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三政治]一轮复习人教A版走进国际社会教案.doc

[高三政治]一轮复习人教A版走进国际社会教案.doc

【考纲细化考题预测】——考纲解读细化面向高考

课标分解考纲细化考题预测

知道国际社会由主权国家和

国际组织构成;确认主权国家的权利和义务;说明我国在国际社会中是负责任的国家。

评述国家之间合作、竞争与冲突的实例,印证国家利益是决定国际关系的主要因素,说明我国在国际关系中必须维护自己的

国家利益。1.国际社会的成

员:主权国家;

国际组织;联合

国。

2.处理国际关系

的决定性因素:

国际关系及其决

定因素;维护我

国的国家利益。

该讲选择题多以原因类和体现类为主,集

中考查国际组织的作用和国际关系的变动。材

料题一般立足当今世界宏观形势和中国外交

行为,涉及联合国和国家利益。

从知识的考查看,立足大国关系的变化,

主要考查国际关系的影响因素,以及联合国的

作用。

【构建知识网络体系】——知识纵横联系融汇贯通

【每课知识网络】

【融汇贯通】

一项政策: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两个主体:主权国家和国际组织。

三个重点:国际关系的变动、时代的主题和多极化发展趋势。

四个问题:如何维护我国国家利益、如何处理国际关系、维护世界和平的政治依据、如

何体现我国的外交政策。

该讲主要阐明了国际关系,复习时明确一个原因、两个主体、四项主权,一项任务。一

个原因就是国际关系变动的原因,即国家利益决定国际关系的变化。两个主体是指主权国家

和国际组织,重点掌握中国与联合国的关系。四项主权是指主权国家的平等权、独立权、管

辖权和自卫权。一项任务是指国际交往的根本任务在于维护本国国家利益。立足中国外交行

为,从宏观世界和微观主体两个角度阐明了国际社会的变动。复习时必须认识国际社会主体

与我国的关系,与和平与发展的关系,国家利益的变动与和平与发展的关系。立足整个教材,

我们可以将政治生活分为国内和国外两个部分,所以此部分试题考查很少涉及前面知识。

【直击真题剖析高考】——真题感受体会命题方向

2017年高考试题

1.(2017年高考北京卷政治32). “90后、英语专业八级、基层一线执法执勤单位的军事骨干……”简单的勾勒,让这样一只队伍显得“高冷”而神秘,这正是中国组建的联合国首支

常备维和警队。为支持改进和加强维和行动,中国加入新的联合国维和能力待命机制,并率

先组建常备成建制维和警队。这一举措说明

A.联合国集体安全机制发生了根本变革

B.中国组建维和警队是国家行使自卫权的需要

C.中国通过联合国坚持以双边主义的方式实现共同安全

D.中国组建维和警队体现了国家利益和国际责任的统一

【答案】D

【名师点睛】主权国家权利和义务

基本权利

独立权

①含义:主权国家拥有按照自己的意志处理内政、外交事务而不受他国控制和干涉的权利。

②举例:一国可以自由修改宪法、变更政体、确定经济体制、缔结条约、进行自卫战争等

平等权

①含义:主权国家不论大小、强弱,也不论政治、经济、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有何差异,

在国际法上的地位一律平等。②举例:任何国家都不得以任何方式强迫他国接受自己的意

志;在外交文件上有使用本国文字的权利等

自卫权①含义:主权国家拥有保卫自己的生存和独立的权利。②举例:进行防御和自卫等

管辖权

①含义:主权国家对其领域内的一切人和物具有管辖的权利。②举例:对本国公民和物的

管理;对居住国外的侨民和驻外使馆的管理等

基本义务不侵犯别国,不干涉他国内政,以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

2. (2017年高考全国1卷文综政治18).近些年来,中国同有关国家共同发起成立上海合作组织,建立中国—东盟执法安全合作部长级对话机制,共同建设澜沧江—湄公河综合执法安全

合作中心,积极支持“压制相互协作与信任措施会议”加强能力和机制建设,参与东盟主导

的安全对话合作机制。中国的上述行动表明

①中国积极推动形成适应本地区特点和需要的安全架构

②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积极开展睦邻友好合作

③双边合作是中国推动地区安全机制建设的主要方式

④中国已逐步成为协调亚太地区各国间安全事务的中心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中国的外交政策。推进地区安全机制建设的主要方式不是双边

合作,③错误;中国是负责任大国,不能说中国已逐步成为协调亚太地区各国间安全事务中

心,④错误。①②说法正确符合题意。

【名师点睛】中国始终走和平发展道路,是由我国的国家性质和国家利益决定的。中国外交

政策的目标是维护我国的独立和主权,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中国外交政策的准则是和平

共处五项原则。中国的崛起是和平崛起,中国强大以后不会称霸,这是我们外交政策中始终

坚持的。搞清楚这些,有利于我们同世界各国一起,构建国际政治新秩序,促进世界多极化

的进程,维护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2016年高考试题

1.(2016年高考全国2卷文综政治18)在联合国成立70周年峰会上,国家主席习近平宣布中国成立“南南合作援助基金”,增加对最不发达国家投资,免除对有关最不发达国家、内陆发

展中国家、小岛屿发展中国家截至2015年底到期未还的政府间无息贷款债务。这些措施

①体现了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大国的奉献与担当②坚持并弘扬了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③维护了发展中国家优先发展的权利④奠定了南南合作的经济基础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A

【考点定位】时代主题、中国国际地位

【名师点睛】当今时代主题是和平与发展,联合国的宗旨和原则是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

展,我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定地走和平发展道路。主

权国家的基本权利有:独立权,平等权,自卫权和管辖权。各国有平等发展的权利。我国免

除最不发达国家的债务是我国承担国际责任,遵循联合国宗旨和原则,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

的体现。

2.(2016年高考浙江卷文综政治33)中国曾创建了旨在实现朝鲜半岛无核化的六方会谈机制,促成了伊朗核问题全面协议的最终达成,现在又积极推动叙利亚、乌克兰、中东等热点问题

的政治对话进程,通过APEC、G20等推动全球经济治理。这表明

①中国是国际秩序的参与者、维护者和建设者②中国是维护世界和平促进世界发展的重要力量

③中国与国际社会的关系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④维护国家利益是对外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中国制定了六方会谈机制,促成一系列国际问题的解决,通过APEC、G20等推动全球经济治理,这些都体现了中国是国际秩序的参与者、维护者和建设者以及中国是维护世

界和平促进世界发展的重要力量,③④在材料中并没有体现,故选A。

【考点定位】中国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

【名师点睛】题干的表述很明显在强调中国的国际地位和作用。我们再看四个选项的命制。“根本性”的提法出现在选项中要注意,很容易犯夸大其词的错误。我国外交政策的出发点落脚

点当然要维护我国的国家利益,但是本题体现了中国在维护世界和平,促进世界发展这方面

的作用,很明显属于错误选项。

3.(2016年高考上海卷10)主权国家拥有的独立权是指

管理人口、领土、政权的权力 B.行使对内、对外的国家职能的权力

C.自主处理内政和外交事务的权利

D.保卫国家自身生存和发展的权利

【答案】C

【考点定位】主权国家的基本权利

【名师点睛】本题考查主权国家基本权利的相关知识。对于主权国家基本权利的区分,我们

可采用以下“关键词法”来区分。独立权:“自己意志”“不受他国控制和干涉”“自主决定”等。平等权:“不分大小国家享有投票权”“使用本国语言文字”“法律地位平等”等。自卫权:“国防建设”“建筑要塞”“还击入侵”“捍卫主权”等。管辖权:“管理本国公民”“保护本国公民”“维护侨民权益”“管理驻外使馆”等。

4.(2016年高考全国1卷文综政治3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3年,习近平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一下简称“一带一路”)的重大倡议,得到国际社会积极响应。

材料一共建“一带一路”致力于建立和加强沿线各国互联互通伙伴关系,实现沿线各国多

元、自主、平衡、可持续发展。“一带一路”建设推动了沿线各国发展战略的对接与耦合,增

进了沿线各国人民的人文交流与文明互鉴,让各国人民相逢相知、互信互敬。截至2015年,已有7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表达了与中国合作建设“一带一路”的意愿。30多个国家同中国签署了合作协议,中国与相关国家合作建设了50多个境外经贸合作区。

材料二国际产能合作是指两个经济体之间进行产能供求跨国或者跨地区配置的联合行动。

2015年底,中国已与“一带一路”沿线20余个国家签订了产能合作协议。开展跨国产能合作

的中国产业,既有以轻工、家电为主的传统优势产业,以钢铁、平板玻璃为主的富余产能优

势产业,又有以通信设备、轨道交通为主的装备制造优势产业,同时还带动了通讯等优势行

业的相关技术和标准“走出去”。

埃及是“一带一路”沿线的重要国家,中埃国际产能合作取得了积极成果。截至2015年底,中埃苏伊士经贸合作区第一期吸引了68家企业入驻,初步形成了石油装备、高低压电器、纺

织服装、新型建材、机械制造等产业园区。合作区吸引投资近10亿美元,年销售额约 1.5亿美元,年纳税约2亿埃镑,为当地创造了2000多个工作岗位。

运用“当代国际社会”知识,分析“一带一路”建设为什么能为世界和平发展增添新的

正能量。

【答案】顺应了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的潮流,是建立国际新秩序的积极探索;有利于沿

线各国人民实现共同发展、共同繁荣;能够促进沿线各国间的相互尊重、相互理解和政治互

信;能够提升对外开放水平,推动中国自身发展。

【考点定位】世界多级化、我国的外交政策

【名师点睛】考查的是考生对“一带一路”这个时事热点的理解情况,备考中应该都有涉及,

这提示政治复习必须关注时事热点。

2015年高考真题

1.(2015年上海政治7)“我希望并相信通过不懈的努力,APEC蓝能够保持下去”。习近平主席道出人民的心声,宣示我国治理大气污染的决心和信心。从根本上说,这是因为( )

A.维护人民的根本利益是履行国家职能的出发点

B.加强大气污染防治是我国推进社会建设

C.综合国力奠定了保持“APEC蓝”的物质基础

D.中国作为负责任大国需要进一步提升国家形象

【答案】A

【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

国家。人民民主专政是我国的国体,也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中最根本的制度,其本质是人民

当家作主。我国的国家性质决定了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维护人民的利益是履

行国家职能的出发点,A适合题意;B、C、D均不是根本因素,排除。

【考点定位】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

【名师点睛】本题以APEC蓝为背景材料考查外交政策的决定性因素。我国的国家性质是政治

生活的常考知识点之一,也是公民政治参与、政府性质、政党性质、人大制度和外交政策的

根本决定性因素,复习备考时一定要掌握我国的国体是人民民主专政,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

只要政治生活考查根本原因,主要从国体角度理解和把握。

2.(2015年江苏政治16)“中国护照关键时刻能带我们回家”利比亚战乱、也门危机、尼泊

尔地震,我国政府反应快速,在第一时间派出飞机、舰艇迅速撤离滞留公民和侨胞,让我们

感受到祖国的力量和温暖。这表明

①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②管辖权是主权国家的基本权利

③自卫权是主权国家的基本权利④在国际法上国家地位是由国家力量决定的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A

【考点定位】本题考查人民民主的真实性,主权国家的基本权利

【名师点睛】主权国家是当今国际社会最基本成员,根据国际法的规定,主权国家享有平等

权、独立权、自卫权和管辖权等基本权利。中国在关键时刻的撤侨行动体现了对公民的管理

和保护国外的侨民;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是国家的主人,撤侨行动体

现了国家尊重和保护公民的生存权,尊重和保障人权。本题考查学生对所学基础知识的理解

3.(2015年江苏政治17)英、德、法、意等美国盟友,不顾美国反对,加入了由中国倡议筹

建的具有广阔发展前景的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由此可见

A、独立自主是国际关系的基本准则

B、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已经形成

C、经济利益是国家关系的决定因素

D、文化交融能消除国家间的政治分歧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是处理国际关系的基本准则,A错误;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两大问题至今一个也没有解决,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还没形成,B错误;国家利益是国家关系的决定因素,也是主权国家对外活动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C错误。英、德、法、意等美国盟友,不顾美国反对,加入了由中国倡议筹建的具有广阔发展前景的亚洲基础设施投

资银行体现了共同的国家利益是国家合作的基础,文化交融能消除国家间的政治分歧。答案

为D

【考点定位】本题考查国际关系的决定因素,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名师点睛】国家利益是国际关系的决定因素,国家之间共同的利益是国家之间合作的基础,

而利益的分歧是国家之间冲突的根源。英、德、法、意等美国盟友加入了由中国倡议筹建的

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体现了国家间的共同利益是国家合作的基础;国家利益表现在经济利

益、政治利益、文化利益等。本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4.(2015年安徽文综政治6)签证是指一国主管机关在本国或外国公民所持的护照或其他旅

行证件上签注、盖印,表示准其出入本国国境。近年来,我国在签证便利化方面取得重要进

展,仅2014年就同24个国家签署了互免或简化签证手续的协议。这一进展说明

①表明国家力量是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②离不开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的提升

③是由我国在联合国的地位和作用决定的④说明国家合作是以国家间共同利益为基础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C

【考点定位】国际关系的决定因素

【名师点睛】主权国家对外或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维护国家的利益,共同的利益是合作的基

础,利益的相悖是引起冲突的根源。碰到两个国家进行合作类的试题,考生除了可以从国际

关系的决定因素进行分析说明之外,还可以从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的主题、当今综合国力竞

争的实质的角度进行分析说明即可。

【聚焦考点突破核心】——课堂讲解重点难点突破

考点一国际社会的成员

【归纳总结】认识主权国家的权利

主权作为国家统一而不可分割的最高权力,是一个国家的生命和灵魂。对内表现为,国家最高权力的至高无上性;对外表现为,国家最高权力的独立性。

主权国家在国际社会中主要享有以下几个方面的权利

权利含义举例

独立权

主权国家拥有按照自己的意

志处理内政、外交事务而不受他

国控制和干涉的权利

独立权表现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如修改

本国宪法,决定本国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重大事

务。依据国际事务的是非曲直,表明自己的立场

平等权

主权国家不论大小、强弱,也

不论政治、经济、意识形态和社

会制度有何差异,在国际法上的

地位一律平等

表现在每个国家在国际法上的法律地位是平等的。任

何国家不得以任何方式强迫他国接受自己的意志,在外

交文件上有使用本国文字的权利。不能以大压小,倚强

凌弱

自卫权

主权国家拥有保卫自己的生

存和独立的权利

加强国防建设,做到防御和自卫

管辖权

主权国家对其领域范围内的一

切人和物具有管辖的权利

对其管辖领域范围内一切人和物的管理。同时包括居住国外的侨民,驻外的使馆等

【知识拓展】认识主权与人权的关系

主权是国家固有的而非外界所赋予的,不从属于外来的意志,不受外来意志的干预;人

权是一个国家公民的权利,它包括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权利。生存权、发展权是根本

和重要的人权。国家主权对实现人权有决定作用,主权是实现人权的前提和基础,一个国家

的主权是该国公民充分享受人权的前提和保障,而人权是主权的体现。

【典题探究】

【例1】2017年4月,南部战区空军航空兵某旅战鹰巡天掠海,对南海岛礁进行巡航。如果在几年前,这也许能算作是一则石破天惊的重大新闻,然而在今天看来,这只不过是中国空

军的一次常态化训练。南海岛礁巡航常态化

①使我国管辖范围进一步扩大②使我国自卫能力进一步提高

③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④捍卫了我国主权和领土完整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变式精练】

1. 2017年4月27日,中国第一艘完全自主研发的航母下水,中国向“大海权”时代迈出了

里程碑式的一步。但是,国外对中国建设航母常有非议,中国海军发言人表示:中国建航母

维护自身海洋权益,外国不应横加指责。“国国建航母维护自身海洋权益,外国不应横加指责”说明我国在坚决维护自身的

A.平等权

B. 自卫权

C. 独立权

D. 管辖权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主权国家的权利。“中国建航母维护自身海洋权益,外国不应横加指责”,说明我国在坚决维护自身的独立权,C正确且符合题意;其它选项都与题意不符,均应排除;

故本题答案选C。

【点睛】如何区分主权国家的基本权利:

独立权:国家拥有按照自己的意志处理内政、外交事务而不受它国控制和干涉的权利。包括

政治独立和经济独立两重意思。表现在一个主权国家可以根据统治阶级意志,自由修改宪法,

变更政体,确定经济体制,缔结条约,进行自卫战争,确定首都、国号、国旗、国徽、国歌

等。

平等权:国家不论大小、强弱,也不论政治、经济、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有何异同,在国际

法上的地位一律平等的权利。表现在在国际社会上享有一票投票权,在外交文件上有使用本

国文字的权利等。

自卫权:国家保卫自己的生存和独立的权利。包括:防御权,即国防建设权;自卫权(包括

武力自卫权)。

管辖权:国家对其领域内的一切人和事具有管辖的权利。

2.2016年11月,联合国气候大会组委会宣布,事关全球气候治理的《巴黎协定》正式生效。

《巴黎协定》促使各国超越短期利益,找到了全球共赢点,2020年后的气候治理也终于有了

可以依据的大框架。《巴黎协定》的生效()

A. 传递了国际社会合作应对气候变化的积极信号

B. 预示着在解决全球发展最突出问题

上取得渐进展

C. 保障了发展中国家享有平等参与国际事务的权利

D. 体现了联合国在气候治理问题上发

【答案】A

3.2017年,中国参与联合国维和行动进入第27个年头。中国维和部队是根据联合国有关决

议和国际法准则派出的军事部队,主要任务是制止冲突,恢复和平。这说明

①中国支持联合国的各项工作,参与联合国的各项活动②作为主权国家,中国积极履行国际义务

③中国是维护世界和平的坚定力量④中国作为联合国安理会的常任理事国,有权单独决定并

采取维和行动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②④

【答案】B

【解析】中国支持联合国按《联合国宪章》精神所进行的各项工作,①项说法错误;中国作

为联合国安理会的常任理事国,积极参加联合国及其专门机构有利于世界和平与发展的活动。

④项错误;②③项正确且符合题意;正确选项为B。

【点睛】中国作为联合国的创始国和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之一,一贯遵循《联合国宪章》的宗

旨和原则,支持按《联合国宪章》精神所进行的各项工作。b、积极参加联合国及其专门机构有利于世界和平与发展的活动。c、在世界裁减军队、环境保护、保障人权和解决地区冲突等

一系列全球性问题上发挥重要作用,对世界和平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考点二处理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

【归纳总结】

1.国际关系及其决定因素

(1)国际关系。

国际关系是国家之间、国际组织之间以及国家与国际组织之间的关系。其中,含义

最主要的是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关系

内容多方面,有政治关系、经济关系、文化关系、军事关系等

形式多样的,竞争、合作和冲突是其基本形式

(2)国家利益是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

①维护国家利益是主权国家对外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②国家间的共同利益是国家合作的基础,而利益对立则是引起国家冲突的根源。

2.如何维护我国的国家利益

(1)我国的国家利益主要包括:①国家主权;②国家安全;③领土完整;④国家统一;⑤

我国宪法确定的国家政治制度和社会大局稳定;⑥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保障。

(2)如何维护我国的国家利益

①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利益与人民的根本利益相一致。维护我国

的国家利益就是维护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②把国家的主权和安全始终放在第一位,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③我国在维护自身利益的同时,兼顾他国合理关切,在谋求本国发展中促进各国共同发

展。

④积极推进世界和平与发展,推动建立国际新秩序;适应多极化趋势,努力提高我国的

综合国力。

⑤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

【易错警示】

1.国际关系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表现为共处与竞争、合作与冲突、屈服与对抗、和平

与战争等。其中,竞争、合作和冲突是其基本形式。

2.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是国家利益,而不是国家力量,国家力量是国际关系的影响因

素,而不是决定性因素。

3.国家力量是国家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不能认为国家利益是国家赖以生存和发展的

基础。

4.共同的国家利益是国家间合作的基础,不能认为国家性质相同是国家间合作的基础。

5.不是任何国家的国家利益与本国人民的根本利益都是一致的。任何国家的国家利益都

是与统治阶级的利益是一致的。在资本主义国家,其国家利益与资产阶级的利益是一致的;

在社会主义国家,其国家利益与本国人民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

6.对外政策是国家性质和国家利益在国家对外关系上的反映。国家性质和国家利益决定

国家的对外政策。国家对外政策的执行过程就是国家利益的实现过程。

7.国家利益和国家力量的变化导致主权国家对外政策的改变,从而使国际关系发生相应

变化。

8.国际关系的变化并不是无章可循的。

(1)国际关系的内容和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在一定时期和一定条件下,国家间关系既可能

表现为共处与合作,也可能是竞争与冲突,但并非无规律可循。

(2)国家利益是主权国家制定和推行对外政策的依据,是对外活动的目的,也是每一个国

家在处理与别国关系时的一个基本准则。国家间出现的分离聚合、亲疏冷热的复杂关系,主

要是由各国的国家利益和国家力量决定的。

(3)国家间关系往往因其国家利益和国家力量的变化而变化。

9.在国家利益问题上,中国坚定地维护自己的国家利益,同时倡导新的安全观、利益观,

反对狭隘的、损人利己的国家利益观,以促进人类进步事业和平发展。维护我国国家利益,

还必须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也需要每一位公民自觉履行应尽的义务和责任。

10.如何维护我国的国家利益。

(1)在当代国际社会中,中国坚定地维护自己的国家利益。

(2)我国在维护自身利益的同时,兼顾他国合理关切,在谋求本国发展中促进各国共同

发展。

(3)从公民角度来说,公民自觉履行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的义务,自觉维护国家

统一和民族团结。

【典题探究】

【例2】2017年5月14日至15日,中国主办的“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北京召开。29位外国元首、政府首脑及联合国秘书长等3位重要国际组织负责人出席了论坛。这表明A. 寻求合作是我国外交活动的出发点 B. 国际合作是国际关系的重要形式

C. 国家利益是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

D. 中国已经成为经济全球化的主导

【答案】C

【点睛】我国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故在对外交往上,

我国不称霸、不结盟、也不想成为世界的“主导”,获得“领导权”。

【变式精练】

4.李克强总理10月29日与默克尔会谈时表示,中国有完备工业体系和巨大市场,德国有先进技术,应推进和“德国工业 4.0”战略对接,共同推动新工业革命和业态,达成双赢。默克尔当即回应愿积极推动,力争对接取得早期收获。这体现了()

①竞争、合作、冲突是国际关系的主要内容②国家间的共同利益是国家合作的基础

③顺应时代主题,维护和平,促进发展④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曲折性的统一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答案】B

【点睛】国际关系的基本内容主要包括政治关系、经济关系、军事关系、社会关系等。而国

际关系的基本形式则包括竞争、合作和冲突,二者不可混淆。

5.2016年9月在杭州G20峰会上,中国充分理解二十国集团成员的关切,提出了创新、活力、联通、包容的促进世界经济增长方案,指出了全球经济的发展方向,得到与会成员的普遍赞

同,最终推动达成了结构性改革、汇率政策等诸多共识。这表明()

①我国在谋求本国发展中携手各国共同发展②我国尊重各国选择的社会制度和发展道路

③我国在国际和平事务中发挥着建设性作用④国际关系健康发展须协调国家间利益关系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答案】C

【解析】此题考查维护国家利益的相关知识,考查学生调动知识和分析理解材料的能力,解

答此题需要把握材料的主旨内容。中国充分理解二十国集团成员的关切,提出的促进世界经

济增长方案得到与会成员的普遍赞同,表明我国在谋求本国发展中携手各国共同发展,故①

符合题意;最终推动达成了结构性改革、汇率政策等诸多共识,表明国际关系健康发展须协

调国家间利益关系,故④符合题意;材料表明我国在谋求本国发展中携手各国共同发展,没

有体现我国在国际和平事务中发挥着建设性作用,也没有体现我国尊重各国选择的社会制度

和发展道路,故②③不符合题意。故选C。

6. 2017年5月16日,联合国驻黎巴嫩临时部队特派团团长兼部队司令迈克尔?比尔里将军,向中国第十五批赴黎维和多功能工兵分队颁发集体荣誉最髙奖“司令嘉奖”。这表明

A.采取维和行动是联合国最主要的工作

B. 我国支持联合国的一切行动和各项工作

C.我国是联合国的创始国和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之一

D. 我国是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的积极因素和坚定力量

【答案】D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