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联想智能云教室学生端装软件

联想智能云教室学生端装软件

联想智能云教室学生端装软件

联想智能云教室 admin ggsqx2018

1.磁盘管理 wjs win7X64 C 在右边双击设置分区属性手动还原

确定

2.重启学生端

3.学生端装软件重启看软件在不在

4.在学生端点击磁盘管理的右边空白处右键点上传更新学生电脑会自动重启

5.教师端将所有学生端重启等部署完成

6.将教师端改成每次还原

7.最后重启所有电脑检查是否有软件

联想云教室方案白皮书V2.2.2

更新时间: 1 Aug. 2016 Version 2.2.2 极致教学体验:高清视频体验,高效 传输协议,自动化桌面部署 云终端是一种理想的桌面设备,它外 形小巧,无噪音运行,日常运行耗电 量不超过15瓦,经济环保 智能开关机能够真正实现对云终端和教学桌面关机进行自动控制,能够实 现上电自启动 内存页合并技术能够实现内存区域的共享,从而发挥内存的最大效率,节省服务器的物理内存空间 联想云教室解决方案 白皮书

目录 1 概述 (1) 1.1 传统桌面环境目前面临的挑战 (1) 1.2 云教室的价值 (2) 2 用户需求分析 (3) 2.1 教学体验差 (3) 2.2 运维管理难 (3) 2.3 教学演进慢 (3) 2.4 TCO成本高 (4) 3 建设思路 (5) 3.1 云计算 (5) 3.2 联想的理念 (6) 4 总体方案 (7) 4.1 方案概述 (7) 4.2 方案特点与价值 (8) 5 方案优势 (10) 5.1 便捷的教学管理 (10) 5.2 流畅的教学体验 (10) 5.3 连续的教学保障 (10) 5.4 精巧的云终端设计 (11) 6 云教室特性简介 (12) 6.1 教学管理功能 (12) 6.1.1 教学演示 (12) 6.1.2 随堂小考 (12) 6.1.3 发送文件 (12) 6.1.4 收取作业 (12) 6.1.5 自动排课 (12) 6.1.6 学生演示 (13) 6.1.7 云重启 (13) 6.1.8 远程协助 (13) 6.1.9 课堂秩序控制 (13) 6.2 学生桌面 (13) 6.2.1 虚拟桌面 (13) 6.2.2 批量创建 (14) 6.3 终端支持 (14) 6.4 图像和多媒体支持 (14) 6.5 数据安全 (14) 6.6 系统管理 (14) 6.6.1 全中文Web管理界面 (14) 6.6.2 系统升级 (15) 6.6.3 日志管理 (15) 6.7 作业空间 (15)

浅谈IP宽带城域网的设计思路

浅谈IP宽带城域网的设计思路 随着互联网业务的普及,为了更好的服务于广大的互联网用户,通信运营商提出了IP宽带城域网扩容改造,立志于为广大用户提供更优质的网络服务,使众多人高速、快捷、安全的享受高质量的网络服务的梦想可以成为现实。 本论文首先阐述IP宽带城域网的基本概念、网络分层结构及各层次所的相关作用。然后对IP宽带城域网进行设计,尽量为用户提供高质量的网络服务,实现办公、娱乐一体,在网络上同时实现高速上网、视频通信、企业高速互连等各种宽带应用。 标签:因特网IP宽带城域网设计网络分层结构 引言:IP城域网是电信运营商或因特网服务提供商(ISP)在城域范围内建设的城市IP骨干网络,从城市信息化建设的角度来看,它是城市重要的信息基础设施。宽带IP城域网是IP骨干网在城域范围内的延伸和覆盖,是覆盖城市、郊区及其所辖的县市和地区,提供城域多业务的网络。宽带IP城域网承担集团用户、商用大楼、智能小区的业务接入和电路出租任务,具有覆盖面广、投资量大、接入技术多样和接入方式灵活的特点。 一、IP宽带城域网的基本概念 IP城域网的概念是由计算机网络深化而来,指介于广域网和局域网之间,在城市及郊区范围内实现信息传输与交换的一种网络。这里所说的IP城域网,是指覆盖城市范围、为全市各类用户提供宽带(通常是指2Mbit/s以上)接入的数字通信网络。 二、IP宽带城域网的分层结构 整个城域网分为三层:骨干层、汇聚层、接入层。骨干层负责业务交换处理、业务疏通、上连通其他业务骨干网;汇聚层是骨干网的延伸,负责区域内各接入点的多种业务汇聚,是接入层各种接入方式的终结点;接入层负责综合的接入,通过各种接入手段把业务汇集到汇聚层,接入点一般设置在写字楼或大型小区,一个接入点主要满足本大楼或小区的接入。骨干层和汇聚层主要考虑网络结构和技术体制方面的内容;接入层主要考虑业务的拓展需要和运营商的战略需要,同时兼顾整体布局上的均衡。城域网的核心节点和汇聚节点又统称为骨干节点。 如上图1.1所示,IP城域网在组网功能结构上可分为核心层、汇聚层和接入层。 (1)核心层:IP城域网核心层网络主要负责进行数据的快速转发以及整个城域网路由表的维护,同时实现与IP广域骨干网的互联,提供城市的高速IP数据出口,其网络结构重点考虑可靠性和可扩展性。核心层主要由传输网络与核心

宽带城域网技术与规划建设探讨

宽带城域网技术与规划建设探讨 摘要E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促进了现代社会的便捷交流。传输网作为各种业务网的传送载体,是整个电信网络的基础。各电信运营商为了吸引更多的用户而不断推出各种新业务,所以它的建设和发展必将受到业务网络发展的影响。城域传输网是整个传输网络中最复杂的部分,它不光要考虑传送距离和传送业务带宽,更要考虑业务流向的不确定性及适用于各种业务的接入。本文首先介绍了宽带城域网的概念,然后基于宽带网的建设原则,阐述了定位系统的结构,对宽带城域网进行深入的分析总结,扩展IP编程关键技术的思想。 关键词宽带城域网;组建技术;IP规划;建设 随着信息社会的不断深化和完善,通过网络进行交流在现代人的日常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宽带业务作为通信的主流手段,通过各种满足人们的通信需求,如可视电话、远程教育、可视会议、移动办公等。中国建设的宽带网络具有覆盖范围广的特点,除了城市以外的市鎮,农村宽带建设也是一个很常见的事。在这一背景下,本文简要介绍了宽带城域网的概念。然后,根据主要的网络技术和IP编程方法,对宽带城域网技术和建设规划进行了探讨和研究。 1 宽带城域网的体系结构及主要技术 1.1 宽带城域网系统体系结构 宽带城域网中,逻辑结构分为三层:核心层、边缘层和接入层。核心层的主要内容是连接多个汇聚层,汇聚层的数据上传和转发的数据传输空间是稳定的,所以核心层需要有一定的开放性和可扩展性,它可以保证与骨干层的良好连接;用户流量系列通信汇聚层汇聚,主要用于辅助数据转发;用户终端的接入服务,让用户使用网络信息服务。 1.2 宽带城域网主要技术 (1)以太网技术 以太网通常是简单灵活的,易于通过以太网进行操作。对于以太网,可以使用多种网络拓扑结构,并使用不同的物理介质来实现它们。在中国的网络建设中,以太网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宽带城域网,分别有10Mb/s,100 MB/s,1000 MB/s 的传输速率。我国新阶段的宽带城域网技术一般是应用的1000 Mb/s以太网技术,通过以太网和城域网连接建立IP网络平台。IP网络平台和核心路由器和交换机的设置组建成为宽带IP城域網。宽带城域网具有成本低、操作难度小、技术成熟和扩容能力强等特点。它能满足当前网络环境的需要。但主要的缺点是管理困难和安全性不好,很难实现对网络流量的精确控制,在这些方面还需要改进。(2)POS网络技术

联想云教室(Lenovo eClass)用户手册v1.2-20150907

联想云教室(Lenovo eClass) 用户手册 版本1.1 版权所有不得复制

修订记录

目录 1部署网络相关 (5) 1.1与物理网络结合部署的示例拓扑 (5) 1.2本地界面配置 (6) 2WEB登录进行管理 (8) 3镜像管理 (8) 3.1制作镜像 (9) 3.2编辑镜像 (18) 3.3删除镜像 (18) 3.4下载镜像 (18) 3.5升级镜像 (20) 3.6设为工作模版 (21) 3.7同步二级模板 (22) 4桌面管理 (22) 4.1部署学生桌面 (22) 4.2编辑桌面 ...................................................................................................... 错误!未定义书签。 4.3重置桌面 ...................................................................................................... 错误!未定义书签。 4.4删除关机 (24) 4.5重启 (24) 4.6终端管理 (9) 4.7 设定IP ........................................................................................................... 错误!未定义书签。 4.8升级桌面 ...................................................................................................... 错误!未定义书签。 5账户管理 (25) 5.1新建账户 (25) 5.2编辑账户 (27) 5.3删除账户 (27) 5.4批量删除 (27) 5.5创建桌面 (27)

【信息化-精编】联想虚拟云终端系统方案V白皮书

联想虚拟云终端系统方案V白皮书

2012 联想虚拟云终端系统方案V2 白皮书 联想虚拟云终端系统方案V2 ——白皮书 由传统客户端系统引起的已知的和未知的风险与矛盾正在不断的侵蚀着企事 业单位的IT系统,如果不立刻解决这些问题,IT系统的成本会越来越高,安 全性和效率会越来越低,可管理性会越来越差,这将大大的降低企业的生产力, 解决客户端系统遇到的问题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时刻。如何解决这些传统客户 端系统遇到的问题呢?最佳答案无疑就是联想虚拟云终端系统解决方案。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联想虚拟云终端系统方案V2 ——白皮书LenovoVirtualCloudClientSystemV2Whitepaper 联想服务器事业部 2012年04月

版权声明 本方案书版权属于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未经联想(北京)有限公司事先书面授权,不得复制、转载、出版、泄露或用作原用途以外的其他目的。

目录 第一章前言8 第二章传统客户端系统遇到的挑战9 2.1成本方面的挑战9 2.1.1 管理成本激增9 2.1.2 维护成本高9 2.1.3 运营成本高9 2.2效率方面的挑战10 2.2.1 传输、处理性能低10 2.2.2 资源利用率低10 2.2.3 IT响应速度低10 2.3管理方面的挑战10 2.3.1 执行管理规范难10 2.3.2 分散式场所的管理10 2.3.3 维护管理困难多11 2.4安全方面的挑战11 2.4.1 病毒威胁11 2.4.2 数据泄漏威胁11 2.4.3 系统的安全性威胁11 第三章客户端系统主要技术13 3.1传统客户端系统13 3.1.1 胖客户机13 3.1.2 精简客户机13 3.1.3 无盘工作站13 3.2桌面虚拟化技术+LXT协议+联想系统管理工具14 3.2.1 桌面虚拟化技术14

宽带卫星通信系统发展现状与展望_忻向军

1 发展现状 宽带卫星通信系统概述 未来宽带卫星网络带宽由极高频(E H F)频段提供,如K a频段(20~30G H z),Q-V频段(40~50GHz)和W频段(76~110GHz)。20世纪90年代提出了各种宽带极高频卫星通信系统,表明了宽带卫星通信系统向高速率、极高频、双向和因特网接入发展的趋势。 宽带极高频卫星通信系统由一颗或多颗卫星组成。在宽带极高频卫星通信系统中,星上路由和星上交换技术的应用非常重要。典型例子是低地球轨道卫星通信系统中的“泰勒戴斯克”(Teledesic)系统,此系统于19世纪90年代提出并于2002年应用,其星座图由288颗低地球轨道卫星组成,实现“空间因特网”,向全球用户提供类似光纤网络服务质量(QoS)性能[误码率(BER)<10-10]的高质量语音、数据和多媒体信息服务。尽管此系统复杂、昂贵并最终作废,但仍然是宽带卫星因特网系统的一个好例子。 近10年,“高适应”(Hylas)卫星、“太空之路”(Spaceway)、“电星”(Telestar)、“双向”(Tooway)、“狂蓝”(WildBlue)和“O3b”等系统表明了宽带极高频卫星通信系统的发展趋势。所有这些系统不仅支持宽带通信应用与服务,如:高速、双向因特网接入(如视频下载、 宽带卫星通信系统 发展现状与展望 忻向军 张琦 王厚天(北京邮电大学) 随着全球信息高速公路因特网的飞速发展和普及,以及交互式多媒体业务的迅速增加,各行各业对宽带的需求越来越紧迫。宽带卫星通信将以其灵活、大范围的覆盖能力,成为无地面网络覆盖地区宽带接入的最佳解决方案。宽带通信卫星正引领着卫星通信的重大变革。Ku等商用频段能够提供的总容量已经无法满足与日俱增的用户带宽需求。Ka频段新型卫星宽带通信系统由于其较宽的可用频段、远端设备小巧、点波束增益高、安装便捷等特点,代表了当代商用民用通信卫星的最高水平,目前美国、加拿大、欧洲、阿联酋等国均发展了Ka 频段宽带卫星,成为宽带卫星系统的主流发展方向。根据欧洲咨询公司预测,未来卫星宽带市场还将进一步扩大,到2019年卫星宽带接入用户数量预计可达约1190万人,主要来自于北美和欧洲,此外,南美约有130万,中国地区约有90万,南亚越有80万等,各地区将主要通过Ka频段多点波束卫星来满足用户快速增长的需求。Ka 频段宽带卫星将成为世界各地未来卫星通信产业重要的发展趋势,将带来显著的社会经济价值。

宽带卫星通信技术的现状与发展

宽带卫星通信技术的现状与 发展 -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4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

宽带卫星通信技术的现状与发展 本文综述了宽带卫星通信技术的现状,介绍已解决的关键技术问题,包括卫星数据传输技术和关键器件,以及星上处理、交换技术等。在文章的中间部分,详细阐述困扰宽带卫星系统发展的一些新的技术问题。最后,展望未来宽带卫星技术的发展趋势。 1、宽带卫星通信技术的现状 发展宽带卫星系统已成为当前通信的新热点之一。但要满足未来的需要,必须解决卫星网与服务质量(QOS)有关的系统设计问题。面对各种系统的竞争,如何在技术上保证提供业务肥价优质,以及占领市场,是宽带多媒体卫星通信系统得以生存和发展的关键。 前期的卫星宽带系统被称为卫星宽带接入系统。1996年,美国NASA的ACTS 卫星(Advaned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Satellite)进行了155.54Mbit/s的ATM试验。目前,已经进入商用化的典型系统,如Direct PC和Direct TV都是根据大多数多媒体业务用户的业务特点(下载大量视频、音频和数据信息,但上载信息很小)而设计的。它们使用非对称传输方式来降低用户终端费用,并在北美获得较大的市场。欧洲也在积极发展这样的非对称系统。但是这些早期的应用离未来对宽带卫星系统的要求还有一些距离,在市场定位上还处于探索阶段。目前,宽带卫星通信系统的研究,如欧洲先进通信技术和业务(ACTS,the European advanced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ies and services)计划的若干项目——SECOMS(satelliteEHF communications for mbile multimedia services)、ASSET(ACTS satellite switching end-to-end trials)、WISDOM(wideband satellite demonstration of multimedia)和ACCORD(ACTS broad communicationjoint trials and demonstration等,都集中在可提供2Mbit/s速率的新系统设计上。同时,以支持宽带业务为目的的一些同步和非同步卫星通信系统相继出现,1999年5月11日欧洲发射了ASTRA卫星,组成宽带、面向大众的“空中因特网”卫星系统。 现代宽带卫星系统的特点是工作在更高的频段、采用基于ATM的传输技术和主要提供多媒体和因特网业务。其市场由三个基本部分组成:在线个人客户、多媒体业务提供商和在线企业集团。 目前,宽带卫星系统已采用Ka波段,而Ka波段传播特性受降雨衰耗的影响较大,这一点为人们所普遍关注。但是从实验和实际应用的结果来看,采用自适应功率调整和自适应数字编码可以解决这个问题。 地面光纤网采用ATM技术来提供宽带综合业务。而误码率较高的卫星定带系统在采用ATM技术提供多媒体业务时,需考虑保证QOS的问题。一些国家,如美国、欧洲、日本、澳大利亚对卫星ATM层和物理层性能测试的结果表明,ATM的性能可以满足ITU-TG.826和I.356的目标要求。如果系统采用RS块状编码、交织、FEC技术,卫星链路可达到准光纤链路质量,ATM可以作为卫星系统的数据传输技术。而具有星上交换处理的卫星ATM系统却有着光纤网络所不及的如下优点: ·卫星可以在广阔的地理范围内(包括偏远地区、农村、城市和无人区)提供ATM业务。

宽带IP城域网骨干网络建设方案

宽带IP城域网骨干网络建设方案 一、宽带ip城域网 IP技术为代表的宽带数据通信业务的迅速崛起,使得全球新老电信运营商在宽带IP网络的建设上基本都站在同一起跑线上,纷纷斥巨资构造面向未来的宽带网络。目前宽带骨干网上的ATM与IP之争已经随着大部分运营商国家宽带骨干网建设的完成而结束了,作为国家宽带骨干网竞争的延续,竞争的焦点集中到宽带城域网和宽带接入网方面了。应该说,是用户对宽带多媒体业务的需求和数据网络自身发展的需要促使了宽带ip城域网建设与运营的发展,而出口速率的拓宽和骨干网络的宽带化也为城域网的建设提供了条件。 宽带ip城域网的定位对于不同运营商可能侧重点也不同,但一般来说都认为是各运营商宽带IP骨干网络在各城市范围内的延伸,可以支持高速上网、带宽租用、虚拟专用网(VPN)、窄带拨号接入、视频、话音各种多媒体业务,是以电信网络的可管理性、可扩充性为基础,来满足政府部门、企业、个人用户对各种带宽的基于IP的多媒体业务的需求。其典型技术特征是在城域范围内实现了传输的宽带化和节点的宽带化,使得城域网从接入到核心各个部分都实现了宽带化。 宽带ip城域网的网络结构通常分为三层:核心层、汇聚层和接入层。核心层网络完成高速数据转发的功能。汇聚层网络节点则主要实现扩展核心层设备的端口密度和端口种类,扩大核心层节点的业务覆盖范围,汇聚接入节点,解决接入节点到核心节点间光纤资源紧张问题,实现接入用户的可管理性等功能。接入层网络节点主要是将不同地理分布的用户快速有效地接入骨干。 本文要讨论的是宽带ip城域网骨干网络的建设方案,它主要是针对核心层和汇聚层,可以采用ATM技术、GE(千兆以太网)技术、POS(Packet Over SDH)技术、DPT(动态包交换)技术等。而接入层主要有LAN、xDSL、HFC、LMDS等接入技术,在此并不做过多讨论。 二、宽带ip城域网骨干网络技术选择 作为网络连接和交换的平台,城域网骨干网络需要快速的交换和转发能力,还要有冗余链路以保证网络安全可靠以及良好的流量控制和QoS等。目前骨干网技术突飞猛进,针对不同的运营环境有ATM、GE、POS、DPT等多种技术供运营商选择。对于运营商来说,首先要综合考虑技术的发展趋势、技术特点、技术成熟性和标准化。例如万兆以太网技术尽管会是未来城域网的发展趋势,但是就目前技术发展程度而言,GE无论是在技术成熟度、标准化方面,还是在价格等方面都是一个更合适的选择。其次对运营商来说要对所建城域网现在和将来要开放什么业务,面对的重点用户群是谁等有一个清晰的目标,这样才能更好地

宽带接入网络的规划与设计

宽带接入网络的规划与设计(一) (1) 作者:周志敏发文时间:2003.12.02 宽带接入网是业务节点与数据用户端设备之间,为用户供给电信业务而提供所传送承载能力的实施系统。目前,接入层技术方案以光纤接入网为主,使光纤进一步向用户靠近,便于为用户提供高质量的综合业务。但宽带光纤接入网是一个对业务、技术、成本十分敏感的领域,而且投资比重大、建设周期长。因此,结合当地现有电信网络和国民经济发展的具体情况,总体布局、网络结构、规模容量,充分考虑建设成本和网络的灵活性,制定出一套合理的宽带接入网规划方案尤为重要。为此探讨宽带光纤接入网规划及相关原则。 1.用户分类与业务预测 由于地区间发展的不均衡性,不同城市在宽带城域网建设中所提供的服务平台也有所不同,这主要取决于城市特点、发展程度、服务重点等方面,同时业务内容主要取决于需求对象及工程重点项目内容。根据业务需求对象即用户类型的不同,将宽带用户类型大致分为以下七类: 1.1政府机关用户 政府机关是一个重要的市场领域,由于其地位特殊,对社会的影响力较大,他们对宽带接入的需求主要是来源于“政府上网工程”和办公的信息化。随着各行各业信息化进程的加快,城市范围内计算机网络互联业务需求变是更加迫切。 1.2金融证券用户 金融证券用户是电信运营商一大客户,主要开展数据通信、计算机联网等各类交互式多媒体业务,为金融、银行及证券公司等提供专网服务,实现银行、信用社的通存通兑等业务。 1.3智能大厦用户 智能大厦、高层写字楼是商业客户等集团用户最密集的地方,这些集团用户一般都是电信运营商的大客户,集团用户对资费的敏感度低于家庭用户,用户的需求是要能提供综合、可靠、安全的网络业务,宽带高速互联接入、局域网互联及其他基于宽带接入网的业务如高速数据传输、数据中心、视频会议等都有广阔的市场前景,这些用户同样会有IP电话的需求。 1.4住宅小区用户 随着人们对社会信息化进程的加快,在智能小区、生活小区建设宽带信息化小区已成为各电信运营商竞争的一大焦点,对于各电信运营商而言,这既是增值业务的发展点,也是一个介入电信业务新领域的切入点。在这些商住小区建设宽带信息化,向用户提

联想云教室[LenovoeClass]用户手册v1.2_2016年

WORD整理版分享 联想云教室(Lenovo eClass) 用户手册 版本1.1 版权所有不得复制范文范例参考指导

修订记录

目录 1部署网络相关 (5) 1.1 与物理网络结合部署的示例拓扑 (5) 1.2 本地界面配置 (6) 2WEB登录进行管理 (8) 3镜像管理 (8) 3.1 制作镜像 (9) 3.2 编辑镜像 (18) 3.3 删除镜像 (18) 3.4 下载镜像 (18) 3.5 升级镜像 (20) 3.6 设为工作模版 (21) 3.7同步二级模板 (22) 4桌面管理 (22) 4.1 部署学生桌面 (22) 4.2 编辑桌面................................................... 错误!未定义书签。 4.3 重置桌面................................................... 错误!未定义书签。 4.4 删除关机 (24) 4.5 重启 (24) 4.6 终端管理 (9) 4.7 设定IP ..................................................... 错误!未定义书签。 4.8 升级桌面................................................... 错误!未定义书签。 5账户管理 (25) 5.1 新建账户 (25) 5.2 编辑账户 (27) 5.3 删除账户 (27) 5.4 批量删除 (27) 5.5 创建桌面 (27)

6系统管理 (31) 6.1 系统信息 (31) 6.2 系统日志 (32) 7服务器高级设置................................................ 错误!未定义书签。

LVCC联想虚拟云终端系统介绍

LVCC联想虚拟云终端系统 LVCC——Lenovo Virtual Cloud Client Solution,是由联想自主研发的端到端的虚拟 云计算解决方案之一,其对桌面/应用/用户数据进行统一管理、统一存储、统一计算, 并向云终端用户交付Windows虚拟桌面/应用等云计算服务 应用领域 LVCC联想虚拟云终端系统兼容性佳,灵活适用于多种网络应用环境。尤其适合分布式规模化部署应用 中小学电子教室/电教中心 电子阅览室/数字图书馆 企业/政府办公 信息查询机/电子商务 酒店客房上网 企业生产线 呼叫中心等 联想虚拟云终端系统核心价值 高安全、易管理 集中管理: 远程可通过WEB界面轻易完成服务器管理/终端管理/用户管理/安全权限管理四个模块的统一管理 高效部署: 2小时可完成200个终端和5台服务器的快速部署。通过统一的部署中心系统管理软件,管理操作系统补丁/应用安装/安全管理的时间减少90% 使用便捷:

云终端易维护、桌面快速登录,最快10秒启动虚拟桌面,带来良好的Windows7体验,用户只需一个口令,在任何一台终端登录,就可享用自己的桌面应用 信息安全: 对用户的应用、数据和外设进行统一存储与授权管理,保障数据安全。安全级别达到可信计算机评估标准“B2”级 高性能视频 LVCC具备卓越的多媒体应用体验,特别针对高清视频,最高可支持40路720p高清视频的流畅播放 绿色节能 系统智能节能管理,包括服务器自动均衡负载,服务器定时开关机,桌面会话超时退出, 终端超时自动休眠等机制,帮助管理员至少再节省30%的系统功耗 仅7w超低功耗云终端设备,零噪音设计,比传统电脑能耗降低80%,不可回收材料减少90% 系统折旧率低,正常使用情况下至少能工作5-10年 轻松扩容,只需将增加的高性能服务器、云终端加入到原有部署环境即可 联想虚拟云终端系统管理中心:联想自主开发的云终端系统管理中心,具有部署和管理 两大基础功能,其中包括:基础服务部署、数据库部署、应用部署;服务器集群管理、 虚拟桌面及会话管理、用户权限、终端管理等功能;还包括对系统数据的备份和还原, 以及对用户数据(漫游配置文件)的备份 云管理服务器:支持域管理/DHCP/DNS/存储文件服务和云管理中心 云服务器集群:提供基于Windows 2008 R2展示虚拟化RDS服务的服务器集群 联想云终端:联想自主研发的云计算终端,连接虚拟桌面系统或应用虚拟化系统,应用本地显示器、键盘、鼠标操作远程虚拟桌面

联想云教室方案白皮书

更新时间: 1 Aug. 2016 Version 极致教学体验:高清视频体验,高效传输协议,自动化桌面部署 云终端是一种理想的桌面设备,它外形小巧,无噪音运行,日常运行耗电量不超过15瓦,经济环保智能开关机能够真正实现对云终端和教学桌面关机进行自动控制,能够实现上电自启动 内存页合并技术能够实现内存区域的共享,从而发挥内存的最大效率,节省服务器的物理内存空间 联想云教室解决方案白皮书

目录 1 概述......................................................错误!未定义书签。 传统桌面环境目前面临的挑战..........................错误!未定义书签。 云教室的价值........................................错误!未定义书签。 2 用户需求分析..............................................错误!未定义书签。 教学体验差..........................................错误!未定义书签。 运维管理难..........................................错误!未定义书签。 教学演进慢..........................................错误!未定义书签。 TCO成本高..........................................错误!未定义书签。 3 建设思路..................................................错误!未定义书签。 云计算..............................................错误!未定义书签。 联想的理念..........................................错误!未定义书签。 4 总体方案..................................................错误!未定义书签。 方案概述............................................错误!未定义书签。 方案特点与价值......................................错误!未定义书签。 5 方案优势..................................................错误!未定义书签。 便捷的教学管理......................................错误!未定义书签。 流畅的教学体验......................................错误!未定义书签。 连续的教学保障......................................错误!未定义书签。 精巧的云终端设计....................................错误!未定义书签。 6 云教室特性简介............................................错误!未定义书签。 教学管理功能........................................错误!未定义书签。 教学演示......................................错误!未定义书签。 随堂小考......................................错误!未定义书签。 发送文件......................................错误!未定义书签。 收取作业......................................错误!未定义书签。 自动排课......................................错误!未定义书签。 学生演示......................................错误!未定义书签。 云重启........................................错误!未定义书签。 远程协助......................................错误!未定义书签。 课堂秩序控制..................................错误!未定义书签。 学生桌面............................................错误!未定义书签。 虚拟桌面......................................错误!未定义书签。 批量创建......................................错误!未定义书签。 终端支持............................................错误!未定义书签。 图像和多媒体支持....................................错误!未定义书签。 数据安全............................................错误!未定义书签。 系统管理............................................错误!未定义书签。 全中文Web管理界面............................错误!未定义书签。 系统升级......................................错误!未定义书签。 日志管理......................................错误!未定义书签。 作业空间............................................错误!未定义书签。

云终端系统部署手册v1.9.8

云终端系统部署手册v1.9.8

特别说明: 云终端系统的脚本化部署以及实际使用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为了保证部署的顺利进行和后期的正常使用,请严格按照本手册进行部署。部署前务必按照手册第一部分对用户环境进行检查。手册中标明“注意”的部分,请特别关注。

云终端系统部署手册v1.9.6 目录 目录 (1) 1.检查用户环境 (2) 1.1环境检查 (2) 1.2部署规划 (2) 2.部署前的准备 (4) 2.1更改密码 (4) 2.2识别网卡 (4) 2.3更改主机名 (7) 2.4文件存储地址 (8) 2.5软件 (8) 3.部署云终端系统 (10) 3.1域控制器部署 (10) 3.2域控制器宿主机部署 (14) 3.3文件服务器部署 (15) 3.4远程桌面服务器部署 (19) 3.5场内其他远程桌面服务器的部署 (21) 3.5.1部署前的准备 (21) 3.5.2远程桌面服务器角色安装 (23) 4.更改云终端系统的IP设置 (27) 4.1修改前要确认的信息 (27) 4.2更改虚拟机及远程桌面服务器的网络设置 (27) 4.3更改场的IP地址 (30) 4.4更改DHCP的作用域 (31) 4.5设置DNS转发 (40) 4.6将DHCP服务器的IP地址加入数据库 (42) 5.配置远程桌面授权 (43) 5.1激活授权服务器 (43) 5.2安装许可 (48) 5.3配置远程桌面会话主机 (52) 6.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 (55) 6.1终端列表中无法看到终端 (55) 6.2软件的安装 (55) 6.3用户文件的存放 (56) 6.4文件服务器的管理 (57) 6.5关于无法管理的配置文件 (58)

中国卫通机载卫星宽带多媒体通信系统方案

中国卫通 机载卫星宽带多媒体通信系统方案 +蓝云 中国卫通是中国境内最大的、唯一拥有卫星资源、 自主运营管理的卫星运营企业。预计到2015年,中国卫 通将拥有15颗以上在轨商业通信卫星,覆盖范围包括亚 太、中东、非洲、南美等地区,并分别在北京、香港、 喀什拥有四个互为备份的地面测控监测中心。作为世界 第一流的卫星通信运营商,中国卫通致力成为中国航空 机载卫星通信服务的提供商和运营商。为此,中国卫通 制定了一套较为先进、完整的航空机载卫星通信系统解 决方案,可以为飞行中的客机开展卫星宽带通信服务。 中国卫通的解决方案概述 中国卫通航空机载卫星通信系统解决方案,是指使 用地球静止轨道卫星的Ku频段传输通道,通过安装在 飞机上的卫星通信系统和舱内通信设备,链接地面关口 站及地面通信网络设施,实现航班直接与地面通信网络 的互联互通,为飞机上的乘客提供互联网接入以及其他 电信增值业务。 飞机机载和机舱内系统主要由机载卫星天线、射 频系统、基带系统和数据处理系统组成。在机舱外部安 中国卫通航空机载卫星通信系统示意图

033 Satellite & Network 装有小口径的低轮廓机载卫星天线和射频系统,在机舱内安装一个用于接收卫星信号的调制解调器和综合服务器。舱内无线通信系统是由无线接入系统和移动通信基站BTS组成的混合系统,将IP信号接入机舱内,通过舱内加装的无线接入系统,支持乘客使用个人计算机等设备接入互联网。飞机到地面的通信信道为:在中国上空,使用中国卫通的Ku频段卫星和地面关口站连接乘客终端和地面网络,卫星通信使用FSS业务标准Ku频段,即10.7GHz/14.5GHz;当客机在境外飞行、中国卫通卫星覆盖不到时,使用外国航空公司签约的卫星运营商提供卫星覆盖,完成卫星和地面网络漫游通信。地面关口站通过中国卫通卫星地面站与中国地面关口站实现互联网连接。机载卫星通信系统网络可以用于公众服务,同时还可以为飞机导航系统提供备份通信手段。 机载卫星宽带多媒体系统采用先进的卫星通信体制和DVB-S2、TD-TDMA编码技术、扩频技术。地面关口站系统负责卫星网络与地面网络的数据连接和数据交换,每架飞机的最大下行速率可达40Mbit/s,上行速率可达2Mbit/s,计费平台系统与其他地面网络运营公司的计费平台连接,地面系统还包括网络管理控制及用户支持服务系统、全功能异地备份地面站系统,及数据交换管理系统。机载系统设备重量约70千克左右,设备较为轻便,可最大限度降低客机的飞行油耗,小口径天线使设备安装方便、快捷省时。 机载卫星宽带多媒体系统的电磁兼容性完全符合民航的飞行安全及相关标准。卫通系统的所有相关设备在满足商业使用之前,都要完成全套的地面和空中测试。目前卫通已开始了相应的地面测试,并验证了设计的电磁兼容性。中国卫通还将要与航空公司合作完成相应的空中体验测试。该测试将完全按照民航、国际、国内相关标准实施,完成试航取证。 此外,机载卫星通信天线系统要符合工信部颁布的相关卫星通信系统设备入网技术规范。 由于要考虑在境外飞行时,使用外国航空公司签约的卫星运营商提供卫星覆盖的情况,飞机舱内业务综合 服务器必须保持与地面综合业务服务器的连接,支持不同卫星系统之间的切换。 卫星数据链路由前向链路和回传链路组成。前向链路为:由地面关口站射频系统发射,经由转发器传输给卫星覆盖范围内所有正在飞行的飞机。在单个转发器上,前向链路最高速率可达40Mbit/s。回传链路为:由每个飞机的射频系统发射,经由转发器传输至地面关口站,回传链路数据速率可根据使用需求,设定在1~4Mbps范围内,根据业务需求和经济性考虑,一般设置在2Mbit/s的速率。回传信号可部署于多个转发器。 每架飞机可以同时接收和处理来自几个转发器的IP数据,IP数据流支持单播、多播以及广播方式。机载路由器只接收与自己相关的IP数据,并将它们转发至飞机上的局域网,供乘客使用。同时,在局域网中配备缓存服务器,以提高用户的上网速度,用户访问的网页在本地没有存储的时候,才通过卫星链路进行访问。 卫星地面关口站由射频系统、基带系统、网络运营监控系统、业务数据管理中心系统、地面固网接入系统和基础保障设施系统等组成。满足国家对信息传输、信息内容和数据存储安全管理要求。 业务服务发展的前景预测 2012年,中国内地航空客运市场达到了3.2亿人次,预计2016年将增长到4.5亿人次,民航客机数量突破4000架。3.2亿人次的客运量,即便有30%的旅客需要使用互联网,那么就非常有必要在客机上开通互联网服务。 巨大的市场蕴藏着巨大的机遇。在国际航班方面,当前国外航空公司的飞机进入中国领空飞行时,已开始提出利用中国卫星及地面网络为其飞机提供移动多媒体通信服务的要求。从技术上讲,当前飞机上打电话、上网的条件基本成熟,只要理顺政策监管,

联想高教行业大数据解决方案

联想大数据解决方案 高教行业

目录 1背景概述 (4) 2需求分析 (5) 2.1大数据是什么 (5) 2.2深度学习是什么 (6) 2.3从数据角度看大数据 (7) 2.4从技术角度看大数据 (7) 2.5从行业和社会效益角度看看大数据 (8) 3联想大数据解决方案 (9) 3.1功能架构 (10) 3.2技术架构 (12) 4联想大数据平台 (14) 4.1数据采集 (14) 4.1.1数据采集 (14) 4.1.2数据抽取 (15) 4.1.3数据转换 (15) 4.1.4数据加载 (16) 4.2数据采集管理 (16) 4.2.1数据校验 (17) 4.2.2统一调度监控 (18) 4.3分布式架构支持 (19)

4.4数据计算与存储 (19) 4.5数据能力开放 (20) 4.5.1数据在线挖掘工具 (21) 4.5.2数据挖掘建模 (21) 4.5.3多租户管理 (21) 4.6数据分析应用套件 (23) 4.6.1可视化查询分析 (23) 4.6.2数据快速查询 (24) 4.7数据资产管理 (25) 4.7.1元数据管理 (26) 4.7.2数据模型管理 (27) 4.7.3数据标准管理 (27) 4.7.4数据质量管理 (28) 4.7.5数据安全与隐私管理 (30) 4.8系统运维管控 (31) 4.8.1监控告警 (34) 4.8.2监控指标 (34) 5联想深度学习平台 (38) 5.1主要功能特点 (39) 5.2系统架构及运行环境 (40) 5.3系统特性 (41) 6联想大数据分析应用样例 (44)

6.1学生异常行为检测报警系统 (44) 6.1.1应用对象及价值 (44) 6.1.2应用场景方案 (45) 6.1.3异常行为检测报警 (48) 6.2大数据智能点名系统 (48) 6.2.1应用对象及价值 (48) 6.2.2应用场景方案 (48) 6.2.3深度学习图像识别 (50) 6.3贫困生智能检测系统 (52) 6.3.1应用对象及价值 (52) 6.3.2应用场景方案 (52) 6.3.3贫困等级评价系统 (55) 6.4其他分析应用概述 (56) 7大数据展现 (57) 8硬件平台方案 (58) 8.1拓扑结构 (58) 8.2配置清单 (59) 9联想优势 (61) 10案例 (62)

云教室用户快速使用说明

一、云教室的使用 1.早上开机 第一步,打开教师机 第二步,运行网络云教室管理系统程序 第三步,选择云终端管理,开机,如下图 此时,所有学生机会自动进入上一次上课所使用的课程系统桌面环境。 2.晚上关机 第一步,选择下课重置桌面(可选) 第二步,选择云终端管理,关机(关闭云终端),如下图 第三步,选择远程命令,关机(关闭虚拟机),如下图

3.上课(不切换课程) 如果接下来要上的课与上一次的课不切换年级,就可以使用同一个模版。只需选择下课,重置桌面,就可以清除上节课学生所做的更改、数据等。如下图: 4.上课(切换年级) 如果两节课之间切换年级,就需要切换模版。请选择上课,选择需要切换的课程模版,并等待模版切换完成,约90秒。如七年级到八年级的切换,如下图:

二、几个重要配置: 1.模版 从服务器管理页面上,我们可以看到,某中学一共有五个模版,分别是: 初始模版,名称是win7 七年级模版(office,photoshop等),名称是win7_L7 八年级模版(office,designer,flash等),名称是win7_L8 九年级模版(阅卷系统),名称是win7_L9 高考测试模版(winxp,浙江省高考),名称是winxp_ks

2.桌面 从服务器管理页面上我们可以看到,一共创建了48个桌面,即虚拟机 3.终端 从服务器管理页面上我们可以看到,一共管理了48个云终端,分别对应了48个桌面虚拟机 4.网络云教室管理系统(授课老师用) 从教师机管理程序上运行云教室管理系统,看到位置的布局与教室相同

三、几个问题的快速解决: 1.教师端看不到学生的桌面,为全蓝色的屏幕,如下图 由于网络的瞬间拥堵,导致部分学生机画面没有驶入教师机监控程序,解决的方式是关闭并再次启动教师端软件。 2.个别同学鼠标指针丢失 这种情况概率低,请对这个问题的学生机(根据座位的位置判断)点击右键,然后选择远程命令,再选择重新启动,如下图: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