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交通枢纽与港站

交通枢纽与港站

交通枢纽与港站
交通枢纽与港站

交通枢纽与港站

教学讲义

主讲:李利华

第一章概论

一、教学基本介绍

1、相关教学教材

①《交通枢纽与港站》,胡列格等编,人民交通出版社出版,2003.9,本教材是一套现代物流系列教材之一,系统介绍了交通枢纽与港站的规划、建设、运营、管理与评价过程。

②《交通港站与枢纽》,张超主编,中国铁道出版社出版,2004.6,由北京交通大学筹划编著,作者张超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铁路运输。

③两教材比较分析

《交通枢纽与港站》系本院教师所编写,该教材是第一本针对交通运输、物流工程专业本科教学所编写的大学教材,由于专业研究关系,教材侧重点主要为公路运输部分;《交通港站与枢纽》主要侧重与铁路运输部分,二者都忽略了城市交通枢纽(如:公交站场枢纽、城市综合交通枢纽)部分。

2、教学安排

本课程教学分为课堂教学和课程设计两部分,1~13周实行课堂教学,17~19周进行课程设计部分教学。

二、主要内容

从学科发展的角度分析,一级学科为交通运输工程,二级学科设置主要有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载用工具运用工程、道路与铁路工程等四个,随着交通行业的不断发展,已涌现出越来越来的分支学科,如:物流工程、交通枢纽与港站等,交通枢纽与港站是一门以线路、港口工程为基础,以先进的运输组织为依据,对港站及枢纽各项设备进行合理布局与综合运用,提出满足运营要求的优化设计方案,该学科研究的主要内容有:

1、交通枢纽与运输网络布局的协调理论和方法研究;

2、交通枢纽与城市规划协调发展的理论和方法研究;

3、交通枢纽中各种交通方式相互协调理论和方法研究;

4、交通枢纽站点合理布局及分工理论和方法研究;

5、港站各项设施合理规模、合理作业流程、合理布局研究;

6、港站各车场、库房合理平纵断面、车站咽喉结构、各项设施需求数量、

能力计算,协调与加强途径。

三、基本概念

1、交通枢纽

交通枢纽是指在两条或两条以上交通运输线路的交汇、衔接处形成的,具有运输组织与管理、中转换乘及换装、装卸存储、多式联运、信息流通和辅助服务等六大功能的综合性设施。作为交通运输的生产组织基地和交通运输网络中客货集散、转运及过境的场所,交通枢纽是提高客货运输效率的关键环节。

上海虹桥综合交通枢纽

虹桥综合交通枢纽的规划将京沪高速铁路站、城际轨道交通站、虹桥机场新航站楼等多种交通方式汇集于一体。在主体建筑内的地下设置两个城市地铁车站,引入5条通往上海市区各个方向的地铁线,在区域内规划了快速集散道路系统和各项公用配套设施,在主体建筑的东西两侧分别设有交通广场,分别设置长途高速巴士,城市公交车站和出租汽车场地,区域内还配置了足够的社会车辆停车场。这样的规划布局方案能够实现城市土地资源、城市环境资源和市政综合配套资源最佳程度的集约化使用,并为长三角地区旅客前往浦东国际机场换乘国际航班,在虹桥枢纽进行各种交通方式换乘,以及进出上海市区提供了非常便利的交通条件。

为了最大程度的方便乘客,在枢纽主体建筑内的地下和地上分别设置了三条贯通整个建筑东西向的大通道,并布置商业、餐饮等设施,使旅客能风雨无阻地活动并进行各种交通方式的换乘。

目前,有关部门正在进行整个枢纽地区以及枢纽相邻地区发展功能定位国际咨询和规划方案国际征集,以依托综合交通枢纽的特有功能,将整个区域建设成为为长三角、为全国经济服务的现代服务业发展区域,使虹桥综合交通枢纽区域

成为上海连接、服务长三角,服务全国的重要交通纽带和经济纽带地区。虹桥综合交通枢纽内的京沪高速铁路、轨道交通等项目的项目建议书已经国家批准,区域内配套的快速道路集散系统、水系改造工程、交通枢纽内道路及配套工程等项目也已批准立项。目前这些工程项目区域正在进行前期动拆迁工作。今年内工程项目将根据项目审批程序进展,成熟一个,开工一个。预计工程将在2009年底初步形成规模,并在2010年上海世博会期间相继投入使用。

2、交通港站

交通港站是交通枢纽的主体,各交通港站的功能的系统组合构成交通枢纽,交通港站具体指港口、车站、航空港、物流中心等。

四、交通枢纽港站的作用及重要性

1、推动区域的开发(经济、交通等);

2、推动区域性中心城市的发展;

3、加快腹地区域城市化进程;

4、促进城镇化体系布局的调整;

5、是交通发展的必要保证;

6、推进现代物流业的发展;

7、带动现代客运业的发展。

五、我国的发展状况

1、交通网络发展状况

①公路:“八五”、“九五”的“五纵七横”(1992年交通部提出,长3.5万公里),“十五”的“7918”(2004年编制的《国家高速公路网络规划》提出,总规模约8.5万公里,其中:主线6.8万公里,地区环线、联络线等其他路线约1.7万公里,国家高速公路网规划采用放射线与纵横网格相结合的布局方案,形成由中心城市向外放射以及横连东西、纵贯南北的大通道,由7条首都放射线、9条南北纵向线和18条东西横向线组成)等,至2006年底,全国公路通车里程为348万公里,其中包括2006年纳入统计的155万公路的农村公路,实际里程为193万公路,2005年为192万公里,高速公路4.54万公里,2005年为4.1万公里。高速公路是目前公路建设的重点,规划2007年建成高速公路5000公里,“五纵七横”的国道主干线2385公里的最后线路建设完成。

②水运:“两纵三横”国家水运主通道网络,长1.5万km,“两纵”(京杭大运河、淮河流域),“三横”(松花江流域、长江流域、西江流域),至2005年底,内河航道12.33万km,三级及以上航道8631km,仅占7%左右,高等级航道比例偏低。

远洋运输主要依托沿海港口进行,随着远洋物流业的快速发展,远洋运输体现出来的作用越来越大。

③铁路:规划“十纵十横” ,目前正在规划完成客货分流专线,“十一五”2万多公里的高速铁路专线将建成通车。至2005年底,我国铁路通车里程7.5万公里,电气化里程2.4万公里,居世界第二,规划到2010年底,铁路里程约10万公里。

④民航:发展经历四个阶段,a.第一阶段:1949~1978,基本上规空军管,云量少;b.第二阶段:1979~1987,中国民航正式成立,飞机性能差,运力小;

c.第三阶段:1988~2002,民航改革,市场经济,分局成立,公司制;

d.第四阶段:2003~,深化改革。

⑤管道:长度约50000km,居世界第6位,主要运输对象为原油、天然气、成品油、海底管道。

⑥“三主一支持”:1989年提出,公路主骨架、水运主通道、铁路主枢纽、现代化的交通支持体系。

2、枢纽港站发展情况:

①公路枢纽站场:全国一级公路主枢纽城市45个(其中湖南2个,长沙、衡阳)

②铁路枢纽站场:铁路运输站场目前的形势是依托城镇、大型工业区、港口贸易区等建设,大部分功能为客货混行,“十一五”期间建设约2万公里的高速客运铁路专线,电气化比例有待提高。

③水运港口码头:至2005年底,内河航道枢纽4131处,有通航功能的2330处,港口码头泊位35242个,其中万吨以上1034个(湖南1000吨仅有43个,2000吨级正在规划建设中)。

沿海港口:《全国沿海港口布局规划》(2006年),我国将形成环渤海、长江三角洲、东南沿海、珠江三角洲、西南沿海5个规模化、集约化、现代化的港口

群体。一是环渤海地区港口群体,由辽宁、津冀和山东沿海港口群组成。辽宁沿海港口群以大连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和营口港为主,包括丹东、锦州等港口组成;津冀沿海港口群以天津北方国际航运中心和秦皇岛港为主,包括唐山、黄骅等港口组成;山东沿海港口群以青岛、烟台、日照港为主及威海等港口组成;二是长江三角洲地区港口群体,依托上海国际航运中心,以上海、宁波、连云港港为主,充分发挥舟山、温州、南京、镇江、南通、苏州等沿海和长江下游港口的作用,服务于长江三角洲以及长江沿线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三是东南沿海地区港口群体,以厦门、福州港为主,包括泉州、莆田、漳州等港口组成,服务于福建省和江西等内陆省份部分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和对台“三通”的需要;四是珠江三角洲地区港口群体,由粤东和珠江三角洲地区港口组成。在巩固香港国际航运中心地位的同时,以广州、深圳、珠海、汕头港为主,相应发展汕尾、惠州、虎门、茂名、阳江等港口,服务于华南、西南部分地区,加强广东省和内陆地区与港澳地区的交流;五是西南沿海地区港口群体,由粤西、广西沿海和海南省的港口组成。以湛江、防城、海口港为主,相应发展北海、钦州、洋浦、八所、三亚等港口,服务于西部地区开发,为海南省扩大与岛外的物资交流提供运输保障。

④综合交通枢纽:随着全国交通事业的不断发展,特别是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大型的综合交通枢纽规划建设越来越多,如:上海虹桥、深圳的五大综合交通枢纽(龙华综合交通枢纽(新深圳站)、福田综合交通枢纽、布吉综合交通枢纽、深圳东站、前海综合交通枢纽)等。

⑤民航机场建设: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机场数目增长最快的国家。截至2005年底,我国已经拥有大小机场共计142家,吞吐量为100万人次以上的机场有42个,湖南5个(黄花国际机场、张家界荷花机场、常德桃花源机场、永州零陵机场、怀化芷江机场)。

五、发展趋势

1、港站建设的大型化、专业化、智能化;

2、交通枢纽与港站服务功能一体化、系统化;

3、格局趋于港城一体化。

第二章 港站枢纽概述

一、运输网络与枢纽

1、运输线路

1)

骨干线路;?????????????。务功能为主,区路)的连接线,以服—次干路与街房路(小—支线(赤岭路);兼有服务功能,一般为间的交通集散作用,—承担主干线与各分区—次干线(芙蓉路);主,路,以交通功能为—连接城市各分区的干—主干线(长沙二环线);(立交)、以上、控制出入口—中央分割带、四车道—快速路城市道路h /km 30h /km 40h /km 60~40h /km 80~60 2) 开发线路;

3) 给养线路;

4) 腹地线路;

5) 企业线路。

2、运输网络结构

{}V N G ,=

3、网络规划

1) 定界(划定规划区域的边界);

2) 分区并选点标号;

3) 标定初步网络(抽象);

4) 计算机辅助设计(CAD ),使网络设计抽象化。

二、综合运输体系

1) 构成方式:5种,公路、铁路、水运、航空、管道

2) 构成体系:六大系统:客货运输对象系统、运输工具系统、运输网络系统、信息系统、运输管理系统、生产组织系统。

3) 各系统间的相互关系

4) 体系结构:串联、并联、混联。

综合运输串连结构图

综合运输并联结构图

综合运输混联结构图

三、各种运输方式特点及港站设施

1、运输方式:

1)水运:运量大,能耗低,成本低,速度快,受气候影响大;

2)铁路:运力大,安全,环境污染小,直达性差;

3)公路:通达性强,灵活机动,运量小,速度快,安全性较差;

4)航空:速度快,机动性大,受地形影响小,舒适安全,基建周期短,投

资少,运价高,运量小;

5)管道:运量大,占地少,便于管理,耗能低,仅仅限于特殊的运输对象。Array

2、港站基础设施

1)水运港口:码头、泊位、锚地、库场等;

2)铁路站场:站台、候车厅、编组站等;

3)公路站场:候车厅、发车广场、车位区等;

4)机场:候机厅、跑到、停机坪等。

四、交通港站及其功能

1、功能

a)是客货流集中点,承担客货流中转、换乘、装卸与集散;

b)是进行客货中转、对运输工具技术作业和调节的重要基地;

c)为旅客提供优质服务,为货物提供堆放、仓储、包装与处理等;

d)依托城市,是城市对外联系的桥梁和纽带;

e)提供信息服务,现代化程度高。

2、交通枢纽分类

a)按运输方式:公路交通枢纽、铁路交通枢纽、水运交通枢纽、航空交通

枢纽、城市公共交通枢纽。

b)按服务对象:客运交通枢纽、货运交通枢纽、客货运综合交通枢纽。

c)按服务功能:城市对外交通枢纽、城市交通枢纽、特定设施交通枢纽。

d)按布局形状:立体式交通枢纽、平面交通枢纽。

e)按服务交通运输方式的多少:单式交通枢纽、综合交通枢纽。

五、综合交通枢纽

1、概念

是多种运输方式(至少两种以上)交通干线的交汇与衔接处,共同为办理旅客或货物的发送、中转、到达所需的多种运输设施及辅助服务功能的有机服务体。是国家或区域综合运输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2、基本属性

1)时空性(动态变化,时空扩展,时间上的动态发展,空间服务功能的拓

展)

综合交通枢纽的规模和能力在一定时期内是固定不变的,但随着区域经济的动态变化发展,综合交通枢纽要适应其发展的需要,就要对交通枢纽进行科学的发展预测及规划,及时重新确定交通枢纽发展的近期目标以及各种运输方式的任务分配和合理分工,优化各种运输方式的空间布局,实现交通枢纽内的各种运输方式之间的协调,从而保证综合交通枢纽持续有序地发展。

2)社会性(依托城市,承担城市内部对外客货流服务)

一般来讲,综合交通枢纽都会依附一个规模较大的城市,并随着城市和区域的发展得以不断发展。同时综合交通枢纽不仅仅是承担所依附城市的客货运量,而且对其所在的整个区域的运输任务都起到重要的作用。

3)综合性(各种方式的综合一体化,政府、运营企业、个体经营者等综合)

综合交通枢纽拥有铁路、公路、水运和航空等多种运输方式为一体的运输空间结构,包括机场和航空运输业、水运、铁路、公路和城市交通以及为交通运输业服务的交通服务企业和部门,要使一个规模庞大、结构复杂的综合交通枢纽发挥其最有的效能,必须对各种交通运输方式进行综合协调,彻底改变各自为政的状况。根据交通枢纽的综合性,枢纽内各种运输方式的目标应与枢纽总目标一致,实现协调发展,才能使得枢纽的整体效益最优。

3、系统特性

a.功能与目标的统一性(各运输方式之间的统一,每一种运输方式都有其功

能和目标,要统一)

b.构成与结构的复杂性(也是目前发展的一个趋势,大系统)

c.与外部环境的密切联系(系统的特性之一)

d.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协调(关键技术难题,如城市部门很难和交通部门衔接好)

e.各子系统的发展不平衡性和技术差异性(各子系统发展迅速,存在差异性,铁路技术不能在公路中广泛使用)

f.具有一定的自适应性和自组织性(有机体的特性)

4、综合交通枢纽的系统组成

a.运送过程子系统(内部子系统和外部子系统两种)

b.设备子系统(各种运输设备)

c.信息子系统(信息技术的处理)

d.人员子系统(人力资源系统)

f.技术管理子系统(技术管理)

5、综合交通枢纽的功能

六大功能:运输组织与管理(运输生产与组织、客货流组织、运力组织、运行组织)、中转换乘及换装、物流功能、多式联运、信息流通和辅助服务。

6、综合交通枢纽的发展状况

1)国外情况

在理论方面,最为典型的是日本提出的“铁路结节点”理论和前苏联提出的“交通枢纽点”理论。“铁路结节点”理论主张在铁路枢纽点上分散培育城市功能,以形成大城市的功能和结构体系,并以此作为实现多中心城市结构的前提条件。“交通枢纽点”理论则在建立具有多种形式的运输结构框架的基础上,强调交通枢纽点的作用。这种交通枢纽点可看成是运输系统中的“心脏”,强调在超前发展城市骨架的同时,力求建立一种既稳定又具有应变能力的规划结构。这种结构应当既能满足城市建设的各种需要,又能为城市建设留下发展的余地。

经过多年的实践,欧美、日本等发达国家在综合交通枢纽的建设上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a.客运枢纽方面,主要体现在重视交通结合部的综合交通换乘枢纽的建设,

将城市铁路、地铁、有轨电车、公共汽车和小汽车等交通方式连成一体,组成立体的综合交通网络,其主要目标是提高换乘效率,把各种交通方式作一般棋式的安排,以形成顺畅通达、换乘方便、高效运行的综合交通系统。

b.在货运方面,以物流为对象,使综合交通枢纽成为高效的物流服务系统,大多朝大型物流园区或物流中心的建设模式发展。

2)我国综合交通枢纽发展中的主要问题

a) 交通枢纽建设进度相对缓慢(很多东西仅停留在概念上,现代物流、快

速客运发展的理念和要求还没有在站场建设中体现出来)

b) 交通枢纽发展不平衡

c) 综合交通网还不完善(给综合交通枢纽的选址、规划和建设造成影响) d) 各种运输方式之间的衔接不够紧密(特别是信息和资源的共享,严重影

响联合运输的效益和效率)

e) 缺乏统一的规划协调

f) 管理体制落后

7、发展趋势

???????????合化。

、建设呈现主体化和综。的联系,网络经济时代、加强与整个运输网路变化,与时俱进。、内涵的渐进性,动态等。客流、信息流、资金流包括物流、

心和物流的后勤基地,运输提供全程服务的中,是为客货化,不是单一的集散地、功能的复杂性、多元发展趋势d c b a

第三章交通枢纽港站相关因素分析

交通枢纽港站具有直通功能、中转装卸换装功能、枢纽地方作业以及城市对外联系的功能。而这些功能的发挥与交通枢纽港站的交通辐射范围是分不开的。枢纽港站影响区域的经济水平、产业结构、产业布局、人口及其它社会因素直接关系到交通枢纽港站的规模、站场设施设置、运力分布及结构层次。

一、辐射范围

所谓辐射范围(该术语通常为铁路、公路等部门所采用)或腹地(通常为水运部门所采用),就是交通线或港站的服务地区,或称为以港站为中心的经济区。港口经济腹地是港口经济的商品流通潜力。由于大范围的货运规模不是一域一地的产品能够满足的,因此经济腹地是港口生命活力的源泉,开发港口必须把交通辐射范围内的商品经济潜力作为货运量的资源范围来看待。站场的辐射范围的大小也直接影响到其规模、承载及运输能力的大小。交通枢纽港站是通过交通线网和各种运输方式与其辐射范围进行联系。

1、陆向腹地和海向腹地

1)陆向腹地

港口的陆向腹地,即通常意义上的腹地,是指以某种运输方式与港口相连,为港口产生货源或消耗该港口进口货物的地域范围。一个港口的陆向腹地大小,主要取决于该地区与其它地区是否存在贸易关系以及贸易量的大小。然而这种贸易关系又取决于该地区发展的水平和规模。一个经济不发达或闭关自守的地区与外界的联系必然很少。而一个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开放程度较高的地区与外界的贸易必然较多。另外该地区人口多少也是决定腹地进出口需求的重要因素。

2)海向腹地

港口的海向腹地是相对于港口的陆向腹地而言的。所谓港口的海向腹地是通过海运船舶与某海港相连的其他国家或地区。它可以是某一个国家或地区,也可以是几个国家或地区,甚至可以是几个大洲。

3)二者关系

2、站场辐射范围

辐射范围与交通线或站场,二者存在着相互依赖的关系。交通线是其辐射范围内的经济单位和据点,是进行运输联系、旅客交往的工具,是辐射范围内经济活动的必要条件。辐射范围内的生产力布局及其地域结合情况,又通过货流和客流对交通站场交通线的现状与发展规律远景起决定作用。

样,辐射范围也有现状和远景(设计)之分,二者的划定方法和实际作用显然不同。

现状辐射范围是现有交通站场或交通线已形成的吸引范围。它主要由经济地理勘察来决定。其程序为:对既有站场、既有线过去和现在的客货运量进行研究,进而调查客货流的起点与终点,最后把那些通过该线及其站场发、收货物的经济据点从地理上联成一片,即辐射范围。现状辐射范围的主要作用是:通过它了解交通线和站场同地区经济的联系,从而论证交通线和站场的经济地理意义;发现辐射范围内存在的不合理运输,以及与客货流分布有关的交通线和站场、生产单位布局的缺陷,并由此提出改进措施。

设计辐射范围是新建及改建交通线和其站场的未来辐射范围。其划定除了要进行经济地理勘察外,往往辅以经济分析和计算。其程序为:调查可能被设计站场吸引地区的远景生产与交通布局情况,由此推测其可能产生的客货流规模与方向,根据经济单位、交通线和客、货流的分布,找出合理的运输联系方案,最后把倾向于设计线或其站场的经济据点,从地理上联成一片并确定其界线,即设计辐射范围。它的主要作用是:根据辐射范围内各经济单位远景生产的发展和交换的变化,估计线路及港站建成或改建后的客运量,而客货运量又是决定站场运输能力和技术标准的主要依据。

3、辐射范围分类

直接辐射范围、联合辐射范围和间接辐射范围三类。

1)直接辐射范围:包括所有与该枢纽站场交通线有直接运输联系的经济单元(厂、矿、中转机构)所组成的完整地带。这些经济单位物资的全部或局部调入或调出,都经过与该枢纽站场相连的交通线。

2)联合辐射范围:与该枢纽站场相联系的其它同级站场的直接辐射范围,其中的物质利用与该站场相连的交通线联运,并在该枢纽站场装或卸。则,其它站场的辐射范围称为该枢纽站场的联合辐射范围。

3)间接辐射范围:经济行为通过该港站,利用该港站相连的交通线,不在该港站装卸。

二、区域社会经济水平

1、区域社会经济发展与交通运输

1)经济增长对运输需求的影响

a)经济的发展阶段对运输需求的影响;

b)区域间的经济社会联系。

2)区域社会人口对交通运输的影响

2、区域经济水平与枢纽港站

1)影响港口货流量经济要素

a)国民经济发展水平(资源分布、生产力布局、工农业生产的规模和结构、

人口变动情况、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的有关方针政策)

b)经济腹地发展水平(腹地的经济活动、腹地人口变动情况、腹地的地理

条件、临时港口的状况)

2)影响汽车客、货运站场运输需求的社会经济因素

a)影响客运需求的经济因素(经济发展水平、居民消费水平、经济体制)

b)影响货物运输需求的经济因素

3、社会经济水平信息的采集汇总

社会经济信息调查的主要内容包括:辐射区域的国内生产总值、总人口、各产业人口、总面积、耕地面积、社会总产量、工农业总产值、主要产品产值、国民收入、人均收入及等;

4、枢纽港站交通需求与经济水平的相关分析

经济水平是指经济发展的总体规模以及程度。无论枢纽港站大小,体制异同,

客运需求均随经济水平的提高而增大,这是经济水平影响的最基本趋势和特征。目前,衡量经济发展水平的指标有很多种,通常采用的有国内生产总值、社会总产值、工农业总产值、国民收入等。在次以客运站场为例阐述客运量与各个经济指标之间的关系。究竟运用哪种指标更能确切反映客运的需求呢?这里要对各经济指标的数据资料进行相关分析。

三、运输结构与运力分布

1、运输结构

1)各种运输方式协调发展,优化运输结构

a、目前枢纽与港站交通方式之间普遍存在的问题

①各种运输方式的线路之间,以及线路同相关枢纽或港站之间,还存在着不少互不沟通、互不衔接的现象。

②已相互衔接与沟通的线路之间或线路与枢纽之间,运输能力往往也互不协调。这在港口与集疏运之间表现尤为突出。

③运输方式在建设与发展上常出现彼此矛盾和相互制约的想象。

④运输方式在进行客货运过程中,超出或小于最佳的经济运距,造成运输成本的提高,对运输整个行业来说是一种不应该的损失。

b、各种运输方式协调发展的依据

①自然地理条件。各种运输方式的合理分工,要根据具体地区的自然地理条件,应在铁路、公路、海洋、江河的具体情况下,进行合理分工,宜水则水,宜陆则陆。

②社会经济条件:要与该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相适应,要充分满足这一地区的运量增长的要求。

③空间布局条件:要与该地区的工农业生产布局相适应。

④运输结构条件:要考虑历史上已经形成的运输结构,如水陆分工、公铁分工;运输部门、物资部门已经形成的设备能力,如铁路专用线、站场、港口、货运码头。在分工中应充分利用这些设备,同时要根据今后国民经济的发展,逐步发展或调整运输分工,形成合理的运输结构。

⑤运输技术条件:运输方式的分工,并不是机械的分工,在很多的情况下,整个运输过程是在两种以上的方式联合运输才得以完成的。如在水陆联运中,既

要考虑铁路、公路的运输能力,陆水衔接换装和港口能力,枢纽内部能力和航运能力的协调配合,同时又要考虑在采用运输新技术新方法后,运输能力和效率的提高将对技术经济论证,以最少的社会劳动消耗,取得最大的国民经济和社会经济效益作为衡量准则。

⑥经济效益条件:要讲究经济效益,要进行技术论证,以最少的社会劳动消耗,取得最大的国民经济和社会经济效益作为衡量准则。

⑦国家运输政策:要在国家制定的各项政策指导下进行分工。国家政策是多方面的,如产业政策、技术政策、投资政策、运输政策、运价政策等。这些政策与运输方式分工和协调发展密切相关。

c、各种运输结构协调发展分析

1)货物流向流量和运输线路的协调

2)区间各种运输方式的协调

3)各种运输方式设备能力的协调

4)运价和运输费用的协调

2、运力分布

运力分布就是将运力按比例分配到各个不同的区域。

1)营运线路分配方案的主要影响因素

a)客运站的市内可达性及出城时间

b)客运市场的竞争

c)乘客出行心理

d)运输企业的经济效益

e)公共客运的社会效益

2)运力调控模型

3、道路客运站运力分布的几点建议

1)道路客运站和运力应相对均衡分布,汽车站应合理的均衡的分布在城市的各个区域。

2)每个客运站的客运班线要根据客运市场的需求,决定是否开通和开通多少班次。

3)运力投放应与客运站规模相适应。

4)要针对运力分布中存在的争热线、弃冷线和农村山区支线问题,综合运用行政的、经济的调控手段,制定相关政策措施,引导运力合理布局,更好地满足经济和社会发展对运输的需求。

第四章交通枢纽港站规划与布局基础理论

第一节交通枢纽站场布局概述

交通枢纽布局是指枢纽内部各种交通设施的合理配置,以实现整个交通枢纽的运输效率最大化的目的。交通枢纽所在区域,由于受到交通发生吸引源的分布、交通运输网络特点和自然环境等因素的影响,使得在同样的地域范围和同样的交通运输网络上,布局不同的枢纽站场,会导致不同的交通运输效率和社会经济效益。因此,交通枢纽的合理布局,是根据对社会经济发展和交通需求的预测结果,利用交通规划和网络优化理论和方法,综合考虑交通发生吸引源的分布情况、交通运输条件及自然环境等因素,对枢纽站场的数目、地理位置、规模及与其他枢纽的相互关系进行优化和调控,实现整个交通枢纽运输效率的最大化。

一、基本要求

1、服从交通运输网络的规划(考虑运输网络整体的系统化);

2、保证各种运输方式之间的相互协调(通达性);

3、考虑生产力布局(在能力上留有余地,以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同时也不能造成浪费);

4、方便城市生产和居民生活,尽量避免和减少对城市的不良影响(如:场所车站,造成交通压力过大,混乱不堪,有损城市形象,长沙大道的改建,提升城市形象等)。

二、考虑因素分析

交通枢纽布局规划是一个滚动过程,必须考虑与其相关的多种因素,以达到一定的协同性,主要有:

1、交通枢纽内不同运输方式的协调关系(运输过程的协调、作业时间的协调、通行能力的协调、必要的组织和制度保证);

2、交通枢纽与综合交通运输网络规划的协调(前提和保证);

3、交通枢纽布局与城市布局的协调(城市交通的协调、城市规划的协调、城市道路的协调);

4、交通枢纽布局与自然条件的协调(工程地质条件、水文条件、工程施工条件等)。

三、布局原则

1、充分考虑规划区域在全国运输网络中的地位;(定位问题,如小县城没有必要建设大的站场)

2、引导需求(城乡一体化、区域组团、城镇体系化等);

3、适度超前(GDP :2005年18万亿,06年20万亿,交通投资6000亿,1万亿,增长率比较是超前的);

4、多种运输方式相互协调(提高运输效率,规模化、系统化);

5、规划、建设、管理三位并重(规划合理、建设质量高、管理水平现代化);

6、遵从区域(城市)规划(顾全大局)。

四、交通枢纽布局期望达到的目标

从运筹学的角度来考虑,交通枢纽布局可以描述为下面问题:

、其他约束。

、运营费用约束;

、投资约束;

、运输需求约束;

约束条件:枢纽通过的能力最大技术作业系统纽内作业费用最少

不同运输方式货流在枢货运系统城市出行时间

到达中转换乘时间

进入离开枢纽时间旅客在枢纽停留时间=纽内停留时间最小

不同运输方式旅客在枢目标:客运系统d c b a ++

五、枢纽布局研究的基本步骤

如下图:

交通港站与枢纽教(学)案

《交通港站与枢纽》教案 第八章旅客站房(6小时) 教学目的:通过本章课程,学生应1、了解客运站的作用,客运站旅客最高聚集人数、旅客日发送折算量、站务工作量、客运站最大容客量等概念及算法;2、了解客运站房与站场、站前广场和楼层流线相互位置及分类;3、理解客运流线疏解的主要方式;4、理解客运站房的出口和入口、售票处、行包房、候车室的布置形式;5、了解站前广场的作用、功能、组成部分、流线组织、布置要求及面积计算;6了解客运站各类房间使用面积计算、天桥地道旅客通行能力和进出站口旅客通行能力。 本章课程的重、难点及关键:1.客运站的基本概念;2、客运站形式;3、客运站流线及疏解;4、客运站房;5、站前广场;6、候车室面积计算及布局;7、客运通道能力计算。 本章课堂设计:围绕主要教学内容,运用多媒体课件增加表现力,通过大量图表和实例说明相关问题。 教学过程及内容: 本章所研究的客运站包括水路港口客运站、铁路火车客运站、民航旅客航站、公路汽车客运站。 第一节客运站的基本概念 一、客运站的作用 【要点1】客运站是旅客候车、候船、候机及办理售票、行包托运、寄存以及各种旅行手续的场所。客运站是人类通过交通运输工具,使旅客与货物产生空间位移的起止点和集疏场所,是空间交通、立体网络的交叉点,是交通运输中重要环节。 客运站是专门从事客运业务的基本营运单位,既要组织客、货运营生产,又要为旅客服务,是兼有公益事业与运输企业两重性的特殊服务单位。 【要点2】客运站是各种运输工具保养、维修、配件、加油、清洗的后方基地。【要点3】客运站是大、中、小城市的门户,同时亦是反映国民经济发展水平和精神文明的窗口,在交通运输方面,代表国家形象和民族精神。 【要点4】客运站是城乡之间物质与文化交流的纽带,是沟通国际贸易、科技与文体交流的桥梁。 客运站是城市对外交通的枢纽点,是国内外各族人民友好往来与观光旅游的临时逗留点。 【要点5】客运站是多功能、开拓性、综合性、商业性、服务性建筑群的中心,是单纯社会功能与公益设施的外延。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客运站

港站与枢纽论文作业

北京西直门地铁站 简介: 西直门地铁站是北京城市交通系统中举足轻重的交通枢纽,位于北京市西城区西直门立交桥西北角,是2号线,4号线及13号线的换乘车站。西直门地铁站客流流线量大且复杂,日均客流量庞大,日进出量达11.92万,日换乘客流达到48.56万,高峰小时换乘量达6.67万,是北京市客流量最大的地铁站之一。 西直门地铁站布局: 西直门地铁站共有三层,分别是高架上的13号线,地下一层的2号线,地下二层的4号线。

西直门地铁站设备设施: 西直门地铁站作业组织: 西直门地铁站交通流线: 西直门地铁站交通流线有三类,分别是旅客进站流线,旅客换乘流线和旅客出站流线。 旅客进站流线: 由公交进站: 从375、392、902、375支、106运、205夜、105运、360支、002、904、334下车,经由嘉茂大厦西直门地铁站A口,通过安检、购票或刷卡进站。

出租:在任意口停靠后下车,通过进站口经由安检、购票或刷卡进站乘车。 当旅客通过其他方式到达进站口,并经由安检、购票或刷卡进站乘车,则可以进行一下换乘: 站内换乘流线: 2号线换乘4号线2、4号线西直门站为十字换乘,2号线换乘4号线的客流由2号线站台中部楼梯下行,进入4号线站台。 4号线换乘2号线4号线换乘2号线的客流全部由4号线东端站厅,经东南方向换乘通道,到达2号线南端站厅。 2号线换乘13号线2号线换乘13号线的客流经由2号线北端站厅的楼梯,上行至北厅,经通道和扶梯,上行至地下一层的换乘大厅,再有斜坡道的自动扶梯,上行至13号线的站厅层。 4号线换乘13号线4号线换乘13号线的客流经由4号线西段站厅的楼梯,经通道和扶梯,上行至地下一层的换乘大厅,再有斜坡道的自动扶梯,上行至13号线的站厅层。 13号线换乘2或4号线13号线换乘2号线的客流则需先由13号线西直门站地上三层的侧式站台,经地上二层站厅,下行至地面出口,经地面临时通道,进入4号线站台,绕行2、4号线的环形通道,至2号线南端站厅,换乘距离近500米。

交通港站与枢纽复习纲要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我国交通港站与枢纽历史及趋势 5、交通枢纽现状及趋势 综合交通枢纽具有以下特点: 运输方式复杂(包括公路、铁路、水运、航空、城市交通等多种方式);运输流线、流向复杂(列流、车流、客流、货流);中转作业复杂(不同方式、不同站点间中转);枢纽始发和终到客货量大;枢纽布局影响因素多。 目前国内外综合交通枢纽的发展趋势为: (1)随着交通运载工具的发展,综合交通枢纽关联的运输方式越来越多; (2)随着城市的发展,枢纽的范围越来越大; (3)随着城市的发展,枢纽市区范围内的干线功能逐步转移为市区运输,而在城市外围进一步修建环线和迂回线; (4)枢纽站点的发展逐步趋向物理衔接无缝化; (5)客运服务综合化、立体化、人性化; (6)枢纽客货运组织逐步走向信息化、物流化、一体化。 第二章交通枢纽总体规划与布局 第三节交通枢纽场站布局 三、数学物理模型与效益成本分析法 重心法和微分法就是求解一元枢纽场站布局问题的典型模型。 1、一元交通枢纽场站布局的重心法 一元交通枢纽场站布局:在规划的枢纽服务范围内只设置一个站点的布局问题。 重心法是一种模拟方法,将运输系统中的交通发生点和吸引点(amenity指能吸引人员或货物到达进行活动的任何单位或地点)看成是分布在某一平面范围内的物体系统,各点的交通发生、吸引量分别看成该点的重量,物体系统的重心就是枢纽场站设置的最佳点,用求几何重心的方法来确定交通枢纽场站的最佳位置。 其数学模型如下: 设规划区域内有n个交通发生点和吸引点,各点的发生量和吸引量为Wj,坐标为(xj,yj) ( j=1,2,……,n)。需设置枢纽场站的坐标为(x,y),枢纽系统的运输费用为Cj。根据平面物体求重心的方法,枢纽场站最佳位置的计算公式如下: 例1:设规划区域内有5个交通发生点(吸引点),各点的坐标位置、发生量以及运输费率如表5-1所示,确定需设置港站的坐标。

交通港站与枢纽总结

个人记的一些重点: 1.交通的定义 2.吨公里,人公里 3.可达性,中心性,中间性 4.重心法原理及计算 5.规划模型特点 6.评价要素 7.组织量,适站量 8.交通流线 9.客运站的工艺计算 10.通行能力 11.年换算货物吞吐量 12.零担站工艺计算 13.停放方式,停发形式 14.行车通道,宽度等的计算 15.Gini系数的计算 16.风玫瑰图 17.净空区,滑行区,飞行区等级等 ***注,以上的概念仅仅是老师有2次重复的,细节的太多,本人也来不及,来 不及一一详记。 题型: 填空题,简答题,问答题,判断题plus原因,计算题,作图题,论述题

1.交通是运输和邮电的总称,这是广义的交通概念;狭义交通概念是和运输紧密联系的。 ?运输是人和物借助交通工具的载运,产生有目的的空间位移。 ?邮电则是邮政和电信的总称,邮政是信件和包裹的传递,电信是语言、 符号和图象的传输。 2.现代交通运输系统组成:由运输线路及交通枢纽、载运机具系统、运输经营管理系统(综合运输生产系统、运输组织、管理和协调系统)。 3.现代交通运输系统的功能可以概括为:实现人流、物流的经济有序的流动,满足社会生产和生活中多样化的运输需求,促进人类的活动空间和经济空间的形成和拓展。 4.运输产品是人和物的空间位移,以吨公里和人公里计量。 5.运输生产组织和运输市场营销过程同步进行,是运输业区别于其它产业的鲜明特点。 6.枢纽应具备良好的可达性、中心性和中间性。 枢纽可达性表示网络流到达枢纽的便捷程度; 枢纽中心性指枢纽是空间经济和几何联系的中心; 枢纽中间性指通过枢纽可以实现网络连接地方、地区、国家甚至国际。 7.区域交通规划:交通枢纽规划,交通运输网络规划。 8.交通枢纽规划:在区域社会经济发展规划、城镇体系规划、城市总体规划以及土地利用规划等上级规划基础上进行的专门规划。 9.交通枢纽的总体布局的主要内容: 社会、经济与交通运输的调查与分析、发展预测; 交通枢纽场站布局优化; 枢纽系统设计; 社会经济评价; 建设项目实施序列计划和资金筹措等。 10.交通枢纽规划与交通运输网络规划的配合: 交通枢纽规划与交通运输网络规划是区域交通规划中两个紧密联系、互为补充的重要内容,两者具有密切的互动关系。 1)交通枢纽的优化布局必须以交通运输网络的合理规划为前提,而交通枢纽的规划和建设又会影响其所在区域的交通运输网络的运转。 2)在交通运输网络规划与交通枢纽规划之间建立一定的反馈机制。 3)使交通枢纽与干线在建设上和能力上相适应,确保线路畅通,各环节的运输能力都可得到合理利用,并能互相调剂与补充。 11. 重心法和微分法就是求解一元枢纽场站布局问题的典型模型。 重心法是一种模拟方法,将运输系统中的交通发生点和吸引点看成是分布在某一平面范围内的物体系统,各点的交通发生、吸引量分别看成该点的重量,物体系统的重心就是枢纽场站设置的最佳点,用求几何重心的方法来确定交通枢纽场站的最佳位置。 微分法需要以重心法的结果为初始解,不断迭代。直到前后两次迭代的解误差不超过设定范围,得到最佳结果。

交通港站与枢纽 场站与枢纽 期末复习参考资料

一、名词解释 1、交通港站: 2、综合运输: 3、港口腹地: 4、调车驼峰: 5、回旋水域: 6、交通枢纽: 7、辐射范围: 8、流线疏解: 9、旅客最高聚集人数: 10、产业布局: 11、交通枢纽规模: 12、换乘: 13、码头泊位尺度: 14、机场净空区: 15、层次分析法: 二、填空题 1、综合交通枢纽是的综合性设施。 2、港口腹地是指的地区范围。一般分为陆向腹地和。 3、候车室面积要根据来计算。 4、行人交通安全设施有人行横道,,,行人交通信号,安全岛,步行街。 5 流线交叉点可分为,环岛交叉点,和立体交叉点。 6、客货运场站规模最基本的是要确定枢纽场站设计年度的。 7、交通流线的描述方法主要有和。 8、交通流线冲突可以通过对时间和空间的某一方面调整来疏解,具体可分为、和。 9、飞行的安全高度是保证飞机不与地面障碍物相接的飞行高度。 10、衡量码头规模的指标是。 交通港站与枢纽的基本功能是、和以及城市对外联系。 12、通航江河岸边的交通枢纽依托的是国内的和。 13、网先枢纽就是位置的枢纽,不存在选址问题。 14、枢纽规划要结合不同的交通方式在整个运输体系中的,通过合理布局来加强衔接和相互协调。 15、交通枢纽规划要做到、,并注意减少污染,保护环境。 16、要合理确定枢纽与港站规模必须要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全面调查分析,其中是最重要的影响因素。

17、短距离运输主要利用城市内道路进行,它与交通需求者对和的选择行为有关,并与融为一体。 18、正确选择铁路与,避免和减少对城市的包围、分割和干扰是搞好铁路枢纽布局的重要前提。 19、客运站与城市道路的联系主要通过来实现。 20、城市交通规划的四阶段理论主要是指、、和 。 21、枢纽的形成大多依赖于一个城市是作为实现内外连接的和。 22、国家级公路交通枢纽与共同构成国家最高层次的公路运输机场设施网络。 23、交通枢纽在规划布局的过程中要加强与和之间的协调。 24、交通枢纽的运转是在系统效益最优的前提下对各种方式的交通枢纽场站总体布局包括、和进行优化。 25、在进行交通运输量预测的同时还要结合和的预测才能满足规划预测的要求。 26交通枢纽客货运量与在之间存在着正相关的比例关系。27、交通港站与枢纽的运转由、和三方共同参与。 28、客运站与城市道路的联系主要通过来实现。 29、港口腹地的大小取决于该地区的和 。 30、民用机场主要有、和组成。 三、判断题 1、邮政交通流线不属于专用道路交通流线() 2、绿光带技术不属于时间疏解() 3、机待线一般采用通过式的布置形式() 4、会让站办理作业包括到发作业,会车让车,调车作业和客货运作业() 5、候车室旅客聚集量大时,应采用集中候车形式() 6、旅客站台的数量及位置应保持与线路的协调适应() 7、站前广场是车站与城市交通的结合地带() 8、港口的自然条件对港口规划设计影响不大() 9、方案综合评价的目的是要做出项目方案的可行性分析报告() 10、要对系统进行评价,必须确定评价指标,确定各方案的优先次序() 11、交通港站是交通运输网络的基本构成方式。()

港站枢纽总结

第一章 1、什么是交通、运输? 交通是指交通工具在运输网络上的流动 运输是指是人或者物借助交通工具的载运 交通运输是指运输工具在运输网络上的流动和运输工具上载运的人员与物资在两地之间的位移的总称 2、交通枢纽与运输枢纽有没有区别? 运输枢纽是在两条或者两条以上运输线路的交汇、衔接处形成的,具有运输组织、中转、装卸、仓储、信息服务以及其他服务功能的综合性设施。 交通枢纽主要是指某一地区有多条交通线路通过或连接而形成交通网络的节点,强调的是交通网络的联结和线路的交汇,满足交通流的方向性要求。 交通枢纽是交通网络布局建设后形成的区位条件,运输枢纽是为了满足客货运输作业需要而建设的基础设施。 1)运输生产必须依托载运工具的交通运行来完成,交通流产生于客货流,运输枢纽站场既是进行运输生产组织的具体场所,同时又是公共运输载运工具流(除了直接的门到门运输以外)在交通枢纽内发生、到达、通过、停靠的具体物理点,是与交通网络相配套的基础设施,是交通枢纽结点功能的具体体现和落实。 2)运输枢纽的规模主要取决于当地的运输量和中转量,但是其形成必须要有相应发达的交通运输网络作为基础和前提(交通枢纽),否则形不成运输枢纽。 3)运输枢纽规模较大的城市必定是网络的重要结点和交通枢纽城市,但反之并不一定成立,即有主要以交通流通过为主交通枢纽城市。 1、什么是运输港站,运输港站就是运输枢纽吗? 首先运输港站是运输枢纽构成的基本要素之一。运输港站是运输枢纽实现其功能的载体,运输枢纽的各项功能都要在运输港站中得以实现。其次,运输枢纽是运输港站发展的高级形式。 2、航空运输主要基础设施 飞行区航站区与进出机场的地面的交通设施 5、进行港站与枢纽设计和规划时应遵守下列原则 1、保证必要的运输能力。 2、保证作业安全和人身安全。 3、要有全局观点。 4、要注重投资效益,节省基建费用。 5、积极采用国内外先进技术。 6、考虑进一步发展的可能性。 6、运输港站与枢纽的分类? 按地理位置划分:陆路运输港站与枢纽、滨海运输港站与枢纽与通航江河岸边运输港站与枢纽 按运输方式的组合形式划分:铁公运输港站与枢纽、水公、水铁公与综合运输 按承担客货运输业务状况划分:中转港站与枢纽,地方性港站与枢纽与混合型港站与枢纽按位置特性划分:已定型、半定型与全定性 枢纽港站的依附于已经建成的较大的建筑师提或地理实体存在,其位置是由该点所具有的地理、经济、社会特性确定的,或由与本运输枢纽港站相衔接的规模更大的枢纽港站确定的。 如果某个大型枢纽还没建成,而对象网络已经存在,那就仍然存在一个选址问题,而

交通港站与枢纽复习

交通港站与枢纽复习 1、综合交通运输系统的组成与作用是什么。√ 2、当前国际交通运输发展的两大趋势和我国综合交通运输系统发展的方向是什么。 3、交通枢纽及港站的定义?√ 4、交通枢纽与港站的区别于联系 4、交通枢纽的功能是什么?交通枢纽有哪几种分类?√ 5、交通枢纽布局规划的关键问题是什么?内容,规划的基本原则? 6、客货运战场布局规划的依据是什么? 7、综合交通枢纽布局的基本要求有哪些? 8、交通枢纽规划的最终目的是什么? 9、交通枢纽的布局形式有哪些? 10、港站辐射范围,港口腹地概念 11、影响旅客及货物运输需求的因素有哪些? 12、何为交通运输结构?如何优化调整? 13、何为运输布局? 14、交通枢纽战场择址的方法有哪些? 15、交通港站与枢纽规划与交通运输网络规划之间有何联系? 交通枢纽布局规划方案的评价与选择方法有哪些? 16、交通枢纽规划如何与城市规划相和谐? 17、交通枢纽规划时不同的运输方式之间如何协调? 18、交通需求分析预测常用的方法有哪些? 19、综合运输需求预测的基本原则有哪些? 20、交通枢纽场站规模怎样确定? 21、公路枢纽适站量?组织量? 22、如何取定客运站枢纽的适站量? 23、交通枢纽择址是需要考虑哪些因素? 24、交通枢纽布局原则及指导思想? 25、交通枢纽总体布局规划的步骤有哪些?√ 26、混合整数规划法选址时目标函数是什么? 27、交通枢纽布局的方法有哪几种?√ 28、掌握用重心法和目的规划法求场站点的方法。 29、交通枢纽场站布局的综合规划法有哪些? 30、公路枢纽布局规划的原则是什么?√ 31、公路主枢纽的场站布局的思路是什么? 32、货物流通中心规划布局原则是什么?√ 33、货物流通中心规划步骤是什么? 34、处理铁路与城市道路的布局关系的要求是什么? 35、车站广场通常由哪几部分组成? 36、车站广场规划设计的内容是什么?√ 37、车站广场规划设计的基础资料收集内容是什么? 38、港口的分类方法哪几种?按用途分为哪几种? 39、港址选择的基本要求有哪些?√ 40、港口的主要陆域设施有哪些?

交通枢纽与港站

交通枢纽与港站 教学讲义 主讲:李利华

第一章概论 一、教学基本介绍 1、相关教学教材 ①《交通枢纽与港站》,胡列格等编,人民交通出版社出版,2003.9,本教材是一套现代物流系列教材之一,系统介绍了交通枢纽与港站的规划、建设、运营、管理与评价过程。 ②《交通港站与枢纽》,张超主编,中国铁道出版社出版,2004.6,由北京交通大学筹划编著,作者张超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铁路运输。 ③两教材比较分析 《交通枢纽与港站》系本院教师所编写,该教材是第一本针对交通运输、物流工程专业本科教学所编写的大学教材,由于专业研究关系,教材侧重点主要为公路运输部分;《交通港站与枢纽》主要侧重与铁路运输部分,二者都忽略了城市交通枢纽(如:公交站场枢纽、城市综合交通枢纽)部分。 2、教学安排 本课程教学分为课堂教学和课程设计两部分,1~13周实行课堂教学,17~19周进行课程设计部分教学。 二、主要内容 从学科发展的角度分析,一级学科为交通运输工程,二级学科设置主要有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载用工具运用工程、道路与铁路工程等四个,随着交通行业的不断发展,已涌现出越来越来的分支学科,如:物流工程、交通枢纽与港站等,交通枢纽与港站是一门以线路、港口工程为基础,以先进的运输组织为依据,对港站及枢纽各项设备进行合理布局与综合运用,提出满足运营要求的优化设计方案,该学科研究的主要内容有: 1、交通枢纽与运输网络布局的协调理论和方法研究; 2、交通枢纽与城市规划协调发展的理论和方法研究; 3、交通枢纽中各种交通方式相互协调理论和方法研究; 4、交通枢纽站点合理布局及分工理论和方法研究; 5、港站各项设施合理规模、合理作业流程、合理布局研究; 6、港站各车场、库房合理平纵断面、车站咽喉结构、各项设施需求数量、

交通港站与枢纽复习资料

交通港站与枢纽 复习资料 1.交通枢纽规划是在经济发展规划、城镇体系规划、城市总体规划 以及土地利用规划等上级规划基础上进行的专门规划。交通枢纽规划的主要内容包括枢纽的总体布局规划和枢纽的规划设计两大部分。 2.交通枢纽总体布局规划的主要内容包括:社会、经济与交通运输 的分析与发展预测,交通枢纽站布局优化、枢纽系统设计、社会经济评价、建设项目实施序列计划和资金筹措等工作。 3.了解——交通枢纽规划的基本原则:1.充分考虑规划区域在全国综 合交通运输网中的地位。2.引导需求。3.适度超前。4.强调多交通方式的协调。5.规划建设和管理运用并重。6.满足规划区域总体规划原则。 4.客运站与城市道路的联系主要通过站前广场来实现,其布置方式 有以下几种:1.广场位于城市道路尽端(集散能力小)。2.广场位于城市干道一侧(集散能力较大)。3.与几条辐射道路相联系的广场(集散能力大)。4多广场与城市道路连接方式(集散能力最大)。 5.客运站的改造方式主要有1.原址扩建。2.在不改动线路布局的前 提下,客运站选址另建。3.迁址建站,拆除部分干扰严重的线路。 4.客运站连同线路一同外迁新建。 6.交通流就是行人、车船、货物的流动。行人、车船、货物在研究 范围内流动的轨迹称之为交通流线。

7.交通流线按照流动对象的不同可分为三类。1.行人(旅客)交通流 线。根据旅客旅行目的、办理手续、客流性质不同可以分为进站旅客流线、出站旅客流线、长途旅客流线、短途旅客流线、市郊旅客流线、国内旅客流线、国际旅客流线、上行旅客流线、下行旅客流线等。2.车船交通流线。3.货物交通流线。 8.交通流线按照相互之间的影响和交叉干扰情况,可以分为四种形 式。1.平行流线。2.会合流线。3.分歧流线。4.交叉流线。 9.流线交叉点是枢纽路网中道路与道路、道路与铁路或道路与其他 交通设施产生交叉的地点。 10.在交通流线规划设计中,为了改进流线交叉的性质,减轻流线交 叉的负荷以及消除流线交叉所采取的种种措施,通称为交通流线交叉的疏解。 11.疏解基本上可以分为1.时间疏解(铁路列车运行图的采用,城市 道路交通中的绿光带技术和理论,航空运输中同一航路飞机飞行前后时间间隔的控制)。2.平面交叉疏解。又可分为(1)平面交通信号机控制方式。(2)平面交叉点分散布置方式(如,在城市两平面相交道口修建环岛)。(3)平面交叉点增设通道方式。3.立体交叉疏解。立体交叉按交通功能区分为分离式立体交叉和互通式立体交叉。 12.航路的飞行间隔标准是在空中交通管制中,为防止飞行冲突,保 证飞行安全和提高飞行空间和时间的利用率所制定的飞机与飞机之间所保持的一种安全间隔,它是调度飞行活动的依据。

交通港站与枢纽论文

交通港站与枢纽论文(第三组) 论文题目:枢纽选址的模型有哪些?简单介绍,并详细描述其中一种。小组成员:石小丹、姜菲、颜子谦、伊石、张璞 论文目录: ? 一、枢纽总体布局规划的步骤 ? 二、枢纽总体布局规划的传统方法 ?三、枢纽选址的模型并重点介绍平面中位距离模型 ? 四、传统型模型的解答算法 ? 五、新的方向和模型

一、枢纽总体布局规划的步骤 1、社会经济和交通运输现状分析与预测 (1)社会经济发展特点分析与预测 (2)交通基础设施调查分析 (3)交通需求特点分析与预测 2、交通枢纽的场站选址与总体布局规划 (1)规划枢纽场站的数量、大小和位置 (2)定量计算与定性分析结合 (3)交通流规划与物(人)流选址结合 3、枢纽总体布局规划方案的评价与选优 二、枢纽总体布局规划的传统方法 1、一元交通枢纽场站布局的重心法将运输系统中的交通发生点和吸引点看成是分布在某平面范围内的物体系统,各点的交通发生、吸引量看成该点的重量,物体系统的重心就是枢纽站设置的最佳点, 用几何重心法确定。 2、一元交通枢纽场站布局的微分法、修正重心法。 3、成本分析法 在已有枢纽场站位置的选址集的前提下,以枢纽系统的总成本最小为目标,通过简单财务计算,比较选址最佳位置。、 三、枢纽选址的模型并重点介绍平面中位距离模型 ? Covering模型 ? 平面中位距离模型 ? 特定枢纽选址模型 1、 Covering 模型 (1)适用: 枢纽选址问题的最简单的一类起源于覆盖coverage概念。当有临界(critical)的服务距离时(或时间或费用),覆盖模型是适当的。在这距离以内需求能提供,否则不行。 (2)典型的覆盖问题包括:

运输港站与枢纽 (精简)

1、运输枢纽是在两条或者两条以上运输线路的交汇、衔接处形成的,具有运输组织、中转、装卸、仓储、信息服务以及其他服务功能的综合性设施。 2、交通枢纽主要是指某一地区有多条交通线路通过或连接而形成交通网络的节点,强调的是交通网络的联结和线路的交汇,满足交通流的方向性要求。 交通枢纽是交通网络布局建设后形成的区位条件,运输枢纽是为了满足客货运输作业需要而建设的基础设施。 3、运输港站与运输枢纽的关系:首先运输港站是运输枢纽构成的基本要素之一。运输港站是运输枢纽实现其功能的载体,运输枢纽的各项功能都要在运输港站中得以实现。其次,运输枢纽是运输港站发展的高级形式。 4、运输港站与运输枢纽的功能:1是多种运输方式的交汇点,是大宗客货流中转、乘换的场所,是各种运输方式衔接和联运的主要基地。2是同一种运输方式多条干线相互连接,进行客运中转和调节的重要基地。3为旅客提供舒适的候车环境,提供货物堆放、存储的场所,运输工具的停放和维护等。4对城市的形成和发展有着很大的作用,是城市实现内外联系的桥梁。5为旅客换乘、货物配载及联运提供信息。 5、运输港站与枢纽的分类:按位置特性划分:已定型、半定型与全定性 1)所谓“已定型”是指枢纽港站的依附于已经建成的较大的建筑师提或地理实体存在,其位置是由该点所具有的地理、经济、社会特性确定的,或由与本运输枢纽港站相衔接的规模更大的枢纽港站确定的。 2)如果某个大型枢纽还没建成,而对象网络已经存在,那就仍然存在一个选址问题,而且其选址在一定程度上要依靠对象网络的结构特征和之外的社会经济因素,这类枢纽就是“半定型”的。 3)还有一类枢纽,他们的位置全部或主要由对象网络本身的特征、及其上的交通流量的分布情况来决定,这类枢纽叫做“全定型” 按运输的运输方式划分:单式运输枢纽与综合式运输枢纽 第二章 6、辐射范围(该术语通常为铁路、公路等部门所采用)或腹地(通常为水运部门所采用),就是交通线或港站的服务地区,或称为以港站枢纽为中心的经济区。 7、辐射范围分类:按辐射区域分类:陆向腹地、海向腹地 影响因素:1)港口所在地的区位2)内地之间的贸易量大小和运输联系的紧密程度 8、现状辐射范围的主要作用: (1)通过它了解运输线和站场同地区经济的联系,从而论证运输线和站场的经济地理意义;(2)发现辐射范围内存在的不合理运输,生产单位布局的缺陷,并由此提出改进措施。9、运输结构是指运输部门内外部相互联系的各个方面和环节的有机比例和构成,大体上可分为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次。 10、运输布局是运输系统的宏观布局,是指铁路、公路、水运、航空和管道五种现代化运输方式的线路(包括铁路线、公路线、水运航道和航线、航空线及管道等)、站(包括河港、海港、航空港等)的土木建筑物及相关技术设备和交通运输工具组成综合运输网的地区分布 11、如何处理运输网络规划与运输枢纽规划的关系? 1)运输港站与枢纽是分布在交通运输网络中的重要节点,运输港站与枢纽必须依托于一个城市及其所在区域的交通运输网络。 2)运输枢纽的优化布局必须以交通运输网络的合理规划为前提,而交通枢纽的规划和建设又会影响其所在区域的交通运输网络的运转。 3)交通运输网络规划是交通枢纽规划的主要依据。 12、运输枢纽的布置形式:一站枢纽、三角形和十字形枢纽、顺列延伸式枢纽、并列式枢纽、

港站枢纽作业总题

第一章概述 1 什么是运输枢纽,什么是交通枢纽,二者有什么区别? 答:运输枢纽是在两条或者两条以上运输线路的交汇、衔接处形成的,具有运输组织、中转、装卸、仓储、信息服务以及其他服务功能的综合性设施。 交通枢纽主要是指某一地区有多条交通线路通过或连接而形成交通网络的节点,强调的是交通网络的联结和线路的交汇,满足交通流的方向性要求。 交通枢纽是交通网络布局建设后形成的区位条件,运输枢纽是为了满足客货运输作业需要而建设的基础设施。 运输枢纽与交通枢纽的关系 1)运输生产必须依托载运工具的交通运行来完成,交通流产生于客货流,运输枢纽站场既是进行运输生产组织的具体场所,同时又是公共运输载运工具流(除了直接的门到门运输以外)在交通枢纽内发生、到达、通过、停靠的具体物理点,是与交通网络相配套的基础设施,是交通枢纽结点功能的具体体现和落实。 2)运输枢纽的规模主要取决于当地的运输量和中转量,但是其形成必须要有相应发达的交通运输网络作为基础和前提(交通枢纽),否则形不成运输枢纽。 3)运输枢纽规模较大的城市必定是网络的重要结点和交通枢纽城市,但反之并不一定成立,即有主要以交通流通过为主交通枢纽城市。 2 运输港站与枢纽的分类? 答:(1)按地理位置 陆路运输枢纽港站(北京、郑州) 滨海运输枢纽港站(上海青岛) 通航江河岸边运输枢纽港站(南京武汉) (2)按承担客货运输业务 中转港站枢纽 地方性港站枢纽 混合性港站枢纽 (3)按交通方式的组合 铁路—公路枢纽港站 水路—公路枢纽港站 水路—铁路—公路交通枢纽港站 综合运输港站枢纽 (4)按交通运输干线与场站空间分布形态 终端式枢纽港站(连云港,海口) 伸长式枢纽港站(兰州) 辐射式枢纽港站(徐州) 辐射环形枢纽港站(北京) 辐射半环形枢纽港站(泉州) (5)按照运输港站与枢纽的位置特性划分 已定型 半定型 全定型 (6)按运输枢纽的运输方式划分 单式运输枢纽

交通港站与枢纽复习资料

交通枢纽、港站地概念:港站:各种运输方式办理客、货运输业务以及仓储保管、运输工具保养修理以及为用户提供相关服务地地方,是运输产业地生产与技术基地.包括海港、河港、航空港、铁路车站、公路站、地铁车站等.枢纽:设在多条运输干线交汇处或多种运输方式衔接地,能够共同办理多种运输业务,可为用户提供综合性运输服务地场所. 简述交通运输系统地组成要素,并分析交通港站在交通运输系统中地作用:组成要素:运载工具、线路、场站、动力、通信、经营机构与人员;作用: 什么是综合交通枢纽?是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地重要组成部分,是多种交通运输方式、多条干线交叉汇合,为实现运输过程所拥有地设备综合体.目前我国综合交通枢纽地建设发展具有哪些特征:1、运输方式复杂(包括公路、铁路、水运、航空、城市交通等多种方式);2、运输流线、流向复杂(列流、车流、客流、货流);3、中转作业复杂(不同方式、不同站点间中转);4、枢纽始发和终到客货量大;5、枢纽布局影响因素多. 试分析港口与车站在交通运输系统中地重要性:1、港口和车站是交通运输地基层生产单位,它集中了与运输有关地各项技术设备;2、它参与运输过程地主要作业环节;3、港口和车站对保证运输工作质量起着决定作用. 试分析当前交通枢纽规划设计中存在哪些主要问题:1、交通规划意识不够(1、重视建筑结构、立面、结构、工艺等方面地研究,但缺乏功能,尤其是交通功能地研究,2、从交通着手可以科学解释各种性质用地地配置关系和合理分布,3、交通规划引导土地规划和建筑规划已成为当今城市规划行业地潮流);2、枢纽规模确定问题(1、交通需求和供给地平衡是一对动态地平衡因素,这种平衡可以在多种水平下达到,2、传统地工程概念中,强调需求决定供给,但却忽视供给也能决定需求);3、内部交通组织问题:基本原则:将不同性质和不同方向地交通流分开.具体包括(各功能模块地基本要求和交通特征,各功能模块地相互关系,种交通流地流量、流向和时间分布,交通流地引导和干预,交通流瓶颈分析,应急交通处理),现存问题(重视方案设计,却忽视效果评价;虎妞交通模拟软件缺乏)4、区域交通组织和影响分析. 简述交通枢纽总体规划地基本原则:1、充分考虑规划区域(城市)在全国综合交通运输网中地地位;2、注重与其它规划地协调;3、注重多种交通方式地综合协调;4、强调统筹兼顾、均衡性;5、整合资源、提高为主;6、注重市场需求,强化前瞻性,适度超前;7、引导需求;8、规划建设和管理运用并重;8、规划建设和管理运用并重;9、满足规划区域(城市)总体规划,实现可持续发展. 简述交通枢纽地运转机理:1、交通枢纽地运转是由旅客(或货主)、运输企业和政府三个部分共同参与地;2、枢纽内部地短距离运输实际是交通需求者(旅客或货主)利用城市内道路进行地,它与交通需求者对运输路径和站点位置地选择行为有关,并与城市交通融为一体. 简述交通枢纽与城市道路相联系地几种方式,并分析各自地优缺点:客运站与城市道路地联系主要通过站前广场来实现,其布置方式有:1、广场位于城市道路尽端.这种广场不受通过车辆和行人地干扰,便于广场上组织城市车辆到发与停留、旅客休息和候车等活动.但由于广场只有一条通往城市地道路,集散能力小,在客流集散量大而城市交通运输组织复杂地客运站上不宜采用.2、广场位于城市道路一侧.这种广场便于大量客流集散,集散能力较大,但广场地人流容易与城市干道地车辆发生交叉干扰,故在设计时要求广场有一定地进深,以便广场地人流和车流组织与城市通过车辆分隔开来.3、与几条辐射道路相联系地广场.其特点是集散能力大,但广场到发地车流和人流需要绕行,增加了广场交通运输组织地复杂性.4、多广场与城市道路连接方式.在主站房正面一侧地主广场供小汽车和旅客停留;出站口设副广场,供公共交通车到发;子站房一侧设子广场,供旅客和车辆停留.主广场设计成立体三层,一层为绿化花坛,二层停放自行车,三层为商场.这种广场不仅功能多样,集散能力大,人流与车流干扰少,且空间开阔,场景美观,为旅客创造了方便地购物条件和舒适地休息环境. 以铁路为例,分析交通枢纽地布置与城市形态之间地关系:1、一站枢纽(一般城市应沿主要干线一侧发展);2、三角形和十字形枢纽(与城市地相互位置有三种可能方案:城市基本上位于枢纽地某一象限内;是枢纽将城市分隔为二,互相干扰较大;是城市被十字交叉地铁路干线分割成多块,互相干扰更加严重);3、顺列延伸式枢纽(在受地形限制,城市用地呈狭长型带状发展时,铁路枢纽往往沿城市纵向延伸,与城市有较长地接触范围);4、并列式枢纽(应将客运站布置在市区一侧,而将编组站布置在市区边缘,两端复杂地进站线路疏解区也应尽量避免设在市区内.市区应尽量在靠近客运站一侧发展);5、环形或半环形枢纽(环形或半环形铁路枢纽地区地城市一般都在铁路环线内发展)6、尽端式枢纽(布置要服从枢纽终端地港湾、矿区或工业区地布局)

交通运输港站与枢纽复习提纲

第一章 思考题: 交通港站与枢纽的重要性 交通运输的主要任务是安全、迅速、经济、方便地运送旅客和货物,为国家现代化建设和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服务。在完成这项任务时,港口、车站及枢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a 港口与车站时交通运输的基层生产单位,它参与运输过程的主要作业环节。 b 港口与车站对保证运输工作质量起着决定作用。因此,合理地布置和有效地运用车站和枢纽的各项设备,是保证运输安全、正点,加速运载工具周转,降低运输成本的关键。 c 港口和车站及枢纽的能力是运输网络能力的主要组成部分。港口和车站及枢纽内部各项设备能力的协调、港口和车站及枢纽与相邻区间能力的协调是保证运输畅通的先决条件。 d 港站与枢纽在交通建设投资和固定资产中占有很大的比重。因此,为了有效地使用国家资源,降低工程造价,节约港站用地,必须高度重视港站及枢纽的设计和规划。 e 港站及枢纽既是沟通城乡、联系各省区和国内外的门户,又是联系社会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的纽带。规划好港站及枢纽总图,不仅具有经济意义,而且还具有政治意义。交通港站与枢纽学科的研究重点 a 综合交通枢纽与运输网络布局的协调理论和方法研究。 b 综合交通枢纽与城市规划协调发展的理论和方法研究。 c 综合交通枢纽中各种交通方式相互协调的理论和方法研究。 d 综合交通枢纽站点合理布局及分工理论和方法研究。 e 港站各项设施的合理规模、合理作业流程、合理布局研究。 f 港站各车场、库房等的合理平纵断面,车站咽喉结构,各项设备需要数量、能力计算,协调与加强途径。 第二章 概念: 交通枢纽是在两条或者两条以上运输线路的交汇、衔接处形成的,具有运输组织与管理、中转换乘及换装、装卸储存、多式联运、信息流通和辅助服务等功能的综合性设备。 一元重心法是一种模拟方法,它将运输系统中的交通发生点和吸引点看成是分布在某一平面范围内的物体系统,各点的交通发生、吸引量分别看成该点的重量,物体系统的重心就是枢纽场站设计的最佳点,用求几何重心的方法来确定交通枢纽场站的最佳位置。其数学模型如下: 设规划区域内有n个交通发生点和吸引点,各点的发生量和吸引量为Wj,坐标为(xj,yj)(j=1,2,…,n)。需设置枢纽场站的坐标为(x,y),枢纽系统的运输费用为Cj。根据平面物体求重心的方法,枢纽场站最佳位置的计算公式如下: 微分法是为了克服重心法的缺点而提出的,它的前提条件与重心法相同,但系统的总费用F 为: 通过对总运费F取极小值,即分别令F对x和y的偏微分为零,得到新的极值点。求解公式为: 微分法需要以重心法的结果为初始解,不断迭代。直到前后两次迭代的解误差不差过设定范围。

上海海事大学交通港站与枢纽复习纲要

概念题 15分(即名词解释)(航迹带宽度宽度) 填空 20分(常识) 选择 20分 计算题(线路有效长度或者泊位水深) 简答题(四选三,30分) 第一部分综合运输体系 一、基本概念 1.交通、运输、交通运输 交通:“各种运输和邮电通信的总称”。从专业角度出发,交通的含义习惯于特指运输工具在运输网络上的流动。 运输:“人和物的载运和输送”。运输是指借助公共运输线及其设施和运输工具来实现人和物空间位移的一种经济活动和社会活动 交通运输:运输工具在运输网络上的流动和运输工具上载运的人员和物资的位移这一经济活动的总称交通运输这一概念同时表征了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 2.综合运输体系 综合运输体系是指各种运输方式在社会化的运输范围内和统一的运输过程中,按其技术经济特点组成分工协作、有机结合、连接贯通、布局合理的交通运输综合体。 3.交通枢纽;交通运输网络 交通枢纽,是交通网络的中枢或重要结点,是载运工具流产生、汇集、交汇的关键区域 5、限界:为了确保机车车辆在铁路线路上运行的安全,防止机车车辆撞击邻近线路的建筑物和设备,而对机车车辆和接近线路的建筑物、设备规定的不允许超越的轮廓尺寸线,称为限界。 6.交通与运输的关系 交通与运输的关系:交通与运输反映的是一个事物(过程)的两个方面:交通关心的是运输工具流动的情况(流量的大小、拥挤的程度);而运输关心的是流动中的运输工具上的载运情况(运量大小、运距远近)。有载的交通过程同时也是运输过程。运输以交通为前提,交通仅仅是手段,运输才是真正的目的 7.综合运输系统的构成

(1)客货流系统;(2)载运机具系统;(3)路网系统;(4)运输管理系统;(5)生产组织系统;(6)信息系统。 2.运输方式构成 并联结构;串联结构;混联结构。 3.运输设备构成 固定设备子系统;移动设备子系统。 8.交通港站与运输枢纽的关系 (1)交通港站是运输枢纽的主体,运输枢纽的功能是各交通港站功能的系统组合。 (2)交通港站的运输能力直接影响到运输枢纽的运输能力。 (3)交通港站是国际物流供应链的主要环节,在现代物流系统中发挥着核心作用。 9.现代交通港站与枢纽的发展趋势不考 10.交通港站与枢纽在交通运输中的作用: 1、港口和车站是交通运输的基层生产单位,它集中了与运输有关的各项技术设备。 2、它参与运输过程的主要作业环节。 3、港口和车站对保证运输工作质量起着决定作用。 4、港口和车站及枢纽的能力是运输网络能力的主要组成部分。 5、港站及枢纽在交通建设投资和固定资产中占有很大的比重。 6、港站及枢纽既是沟通城乡、联系各省区和国内外的门户,又是联系社会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的纽带。 二、运输网络系统 1.线路结构 骨干线路(主干线路);开发线路;给养线路;腹地线路;企业线路(专用线)。 2.层次结构 国家级交通网;省级交通网;地县级交通网。 三、运输枢纽系统 1.运输枢纽的功能 (1)实现运输方式的连接与联运 (2)同一种运输方式的干支线衔接 (3)为货物、旅客提供增值服务的场所

交通港站与枢纽课程设计

一、任务说明书 1.1、课程设计目的 本课程设计在于巩固和进一步掌握在《交通港站设计》授课中学到的理论知识和技术方法,使用计算机辅助制图软件绘制交通站场平面结构图,撰写研究对象站场的现状和改造报告,实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提高教学效果。 1.2、课程设计分组 课程设计以分组为单位进行,每组独立完成课程设计报告的制作。全班同学分为以每组2-4人进行分组,由班委负责协调分组,每组由一名组长负责统筹工作。按本班情况,至少分为12个小组。 1.3、交通港站课程设计的对象 本次课程设计的对象包括广州市的各类公路客(货)运站、城市公交枢纽站场(原则上不包括普通的中途站)、机场、火车站以及BRT车站每个具体站场至多有两个分组作为设计对象,因此在每组选择研究对象站场后由班干部负责协调分配。 课程设计的过程安排 1.4、课程设计分为两个部分: (1)、交通站场的参观与认识。结合课程所学,了解站场的布局,各种交通流线的组织,并发现客运站场的布局及流线组织的问题。该过程请实习同学带相机等工具自行前往,拍摄相关的图片,记录站场的情况。在实习报告中作为插图使用。 (2)、课程设计报告的撰写。根据现场观察的结果以及有关要求,以组为单位撰写课程设计报告。 (3)、课程设计报告要求 1)、组长安排本组撰写课程设计报告的分工,并最终提交实习报告,组长需要在实习报告的末尾对本组同学的工作分工进行说明,并比较打分,为最终的实习成绩评定提供依据。2)、报告中需要有撰写对象——交通站场的情况简介、各种交通流线分析、场站交通组织和运行中存在问题、对存在问题的改善解决办法。 3)、课程设计报告要求图文并茂,根据拍摄的照片说明站场的现状以及存在问题,报告中要求使用计算机作图工具绘制的站场平面或者立体图(主要包括站前广场、站房内部设置布置方式。用A4纸出图即可,最好有改造设计后的对比效果)。 (4)、课程设计报告的提交: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