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1年高考地理(江苏卷)Word版含解析

2011年高考地理(江苏卷)Word版含解析

2011年高考地理(江苏卷)Word版含解析
2011年高考地理(江苏卷)Word版含解析

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江苏卷)

地理试题解析版

简评:2011年的江苏卷地理试题依据课程标准,坚持能力立意,贴近生活,贴近时代,通过真实与鲜活的材料创设新情景,着力体现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贯彻学科素质与能力培养的原则,注重考查考生多层次和多角度应用地理原理、地理规律,分析和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地理问题,在保持较高信度的同时,显现出良好的区分功能和导向作用。

一、选择题(共6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8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3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图1是1992年和2003年格陵兰冰原面积对比图。读图回答1~2题。

1.1992年至2003年格陵兰冰原面积不断缩小,反映了()

A.地壳活动加剧

B.日地距离缩短

C.黄赤交角增大

D.全球气候变暖

2.全球冰川大量融化和退缩会导致()

A.海平面上升,海岸侵蚀加剧

B.冰川融水增多,全球水量增加

C.海洋面积增大,海岸线长度增加

D.热量消耗增多,全球温度下降

1.D

2.A 考点定位:气候变化及可能影响

解析:第1题,读图1,发现1992年格陵兰冰原面积明显变小,说明冰川大量融化,反映了全球气候变暖。

第2题,冰川大量融化,会导致海平面上升,海岸侵蚀加剧,沿海低地被海水淹没,海洋面积扩大,陆地面积缩小,海岸线变短;故A项正确,C项错误;冰川水属于全球水量的组成部分,所以,冰川融化,并不能导致全球水量增多,B项错误;冰川融化是全球变暖的结果,大量冰川融化,吸收热量增多,会导致局部地区气温上升幅度变慢,并不能使全球气温下降,故D项错误。

表1为三地连续两日日出与日落时刻(北京时间)。据此回答3~4题。

表一

3.三地按纬度由高到低排列正确的是()

A.①②③

B.①③②

C.②①③

D.③②①

4.若③地为北京,则此时()

A.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且向北移

B.地球公转速度逐渐加快

C.北极圈内极昼的范围逐渐扩大

D.各地昼夜长短相差最小

3.B

4.C 考点定位:地球运动

解析:第3题,本题可以按照如下步骤解答:第一步,表格内容给定的是三地日出日落时间,根据同一天的日出和日落时间,可以计算昼长或夜长;计算公式:昼长=日落时刻—日出时刻,夜长=24—昼长,根据此公式计算可得当日三地昼或夜长分别为:①地昼长14小时,,夜长10小时,②地为昼长11小时22分,夜长12小时38分,③地为昼长13小时08分,夜长10小时52分;第二步,根据昼长或夜长进行半球划分;①地和③地昼长大于夜长,位于同一个半球,②地昼长小于夜长,与①、②两地所处半球不同;第三步,进行纬度排序;依据的规律:一个地点的夜长,等于不同半球但纬度数相同地点的夜长,如果某半球昼长大于夜长,则该半球纬度越高昼越长,相反夜越长;故三地的纬度由高到低依次是①③②,故B 项正确。

第4题,如果③地为北京,当日昼长夜短,是北半球的夏半年,说明太阳直射北半球;次日北京的昼长为18:49—5:39=13:10分,比当日昼变长了2分钟,说明太阳直射点向北移动,北极圈内极昼的范围逐渐扩大,故A项错误,C项正确;太阳直射北半球,且太阳直射点向北移动,说明此时的时间是在春分日(3月21日前后)之后,到夏至日(6月22日前后)之前,地球位于公转轨道的位置正逐渐远离近日点(时间1月初),靠近远日点(时间7月初),公转速度逐渐变慢,故B项错误;各地昼夜长短相差最小时,应该是昼夜等长(昼夜长短相差0),而此时,表中三地的昼夜均不等长,故D项错误。

图2是某区域某时地面天气简图。读图回答5~6题。

5.图中M地的风向是()

A.东北

B.东南

C.西北

D.西南

6.产生图示区域降水的天气系统是()

A.气旋

B.反气旋

C.暖锋

D.冷锋

5.C 考点定位:大气的水平运动

6.D 考点定位:常见的天气系统

解析:第5题,判定M地风向,可以按照如下步骤:第一,根据水平气压梯度力的特点(垂直于等压线,指向低气压)找到M点处水平气压梯度力的指向,根据等压线分布图,M 处等压线的走向,可以判定该地的水平气压梯度力由西指向东(如下图所示);第二,判定地转偏向力的指向,图中纬度数向北增加,为北半球,地转偏向力向右;第三,在水平气压梯度力基础上,向右偏转大约30°~45°,即可得到风向,为西北风。故应选C项。

第6题,图中降水区域位于低压槽附近,说明该降水区域应该为锋面,承上题可知雨区在西北风的吹动作用之下向偏南的方向运动,即向低纬度运动,为冷锋,故D向正确。

某校研究性学习小组到野外考察。图3为考察区域地形图,虚线所示为考察线路。读图回答7~8题。

7.下列描述可能与实地情况相符的是()

A.①地附近的河流从西南流向东北

B.②低坡度最陡

C.③地分布有茶园

D.④地是观赏瀑布的最佳位置

8.该考察线路的高差可能是()

A.450米

B.500米

C.550米

D.600米

7.C 8.A 考点定位:等高线分布图的阅读

解析:第7题,河流流向是由地势高处向低处流动,根据图中等高线可以判定①处河流由东北流向西南,故A项错误;②处等高线稀疏,坡度较缓,故B项错误,④处等高线向低处凸出,地势较高,为山脊,不会有河流发育,更没有瀑布,故D项错误;图示③区域位于30°N以南山地的阳坡,所以可能有茶园分布,故C项正确。

第8题,考察线路共穿越了4条高度不同的等高线,相邻等高线之间的等高距为100m,按照相对高度的计算公式(4-1)×100≤H<(4+1)×100,可以确定考察路线的高差介于300m到500m之间,只有A项在此数值范围内,故A项为正确答案。

图4为日本及其附近海域震源深度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9~10题。

9.日本以及附近海域震源深度的分布特点是()

A.由北向南深度增大

B.由南向北深度增大

C.由西向东深度增大

D.由东向西深度增大

10.2011年3月11日,日本以东海域发生了9级地震,福岛核电站遭受破坏,其泄露的污染物随洋流扩散的主要方向是

A.西南

B.东北

C.西北

D.东南

9.D 考点定位:地震

解析:结合图例,读图可以直接得出结论。

10.B 考点定位: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解析:福岛核电站沿岸为日本暖流,流向大致由西南向东北,故B项正确。

某同学骑自行车自甲地向乙地持续行进,进行野外地理考察。该同学利用手持GPS接收机每隔60秒自动记录一次位置。图5是考察路线地质剖面图,图6是GPS所记录的位置分布图。据此回答11~12题。

11.图5中①、②、③所对应的地质构造依次是

A.向斜、背斜和断层

B.断层、向斜和背斜

C.背斜、向斜和断层

D.背斜、断层和向斜

12.与图6相对应的剖面图是

A.a图

B.b图

C.c图

D.d图

11.C 12.D 考点定位:地质构造与地貌

解析:第11题,①处岩层向上拱起,为背斜,②处岩层向下凹陷为向斜,③处岩层断裂,并且断裂面两侧岩层有明显的相对位移,为断层,故C项正确。

第12题,根据题干信息,可知图6中点的疏密代表了自行车行进的速度,点稀疏说明自行车行进速度快,为下坡,相反为上坡,点密度居中者说明途径区域地形相对平坦,根据这一原理对照图5与图6可得结论。

图7是珠穆朗玛峰地区南、北坡垂直自然带谱示意图。读图回答13~14题。

13.与北坡相比,南坡自然带丰富的原因是

A.相对高度大,纬度低

B.坡向朝南,温度高

C.坡度大,纬度低

D.海拔高,降水多

14.我国西藏的墨脱县位于喜马拉雅山区,2010年12月15日,墨脱公路嘎隆拉隧道贯通,结束了,墨脱县不通公路的历史,修建墨脱公路的主要目的是

A.改变墨脱的生态环境

B.加强墨脱与外界的联系

C.保持墨脱经济发展的特色

D.促进墨脱的产业向外转移

13.A 考点定位:垂直自然带

解析:影响垂直自然带丰富程度的因素主要有地理纬度和相对高度,地理纬度越低、相对高度越大,垂直自然带越丰富,故应选A项。

14.B 考点定位:交通运输线路建设的影响

解析:墨脱县深居喜马拉雅山区,对外交通不变,所以修建墨脱公路的主要目的是加强墨脱对外界的联系。

表2为据第五次和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统计的江苏省人口及三大区域人口占全省人口比例,图8为江苏省2000年和2010年人口年龄结构图。据此回答15~16题。

表2

年份

项目

2000年2010年

全省总人口(人)74382809 786559903

人口比例(%)苏南33.71 41.38 苏中23.12 20.80 苏北43.17 37.82

15.关于江苏省人口数量及三大区域人口占全省人口比例的变化,叙述正确的是()

A.苏北人口占全省人口比例的变化幅度最大

B.苏中人口占全省人口比例下降且人口数量减少

C.苏南增加的人口数量等于苏中和苏北减少的人口数量

D.江苏省增加的人口数量等于从省外迁入的人口数量

16.关于江苏省人口年龄结构变化及其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①0—4岁人口比例上升,人口增长加快。

②15—64岁人口比例上升,就业压力增大

③65岁以上人口比例上升,老龄化进程加速

④人口年龄结构趋于年轻,劳动力充足。

A.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15.B 16.B 考点定位:人口数量变化及其影响因素

解析:第15题,通过比较表2中数值可知,占全省人口比例变化最大的是苏南,苏中人口占全省人口的比例下降,且人口数量减少,故A项错误、B项正确;影响人口数量变化的有人口的自然增长的原因,又包括人口迁移导至的人口数量增减,故C、D项都排除了人口自然增长的影响,是错误的。

第16题,读三角形坐标系图,比较2000年和2010年人口结构可得如下结论:1~14岁人口比重减少,15~64岁人口比重增加,65岁及以上人口比重增加;故只有②③两项正确,应选B。

图9为某城市地价等级分布图。读图回答17~18题。

17.与图9中M—N一线地阶等级变化相符的是()

18.图中P区域地价低于周边地区是因为()

A.土地形状部规整

B.交通不方便

C.远离市中心

D.受铁路影响

17.C 18.D 考点定位:地租及其影响因素

解析:第17题,图例中的一~六类土地中,一类土地位于市中心附近、城市干道最密集的区域,故应该为地价最高的一类六类位于城市外缘,应该为地价最低的一类,由此可以推断由一类到六类土地的价格依次降低,对照图9中M—N一线依次经过的土地类型即可得出结论。

第18题,读图可知P区域位于市中心附近,靠近火车站,交通便捷,且面积较大,地块规整,故A、B、C三项均错误;地价低的原因与其位于火车站附近,人流量多,社会秩序难以保障,噪声污染严重有关,故应选D项。

(二)双项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2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两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每小题选两项且全选对者得3分,选错、少选或不选均不得分。

图10为豫西部分地区多年平均年干旱旬数分布图。一旬为10天,多年平均年干旱旬数与降水密切相关。据此回答19~20题。

19.图示地区年干旱旬数的空间分布特点是()

A.总体上自东向西北增大

B.总体上自西向东逐渐减小

C.自洛阳向南逐渐减小

D.有高值和低值中心分布

20.关于年干旱旬数分布特征成因,叙述正确的是()

A.①地区等值线向东北凸出主要是由于该地受地形影响,降水较多

B.②地区干旱程度高于①地区的主要原因是纬度较高

C.③地区等值线分布主要受河流影响

D.图中等值线分布是季风和地形共同影响的结果

19.AD 20.AD 考点定位:等值线的阅读与影响降水的因素

解析:第19题,读图可知,干旱旬数整体上自东南向西北增大,A项正确、B项错误;自洛阳向南先增加后减小,故C项错误;读图可以找到高值和低值中心故D项正确。

第20题,①地区等值线向东北凸出,即向高值方向凸出,说明其干旱旬数少,降水较多,原因是位于山地的迎风坡,A项正确;②地位于夏季风的背风坡,降水较少,干旱程度高,故B项错误;③地区等值线分布主要受地形的影响,故C项错误;由此可见图中等值线分布是夏季风和地形共同影响的结果,D项正确。

图11为同一降水过程形成的自然状态的洪水过程线、自然状态的地下径流过程线、城市化后的洪水过程线和修建水库后的洪水过程线示意图。读图回答21~22题。

21.人类活动影响下形成的洪水过程线是()

A.①

B.②

C.③

D.④

22.防治城市内涝的措施有()

A.兴建污水处理厂

B.疏浚河道

C.加强道路建设

D.完善排水系统

21.AC 22.BD

解析:第21题,城市化后,地表植被减少,涵养水源的能力下降;地面硬化,降水下渗量减少,两者都会使雨水快速汇入河流,而导致流量迅速上涨,不降水时流量非常小,故①是城市化后的洪水过程线。水库按照人们的需要控制江河径流量,使河水流量趋向平稳,故流量最稳定的③过程线是修建水库以后的过程线。所以AC是应选答案。

第22题,防止城市内涝,主要措施是使降雨之后形成的城市地面径流快速排走,故BD 项正确。

图12为2000年-2007年我国耕地面积变化图,图13为2002年-2007年我国各类土地面积变化情况示意图。读图回答23-24题。

23.2000年-2007年我国耕地面积变化的特征是()

A.2000年-2007年耕地面积先增加后减少

B.2000年-2007年耕地面积保持在1.2亿公顷以上

C.2002年-2003年耕地面积减少最快

D.2003年-2007年各年耕地面积减少幅度相同

24.2002年-2007年我国耕地面积减少的原因有()

A.建设用地增加

B.粮食播种面积增加

C.退耕还林效果显著

D.未利用地增加

23.BC 24.AC 考点定位:农业发展中耕地面积的变化趋势及原因分析

第23题,读图可得结论。第24题,种植粮食的用地也属于耕地的范畴,故排除B项;未利用土地不会增加,故D项错误;目前,造成我国耕地面积减少的原因主要是:建设用地增加,以及生态退耕。

图14为我国各类产品出口额相关数据示意图。读图回答25-26题。

25.21世纪初我国各类出口产品中()

A.资源型产品在我国出口产品中占有重要地位

B.技术型加工产品对我国出口额的贡献率最大

C.劳动密集型产品在世界上的出口竞争力强于技术型加工产品

D.资本型加工产品占世界同类产品出口额比重低于资源型产品

26.21世纪初我国出口产品结构变化的主要原因()

A.劳动力素质明显提高

B.农矿产品产量下降

C.基础设施投资扩大

D.产业结构升级取得显著成效

25.BC 26.AD

解析:第25题,读图14可得:21世纪初,技术型加工产品占我国出口总额的比重最大,即对我国出口额的贡献率最大,资源型产品所占比重非常小,所以,A项错误,B项正确;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工业技术力量相对薄弱,但劳动力的成本低廉,所以劳动力密集型产品在世界上的出口竞争力强于技术型加工产品,C项正确;资源型加工产品的占世界同类产品出口额比重高于资源型产品,故D项错误。

第26题,和20世纪90年代相比,我国出口产品的结构发生了明显变化:劳动密集型产品比重下降,技术型加工产品比重上升,并且高于劳动密集型产品的比重,说明我国由于经济发展导致劳动力素质提高,劳动力价格上升,在此诱因基础上进一步引发了产业结构的调整。故AD正确。

二、综合题:本大题分必做题(27~29题)和选做题(第30题),共计60分。

27.图15为北非简图,图16为甲、乙两地气温和降水统计图。读图回答问题。(14分)

(1)甲、乙两地气温和降水的差异是_______________。试从气压带、风带的移动规律分析产生上述差异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分)

(2)乙地发展农业的有利条件有__________________(3分)

(3)该地区大多数城镇分布在沿海的原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4)影响该地区陆路交通布局的主要因素有___________________(2分)

27.答案:(14分)

(1)降水:甲地降水多,主要分布在冬半年;乙地降水少。气温:乙地全年高于甲地;乙地年较差大于甲地

甲地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冬季受湿润的西风影响;乙地常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信风带控制

(2)热量资源丰富,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有灌溉水源

(3)地势较为平坦;气候比较适宜;便于利用海洋资源和发展海上航运

(4)聚落;矿产资源;地形

考点定位:(1)题,气压带风带及其影响;(2)题,农业区位因素;(3)题,影响聚落分布的因素;(4)题,交通运输线的影响因素。

解析:本题的综合性较强,突出考查学生从图文资料中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和综合分析

的能力。(1)气温差异主要从气温高低与气温年较差回答;降水差异要从降水量多少,降水的季节分配两方面回答;原因甲地位于地中海沿岸,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和西风带交替控制,乙地位于北回归线附近的热带荒漠带,常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或者信风带控制。

(2)根据降水柱状图和气温变化曲线图,可以判定乙地为热带沙漠气候,所以,全年气温高,且气温日较差大,由于降水较少,可以推断乙地晴朗天气多,光照充足;读图15还会发现乙地位于尼罗河谷地,灌溉水源充足,土壤肥沃;这些都成为农业发展的有利条件。

(3)该地区沿海气候为地中海气候,气候适宜;沿海地势平坦;沿海距海近,便于开发海洋资源和发展海上航运。

(4)读图15可知:公路与铁路沿途煤炭、铁矿、石油等矿产资源丰富,说明受资源影响大;在山区线路线路沿等高线延伸(稀少),说明受地形的影响大;同时铁路公路的建设还要尽可能多连接经济点(聚落)。

28.图17为广东省佛山市产业分布示意图,图18为佛山市顺德区家具生产专业镇联系示意图。读图回答问题。(11分)

(1)佛山市工、农业空间分布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2)改革开放初期,港商在佛山市投资建厂,主要考虑的区位条件有____________。(4分)(3)顺德区家具业高度集聚,并且形成了分工明确的专业镇,其优点是__________。(3分)(4)近年来,佛山市工业出现向外地转移的趋势,其对佛山市的有利影响是______。(2分)28.解析:本题基础性较强,用心体会图文信息,并结合已有知识很容易作答。(1)图中蔬菜种植、养殖业等分布于佛山市的西部,玩具、家电、陶瓷、家具制造等分布于佛山市的东部;(2)注意挖掘题干信息,“改革开放初期”——优惠政策(政策政策支持);人口密集,劳动力充足;另外,临近香港,交通便捷也是有利的条件。(3)此题考察生产专业化(或工业集聚的)优势;(4)考察产业转移的有利影响。

28.答案:(11分)

(1)工业主要分布在东部;农业主要分布在西部

(2)政策支持;劳动力充足;临近香港;交通便利

(3)便于企业间交流与协作;降低生产成本;获得规模效益

(4)有利于产业升级;改善环境

29.根据中央的战略部署,江苏省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确立了对口支援关系。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5分)

材料一图19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简图,图20为江苏省简图。

材料二

图21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江苏省三次产业比例统计图。

(1)试比较新疆和江苏两省区的自然特征。(4分)

(2)新疆和江苏都有丰富的风能资源,简述两省区风能资源空间分布的特点。________。(2分)

(3)比较两省区三次产业比例的差异。________。(2分)

(4)简述江苏和新疆相互协作对两省经济发展的积极影响。(4分)

对新疆的影响________。对江苏的影响________。

(5)2011年新疆正式启动了霍尔果斯国家级特殊经济开发区的建设,试分析霍尔果斯经济发展的优势条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29.解析:本题考查学生从图文资料中获取信息的能力,以及结合已有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读图19可以看出:新疆的地形明显呈现出“三山夹两盆”的特点,故地形是以山 省区 项目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江苏省 地形 ①_____________ 以平原为主 气候类型 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 ②_____________ 河流 河流少,水量小 ③______________ 矿产资源 丰富,以④__________为主 较少

地和盆地为主;结合图,例新疆的资源以煤炭、石油和天然气(即能源资源)为主。读图20可以看出:江苏省位于淮河的南北两侧的沿海地区,据此可以推断气候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降水较多;江苏省河流和人工运河较多,即河网密布,结合气候特点中的降水较多可以推断河流径流量大。

(2)读图19可以看出新疆的风能资源在在天山及其以北地区和昆仑山地区有效风功能密度大;读图20可以看出江苏省有效风功能密度自沿海向内陆递减。

(3)读图21可得结论。

(4)根据(1)(2)(3)题的结论和所学基础知识可得出两省经济特点:江苏省地处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发达,资金、技术力量雄厚,但能源与矿产资源贫乏;新疆深居内陆,资源丰富,但经济落后,虽然有丰富的资源但是长期以来由于资金、技术等原因得不到有效开发,不能将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在此基础上根据题目要求归纳即可得出结论。

(5)读图19可知:霍尔果斯是新疆的一个边境城市,地处通向中亚的必经之地之一,中亚向中国的输气管道就经过该地;图中显示有铁路同第二条亚欧大陆桥相连,交通便捷;该城市附近煤炭等资源丰富;再结合题干信息“2011年新疆正式启动了霍尔果斯国家级特殊经济开发区的建设”,可知霍尔果斯经济的发展得到政策的大力支持。这些都是该城市经济发展的有利条件。

答案(15分)(1)

(2)新疆风能资源主要分布在天山及其以北地区和昆仑山地区。江苏省风能资源主要分布在东部沿海地区。

(3)第一产业所占比重新疆大于江苏;第二、三产业比重江苏大于新疆。

(4)对新疆的影响:获得资金、技术和管理经验;有利于产业升级;促进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对江苏的影响:缓解资源紧张局面;扩大市场。

(5)是通向中亚的重要门户;交通便利;政策支持;自然资源丰富

30.【选做题】本题包括A、B、C、D四小题,请选定地中两题,并在相应的答题区域作答。若多做,则按作答的前两题评分。

A.【海洋地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0分)

材料一图22为太平洋西部部分海域海洋初级生产力分布图。

材料二海洋初级生产力是指浮游植物、底栖植物及自养细菌等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的能力,以每年单位面积所固定的有机碳或能量来表示。海洋初级生产力主要受光照、温度、营养盐、海水垂直运动等因素的影响

材料三海洋初级生产力决定了鱼虾蟹等海洋生物饵料的多少,进而影响海产品产量的高低。

(1)图示海区海洋初级生产力的分布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2)E地海洋初级生产力高的原因是,位于长江口附近,海水中的________________较为丰富;海底地形类型是______________,深度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较为充足。(4分)

(3)①、②、③地中,渔业资源最丰富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地,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4)沿海易发生赤潮,其危害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30.A.解析:本题以图文的形式,提出了海洋初级生产力的含义、初级生产力与海产品产量的关系,以及初级生产力分布示意图;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图文信息与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答案:(10分)

(1)由沿海向外海递减

(2)营养盐大陆架浅光照

(3)③海洋初级生产力较高,饵料丰富

(4)威胁海洋生物生存;破坏海域生态环境

B.【城乡规划】图23为我国某市城市建成区示意图,图24为该城市3个年份不同方向的建成区面积图。读图回答问题。(10分)

(1)1988年以来,该城市建成区的主要扩展方向为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影响其扩展的主要因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分)

(2)M区为该城市的重化工园区,其布局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3)该城市拟在东南方向新建一条高速公路,试分析其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B.解析:(1)读图24可以看出:在1988年,城市建成区大致由市中心沿着东北—西南方向扩展,1999年和2007年城市建成区又新增加了西南方向,城市建成区的面积大为扩展;图23显示东北—西南向的河流横贯市区,另外还有大致呈东北—西南向的铁路及两个火车站。据此可以推断影响其扩展的主要因素是河流与铁路。

(2)读图23可知:①从风向玫瑰图看出偏北风和东北风为该地的盛行风向,河流自东北流向西南,M位于城市的西南;由此可以推断:M位于城市河流的下游,盛行风向的下风向,对市区的污染小;②M处有河流(水运)、城市道路、且临近铁路,交通便利。

(3)结合图23与图24西南方向为城市的主要扩展方向之一;并且重要交通运输线的建设可以促进区域的经济、文化交流、促进沿途资源开发,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等重要意义。B.【城乡规划】(10分)

(1)东北西南东南河流和铁路

(2)位于河流下游;位于城市下风向;交通便利

(3)位于城市发展的主要扩展方向之一;有利于加强城城市与外部的联系

C.【旅游地理】图25为海南岛旅游资源分布图。读图回答问题。(10分)

(1)东寨港红树林保护区和尖峰岭国家森林公园属于旅游资源类型中的_________旅游资源,其旅游价值有美学价值、经济价值、康体娱乐价值和________价值。(2分)

(2)从海口到三亚景区的①、②、③三条线路中,_____线路最受欢迎,原因是________。(3)2010年1月4日,国务院确定了将海南岛建设成国际旅游岛的国家战略,其对海南发展的作用有______________。在国际旅游岛建设中,环境保护方面应注意_____________。(4分)40.C.解析:本题的综合性较强,考查范围广,对能力要求较高。

(1)考查旅游资源的类型和价值。东寨港红树林保护区和尖峰岭国家森林公园都属于自然旅游资源;旅游资源的价值有美学价值、经济价值、和科学价值等。

(2)该小题最佳线路的确定,应该从旅游资源的游览价值入手。读图25可知在①、②、③三条线路中,线路①途经景点最多,布局较紧凑,旅游资源的集群状况和地域组合状况较好;故①线路应该是最受欢迎的。

(3)考查现代旅游对区域发展的意义和旅游环境保护。第一小问,应该从拉动区域经济发展、促进社会文化繁荣两方面回答;第二小问应该针对旅游开发中的环境问题从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等角度回答。

答案:(10分)

(1)自然科学价值

(2)①景点数量多;空间组合好

(3)推动区域经济发展;促进社会文化繁荣生态系统保护;环境污染防治

D.【环境保护】重金属污染物对人体的危害巨大。图26为重金属污染物进入人体的路径示意图,图27为某高速公路两侧土壤中铅、镉浓度示意图。读图回答问题(10分)

(1)产生重金属污染物的生活活动有________和________。重金属污染物进入人体的途径有________和________。(4分)

(2)下列示意图①、②、③能正确表示重金属元素在环境中循环过程的是________。(2分)

(3)高速公路两侧土壤中重金属污染物浓度的分布特点是________;其主要来源是________(2分)(4)降低高速公路两侧土壤重金属污染物浓度的有效措施主要有________(2分)

40.D.解析:(1)读图26可以直接获取答案。(2)由四大圈层构成的自然地理环境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渗透的,所以重金属元素在四大圈层中必然形成相互渗透的循环过程。(3)读图27可得:据高速路越近,土壤中铅和镉的浓度越高,相反则越低;由铅镉的分布不难发现其主要来自汽车尾气。(4)承上题,之所以在汽车尾气中存在着铅、镉等重金属元素,与汽车燃料(含铅汽油)密切相关,所以要推广使用无铅汽油,以及开发并推广使用太阳能等新能源汽车;另外,提高汽车燃料热能利用率也是降低重金属排放的重要措施。

答案:(10分)

(1)化石燃料燃烧有色金属冶炼从环境摄取摄食

(2)③

(3)距高速公路越远,浓度越低汽车尾气

(4)使用无铅汽油;推广新能源汽车;发展汽车节能技术

(完整版)2017年地理高考真题全国卷一

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Ⅰ卷) 图1为我国东部地区某城市街道机动车道与两侧非机动车道绿化隔离带的景观对比照片,拍摄于2017年3月25日。数年前,两侧的绿化隔离带按同一标准栽种了常绿灌木;而如今,一侧灌木修剪齐整(左图),另一侧则杂树丛生,灌木零乱(右图)。拍摄当日,这些杂树隐有绿色,新叶呼之欲出。据此完成1~3题。 1.当地的自然植被属于 A.常绿阔叶林B.落叶阔叶林C.常绿硬叶林D.针叶林 2.造成图示绿化隔离带景观差异的原因可能是该街道两侧 A.用地类型差异B.居民爱好差异C.景观规划不同D.行政管辖不3.图示常绿灌木成为我国很多城市的景观植物,制约其栽种范围的主要自然因素是A.气温B.降水C.光照D.土壤

德国海德堡某印刷机公司创始人及其合作者设计了轮转式印刷机,开创了现代印刷业的先河。至1930年,海德堡已成立了6家大的印刷机公司。同时,造纸、油墨和制版企业也先后在海德堡集聚。产业集聚、挑剔的国内客户以及人力成本高等因素的综合作用,不断刺激海德堡印刷机技术革新。据此完成4~5题。 4.造纸、油墨和制版企业先后在海德堡集聚,可以节省 A.市场营销成本 B.原料成本 C.劳动力成本 D.设备成本 5.海德堡印刷机在国际市场长期保持竞争优势,主要依赖于A.产量大B.价格低 C.款式新D.质量优

图2示意我国西北某闭合流域的剖面。该流域气候较干,年均降水量仅为210毫米,但湖面年蒸发量可达2 000毫米,湖水浅,盐度饱和,水下已形成较厚盐层。据此完成6~8 6.盐湖面积多年稳定,表明该流域的多年平均实际蒸发量 A.远大于2 000毫米B.约为2 000毫米 C.约为210毫米D.远小于210毫米 7.流域不同部位实际蒸发量差异显著,实际蒸发量最小的是 A.坡面B.洪积扇C.河谷D.湖盆8.如果该流域大量种植耐旱植物,可能会导致 A.湖盆蒸发量增多B.盐湖面积缩小 C.湖水富养化加重D.湖水盐度增大

历年高考地理真题集锦(题目)

历年高考地理真题集锦 1.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一带一路”(如下图所示)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起海上 丝之路”的简称,随着“一带一路”的实施,中国企业纷纷走出国门, 我国H集团是金球最大的电信设备创造企业,已在欧洲西部立研发、销售中心。我国一些著名轮胎厂也在东南亚投资建厂。 (1)与“丝绸之路经济带”相比,指出“海上丝绸之路”运输方式 的主要优缺点。 (2)说明H集团在欧洲西部建立研发、销售中心的原因。 (3)简述我国轮胎厂在东南亚投资建厂的主要有利条件。 (4)红木家具广受人们的喜爱。目前,我国红木原材主要依赖进口。越南是红木原材的主要出口国。近年来,越南规定红木原材 需经初加工方可出口。请从可持续发展角度说明越南限制红木原材 出口的原因。 2.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橙橘是我国南方地区主要的水果,低温冻害是影响其生长的主 要障碍。对柑橘的利用除鲜果和柑橘汁外,近年来,欧美等发达国 家的科研机构相继从柑橘果品中分离提取出橙黄色素、柠檬苦素、 食用纤维素等许多功能性成分,这些高附加值产品被广泛地应用于 食品、化工、医药等领域,而在这方面我国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图a和图b分别是我国江南丘陵某地1980年和2010年土地利用示意图。 (1)该地土地利用的变化,使水土流失和旱涝灾害减少,请分析 其成因过程。 (2)冬季夜晚,图b中②地的柑橘树比①地更易受低温冻害的影响,请说明原因。 (3)有人建议在该地大力发展柑橘加工工业,你认为是否合理, 请说出理由。 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油棕属木本油料植物,喜高温、湿润和强光照环境,每天日照 5小时以上的地区最为理想。油棕在种植后3年里就可产果榨油, 经济寿命为25-30年。油棕果含油量高达50%以上,油棕亩产油量 是大豆的近10倍,有“世界油王”之称。棕油价格相对豆油十分低廉,是目前国际贸易量最大的植物油品种。

2019年全国三卷高考地理试题(试卷版+详解版)

2019年全国卷Ⅲ地理试题版 解析版

2019年高考全国卷Ⅲ地理试题 我国人口众多,生活垃圾产生量巨大,迫切需要对垃圾进行无害化、资源化处理。近些年,某企业开发了厨余垃圾自动处理系统,并在全国很多城市推广。图1示意该厨余垃圾自动处理系统的主要工艺流程。据此完成1~2题。 1.厨余垃圾是图示自动处理系统中的 A.肥料B.原料 C.能源 D.产品 2.符合图示自动处理系统局部工艺流程的是 A.废渣→生产沼气→沼气发电B.工业油脂→提取生物油脂→有机渣 C.有机渣→生产沼气→废渣D.生产沼气→有机渣→提取生物油脂 稻谷是重要的粮食种类,粮食的充分供给和区域平衡是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任务。图2反映2014年我国不同省份的稻谷供需关系。据此完成3~5题。

3.已不再成为我国主要稻谷余粮区的是 A.黄河下游区B.长江中游区C.珠江下游区D.淮河下游区 4.与安徽省相比,黑龙江省稻谷供需盈余的主要条件是 A.人均耕地多B.农业劳动力多 C.复种指数高D.淡水资源丰富 5.我国水稻种植重心北移会导致稻谷 A.出口数量扩大B.运输成本上升 C.流通效率提高 D.储存难度增加 近年来,位于高纬的西伯利亚地区气候发生了明显变化,土地覆被也随之变化,平地上的耕地明显减少,洼地上的草地大量转化为湿地,越年积雪(积雪期超过一年)面积减少。据此完成6~8题。 6.导致西伯利亚地区土地覆被变化的首要原因是 A.气温升高B.气温降低 C.降水增多 D.降水减少 7.湿地面积增加主要是因为当地 A.洪水暴涨B.退耕还湿 C.地面沉降 D.冻土融化 8.西伯利亚地区平地上减少的耕地主要转化为

历年高考地理真题分类汇编

历年高考地理真题分类汇编 专题城乡规划 (?天津卷)图4、图5表示城市人口密度和城区在15年间的变化。读图回答6-7题。 6.结合图4中的信息推断,该市人口状况发生的变化是() A.其北部人口增加的数量最多 B.全市人口密度增加 C.市中心的人口密度有所降低 D.东部人口增长较慢 7.结合图5中信息推断,该城市空间结构发生的变化是() A.商业区的分布更加集中 B.新工业区向老工业区集聚 C.住宅区向滨湖地区聚集 D.中部、南部路网密度增大 【答案】6. B 7. D 【解析】 试题分析: 6.从图示中人口密度的图例分析,该市东部人口密度增加较大,人口增加较快;增加数量的多少还取决于面积的大小,所以不能判断各方向人口增加数量的多少;而全市的人口密度都增加。故选B。

(?四川卷)图3反映我国某城市某工作日0:00时和10:00时的人口集聚状况,该图由手机定位功能获取的人口移动数据制作而成,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5、按城市功能分区,甲地带应为() A、行政区 B、商务区 C、住宅区 D、工业区 6、根据城市地域结构推断,该城市位于() A、丘陵地区 B、平原地区 C、山地地区 D、沟谷地区 【答案】5、C 6、B

(?江苏卷)“国际慢城”是一种具有独特地方感的宜居城镇模式,要求人口在5万人以下、环境质量好、提倡传统手工业、无快餐区和大型超市等。下图为“国际慢城”桠溪镇的大山村土地利用今昔对比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21.与“国际慢城“要求相符合的生产、生活方式是() A.骑单车出行 B.经营手工业作坊 C.去速食店就餐 D.建大型游乐场 22.大山村在成为“国际慢城”前后,产业结构的变化是() A.从传统农业到现代农业 B.从种植业到种植业与服务业相结合 C.从水稻种植业到商品谷物农业 D.从较单一的农作物到多种经济作物

2019年全国III卷高考地理试题和答案详细解析

绝密★启用前 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文科综合能力测试 本试卷共16页,47小题,满分30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用2B铅笔将试卷类型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将条形码横贴在答题卡右 上角“条形码粘贴处”。 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 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 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 4.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 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我国人口众多,生活垃圾产生量巨大,迫切需要对垃圾进行无害化、资源化处理。近些年,某企业开发了厨余垃圾自动处理系统,并在全国很多城市推广。图1示意该厨余垃圾自动处理系统的主要工艺流程。据此完成1~2题。 1.厨余垃圾是图示自动处理系统中的 A.肥料B.原料 C.能源 D.产品

2.符合图示自动处理系统局部工艺流程的是 A.废渣→生产沼气→沼气发电B.工业油脂→提取生物油脂→有机渣 C.有机渣→生产沼气→废渣D.生产沼气→有机渣→提取生物油脂 稻谷是重要的粮食种类,粮食的充分供给和区域平衡是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任务。图2反映2014年我国不同省份的稻谷供需关系。据此完成3~5题。 3.已不再成为我国主要稻谷余粮区的是 A.黄河下游区B.长江中游区C.珠江下游区D.淮河下游区 4.与安徽省相比,黑龙江省稻谷供需盈余的主要条件是 A.人均耕地多B.农业劳动力多 C.复种指数高D.淡水资源丰富 5.我国水稻种植重心北移会导致稻谷 A.出口数量扩大B.运输成本上升 C.流通效率提高 D.储存难度增加 近年来,位于高纬的西伯利亚地区气候发生了明显变化,土地覆被也随之变化,平地上的耕地明显减少,洼地上的草地大量转化为湿地,越年积雪(积雪期超过一年)面积减少。据此完成6~8题。 6.导致西伯利亚地区土地覆被变化的首要原因是 A.气温升高B.气温降低 C.降水增多 D.降水减少 7.湿地面积增加主要是因为当地 A.洪水暴涨B.退耕还湿 C.地面沉降 D.冻土融化 8.西伯利亚地区平地上减少的耕地主要转化为 A.林地B.湿地 C.草地 D.寒漠

近年高考全国卷地理试题

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日本某汽车公司在中国建有多个整车生产厂和零部件生产厂。2011年3月11日东日本大地震及随后的海啸、核辐射灾害,使该公司在灾区的土厂停产。受其影响,该公司在中国的整车生产厂也被迫减产。据此完成1~2题。 1.该公司在中国建零部件生产厂,主要目的是 A.避免自然灾害对本土汽车生产的影响 B.为其中国整车厂配套,降低整车生产成本 C.利用中国廉价劳动力,为其日本整车厂服务 D.建立其全球整车生产的零部件供应基地 2.中国整车生产厂被迫减产是由于该公司在灾区有 A.研发中心 B.一般零部件厂 C.核心零部件厂 D.整车厂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美国通过大量技术投入和大规模专业化生产,成为世界最大的大豆生产国和出口国。巴西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种植大豆,在积极培育优良品种的同时,鼓励农民组建农场联合体,实现了大豆的规模化生产与经营。目前,巴西的大豆产量、出口量仅次于美国。中国曾是世界最大的大豆生产国和出口国,近些年大豆的质量下降(品种退化,出油率低),生产成本较高,成为世界最大的大豆进口国。据此完成3~5题。 3.巴西大豆总产量增加的潜力大于美国,主要是因为巴西 A.技术力量较雄厚 B.气候条件较优越 C.可开垦的土地资源较丰富 D.劳动力较充足 4.在国际市场上,巴西大豆价格低于美国的主要原因是巴西 A.专业化水平较高 B.科技投入较大 C.劳动生产率较高 D.劳动力价格较低5.中国要提高大豆质量亟需 A.加大科技投入 B.扩大种植面积 C.增加劳动力投入 D.加大化肥使用量 读图1,完成6~8题。

6.图示区域内最大高差可能为 A.50m B.55m C.60m D.65m 7.图中①②③④附近河水流速最快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8.在图示区域内拟建一座小型水库,设计坝高约13 m。若仅考虑地形因素,最适宜建坝处的坝顶长度约 A.15m B.40m C.90m D.65m 图2显示青藏铁路从拉萨向北上坡段某处的景观。其中T是为保护铁路而建的工程设施。据此完成9~ll题。 9.据图文信息可以推断 A.该段铁路沿等高线布线 B.该段河流冬季结冰 C.铁路沿P箭头指示向拉萨延伸 D.P箭头指示北方 lO.M、N间的堆积物来源于 A.坡 B.河流 C.沟 D.原地 11.T设施的主要作用是 A.防御坡部位崩塌对铁路的危害 B.防御沟部位洪水及泥沙对铁路的危害 C.防御河流洪水对铁路的危害 D.方便野生动物穿越铁路线 第Ⅱ卷

2019年高考地理真题分类汇编

2019年高考地理真题分类汇编 专题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2019?安徽卷)下图为25°N-32°N之间某区域遥感影像。完成下列问题。 23、图示地区主要的陆地自然带是() A.荒漠带 B.热带草原带 C.热带雨林带 D.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24、图示地区有世界重要的海上交通贸易通道。该通道便捷地连接了() A.北美东岸与西欧 B.东亚与南亚 C.北美东岸与西岸 D.西欧与南亚 【答案】23.A 24.D 考点:考查区域定位及区域地理特征。 【名师点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空间定位,根据该区域的纬度范围25°N-32°N和轮廓,判断该区域为埃及,从而确定图示地区主要的陆地自然带是热点荒漠带;第2问,该地区作为世界重要的海上交通贸易通道,便捷地连接两个区域的判断,也是根据空间定位后,就能准确判断连接了西欧与南亚,其它三个选项都不符合条件。总体上,此难度不大,但对空间定位要求较

高,这样也就要求学生平时复习过程中,对世界区域的空间定位加强训练。 (2019?浙江卷)一地的自然景观主要取决于其水热条件。下图中北纬30°附近甲、乙两地的自然景观图,完成下列各题 3、下图为北纬30°附近①、②、③、④四地的气候统计图。与甲、乙两相对应的是() A、甲-①、乙-② B、甲-②、乙-④ C、甲-③、乙-① D、甲-④、乙-③ 4、甲、乙两地自然景观迥异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太阳辐射 B、距海远近 C、洋流性质 D、海拔高度 【答案】3、D 4、D

考点定位:本题考查不同气候类型特征差异,影响陆地自然景观的主要因素。 (2019?北京卷)从太白山的北麓往上,越上树木越密越高,上到山的中腰再往上,树木则越稀越矮。待到大稀大矮的境界。繁衍着狼的族类,也居住了一户猎狼的人家(引自贾平凹《太白山记》。太白山为秦岭主峰,海拔3767米)。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太白山() A、北麓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B、北坡山中腰降水量比山麓少 C、又密又高的树木在针叶林带 D、树木大稀大矮处为稀树草原 2.如果过度猎狼,将会() ①、造成山区生物多样性减少②、增加山区的环境承载力 ③、导致不良消费观念的形成④、破坏可持续发展的公平性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答案】1.C 2.D 考点: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环境承载力、可持续发展。 【名师点睛】植被的垂直分布可以概括出以下规律:①基带为当地典型的植被带。②在各森林

全国高考地理试题及答案-广东卷

试卷类型:B 200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广东卷) 地理 本试卷共12页,37小题,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和考生号、试室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用2B铅笔将试卷类型(B)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 置上。将条形码横贴在答题卡右上角“条形码粘贴处”。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 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 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 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 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单选题:本大题20小题,每小题2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2008年2月26日“植物界诺亚方舟”仓库在北欧挪威的西斯匹次卑尔根岛(图1)正式落成,以便在地球遭遇极端灾害后还能保存世界各地的生命种子。选择仓库在建在此处最主要的原因是 A.寒流流经此处,气候寒冷 B.国际航线众多,交通便利 C.人烟稀少,安全性好 D.冷高压控制之下,气候严寒 2.下列传统民居各对应的分布地域不.正确的是 A.蒙古包——呼伦贝尔草原 B.架空支撑的房屋——青藏高原 C.平顶屋——塔里木盆地 D.白色墙壁的房屋——撒哈拉沙漠 3.下列地理事物中,主要由风化作用形成的是 A.植物根系撑大的岩石裂隙 B.暴雨形成的冲沟 C.干旱区的风蚀城堡 D.河流落差形成的瀑布 4.北欧国家芬兰从十九世纪落后的农业国家,迅速发展成为科技发达的高福利国家,创造了“芬兰奇迹”。其主要原因是 ①进口矿产资源发展重化工业 ②漫长严寒的气候不利于农牧业发展 ③重视智力开发,免费高中和高等教育,人口素质高 ④人均能耗高、能源利用率高 ⑤实施科技兴国战略,建立技术创新体系

完整版,2018高考地理全国卷3

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课标全国卷Ⅲ (2018·全国卷Ⅲ·T1、2)油纸伞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采用传统方法、全手工制作,油纸伞以竹为骨,以纸或丝绸为面、刷桐油以增强韧性并防水,但长期置于干燥环境中易变脆、开裂。近年来,油纸伞走俏国际市场。据 此完成 1、2 题。 知识点检索号新课标9 1.与现代钢骨布面伞相比,油纸伞走俏国际市场依赖的主要优势是( ) A.携带方便 B.适用地广 C.文化蕴涵 D.经久耐用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综合思维”的学科素养。通过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油纸伞走俏国际市场,展示了我国传 统文化的魅力,重点对手工制作的油纸伞的优势进行分析。 【解析】选C。由材料可知,油纸伞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因此走俏国际市场。与现代钢 骨布面伞相比,油纸伞以竹为骨,不易折叠,携带不便;具有长期置于干燥环境中易变脆、开裂的缺点,在干燥地区 不宜使用;以纸或丝绸为面,耐用性较差。 知识点检索号新课标17 2.下列地区中,宜作为油纸伞重点推销市场的是() A.欧洲西部 B.中亚 C.中东 D.撒哈拉以南非洲 【解析】选A。由材料可知,油纸伞在干燥环境中易变脆、开裂,故适用于湿润、潮湿的环境,比较四个选项,欧洲西部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终年多雨,气候湿润,是使用油纸伞的理想环境,可作为油纸伞重点推销市场;中亚大部 分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中东大部分属于热带沙漠气候,干旱少雨;撒哈拉以南非洲有热带雨林、热带草原气候、 热带沙漠气候、地中海气候,热带草原的面积最大,在旱季时不易储存,同时油纸伞作为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其文化意味更浓,作为经济较为落后的非洲,购买时会以耐用与实用性为主。 【方法技巧】由气候类型推断区域特征 欧洲西部受西风带和北大西洋暖流影响,是世界典型的温带海洋性气候区,终年温和多雨;中亚深居内陆,距离海洋远,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干燥少雨;中东(西亚和北非)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和来自内陆的东北信风带的影响,属于热带沙漠气候,干旱少雨;撒哈拉以南非洲面积广大的是热带草原气候,分旱雨两季,旱季受来自内陆信风带影响,干旱少雨。 (2018·全国卷Ⅲ·T3~5)大别山区某国家级贫困县农民可分为跨村种田大户农民、种植自家承包地农民、本 地务工务农兼业农民和常年外出务工农民等类型。该县以当地优势资源为基础的加工企业在县城活力较弱,但在 中心集镇活力较强,下图示意该县居民点的等级结构。据此完成 3~5 题。 知识点检索号新课标9 3.与县城相比,中心集镇以当地优势资源为基础的加工企业活力较强的主要原因是( ) A.基础设施较完善 B.更接近消费市场 C.资金供应较充裕 D.更易招募劳动力 【解析】选D。由材料、图可知,县城位于区域的中心,与周边的中心集镇和村相比,其等级较高,基础设施较完善,服务的范围更广,服务的种类更多,经济水平更高一些,资金也较为充裕;作为县城,其农业的生产地位有所下降, 所以县城居民对各种农产品的需求更多一些,人口更多,消费市场更广,而乡镇和村可以实现自给,中心集镇在这些 方面均比不上县城,不占优势;当地的加工企业应是以农产品加工业为主,其产品附加值低,需要低成本的劳动力, 而中心集镇更靠近农村,贫困农村的剩余劳动力多且人力成本低,所以中心集镇更易招募劳动力。 知识点检索号新课标7 4.面向某类型农民的需求,有专家建议在该县推进“村—中心集镇双栖”居住模式。这种模式旨在方便该类型农 民( )

历年高考地理真题集锦(答案)

历年高考地理真题集锦参考答案第1题 (1)优点:运量大、运费低。缺点:速度慢、灵活性和连续性差 (2)欧洲西部科技发达;人口素质高;拓展欧洲市场(市场广阔)。 (3)当地盛产橡胶,原料丰富;有大量廉价的劳动力;产品靠海运,运输成本低。 (4)延长产业链,提高产品附加值;增加就业;促进经济发展;保护森林资源等。 【归纳】技术导向型工业产业分散原因 1.研发中心——科技发达;高素质人才多 2.销售中心——拓展市场 3.生产装配中心——降低成本 4.交通(快) 原料导向型工业产业分散原因,围绕中心:成本 1.原料 2.劳动力 3.地价(部交易成本) 4.交通(实惠) 政策支持(社会主义优越性) 第2题 (1)耕地变林地(桔园)后,下渗(和植物截留)增强,地表径流减小;同时由于树木的阻挡,水流速度变慢,流水侵蚀(或冲

刷)作用减弱,因此水土流失减小;耕地变林地(桔园)后,地下水增多,雨季汇入河流的水量减少,而旱季地下水补给河流水量增大,使河流流量(水位)季节变化减小,因此旱涝灾害减少。 (2)冬季夜晚,坡顶近地面因辐射冷却气温降低,冷而重的空气沿山坡下沉到②地(河谷),使②地(河谷)气温较高的暖空气被抬升到上空,导致②地(河谷)冷而①地(山坡)暖,因此,②地(河谷)的柑橘树比①地(山坡)更易受低温冻害的影响。 (3)合理。理由:该地原料丰富;市场需求量大;合理调整产业结构;促进就业,增加居民收入等。 或答:不合理。理由:可能会加大果树与粮食争地的矛盾;需要加大研发经费投入,资金投入高;劳动力素质较低等。 第3题 (1)纬度低,太阳高度角大,太阳辐射强烈,光照强;赤道地区多对流雨,强度大,但历时短,能保证每天光照时间充足(2)油棕生长在热带,经济寿命长,产果量大;油棕果含油量高,单位面积产油高;马来西亚属于发展中国家,廉价劳动力丰富,棕油加工成本低 (3)中国热带面积小,油棕适宜种植区少,棕油消费量大,需要大量进口;印尼地处热带地区,油棕种植面积大,棕油自产量大(4)①周边油棕种植广,接近原料产地;靠近港口,便于产品运输;园区占地面积大,小镇地价更便宜。(②延长产业链,增加附加值;利于产业集聚化,形成规模效应;方便产业之间生产联系,降低生产成本。 第4题

辽宁省高考地理试题与答案()

辽宁省2015年高考地理试题与答案 (word版)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答题前,考生务必在将自己的姓名、 考生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 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 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写在试卷上无效。 3. 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卸载答题卡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4. 考试结束,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 本卷共11小题。每小题4分,共44分。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 要求的。 桑基、蔗基、菜基鱼塘是珠江三角洲地区传统的农业景观和被联全国推介的典型生态循环农业模式。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快速发展,传统的基墉农业用地大部分变为建设用地。保留下来的基塘也变以花卉、菜基为主。据此完成1-3题 1、该地基塘转就以为建设用地对局地气候的影响是 A、大气湿度增高 B、大气降水增多 C、近地面风速增大 D、气温变率增大 2、农民用花基、菜基鱼塘取代桑基、蔗基的直接目的是 A、提高土壤质量 B、节省劳动力 C、促进生态循环 D、提高经济收入 3、桑基、蔗基鱼塘被保留的很少,反映了该生态循环农业模式 A、与当地产业发展方向不一致 B、不具有在其他地区推广的价值 C、与现代农业发展要求不相符 D、不适应当地水热条件的变化

2013且7月30日,我国西北某地出出沙尘暴,图Ⅰ示意该地当日14时-24时气温、气压随时 间的变化、据些完成4-5题。 4、强沙尘暴经过该地时间段是 A.16时-17时 B .17时-18时 C.18时-19时 D. 19时-20时 5、与正常情况相比,强沙尘暴经过时,该地 A.气温水平差异减小 B 水平气压梯度增大 C.地面吸收太阳辐射增多 D 大气逆辐射减弱 1996年我国与M国签订海洋渔业发展合作规划,至2010年我国有20多家沿海渔业企业(总部设在国内)在M国从事渔业捕捞和渔业产品加工工,产品除满足M国需求外,还远销其他国家, 图2 示意M国的位置,把此完成6-8题

(完整word版)2018高考地理试题全国卷2(含答案及解析),推荐文档

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文科综合能力测试 (地理试题) 本试卷共47题,共300分,共14页。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 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 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4.作图可先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 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 选项中,只有 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9世纪50年代,淮河自洪泽湖向南经长江入海;黄河结束夺淮历史,改从山东入海。1968年,南京长江大桥建成通车;自1999年,江苏境内又陆续建成了多座长江大桥。江苏习惯上以长江为界分为苏南和苏北两部分(图1)。据此完成1-3题。 1.目前,在洪泽湖以东地区,秦岭—淮河线 A.无划分指标依据 B.与自然河道一致 C.无对应的自然标志 D.两侧地理差异显著 2. 习惯上苏南、苏北的划分突出体现了长江对两岸地区 A.自然地理分异的影响 B.人文地理分异的影响 C.互相联系的促进作用 D.相互联系阻隔作用

3. 进入21世纪,促使苏南、苏北经济合作更加广泛的主导因素是 A.市场 B.技术 C.资金 D.交通 汽车轮胎性能测试需在不同路面上进行。芬兰伊瓦洛(位置见图2)吸引了多家轮胎企业在此建设轮胎测试场,最佳测试期为每年11月至次年4月。据此完成4~5题。 4. 推测该地轮胎测试场供轮胎测试的路面时 A. 冰雪路面 B. 湿滑路面 C. 松软路面 D. 干燥路面 5. 在最佳测试期内,该地轮胎测试场 A. 每天太阳从东南方升起 B. 有些日子只能夜间进行测试 C. 经常遭受东方寒潮侵袭 D. 白昼时长最大差值小于12时 热带沙漠中的尼罗河泛滥区孕育了古埃及农耕文明。尼罗河在每年6~10月泛滥,从上游带来的类似肥沃土壤的沉积物,与上游来水和周边区域的植物资源,都对农耕文明的形成意义重大。据此完成6~8题。 6. 热带地区原始的耕种方式多为刀耕火种。学&科网古埃及人在刀耕火种方式出现之前,能够在沉积物上直接耕种,是因为尼罗河泛滥区 A. 用水便利 B. 土壤肥沃 C. 地势平坦 D. 植被缺失 7. 尼罗河下游泛滥区沉积物主要来源地的降水特点为 A. 降水季节性强,年降水量大 B. 降水季节性强,年降水量小 C. 降水季节分配均匀,年降水量大 D. 降水季节分配均匀,年降水量小 8. 古埃及人从周边区域引入植物用于种植,引入植物的生长期必须与尼罗河泛滥区的耕种期一致。由此判断这些植物最可能来自于 A. 热带雨林气候区 B. 地中海气候区 C. 热带草原气候区 D. 热带季风气候区

高考地理真题全国卷

、选择题:本题共 11小题,每小题 4分,共 44 分。在每小题给出第四个选项中,只 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全国卷I ) 图 1 为我国东部地区某城市街道机动车道与两侧非机动车道绿化隔离带的景观对比照 片,拍摄于 2017 年 3 月 25日,数年前,两侧的绿化隔离带按统一标准栽种了常绿灌木 如今,一侧灌木修剪齐整 (左图 ) ,另一侧则杂树丛生,灌木零乱 树隐有绿色,新叶呼之欲出。据此完成 1— 3 题。 1. 当地自然植被属于 2. 造成图示绿化隔离带景观差异的原因可能是该街道两侧 3. 图示常绿灌木成为我国很多城市的景观植物,制约其栽种范围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A.气温 B.降水 C.光照 D. 土壤 德国海德堡某印刷机公司创始人及其合作者设计了轮转式印刷机, 先河。至 1930 年,海德堡已成立了 6 家大的印刷机公司。同时,造纸,油墨和制版企业也 先后在海德堡集聚。 产业集聚、 挑剔的国内客户以及人力成本高等因素的综合作用, 激海德堡印刷机技术革新。据此完成 4—5 题。 4. 造纸、油墨和制版企业在海德堡集聚,可以节省 5. 海德堡印刷机在国际市场长期保持竞争优势,主要依赖于 A. 产量大 B. 价格低 C. 款式新 D. 质量优 图 2 示意我国西北某闭合流域的剖面。 该流域气候脚杆, 年均降水量仅为 210 毫米, 但 湖面年蒸发量可达 2 000 毫米,湖水浅,盐度饱和,水下已形成较好盐层,据此完成 题。 6. 盐湖面积多年稳定,标明该流域的多年平均实际蒸发量 A. 远大于 2 000 毫米 B. 约为 2 000 毫米 C. 约为 210 毫米 D. 远小于 210 毫米 7. 流域不同部位实际蒸发量差异显著,实际蒸发量最小的是 A. 坡面 B. 洪积扇 C. 河谷 D. 湖盆 8. 如果该流域大量种植耐旱植物,可能会导致 ;而 ( 右图 ) 。拍摄当日,这些杂 A. 常绿阔叶林 B. 落叶阔叶林 C.常绿硬叶林 D. 针叶林 A.用地类型差异 B. 居民爱好差异 C. 景观规划差异 D.行政管辖不同 开创了现代印刷业的 不断刺 A. 市场营销成本 B. 原料成本 C. 劳动力成本 D. 设备成本 6-8

高考地理真题汇编

高考地理真题汇编 -----------------------作者:

-----------------------日期:

?更多资料请访问.(.....) ?更多资料请访问.(.....)

2011年高考地理真题汇编08—农业 (2011全国新课标卷)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美国通过大量技术投入和大规模专业化生产,成为世界最大的大豆生产国和出口国。巴西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种植大豆,在积极培育优良品种的同时,鼓励农民组建农场联合体,实现了大豆的规模化生产与经营。目前,巴西的大豆产量、出口量仅次于美国。中国曾是世界最大的大豆生产国和出口国,近些年大豆的质量下降(品种退化,出油率低),生产成本较高,成为世界最大的大豆进口国。据此完成3~5题。 3.巴西大豆总产量增加的潜力大于美国,主要是因为巴西 A.技术力量较雄厚 B.气候条件较优越

C.可开垦的土地资源较丰富 D.劳动力较充足 【答案】C 【解析】本题组主要考查影响农业生产的区位因素。解题时要根据材料,结合巴西、美国、中国的国情进行比较分析。本组题也是热点问题(转基因大豆)切入,着重考查学生获取解读信息的能力。巴西人口比美国少,巴西高原面积广大,适宜大豆种植,“20世纪70年代开始种植大豆”,开发种植较晚是最大的优势,C正确。4.在国际市场上,巴西大豆价格低于美国的主要原因是巴西 A.专业化水平较高 B.科技投入较大 C.劳动生产率较高 D.劳动力价格较低 【答案】 D 【解析】巴西大豆的专业化水平、科技投入、劳动生产率都没有美国高。巴西是发展中国家,劳动力价格便宜,D正确。 5.中国要提高大豆质量亟需 A.加大科技投入 B.扩大种植面积 C.增加劳动力投入 D.加大化肥使用量 【答案】 A 【解析】中国大豆种植历史悠久,“品种退化”严重,所以要提高大豆质量亟需加大科技投入,A正确。中国后备耕地资源少,不能扩大种植面积,增加劳动力投入,加大化肥使用量不能提高大豆质量。 (2011全国卷大纲卷) 36.(36分)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各题。 黄麻适合在湿热的气候环境中生长。收获的黄麻在水中浸沤后,才能进行初加工以获取制作麻袋、麻布、纸张等的原料。图7中甲城市为世界最大的麻纺工业中心,也是该地区联系河运和海运的重要港口。图8为甲城市的气候资料。 (1)简述图示黄麻产区的气候特征。(8分) 【答案】:全年高温(各月均温都在20摄氏度以上);全年降水量大(年降水量1600毫米以上);5—10月(或者6—9月)降水较丰沛(为雨季);11月—次年4月(10月—次年5月)降水较少(为旱季)。 【分析】本题主要考察考生阅读气温曲线与降水柱状图、分析和判读图像能力以及对描述气候特征的正确思路和表达。某种气候的特征描述思路一般包括:气温和降水两个要素,气温从年均温高低、年较差大小、日较差大小三个方向描述,降水从年降水总量、降水季节分配和年际变化大小三个方面描述。结合所有季风气候共同特征,将图像语言转化为文字语言,看图说话就好。 (2)简析图示黄麻产区的地形特征。(6分) 【答案】(两)大河下游冲积平原和三角洲,(海拔低于200米)地势低平,自北(西北)向南(东南)倾斜(或者自内陆向沿海渐低 【分析】本题考查考生对等高线图区域图的判读以及地形特征描述一般方法的掌握程度,属于容易题,区分度不高。地形特征描述一般思路:根据等高线的数值特征、弯曲和延伸方向、疏密程度、河流的流向、海陆分布特点描述地形类型及其分布、海拔高度地势特征(某方向高、相反方向低)、起伏大小、可能的地质灾害等。由图中等高线数值可判断出大部分地区海拔在200米以下,应该为平原,再根据图中河流(恒河和布拉马普特拉河)流向(自西北流向东南)可得出: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地势起伏小,主要地形为平原和河口三角洲。 (3)说明该地区有利于黄麻生产的水文条件。(8分) 【答案】水网密、水量丰、利于运输;利于干季时或干旱时对黄麻灌溉;便于浸沤黄麻。

高考地理大题题型(含答案)

1.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说明图示区域东部地区地势特征及判断理由。 (2)比较图中 a、 b 两河的水文特征。 (3)简述 a 河源地所在地形区的自然地理特征。 2. 读“我国某四种经济作物的优势产区及该作物在世界部分地区的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四种经济作物,最可能分别是:A ;B;C;D。 (2)对图中 D 作物的生产和销售起重要作用的社会经济条件有哪些?

(3)试分析比较甲乙两图中,作物 B 的区位条件有何异同? 3. 读“我国东南部地区某月等温线图 (图 1)和年等降水量线 (mm)分布图 (图 2) ”,回答下列问题。 (1)图 1 所示为 (1、7) 月等温线,该月我国气温分布有何特点?简要分析形成这一特点的原因。 (2)比较图中①②两地的年降水量大小,并分析原因。 (3)比较图中①③两地该月平均气温高低,并分析原因。 (4)图中④⑤两地适合晒盐的是地,原因是。 (5)图 1 中阴影区域农村用能短缺,生活燃料消费结构中,生物能源大约占80%。该区域面临的重大生态环境问题是什么?其成因是什么? 4.20XX 年 11 月 14 日至 27 日,在印度首都新德里举办了第 28 届印度国际贸易博览会。印度是我国在南亚地区最大的贸易伙伴,我国也派出代表团参加。下图为“印度著名的乔塔那格浦尔工业区”和“中国的沪宁杭工业区”,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图中信息,比较两个工业区区位条件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2)沪宁杭工业区针对在发展中的主要制约因素,近年来采取了哪些解决措施? 5.读下图,回答问题。

(1)沿图中 AB 线雪线高度的变化规律及其主要成因是什么? (2)近几十年来,我国西部雪线高度有不同程度升高的趋势,主要人为原因是什么?有何解决措施? (3)河流②流域内种植业区存在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有哪些?有何相应的治理措施? 6.根据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材料一见下图。 材料二西宁地区有一首歌谣:“古城气候总无常,一日须携四季装。山下百花山 雪,日愁暴雨夜愁霜。” (1)根据材料一,图示区域积温由东向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原因是 (2)根据材料二,简述歌谣反映出的该地自然环境的主要特征。 (3)从自然条件角度分析青海省经济发展的优势和不利因素。 7.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世界某区域示意图

2020年高考地理真题分类汇编

2020年高考地理真题分类汇编 专题01 宇宙中的地球 (2015?新课标II卷)1996年我国与M国签订海洋渔业发展合作规划,至2010年我国有20多家沿海渔业企业(总部设在国内)在M国从事渔业捕捞和渔业产品加工,产品除满足M国需求外,还远销其他国家,下图示意M国的位置。把此完成下列问题。 8、如果都以当地时间8:00-12:00和14:00-18:00作为工作时间,在M国的中资企业若在 双方工作时间内向其总部汇报业务,应选在当时时间的() A、8:00—9:00 B、11:00—12:00 C、14:00—15:00 D、17:00—18:00 【答案】8.A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名师点晴】本题组以我国和葡萄牙的海洋渔业发展合作为背景材料,具体考查工业区位因素、商业区位条件分析和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等知识,同时考查学生的空间定位能力和知识迁移应用能力。第三小题考查区时计算,首先根据经度确定摩洛哥采用零时区时间,就可以知道比北京时间晚8小时,然后计算四个时段对应的北京时间即可完成。 (2015?重庆卷)二十四节气是我国独有的农业物候历,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之一,寒露节气在每年公历10月8日左右。据此回答以下问题。 3.地球绕太阳一周为360°,以春分日地球在黄道上的位置为0°,则寒露日地球在黄道上的位置为()

A.15° B.105° C.195° D.285° 【答案】3.C 考点:主要考查地球公转特点。 【名师点睛】该组试题以二十四节气为切入点,将天气系统、农业活动、地球运动等主干知识放到同一题组,凸显了近年来高考地理注重主干知识考查的特点。要求学生能够根据题干中所提供信息(“露气寒冷,将凝结”、“上午忙麦茬,下午摘棉花”等),结合所学知识对地理事物(寒露)成因、地理现象(农业活动)分布等做出准确推断,注重考查学生灵活运用地理基础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十二)(2015?上海卷)下图所示为某天日、地、月三者的相对位置,箭头为地球公转方向。 26、从该日起大约经过4天,在上海能够看到的月相是() A、新月 B、上弦月 C、满月 D、下弦月 27、假设一个月内会发生月食现象,则月球从图示位置开始,到出现月食,大约需要的天数是() A、3天 B、8天 C、12天 D、16天 【答案】26、B 27、C 考点:月球公转运动。

2018高考地理真题全国1卷有答案

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地理Ⅰ 一.选择题 近年来,世界上出现了将精密机械设备的组装或加工厂建在地下的现象。例如,日本歧阜某激光加工机组装和我国某数控机床加工企业,都将工厂建于地面10米以下,据此完成1-3题。 1.将生产精密机械设备的工厂建在地下有利于() ①保持恒温环境②储存原材料和产品 ③降低生产成本④减少地面振动影响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2.与歧阜相比,地下工厂的设计与施工较少考虑的问题是() A.防渗水 B.防噪声 C.防坍塌 D.防地震 3.推断上述企业将工厂建在地下的直接目的是() A.增强程度 B.保证产品品质 C.满足战备需要 D.集约利用土地 解析: 1.【答案】C。将生产精密机械设备的工厂建在地下,主要需要考虑精密机械设备和一般产品的差异。①保持恒温环境,是精密机械设备的特殊之处,可选。②任何工业生产都需要储存原材料和产品,不是精密机械设备的特殊之处,排除。③降低生产成本是任何工业都需要的,且地下建厂一般会比地面建厂成本更高,排除。④减小震动却是精密机械设备的需求,可选。故选C. 2.【答案】D。本题表面问与日本岐阜相比,地下工厂的设计与施工较少考虑的问题,实质是比较岐阜与的地下环境。联系所学知识,日本多地震,D正确。防渗水、防坍塌是任何一个地下工厂建设都应考虑的问题。地下环境并不会有噪声影响。故选D. 3.【答案】B。精密机械设备对生产环境要求较高,从第1题可知,地下环境具有诸多优势,故其直接目的是保证产品质量。故选B. 户籍人口是指依法在某地公安户籍管理机关登记了户口的人口。常住人口是指实际居住在某地一定时间(半年以上)的人口。图1示意近十年来我国某直辖市户籍人口与常住人口的数量变化。据

全国卷高考文综试题地理部分全

绝密★启封前 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全国卷Ⅰ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试卷类型A后的方框涂黑。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时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帝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选考题的作答:先把所选题目的题号在答题卡上指定的位置用2B铅笔涂黑。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5、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第Ⅰ卷 本卷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

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一、选择题:本题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在每小题给出第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图1为我国东部地区某城市街道机动车道与两侧非机动车道绿化隔离带的景观对比照片,拍摄于2017年3月25日,数年前,两侧的绿化隔离带按统一标准栽种了常绿灌木;而如今,一侧灌木修剪齐整(左图),另一侧则杂树丛生,灌木零乱(右图)。拍摄当日,这些杂树隐有绿色,新叶呼之欲出。据此完成1—3题。 图1 1.当地自然植被属于 A.常绿阔叶林 B.落叶阔叶林 C.常绿硬叶林 D.针叶林 2.造成图示绿化隔离带景观差异的原因可能是该街道两侧

A.用地类型差异 B.居民爱好差异 C.景观规划差异 D.行政管辖不同 3.图示常绿灌木成为我国很多城市的景观植物,制约其栽种范围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A.气温 B.降水 C.光照 D.土壤 【答案】1.B ??2.D ??3.A 【解析】 1.由题中3月25日,杂树中隐有绿色,新叶呼之欲出,可知此处植被在冬季时,树叶落完,春季的时候长出新叶,所以此处的自然植被为温带落叶阔叶林。 2.同一街道两侧,植被类型不一样,此处都为绿化用地,用地类型相同,景观规划相同,最可能该街道两侧行政管辖不同。 3.制约常绿灌木栽种范围的主要自然因素是热量。由于常绿灌木叶片较小,对寒冷气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