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区域分析与规划

区域分析与规划

区域分析与规划
区域分析与规划

区域分析与规划

第一章绪论

一、区域:是指地球表面上占有一定空间的以不同的物质与非物质客体为对象的地域结构形式。

特征:1、整体性2、结构性3、动态性

二、区域规划:是指在一定地域范围内未来一定时期内的经济社会环境发展和建议以及土地利用的总体部署。

特点:战略性前瞻性动态性综合性目的性地域性

三、区域分析:是对区域发展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背景特征及其对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进行分析,探讨区域内部各种自然及人文要素间和区域间相互联系的规律。

四、区域的类型:

1、均质区:区域内部各组成部分具有一致性和相似性,并以这种一致性或相似性区别于其它区域,这称之为均质区域。

2、结节区(功能区、枢纽区):由区域内的核心以及与功能上紧密相连,具有共同利益的外围地区所组成。

五、区域分析与区域规划的联系

第二章区域发展条件评价

一、自然资源:存在于自然界,能被人类利用并能产生经济或社会价值的自然条件(或自然环境要素)。

二、性别结构:男性人口和女性人口的组成状况称为人口的性别结构。

三、人口年龄金字塔:表示人口年龄和性别构成的一种特殊的条形统计图。

四、人口容量:一国或一地区在可以预见的时期内利用该地的能源和其他自然资源及智力,技术等条件,在保证水平条件下所能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

五、区域政策工具:

六、索洛余值法计算技术进步对区域经济增长的贡献的算法。

七、资源特性:

八、技术进步的环境及机制

九、技术进步的分类

十、技术进步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1、引起区域发展与自然资源关系的变化

●可利用的自然资源范围不断扩大

●自然资源利用程度不断加深

●减少了区域经济对地产自然资源的依赖度

2、技术进步推动经济结构不断提升

首先技术进步是影响产业形成和发展的主导及决定因素

其次技术进步会改变生产生活需求,促进产业结构发生变化

3、技术进步为区域劳动就业开辟了广阔的出路

4、技术进步促进区域经济发展产生质的飞跃

5、技术进步促进经济体制的根本变革

十一、制度创新的分类

十二、区际联系的研究方法

第三章区域发展现状评价

一、罗斯托的经济成长阶段论

(一)提出者:罗斯托

(二)理论主要内容:六个增长阶段

1.传统社会阶段

2.为起飞创造前提阶段

3.起飞阶段

⑴实现“起飞”的三个条件:

一要有较高的资本积累能力;

二是建立起飞的主导部门;

三要建立一种能够保证“起飞”的制度。

⑵起飞与经济结构的剧变

相当于工业化的初期阶段,意味着投资率的上升、经济增长率的上升,而且意味着经济结构发生变化,意味着技术的吸收并产生扩散性的结果。

⑶工业化进行到一定程度后的“持续增长”

①持续成长是依靠新主导部门不断代替旧主导部门而实现的。

②限制经济“成长过程”的主要因素是主导部门的“减速趋势”。

人口增长率的下降;

?新兴国家或地区的竞争;

?资本供给不足,相关产业的缓慢发展;

?企业家才能的逐渐减退;

?收益递减规律的作用;

?消费倾向的下降等。

⑷起飞阶段的特征

①人均国民收入快速、持续地增长;

②农业技术进一步提高,农村经济走向商品化,劳动力向工业领域的流动加速;

③资本在部门间的转移加速,大量的向工业领域集中;

④近代工业和交通运输业带动了其他产业的快速发展,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主导力量。

4.成熟阶段

①钢铁、机械、化学等“重化学工业”成为带动经济增长的主导部门;

②农业虽然还有相当规模,但是劳动力仍然持续向工业部门转移,而且劳动力日益高学历化、熟练化和专业化,同时,人口继续向城市集中。

③对外贸易作用加强。

5.高额消费阶段

●导致消费结构发生重大变化;

●重工业为主的产业结构也为耐用消费品的大量生产提供了条件;

●企业竞争日益激烈,垄断倾向越来越明显,消费者的权益缺乏保障;

●出现了在经济生活中市场调节和政府干预并存的局面。

6.追求生活质量阶段

●以服务业为代表的提高居民生活质量的有关部门(包括教育、卫生保健、文化娱乐、

市政建设、环境保护等)成为主导。

●生活追求时尚与个性,消费出现多样性和多变性

●人类社会将不再只以物质产量的多少来衡量社会的成就,而还包括以劳务形式、环

境状况、自我实现的程度所反映的“生活质量”的高低程度。

二、霍夫曼的经济发展阶段论

霍夫曼系数:消费资料工业净产值/ 资本资料工业净产值

三、区域竞争力:指一个地区在竞争和发展过程中与其他地区相比较所具有的吸引、竞争、拥有、控制和转化资源,争夺、占领和控制市场以创造价值,为其人民提供福利的能力。

四、区域竞争力评价的指标体系设计原则

1.量化原则

2.一致性原则

3.简明易操作性原则

4.独立性原则

5.启发性原则

6.科学性原则

五、区域发展优势:指某个区域在其发展过程中,所具有的特殊有利条件,由于这些条件的存在使该区域更富有竞争能力,具有更高的资源利用率,从而使区域的总体效益保持在较高的水平。

特点:1、空间性2、综合性3、时效性

六、区域优势的类型

1.有形区域优势与无形区域优势

(1)有形区域优势:地理位置、自然环境、资源状况、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交通和邮电网络、市政设施等。

(2)无形区域优势:居民的文化水平和经营传统、劳动者技艺的高低、科教机构的状况、信息传递的方便程度、对外联系的广度和方向等。

2.绝对优势与相对优势

(1)绝对区域优势:一个区域或城市,从事某种产品的生产,其劳动生产率较另一区域或城市要高。

(2)相对区域优势:不是拿某种产品的成本仅同外区域或外城市比,而且还要同本区或本城市的其它产品比。

3.局部优势与全局优势

(1)概念:局部优势与全局优势是相对于系统的不同层次而言的,前者对应于较低的层次,后者对应于较高的层次。

(2)正确处理局部优势与全局优势的意义:针对局部优势建立的产业部门一般只具有区域意义,而针对全局优势建立的部门则有区际意义。

4.空间优势与时间优势

⑴空间优势:在区域系统中,由于各区域的自然条件和资源、经济水平和结构、环境和社会的容量不同,在加上历史上形成的各区域发展的不平衡性,必须集中力量使某些具有优势的区域优先得到发展。这些优先得到发展的区域则具有空间优势。

⑵时间优势:指区域在某一时间具有发展某一产业的优势,过了这一时间段,区域的这种优势可能失去。

5.现实优势与潜在优势

⑴现实优势:区域发展中已经存在的优势,即以目前的状况看,区域具有的发展某一产业或某一行业的优势。

⑵潜在优势:是目前区域发展中没有,但却具有发展潜力的优势。

6.比较优势与竞争优势

⑴比较优势:是指建立在要素禀赋基础之上,生产某些特定产品所拥有的相对低廉的价格优势,表现为在区外市场占有较大市场份额。

⑵竞争优势:是指当一个组织实施一种同类组织无法复制或难以模仿的独特的价值创造战略时所形成的优势。

七、亚当·斯密的绝对利益理论

1.理论提出者:亚当·斯密

2.主要理论内容:一国生产某商品的成本比别国低,即具有绝对利益优势,该商品就可出口,反之就要进口。

八、大卫·李嘉图的比较成本理论

1.理论提出者:大卫·李嘉图

2.主要理论内容:两国家生产力不同,一国即使生产不出成本绝对低的产品,但只要能生产出成本相对低的产品,就可以同另一个国家进行贸易,并使贸易双方都能获得贸易利益。

3.评价:能较好地解释地域分工和国际贸易问题;使绝对成本理论仅仅作为比较成本论的一个特例。

九、约翰·穆勒的相互需求论

1.提出者:19世纪英国经济学家,约翰·穆勒

2.主要内容:除继承了李嘉图的比较成本说,还从需求方面和交换比率方面加以补充,他的主要观点:两国以两种产品相互贸易时,这两种产品的交换比率,在由比较成本决定的幅度内,取决于两国对彼此产品的相互需求,取决于一国对另一国产品的需求弹性。

3.评价:是比较成本论的重要补充。解决了:贸易给各国带来的利益有多大;在这个范围内双方各占的比例是多少。

十、赫克歇尔-俄林的资源禀赋理论

1.理论提出者:20世纪初期瑞典经济学家赫克歇尔和俄林提出。

2.主要观点:各国要出口那些密集使用他们充裕的生产要素的产品,并且进口那些密集使用他们稀少的生产要素的产品。

3. 要素充裕与要素密集

4.H—0理论中贸易的首要条件

●有些商品在某一地区比在其他地区能够更便宜地生产出来。

●中国农产品在国际市场上有那些优势?根据要素禀赋理论,中国应出口那些产品?

十一、波特的竞争优势理论

不仅从国家的角度,而且从产业和企业的角度来考察国际贸易的原因;国家竞争优势通常寓于某些独特的产业部门,即所谓的竞争优势产业,对一个区域亦如此。

1.生产要素:生产要素分为基本生产要素和高等要素,高等要素非常重要。

2.需求条件,特别是国内市场的需求条件

3.相关支撑产业

4.企业战略、结构与竞争

十二、区域分工的模式

1.垂直分工:区域垂直分工是指相关区域在同一个生产过程的不同生产阶段进行专业化生产,彼此联系而产生的区域分工。

2.水平分工:指相关区域发展不同的经济部门、或者生产具有差异的同类产品所形成的分工。

3.混合分工:区域混合分工并不是垂直分工和水平分工的简单叠加,而是垂直分工与水平分工相互交叉、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关系。

十三、产业分类

(一)从社会再生产过程中各部门的相互依存关系

1.马克思两大生产部类

2.农轻重分类

(二)根据社会生产活动历史发展顺序对产业的划分

1.三次产业分类法:

第一产业:农业、林业、牧业、渔业。

第二产业:采矿业,制造业,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建筑业。

第三产业:除第一、第二产业以外的其他各业。

2.五次产业划分的探讨

(三)按各生产活动在区域发展中的作用划分

1.主导产业

2.辅助产业

3.基础产业

(四)按经济活动的各部门中要素密集程度划分

1.劳动密集型

2.资源密集型

3.资金密集型

4.技术密集型

十四、产业结构分析的方法

(一)偏离-份额分析法

十五、区域主导产业选择的相关标准

主导产业是具有一定规模,能够充分发挥经济技术优势,以技术优势改变生产函数并对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演进有强大促进作用的产业,是产业结构的核心内容和产业结构演化的核心。

区域主导产业选择是区域政府为了推动区域产业结构高级化、争取动态比较优势和促进区域经济发展,而在一定阶段、一定条件下从一定范围的产业群体中筛选出预期将在未来某一阶段起主导作用的产业的积极的、主动的行为。

1.比较优势基准:

2.赫希曼基准(发展中国家)

主导产业部门的选择应依据工业部门后向联系系数的大小顺序排列。

第一,突出后向联系意味着主导产业部门的选择以最终产品的制造部门为主,这样,主导产业部门的市场需求就有保证。

第二,主导产业部门具有强烈的中间产品需求倾向.这又为支持主导产业部门增长的中间投入部门提供了市场。因此,主导产业部门通过需求扩大的连锁反应,可拉动经济的有效增长。

3.罗斯托基准:

回顾效应:为主导产业提供生产资料的上游产业与主导产业间形成的发展关系。这此部门通过向主导产业提供原材料,燃料及产前服务,为主导产业的发展展奠定基础。

前瞻效应:以主导产业的产品作为生产资料的下游产业与主导产业间形成的发展关系。这类产业多为深加工行业,对主导产业生产的中间产品有很大的需求。

旁侧效应:即主导产业的发展所引起的周围地区在经济和社会方面的变化。即为其提供

服务的产业的发展。如交通、保险、通讯、金融、卫生、教育等行业。

4.筱原基准

◆收入弹性基准和生产率上升基准。

◆所谓需求收入弹性是指某种产品的需求增长率与人均收入增长率之比,反映随

着国民收入增加而引起的对各产业最终需求的变化。

◆生产率上升率则是指某一产业的要素生产率与其他产业的要素生产率的比

率。

十六、产业结构优化

1概念:产业结构优化是指通过产业调整,使各产业实现协调发展,并满足社会不断增长的需求的过程。即以高效率的、有优势的主导产业为核心构筑起的各产业相互协调的产业体系,形成“优势互补,专业化分工协作”的产业发展格局。

2.产业结构优化的原则:

⑴充分发挥区域优势;

⑵产业结构的整体性和系统性;

⑶产业结构的先进性。

十七、产业结构优化的内容

1.产业结构合理化:主要是指产业间协调能力的加强及产业关联效益的提高,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

(1)能够满足有效需求,并与需求结构相适应:

(2)具有较为显著的结构效益;

(3)与区际分工和国际分工相适应;

(4)资源配置合理并得到有效利用;

(5)能吸收先进技术,有利于技术进步;

(6)在保证技术进步的前提下吸收较多的就业人数;

(7)有利于保护自然资源和生态平衡。

2.产业结构高度化是指产业结构随生产力发展、科学技术进步、自然环境变化、资源约束和需求结构的变动,按照产业结构演进规律向更高层次演进的过程。

(1)三次产业结构由“一、二、三”向“二、一、三”最终向“三、二、一”演化;

(2)由劳动密集型产业占优势比重向资金密集型、技术密集型、知识密集型产业占优势比重的方向演进;

(3)由低附加值产业占优势比重向高附加值产业占优势比

重的方向演进;

(4)由低加工度产业占优势比重向高加工度产业占优势比重的方向演进;

(5)由制造初级产品的产业占优势比重向制造中间产品、最终产品的产业占优势比重演进。十八、产业结构优化的途径和措施

1.选择好主导产业

⑴选准并优先重点发展主导产业;

⑵协调好主导产业与非主导产业之间的关系

⑶积极扶植潜导产业

2.大力推进产业的技术进步

3.深化经济体制改革

4.完善有利于产业结构优化的产业政策

⑴产业政策内容

A:确定区域某一时期产业发展方向,并采取措施使区域产业结构沿着这个方向发展

区域分析与规划

区域分析与区域规划 第一章: 1.区域的概念:地球表面上占有一定空间的、以不同的物质与非物质客体为对象 的地域结构形式。 2.区域发展的概念:在一定时空范围内所进行的以资源开发、产业组织和结构优 化为中心的一系列经济社会活动。 3.区域发展的新趋势: (1)区域分工全球化的趋势更为明显 (2)区域间竞争与合作并行不悖 (3)可持续发展成为区域发展的主题 第二章: 1.自然资源的概念:在一定的时间、地点条件下。能够产生经济价值,以提高人类当前和未来当前和未来福利的自然环境因素和条件。 2.特征: (1)有限性。自然资源的有限性是指自然资源的数量供应与人类不断增长的需求 存在矛盾,即用经济学观点看自然资源存在稀缺性; (2)区域性。任何一种自然资源在地球上的分布都是不均衡的,无论在数量上或 是质量上都有显著的地域差异。不同区域的各种自然资源在其品种组合上的差异; (3)整体性每一区域的各种自然资源要素彼此都有生态上的联系,形成一个整体, 即自然资源生态系统。其中一种资源的开发利用,就可能引起系统中其他资源或环境要素的连锁反应。 (4)多用途性 (5)社会性 3.自然资源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1)自然资源是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物质前提和物质基础 ①它是区域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劳动对象、劳动资料) ②它是区域生产发展的必要条件(矿藏、气候) ③虽然自然资源的范畴在不断扩大,但其自然物质基础的地位未变(技术进步)

(2)自然资源对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①自然资源的数量多寡影响区域生产发展的规模大小 ②自然资源的质量及开发利用条件影响区域生产活动的经济效益 ③自然资源的地域组合影响区域产业结构 4.自然资源评价的方法 (1)自然资源质的评价 主要是考察自然资源的可利用价值和对一定生产部门的适应程度。即技术上的可能性、经济上的合理性以及需求上的迫切性; (2)自然资源量的评价 主要目的是确定自然资源开发规模和自然资源对一定生产部门或区域经济发展与布局的保证程度。 两种指标:绝对指标:反映了区域自然资源的实际规模 相对指标:反映了区域自然资源的地位和满足需求的潜力 (3)步骤: ①要搞清区域各类自然资源的绝对数量,明确区域主要自然资源(开发规模 大、重大经济价值、对区域发展产生重要带动影响作用); ②对于已开发利用的资源,则应研究其数量对现状生产的保证程度,研究其 区域自然资源的优势与潜力; ③分析自然资源相对量,进一步明确自然资源对需求的保证程度和开发利用的 潜力; ④分析比较区域几种资源在数量上的比例关系,以明确区域各类资源的数量配 合情况以及对区域产业结构及发展方向的保证程度。 (3)自然资源地理分布特征与地域组合特征的评价 自然资源的地理分布影响到其被开发利用的先后次序和开发利用的成本及利用效率。 对自然资源的地域组合特征的评价有利于揭示自然资源的相互关系、相互制约的关系,明确在一定地域上自然资源对区域生产力发展的影响,并抓住主要资源或主要矛盾进行分析。 自然资源的地域组合还是影响地域产业结构的重要因素。必须搞清主导资源

莲花山 区域分析与规划

莲花山 莲花山生态旅游度假区是2007年4月经吉林省政府批准的省级开发区。其位于长春市东端,长吉两市的中间地带,总面积303平方公里,其中森林面积120平方公里,常住人口7万余人,城镇人口2万人。 近年来,长春二道区着眼保护好长春市的生态区、水源地,坚持统筹城乡、生态优先、合理布局,选择性抓好重点区域的开发。 他们立足生态旅游度假区的区位、产业和资源特色,认真研究莲花山的发展思路、方向和定位,先后组织编制了《莲花山生态区发展规划纲要》、《二道莲花山百里生态休闲带要领性规划》等各项规划。 特别是吉林省启动长吉图、长吉一体化战略以来,他们先后聘请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澳大利亚五合国际规划设计院等13家国内外顶级规划团队到莲花山实地踏查,完善提升原有规划。 预计今年10月末,《莲花山生态旅游度假区总体规划大纲》等重点规划将完成提升工作。 2009年9月,《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实施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的若干意见》国发〔2009〕33号,是国家实现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重要战略举措。在《中国图们江区域合作开发发展纲要》颁布后,“长吉一体化”作为长吉图战略实施的核心,迅速提上日程。长春市委书记高广滨在莲花山旅游度假区调研时提出莲花山是推进长吉一体化的重要节点。这一战略举措必将加快莲花山生态旅游度假区的发展与建设,使莲花山区域承载着衔接和支撑长吉一体化城市拓展、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实现城乡双向一体化的重任,战略地位举足轻重,莲花山因此迎来了黄金发展期。 项目组以生态保护为首要原则,以现代服务业为发展方向,以高端度假旅游为开发重点和优势产业,通过集聚项目落地、城市个性强化、旅游品牌彰显,全面建设山水特征鲜明、城市功能完备、服务要素齐全、现代产业活跃的长吉山水生态新城的总体定位可行、“一环双区双线多点”的总体布局合理,产业规划、生态保护规划、基础设施规划(含交通规划)和移民安置规划科学可行,对莲花山旅游度假区建设具有指导意义。按照规划要求,抓紧做好近期建设功能区的详细规划,推进度假区的有序建设,同时,加强项目建设管理。同时,此规划也是作为指导莲花山旅游度假区详细规划和各项建设的依据。 这里没有钢铁水泥筑起的高楼大厦,有的是推开门窗,满目山水的园林意境 这里没有城市的喧嚣与浮躁,有的是被田园环绕的“城市与自然”的和谐 在这里,若干个城区成为大地景观的零星点缀 多彩的田园景观成为城市的绚丽基底 完善的产业配套满足着现代化的生活需求 丰富的就业机会实现着每一个人的事业梦想 便捷的交通网络串联着每一个角落

区域分析与规划复习资料

一、名词解释 1.区域:区域是一个空间概念,是地球表面上占有一定空间的、以 不同的物质与非物质客体为对象的地域结构形式。 2.区域发展:指在一定时空范围内所进行的以资源开发、产业组织 和结构优化为中心的一系列经济社会活动。 3.区域分析:是对区域发展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背景特征及其对 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进行分析,探讨区域内部各自然及人文要素间和区域间相互联系的规律。 4.自然资源与自然条件:即自然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 础,是地球表面岩石圈、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和人类相互作用的一个特殊圈层,是由岩石、土壤、水、大气、生物等自然要素有机结合而成的自然综合体。 5.区域经济:区域经济就是在一国范围内,以客观存在的地域单元 为基础,按照劳动地域分工原则建立起来的具有区域特色的地域性国民经济。 6.区域文化:包括反映地方特色的文化典籍、文学艺术、建筑风格、 风俗习惯,也包括在长期历史积淀中形成的地方性社会意识、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 7.人口素质:即人口质量,由人口的体质状况、文化技术水平、道 德修养等方面构成。 8.适度人口:处于最大收益点的人口(一个国家或区域在任何时候 都存在一个经济的最大收益点,当劳动力超过或少于这个量时,

都会引起收益减少) 9.区域政策:区域政策是根据区域差异而制定以协调区域间关系和 区域宏观运行机制的一系列政策之和,在宏观层次上影响着区域发展。 10.区域竞争力:指一个地区在竞争和发展过程中与其他地区相比较 所具有的吸引、争夺、拥有、控制和转化资源,争夺、占领和控制市场以创造价值,为其人民提供福利的能力。 11.区域优势:就是指某个区域在其发展过程中,所具有的特殊有利 条件,由于这些条件的存在,使该区域更富有竞争能力,具有更高的资源利用效率,从而使区域的总体效益保持在较高水平。12.主导产业:主导产业是具有一定规模,能够充分发挥经济技术优 势,以技术优势改变生产函数并对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演进有强大的促进和带动作用的产业,是产业结构的核心内容和产业结构演化的中心。 13.区域规划:区域规划是指在一定地域范围内对未来一定时期的经 济社会发展和建设以及土地利用的总体部署。 14.区域发展战略:是指对区域整体发展的分析,判断而做出的重大 的、具有决定全局意义的谋划。 15.区域经济空间结构:是指在一定地域范围内经济要素的相对区位 关系和分布形式,它是在长期经济发展过程中人类经济活动和区位选择的累积结果。 16.土地:是指地球陆地表面上的由地貌、土壤、岩石、水文、气候

区域分析与规划练习题

区域分析与规划 一、填空题: 1、区域规划按规划区域属性分类:自然区区域规划、经济区区域规划、行政区区域规划 、社会区区域规划。 2、主导产业评判标准就竞争能力来书表现在:技术先进程度、产品质量水平、劳动生产率、市场占有率、利税效果。 3、区域优势的类型有:有形区域优势与无形区域优势、绝对区域优势与相对区域优势 、局部优势与全局优势、空间优势与时间优势; 4、主导部门的条件有:能有效地吸收新技术、具有高度的增长率、与其他部门有广泛而强烈的生产联系; 6、主导产业的判定标准,从对区域发展目标的贡献来讲,主要看:对相关产业的带动影响、对区域资源的有效利用、对区域就业的作用、增加价值、出口潜力、环境影响。 7、影响扩散效应(或反波效应)的因素 (1)增长极的推动型企业所隶属的主导部门的类型及其性质 (2)增长极的推动型企业为核心的工业综合体的规模大小 (3)增长极区位所在区域的区域条件(自然条件,经济,技术等社会条件) (4)区域决策系统的效率及各级管理部门的相应政策,措施的实施效果 8、区域规划的特点:综合性、战略性、地域性。 9、罗斯托的经济成长阶段论将人类社会发展划分成为六个阶段,这六个阶段是: ( 1 )、(传统社会阶段)、 (2)、(为起飞创造前提阶段)、 (3)、(起飞阶段)、 (4)、(向成熟推进阶段)、 (5)、(高额群众消费阶段)、 (6)、(追求生活质量阶段)。 10、规划工作的步骤有: (1)、(区域发展的现状调查与资料收集)、 (2)、(确定区域发展目标)、 (3)、(区域发展的课题与对策研究)、 (4)、(规划方案设计)、 (5)、(规划方案评估)、 (6)、(报批定案)等六个阶段。 11、区域发展战略研究着重解决的问题是: (1)、(战略目标)、 (2)、(战略重点)、 (3)、(战略方针)、 (4)(战略布局)、 (5)、(战略措施)。 12、土地需求量预测必须以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的需求以及影响土地利用的各种因素为依据,预测的方法很多,常用的有: (1)、( 平均增长法)、 (2)、(回归分析法)、 (3)、(用地定额指标法)。

区域分析与规划

区域:是一个空间概念,是地球表面上占有一定空间的、以不同的物质与非物质客体为对象的地域结构形式。 自然资源 :在一定的时间、地点条件下,能够产生经济价值,以提高人类当前和未来福利的自然环境因素和条件。特征:有限性、区域性、整体性、多用途性和社会性 区域经济:是指在社会劳动地域分工的基础上,随着经济发展而逐步形成的各具特色和以密切联系为基础的地域经济综合体。 技术进步:科学技术通过对客观世界认识的扩大与深化来改造自然,使之更好的地满足人类社会的物质和精神需求所取得的进化与革命。 科学含义是指技术科学和技术知识本身的发展和进步。 GDP: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范围内所有常驻单位生产活动成果的指标。GNP:指一个国家或地区范围内的所有常驻单位,在一定时期内实际收到的原始收入和价值。 绿色GDP:生态GDP,EDP,现行GDP扣除环境成本之后的国内生产总值。 国家竞争力:在一定的体制下,一国经济、政治、和文化等诸多要素在全球性国际竞争中相互结合而展现出来的一种综合性国家实力。 区域优势:某个区域在其发展过程中,具有的特殊有利条件,由于这些条件的存在,区域更富有竞争能力,有更高的资源利用效率,使区域的总体效益保持较高水平。 区域规划:对未来一定时间和空间范围内经济社会发展和建设所做的总体部署。 狭义上指一定地区范围内与国土开发整治有关的建设布局总体规划。 区域发展:一般是指在一定时空范围内所进行的以资源开发、产业组织和结构优化为中心的一系列经济社会活动 适度人口:地区在可以预见的时期内,利用该地的能源和其他自然资源及智力、技术等条件,在保证符合社会文化准则的物质生活水平条件下,能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区域发展的新趋势:区域分工全球化的趋势更加明显;区域间竞争与合作并行不悖;可持续发展成为区域发展的主题。 区域研究的新动向:更新区域资源的观念;强调区域间关系的研究;重视区域创新环境的研究;确立可持续发展观。 自然资源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1)自然资源是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自然资源是区域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自然资源是区域生产发展的必要条件;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生产力水平的提高,自然资源的范畴在不断地扩大,但仍是区域生产力发展的物质基础。 (2)自然资源对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自然资源数量多寡影响区域生产发展的规模大小;自然资源的质量及开发利用条件影响区域生产活动的经济效益;自然资源的地域组合影响区域产业结构 区域经济背景:①经济特色与经济地位②收入水平与消费观念③市场化水平④社会基础设施配置水平

《区域分析与规划 》课程实践指导书

《区域分析与规划》课程实践指导书 课程代号:21050140 总学时(或周数): 4学时 适用专业:2007级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地理科学 先修课程:自然地理学、经济地理学、城市地理学、地理信息系统 一、课程实践目的 《区域分析与规划》是一门应用基础型学科,具有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特征。《区域分析与规划》的基本理论和规律不但可以应用于城市规划、国土整治和区域规划等领域,而且也具备直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本实践的目的是使学生全面系统地了解和掌握区域分析的理论与区域规划的编制方法,充分认识区域经济活动的空间结构和特点,能够对各种区域经济现象与区域所处环境的关系进行科学分析,从而为后续课程学习打好坚实基础。 二、课程实践要求 根据本的学科特点和教学内容体系,本实践项目的基本要求: 1、领会有关区位分析与规划的基本理念,并能辩证地分析有关区域发展的现实问题。 2、能较熟练地阅读区域城镇体系规划图件,并初步具有评判规划结果的能力。 3、能将《区域分析与规划》的基本概念与基本原理,运用到实际中,通过调查区域发展条件及存在的问题,对区域发展提出自己的建设性措施。 4、掌握城镇体系规划编制的基本流程。 三、课程实践内容 (一)选择一个研究区域的城镇体系(中比例尺)进行区域的自然、经济、社会的调查(本次要求是全省九个设区市,全年段按各自所在的设区市为大组,进而可按4-5人为一小组,选择其中某一个县(县级市)域工作对象,全为城区的不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 (二)进行研究区的空间数据库建设 1、空间数据建立过程图

*

非农业人口指标 (三)专题地图显示与分析 1、专题图: ①《╳╳县域区位分析图》,②《╳╳县城镇化水平分布图》 ③《╳╳县城镇规模等级分级图》;④《╳╳县城镇中心度指数分布图》 ⑤《╳╳县城镇职能结构分布图》;⑥《╳╳县总人口密度分布图》; ⑦《╳╳县土地经济潜力分级图》;⑧《╳╳县城镇空间结构发展分布图》 ⑨《╳╳县交通网络规划分布图》 注意:除②、④、⑥、⑦图用GIS软件制图外,其余用CAD软件制图 2、专题分析 结合县域的自然、经济社会、环境等因素分析该县城镇化水平差异、城镇规模等级、城镇职能结构分异、人口分布差异、土地生产潜力分布、城镇空间结构发展趋势,指出当前的特点及原因,并根据可能的趋势规划未来城镇规模、职能、城镇空间结构的发展模式。 (四)实践成果 《╳╳县域城镇体系规模、职能、空间结构及交通网络专题制图及其分析》 组员:(指导老师:) 一、研究区城镇发展自然、经济、社会支撑基础分析 二、研究区城镇发展的现状分析 2.1 城镇的规模分布特征 2.2 城镇的职能分布特征 2.3城镇的交通及空间分布特征 三、城镇的发展战略分析 3.1城镇的经济发展战略分析 3.2城镇的空间发展战略分析 四、研究区城镇体系发展对策建议 4.1 城镇规模结构的构思 4.2 城镇职能结构的构思 4.3 区域交通网络构思 4.4城镇发展空间结构构思 4.5各类城镇建设的战略思想 参考文献 四、课程实践进度安排 根据教学日历安排,集中完成课程实践任务在本学期的第14周至17周,以学生课外自主完成为主,课堂只作方法性指导,具体安排如下表。

16秋川农《区域分析与规划学(本科)》

一、单选题(共 20 道试题,共 100 分。) V 1. 区域规划的具体目标不包括()。 . 经济目标 . 社会目标 . 平均指标 . 建设目标 标准答案: 2. 关于区域发展水平的量度,最常用的指标是()。 . 农业总产值 . 国民生产总值(GNP) . 工业生产总产值 . 农村社会总产值 标准答案: 3. 按国家统计局1985年10月制定的标准,()划分为第一产业。 . 工业 . 农业 . 服务产业 . 信息产业 标准答案: 4. 并于劳动地域分工,有五种经典的理论模式,其中大卫?李嘉图提出的是()。. 绝对优势说 . 相互需求论 . 地理分工论 . 比较成本说 标准答案: 5. 在工业化前期,()是区域经济的主导产业,一般都占整个经济的50%-80%。 . 农业 . 工业 . 商业 . 手工业 标准答案: 6. 中国的基础设施相对于经济发展水平而言是比较落后的,属于()发展的国家。. 随后型 . 滞后型 . 同步型 . 先行型 标准答案: 7. 确定评价指标的权重一般采用()。 . 长期趋势法 . 经验法 . 方差分析法 . 特尔斐法 标准答案: 8. 在国外基础设施建设实践中,美国属于()发展的国家。

. 超前型 . 平行型 . 随后型 . 同步型 标准答案: 9. 区域经济增长,简单地说是指区域产品和劳务总量的增长,即()的增长。 . 农业总产值 . 国民生产总值(GNP) . 工业生产总产值 . 农村社会总产值 标准答案: 10. 不能用()这一方法来预测土地需求量。 . 平均增长法 . 回归分析法 . 用地定额指标法 . 主成分分析法 标准答案: 11. ()是指在一定地域范围内对国民经济建设和土地利用的总体部署。 . 国土规划 . 土地规划 . 农业区划 . 区域规划 标准答案: 12. ()是指在一个区域或城市,从事某种产品的生产,其劳动生产率较另一个区域城市要高(或成本要低)。 . 有形区域优势 . 绝对区域优势 . 全局优势 . 空间优 标准答案: 13. 下面哪一种分析方法不属于区域分析方法()。 . 环境影响评价法 . 地理学的比较法 . 经济学的分析法 . 数学的模拟法 标准答案: 14. ()又称为区域增长过程的累积性模型。 . 输出基地模型 . 卡尔多-狄克逊-瑟尔沃尔模型 . 新古典增长模型 . 新剑桥增长模型 标准答案: 15. 影响旅游业规划布局的主要因素是()。 . 交通

区域分析与区域规划考试重点

第一章 1. 区域概念:区域是一个空间概念,是地球表面上占有一定空间的、以不同的物质客体为对象的地域结构形式。 2. 区域特征:区域的整体性、区域的系统性、区域的动态性、区域的不重复性等 3. 新区域背景:知识化(知识经济、知识和信息);信息化(信息技术、信息经济、高新技术产业);全球化(全球经济、全球文化);生态化(可持续发展、生态文明、生态经济) 4. 新区域观: (1)区域空间观:区域空间有界但向外开放,高度易变; (2)区域资源观:知识、信息、人力资源、区域发展的机制、政策和政府服务效能等成为资源; (3)区域发展观:社会经济全面发展,生活质量和素质全面提高; (4)区域区位观:知识和信息区位成为主导; (5)区域市场观:有限干预的现代市场。 5. 区域特征、新区域背景和新区域观对“区域”概念理解的影响: 亲,本题请自由发挥! 6. 区域科学概念:区域科学是用各种近代计量分析和传统区位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由区域或空间的诸要素及其组合所形成的差异和变化的分析入手,对不同等级和类型区域的社会、经济发展等问题进行研究的一门应用学科。 7. 区域分析的概念:区域分析主要是对区域发展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背景特征及其对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进行分析,探讨区域内部各自然及人文要素间和区域间相互联系的规律。 8. 区域分析的主要内容: (1)区域自然资源与生态环境分析 (2)社会与技术条件分析 (3)区域经济分析 (4)区域发展条件分析 第二章 1.区域发展的资源条件分析的内容:自然资源的量、质、地理分布与地域组合、开发利用方式与方向、开发利用效应 2.区域自然资源承载力:一个国家或地区的资源承载力是指在可预见的时期内,利用本地资源及其他自然资源和智力、技术等条件,在保证符合其社会文化准则的物质生活水平下所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 3.区域生态环境质量评价的内容:生态环境调查、生态环境质量现状评价、生态环境影响分析与评价 4.生态环境补偿概念:指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利用的受益者支付代价,向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的辩护者提供补偿的一类社会经济活动。 第三章 1. 区域发展的社会条件分析内容: 1)区域文化背景与历史基础分析;文化传统与特色分析、历史沿革分析、重要经济社会事件的分析、区域发展动力的历史变化分析; 2)区域人口与劳动力分析:人口数量及结构分析,人口增长分析、人口质量分析、劳动力供应分析、人口分布迁移分析、适度人口与人口容量分析 3)区域政策与制度分析

区域分析与区域规划考试重点

第一章 1、区域概念:区域就是一个空间概念,就是地球表面上占有一定空间得、以不同得物质客体为对象得地域结构形式. 2、区域特征:区域得整体性、区域得系统性、区域得动态性、区域得不重复性等 3、新区域背景:知识化(知识经济、知识与信息);信息化(信息技术、信息经济、高新技术产业);全球化(全球经济、全球文化);生态化(可持续发展、生态文明、生态经济) 4、新区域观: (1)区域空间观:区域空间有界但向外开放,高度易变; (2)区域资源观:知识、信息、人力资源、区域发展得机制、政策与政府服务效能等成为资源; (3)区域发展观:社会经济全面发展,生活质量与素质全面提高; (4)区域区位观:知识与信息区位成为主导; (5)区域市场观:有限干预得现代市场. 5、区域特征、新区域背景与新区域观对“区域”概念理解得影响: 亲,本题请自由发挥! 6、区域科学概念:区域科学就是用各种近代计量分析与传统区位分析相结合得方法,由区域或空间得诸要素及其组合所形成得差异与变化得分析入手,对不同等级与类型区域得社会、经济发展等问题进行研究得一门应用学科. 7、区域分析得概念:区域分析主要就是对区域发展得自然条件与社会经济背景特征及其对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得影响进行分析,探讨区域内部各自然及人文要素间与区域间相互联系得规律. 8、区域分析得主要内容: (1)区域自然资源与生态环境分析 (2)社会与技术条件分析 (3)区域经济分析 (4)区域发展条件分析 第二章 1、区域发展得资源条件分析得内容:自然资源得量、质、地理分布与地域组合、开发利用方式与方向、开发利用效应 2、区域自然资源承载力:一个国家或地区得资源承载力就是指在可预见得时期内,利用本地资源及其她自然资源与智力、技术等条件,在保证符合其社会文化准则得物质生活水平下所持续供养得人口数量。 3、区域生态环境质量评价得内容:生态环境调查、生态环境质量现状评价、生态环境影响分析与评价 4、生态环境补偿概念:指生态环境与自然资源利用得受益者支付代价,向生态环境与自然资源得辩护者提供补偿得一类社会经济活动。 第三章 1、区域发展得社会条件分析内容: 1)区域文化背景与历史基础分析;文化传统与特色分析、历史沿革分析、重要经济社会事件得分析、区域发展动力得历史变化分析; 2)区域人口与劳动力分析:人口数量及结构分析,人口增长分析、人口质量分析、劳动力供应分析、人口分布迁移分析、适度人口与人口容量分析 3)区域政策与制度分析 4)区域科技条件评价:科技人力资源、研究与发展经费、科技活动产出、高技术产业 2、适度人口概念:(二选一) (1)英国经济学家坎南:一个国家或区域在任何时期都存在一个经济上得最大收益点,当劳动力超过或少

区域分析与规划

第一章 1.区域:是一个空间概念,是地球表面上占有一定空间的、以不同的物质与非物质客体为对象的地域结构形式。 2.区域的基本属性:(简答) (1)区域是地球表面的一部分,并占有一定的空间。这些空间可以是自然的、经济的、社会的…. (2)区域具有一定的范围和界线。区域的范围有大有小,其界线往往具有过渡性。 (3)区域具有一定的体系结构形式。区域具有分级性或多级性、层次性。因而区域具有上下左右之间的关系。 (4)区域是客观存在的。区域是人们按照不同的要求、对象加以划分的,是主观对客观的反映。 3.区域科学之父“沃尔特.艾萨德” 4.关于区域科学的定义,瓦尔特.艾萨德《区域科学导论》(选择) 第二章 1.自然资源特征:(选择、简答) (1)有限性。自然资源的有限性是指自然资源的数量供应与人类不断增长的需求存在矛盾,即用经济学的观点看自然资源存在的稀缺性。 (2)区域性。任何一种自然资源在地球上的分布是不均衡的,无论在数量上或质量上都有显著的地域差异。 (3)整体性。每一个区域的各种自然资源要素彼此都有生态上的联系,形成一个整体,即自然资源生态系统。 (4)多用途性。大部分自然资源都具有多种功能和用途。 (5)社会性。自然资源上附加人类劳动是人类世世代代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结晶,是自然资源中的社会因素。 2.为何外部性?如何解决环境污染的外部性问题?(论述) (1)外部性就是经济主体为了实现自身利润的最大化或效用的最大化,但在实现这目的过程中,却有意或者无意地对与该活动无直接关系的个人或者组织造成了这样、或那样、有利或有害的影响。 (2)解决外部性最常用的办法是使外部效果内部化,针对区域生态环境问题,就是要促使生态破坏或环境污染成本的内部化。 解决环境污染的外部性问题有以下几种方法: ①政府的直接管制。对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的外部性进行直接干预,包括命令、控制、税收、法律手段、补贴、收费等。 ②市场力量,通过产权协商。在外部性的内部化中,政府应当做的只是重组产权而不是直接干预市场,只要有了设计适当的产权,就可以靠有关当事人的自愿协商或判断解决外部性问题。 ③政府和市场的结合,污染权的买卖。政府可以出售污染权给卖家,其得到的收入来改善环境质量。这样,通过供求规律、价值规律、竞争规律的相互作用,政府有效地运用了它们对环境这个商品的产权,价格机制将促成一个最佳的分配。 ④社会准则与良心效应。实际上,社会准则的内容(黄金律)和良心效应是依赖于社会机制的道德教育来解决外部性问题。 第三章 1.区域经济:就是一定范围内,以客观存在的地域单元为基础,按照劳动地域分工原则建立起来的具有区域特色的地域性国民经济。

区域分析与规划复习题(2)

区域分析与区域规划期末考试试题样卷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15分) 1 区域发展:一般是指在一定时空范围内所进行的以资源开发、产业组织和结构优化为中心的一系列经济社会活动。 2 土地利用分区:又可称土地用途分区,是指以土地利用现状和土地资源的适宜性为基础,结合社会发展、国民经济和环境保护的需要,按土地利用方向的不同,将规划地区划分出不同的用地区域。 3 技术进步:指科学技术通过对客观世界的扩大与深化来改造自然,使之更好的满足人类社会的物质和精神需求所取得的进化与革命。 4 绿色GDP:既能反映一个地区、一个国家的经济增长与否,而且还能说明资源消耗的状况和环境质量的变化,更能反映国家GDP的值。 5 外部性:指经济主体活动对该活动无直接关系的他人或社会所产生的影响。 二填空(每空一分,共30分) 1反映区域发展水平的总量的指标主要是国内生产总值、国民生产总值、绿色GDP 。 2 区域经济特色主要表现为区域产业结构特色和区域产业结构布局特色。 3 城镇化表现为农村持续向城镇转移,城镇数量增加,规模扩大,城镇现代化水平提高。 4 区域具有整体性、结构性、动态性的特征。 5 区域的划分一般分为均质区域和功能区。 6 自然资源的承载力的特征有有限性、动态性和可增强性。 7 科技活动产出的主要形式有科技论文、专利等。 8 土地供需矛盾的焦点是更低与建设用地的比例。 9 区域规划的特点:综合性、战略性、地域性。 10 区域发展中的单一指标包括总量指标、平均指标、相对指标。 11 按照人口自然增长的特点,可将人口的自然增长划分为原始型、年轻型、成年型、衰老型四种类型。 三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 下列不属于区域发展新趋势的是(C ) A、区域分工全球化 B、区域间竞争与合作并行不悖 C、合作共赢成为区域发展的主题 D、可持续发展成为区域发展的主题

区域分析与区域规划考试重点

第一章 1.区域概念:区域是一个空间概念,是地球表面上占有一定空间的、以不同的物质客体为对象的地域结构形式。 2.区域特征:区域的整体性、区域的系统性、区域的动态性、区域的不重复性等 3.新区域背景:知识化(知识经济、知识和信息);信息化(信息技术、信息经济、高新技术产业);全球化(全球经济、全球文化);生态化(可持续发展、生态文明、生态经济) 4.新区域观: (1)区域空间观:区域空间有界但向外幵放,高度易变; (2)区域资源观:知识、信息、人力资源、区域发展的机制、政策和政府服务效 能等成为资源; (3)区域发展观:社会经济全面发展,生活质量和素质全面提高; (4)区域区位观:知识和信息区位成为主导; (5)区域市场观:有限干预的现代市场。 5.区域特征、新区域背景和新区域观对“区域”概念理解的影响: 亲,本题请自由发挥! 6.区域科学概念:区域科学是用各种近代计量分析和传统区位分析相结合的方法, 由区域或空间的诸要素及其组合所形成的差异和变化的分析入手,对不同等级和类型区域的社会、经济发展等问题进行研究的一门应用学科。 7.区域分析的概念:区域分析主要是对区域发展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背景特征及其对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进行分析,探讨区域内部各自然及人文要素间和区域间相互联系的规律。 8.区域分析的主要内容:

(1)区域自然资源与生态环境分析 (2)社会与技术条件分析 (3)区域经济分析 (4)区域发展条件分析 第二章 1.区域发展的资源条件分析的内容:自然资源的量、质、地理分布与地域组合、幵 发利用方式与方向、幵发利用效应 2.区域自然资源承载力:一个国家或地区的资源承载力是指在可预见的时期内,利用本地资源及其他自然资源和智力、技术等条件,在保证符合其社会文化准则的物质生活水平下所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 3.区域生态环境质量评价的内容:生态环境调查、生态环境质量现状评价、生态环 境影响分析与评价 4.生态环境补偿概念:指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利用的受益者支付代价,向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的辩护者提供补偿的一类社会经济活动。 第三章 1.区域发展的社会条件分析内容: 1)区域文化背景与历史基础分析;文化传统与特色分析、历史沿革分析、重要经济社会事件的分析、区域发展动力的历史变化分析; 2)区域人口与劳动力分析:人口数量及结构分析,人口增长分析、人口质量分析、劳动力供应分 析、人口分布迁移分析、适度人口与人口容量分析 3)区域政策与制度分析4)区域科技条件评价:科技人力资源、研究与发展经费、科技活动产出、高技术产业 2.适度人口概念:(二选一)

最新区域分析与规划43205

区域分析与规划 43205

区域分析与区域规划 1、区域的概念及其属性 概念:区域是一个空间概念,是地球表面上占有一定空间的、以不同的物质客体为对象 的地域结构形式。 属性:①地球表面的一部分,并占有一定的空间(三维)。这些空间可以是自然的、经济的、社会的……②具有一定的范围和界线。其范围有大有小,是依据不同要求,不同指标体系而划分出来的;其界线往往具有过渡性特征,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地带”(自然界区域界线有时是截然的,但大部分也是过渡性的)。③具有一定的体系结构形式。分级性或多级性、层次性。因而区域具有上下左右之间的关系(纵向的、横向的)。每个分区都是一个区域的组成部分。④区域是客观存在的。是人们按照不同的要求、对象加以划分的,是主观对客观的反映。 2、自然资源评价的内容有哪些 区域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数量、质量和组合特征,优势、潜力和限制因素,可能的开发利用方向及技术经济前提,资源开发利用与生态保护的关系等问题 3、对自然资源质和量的评价需要考虑哪些因素 量:①自然资源满足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当前需要量的程度,亦即自然资源在合适的开发利用强度下的服务年限。如大型铁矿山和钢铁厂通常需要有50 年左右的铁矿石资源保证。

②对远景区域社会经济发展与生产力布局需求量的保证程度,即预测资源的远景需求量 质:技术上的可能性、经济上的合理性(即利用资源所付出的代价为人们接受的程度)以及需求上的迫切性。并据此建立质量评价的标尺,并用此标尺来进行自然资源对一定生产部门适合程度的评价。 4、区域经济特色由哪些因素决定 ①区域差异和区域优势(区域差异可分为:自然差、位势差、趋势差) ②产业布局的指向性(产业布局的指向性:产业部门向能满足它主要要求的地区接近或靠近的倾向性。) ③劳动地域分工规律 ④区域利益 5、区域产业结构的组成 区域产业结构由主导产业、辅助产业和基础设施三部分组成。 注(主导产业是指几个地区比较,产值比其他地区高的产业。支柱产业是指一个地区产值最高的产业。) 6、区域市场化水平从哪几个方面对经济活动产生影响 一个区域的市场化水平可以从需求规模、市场层次结构、市场环境、市场意识等方面对经济活动产生影响。 ①市场对经济活动具有明显的导向作用,是促进区域优势发挥,增强区域产业化协作,促成区域具有个性特色的产业结构的重要因素。 ②市场规模直接影响到经济活动的持续以及经济合理性。 ③市场地域范围大小直接影响经济活动的类型与规模。

区域分析和区域规划题库

U1绪论 1、谈谈自己对区域概念的理解,简述区域的类型及其划分方法。 答:区域的概念:区域是一个空间概念,是地球表面上占有一定空间的,以不同物质与非物质客体为对象的区域结构形式。区域的类型及其划分方法: ○1区域的概念划分:均质区、结节区○2区域的特性划分:整体性、结构性、动态性 2、我国当前区域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有哪些? 答:区域差距、发展与资源、地区间恶性竞争、区域合作不完善。 3、区域分析的主要内容是什么?试结合你自己熟悉区域举例说明。 答:(1)区域发展条件分析(自然、社会)(2)发展状况及存在的问题(经济分析)经济水平、阶段、产业结构(3)发展方向机策略研究 4、谈谈你对区域发展、区域研究、区域科学三个概念及其间关系的认识。 答:区域发展是指一定时空范围内所进行的以资源开发、产业组织和结构优化为中心的一系列经济社会活动。区域研究是以综合、全面的把握或理解某一特定区域的人类团体所创造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系统为目的的。他把区域作为复合系统来研究,在一定时间空间范围内整体的把握研究对象。区域科学是用各种近代计量分析和传统区位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由区域或空间的诸要素及其组合所形成的差异和变化的分析入手,对不同等级和类型区域的社会经济发展等问题进行研究的应用学科。关系:相互依存、互为因果、不可分割。区域发展是以人为主体,一协调区域内部和区域之间人地关系为目的,并最终为人类提供良好生存环境的一系列经济社会活动,具有目的性无限性可持续性。区域研究是源于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问题的探讨,是区域不断持续快速发展,人类社会不断进步所提出的客观要求。区域科学是一门研究人类活动区域的跨学科新兴科学,目的是探索一条更加科学的方法来开展区域研究,为区域发展及区域分析等提供可靠的理论基础。 1、简述生态环境与区域发展的关系答:自然环境极其变迁对人类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同时也对人类文化产生着重大的影响,他是文化存在和发展的物质条件,生态环境问题也会制约区域的发展,区域发展是生态环境保护的前提。区域发展是生态环境保护的前提。改善生态环境是为了更好地促进区域发展,同时,区域发展也应该是建立在保护生态环境基础上的可持续发展。 2、什么是生态环境质量?简述生态环境质量评价的内容与方法。答:(1)生态环境质量:是指在一个具体的时间和空间范围内生态系统的总体或部分生态因子的组合体对人类的生存及社会经济持续发展的适宜程度。2)内容:生态环境调查、生态环境现状评价和影响评价。(3)评价方法:指数法、模糊综合评价法、灰色关联分析法、景观生态学法 3、简述生态破坏经济损失估算的方法。答:(1)成本—效益分析是环境经济学的基本分析方法,是各种生态破坏经济损失评估方法的基础。目前与之相关的评估方法主要有直接市场法、替代市场法、实验评价法和成果参照法。 4、说明生态补偿的对象、补偿主体、补偿标准和补偿方式。答:(1)补偿对象: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的保护者(2)补偿主体:那些对生态环境造成影响的单位和个人,以及从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中获益的单位和个人,可将其分为三大类:政府补偿、市场补偿和社会补偿。(3)补偿标准:既切合实际又合理的生态建设的成本补偿,因时、地而异,因程度而异。(4)补偿方式:经济补偿(财政转移支付、基金、押金和执行保证金制)、非经济补偿(实物补偿、技术(智力)补偿、政策补偿)。 5、何为外部性?如何解决环境污染的外部性问题?答:(1)外部性:是指经济主体之活动,对于该活动无直接关系的他人或社会所产生的影响。外部性指的是私人收益与社会收益、私人成本与社会成本不一致的现象。(2)解决措施:外部效果内部化。政府的直接管制、基

区域分析与区域规划复习思考题、考试重点整理

第一章 1、区域规划所指的“区域”概念是什么其具有何特征 区域是一个空间概念,是地球表面上占有一定空间的、以不同的物质客体为组成要素的地域结构形式。 区域的基本属性: 区域是地球表面的三维空间 区域具有一定的范围和界线 区域具有整体性和结构性 区域是客观的,区界是主观的 2、均质区和结节区的特点 均质区(同质区或均一区):根据区域内部的同质性与外部的差异性划分,地理现象呈离散、均一性分布;若是多种特征存在,要依据区内各个要素的组合来确定均质区的存在。 结节区(极化区或枢纽区):按照地理事物过程及空间的相关性划分,以一个结节点(焦点)或节点体系为中心,通过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等方式对其周围地域(腹地)产生影响,结节点+腹地=结节区。 均质区内部的相关性更多地表现为一致性和同类性;结节区更强调联系性。 3、如何理解新的区域观 (一)新区域观的背景 1、知识化 知识和信息成为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首要资源。最突出的特征是高新技术产业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也在改造着传统产业。 2、信息化 信息化改变了传统的空间逻辑,打破了工业化形成的集中式生产模式,使集中与分散并存,“同时化”摆脱了交通的束缚。 3、全球化 全球化经济和全球文化使区域必须参与全球竞争,融入世界经济的大循环。 4、生态化 可持续发展已成为世界共识,未来的区域空间将成为生态化的空间。 (二)新区域观 1、区域空间观:对区域界线和区域形态的认识发生改变 新的区域空间是一个开放的空间、流动的空间和创新的空间;区域不仅仅是一个范围的概念,也是一个具有特殊内涵的实体的概念。 2、区域资源观:对资源类型和支配资源的认识发生改变 知识和信息等无形的非物质资源成为决定区域发展的关键要素,人力资源的重要性显着上升,区域发展的机制、政策环境、政府服务效能等区域发展的软环境,也成为一种重要的非物质资源而受到重视。对区域资源的支配能力成为区域竞争力的重要标志。 3、区域发展观:对发展理念、发展重点的认识发生改变 由单纯追求经济总量的增长逐步演变为以人为本的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4、区域区位观:区位要素、区位层次、区位模式、区位状态改变 知识和信息区位逐步成为主导区位要素,现代交通和通讯网络不断改变着不同区域的区位优势。 5、区域市场观:市场调节方式、市场形态、市场规制改变 逐步向有限干预的现代市场经济转变,市场壁垒逐渐消除。 第二章

区域分析与区域规划教学(doc 187页)

区域分析与规划(教学参考书) 前言 内容提要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区域的概念和区域划分 第二节区域研究与区域科学 第三节区域发展与区域研究 第四节区域规划与区域分析 第二章区域发展的条件分析 第一节自然资源 第二节人口与劳动力 第三节技术条件 第三章区域经济分析 第一节区域发展水平与发展阶段的分析

第二节区域产业结构分析 第三节经济活动的空间分析 第四章区域发展分析 第一节劳动地域分工与区域发展优势 第二节区域主导产业的确定 第三节区域产业结构的优化 第五章区域经济增长分析——经济学观点 第一节总增长模型 第二节输出导向的增长模型 第三节二元经济理论——发展中地区的增长极第四节经济增长因素分析 第六章区域规划及其发展 第一节区域规划的概念及内容 第二节区域规划类型 第三节区域规划的由来与发展

第四节区域规划的方法和程序 前言 从二次大战后以重建和恢复经济为中心的区域资源开发与生产力布局规划开始,60年代为解决区域发展不平衡的国土整治,70年代以协调人口、资源、环境和经济发展为目的的综合规划,到今天强调规划的可持续发展思想和全球经济一体化、信息化的要求,区域规划已成为各国各级政府进行生产要素优化配置,实现区域经济社会合理有序发展,实施政府对区域发展有效调控的重要手段和措施。 我国正处在经济发展新的历史时期,面临着人口众多、资源不足、基础欠强、环境脆弱、城市化加速和适应世界经济全球化与后工业化的多重压力,区域规划更显得迫切、重要。 区域规划是各相关学科共同的任务,而对以区域和空间为主要研究对象,以研究区域空间变化规律和区域空间各物质要素合理布局为中心的人文地理学来说,区域规划更是学科理论和实践的重要结合点与应用领域。当前,城市正在日益发挥强大的区域中心作用,并随集聚和辐射力的增强而呈现城市区域化的现象,因而,区域规划也成为城市规划专业重要教学和实践内容。据此,高等学校地理学教学指导委员会人文与经济地理学教学指导组确定,由南京大学负责,会同中山大学、西北大学共同编写区域规划教材。由于种种原因,从决定编写到完稿,历时三年。

区域分析与区域规划期末考试总结重点

自然资源:存在于自然界,能被人类利用并能产生经济或者社会价值的自然条件(或者自然、环境要素)。 自然资源承载力:在一定的社会技术经济条件下,以维护生态良性循环和可持续发展为前提, 一个国家或地区资源的数量和质量对该空间内人口的基本生存和发展的支撑能力。 自然资源特征:有限性,区域性,整体性,多用途性,社会性 生态环境质量评价的内容: 生态环境调查: ()生态环境影响因素调查()生态环境状况与特征调查()生态环境效应分析 生态环境质量现状评价: ()评价单元的确定()评价因子筛选与指标体系构建()评价标准与方法的确定()生态 环境现状评价的分级、分类与分区 生态环境影响分析与评价: ()建设项目生态环境影响评价()区域生态环境趋势分析与评价()规划的生态环境影响 分析与评价 自然资源评价:原则:明确评价目标,有的放矢;综合分析与主导因素重点分析结合;技术 可行性与经济合理性;从保护自然资源、保持生态平衡、可持续发展的角度; 自然资源评价方法: 自然资源质量的评价:可利用价值和对生产部门的适合程度 技术可能性经济合理性需求迫切性 自然资源量的评价:确定自然资源的开发规模和对生产部门经济发展的保证程度 绝对数量,筛选开发规模大,经济价值高的资源 相对数量,研究其数量对现状生产的保证程度,研究优势与潜力 明确自然资源对需求的保证程度和开发利用的潜力 明确几类自然资源的比例关系 自然资源地理分布特征与地域组合特征的评价:主导资源,辅助资源,优势资源,限制资源自然资源开发利用效应评价:正负效应:经济方面社会方面环境生态方面。 外部性是指经济主体之活动,对与该活动无直接关系的他人或社会所产生的影响。 适度人口是指一定区域、一定时间、一定条件(生产力水平)、一定的人均消费(或占有) 水平下能够供养的最优人口数量。 人口容量:一国或一地区在可以预见的时期内,利用该地的能源和其他自然资源及智力、技术等条件,在保证符合社会文化准则的物质生活水平条件下,所能持续提供的人口数量。 在实际研究中必须注意一下几个问题: .适度人口和人口容量因地而异 .适度人口和人口容量因人口的消费标准而异 .适度人口和人口容量因经济生产力和技术水平而异 .适度人口和人口容量因经济社会发展阶段不同而异 区域人口结构的内容: ,性别构成(最基本、最重要):即男性人口与女性人口数量在总人口中的比例关系。 ,年龄构成:即年龄组人口数量在总人口中的比例关系。 ,职业构成:区域人口中,劳动人口在各个社会部门分配的比例。 ,民族构成:不同民族的人口数量在总人口中的比例关系。 区域人口增长分析: 人口增长是人口再生产的表现形式。 . 人口的自然增长分析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