成为全国乃至世界最大的陶瓷生产基地。2003年,佛山陶瓷主产区被划入中心城区范围,陶瓷产业向景德镇等陶瓷产地转移。据此完成1—3题。 1.与景德镇相比,20世纪80年代佛山瓷业迅速发展的主要原因是 A.市场广阔 B.原材料充足 C.劳动力素质高 D.国家政策倾斜学科.网 2.促使佛山陶瓷产业向外转移的主要原因是佛山 A.产业结构调整 B.原产料枯竭 C.市场需求减小 D. 企业竞争加剧 3.景德镇吸引佛山陶瓷产业转移的主要优势是 A.资金充足 B.劳动力成本低 C.产业基础好 D.交通运输便捷 自20世纪50年代,荷兰的兰斯塔德地区经过多次空间规划,形成城市在外,郊区在内的空间特征:该区中间是一个接近3000平方千米的“绿心”——乡村地带;四个核心城市和其他城镇呈环状分布在“绿心”的周围,城镇之间设置不可侵占的绿地,四个核心城市各具特殊职能,各城市分工明确,通过快速交通系统连接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城市群,近20年来,该地区城镇扩展程度小,基本维持稳定的城镇结构体系。据此完成4—6题。 4.兰斯塔德地区通过空间规划,限制了该地区各核心城市的 A.服务种类 B.服务等级 C.服务范围 D.服务人口 5. 兰斯塔德空姐规划的实施,显著促进该地区同类产业活动的 A.技术创新 B.空间集聚 C.市场拓展 D.产品升级 6. 兰斯塔德空间规划的实施,可以 A.提高乡村人口比重 B.降低人口密度 C.促进城市竞争 D.优化城市天地结构 贝壳堤由死亡的贝类生物在海岸带堆积而成,在沿海地区经常分布着多条贝壳堤,标志着海岸线位置的变化,图1示意渤海湾沿岸某地区贝壳堤的分布。据此完成7—9题 7.在任一条贝壳堤的形成过程中,海岸线 A.向陆地方向推进 B.向海洋方向推进 C.位置稳定 D. 反复进退 8.沿岸流动的海水搬运河流入海口处的泥沙,并在贝壳堤外堆积。由此

地理必修一知识点总结(提纲)

地理必修一知识点 第一章行星地球 1.天体系统的层次(P3)太阳系八大行星分类及顺序(P4) 2.地球的普通性和特殊性(创新设计P3反思归纳) 3.太阳辐射对地球和人类产生的影响(P8)、太阳的外部结构及其相应的太阳活动(P10)、 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P11)(创新设计P4) 4.青藏高原年太阳辐射量多的主要原因?(海拔高,空气稀薄,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 弱)气温低的原因?(空气稀薄,大气对地面辐射的吸收作用弱) 5.地球自转的方向(北逆南顺)、周期、自转角速度和线速度的变化规律、地球公转的方向、 公转角速度和线速度的变化规律(1月初近日点速度快,7月初远日点速度慢)(P14)6.地球自转的意义(昼夜更替、时差、水平运动物体的偏移(南左北右)地球公转的意义(昼 夜长短的变化、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四季的更替、五带的形成) 7.黄赤交角产生的影响:黄赤交角存在---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 化---四季。若黄赤夹角变大,热带和寒带变大,温带变小;若黄赤夹角变小,热带和寒带变小,温带变大。若黄赤交角为零,太阳永远直射赤道,全球永远昼夜平分,各地正午太阳高度角不变,没有四季 8.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创新设计P10反思归纳) 9.晨昏线的特点和判读(创新设计P12反思归纳) 10.日界线、今天和昨天的范围(创新设计P14) 11.昼夜长短的季节变化规律和纬度变化规律、昼夜长短的计算(创新设计P17) 12.正午太阳高度角的计算公式、变化规律和应用(创新设计P18) 13.横波、纵波的特点以及地球圈层的划分(P21 图1.25和图1.26) 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 1.大气的受热过程(创新设计P26) 2.热力环流成因及几种常见形式(创新设计P27) 3.等压线的弯曲规律(高低低高—气压变高,等压线向气压值低处弯曲) 4.等压线图中风力和风向的判读(创新设计P28) 5.地球上的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P34 图2.10)、每个气压带的成因(创新设计P31)、气压 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P35 图2.11 北半球夏半年向北移) 6.北半球冬、夏季气压中心的名称(P37) 7.东亚和南亚季风的成因、风向及气候类型(创新设计P34) 8.气候类型分布范围、成因、气候特征(创新设计P34) 9.冷锋、暖锋、准静止锋的概念、过境前后的天气变化(创新设计P36)、冷暖锋的判读(创 新设计P38) 10.气旋和反气旋的定义、方向、天气情况(创新设计P36) 11.等压线图中高压脊和低压槽的识别(P43)、锋面气旋的判读(创新设计P39)

2018年高考地理模拟试题(3)

2016年高考模拟试题(三) 第Ⅰ卷(选择题,共44分) 一、单项选择题(11小题,每小题4分,共44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第六产业”是指不仅种植农作物(第一产业),而且从事农产品加工(第二产业)与销售农产品(第三产业),以获得更多的增值价值,即将第一、二、三产业相加正好等于六,故名“第六产业”。省市南朗镇“食出开心农场”作为全市最大的连片蔬菜种植基地,通过发展“第六产业”,昔日单一蔬菜种植园逐渐发展成为集种植、体验、旅游为一体的现代化蔬菜种植示区,经济效益显著提升。据此完成1~2题。 1.“食出开心农场”蔬菜种植园的中心产业为 A.蔬菜种植B.蔬菜加工C.蔬菜销售D.菜园旅游 2.“食出开心农场”发展“第六产业”主要是为了 A.创造优美环境,促进旅游业的发展B.增加就业岗位,推动城市化进程 C.延长菜园产业链,增加产品附加值D.改善蔬菜品质,拓展销售的渠道 瑞士德萨雷梯田式葡萄园,在陡峭的石坡上用石头垒成一道道石墙,在上面堆积土壤,建成一道道梯田,梯田脚下是波光粼粼的莱蒙湖,对岸是连绵起伏的阿尔卑斯山。充足的和湿润的气候使这里成为瑞士著名的葡萄酒产地。读“德萨雷梯田式葡萄园景观图”及“瑞士主要河流与山脉分布图”,据此回答3~5题。 3.材料中描述的葡萄园在图中的位置是 A.a处B.b处C.c处D.d处 4.有诗人写道:“德萨雷是幸福的,因为有3个太阳照耀着它的葡萄园”,诗中的“3个太阳”是指 ①太照充足②莱蒙湖面反射太提供热量③土壤在夜晚提供热量 ④石墙在夜晚释放出白天储存的热量⑤纬度较低,太阳辐射强 A.①②③B.①③⑤C.①②④D.①②⑤ 5.图中葡萄园的耕作方式有利于 A.增大田间温差B.抑制杂草生长C.保持田园水肥D.接受直射 地形是自然环境中影响地名的一个重要地理要素。通过对我国某市级行政区所辖镇、村地名统计,发现该市地名与地形的关系密切,且出现频率最高的有坑、坡、山、岭、坪、坳、冲、岗等字。

最新地球上的水知识点梳理

第三单元 地球上的水(高考热点复习) 一、相互联系的水体 1、水圈 (连续大不规则的圈层) 2.水圈组成: 3、河流的补给来源: 河流水、湖泊水、地下水之间具有相 互补给的关系。 有些河流水与地下水之间并不一定 存在互补关系,如黄河下游、长江荆 江段因其为“地上河”,只存在河流 水补给地下水的情况。 我国 我国 我国

考试分析: (1)河流径流量随降水量的变化而变化——雨水补给:降水季节——有汛气候区补给时间径流特点 热带雨林十温海气候区全年(年雨)流量大,径流量季节变化不大 季风气候区当地夏季(夏雨)夏汛,径流季节变化大 热带草原气候区当地夏季(湿季)夏汛,径流季节变化大 地中海气候区当地冬季(冬雨)冬汛,径流季节变化大 (2)河流径流量随气温的变化而变化——冰雪融水补给——有汛 高纬高山地区和干燥气候区(热带沙漠气候和温带大陆性气候区) 积雪融水补给——春季气温回升——春汛——河流径流年际变化较小,季节变化较大冰川融水补给——夏季气温最高——夏汛(冬季气温在0℃以下,河流出现断流)——河流流量小,流量季节变化大,年际变化小 (3)河流流量稳定——地下水和湖泊水补给——无汛 河流水、湖泊水、地下水的互补关系——补给方向取决于三者相对水位高低 湖泊水补给——对湖泊以下河段起调节作用,延缓并削减洪峰 地下水补给——河流稳定而可靠的补给来源,与河流有互补作用 (4)河流流量过程线图分析 1.流量过程曲线反映的主要内容 (1)流量的大小。 (2)从曲线变化幅度了解水量的季节变化。 (3)从曲线高峰区了解汛期出现的时间和长短。 (4)从曲线低谷区了解枯水期出现的时间和长短。 2.河流流量过程曲线图的判读 河流流量过程曲线图表述了河流径流的特征和运动的基本规律,也就是河水的空间来源和时间变化的总体反映,它是由纵横坐标组成的坐标图。具体判读步骤如下: (1)识别图中纵横坐标代表的地理事物的名称、单位及方法,特别是纵坐标应更加关注,如代表几个地理事物,各个地理事物是用什么形式表示的等。 (2)以横坐标的时间变化为主线,分析其水文特征,如流量大小、汛期及流量的季节变化、冰期及断流情况,以及流量的年际变化情况等。 ①阅读图中流量过程曲线,依纵坐标中流量数据(绝对值或相对值)推断河流全年流量(或多年平均流量)的大小。 ②分析图中流量过程曲线弯曲的变化幅度,可以确定河流流量的枯水期、丰水期(或枯水年、丰水年)的时间段,丰水期和枯水期流量的差值大小,是否有断流,断流出现在哪几个月份等,说明河流流量年内季节变化规律(或流量的年际变化规律)。 (3)从流量过程曲线分析补给类型 ①流量是由河水来源决定的。 ②洪水期出现在夏秋、枯水期在冬春的河流,一般多为雨水补给,但地中海气候区河流刚好相反。 ③汛期出现在夏季的河流,除由雨水补给外,也可能是冰川融水补给。 ④春季和夏季出现两个汛期的河流,除由雨水补给外,还可能有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 ⑤河流在冬季断流可能是河水封冻的缘故,河流往往是由于气温低,冰川不融化,没有冰川融水补给所致。 ⑥曲线变化和缓,多系地下水补给,也可能是热带雨林气候区或温带海洋性气候区的河流。

2020高考地理模拟试题

2020年高考地理模拟试题 以色列地处地中海东南沿岸,以干旱缺水著称。为合理配置水资源,以色列修建了著名的北水南调工程,将北方较为丰富的水资源输送到干旱缺水的南方,沿途设多座水泵站加压。起始水源地是以色列东北部的太巴列湖(-213米),约旦河自北向南流经该湖,向南注入死海(-415米)。以色列沿海有狭窄平原,中北部为丘陵、裂谷,南部为沙漠,南北长约400千米。据此完成1-3题。 1.以色列北水南调的主要自然原因是 A.地势北高南低 B.需水北少南多 C.河网北密南疏 D.降水北多南少 2.以色列北水南调需消耗大量电能,主要原因在于沿途 A.裂谷众多 B.路程遥远 C.高差悬殊 D.河网密布 3.推测以色列实施北水南调后,会导致 A.死海含盐量上升 B.太巴列湖入湖水量减少 C.北部地区降水量减少 D.南部地区蒸发量加大 气候学上通常以候平均温度(每5天的平均气温)来划分四季。候温>22℃为夏季,<10℃为冬季,介于二者之间的为春季和秋季。据中国天气网站报道,2013年我国曾出现“三季同现”的奇妙景象,即冬、春、夏同时出现在中国版图上(如图1所示),a、b两地所在区城与周围季节不同。据此完成4—6题。

4.出现图示现象的时间,最有可能介于 A.大寒与春分之间 B.春分与小满之间 C.小满与大暑之间 D.小暑与白露之间 5.图中a、b两地相比 A.候温a=b B.气压ab 6.与同纬度的东部地区相比,c处入夏早的主导因素是 A.太阳辐射 B.地貌形态 C.大气环流 D.人类活动 富平县位于陕西省中部,自然条件得天独厚,是世界闻名的柿子优产区,产品远销日本、韩国及俄罗斯等地。图2示意富平县各月平均降水量。据此完成7—9题。

2011年全国高考地理试题及答案解析-海南

绝密★启用前 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海南 卷) 地 理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1卷(选择题)和第1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第1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回答第1I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1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有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 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图1显示的长江大桥创造了多项世界记录:最大主跨(1088米)、最深桥基、最高桥塔和最长拉索。建造该桥经历的挑战是气象条件差(面临台风等的威胁)、水文条件复杂(江面宽,水深,浪高)、基岩埋藏深(达300米)、航运密度高等。据此完成l~2题。 1.该大桥位于 A.湖北 B.江西 C.安徽 D.江苏 2.该桥主跨度大是为了 A.保证通航顺畅 B.降低施工成本 C.减轻台风影响 D.缓和海潮冲击

读图2,完成3~5题。 3.图示岛屿的山脉主体走向大致为 A.南北 B.东西 C.东北一西南 D.西北一东南 4.根据图示信息可以判断出 A.甲、乙两河流汛期均出现在夏季 B.平均流速甲河较乙河快 C.含沙量甲河较乙河大 D.流量甲河较乙河大5.甲河流域处于 A.热带雨林带 B.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C.热带草原带 D.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某考察小组在7月份进入一个海拔3 000多米的河谷,看到谷地中绿油油的青稞和黄灿灿的油菜花交相辉映,而目力所及的山坡却寸草不生。据此完成6~8题。

地球上的水知识点

第三章地球上的水知识点 第一节自然界的水循环 一、相互联系的水体(带★为强化记忆内容) 1、水圈的特点:★连续但不规则的圈层。在水的三态中,气态水数量最少但分布最广,液态水数量最大。固态水仅在高纬、高山或特殊条件下才能存在。淡水的主体是★冰川水。 2、从运动更新的角度看,陆地上的各种水体之间具有水源相互补给的关系。河流的补给往往是多种水源补给,不同地区的河流水源补给形式不同,同一地区的河流,水源补给在不同季节也有明显差异,表解如下:★★★ (并不是所有河流河段都与地下水互补,如黄河下游河床高于地下水位,为地上河,地下水无法补给河水,所以是河水经常补给地下水。) 二、水循环的过程和意义 1、水循环 是指自然界的水在水圈、大气圈、岩石圈、生物圈四大圈层中通过各环节连续运动的过程。

2、自然界的水循环时刻都在全球范围内进行着。 3、它发生的领域有:海洋与陆地之间(简称 海陆间循环,使陆地水... 不断得到补充,水资源得以再生,是最重要的循环,又称为大循环),陆地与陆地上空之间(简称 陆地内循环,数量少,但对干旱地区非常重要),海洋与海洋上空之间(简称海上内循环,携带水量..最大..的水循环,对于全球的热量输送有着重要意义)。 水循环示意图 4、★水循环的环节(结合P55图3.3) 海陆间循环:蒸发、水汽输送、降水、地表径流、下渗、地下径流,人类主要影响的环节径流输送;陆地内循环:植物蒸腾、蒸发、降水;海上内循环:蒸发、降水 5、水循环的意义:①使地球上的各种水体处于不断更新状态,维持了全球水的动态平衡;②水循环是地球上最活跃的物质迁移和能量交换过程之一,缓解了不同纬度热量收支不平衡的矛盾;③水循环是自然界最富动力作用的循环运动,不断塑造地表形态。 第二节 大规模的海水运动 一、世界海洋表层洋流的分布 1、洋流的定义:海洋中的海水,常年比较稳定地沿着一定方向做大规模的流动,叫做洋流。 2、★洋流按性质可以划分为暖流和寒流 两种类型,从水温高的海区流向水温低的海区的洋流称为暖流,如从低纬到高纬;从水温低的海区流向水温高的海区的洋流称为寒流,如高纬到低纬。 3、海洋水体运动的主要动力是盛行风。洋流前进时,受陆地形状的限制和地转偏向力的影响,运动方向会发生改变,理解风海流和补偿流。 4、★全球海洋表层洋流构成了分别以副热带和副极地为中心的大洋环流。 5、全球洋流分布规律为: 下渗蒸发降水 地下径流

2011年江苏高考地理试题 解析

2011年高考地理试题(江苏卷) 地理试题 简评:2011年的江苏卷地理试题依据课程标准,坚持能力立意,贴近生活,贴近时代,通过真实与鲜活的材料创设新情景,着力体现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贯彻学科素质与能力培养的原则,注重考查考生多层次和多角度应用地理原理、地理规律,分析和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地理问题,在保持较高信度的同时,显现出良好的区分功能和导向作用。 一、选择题(共6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8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3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图1是1992年和2003年格陵兰冰原面积对比图。读图回答1~2题。 1.1992年至2003年格陵兰冰原面积不断缩小,反映了() A.地壳活动加剧 B.日地距离缩短 C.黄赤交角增大 D.全球气候变暖 2.全球冰川大量融化和退缩会导致() A.海平面上升,海岸侵蚀加剧 B.冰川融水增多,全球水量增加 C.海洋面积增大,海岸线长度增加 D.热量消耗增多,全球温度下降 1.D 2.A 考点定位:气候变化及可能影响 解析:第1题,读图1,发现1992年格陵兰冰原面积明显变小,说明冰川大量融化,反映了全球气候变暖。 第2题,冰川大量融化,会导致海平面上升,海岸侵蚀加剧,沿海低地被海水淹没,海洋面积扩大,陆地面积缩小,海岸线变短;故A项正确,C项错误;冰川水属于全球水量的组成部分,所以,冰川融化,并不能导致全球水量增多,B项错误;冰川融化是全球变暖的结果,大量冰川融化,吸收热量增多,会导致局部地区气温上升幅度变慢,并不能使全球气温下降,故D项错误。 表1为三地连续两日日出与日落时刻(北京时间)。据此回答3~4题。 表一

2011年上海市高考地理卷及解 析卷

2011年上海市高考地理卷及解析卷 一、选择题(50分,第小题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一)“我在仰望,月亮之上;有多少梦想,在自由地飞翔”。21世纪人类将进入开发月球资源,探索太空的新时代,人类的美好愿望终将变为现实。 1.月球的表面形态留给人类深刻印象。下列因素中,影响月表形态形成的主要因素是 A.太阳的能量 B.地球的引力 C.陨石的撞击 D.太阳风侵袭2.若科学家在未来的月球表面实验站进行科学实验,其利用的月球表面特殊条件是 ①弱重力 ②超高温 ③低辐射 ④高真空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3.月球和地球距太阳的距离差别不大,但表面环境迥然不同。其主要原因是二者的 A.质量差异 B.形状差异 C.自然差异 D.公转差异(二)2011年5月,印度第一大信息软件服务企业印孚瑟斯技术公司在沪投资一亿多美元建设软件园区,拓展在华业务。 4.上海吸引印孚瑟斯技术公司在沪拓展业务的主要区位优势是 A.劳动力价格低廉 B.人才技术力量雄厚 C.接近原料产地D.产品运输便利 5.印孚瑟斯技术公司在沪拓展业务对上海经济、社会发展的积极意义是 ①填补信息软件业空白 ②有效利用大批闲置土地 ③提高信息技术行业的集聚程度 ④促进现代服务业发展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三)人口迁移有着各种各样的原因,对社会、经济、生态、文化产生一定的影响。 6.在以下人口迁移的事例中,由生态问题引发的是 ①三峡库区移民迁往东部沿海 ②宁夏本部农民迁出干旱地区 ③东部知识青年迁入西部边疆④陕西南部农民搬离多灾山区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7.一般而言,有组织的大规模移民过程中,需要考虑的主要因素是迁入区的 A.人口密度 B.人口容量 C.人口构成 D.人口素质8.20世纪60年代末,一批批京津沪知识青年来到北大荒。在生产生活过程中,与当地黑土文化发生交流与融合的地域文化是 ①华南妈祖文化 ②江南水乡文化 ③华北平原文化 ④荒漠绿洲文化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