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社会性别视野下的妇女婚姻家庭人身权探讨

社会性别视野下的妇女婚姻家庭人身权探讨

社会性别视野下的妇女婚姻家庭人身权探讨
社会性别视野下的妇女婚姻家庭人身权探讨

社会性别视野下的妇女婚姻家庭人身权探讨

一、社会性别分析法和妇女家庭权力

社会性别分析法是指从社会性别的角度,根据男性、女性在政治、经济、文化领域的社会结构关系为对象,研究分析社会中对男性和女性两性期望的偏见,同时更深层次研究,社会中男女两性在社会资源和社会地位方面的不平等差异,并批判男性为中心建立起来的各种社会层次结构和知识体系,构建一种新时期男女平等的发展理论框架。当前社会用社会性别意识观分析男女平等问题,主要强调男女两性社会差异。然而,在现实社会中,男女平等思想观念的落实,还需要进一步的推动和发展。

以女性在社会和家庭中所扮演的角色而言,女性特有的生理固然有一定的作用,但真正的决定者确是我们所处社会的社会文化。不可否认,新时期人们在对男女两性在婚姻家庭的认识中已经逐渐形成共识,但从整个社会的大视野来看,仍然存在性别歧视。在当前社会中,对于工薪阶层的白领一族社会女性的认同感显著高于自由职业的家庭妇女,导致这种社会现象的主要因素是因为大多数女性结婚后,多数回归家庭,担任家庭妇女的角色,与社会的距离也逐渐疏远。在社会性别视野下,由于对女性家庭责任以及婚姻责任的漠视,所以在判断男女两性在社会视野中对女性在家庭婚姻中的贡献总带有歧视色彩。妇女的婚姻家庭权力是指妇女在婚姻家庭中享受着与男子平等的权力也承担着同样的义务。在男女婚姻相处中,男性和女性分别扮演者的不同的角色,因此在家庭责任和社会责任的分配上也会有很大的不同,一般情况下,多数男性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女性则承担家庭责任。此种分配是建立在男女双方互相信任且同意的基础上,并没有对女性婚姻家庭人身权的歧视。对一个家庭而言,妇女在婚姻家庭中所扮演的角色、承担的义务都是被认可和尊重的,因此在家庭中,妇女有着独立的人身自由权和话语权,任何人都不得干涉。一旦双方关系失衡,妇女在婚姻家庭中的人身权遭到侵害,妇女有权通过法律渠道申请权益保护,男性则必须为自己在婚姻家庭中所犯的错误付出应有的代价。

二、社会性别视野与妇女婚姻家庭人身权的关系

社会性别主要是指生理性别的差异,是男女在生理方面与生俱来的差异。社会性别视野是男女两性在社会中的地位、关系、评价等。在实际生活中,男女的社会地位不是由生理差压决定而是社会文化和传统思想造成的,如重男轻女、.男强女弱等。美国的社会学专家戴维波普诺曾指出社会性别理论不是人类社会最初就确立的产物,而是在社会的进步、社会文化的产生等过程中慢慢演化的产物。社会性别强调更多的是女性权利,追求真正意义上的男女平等,从造成男女差距的根源出发寻找解决问题的源泉,在社会、教育、法律等多个方面做出努力,争取能够实现男女实质上的平等。妇女婚姻家庭人身权利主要涉及生育、身体健康、子女姓氏决定权等几个方面。尽管我国相关法律制定婚姻家庭人身权的初衷是为了更好的保护女性的合法权益,但是在实施的过程中却造成了歧视女性的不良影

响,妇女婚姻家庭人身权没有得到社会的认可与保护。研究其根源发现,封建社会男尊女卑、女子的三从四德等传统观念和等级森严的宗教制度是其主要原因。法律行业中男子的建树颇多,使得在法律制定的过程中无法准确的认识和体会到女子在婚姻家庭中扮演的重要角色。因此需要从社会性别的视野出发,完善我国的《婚姻法》以及《妇女权益保障发》,对妇女在婚姻家庭中人身权利进行保护,以实现男女两性在婚姻家庭方面的平等与公正。

三、社会性别视角对妇女婚姻家庭关系中男女平等的解读

(一)自然性和社会性视角下男女两性的差异

社会性别意识观是从变化的、发展的层面来分析社会性别差异。新时期下的社会性别分为自然性别和社会性别,其中自然性别是指人的生理性别,是与生俱来的先天的既成事实,这是无法改变的。社会性别则是指特定的社会文化和环境中形成的,可视为后天文化习俗影响的成果。男女两性的社会性别在不同的社会文化、时间地域面前会产生不同的作用,但是男性和女性的社会性别角色总是处于动态的平衡之中,由此推及到妇女婚姻家庭关系中,男性和女性的家庭婚姻责任也是在一个动态的平衡中,男女两性在婚姻家庭中同样扮演者重要的角色,缺一不可,因而妇女婚姻家庭的人身权是不可撼动的。

(二)女性应为社会发展中的主体而非弱者

当前社会中,将女性视为与男性平等的发展主体,而没有将女性看做需要被扶持的弱者,这就意味着对女性独立人身权的一种尊重和保护。社会性别意识观把女性看作同男性一样同为社会主体,其主要目的是改变传统封建社会对男尊女卑的关系,改善人们腐朽的两性思想观念。新时期下,任何人或是任何机构都不得忽视妇女的利益与需求,而应当对其引起足够的重视,并满足妇女正当且合理的社会需求。与此同时,社会中认为自己处于弱势群体的妇女,应从现有的思想意识中及时的抽离,树立正确的男女平等思想价值观,也就是说,作为社会主体,女性应学会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独立面对人生和社会的各种挑战,扫除自我发展中的羁绊与障碍,与男性形成共同的、彼此尊重的、平等相处的伙伴关系。.

(三)社会性别意识下男性和女性应建立平等的伙伴关系

社会性别视野下,要求不要将它片面地孤立开来,而要将其男女两性共同的伙伴关系之中。在我们正确看待男女在婚姻家庭关系中,既要看到现实生活中男女两性之间在权利关系方面所存在的某些不平等性,同时也要看到现实生活中男女两性所受到的某些不同程度的限制和制约。就是说,要把女性与男性、女性问题与男性问题联结在一起来认识、分析,从而推动男女两性共同反思传统性别观念和规范中对于自身发展的某些束缚,以促进男女两性汇集成共同反对传统性别文化障碍的合力,谋求男女两性平等、和谐的共同发展。就如妇女在婚姻家庭中,具有孩子命名权、人身自由权以及住所决权一样。采用社会性别意识观分析男女平等问题,不仅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男女平等理论上的基本内容,而更为重要的是在实践上对解决男女两性的性别亏损问题提供了前提保障。

四、社会性别视野下的妇女家庭人身权的法律规定及表现

(一)社会性别视野下的妇女家庭人身权具体表现

首先,在婚姻家庭中,将女性作为发展的主人看待,并赋权于女性。在具体政策和法规的制定和实施中重视女性合法权益的保障;其次,充分考虑女性的家庭社会需求,给予其平等的机会让妇女实现自己的需求目标,以此获得自我认同和社会认同。再者,充分考虑妇女的多种角色。妇女往往既参加生产劳动还参加

社区管理、服务工作,制订发展规划时,应充分考虑妇女的多种角色,合理地安排妇女的工作量,以使妇女免除多重压力,尤其是在婚姻家庭中,多数是妇女一手操持家务,男性对家庭的奉献少之又少,对此,在当前妇女婚姻家庭人身权当中,需主观强调妇女在婚姻家庭中的突出贡献,改善男性对女性婚姻家庭角色责任的歧视态度。

(二)社会性别视野下的妇女家庭人身权的法律规定及表现

男女性平等掌握资源提供政策与法律上的保证,积极调整并改变带有歧视女性或忽视女性利益的政策、法律和法规;其次,注重女性在发展中的权益即发展权,使她们在发展中成为真正的权利主体和权益享受者。社会性别视野下,对男女两性不平等关系的深入分析,揭示出隐藏在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背后的性别差异。《婚姻法》中男女平等原则中明确阐述:实行真正的一夫一妻制,是社会主义制度下两性关系的客观要求,是婚姻家庭关系上实现男女平等的必要条件。此外,实行男女平等,反对男尊女卑。我国婚姻法所规定的男女平等,是指男女两性在婚姻家庭生活各方面享有平等的权利,有平等的义务。

这个原则是社会主义婚姻家庭制度区别于一切剥削阶级婚姻家庭制度的重

要标志。实行男女平等,就必须反对男尊女卑的旧思想,提高妇女的地位,尊重男轻女是社会一种男女不平等结语一直以来,五、重和保护妇女的合法权益。.的观念,重视男性的权利和利益,而把女性定性为男性的附属,并限制她们发展个人才能的机会和人身自由。此种封建观念早应该彻底革除与当前的人类社会中,我们应当积极吸取西方女权主义运动社会性别意识观的精华,正确认识妇女婚姻家庭关系中,男性和女性的家庭婚姻责任也是在一个动态的平衡中,男女两性在婚姻家庭中同样扮演者重要的角色,缺一不可,因而妇女婚姻家庭的人身权是不可撼动的。.

25.洗澡时淋浴温暖而舒适的室内温人的体温是39 ℃度是℃D.80℃6.下列温度值最接℃,温度计的工作原理是利用液体的__热胀冷缩__。.摄氏温度规定,在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

温度为近实际的是A.120℃.让人感觉B.100.健℃晨,草叶上出现的晶莹剔透的露珠属于

固态变为液态康成年现象.晒在太阳下的湿衣服变干是气态变为液态精很快现象.擦在皮肤上的酒变干是液态变为气态C.90现象.初冬树上的霜是液态变为固态现象.下面是四位同

学用温度计测水温的实验操作过程,其中正确的是所示方)4.在测量水的温度时,甲、乙、丙三位同学按如图法读数,正确的是__乙接近.下列温度最23 ℃的是__,.人体的正常体

水的温温.北方冬季的平均人感觉气温.让温暖、舒适的房间温化。下度.冰水混合物的温度.当温度发生变化时,物质的状态通常会发生变列现象中物态变化判断正确的是度是

__42__.初秋的早制成的.在使用

该温度计测量物体温度时,可以离开被测物体读数10.物质通常有三种状态:__固态、液

__态和__气__态。在个标准大气压下5 ℃的酒精、氢气、铁三种物质中,有固定的体积和

形状的是__铁__,既没有固定的体积又没有固定的形状的此时的示数约为确的是21℃9.如图所示是实验室常用温度计,关于它的说法正是__.该温度计的示数为39 氢℃.该温度计的分度值是0.1 气℃.常用温度计是根据固体热胀冷缩的原理__。11.把①糖、②醋、③白雾、④碗、⑤变化与的适宜水温是60 ℃第一节物态计测液温度.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盐水的凝固点是0 ℃.下面分别表示几位同学在练习用温度体的温度实验中的做法,正确的是勺

子)8.如图所示的温度计,关于它的说法正确的是、.该温度计是根据固体热胀冷缩的原理

制成以离开的.在使用该温度计测量物体温度时,可被测物⑥体读数.该温度计的量程是味精20℃~、100.该℃温度计--10℃14.科学家发明了一种世界上最小的温度计碳纳米管温度计。研究人员在长约10米,直径10米的碳纳米管中充入液态的金属镓,当温度升高时,管中的金属镓会膨胀,通过电子显微镜就可读出温度值。其测量范围为冷的冬天,河面上结了一层厚厚的冰,若冰面上方气温是-正确的10℃,那么,下列说法中是18 ℃~.冰的上表面为-490 10℃,下表面是℃,且精℃.整个冰层的温度都是-确度高10,可用℃.整个冰层的温度都是于检查电子线℃路.冰层下表面的温度是-.在寒2 某地某里的平__⑦⑧__⑦水蒸气、⑧二氧化碳、⑨干冰按物质的状态进行分类:属于气态的是;属于液态的是__②③__;属于固态的是__①④⑤⑥⑨__。均填序号)12.气象学均气温是一日当中的时、时、14时、20时这四个时刻气温的平均值,若日这四个时刻的气温如图所示,则此地的最高气温是__5 ℃__,最低气温是-℃__,一天的温差为_7 ℃__,平均气温是__1.25 ℃。13)A.碳纳米管的体积在18 ℃~490 ℃之间随温度变化很小,可忽略不计.金属镓的熔点很低,沸点很高.金属镓的体积在18℃~490℃之间随温度变化很小,可忽略不计.金属镓的体积在18℃~490℃之间随温度变化比较均匀15如图所示,甲是体温计,乙是实验室用温度计,它们都是利用液体__热胀冷缩__的性质制成的。可用来测沸水温度的是__乙__;没有甩过的体温计的读数是38℃,用两支这样的体温计给两个病人测体温,如果病人的体温分别是37.℃和38.6℃,则这两支体温计的读错误的是否异常毛细血管的温度等许多方面。根据以上信息,你认为下列推测是数将分别是__38__℃和__38.6__℃。16.如图所示是小明同学设计的一个气体温度计的示意图。瓶中装的是气体,瓶塞不漏气,弯管中间有一段液柱。(1)这个温度计是根据__气体__的热胀冷缩来测量温度的。(2)将此装置放在室内,温度升高时液柱向__左__(选填左或右移动。(3)若放到冰水混合物中,液柱处的刻度应标__0__℃。(4)该温度计测量温度时__

.露、雾、冰.冬天晾在室外的湿衣服里的水会结.露、雾、白气成冰,但是冰霜、露、雾、冰、“白气”中,由液化而形成的是冻的湿衣服也.霜、雾、白气能晾干,.霜、露、白气源丰富过程伴随着水的物态变化过程.水循环按照固态→液态→气态的固定顺序循环进行.地球上的淡水大约占地球总水量的3%,淡水资.大量开采地下水,对环境不会造成损害,可以解决部分地区饮水问题的是循℃,把它放17受到大气压的影响.有一只刻度均匀,但实际测量不准确的温度计,把它放在冰水混合物中,示数是4 ℃;在标准大气压下的沸水中,示数是94 ℃。把它放在某种液体中时,示数是22 则该液体的实际温度是__20 ℃__,当把该温度计放入实际温度为℃40的温水中时,温度计的示数为___40 ℃__。第四节地球上的水.水是生命的乳汁、经济的命脉,是自然界奉献给人类的宝贵资源。下列关于地球上的水循环和水资源,认知正确.)A.水循环的选会__(填会或不会”

化现象.霜的形柜里的樟脑丸逐渐减壶口上方看到的白气是水蒸少是汽下列有关物态变化的叙述中正确的是气度下都.蒸发和沸腾在任何温.衣能发生河中的冰逐渐消融——汽.烧化.盛夏,剥开包装纸后冰棒会冒“白气”——熔化.深秋,清晨的雾在太阳出来后散去——水时在液化.严冬,堆起的雪人逐渐变小——升华列她们序号过程;④放入衣箱中的樟脑球变小的过程;③冬天室内的水蒸气在玻璃窗上形成“冰花”的出炉的钢水变成钢锭的过程。其中属于凝华的是__③__,属于吸热过程的是__①②__填写。5.有一天,雨、露、冰、雪四姐妹在一起争论自己的出生由来,谁也不认同谁。下的说法中,你认为正确的是.冰说)A.雨说:我是水汽化而来.露说:我是水蒸气凝华而来:我是水凝固而来.雪说:我是水升华而来6.对下列现象的成因解释正确的是7..早春,上的水了这是因为衣服上的冰升华成水蒸气__。.有下列物态变化:①洒在地慢慢变干的过程;②

中.积雪放热熔化成水归入大海11.英国科学家研发出一种激光橡皮。在激光照射下,纸张上的黑色碳粉直接__升华__填物态变化中的水

吸热蒸发成水蒸气升腾至空名称为高温碳蒸气,字迹消失;经过特殊冷却装置,高温碳蒸气又直接__凝华__成碳粉。这样,废纸和碳粉重新得到了利现象,需要需要吸吸热.夏天会看到冰棒周围冒白气,是汽化现象,用,可热.秋天的早晨花草上出现小露珠,是液化现象,需要放外飘起热.寒冷的冬天室了雪花,是凝固现象,需要放热10.关于自然界的水循环,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有效地.水蒸气在高空遇冷吸热液化成小节约水珠.冰山上的积雪只能先熔化,再蒸发成水蒸气升腾至是量成是凝华现象,放出热8.以下常见的物态变化实例中,放热的空中.江.春天,冰雪夏天,消融.积水干态变化涸.秋天,草木上出现了霜.冬天,冰冻的衣服变干9.下列有关物的判断,正确的是河湖海上的酒.擦在皮肤精很快变干,是升华℃以下,晚气温如迅速降到中的浮尘上,形成了雾。冬天,夜时,水蒸气会__液化__成小水珠,附着在空气成水的过程中需要__吸__热。15.阳光照射下,海洋、陆地上的水会不断地__汽化成水蒸气;夜间气温降低蒸气会。逐渐变温度急剧下降,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__凝华__成小冰粒,冰粒大而下落,下落过程中遇到暖气流就__熔化__成水滴,水滴降落就形成了雨均填物态变化名称)14.农谚说霜前冷,雪后寒,其中蕴含的道理是:气温低的时候水凝华形成霜,雪熔化形__二氧化现实。技的发吸,升华区年平态变化面有小.资源并保护环境。12夏天,从冰箱中取出饮料瓶,可观察到瓶子表水珠,擦干后很快又形成,这个过程中发生的物是__液化__;南极地均气温是-,但这25℃,降水量很小里的空气却很湿润,这是由于冰发生了升华现象过程需要__吸热__选填热或放热。13.随着科展,过去呼风唤雨的神话已成为人工降雨的原理是用飞机在空中喷洒干冰固态碳,干冰在空气中迅速吸热__升华,使周围空气100℃。请你根据上述资料分析说明小明的猜想是错误的原因:__热水温度低于碘的熔点,碘不可能熔化__。(3)为了进一步探究此类现象,小明在试管中放入适量温水,然后放入一小块干冰固态二氧化沸点是碳,此时观察到水中有大量气泡产生,同时水面上有大量白雾。水中大量的气泡是由__干冰升华吸热__形成的。水面上大量的白雾是由__水蒸气遇冷液化__形成的17.有霜的季到。为,因为中,小_(试管。察到试验中,内侧的__上会形成一层冰花,这是水蒸气凝华__而成的,这层冰花在你家窗户玻璃__内侧__(选填外侧或。16.某同学在探究物态变化的实在试管中放入少量碘。塞紧盖子放入热水中,观管中固态碘逐渐消失,变为紫色的碘蒸气并充满(1)此过程固态碘发生的物态变化是升华填物态变化名称。(2)在上述实验明同学猜想:固态碘是先变成液体,再变成气体速度太快,液态碘出现的时间太短,因而没有观察验证猜想,他查询了一些小资料:碘的熔点是113.5℃;碘的沸点是水的184.4℃;你家窗户的玻璃)A.钢水浇铸成火车轮.化?倒在地上的水一会儿变干了把盛有酒精的瓶口盖严.给湿头发吹热风.下列哪一种现象属于液要陈述述猜想,请简理由第三节汽化和液.下列措施中,能使蒸发加快的是盖地膜)A.给播种后的农田覆.把新鲜的蔬菜装入保鲜袋中.晶冰箱取(3)__:霜的请根是__凝华__。(2)据短文,对霜形成的条件提出猜想。猜想形成条件是__空气湿润__和气温在0 ℃以下__。某同学为验证上述猜想,做了如下实验:从出一些-钢杯子10℃的冰块,放在不锈里,一段时间后可看到在杯底出现一些白色的小冰即霜。你认为该实验能否验证上化名称冰晶形气霜情况为就被冻会出现燥时,才是真作物不说的遭物常被节,农作冻坏,这就是人们常到霜冻。实际上,农是因为霜而受冻的,℃以下的低气温正的凶手。当空气干即使温度降低到-20℃~-10℃,也不霜,但此时农作物早坏了,农民们称这种“黑霜”。

(1)是由__水蒸__直接变为小成的,对应的物态变化现象.夏天,从冰箱中取出的易拉罐过一会儿表面出现水珠,是液化现.春天,早晨经常出现大雾,是汽象.深秋,枯草上出现的霜正确的人体吸.( C )A.水中的温度比岸上的气温高人的皮肤产生的错觉.人身上的水分蒸发,要从热.风把身上的热量带走了.下列说法是,是凝( B 固现象很凉。上岸以下列说缭绕,.填“吸__现象,成是叶上出题图__”或“放吸热过程中沸点是化的图热过程图是对的灯泡露水凝.清晨,草的叶子上有结.用久了的钨丝

比新时.如一定质量的水持续加中温度随加热时间变像,由图像可知:水的__98__℃;水在沸腾,需要不断____选填“吸热热”,其温度保持不变。第题图.如图是草现的露珠,露珠的形__液化__形成的过程中需要放__(选”或“放”)热。张家界景区雨后云雾犹如仙境。关于雾,法中正确的是气液化形.雾是.雾水蒸气是山中冒出来的烟.雾是水蒸气凝固形成的.雾是水蒸成的6.人游泳后,风一吹感觉身上这是因为

的表面.水沸腾后继续加热,水的温度会不断升高11.取在液体的现象.压的降水的沸气”是时冒出的是实验说关于水10是汽化围冒“.气”是糕周围化时要,是因.吃雪糕熔化暑,是C 正确的”,下周围冒装纸时,剥开常吃雪夏天再吸热升是因时温度100无关点跟水.中的数应的是图线的数据的是乙.图线C 正确的,下列根据有的关系的温度数据绘他们根装置,别安装,两组沸腾”在“探、乙所8.是汽化会出现天,窗.冬玻璃上冰花,现象如图甲示,是究水的实验时同学分的实验图丙是据实验制的水跟时间图像。关信息说法中是( )A对应实验中.对甲实验据水的沸的多少.到℃不再上为水不9.,人们糕解暑雪糕包,雪糕“白气列说法是( .吃雪糕解因为雪时要放热糕解暑为雪糕汽放热.雪冒“白液化现象雪糕周白气”现象.下列沸腾的法正确B .水沸腾的“白水蒸气.点随气低而降低水沸腾只发生一只大的注射器吸进适当的乙醚,用橡皮帽堵住注射器的小孔,向拉

妇女与婚姻家庭

3月5日妇女与婚姻家庭张李玺 主讲人简介 张李玺,教授,中华女子学院常务副院长,博士,中国妇女研究会副秘书长联合国社会性别项目高级顾问。 内容简介 1910年国际妇女代表大会将3月8日定为“国际妇女节”,这个节日的确立对此后世界妇女解放运动的发展具有非常深远的意义。近百年来,妇女运动围绕的一个核心始终是妇女的地位和权利。在1995年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上,联合国189个成员国共同通过了一个《行动纲领》,其中涉及了全世界妇女发展的12个关切领域,内容包括妇女与贫困、妇女与经济、妇女参与权力和决策等问题。2000年5月14日中国妇女研究会和联合国性别主题组根据这个《行动纲领》和《中国妇女发展纲要》,结合我国的具体情况又提出了十个方面的问题研讨,分别是妇女与贫困、妇女与教育、妇女与保健、妇女与就业、妇女与参政、妇女与法律、妇女与传媒、妇女与环境、女童的生存与发展、婚姻家庭和老年妇女。所以在今年的三八妇女节之际,我们也就这十个方面当中的七个焦点问题展开研讨,意在透过对各个领域中存在的一些性别现象和性别问题的分析,向大众传播一些基本的性别意识的理念。 今天妇女事业的发展,不单影响着一个民族的社会进步,也直接关系到未来世界经济的发展。我们的节目宗旨是:推动男女平等思想,渗透性别平等意识。 而在今天的节目中,中华女子学院的张李玺教授主要就妇女与婚姻家庭方面的问题向观众朋友做一次详细的讲座。 全文 应该说非常高兴和大家一起来探讨女性和婚姻家庭的问题。婚姻和家庭几乎可以说是人类历史上一个永恒的话题,我们在不同的社会文化背景中间,我们在不同的人类居住的区域环境中间,我们通过不同的角度,我们都可以看到、听到和发现人们对婚姻和家庭的关注。那么今天我就很高兴和大家一起来讨论婚姻和家庭的问题。 既然婚姻和家庭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和我们每一个人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我们在生活的任何一个角落里,我们都可以看到有关婚姻家庭的讨论。但是我们是不是想过一个非常简单的问题,女性为什么永远都是婚姻和家庭的主角?在婚姻和家庭这样一个这么大的一个平台上来讨论问题的话,为什么女性占据了那么大的空间呢?我们成天费了很多劲,我们要给女性争取这样的权利,给女性争取那样的权利。但是在婚姻家庭领域中间,我们不用争,我们永远都是主角。 我们在我们生活中间我们会听到很多人这样说。你比如说,说你看这个人家里,真像个没有女人的样子,没有女人的样子,是个什么样的家呢?没有女人的样子的家里应该是乱七八糟的,什么事情都是没有条理的,所以有些男性可以说,哎呀!说我真倒霉,说我跟没娶媳妇一样。那我娶了媳妇应该是什么样呢?我娶了媳妇就应该有人管我换衣服,有人管我鞋在哪里放,有人管我吃饭,有人管孩子。他就觉得这就像娶了媳妇的样,所以我们在生活中间我们会看到很多很多这样的问题都是跟女性联系在一起的。一旦说贤妻良母的时候我们的脑海里马上就有个贤妻良母的一个形象但是我们说贤夫良父的时候是个什么样的呢?我还得想一想所以说起来不那么顺嘴听起来也不那么顺耳。那么这就是一些什么呢?就是我们在生活中间我们会看到为什么女性总是在婚姻家庭的这个领域中间扮演着主角,而且影响又比较负面其实也很简单有一个答案。什么答案呢?就是这就是一个性别分工这就是个性别分工这种性别分工就是说基于性别的对于家务劳动的一种分工在家庭中间的这种性别分工。那么这样一种性别分工它不简单地是谁干家务活的问题不是说你洗三个碗我洗两个盘子你扫地,我叠被子你送孩子,我做饭不是这样一种家务劳动的分工它是一种家庭责任的分工。 这种家庭责任的分工实际上就是把家庭和社会给隔离开来了把它隔离成国和家隔离成公

妇女联合会选举工作条例

妇女联合会选举工作条例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完善妇女联合会选举制度,根据《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章程》,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妇女联合会的最高领导机构是全国妇女代表大会。妇女联合会的地方各级领导机构,是同级妇女代表大会。省、自治区、直辖市,设区的市、自治州,县、自治县、不设区的市和市辖区的妇女代表大会,每五年举行一次。乡镇、街道、社区妇女代表大会每三至五年举行一次。由本级妇女联合会执行委员会召集。在特殊情况下,经执行委员会讨论决定,可提前或延期举行。 第三条妇女联合会的领导机构除其派出机构外,必须经过妇女代表大会选举产生。 第四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年满18周岁的女性公民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依照法律被剥夺政治权利的除外。 第五条妇女代表大会代表及妇女联合会执行委员会委员的产生,要充分体现妇女群众的意志。妇女联合会执行委员会委员(以下简称执委)通过差额选举产生,常务委员会委员(以下简称常委)、副主席、主席通过等额选举产生。 第六条妇女代表大会设大会主席团,领导大会期间选举工作。妇女代表大会筹备工作由上届妇女联合会执行委员会负责。代表必须经代表资格审查委员会审查通过确定。 第二章代表名额及资格确认 第七条各级妇女代表大会的代表人数、名额分配及产生办法由同级妇女联合会执行委员会确定。 第八条代表名额分配原则是按照各地年满18周岁的妇女人口比例进行分配,农村每一代表所代表的妇女人数多于城市每一代表所代表的妇女人数。适当考虑政治、经济、文化发展情况和工作需要,照顾少数民族地区。 第九条各级妇女代表大会代表中,专职妇女工作者占代表总数的50%以内,各行各业妇女代表占代表总数的50%以上。其中,全国妇女代表大会少数民族代表应占代表总数的10%左右,非中共代表应占代表总数的25%以上;地方各级妇女代表大会中少数民族代表和非中共代表的比例根据实际情况确定。 第十条各级妇女代表大会代表人选,根据代表条件,自下而上通过选举或协商推荐确定,报大会组织处审核。自妇女代表大会代表资格审查委员会审查通过之日起,代表资格有效。 第三章执委会、常委会名额及组成 第十一条各级执行委员会人数、组成分配方案及其产生办法由同级妇女联合会执行委员会确定。

国家法律对保护妇女的婚姻家庭权益有何具体规定

国家法律对保护妇女的婚姻家庭权益有何具体规定 《妇女权益保障法》关于妇女人婚姻家庭权益作了如下规定: 第四十条、国家保障妇女享有与男子平等的婚姻家庭权利。 第四十一条、国家爱护妇女人婚姻自主权。禁止干涉妇女人结婚、离婚自由。 第四十二条、女方按照打算生育的要求中止妊娠的,在手术后六个月内,男方别得提出离婚;女方提出离婚,或者人民法院认为确有必要受理男方离婚请求的,别在此限。 第四十三条、妇女对根据法律规定的夫妻共同财产享有与其配偶平等的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别受双方收入状况的妨碍。 第四十四条、国家爱护离婚妇女人房屋所有权。 夫妻共有的房屋,离婚时,分割住房由双方协议解决;协议别成的,由人民法院依照双方的具体事情,照应女方和子女权益的原则判决。夫妻双方另有约定的除外。 夫妻共同租用的房屋,离婚时,女方的住房应当按照照应女方和子女权益的原则协议解决。 夫妻居住男方单位的房屋,离婚时,女方无房居住的,男方有条件的应当帮助其解决。 第四十五条、父母双方对未成年子女享有平等的监护权。 父亲死亡、丧失行为能力或者有其他情形别能担任未成年子女人监护人的,母亲的监护权任何人别得干涉。 第四十六条、离婚时,女方因实施绝育手术或者其他原因丧失生育能力的,处理子女抚养咨询题,应在有利子女权益的条件下,照应女方的合理要求。 第四十七条、妇女有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生育子女人权利,也有别生育的自由。 育龄夫妻双方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打算生育,有关部门应当提供安全、有效的避孕药具和技术,保障实施节育手术的妇女人健康和安全。 本文由屋檐人家-文章资源站收集整理版权归原作者和原出处所有 3月12日植树节活动策划方案 一、活动主题:绿色、氧气、健康、时尚; 二、活动主办单位:XX; 活动协办单位:XX; 三、活动时刻:2005年3月12日(星期六)8:40——14:00; 四、集合地方:XX 植树地方:XX; 楼盘参观地方:XX;

胡澎著作《性别视角下的日本妇女问题》序——(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年)

胡澎著作《性别视角下的日本妇女问题》序—— (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年) 日本妇女问题研究,作为日本问题研究的组成部分,不仅在知识的内容上推动了对日本的认识,而且在研究方法的运用上,提供了认识的有效途径。继《战时体制下的日本妇女团体》之后,胡澎的新作《性别视角下的日本妇女问题》给出了这样的知识与途径。该著作以社会性别为视角,以20世纪七十年代以来国际妇女运动的发展和日本经济社会的变迁为背景,对那个时代日本妇女的生活方式和思想意识的变化、团体运动、就业、参政、人权、政策法规方面的基本情况作了详细的梳理,展示给读者一幅清晰的脉络图,提供了观察日本社会发展变化的一个崭新的切入点。 社会性别研究,既是一种现象,又是一门学科领域,还是一种方法。谈社会性别,首先要把社会性别作为一种社会现象来把握。胡澎引用了美国历史学家琼.W.斯科特(Joan w. Scott)的定义:“社会性别是基于可见的性别差异之上的社会关系的构成要素,是表示权利关系的一种基本形式。”而正是由于社会性别现象是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而形成,它标志着社会对男女差异的一种理解,以及它代表着社会对男女不同社会群体特征的行为方式的认知,因此,从学术研究的角度,它形成独立的研究领域,并因其独立的视角构筑独特的研究方法。 顺着这个思路,作为问题研究,首先关注的是上个世纪70年代以来国际妇女运动对日本产生的影响,以及日本经济社会发展阶段带来的时代呼唤。 自联合国妇女地位委员会把1975年确定为“国际妇女年”以来,在该委员

会主导下召开的历次世界妇女大会和各类专题会议,相继制定并通过了多个宣言、公约、行动纲领,为世界妇女运动的发展提供了国际性政治保障和合作发展的舞台。1995年由北京承办的第四届世界妇女大会,在出席人数上创下了世界妇女会议有史以来的最大规模。世界妇女运动的蓬勃发展,是妇女问题融入全球化发展的趋势所然,是时代的呼唤所致,意味着两性平等已经成为一项全球性战略。全球性的视野让我们了解到世界妇女运动的意义,同时也使我们注意到各个国家和地区因经济社会发展差距所导致的问题,以及各个文化传统差异所带来的妇女问题的复杂和多样性。 日本妇女运动和妇女研究的发展受到上述外部环境的影响和推动,作为联合国成员以及国际妇女运动一个组成部分,日本的妇女运动和妇女研究正式置身于国际妇女问题的解决和研究大潮中。日本的国际参与是积极主动的。如胡澎特别着笔的日本“母亲大会”,就是在国际母亲大会感召下成立的,它几十年的活动历程对日本社会的和平运动以及多元化民主化的推动发挥了积极的贡献。开放的日本在70年代受到美国女性学研究的影响,以女性学研究为目的的非实体研究团体、实体研究机构、大学教育课程以及社会讲座等相继设立,逐渐形成和巩固了日本女性学的研究基础。我们可以从日本的书店一览其研究成果的风采,其中包括女性史、女性思想史、女性文学、妇女人权与参政、妇女就业与社会保障、亚洲妇女研究等著作均有其独当一面的位置。战后日本妇女问题研究之所以有较快的发展,从外部条件看,国际活动的参与和国际学术交流的开展为其提供了重要的条件。 日本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变化是日本妇女运动和妇女问题研究的内在推

社会性别视角下《婚姻法解释(三)》之完善

社会性别视角下《婚姻法解释(三)》之完善 和睦幸福是每个人对家庭生活的最大企盼和追求。不论是传统中国的完全家庭主义,还是当代社会个人平等主义,中国婚姻家庭中夫妻双方的观念和财产分配方式在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而发生转变的同时,也继续保持着一些亘古不变的民间传统习俗。无疑,《婚姻法》司法解释三在夫妻财产分配方面的进步和创新值得肯定,但是其社会性别理念的缺失以及与传统观念的剧烈碰撞也是不能回避的事实。如今《婚姻法》已施行十余载,其三个司法解释也陆续出台,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民法典也会问世。希望在民法典之“婚姻家庭编”或“亲属编”中,对夫妻财产制的规定能更多体现社会性别的分析方法,进一步推动男女实质平等。 一、社会性别视角进入法律主流 该解释对妇女特殊权益的漠视,反映了制定者的社会性别意识的缺失。1995年北京世妇会通过的《行动纲领》提出了社会性别主流化的倡议,即将性别观点纳入所有公共政策和法律的决策主流的主张,它要求评估所有立法政策、方案对男女双方的不同含义,从而使男女双方受益均等,不再有不平等发生。中国政府是承诺社会性别意识主流化的49个国家之一,但该解释(三)说明,社会性别意识并没有被纳入我国法律的决策主流,社会性别主流化在中国仍然没有实质的进展为了兑现国际承诺,推动男女平等的基本国策,中国政府面临的首要任务是对决策者进行社会性别及其主流化的宣传和教育。 毋庸置疑,我们现有的立法机构成员主要由男性构成,司法机构中,男性也占绝对多数,部分立法者缺乏性别公正的理念,更多考虑男性和有产者的利益,忽略了缺乏话语权而又处于弱势的女性群体利益。要改变这种状况,社会性别视角应当进入法律主流,有关部门应当考虑在立法机构中增加女性成员的比例,并在立法过程中充分倾听不同层次的女性群体的诉求,在反复讨论和调研中形成社会共识,保证男女各方同等的发言权和决策权。我们应将性别平等的理念落实在相关法律的制定过程中,在法律法规层面努力推进真正的性别平等。 二、重视家务劳动的社会价值 对家务劳动价值的无视是立法过程出现偏颇的另一重要原因。在婚姻财产的分割上,一些立法者恪守的原则是谁投资谁受益,不够重视家务劳动对家庭和社会的巨大贡献,实际上,对家务劳动价值的轻视不仅仅体现在立法过程中,更反映在整个社会文化之中。当今中国社会,男外女内的分工模式仍然有着极其广泛的影响,妻子在家庭内承担了大量的家务劳动,承担了抚育儿童+洗衣做饭+赡养老人的工作,这些工作对家庭的维持和孩子成长极其重要,对社会发展和文化传承也是极其重要的。但是,家务劳动普遍不受人们的重视,也很难通过家庭金钱财产的增加得到体现。新司法解释忽略了婚姻关系中家庭财产的特殊性,仅用物质利益单位来进行规范,必然使主要承担家务劳动的妻子的家庭地位普遍削弱并处于不利地位。因此,我们应当借鉴西方国家的一些立法理念,在家庭财产的分割过程充分考虑双方在家务劳动方面的付出,并综合考虑结婚年限等多种因

中国女性在婚姻家庭中的变化

中国女性在婚姻家庭中地位变化 摘要: 中国历史上,妇女在社会中的地位随着社会的转型一直发生着变化,而我们可以看到的是,社会地位影响着女性在家庭婚姻中的地位,同时,女性对婚姻家庭的观念也不断发生改变。母系氏族社会中,女性享有很高的社会与家庭地位;父系氏族社会中,男性成为了社会与家庭的主宰,女性沦为附庸;奴隶社会与封建社会中,女性成为传宗接代的工具,甚至男性的玩物;而当今社会,女性在婚姻家庭的地位逐渐提升,观念上也追求男女平等。 关键字: 女性,婚姻家庭,地位,变化 引言: 所谓婚姻乃人生大事,尤其对女性而言。中国有句俗话——男怕入错行,女怕嫁错郎,这句话充分地说明了婚姻家庭对一名女性的重要性。探究女性在婚姻家庭中的变化对女性学有着重大意义。 正文: 大约在四、五万年前,当由古人进化为新人时,中国原始社会便进入了母系氏族社会。在母系氏族社会中,女性在社会生产中居于主导地位,世系按母系血9缘计算。女性是家族的领导者,子孙归母亲所有。母系氏族社会女性负责生产,是农业、畜牧业、制陶业、纺织业的主要发明者,而男性负责狩猎,没有突出的作为。因此奠定了女性在社会与家庭中的主导地位。女性在社会与家庭中受到高度尊重。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男性在生产中逐渐占据主导地位,母权制渐渐过渡到父权制,父系氏族逐渐形成。在父系氏族时期,氏族以父权为中心子孙皆归父亲所有。男性成为生产经济领域的主要生产力量,而女性的生活劳动则局限于家庭之内,以家庭劳动和家庭副业为主,除了生儿育女之外,还负责纺织、炊煮等家庭劳动。从此,女性在社会和家庭中退于从属地位。 社会进一步发展,人们的劳动出现了剩余,奴隶社会逐渐代替了原始社会。历史不断发展,又进入了封建社会。但是父权制并没有动摇,甚至逐渐的加强。在这段历史中,女性在婚姻家庭生活中的地位逐渐下降,在婚姻家庭中,女性变得没有任何地位。 封建社会中,女性在家庭中受到男性的统治,没有任何的地位可言。“未嫁从父,出嫁从夫,夫死从子。”一句话概括了封建社会时期女性在婚姻家庭中的一生。 在中国传统思想中,总有重男轻女的观念。《诗·小雅·斯干》最后两章说:“乃生男子,载寝之床,载衣之裳,载弄之璋。其泣喤喤,朱芾斯皇,室家君王。”“乃生女子,载寝之地,载衣之裼,载弄之瓦。无非无仪,唯酒食是议,无父母贻罹。”意思是说,生了儿子,要把他放在床上,给他穿华美的衣裤,让他玩玉器。他那响亮的哭声,光彩闪耀的衣服,都表明他将来高官厚禄,可以振兴家业。而生了

女性主义视角下的伤逝研究

女性主义视角下的伤逝研 究 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

女性主义视角下的《伤逝》研究摘要:在中国几千年的封建文明历史中,妇女始终被当做男权制度化的附属品,男权意识象无形的枷锁,禁锢着妇女的精神与肉体。在根深蒂固的男尊女卑封建思想的禁锢下,女权主义运动在中国遭受重重阻力,发展非常缓慢。进入二十一世纪,在新的历史变革时期,中国社会的封建残余思想有所抬头,性别歧视在某些领域在加重,两性平等的认识被歪曲,女性的道德观念与价值观念受到不良思想的影响与误导,中国女权主义的发展面临着新的挑战。《伤逝》是鲁迅先生唯一的一篇爱情题材小说,表面上看,《伤逝》是一个爱情悲剧,而悲剧的背后,是鲁迅先生对当时中国女性地位的深刻认识,里面包含着鲁迅先生对妇女个性解放与社会变革之间的关系的思考与反省,这对我国当前社会转型时期的女权主义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关键词:伤逝;女性主义;男权思想

一、绪论 (一)研究背景、目的与意义 1、研究背景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中国与世界的联系日渐紧密,国外的各种文化思潮也进入中国,并对中国的政治、哲学、文学以及学科研究方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中,女性主义在中国的发展尤为突出,其经历了一个从单纯的理论认知,到理论创建,最终在实践中逐渐中国本土文化的痛苦融合过程。 中国几千年的文明历史中,妇女始终被当做男权制度化的附属品,男权意识象无形的枷锁,禁锢着妇女的精神与肉体。中国传统文化中浓厚的男权特征,成为女权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最大障碍,增加了女权主义在中国的传播难度。 严重的男权思想,也使中国女性文学的生存与历史文化背景与西方的产生巨大差异,并在叙事方式、文体特征、性别意识以及情感世界等,都形成独特的特质。由于种种原因,学界对中国女性文学的关注和发掘不够,这无疑限制女性文学的影响了,因此,需要逐步的加以解决。 《伤逝》是鲁迅先生唯一的一篇爱情题材小说,九十年前,鲁迅就已经敏锐的认识到,女性的觉醒,不仅仅是依靠女性自身的独立意识与对自由的勇敢追求就能实现。《伤逝》表面上看是一个爱情悲剧,而悲剧的背后是鲁迅先生对当时中国女性地位的认识,还有对妇女个性解放与社会变革之间的关系的思考。深入分析鲁迅对女性社会地位、经济地位、性别平等的解读,以及《伤逝》对近、现代中国女性爱情观、价值观的影响作用,进一步研究《伤逝》中关于两性关系的思想认识对和谐社会建设下中国女性发展的现实意义。 2、研究目的与意义 “五.四”时期,女权主义运动传入中国,为这个具有几千年封建历史的封建大国的妇女展示一种全新的思想观念。但是,在根深蒂固的男尊女卑封建思想的禁锢下,女权主义运动在中国遭受重重阻力,发展非常缓慢。近百年来,中国的女性主义思维更注重于现实的需要与实际利益的争取,而很少从宏

甘肃农村妇女婚姻家庭权利调查研究

Vol.33No.11 Nov.2012 第33卷第11期2012年11月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Chifeng University (Soc.Sci )一、调查的目的 我国政府历年来一直重视保护妇女权益,促进男女平等发展,并把这一基本国策贯穿在政府制定的各项法律法规和政策里面。20年来,中国政府先后制定和颁布了《妇女权益保障法》、《母婴保健法》、《女职工劳动保护规定》、《关于女职工禁忌劳动范围的规定》和《女职工保健工作规定》等10多部法律法规,运用法律、行政和教育手段维护着妇女的合法权益。本次调查通过对妇女婚姻日常生活、家庭事务处理、生育权、妇女继承权、性别歧视以及家庭暴力情况的统计分析,以此了解西部农村妇女婚姻家庭权利的现状。通过对各调查数据的相关分析,依此对影响甘肃农村妇女婚姻家庭权利的根源进行挖掘,并给出笔者的建议与对策。 二、调查的对象和方法 本次调查以问卷为主,共计发放了1000份调查表格,累计回收580份,所有问卷散布于甘肃省下的20个农村的580个汉族女性家庭,其中已婚妇女占93%,未婚和丧偶女性占7%。问卷分为七个部分,第一部分是个人基本情况,包括年龄、文化程度、工作、婚姻自主程度、怀孕年龄、结婚年龄、生活状况、收入情况、领取结婚证等项目;第二部分是婚姻生活,总共10题,含单选和多选两种题型;第三部分是家庭事务处理方面调查,包括生产、投资、买房、买车、旅游、培训、经商、劳务承担等项目;第四部分是生育方面,包括12道题目,含单项和多项选择;第五部分时继承方面,包括对父母、公婆家财 产继承,离异财产处理观念等;第六部分是社会性别;第七部分是家庭暴力方面,共11题,含单项和多项,包括对家庭暴力认识程度,解决办法等等。整份调查表共65道题,最少2选1,最多11选1,另含单多项共选题。本次调查数据结果全部用spss 软件进行统计。 三、甘肃农村妇女婚姻家庭权利的现状(一)婚姻权 本次调查对象94%的年龄在20岁以上,其中 74%的妇女都已经领了结婚证。为了考察农村妇女 的婚姻自主程度状况,问卷设计了“您认为婚姻的自主程度应该怎样才合理”,排在前三位分别是由自己决定、征求父母意见(61%),完全由自己决定(17%),基本由父母决定(14%)。这说明了农村妇女的婚姻自主程度在不断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农村女性在自己的婚姻上已经有了自己的选择,父母的决定比重在逐步下降。为了解农村妇女的婚姻观,设计了3道题目:第一题,关于理想婚姻状态的观点,其中选择“各自独立,但事业或生活中互相帮助”占57%,选择“两人应该形影相随”占26%,选择“是家庭共同成员,在家庭外互不相干”占15%。这说明经济或者生活上从传统男性支撑中独立出来已经慢慢成为妇女们的诉求之一。这一特点在 35周岁以下的女性调查者中尤为突出,这一年龄 段以下的女性选择“各自独立,但事业或者生活中互相帮助”的占71%。第二题,关于择偶标准的重要性次序上,排在前三位的分别是有责任感和两人的 甘肃农村妇女婚姻家庭权利调查研究 裴婷婷1,杜 勇2 (1.兰州商学院法学院,甘肃兰州730020;2.中国农业银行上饶市分行信江支行,江西上饶334008)摘要:调查结果显示,目前甘肃农村地区妇女婚姻家庭权利保护还比较薄弱,大部分妇女或不知晓 其应得权利,或者在实行起来非常困难。作者通过分析调查数据,阐述了甘肃农村妇女婚姻家庭权利保护现状,分析了影响甘肃农村妇女婚姻家庭权利实现和保护的根源,并提出了一些可行性建议。 关键词:甘肃;农村妇女;婚姻家庭权利;调查研究中图分类号:C913.6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2)11-0026-06 基金项目:2007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与依法治国有机统一”(07&ZD031);甘肃省教育厅硕导项目“甘肃农村地区婚姻暴力中的妇女权益保护研究”(1005-07) 26--

社会性别视角下的生育性别偏好研究_郑百灵

收稿日期:2005-10-12 基金项目:联合国社会性别基金项目(Project N o.00040647)、中国妇女研究会2005年课题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郑百灵(1957-),河南偃师人,江西省委党校(江西行政学院)校(院)刊编辑部编审,研究方向为哲学与社会学; 高莉娟(1972-),江西上饶人,江西省委党校(江西行政学院)政治学教研部讲师,研究方向为政治学;李丽华(1967-),江西南昌人,江西科技师范学院外语系副教授,研究方向为西方女性主义思潮。 社会性别视角下的生育性别偏好研究 郑百灵1, 高莉娟1, 李丽华2 (1.中共江西省委党校,江西南昌 330003;2.江西科技师院,江西南昌 330013) 摘要:生育性别偏好的社会性别视角的分析,是从政府、市场、社区、家庭等层面分析性别不平等的状况及其对性别偏好产生的影响;各层面中存在的传统性别文化制度如继嗣制度、婚居制度、养老制度、继承制度、社会分工制度等制度的紧密交织强化了上述机制形成的男孩偏好。 关键词:生育性别偏好;社会性别视角 中图分类号:C9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2579(2005)0620040206 On the Study of Sex Preference and G ender Perspective ZHE NG bai 2lin , G AO Li 2juan , LI Li 2hua (1.Jiangxi Provincial Party School of the CPC ,Nanchang ,Jiangxi 330003;2.Jiangxi C ollege of Science &T echnology ,Nanchang ,Jiangxi 330013,China ) Abstract :G ender Perspective of Sex Preference are analyzed.The situation of gender inequality and its ef 2fect on Sex Preference are analyzed from such aspects as g overnment ,markets ,communities ,families ,and s o on ;in every aspect ,traditional gender culture systems such as inheritance ,living style after marriage ,support 2ing the older ,division of labor in s ociety ,etc.strengthen the “boy preference ”mechanism. K ey w ords :Sex Preference ;G ender Perspective 一、社会性别分析及其视角 社会性别分析(gender analysis )是目前国际学术界非常 重视的新的研究视角,指用社会性别与发展(gender and de 2velopment )的理念、方法从性别的角度去观察、分析社会现象,它是旨在实现社会性别公平和平等的思维方法。它是由英国萨塞克斯大学发展学研究所的奈娜?卡比尔与一些决策者、学者和社会活动家合作创立的。卡比尔认为,将社会关系分析法狭义地应用于一个具体的制度时,它会突出在单个制度中,社会性别不平等是如何产生和延续的。将它广义地应用于特定环境中的一些制度时,会发现社会性别和其他不平等的现象是如何通过不同制度之间的互动而交叉存在,从 而对个体造成具体的不利处境[1]。生育性别偏好看似个人和家庭的决策问题,但与社会大背景有极其密切的关系,是个人和社会互动的产物,这是本文使用社会性别分析框架的重要依据。 上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中期,生育性别偏好的归因分析多着重行为分析,即是哪些行为造成了高出生性别比的结果,如男孩偏好的观念驱使人们采取瞒报漏报女婴、溺死女婴、进行性别鉴定流引产女婴等行为;90年代中期以后是多因分析,如有观点认为是计划生育政策刺激了男孩偏好,有观点认为B 超技术的广泛运用是首要原因,还有观点认为生育率下降使得人们求质量,以及歧视性性别偏好和人口管理工作的疏漏等因素。所有分析都认同“男孩偏好”因素存在, 第38卷第6期2005年11月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Jiangxi N ormal University (S ocial Sciences )V ol.38N o.6 N ov.2005

社会性别视角下的性别刻板印象

社会性别视角下的性别刻板印象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思想观念的改变,旧社会中“男尊女卑”的传统观念有所改变,从理论上讲,男女基本实现平等。但由于旧社会所遗留下来的性别刻板印象在人们的思想中根深蒂固,所以在很多的方面,很多领域仍存在着对女性的刻板印象。 所谓的性别刻板印象,就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对男性或女性定型化的期望和看法。简单地说,就是人们对男性或女性角度的固有印象。性别刻板印象严格界定了性别角色的标准,片面夸大两性之间的差异,缩小群体内部的差异,这不仅限制了女性的自由发展,而且不利于男性自由发展。 老牌名校广州市真光中学因拟开“女子班”以培养淑女,引来不少关注的目光。前段时间,真光中学高一级今年将开设两个“女子班”每天要穿旗袍上学,还将学习家政、社交等淑女课。真光中学校长认为,开设“女子班”是有感于“真正女孩”缺失以及“应有的品德和技能慢慢淡化。”真光中学希望女生更有气质,所以打算根据女性的心理生理特征,为“女子班”的学生设计一系列如缝纫、亨饪、礼仪、社交等教育课程。就这件事情而言,我持反对的态度。办“女子班”每天要穿旗袍上学,还将学习家政、社交等淑女课。用社会性别角度分析这无疑就是性别刻板印象的表现,是传统的性别角色定位,是封建时代女性地位的复制和延续,与现代社会女性追求独立和自我发展的理念背道而驰,是女性物化的历史倒退,不利于女性摆脱传统性别观念的束缚,制约其激发潜能,施展才华,我们应该坚决抵制和摒弃。

让女性自由的发展。 再者,前段时间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中国语言文化学院的副教授何光顺在课堂发表言论“女生应有充裕的时间来打扮自己,能跟上10点的第二节课就好了,从7点到9点的时间应该用来化妆,然后再优雅地进入学堂,于是男生因为美的感动和鼓励,就会赢得奋斗的动力了。”该教授还将这番言论发到了微博,引发网友热议,更是引起了多名女权主义者的抗议。对此,中山大学中文系副教授、性别教育论坛负责人柯倩婷对其微博评论道“化妆,或说过度的身体投资,作为一种资本主义的意识形态,本应反思;而为鼓励男生而化妆而迟一小时上课,女生和家长都不会同意。但愿你是开玩笑。” 她认为,“保护女性权利应鼓励女性自由表达,化不化妆、学什么课程应由她们自己决定。女人不用负太多责任只要扮演贤妻良母或‘花瓶’的说法,并不是性别意识的回归。”女性想要以美貌打动男人,很大程度上是社会制约和建构的结果。大多数女性希望的本真是,她的个性、才华、成就、风度总有一款打动人,被社会称许。对于柯倩婷老师的观点我表示称许。从社会性别角度分析,我认为发生这件事情的原因主要是人们对女性所形成的刻板印象,认为女性就应当扮演贤妻良母或‘花瓶’,应当以美貌打动男人,这种观念反映了男尊女卑的传统性别观念,从一定的程度上讲,限制了女性的自由发展。作为女性的我们,应该强烈反对这种落后的观念。摈弃传统性别刻板印象。积极追求自由以及高层次的自我发展。

法律援助在妇女婚姻家庭维权方面的几点思考

法律援助在妇女婚姻家庭维权方面的几点思考 法律援助在妇女婚姻家庭维权方面的几点思考 妇女婚姻家庭权益保护问题是一个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它关系到社会的和谐稳定,是广大基层妇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妇女在遭遇家庭暴力、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等家庭纠纷时,合法权益更容易受到侵害。笔者认为应从提高妇女维权意识、扩大法律援助受案范围、加强与妇联等社会组织协作等角度,加大妇女维权力度,使妇女合法权益的保护落到实处。 一、法律援助机构办理婚姻家庭法律援助案件概况 近年来,**市法律援助中心整合法律援助、“**”法律服务专线等工作,积极畅通妇女维权绿色通道。2007-2012年,共办理涉及妇女婚姻家庭维权方面的法律援助案件共301件,主要涉及追索抚养费、扶养费、赡养费及离婚涉及家庭暴力案件。2014以来全市办理各类妇女维权法律援助案件306件,解答咨询1522人次。其中关于离婚、家庭暴力、计划生育、继承等方面问题构成咨询热点,占比56.12%。由上可见,涉及妇女婚姻家庭维权方面的法律援助案件显著增多。 二、法律援助在妇女婚姻家庭维权方面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20**年**省首次将家暴、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等纳入法律援助范围,我省各级法律援助机构在妇女婚姻家庭维权方面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在实践中仍存在受害妇女举证不力、法律援助受案范围过窄、家庭暴力认定难,受害妇女在损害赔偿上的限制等问题亟待解决。 (一)受害妇女举证不力 20**年施行的《**省法律援助条例》第7款明确规定“因遭受家庭暴力、虐待或者遗弃要求变更或者解除收养、监护关系的,因遭受家庭暴力、虐待、遗弃、对方重婚或者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的受害方要求离婚的”可以申请法律援助。但是这种规定现实操作中存在诸多缺陷,根据“谁主张、谁举证”的证据规定,遭受家庭暴力、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的受害方,收集和保存好证据是妇女维权成功与否的重要因素。但是由于“家庭暴力”受害方不会刻意保留加害方殴打自己的证据,当受害方起诉要求与配偶离婚并诉称遭到对方家庭暴力时,往往最多只能提供最近一次遭殴打的证据,却无法证明“一定”的伤害后果,同样由于重婚、同居的隐蔽性,使受害人仅仅依靠自己的力量很难取得确凿的证据,“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的大多数女性无法提交丈夫与第三者同居的证明,能够提供的只是丈夫与同事、网友暧昧的短信、聊天记录以及照片等。2014年市法律援助中心接待了15位妇女诉称遭受家庭暴力,但仅有1件有报警记录,其余2件有照片、病历证明受了侵害。**镇一中年妇女印某,在婚姻中长期遭受家庭暴力,丈夫经常在吵

女性主义视角下的“天使”形象分析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5914891122.html, 女性主义视角下的“天使”形象分析 作者:吴桓球 来源:《北方文学》2019年第24期 摘要:本文借助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相关理论,通过对华盛顿·欧文的一个作品《乡村的骄傲》中女主人公形象、恋爱的态度和话语权利的解读,发现欧文笔下这位所谓的天使女子不过是被男权意识和话语体系所扭曲异化的不真实形象而已。 关键词:女性主义;天使;《乡村的骄傲》 《见闻札记》是“美国文学之父”华盛顿·欧文最伟大的文学成就,创作于1819—1820年间,收录了欧文的散文及短篇故事集。其中的故事是依据美国和德国的民间传说写成的,以幽默睿智的文风见长,而散文大多以作者旅英时目睹的英国景色和风俗习惯为背景。(1)欧文向往田园生活,向往古代淳朴的风土人情,英国那宁静、优雅的田园风光最能激发他的遐思和冥想,字里行间常常浸透着一股忧伤和怀旧的气息。《乡村的骄傲》(The Pride of the Village)正是《见闻札记》中的一篇,文体风格介于故事与散文之间。描述了作者在经过英格兰一个偏僻乡村时听到的一则其实的故事。全篇故事情节并不复杂,正如作者所说,“与时常听到的相类似”:纯真美丽的农家少女爱上了英俊潇洒的贵族军官,但由于地位悬殊加上军令难违,军官无情地弃地而去,最后,少女因伤心忧郁过度而死。故事虽真实的,作者却只是从别处听来,未曾亲眼目睹。然而经作者细腻温婉的文笔娓娓道来,故事中少女的一颦一笑,一举一动,却生动逼真、惟妙惟肖地展现在读者的眼前。(2)凡阅读过《乡村的骄傲》的评论家往往把焦点投注在作者丰富的想象力,敏锐的洞察力,强调作者细腻、传神的表现手法,褒扬作者有着一颗善良、敏感,对妇女倾注了无限热忱、关怀和怜悯的心。认为作者成功地把握了少女微妙的心理特征及其在神情和动作上的表现,加上描写细致入微,富有感情,整篇文章深深地牵动着读者的心弦,使人久久不能平静。而对故事的女主人公,则冠之于美丽善良、纯洁温柔的天使,是所有男人的梦中情人。至于故事的男主人公——贵族军官,作为如花少女夭折的直接杀手,现有的研究往往忽略,几乎没有任何的评论。所以笔者拟从女性主义的角度重新解读探讨欧文的这篇散文式故事《乡村的骄傲》。 吉尔伯特和古芭在女性主义经典《阁楼上的疯女人》中指出(3)男性文化传统为妇女所设定的形象就是“天使”和“魔鬼”两类。天使类的理想女子是被动的、顺从的、无私的、奉献的。她们往往美丽温柔、贤良淑德,无怨无悔,为爱献出生命。在父权制文化传统中,男性是权威,女性被视为是低人一等的“第二性”,不能有自己的思想和话语,成为按男性期望和设计而产生的、囚禁在男性文本中的人物和形象,无论是天使还是魔鬼,都是被男权意识扭曲和异化的女性形象。欧文在《乡村的骄傲》中也正是依此标准来设计女主人公——一位温婉可人,生来就是被男人疼爱的、不食人间烟火的天使。首先体现在女主人公的形象刻画方面。欧文通过对女主人公——乡村少女在与男主人公——贵族军官的初见、再见和永别的几个场景细腻传神而动人的描写,凸显了男性作家心目中的理想女子形象——百依百顺的柔情天使。作者运用了大量的笔墨来描写这位被称为“村中的美人和骄傲”(4)的乡村少女(凡引用原译文部分均

社会性别视角下女性问题

“剩女”还是”圣女”——社会性别视角下的剩女问题 社132 石雪桐9号 目前多数人沿袭的择偶标准是:男选女,生物价值为主、社会价值为辅;女选男,社会价值为主、生物价值为辅。 于是剩女的困境由此而来,比如在社会上干得还可以的30多岁单身女士,到了择偶的时候她还会要求男人的社会价值不能低于自己,但满足条件的单身男人更有可能去找20岁的女人(生物价值更高),并且他们也能够成功,因为20岁 的年轻男人在30岁的成熟男人面前毫无竞争力。 剩女问题的解决可以从两方面期待,一是男性不再只是看重女人的生物价值,二是女性不再要求男人的社会价值必须高于自己。 比如在西方社会,男人普遍认为30岁左右才是女人魅力的巅峰,这其中的审美标准显然加入了不少性格阅历因素。而中国男人的可悲之处是性压抑的时间太长,青春时对异性的生理需求很少能得到真正满足,所以年轻漂亮的女人对他们来说总是一个未了的心愿,于是一旦事业有成就马上要先把这个梦给圆了,因此这种饥渴状态的男人你又怎么期望他们去欣赏女性的内在美? 而中国的女人受传统观念的影响也太深,当然其中原因也是我们的生存环境太恶劣了。比如一个30多岁的男服务生,放中国的话大家就会觉得这是个loser,但放美国的话也许就是个正常职业。所以一个30岁的女白领跟一个30岁的男服 务生谈恋爱,在中国比在美国承受的压力要大很多。甚至即使女人自己过了心理关,男人还不一定愿意,因为许多中国男人觉得在收入比自己高的妻子面前抬不起头,所以他宁可找个比自己社会价值低的。 分析了一圈,看来更多还是取决于男人的作为,如果男人能在获得社会意义上的成功之前先实现个体的成熟,有钱的不浅薄,没钱的不自卑,那剩女们或许就有救了。 “剩女”,是现代都市生活中出现的一个新名词,特指那些拥有高学历、高收入、高智商,有思想、有品味、有长相却没有男朋友的大龄未婚女子。女性,由于她特有的生理特征,承载着繁衍后代的能力。但随着女性走出家庭、步入社会,也由于社会、女性自身等多方面的原因,越来越多的“三高”(即高学历高收入高智商)的女性未能步入婚姻的殿堂。 社会性别是指社会文化中形成的、属于男性或女性的群体特征和行为方式,以及基于此种划分的社会性别分工、价值判断和权利结构。社会性别理论是20世纪70年代伴随着西方女权运动发展起来的,社会性别学是女性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社会性别学理论认为,男女不平等的原因不在于先天决定的生理性别,

从女性主义视角分析影片

从女性主义视角分析影片《蒙娜丽莎的微笑》 [摘要] 《蒙娜丽莎的微笑》这部影片关注了当代女性生存与自我身份认同困境这一热点问题,导演迈克·尼维尔通过电影特有的光影叙事方式,为我们展示了女性主义先驱如何思考与践行的生活轨迹。《蒙娜丽莎的微笑》作为表达女性自身诉求的电影,它所呈现出的对女性命运的关注、对女性解放道路的探索都是具有深远意义的,即使是女性社会地位有所提升的今天,这部影片对于女性如何发现自我、寻求自我发展之路无疑具有启示意义。 [关键词] 《蒙娜丽莎的微笑》;女性主义;失语;觉醒;反抗 《蒙娜丽莎的微笑》作为一部“星光熠熠”的女性电影,云集了朱莉娅·罗伯茨、斯黛尔斯、克莉斯汀以及“蝙蝠侠女友”玛姬·葛伦哈尔众多美女明星,茱莉亚·罗伯茨在这部影片中继续延续了以往美丽、智慧、独立的电影形象。故事发生在坐落于美国马萨诸塞州被誉为“没有男子的常青藤”——卫斯理女子学院中,而这个学院并不是单单以治学文明,而是以培养名媛淑女出名,由朱莉娅·罗伯茨饰演的女主人公凯瑟琳·沃森作为一个刚刚从加州柏克莱大学毕业的美学博士,在大学里接受了女性自由改革的思想,她个人胸怀宏愿立志成为一名出色的教授,满怀理想的凯瑟琳受聘来到久负盛名的卫斯理女子学院担任艺术史教授。20世纪50年代的美国女性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解放,社会地位也逐渐受到重视,但在上流社会女性所受到的封建思想禁锢现象仍旧非常严重,在卫斯理这座著名的女子大学里,女学生们大都来自上流社会家庭,从小接受优秀的教育,但教育的目标并不是使其个人得到良好的发展而是将她们塑造成千篇一律的上流名媛,并且以嫁入豪门做个上流贵妇为终极目标。对学院的这种腐朽教育思想令凯瑟琳无法忍受,她作为一个有理想的知识女性,力图在教育过程中散播自由种子,鼓励女学生们摆脱思想的桎梏,勇敢追寻个人理想之路。影片即以师生互动关系为主轴,讲述了女主人公凯瑟琳在女校中如何传播自由思想、如何帮助女学生找到属于自己的人生之路以及在这一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阻挠和挑战。 一、失语 西蒙娜·德·波伏娃在女性主义巨著《第二性》中给从古至今的女性做出了定位——“第二性”。相对于占据主导地位的男性来说,女性永远处于被动和附属的次要位置上,甚至是到了现代的精神分析学派,创始人弗洛伊德尽管第一次把性别问题提升到了社会结构的高度,但在其理论中仍然是“将男人定义为人,将女人定义为雌性——每当她的行为举止像人时,她实际上是在模仿男人。”女性在人类社会之中长久作为“他者”的身份存在。正如波伏娃所指出的,从来没有男人有这样一种意识去表现男人的特殊地位和处境,也同样没有人关注这种由性别而引发的问题,这是一种长久以来男权社会造成的集体无意识,同样也是约定俗成的社会常态,而这种常态背后的不合理,这是本文所要探讨的关键所在。迄今为止,女性主义小说、电影层出不穷,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觉醒的女权主义者对女性的社会角色、身份的思考。 在影片《蒙娜丽莎的微笑》中,卫斯理女子学院所进行的教育实际上是为男权社会输送高质量的贤妻良母,而对女性自身的发展是极度忽视的,在这里所有女性的行为标准是统一的,所有的人生目标是统一的,女性的自身需求是完全被忽视的,女性不是作为一个有思想的人存在,而是作为男性华丽的附属品存在的。在男权社会的主导下,女性处于失声缄默的状态,而这种生存困境是完全被粗暴的男权制度所漠视的,更重要的是,生活于其中的女学生成长环境中完全受到男权思想的灌输,她们自身是无法意识到这种看似常态实际上却完全

社会性别视角下的泰国人妖_姚林

社会性别视角下的泰国人妖 姚林 (贵州大学法学院,贵州贵阳550025) 【摘要】当今泰国,人妖已成为一种产业,拉动着泰国经济的发展。文章以社会性别为视角,通过分析当今泰国人妖产生的社会背景、存在现状及这一群体对泰国社会的影响,在现实基础上进一步探索人妖的发展途径。 【关键词】社会性别;特殊群体;社会问题 一、人妖产生的社会背景 “人妖”主要指的是因为从小服用雌性激素而发育变态的男性。“人妖”与彻底的变性人不同,他们拥有女性的外貌生理特征,丧失男性生育能力,但药物无法帮助他们彻底的改变性别,他们实际上仍然是男性。最早的“人妖”出现在新加坡,而在泰国“人妖”这一特殊群体的叫法出自港台地区(有些地区把他们叫做“红艺人”,因为大多数人妖是靠歌舞表演生存的,我国的海南省兴隆市就有专门的红艺人表演场所)。泰国目前拥有约6600万的人口,按照社会普遍认同的人妖在男人中存在的比例为2%计算,人妖存在的人数应该在66万人左右,处于20~40年龄段的人妖人数应该在45万左右(参考自美国《2009年度国别人权报告》)。但事实上,泰国人妖数量远大于此。庞大数量的背后,必定有它形成的原因。人妖的来源主要为两大类:自愿型和非自愿型。非自愿型又包括:一是生活在贫困家庭的孩子,迫于生计,父母就从小送他们去人妖学校,接受生理和心理的改变,包括学习女式穿衣、女性行为方式以及女性的爱好等等;二是由于人妖相对于其他国家而言,还算稀奇,加之他们都能歌善舞,惊艳动人,所以很受外国游客的追捧,因此就造成人妖市场的供不应求,为了获取更高的利润,促使人贩子们不惜一切代价,通过各种渠道倒卖那些可成为人妖的资源,迫使他们成为人妖,为雇主挣钱。而自愿型的则为男同性恋者中或有的从小就向往变成女性的男性,或因天生是个男性,但生殖器发育不全的阴阳人,他们会自愿去医院接受变性,在学习如何蜕变为女性的过程中经历生理和心理的变化。或许是他们自己、或许是他们的父母爱慕虚荣,又或许是迫于无奈,更或许是乐于此状,无论前世他们身体、心理怎样,此时此刻,她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称呼,那就是“人妖”!这种非男又非女的社会性别,介于男行或女性的中间体,它也是社会结构的一部分而且是社会所造成,对泰国社会的发展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 二、人妖的生存现状 (一)社会角色的扮演 人妖是有一定角色期待的群体,这就决定他们的出现要符合他们的初衷—— —女性角色的扮演。人妖承担了扮演女性这一社会角色时,他们就必须尽力了解社会对这一角色的要求和期待,所以他们的身段要尽量做到婀娜多姿,相貌要做到倾国倾城,言行举止要得体大方,朝着完美的女性方向努力!首先是对角色的领悟。他们知道,要想挣到更多的钱,要想让游客物超所值,流连忘返,光凭身体是不够的。于是,他们会勤学苦练各种才艺:唱不同语言的歌、跳不同类型的舞、画各种精致的妆、穿各种风格的衣服,或表演杂技,力争做到女人有的必须有,女人没有的也要有。这样才能保证处于这个群体的前端,不至于过早被淘汰!准备是为了更好的实践。说到人妖对此角色的实践,我讲述一下我的亲身体会!说到人妖,不得不提到泰国的一个城市,那就是芭提雅,这里是人妖的集聚地。夜幕降临,人妖们穿上时尚、突显女性身材的服饰,画着精致的浓妆,奔向各大夜场,向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展现他们的“绝活儿”。我有幸观看了一场名为“东方公主号”的人妖表演。由于它的表演是在一艘大型的游艇上,由此而得名。我怀着各种好奇来到这艘游艇,开始我为时一个半小时的“奇幻之旅”。游艇分两层,每层大约容纳500人,除工作人员以外,观众几乎都是外国游客。在观众席中拉开约2米的距离,中间再摆一根钢管,这便是人妖表演的舞台。表演半小时之前,是与人妖们合照的时间,在我们这一层表演的人妖大概20个,个个惊艳,个个貌美如仙,她们用娴熟的招揽客人方式(或坐在游客大腿上故作亲热状、或让游客抚摸她们的胸),让游客与她们照相,每照一张她们都会有20~100株不等的小费!表演开始,人妖们一个接一个对嘴型唱中国歌,声情并茂,她们穿梭在观众之间,与观众互动,整场气氛犹如明星歌友会,接着就是舞蹈表演,人妖们各施看家本领,在跳钢管舞中或挑逗、或性感、或柔情、或奔放,让游客在观赏中感受她们技艺的精湛。整场让你感受到的是她们带给你的快乐,在感受她们的惊艳时,赞叹她们技艺的精湛、体会她们发自内心的自信!你压根儿就不会想到她们的前身是男人!通过与观众的互动,让他们的身份更加确定化、轮廓更加清晰化!他们的实践是成功的! (二)性别差异造成角色冲突 人妖非男非女的性别,决定他们角色的扮演是冲突的。为了维持女性的生理特质,她们必须定期接受雌激素注射,而这种药的副作用相当大,所以,人妖的寿命一般不超过40岁。别看人妖在舞台上笑容可掬,自信洋溢,潇洒自如,但在没有演出的白天。“她们”就是没有根的野草,经常感到难以排遣的孤独与落寞,甚至还有些人妖自杀。“她们”这行当是吃“青春饭”的,30多岁就迅速衰老,“人老珠黄”,被剧院赶走。一方面要忍受因 理论视野 176 企业导报2013年第13期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