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语言地图集方言部分地图。目录部分

中国语言地图集方言部分地图。目录部分

中国语言地图集方言部分地图。目录部分
中国语言地图集方言部分地图。目录部分

如何绘制方言地图

如何绘制方言地图 摘要 关键词 一、回顾过往——方言地图绘制的历史 (回顾,背景、历史、发展) 方言地图是方言学的有机组成部分,是方言地理学的重要内容。方言地图,顾名思义就是用地图的形式标示方言分布和方言特征的地理分布情况。 方言地理学(也称语言地理学),是通过方言调查和方言地图绘制的方法来研究语音、词法和语法等语言现象的地理分布、发展和演变规律的科学。方言地图的绘制也就随着方言地理学的兴起而应运而生。 方言地图是语言学中直观而又独特的研究方法之一,给语言学中许多问题的解决提供了依据。方言地图是语言学研究中的一种重要手段,在描写、展示和保存大面积地区、众多方言现象的面貌和分布状况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1] 1、外语方言地图 方言地理学研究起源于19世纪末的欧洲。自此以后,许多国家开始投入大量精力,调查、编写、出版了本国方言地图集。比如: 在德国,1876年,文克尔(Georg Wenker)开始

调查德国方言,1881年编制《德国语言地图》1册,发表德国北部和中部的6幅方言地图。1926年芮德(F.Wrede)编辑出版《德国语言地图集》6册。 在法国,1902-1914年和1920年,吉叶龙(Jules Giliron)编制出版由艾德蒙(Edmond Edmont)调查的《法国语言地图集》,包括650个地点,2000个词语。 在意大利,1928年雅博尔格(K.Jaberg)、裘德(J.Jud)编制出版的《意大利瑞士语言地图集》。 在欧美其他国家,也相继出版了大量的语言地图集,比如,著名社会语言学家拉波夫编制出版了《北美方言地图》。 在日本,1905年国语调查委员会发表《音韵分布图》29幅,1906年发表《口语法分布图》37幅。1930年,柳田国男发表著名的《蜗牛考》。1966-1974年,国立国语研究所编制出版《日本言语地图》6卷(1981-1985年重印),包括2400个地点,300幅地图。1989-1999年,国立国语研究所编制出版《方言文法全国地图》4卷(第5、6卷尚未出版),包括807个地点,267个项目,发音人均为1926年以前出生的男性老年人。 2.汉语方言地图

汉语方言学文献综述

汉语方言学文献综述 摘要:本文通过对历年来汉语方言学研究著作以及学术论文的文献整理,从研究方向、研究历史、研究对象、研究现状、研究方法以及研究新视角等几个方面对收集到的文献资料进行了一次系统性的归纳分类。不仅只局限传统的汉语方言学,还结合了生成语法学、语言地理学以及描写语音学等方面。同时通过对前人研究的对比,提出自己的一些新想法。 关键词汉语方言学生成语法学语言地理学地域方言 “方言”的概念最早大约出现在我国周代,就是所谓的殊方异语。在这里我们引用袁家骅提出的“方言”定义,“方言是共同语的继承或支裔,一个方言有异于其他亲属方言的某些语言特征,在历史时期往往从属与民族的统一标准”。 1.研究方向: 关于方言研究的方向,主要有以下两种说法: 在《汉语方言概要》中表示方言研究可分为三个主要方面:第一,方言本身的调查,系统地描写它的语音词汇和语法。第二,方言和标准语比较。第三,把以上研究的结果,跟该语言的较古阶段比较,揭示这个语言分化和发展的过程。 李如龙则认为,汉语方言的比较研究可分为横纵两个方面:横向比较是指,就现代普通话和汉语方言做横向比较,也就是做结构系统的比较,自然包含着语音、词汇和语法的比较。这些比较,就其同的方面可以概括出现代汉语的特征,就其异的方面可以区别开各方言的特征,从而更好地展现现代汉语的共性及其方言的个性。纵向比较则是指,将方言与其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发展变化情况做比较。 此外我们需要注意的是,作为描写研究的一个对象,一个方言就是一个语言单位,是全民性的,有它的语音系统、基本词汇和语法结构,(袁家骅,1988)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汉语方言的比较往往立足于自身情况的描写,通过与共时描写和历时演变的比较来探索出方言系统中的共性以及自身的个性。 2.研究历史: 我国有关汉语方言研究的第一人,应当是两千多年前汉代的扬雄,他编纂了我国第一本汉语方言词汇比较词典--《輶轩使者绝代语释别国方言》。但可惜的是,在长达两千多年的历史里,有关于汉语方言的研究往往是依附于文字学、音韵学等学科,并未获得足够的重视。 而用现代语言的学科理论、技术方法来调查研究方言更是近七十年来才开始进行的。前三十年的研究主要侧重于方言实地调查取证,以赵元任为代表的学者通过大面积的方言调查,出版了一系列有关两广、江西、云川等地的方言著作,为后人的研究积累了大批语料。到了后四十年,中国的汉语的汉语方言研究有了极大的飞跃。学者不仅延续前辈开创的方言研究的传统,还接受吸取了海外方言研究的精髓,如桥本万太郎的语言地理类型学、贺登崧的汉语方言地理学,等等。此外,新生代的学者还注重学科之间的联系引申,提出一生成语法学、生成语音学来归纳总结汉语方言特点,并取得了不俗的成就。 而与研究历史相关的--汉语方言学史,也是我们应多加以关注的一门学科。汉语自古就有方言的差别,但纵观中国方言史的研究,大多倾力于上古或近代,六朝唐宋方言研究则显得尤为薄弱。把汉语方言学史作为汉语言文字学的一个分支学科来研究开始于20世纪。罗常培的《汉语方音研究小史》是汉语方言学史学科草创的标志。所以汉语方言学史的研究总体上还是很薄弱的。何耿镛先生的《汉语方言研究小史》是最早的也是迄今为止的唯一一部汉

汉语方言词汇的调查研究

汉语方言词汇的调查研究 本文的内容主要是讨论一些例子。例子就是资料,它是很重要的。李荣先生在《方言研究中的若干问题》(《方言》1983年第2期81-91页)说过:“例子的重要性是怎么强调都不过分的。要先想好例子,再表示意见。要是举不出合适的例子,那种意见是站不住脚的。例子一摆呀,你的功夫就出来了。就能看出你的学力如何,见识如何。例子就好比商店橱窗里陈列的商品。摆出来的都不怎么样,仓库里的就可想而知了。” 一关于方言词语的调查研究 (一)《现代汉语词典》里的方言词 大家都知道《现代汉语词典》是具有规范性质的汉语共同语词典,但是很多人平时不太注意词典里收入了很多带<方>字标记的方言字、方言词。很多带<口>字标记的口语词,还有很多专用于地名、姓名的字头其实大部分也是方言字词。这些条目加起来在词典里至少都有上千或更多的数量。《现代汉语词典》收录这么多的方言字词,是需要方言的词语研究的。这就是“普通话在方言之中,又在方言之上”的道理,现代汉语是整体的,它包括现代汉语方言。下面随意举一些《现代汉语词典》里方言词: 阿姨姨母 腌臜(1)脏;不干净。(2)(心里)别扭;不愉快。 娭毑(1)祖母。(2)尊称年老的妇女。 爱人儿逗人爱:这孩子的一双又大又水灵的眼睛,多~啊! 俺代词。(1)我们(不包括听话的人)。(2)我。 熬心心里不舒畅;烦闷。 熬磨(1)痛苦地度过(时间)。(2)没完没了地纠缠:这孩子很听话,从不~人。 巴结(2)努力;勤奋:他工作很~ 巴望(1)盼望。(2)指望;盼头。 吧嗒(2)抽(旱烟):他~着叶子烟打主意。 拔白(天)刚亮。 白日撞白天趁人不备走进人家去偷东西的小偷儿。 摆子疟疾:打~。 板实(1)(土壤)硬而结实。(2)(书皮、衣物等)平整挺括。 半彪子不通事理,行动鲁莽的人。

《汉语方言地图集调查手册》(语法

肆 语法 一 词缀 1. “阿+姓/名/排行” a.阿王姓 b.阿明名 c.阿英名 d.阿三排行 e.其他例子 2. “-子”尾或相当的泛用名词前缀、后缀◆圪-|-仔|-崽|-子儿 a.刀子 b.凳子 c.棍子 d.叶子 e.其他例子注意从词汇中归纳 3. “-儿”尾“儿”自成音节或“儿化” a.刀儿 b.凳儿 c.棍儿 d.叶儿 e.其他例子注意从词汇中归纳

4. “数量+头”名词 a.十块头十元一张的钱币 b.五角头五角一张的钱币 c.五间头五间一座的房屋 d.三轮头三个轮子的车辆 e.其他例子 5. “-们”尾复数词尾 a.谁们“谁”的复数:那些人是~? b.亲戚们~都来了 c.鸡们动物 d.石头们非生物 e.其他例子注意词汇418-421 二 重叠 6. 单音节名词重叠儿语、亲属称谓除外。不是“每一~”的意思 a.刀刀 b.棍棍 c.洞洞 d.袋袋衣兜儿 e.其他例子注意从词汇中归纳 7. 单音节动词重叠◆望|相|添|觑 a.(你去)问问◆问一问|问一下|问问看|问一问看|问一下看

b.(你去)看看◆看看看 8. “VV+补” a.你看看清楚 b.把帽子戴戴正(普:把帽子戴正)祈使 9. AABB式双音节形容词重叠 a.干干净净 b.清清楚楚 c.高高兴兴 d.老老实实 e.其他例子 三 代词 10. 指示代词单独作主语 这是我的,那是你的 四 数量词 11. 概数助词“来” a.十来个方言指(打钩):10个左右;10及略多于10;10及略少于10;略多于10;略少于10 b.一百来个方言指(打钩):100个左右;100及略多于100;100及略少于100;略多于100;略少于100

汉语方言的分类标准与“客家话”在汉语方言分类上的问题

0 简介 这篇文章主要讨论两个问题(1)汉语方言分类的标准和(2)客家话甚至是客粤赣等方言作为独立方言理据的问题。 1 汉语方言的分类问题 相对於外国的方言学而言中国方言学作为一个严谨的科学仍然未成熟不论在理论架构和研究方法上都存在着不少问题。目前的汉语方言分类主要是基於李方桂先生的报告(Li, 1937)。可是前人对汉语方言的分类不同人有不同的准则而这些准则间有很大分歧没有像生物分类般有条理以致分类无法显示甚至捣乱了方言之间的关系。 多数的汉语方言学家的眼中汉语方言尤其是南方方言都像一个个静止的水体每个方言都在现在的土地上摆放了一两千年。方言的接触只在它们之间的边缘发生而每个方言也有他自己的中心点来代表这种方言。这种方言模式也导致他们相信每个方言应该有它的归属。因此我们也可以常常看到一些有关於方言归属的争论。 这种想法的後果是方言的归类一方面基於表面的特徵另一方面是利用人为的界限例如省界甚至说话者的感情来进行。有时候为了分别两种方言例如是客、赣方言学者还要创造一些分类条件而不是去问究竟两个方言间的客观分别在哪里? 在过去只有丁邦新(1982)提到方言分区的标准要以历史为根据强调同一个方言间各个方音的历史联系 “以汉语语音史为根据用早期历史性的条件区别大方言用晚期历史性的条件区别次方言用现在平面性的条件区别小方言。早期、晚期是相对的名词。不一定能确指其时间。条件之轻重以相对之先後为序最早期的条件最重要最晚期的条件也就是平面性的语音差异了。”(丁1982258) 这段话很有指导性是汉语方言学迈向一门严谨科学的重要里程碑。但是那一个条件属於早期那一个是晚期我们似??还是在摸索阶段而且很容易被误导。丁邦新(1982)在比较过五个近代方言学家提出的方言分类条件时发现他们之间的差异甚大其中比较一致的(有三个学者以上采用的)包括 (1) 古全浊塞音声母的演变 (2) 古双唇塞音在三等合囗前的念法 (3) 古知组字声母的读法

汉语方言解释地图

汉语方言解释地图 目录 凡例 / Notes 自然 / Nature 地图1 / Map 1 太阳 / Sun 地图2 / Map 2 月亮 / Moon 地图3 / Map 3 冰雹 / Hail 时间 / Time 地图4 / Map 4 早上 / Morning 地图5 / Map 5 晚上和夜里 / Evening and Night 地图6 / Map 6 今天 / Today 地图7 / Map 7 明天 / Tomorrow 地图8 / Map 8 早上义语词的所指 / Referents of the forms meaning “morning” 地图9 / Map 9 昨天 / Yesterday 地图10 / Map 10 晚上义语词的所指 / Referents of the forms meaning “night” 地图11 / Map 11 后天/ The day after tomorrow 地图12 / Map 12 大后天 / Three days from now 地图13 / Map 13 前天 / The day before yesterday 地图14 / Map 14 大前天 / Three days ago 地图15 / Map 15 “天”和“个” / “-tian”(sky) and the suffix “-ge” 动物、昆虫 / Animals and Insects 地图16 / Map 16 喜鹊 / Pica pica 地图17 / Map 17 蜗牛 / Snail 地图18 / Map 18 蝴蝶 / Butterfly 地图19 / Map 19 虼蚤 / Flea 地图20 / Map 20 虱子 / Louse 地图21 / Map 21 臭虫 / Bedbug 地图22 / Map 22 水蛭 / Leech 地图23 / Map 23 翅膀 / Wing 植物 / Plants 地图24 / Map 24 薯类:马铃薯和甘薯 / Tuberous Plants : Potato and Sweet potato 地图25 / Map 25 高粱 / Sorghum 地图26 / Map 26 玉米 / Sweet corn 地图27 / Map 27 大豆 / Soybean 地图28 / Map 28 小豆 / Red bean 地图29 / Map 29 “大豆”和“小豆”的所指 / Referents of the forms “dadou” and “xiaodou” 地图30 / Map 30 蚕豆 / Broad bean 地图31 / Map 31 豌豆 / Pea 地图32 / Map 32 指蚕豆的“豌豆”和指豌豆的“蚕豆” / Reversal of the Referents between the forms for “Pea” and “broad bean”

汉语方言的魅力

汉语方言的魅力 ——学习汉语方言的感受源远流长的文化赋予了汉语丰富的内涵,毫不夸张地说,一个字就是一幅画,一首诗,一个成语更包含了一个传奇故事。汉语是世界上历史悠久的语言,也是世界上使用人口最多的语言。现代汉民族共同语(普通话)是在近代汉语的基础上形成的。它指现代汉民族使用的共同语,是以北京语音与标准音,以北方话与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普通话。 举个例子:三位同学到老师家做客,一个云南人,一个四川人,一个湖南人。师母做菜时问道:“怕辣吗?”云南人说“不怕辣”,四川人说“辣不怕”,湖南人说“怕不辣”。三个人用的词相同,语序不同,表达出来的意思逐步递进。 在我看来,汉语的奇妙之处不仅体现在词汇和语法的变幻莫测,还在于各地有各地的方言,各地有各地的语言。 就拿四川话来说:甜不说甜,要说抿甜。苦不说苦,要说焦苦。酸不说酸,要说溜酸。软不说软,要说溜粑。硬不说硬,要说梆硬……值得同情,叫造孽。活该,叫背时。聊天,叫摆龙门阵。便宜,叫相因。好,叫巴适。怕老婆,叫耙耳朵。加油,叫雄起。虚伪,叫假打…… 中国一共有7大方言区:分别是北方方言(以北京话为代表)、吴方言(以上海话为代表)、赣方言(也称江西话,以南昌话为代表)、湘方言(也称湖南话,以长沙话为代表湘方言)、客家方言(以广东梅县话为代表)、闽方言(包括闽南方言,以厦门话为代表;闽东方言,以福州话为代表;闽北方言,以建瓯话为代表)、粤方言区(以广州白话为代表)。他们形成了以地域为区分的独立方言体系。 仔细地观察一下,会觉得有一个非常奇怪的现象——这七大方言区中有六个是在长江以南,而且基本上都是在东南角,而整个广袤的长江北岸地区只有一个方言。那么汉语方言到底是怎么形成的?主要有两个原因:一个是移民,一个是文白异读。 语言是一种开放的、动态的、相对平衡的符号系统。我们的巴蜀语言大师流沙河写过一篇文章,叫《蜀人俗语亦雅》。他说,今天四川话中的不少俗语,其实甚为古雅。譬如我们常说一个人散淡闲逸、无所约束为“散眼子”,其实是从庄子的“散焉者”而来。形容一个没有考虑、没有计划的“弗虑弗图”,是从《诗经》而来,比喻一个人处于浑浑噩噩的混乱状的“恍兮忽兮”,是从《老子》而来。川人常食“羹浇饭”却误作“盖浇饭”,其出自梁代顾野王的《玉篇》“……羹浇饭也”。川人今常食的“冒饭”系“泖饭”之误,源出记载《水浒传》本事的《宣和遗事》,所谓“泖饭”,沸水烫熟即食……再比如现在的粤语保留相当多的古词古义。其中的「几时」(何时)、「几多」(多少)可追溯至苏轼的宋词《水调歌头》中的「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而在李煜的《虞美人》中有「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语言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观念的转变,交际方式的更新,使各种语言变异现象屡见不鲜,新词新语层出不穷,如“酷毙、的哥、菜鸟、灌水、作秀、T恤、很北京……” 语言既是汉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本身又是一种文化现象,汉语中蕴藏着汉民族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文化习俗等多方面的内容,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汉语是汉民族文化的活化石!汉语从古使用至今,依然充满了旺盛的生命力,发挥着巨大的作用。无论是时代变迁,还是改朝换代、或者灰飞烟灭的时候,汉字依旧能做到“我自岿然不动”。 在现代社会,我们每时每刻都离不开语言,既要通过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也要通过语言了解别人的思想,尤其是社会交际,更需要通过语言来相互交流。即使今天网络技术已经

世界地图区域分布划分

世界地图划分 亚洲有(48个国家) 东亚(5):中国、蒙古、朝鲜、韩国、日本 东南亚(11):菲律宾、越南、老挝、柬埔寨、缅甸、泰国、马来西亚、文莱、新加坡、印度尼西亚、东帝汶 南亚(7):尼泊尔、不丹、孟加拉国、印度、巴基斯坦、斯里兰卡、马尔代夫 中亚(5):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土库曼斯坦 西亚(20):阿富汗、伊拉克、伊朗、叙利亚、约旦、黎巴嫩、以色列、巴勒斯坦、沙特阿拉伯、巴林卡塔尔,科威特、阿拉伯联合酋长国(阿联酋)、阿曼、也门、格鲁吉亚、亚美尼亚、阿塞拜疆、土耳其、塞浦路斯 欧洲国家 北欧国家(5):冰岛、挪威、丹麦、瑞典、芬兰。 西欧国家(6):英国、法国、爱尔兰、比利时、荷兰、卢森堡。 中欧国家(7):瑞士、德国、奥地利、捷克、斯洛伐克、波兰、列支敦士登。 南欧国家(18):西班牙、葡萄牙、安道尔、意大利、梵蒂冈、圣马利诺、马耳他、克罗地亚、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波

黑)、斯洛文尼亚、马其顿、塞尔维亚、黑山(门特内哥罗)、阿尔巴尼亚、罗马尼亚、希腊、保加利亚、匈牙利。 东欧国家(10):前苏联独立的欧洲国家:俄罗斯、乌克兰、白俄罗斯、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摩尔多瓦、格鲁吉亚、阿塞拜疆、亚美尼亚(后三者在地理位置上应该在亚洲,但和在经济、文化、政治上亚洲关系不密切,所以往往还算在欧洲)。 非洲国家 北非(8):埃及、苏丹、利比亚、突尼斯、阿尔及利亚、摩洛哥、亚速尔群岛、马德拉群岛。 东非(10):埃塞俄比亚、厄立特里亚、索马里、吉布提、肯尼亚、坦桑尼亚、乌干达、卢旺达、布隆迪和塞舌尔。 西非(18):毛里塔尼亚、西撒哈拉、塞内加尔、冈比亚、马里、布基纳法索、几内亚、几内亚比绍、佛得角、塞拉利昂、利比里亚、科特迪瓦、加纳、多哥、贝宁、尼日尔、尼日利亚和加那利群岛。 中非(8):乍得、中非、喀麦隆、赤道几内亚、加蓬、刚果、刚果民主共和国、圣多美和普林西比。 南非(15):赞比亚、安哥拉、津巴布韦、马拉维、莫桑比克、博茨瓦纳、纳米比亚、南非、斯威士兰、莱索托、马达加斯加、科摩罗、毛里求斯、留尼汪、圣赫勒拿等。

方言学论文

关于福州方言的声母系统相关问题 摘要:福州方言是汉语的一种方言,也是闽方言的重要一支。作为“闽都”的福州历来是福建的政治文化中心和闽东北地区的商业经济贸易中心。因此,福州话在闽东方言区中一直都很具代表性,本文将从福州方言的声韵调系统的研究状况来进行概述。 关键字:福州;方言;声母;声母音变 正文 福州方言在福建省内具有广泛影响,通行范围仅次于闽南方言。除闽东地区外闽中、闽北还有不少人说福州话。福州方言的基础应该是古闽越族的语言,此外古吴语、古楚语、上古汉语和中古汉语也明显地留存于福州话中。近300 年来,福州话无论是在语音的声韵母、音变规律、字音的变读方面,还是在词汇方面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 一、单字音声母 根据以往发表的资料循《戚林八音》的传统福州话属于闽语十五声系统,连同零声母共有十五个声母分别为 (一)n、l的分和 传统来讲福州话声母系统应该有十五个声母,但是现在在福州市区及闽侯、长乐、连江三个郊县绝大多数人已不辨n、l,大多数人只有“n”没有“l”。因此现在研究者有两种处理方法,或照顾传统,仍分立两个声母,再附上对现状的文字说明,或立足于共时平面,合并为一个声母,再附上对其历史来源的文字说明。声母[n l]在(戚林八音》中分别属于日母和柳母。现在大多数人不分,[n l]无辨字作用,依今福州大多数人的读音,凡是标注[n]声母的音节都可读作[l]声母,反之也成立,文中不再说明。[n l]在鼻音韵尾后面一定都是n],[1]词典正文直接注[n]。声母[h]是一个喉清擦音,发音部位略前,但不到舌根清擦音[x]。[?]表示没有声母,没有声母在计算上也应该看作一个声母,叫做零声母。连读时第一个字的声母一律不变,后字声母变化。连读音变中出现两个新的声母〔??〕〔?〕 (二)其他声母的发音特征 1、舌尖前音声母[?-][??-][s-]与齐齿和撮口呼的韵母相拼时发生颚化,但是颚化的程度因人而异。鄂化程度高的实际上已接近舌面前音,但也有人仍然为舌尖音。由于不构成音位上的区别,一般人不会注意到各种自由变体的存在。 2、[x-]的具体发音部位与所拼合的韵母相关,拼前高元音开头的韵母时,部位前移到舌面中部;与后低元音相拼时,是一个小舌音或喉音。 3、零声母字发单音字母音时或处在连续语段的开头时,前面有一个轻微的喉塞音,但不构成音位的区别。 二、声母的类化 (一)声母类化现象出现的时间 声母类化现象的出现年限未曾有确切考证。由于无论是福州话方言最早的韵书《戚

中国方言图谱及汉语发展图谱精心收藏

中国方言图谱及汉语发展 图谱精心收藏 The document was prepared on January 2, 2021

第一图表分级:语族、语系、语、方言。 ┌北语 (Mandarin)[汉族、回族]〔中国,台湾〕 ┌北语群───┼晋语 (Jin)[汉族]〔中国〕 │└Dungan[回族]〔Kyrghyzstan〕 ├客赣语群──┬赣语 (Gan)[汉族]〔中国江西省〕 │└客语 (Hka)[汉族、畲族]〔中国江西省、福建省、广东省,台湾〕 ├───────吴语 (Wu)[汉族]〔中国江苏省、浙江省〕 ├───────徽语 (Hui)[汉族]〔中国安徽省〕 ├───────湘语 (Hunanese, Xiang)[汉族]〔中国湖南省〕 │┌闽北语[汉族]〔中国福建省〕 ┌汉语系 (Sinitic)──┤├闽东语[汉族]〔中国福建省〕 │├闽语群 (Min)┼闽中语[汉族]〔中国福建省〕 ││├莆仙语[汉族]〔中国福建省〕 ││└闽南语[汉族]〔中国福建省、广东省、海南省,台湾〕 │├───────粤语 (Yue)[汉族]〔中国广东省、广西壮族自治区〕 │├───────儋州话[汉族]〔中国海南省〕 │├───────猫家话[苗族]〔中国湖南省、广西壮族自治区〕 │├───────伶话[苗族]〔中国广西壮族自治区〕 │└───────平地傜话[汉族、瑶族]〔中国湖南省、广西壮族自治区〕 │ ├──────────────────五屯话[五屯人]〔中国青海省黄南州〕 │ │┌剑川 ├──────────────────白语 (Bai)─┼大理〔中国云南省大理州〕 │[白族] └碧江 │┌藏语群[藏族、门巴族]〔中国甘肃省、青海省、西藏自治区、四川省、云南省, │┌藏语支──┤(Bodish) ,,,〕 ││(Bodic) ├───────白马语[藏族] ││└羌语群 (Chiangish)[藏族、羌族、普米族]〔中国四川省、云南省〕

湖南各地方言分布(附图)

湖南各地方言分布(附图) (2011-03-29 14:51:44) 转载▼ 一、湘北方言: 1、常德方言(北方语系-西南官话):流行于流传在今洞庭湖沅水、澧水流域,属于与现代普通话十分接近的北方方言区。细分起来,又可分为:常德话、津市话(澧州话)、 张家界话、湘西话等。常德话影响较广,波及益阳的沅江和南县、岳阳的华容,但内部差异较小,可以自由交流。常德方言与湖北荆州的南部县市(监利、公安、洪湖等地)方言为一个支脉,同属江汉平原音。常德方言的特点在于平实委婉,有亲和力。 2、岳阳方言(湘语、赣语、西南官话):岳阳主城区和临湘路北、云溪区以及华容县紧靠长江洞庭的地带为第一区,具有西南官话、湘语、赣语等多重特征;岳阳县和临湘路南为第二区,是湘语、赣语的交叉地带;平江县大部分地区和汨罗市东北部为赣语区,保留了很强的古语特点;汨罗、湘阴则是典型的新湘语区,与益阳、长沙话相似。岳阳方言内部差异较大,五里不同音,其中东部地区,与鄂东南山区方

言相仿,同湖北赤壁、通城、崇阳(湘赣方言区)等地方言十分接近。岳阳方言的特点在于字字铿锵,升调较多。 3、张家界方言(北方语系-西南官话):张家界与常德同属于西南官话区。流行张家界话的地区包括张家界市及其周边地区(石门西部和西南部,临澧西部)。张家界话儿化音较重,接近于贵州、重庆、四川等地的方言,整体上,官话区内部差异较小,可以自由交流。 4、益阳方言(湘语-新湘语):益阳话属于湘方言-长益片-益沅小片区,与长沙话相近,但保留了一些独特的特征。益阳话可以定义为:周边地区与益阳可通话,同时又具备古浊声母边音化的湘语。典型的益阳方言区包括沅江、桃江及益阳市区。新湘语内部差异较小,益阳话与其他新湘语地区方言,可以自由交流。 二、湘中方言: 1、长沙方言(湘语-新湘语):长沙话是新湘语的代表,新湘语主要流行于长沙和湘北,受官话方言和赣方言的影响比较大。长沙话一般指长沙城区和长沙县、望城县大部所使用的语言(而且长沙县和望城县方言与城区方言略有区别)。至于宁乡县和浏阳市的方言则与市区差异较大,其中浏阳东部的方言还属于赣方言和客家方言,不能与长沙方言互通。长沙话的特点在于抑扬顿挫,语速较快。 2、湘潭方言(湘语-新湘语-老湘语):与长沙方言接近,

中国地区划分区域划分地图

中国地区划分区域划分 地图 Standardization of sany group #QS8QHH-HHGX8Q8-GNHHJ8-HHMHGN#

华北地区: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山西省、内蒙古自治区东北地区:辽宁省、吉林省、黑龙江省华东地区: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安徽省、福建省、江西省、山东省华中地区:河南省、湖北省、湖南省 华南地区:广东省、海南省、广西壮族自治区 西南地区:重庆市、四川省、贵州省、云南省、西藏自治区 西北地区:陕西省、甘肃省、青海省、宁夏回族自治区、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 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台湾省 我国有4个直辖市:北京市、上海市、天津市、重庆市 十五个副省级城市:哈尔滨市、长春市、沈阳市、大连市、济南市、青岛市、南京市、杭州市、宁波市、武汉市、厦门市、西安市、广州市、深圳市、成都市

其中:大连市、青岛市、宁波市、厦门市、深圳市为计划单列市!??????????????????????????????????? 行政区划为: 1、华北地区: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内蒙古(5个省、区、市)。 2、东北地区:辽宁、吉林、黑龙江、大连(4个省、市)。 3、华东地区:上海、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江西、山东、宁波、厦门、青岛(10个省、市)。 4、中南地区:河南、湖北、湖南、广东、广西、海南、深圳(7个省、区、市)。 5、西南地区:重庆、四川、贵州、云南、西藏(5个省、区、市)。 6、西北地区:陕西、甘肃、青海、宁厦、新疆(5个省、区)。 澳门、香港属特别行政区,台湾由于政治原因现没在化分内,但实际上应属中南区!

地理语言学理论和汉语方言地图集

地理语言学理论和汉语方言地图集* 曹志耘 提要本文介绍了西方地理语言学的理论、方法及其发展情况,回顾了二十世纪以来中国地理语言学的研究情况,并分析目前面临的机遇和挑战。目前正在进行的“汉语方言地图集”课题是中国地理语言学建设的基础工程,本文介绍了该项研究的目的、意义、价值、主要内容和主要成果。 关键词地理语言学;汉语方言;方言地图 1 地理语言学理论 1.1定义 地理语言学(geographical linguistics),又叫语言地理学(linguistic geography),以众多地点的语言事实调查为基础,利用语言地图的方式描述语言现象的地理分布状况,结合社会文化因素解释这些分布的原因,探索语言变化的过程和机制。 1.2兴起和发展 地理语言学兴起于19世纪后期。最早进行方言调查并绘制方言地图的是德国语言学家文克尔(Georg Wenker),他于1876年向莱茵河地区的所有小学教师寄发了一份由约300个词组成的40个句子的调查表,请被调查者用当地方言转写出来,在此基础上画出了6幅方言地图(《德国语言地图》1册,1881年)。地理语言学早期的代表人物是法国语言学家吉叶龙(Jules Gilliéron),他训练艾德蒙(Edmond Edmont)调查了650个法语方言点的约2000个词语,编写出版了《法国语言地图集》12册(1902-1914年和1920年)。在这项研究过程中,他发现几乎每一个词都有自己独特的同语线,因而提出了“每一个词都有它自己的历史”的口号,并与青年语法学派的“语音规律无例外”口号相抗衡。(徐通锵1991:223-229) 随着地理语言学的发展,在欧美各国相继出版了大量的语言地图集,例如芮德(F. Wrede)的《德国语言地图集》6册(1926),雅伯尔格(K. Jaberg)、俅德(J. Jud)的《意大利瑞士语言地图集》8册(1928-1940)等。在日本,国立国语研究所先后编写出版了《日本言语地图》6卷(1966-1974)和《方言文法全国地图》4卷(1989-1999。第5、6卷尚未出版)。当代的语言地图集在内容和形式方面都有了很大的发展,例如Peter Anderson的A Structural Atlas of the English Dialects(1987)注重反映某项音变现象在词汇系统中扩散的比例,而拉波夫(William Labov)等人的The Atlas of North American English: Phonetics,

汉语方言研究愿景_曹志耘

语言教学与研究2012年第5期 汉语方言研究愿景* 曹志耘 提要本文在分析汉语方言研究历史、现状以及所面临的形势的基础上,提出了从“学理研究”到“问题研究”转型的主张。呼吁研究者把目光从方言内部转向方言外部,从方言本体转向方言的使用者、方言生存的环境以及方言所承载的文化,去关注、解答和解决方言在使用及发展中出现的各种问题,让自己的研究工作为社会服务。 关键词汉语方言;方言文化;问题研究 《现代汉语词典》“愿景”:所向往的前景。本文所谈的是笔者个人对汉语方言研究“所向往的前景”。 一 汉语方言学的发展已接近一个世纪的历史。自从进入新世纪以来,汉语方言调查研究工作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具体表现在以下各个方面。 1.研究队伍不断壮大 本专业的硕士生、博士生培养体系日趋完备,具有博士学位的专业人才越来越多。不少高校成立了以方言为主要研究对象的研究机构,例如北京语言大学语言研究所、暨南大学汉语方言研究中心、陕西师范大学西北方言与民俗研究中心、山东大学方言研究中心、南京大学方言与文化研究所、南昌大学客赣方言与语言应用研究中心、湖南师范大学方言研究所、湖南科技大学湖南省方言与民俗文化研究基地,等等。 2.学术活动非常活跃 除了“全国汉语方言学会年会”这样的全国性、综合性学术会议以外,每年还举办多个分区或专门性的学术会议。分区会议涉及各大方言区或方言地区,尤以粤语、闽语、客家话、吴语、官话、东南方言、海外汉语方言学术研讨会最为频繁,专门性会议例如地理语言学、濒危方言、方言民俗、方言语法学术研讨会等等。 3.研究方法和技术手段有了很大的进步 在汉语方言调查研究当中,在沿袭传统的描写、比较、分析方法的同时,越来越多的人运用了地理语言学、社会语言学、实验语音学等学科的理论方法,以及新型录音摄像设备、电脑绘图技术、方言调查处理软件、数据库等等,尤其是数据库已经成为方言研究的重要工具。此外,地 *本文研究受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中国方言文化典藏”(11JZD035)资助。

中国地图及各与自治区位置

中國地圖及各省與自治區位置 8 7 6 32 5 1 2 3 4 31 3015 29 281610 12 9 27 2517 24 11 1814 26 13 33 2019 2322 21

江山如此多「省」? 古滇國位於今雲南省,後者因位於雲嶺以南而得名。由於滇池對雲南的發展非常重要,雲南省因而別稱「滇」,又稱「雲」,省會昆明。除雲南省外,你認識其他省區嗎?其實,全國現時有34個省級行政單位,包括23個省、5個自治區、4個直轄市,以及2個特別行政區。 這些行政單位的名稱有甚麼意義?又別稱甚麼?請看看! 1. 北京市 起源:明清時(公元1368-1911年)為國家北方的京師而得名,以別於南方的南京 別稱:「京」2. 天津市 起源:明成祖時期(1403-1424年在位)為天子經過的津口而得名別稱:「津」 3. 河北省: 起源:位於黃河以北而得名 別稱:「冀」,因省境屬古代的冀州地省會:石家莊4. 山西省: 起源:位於太行山以西而得名 別稱:「晉」,因省境屬春秋時代(公元前770-476年)的晉國省會:太原 5. 內蒙古自治區: 起源:蒙古原是部族名稱,清代(公元1644-1911年)以大漠(戈壁沙漠)以南定為內蒙古,以別於北方的外蒙古 別稱:「內蒙古」 首府:呼和浩特6. 遼寧省: 起源:取境內遼河永久安寧之意而得名別稱:「遼」 省會:瀋陽 7. 吉林省: 起源:清代(公元1644-1911年)於此建吉林烏拉城(滿語:沿松花江興建的城市)而得名 別稱﹕「吉」 省會:長春8. 黑龍江省: 起源:境內有黑龍江而得名別稱:「黑」 省會:哈爾濱 9. 上海市 起源:宋代時(公元960-1279年)以境內松江(現名蘇州河)內的上海浦而得名 別稱:「滬」,因松江近海段古稱滬瀆;又稱「申」,因西部地區曾為戰國時代(公元前403-221年)楚國令尹春申君黃歇(? -公元前238 年)的封地10. 江蘇省: 起源:境內有江寧及蘇州兩府而得名別稱:「蘇」 省會:南京

汉语方言调查讲义

汉语方言调查讲义(实践部分) 第一章方言的调查、描写和分析 第一节:调查方法 1、间接调查 间接调查即是通过通讯调查。调查者(investigator)和发音人不见面。通过第三者(Intermediary)填写邮寄的问题表。德国方言学家Georg Wenker及其追随者在十九世纪七十年代曾用这个方法为《德国语言地图集》收集语料。他的问题表上列有四十个句子,后来又补充一些单词。问题表寄到每一个乡村学校,请求教师协助在学生和本地人中间调查本地方言,填写表格。结果收集到欧洲德语地区五万个地点的方言材料。《苏洛兰语言调查》都用这种方法收集语料。这种方法的好处是可以在较短时间内收集到较多地点的语料,特别是对收集设点很密的语言地图集的语料,这种方法是很有吸引力的。不过;由于所得语料的可靠性完全依赖于当地填写问题表的第三者的责任心和语言学修养,这种方法本身是有很大缺陷的。 设计一种有多种答案供选择的问题表(check-list),可以避免上述缺陷。在这种问题表上列出各种可能的答案,请第三者调查当地方言,选择答案。美国方言学家Atwood曾用这种方法调查得克萨斯州的方言词汇(见E.Bagby,The Regional V ocabulary of Texas,University of Texa Press,1962)。他请得克萨斯大学的学生调查家乡方言,填写问题表,结果得到得克萨斯州每个县、路易斯安那州和俄克拉荷马州部分县共273个地点的语料。这个方法可以很快地收集到大量语料,但是调查者必须事先掌握某一地区方言词汇差异的大量事实,才能制定有多种答案的问题,这似乎难以办到。 汉语方言学界迄今未用间接法调查方言。间接法不大适合汉语方言调查,因为请未经过训练的中间人记录方言,只能用汉字,而汉字不是拼音文字,不能反映复杂的方言字音。所以这样的语料颇难用于研究工作。 2、直接调查法 汉语方言学界都采用直接调查法,即实地调查法或称为田野调查(field-work)法。这种方法要求调查者或田野工作者(field-worker)面对面地调查和记录发音合作人的方言。又分两种情况,一是在发音人的家乡以外的地点进行调查,如历史语言研究所三四十年代调查江西、湖南、湖北。云南、四川方言,就是在各省省会请各县在省会读书或工作的发音人调查的;二是在发音人的家乡进行调查。 到发音人的家乡进行实地调查有很多好处。 第一,有较大的选择理想发音人的余地。 第二,有利于了解本地方言和邻近方言的异同。在方言复杂的地方,甚至一县有两种或数种差别不大的方言并存,如果在外地记音,所记是哪一种方言不易辨明。 第三,有利于补充或核对记录的内容。有时候一个发音人不能提供所有调查项目的内容,或者调查者对某些调查结果有怀疑;可以找别的本地人(native speaker)补充和核对。 第四,便于了解一种方言的地方文化背景,在记录方言词汇时尤其重要。对有地方色彩的农具、器皿。房舍等的释义,如不见实物,难免不周,甚至错误。 第五,有利于获得对本地方言的感性认识。 3、字本位调查法 自从二十世纪二十年代以来,汉语方言调查的方法、习惯上都先记录某些事先选定的字的字音。求出声韵调系统,再调查记录词汇和语法。预先选定的字被安排在一本方言字音调查表俗里。这种表格最初是1930年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制定的,后来经过增刊、修改,而成目前通用的《方言调查字表》。这个表格是按以《切韵》为代表的古音系统安排的,预先选定的字按它们的音韵地位填在表格的一定位置上。制作这个调查字表,用于调查汉语方言有两个基本的认识。一是切韵音系是现代汉语方言的总源头;二是语音演变是有规律的。所以现代方言和切韵音系存在语音对应关系,因此从切韵音系出发来调查整理和研究现代方言育系应该是合理而方便的。利用这个字表调查方言语音,还有一个好处是能在较少的时间里大致了解方言语音系统的全编,例如一个受过训练的调查者可以在半小时之内了解一个方言单字调的调类和调值。但是这种凋查方法实际上是从文字出发来调查语言,调查所得的结果理论上只能算是某地方言中的汉字读音系统。这有几方面的原因:各地方层普遍有文白异读现象;而发育人一股的习惯是看着字,读文读音;有些字甚至是很普通的字,方言里根本不用,抓“坏”子温州口语不用,“洗”一字上海口语不用;有些字从来不单用,如“宵”字。上海只用于“元宵、宵夜”。对这些单字的读音的声调影响常常没有 把握;有些口语中常用的音节,向来没有汉字可写,或只有方言俗字可写。例如河北昌黎话罗□[luo3510](给人添麻烦)、口[tsou35]洗(特指洗纺织品等)。这些字不可能包括在调查字表之中。

汉语方言分类

汉语方言分类 中国国内语言学家根据汉语分支的不同特点,把汉语划分为七大方言。分别为官话方言、赣方言、吴方言、湘方言、粤方言、客家方言、闽方言。 一、汉语官话方言 主要分布通行语中国北方地区各省区,以及四川、重庆、云南、贵州、湖北大部、广西北部、湖南西部和北部、江西沿江地区、安徽北部和江苏北部等地。官话人口占全国的70%以上。官话方言内部的一致程度比较高,相互通话没有多大困难。 官话方言内部按其语言特点一般可以分为 4个支系,即4个方言片(或称 4个次方言):华北官话、西北官话、西南官话和江淮官话。北京话为标准语。 华北官话分布在北方东部,通行于北京、天津、吉林、辽宁、黑龙江,河北、山东、河南等8省市,以北京话为代表。 西北官话分布在北方西部,通行于山西、陕西、甘肃、内蒙古、宁夏、青海、新疆等七省区,以西安话为代表。 西南官话分布在南方西部,通行于四川、贵州、云南、湖北大部份、湖南、广西北部等6省区,以成都话为代表。 江淮官话,俗称下江官话,分布在南方东部,通行于长江中下游安徽、江苏、江西部份沿江地区,以扬州话为代表。

二、非官话方言 主要分布在我国东南部,包括赣方言、吴方言、湘方言、粤方言、客家方言、闽方言等6种方言。非官话方言区面积小,可是方言差别大,彼此一般不能通话,甚至在同一个方言区内部交谈都有困难。 赣方言:江西大部,湖南东部,福建西北部,湖北东南部,安徽西南部,以南昌话为标准语。 吴方言:江苏南部,浙江大部。以苏州话为标准语。 湘方言:湖南大部,广西壮族自治区北部,以长沙话为标准语。 粤方言:广东大部,广西壮族自治区东南部,以广州话为标准语。 闽方言:福建,台湾,广东的潮州、揭阳、汕头,海南,以厦门话为标准语。 客家方言:广东省东部和北部,福建西部,江西南部,台湾,以梅州话为标准语。

方言学国际音标

第一章国际音标 国际音标记音有宽式(broad transcription)和严式(narrow trancription)两种。严式记音要求只要一个音素有区别就要使用不同的符号,一般又叫音素标音法,同一音位中的各个变体都要使用单独的符号记录。宽式记音对于没有意义区别的几个音素使用一个符号记录,实际上记录的是音位,是音位标音法,属于同一个音位的几个不同音素,只使用一个符号记录。方言研究一般情况下,应该使用严式音标。 第一节元音 一、舌面元音: 元音的描写必须综合三大因素的作用。如:[i]:舌面前高不圆唇元音 八个正则元音(标准元音):①i,②e,③?,④a,⑤ɑ⑥?⑦o⑧u.四个极限音[i][u][a][ɑ];四个定位音[e][ε][ο][?]。普通话七个舌面单元音:[i][y][u][o][ ?][ε][?] 。 元音的音色是由舌位的前后、舌位的高低、嘴唇的圆展决定的,因此,每个元音的音色,都有这样三个方面。所谓舌位,就是发元音时,舌头隆起点在口腔中的位置。口腔开口度越小,隆起点离上腭就越近,舌位就越高,反之,舌位就越低。发音时舌头前部隆起,就是舌位前,反之就是舌位后。嘴唇的圆展指发元音时双唇是撮起拢圆还是自然展开。 舌位的前后和高低,双唇的圆展,都影响到元音的音色。换言之,这三个方

面任何一点发生变化,都将改变元音的音色,从而发出不同的音素来。例如汉语 普通话的i,就是舌面前、高、不圆唇元音,o就是舌面后、半高、圆唇元音。 学习元音,要读准八个标准元音,掌握八个标准元音的发音特点。而且掌握了这几个元音后,其它一些元音,可以类推掌握,比如嘴唇圆一点,比如口型开一点 等等。元音除了要掌握八个标准元音外,还要注意普通话中的y和?等等。 在元音舌位图上,舌位的高低从上到下依次用四条横线表示高、半高、半低、低,例如i是高元音,标在最上面,a是低元音,标在最下面。舌位前后是用两条竖线表示的,左边一条表示舌位前元音,右边一条表示舌位后元音,例如i.a 是舌位前元音,标在左边,u.o是舌位后元音,标在右边。圆唇与否分别以两条竖线为界,凡是不圆唇元音,标在竖线左边,如i.e.a.α不圆唇,都标在竖线左边;凡是圆唇元音,都标在竖线的右边,例如y.u.o是圆唇元音,就标在竖线的右边。这样,只要记住了各个音素在舌位图上的位置,其发音特点很容易就描写出来了。 元音的描写顺序:1、舌面还是舌尖还是卷舌;2、舌位的前后;3、舌位的高低;4、圆唇还是不圆唇。 [y]的读法,四川人极容易读错,读成复元音[yi]。 二、舌尖元音: 舌尖起作用的舌尖元音(普通话两个:舌尖前,舌尖后)舌尖前高不圆唇元音:[ ? ]。舌尖后高不圆唇元音:[? ]。 另有舌尖前高圆唇元音:[? ]。舌尖后高圆唇元音:[? ]。这两个音在普通话 和四川话中都没有,在少数方言中有,不要求掌握。 三、卷舌元音: 舌尖同时上卷,向硬腭翘起的卷舌元音(普通话一个)[? ](或写作[?r])。 这个音在说普通话的人和说四川话的人中都没有困难,但是在福建、湖北、云南和其他一些方言的人发起来相当困难。这个因的困难我们不觉得,但是我们只要稍稍注意一下,就从小孩发音的困难程度我们也可以得知发“儿”音的困难。 第二节辅音 发音部位: 发辅音时,气流通过口腔受到阻碍的部位就是发音部位。肺部呼出的气流总要在口腔的某个部位受到阻碍,气流受阻的部位就是发音部位。例如发辅音[p],双唇闭合阻挡气流,发[k]时,舌后部抬起,与软腭接触形成阻碍。辅音的发音比较复杂,包括唇、齿、舌、喉各个方面。这些部位互相组合,形成了不同的发音。人类语言所能构成阻碍的部位约有十余种,汉语普通话有六种发音部位,从前往后依次是双唇、唇齿、舌尖前、(加舌尖中t 、t 、n、l)舌尖后、舌面前、舌面后。对发音部位的描写:发音器官对气流形成阻碍的部位:双唇音、唇齿音、齿间音、舌尖前音、舌尖中音、舌尖后音、舌叶音、舌面前(中、后)音、小舌音等 发音方法: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