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三章 地图数据和地图语言(2)

第三章 地图数据和地图语言(2)

地图数据源及数据分类编码

地图数据源及数据分类编码 属性数据的分类分类分级及编码是许多地理信息进入数据库前必须完成的一项任务。 建立要素的分类分级体系是认识地理要素的基本方法;编码则是为了获得科学的存储、管理和快速查询地图数据的效果。两者的联系体现在编码反映了分类分级体系的特征,而分类分级系统可以从编码中产生。 虽然目前人们对各种地理要素的研究深度与广度不同,提供的分类分级与编码的依据也不一样,还没有一个统一的分类编码方案,但还是有一些应共同遵循的原则和常用方法。 分类是人们认识事物的一种方法,是将具有共同属性特征的事物归并在一起,二把具有不同属性特征的事物分开的过程。 分类中最常用的方法是层次分类法。 层次分类法是将初始的分类对象按所选定的若干个属性或特征一次分成若干层目录,并编制成一个有层次、逐级展开的分类体系。其中,同层次类目之间存在并列关系,不同层次类目之间存在隶属关系,同层次类目互不交叉、互不重复。层析分类法的优点是层次清晰,使用方便;缺点是分类体系确定后,不易改动,当分类层次较多时,代码位数较长。考虑到人对图形符号等级的感受,分级数不宜超过8级。编码的基础是分类分级,而编码的结果是代码。代码的功能体现在三个方面,即:代码表示对象的名称,是对象唯一的标志;代码也可作为区分分类对象类别的标志;代码还可以作为区别对象排序的标志。该编码有9大类,再依次分小类和一二级代码和标志嘛。分类代码由6位数字组成,从左到右为:大类码、小类码、一级代码、二级代码、标志码。 地图数据具有定性、定位和时间性三大特点。与此相适应,地图数据包含了几何数据和属性数据两大类,其中:几何数据描述了地理物体或现象的空间分布,即定位特性,而属性数据描述了地理物体或现象的种类、质量和数量等特征,即定性特征,有时候也可将时间信息隐含在属性数据中表示。 地图数据采集的任务是将地理实体的几何数据和属性数据输入到地图数据库中去。 由于地图数据源的多样性,在几何数据采集中,可以使用不同的方法,对于由外业测量仪器获取的几何数据,只需把测量仪器的数据传输进入数据库即可,如果是已有的数字数据,可经过转换后输入数据库。而从遥感影像提取专题信息,必须使用几何纠正、图像变换、影像分类和信息提取等技术,这些主要属于遥感图像处理的内容。 地图数据主要包括几何数据和几何数据,属性数据主要用来描述地图要素的属性特征。例如,在计算机地图制图中,河流可以数字化为矢量表示的一串有序的坐标或以栅格表示的一组连续的像元,即相应的几何数据;儿河流的属性数据则是指河流的宽度、等级、流量等,这些数据都与河流这一空间实体有关。属性数据可以通过给予一个公共标识符与空间实体的几何数据联系起来。 属性数据的采集较为简单,主要使用了键盘输入的方式。分为两种: 当属性数据的数据量较小时,可以在输入几何数据的同时,根据数字化软件的提示用键盘输入。 当属性数据的数据量较大时,可与几何数据分开输入,经检查修改后再转入到数据库中。当地图要素的属性数据与几何数据分开输入时,把属性数据和几何数据联系起来的方法是在属性数据与几何数据之间建立一个唯一的公共标识码,该标志码可以在输入几何数据或属性数据时手工输入,也可以由系统自动生成。 当几何数据或属性数据没有公共标志码时,必须通过人机交互的方法,如选取一个地图要素,再指定其对应的属性数据来确定两者之间的关系,并生成公共标志码。

第三章地图概括

第四章地图概括 教学目的和要求: 1.了解地图概括的概念、地图概括的数量分析方法和影响地图概括的因素。 2.掌握实施地图概括的步骤和地图概括的基本方法。 本章重点:地图概括的概念、制约地图概括的因素和地图概括的基本方法。 本章难点:地图概括的数量分析方法。 教学时数:4学时 第一节地图概括概述 一、地图概括的概念和任务 概括,就是采取简单扼要的手段,把空间信息中主要的、本质的数据提取后联系在一起,形成新的概念。地图在不同用途和比例尺变换的过程中势必删繁就简、舍末逐本,以求客观地反映地理实体,达到地图内容的详细性与清晰性的对立统一,几何精确性与地理适应性的对立统一。 地图概括的任务,就是要研究从原始图稿或数据到编制成各种新地图时所采用的概括原则和方法,以实现原始图稿到新编地图内容的转换。 分类和选取是进行地图概括时主要的手段。 二、制约地图概括的因素 对地图概括产生影响的因素主要有:地图的用途和主题、比例尺、地图区域特征、数据质量和图解限制。 1地图的用途和主题 编制地图的目的与任务不同,需要在图面上反映在空间数据的广度和深度也不同,因此地图的用途是地图概括的主导因素。地图的主题决定某要素在图上的重要程度,因而也影响地图概括。同一种地理要素的选取也受地图主体的影响。 2地图比例尺 地图比例尺是决定地图概括数量特征的主要因素。比例尺限定了制

图区域的幅面,限制了图上能表示要素的总量,因而也决定了要素数量指标的选取。地图比例尺的变更,也制约着图上地物的质量特征。 3制图区域的地理特征 不同区域具有景物各异的地理特征。例如我国江南水网地区,由于河网过密,势必影响其它要素的显示。因此在制图规范中对这些地区需要限定河网密度已颁布表示水井、涵洞。在我国的西北干旱区,河流、井、泉附近成为人们生活和生产的主要基地。制图规范对这些地区规定必须表示全部河流、季节河和泉水出露的地点。 4数据质量。地图概括的过程都是以空间数据为基础的。数据的种类、特点及质量都直接影响地图概括的质量。制图时若资料收集完备和准确,则有利于地图概括方法的选择。空间数据的形式也会对地图概括的过程和方法产生影响,手工制图时,数字数据必须改变或创作成草图以后才能参与编图。而计算机制图时,地图数据需要数字化以后才能进行屏幕编辑。 5图解限制。地图的内容受符号的形状、尺寸、颜色和结构的直接影响,并制约着概括程度和概括方法。 三、实施地图概括的四个步骤 地图概括的步骤,可以归纳为:分类、简化、夸张、符号化四个步骤。 1分类。可定义为空间数据的排序、分级或分群。根据地理信息的不同,在集合成类的过程中,既有归并,也有拆分,一般地说地图内容的分类是依照地物的属性划分的,这种划分由需要及图解限度而定。分类的另一种方式是分级,即空间信息进行统计时,数据划分为数学定义的级别。 2简化。可定义为显示空间数据的重要特征,删弃部重要的细部。依比例尺和目的的不同,它包括地理信息的取舍和图形化简两方面。制图规范提出了一个因比例尺变化而设定的取舍标准,称为比例尺概括。选取符号制图目的某些内容,舍去与目的无关的某些内容或某项中的部分内容;选取反映地图区域特征的某些内容,舍去不反映区域特征的某

大数据地图

Microsoft Azrue Marketplace Datamarket: 是一个全球在线市场,其中ISV 和数据发布者可以发布和销售Microsoft Azure 应用程序、服务、构建块组件和高级数据集。 作为Windows Azure Marketplace的一部分,DataMarket是一种服务,提供一个一致的市场,并作为云服务的高品质的信息传递渠道。内容合作伙伴可以发布收集到的数据到DataMarket上,以提高它的可发现性以及实现高可用性的全球覆盖。任何从数据库、图像文件、报告和实时输入的数据都是通过Internet标准相一致的方式提供的。用户可以轻松地发现、探索、订阅和使用来自信任的公共领域和优质商业供应商的数据。 更多关于DataMarket的资料,请参考MSDN上的DataMarket概述以及主页Windows Azure Marketplace DataMarket。 信息工作者(最终用户) 那些需要数据用于业务分析和决策的最终用户可以方便直接地在Microsoft Office应用程序里消费和使用这些数据。这些Microsoft Office应用程序例如Microsoft Excel和Microsoft BI 工具(PowerPivot 和SQL Server 报表服务)。使用者以新的方式汇集不同的数据集以获得在业务表现和过程上的新见解。下载Excel 2010的DataMarket插件。 开发人员 应用程序开发人员可以使用数据订阅源来创建富内容解决方案,在特定领域上为最终用户提供最新的相关信息。开发人员可以使用Visual Studio内置的支持来消费DataMarket上的数据源,也可以使用任何支持HTTP的Web开发工具。DataMarket为所有数据集都提供了一个一致的基于REST的OData 应用程序接口,开发人员可以方便容易地在任何平台上进行开发。 信息发布者 通过使用集成微软的信息工作者软件,DataMarket使你能够扩大你的市场。利用微软的云计算平台用于扩展、发行、报告和结算。使用DataMarket来降低开发新客户、维持长期客户和减少开发人员的费用 账户费:“开店费用—发布数据审批费用”。“收费项目的分层”。 Factual 开放位置数据库

地图是地理学科语言

地图是地理学科的语言 【摘要】图像系统是地理学科独特的“语言”,地理图像信息的获取和解读能力得到了命题专家的普遍关注。近年高考中的大量试题都需要考生从地理图像中获取信息、解读信息,并应用信息。信息处理已成为考生高考必备的首要能力。 【关键词】比例尺、经纬网、图例、注记、判读要领 the map is the geography discipline language wang hanyi 【abstract】the image system is geography discipline unique “ language ” , the geographic pattern information’s gain and explanation ability obtained the proposition expert’s universal attention. recent years in college entrance examination’s massive test questions needed the examinee to gain the information, the explanation information from the geographic pattern, and application information. the information processing has become the examinee college entrance examination necessary most important ability. 【key words】scale/, latitude net, chart of symbols, remark, interpret main point 作为“地理学科的第二语言”,地图不仅体现了地理学科的特色,而且成为高考“能力立意”的代言人,“无图不成题”已经成为高考命题的一大特色。如2007年重庆文综卷第39题通过经纬网图展

第三章 空间数据采集与处理练习资料

一、单选题 1、对于离散空间最佳的内插方法 是: A.整体内插法 B.局部内插法 C.移动拟合法 D.邻近元法 2、下列能进行地图数字化的设备 是: A.打印机 B.手扶跟踪数字化仪 C.主 机 D.硬盘 3、有关数据处理的叙述错误的 是: A.数据处理是实现空间数据有序化的必要过程 B.数据处理是检验数据质量的关键环节 C.数据处理是实现数据共享的关键步骤 D.数据处理是对地图数字化前的预处理 4、邻近元法 是: A.离散空间数据内插的方法 B.连续空间内插的方法 C.生成DEM的一种方法 D.生成DTM的一种方法 5、一般用于模拟大范围内变化的内插技术是: A.邻近元法 B.整体拟合技术 C.局部拟合技术 D.移动拟合法 6、在地理数据采集中,手工方式主要是用于录入: A.属性数据 B.地图数据 C.影象数 据 D.DTM数据

7、要保证GIS中数据的现势性必须实时进行: A.数据编辑 B.数据变换 C.数据更 新 D.数据匹配 8、下列属于地图投影变换方法的 是: A.正解变换 B.平移变换 C.空间变 换 D.旋转变换 9、以信息损失为代价换取空间数据容量的压缩方法是: A.压缩软件 B.消冗处理 C.特征点筛选 法 D.压缩编码技术 10、表达现实世界空间变化的三个基本要素是。 A. 空间位置、专题特征、时间 B. 空间位置、专题特征、属性 C. 空间特点、变化趋势、属性 D. 空间特点、变化趋势、时间 11、以下哪种不属于数据采集的方式: A. 手工方式 B.扫描方式 C.投影方 式 D.数据通讯方式 12、以下不属于地图投影变换方法的是: A. 正解变换 B.平移变换 C.数值变 换 D.反解变换 13、以下不属于按照空间数据元数据描述对象分类的是: A. 实体元数据 B.属性元数据 C.数据层元数据 D. 应用层元数据 14、以下按照空间数据元数据的作用分类的是: A. 实体元数据 B.属性元数据 C. 说明元数据 D. 分类元数据 15、以下不属于遥感数据误差的是: A. 数字化误差 B.数据预处理误差 C. 数据转换误差 D. 人工判读误差

地图数据库的建立与地图制图的发展

地图数据库的建立与地图制图的发展人类生活在地球上,人类的一切活动都是在一定的地区或地理环境中进行的,人们要使自己的活动获得成功,就必须正确认识周围地理环境和利用地理条件。在计算机出现之前,人们一直利用地图获得自己对空间地理环境的认识,在地图上进行各种量算和规划设计。传统的地图很难甚至不可能进行动态分析;计算机出现以后,人们就试图构造一种工具来采集、存储、管理、分析和利用空间地理环境信息,这就是地理信息系统的诞生。但无论是传统的还是新潮的,他们都是依靠可视化的图形来传播信息的。 随着时代的变迁,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发现传统的地图学已难以满足现代社会发展的要求。众所周知,传统的地图学是地图生产之本,长期以来它成功地指导着地图的生产,但它确实存在着明显的缺陷:其一,以经验总结为主,忽视基本理论的研究和建设;其二,以联系对本学科有直接关系的学科为主,忽视同更高层次学科的联系;其三,把地图制作过程作为一个系统,以地图产品的输出为目标,忽视系统中各因素的内在联系机制和制约规律。在这样的背景下,为了把地图学作为空间地理环境信息反馈过程的开放体系,实现由“封闭”到“开放”的转变,计算机地图制图技术和地图数据库技术得到了迅速发展,地图品种更加多样化,地图学的地位作用也发生了深刻变化,其中在军事决策部门、作战信息系统和现代化武器系统部门等领域就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地图制图的过程实质上是数以千计的数据信息和图像信息的有机融合。这就要求人们需要建立信息之间的存储与加工,于是地图数据库的诞生解决了这一关键因素。在介绍地图数据库之前我们先来简单的了解一下数据库的概念。数据库是关于事物及其关系的信息组合,早期的数据库物体本身与其属性是分开存储的,只能满足简单的数据恢复和使用。数据库系统包含的内容有:①以特定结构存储的相关联数据的集合。②使用数据库中数据的用户,可以采用批处理和交互式使用数据。③数据管理系统用来对数据库中的操作提供一种公用的方法。数据库的主要特点有:①实现数据共享②减少数据的冗余度③数据的独立性④数据实现集中控制⑤数据一致性及可维护性 地图数据库和地理信息系统是建立数字地图环境下的集成式地图产生系统的基础,它们不仅为数字制图生产提供丰富的数据资源,而且本身都具有某种程度的地图制图功能。 地图数据库主要是提供普通地图数据,因此基于地图数据库的集成式地图生产系统的主要任务,是生产与数据库比例尺相同或小于数据库比例尺的普通地图;地理信息系统中的地理数据库除普通地图数据外,还有丰富的专题数据,而且它的分析功能还可产生大量经过深加工的地理信息,所以基于地理信息系统的集成式地图生产系统的主要任务,是生产各种专题地图。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抓紧地图数据库和地理信息系统的建设,为数字地图制图生产提供充分的数据资源。 在进入新世纪的第二个年头里(2002),中国的地图制图学与地理信息工程学科取得了新的进展。地图制图技术实现了历史性的跨越式发展,地图制图与出版的数字化与一体化已成为地图生产的基本技术和手段,国家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基本建成,空间数据的多尺度表达与自动制图综合有了突破性的进展。经过30多年的艰苦探索与实践,如今地图制图与出版的数字化与一体化已成为中国地图制图生产的基本技术手段,开发了基于Microstation的数字制图系统,形成了生产力。有两种技术途径:一是指地图数据库支持的数字地图制图与地图出版的一体化,在成产纸质地图产品的同时,更新已建成的地图数据库,例如1:25万协同图生产和数据库更新;二是基于纸质地图资料的数字化地图制图与地图出版的一体化,在生产纸质地图的同时,建立相应的数字地图数据库,例如1:300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地理挂图的生产与1:300万的地图数据库的建立,1:500万的世界地理挂图的生产与1:500万的世界地图数据库的建立等。

地图数据源及数据分类编码属性数据的分类分类分级及编码是许多地理信息进入数据库前必须完成的一项任务

地图数据源及数据分类编码属性数据的分类分类分级及编码是许多地理信息进入数据库前必须完成的一项任务。属性数据的分类分类分级及编码是许多地理信息进入数据库前必须完成的一项任务。建立要素的分类分级体系是认识地理要素的基本方法;编码则是为了获得科学的存储、建立要素的分类分级体系是认识地理要素的基本方法;编码则是为了获得科学的存储、管理和快速查询地图数据的效果。两者的联系体现在编码反映了分类分级体系的特征,理和快速查询地图数据的效果。两者的联系体现在编码反映了分类分级体系的特征,而分类分级系统可以从编码中产生。类分级系统可以从编码中产生。虽然目前人们对各种地理要素的研究深度与广度不同,虽然目前人们对各种地理要素的研究深度与广度不同,提供的分类分级与编码的依据也不一样,还没有一个统一的分类编码方案,但还是有一些应共同遵循的原则和常用方法。一样,还没有一个统一的分类编码方案,但还是有一些应共同遵循的原则和常用方法。分类是人们认识事物的一种方法,是将具有共同属性特征的事物归并在一起,分类是人们认识事物的一种方法,是将具有共同属性特征的事物归并在一起,二把具有不同属性特征的事物分开的过程。同属性特征的事物分开的过程。分类中最常用的方法是层次分类法。分类中最常用的方法是层次分类法。层次分类法是将初始的分类对象按所选定的若干个属性或特征一次分成若干层目录,层次分类法是将初始的分类对象按所选定的若干个属性或特征一次分成若干层目录,并编制成一个有层次、逐级展开的分类体系。其中,同层次类目之间存在并列关系,制成一个有层次、逐级展开的分类体系。其中,同层次类目之间存在并列关系,不同层次类目之间存在隶属关系,同层次类目互不交叉、互不重复。层析分类法的优点是层次清晰,类目之间存在隶属关系,同层次类目互不交叉、互不重复。层析分类法的优点是层次清晰,使用方便;缺点是分类体系确定后,不易改动,当分类层次较多时,代码位数较长。使用方便;缺点是分类体系确定后,不易改动,当分类层次较多时,代码位数较长。考虑到人对图形符号等级的感受,编码的基础是分类分级,到人对图形符号等级的感受,分级数不宜超过8 级。编码的基础是分类分级,而编码的结果是代码。代码的功能体现在三个方面,代码表示对象的名称是对象唯一的标志;示对象的名称,果是代码。代码的功能体现在三个方面,即:代码表示对象的名称,是对象唯一的标志;代码也可作为区分分类对象类别的标志;代码还可以作为区别对象排序的标志。代码也可作为区分分类对象类别的标志;代码还可以作为区别对象排序的标志。该编码有9 大类,再依次分小类和一二级代码和标志嘛。位数字组成,从左到右为:大类,再依次分小类和一二级代码和标志嘛。分类代码由 6 位数字组成,从左到右为:大类码、小类码、一级代码、二级代码、标志码。类码、小类码、一级代码、二

电子地图数据库数据采集与实现研究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587462353.html, 电子地图数据库数据采集与实现研究 作者:辛素敏 来源:《科技资讯》2012年第20期 摘要:本文基于笔者多年从事电子地图设计相关工作经验,以城市旅游交通电子地图信息库建设为研究对象,研究探讨了信息库建设中的建库需求,数据分级,数据采集及数据更新等一系列问题,全文是笔者长期工作经验的理论升华,相信对从事相关工作的同行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 关键词:交通旅游电子地图信息库建设内外业 中图分类号:P2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2)07(b)-0044-02 1 建库需求 交通旅游信息数据种类繁多,数据量大,对交通旅游信息的分类方法有多种。交通旅游信息数据库主要按交通旅游信息使用对象的不同对其进行分类,交通旅游信息数据库的使用对象主 要是旅游者,还有其他与交通旅游相关行业的潜在客户。旅游者使用旅游信息数据库主要是查 询一些与自身旅游相关的信息,如旅游目的地的旅游活动项目、旅游花费、旅游线路、交通、 食宿、娱乐、当地的风土人情、当地居民的好客度、饮食习惯等,以便能够做出合理的旅游决策,选择最佳旅游路线和旅游时间,花最少的钱而得到最大的旅游消费,潜在客户主要指旅游供给商,旅游者和旅游供给商之间的关系,并不是普通的供需关系,而是具有独特性,其独特性在于:旅 游供给商向游客提供的并不是旅游资源本身,而是旅游资源及其与旅游资源紧密相关的社会、 经济、文化各方面的信息和服务;旅游资源对旅游者来说是其花钱所得到的商品,这种商品又有其独特性,这种商品虽然是以实物的形式存在的,但却不能进行实物的消费,旅游资源并不因旅游者的消费而减少,旅游者通过消费旅游资源这种商品所得到的只是感觉、经历和体验。 2 数据分类选取 2.1 专题数据分类 对旅游者来讲,去一个城市旅游,吃、住、行、游、购、娱等方面的信息是他们最关心的,所以交通旅游电子地图的行业分类主要侧重子旅游服务、交通设施、宾馆酒店、商场百货、医疗卫生、公共服务、科教文化、党政机关、办公居住、金融保险十大类。 1984年12月1日《国民经济行业分类和代码》作为国家标准发布,GB/T4 754-84将我国全部经济活动划分为13个门类,75个大类,310个中类,668个小类。

GIS的数据源

§3.1 空间数据的采集和质量控制概述 一、GIS的数据源 GIS的数据源,是指建立的地理数据库所需的各种数据的来源,主要包括地图、遥感图像、文本资料、统计资料、实测数据、多媒体数据、已有系统的数据等。 1、地图数据 地图是GIS的主要数据源,因为地图包含着丰富的内容,不仅含有实体的类别和属性,而且含有实体间的空间关系。地图数据主要通过对地图的跟踪数字化和扫描数字化获取。下图(图3-1-1 世界地图)是一幅世界地图。 图3-1-1 世界地图 地图数据通常用点、线、面及注记来表示地理实体及实体间的关系,如:点——居民点、采样点、高程点、控制点等。 线——河流、道路、构造线等。 面——湖泊、海洋、植被等。 注记——地名注记、高程注记等。 2、遥感数据

遥感数据是GIS的重要数据源。遥感数据含有丰富的资源与环境信息,在GIS 支持下,可以与地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地球生物、军事应用等方面的信息进行信息复合和综合分析。遥感数据是一种大面积的、动态的、近实时的数据源,遥感技术是GIS数据更新的重要手段。下图(图3-1-2 遥感图像)是一张遥感影像图。 图3-1-2 遥感图像 3、文本资料 文本资料是指各行业、各部门的有关法律文档、行业规范、技术标准、条文条例等,如边界条约等。这些也属于GIS的数据。 4、统计资料 国家和军队的许多部门和机构都拥有不同领域(如人口、基础设施建设、兵要地志等)的大量统计资料,这些都是GIS的数据源,尤其是GIS属性数据的重要来源。 5、实测数据 野外试验、实地测量等获取的数据可以通过转换直接进入GIS的地理数据库,以便于进行实时的分析和进一步的应用。GPS(全球定位系统)所获取的数据也是GIS的重要数据源。 6、多媒体数据

第三章 地图表达

第三章制图表达 地图的要素符号化是地图制图过程中的最后定型步骤,要素符号的最终表达决定了地图以何种方式表达和传递数据。人们对地图的认知过程包含了对地图信息(如形状、色彩、文本等)的接受、检测、转换、合成、提取和判断等过程,因此要素符号化的侧重点不同,人们对地图的认知也不同。采用合适的方式表达地理数据,使读者更加快捷直观地获取地图信息,就是本章探讨的内容。 3.1 地图符号化 符号化是以图形方式对地图中的地理要素进行分类和描述。地图符号可分为点状、线状和面状符号三类,三种符号都是通过图形的不同颜色(边框和填充色)、尺寸大小等的组合来表达地理实体。三种地理要素都可以通过要素的属性特征采取单一符号化、定性符号化、定量符号化、图表符号化、组合符号化等多种表达方式实现数据的符号化,制定出符合用户要求的地图。图层符号的修改不会影响图层所对应的源数据的地理信息。 3.1.1单一符号化 单一符号化是用一种地图符号表达同类地理要素,即采用统一大小、统一形状、统一颜色的符号表达一类地理要素。用单一符号表示数据,往往采用符合人们日常认知习惯的符号,可以清楚地表达要素的分布状况,如用蔚蓝色表达海洋。单一符号化是最为基础的地图要素表达方式,ArcGIS中默认的同类地理要素采用单一符号化显示。实现单一符号化的操作步骤如下: (1)启动ArcMap应用程序,打开地图文档“东北.mxd”(位于“...\第三章\地图符号化\单一符号化\原始数据”)。 (2)在内容列表中双击“行政区”图层,打开【图层属性】对话框,切换到【符号系统】选项卡(如图3.1所示)。 图3.1 【图层属性】对话框 (3)在【符号系统】选项卡左侧的【显示】列表框中展开【要素】父目录,选择【单一符号】,在右侧的【符号】色块中单击矩形符号,打开【符号选择器】对话框(如图3.2所示)。

充分利用地图语言

充分利用地图语言,图文清晰,凸显地理学科的特色。2015年中考考试内容为: 第一部分地球和地图 考点一地球和地球仪 1.用经纬网确定任意地点的位置。 2.地球自转、公转及其产生的地理现象。 考点二地图 1.地图三要素。 2.地形图的判读。 3.根据需要选择适当的地图。 第二部分世界地理 考点三海洋与陆地 1.世界海陆分布特点。 2.七大洲、四大洋的名称、界线、相对位置。 考点四天气与气候 1.结合地图认识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名称和分布特点。 2.结合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叙述气温和降水的变化规律。 考点五居民与地区发展差异 1.世界人口地区差异、人口问题。 2.世界三大人种的名称。世界主要六种语言和三大宗教名称。 3.主要的国际组织。 考点六亚洲 1.亚洲在世界的位置。 2.亚洲的地形特点。 3.结合地图了解亚洲的主要气候类型、分布及特点。 考点七中东 1.地理位置 2.结合地图了解中东的自然环境(地形、气候、水源) 考点八撒哈拉以南的非洲 范围和位置 2.地形特点 3. 结合地图了解其气候类型、分布特点

考点九欧洲西部 1.位置和范围 2.地形特征 3. 结合地图了解其主要气候类型及特点 考点十两极地区 两极的位置和范围。 2.两极的自然环境特征。 考点十一日本 1.地理位置和领土构成。 2.地形特点。 3. 结合地图了解其主要气候类型及分布。 考点十二俄罗斯 1.位置和领土范围。 2.地形地势。 3. 结合地图了解其主要气候类型及分布。 考点十三澳大利亚 1.位置和范围 2.地形特征 3. 结合地图了解其主要气候类型与分布特点 考点十四美国 1.地理位置和领土构成。 2.主要的地形类型、地形区。 3. 结合地图了解美国本土的主要气候类型及分布。 考点十五拉丁美洲和巴西 1.位置和范围。 2.地形分布。 3. 结合地图了解主要气候类型及分布。 第三部分中国地理 考点十六疆域 1.我国的地理位置及其位置特点。 2.34个省级行政区名称、简称和行政中心。 考点十七中国的地形、气候、河流 1.我国地形、地势的主要特征。 2. 结合地图了解我国主要的气候类型、特点及其成因。3.长江、黄河的概况。 考点十八中国的地区差异 1.秦岭、淮河的位置。说明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2.比较四大地理单元的自然地理差异。 考点十九北京 1.北京的地理位置。 2.北京的地形、气候。 考点二十黄土高原 1.黄土高原的位置和范围。

地图学第三章地图语言复习题三

《地图学》第三章复习题三 一、填空题 1、设计点状符号时,一般用()来反映事物的质量特征,用()反映其数量特征。 2、对大小不同的图形面积采用不同的设色方法是:点状、线状符号的颜色宜();大面积的普染色宜()。 3、地图符号色彩的配合类型有()、()、()等。 18、地图注记的构成元素包括:()、()、()等。 二、判断题 1、点状符号的颜色宜浅淡。……………………………………………() 2、线状符号的颜色宜浓艳。……………………………………………() 3、大面积的普染色宜浓艳。……………………………………………() 4、原色的配合适合用来显示同一类别现象数量特征的差异。………() 5、类似色的配合适合用来显示同一类别现象数量特征的差异。……() 6、对比色的配合适合用来显示同一类别现象数量特征的差异。……() 7、互补色的配合适合用来显示同一类别现象数量特征的差异。……() 8、对比色的配合多用来表示现象的质量特征差异。…………………() 9、互补色的配合多用来表示现象的质量特征差异。…………………() 10、同类色的配合多用来表示现象的质量特征差异。………………() 11、类似色的配合可用来显示现象的质量特征差异。…………………() 三、简答题 1、什么是地图色彩的类似色配合?举例说明它在专题地图制图中的应用。 2、什么是地图色彩的补色配合?举例说明它在专题地图制图中的应用。 3、什么是地图色彩的同类色配合?举例说明它在专题地图制图中的应用。

4、简述地图符号色彩设计的基本原则及点、线、面符号色彩设计的一般原则 5、简述地图注记的功能、构成元素及其配置的基本原则。

第三章 地图的数学基础分析

第三章地图的数学基础 第一节地图投影的概念 地图投影是地图学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是构成地图的数学基础,在地图学中的地位是相当重要的。地图投影研究的对象就是如何将地球体表面描写到平面上,也就是研究建立地图投影的理论和方法,地图投影的产生、发展、直到现在,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研究的领域也相当广泛,实际上它已经形成了一门独立的学科。 我们学习投影的目的主要是了解和掌握最常用、最基本的投影性质和特点以及他们的变形分布规律,从而能够正确的辨认使用各种常用的投影。 一、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地球的形状近似于一个球体,但并不是一个正球体,而是一个极半径略短、赤道半径略长,北极略突出、南极略扁平,近似于梨形的椭球体。这个不规则的地球体满足不了测绘工作的需要,于是人们选择了一个最接近地球形状的旋转椭圆体表示地球,称为地球椭球体。 地球椭球体的大小,由于推算所用资料、年代和方法不同,许多科学家所测定地球椭球体的大小也不尽相同,我国1953年以前采用海福特椭球体,从1953年起采用克拉索夫斯基椭球体,它的长半径a=6378245m,短半径b=6356863m ,偏率d=a-b/a=1:298.3 这是原苏联科学家克拉索夫斯基1940年测定的。 由于地球椭球体长短半径差值很小,约21km,在制作小比例尺地图时,因为缩小的程度很大,如制作1:1000万地图,地球椭球体缩小1000万倍,这时长短半径之差只是2.1mm,所以在制作小比例尺地图时,可忽略地球扁率,将地球视为圆球体,地球半径为6371km。制作大比例尺地图时必须将地球视为椭球体。 二、地图表面和地球球面的矛盾 地图通常是绘在平面介质上的,而地球体表面是曲面,因此制图时首先需要把曲面展成平面,然而,球面是个不可展的曲面,要把球面直接展成平面,必然要发生断裂或褶皱。无论是将球面沿经线切开,或是沿纬线切开,或是在极点结合,或是在赤道结合,他们都是有裂隙的。 三、地图投影的概念 球面上任一点的位置是用地理坐标(φ、λ)表示的,而平面上点的位置是用直角坐标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