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蚕宝宝观察记录表格

蚕宝宝观察记录表格

蚕宝宝观察记录表格
蚕宝宝观察记录表格

蚕宝宝观察记录表格

养蚕观察记录表

养蚕观察记录表 ________ 班______________

温馨提示:1 ?此记录表作为科学作业,把你养蚕宝宝的过程记录起来。 2.观察内容有横线的直接填空,英他问题写好序号写在记录栏。 3?如果有疑问的,可边观察边查阅资料,并记录。 养蚕指南 1 ?为蚕宝宝准备一个蚕房。 有盖的鞋盒比较好,在盖子上扎很多小孔。平时打开盖子饲养,携带时可以盖上盖子。 2.喂食:一天大约喂食3~4次 小蚕的食量不是很大,一次不用喂太多,2片就够了。随着小蚕长大,要逐渐增加桑叶的量。 小蚕要吃较嫩的桑叶,为了小蚕容易咬食,桑叶要剪成条状。 蚕宝宝不喜欢吃干的桑叶,因此当桑叶有点发干了就要撒上新鲜的。 3.清理: 当饲养几天后,蚕房里会有较多粪便和多余干枯的桑叶,记得及时淸理。 淸理时用软的毛笔轻轻把小蚕扫到新鲜桑叶上。也可以用新鲜桑叶把小蚕引过来。 4.其他注意事项 健康:蚕房要放在阴凉、通风的地方。蚕不能晒到阳光,怕蚊虫、怕杀虫剂、蚊香等。发现病蚕也死蚕要马上淸除,避免传染给其他蚕。 桑叶的保存:用塑料袋扎紧,放入冰箱中冷藏。要用的时候,取出等几分钟,擦干并晾干后才能给蚕吃。 观察和记录;并把观察记录在表格中。 蚕宝宝的生活习性 吃桑树叶的叫桑蚕.吃柞树叶的叫柞蚕.长大后它就吐丝结茧,变成成虫-一蚕蛾. 蚕宝宝以桑叶为生,不断吃桑叶后身体变成白色,一段时间后她便开始脱皮。脱皮时约有一天的时间,如睡眠般的不吃也不动,这叫“休眠”。经过一次脱皮后,就是二龄幼虫。她脱一次皮就算增加一岁,共要脱皮四次,成为五龄幼虫才开始吐丝结茧。五岁幼虫需二天二夜的时间,才能结成一个茧,并在茧中进行最后一次脱皮,成为蛹。约十天后,羽化成为蚕蛾,破茧而出。出茧后,雌蛾尾部发出一种气味引诱雄蛾来交尾,交尾后雄即死亡,雌蛾约花一个晚上可产下约500个卵,然后也会慢慢死去。 收到蚕种后,将蚕种放置在准备好的养蚕盒中,蚕盒一般用普通纸盒即可,但要保证蚕盒干净无异味。蚕种从出库之日起,在温度为21-29摄氏度的室温环境下,约11天左右(包括寄送时间)自然孵化成蚕蚁。蚕蚁出壳后约40分钟即有食欲,这时就要开始喂养过程了。将准备好的新鲜的嫩桑叶从冰箱中取出来, 等桑叶恢复到常温,用刀切成小块放入蚕盒中,蚕蚁会自动爬到桑叶上进食。蚕从孵化出壳到上山结茧一般要经过27天左右(分为5龄)。一至三龄蚕宜选用较嫩的桑叶喂养,四五龄蚕可用普通桑叶。蚕适合于在温度范围为22-29摄氏度的环境中生长,其最适宜生长温度为27摄氏度左右。一条蚕一生所吃的桑叶在25克左右。如喂养40条蚕,只需1千克桑叶。但在实际喂养过程中,会有些桑叶浪费,这样需要的桑叶就会多一些。蚕经过五龄后就要停止吃桑叶,开始寻找合适的地方吐丝结茧(也叫上

蚕宝宝观察日记

蚕宝宝观察日记 Company number:【0089WT-8898YT-W8CCB-BUUT-202108】

蚕的一生 1.卵:刚产下的卵为淡黄色,呈扁平椭圆形,厚度约,直径约,卵的颜色会逐渐变深,若未受精的卵则不会变色。 2.蚁蚕(一龄蚕):蚕卵刚孵化出来身上有毛,呈黑色,称蚁蚕或毛蚕,约3mm,第二天之后体色逐渐转白约经四天蜕皮成为二龄蚕。 3.二至五龄蚕:蚁蚕蜕皮后,成为二龄蚕,体色转为白色,以后每蜕皮一次就增加一龄,在幼虫连蜕四次后进入五龄蚕,每蜕一次皮身体的成长就加大些许,尤其四、五龄时期的成长更明显。 4.蚕蛹:蚕进入五龄之后,约七天开始吐丝结茧,约2-3日内蚕会在茧中再蜕一次,然后化为蚕蛹,身体变短,变胖,呈茶褐色,约经过十日蚕蛾便可羽化。 5.蚕蛾:蚕蛾是家蚕的成虫,身体由头、胸、腹三部分组成,头部有一对触角,胸部有一对翅膀,但由于发育不全,无法飞行。 3月23日星期四第二天 观察蚕卵:蚕卵是圆的,蚕卵上面有小坑儿,纸上黄色的是蚕蛾繁殖后代时留下的体液。蚕卵有黑的也有白的。黑色里面有东西,白色的空了。 3月24日星期五第三天 小蚕出生了:小蚕努力把头从蚕卵里钻出来,接下来好像轻松些,不过也要经过一段时间,把蜷缩的身体慢慢从卵壳里扭出来,最精彩的时刻就是蚕尾出壳。只见小蚕使劲向外挣着身子,尾巴好像黏在壳里很牢,于是聪明的小蚕就把头转回来,转呀转,柔软的身体整整转了180度,靠身体的弯曲弹性把尾巴从壳里拔出来。我赶紧把他们送入盒子里,唯恐把它们饿坏了。 3月25日星期六第四天

换桑叶:早上发现那些桑叶焉了,我赶紧给它们换新叶子。几只小黑蚕正缓缓蠕动,我赶紧把它们放进桑叶里,小蚕生下来就要吃的,千万不能让它们饿坏了。小蚕大多是在早上出生的。我把叶子上的小蚕轻轻用毛笔扫下来放到蚕盒的新叶子上。 3月26日风第五天 这几天温度低了,我一直担心小蚕的安危。怎么看小蚕都没长的样子,只有换完叶子的时候才喜欢活动,其余都安静地趴着,好像睡着的样子。不知道小蚕除了蜕皮的时候要睡眠外,平时要不要睡觉呢我查了查资料,原来小蚕在温度低的情况下会生长缓慢甚至停止生长。 3月27日大风降温第六天 讨教如何提高小蚕成活率:今天我到学校找陈彤,向他请教为什么他的蚕成活率这么高。他告诉我:我在盒子底上铺上一层桑叶,铺的严严实实的,小蚕放中间,上面再铺上桑叶,这样小蚕就不会被干死了。 3月28日星期二第七天 天还是很冷,小蚕们很少活动。熟悉了这些小蚕,在窗前,偶尔能看到它们缓慢活动,那尾巴是它们的支点,小蚕用尾巴扒住叶子,把上身抬起来左顾右盼的,那时在明亮的光线下可以很清楚的看到它胸部有3对足,腹部有5对。小蚕的头胸腹部细看起来还是很清晰的。头部黑亮亮的,胸部短,比腹部要粗些,而且已经开始变白。腹部细长颜色较黑。 3月29日星期三第八天 观察小蚕爬行:小蚕爬行的时候总喜欢先用尾巴扒住叶子,然后头部向前把身体伸长,变细,再把尾巴抬起身体前缩,像一个大波浪翻到前面。看来,对于小蚕的各种行动,他的尾巴是他最主要的帮手和支点。

养蚕观察记录表

养蚕观察记录表 温馨提示:1.此记录表作为科学作业,把你养蚕宝宝的过程记录起来。 2.观察内容有横线的直接填空,其他问题写好序号写在记录栏。 3.如果有疑问的,可边观察边查阅资料,并记录。 养蚕指南 1.为蚕宝宝准备一个蚕房。 有盖的鞋盒比较好,在盖子上扎很多小孔。平时打开盖子饲养,携带时可以盖上盖子。 2.喂食:一天大约喂食3~4次 小蚕的食量不是很大,一次不用喂太多,2片就够了。随着小蚕长大,要逐渐增加桑叶的量。 小蚕要吃较嫩的桑叶,为了小蚕容易咬食,桑叶要剪成条状。 蚕宝宝不喜欢吃干的桑叶,因此当桑叶有点发干了就要撒上新鲜的。 3.清理: 当饲养几天后,蚕房里会有较多粪便和多余干枯的桑叶,记得及时清理。 清理时用软的毛笔轻轻把小蚕扫到新鲜桑叶上。也可以用新鲜桑叶把小蚕引过来。 4.其他注意事项 健康:蚕房要放在阴凉、通风的地方。蚕不能晒到阳光,怕蚊虫、怕杀虫剂、蚊香等。发现病蚕也死蚕要马上清除,避免传染给其他蚕。 桑叶的保存:用塑料袋扎紧,放入冰箱中冷藏。要用的时候,取出等几分钟,擦干并晾干后才能给蚕吃。 观察和记录:并把观察记录在表格中。 蚕宝宝的生活习性 吃桑树叶的叫桑蚕.吃柞树叶的叫柞蚕.长大后它就吐丝结茧,变成成虫---蚕蛾. 蚕宝宝以桑叶为生,不断吃桑叶后身体变成白色,一段时间后她便开始脱皮。脱皮时约有一天的时间,如睡眠般的不吃也不动,这叫“休眠”。经过一次脱皮后,就是二龄幼虫。她脱一次皮就算增加一岁,共要脱皮四次,成为五龄幼虫才开始吐丝结茧。五岁幼虫需二天二夜的时间,才能结成一个茧,并在茧中进行最后一次脱皮,成为蛹。约十天后,羽化成为蚕蛾,破茧而出。出茧后,雌蛾尾部发出一种气味引诱雄蛾来交尾,交尾后雄即死亡,雌蛾约花一个晚上可产下约500个卵,然后也会慢慢死去。

新生婴儿喂食记录表

M = 奶粉W = 有尿SL = 睡觉W = 水 D = 有大便 C = 哭 S = 辅食WD=有尿和大便M i d 12:30 1:00 1:30 2:00 2:30 3:00 3:30 4:00 4:30 5:00 5:30 6:00 6:30 7:00 7:30 8:00 8:30 9:00 9:30 10:00 10:30 11:00 11:30 N O O N 12:30 1:00 1:30 2:00 2:30 3:00 3:30 4:00 4:30 5:00 5:30 6:00 6:30 7:00 7:30 8:00 8:30 9:00 9:30 10:00 10:30 11:00 11:30 日期: 一天喂食奶粉小计:勺一天喝水量小计:毫升 奶粉勺数 冲泡水量(ML)喝水量(ML) 尿不湿睡觉/哭 日期: 一天喂食奶粉小计: 勺一天喝水量小计:毫升 奶粉勺数 冲泡水量(ML) 喝水量(ML)尿不湿睡觉/哭 日期: 一天喂食奶粉小计:勺一天喝水量小计:毫升 奶粉勺数 冲泡水量(ML)喝水量(ML) 尿不湿睡觉/哭 日期: 一天喂食奶粉小计:勺一天喝水量小计:毫升 奶粉勺数 冲泡水量(ML)喝水量(ML) 尿不湿睡觉/哭 日期: 一天喂食奶粉小计: 勺 一天喝水量小计: 毫升 奶粉勺数 冲泡水量(ML)喝水量(ML)尿不湿睡觉/哭 日期: 一天喂食奶粉小计:勺一天喝水量小计:毫升 奶粉勺数 冲泡水量(ML)喝水量(ML)尿不湿睡觉/哭 日期: 一天喂食奶粉小计:勺一天喝水量小计:毫升 奶粉勺数 冲泡水量(ML)喝水量(ML)尿不湿睡觉/哭 睡觉/哭食物类型尿不湿 奶瓶编号

最新四年级蚕宝宝观察日记五篇

【篇一】四年级蚕宝宝观察日记 早晨,太阳把一束束金黄的光线照射在我家的窗户上。我模模糊糊地清醒过来,一来到餐桌上,发现盒子里有像蚂蚁一样的东西,我仔细一瞧,“呀,原来是蚁蚕!”听妈妈说:“说起蚕宝宝,它长大后还可以吐丝,用丝来织衣服。”我决心来养护它们,连忙拿来一些桑叶,切成一条条的,然后放在盒子里,只见蚁蚕津津有味地吃着,像是饿坏了一样,我仔仔细细地观察着,蚁蚕浑身黑不溜秋的,摸起来软软的,它小口小口地咬着嫩绿地桑叶,好像在说:“这片桑叶可真美味!” 过了二天,太阳火辣辣地照射在大地上。我一见到蚕宝宝,大惊失色,大前天明明是灰姑娘蚁蚕,今天却是白雪公主蚕宝宝了。我往盒子里瞧,原来蚕宝宝在脱皮。 过了四天,我想:不知道蚕宝宝怎么样了?迅速把头伸进去,闻了闻,“呀,好臭呀!这是什么味道呢?”我看了看,原来是大便的,黑黑的',凹凹凸凸的,我想:原来蚕宝宝还会拣大便呀! 过了二十天左右,当我要去学习时,顺便去看了一下蚕宝宝,蚕宝宝已经吐丝,它一动不动,像是在想往哪儿吐丝比较舒服。 过了三天,早上起来,我迫不急待地去看我的蚕宝宝,让我吃惊的是蚕宝宝变成了蚕茧,雪白的,椭圆的,看起来像个小鸡蛋。我想:蚕宝宝怎么吃进的是桑叶,吐出来却是丝呢? 又过了十多天,晚上,茧里的蛾终于飞出来了。这时,我看见一个蚕蛾的肚子挺得直直的,很容易看见它的卵。 又过了五天,我发现盒子时全都是蚁蚕,连忙叫来妈妈,把蚕宝宝处理掉,妈妈二话不说,随手扔进了垃圾桶。因为我们没有这么多的桑叶来供养那么多的蚕宝宝。我想:可怜的蚕宝宝,老天会保护你的。 我养蚕的历史近两个月,在这两个月中,我体会到养蚕非常辛苦,每天喂蚕宝宝、清理房间。我还知道它的一生经历了卵、幼虫、蛹、成虫。有了蚕,我们穿的衣服是成千上万只蚕吐出来的丝织成的,而工人们要养蚕是不计其数,可真辛苦啊! 这次养蚕收获可真大呀! 【篇二】四年级蚕宝宝观察日记 一个月前,我在语文课上拿到了一份特别的"礼物"——蚕宝宝。拿到这些小小的蚕宝宝后,我的心中就产生了许多的疑问:它们是怎样吃东西的?又是怎样拉屎的呢?于是,我带着这些问题进行了仔细的观察。

小学生观察蚕宝宝的观察日记

小学生观察蚕宝宝的观察日记 5月18日星期一晴 今天回来看见蚕宝宝们又蜕皮了,黄色的蚕衣褪下后,蚕宝宝们变得白白的。它们的身体皱巴巴的,蚕衣上还有一些丝丝。 5月19日星期二晴 中午放学和妈妈去摘桑叶,却看到桑树被砍掉了,好可惜!后来 我捡了好大一枝桑树枝,上面的叶子很大,那就先多存些。这几天 蚕宝宝们的胃口特别好,不停地吃,能听见沙沙的吃桑叶的声音。 蚕宝宝吃的多也拉得多,它们的粪便也变大了。小脚丫清晰可见, 头部有3只,身体那是4只,也就是一边7只,一共是14只小脚丫。现在的蚕宝宝有6厘米多长,有细毛笔杆那么粗,胖乎乎的很可爱! 5月21日星期四晴 蚕宝宝的食量还是很大,不停地吃,身体有些透明,背部的血管看的很清楚。今天看了叔叔-人拍合一的博文,我和妈妈才知道蚕宝 宝其实有16只小脚丫。在尾部的后面还有一对尾足,妈妈专门拍了 照片让我看它的这对尾足。叔叔可真仔细! 5月23日星期六晴 晚上回来,发现有一只蚕开始吐丝了,它吐的丝在盒子的一个角落。我和妈妈都很惊奇,赶紧给它做小封格,做了9个格。它吐的 丝有些多,我把它放进其中的一个格的角落,它好像很不高兴,在 格里来回跑来跑去,有时候钻到两个格的缝隙里,有时候爬到格的 最顶上,后来才知道,它是在找合适的地方吐丝。后来我们就先睡 觉了,明天早上再看。 5月24日星期日上午晴 早上一起床,先去看昨晚吐丝的那只蚕,啊,蚕怎么吐了一个椭圆球,外面的丝是淡黄色的,像一个透明小金蛋似的,能看见蚕宝

宝在里面来回爬来回吐丝。蚕宝宝的身体也是透明的,能看见身体 上的血管在动,身体也鼓涨涨的,它的小脚丫也是黄色的。这是我 和妈妈第一次看见蚕吐丝结茧,真的很兴奋! 5月24日星期日中午晴 中午回来,看见蚕茧不那么透明了,有点看不清里面的蚕宝宝,只能稍微看见蚕的黑嘴巴在里面动来动去,现在更像一个小金蛋了,金黄金黄的,特别好看,妈妈拿相机照了好多好多照片。我给那几 只蚕换桑叶时,发现有一只蚕宝宝很长时间不吃桑叶,妈妈说可能 这只蚕也要吐丝了。我把它放在格子里,妈妈说不用放桑叶,准备 吐丝的蚕就不吃桑叶了。 5月24日星期日下午晴 我现在有一只淡黄色的蚕茧,希望2号蚕宝宝吐白色的丝,这样我就有两种颜色的蚕茧了。 4月12日气温25度星期日 今天,我把蚕卵拿出来,铺在白纸上,放在一个纸盒里,盖上扎好孔的盖子,放在桌上。注意不能让太阳晒到。蚕卵逐渐变大、变白、透明。 4月20日气温27度星期一 蚁蚕孵出来了,我把准备好的新鲜桑叶切成条状喂给蚁蚕吃。 4月28日气温27度星期二 又过了一个星期,蚕宝宝有一些反常,不吃桑叶,有时一动也不动。这就是蚕宝宝要蜕皮的现象。蚕宝宝一般每隔一周蜕皮一次。 经过4次蜕皮之后,蚕宝宝比以前更白、更胖了,再经过一段时间 的生长,就不再吃桑叶了,身体也发亮了,这时的蚕宝宝就要开始 结茧了。 5月21日气温29度星期四

给蚕宝宝记日记

给蚕宝宝记日记 横街镇中心小学范瑶 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 1、学会养蚕。 2、能够较长时间观察、描述蚕的生长和变化。 3、能够预测、比较和讨论蚕的整个生长期的外观变化。 4、能通过图画和文字表述,交流观察结果。 5、能够自主地探究关于蚕的自己感兴趣的问题。 科学知识 1、知道幼虫期需要食物、空气、空间等生活和成长的必要条件。 2、知道幼虫形成了蛹,蚕蛾是从蚕蛹里羽化出来的。 3、知道蚕的成虫——蚕蛾从蛹里孵化出来后,不再吃食物也不再长大。 4、知道雌雄蚕蛾交尾后,雌蚕蛾产卵,卵孵化出下一代幼虫。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进一步感受到生命的神奇和伟大。 2、更加关注生命、亲近生命、珍爱生命。 3、珍视在整个养蚕期搜集的科学信息。 4、体验养蚕及研究蚕的乐趣。 5、养成把养蚕活动坚持到底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了解蚕在每一个阶段的生长变化。 教学难点养成把养蚕活动坚持到底的科学态度。 教学准备蚕的生长过程的教学碟片、蚕的一生标本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谈话:你们的蚕宝宝怎么样了?我们在饲养蚕宝宝的同时还要为它们记好成长日记。(板书课题) 二、学习新课 1、交流观察记录 (1)了解蚕宝宝吃什么提问:蚕宝宝吃什么?如果没有桑叶,你用什么代替桑叶?(2)实验:比较吃桑叶和莴笋叶的蚕哪个长的好。预先布置学生开展此实验。 (3)了解蚕是怎样蜕皮的谈话:蚕生长一段时间后,会有几天不吃不喝,你知道这是怎么回事呢?请了解的学生介绍:怎么蜕,从哪里开始蜕皮,一生蜕皮几次皮?蜕皮后蚕宝宝有什么变化? (4)了解蚕吐丝谈话:经过四次蜕皮以后蚕开始吐丝了,你见过吗? (5)观察蚕茧和蛹观察蚕茧是什么样的?称一称一只茧有多重?量一量蚕茧的长度和宽度。剪开一个茧子观察,再用手碰一碰 (6)观察蚕蛾讨论:剪开的茧子能活吗?(做好观察记录(7)提问:蚕茧过几天后又发生什么变化? (8)同学介绍蚕蛾及产卵。 (9)强调为保证交配成功可以将几家的蛹放一起。 2、归纳蚕的一生 (1)蚕的一生分为几个阶段? (2)小结并板书三、布置作业记好观察日记,过段时间进行交流。 板书设计2、给蚕宝宝记日记卵——蚕——蛹——蚕蛾(幼虫)(成虫)

养蚕观察日记400字作文

养蚕观察日记400字 篇一:可爱的蚕宝宝[400字] 胡宇栋 经过了科学课的学习,我很想亲身体验养蚕经历,于是,我们家购买了十条可爱的蚕宝宝。 蚕宝宝全身是灰白色的,它的背上两侧有一排小黑点,那是它的呼吸器官。它没有眼睛,全靠它的触角来辨别方向和味道。它的嘴巴由两个像弯勾一样的钳子组成的,能把新鲜的桑叶夹成一块块小碎片,这样就很容易的吞到肚子里。它的触角共有8对,脚上有很多伸缩灵活的小吸盘,能吸住各种形状的桑叶,平平稳稳安安全全地走过每个角落,去寻找美味、脆嫩的桑叶。你偶尔还会发现蚕宝宝的背部中间的位置会有一条不停波动的管子,那里是它的消化系统,非常有意思。 蚕宝宝就像小猪一样能吃,它们一般会爬到桑叶的边处,使劲用钳子夹住桑叶,撕掉一点点成为突破口,在尝一尝味道,如果味道不符合他的要求,它掉头就走了,蠕动着去寻找它想吃的嫩桑叶,找到符合它的口味的桑叶,它就会津津有味地吃起来,一副埋头苦干的样子,每次都可以吃出一个大洞,我最喜欢的就是它吃东西的样子。 当它吃得很饱时,肚子就会鼓起来,然后就会有一块小小的东西,慢慢的排到尾部,接着就会排出一点水,一块黑

黑的“东西”就掉出来了,这就是蚕宝宝的排泄物,它一点都不爱干净,总是边吃边排,真是一个另人讨厌的小家伙,我经常手忙脚乱地给它清洁小窝。 可爱的蚕宝宝,我一定会用心地将你喂养大。篇二:养蚕日记[400字] 池锦喆 上周我拿回来一些蚕宝宝,它们有黑色的,也有黑白相间的,可爱极了。晚上,爸爸和我一起把桑叶换了一张,我们先拿白纸铺在桌子上,然后爸爸把蚕宝宝吃剩的桑叶换了一张,最后再把蚕宝宝放上去,盖好盖子,扎好橡皮筋。 三天过去了,蚕从一厘米都不到的黑色蚕宝宝,如今已经变成了超过一厘米的白色蚕宝宝。这是我第一次养蚕,我拿回来就把它们放在我的手心里数着它们的腿数…… 我喜欢养蚕! 20XX年5月18日 又一周过去了,蚕宝宝长大了许多,从黑色变成白和黄两种颜色。我用手轻轻摁了一下,白色的蚕宝宝身体比较硬,而黄色的蚕宝宝身体比较软,一摁就软绵绵的,而且头抬得高高的,好像在说:“别摁了,好疼呀!”,于是我便松开手,蚕宝宝快速地逃跑了。 现在喂桑叶量也多了,以前只要喂二次一天,现在要喂三次,我真希望它能快点结茧呀! 20XX年5月25日

蚕的观察记录

蚕的观察记录 XXX 301班

3月20日冬去春来,这几天的温度慢慢地升高了,我拿出学校为我们准备的蚕卵,安置在盒子里。 4月6日蚕从蚕卵里爬出来,刚爬出来时像一只小蚂蚁,非常非常小,必须离的很近才能看清楚,我给它准备了碎碎的桑叶,能听到细细的嘶嘶声,估计是蚕宝宝在吃桑叶。 4月10日蚕第一次蜕皮完毕,发现蚕变大了,身子黑乎乎的,但是可以看见蚕在蠕动,我每天给它换新鲜的桑叶,清理大便,让它有一个舒适的家。

4月14日我放学回家发现蚕抬起前脚,后脚紧紧地抓住桑叶,一动不动的。大约过了一天,发现盒子里有几块蜕下的皮,蚕宝宝变成两龄蚕了。今天爸爸从衢州过来,给蚕宝宝带了好多“吃的”,我把它保存在冰箱里。 4月18日发现蚕宝宝又不动了,次日蚕宝宝的身子变胖了许多,颜色也变白了。蚕的“胃口”也变大了,我得每天给它准备更多的桑叶。

4月24日蚕进行了第四次蜕皮,这时它的身子白白胖胖的,蚕的身体分为头、胸、腹,还可以清楚的看到身子两侧的小黑点----气孔,它是蚕用来呼吸的。 4月29日学校五一放假,我们带着蚕宝宝回老家,那里有更多新鲜的桑叶在等它。 5月1日蚕宝宝的背脊开始发黄发透,变得亮晶晶,蚕宝宝告诉我它要结茧了,我在盒子为它搭了个小架子,还有几只蚕宝宝就直接躲在盒子的角落里吐起丝来。

5月3日这时蚕宝宝的影子出没有了,只有几个椭圆形的蚕茧躺在盒子里。 5月10日我发现蚕茧的一端有黄色的液体渗出来,这是蚕蛾准备破茧而出了。

5月13日这几天陆续有蚕娥破茧而出,可以发现雌蛾是腹部肥大,爬行慢,雄娥是腹部狭长,翅膀振动很快。雄蛾和雌蛾交尾后,雄蛾就死亡了,雌蛾花上一个晚上,产下大约500粒卵后接着也会慢慢死去。

观察蚕宝宝的观察日记

观察蚕宝宝的观察日记 要做一个细心观察身边事物的人,以下由为大家提供的3篇观察蚕宝宝的观察日记, 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今天我放学回家去看绿豆,发现有三个绿豆“屁股“变成了浅绿色,还有三个变成了 紫白色,叶子也长大了些。我在电脑上查查这些变了颜色的绿豆,原来它们是变成豆芽了,我心里高兴极了! 篇一:观察蚕宝宝的观察日记系列一 4月12日气温25度星期日 今天,我把蚕卵拿出来,铺在白纸上,放在一个纸盒里,盖上扎好孔的盖子,放在桌上。注意不能让太阳晒到。蚕卵逐渐变大、变白、透明。 4月20日气温27度星期一 蚁蚕孵出来了,我把准备好的新鲜桑叶切成条状喂给蚁蚕吃。 注意:一定要让蚁蚕吃饱吃好,喂养的桑叶一定要保持新鲜干燥,并要经常清理粪便 和残叶。 实习生需要在实习完毕后对自己的实习进行总结下面是关于平面设计的实习报告范文,仅供参考。希望大家喜欢! 接着我就开始学包饺子,我将肉馅塞进面皮里,使劲一捏,肉馅从面皮里露出来,我 就抓起一块面皮补上去,可是补完这边,那边也烂了个洞,我只好再加个补丁,爸爸笑着 问我:“这是什么饺子?”我风趣地回答:“这是我的特产。”爸爸妈妈听了哈哈大笑。 4月28日气温27度星期二 又过了一个星期,蚕宝宝有一些反常,不吃桑叶,有时一动也不动。这就是蚕宝宝要 蜕皮的现象。蚕宝宝一般每隔一周蜕皮一次。经过4次蜕皮之后,蚕宝宝比以前更白、更 胖了,再经过一段时间的生长,就不再吃桑叶了,身体也发亮了,这时的蚕宝宝就要开始 结茧了。 5月21日气温29度星期四 一早,为了方便蚕宝宝结茧,我用木棍给蚕宝宝搭了一个架。放学回家,我发现小木 棍上有一些凌乱的茧丝,可能是蚕给自己结茧制造的支架吧。没有两天,蚕越来越小,被 它吐出的大量的丝包围住,就这样,蚕茧做好了。真是春蚕到死丝方尽。这就是我所观察 到的蚕的生长过程。

早教园观察记录-亲子互动个案的观察、分析与支持

早教园观察记录——亲子互动个案的观察、分析与支持 在0—3岁早期教育中,家庭对婴儿的发展有着更加直接、深厚的影响:孩子大部分时间是在家中度过的,主要交往对象是家庭成员,许多外在影响要通过主要抚养人才能发挥教育价值。而且,婴儿通过与主要抚养人建立安全的依恋关系,才能获得认知、情感、社会性等各个方面的发展。但是受教育意识与水平所限,家长的教育作用常常无法充分发挥。 目前以社区为依托,由妇联、卫生部门、教育部门等协同开办的早期教育指导中心,以促进0—3岁婴儿的健康成长和提高主要抚养人的教养能力为目标,强调社区、家长、婴儿与教师通力合作,顺应了当前社会发展与家长的需求。它具有活动内容全面整合、活动形式以游戏为主、活动时间灵活、组织形式多样的特征。本文通过三则发生在早期教育指导中心的亲子互动案例的记录,试图对婴儿的行为、家长的教育观念进行剖析,以期为孩子的发展营造一个协调一致的教养环境。 案例一:被剥夺了自主发展权的苗苗 苗苗把塑料水果模型拿在手里,左右翻看着,然后抬起头高兴地看着站在旁边的爷爷,指给他看自己手里的东西。她正准备去操弄桌子上其他塑料水果,爷爷开始问:“这是什么水果?它是什么颜色的呀?”苗苗变得面无表情,低头不语。 在爷爷的再次询问下,苗苗才吞吞吐吐地说:“萝卜。”“再看看,这明明是茄子嘛!”爷爷纠正道。接着,爷爷便逐一问苗苗水果的名字、颜色,最后还让苗苗重复一遍。过了一会儿,爷爷示范将不同的水果放在不同的篮子里,让苗苗模仿分类。直到看到苗苗放对了一种,爷爷才放心地走开。这时,苗苗拿起所有水果迅速倒进小筐,转身走开了。那表情好像在说:我再也不想玩这个游戏了。 分析:孩子是自己发展的主人功利心过强,时刻以目标达成为行为导向,无视孩子的发展需求,这是相当一部分家长的通病。在这些家长眼里,婴儿是无知、弱

第一实验小学生蚕宝宝观察日记

第一实验小学生蚕宝宝观察日记 篇一上星期,陈俭哲送给我一些蚕和蚕卵,蚕卵密密麻麻的粘在纸上,白色和黄色的卵是已经孵出来的卵壳,上面都有个小眼儿,小眼都向着右边;没孵出来的是黑灰色的,刚出来的卵比蚂蚁还小,黑黑的、细细的、慢慢地蠕动,看着都不敢相信它以后会变成肥大的蚕。 我小心地把它们放在盒子里,铺上嫩嫩的桑叶。我想,这么小的蚕会吃桑叶吗?可第二天早晨看见原来的桑叶上都有一个小孔,桑叶已经干了,全部的蚕都爬在上面,好像饿极了,在找吃的。我每天给它们换三次桑叶,有些蚕趴在干桑叶上,我就用毛笔轻轻地把它们刷到新鲜桑叶上。别看它们小,但是生来就会吐丝,有时它们嘴里的丝粘在桑叶上,总是刷不掉,我用手捏它,丝又粘在我的手上,向上一提,它就吊在半空中,扭动着身子像在跳舞。 每天,我都细心地观察蚕宝宝,渐渐地,蚕儿的头部变白了,身子青白色,有半厘米左右。大大的头拖着细细的身子,趴在桑叶上吃个不停,它们长大些了,食量也大增。想起蚕宝宝刚孵出来的时候那么小,我还以为养不活呢,这下我可放心了,我要让它们平平安安地长大、吐丝、结茧、变成蛾子。 篇二时间过得可真快呀!我的蚕又长大了,长的白白胖胖的,吃的桑叶也比以前更多了。它们总是争先恐后地吃桑叶,吃得声音我也能听见,嚓嚓嚓真好听,像在奏优美的音乐一样。 一天天过去了,蚕儿又长大了,有3~4厘米长,而且有些蚕身体

变成淡白色,透亮,背部隐隐约约可以看到一跟白线一样的东西,一动一动的。终于有一天我惊奇地发现有一条蚕在盒子的角落里吐了一些丝把自己包围起来,结成一个椭圆行的小白球,洁白的,真好看。小白球越来越多,蚕越来越少。妈妈说蚕在结茧,它在里面再褪一次皮,就变成蛹,在过上十几天就变成蛾子飞出来了。 我焦急地等待着他们破壳而出,变成蛾子的那一刻,妈妈说那叫“化茧成蝶”。 篇三在春天的一个中午,妈妈像变戏法似的拿出来一个用白纸包裹的东西让我猜,我猜了几次都没有猜对。妈妈小心翼翼地把白纸小心地打开,只见里面横七竖八地躺着很多像黑芝麻一样的东西,我不知道这是什么就问妈妈,妈妈告诉我那是蚕宝宝。 从此我就开始认真仔细地观察,生怕漏掉每一个细节,每天放学回家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来看蚕宝宝有什么变化,而且我还给她们起了一个好听的名字-小白妞。 小白妞身体软软的,用手摸摸她们的身体,感觉凉凉的特别的舒服。而眼睛也很特别,小小眼睛黑黑的就像黑芝麻。每天我放学的第一件事情都会给她们喂桑叶,这些小白妞们好像认识我似的,友好的全都向我靠拢,她们一边吃着桑叶一边高兴地扭动白白胖胖的身体。她们吃桑叶很有意思,就像训练有素的队伍,总是从桑叶的四周向中间,把它们全部消灭光,看见她们吃桑叶我也很开心。 妈妈告诉我小白妞要想长大就要蜕四次皮才可以结出蚕茧,每次到了蜕皮的时候她们就会吃很多的叶子来供给身体里的营养,而蜕了

蚕宝宝观察日记

蚕宝宝观察日记 上周从王浙权同学那要来的蚕宝宝,像小 蚂蚁一样。经过我的细心养育,已经渐渐长大, 现在有铅笔芯那么粗了。 它们小的时候,我总是看不清它们是怎么吃 桑叶的,只有它们吃过爬走后才发现桑叶上薄薄 的一层没有了。后来长大一点点,能观察到原来 它们吃桑叶是从上往下啃,就是抬头到低头这个 动作反复过程中慢慢喂饱自己。 到今天为止,我的蚕宝宝蜕过两次皮了,从 原先的黑色变成了灰色。 记得第一次蜕皮的时候,它们都一动不动的,我以为它们要死了,心里好焦急。后来妈妈告诉我,可能因为要蜕皮了才不吃不动的。果然,第 二天起床,发现桑叶上有黑黑的小点点,真的是 它们蜕下的皮哦!妈妈说,蜕了皮以后,蚕宝宝 就长大一点。 今天回家后,我赶忙去看我的蚕宝宝,发现 它们又一动不动了,桑叶也只吃了一点点,我心 里想是不是又到蜕皮的时间了,就静静的观察它们,发现有一条蚕宝宝侧身躺着,我帮它躺好后,它就扭动身体,而且边扭边往前爬。慢慢的,我

发现它身体两边的皮渐渐鼓起来了,然后一点点往后扒,到尾部的时候,那张蜕下的皮怎么都掉不下来。我又紧张又焦急,真的想帮他一把,把它扯下来。可妈妈让我别去动它,说它自已会努力的。这个时候,蚕宝宝从来都只蠕动,不摆动的尾巴开始左右甩动,经过自已的努力后,那张皮终于掉下来了。我为他捏了一把汗,真为它高兴!再去看它时,只见它趴在桑叶上,头仰得老高老高的,又不动了,估计是刚才累得筋疲力尽了,现在在好好的休息吧!这时我突然发现桑叶上有一颗黑亮黑亮的东西,妈妈说是它的嘴巴。真的,蜕过皮后的嘴巴比其它蚕宝宝都要大,而且是灰色的!妈妈说,如果嘴巴只有黑黑的一丁点的时候,就是它们要蜕皮的时候了。 今天我心里特别高兴,因为我看到蚕宝宝第二次蜕皮的过程了。

蚕宝宝观察日记六篇

今天第节科学课,老师告诉了我,蚕宝宝的身体结构。叮铃铃,伤课了,我拿好本子来到实验室,我拿出了心爱的蚕宝宝。它的身体一节一节的,几呼每节都有一个小孔,前端的皮皱皱的。因为这只蚕傻呼呼的,而且“头”大得像潘。所以我叫大头呆。经过一翻学习,我知道了;蚕宝宝有5对腹足,一个尾角,还揭开了一个天大的秘密,小黑其实是新品种。蚕宝宝呀1蚕宝宝呀,蚕宝宝,你赶快长大吧,结出美丽茧,产出可爱的卵吧! 早晨,太阳把一束束金黄的光线照射在我家的窗户上。我模模糊糊地清醒过来,一来到餐桌上,发现盒子里有像蚂蚁一样的东西,我仔细一瞧,“呀,原来是蚁蚕!”听妈妈说:“说起蚕宝宝,它长大后还可以吐丝,用丝来织衣服。”我决心来养护它们,连忙拿来一些桑叶,切成一条条的,然后放在盒子里,只见蚁蚕津津有味地吃着,像是饿坏了一样,我仔仔细细地观察着,蚁蚕浑身黑不溜秋的,摸起来软软的,它小口小口地咬着嫩绿地桑叶,好像在说:“这片桑叶可真美味!” 过了二天,太阳火辣辣地照射在大地上。我一见到蚕宝宝,大惊失色,大前天明明是灰姑娘蚁蚕,今天却是白雪公主蚕宝宝了。我往盒子里瞧,原来蚕宝宝在脱皮。 过了四天,我想:不知道蚕宝宝怎么样了?迅速把头伸进去,闻了闻,“呀,好臭呀!这是什么味道呢?”我看了看,原来是大便的,黑黑的,凹凹凸凸的,我想:原来蚕宝宝还会拣大便呀! 过了二十天左右,当我要去学习时,顺便去看了一下蚕宝宝,蚕宝宝已经吐丝,它一动不动,像是在想往哪儿吐丝比较舒服。 过了三天,早上起来,我迫不急待地去看我的蚕宝宝,让我吃惊的是蚕宝宝变成了蚕茧,雪白的,椭圆的,看起来像个小鸡蛋。我想:蚕宝宝怎么吃进的是桑叶,吐出来却是丝呢? 又过了十多天,晚上,茧里的蛾终于飞出来了。这时,我看见一个蚕蛾的肚子挺得直直的,很容易看见它的卵。 又过了五天,我发现盒子时全都是蚁蚕,连忙叫来妈妈,把蚕宝宝处理掉,妈妈二话不说,随手扔进了垃圾桶。因为我们没有这么多的桑叶来供养那么多的蚕宝宝。我想:可怜的蚕宝宝,老天会保护你的。 我养蚕的历史近两个月,在这两个月中,我体会到养蚕非常辛苦,每天喂蚕宝宝、清理房间。我还知道它的一生经历了卵、幼虫、蛹、成虫。有了蚕,我们穿的衣服是成千上万只蚕吐出来的丝织成的,而工人们要养蚕是不计其数,可真辛苦啊! 这次养蚕收获可真大呀! 第一天 我家的蚕宝宝长大了,现在它们长得又白又胖,每个大约有我的小指粗了,还比我的小指长呢。本来我以为蚕宝宝头上长个黑点,现在才知道是蚕宝宝的嘴,它的嘴老是一拱一拱的,吃起桑叶来,嘴像个耙子。两只黑睛睛长在头的两侧,它的头上还有皱皮,身上有环节,每个环节都有一个黑店。蚕宝宝一共有十四只脚,它的头上有六只,身上有八只。 蚕宝宝吃桑叶的时候,很聪明,它把叶肉全吃光,把叶筋留着。它吃过的桑叶就像一张张网。蚕宝宝长大了,吃的桑叶也多了。今天我看见蚕宝宝把桑叶全吃光了,就想给它们换几片新鲜的。可是跑到放桑叶的地方一看,哎,一片桑叶也没有了。我想:眼看蚕宝宝就要吐丝了,现在桑叶没了,难道就这样让它们饿死吗?多可怜呀! 第二天一早,我又去看它们,只见三条蚕宝宝无精打采地趴在盒子下面,快要饿死了,我急得要命,催着爷爷赶忙跑到郊外的山坡上,摘些桑叶救急,总算保住了这三条命。 第二天 蚕宝宝已经吐丝了!它们的身体变成透明的了。蚕宝宝吐丝前先排出一粒绿色的粪便,

蚕宝宝的成长记录

蚕宝宝的成长记录 1、认识动物(蚕宝宝的命名为例,了解双名命名法) 蚕、蚕宝宝、桑蚕、家蚕、野蚕、英文名silkworm、拉丁学名Bombyx mori L. 2、昆虫特征(了解不同分类级别的区别和特征,学习生物分类) 动物界 节肢动物门 昆虫纲 鳞翅目 蚕蛾科 蚕蛾属 桑蚕种 认识节肢动物的身体特征(幼虫和成虫阶段头胸腹的区分) 3、蚕的生活史(了解昆虫的变态) 卵 观察蚕卵颜色变化(刚产下时、颜色变深需要几天、孵化前的蚕卵外观), 拓展问题:昆虫的滞育卵和非滞育卵的区别 蚕(幼虫) 填写幼虫观察记录表(见附件) 计算幼虫孵化时和结茧时的长度和重量变化比较 绘画蚕宝宝 记录蚕的斑纹、体节数量、脚的数量、侧面呼吸系统(气门)数量 观察蜕皮过程,寻找蜕皮时呼吸系统的更新。 观察幼虫背部血管流动方向 观察蚕宝宝吐丝时身体特征(颜色变化、了解体内丝腺) 熟蚕解剖,观察蚕体内的丝腺(老师课堂操作) 为部分蚕宝宝搭建结茧小屋 将部分蚕宝宝放在大面积的平板上,不结茧,记录吐丝运动方向,以及未来观察蚕蛹

蛹 绘画蚕蛹(用裁纸刀削掉蚕茧一角,) 记录未来蚕蛾的复眼、翅膀、足在蚕蛹外观上的表现 寻找雌雄蛹 分开放置雌雄蚕蛹,观察蛹的腹部的尾端外貌细节,绘制雌雄蚕蛹特征 拓展问题:完全变态和不完全变态的区别,举出相应例子 蛾(成虫) 验证雌雄蚕蛾,观察描述成虫尾部雌雄生殖器官特征。 绘画蚕蛾 观察母蛾产卵 将母蛾分开产卵,统计一只母蛾产下的蚕卵数量。 4、养蚕注意事项 参看养蚕活动分发到的说明书 中国丝绸博物馆制作

蚕宝宝观察记录表 阶段名日期(月、日)合计天数 平均长度/ 宽度(mm) 平均体重 (mm) 孵化一龄经过 一龄末 一龄入眠一眠经过 一龄蜕皮 二龄食桑起二龄经过 二龄末 二龄入眠二眠经过 二龄蜕皮 三龄食桑起三龄经过 三龄末 三龄入眠三眠经过 三龄蜕皮 四龄食桑起四龄经过 四龄末 四龄入眠四眠经过 四龄蜕皮 五龄食桑起五龄经过 五龄末吐丝 前 吐丝吐丝经过 蜕皮化蛹 羽化成蛾蛹期经过 备注:长度宽度数字间用“/”,蛹和蚕卵期间记录一次。阶段时间(眠的时间、每龄食桑经过时间、结茧时间、蛹期时间、蛾的时间等、蚕) 中国丝绸博物馆制作

蚕宝宝观察日记

蚕的一生 1.卵:刚产下的卵为淡黄色,呈扁平椭圆形,厚度约0.5-0.6mm,直径约1-1.2mm,卵的颜色会逐渐变深,若未受精的卵则不会变色。 2.蚁蚕(一龄蚕):蚕卵刚孵化出来身上有毛,呈黑色,称蚁蚕或毛蚕,约3mm,第二天之后体色逐渐转白约经四天蜕皮成为二龄蚕。 3.二至五龄蚕:蚁蚕蜕皮后,成为二龄蚕,体色转为白色,以后每蜕皮一次就增加一龄,在幼虫连蜕四次后进入五龄蚕,每蜕一次皮身体的成长就加大些许,尤其四、五龄时期的成长更明显。 4.蚕蛹:蚕进入五龄之后,约七天开始吐丝结茧,约2-3日内蚕会在茧中再蜕一次,然后化为蚕蛹,身体变短,变胖,呈茶褐色,约经过十日蚕蛾便可羽化。 5.蚕蛾:蚕蛾是家蚕的成虫,身体由头、胸、腹三部分组成,头部有一对触角,胸部有一对翅膀,但由于发育不全,无法飞行。 3月23日星期四第二天 观察蚕卵:蚕卵是圆的,蚕卵上面有小坑儿,纸上黄色的是蚕蛾繁殖后代时留下的体液。蚕卵有黑的也有白的。黑色里面有东西,白色的空了。 3月24日星期五第三天 小蚕出生了:小蚕努力把头从蚕卵里钻出来,接下来好像轻松些,不过也要经过一段时间,把蜷缩的身体慢慢从卵壳里扭出来,最精彩的时刻就是蚕尾出壳。只见小蚕使劲向外挣着身子,尾巴好像黏在壳里很牢,于是聪明的小蚕就把头转回来,转呀转,柔软的身体整整转了180度,靠身体的弯曲弹性把尾巴从壳里拔出来。我赶紧把他们送入盒子里,唯恐把它们饿坏了。 3月25日星期六第四天 换桑叶:早上发现那些桑叶焉了,我赶紧给它们换新叶子。几只小黑蚕正缓缓蠕动,我赶紧把它们放进桑叶里,小蚕生下来就要吃的,千万不能让它们饿坏了。小蚕大多是在早上出生的。我把叶子上的小蚕轻轻用毛笔扫下来放到蚕盒的新叶子上。 3月26日风第五天 这几天温度低了,我一直担心小蚕的安危。怎么看小蚕都没长的样子,只有换完叶子的时候才喜欢活动,其余都安静地趴着,好像睡着的样子。不知道小蚕除了蜕皮的时候要睡眠外,平时要不要睡觉呢?我查了查资料,原来小蚕在温度低的情况下会生长缓慢甚至停止生长。 3月27日大风降温第六天 讨教如何提高小蚕成活率:今天我到学校找陈彤,向他请教为什么他的蚕成活率这么高。他告诉我:我在盒子底上铺上一层桑叶,铺的严严实实的,小蚕放中间,上面再铺上桑叶,这样小蚕就不会被干死了。 3月28日星期二第七天 天还是很冷,小蚕们很少活动。熟悉了这些小蚕,在窗前,偶尔能看到它们缓慢活动,那尾巴是它们的支点,小蚕用尾巴扒住叶子,把上身抬起来左顾右盼的,那时在明亮的光线下可以很清楚的看到它胸部有3对足,腹部有5对。小蚕的头胸腹部细看起来还是很清晰的。头部黑亮亮的,胸部短,比腹部要粗些,而且已经开始变白。腹部细长颜色较黑。

我的蚕宝宝观察日记-小学五年级

蚕宝宝观察日记 三年级的时候,我们已经观察过蚕的卵、幼虫、蛹、成虫四个阶段,了解了它的一生。但是,我想:仅仅只有这些吗?蚕的身体结构四怎么样的?蚕的生活习性是什么?......等到五升六的暑假,我终于实现一直以来的愿望——养蚕。 蚕卵到家 2019年7月15日星期一阴 上午10点,妈妈提回一个袋子,打开一看,啊!原来是蚕卵和桑叶!蚕卵装摘一个盒子里,大约又八十多粒。我用肉眼观察了一下,一粒蚕卵的直径摘1毫米左右,淡黄色,饱满,球形。这么多卵,一定孵出许多蚕宝宝吧? 一龄幼虫 2019年7月20日星期六晴转台风 过来几天,蚕卵逐渐变成了绿色、灰色。今天,我去看蚕,发现有五只幼虫孵出来了!它们是灰黑色的,长度只有2.5毫米左右。它们正在吃着桑叶,不时拉出一个个黑色的点点——

就是粪便。 蚕全孵出来了2019年7月21日星期日中雨转阴 今天,我照例去看我的蚕,惊奇地发现:除了两三只,其它地蚕全部孵出来了!昨天孵出来的五只变长些,头部的颜色也变得有点白了。其它的跟第一天蚕的颜色是一样的,灰黑色。另外,我发现:许多卵壳有一个小孔,这是什么呢?我仔细思索着,忽然,我发现一只幼虫正在破卵而出,我没来得及拍照,他就出卵了,于是卵壳就多了一个小孔。原来这就是蚕出来的地方呀!另外,留下的卵壳是白色的。

新变化 2019年7月22日星期一中雨转晴 仅仅过了一天,桑叶就变得像“麻子脸”一样,表面有许多咬出的洞。而且蚕只咬叶肉,并不咬叶脉。 二龄幼虫 2019年7月23日星期二晴转阴 第一次孵出来的幼虫很大了,全身已经变成灰色了,身长有一厘米多。它们是不是二龄幼虫了呢?我上网和询问妈妈,确认我的想法。 今天天气很干燥,叶子很快就变干变硬呢,小蚕咬不动,因此有近百十只小蚕饿死了。我和妈妈准备再去摘一批嫩桑叶,喂给蚕,免得再饿死。

幼儿园大班语言:蚕宝宝

教学资料参考范本幼儿园大班语言:蚕宝宝 撰写人:__________________ 部门: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________

设计意图: 我班的自然角里饲养着几条蚕宝宝,孩子们每天采桑叶喂蚕宝宝,为蚕宝宝的家清扫粪便,忙得不亦乐乎。蚕宝宝在孩子们精心照料下 天天发生变化,引起了他们的极大的兴趣,“呀,蚕宝宝的桑叶吃得 好快呀。”“蚕宝宝又长大了,长胖了。”孩子们在自由地交流自己 的发现。我知道孩子们对蚕宝宝发生了兴趣,于是,自然生成了——“蚕宝宝”这一科学活动。 教学要求: 1、了解蚕由蚕卵——蚕——蚕蛹——蛾子的生长变化过程。 2、能细致,有序地进行观察,并运用恰当的语言对蚕的生长变化 及外形特征进行表述。 3、对养蚕感兴趣。 教学准备: 1、幼儿在自然角中饲养过蚕,对蚕的生长变化有初步的了解。 2、有关蚕的生长变化的教学挂图。蚕茧。 3、幼儿记录过蚕的生长变化。 教学过程: 1.幼儿回忆并讲述养蚕的过程。 提问:你们养过蚕吗?蚕是么样子的?蚕在长大的时候发生过么 变化? 鼓励幼儿用语言表述自己的养蚕经过。

小结:我们最初养的蚕是黑黑的,那是蚁蚕,蚕有头,胸,腹三 部分,它喜欢吃桑叶。蚕会眠,眠过了就蜕皮,一生共眠四次蜕四次皮,最后吐丝结茧。 2.认识蚕茧 提问:蚕宝宝到哪里去了? 出示实物蚕茧,提问:这是么?蚕茧是么形状,颜色的? 4、完整了解蚕的生长过程。 结合图片了解蚕有蚕卵变为黑色的蚁蚕,长大一点后变为白色蚕,再结茧变蛹,然后变为蚕蛾,最后蚕蛾又蚕卵的生长发育全过程。 将自己所作的记录展示,互相交流和欣赏。排列蚕的生长程序图,并依次说出蚕的生长变化过程。 尝试抽茧丝 观赏各种丝绸织品。了解古代人们都是用棉花纺纱织布做衣服: 有一天,一个喜欢养蚕的中国皇后,一不小心把茧子掉进开水里,结 果她发现这个茧子可以抽出很长的丝来,就请人将蚕丝织成布,结果,纺丝织成的布又轻又滑,就给它起个名字叫丝绸。 评析: 我根据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立足于蚕宝宝主要特征的观察和感知,在活动一开始,就让幼儿自由观察蚕宝宝的外形特征,了解外形 特征与其生活环境的密切关系。在这个环节中,我让幼儿带着“蚕宝 宝长得么样?它有么有趣的地方?”等问题进行探究,活动中始终让 幼儿处于一个宽松,和谐,自由的氛围,不要求幼儿获得完整知识, 只要是幼儿有自己的观察与发现就行了。在观察感知的基础上,在让

小学生蚕宝宝观察日记三篇

小学生蚕宝宝观察日记三篇 我小心地把它们放在盒子里,铺上嫩嫩的桑叶。我想,这么小 的蚕会吃桑叶吗?可第二天早晨看见原来的桑叶上都有一个小孔,桑叶 已经干了,全部的蚕都爬在上面,好像饿极了,在找吃的。我每天给 它们换三次桑叶,有些蚕趴在干桑叶上,我就用毛笔轻轻地把它们刷 到新鲜桑叶上。别看它们小,但是生来就会吐丝,有时它们嘴里的丝 粘在桑叶上,总是刷不掉,我用手捏它,丝又粘在我的手上,向上一提,它就吊在半空中,扭动着身子像在跳舞。 每天,我都细心地观察蚕宝宝,逐步地,蚕儿的头部变白了,身 子青白色,有半厘米左右。大大的头拖着细细的身子,趴在桑叶上吃 个不停,它们长大些了,食量也大增。想起蚕宝宝刚孵出来的时候那 么小,我还以为养不活呢,这下我可放心了,我要让它们平平安安地 长大、吐丝、结茧、变成蛾子。 篇二 时间过得可真快呀!我的蚕又长大了,长的白白胖胖的,吃的桑叶 也比以前更多了。它们总是争先恐后地吃桑叶,吃得声音我也能听见,嚓嚓嚓真好听,像在奏优美的音乐一样。 一天天过去了,蚕儿又长大了,有3~4厘米长,而且有些蚕身体 变成淡白色,透亮,背部隐隐约约能够看到一跟白线一样的东西,一 动一动的。终于有一天我惊奇地发现有一条蚕在盒子的角落里吐了一 些丝把自己包围起来,结成一个椭圆行的小白球,洁白的,真好看。 小白球越来越多,蚕越来越少。妈妈说蚕在结茧,它在里面再褪一次皮,就变成蛹,在过上十几天就变成蛾子飞出来了。 我焦急地等待着他们破壳而出,变成蛾子的那一刻,妈妈说那叫“化茧成蝶”。 篇三

在春天的一个中午,妈妈像变戏法似的拿出来一个用白纸包裹的 东西让我猜,我猜了几次都没有猜对。妈妈小心翼翼地把白纸小心地 打开,只见里面横七竖八地躺着很多像黑芝麻一样的东西,我不知道 这是什么就问妈妈,妈妈告诉我那是蚕宝宝。 从此我就开始认真仔细地观察,生怕漏掉每一个细节,每天放学 回家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来看蚕宝宝有什么变化,而且我还给她们起了 一个好听的名字-小白妞。 小白妞身体软软的,用手摸摸她们的身体,感觉凉凉的特别的舒服。而眼睛也很特别,小小眼睛黑黑的就像黑芝麻。每天我放学的第 一件事情都会给她们喂桑叶,这些小白妞们好像理解我似的,友好的 全都向我靠拢,她们一边吃着桑叶一边高兴地扭动白白胖胖的身体。 她们吃桑叶很有意思,就像训练有素的队伍,总是从桑叶的四周向中间,把它们全部消灭光,看见她们吃桑叶我也很开心。 妈妈告诉我小白妞要想长大就要蜕四次皮才能够结出蚕茧,每次 到了蜕皮的时候她们就会吃很多的叶子来供给身体里的营养,而蜕了 皮以后她们身体就会变了颜色,一次比一次的颜色更深,身体也就长 大了。有一天我发现小白妞们不吃桑叶了,我赶忙去问妈妈是不是桑 叶不好吃了,妈妈告诉我小白妞到了该建造自己房子了。她们一直不 停地吐出自己身体里的全部的丝,结成一个个椭圆型的蚕茧,有的是 白色,有的是金黄色,还有的是浅黄色,别提多美丽了。最后小白妞 们使尽全部的力量撑破蚕茧变成蛾子,而这些蛾子要生下很多的小籽,那就是她们孩子,而她们的孩子要在那里安静地度过秋天和冬天,等 到春天气温变得暖和起来,这些籽籽一样的孩子就会神秘般得孵出一 个个小小的蚕宝宝了。 通过这次养蚕和对蚕的理解我想到了一句话;春蚕到死丝方尽, 这不就像辛勤培育我们的伟大的老师一样吗。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