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速铁路隧道监控量测方案

高速铁路隧道监控量测方案

高速铁路隧道监控量测方案
高速铁路隧道监控量测方案

新建铁路成都至贵阳线乐山至贵阳段CGZQSG-7标段隧道监控量测方案

编制:

审核:

批准:

中铁二十局集团成贵铁路项目经理部

二〇一四年三月

目录

一、工程概况 (1)

二、编制依据 (3)

三、监控量测目的 (3)

四、监控量测组织机构 (4)

五、监控量测组织机构 (4)

六、信息化基础建设及人员仪器配备 (4)

七、监控量测技术要求 (7)

7.1 监控量测断面及测点布置原则 (9)

7.2 隧道施工过程中洞内外观察 (10)

7.3 拱顶下沉及周边收敛 (11)

7.4 浅埋隧道地表沉降 (12)

7.5 必测项目量测频率 (12)

八、监控量测的具体方法 (13)

九、围岩稳定性的综合判别及管理等级要求 (13)

十、量测数据整理、分析及信息化应用 (15)

十一、监控量测信息反馈及工程对策 (16)

十二、质量安全保证措施 (18)

一、工程概况

我标段处于四川省宜宾市长宁县、江安县和兴文县境内,自D2K176+315~DK217+684.586,线路全长41.37km,管段内包含隧道10座,共计18.447km,其中猫鲁寺出口有一段2102米的平导,概括如下:

黄陵坡隧道:总长1560米。隧道位于宜宾市长宁县黄陵坡,为川南红层丘陵地貌,黄陵坡隧道岩性主要是泥岩和砂岩,属于低瓦斯隧道;测段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10g,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为0.40S。围岩砂岩泥岩较软弱,岩层产状较平缓,节理裂隙发育,隧道开挖后,拱顶围岩稳定性差,易发生掉块、坍塌、冒顶现象,最大埋深127m,地下水中等发育。洞身多处浅埋,尤其DK181+700沟槽内,厚0-14米,该处设计标高至地表仅11米,为VI级围岩。隧道洞身泥岩所占比例很大,且局部弱膨胀性,遇水易软化。为VII 度地震区,工程地质条件较差。

杨家咀隧道:总长310米。隧道位于宜宾市长宁镇、老翁镇分界处杨家咀,为川南红层丘陵地貌。测段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10g。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为0.40S。隧道最大埋深25米,基岩为软质岩且节理裂隙发育,施工中支护不及时可能引起洞内坍方、冒顶。

兴隆坪隧道:总长2803米。隧道位于宜宾市老翁镇百香坡村至学堂湾,为川南红层丘陵地貌,测段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10g,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为0.40S。兴隆坪隧道属于高瓦斯隧道。,围岩砂岩泥岩较软弱,岩层产状较平缓,节理裂隙发育,隧道开挖后,拱顶围岩稳定性差,易发生掉块、坍塌现象。进口仰坡顺层。洞身最大埋深60米,D2K185+340-D2K185+540为隧道浅埋段,埋深1-18米,D2K187+390-D2K187+440为隧道浅埋段,埋深8-20米,且沟槽内多为水田,岩层裂隙发育,隧道涌水量较大,VII度地震区。总体来说,隧道工程地质条件差。

玛瑙山隧道:总长3010米。位于宜宾市江安县底蓬镇柏杨坪村至大井镇黄桷湾,为低山—丘陵地貌,测段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05g,地震动反应谱

特征周期为0.35S。属于低瓦斯隧道。DK194+900—DK195+100,坡面上分布有大块砂岩,砂岩夹泥岩砖红色,块体大小以1-2米为主。隧道最大埋深250米。隧道岩层产状较平缓,节理裂隙发育,隧道开挖后,拱顶围岩稳定性差,易发生掉块、坍塌、冒顶现象。

黄桷湾:总长550米。隧道位于宜宾市江安县底蓬镇推推湾,为川南红层丘陵地貌。隧道进出口岩层缓倾角,节理裂隙发育,地下水较发育,隧道顶板稳定性差。隧道大部分浅埋,最大埋深35米,最新埋深0米,岩层层理产状较平缓,节理裂隙发育,隧道开挖后,拱顶围岩稳定性差,易发生掉块、坍塌、变形。隧道洞身工程地质条件较差。

马家沟隧道:总长390米。隧道位于宜宾市江安县大井镇马家沟村,为川南红层丘陵地貌。测段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05g,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为0.35S,沿线场地土类型为中硬土,场地类别为II类,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隧道岩层层理产状较平缓,节理裂隙发育,地下水较发育,隧道顶板稳定性差,隧道大部分浅埋,最大埋深55m。

银盘坡隧道:总长1739米。隧道位于宜宾市江安县大井镇银盘坡,为川南红层丘陵地貌,测段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05g。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为0.35S。隧道岩层层理产状较平缓,节理裂隙发育,地下水发育,隧道顶板稳定性差,可能发生掉块、坍塌、变形问题,出口右侧开挖顺层,为低瓦斯隧道。DK201+880-DK202+000最小埋深约14米,DK202+490-DK202+540最小埋深约为16米。

中项山隧道:总长3632米。隧道位于江安县仁和乡中项山,为低山,丘陵地貌,测段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05g。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为0.35S。属于低瓦斯隧道。围岩泥质砂岩夹泥岩,岩层缓倾,岩质较软弱,节理裂隙发育,隧道开挖后,拱顶围岩稳定性差,易发生掉块、坍塌,冒顶现象。洞身最大埋深约395米,工程地质条件一般。

赶场坝隧道:总长148米。隧道位于宜宾市五星乡赶场坝,为川南红层丘陵地貌,测段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05g。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为0.35S。。

围岩泥质砂岩夹泥岩,岩层缓倾,岩质较软弱,节理裂隙发育,隧道开挖后,拱顶围岩稳定性差,易发生掉块、坍塌,冒顶现象。洞身最大埋深22米,右侧开挖顺层,工程地质条件较差。

猫鲁寺隧道:总长4295米。隧道位于宜宾市兴文县莲花镇水栏村至麒麟坡,为低山、丘陵地貌。测段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05g。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为0.35S。根据测气结果,结合隧道深埋和岩性综合分析,隧道里程D1K215+100—D1K216+900(对应平导里程D1K215+000-D1K216+910)段为高瓦斯,其余段综合判定为低瓦斯;隧道最大埋深192米;出口平导里程PD1K217+672—PD1K215+570,长2102米。猫鲁寺隧道在D1K213+720—D1K213+758段下穿公路,加强地面沉降观测。

二、编制依据

(1)《铁路瓦斯隧道技术规范》(TB10120-2002);

(2)《高速铁路隧道工程施工技术指南》(铁建设[2010]241号);

(3)《铁路隧道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TB10304-2009);

(4)《铁路隧道监控量测技术规程》TB10121-2007

(5)《关于进一步明确软弱围岩及不良地质铁路隧道设计施工有关技术规定的通知》(铁建设(2010)120号)

(6)《新建成都至贵阳铁路乐山至贵阳段站前工程指导性施工组织设计》;

(7)《高速铁路隧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753-2010;

(8)各隧道相关设计文件。

三、监控量测目的

通过隧道监控量测信息化管理,有效指导隧道施工,确保隧道施工安全,杜绝因监控量测管理不到位而造成人员伤亡的安全事故,尤其要杜绝施作初期支护后因监控量测不到位而造成的“关门”事故。杜绝因管理不到位造成工程周边影响,保证监测数据的真实性和及时性。

四、 监控量测组织机构

项目部组建由项目经理、总工、安全总监、生产副经理牵头,项目工程部长、安质部长、隧道工程师、测量队长和各分部经理、总工负责,监控测量小组具体实施数据的采集和上传,各隧道作业班组配合点位的埋设和保护。 监控量测小组人员由各分部组建,每个分部成立一个专业化强,业务熟悉,责任心强的专职监控量测小组,每小组编制3-4人,经过培训合格后方可上岗。配备专用车辆进行人员接送。人员不得随意更换以确保监控量测工作和数据资料的连续性。

图1 监控量测组织机构图

五、 信息化基础建设及人员仪器配备

1.与通信运营单位达成协议,在每个隧道作业面安装远端机,保证各隧道工点网络的畅通。

2.人员的配置

项目经理

现场监控量测组

生产副经理

安全总监

精测队

工程部 安质部 各分部 经理 总工 作业工班 负责人

监控量测小组

分部测量班 工程、安质部 现场监控量布点人员

隧道工程师

现场管理、安全、

技术人员 总工程师

表1 人员配置表

小组人数负责范围人员第一量测小组 4 负责黄陵坡,杨家咀,兴隆坪隧道陈青松、王巍巍、邓泽忠、穆久庆第二量测小组 4 负责玛瑙山,黄桷湾,马家沟,银盘坡进口卫闯、江春旭、甘继蓬、冯楷第三量测小组 4 负责银盘坡出口,中项山高泽清、何杰、朱先沛、张恒第四量测小组 4 负责赶场坝,猫鲁寺,平导杨斌、李志成、赵世辉、郝燚飞本标段有隧道11座,其中包含2座高瓦斯隧道。仪器的配备严格按照《铁

路瓦斯隧道技术规范》及相关设计文件进行配备。使用的全站仪(标称精度

不得低于2″,2mm+2ppm)状态良好,经鉴定合格后方可使用,不定期对仪器

进行自检。

表2 设备配置表

序号设备名称规格型号数量用途

1 全站仪2〞徕卡TS06

2 数据的采集

2 防爆型全站仪1〞徕卡TS11,TS15 2 数据的采集

3 防暴手机

4 数据的上传

4 防暴手电12

5 车辆 4 人员的接送

4.项目经理部及各分部总工、施工技术部、安质环保部、各隧道工点配

备专用电脑,安装围岩数据处理PC客户端;主要管理人员配备手机并安装手

机客户端。

六、监控量测信息化施作流程图

隧道工班现场布点 网络平台点位布设

现场测量

数据复核

数据上传

数据查阅

数据分析

异常处理

处理结果跟踪

点位破坏

网络平台的点位布设根据监控量测日志表,由监控量测小组完成,与现场保持一致

洞内埋点要求:采用直径22mm 的螺纹钢埋设到拱架连接板以上0.5-1m 及拱顶中心位置保证同面等高;深入围岩0.3-0.5m 外露5cm ,朝向

洞口切斜面贴反射片。间距围岩Ⅲ级30m Ⅳ级10m Ⅴ级5m ,误差<1榀拱架间距。督促责任人:现场管理人员,测点保护人员:现场施工

人员,标识牌填写:分部测量人员

同标准补设

浅埋地表观测点埋设与洞内同步每断面7-11个点。洞内外围岩观察:现场安全员,观察地表、初支有无裂缝、脱落现象。

监控量测小组现场测量,测量仪器徕卡TS06,蓝牙连接平板电脑。测量频率:位移速度:≥5mm ,2次/d; 1-5mm ,1次/d; 0.5-1mm ,1次/2d-3d; 0.2-0.5mm ,1次/3d;<0.2 mm ,1次/7d 。初始读数开挖后12h 内完成,最迟不得大于24h 。

对量测小组的测量数据的真实性、准确性进行复核。由项目精测队(每月不少于1次)及工程队测量班(每月不少于2次)两级复核,测量时必须重新架设仪器。发现数据错误归零重新上传正确数据。

数据上传首先保证隧道工点网络畅通,如有问题及时联系办公室。现场复核数据无误及时上传网络服务器,时间间隔不得超过3小时。破坏重设的点位上传数据时归零。

数据查阅通过电脑、手机客户端、网络平台3种途径查询,项目经理、总工9点前掌握前一天平台上的预警信息及处理措施,18点前掌握当天的信息。分部经理、总工对管段内的隧道围岩变化随时掌握。

查阅后各单位对各自管段内的数据变化结合地质进行分析。测点位移速率≥5mm/d 时,技术员与现场负责人、监理工程师在现场进行原因分析和措施处理。当速率连续2天>10mm/d 时上报项

目部、监理站技术负责人,进行原因分析。当变形速率>15mm/d

时上报指挥部组织设计、监理、技术负责人共同进行原因分析和

措施的制定。编制月报分析报监理单位,在月报中结合地质情况

分析变形规律、掌子面的安全状态、预警采取的主要工程措施及

其控制变形的效果。 围岩稳定性判别,位移管理等级分为三个管理等级,Ⅲ级正常施

工、Ⅱ级黄色预警、Ⅰ级红色预警。围岩累计变化:小于1/3极限值可正常施工;大于1/3小于2/3极限值为黄色预警;达到2/3极限值为红色预警(极限值为设计最大预留量)。黄色预警在3

小时内采取相应的措施,在网络平台填写处理意见,红色预警暂停掘进施工,在2小时内采取有效的措施,在网络平台填写处理意见。处理人员:隧道主管工程师、技术主管。

由隧道主管工程师根据围岩变化的数据分析,总结各类围岩在各

个施工阶段变化的规律,对我们采取的各种措施和方法做出评估

和调整。

七、监控量测技术要求

监控量测的项目应结合规范和工程特点、规模大小和设计要求综合选定。量测项目分为必测项目和选测项目两大类(见表3、4)。选测项目应根据工程规模、地质条件、隧道埋深及其它特殊要求确定。

表3 监控量测必测项目

序号监控量测项目常用测量仪器测试精度备注

1 洞内、外观察现场观察、数码相机、罗盘仪

2 拱顶下沉全站仪±1.0mm

3 净空变化全站仪±1.0mm

4

地表沉降水准仪±1.0mm 浅埋段必测H0<

30m

表4 监控量测选测项目

序号监控量测项目测试方法和仪表测试精度

1

隧底隆起水准测量的方法,水准仪、铟钢尺或

全站仪

±1.0mm

2

二次衬砌后净空变化隧道净空变化测定仪(收敛计、隧道

激光断面仪)

±1.0mm

3 围岩内部位移多点位移计±0.1mm

4 围岩压力压力盒≤0.5%F.S.

5 二次衬砌接触压力压力盒≤0.5%F.S.

6 钢架内力钢筋计、应变计±0.1%F.S.

7 喷混凝土内力混凝土应变计±0.1%F.S.

8 锚杆轴力钢筋计±0.1%F.S.

9 二次衬砌内力混凝土应变计、钢筋计±0.1%F.S.

10 爆破振动振动传感器、记录仪1mm/s

11 孔隙水压力水压计

12 水量三角堰、流量计

13 纵向位移多点位移计、全站仪

备注:①F.S.为元件满量程;(应力应变的精度表述应为元器件满量程的比例)

②监控量测选测项目除上表所列项目外,还包括设计单位针对工程实际情况有特殊要求作为选测

项目。

7.1 监控量测断面及测点布置原则

1、浅埋隧道地表沉降测点在隧道开挖前布设。地表沉降测点和隧道内测点布置在同一断面里程。一般条件下,地表沉降测点纵向间距按表5的要求布置。

表5 地表沉降测点纵向间距

隧道埋深与开挖宽度

纵向测点间距(m)

2B <H O <2.5B 20~50 B <H O ≤2B 10~20 H O ≤B 5~10

注:H 。为隧道埋深,B 为隧道开挖宽度。

地表沉降测点横向间距为2-5m ,隧道中线附近测点加密,每断面不少于7-11个,隧道中线两侧量测范围不小于H 0+B ,地表有控制性建筑物时,量测范围适当加宽。测点布置如图1所示。

注:H0为隧道埋置深度,B 为隧道开挖宽度

2、拱顶下沉测点和净空变化测点布置在同一断面上。测点应尽量对称布设,即“同面等高”,以便数据的相互验证。水平收敛点位布设在拱架连接板以上0.5-1m 的位置。测点间距误差不能大于一榀钢架的间距。

3、 隧道监控量测的断面间距及净空变化量测的测线数,可参照表6、表7的要求来布置。

图2 地表沉降横向测点布置示意图

H 0 45°

H

基准点

B

2~5m

量测范围

表6 隧道监控量测的断面间距

围岩级别断面间距(m)

V~Ⅵ≯5

Ⅳ≯10

Ⅲ30--50

注: ①洞口及浅埋地段断面间距取小值;②软岩隧道的观测断面适当加密;③在特殊部位(斜井与正洞交叉口等)应加密测点布设断面,且点位可以不在一个断面上;④II 级围岩视具体情况确定间距。

表7 净空变化量测的测线数

地段

一般地段特殊地段

开挖方法

全断面法一条水平测线-

台阶法每台阶一条水平测线每台阶一条水平测线。

CD或CRD法上部、双侧壁导坑法分部开挖法每分部一条水平测线

左右侧部,每分部一条水平测线。

4、监控量测标志布置要求

测点采用反射膜片,测点埋设时,应注意以下几点要求:

监控量测编入施工组织设计并列入施工进度控制计划之中,将埋设监控量测元件和观测纳入施工工序。

预埋测点(测点位置必须在两品钢架之间)采用直径不小于22mm的螺纹钢或圆钢制作,埋入深度不小于40cm, 若围岩破碎松软,应适当增加测点埋入深度。外露长度5cm在钢筋端头切一斜面并朝向洞口方向,同时尽量使左右两侧相对的预埋件处于“同面等高”的位置。量测测点应牢固可靠、易于识别并妥善保护。埋好后在斜面上贴反光膜片,并做好警示标志,以免机械施工碰坏。要求现场管理人员对点位的布设和保护加强监督。

测点位置悬挂监控量测标识牌,内容填写由专人负责与网络平台保持一致。

全断面台阶法

大拱脚台阶法双侧导坑法

图3 拱顶下沉及周边收敛量测的测点布设示意图

7.2 隧道施工过程中洞内外观察

1.洞内观察分开挖工作面观察和已施工地段观察两部分

开挖工作面观察应在每次开挖后初喷混凝土之前进行。重点观察记录工作面的工程地质与水文地文情况,并做好地质素描,填写开挖工作面地质状态记录表。对地质条件复杂地段,应留存影像资料,作为地质变化的依据之一。观察中发现工程地质条件恶化时,应立即采取相应处理措施。

对初期支护及二次衬砌完成地段的观察,每天至少应进行

一次,主要观察喷射混凝土、锚杆、钢架和二次衬砌等的变形状

况,分析初期支护、二次衬砌的可靠性和围岩的稳定性。并记入

施工日志。

2. 洞外监测

洞外监测的重点为洞口段和洞身浅埋段、山间洼地、岩堆、破碎带、及偏压洞口的地表开裂、下沉和隧道洞口边、仰坡的稳定状态、地表渗、流水等情况,每次观察后应做好详细记录。

地表下沉的量测必须在隧道开挖之前进行。量测断面应与隧道内的量测处于同一横断面,观测点布置执行技术规程要求,监控范围应延伸布置在隧

道开挖影响范围以外。地表构筑物应在其周围增设观测点。量测应超前于隧道开挖工作面进行(距离为隧道埋深与隧道开挖高度之和)。监控量测时间应一直持续到地表下沉长期稳定、隧道衬砌施作完毕后停止。

7.3拱顶下沉及周边收敛

拱顶下沉、收敛量测初读数宜在每次开挖后12h内取得初读数,最迟不得大于24h。同一处拱顶下沉、收敛量测、隧底隆起、围岩压力等洞内量测应设在同一断面,以便于整个量测形成信息体系,相互印证。

拱顶和地表下沉量测基点应与洞内、外水准基点建立联系。

周边收敛实测步骤:根据设计要求随时掌握岩石的变化情况,测点安装应靠近开挖面又不宜被破坏的地方,并且保证在开挖后12小时(最迟不超过24小时)内埋设,且在下一次循环开挖前量测到初次读数,初期观测为每天两次,如岩石没有异常变化按照规范量测频率进行观测。监测点的钢筋根部应深入岩石并灌入水泥砂浆使其牢固。量测方法:每个监测断面用全站仪分别照准同一测线左右两个收敛点测量,软件自动生成测线长度,确认无误后保存数据上传。

洞内拱顶沉降下沉实测步骤:首先在隧道的仰拱埋设水准点,按照《二等水准测量规范》联测水准点的绝对高程(此点坐标也可作为隧道内日常测量施工放样使用)。拱顶监测点位置和埋设时间同水平收敛点相同,埋设方法同水平收敛点一样要把钢筋插入岩石内使其牢固。在后视水准点上架设徕卡仪器自带的金属三角架,固定1.3M作为后视标高,仪器架设在水准点和反光片中间适当的位置,不必量取后视标高和仪器高,这样可消除因量取仪器高和后视标高带来的误差。高程定向后,直接照准拱顶点读数即可,软件自动显示高程数值,确认无误后保存数据上传。

示意图如下:

7.4浅埋隧道地表沉降

浅埋隧道地表沉降测点应在隧道开挖前布设。地表沉降测点和隧道内测点应布置在同一断面里程。一般条件下,地表沉降测点纵向间距应按表1 要求布设。正常地质埋深≤30m 时按浅埋隧道对待。

地表沉降测点横向间距为2~5m。在隧道中线附近测点应适当加密,隧道中线两侧量测范围不应小于(隧道宽度+埋深),地表有建(构)筑物时,量测范围应适当加宽。

地表下沉量测频率应与洞内量测频率相同。

7.5必测项目量测频率

必测项目量测频率根据表8和表9确定。当按以下两表选择量测频率出现较大差异时,取量测频率较高的作为实施的量测频率。出现异常情况或不良地质时,适当加大监控量测频率。

表8 按距开挖面距离确定的监控量测频率

监测断面距开挖面距离监测频率

(0-1)B 2次/d

(1-2)B 一次/d

(2-5)B 一次/2-3d

﹥5B 一次/7d

表9 按位移速度的量测频率

位移速度(mm/d) 量测频率

≥5 2次/d

1~5 1次/d

0.5~1 1次/2~3d

0.2~0.5 1次/3d

<0.2 1次/7d

各项量测作业均应持续到变形基本稳定后2~3 周结束,或二衬紧跟后无法观测即结束量测。对于膨胀性和挤压性围岩,位移长期没有减缓趋势时,经各方研究后适当延长量测时间。

八、监控量测的具体方法

(1)进洞观测前与隧道施工单位取得联系预定观测时间,观测时间尽量选择在拼装钢架或出渣后1小时进行,观测期间应停止干扰观测的施工工序。(2)观测前仪器设备的常规检校;仪器进入洞内后开箱适应洞内温度20~30分钟,修正温度和气象参数。检查全站仪与手机的蓝牙连接是否正常。(3)用激光进行指向监控标志,观测时用防爆型强光电筒对监控标志进行照明,以利于仪器精确照准反射膜片的十字中心。

(4)数据的采集上传必须进行数据的复核,准确无误后上传避免出现假性预警。现场量测至上传网络服务器时间不得超过3 小时。

(5)建立数据复核审查制度,保证量测小组测量数据的准确性和真实性。

九、围岩稳定性的综合判别及管理等级要求

围岩稳定性的判别,位移管理可分为三个管理等级。Ⅲ级管理为围岩累计变化小于极限值(设计最大预留沉降量)1/3可正常施工。Ⅱ级管理为黄色预警当累计值达到极限值(设计最大预留沉降量)1/3小于2/3时,认真分析原因,黄色预警在3小时内采取相应的措施保证施工安全并填写处理意见消除

预警。Ⅰ级管理为红色预警,当累积值达到极限值(设计最大预留沉降量)的2/3时,应暂停掘进施工。红色预警在2小时内研究制定有效的措施保证施工的安全并填写处理意见消除预警。

是 安全

否 不安全

图4 根据位移管理等级进行反馈管理框图

测点位移速率≥5mm/d 时,由监理工程师与现场技术人员和现场负责人在施工现场共同进行原因分析和措施处理,当采取特殊措施(改变设计施工方法和增加工程数量)时,将方案上报监理站及指挥部后实施。当速率连续2 天>10mm/d 时由监理站组织项目部技术负责人进行原因分析。当测点位移速率大于15mm/d 时由指挥部组织(或委托)设计单位、监理单位和施工单位负责人进行原因分析和制定措施。

当出现下列失稳先兆时应加强支护或尽快施作二衬:

1.局部石块坍塌或层状劈裂、喷混凝土层的大量开裂及钢架扭曲等;

2.累计位移量已达到极限位移的2/3,且仍未发现位移速度有明显减缓的趋势;

监控量测结果

位移是否超过II 级管理

位移是否超过III 级管理 位移达到I 级管理 暂停施工 综合评价设计施工措施,加强监控量测 继续施工 工程对策

3.初期支护接近侵入二次衬砌结构尺寸内。

十、量测数据整理、分析及信息化应用

1.数据的整理分析

监控量测数据的处理分析是信息反馈的基本工作,对位移监控量测结果进行回归分析,预测监控点可能出现的最终值及影响范围,用以评估隧道的安全状况,指导或优化施工方法。

数据实时分析阶段分析:实时分析是根据每天监控量测数据,分析施工对隧道结构和围岩变化的影响,发现安全隐患及时采取措施。当日变形速率超过规定值的处理,以及累计变形值超过规定值的处理包括原因分析、工程措施的制定和调整、工程措施的现场落实、工程措施的效果评定要建立《异常数据处理台帐》。实时分析要求各级管理人员随时查看网络平台数据信息,及时掌握隧道施工的安全性。

阶段分析是经过一段时间观测后,通过对数据的综合分析,指导下一阶段的施工。按照要求每周(月)采用书面和电子文档的形式向监理单位、建设单位上报阶段分析报告。

2.信息化应用

监控量测信息反馈程序应贯穿整个施工过程。通过现场断面的设置掌握隧道安全步距是否超标(建立监控量测施工日志表台帐),根据数据分析结果,对工程安全性进行评价,并提出相应工程对策与合理化建议。监测结果显示不能满足环境及安全要求,提出调整设计参数变更建议,报监理单位、设计单位、建设单位,进行变更。

竣工后应及时整理收集以下资料:监控量测设计;监控量测方案及批复;监控量测结果及报表;监控量测数据汇总表及观察资料;监控量测工作总结报告。

十一监控量测信息反馈及工程对策

监控量测信息反馈应根据监控量测数据分析结果,对工程安全性进行评价,并提出相应工程对策与建议。监控量测信息反馈可按图11.1规定的程序进行。施工过程中应进行监控量测数据的实时分析和阶段分析。

1、实时分析:每天根据监控量测数据及时进行分析,发现安全隐患应分析原因并提交异常报告;

2、阶段分析:按周、月进行阶段分析,总结监控量测数据的变化规律,对施工情况进行评价,提交阶段分析报告,指导后续施工。

工程安全性评价流程见图11.2。

图5 监控测量信息反馈程序框图

表10 工程安全性评价分级及相应应对措施

管理等级应对措施

Ⅲ正常施工

Ⅱ综合评价设计施工措施,加强监控

量测,必要时采取相应工程对策

I 暂停施工,采取相应工程对策

图6 工程安全性评价流程图

根据工程安全性评价的结果,需要变更设计时,应根据有关铁路工程变更管理办法及时进行设计变更。

工程对策主要应包括下列内容:

1、一般措施

1)稳定开挖工作面措施;

2)调整开挖方法;

3)调整初期支护强度和刚度并及时支护;

4)降低爆破振动影响;

5)围岩与支护结构间回填注浆。

2、辅助施工措施

1)地层预处理,包括注浆加固、降水、冻结等方法;

2)超前支护,包括超前锚杆(管)、管棚、超前插板、水平高

【隧道方案】铁路工程隧道监控量测实施方案

新建XX铁路工程 XX隧道监控量测实施方案 编制:XX 审核:XX 审批:XX XX铁路XX标指挥部 二0XX年XX月

隧道监控量测实施方案 一、工程概况 1、隧道规模与地质条件 本标段共有隧道5座,青云山隧道分为左线和右线两座单线隧道,其中隧道左线里程桩号DK491+253~ DK513+428,全长22175m;隧道右线里程YDK491+577 ~YDK513+414,全长21837m;隧道穿越12条断层。城峰1#隧道长804.86米,城峰2#隧道长775米(双线),城峰3#隧道长906.96米。各隧道围岩级别长度见下表: 隧道、斜井围岩类别统计 2 自然地理概况 青云山隧道位于福建省福州市永泰县和莆田市涵江区,起点位于永泰县岭路乡后坑垄村,穿越青云山国家4A级风景区和藤山及老鹰尖省级自然保护区。隧道处于戴云山脉南段中低山山间地貌,山脉主要走向为北东~南西,山峰林立,沟谷深切,多悬崖峭壁。总体地形:DK491+250~DK493+850地形标高65~590m,地形坡度相对较缓,一般20°~40°;DK493+850~DK504+700地形险峻,沟谷幽深,标高为230~1018m,中间最高山峰(对山)1031m。地形坡度一般50°~80°,局部近90°,甚至倒悬。DK504+700~DK513+430海拔标高为580~145m,地形坡度较缓。隧道最大埋深890m。 城峰一、二、三号隧道处于剥蚀低山,上部为第四系更新统冲积,城峰一号隧道进口DK489+901~DK490+098段有石英岩正长斑岩岩脉侵入,全风化~弱风化,其它地段下部为弱风化凝灰熔岩,岩性较为完整,未发现异常地质构造。地下水主要为空隙水及基岩裂隙水,地下水不发育。

隧道施工监控量测方案

乐昌至广州高速公路T10标长基岭隧道、龙归隧道 施工监控量测专项计划 编制: 审核: 审批: 中铁隧道集团广乐高速T10标项目部 二零一零年七月

乐昌至广东高速公路T10表标段内共有2隧道,分别为长基岭隧道和龙归隧道。其中长基岭隧道为特长隧道,是广乐高速控制性工程,长基岭隧道左线长3920m,右线长3940m;龙归隧道右线长640m,左线长565m。长基岭隧道位于粤北凹褶束~韶关凹褶中的天门坳隆起地区,地层复杂、断层发育。断裂主要为北北东向和北东向,南北向。隧道穿越14条断层破碎带或岩溶侵蚀破碎带。龙归隧道位于湘粤坳褶束的粤北凹褶束,以华夏构造为主体,形成以南北向褶皱-瑶山复背斜的褶皱和盆地。断裂主要为北北东向和北东向。隧道穿越1条断层破碎带。隧道开挖埋深浅、跨度大,采用的支护措施和结构形式复杂多样,施工中各种工法转换复杂,因此为保证隧道施工安全、经济、顺利进行,在施工过程中应采取全过程监控量测措施,以根据监测信息反馈设计和指导施工,积极优化与调整施工方法、施工工艺和施工参数,控制支护结构变形,了解围岩动态变化,掌握最佳工序过程,从而确保工程安全与质量,并保护周围环境的安全。 1 监测目的和意义 监控量测是地下工程动态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确保隧道安全开挖的基础。在施工中,通过监控量测,掌握围岩动态和支护结构的工作状态,利用监控量测结果调整设计支护参数,指导施工,积累资料并为以后的类似工程提供类比依据;同时预测事故和险情,以便及时采取措施防止事故发生。 (1)了解围护结构和周围地层的变形情况,为施工日常管理提供信息,保证施工安全。 监测数据和成果是现场施工管理和技术人员判断工程是否安全的重要依据。因此,在施工过程中,通常依据监测结果验证施工方案的合理性,调整施工参数,必要时采取辅助工程措施,以达到信息化施工之目的。 (2)通过对隧道支护结构的变位、应力监测,及时修改支护系统设计。 (3) 验证支护结构设计,为支护结构设计和施工方案的修订提供反馈信息。 (4) 积累资料,以提高地下工程的设计和施工水平。 支护结构的围岩压力分布受支护方式、支护结构刚度、施工过程和被支护围岩种类的影响,通常很复杂,现行设计分析理论尚未达到成熟的阶段,积累完整准确的地下工程开挖与支护监测结果,对于总结工程经验,完善设计分析理论是很有价值的。 2 监测的主要技术依据 2.1 执行的技术标准

隧道监控量测施工方案

目录 一.编制依据 (2) 二.编制原则 (2) 1.高效、适用原则 (2) 2.安全原则 (2) 3.符合本单位技术水平的原则 (2) 三.适用范围 (3) 四.工程概况 (3) 1.隧道概况 (3) 2.施工存在的风险 (4) 3.监控量测目的 (4) 4.监控量测手段 (4) 五.监控量测预报方案 (4) 1.组织机构、人员及设备 (4) 2.监控量测程序和项目 (5) 3.监控量测方法及工作要点 (8) 4.监控量测方法 (10) 5.量测数据的处理与应用 (10) 六.监控量测工作制度 (12)

一.编制依据 1.青荣城际铁路招标文件及新建青岛至荣城铁路工程施工图 2.青荣城际铁路Ⅳ标段指导性施工组织设计; 3.铁道部颁发的规范、规程、标准: 《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技术指南》(TZ210-2005); 《铁路隧道工程施工技术指南》(TZ204-2008); 《客运专线铁路隧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暂行标准》(铁建设[2005]160号); 《铁路工程设计防火规范》(TB10063-2007 J774-2008); 《铁路隧道超前地质预报技术指南》(铁建设[2008]105号)。 4.青荣城际铁路建设指挥部有关要求。 二.编制原则 1.高效、适用原则 本方案的高效运行,能确保预报质量并有效的指导施工,适合本工程所有隧道 2.安全原则 本方案的操作实施要安全,并能指导安全施工; 3.符合本单位技术水平的原则 本方案拟投入的设备、实施人员均符合本单位现有水平,能确保

方案顺利实施。 三.适用范围 适用于青荣城际铁路Ⅳ标段隧道监控量测。 四.工程概况 1.隧道概况 本标段共有隧道3座,总长度1.345Km。隧道全部位于山东省烟台市境内,地貌形态为剥蚀丘陵,地形高低起伏,部分地段冲沟发育,基岩大部分裸露。隧道穿越的地层岩性多为片岩、花岗岩、变质岩等,岩性变化较大。 隧道概况见表1-1。 表1-1隧道工程及围岩分级表

隧道监控测量专项方案

一、编制依据 1、《铁路隧道监控量测技术规程》TB10121-2007 2、《铁路隧道喷锚构筑法技术规范》TB10108-2002 3、《铁路隧道设计规范》TB1000-2005 4、《铁路隧道施工规范》TB10204-2002 5、《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93 6、《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GB12897-91 7、施工设计图纸和沿线地质调查资料 二、编制目的 通过本计划指导本项目部隧道施工监控量测工作,在隧道施工过程中,通过对围岩、地表变形以及支护结构应力、围岩与支护结构、支护与支护之间接触压力等量测,了解围岩稳定状态和支护结构、衬砌的可靠程度。 1、确保施工安全及结构的长期稳定性; 2、验证支护结构效果,确认支护参数和施工方法的准确性或为调整支护参 数和施工方法提供依据; 3、确定二次衬砌施作时间; 4、监控工程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5、积累测量数据为信息化设计与施工提供依据; 三、适用范围 适用于采用喷锚构筑法修建的隧道及浅埋隧道施工中的监控量测工序,使其处于受控状态,本计划适用于我项目部所有的隧道监控量测施工。 四、职责:

物资部负责量测仪器设备的采购。 工程部负责提供仪器设备采购计划,编制监控量测设计。 技术主管负责量测计划安排、量测资料的整理,并根据量测结果及时向施工负责人汇报洞内围岩的稳定状态,指导现场施工。 量测组在技术人员的指导下,负责测点的埋设和日常的量测工作,并作好量测记录。 五、工程概况 新建向塘至莆田铁路位于赣东和闽中地区,西起江西省南昌市,自乐化东站(不含)引出,经江西抚州、南城、南丰,福建建宁、泰宁、将乐、沙县、尤溪至永泰分岔,同时引入到外福铁路福州站和福厦铁路莆田站。 我项目部管段内有音头隧道、后洋隧道、大坪隧道三座隧道,其中音头隧道最长,起止里程DK387+437~DK390+043,全长2606m, 在线路前进方向右侧,与线路交点里程DK389+800处设置一斜井,斜井采用无轨运输,为双车道断面,斜井长235米;后洋隧道起止里程DK390+430~DK391+380,全长950m,大坪隧道长190m。线路设计时速200km,预留250km,为双线电气化铁路有碴轨道隧道。 四、监控量测 1、监控量测流程图见附图

隧道监控量测方案完整版

隧道监控量测方案 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

四川省雅安至康定高速公路工程项目 C17合同段 隧道监控量测实施方案 中铁隧道股份有限公司 雅康高速公路C17合同段项目经理部 二0一四年九月十五日

目录

一、编制依据 1、《工程测量规范》(GB 50026-2007) 2、《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 2、《公路隧道施工技术规范》(JTG F60-2009) 4、隧道监控施工技术规范 3、招投标文件、设计图纸等有关资料。 二、编制目的 现场监控量测是斜井施工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能指导施工,预报险情,确保安全,而且通过现场监测获得围岩动态的信息(数据),为修正和确定初期支护参数及混凝土衬砌支护时间提供信息依据,为完善斜井工程设计与指导施工提供可靠的足够的数据。 三、工程概况 雅安至康定高速公路项目路基土建工程施工C17标段位于四川省西部二郎麓、甘孜藏族自治州东南部,界于邛崃山脉与大雪山脉之间,大渡河由北向南纵贯全境。川藏公路穿越东北部,是进藏出川的咽喉要道,素有之称。 本合同段横跨泸定县烹坝乡喇嘛寺村与黄草坪村、康定县姑咱镇大杠村与上瓦斯村,涉及2县2乡镇4村,起讫桩号为 K108+450~K118+370,线路全长9.92km。本标段工程主要包括路基工程:1段长283.5米;桥梁工程:3座总长522.5米;隧道工程:3座隧道,其中大坪隧道长3021米,最大埋深863m;大杠山隧道长

4799米,最大埋深669米,龙进隧道长1287.5米,最大埋深 328m;涵洞工程:钢筋混凝土盖板涵,33m+12.52m两处。 四、监控量测管理 1、成立隧道现场监控量测小组,受项目总工领导并配齐必须的检测仪器、设备、用品,明确工作职责和标准,承担量测任务。 2、量测组负责测点埋设、日常量测、数据处理和仪器设备的保养维修工作,并及时将量测信息反馈于施工和设计。 3、现场监控量测按制定的量测工作计划认真组织实施,并与其它施工环节紧密配合,不间断的贯穿于整个施工过程中。 4、各预埋测点埋设要牢固可靠,易于识别并妥善保护,不能任意撤换和避免破坏。 5、按现场监控量测计划,在做好现场量测工作的同时,及时分析整理内业资料并分类归档,按规范要求做好量测竣工文件。 6、监控量测组织机构框图 图一监控量测组织机构图 五、监控量测技术要求 1.量测数据必须准确可靠。

铁路隧道监控量测技术综合试题及答案

综合试题B 卷 共 3 页 第 1 页 ○ 准考证号 姓名 工种 . 座号 . ○ 中铁十一局集团有限公司职工培训考试试卷 铁路隧道监控量测技术综合试题 考试形式:闭卷 重要提示: 1.本场考试时间为9:30-11:30,时长120分钟,试卷满分100分; 2.请将选定答案认真的填在试卷上,在草稿纸上作答成绩无效; 3.请用黑色签字笔作答,且保持卡面整洁,切勿折叠; 4.试卷空白处不可作为草稿纸使用,考试结束试卷连同草稿纸一块收回,禁止带出考场。 一.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对的填√,错的填×) 1、控制测量的精度应以中误差衡量,最大误差(极限误差)规定为中误差的两倍。( ) 2、用水准仪进行隧道拱顶下沉量测,测点在避免爆破作业破坏的前提下尽量靠近工作面埋设。( ) 3、净空收敛量测的初读数在开挖后24h 内读取,最迟不得超过48h.。( ) 4、隧道地表下沉的发展趋势是判断隧道围岩稳定性的一个重要标志。( ) 5、爆破后在距开挖面2m 的范围内尽快安设各种量测测点,初始读数应在爆破后24小时和下一次爆破前进行。( ) 6、量测数据应及时整理分析,及时绘制时态曲线和空间关系曲线。( ) 7、隧道现场监控量测作业时,洞内外的观察可以两天一次。( ) 8、在同一断面上,当地表下沉量大而洞内拱顶和水平净空收敛值没有异常变化时,要进行现场观察和分析是否地表有局部滑坡并将数据和情况及时上报。( ) 9、在监控量测地表区域附近布设的水准基点可以少于3个。( ) 10、拱顶沉降可以采用DNA03水准仪和徕卡TCA2003全站仪进行非接触测量。( ) 二.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4项备选答案只有1项是正确的) 1、下列哪种监测项目不是隧道工程监控量测的必测项目( )。 A、洞内观察 B、拱顶下沉 C、地表下沉 D、围岩压力 2、下列不属于现场监控量测工作内容的是( )。 A、现场情况的初始调查 B、编制实施细则C、现场监控量测及分析 D、参加监理例会 3、锚杆轴力常用的测量仪器是( )。 A、压力盒 B、应变计 C、多点位移计 D、钢筋计 4、空隙水压力常用的测量仪器是( )。 A、记录仪 B、水压计 C、压力盒 D、振动传感器 5、隧道开挖后应及时进行地质素描及数码成像,必要时应进行( )试验。 A、物理力学 B、材料力学C、结构力学 D、土力学 6、拱顶下沉是指隧道拱顶测点的( )。 A、绝对沉降量 B、相对沉降量C、日变化量 D、以上皆非 7、隧道净空变化是隧道周边上两点( )的变化。 A、绝对位置 B、任意位置 C、相对位置 D、固定位置 8、建在稳定的岩层或原土层或构筑物上的经确认固定不动的点称为( )。 A、测点 B、水准点 C、工作基点 D、基准点 9.隧道净空变化和拱顶下沉量测时,设在洞周壁上两测点之间的连线称为( ) A. 测线 B. 附和导线 C. 闭合导线 D.无正确答案 10.净空变化常用的量测仪器是( ) A.水准仪 B.罗盘仪 C.收敛计、全站仪 D.数码相机 三.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4项备选答案至少有2项是正确的。多选、错选均 不得分,少选且答对得1分) 1、施工过程中应进行洞内洞外观察,洞内观察可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 A、开挖工作面观察 B、已施工地段观察 C、洞口段 D、洞身浅埋段 2、变形监控量测采用的方法有( )。 A、接触量测 B、非接触量测 C、数码相机拍照 D、观察方法 3、拱顶下沉量测可采用( )进行。 A、精密水准仪 B、铟钢挂尺 C、全站仪 D、钢筋计 4、接触压力量测包括( )。 A、地表和拱顶之间的压力 B、围岩与二次衬砌之间的接触压力 C、围岩与初期支护之间接触压力 D、初期支护与二次衬砌之间接触压力 5、水量监控量测可采用的仪器有( )。 A、水位计 B、三角堰 C、流量计 D、压力盒 6、关于信息反馈描述正确的有( )。 A、信息反馈以位移反馈为主 B、验证和优化设计参数,指导施工 C、以及时态变化曲线对围岩的稳定性进行判断 D、信息反馈应及时 7、每次观测后应及时对观测数据进行处理,包括下列哪几个方面( )。 A、数据计算 B、填表制图 C、误差处理 D、数据校核 8、监控量测数据分析应包括以下哪些方面( )。 A、根据量测值绘制时态曲线 B、选择回归曲线,预测最终值,并与控制值进行比较 C、对支护及围岩状态、工法、工序进行评价 D、及时反馈评价结论,并提出相应工程对策建议 9、监控量测断面距开挖面距离设为B ,下列对按距开挖面距离B 确定的监控量测频率正确的有( )。 A、(0-1)B ,2次/d B、(1-2)B ,1次/d

隧道监控量测方案

目 录一.编制依据 1 二.编制原则 1 1.高效、适用原则 1 2.安全原则 1 3.符合本单位技术水平的原则 2三.适用范围 2 四.工程概况 2 1.隧道概况 2 2.施工存在的风险 2 3.监控量测目的 2 4.监控量测手段 3 五.监控量测实施方案 3 1.组织机构、人员及设备 3 2.监控量测程序和项目 4 3.监控量测点布置及方法 5 4.监测数据的统计分析与信息反馈 9六.无尺渐测现场应用 10 七.监控量测工作制度 11

八附件 12 表 施-CL-012 沉降观测记录表 13 表 施原-029 隧道工程现场监控量测记录表 14 表 施原-030 隧道工程周边位移现场监控量测记录表 15表 施原-031 隧道工程周边位移现场监控量测记录表 16

一.编制依据 1.承赤高速工程施工图; 2.承赤高速16标段指导性施工组织设计; 3.交通部的规范、规程、标准: (1)《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GB12897—2006); (2)《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 二.编制原则 1.高效、适用原则 监控量测是新奥法施工中不可缺少的一项技术内容,是监视围岩和支护稳定性的重要手段,是判断设计、施工是否正确合理的主要依据,是监视施工是否安全可靠的眼睛。为了更精确更迅速的了解围岩的动态变化,判定其稳定性,从而保证施工安全。 本方案的高效运行,能确保预报质量并有效的指导施工,适合本工程所有隧道。 2.安全原则 隧道施工中开挖形成后,必须立即喷射不小于4cm厚的混凝土及时封闭围岩作为初支初喷层,紧跟监控量测,监控量测应在开挖后2-4小时进行,否则工作人员不得进入掌子面作业。 本方案的操作实施要安全,并能指导安全施工。 3.符合本单位技术水平的原则 本方案拟投入的设备、实施人员均符合本单位现有水平,能确保方案顺利实施。 三.适用范围

隧道洞口监控量测方案

渝万铁路I标二工区 隧道洞口监控量测方案 编制: 复核: 审核: 中铁十二局渝万铁路I标二工区项目经理部 二〇一三年三月

隧道洞口监控量测方案 一、量测目的 玉峰山隧道出口段局部覆盖0~2m厚坡残积层粉质粘土,大部基岩出露良好,斜坡稳定,无不良地质现象,工程地质条件较好。 双溪隧道,进口明洞63m,V级围岩557m,最大埋深25m,洞身岩体节理、裂隙发育,泥岩岩质软,易风化,隧道埋深浅,工程地质条件较差。 洞口监控量测是隧道施工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玉峰山隧道出口、双溪隧道进口段量测数据的分析处理,掌握洞口段地层稳定性变化规律,预见事故和险情,为隧道施工提供基础资料,作为调整和修正支护设计参数及施工方法的依据,为本工区隧道施工提供安全保障。 二、编制依据 (1)《时速200~250公里有砟轨道铁路工程测量指南[试行]》(铁建设函〔2007〕〕76号); (2)《铁路隧道监控量测技术规程》(TB10121-2007); (3)渝万铁路隧道施工设计文件; (4)渝万铁路(YWZQ-1标)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 (5)渝万铁路I 标段二工区隧道监控量测实施方案。 三、量测项目 根据本工区隧道的特点,量测项目主要包括: ⑴洞内、外观察;⑵二次衬砌前净空变化;⑶地表下沉。

四、人员配备 1、量测仪器 隧道洞口监控量测设备配备表 2、人员配备 ⑴监控量测小组 五、监控量测方法 1地表观察 地表观察主要记录地表开裂、地表变形、边仰坡稳定状态、地表

水渗漏情况。 2地表下沉量测 采用精准水准仪和铟钢尺测出各沉降点标高即可。在工程开挖前对每一个测点读取初始值。首次观测时,对测点进行三次观测(三次差值小于±1mm),取平均值作为初始值。量测过程中读数时各项限差宜严格控制,每个测点读数误差不宜大于0.3mm。 横断面方向地表下沉量测的测点间隔为2~5m,在一个量测断面内设5个测点,具体见下图1。地表下沉量测在衬砌结构封闭、下沉基本停止为止。地表下沉的量测频率和拱顶下沉及水平相对净空变化的量测频率相同。 量测范围 图1 地表沉降横向测点布置示意 3净空变形量测 净空变形量测包括拱顶下沉和周边围岩收敛。洞口段监控量测断面间距为5m,测量测线的布置如下图图2。

隧道监控量测方案

长沙市渔业路及延伸道路工程 下穿京广铁路段暗挖隧道监控量测方案 中铁二十五局集团有限公司 二○一二年三月十三日

目录 1、监控量测的目的 (3) 2、监控量测的项目 (3) 3、量测断面的间距和频率 (3) 4、测点设置要求及测设工具 (4) 5、量测方法及数据处理 (5) 5.1、水平收敛量测 (5) 5.2、拱顶下沉量测 (6) 5.3、量测数据的处理与应用 (7) 6、量测数据整理、分析与反馈的要求 (9) 7、监控量测规范要求 (9) 8.监控量测仪器及量测作业要求 (10) 8.1.量测仪器 (10) 8.2.量测作业要点 (11) 9、量测的管理及人员配备 (12) 9.1、量测的管理 (12) 9.2、量测人员配备 (12) 10、监控量测与信息反馈程序图 (12) 隧道监控量测实施细则

1、监控量测的目的 监控量测是隧道在施工过程中不可缺少的内容,不仅监测地层、围护结构体系、浅埋段围岩、支护动态,及施工对既有建(构)筑物的影响,通过对两侧数据的整理和分析,及时确定相应的施工措施,确保施工过程和既有建筑的安全。 2、监控量测的项目 2.1、必测项目是施工中必须作为一道工序进行的监控量测项目。它包括: (1)洞内外观察 (2)水平相对净空变化值的量测 (3)拱顶下沉的量测。 (4)地表沉降 2.2、选测项目是根据围岩性质、隧道埋置深度、开挖方式等条件自行确定的监控量测项目,作为必测项目的验证和补充。它包括: (1)围岩压力 (2)钢架压力 (3)隧底隆起 3、量测断面的间距和频率 3.1、洞内观察分为开挖工作面观察和初期支护观察,地质及支护状况的观察,对判断围岩的稳定性、进行开挖前方的地质预报等十分重要,所以地质观察和记录对开挖后的每一个工作面都应及时进行地质素描及数码成像,必要时应进行物理力学试验。初期支护完成后应进行喷层表面裂缝及其发展、渗水、变形观察和记录。 3.2、洞外观察包括边仰坡稳定,地表水渗透等观察。 3.3、净空变形量测断面的间距应根据围岩级别、隧道断面尺寸、埋置深度等确定,其间距按表1采用。拱顶下沉量测与净空水平收敛量测应在同一断面内

隧道监控量测施工方案

国家重点公路杭州至兰州线重庆巫山至奉节段 楚阳隧道 监控量测方案 中铁二十二局巫奉A1标 2011年10月

编制人:审核人:审批人:

楚阳隧道监控量测方案 一、工程概况 楚阳隧道重庆境内段楚阳隧道为一座上、下行分离的四车道高速公路特长隧道。楚阳隧道位于湖北省巴东县沿渡河镇红岩村至重庆市巫山县楚阳乡和平村之间,进口位于湖北省巴东县境内红岩村三尖角两条冲沟交汇处,出口位于巫山县楚阳乡和平村范家河与其分支冲沟交汇处,隧道最大埋深约585m。本次施工组织设计仅为隧道处于重庆境内部分,左线长2824.907m(ZK0+012.093~ZK2+837),右线长2884m(YK0+011~YK2+895)。左线曲线半径R=1500m,缓和曲线长度Ls=240m;右线曲线半径R=1420m,缓和曲线长度Ls=253.521m。隧道左洞为双向坡:0.8%,-0.7%;隧道右洞为双向坡:0.8%,-0.54766%(湖北至巫山方向上坡为正)。隧道中部布置了3处车行横通道,4处人行通道,以方便左右隧道洞内的联系和发生事故时的救援和逃生,当隧道发生火灾等事故时,左右洞互为救援和逃生通道。 隧道净宽:0.75+0.5+2*3.75+0.75+0.75+0.75=10.25m 隧道净高:5.0m 隧道计算行车速度:80km/h 二、编制目的 为确保监控量测工作顺利正常开展,了解围岩状态,及时反馈信息于设计和指导施工,调整支护参数和二衬施作时间,确保施工安全和结构的长期稳定性,有效保护周边环境,尽量降低监控量测费用,减少对工程施工的干扰,同时为加强监控量测实施人员规范操作,全面掌握监控量测实施全过程,结合隧道工程特点,制定本方案。 三、组织机构及作业程序 3.1 组织机构 为保证监控量测工作正常有序开展,本项目部建立总工程师负责的管理

隧道的监控量测设计方案

监控量测 一、采用新奥法修建的隧道,应将现场监控量测项目列入施工组织中,并作为施工工序中不可缺少内容认真实施。监控量测不仅检测施工各阶段围岩和支护动态,确保施工安全,而且可为调整初期支护设计参数、确定二次衬砌的施工时机,了解隧道施工对附近既有构筑物的影响,提供反馈,并作为信息化设计的依据;同时积累资料,为以后的设计、施工提供参考。 二、监控量测计划与内容 1、监控量测计划应根据隧道的规模、地形地质条件、支护类型和参数、开挖方式及机械设备等因素制定,并根据《铁路隧道监控量测技术规程》(TB10121-2007)进行,监控量测作业应根据下图(图1)所示进行: 监控量测计划的内容包括:两侧项目及方法、量测仪器的选择、测点布置、量测频率、数据处理及量测作业人员的组织等。 施工过程中,当地质条件发生显著变化时,应及时修订监控量测计划。 2、监控量测应达到以下目的: (1)掌握围岩和支护状态,进行日常施工管理; (2)验证支护结构效果,确认或调整支护参数和施工方法; (3)确保隧道工程的安全性、经济性及结构的长期稳定性,确定二次衬砌施做时间;

(4)将监控量测结构反馈与设计及施工中; (5)掌握隧道施工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6)积累量测数据,为信息化设计与施工提供依据。 图1 监控量测反馈程序图框 3、监控量测项目 (1)监控量测项目分为必测项目和选测项目 (2)必测项目是隧道工程应进行的日常监控量测项目,具体监控量测项目见表1。 (3)选测项目是为满足隧道设计与施工的特殊要求进行的监控量测

项目,具体监控量测项目见表2。 表1 必测项目 表2 选测项目

隧道监控量测方案项目部

目录

第一章工程概况 第二章编制依据 1、XXX两阶段施工图设计; 2、XXX施工组织设计; 3、《公路隧道施工技术规范》(JTG F60-2009); 4、《工程测量规范》(GB 50026—2007)。 第三章施工计划 第一节人员计划 为满足隧道监控量测需要,项目部特进行以下人员安排。 第二节设备计划

第三节进度计划 本监控量测方案伴随隧道施工全过程。 第四章监控量测目的 现场监控量测是隧道按新奥法施工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现场量测掌握围岩和支护的动态,指导施工,预报险情,确保安全,进行日常的施工。 为了保证隧道施工的安全和顺利进行,掌握围岩和支护的动态信息,使隧道结构既安全,满足其使用要求,又经济合理;在不良地质、突水、洞口浅埋等有特殊要求的地段或业主及监理认为有必要监控的地段设置监控量测断面,进行全面、系统的监控量测。 1、根据监测围岩变形和压力情况,验证支护衬砌的设计效果,保证围岩稳定和施工安全,掌握围岩和支护的状态,根据监测数据和分析结果进行日常施工管理; 2、提供判断围岩和支护系统基本稳定的依据,通过监测数据的连续变化,分析支护结构的作用及效果,确定二衬和仰拱的施作时间; 3、通过对量测数据的分析处理,掌握地层稳定性变化规律,预见事故和险情,为大变形发展情况及研究、决策提供基础资料,作为调整和修正支护设计参数及施工方法的依据,提供围岩和支护衬砌最终稳定的信息; 4、将监控量测结果及时反馈于隧道设计、施工、建设管理中,确定施工管理等级; 5、积累资料,供以后工程设计、施工参考。

第五章监控量测的内容及方法 按照规范及设计要求进行隧道监控量测,隧道监控量测流程如下:

第八章 隧道监测方案设计

8 隧道监测方案设计 8.1 隧道监控量测的目的 大青山一号隧道采用新奥法施工,该施工方法的特点之一是注重现场监控量测,既要允许围岩产生一定的变形,又要防止围岩产生过大的变形,并利用检测结果及时补充设计和指导施工。 隧道检测的目的如下: (1)掌握围岩动态,了解支护结构在不同情形下的受力状态,并对围岩的稳定性作出评价; (2)验证支护结构型式、支护参数的合理性,评价支护结构、施工方法的合理性和安全性; (3)优化施工组织设计,指导现场施工,确保隧道施工的安全和工程项目的经济、社会、环境效益; (4)为节省工程投资,提高隧道的设计和施工水平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保证。 8.2 隧道监控量测的内容 为及时提供施工所需的围岩稳定程度和支护结构的受力状态,保证施工安全和提高施工效率,根据公路隧道设计规范,将施工监控量测分为必测项目和选测项目。 (1)必测项目:必测项目包括围岩地质和支护状况观察、拱顶下沉量测、周边收敛位移量测和地表沉降观测等。这类量测是为了确保在施工过程中围岩稳定和施工安全。量测密度大,工作量大,量测信息直观可靠,贯穿在整个施工过程中。 (2)选测项目:选测项目包括围岩内部位移量测、锚杆轴力量测、围岩与喷射混凝土间接触压力量测、喷射混凝土与二次衬砌间接触压力量测、

喷射混凝土内应力量测、二次衬砌内应力量测、钢支撑内力量测、衬砌裂缝及表面应力量测。这类量测是对必测项目的扩展和补充,对特殊地段或有代表性的地段进行量测,以便更深入的掌握围岩稳定状态与支护效果。选择项目安装埋设比较麻烦,量测项目较多、时间长、费用较大、但工程竣工后还可以进行长期观测。 8.3 隧道监控量测方法 8.3.1 围岩地质和支护状况观察 所谓隧道工程地质和支护状况观察,就是通过观察实际揭露的隧道掌子面地质情况,掌握隧道的实际围岩状态,分析隧道掌子面的稳定状态,预测前方隧道围岩情况,并提出必要的预警;通过观察隧道洞内初期支护的状态,及时发现各种异常现象并进行观察,评价初期支护的稳定性。 (1)观察方法 隧道掌子面的地质情况采用目测、地质罗盘和锤击检查进行观测,及时绘制掌子面地质素描,记录围岩的岩性、产状等详细特征,断层。破碎带等不良地质特征,地下水的水量。压力等特征,填写掌子面地质观察记录。 隧道初期支护状况采用目测观察为主,对初期支护中的喷射混凝土、钢支撑,锚杆出现的外鼓、裂缝、扭曲等异常现象,进行跟踪观测并做好原始记录。观测中,如果发现异常现象,要详细记录发现的时间、距开挖工作面的距离以及附近测点的各项量测数据。 (2)观察频率 隧道工程地质和支护状况观察应在隧道开挖及初期支护后进行,每次开挖后需进行掌子面地质情况观察,每个监测断面应绘制隧道开挖工作面及素描剖面图。 8.3.2 周边收敛位移量测

隧道监控量测方案项目部

目录第一章工程概况 (2) 第二章编制依据 (2) 第三章施工计划 (2) 第一节人员计划 (2) 第二节设备计划 (2) 第三节进度计划 (2) 第四章监控量测目的 (3) 第五章监控量测的内容及方法 (3) 第一节量测期间及量测频率的确定 (4) 第二节地质和支护状况观察 (5) 第三节地表下沉量测 (6) 第四节拱顶下沉及周边位移量测 (7) 第五节数据分析与反馈 (9) 第六节隧道二衬施作 (9) 第六章监控量测管理 (10)

第一章工程概况 第二章编制依据 1、XXX两阶段施工图设计; 2、XXX施工组织设计; 3、《公路隧道施工技术规范》(JTG F60-2009); 4、《工程测量规范》(GB 50026—2007)。 第三章施工计划 第一节人员计划 为满足隧道监控量测需要,项目部特进行以下人员安排。 第二节设备计划 第三节进度计划 本监控量测方案伴随隧道施工全过程。

第四章监控量测目的 现场监控量测是隧道按新奥法施工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现场量测掌握围岩和支护的动态,指导施工,预报险情,确保安全,进行日常的施工。 为了保证隧道施工的安全和顺利进行,掌握围岩和支护的动态信息,使隧道结构既安全,满足其使用要求,又经济合理;在不良地质、突水、洞口浅埋等有特殊要求的地段或业主及监理认为有必要监控的地段设置监控量测断面,进行全面、系统的监控量测。 1、根据监测围岩变形和压力情况,验证支护衬砌的设计效果,保证围岩稳定和施工安全,掌握围岩和支护的状态,根据监测数据和分析结果进行日常施工管理; 2、提供判断围岩和支护系统基本稳定的依据,通过监测数据的连续变化,分析支护结构的作用及效果,确定二衬和仰拱的施作时间; 3、通过对量测数据的分析处理,掌握地层稳定性变化规律,预见事故和险情,为大变形发展情况及研究、决策提供基础资料,作为调整和修正支护设计参数及施工方法的依据,提供围岩和支护衬砌最终稳定的信息; 4、将监控量测结果及时反馈于隧道设计、施工、建设管理中,确定施工管理等级; 5、积累资料,供以后工程设计、施工参考。 第五章监控量测的内容及方法 按照规范及设计要求进行隧道监控量测,隧道监控量测流程如下:

隧道监控量测方案设计(项目部)

目录 第一章工程概况 (2) 第二章编制依据 (2) 第三章施工计划 (2) 第一节人员计划 (2) 第二节设备计划 (2) 第三节进度计划 (2) 第四章监控量测目的 (3) 第五章监控量测的内容及方法 (3) 第一节量测期间及量测频率的确定 (4) 第二节地质和支护状况观察 (5) 第三节地表下沉量测 (6) 第四节拱顶下沉及周边位移量测 (6) 第五节数据分析与反馈 (8) 第六节隧道二衬施作 (9) 第六章监控量测管理 (9)

第一章工程概况 第二章编制依据 1、XXX两阶段施工图设计; 2、XXX施工组织设计; 3、《公路隧道施工技术规范》(JTG F60-2009); 4、《工程测量规范》(GB 50026—2007)。 第三章施工计划 第一节人员计划 为满足隧道监控量测需要,项目部特进行以下人员安排。 第二节设备计划 第三节进度计划 本监控量测方案伴随隧道施工全过程。

第四章监控量测目的 现场监控量测是隧道按新奥法施工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现场量测掌握围岩和支护的动态,指导施工,预报险情,确保安全,进行日常的施工。 为了保证隧道施工的安全和顺利进行,掌握围岩和支护的动态信息,使隧道结构既安全,满足其使用要求,又经济合理;在不良地质、突水、洞口浅埋等有特殊要求的地段或业主及监理认为有必要监控的地段设置监控量测断面,进行全面、系统的监控量测。 1、根据监测围岩变形和压力情况,验证支护衬砌的设计效果,保证围岩稳定和施工安全,掌握围岩和支护的状态,根据监测数据和分析结果进行日常施工管理; 2、提供判断围岩和支护系统基本稳定的依据,通过监测数据的连续变化,分析支护结构的作用及效果,确定二衬和仰拱的施作时间; 3、通过对量测数据的分析处理,掌握地层稳定性变化规律,预见事故和险情,为大变形发展情况及研究、决策提供基础资料,作为调整和修正支护设计参数及施工方法的依据,提供围岩和支护衬砌最终稳定的信息; 4、将监控量测结果及时反馈于隧道设计、施工、建设管理中,确定施工管理等级; 5、积累资料,供以后工程设计、施工参考。 第五章监控量测的内容及方法 按照规范及设计要求进行隧道监控量测,隧道监控量测流程如下:

隧道监控量测专项施工方案

中缅油气管道工程隧道(国内段) 第五合同项 监控量测专项方案 编制: 审核: 技术负责人: 单位负责人: 中铁八局中缅油气管道工程隧道第五EPC项目部 二零一二年二月贵州·普安

目录 第一章简介 (2) 1.1概述 (2) 1.2 监控量测目的 (2) 1.3 编制依据 (2) 1.4、适用范围 (3) 第二章监控量测方案 (3) 2.1监控量测的基本要求 (3) 2.2监控量测的主要内容 (4) 2.3 洞内、外观察 (6) 2.4必测项目的测点布置 (12) 2.5必测项目的量测频率及数据分析 (16) 2.6 部分选测项目的监控量测 (19) 第三章监控量测安全预警措施 (21)

第一章简介 1.1概述 隧道施工过程中使用各种类型的仪表和工具,对围岩和支护的力学行为以及它们之间的力学关系进行量测和观察,并对其稳定性进行评价,统称为监控量测。 隧道监控量测的必要性: (1)隧道工程作为工程建筑物,受力特点与地面工程有很大的差别。 (2)隧道在开挖支护成形运营的过程中,自始至终都存在受力状态变化这 一特性。 1.2 监控量测目的 1、保证隧道暗挖和明挖结构的稳定和施工安全。 2、确保临近建筑物、道路及地下管线等周边环境的正常使用。 3、根据量测结果,分析可能发生危险的征兆,判断工程的安全状况,采取 措施,遏制危险的趋势,确保施工及周边环境的安全。 4、以施工量测的结果指导现场施工,进行信息化反馈优化设计,使设计更 切合实际,安全合理,有利施工。 5、将现场量测的结果与理论预测值相比较,修正设计参数,为优化设计提 供依据。 1.3 编制依据 1、相关技术标准、规范: (1)《铁路隧道施工规范》TB10204-2002/J163-2002 (2)《公路隧道施工技术规范》(JTJD70-2004); (3)《隧道爆破现代技术》中国铁道出版社-1995; (4)《锚杆喷射混凝土支护技术规范》 GB50086-2001

隧道施工监控量测方案

太原铁路枢纽新建西南环线工程XNHS-2标段 隧道监控量测 编制: 审核: 批准: 中铁十五局集团太原铁路枢纽西南环线项目部 第四架子队 二0 一六年四月十五日 隧道施工监控量测专项方案 由我架子队承担的隧道工程分别为取消晋祠地下车站DK18+715-DK19+18段; 东晋隧道DK9+700-DK10+190段;晋源车站DK10+190-DK10+590段;晋祠车站 DK10+590-DK13+10段,全长,设计为双线隧道。其中DK12+550-DK13+100长550m 段采用暗挖法施工,其他段采用明挖法施工。隧道经过地区地质情况复杂,围岩类别W级。施工监控量测包括深基坑段监控量测和浅埋暗挖隧道段监控量测。明挖深基坑段和浅埋暗挖隧道段地质条件复杂,基坑两侧和隧道穿越地表上方建筑物和管线众多,基坑跨度大、深度深,隧道开挖埋深浅、跨度大,采用的支护措施和结构 形式复杂多样,施工中各种工法转换复杂,地表和周围建筑物对基坑开挖和隧道施工要求较高,因此为保证基坑和隧道工程施工安全、经济、顺利进行,在施工过程 中应采取全过程监控量测措施,以根据监测信息反馈设计和指导施工,积极优化与调整施工方法、施工工艺和施工参数,控制支护结构变形,了解围岩动态变化,掌握最佳工序过程,从而确保工程安全与质量,并保护周围环境的安全。 1 监测目的和意义

监控量测是地下工程动态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确保深基坑和隧道安全开挖的基础。在施工中,通过监控量测,掌握围岩动态和支护结构的工作状态,利用监控量测结果调整设计支护参数,指导施工,积累资料并为以后的类似工程提供类比依据;同时预测事故和险情,以便及时采取措施防止事故发生,确保基坑施工的安全,达到安全施工、节约工程投资的目的;同时根据监测情况实现周边建筑物保护方案,防止地表房屋过大沉降甚至破坏。 (1)了解围护结构和周围地层的变形情况,为施工日常管理提供信息,保证施工安全。 监测数据和成果是现场施工管理和技术人员判断工程是否安全的重要依据。因此,在施工过程中,通常依据监测结果验证施工方案的合理性,调整施工参数,必 要时采取辅助工程措施,以达到信息化施工之目的。 (2)通过对基坑及隧道支护结构的变位、应力监测,及时修改支护系统设计。 (3)保证施工影响范围内建筑物、地下管线的正常使用,为确定保护措施提供依据。 (4) 验证支护结构设计,为支护结构设计和施工方案的修订提供反馈信息。 (5) 积累资料,以提高地下工程的设计和施工水平。支护结构的围岩压力分布受支护方式、支护结 构刚度、施工过程和被支护围岩 种类的影响,通常很复杂,现行设计分析理论尚未达到成熟的阶段,积累完整准确的地下工程开挖与支护监测结果,对于总结工程经验,完善设计分析理论是很有价值的。 2 监测的主要技术依据 2.1执行的技术标准 ⑴《地下铁道、轻轨交通工程测量规范》GB50308-1999; ⑵《地下铁道、轻轨交通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307-1999; ⑶《地下铁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99-1999; 建筑变形测量规程》JTJ/T8-97; 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93; 《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GB/T18314-2001; 中、短程光电测距规范》GB/T16818-1997; 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GB12897-91; 国家三、四等水准测量规范》GB12898-91; (11)其它相关规范、强制性标准规定及地方标准; (12)《铁路隧道施工规范》TB10204-2002; (13)《铁路隧道设计规范》TB10003-2005; 2.2作业依据 ⑴铁道第三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设计隧道施工图纸; ⑵本工程有关的工程设计图纸; ⑶本工程有关的地质勘探资料; ⑽《铁路隧道监控量测技术规程》TBJ10121-2007;

隧道监控量测

隧道监控量测 QB/ZTYJGYGF-SD-0404-2011 第五工程谯生有 1 前言 1.1工艺工法概况 隧道监控量测是对围岩动态监控的重要手段,是新奥法的重要组成部分,新奥法主要创始人腊布希维兹于1944年开始研究隧道开挖后岩体随时间变化的特性,1962年在第十三届国际岩石力学会议上正式提出了新奥法,采用新奥法设计与施工的隧道,监控量测是施工过程中必不可少的施工程序。通过监控隧道施工中发生的变形情况,对围岩的稳定情况和支护结构的可靠性做出预测,为围岩稳定性和支护、衬砌提供可靠性的信息,为二次衬砌确定合理的施作时间,为施工调整围岩级别、修改支护系统设计和变更方法提供依据,确保施工安全。 1.2工艺原理 监控量测项目由必测项目和选测项目组成,必测项目主要监测隧道洞外基本地质情况、净空变化、沉降缝两侧底板及路隧过渡段不均匀沉降、地表下沉等容;选测项目主要包括监测隧底隆起、围岩部位移、围岩压力、钢筋及喷射混凝土受力、锚杆应力、二衬应力等容;通过对必测项目及根据工程规模、地质条件、隧道埋深、开挖方法及其他特殊要求而开展的选测项目进行监测,对观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和相互印证,从而科学有效地指导隧道施工,为隧道安全施工提供保障。 2 工艺工法特点 2.1采用必测项目和选测项目相结合的监测模式,为指导隧道安全施工提供了丰富的量测数据。 2.2 各监测项目的监测点设于同一断面,不同监测方法的监测数据可以相互印证。 2.3 将全站仪无接触目标测量方法引入隧道净空收敛及拱顶下沉监测,提高了量测效率,并保障了测量人员和设备的安全。 3 适用围 本工艺工法适用于采用新奥法施工的铁路、公路、水利等隧道工程。 4 主要引用标准 《铁路隧道监控量测技术规程》TB10121

隧道监控量测施工方案

国家重点公路杭州至兰州线 重庆巫山至奉节段 楚阳隧道 监控量测方案 中铁二十二局巫奉A1标 2011年10月 编制人: 审核人: 审批人: 楚阳隧道监控量测方案 一、工程概况 楚阳隧道重庆境内段楚阳隧道为一座上、下行分离的四车道高速公路特长隧道。楚阳隧道位于湖北省巴东县沿渡河镇红岩村至重庆市巫山县楚阳乡和平村之间,进口位于湖北省巴东县境内红岩村三尖角两条冲沟交汇处,出口位于巫山县楚阳乡和平村范家河与其分支冲沟交汇处,隧道最大埋深约585m。本次施工组织设计仅为隧道处于重庆境内部分,左线长2824.907m(ZK0+~ZK2+837),右线长2884m(YK0+011~YK2+895)。左线曲线半径R=1500m,缓和曲线长度Ls=240m;右线曲线半径R=1420m,缓和曲线长度Ls=253.521m。隧道左洞为双向坡:%,%;隧道右洞为双向坡:%,%(湖北至巫山方向上坡为正)。隧道中部布置了3处车行横通道,4处人行通道,以方便左右隧道洞内的联系和发生事故时的救援和逃生,当隧道发生火灾等事故时,左右洞互为救援和逃生通道。 隧道净宽:++2*+++=10.25m 隧道净高:5.0m 隧道计算行车速度:80km/h 二、编制目的 为确保监控量测工作顺利正常开展,了解围岩状态,及时反馈信息于设计和指导施工,调整支护参数和二衬施作时间,确保施工安全和结构的长期稳定性,有效保护周边环境,尽量降低监控量测费用,减少对工程施工的干扰,同时为加强监控

量测实施人员规范操作,全面掌握监控量测实施全过程,结合隧道工程特点,制定本方案。 三、组织机构及作业程序 组织机构 为保证监控量测工作正常有序开展,本项目部建立总工程师负责的管理体系,工程部和安质部负责对隧道的监控量测进行日常检查、指导和重大问题上报工作。并成立监控量测小组,制定各岗位职责,明确分工,责任到人。 总负责人:项目部总工程师,负责监控量测工作组织安排和重大问题的处理。 主管部门:工程部、安质部,负责监控量测全面管理,日常检查、指导和重大问题上报工作,并参与重大问题的处理。 监控量测负责人:测量队负责主管监控量测组工作,掌握监控量测工作状态,分析和上报有关监控量测数据和情况,制定处理措施,下达技术交底资料。及时组织相关人员开展监控量测工作,并对监控量测结果负责,分析监控量测数据和上报监控量测动态。 现场监控量测实施人:监控量测组员(操作人员和资料员),操作人员负责现场监控量测具体实施,负责测点的布设和保护,及时取得监控量测数据;资料员负责监控量测资料的收集、整理、签认、汇总和归档等资料管理工作。 作业程序 (1)熟悉资料(施工图纸、规范和作业指导书等);(2)布点量测;(3)取得数据;(4)整理签认;(5)分析处理;(6)位移管理;(7)信息反馈;(8)工程对策;(9)资料归档。 四、技术要求 量测仪器 量测仪器配备:数码相机、收敛仪、全站仪、水准仪、塔尺、钢尺等。 辅助工具:爬梯、手电筒及其它辅助工具。 量测项目 根据设计要求,结合楚阳隧道具体情况,确定围岩量测必测项目(见表4-1)。 表4-1 围岩量测必测项目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