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近现代中国媒介技术变迁的历史轨迹

近现代中国媒介技术变迁的历史轨迹

近现代中国媒介技术变迁的历史轨迹
近现代中国媒介技术变迁的历史轨迹

近现代中国媒介技术演进的历史轨迹*

施威刘青匡导球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语言文化学院江苏南京210044)摘要:技术创新是推动媒介产业发展的核心因素,自19世纪中期以来,中国媒介技术

演进经历了三个时期,分别是近代化、现代化和数字化阶段。在技术创新的作用下,媒介产业实现了三次整体性提升,并呈现出不同的行业特征和发展规律。

关键词:媒介技术演进近现代

19世纪中后期,在西方科技和文化影响下,中国媒介产业体系逐渐建立,并在近现代中国社会变迁进程中扮演了不可或缺的角色。媒介产业发展的核心在于技术创新,19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媒介技术实现了三次重大创新,在形态、运行机制和影响力等方面不断推动媒介产业向更高层次迈进。

一、近代媒介技术的引进与推广(1882-1949年)

鸦片战争后,伴随这西方先进近代技术的输入,新式媒介经营理念、行业规则和运行模式也移植到中国,并促成了传统知识分子和精英文化的近代化转型,这些都是近代中国媒介产业持续发展的重要动因。①

自1815年英国人马礼逊创办《察世俗每月统计传》后,西方传教士带来了铅印术和中文活字制造技术,为近代中国媒介技术变革奠定了基础。1882年上海同文书局成立后,民营新闻出版业成为媒介技术的创新主体,在出版救国和市场需求等因素的共同推动下,西方最先进的出版技术都被引进到国内,主要包括:(1)蒸汽、电力等动力设备和技术;(2)石印、轮转、胶印等印刷设备和相关技术;(3)制版技术,如珂罗版、石版、金属板等;(4)铸字设备和技术;(5)其他辅助设备和技术,如排字架、纸型以及纤维纸、油墨制造技术等。这些新技术的普遍应用,使铅字印刷成为市场主流,传统雕版技术逐渐被淘汰。

在媒介技术变革的作用下,中国出版业实现了近代化转型,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机械化媒介出版技术显著提高了媒介生产效率,各地媒介形式日渐丰富,报纸、杂志、教科书和各类读物开始大量出现;出版物在形制、印装水平、内容等方面也得到全面提升,媒介产品不再是上层社会独享的“奢侈品”,普通读者群体迅速扩大。其次,出版行业内部发生了深刻变革,媒介从业者的角色与职能都实现了更新,编辑、记者、撰稿人、出版人等主体作用逐渐凸显;传统编辑技术被现代编辑形制所替代,实现了编、著分离和校、印独立,进而形成了一系列科学、完整、高效的近代编辑技术体系。再次,随着媒介市场的蓬勃发展,整个产业的核心技术、生产流程、企业组织形式乃至产业属性度发生了重大变革。一是媒介从业人员趋于专业化、职业化;二是新闻、出版和发行机构开始采用资本主义经营方式,有

基金项目: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项目(2014SJB071)。

作者简介:施威(1976-),男,南京信息工程大学语言文化学院副教授、博士、硕导;刘青(1990-),女,硕士研究生;匡导球(1964-),教授、博士、硕导。

①王建辉.中国出版的近代化[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2002(5).

多种组织形式和融资渠道;三是确立版权保护制度;四是脱离了精英文化的羁绊,实现了文化生产的大众化、商业化和市场化。总之,在整体转型的背景下,媒介在舆论宣传、文化生产、科学普及、社会动员等方面的功能得到充分发挥。①

然而,由于旧中国工业基础薄弱,此阶段的媒介技术发展和应用受到了一定的限制和束缚。早在19世纪末,西方国家就完成了产业机械化、电气化改造进程,但直到20世纪30年代,中国媒介产业仍以人力、畜力和半机械为主,大型高速设备尚未普及,总的来说,此阶段的媒介技术体系仍以半机械化为主要特征。

二、现代媒介技术体系的形成与发展(1950-1984年)

建国后,媒介业迎来一个崭新的发展机遇和环境,这一阶段的媒介技术以机械化、电气化为主要特征,生产技术更新相对缓慢,且发展不均衡。在技术创新方面,受科技能力、工业发展水平和政治局势等因素的限制,与西方国家差距拉大,但仍有局部突破。

1956年,为配合社会主义改造和政治思想宣传工作,新闻出版业完成了系统性整合和产能的重新布局,并整体步入半机械化阶段。在国营体制和组织体系下,媒介技术体系得到完善,除了速度和质量方面的提升外,从组稿、编辑、排版到印刷、发行等环节都实现了系统性配套和升级。建国至1984年,媒介生产技术稳步提升,初步形成了现代媒介技术体系,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首先,印刷出版技术体系得以完善,各种先进的机械化设备被广泛应用:(1)印刷技术环节,逐步向自动化、高速度和多色化方向演进,研发出一系列中小型轮转印刷机、多色胶印机等;(2)在完善传统铸字、排版技术基础上,逐步引入照相排字、电子分色等新技术;(3)装订技术方面,陆续研制了自动订书机、精装自动生产线、锁线折页机等印后设备,并解决了自动控制、联机联动等技术难题,因而实现了由半机械化、单机生产向机械化、联动生产线的整体升级。②在产能方面,1979年全国印刷量达到2009万令,较建国初期增长了近30倍。

其次,相较于近代,现代编辑技术体系趋于系统化、复杂化,一是技术流程设置更为科学、合理,编辑工作流扩展到10个环节,且前后衔接愈加紧密;二是出于舆论导向的需要,国家加强了对编辑技术流程的管理,在程序设计上更为严谨、规范,在实践中创造了信息分析、“三审制”、“三校一读”等新的技术规范和规则,旨在控制编辑质量;三是针对音像等新型出版物,增设了专门性的技术编辑岗位。此外,80年代起,国家颁布了一系列编辑出版标准(GB),涉及范围包括图书杂志开本及其幅面尺寸、期刊编排规则、量和单位、全数字式日期表示法、参考文献著录规则、文摘编写规则及中国标准书号等。

再次,在造纸技术方面进步不大,但基本能够满足当时的出版需求。建国时期,大陆造纸业仅有年10万吨的生产能力,在技术、理念和原料等方面严重落后于西方国家。80年代,相对于印刷环节来说,造纸技术与国际水平的整体差距仍然很大。具体而言,在常规产品生产上,已熟练掌握草木纸浆、机器抄造和加工等技术工艺;纸张平滑度、光洁度、透明度、均匀度和强度等方面的控制技术比较弱;实现了部分技术创新,如有机制浆法、表面施胶法、废纸脱墨和废水治理等,但没有实现大面积推广。虽然如此,在产量上增速却很快,1982年已进入全球造纸十强,每年生产的纸张种类接近500种。③

相对于前一时期,此阶段媒介业基本实现了机械化和电气化生产,但在自动化排版方面严重滞后于西方,成为限制行业发展的主要因素。在“印刷技术改造”项目上,由于国家的重点扶持,实现了28项新产品的技术突破,为下一阶段的自主创新奠定了坚实基础。

①张天定、郭奇.编辑出版学[M].郑州:河南大学出版社,2003.84.

②机械工业部石化通用机械工业局.中国印刷机械工业发展史[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86.34.

③张树栋等.中华印刷通史[M].北京:印刷工业出版社,1999.

三、数字媒介技术的突破与创新(1985至今)

进入80年代中气候,世界媒介技术发展呈现“数字化、一体化、网络化”趋势,现代高新技术得到普遍应用,从而在内涵、形式和运行模式上颠覆了传统媒介产业,进入跨媒体生产阶段。以信息技术为基础和依托,媒介业与计算机、通讯、影视、创意、广告等产业逐渐融合,不仅实现了组织形式上的创新,而且通过自身的数字化改造,满足了受众对即时性、互动性、高品质信息产品的多元需求。

80年代后期,经过王选等人的长期努力,中国迎来了计算机排版技术的革命性创新,因此告别了“铅与火”,走向“光与电”时代。随后,在激光照排、卫星和网络传版、直接制版等技术上也连续实现了突破,由此构建了一个完整的“数字化工作流程”,将印前、印刷和印后三个环节整合成基于统一数据格式的生产系统;随着现代制造工业水平和科研努能力的迅速提升,大中型高速化、自动化印刷机械逐渐普及,数字印刷技术也开始推向市场,开启了个性化印刷时代。

基于计算机系统的能够准确描述多类型信息的编辑、排版、页面描述语言及其规范,为编辑技术革命提供了基础和保障;基于“二进制”的能够快速处理各种复杂文字、图形和图像信息的系统软件,推动编辑技术向“数字化、自动化和一体化”方向发展;而“一体化采编工作流程”则使编辑活动开始由单向向双向、多向交互式转化,由静态向动态转变。由此,传统单一的编辑领域逐渐扩展到编、排、印、发的整体编辑范畴,由单一服务转变为多样化综合服务。

此外,由于网络传输、多媒体、卫星通讯、安全加密等技术的日益成熟,通过功能强大、丰富的应用软件,能够实现对超量信息的快速、集中化处理,从而推动媒介发行和广告环节的业务信息化;网络技术和电子商务系统的成熟,使媒介产品营销突破了传统销售模式,营销成本大为降低而效率显著提升;在跨媒体化经营体系下,原本相互独立的业务版块得到系统化整合,依托数字化信息处理平台,采编、排版、复制、营销等子系统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结构合理的、以客户为中心的、具有协同效应的媒介产业链。①

综上所述,随着现代科技革命的深入,信息、计算机、通讯和网络技术的综合应用造就了现代媒介技术的深刻变革,媒介业已经突破传统产业形态和属性,转变为现代信息产业。以信息技术为依托,媒介业向几乎所有的产业渗透,为社会生产和再生产提供“符号价值”、行为规范和文化附加值。近代媒介技术主要引进自西方,媒介技术变迁可谓是“外来技术本土化的进步史”,但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在媒介技术自主创新方面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正在逐步缩小。

①王强、杨根福.出版行业跨媒体创新发展的对策[J].改革与探索,2008(11).

宴席发展概述

宴席发展概述 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 了解宴席的概念及其形成的因素; 了解我国传统宴席的形式及著名宴席的名称; 熟悉我国传统宴席发展的历史阶段及各阶段的特点; 熟悉我国现代宴席发展的历史阶段及特征。 能力目标: 掌握宴席的基本特征及其作用; 掌握餐饮企业宴席业务的经营特点。 宴席的起源与演变 一、宴席的概念 宴席是指人们为了某种社交目的,以一定规格的酒菜食品和礼仪来款待客人的聚餐方式,它是宴会与筵席的总称。 二、影响宴席形成的因素 (一)古代祭祀活动是传统宴席的萌芽 (二)古代礼制风俗促进宴席的形成 (三)节日节令的出现也是宴席的重要成因 (四)宫室起居是宴席形成的前提条件 (五)烹饪技术的发展是宴席形成和发展的基础 三、我国传统宴席发展的历史阶段及特点 1.殷朝时期 2.商周至春秋战国朝时期 3.秦汉至隋唐五代时期 4.宋朝时期 5.明朝时期 6.清朝时期 四、我国现代宴席发展的历史阶段及特点 新中国成立后,饮食市场得到一定恢复,大城市与中小城镇的差别逐步缩小,尤其

是改革开放三十年来,党和政府大力发展新型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餐饮市场得到空前的发展,传统宴席在经历了中外饮食文化的碰撞与现代文明的洗礼之后,其内容与形式都发生了深刻的变革,可以说充满现代文明气息的宴席形式完全形成,并呈现出以下一些特征:

(一)宴席已成为大众化综合性的社交平台 (二)宴席已经成为文化传承与创新的媒体 (三)节俭化、多样化、营养化成为宴席的主流 第二节我国历代宴席简况 一、我国传统宴席的宴饮形式 我国传统宴席著名的饮宴形式主要有游宴、船宴、军宴和曲宴四种 二、历代著名的宴席名称 烧尾宴、曲江宴、闻喜宴、鹿鸣宴、春秋大宴、饮福大宴、大宴、簇花宴、头鱼宴和花宴、定鼎宴、元日宴、冬至宴、大婚宴、凯旋宴、千秋宴、乡饮酒、…… 第三节宴席的特征与作用 一、宴席的基本特征 (一)聚餐式 (二)规格化 (三)社交性 二、宴席业务在餐饮经营中的作用 (一)促进交流,繁荣经济 (二)有利于提高企业技术与服务水平 (三)提高饭店声誉,增强企业竞争力 三、餐饮企业宴席业务的经营特点 (一)设计的综合性与复杂性 (二)组织实施的细致性 (三)礼仪的隆重性 (四)消费档次的差异性 如有侵权请联系告知删除,感谢你们的配合!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课题: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 宁艳梅 课标要求 了解近代以来人们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变化的史实,探讨影响其变化的因素。 教学目标 1.了解近代以来人们服饰变迁和饮食变化的史实。 2.了解近代以来社会习俗的变化。 3.探讨影响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变化的因素。 4.感受生活变化里的现代化进程。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重点、难点: 影响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变化的因素 教学过程: 一、考情分析 (一)考点 1、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3年12考,05年全国II41题) 2、交通、通信工具的进步(3年0考) 3、大众传媒的发展(3年5考,主要以选择题呈现) (二)命题规律 1、重要考点的考查频率较高,主要集中于服饰、 剪辫、礼仪、妇女地位、报刊等。 2、本专题与现实热点的联系主要集中于社会时尚的变化, 从历史的角度分析时尚变化的规律。 二、复习策略 1.明确一个主题,认识四次变化。近现代的中国社会结构从传统社会向近代社会逐步转型,处于巨变之中,这决定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主题就是“变”。伴随着中国近现代社会结构的四次巨变,中国近现代生活也发生四次变化。 2.把握两个视角。一是将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放到整个中国近现代的大背景下去学习;二是从社会生活角度来分析中国近现代历史的发展演进。一定时期的政治、经济、思想决定一定时期的社会生活。近代以来社会政治变革、民主思潮的推动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如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新中国的成立、“文化大革命”、改革开放等;自然经济的瓦解、近代民族工业的产生和发展、改革开放促进了生产力的迅速发展等)决定了社会生活的变迁。 3.考纲解读:掌握三个内容。 (1)掌握中国近代社会生活和习俗的变化及其原因. (2)近代交通、通讯工具的进步,认识其对人们社会生活的影响。 (3)以报刊、影视和互联网的逐步普及为例,说明大众传播媒体给人们生活方式带来的巨大变化 三、知识梳理 ◆合作探究一:近代以来我国男女服饰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有何特征? (一)、衣(变化中的男女服饰) 1、近现代男女服饰的变化 ⑴中国服饰的变化趋势:由拘谨、保守、呆板、等级森严,逐渐向美观、适体、方便、平民化转变。 ⑵近代男女服饰的变化: ①鸦片战争后,西装传入中国,民国成立后流行开来。 ②辛亥革命后,孙中山综合中西服装的特点,设计出的中山装大为流行,成为中国男子喜

近代历史变革——改革开放前后中国农村的变化

近代历史变革——改革开放前后中国农村的变化作为农村出来的孩子,生在90后,肯定是经历不了改革开放初期的那种热潮。但是在相对落后一点的农村,我经常听到一些长辈谈及现代农村的诸多变化,他们也都是十分感慨,现在的生活真的远超从前了。从自身经历而言,童年时没有见过的许多事物,现在纷纷涌现,那些年经历的一些农村苦,现在已经不复存在,变成了历史洪流中的一片浪花。 小时候包括现在,也是经常听大人说着,以前吃的粮食只有玉米面粗粮,吃红薯干儿、红薯粉儿、红薯叶,当时要想吃上一回白面,那得等到过年,还不一定吃得上。农村呢,除了过年,没有过其他节假的习惯,一是没钱没物过,二是都要出工做活,也没时间过。那时,农民最大的奢望与梦想,就是能天天吃大白米饭。至于菜,就只有天天开水煮蔬菜了,油肉这些平常是没有的,也只能是过年时能吃几天。 古代晋惠帝曾问老百姓何不食肉糜?那么要问那时候的农村有肉吃吗?当然有,只不过吃肉的机会也是很少。听父亲说,当时生产队里养猪,遇到特殊的日子,就会选一头猪杀掉,全队人吃肉。那个时候吃肉叫打牙祭。父亲还说,80年代中后期,农村里吃肉的机会已经开始多了起来。 这时农村也通电了,一开始出现了 收音机,慢慢黑白电视开始出现,不过那时停电是经常的事。对于农村的住房变化,这个算是最直观、最明显可以看到的变化了。当年的建筑,土墙,灰瓦,屋顶竹结构,易腐朽,由此也导致了下雨天屋里漏水的现象。在奶奶去世之前一直住的是这种房子,我也在里面住过很多次。冬天可以挡得住风,但是下雨的时候就没有办法了。住土墙茅草房,最凄惶的时候是下大雨时,

房顶漏水,家中盆桶罐之类的容器得全部用上,晚上直接无法安睡。但漏水还不是最令人担忧的事,最让人恼火的事墙脚浸水进水。老土墙房,通常没做什么基础,经年累月,墙脚被老鼠打了好多洞,雨水会从洞中浸进来,浸湿家中还是小事,最主要的是担心土墙会被泡松垮塌。所以,每当下大雨,我们小孩在屋内用盆桶罐接漏水,大人得冒雨在屋外掏檐沟,使雨水尽可能地流走不形成积水,保护墙脚。这种住房现在还存在的原因是不舍得拆,基本上所有的新建住房都变成了砖瓦结构,结构比较科学合理,屋顶也不再漏水。更有许多的人盖起小楼,买上了小车,脱离了贫困生活。 当时买布要凭布票,每人每年的购买量都是有记录的。买布用来做衣服,但是当时好几年都不会有新衣服穿,基本上都是打补丁,一件衣服打满了大大小小的补丁。鞋,男人一般穿解放鞋,女人多是自己做的鞋。小孩一年可能有大半年是打光脚板,冬天天冷才穿鞋,袜子基本没有。 慢慢地,时代在变,生活在变。我们的生活逐渐好了起来。 农村改革开放,不但促进了农村的发展变化,更主要是彻底改变了农民的思想观念。农民已经不是只会捏泥巴的"农二哥"了,农民在改革发展的洪流中学会了经商办企业,许多农民成了企业家大老板。农民自己改变了自己"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命运,知道走出去务工做生意赚钱,相当部分农民由此成为"城里人"。农民已不墨守成规,守着"一亩二分田"过日子,农民利用土地流转实行规模化发展农业经济,也是土地流转的运作,让很多农民离乡不弃土,放手务工经商。农民不再愚昧无知,懂得了科学文化知识的重要性,在农业生产上,大力推广和运用新科技、新品种。在劳务上,积极主动参加实用技能培训,争当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在培养下一代上更加重视教育和投入。 改革开放即将四十年,农村发展变化巨大,农民实实在在地享受到了改革发展的成果。党中央非常重视农村的发展,把"三农"工作列入各级党政重中之重工作,进一步制定了农村发展和惠民政策。统筹城乡发展,城市支援农村,工业反辅农业,农民权益保护,农村

中国近代史专题复习之中国近代思想变迁

中国近代史专题复习之中国近代思想变迁 专题概述 鸦片战争以来,面对西方侵略者坚船利炮的挑战和国家的衰败,中国的有识之士不断探索强国御侮之道。林则徐、魏源等清朝爱国官员开始开眼看世界,关注时局,探索新知,萌发了“向西方学习”,寻求强国御侮之道的新思想。从此,向西方学习成为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一浪高过一浪。 从“师夷长技以制夷”、“师夷长技以自强”,到维新变法、辛亥革命,追求君主立宪、民主共和,再到新文化运动提倡民主和科学、接受马列主义;从学造器物、仿行制度到提倡思想改造,不断探求强国之路。“西学东渐”下的近代思想始终结合救亡图存和近代化两大时代主题。近代中国经历了学习西方的探索过程,也展现了思想解放潮流的渐进过程。 考向预测 1、主干知识:中国近代三大阶级(地主阶级、资产阶级、无产阶级)及资产阶级三 大阶层(维新派、革命派、激进派)向西方寻求救国之道的思想演变阶段历程,中西方制度,文化碰撞中形成的重大理论成果,思想解放与中国近代化的相互关系均是高考命题关注的重点。 2、基本概念:能否正确理解洋务派、顽固派、“中体西用”、“维新派”、“革命派”、“保皇派”、“激进派”、“西学东渐”等概念或专有名词事关本专题得分效率,应下功夫理解。 3、史观:本专题涉及的内容既体现了中国在政治思想领域的近代化历程,也体现了中西方文明冲突融合对中华文明进步发展的影响,也给命题留下广阔的空间。 4、现实问题的历史思考:本专题暗含“思想解放和与时俱进”的社会热点,复习时要注

意相关知识的训练。 核心知识一中国近代三大阶级向西方寻求救国之道的思想演变历程 知识结构 重点强调 一、近代中国思想解放潮流的特征 1、探索具有广泛性:近代前期的地主阶级、农民阶级、民族资产阶级中的许多政治 派别都进行了各种各样的探索活动。 2、具有普遍向西方寻求真理的特点(义和团例外):这是因为外国的侵略不仅打开了 中国的大门,也开阔了人们的眼界,从闭关锁国和妄自尊大的陈腐观念中解脱出来,看到了西方的先进与中国落后的现实。 3、爱国性:近代中国人学习西方,寻求变革的思想主题是救亡图存,为了民族独立、 民主和富强,学习西方与抵制侵略、启蒙和救亡相联系,体现了强烈的反专制反侵略的爱国性质。 4、继承性和发展性:近代中国人学习西方经历了一个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器物” 到“制度”再到“思想文化”不断深化的过程。各种思想主张或理论成果都是在前人思想的基础上继承和发展而来的。 5、由被动到主动:国人向西方学习的历程,经历了由被动接受(如新思想的萌发、 洋务运动)到主动选择(如辛亥革命)的过程,维新变法昙花一现,辛亥革命成果落空,最终先进的知识分子选择了马克思主义作为拯救国家民族、改造社会的思想武器。 二、近代中国人学西方不断深化的过程 1、学技术、器物:学军事、工业技术,如新思想萌发时期的林则徐、魏源的主张,洋务运动的兴起,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产生

近现代中国的时代变迁

时代缩影——亲历八十年变迁 ——从外婆的故事了解近现代国家发展 1927年的近代中国,可谓极不平静。国共第一次合作破裂,共产党于江西南昌打响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随后有秋收起义、广州起义等一系列革命起义。然而在纷乱的局势下,湖南南部群山包围的小县城没有受到多大影响,时光流逝,仍旧基本保留着它的本来面貌。 我的外婆这一年出生。外婆的爸爸,我叫“公公”,凭着自己的经济头脑靠药材生意起家,慢慢地积累起资金,如同当时大多数有了一点钱的中国人一样,在老家购置地产,家业逐渐稳固起来。鼎盛时,县城里一条街两旁的铺子甚至均为公公所有。20世纪初期,中国经济近代化仍不完全,尤其是在中部、南部的广大农村及县城中,农业为主的经济形态依然占据主导地位。公公也遵循着传统理念,几乎把家产尽数用在了购买宅地上。作为地主,公公与佃户之间的关系却不像戏剧中那样矛盾突出,每逢饥荒,公公还会开仓赈灾,接济饥民。 外婆就在这样的平和的家庭环境中长大。公公常年在外奔波做生意,她便和自己的母亲(我称作“婆婆”)相伴生活。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中国,尽管已有在先的维新变法及后来的新文化运动启发民蒙,但在偏远地区的村县中,“重男轻女”等封建旧观念依旧根深蒂固。外婆是二太太的女儿,大太太的儿子、外婆的大哥和二哥常常欺负她。公公还有一个三姨太太,是当初他去南京做生意时,碰到的一个可怜的青楼女子。我的妈妈还记得小时候见过她,记得她虽然岁月

流逝但却依旧迷人的气质。这位姨太太,可想在当时也肯定受过很多欺负的。大太太、二太太各育有十几个儿女,但因为当时医疗条件落后,常常病不甚重而无法医治,这些子女多半夭折。 地产、商铺、农田、几房姨太太和众多儿女,公公家算是典型的老式地主家庭结构。天有不测风云,外婆不到十岁的时候,一场大火将公公拥有的那一条街的木质商铺烧了个干干净净。整个家庭遭遇重创。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1939年,日军入侵湖南。不久后,日本人打进了这个群山里的小县城。公公一家带着值钱的家当开始举家流亡避难。“由于食物紧缺造成普遍营养不良,难民中常常发生流行病。至于住宿,更是一种奢望。由于日机狂轰滥炸,沿途缺少栖身之所,他们只能暂避于破庙内或断垣下,忍受饥饿、寒冷与疾病,许多人因此丧失了生命”1。公公的大儿子在途中被日军打死,家里的财产也在逃跑的过程中逐渐丧失殆尽。 在极端恶劣与残酷的战争环境中,公公一家终于撑到了抗战胜利结束,迎来了新中国的成立。建国初期,共产党领导进行了全国范围内的土地改革,公公家是典型地主家庭,自然首当其冲被打倒。“土地改革导致乡村社会生产方式的变革,表现为‘小农制’的转换,即现代自耕小农制取代传统租佃小农制”2,公公的地产都被分配给了农民。土地改革极大地激发了农民的反抗意识与积极性,大家都要“打倒地主”、“翻身当主人”,土改斗争掀起高潮,农民的斗争激情受到 1 王同起,《抗日战争时期难民的迁徙与安置》[J] . 史学研究,2002(12):7 2 李立志,《土地改革与农民社会心理变迁》[J] . 中共党史研究,2002(4):31--‐33

专题四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人民版)

专题四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 一、物质生活的变迁 1.变化中的男女服饰 (1)趋势:由拘谨、保守、呆板、等级森严逐渐向美观、适体、方便、平民化转变。 (2)表现 ①近代:男性服饰:鸦片战争前后,分别是长袍马褂和西装;辛亥革命后,中山装大为流行。女性服饰:旗袍是受到女性欢迎的服装。 ②现代:新中国成立后至20世纪60年代中期,以列宁装和连衣裙为特征的苏式服装成为人们的普遍选择。60年代中期至70年代末:军装和“干部服”盛行,式样和颜色趋于单调。改革开放后:中国服饰从封闭走向开放。 2.并行于世的中西餐 (1)中餐:四大菜系,即鲁菜、粤菜、川菜、淮扬菜。 (2)西餐:鸦片战争后,西餐传入中国,出现了中西餐并行于世的局面。 3.居室建筑的演进 (1)传统居室:四合院是北方地区的典型民居。 (2)西式住房:鸦片战争后,在租界等外国人集中居住区,西式住房开始大量出现;20世纪30年代前后,京、津等地出现完全欧化的新式住宅。 二、习俗风尚的变革 1.背景: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新中国的成立以及改革开放等,都对社会习俗变革产生了重大影响。 2.表现

(1)婚丧礼俗:清末民初,新青年男女开始反对包办婚姻,主张婚姻自主,仿效西式婚礼。新中国成立后,开始用火葬代替土葬。 (2)社交礼仪:民国成立后,点头鞠躬取代了传统的跪拜作揖。 (3)思想观念:女子获得受教育权利并步入社会。 [轻巧识记]物质和社会习俗的变迁 (1)一条主线: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 (2)两大领域:物质和习俗。 (3)两大特征:中西合璧、土洋并存。 三个方面:变化中的男女服饰、物质生活衣食住行的变迁、社会习俗的变迁。 四个时期:鸦片战争后、辛亥革命后、新中国成立后、改革开放以来。 [概念阐释]社会生活 社会生活以一定的社会关系为纽带,由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心理、环境诸因素综合作用,形成一系列极为复杂的、多层次的社会现象。广义的社会生活中与经济生活、政治生活、精神生活相对应的社会生活,就是指社会日常生活。内容主要表现为个人、家庭及其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中国近代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一、知识梳理 (一)近现代以来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化 自鸦片战争以后,中国社会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经济上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开始解体,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和发展,出现工业化的趋势;政治上西方资本主义的君主立宪、民权、平等思想传入,出现民主化的趋势;思想文化方面反对传统儒教,提倡学习西方,出现了科学民主的趋势。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在一步步向现代化迈进,向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迈进。随着这些变化,近现代中国的社会生活方面也发生了重大变化。 (1)衣:人们的衣着,基本上反映着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的经济面貌和现代化的程度。辛亥革命前,有不少仁人志士率先奋起剪掉象征清王朝的辫子,表示反对封建专治的决心。辛亥革命后,南京临时政府颁布了剪辫令,几年里全国男子绝大部分都剪掉了辫子;服饰上的变化是出现中山装和旗袍;同时废除了残害妇女身心健康的缠足陋习。在新中国改革开放前很长一段时间内,人们都穿着千篇一律的灰色中山装或蓝色解放装,被形容为“蓝(灰)色的海洋”,当时人们买衣服要凭布票。改革开放后,随着经济的发展,服装样式也逐渐多样化,男装以西服和茄克衫为主,女装式样更多,牛仔服是男女青少年喜爱的款式,最为流行。展示新颖款式的时装表演会接连不断,日新月异的时装令人目不暇接。 (2)食:饮食习惯具有强烈的民族传承性,也受着自然环境和生产方式的巨大影响和制约。如南方稻作农业区以稻米为主食,北方旱作农业区则以菽麦粟米为主食。民国时期的饮食结构有了新的变化。在一些沿海城市,西餐已逐渐成为时尚的佳肴。外国传来的卷烟,大量地排挤了中国的旱烟和水烟。这些现象,使中国的传统食品工业发生了变化。但在广大的农村,贫苦农民仍旧是吃糠咽菜,西方食品在那里根本没有市场。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国家对城镇居民实行粮食定量供应。随着经济的发展,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绝大部分人的饮食结构正在发生变化。主要是饮食多样化,主食的比例逐渐下降,副食和果品的比例逐渐增加。主食的内容也在变化,以大米和面粉等细粮为主食,吃玉米面和高粱面的人在逐渐减少。肉类食品、各种新鲜的水产品、新鲜蔬菜、饮料到处都能买到。 (3)住:在住宅建设方面,民国时期城市的老式房屋和农村的茅草房仍旧大量存在,在沿海城市,一些巨商富贾和大官僚,盖起了“洋楼”。城市住宅中,有电灯和自来水,为广大市民的生活使供了方便。新中国成立以后,尤其从80年代开始,居民住房不断得到改善。不仅人均居住面积扩大,而且室内装修和居住环境也有了明显的改善。 (4)行:民国时期的交通较前有了一定的改善。轿子、马车逐渐减少,人力车、自行车成了常见的代步工具。城市里有了柏油马路,有公共汽车和有轨电车。公路和铁路交通也有所发展。新中国成立后,交通方面变化很大。新修建了许多铁路,城市交通除公共汽车、电车以外,还有出租汽车,少数大城市开始拥有地铁。城乡人民个人的交通工具主要是自行车,中国因此被称为“自行车王国”。民用航空在改革开放后发展很快,现在所有的公民都可以乘坐飞机。利用假日旅游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许多人生活内容的一大变化。人们逐渐打破了过去封闭式的生活环境,走出家庭,走出本乡本县,出外旅游了。 (二)近现代交通、通讯的发展 交通: (1)19世纪末,列强竞相在中国投资修筑铁路,如俄、德、英、法分别修筑了中东铁路、胶济铁路、广九铁路、滇越铁路等。列强通过修路获得了高额利润,控制铁路沿线的大片土地和资源以及运输军队等。列强控制的铁路延伸到哪里,他们的势力就扩展到那里。 (2)中国人自己修筑的第一条铁路是由詹天佑主持修筑的京张铁路。

浅谈中国古代饮食文化发展变迁史

浅谈中国古代饮食文化发展变迁史 摘要: 中国饮食文化是一种广视野、深层次、多角度、高品位的悠久区域文化。中华各族人民几千年的生产和生活实践中,形成了注重色、香、味、意、形的中国菜特点;在与外域的友好交流中不断丰富着自己的饮食文化,并深深影响着东亚地区的饮食文化。 关键字: 饮食文化餐制主食 中国有句俗语: 民以食为天。在人们对吃的孜孜追求的几千年里,中华民族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饮食文化,中国也获得了“烹饪王国”的美誉,成为世界三大美食国之 一。"由于笔者对美食有着特别的喜好,所以想结合中国古代历史,谈谈我国饮食文化的演变。 一、先秦时期四大菜系的出现 春秋战国时期,南北两地各自与当地少数民族融合,差异渐显,北方形成了中国最早的地方风味菜鲁菜;南方,占有“鱼米之乡”的楚人利用优越的自然资源,再与南夷特色相结合,形成了苏菜的雏形。 而在西部,李冰治水后的“天府之国”吸引了大量移民,与古蜀国的饮食习俗相结合,形成了川菜的雏形。相比之下,粤菜的出现相对较晚,汉高祖被册封为越南王时,利用珠江三角洲气候温和,物产丰富,可供食用的动植物品种繁多,水陆交通四通八达的优势,建立了岭南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这里饮食比较发达,使“飞、潜、动、植”皆为佳肴,并流传至今,形兼收并蓄的饮食风尚,产生了粤菜。 二、秦汉的饮食文化——中华饮食文化形成时期

秦汉是中国封建社会发展的高峰期,整个中华民族呈现出一种欣欣向荣的态势,此间我们与外域的交流日益频繁,引进了繁多的食物品种。张骞出使西域后,通过丝绸之路引进了石榴、葡萄、胡桃、西瓜等水果,黄瓜、菠菜、胡萝卜、芹菜、扁豆、大葱等蔬菜,丰富了我们的饮食文化。 被誉为“中国第五大发明”的豆腐也在此时被端上饭桌,据史料《本草纲目》的记载是刘姓嫡亲淮南王刘安首创。另外,我现在常用的酱油、豉、醋等都是这个时期产生的,东汉的豆豉应经开始大量产生,人工酿造的食醋也是在汉代产生的,当时称为“酢”。酱油则称之为清酱。 餐饮礼仪也随之建立起来了,比如如果有客人在调和菜汤,主人就要道歉,说是烹调得不好;如果客人喝到酱类的食品,主人也要道歉,说是备办的食物不够。吃饭完毕,客人应起身向前收拾桌上盛行瞻债物的碟子交给旁边伺侯的主人,主人跟着起身,请客人不要劳动,然后客人再坐下。品尝美食是很享受的一件事,所以很多繁文缛节在当今社会已经不讲究了。 三、饮食文化的高峰——唐宋 作为中国人最引以为豪的一段历史,饮食文化在发达繁荣,兼容并包的唐宋自然也随着经济政治的发展而发展起来,达到一个高峰。 唐代,麦、稻的地位逐渐上升。唐初期,麦作为一种主粮是比较奢侈的,且被认为是“杂种”。 唐代中期以后,由于城市人口的增长、饼食的普及,对麦作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作用。唐德宗建中元年实行的“两税法”已明确将麦作为征收的对象,麦取得了与粟并驾齐驱的地位。宋代的主粮跟唐代大同小异,只是稻子变得越发重要,最终取得了现代作为中国主要谷物的地位。 过分讲究饮食的现象也尤唐为甚,菜肴分高、中、低三个档次。高档为宫廷宴用菜,最有名的要数烧尾宴了,烧尾宴是指士人刚做官或做官得到升迁,为应付亲朋同僚祝贺,必须请一顿饭。尚书令左仆射韦巨源在家设“烧尾”宴请唐中宗,肴馔丰美,世所罕见;宴会上的58道菜可以说是唐代市场上高档菜的代表。李公羹是唐武宗时宰相李德裕创制的保健食品,用珍玉、宝珠、雄黄、朱砂、海贝煎汁,每杯羹费钱三万!1相比宫廷菜的极尽奢华,中档的官吏日用

近现代中国的发展变化

近现代中国通讯交通技术发展 中国的交通通讯技术可以说是主要是在过去的100多年中迅速发展起来的 2、近代(1840—1949)(1)海:轮船①最先引进中国的近现代交通工具是轮船,洋务运动时,创办马尾造船厂。②1865年,中国终于建造成了自行设计的第一艘轮船。③19世纪70年代初,轮船招商局在上海成立,这是中国第一家航运公司。(2)陆:①人力车、三轮车、自行车(自行车19世纪中后期传入中国;20世纪初,自行车出现在城市的大街小巷;50年代以后,中国有了自己的自行制造厂。)②火车(第一次工业革命)沪淞铁路:中国出现最早的铁路(外国商人修筑)唐胥铁路:中国人修筑的第一条铁路(出现“马拉火车”的天下奇闻)京张铁路:中国人自行设计并修筑的第一条铁路(詹天佑)19世纪末20世纪初,随着收回包括铁路在内的利权运动的蓬勃开展,中国的铁路建设进入一个快速发展时期。 ③电车,公共汽车(第二次工业革命)电车:1906年,天津创办了有轨电车交通系统。公共汽车:上海在1924年出现,北京则是在1935年开始有。1956年,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生产出第一批12辆“解放牌”载重汽车,标志着中国汽车工业的诞生。(3)空:飞机中国的民航事业起始于20世纪20年代初,30年代中期已形成覆盖大半个中国的航空网。3、现代(1949年后)交通工具发展的特点:发展快,多层次,范围广,不平衡(具有多层次性原因:由于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同时也受具体环境的影响。)二、邮电通信设施的逐渐完善1、邮政通信①开始:1866年,海关开始试办邮政。②1896年改为正式办理,通信范围囊括了全国各主要商埠和中心城市。③辛亥革命后,大清邮政改称中华邮政,邮局邮路进一步扩展。④1949年11月,中华人民共和国邮电部成立,开创了邮政和电信合一的新时代。2、电信事业(1)电报:①有线电报:1877年,丁日昌在福建架设电报线,成为中国人自办有线电报的开端②无线电报:1906年创设。到1932年底,除了国内无线电报外,还开设了国际无线电报业务。(2)电话:①传入:1882年,电话传入中国。②民国成立后,电话线路与电话营业局所继续增加。③20世纪80年代之后,通信技术发展迅速。④截止2003年第三季度末,中国电话用户总数居世界第一。三、中国近代交通、通讯发展的原因1、外来交通技术传入的推动;2、中国近现代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推动;3、政府的大力提倡; 4、群众反帝斗争的推动; 5、中国人民聪明才智的推动。四、交通和通讯工具进步的影响1、正面影响:①推动经济文化交流和发展②促进信息的交流③开阔人们的视野④加快生活节奏⑤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2、负面影响:交通堵塞,环境污染,能源危机,广告,欺诈,噪声等。大众传播媒介的更新【内容标准】以我国近现代报刊、影视和互联网的逐渐普及为例,说明大众传媒的发展给人们生活方式带来的巨大变化。一、大众报业的发展1、历史渊源: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出现报纸的国家之一,发行于公元887年的唐代《邸报》,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报纸。2、大众报业出现原因(1)进入19世纪,单一的官方报纸与落后的办报方式越来越不能满足时代的要求,社会呼唤着适合普通民众阅读需求的大众报纸的产生。(2)西人办报潮流的推动。3、近代中国大众报业的兴起与发展(1)1873年,在汉口出版的《昭文新报》,开创了国人办报的先例。(2)维新运动中,国人办报形成高潮,其中影响较大的有《中外纪闻》、《强学报》、《时务报》等。4、通俗性报刊特点(1)采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取材世俗,运笔浅显,满足了市民消遣娱乐的需要。(2)根据的知识性与趣味性相结合的原则,按戏曲、电影、体育、生活、文艺、娱乐等类别实现了专门分工,读者可以依据自己的兴趣购买相应的报纸。二、广播影视的普及1、广播(1)产生:20世纪20年代初。(2)第一座广播台:1923年1月23日,由英美报商创办的“大陆报—中国无线电公司广播台”在上海正式开播。(3)中国人自办的第一座广播电台:1926年6月1日,哈尔滨广播无线电台正式开播。(4)中国第一座私营广播电台:1927年3月,上海新新公司开办。(5)中国第一座全国性广播电台:1928年8月,南京国民政府筹备的中央广播电台在南京开播。2、电影(1)发展①中国第一次电影放映:1896年8月,上海徐园“又一村”

中国宴饮文化的历史背景

中国宴饮文化的历史背景 摘要:中国宴饮文化蕴含着深刻的内涵,宴饮礼仪、宴饮游戏无不是中国文化精髓的体现。 关键词:中国文化宴饮文化宴饮礼仪宴饮游戏丝竹管弦、珍馐佳酿、贤主嘉宾、共同构成了气氛热烈的宴饮场景。所谓宴饮不仅仅是“宴”或“饮”而是一种具有深刻文化内涵的社交方式。宴饮之于人们是交流情感,享受生活的很好方式。宴饮之乐古则有之,发展到现在成为了 社会文化的一种形式。 中国社会历来尊崇儒家文化传统,有较强的礼仪观念,而如孔子言“礼始诸饮食”做为礼之根本宴饮更是要严尊礼仪的。一般古代宴饮是有规定的流程的,折柬相邀,到期迎客于门外;客至,互致问候,引入客厅小坐,敬以茶点;宴席备毕,导客如席,邀客用餐;席后,备茗待客;席散,宾主互道谢,主送客归。宴席也是有多种多样的,有政治性的;娱乐性的;情感交流性的,甚至一般家庭宴席都是谨尊礼仪的。 古代宴席称为“筵席”筵为苇蒲编织物,席为草或皮料编织物,席置于筵之上因此得名。席上人们以“跽”姿用餐,就是双膝着地,脚低朝上,上身挺直跪坐。古人实行分餐制,没个人有自己的一份餐点独自享用,这是在桌椅发明之前的宴会形式,有了桌椅后宴席就是围桌而坐,共餐而食。古代筵席的座次也极为讲究一般为四人位,在堂上以南向为尊,主人、副宾、主放陪同、主宾的为次为,东、南、西、北;在室内,则以东向为尊,位次为北、南、东、西。筵席开始前宾主还要有准备工作,第一项就是荐祭先人,称之为“汜祭”,其后是“摄衽盥漱”,“摄衽”就是系好衣带,整理好衣襟;“盥漱”就是洗干净手。古人极其注重用餐形象所以这是很重要的。

筵席之中,用餐的顺序也是有严格规定的,先食后饮;先菜后肉;先饭后果品。席间饮就助兴也是必不可少的,宾主之间互敬共饮。主人向客人敬酒称之为“献”,客人不可将酒喝完,小酌一口即可;主人权客人喝酒称为“酬”;客人向主人敬酒称为“酢”;客人独酌称为“醮”。其中古人还比较喜欢罚人喝酒这个称之为“浮”。 在古代筵席上,还有很多是禁忌不可犯的错误。有“毋搏饭”,就是用手来直接拿取饭食迟;“毋放饭”,就是把没有吃完的饭在放回碗或盘子里面;“毋吒食”,就是在吃饭的时候发出不雅的吧唧声;“毋扬饭”,就是不能把饭扬起来使它变凉;“毋刺齿”,就是不是在筵席上当着众人剔牙齿。这些禁忌如果犯了就会让筵席上的众人觉得此人是没有良好教养的,非君子所为。古人注重餐桌礼仪,因为良好的餐桌礼仪不仅是对宴会主人和在场嘉宾的礼貌和尊重,还是自身修养于品德的体现。在家族观念非常重的中国古代社会,个人的行为举止往往还是整个家庭甚至家族的象征,所以古人对于个人礼仪的体现看得重要而神圣。 贤主嘉宾齐聚,在欢歌雅乐、曼妙舞姿中,品香茶、美酒、佳肴。这已是很完美的聚会了,可君子相聚定不能少了风雅的宴饮游戏。“投壶”,寻一壶立于正中,宴会上的各个客人轮流向里面投置长签,为投中者就接受惩罚,或罚酒或赋诗。投壶之戏一直都被视为宴会上能热烈调动气氛的游戏。文人雅士聚会,少不了“流殇赋诗”。野外的宴会,文人聚集,在环境清幽的地方找一条小河宾客在岸边排列而立,从上游把装有酒的酒杯顺流放下来,酒杯停在谁面前谁就拿起来饮酒赋诗一篇。兰亭集会“列坐其次,流殇曲水”才有了闻名于世的《兰亭集序》。羯鼓传花也是一种有趣的宴饮游戏,其实也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击鼓传花。客人们坐在座位上,随着鼓声顺序传递花声停止拿到花的人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专题四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1、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劝学:标准要求执子之手——名师伴你同行 知识能力目标过程方法目标 情感态度目标 合作:学习要点提炼我思我在——合作从沟通、探究、发现开始 1、物质生活的变迁包括“变化中的男女服饰”、“并行于世的中西餐”、“居室建筑的演进”。社会习俗的变迁指的是“习俗风尚的变革”。 2、变迁的原因:鸦片战争后,中国由原本一个独立自主的封建国家向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逐步过渡,社会结构发生巨大变革,与此同时,与人民日常生活紧密相关的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也在它的影响下发生改变。鸦片战争后,列强们蜂涌进入中国,他们带来的不仅仅是西方的商品和资本,同时也把西方的思想、文化带到了中国。 中国在这种被动的情况下,古老而保守的传统文化遭受着西方文明的冲击,一方面,传统文化不愿意放弃自己的统治地位,另一方面西方文明又来势汹涌,伴随着这一场拉锯战,在中国社会掀起了一场大的变革,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的衣、食、住、行等方面的变革显得尤为突出。

3、影响中国近现代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变化的主要因素有:一是欧风美雨的潜移默化。西方国家资本的注入,把以工业文明、科学文化和生活方式为核心的近代文明移植到中国。二是维新思潮、革命思潮的推动。 4、中国近现代社会的物质生活习俗变迁的特点:在鸦片战争后直至民国时期经历了由盲目排外向学习西方、由过去的封建传统社会向现代化社会趋进的过程,呈现出既追新慕异、去土存洋,又新旧并存、中西合璧的特征。建国后由于意识形态的支配,又重新趋于封闭化、独立化。改革开放以后,由于观念的转变,与世界联系愈加紧密,逐渐又跟上了国际的潮流。 5、特别注意,社会生活的每一次大的变化,都是与特定的历史大背景相关联的: ①第一次变化:在鸦片战争以后,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洋货”大量涌入、上海等近代化大都市崛起,在被迫开放的沿海沿江地区,人民的生活与以前相比,发生了显著的变化。 ②第二次变化:在1912年,由于推翻了封建帝制、建立了中华民国,民主的观念深入人心,旧的风俗习惯受到极大地冲击,人们的精神生活都相应地发生了变化。 ③第三次变化: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由于政府的强制行动,一些社会丑恶现象被取缔了。物质生活上出现了平均主义,人们的生活水平普遍不高,但在城市里生活还是有保障的。 ④第四次变化:改革开放以后,经济发展蒸蒸日上,政治环境也越来越宽松了,人民的生活水平有了令世界瞩目的提高,与发达国家的差距越来越小。 6、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又有一定的稳定性,虽然时代变了,但是有些东西却根深蒂固,很难一下子完全根除,比如说风俗习惯方面,有些落后的风俗虽然经过了中华民国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改革开放的涤荡,但还顽固地存在,特别是在偏僻的地区和文化水平较低的人群。另外,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不平衡性依然存在,东部和西部、沿海和内地、城市和农村依然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7、服饰领域出现了中式与西式、传统与现代的共同流行;饮食文化中,西餐的传入,极大地丰富了国人的餐桌;居室建筑方面,在中式住宅的发展过程中,西方的建筑理念逐步融入其中。 8、服饰的作用:服饰除了防寒保暖的作用外,在中国古代社会中,还与阶级、身份紧密相连,有着繁复的制度和规定,是身份的标志。 9、服饰变化三阶段: ①第一个阶段——鸦片战争后到新中国的建立。这一阶段的阶段特征为中式与西式、传统和现代服饰并存;具体表现在长袍马褂、上衣下裙依然流行,西装、中山装、旗袍更成为这一时期的典型服饰。 ②第二个阶段——新中国建立后到十一届三中全会。这一时期由于政治上的影响,阶段特征为与革命相关的服饰成为主流;具体表现在列宁装、制服装、绿军装成为社会的流行。

二轮复习 专题17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作业

专题17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考点一: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化 1.(2019年江苏卷,7,3分)清末《卖宁波脚带》:“宁波小脚啥好看,脚背高起一大段。如何脚带竟出名,四乡八镇销场远。明诏近来禁缠脚,脚带虽好用勿着。我劝卖脚带人早弃行,免使女子缠脚遭凌虐。”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A.观念变化已致脚带无人问津 B.诏令颁布引发妇女普遍解放 C.女子缠足当时仍然普遍存在 D.废止缠足已成当时社会共识 【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四乡八镇销场远”可知当时宁波脚带销售良好,由此证明女子缠足当时仍然普遍存在,故选C项;“无人问津”的说法明显与“四乡八镇销场远”的材料内容相悖,故排除A项;《卖宁波脚带》是劝诫歌谣,而不是政府诏令,故排除B项;“成为共识”的说法过于绝对,不符合实际,故排除D项。2.(2019年4月浙江选考,12,2分)观察下面两图(绘制时间:1924年)。结合所学,判断下列项中表述正确的是 ①20世纪上半叶男装流行长袍马褂 ②知识女性着装宽松肥大 ③男性着装凸显等级身份 ④女性服饰趋向短袍窄袖 A.①④ B.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20世纪上半叶男装流行长袍马褂和女性服饰趋向短袍窄袖,①④正确,A选项符合题意。知识女性着装宽松肥大与材料中的短袍窄袖相矛盾,②错误,材料无法得出男性着装凸显等级身份,③错误,综上分析可知BCD选项错误,排除。 3.(天津市和平区2019届高三模拟)清末民初有一首《天津竹枝词》描述“白兰地酒胜葡萄,味美香宾(槟)价亦高。犹忆当年风俗朴,一壶黑小烫烧刀。”这反映了当时天津 A.居民饮食习惯发生根本变化 B.西方饮食文化已大众化 C.中西文化之间的碰撞和交汇 D.饮食文化的民族地域性 【答案】C 【解析】材料中既有白兰地、香槟,也有烧刀,可见当时中西文化之间发生了碰撞与交汇,选项C正确;选项A不符合史实,近代中国居民饮食习惯未发生根本改变,排除;“味美香宾(槟)价亦高”可见西方饮食一般大众消费不起,选项B排除;选项D在材料中未体现,排除。 4.(湖南师大附中2019届高三模拟)民国四年的一天,山西孟县牛村镇洞门坡赶庙会。史料记载:“那日人山人海,十分热闹,一群警察下去,不说黑白,见辫子就剪,搅得庙会一片混乱。结果引起赶会的农民群起反抗,见警察就打。有的警察骑马跑了,有的被打,辫子却没剪成。”这反映了 A.清政府守旧势力很顽固 B.辛亥革命反封建斗争的不彻底 C.剪辫易服顺应革命潮流 D.中国近代社会转型的纷繁复杂 【答案】D 【解析】材料呈现的是辛亥革命后山西孟县剪辫子的状况,由于传统习俗根深蒂固,政府推行剪辫简单粗暴、操之过急,结果激化了社会矛盾。这反映了民国初年社会习俗改变的艰难和地区差异,即中国近代社会转型的纷繁复杂,故D项正确。材料中的“农民”反抗剪辫子,不等于是“清政府守旧势力”,排除A;B项材料无法体现;C项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 5.(黑龙江省大庆实验中学2019届高三模拟)1933年,上海《女子月刊》以《理想爱人》为标题发起一次征文,下表是对这次征文内容的整理。这主要说明

中国近代史的变迁及对中国发展的启示和影响

中国近代史的变迁及对中国发展的启示和影响 姓名:赵亭亭专业:护理本科学号:2101162334 摘要:1840-1842年英国发动的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是资本主义的英法用武力打开中国大门的一场战争,并使中国由封建社会开始向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转化,是中国遭受外国资本主义奴役的起点,它标志着中国近代史的开端。但鸦片战争也强行打开了中国封闭的大门,中国长期以来奉行的闭关锁国的政策被打破,一批先进的中国人开始睁眼看世界,出现了探求西方知识、学习西方军事技术以御外侮的新思潮.同时也为当代中国的发展总结了宝贵的经验及教训。 关键词:鸦片战争中国近代史历史教训中国发展 中国之所以受到他国的侵略并且在鸦片战争中惨败,主要的原因,是腐朽的封建制度造成的,尤其是清政府长期实行“闭关锁国”政策,导致中国经济和军事落后,经不起打击,使中国主权遭到破坏,人民受到剥削! 鸦片战争后,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鸦片战争前中国社会性质是封建社会,战后国家的领土,领海,司法,关税,贸易等主权遭到破坏,中国开始成为领土和主权不完整的半独立国家,鸦片战争后中国签订的一系列的不平等条约,使外国资本主义在中国夺取了清政府的国家主权地位,破坏了中国的领土主权完整。战后西方列强取得了协定关税的特权,这样中国海关保护本国工商业发展的作用丧失,反而开始成为外国资本主义推销商品,掠夺廉价原料的工具。另外,中国的海关主权遭到破坏,清政府为殖民主义者的侵华活动大开方便之门,严重践踏了中国主权。并规定领事裁判权,破坏了中国司法主权等。鸦片战争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打开了中国的大门,中国的领土和主权的完整开始遭到破坏,封建的自然经济开始解体。古老的社会发生了深刻而巨大的变化,中国不再是封建社会,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同时,鸦片战争使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变化。 战前,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是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出现了两大矛盾:既外国资本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而前者是各种矛盾中最主要的矛盾。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和地主阶级与农民阶级的矛盾不同,“封建主义”不但包括地主阶级,在半殖民地半封建是中国,还有经济的,政治的当权的各种封建半封建的反动势力以及后来的官僚资产阶级,“人民大众”不但包括农民阶级,还有近代新生的无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和城市小资产阶级。 鸦片战争改变了中国革命任务。 正是由于社会性质的改变,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也发生了变化,由此革命任务也会有所改变中国人民肩负起了反对外国资本主义侵略和反对本国封建统治的双重革命时期。旧民主主义革命是由资产阶级领导的,以建立资本主义社会和资产阶级专政的国家为目的,反对侵略和本国封建统治,不发动广大人民群众的革命。从1 8 4 0年鸦片战争到1 9 l 9年五四运动前的7 9年既为中国的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是农民阶级领导的以建立平等平均理想小农社会和资产阶级领导的以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为目标的反侵略反封建斗争,鸦片战争后中国的发展方向发生了转折。

中国古代宴会礼仪

中国古代宴会礼仪 摘要: 中国是一个具有数千年礼俗和风俗习惯的文明古国, 这在人们的饮食活动中表现得尤为突出。因此, 中国宴饮已成为中国悠久文化的一个重要方面, 它体现着中国社会和文化的特点。探讨中国古代宴饮活动中的礼仪, 对于探刻认识中国饮食文化, 乃至中国传统文化, 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同时对古代宴会礼仪的取精华去糟粕,对当代中国文明礼仪形成与发展也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中国古代宴会礼仪饮食礼俗现代礼仪 研究方法:文献研究、个案研究 引言: 每个民族在长期的实践中都有自己的一套规范化的宴饮礼仪。中国宴会的礼仪, 至迟在周代, 已形成一套相当完善的制度。由于周礼受到孔子的称赞, 一直沿用至今, 并有所变化和发展。 作为汉族传统的古代宴饮礼仪, 一般的程序是主人折柬相邀, 到期迎客于门外宾至, 互致问候, 延入客厅小坐, 敬以茶点导客入席, 以左为上, 是为首席。席中座次, 以左为首座, 相对者为二座, 首座之下为三座, 二座之下为四座现代中餐宴会, 为斟酒布菜便利, 借西方宴会以右为上的法则, 第一主宾就坐于主人右侧, 第二主宾在主人左侧或第一主宾右侧, 变通处理。客人坐定, 由主人敬酒让菜, 客人以礼相谢。宴毕, 导客入客厅小坐, 上茶, 直至辞别。席间斟酒上菜, 也有一定的规程。现代的标准规程是斟酒由宾客右侧进行, 先主宾, 后主人先女宾,后男宾。酒斟八分, 不得过满。上菜先冷后热, 热菜应从主宾对面席位的左侧上上单份菜或配菜席点和小吃先宾后主上全鸡、全鸭、全鱼等整形菜, 不能把头尾朝向正主位。 一、座次之礼 在古代筵席的各种礼制中,座次礼节最能表现宴饮者的高下尊卑,席置、坐法、席层等无不受到严格的礼制限定,违者就是非礼。在宴饮座制的严格规范下,人们根据各自的社会地位、身份及宗族关系等就席,宴饮进程因此而井然有序。统治者正是运用这种手段来强化社会秩序。具体言之,统治者对筵席座制相当看重,就是因为它具有建构一个长幼有序、君臣有别、孝亲尊老、忠君礼臣、层层隶属、等级森严之社会体系的功能。 按古代礼仪,帝王与臣下相对时,帝王面南,臣下面北;宾主之间相对时,则为宾东向,主西向;长幼之间相对时,长者东向,幼者西向。宾主之间宴席的四面座位,以东向最尊,次为南向,再次为北向,西向为侍坐。清代学者凌廷堪在他的礼学名著《礼经释例》就更为确切地提出“室中以东向为尊”的说法。 由此可以看出,鸿门宴座次的形式,就属于这种室内礼节活动的形式。项羽、项伯朝东而坐,最尊(项伯是项羽的叔父,项羽不能让叔父坐在低于自己的位置上);范增朝南而坐,仅次于项氏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