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在学习中成长 在创新中发展

在学习中成长 在创新中发展

在学习中成长在创新中发展

新兴铸管股份新疆金特钢铁公司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

大家好!

根据集团公司领导的安排,今天由我代表新兴铸管股份新疆金特钢铁公司(以下简称新兴金特)作创先争优活动情况汇报,我汇报的题目是:在学习中成长,在创新中发展。汇报分为五部分,一是在企业再造中创先争优,创造发展新模式;二是在学习型组织建设中创先争优,开拓发展新局面;三是在企业文化培育中创先争优,推进发展新跨越;四是在抢抓机遇中创先争优,描绘发展新蓝图;五是几点启示和体会。如有不妥,敬请批评指正。

一、在企业再造中创先争优,创造发展新模式。

新兴金特公司坐落在新疆和静县沟壑纵横的天山深处,经历了原国有钢企沦落破产到民营企业重组改制,再由民企与大型央企“联姻”,成长为钢铁联合企业的“三级跳”发展历程。

公司前身新疆和静钢铁总厂是1969年经国务院批准建设的国家三线军工项目,始建于1970年,时称“7011工程”。1974年投产,1998年停产。2002年12月26日,这个创建于20世纪七十年代的老字号国有钢铁企业被宣布破产,2000多名职工的铁饭碗被打碎,他们被抛入了失业的“穷白”之中,由此发生了2003年1月25日数百名下岗失业职工阻断

新疆南疆铁路和公路交通的突发事件。此次事件引起新疆自治区各级党委政府的强烈关注,不久,2000多名下岗失业工人的生存问题演化成了一场企业发展模式的大变革。

一次重组获得新生。2003年2月由区、州、县三级组成的联合工作组进驻破产企业“和钢”,开始加班加点学习研究、设计方案、费尽苦心寻找出路。经过拜师求教和反复论证后得出结论:“和钢”有矿有炉,之所以30年没有炼出钢来而被迫破产,主要原因是技术设施和人才队伍综合素质落后、脱硫技术不过关。再经北京钢铁研究院多名专家的现场考证,和钢完全可以炼出钢,而且能出好钢。

党委政府怀着对“和钢”的深厚感情,果断决策用优惠政策引进优势民营企业收购重组,盘活国有资产,安臵下岗职工。2003年11月,由广东南海金特建材集团公司收购重组成立新疆金特和钢钢铁有限公司。一次重组后的“金特和钢”,八方招贤纳士、日夜兼程实施技改,用九个月时间兑现了“出钢”承诺,从而结束了原和钢三十多年未出钢的历史。重组改制创造了新的经营发展模式,使企业获得了新生,全部下岗失业职工重新就业,成为发展生产的生力军。

二次重组实现跨越。原和钢有“铁”无“钢”,一次重组后有“铁”有“钢”,但规模小、产品少、竞争力较弱。为把企业做大做强,于2007年4月又一次与新兴际华(原新兴铸管)集团合作,再次创造了央企控股重组的经营发展新模式。二次重组后的“新兴金特”,带来了央企先进的管

理理念和一流的专业技术,更带来了一大批专业技术骨干,他们满怀激情,别妻离子,不远千里来到天山深处,虽然当时尚未广泛提出“创先争优”,但他们与干部职工一道以“巍巍天山挡不住钢铁工人豪迈气概,茫茫大漠隔不断金特员工前进步伐”的气魄,在这北距乌鲁木齐近500公里、南距库尔勒市150余公里,地处偏僻、条件艰苦的深山沟里,学习创新,敢为人先。特别是把集团和铸管股份建设学习型组织、推进公司快速发展的经验做法运用于实践,把团队建设、企业文化、发展战略作为重中之重,建章立制抓规范,淘汰落后抓技改,破解难题抓攻关,三年多的时间产能从十几万吨到一百多万吨,产品从单一的线材到螺纹钢再到离心球磨铸铁管,完成了钢铁联合企业再造,创造了“新兴金特效率”,使公司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一是生产经营高歌猛进。二次重组前的2006年,实现营业收入3.28亿元,利税0.56亿元,经济增加值(EVA)0.36亿元; 2010年实现营业收入52.32亿元,较2006年度增长15倍;实现利税5.35亿元,增长9.5倍;经济增加值(EVA)1.51亿元,增长4.2倍。

二是厂区面貌焕然一新。过去,厂区硬化路面少,遇到刮风天气或者车辆经过,灰尘飞扬,掩人眼目。近年来,公司大力实施美化、亮化、绿化、硬化“四化”工程,先后新增绿化面积30万平方米、硬化路面24万平方米。特别是在公司东山坡展开的“绿化荒山”活动,感动了驻地县委政府,

书记、县长带领四套班子数十名干部主动参与,并当场捐赠公司100万元绿化款。如今厂区绿树成荫、百花争艳、生机盎然。

三是基础设施显著改善。以前公司仅有2幢宿舍楼,员工们8个人、甚至更多的人挤在一间宿舍,还有许多员工住不上宿舍,不得不在外租房。近年来先后新建了32幢单身公寓、职工之家、职工餐厅、职工浴室等一大批公辅设施,2栋“专家公寓”也正式竣工入住。还对职工俱乐部进行整修、新建阅览室、增加文化体育活动器材及书本读物,基本满足员工精神物质需求。

四是环境治理效果明显。公司实施了一大批节能环保项目,实现了“四个闭路循环”,驻地乌拉斯台河水变得十分清澈,新建南、北两座大桥,并大力实施河道治理,修建拦河坝、鸟岛、钓鱼池、安装彩灯等设施,每到夏秋夜晚河畔游人如织,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五是生活质量逐年提高。公司落实完善员工福利待遇政策,在巴州率先为员工缴纳了“三金”、“五险”,每逢节日分发过节用品,定期组织职工体检,特别是工资待遇,2010年员工年平均收入3.27万元,比重组前增长了5倍多。如今购车买房的员工比比皆是,家家户户洋溢着幸福的笑脸。

2010年7月21日,新疆自治区党委书记张春贤在集团刘明忠董事长陪同下到公司视察,原定半个小时随便走走看看,但在深入厂区现场视察、听取刘董事长有关集团和金特

工作汇报以及集团在新疆的发展战略后,张春贤书记在公司炼铁1#高炉值班室座谈了近两小时,对集团和新兴金特给予了高度评价:

一是新兴金特现场管理很有序,工艺流程比较合理,技术上也比较先进,虽然主要设备都是国产的,但能生产出一流的产品。二是在节能减排方面也是非常突出的,主要指标也是很先进的,在老企业改造及“老三线”企业改造方面都是成功的典范。从新兴金特来看,新兴际华集团的技术能力、创新能力、管理能力都是值得信赖的。自治区各部门要把支持新兴际华作为一项任务,新兴际华是能够把事情做大、做强、做好的。新兴际华在新疆做好钢铁产业有基础,特别是交通区位、原料资源、国内外市场三大优势尤为突出。因此,新兴际华集团要思想上再解放一点,目标再放大一些。新兴际华在新疆投资发展,既推动了经济,又拉动了就业,我们不支持这样的企业,我们支持谁!

2010年4月20日,曾任新疆自治区常务副主席、现河北省委书记张云川到公司视察,他说,这个企业我以前来过,你们新兴铸管重组才三年,发展速度之快、变化之大,真是让我没有想到,我为你们感到骄傲和自豪。陪同视察的新疆自治区党委副书记、自治区主席努尔〃白克力感慨地说,新兴金特的发展,不仅解决了自治区党委政府的头疼问题,卸下了一个包袱,而且成为当地经济支撑企业,为地方经济发

展做出了突出贡献,发生这么大的变化,只有用四个字来形容----“令人震撼”。

2011年4月1日,新疆自治区党委副书记、组织部长韩勇视察后说,金特钢铁二次重组是中央企业重组地方企业最成功的事例之一。看了300万吨特钢项目宏大的建设场面,我非常高兴,很受启发。我感到,我们应该学习新兴际华集团的精神,学习新兴际华集团的效益,学习新兴际华集团的能力,新兴际华集团对新疆的热爱,以及新兴际华集团建设新疆的实际行动,我们会全力支持新兴际华集团在新疆的发展。

短短几年,公司从艰难起步到年年进步,从初具规模到跨越发展,得益于集团以刘明忠董事长为代表的领导班子高瞻远瞩,用战略眼光大胆决策,成功实现“二次重组”;得益于公司以谢碧祥董事长为代表的民营企业家用慧眼看待央企优势,高度信任央企能力,才有了公司美好的今天。总之,公司的跨越发展,无不凝聚着集团、铸管股份公司的坚强领导和有力指导,无不饱含着疆内外如新疆资源、七五五五、铸管股份本级以及芜湖、黄石、桃江、川建等各兄弟单位的关心支持和大力帮助。借此机会,我代表公司董事会、党委、经理层及全体干部职工表示衷心的感谢!

二、在学习型组织建设中创先争优,开拓发展新局面。

早在2004年国家九部委就联合发文号召开展“创建学习型组织,争创知识型员工”活动,当时公司正处于发展模

式变革的突破点;2007年,党的十七大又明确提出了“建设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的要求,当时公司又正逢与央企重组的新起点。也正是在这个时候,集团公司推出了企业文化建设理念,通过学习探讨和消化理解,我们以“在学习中成长,在创新中发展”的核心理念为指导,开始着手学习型组织建设工作。2009年党中央提出了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重大战略任务。去年初,又出台了《关于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意见》,进一步明确了建设学习型党组织的重要意义、总体要求、主要原则、工作内容和途径方法。通过系统学习领会我们感到,公司算得上学习型组织和知识型员工的单位和个人为数甚少,而建设学习型组织的真谛在于学习一方面是为了保证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使企业具备不断改进的能力,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另一方面学习也是为了实现个人与工作的真正融合,使人们在工作中活出生命的意义。因此,就是要从“学习”这个视角调动学习欲望,激发创造激情,真正体现“学习工作化,工作学习化”,从而推动企业的团队学习力和创造力。

几年来,我们秉承集团公司“在学习中成长、在创新中发展”的核心理念,把建设学习型组织、造就学习型干部、培养学习型员工作为“创先争优”活动的主要载体,不断创新学习理念、构建学习网络、完善学习制度、探索学习方式,走出了一条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学习型组织与知识型员工相促进的新路子,营造“人人学习、时时学习、处处学习”的

良好氛围。

怎么学呢?

一是领导班子带头学,解决“引力”问题。几年来,公司领导班子带头践行核心理念,带头探索富有时代特点、具有企业特色、更加生动活泼的学习方式,带头把应对危机与挑战作为生动课堂,针对热点、难点问题,解疑释惑,带头进行课题调研,带头深入基层发现问题,带头研究制定创先争优实施方案,带头争创“四好”班子,努力营造良好的氛围,不同场合讲“意义”,大会小会都“劝学”,鼓励主动学习者,赞赏学习优秀者,使广大员工充分认识到,知识是力量、是创先争优促进企业发展的原动力,为公司干部职工学习创新起到了引领、表率作用。

二是中心组集中学,解决“推力”问题。团队学习和知识共享是建设学习型组织的核心环节。我们坚持中心组每周六集中学习,除邀请专家现场授课或组织观看视频讲座外,专门搭建“小讲台”,让中心组成员有机会介绍自己学习工作中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可以是学习培训心得、创新发展感受或是创先争优实践的体会,通过“小讲台”的形式,进行内部培训和交流,使新的思路和方法能够为大家共享。同时设立“点将台”,根据公司不同阶段重点工作推进的需要,专门点题点人有针对性地进行答疑解惑,比如安全、质量、设备、班组管理如何创先争优等。几年来,中心组成员轮流备课讲课,90%的公司高层领导和95%的中层干部登台讲

课一次以上,有效推动了基层工段班组创先争优活动深入开展。

三是党政工团合力学,解决“普遍性”问题。公司党委坚持“党建带工建、团建”原则,在党政工团分别组织学习、分别进行考勤的同时,根据需要每季度确定1-2个或党政或党工或党团集中学习日,注重紧密结合实际需要,突出员工基础知识技能的提高和普及型教育的特点,以“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为原则,全方位、多层面地组织员工开展学习、培训,促使员工最大限度地发挥主观能动性,达到学习工作化的目的,使个人、团体的知识不断创新发展,流程不断再造,技术不断进步,服务不断改善,从而通过创先争优增强企业主动适应外部变化和自我发展能力。

四是利用媒体灵活学,解决“持久性”问题。公司建立了内部网站、开发了办公自动化系统,运用现代网络信息技术建立局域网学习平台,网络覆盖到公司所属各单位、各部门,同时开办电视自办频道,做到网站上有课件,电视里有专题,鼓励干部职工随时随地灵活学习,持续保持创先争优热情。

学什么呢?

一是学习科学理论。根据公司建设发展和生产经营实际,针对新形势下企业党员干部和职工的学习需求和特点,坚持继承与创新相结合,增强学习的吸引力和效果。几年来,我们以集团倡导的“五学”为平台,坚持用科学理论武装头脑,

深入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学习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贯彻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积极抓好科学理论的宣传普及工作。据不完全统计,近三年正式的“五学”课件有60多份。同时,坚持不同时期调整不同的内容、选择不同的重点,注重运用公司改革发展的成果进行宣教,不断推动学习促创争、创争促学习向广度和深度发展。

二是学习自身“发展历程”。经历破产失业的原和钢员工对此感受很深,他们对一次重组使企业获得“新生”,自己能重新就业成为企业的主人很感慨;特别是二次重组后以快马加鞭的强劲势头推进公司年年上台阶,实现了发展的“跨越”,使人很振奋。组织这样的学习,大家有感而发,很容易被接受,也很容易激发起大家创先争优的热情。原和钢土生土长、如今公司炼铁分厂厂长助理张治国在一次被表彰为“四优”党员后的发言中,在回顾了公司的发展历程后,几乎声泪俱下地说:“忘不了下岗失业后生活没有着落的酸楚,忘不了外出谋生颠沛流离的苦涩,现在公司发生这样大的变化,我们从心里感谢金特钢铁、感谢新兴铸管”。发自肺腑的感言,在公司上下引起了强烈共鸣。不少员工动情地表示,没有理由不珍惜今天的大好局面,没有理由不创先争优促进公司更好发展。

三是学习身边英模。“感动2010”年度网络人物阿里木,是公司驻地和静县的维吾尔族青年,1997年离开家乡到贵州

毕节以卖烤羊肉串为生,八年间先后捐赠10多万元,资助200余名其他民族贫困学生的感人事迹,使大家深深感到,创先争优并非一定要做惊天动地的大事,而自己的工作岗位、自己所肩负的责任,就是我们创先争优的大舞台。

四是学习集团先进单位典型经验。首先,学习铸管股份公司“两制”经验。我们以高层推动、部门联动、员工互动的合力,在公司内部推行模拟法人实体、产供销运资金快速联动两个机制。通过倒推核定工序目标成本、改进绩效评价考核体系,使公司各级生产经营管理层面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一是在思想观念上,通过工序成本市场信息的层层传递,引导广大员工转变过去按指标要求完成产量任务的思维惯性,强化了各工序的成本意识、盈利意识;二是在角色定位上,通过各工序生产执行向生产经营的过度,基层员工实现由生产者向经营者的转变;三是在经管模式上,将过去以讲评生产、设备为主要内容的调度会,转变为成本状态分析、费用目标完成分析、负差合格率分析等为主要内容的“经营型会议”。建立“联席会”、“对接会”制度,坚持每日沟通协调,每周分析讨论,力求对市场变化第一时间做出反应并有效应对。公司金工车间以前实行租赁制经营,公司收回推行模拟法人机制后,变过去被动接“订单”为主动找“订单”,积极与各分厂联系,保质保量完成各类部件加工,并高效执行设备抢修任务。新机制试运行3个月,就由原来每月亏损实现盈利14万元,人均月工资也从2000余元上升到2900

余元。物流部发挥“两制”结合的双重功效,通过优化整合原料产品货源、公司内外运力、汽运铁运结构,试点启动当月就减亏12万元,第三个月实现了盈利。第二,学习臵业公司和芜湖新兴。这是我们集团内部看得见、摸得着的先进典型。臵业提出的“日跟踪,周分析,月对标”的工作思路使我们受益匪浅,尤其是年初听了臵业公司在集团“发扬创先争优精神,小板块力求大发展”的报告后,公司组织分厂部室多次学、组织领导班子反复学,不仅学到了思路和方法,而且学到了理念和精神。芜湖新兴坚持用新技术、新思路、新方法调整和完善产业、产品、市场结构,坚持观念、科技、管理创新,坚持走“专、精、特、新、优”发展之路,特别是“作风硬、反应快、抓得实”的“九字精神”让我们十分叹服,为我们更好地“创先争优”提供了难能可贵的精神食粮。

学到什么程度呢?

一是经营决策,“三驾马车”协调配合。按照学习型组织“精简、扁平化、自我创造、善于学习”等特征,公司董事会、党委、经理层的学习成果堪称“排头兵”。几年来,董事会准确把握职责定位,议大事、把方向、防风险,着眼于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问题,着重于公司的发展战略、中长期规划、投资融资计划、财务预决算及资产变化等,做到充分发挥经理层在执行事务中的作用,不干预企业的日常生产经营。党委按照“引导、促进、保证”的党建工作原

则,一方面自觉摆正关系,尊重行政领导依法行使职权;另一方面积极发挥政治核心作用,采取“小型、分散、灵活”的方法,围绕生产经营开展党建工作。注重处理好与董事会、经理层、各利益群体、工团组织的关系,积极发挥参与、监督、协调、凝聚作用,切实增强党组织在促进企业改革发展稳定中的号召力和战斗力。经理层对董事会负责,认真贯彻落实董事会的决议和要求;总经理主动向董事会报告工作,与董事长沟通情况,做到重大事项必须提交董事会研究,董事会未研究、未通过的,不能付诸实施。“三驾马车”的协调配合,既有效发挥各自的作用,又不丧失效率、不模糊责任,靠“持续不断的学习和提高”形成了与法人治理结构相适应的领导体制与运行机制,为公司深入持久地开展创先争优活动提供了前提和动力。

二是学习愿望,由被动转向主动。我们深知,一旦脱离了全体员工的自觉参与和支持,建设学习型组织就注定是空中楼阁。因此,我们始终把团队学习、员工素质提升作为立足点,通过大量的宣传引导,让广大员工对学习型组织的基本知识、概念、观念,包括“水桶理论”、“青蛙现象”、“蝴蝶效应”等有所了解;对于自身素质的现状与公司长远发展的需要之间的差距有更清醒的认识,也更加明白市场竞争不进则退、优胜劣汰的道理,把加强学习、提高素质与自身就业、上岗、发展紧密结合在一起,摒弃“要我学”的被动色彩,产生强烈的“我要学”的主动愿望。几年前我们刚推行

分厂、部室每周例会和每月计划总结时,不少人认为是形式主义,因而常常被动应付,但随着长期的实践,大家从中尝到了“学与不学不一样”的甜头,如今周例会的质量不断提高,几乎成了学习工作的“促进”会,月计划总结也成了各个单位月末月初无需检查跟催的自觉行动。去年以来,公司各单位组织组织学习培训400多批次,受训人员14000余人次;外送学习培训320多人次。以前公司员工大中专毕业生只占15%左右,如今高中以上占70%以上,生产一线出现了“中专班”、“大专组”,机关也出现了“大专部室”或“本科部室”。如果以我们自定的“认知、行动、提高”三条“初级标准来衡量,公司学习型单位能占到70%左右、个人55%左右。单位、个人学习力的不断增强,为创先争优注入了新的活力。

三是改善心智,干部境界得到修炼。实践使我们认识到,学习型组织建设的重中之重在于如何修炼干部骨干的思想、思维和作风。公司领导班子每周定期召开分析研讨会,每月底集体讨论下月重点工作,每月初集体总结上月重点工作完成情况并兑现奖惩,不定期组织重点工作推进会,“逼”着各级干部自我反省,变原先蜻蜓点水式的“批评与自我批评”为境界更高、要求更严、效果更佳的“自我批判”,公司不时将少数干部思想作风、工作学习上的缺陷和问题进行曝光,寻找根源,使大家不仅正视了各自的长处和短处,而且通过横向比较也更清楚地认识到自己在整个干部队伍中的

优势和劣势,从而找出差距,更找出缩小差距的途径。近年来我们坚持中层以上干部春夏秋三个季度除节假日之外的每天晨练,凡未请假或未按时到场签到的,一律处罚250元。“250”,一个“诙谐”的数字,不仅好记,而且触动性强。刚开始时有人认为是“作秀”,甚至有人说这种做法太“专制”,但坚持一段时间后,大家从中感到了乐趣,不仅可以缓解因工作负荷重造成的压力,还可以平和心态,促进健康。如今“晨练”不仅成为中层以上干部学作风、练毅力的平台,变为自觉行动,而且带动了更多员工主动参与到“晨练”活动中。今年五月中旬,新疆自治区国资委党委副书记买买提明〃皮尔多斯评价说,这也是“创先争优”。

四是人才发展,从“舞台”转向“擂台”。我们坚持为所有员工都尽力提供施展才华的“舞台”,但随着学习型组织建设的不断推进,我们感到仅有“舞台”是不够的。因此,我们一方面采取“内引外联”方式,与有关学校取得联系实行委培,积极加强人才梯队建设,目前公司有本科生130余人,硕士4人,中、高级职称42人,4人正在参加EMBA学习培训,为储备后备干部提供条件。另一方面,我们坚持推行“海纳百川、不拘一格”的用人机制,拆“舞台”搭“擂台”,让每个员工走上“擂台”进行竞技,不看地域,不唯学历,优胜劣汰,坚持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先后提拔、免职中层干部30余名,工段班组负责人100多名。公司建设学习型组织的浓厚氛围,培养了一大批“在学习中成长”

的干部职工,也留下了一个个耐人寻味的故事。

故事一:攻坚破难显身手。二次重组后,集团和股份公司以把新兴金特尽快建成西部精品企业为目标,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实施大规模技术改造。一时间矿山、铁前以及铁、钢、轧全工序实施技改,数十个大小工程项目相继展开,犹如大会战的场面。任务重不重?工作难不难?回答是肯定的。曾是炼铁专业、精通炼铁工艺的副总经理朱利斌受命于这项任务。刚开始时他有为难情绪,很想退缩。因为他深知当时施工力量不足,施工设施不好,加之自己是外行,即使有攻坚破难的勇气,没有攻坚破难的能耐是无法完成任务的。“勇气”、“能耐”从何而来?从创先争优和崇尚学习中来!从此,他从零开始,理思路订方案、查资料寻方法、缺什么学什么,多少个夜晚他在灯下潜心思索,多少次会议上他与大家沟通讨论,多少次遇到难题他拜师求教,多少个工地留下他坚实的脚印,多少次饭桌上他没能按时到场。就这样无论是抢工期,还是保质量,无论是风雨交加,还是烈日炎炎,朱利斌凭着他学、思一贯的品质和坚忍不拔的创先争优精神,圆满完成了技改任务。纵然其间尚有不如人意的地方,但随着一个个项目的竣工投产、稳产顺产,朱利斌外行变内行,攻坚破难显身手,成为“在学习中成长”的典范被传为佳话。

故事二:厂长、部长都能干。董民,公司炼钢分厂厂长。之前,他担任过炼铁分厂厂长、烧结分厂厂长、质量管理部

部长。无论在哪个工作岗位,他都以爱学习、肯钻研、学有所得、钻有所成而被大家称道,被誉为“多能干部”。炼钢分厂由于地域限制,车间比较狭窄,一度时期设备事故较多,生产总不顺畅,成了影响公司整体产能提升的制约环节,分厂领导班子也因此而几经调整。董民上任后,抓班子带队伍、抓学习提素质、抓骨干做表率、抓文化聚人心、抓奖惩鼓干劲,积极营造比学习、比工作、比奉献和学先进、赶先进、当先进的创先争优氛围,使分厂面貌发生了可喜变化,先后创造了班产、日产、月产历史最高纪录。在谈到是否有成功的秘诀时,他说其实没有什么秘诀,重要的是一定要懂得“只有抓实学习,才能逐步成长;只有坚持创新,才能促进发展”的道理。

故事三:最年轻的中层干部。党群工作部副部长、公司团委副书记陈雪刚,入职不到三周年且不满30岁被破格提拔,成为公司目前最年轻的中层干部。他刚到公司时任电视站站长,后任党群工作部宣传中心主任,统一管理电视站、广播站、报纸以及网站新闻传播等宣传工作。先后开办了新闻、法制、视点、提示、反腐倡廉漫画、论坛、小故事等栏目,大力营造奋发向上、扶正祛邪、健康和谐的企业环境。去年以来,带领所属人员立足本职工作创先争优,制作大型宣传展板30余块,制作电视新闻150期,视点栏目42期,编发报纸50期,并在集团、国资委、《新疆日报》等媒体刊发稿件150余篇。宣传报道“员工之星”50余人,对违规违

纪的人和事进行曝光和评论100余次。经几次问卷调查,公司电视自办频道收视率和内部报纸阅读率保持在98%和95%左右,深受干部职工和驻地群众喜爱。

实践证明,在学习型组织建设中创先争优,为新兴金特注入了勃勃生机与活力,开拓了公司发展的新局面。2010年公司荣获集团“发展进步特别奖”,被新疆自治区表彰为首届“跨越式发展最具成长力企业”。

三、在企业文化培育中创先争优,推进发展新跨越。

我们深知如今企业的竞争,首先是产品的竞争,产品竞争的背后是人才的竞争,人才竞争的底蕴是文化的竞争。公司干部职工一部分来自一次重组后安臵的原破产企业“老和钢”工人,一部分来自民营企业从各地聘用的技术人员,一部分来自二次重组后央企派来的管理和技术骨干,一部分来自大中专院校毕业生,一部分来自驻地农场牧场的“农牧工”,还有的来自部队转业、党政机关挂职等,其中还有十几个民族1260余人少数民族员工,真可谓全国各地、五湖四海,其构成呈现空前多样化的现象。如何融合凝聚,这是一个无法回避的现实问题。因为,如果没有融合,就没有相互之间的合作共赢,就没有新兴金特的未来。那么,怎么办呢?

一是以“核心理念”感召,提高认知率。在“培养学习型职工、造就创新型团队、促进跨越式发展”的实践中,我们积极践行集团公司“在学习中成长、在创新中发展”的核

心理念,结合公司人员流动性较大、新进员工较多、不懂不会问题突出、学习培训任务繁重的实际,把“在学习中成长”进而明确为“三学”,即“今天我学习了吗?今天我学到了什么?明天我还应该再学点什么?”;结合部分人员观念陈旧、整天忙于事务、创新精神不强、力度不够的实际,把“在创新中发展”明确为“三做”,即“今天我做了什么?今天我做好了什么?明天我还应该再做点什么?”。通过制作成标牌在厂区、会议室悬挂,在电视报纸电子屏广泛宣传,在中心组扩大学习会上党政领导专题演讲,中层以上干部对核心理念的认知率达到99%、工段班组基层管理人员达到95%、一线员工达到90%,在创先争优精神升华核心理念的同时,核心理念有力的推动了创先争优活动深入开展。

二是培育“融合文化”,提升凝聚力。“融合”是什么呢?通过积极而富有成效的探讨,基本形成了这样的共识。首先,融合就是“平等”。公司数千员工,虽然来自不同地域,具有不同阅历,从事不同工作,担任不同职务,履行不同职责,但只有分工不同,没有高低贵贱。平等是融合之源,要实现融合,必须首先承认和尊重平等。其次,融合就是“沟通”。就是平时不经意间的相互了解和协调,当然也包括有目的的特意沟通交流。即使工作和生活中出现了这样或那样的问题,都可以通过有效沟通来平息纠纷,化解矛盾。第三,融合就是“信任”。“相信而敢于托付”乃信任之义。大家从四面八方走进了新兴金特大家庭,这是一种“缘分”。如果

人人珍惜这种“缘分”,彼此就会坦率、真诚,逐步建立起相互信任的纽带。几年来的实践印证“平等、沟通、信任”构成的“融合文化”为推进创先争优产生了积极效应。

三是班子带头践行,增强向心力。所谓“同心山成玉,协力土变金”。近年来公司领导班子把“合心、合力、合拍”作为衡量班子成员政治觉悟、党性观念、领导素质、精神境界和作风形象的重要标准,作为培育过硬团队的不懈追求,作为焕发创先争优精神的动力源泉,努力坚持“七个沟通”、增强“六种意识”。“七个沟通”,即,重大问题及时沟通、决策之前预先沟通、情况紧急事后沟通、经济问题必须沟通、认识不一再三沟通、决定改变重新沟通、正常工作定期沟通。“六种意识”,即,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创新意识、表率意识、奉献意识。新疆有句俗语说“大雁无首难成行,羊群赶路靠头羊”。班子能否合心、合力、合拍,关键在“主要领导”。几年来,公司主要领导用真诚聚人,用品行服人,用作风带人,成为班子合心的“吸铁石”;总揽不包揽,放手不甩手,信任不放任,成为班子合力的“助推器”;虚怀若谷开言路,宽以待人求和谐,听得进话,容得下事,成为班子合拍的“调频钮”。公司领导班子的深度融合,带动和感染了分厂部室及工段班组,在公司内部逐步形成了部门之间、上下级之间、各民族之间的融合,公司向心力和创争意识得到显著增强。

四是推行“零容忍”,打造“全动力”。所谓“零容忍”,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