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马斯洛自我实现理论

马斯洛自我实现理论

?马斯洛自我实现理论


如果要列举有史以来最著名的心理学家,马斯洛是绝对不能遗漏的。在今天,他的一些基本的理论概念不少人已耳熟能详,如:“需要层次”、“自我实现”、“高峰体验”、“潜能发挥”,等等。他的有些思想已经成了当今世界公众意识的一部分。1987年的中国曾出现过“马斯洛热”,它所表达的也许是计划经济模式中的年轻一代渴望发挥自身潜能的意向。而今天,马斯洛的心理学不仅与科研或管理有关,它也将有助于每个普通人对自我的重新认识和定位。


逃避家中的紧张气氛

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整个欧洲东部,历史上最大规模的社会迁移浪潮正在兴起。无数穷苦的犹太人为了经济上和政治上的自由,离开世代居住的地方,移居到美国。塞缪尔?马斯洛就是这些移民中的一位。他的老家在俄国的基辅城,那里有大量的犹太人聚居。

1908年4月1日,他们的第一个孩子在曼哈顿降生了。依照犹太人的习惯,在一位去世的亲属之后,给他取名为“亚伯拉罕”。

亚伯拉罕?马斯洛最早的儿时记忆是关于他母亲的。他们之间相处得很不愉快。虽然家里没有什么要遵守的犹太人的宗教礼节,但她是一个迷信的女人,经常为一些小小的过失就冲着孩子们说:“上帝将严厉惩罚你!”正是这种从幼年的心灵折磨到科学探索的发展中,年轻的马斯洛逐渐对宗教产生了一种强烈的怀疑和对无神论的尊重。


马斯洛从五岁起就是一个读书迷,他经常到街区图书馆浏览书籍,一呆就是几个小时,以此来躲避家中的紧张气氛。他后来回忆道:“那时,我经常比家里其他人起得更早,一出门就到图书馆去,站在门口等待开门。”


当他在低年级学习美国历史时,托马斯?杰斐逊和亚伯拉罕?林肯就成了他心中的英雄。几十年以后,当他开始发展自我实现理论时,这些人则成了他所研究的自我实现者的基本范例。像许多出身于经历过大屠杀和遭受过迫害的移民家庭的孩子一样,马斯洛对美国革命的奠基人,以及他们的梦想怀有深深的敬意。


马斯洛的表妹贝莎?古德曼于1922年3月从俄国来到纽约,那时她13岁,比马斯洛小一岁。马斯洛被她的美貌所吸引,由于贝莎几乎不会讲英语,他就主动去做她的老师。从那时起,马斯洛几乎每周都要去拜访贝莎,同她聊天。在青少年时期,马斯洛从来不和其他同龄的女孩交往,贝莎是惟一的例外。


找不到理想的学术环境

1

922年1月,马斯洛进了布鲁克林最好的中学之一的男子高中。在高中的这几年里,马斯洛喜欢科学,尤其是物理学。在进入这所学校之初,他就经历了一次真正的思想上的启蒙。他的老师塞巴斯蒂安?利特尔向全班推荐说,如果他们真正想读点有用的书籍,厄普顿?辛克莱的书是必不可少的。通过阅读厄普顿?辛克莱揭露社会阴暗面的小说,触发了马斯洛潜在的对社会问题和道德问题的兴趣。


1926年9月,马斯洛考入纽约市立大学。因讨厌和逃避“三角”这门课程,他于1927年冬转学到了康奈尔大学。他希望在新的地方能发现自己所期待的学术气氛,因为刻板的、两点一线式的市立大学的生活,让他在智力上几乎没能感受到任何刺激。他离开纽约市立大学的另一个原因,是想与表妹贝莎在感情上拉开一段距离,其实这时他已爱上了她。马斯洛以为,两人的距离远一些,可以减少自己对她的迷恋。


在康奈尔的一个学期里,马斯洛还是没有发现能使他在学术上感到兴趣的课程。即使在基础心理学课程方面,他的期望也破灭了。心理学课的教师是爱德华?铁钦纳,他是美国心理学的奠基者之一,可铁钦纳研究心理学的方法与马斯洛那充满激情的社会目标完全是南辕北辙,毫无关系。马斯洛发现,结构主义“与人无关”;也正因为其中没有什么可以被“应用”的,所以铁钦纳强调,心理学纯粹是对意识的实证性研究。


也是在这一阶段,马斯洛感到贝莎对他的吸引力越来越大,他找不到进一步发展感情的办法。富有恋爱经验的贝莎的姐姐安娜早已看出了他们双方的尴尬和痛苦,是她加速了这段缓慢的浪漫史。有一天,她一边把马斯洛推向贝莎,一边说:“看在彼得的份上,吻她吧!吻!”马斯洛先是大吃一惊,然后,几乎是在安娜的胁迫下,吻了贝莎。贝莎没有反抗或拒绝,而是还吻了他。这第一次亲吻成了他生活中重要的时刻,他获得的是一次真正的“高峰体验”。

1928年9月,马斯洛来到威斯康星州的麦迪逊,继续他的大学学业。在上个世纪初,这个学校因杰出的教育水平和自由的学术气氛而名闻遐迩。

猿猴开始吸引他了

在威斯康星最初的心理学训练中,马斯洛发现了不少令人激动的东西,但直至获得硕士学位,他还没有找到自己的研究领域。然而,1931年冬天,当他选修哈里?哈洛的研究实习课后,情况发生了戏剧性的变化。


长久以来,哈洛的名字就与灵长目动物的高级机能、社会行为和学习过程等研究联系在一

起,他在这方面取得了里程碑式的成就。四十多年里,他一直是猿猴群中伙伴关系发展和母婴纽带(爱的学习)研究方面的先驱。

马斯洛成了哈洛的研究助手,后来又成了他的第一个博士生。哈洛还是单身,年纪仅比他大三岁,更像一个同事而非上司。

马斯洛很愿意和哈洛一起工作。猿猴也开始吸引他了,他发现它们很有趣,可爱得使人动感情。他变得像哈洛一样,喜欢上了猿猴。在1931年7月19日的《威斯康星州报》上登有一幅照片,马斯洛和助手哈里?约丁正站在麦迪逊的维纳斯公园动物园的猴笼前面。标题宣称:“灵长目动物正确地拾取了豌豆。”照片的说明写着:“亚伯拉罕?马斯洛,威斯康星大学心理学系助教,正用延时反应测试西非狒狒'帕特’。哈里?哈洛教授据此可以确定猿猴是否具有类似人类的意象方式。”在那之后不久,哈洛的小组完成了这个研究,论文发表在1932年的《比较心理学杂志》第13期上,题为《从狐猴到长臂猿灵长目动物的延时反应测试》。哈洛慷慨地把马斯洛列为作者之一,尽管他并没有参与论文的撰写。

到1931年秋天,马斯洛对一年来所取得的成就很满意。他自信已经发现了属于自己的研究领域,他期望通过科学实现自己的梦想:增进人类知识,最终改善这个世界。


在对猿猴的支配权和性行为的研究中,马斯洛闯入了一个几乎完全未知的领域。几乎在没有直接指导的情况下,马斯洛开展了他的博士论文研究。1932年2月至1933年5月,马斯洛每天花数小时,在不惊扰动物的情况下,对不同种类的35个灵长目动物悄悄进行观察,并做详细的笔记。


数十年之后,哈洛已成为美国灵长目动物研究的主导研究者。他评论道:马斯洛的博士后研究是近三十年来这一领域中具有重大意义的研究,他尤其重要的贡献是,猿猴中的支配权是通过迅速的注视以及相互打量而建立的,而不是诉诸于直接的武力。“如果说马斯洛超越了他的时代,对他的杰出工作的重要性而言,这丝毫也不过分。”


“没想到自己那么聪明”

1935年3月,马斯洛几乎花了所有可能的时间,为深入阐述博士论文的主要论点做准备。当年秋天,美国心理学会年会将要在密西根大学举行,届时,全国第一流的心理学家们将共聚一堂。


马斯洛的论文题为《支配驱力在类人猿灵长目动物社会行为中的决定作用》。该论文的写作,是他当时最值得骄傲、最具有潜在重要意义的工作。他正在积累有关数据,用来证明不仅在

猿猴,而且在其他哺乳动物及鸟类的社会行为和组织中,支配驱力都是一个关键的决定因素。在某种意义上,他正在构思一个建立在支配驱力之上的初步理论,用来解释高级动物中的许多社会行为。他希望,借助这篇重要论文可能产生的广泛影响,能够找到一份工作。


不久,马斯洛意外地收到了桑代克从哥伦比亚大学的来信。他对马斯洛的研究技巧及其在灵长目动物支配行为方面的成果印象极深。尽管他并不同意其中的某些论点,但他还是愿意提供给马斯洛一份博士后奖学金。他要求马斯洛在教育研究学院协助自己进行新的研究课题,即“人性和社会秩序”。马斯洛对获得这个在纽约的研究职位欣喜若狂。


马斯洛和贝莎住进了哥伦比业大学附近的曼哈顿第110街的一所舒适的住宅,开始了新的生活和工作。桑代克成了他生命中的福星。不久之后,桑代克又为他做了一系列关于智力和学术能力的测验。正是桑代克自己开创了这种测验。最后,桑代克告诉马斯洛,CAVD心理测试表明,马斯洛的智商高达195,其他测试也取得了有史以来第二个高分。他向惊呆了的马斯洛表示,如果他今后找不到一个永久性职位,他愿意资助他一辈子。


马斯洛最初得知自己具有天才的智商水平时,感到有些疑惑不安,因为他“从没想到自己会那么聪明”。数十年后,回忆起当时的情况,他说:是桑代克使我觉得自己成了“重要人物”,从那以后,当我在学术上遭到谁的反对想打退堂鼓时,我会在半夜醒来,叫道:“老天爷,我可比他聪明!”


转向动机理论研究

当美国介入第二次世界大战,国际局势日渐紧张、险恶时,马斯洛却看到了一条实现他的和平幻想的途径,那就是发展一个完整的人类动机理论。他觉得,关于人性的关键问题实际上并不多:人们在生活中到底想要什么?满足什么才能感到幸福?什么原因使人们要追求某种目标?


在这之前,为了确认和衡量人类与猿猴对应的支配和服从行为,他已和近百名妇女和十五名男子进行了面谈,并发表了一篇论文:《支配情绪、支配行为和支配地位》。他首次定义和强调了人类社会行为中的这三个方面。最有趣的是,他也探讨了支配情绪的强弱程度怎样影响着我们的日常生活,例如工作和婚姻。马斯洛暗示,人性中具有某种生物学上的内核,它受文化和历史因素的影响和调节,但不会被完全清除。从那以后,马斯洛开始强调人类固有的情感和精神能力,并开始了对人类动机理论的探讨。

 


1940年,马斯洛首次把这些思考具体化。在与贝拉?米特曼共同撰写《变态心理学原理》时,马斯洛认为有必要用整整一章来概括论述正常人格。在合作者中,谁也没有料到他会有这种脱离常规的想法,但他仍然执意而为。为确定他称之为“正常状态”的表现,他界定了12个一般的品质以及几十个特殊的品质。马斯洛用“正常”这个词来描写理想的或健康的品性,它们包括适当的自尊和自我认识,表达爱和被爱的能力,对社会习俗和伦理提出质疑的能力,等等。


在同一章中,他写了简短的一节,题为“理想人格和目标”。马斯洛宣称,既然理想人格问题总是与价值观问题相关,他希望“科学在发展的进程中将最终接管整个价值观问题作为研究对象”。


“自我实现”之光

1945年中期,马斯洛准备对研究自我实现投入更多的精力。自从三年前这一概念初步形成以来,他对此做了很多思考,并记了大量笔记。在他的笔记本的第一个条目上,他写道:“在杂事烦扰多年以后,现在,我决定对于优秀人物(Good
human
being)进行深入研究,要做到尽可能的严谨和正规,尽管一切都相当困难,并且存在相当多的问题。我要对难以克服的困难保持清醒的认识,然后毫不畏惧地勇往直前。”


到1946年初,马斯洛揭示了自我实现者似乎共有的两个重要特征:它们是对于隐私的强烈需要和易于产生神秘体验。他对第三种特征也有预感:感情健康的人比心怀焦虑的人更能够用准确的目光看待世界。最后,他还是准备做几个完全创新的实验。他试图证明,自我实现者确实有更精确的对于现实的洞察力,这种洞察力不仅体现在对他人的人格作出判断,也体现在分辨光和声的物理世界方面。


这时,马斯洛的健康开始恶化,他不得不到他的兄弟开制桶公司的普里山顿乡村去休养一段时间。在这里,他读了大量重要人物的传记,对马斯洛来说,这是新的、关键性的一步,因为正是从这些具体的人物身上,他发现了人格的健康与人格的力量。

这年年底,马斯洛依据他的正在形成的动机理论,提出了14个命题,他强调说:
生活的真正成就来自于我们自己的高级需要的满足,特别是自我实现的需要的满足。高级需要满足能引起更加合意的主观效果,即更深刻的幸福感、宁静感,以及内心生活的丰富感……那些生活在自我实现水平上的人,事实上也是最博爱并在个人特质上发展最充分的人。


经历了这场莫名其妙的病以

后,1951年秋,马斯洛来到布兰代斯大学,担任心理学系主任,并于1954年完成了《动机与人格》。该书最初的几章包括他的需要层次理论和自我实现理论的精华部分,特别是关于爱、认知、动机等的具体表现形式。最后几章则不仅形式新颖,内容上也锐意革新。他提出了把传统心理学研究转变为兼有科学与伦理意义研究的令人振奋的设想。


最使人感到鼓舞的大概是这本书的附录“积极的心理学所要研究的问题”。在这一附录中,马斯洛提出了一百多个人本心理学的研究项目,例如:人们怎样才能变得聪明、成熟、仁慈?

人们怎样才能具有良好的趣味、性格以及创造力?
人们怎样才能学会使自己适应新情况?
人们怎样才能学会发现善、识别美、寻求真?

《动机和人格》很快引起了人们的注意,使马斯洛一下子在全美国出了名。这部著作被公认为是上世纪五十年代心理学领域最重要的成就。更有意义的是,它富有说服力的思想开始渗透到其他领域,包括企业管理、市场销售、教育、心理辅导以及心理治疗等。对许多关注心理学以及心理学应用的人来说,马斯洛的名字开始成为一种深入探索人性的象征。他的心理学理论体现了一种独特的美国式的激进、创新和乐观。


人类需求与最佳管理

马斯洛相信,他的人类需求层次理论提供了一个如何在工作环境中强调自我实现的最有用的模式。他指出:“最好的管理者应该懂得如何促进被管理者的健康。办法有两个:一是满足被管理者的基本需求,包括对安全感、归属感、情感关系、友谊关系的需求,以及对声望和自尊的需求。二是满足他们高层次的动机或需求,例如对真、善、美、正义、完美以及规律的需求。”

在日常匆忙的工作中,这些观点也许有一点理想主义,但是了解马斯洛的发现是有助益的。他认为,对于自我实现型员工来说,重要的工作目标至少有13个:

1、成为工作的主要推动者;
2、有自决权;
3、自由支配自己的行动;
4、能够全程参与某项计划(从计划、执行到完成);
5、对成功有所期待;
6、喜欢或至少乐意担负责任,尤其对自己的责任;
7、主动而不是被动;
8、做一个人而不是一个东西;
9、体验自己作主的自我;
10、体验自主性;
11、体验自发性;
12、体验独立性;
13、自己的能力获得他

人的认可。

在当今的企业界里,马斯洛关于工作中的自我实现的洞见已经逐渐成为智力资本这个领域所探讨的主题。

“早逝”而“永生”

1966年7月8日,马斯洛惊讶地获悉自己已被选为美国心理学会的主席,他了解到自己并不像以前所感觉的那样孤独,数以千计的同行们投了他的票。同时,他也为获得这个荣誉而感到为难,因为他有那么多的良师益友都未能够当选。


那年秋天,马斯洛赢得了前所未有的最高的赞誉。他被美国人道主义协会评选为这一年的“人道主义者”,每天都有来自国内外的邀请信,请他参加各种学术和政府会议,接受荣誉学位,或者与各种团体、教育机构在研究项目上进行合作。


值得一提的是,他的《关于科学的心理学:一种探索》一书出版了,此书成了扩大他的新影响的催化剂。这本书篇幅不长,却很有分量,极具启发性。他在书中以实验心理学为范例,对传统科学进行了有力的批评。他继续发展了以前在《动机与人格》等著作中的观点,认为主流科学由于回避价值问题,对统计学和方法学过分依赖,从而使人性及其巨大的可能性以一种可怜的片面的形象出现。


但是,马斯洛并不是一个以一厢情愿的主观善良愿望看待事物的人,在他生命的最后几个月里,他更加意识到,任何关于人性的理论都应该承认我们自身的不完善性,但也不要陷于绝望。马斯洛看到,即使是最优秀的人,包括他怀着崇敬心情研究了很长时候的“自我实现的人”,也同样是不完善的。对于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中任何完美的期望都是错误的,甚至是危险的。他在日记中坦率地写道:“一个美满的婚姻是不可能的,除非你愿意接纳对方的丑陋与缺陷。”


1970年6月6日至6月7日这个周末,马斯洛和贝莎在门罗帕克的家里享受着少有的宁静。星期日早晨,贝莎打电话给莫蕾尔夫妇,邀请他们到家中做客。马里依?莫蕾尔同意和贝莎一道参加一个关于雕塑的活动,这时,马斯洛正忙于写作,他向他们表示歉意,不能和他们在一起,他说,自己正在紧紧捕捉脑子里出现的有关人的邪恶问题的思想。


6月8日,星期一,马斯洛像往常一样从房间出来,到游泳池边缓慢散步,贝莎跟随在离他几尺远的地方。后来,他小心翼翼地按照大夫对他的嘱咐,看着秒表开始跑步。突然,在加利福尼亚的阳光下,他倒下去了,没有一点儿声音。

刚满62岁的马斯洛永远离开了这个世界。马斯洛的魅力却深深

地吸引着大家。他的一位学生说:“我还没有遇过像他这样早逝但却永生的人。”

马斯洛心理学关键词

存在性认知:通过沉思得到的清晰的认知,尤其是指关于人或者事物的超越性、神圣性以及永恒性的认知,自我实现的人在高峰体验的状态中经常产生这种认知。但并不是只有自我实现的人才产生这种认知。

存在性幽默:富有哲理的或者是启发性的幽默,它反映了高度的成熟与高层次的动机。例如:亚伯拉罕?林肯所具有的幽默。
存在性爱情:对于所爱者的本质和潜能怀有无私的、无条件的尊敬心理,而不是利用自己所爱的对象来满足自身的基本需求。爱事物的本来面目和它的独特之处。


优心态文化:正式的定义为一千个自我实现的人在一个孤岛上所形成的文化。在广义上是指在人性许可的范围内,人类所能达到的最完美的社会,这种社会能够满足人类的基本需要,而且还能够为每个成员提供自我实现的机会。


优心态管理:正式的定义为由一百个自我实现的人合作所建立的企业管理制度。这一百个人把积蓄集中起来,投资到这个企业,所以每个人都有同等的发言权。广义上是指一种开明的管理。在一个组织内,每个人的成长和创造力的发挥与这个组织的产品或者服务质量以至整个组织的健康发展都密切相关。


自我实现:个人成长的顶峰期,这时,我们已摆脱由基本需求和匮乏性动机带来的忧患。对大多数人来说,它不是终点,而是完成充分发展的一种动力和渴望。同时,也是我们在任何时候、任何程度上发掘自身潜在的天赋、能力和趋势的一个过程。虽然我们都有这个动力,但我们也有对于成长的恐惧。


自我实现者:一个精神上健康、成熟,正在实现自我完善的个体,他的基本需求已得到满足,因而为超越性需要所驱动,成为存在价值的积极追求者。这种类型的人的特征,包括创造力、睿智、情感的自发性,以及对工作的热忱等。


高峰体验:通常指一种短暂的狂喜、入迷、出神、极大的幸福感和愉快。在这种短暂的时刻里,我们能感受到敬畏、崇拜和奇妙的心情,体验到“此时此地”以及真实而统一地存在的感觉,同时也体会到超越与神圣。这种体验多发生在自我实现者身上。

超越性动机状态:指一种渴求存在价值,如真理、正义、完满的动机状态。这是自我实现者的主要动机状态。
超越性需要:我们天生的除基本需要外的另一种心理需要,

这是对存在价值的需要,虽然不强烈,但如果失去,就会导致超越性精神疾病或“灵魂病态”。

超越性疾病:长期丧失超越性需要,即超越性动机不能满足而引起的存在于精神上的疾病,它们包括玩世不恭、冷漠、厌烦、缺乏热情、失望、无助感、虚弱和虚无感。


(程新国摘编)摘自《马斯洛传》[美]爱德华?霍夫曼著许金声译华夏出版社2003年1月版



是美国当代心理学主要流派之一,由美国心理学家A.H马斯洛创立,现在的代表人物有C.R罗杰斯人本主义反对将人的心理低俗化,动物化的倾向,故被称为心理学中的笫三思潮。



1.马斯洛的自我实现论

马斯洛认为人类行为的心理驱力不是性本能,而是人的需要,他将其分为两大类、七个层次、好象一座金字塔,由下而上依次是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认识需要,审美需要、自我实现需要。人在满足高一层次的需要之前,至少必须先部分满足低一层次的需要。第一类需要属于缺失需要,可到起匮乏性动机,为人与动物所共有,一旦得到满足,紧张消除,兴奋降低,便失去动机。第二类需要属于生长需要,可产生成长性动机,为人类所特有,是一种超越了生存满足之后,发自内心的渴求发展和实现自身潜能的需要。满足了这种需要个体才能进入心理的自由状态,体现人的本质和价值,产生深刻的幸福感,马斯洛称之为“顶峰体验”。马斯洛认为人类共有真、善、美、正义、欢乐等内在本性,具有共同的价值观和道德标准,达到人的自我实现关键在于改善人的“自知”或自我意识,使人认识到自我的内在潜能或价值,人本主义心理学就是促进人的自我实现。


2.罗杰斯的自我理论。

刚出生的婴儿并没有自我的概念,随着他(她)与他人、环境的相互作用,他(她)开始慢慢地把自己与非自己区分开来。当最初的自我概念形成之后,人的自我实现趋向开始激活,在自我实现这一股动力的驱动下,儿童在环境中进行各种尝试活动并产生出大量的经验。通过机体自动的估价过程,有些经验会使他感到满足、愉快,有些即相反,满足愉快的经验会使儿童寻求保持、再现,不满足、不愉快的经验会使儿童尽力迥避。在孩子寻求积极的经验中,有一种是受他人的关怀而产生的体验,还有一种是受到他人尊重而产生的体验,不幸的是儿

童这种受关怀尊重需要的满足完全取决于他人,他人(包括父母)是根据儿童的行为是否符合其价值标准,行为标准来决定是否给予关怀和尊重,所以说他人的关怀与尊重是有条件的,这些条件体现着父母和社会的价值观,罗杰斯称这种条件为价值条件,儿童不断通过自己的行为体验到这些价值条件,会不自觉地将这些本属于父母或他人的价值观念内化,变成自我结构的一部分,渐渐地儿童被迫放弃按自身机体估价过程去评价经验,变成用自我中内化了的社会的价值规范去评价经验,这样儿童的自我和经验之间就发生了异化,当经验与自我之间存在冲突时,个体就会预感到自我受到威胁,因而产生焦虑。预感到经验与自我不一致时,个体会运用防御机制(歪曲、否认、选择性知觉)来对经验进行加工,使之在意识水平上达到与自我相一致。如果防御成功,个体就不会出现适应障碍,若防御失败就会出现心理适应障碍,罗杰斯的以人为中心的治疗目标是将原本不属于自己的是经内化而成的自我部分去除掉,找回属于他自己的思想情感和行为模式,用罗杰斯的话说“变回自己”“从面具后面走出来”,只有这样的人才能充分发挥个人的机能。人本主义的实质就是让人领悟自己的本性,不再倚重外来的价值观念,让人重新信赖、依靠机体估价过程来处理经验,消除外界环境通过内化而强加给他的价值观,让人可以自由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情,由自己的意志来决定自己的行为,掌握自己的命运,修复被破坏的自我实现潜力,促进个性的健康发展。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
 
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是研究组织激励时应用得最广泛的理论。马斯洛理论把需求分成生理、安全、社会、尊重和自我实现五类,依次由较低层次到较高层次。



生理需求:对食物、水、空气和住房等需求都是生理需求,这类需求的级别最低,人们在转向较高层次的需求之前,总是尽力满足这类需求。一个人在饥饿时不会对其它任何事物感兴趣,他的主要动力是得到食物。即使在今天,还有许多人不能满足这些基本的生理需求。管理人员应该明白,如果员工还在为生理需求而忙碌时,他们所真正关心的问题就与他们所做的工作无关。当努力用满足这类需求来激励下属时,我们是基于这种假设,即人们为报酬而工作,主要关于收入、舒适等等,所以激励时试图利用增加工资、改善劳动条件、给予更多的业余时间和工间休息、提高福利待遇等来激励员工。




安全需求:安全需求包括对人身安全、生活稳定以及免遭痛苦、威胁或疾病等的需求。和生理需求一样,在安全需求没有得到满足之前,人们唯一关心的就是这种需求。对许多员工而言,安全需求表现为安全而稳定以及有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和退休福利等。主要受安全需求激励的人,在评估职业时,主要把它看作不致失去基本需求满足的保障。如果管理人员认为对员工来说安全需求最重要,他们就在管理中着重利用这种需要,强调规章制度、职业保障、福利待遇,并保护员工不致失业。如果员工对安全需求非常强烈时,管理者在处理问题时就不应标新立异,并应该避免或反对冒险,而员工们将循规蹈距地完成工作。



社会需求:社会需求包括对友谊、爱情以及隶属关系的需求。当生理需求和安全需求得到满足后,社会需求就会突出出来,进而产生激励作用。在马斯洛需求层次中,这一层次是与前两层次截然不同的另一层次。这些需要如果得不到满足,就会影响员工的精神,导致高缺勤率、低生产率、对工作不满及情绪低落。管理者必须意识到,当社会需求成为主要的激励源时,工作被人们视为寻找和建立温馨和谐人际关系的机会,能够提供同事间社交往来机会的职业会受到重视。管理者感到下属努力追求满足这类需求时,通常会采取支持与赞许的态度,十分强调能为共事的人所接受,开展有组织的体育比赛和集体聚会等业务活动,并且遵从集体行为规范。



尊重需求:尊重需求既包括对成就或自我价值的个人感觉,也包括他人对自己的认可与尊重。有尊重需求的人希望别人按照他们的实际形象来接受他们,并认为他们有能力,能胜任工作。他们关心的是成就、名声、地位和晋升机会。这是由于别人认识到他们的才能而得到的。当他们得到这些时,不仅赢得了人们的尊重,同时就其内心因对自己价值的满足而充满自信。不能满足这类需求,就会使他们感到沮丧。如果别人给予的荣誉不是根据其真才实学,而是徒有虚名,也会对他们的心理构成威胁。



自我实现需求:自我实现需求的目标是自我实现,或是发挥潜能。达到自我实现境界的人,接受自己也接受他人。解决问题能力增强,自觉性提高,善于独立处事,要求不受打扰地独处。要满足这种尽量发挥自己才能的需求,他应该已在某个时刻部份地满足了其它的需求。当然自我实现的人可能过分关注

这种最高层次的需求的满足,以致于自觉或不自觉地放弃满足较低层次的需求。
自我实现需求点支配地位的人,会受到激励在工作中运用最富于创造性和建设性的技巧。重视这种需求的管理者会认识到,无论那种工作都可以进行创新,创造性
并非管理人员独有,而是每个人都期望拥有的。为了使工作有意义,强调自我实现的管理者,会在设计工作时考虑运用适应复杂情况的策略,会给身怀绝技的人委派特别任务以施展才华,或者在设计工作程序和制定执行计划时为员工群体留有余地。



【内容提要】马斯洛晚年的思想是一个薄弱的研究领域。人们熟悉的是作为人本主义者的马斯洛,但对他晚年为超越人本主义或后人本主义所做的研究所知甚少。马斯洛晚年致力于一种新心理学的创建,他称其为“超个人心理学”或“第四势力心理学”。他修订了著名的需要层次模型,在深入研究自我实现者的基础上研究了超越性人格的特征,并探讨了将这种新的人格理论应用于社会生活的可能性。这些研究为超个人心理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也成为后来一些重要理论模型的先导。

【摘 要 题】域外视点
【关 键 词】马斯洛/晚年思想/超个人心理学
【正 文】
马斯洛(Abraham
H.Maslow,1908-1970)是众所周知的人本心理学创始人,但他晚年的思想发展却未受到足够的重视。随着马斯洛去世后30年来心理学的发展,特别是随着超个人心理学与后现代思潮的兴起,马斯洛晚年的思想日益显露出其前瞻性、原创性和深远的影响力。

一、马斯洛与超个人心理学的诞生

马斯洛早在1950年代就越来越对东方文化感兴趣。特别是1959年以后,他越来越多地涉及东方的观点。①对东方文化的研究促使马斯洛反思他自己已经创建的人性观,结合他对自我实现的人的精神生活与行为方式的深入研究,他发现人类天性中还有一种固有的精神维度,那就是作为最高需要层次的精神的自我实现或超越的自我实现。于是马斯洛便将人本心理学视为心理学发展的一个过渡性的阶段,它应该被一种更高阶段的心理学所代替。马斯洛开始将这种新心理学称为“超人本心理学”(transhumanistic
psychology),随后又提议用“超个人心理学”(transpersonal
psychology)这一术语。他还提出了这一新的研究领域的许多新观念②。

马斯洛的思想越来越超出人本心理学的范畴,走向超人本心理学的

方向。他认为这种新的研究领域为人提供了一个新形象、新概念或新界定,可同时包容人性中的深度层面和高度层面。他越来越意识到人本心理学的局限,并有意修正第三势力心理学。有时他称这新的心理学为“高度心理学”,有时称其为“第四势力的革命”或“第四势力心理学”或“第四心理学”。他说他向往的是超越性心理学,这种心理学有很好的发展前景,也就是超人本的或超个人的心理学。1967年,马斯洛就在学术界公开宣称这种新心理学及其刊物的诞生。谈到他资助各种学术机构和学术活动的情况,他说:“我一直大力支持美国人本心理学会和《人本心理学杂志》,现在它们都可以自立了,因此我该转而协助新兴的《超人本心理学杂志》(本文作者注:正式出刊时名为《超个人心理学杂志》)。”③


1968年,马斯洛在他的著作《存在心理学探索》第二版前言中写道:“我认为人本主义的、第三种力量的心理学是过渡性的,为'更高的’第四种心理学,即超个人或超人本心理学做准备,这种心理学以宇宙为中心而不是以人的需要和兴趣为中心,它超出人性、同一性和自我实现等概念。”④


1969年,马斯洛因心脏病发作而大幅度减少了工作量,但他仍然为《超个人心理学杂志》创刊号提供了两篇文章:《人性能达的境界》和《超越的种种含义》。他在第一篇中写道:“第三势力逐渐让位给第四势力,'超人本心理学’着眼于超越性的经验和价值……这新运动的另一个特色是重新神圣化,重新精神化。价值中立的科学有意剔除神圣性,将一切东西中性化,力求实证性。它只取可用的部分,也就是感官可以捕捉的材料。超人本思想则为我们带来了崭新的一面。当你打开了价值及高峰体验或超越性体验的那扇门,整个崭新的可能性便出现在眼前,等待着你去发掘……我们所面对的是人的新形象,这是关键所在,其余一切会随之开展。”③

二、需要层次模型的修正

众所周知,1954年在《动机与人格》一书中,马斯洛提出了著名的需要层次理论。人的基本需要,从低级到高级,依次是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但随着对自我实现的人的研究的深入,马斯洛也在不断完善其需要理论。他先是将需要区分为缺失性的和成长性的,前四种是缺失性的,而自我实现的人则是成长性的。缺失性需要起源于实际的或感知到的环境或自我的缺乏,本质上是有机体身上的赤字所形成的需要。个体会努力从环境中

寻求能使其需要得以满足的东西,无论是物质上的、人际关系的还是社会地位的。这些需要的满足,完全依赖于外界。例如,人要吃饭就要有食物。爱的需要的满足,依赖于得到别人的爱。成长是导致自我实现的种种过程。成长性动机就是被自我实现的趋向所激发的动机。马斯洛将成长性动机也称为超越性动机,是从超越缺失性动机的意义上讲的。


1967年,马斯洛发表《自我实现及其超越》和《超越性动机论:价值生活的生物学根基》两篇文章,他一方面在超越缺失性动机的意义上使用超越性动机这一概念,另一方面又对这一概念进行了重要补充。他将自我实现概念中的“自我”不仅仅局限于作为“小我”的个体存在,而是已经扩大到包括世界的各个方面在内,并超越了自我与非我之分的“扩大了的自我”。超越性动机的根本内涵是受存在价值的激励。


因此,马斯洛又将缺失性需要与他所称的存在性需要相对照。存在性需要包括创造、美、率真(simplicity)、意义、服务、学识的长进和社会的进步。个人在生理的、安全的、人际关系的和自尊的需要得到充分满足之后,就会追求存在性需要的满足。


但这时的马斯洛也承认,很难回答清楚什么是“超越自我实现”的问题。到1969年,《超越的种种含义》和《Z理论》两篇文章分别发表在《超个人心理学杂志》创刊号和第2期上,标志着马斯洛超越性动机理论的成熟。他指出,超越指的是人类意识最高而最广泛或整体的水平,超越是作为目的而不是作为手段发挥作用并和一个人自己、和有重要关系的他人、和一般人、和大自然、以及和宇宙发生关系。⑤


因此,在马斯洛的晚年,其动机理论已经得到重大修正,最高层次的需要已经不是他早年所说的那种自我实现的需要所能涵盖的了。有人指出,实际上,马斯洛的需要层次模型的完整表达应该是六个层次,即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和超越性需要。超越性需要也可以称为精神性需要或超越自我实现的需要。③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提供了一种超个人的发展模型和人格理论。作为一种发展模型,马斯洛的理论显示出每一个体的生命历程的发展都要经过从低层次需要到高层次的顺序,到最高层次就是超个人的或精神性的。但不是每个人都能发展到最高层次,很多人的发展都只能停留在归属与爱和自尊的层次上。

三、自我实现的超越性

马斯洛对自我实现进行了长期的自然主义的研究,发现自我实现的人与传统上对觉悟者(enlightened
persons)的描述有着惊人的相似。他报告说,自我实现的人是真实取向的(realityoriented)、能接受自己和他人、能享受孤独、自立自强、对生命怀有感激之情。这种人经历过合一的与他人血肉相连的高峰体验。自我实现的人是谦卑的、超然的(非自我中心的)、幽默而富于创造性的。他们能够接受不完整性,并超越理智与情感、自我与社会、神秘与现实、男性特质与女性特质等二元对立状态。他们乐于助人,工作效率高,并且自发地致力于社会问题的解决。②


然而,马斯洛在提出“自我实现”这一概念之后不久,就对这一概念的使用产生了忧虑。他意识到,这一术语除了从文学观点看来显得笨拙以外,还容易因语言习惯而导致如下一些误解:(1)似乎它含有利己而不是利他的意思;(2)似乎它忽视了对人生的义务和贡献;(3)似乎它忽略了与别人和社会的联系,忽略了个体的实现决定于“健康的社会”;(4)似乎它忽略了非人的现实所具有的需求特性及其固有的迷惑力和影响;(5)似乎它忽略了无私和超越自我;(6)似乎它强调的是能动性而不是接受性,等等。④此外,在人本主义广泛传播的过程中,自我实现的概念遭到误解,似乎成为一些人自我中心倾向的理论依据。③


马斯洛是一个科学家,很在乎他的工作不被误解和误用为支持放任的思想、自我中心和自我膨胀,因此他强调自我实现的人与自恋者的区别。他认为自我实现的人倾向于服务社会而不是专注于自我,而对他人的看法或批评过于敏感。自我实现的人是爱他人的、谦逊的,并不将自己视为先知先觉者,以为只要人们采纳了他们的观点,世界就会发生革命。到他晚年提出超越自我实现的思想,马斯洛就更明确地将他自己的价值取向与利己主义区分开来。


即使是个人水平上的自我实现,也不是利己主义的,因为自我实现的主要途径是工作,是为社会创造物质和精神财富。马斯洛发现,自我实现者无一例外都献身于一项事业,专心致志地从事某种工作,似乎命运安排他们去做这种工作。同时他们也喜欢这种工作,他们通过工作实现自我潜能的过程,也是为社会作出贡献的过程。


马斯洛认为,刻意去寻找高峰体验是徒劳无益的。自我实现的精神生活不是由无止境的一系列强烈的、高度兴奋的高峰体验所构成。尽管自我实现的生活包含时而经历到的高峰体验,但它更多地是由

日常生活中的神圣感所构成。在日常生活中体验到的神圣的平和与宁静,马斯洛称为“高原体验”(plateau
experiences),以区别于高峰体验(peak experiences),高原体验在自我实现者的生活中也占有重要地位。
马斯洛指出,精神成长通常来源于痛苦的经历,而不是来源于肯定的、美丽的、可爱的经历。因此他提出“最低点体验”(nadir
experience)的概念以强调面对死亡的体验对自我实现者的意义。他试图纠正人们对高峰体验以及产生高峰体验的技术的过分强调和过分的兴趣。②

四、超越性人格的特征

在《Z理论》中,马斯洛区分了仅仅健康型的自我实现与超越型的自我实现。仅仅健康型的自我实现是指个人意义上的自我实现,它是这样一种过程:不断地实现潜能,完成天职、命运或禀性,承认个人的内在天性,在个人内部不断趋向统一、整合。这种人是更实际、更现实、更入世、更能干和更凡俗的人,他们更多地生活在此时此地的世界。超越型自我实现则是指超个人意义上的自我实现。这种人更多地意识到存在的王国,生活在存在水平即目的水平或内在价值水平,更明显地受超越性动机支配,经常有统一的意识或高原体验(plateau
experiences),也曾经有高峰体验(peak experiences),并伴随着启示或对宇宙人生的领悟。

因此,在马斯洛看来,有两种不同水平的自我实现者,一种是个人水平上的,另一种是超个人水平上的,前者主要是人本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后者主要是超个人心理学的研究对象。马斯洛对超越水平上的自我实现者(以下简称超越者)的人格特征的描述,是他为超个人心理学所做的奠基性工作之一。


马斯洛发现,超越者不仅存在于宗教界人士、诗人、知识界人士、音乐家之中,而且也存在于企业家、事业家、经理、教育家、政界人物中。他详细访谈和观察过三、四十人,对另外一、二百人也进行了一般的交谈和研究。他承认,他对超越者的研究只是初步的接触而不是审慎的、最后的研究,不一定合乎正规印证的科学的要求。其样本也只集中于他所认为的最好的样本上,不一定有很高的代表性。故而其研究结果只能算作前科学的。但他强调,他的每一个论点都是可以加以验证的。


两种水平的自我实现者均具有前述自我实现者的全部描述特征。不同的是,高峰体验、高原体验与存在认知在超越者身上存在着或较多地存在着,而在个人水平的自我实现者身上则不存在或

只有较少的存在。除此以外,超越者还较多地具有下列特征:(1)对于超越者,高峰体验和高原体验成为他们生活中最重要的事情,是制高点,是生命的见证和生活的最宝贵的方面。(2)超越者生活在存在水平,能自如、自然地说出存在语言。能较好地理解寓言、修辞手段、悖论、音乐、艺术、非语言交流和沟通等。(3)超越者能在实际的、日常的缺失水平上观察事物的同时,也看到一切事物中神圣的一面,能随意地使每一件事物神圣化,即从永恒的方面观察事物。(4)超越者更自觉地和有意识地受超越性动机的支配。存在价值,如真理、完善、美、善良、统一、二歧超越等是他们的主要或动机。等等。马斯洛共列举了23种特征。⑤在马斯洛看来,人具有一种积极的、以生物学为基础的、在精神上自我实现的本性。精神具有自然主义的意义,无需任何宗教的或形而上学的假设。

马斯洛的工作和生命历程本身就是人本心理学如何向超个人心理学自然发展的见证。马斯洛以研究成为一个充分发展的人(fully
human)意味着什么开始,以探索超个人问题结束。关注人的充分发展是人本心理学的灵魂,而超个人正是人性充分发展的结果。②
五、超越性人格理论的应用

马斯洛也特别重视他的人格理论在理解社会组织上的应用。在《Z理论》中,他进一步将其需要层次理论加以精炼,变成一种三重模型。这要从麦格雷戈(D.MeGregor)的管理学讲起。麦格雷戈根据马斯洛早期的需要五层次理论,将管理理论区分为X理论和Y理论。Y理论是专制主义的管理理论,这种理论假设人们工作是受生理和安全需要的驱使,工作只是满足低层次需要的手段,人在本性上是厌恶工作的,因此管理者对工人必须采取指导、控制、逼迫,甚至惩罚的方式。麦格雷戈反对这种理论,提出了他的Y理论。他的假设包括:(1)在工作中花费体力和脑力同游戏和休息一样自然。一般人并不是本能地讨厌工作,究竟工作是一种满足(因而被自发地完成)还是一种惩罚(因而被尽量避免),取决于可以人为控制的条件。(2)外部控制以及惩罚的威胁并不是使人们努力完成集体目标的唯一手段。人们会为了他们努力的目标而自我指导和控制。(3)为一定目标献身是奖励成就的一种结果。最有意义的奖励是自我以及自我实现的需要得到满足,它可以成为为集体目标而奋斗的直接结果。(4)只要有合适的条件,普通人不仅能学会承担责任,而且能学会追求责任。(5)使用较高程度的想象力和独创力来解决集体问题的能力为人类的多数而不是少数

所具有。(6)在现代工业条件下,普通人的聪明才智只有一部分被发挥出来。⑥作为Y理论基础的是马斯洛需要层次中的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


马斯洛一开始很赞赏麦格雷戈的理论,但随着超越自我实现的思想的形成,他就感到这种理论的不足,从而提出了Z理论。Z理论是在X理论和Y理论的基础上,强调超越性需要。基于这种需要的管理就要考虑到超个人的价值、存在价值或宇宙价值的激励作用,假设人具有为比自我更大的目标而献身的需要和自我牺牲的精神。


在工商组织中,X理论水平上的管理是权力取向的,雇员为工资而做被分派的工作。Y理论水平上的管理则是相互尊重的,雇员有权尽可能充分地参与组织的管理,权威被假定存在于每个人的内部。Z理论层面上的管理假设所有雇员都热心于服务,业务的目的是尽可能地服务客户或消费者,权威被假定为对每一个体都是超然的和在伦理上显而易见的。


马斯洛试图显示他的三重模型的需要理论如何能应用于广阔的社会生活领域,包括商业、治疗、政府管理、人际关系、宗教和哲学等。例如,X理论水平的心理治疗遵循的是传统医学的模型,治疗家是知识渊博的权威,向当事人提供指导,告诉当事人该做什么和怎么做。Y理论水平的心理治疗是帮助当事人了解其同一性,治疗家创设可靠的医患关系或咨访关系,与当事人建立同事或兄弟关系,一起探索命运,寻求价值。Z理论水平的心理治疗关注的是自我超越,在这种治疗关系中,治疗家对于当事人就好比一位智慧而慈悲的导师,这种治疗具有道家的特点,寻求自然的声音,以“任其自然”为治疗原则和目标。


同样,基于X理论水平的宗教的神是专横的,专制主义的;基于Y理论水平的宗教的神是人道主义的,断言人性是善良的;基于Z理论水平的宗教是超人道主义的,以宇宙而不是以人为中心,这种宗教可能没有人格神的概念,也可能有一个无所不包的、矛盾的和难以言传的神的概念。

马斯洛的这一三重模型以及不同层次结构相应于不同的病理和治疗的观点预示着当代超个人心理学的结构观点,如后来的维尔伯(Ken
Wilber)的意识谱(the spectrum
ofconsciousness)理论,以及维尔伯的三个水平的发展模型,这种模型将人的发展划分为前个人(prepersonal)、个人(personal)和超个人(transpersonal)三个水平。②需要强调的是,马斯洛所言的超越性体验是他所研究的自我实现的人,即人类杰出分子

的体验,这种体验是人格发展到超个人水平的根本特征。由于这种体验带有神秘性,因而具有非理性的色彩。但在超个人心理学的理论中,必须区分两种不同的非理性(non-rational)状态,一种是前理性(prerational)状态。一种是超理性(transrational)状态,二者在表现形式上有相似之处,如自我与外部世界的界限的消失、某种强烈的情绪反应等等。在当代超个人的人格发展理论的架构中,二者的区分是明确的。一个基本的区分标准就在于,当事人的自我和理性是否建立起来。婴儿与外部世界是一体的,因为他(她)还没有建立自我概念,更没有理性可言,还不具备将自己与外部世界区分开来的能力;超越者也经常体验到与外部世界融为一体,用中国传统的表达就是天人合一,这是建立在自我和理性已经确立的基础上的体验,它以稳固的自我和理性为基础和前提,但又不是停留于清晰的、理智的、现实的考量上,用维尔伯的话说,它超越并包含(transcends
but
includes)理性和自我。⑦前理性与超理性的区别就好比婴儿与圣哲的区别。某些心理疾病,某些受他人教条或观念的控制而产生的幻觉、迷狂甚至毁灭自己和他人生命的行为等,可以被解释为人格的退化,向前理性和前自我的状态退化,甚至向前生命(死亡)状态的退化,这种人还没有形成成熟的自我,没有发展出健全的理性,因而不能与超越者相提并论。总体上,退化者与超越者的区别在于:退化者是向后的、破坏性的、敌意的、对抗生命的,而超越者是向前的、创造性的、友善的、热爱生命的。如果将超越与退化混为一谈,就陷入了维尔伯所称的“退化与超越的谬误”(thepre/trans
fallacy)。⑧

马斯洛心理学特别是他晚年的著作为超个人心理学奠定了理论基础。他关于自我实现的人以及超越者的人格特征的研究促进了心理学对意识状态的经验研究。他晚年修订了的需要层次模型是当代超个人发展理论的先导。马斯洛将这种需要层次理论应用到工商管理、宗教、哲学和政治等领域,为后来超个人心理学的应用研究开辟了道路。

【参考文献】
① A.J.Sutich,(1976).The Emergence of the Transpersonal
Orientation:A Personal Account.Journal of Transpersonal
Psychology,8(1),pp.5-18.
② J.R.Battista,(1996).Abraham Maslow and Roberto
Assagioli:Pioneers of Transpersonal Psychology.In Scotton,B.W.et
al(Eds.).Textbook of Transpersonal Psychiatry and
Psychology.BasicBooks:A Subsidiary of Perseus Books,L.L.C.,pp.52-61.


 [美]李安德著,若水译:《超个人心理学》,台北:桂冠图书股份有限公司,1994年,第170-171、172、173、188页。

④ [美]马斯洛著,李文tián@①译:《存在心理学探索》,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87年,第6、9-10页。
⑤ [美]马斯洛著,林方译:《人性能达的境界》,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8年,第271、275-288页。
⑥ [美]戈布尔著,吕明、陈红雯译:《第三思潮:马斯洛心理学》,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年,第105-106页。
⑦ K.Wilber,(1989).God Is So Damn Boring:A Response to Kirk
Schneider.Journal of Humanistic Psychology,29(4),pp.457-469.
⑧ K.Wilber,(1993).The pre/trans Fallacy.In Walsh,R.&
Vaughan,F.(Eds.)Paths beyond Ego:the Transpersonal Vision.New
York:Jeremy P.Tarcher/Putnam,pp.124-129.


论马斯洛的高峰体验

 

[内容摘要]
如果要列举有史以来最著名的心理学家,马斯洛无疑应名列前茅。与弗洛伊德类似,马斯洛是一位已经对人类产生了重要影响而且还将产生长久影响的天才心理学家。在今天,他的一些思想,很多人已经逐渐耳熟能详,例如,“需要层次”、“自我实现”、“高峰体验”、“潜能发挥”等等。国外有的评论甚至认为,他的有些思想已经成了当今世界上公众意识的一部分。特别是他的高峰体验论,对社会各方面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这里,笔者将对这一经典理论作详细阐发。


[关键词] 马斯洛 高峰体验论 需要层次 宗教 文艺理论

[正文]



马斯洛(Abraham H. Maslow
1918-1970),美国社会心理学家、人格理论家和比较心理学家。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主要发起者和理论家,被誉为“人本主义心理学之父”。马斯洛的人本主义心理学是美国二十世纪下半叶崛起的新的心理学派,冲击着以弗洛伊德为代表的精神分析学的“第一思潮”和以华生为代表的行为主义的“第二思潮”,形成了心理学的“第三思潮”,成为心理学发展的一个里程碑。他的人类动机理论、需求层次论、自我实现论、高峰体验论等学说以崭新的视角研究人本身,充分体现了人道主义哲学思想,给当代心理学的发展注入了新鲜血液。特别是他的高峰体验论,对宗教哲学、文艺理论等诸多方面产生了重大影响,在这里,笔者将对这一经典理论作详细阐发。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