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铜的相关性质及用途

铜的相关性质及用途

铜的相关性质及用途

世上无难事,只要肯攀登

铜的相关性质及用途

一、铜的电子结构和价态

铜的原子序数是29,属周期表中IB 族。其电子层排列为[Ar]3d104s1,似乎类似于钾的[Ar]4s1。但由于d 电子的屏蔽作用远弱于p 电子,因而,铜

的第一电离势7.726Ev,而第二、三电离势反又比钾低约10eV。这既显示铜是一个不十分活泼的金属,在金属活动顺序中处于贱金属与贵金属之间,又表明其可能有多种价态。

铜常见的习化态为+2 和+1。Cu(Ⅱ)为较稳定的价态。在非常强氧化条件下才能生成Cu(Ⅲ)的化合物,如CuF3。

二、铜的化合物和配位化合物

铜的化合物有数百种之多,其中最具工业应用价值的是硫酸铜、氧化铜以及

氯化亚铜、氧化亚铜等。Cu(Ⅱ)和Cu(Ⅰ)都生成许多稳定的配位化合

物,其中Cu(Ⅱ)的氨配合物、Cu(Ⅰ)的氯配合物在湿法冶金上都有重要

意义。

Cu(Ⅱ)配位数为4 时一般是平面正方形配位,配位数为6 时是畸变的八面体型构型。Cu(Ⅰ)生成的配合物多为直线形。同时含有氮和氧给体的螯合配体如水杨酸肟、偶氮姻、8-羟基喹啉及其取代物与Cu2+形成多种稳定的螯合物,通常也具有平面四方形的结构,正是在这些配体的基础上发展了许多商业铜萃取剂。平面四方形的结构特征构成了铜的分离化学基础。

三、铜的生物功能和卫生标准

有许多生物体中有含铜蛋白酶,有些腹足类、头足类和甲壳类动物血浆中输

送氧的即是铜蓝蛋白。人血清中血浆铜蓝蛋白含8 个铜原子,具有催化Fe2+氧化的功能。一个人每日需摄入2.5~5mg 铜,体内有100~200mg 铜,大多在

金属钠的性质与应用

金属钠的性质与应用

————————————————————————————————作者: ————————————————————————————————日期: ?

第二单元 钠、镁及其化合物 第1课时 金属钠的性质与应用 知识内容 必考要求 加试要求 1.钠的物理性质与用途。 2.钠的化学性质(跟非金属、酸、某些氧化物的反应)。 3.钠的生产原理。 4.过氧化钠的主要性质。 a b a a c b c 目标定位 1.掌握钠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2.了解钠元素在自然界中的存在形式,了解钠的生产原理和主要用途。 3.理解Na2O 和Na 2O 2的组成、性质和应用。 一 钠的性质及应用 1.物理性质 颜色、状态 熔、沸点 密度 硬度 银白色块状固体 熔、沸点较低 比水小 硬度小、质地软 2.钠的化学性质 (1)钠与氧气反应 按表中要求完成实验,并将观察到的实验现象及其原因解释填入表中。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原因解释 钠的新切面呈银白色,具有金属光泽,在空气中很快变暗 钠是活泼金属,在空气中极易被氧化,生成Na2O 把一小块金属钠放在坩埚中,加热 钠先熔化为银白色小球;然后燃烧,火焰呈黄色;最后生成淡黄色固体 金属钠熔点低,加热时与O2反应生成Na 2O2

①钠在常温下与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4Na+O2==2Na2O,在加热点燃时反应的化学方程 式是2Na+O2错误!Na2O2。由此你能得出的结论是。 ②通过以上实验过程,可以说明钠具有的性质有哪些?并分析说明在实验室中应怎样保存金属钠? (2)钠与水反应 在小烧杯中加入约1/2的水,滴入1~2滴酚酞溶液,将切好的钠投入到水中,盖上表面皿,观察实验现象。填写下表: 实验现象原因分析 钠浮在水面上钠的密度比水小 钠熔成光亮小球反应放热且钠熔点低 四处游动生成气体 发出“嘶嘶”响声,且很快消失反应剧烈 溶液变红色反应生成物显碱性 钠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Na+2H2O==2NaOH+H2↑,氧化剂是H2O,还原剂是Na。3.钠的制备和用途 (1)制备 工业上电解熔融NaCl可以得到金属钠:2NaCl错误!未定义书签。2Na+Cl2↑(填电解方程式)。 (2)用途 ①钠和钾的合金常温下呈液态,可用于快中子反应堆作热交换剂。 ②高压钠灯发出的黄光射程远,透雾能力强,常用作路灯。 ③金属钠还可以用于钛、锆、铌、钽等金属的冶炼。如Na与TiCl4反应:TiCl4+4Na\o(=====,700~800 ℃)Ti+4NaCl。 归纳总结 有关钠的反应 (1)钠在常温下与O2反应生成Na2O,加热条件下生成Na2O2,钠与O2的反应产物是由温度决定的,而不是由O2的量决定的。 (2)钠与水(滴有酚酞)反应的实验现象可概括为5个字——“浮”、“熔”、“游”、“响”、“红”。 (3)钠与酸反应是先酸后水;钠与盐溶液反应是先水后盐,并不能置换出不活泼金属。

1铝的物理性质和用途

1铝的物理性质和用途 铝是银白色的轻金属,较软,密度2.7g/cm3,熔点660.4℃,沸点2467℃,铝和铝的合金具有许多优良的物理性质,得到了非常广泛的应用。 1铝对光的反射性能良好,反射紫外线比银还强,铝越纯,它的反射能力越好,常用真空镀铝膜的方法来制得高质量的反射镜。真空镀铝膜和多晶硅薄膜结合,就成为便宜轻巧的太阳能电池材料。铝粉能保持银白色的光泽,常用来制作涂料,俗称银粉。 2纯铝的导电性很好,仅次于银、铜,在电力工业上它可以代替部分铜作导线和电缆。铝是热的良导体,在工业上可用铝制造各种热交换器、散热材料和民用炊具等。 3铝有良好的延展性,能够抽成细丝,轧制成各种铝制品,还可制成薄于0.01mm 的铝箔,广泛地用于包装香烟、糖果等。 4铝合金具有某些比纯铝更优良的性能,从而大大拓宽了铝的应用范围。例如,纯铝较软,当铝中加入一定量的铜、镁、锰等金属,强度可以大大提高,几乎相当于钢材,且密度较小,不易锈蚀,广泛用于飞机、汽车、火车、船舶、人造卫星、火箭的制造。当温度降到-196℃时,有的钢脆如玻璃,而有些铝合金的强度和韧性反而有所提高,所以是便宜而轻巧的低温材料,可用来贮存火箭燃料液氧和液氢。 2铝对人体的危害 铝不是人体的必需元素,人体缺乏铝时,不会给人体带来什么损害,反之,铝盐能致人体中毒。 1.摄入过量的铝对骨骼有害。铝能直接损害成骨细胞的活性,从而抑制骨的基质合成。 2.摄入过量的铝,能够对大脑造成损伤。研究证实,脑组织对铝元素有亲和性,铝一旦进入人体,首先沉积在大脑内脑组织中的铝沉积过多,可使人记忆力减退、智力低下、行动迟钝、催人衰老。如果随时间推移,铝在脑中逐渐积累,就会杀死神经原,使人的记忆力丧失。近年来又发现老年痴呆症的出现也与平时过多摄入铝元素有关。 3.铝元素吸收多了,会积聚在肝、脾、肾等部位,当积聚量超过5~6倍时,就会对消化道吸收磷发生抑制作用,还会抑制胃蛋白酶的活性,妨碍人体的消化吸收功能。因此,摄入过量的铝还会使人食欲不振和消化不良,影响肠道对磷、锶、铁、钙等元素的吸收。 3铝对动植物的危害 1可溶性铝化合物对大多数植物都是有毒的。酸性土壤的水分里溶解的铝化合物,使一般作物难以正常生长。通常当溶解的铝达到10-20PPM以上时,植物

石灰岩用途及标准

转自:编辑:ycl时间:2006年12月17日10:13 点击:829 一、矿产名称:石灰岩(Limestone) 二、矿床类型及其分布 石灰岩是地壳中分布最广的矿产之一。按其沉积地区,石灰岩右分为海相沉积和陆相沉积,以前者居多;按其成因,石灰岩可分为生物沉积、化学沉积和次生三种类型;按矿石中所含成分不同,石灰岩可分为硅质石灰岩、粘土质石灰岩和白云质石灰岩三种。 资源分布情况:中国石灰岩矿产资源十分丰富,作为水泥、溶剂和化工用的石灰岩矿床已达八百余处。产地遍布全国,各省、市自治区均可在工业区附近就地取材。 石灰岩矿产在每个地质时代都有沉积,各个地质构造发展阶段都有分布,但质量好,规模大的石灰岩矿床往往赋存于一定的层位中。以水泥用石灰岩为例,东北、华北地区的中奥系马家沟组石灰岩是极其重要的层位,中南、华东、西南地区多用石炭、二叠、三叠系石灰岩,西北、地区一般多用志留、泥盆系石灰岩,华东、西北及长江中下游的奥纪石灰岩也是水泥原料的重要层位。中国石灰岩资源的时空分布,见表1。 三、矿床的主要工业指标 1.黑色冶金用石灰岩工业指标,见表2 表 2 黑色冶金用石灰岩一般工业指标

注:可采厚度2m,夹石剔除厚度1~2m。 2.有色冶金用石灰岩工业指标,见表3。 表 3 有色冶金用石灰岩一般工业指标 注:可采厚度2m,夹石剔除厚度1~2m。 3.水泥用石灰岩工业指标 水泥用石灰岩一般工业指标: CaO≥48%MgO≤3% K2O+Na2O≤0.6%SO3≤1% SiO2≤4% 4.轻化工业用石灰岩工业指标 (1)电石用石灰岩 CaO边界品位≥52%工业品位≥54%MgO≤1% SiO2≤1% Al2O3+Fe2O3≤1% S≤0.1%P≤0.06% (2)制碱用石灰岩 CaO边界品位≥88%,工业品位≥90% MgO≤1.9%酸不溶物≤2 R2O3≤2% (3)玻璃用石灰岩 CaO Fe2O3Ⅰ级 >54% <0.15% Ⅱ级 >47% <0.2% (4)瓷、磷肥、氮肥、糖用石灰岩的工业指标可参考矿石的产品质量要求制订。 四、矿石性质 1. 矿石的矿物组成 石灰岩的矿物成分主要为方解石、伴有白云石、菱镁矿和其他碳酸盐矿物,还混有其他一些杂质。其中的镁呈白灰石及菱镁矿出现,氧化硅为游离状的石英,石髓及蛋白石分布在岩石,氧化铝同氧化硅化合成硅酸铝(粘土、长石、云母);铁的化合物呈碳酸盐(菱镁矿)、硫铁矿(黄铁矿)、游离的氧化物(磁铁矿、赤铁矿)及氢氧化物(含水针铁矿)存在;此外还有海绿石,个别类型的石灰岩中还有煤、地沥青等有机质和石膏、硬石膏等硫酸盐,以及磷和钙的化合物,碱金属化合物以及锶、钡、锰、钛、氟等化合物,但含量很低。 2. 目的矿物的矿物特征 石灰岩的主要物、化性质如下: 化学分子式 CaCO3 晶系三方晶系 晶形不规则的等轴粒状,或具有菱面晶体、或偏三角面体和菱面体聚形、柱面与偏三角面体及菱面体的聚形 颜色无色、白色、含有杂质时变为灰黄、浅红或蓝绿色条痕无色 光泽玻璃光泽 解理极完全解理 断口参差状

《金属钠的性质与应用》 教学设计

人教版化学必修1《金属钠的性质与应用》的教学设计一、教材内容分析 (一)地位和作用 在第一章从实验学化学和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的基础上,从本节开始,学生将初步、系统地接触具体的元素化合物知识。钠是高中化学学习的第一种金属元素,典型的金属钠的性质学习,是系统学习元素化合物知识的开始,在引导学生学习元素化合物知识方面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元素化合物知识是中学化学的基础知识,也是学生今后在工作和生活中经常要接触、需要了解和应用的基本知识。 (二)教材的前后联系 本节内容安排在氧化还原反应之后,一方面对氧化还原反应的知识做了进一步的巩固,为前面的理论知识补充了感性认识的材料,另一方面也为以后学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化学反应与能量等理论知识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教材这一独具匠心的安排,说明本课时在整个教材体系中起着一个联系的作用。 (三)内容结构与特点 本节课选自人教版化学1第三章第一节,学习的主要内容是一种典型的金属钠的结构、性质和用途。考虑到高中化学学科知识的连贯性和学生的认知规律,以“金属的结构决定其性质”这一主线,分别从“金属钠与非金属的反应”,“金属钠与酸和水的反应”,“金属钠与盐的反应”这三个方面,系统地对金属钠的性质进行了学习。让学生初步尝试从实验操作和实验现象去探索物质(金属)的化学性质,从基本原理(如氧化还原反应原理)去深化对这些性质的理解。这种学习方式的过程和方法一经掌握,便可以驾轻就熟地学习好后一章非金属及其化合物的内容。 二、教学对象分析 (一)分析学生具有的认知水平、能力基础、情感特点 1.认知水平:学生在初中已经学习过金属的某些化学性质,高中化学前两章又学习了离子反应、氧化还原反应等知识,初步具备了从物质类别和化合价角度去分析理解物质的化学性质的认知水平。

铜的的分类,特性,和一般用途

一、常见分类: 黄铜是由铜和锌所组成的合金 白铜是铜和镍的合金 青铜是铜和除了锌和镍以外的元素形成的合金,主要有锡青铜,铝青铜等 紫铜是铜含量很高的铜,其它杂质总含量在1%以下。 1、紫铜: 红铜即纯铜,又名紫铜,纯铜密度为8.96,熔点为1083℃。具有很好的导电性和导热性,塑性极好,易于热压和冷压力加工,大量用于制造电线、电缆、电刷、电火花专用电蚀铜等要求导电性良好的产品。 因呈紫红色而得名。它不一定是纯铜,有时还加入少量脱氧元素或其他元素,以改善材质和性能,因此也归入铜合金。中国紫铜加工材按成分可分为:普通紫铜(T1、T2、T3、T4)、无氧铜(TU1、TU2和高纯、真空无氧铜)、脱氧铜(TUP、TUMn)、添加少量合金元素的特种铜(砷铜、碲铜、银铜)四类。 紫铜的电导率和热导率仅次于银,广泛用于制作导电、导热器材。紫铜在大气、海水和某些非氧化性酸(盐酸、稀硫酸)、碱、盐溶液及多种有机酸(醋酸、柠檬酸)中,有良好的耐蚀性,用于化学工业。另外,紫铜有良好的焊接性,可经冷、热塑性加工制成各种半成品和成品。20世纪70年代,紫铜的产量超过了其他各类铜合金的总产量。 紫铜中的微量杂质对铜的导电、导热性能有严重影响。其中钛、磷、铁、硅等显着降低电导率,而镉、锌等则影响很小。氧、硫、硒、碲等在铜中的固溶度很小,可与铜生成脆性化合物,对导电性影响不大,但能降低加工塑性。普通紫铜在含氢或一氧化碳的还原性气氛中加热时,氢或一氧化碳易与晶界的氧化亚铜(Cu2O)作用,产生高压水蒸气或二氧化碳气体,可使铜破裂。这种现象常称为铜的"氢病"。氧对铜的焊接性有害。铋或铅与铜生成低熔点共晶,使铜产生热脆;而脆性的铋呈薄膜状分布在晶界时,又使铜产生冷脆。磷能显着降低铜的导电性,但可提高铜液的流动性,改善焊接性。适量的铅、碲、硫等能改善可切削性。 2、黄铜 以锌作主要添加元素的铜合金,具有美观的黄色,统称黄铜。铜锌二元合金称普通黄铜或称简单黄铜。三元以上的黄铜称特殊黄铜或称复杂黄铜。含锌低於36%的黄铜合金由固溶体组成,具有良好的冷加工性能,如含锌30%的黄铜常用来制作弹壳,俗称弹壳黄铜或七三黄铜。含锌在36~42%之间的黄铜合金由和固溶体组成,其中最常用的是含锌40%的六四黄铜。为了改善普通黄铜的性能,常添加其他元素,如铝、镍、锰、锡、硅、铅等。铝能提高黄铜的强度、硬度和耐蚀性,但使塑性降低,适合作海轮冷凝管及其他耐蚀零件。锡能提高黄铜

铝的性质及用途

铝是一种轻金属,化学符号为Al,原子序数:13。铝元素在地壳中的含量仅次于氧和硅,居第三位,是地壳中含量最丰富的金属元素,其蕴藏量在金属中居第2位。在金属品种中,仅次于钢铁,为第二大类金属。 铝的性质及用途 1.铝的性质 工业上广泛使用的纯铝具有以下性质。 ⑴熔点低熔点与纯度有关,99.996%的铝其熔点为660.37℃,99.97%的铝为659.8℃,熔炼、铸造、加工比较容易。 ⑵密度小密度与温度和纯度有关,室温下纯度为99.996%铝的密度为2698.9kg/m3,而纯度为99.75%的铝的密度为2703kg/m3,约为铁的密度的35%,可制造轻结构,有“会飞金属”之称。 ⑶可强化纯铝强度不高,冷加工硬化能使强度提高一倍以上,当然塑性变低。可通过添加各种元素合金化(变成铝合金),使其强度提高,塑性下降不太大。有的铝合金还可通过热处理进一步强化,其比强度可与优质合金钢媲美。 ⑷塑性好,易加工可轧成薄板和箔,拉成管材和细丝,挤成各种型材,锻造成各种零件,可高速进行车、铣、镗、刨等机械加工,无低温脆性。 ⑸抗腐蚀铝表面上极易生成致密而牢固的氧化铝(AL2O3)薄膜,而且被破坏后会立即生成,保护铝不被腐蚀。因此,铝可在大气、普通水,多数酸和有机物中使用。 ⑹导热、导电性好铝的导热、导电性仅次于金、银和铜。室温下电工铝的等体积电导率可达62%IACS,若按单位质量导电能力计算,其导电能力为铜的2倍。其热导率(0~100℃)为22.609W/(m·K),电阻率(20℃)为26.7nΩ·m,电阻温度系数为0.1(nΩ·m)·K-1 另外,还有无磁性、反射性强、有吸音性、耐核辐射和美观等特性。 2.铝的用途(消费结构) 由于铝有很多独特的优点,因此用途广泛。中国铝的消费量增加速度居世界首位(见图1),消费结构变化也大,建筑行业占30%左右,交通运输占约15%,机械行业占不到9%,包装(包括易拉罐)占约8.5%,电器与电力占不到8%等。日本是工业发达国家,年消费铝量接近400万吨,市场相当成熟,消费总量比较稳定,人均铝消费约为30kg/a,已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其消费结构有代表性。日本的铝消费结构见图2。 图1

金属钠的教案

金属钠的性质滦县一中 孔范丽

金属钠的性质与应用教案 滦县一中孔范丽 三维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知道钠是一种很活泼的金属,了解钠的物理性质。 (2)初步掌握钠的化学性质,能描述钠与水、钠与氧气反应的实验现象,能写出相关的化学方程式。 (3)了解钠的工业制法和应用。 2、过程与方法: (1)学会科学、合理地运用观察方法,体会实验方法在化学研究中的重要作用。 (2)利用实验现象、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3)运用探究活动,在不断发现问题的基础上,运用讨论交流、使学生不断获取新知。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重视实验的科学态度和对学科实验的兴趣,培养与人合作的 精神。 (2)通过根据钠的相关性质实验现象分析归纳钠的性质,形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树立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教学重点:钠的化学性质。 教学难点: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和分析,尤其是钠与水反应的探究性学习。 教学准备:课件;实验器材:保存在煤油中的金属钠、水、酚酞试液、硫酸铜溶液、小刀、镊子、滤纸、玻璃片、铁架台、铁夹、硬质玻璃管、烧杯、 酒精灯等。 教学策略:合作—---- 探究的自主学习模式。 教学过程: 【创设情景,引入课题】 引入:今年春节联欢晚会上,刘谦表演的魔术深受大家的欢迎,今天我也给大家表演一个化学小魔术“滴水燃纸”(用胶头滴管在纸团上滴几滴水)。【引导】在刚才的魔术中,奇妙的现象产生是钠的功劳,那么为什么能滴水燃纸呢?在魔术中金属钠的作用是什么?具有哪些性质呢?要想知道其 中的奥秘,请大家动手完成下列实验。 【新课教学】(学生自主探究) 【教师强调】合作学习、关爱自己和他人 注重实验安全性! 1.钠的取用--镊子(不能用手接触) 2.煤油要用滤纸吸干 3.切割在玻璃片上进行 4.实验中剩余的钠必须放回原瓶 【实验探究】 实验操作 实验1:切下绿豆大的钠,观察钠表面的颜色、光泽以及在空气中表面的颜色变化。

氢氧化钠的性质和用途(第一课时)

氢氧化钠的性质和用途(第一课时) 大连市沙河口区第七十九中学姓名冯军 一、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采用从已有经验和知识引出,通过实验观察进行归纳和比较,将知识的应用分散穿插与最后集中陈述相结合的方式出现。本节内容实验较多、现象鲜明,容易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但本节内容涉及到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有一定难度,这又给学生学习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因此,在教学时从学生的已有经验和知识入手,增加感知实例,尽可能让学生多动手做实验,并充分应用比较的方法,进行实验现象比较,从而认识碱的性质和用途。 二、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学习了常见的酸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和用途,对分类学习物质的性质和用途有了一定的基础,但初中学生对于抓住知识的规律性来学习一类物质的性质,还需要教师不失时机地进行引导。因此教学中应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和知识入手,尽可能让学生多思考,多动手实验,让学生能根据已知来主动探究未知,真正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化学,从而对氢氧化钠的性质和用途有较深的认识。 三、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氢氧化钠的性质和用途,进一步提高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的能力。 2、会用氢氧化钠的性质解释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现象。 3、认识强碱的腐蚀性。 [过程与方法] 1、用氢氧化钠的性质并联系物理及生物知识,自己设计实验,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实验能力、观察能力及认识规律的能力。 2、初步学会用科学探究的方法认识物质的性质。 3、学会观察、实验、记录、探索、设计等基本的科学研究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1、逐步培养学生严谨求实、一丝不苟的科学态度。 2、以实验为载体,保持和增强学生对化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学习化学的兴趣。 四、重难点: [重点]氢氧化钠的化学性质。 [难点]氢氧化钠和非金属氧化物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五、课前准备: [教师] 药品:氢氧化钠固体、蒸馏水、石蕊试液、酚酞试液、一瓶二氧化碳、氢氧化钠溶液、硫酸铜溶液、氯化铁溶液。 仪器:试管、表面皿、点滴板、胶头滴管、气球、双孔橡皮塞、试管夹、酒精灯。 用品:多媒体课件(展示有关实验要求及思考题)、叶脉书签。 [学生] 有关课外资料、预习资料。

铜的性质及用途

铜的性质及用途 铜是紫红色金属,密度8.96克/厘米3,熔点1083.4℃。其导热性和导电性在所有金属中仅次于银。铜在干燥的空气中不易氧化,但在含有二氧化碳的潮湿空气中,表面易生成一层有毒的碱式碳酸铜(铜绿),这层薄膜能保护铜不再被腐蚀。铜在盐酸和稀硫酸中不易溶解,但能溶于有氧化作用的硝酸和含有氧化剂的盐酸中。铜还能溶于氨水。铜易加工可制成管、棒、线、带以及箔等型材。 铜的性质及资源 铜易与许多元素组成合金,如青铜(铜锡合金)、黄铜(铜锌合金)、白铜(铜镍合金)等等。地壳中铜的含量仅占0.01%,但常形成富集的矿床,便于工作于开采和利用。铜的矿物常见有黄铜矿、斑铜矿和孔雀石。前二者属于硫化铜矿,后者属于氧化铜矿。铜的用途铜是人类最早发现和使用的金属之一。 铜及其合金的应用范围 很广 在有色金属中,铜的产量和耗用量仅次于铝,居第二位。在电器、输电和电子工业中用量最大,据统计,世界上生产的铜,近一半消耗在电器工业中。军事上用铜制造各种子弹、炮弹、舰艇冷凝管和热交换器以及各咱仪表的弹性元件等。还可用来制作轴承、轴瓦、油管、阀门、泵体,以及高压蒸汽设备、医疗器械、光学仪器、装饰材料及金属艺术品和各种日用器具等。 铜的发展 铜与人类铜是人类最早认识和使用的金属 铜的使用历史这可以追溯到10,000年以前。在伊拉克的北部曾经出土一件8700年前的文物——铜耳杯。中国在4000多年前的夏禹时代访问演出就有了青铜器。已出土的商殷时代感铜钱、铜镜、铜鼎、铜钟等文物充分展现了我国古代社会的发达程度和中华先辈的高度智慧。考古学家发掘出古埃及金字塔内的一段5000多年前的供水管道系统,铜制的水管直至今天仍可以使用。与此相映,有趣的是:北京协和医院本世纪20年代安装的铜水暧件历经70余年沧桑现在依然性能良好。现代工业,铜除了电线电缆生产主要采用新炼制的精铜外,其它广泛应用的铜及其合金,包括黄铜(铜锌合金),青铜(铜锡合金)等共有400余种,约四分之三(72%)是由回收的废旧铜再生制成的。 铜与人的健康铜是人类日常饮食中不可缺少的金属元素 它的主要作用是将食物中的铁元素转变成人体血液的红色血素。事实上,铜对于所有的高级动植物的发育、生长和繁殖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一种元素。根据美国国家食品与药物管理局规定的标准,人体每日铜的摄入量最少为2mg。但是,美国农业部营养中心的官员估计,大约有一半的美国人没有达到这一标准。铜不足的后果之一是导致人体胆固醇增加及冠心病。所幸的是,铜存在于多数的蔬菜、水果、粮食、海产品,巧克力以及饮用水就能够保证人体摄入足够的铜。 铜的一个特点是它能阻止细菌在其表面的生长 在美国,医院的门把手通常是用铜制做,以防止病菌的传播,空调系统采用铜制管道可以避免列金乃尔氏疫病的流行。铜器的保养铜器(铜壶、铜火锅、

铝的性质及应用

铝的性质及应用 1.铝的结构和存在 铝位于元素周期表第三周期ⅢA族,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铝元素在地壳中含量丰富,仅次于硅。自然界中的铝全部以化合态存在。2.金属铝的物理性质 银白色有金属光泽的固体,有良好的延展性、导电性和传热性等,密度较小,质地柔软。 金属铝的化学性质 写出图中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或离子方程式:

铝的用途 纯铝用作导线,铝合金用于制造汽车、飞机、生活用品等。 熟记铝、镁的特殊化学性质 (1)活泼金属与酸反应是金属的通性,而铝不但能与酸(H+)反应,还能够与碱溶液反应,表现为特殊性。2Al+2OH-+2H2O===2AlO-2+3H2↑。 (2)铝热反应 铝和某些金属氧化物反应,将其从氧化物中置换出来,同时放出大量

的热,这种反应称为铝热反应,可用于焊接金属、冶炼高熔点贵重金属。 注意Al与MgO不能发生铝热反应。 (3)Mg在CO2中能够燃烧,所以活泼金属着火不能用干冰灭火器和泡沫灭火器。 铝是中学化学学习阶段的唯一一种既能与酸(非氧化性酸)反应又与强碱溶液反应放出H2的金属,就铝的这一特殊性质回答下列问题:(1)等质量的两份铝分别与足量的盐酸、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所得H2的体积之比是________。 解析根据化学方程式:2Al+6HCl===2AlCl3+3H2↑、2Al+2NaOH+2H2O===2NaAlO2+3H2↑得Al与H2的关系式均为2Al~3H2,故只要参加反应的Al的量相等,所得H2的量必相等。 (2)足量的两份铝分别投入到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盐酸、氢氧化钠溶液中,产生H2的体积之比是________。 解析因为在反应中Al过量,产生的H2由HCl和NaOH的量决定。根据化学反应中的关系式:6HCl~3H2、2NaOH~3H2,故当HCl、NaOH

《金属钠的性质》课后评课

《金属钠的性质》课后评课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个基本理念就是促进学生学习方 式的转变,倡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引导学生在教室装设的情景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尝试运用多种方式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在学习过程中还要注重交流、评价与合作。要求确立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为主的学习方式,以促进学生和谐均衡、个性化的发展。基于上述理念,刘老师的这节课的设计思路是:“以实验探究为主、多媒体辅助的方法进行教学,注重学生获取知识的过程,从实验中获得感性认识(实验现象的观察),然后上升到理性认识(金属钠的性质),再利用理性认识解决实际问题(金属钠的存在、保存及应用),从而在掌握知识的同时,让学生体验探索科学真谛的乐趣,考查学生 动手实验的能力,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一、滴水点灯小魔术、钠在氯气中燃烧实验的引入,激发兴趣。本节课刘老师用一个化学小魔术“滴水点灯”引入,增强了学生的求知欲,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课堂重难点的新理解。本节课刘老师从学生的角度出发设计的侧重点为培养学生观察事物和现象的能力,化学反应中有的现象稍纵即逝,有时会观察不全面,有时候学生由于实验时的过分喜悦而忘却了实验目的等,因此,在本节课上刘老师除了应有的通过实验认识钠的性质知识重难点外还让学生如何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和分析,很好地引导学生对实验现象的及时全面观察,更考虑学生本身的认知水

平,慎重地为学生设计了实验报告,这样做可以使学生少走弯路,使课堂结构更紧凑。 三、元素化合物教学的新思路。记得以往无论是随堂课还是一些评比性的课,很多教师就是从原子结构入手与学生分析结构特点从而根据结构推测可能的性质,然后用实验来验证推测的科学性,接着利用“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决定用途”一句话引出物质的存在和应用。但,刘老师却采用隐形的方式将这种学习方法贯穿在课堂的始终,教师不明说但通过暗设埋伏使学生心神领会。这样教学更能让学生对化学感兴趣。 四、课堂实验的处理。怎样才能让学生的求知欲在兴趣中,在参与中,在求真中得到升华。如果只由教师单独操作完成,就会显得牵强、死板而且体现不了新课程的理念,达不到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的目的。考虑到一种新物质的研究方法先从表观的角度去认识,因此金属钠的质地、颜色、状态、密度等安排学生亲身经历,老师也没给学生太多的限制,只是在适当的时候进行了引导;金属钠与氧气、水的反应扑朔迷离、新鲜有趣,又存在一定的危险性(钠取得太多已引起爆炸),所以此实验由学生分组完成但必须注重实验安全性教育;钠与氯气、硫磺的反应考虑到学校实验室没有通风橱由教师用多媒体播放演示实验;其余的课堂实验和补充实验考虑到课堂时间和有效性由师生共同完成。

铜合金性能及用途

铜合金性能及用途 1 H59 普通黄铜;价格最便宜,强度、硬度高而塑性差,但在热态下仍能很好地承受压力加工,耐蚀性一般,其他性能和H62相近。用于一般机器零件、焊接件、热冲及热扎零件。 2 H62 普通黄铜;有良好的力学性能,热态下塑性好,冷态下塑性也可以,切削性好,易钎焊和焊接,耐蚀,但易产生腐蚀破裂。此外价格便宜,是应用惯犯的一个普通黄铜品种。用于各种深引伸和弯折制造的受礼零件,如销钉、铆钉、垫圈、螺母、导管、气压表弹簧、筛网、散热器零件等。 3 H63 普通黄铜;适用于冷态下压力加工,宜于进行焊接和钎焊。易抛光,是进行拉丝、扎制、弯曲等成型地主要合金。用于螺钉、酸洗用的圆辊等。 4 H6 5 普通黄铜;性能介于H68和H62之间,价格比H68便宜,也有较高的强度和塑性,能良好地承受冷、热压力加工,有腐蚀破裂倾向。用于小五金、日用品、小弹簧、螺钉、铆钉和机械零件。 5 H68 普通黄铜;有极为良好的塑性(是黄铜中最佳者)和较高的强度,切削加工性能好,易焊接,对一般腐蚀非承安定,但易产生开裂。是普通黄铜中应用最为广泛的一个品种。用于复杂的冷冲件和深冲件,如散热器外壳、导管、波纹管、弹壳、垫片、*等。 6 H70 普通黄铜;有极为良好的塑性(是黄铜中最佳者)和较高的强度,切削加工性能好,易焊接,对一般腐蚀非承安定,但易产生开裂。用于复杂的冷冲件和深冲件,如散热器外壳、导管、波纹管、弹壳、垫片、*等。 7 H75 普通黄铜;有相当好的力学性能、工艺性能和耐蚀性能。能很好地在热态和冷态下压力加工。在性能和经济上居于H80、H70之间。用于低载荷耐蚀弹簧。 8 H80 普通黄铜;性能和H85相似,但强度较高,塑性也较好,在大气、淡水及海水中有较高的耐蚀性。用于造纸网、薄壁管、波纹管及房屋建筑用品。 9 H85 普通黄铜;具有较高的强度,塑性好,能很好地承受冷、热压力加工,焊接和耐蚀性能也都。用于冷凝和散热用管、虹吸管、蛇形管、冷却设备制件。 10 H90 普通黄铜;性能和H96相似,但强度较H96稍高,可镀金属挤途敷珐琅。用于供水及排水管、奖章、艺术品、水箱带以及双金属片。 11 H96 普通黄铜;强度比紫铜高(但在普通黄铜中,她是最低的),导热、导电性好,在大气和但是中有高的耐蚀性,且有良好的塑性,易于冷、热压力加工,易于焊接、锻造和镀锡,无应力腐蚀破裂倾向。在一般机械制造中用作导管、冷凝管、散热器管、散热片、汽车水箱带以及导电零件等。 12 HA159-3-2 铝黄铜;具有高的强度;耐蚀性是所有黄铜中最好的,腐蚀破裂倾向不大,冷态下塑性低,热态下压力加工性好。用于发动机和船舶业以及其它在常温下工作的高强度耐蚀件。 13 HA160-0-1 铝黄铜;具有高地强度,在大气、淡水和海水中耐蚀性好,但对腐蚀破裂敏感,在热态下压力加工性好,冷态下可塑性低。用于要求耐蚀地结构零件,如齿轮、蜗轮、衬套、轴等。 14 HA166-6-3-2 铝黄铜;为耐磨合金,具有高的强度、硬度和耐磨性,耐蚀性也较好,但有腐蚀破裂倾向,塑性较差。为铸造黄铜的移植品种。用于重负荷下工作重固定螺钉的螺母及大型蜗杆;可作铝青铜QA110-4-4的代用品。 15 HA167-2.5 铝黄铜;在冷态、热态下能良好地承受压力加工,耐磨性好,对海水地耐蚀性尚可,对腐蚀破裂敏感,钎焊和镀锡性能不好。用于船舶抗蚀零件。 16 HA170-1.5 铝黄铜;性能与HA177-2接近,但加入少量砷,提高了对海水的耐蚀

4、何为石灰岩,有何性质

何为石灰岩,有何性质 石灰岩主要系由碳酸钙所组成的沉积岩。主要矿物是方解石,并常常含有白云石、菱镁矿、石英、蛋白石、含铁矿物和粘土矿物等,是一种具有微晶或隐晶结构的致密岩石。纯的方解石含有56%CaO和44%C02,色白。在自然界中因所含杂质不同,而呈灰白、淡黄、红褐或灰黑等颜色。石灰岩一般呈块状,无层理,结构致密;密度为2.6~2.8g/cm3,它随石灰岩的孔隙率、杂质含量及结构构造不同而异;湿度一般为1.0%(表层水分可较高),并与孔隙率和气候有关;性脆,普氏硬度8~10,耐压强度随结构和孔隙率而异,在30~170MPa 之间,一般为80~140MPa;松散系数一般为1.5~1.6。 石灰岩的成因类型分海相沉积矿床、陆相沉积矿床、重结晶作用形成的矿床和岩浆以及热液生成的碳酸盐岩矿床。 海相沉积石灰岩矿床又分为有机沉积、化学和生物化学沉积、碎屑沉积矿床。其特点是矿体呈层状、似层状或大透镜状。除碎屑沉积外,矿石成分一般比较均匀,质量好,矿层厚度、长度和规模都比较大,是最有工业价值的矿体。 陆相沉积石灰岩矿床又分为陆相化学沉积石灰岩矿床及石灰华矿床、陆相机械沉积石灰岩矿床。陆相化学沉积石灰岩矿床及石灰华矿床,矿石成分均匀,质量较好,矿体常呈透镜体状,规模一般不大。陆相机械沉积石灰岩矿床,常零星分布于干河床和冰川发育地区,矿床规模小,矿石质量差。 重结晶作用形成的石灰岩矿床,其特点是矿石结晶较粗,常含有各种原生结构的残留结构,密度较大,硬度较高,化学成分比较稳定,CaO含量一般在52%以上,MgO含量较低,矿体形态复杂,有层状、似层状、透镜状和巢状体。这类矿床大多与区域变质作用有关。 岩浆和热液生成的碳酸盐矿床又分为碱性岩浆分异作用生成的石灰岩矿床及热液生成的方解石脉。其工业价值一般不大。 中国石灰岩矿床以海相沉积类型为主,资源较为丰富,在每个地质时代都有沉积,各个地质构造发展阶段都有分布。但质量好、规模大的石灰岩矿床往往赋存于一定的层位中,如:东北、华北地区中奥陶纪石灰岩是极其重要的层位,中南、华东、西南地区泥盆纪等石灰岩,华东、西北及长江中下游的奥陶纪石灰岩均为水泥原料的重要层位。有关的矿床实例见表1。 表l 石灰岩矿床实例

金属钠的性质与应用说课稿(精编文档).doc

【最新整理,下载后即可编辑】 各位评委、老师大家下午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金属钠的性质与应用》,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材的重难点、教学法分析、教学过程和板书设计七个方面展开说课。首先我将对教材进行简要的分析。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课是苏教版高一化学必修1专题2的第2单元钠、镁及其化合物的第一课时《金属钠的性质与应用》。钠是一种典型的金属元素,也是高中阶段学习中的第一种金属元素,学习本节内容对以后其他金属的学习有指导性作用。这节课通过学生自主学习,实验探究钠的性质、形成一定的学习方法。这不仅为学生学习《化学2》中的元素周期表的知识提供了一定的基础。而且学生在获取相关化学知识和实验研究技能的同时,激发学生为自我发展和社会生产进步学习化学的兴趣。 2、教材内容分析 本节教材包括四部分内容: (1)钠的原子结构及化学性质的推测。 (2)钠的物理、化学性质。 (3)钠的存在和制法。 (4)钠的保存和用途。 二、学情分析 在初中学生也掌握了一些基本的化学实验操作技能,领悟到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特征的重要学科,而且在这节内容之前学生学习了原子结构和氧化还原反应原理等基本知识,这更有利于学生深层次理解钠的性质,达到知识的前后联系和融会贯通。3、教学目标分析 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我制定出以下教学目标:

a、知识与技能: ①了解金属钠的物理性质; ②掌握金属钠的化学性质; ③认识钠是一种活泼金属。 b、过程与方法: ①初步学会有序的实验观察方法; ②体验科学探究的一般步骤,训练实验能力和思维能力。 c、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通过实验探究,养成认真、严谨、科学的实验态度; ②通过合作实验,养成团结合作的精神。 4、教材的重点和难点 基于我对本节教材价值的认识和学生的实际学习能力,将教学重点确定为: (1)重点是从钠的原子结构特征认识钠的化学性质,尤其是与水反应 (2)难点是探究性实验操作、观察和分析,尤其是钠与水反应的探究学习。 三、教学法分析 1.教法分析 本节课可尝试运用展示法、“实验-探究”教学法、结合发现法、讨论归纳法,或用多媒体进行课堂教学,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注重与学生的互动,重视学生的动手能力。 2、学法分析 根据教材特点和学生特点,本节课进行以下学法指导: 1、让学生自己做实验,强化学生实验的基本操作,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提高学生的化学实验素质,增强合作的精神。 2、让学生学会分析:观察现象——分析原因——得出方法——综合运用。 3、帮助学生抓住关键、掌握重点:学习元素及其化合物抓住“结构——性质——存在和用途”这条线。 四、教学过程

钨铜的特点及用途

本文摘自再生资源回收-变宝网(https://www.doczj.com/doc/584974790.html,) 钨铜的特点及用途 钨铜就是钨和铜组成的合金,常用合金的含铜量为10%~50%。合金用粉末冶金方法制取,具有很好的导电导热性,较好的高温强度和一定的塑性。在很高的温度下,如3000℃以上,合金中的铜被液化蒸发,大量吸收热量,降低材料表面温度。所以这类材料也称为金属发汗材料。 钨铜合金有较广泛的用途,主要是用来制造抗电弧烧蚀的高压电器开关的触头和火箭喷管喉衬、尾舵等高温构件,也用作电加工的电极、高温模具以及其他要求导电导热性能和高温使用的场合。 钨铜选用精细钨、铜粉末,经一流浸透烧结工艺精制而成,可承受近2000度高温和高应力,具有高熔点、高硬度、抗烧损和良好抗粘附性,电蚀产品表面光洁度高,精度极高,损耗低。 钨铜广泛用作高压,超液压开关和断路器的触头,保护环,用于电热墩粗砧块材料,自动埋弧焊导电咀,等离子切割机喷嘴,电焊机,对焊机的焊头,滚焊轮,封气卯电极和点火花电极,点焊,碰焊材料等。

钨铜物理性能 钨铜合金综合了金属钨和铜的优点,其中钨熔点高(钨熔点为3410℃,铜的熔点1080℃),密度大(钨密度为19.34g/cm,铜的密度为8.89/cm3);铜导电导热性能优越,钨铜合金(成分一般范围为WCu7~WCu50)微观组织均匀、耐高温、强度高、耐电弧烧蚀、密度大;导电、导热性能适中,广泛应用于军用耐高温材料、高压开关用电工合金、电加工电极、微电子材料,做为零部件和元器件广泛应用于航天、航空、电子、电力、冶金、机械、体育器材等行业。 钨铜特点 1、电子封装材料:既有钨的低膨胀特性,又具有铜的高导热特性,其热膨胀系数和导电导热性可以通过调整材料的成分而加以改变。 2、高压放电管电极:高压真空放电管在工作时,触头材料会在零点几秒的的时间内温度升高几千摄氏度。而钨铜高的抗烧蚀性能、高韧性,良好的导电、导热性能给放电管稳定的工作提供必要的条件。 3、电火花电极:针对钨钢、耐高温超硬合金制作的模具需电蚀时,普通电极损耗大,速度慢。而钨铜高的电腐蚀速度,低的损耗率, 精确的电极形状,优良的加工性能,能保证被加工件的精确度大大提高。 4、电阻焊电极:综合了钨和铜的优点,耐高温、耐电弧烧蚀、强度高、比重大、导电、导热性好,易于切削加工,并具有发汗冷却等特性,由于具有钨的高硬度、高熔点、抗粘附的特点,经常用来做有一定耐磨性、抗高温的凸焊、对焊电极。 钨铜用途

铝的物理性质和用途

铝的物理性质和用途 铝是银白色的轻金属,较软,密度2.7g/cm3,熔点660.4℃,沸点2467℃,铝和铝的合金具有许多优良的物理性质,得到了非常广泛的应用。 1铝对光的反射性能良好,反射紫外线比银还强,铝越纯,它的反射能力越好,常用真空镀铝膜的方法来制得高质量的反射镜。真空镀铝膜和多晶硅薄膜结合,就成为便宜轻巧的太阳能电池材料。铝粉能保持银白色的光泽,常用来制作涂料,俗称银粉。 2纯铝的导电性很好,仅次于银、铜,在电力工业上它可以代替部分铜作导线和电缆。铝是热的良导体,在工业上可用铝制造各种热交换器、散热材料和民用炊具等。 3铝有良好的延展性,能够抽成细丝,轧制成各种铝制品,还可制成薄于0.01mm 的铝箔,广泛地用于包装香烟、糖果等。 4铝合金具有某些比纯铝更优良的性能,从而大大拓宽了铝的应用范围。例如,纯铝较软,当铝中加入一定量的铜、镁、锰等金属,强度可以大大提高,几乎相当于钢材,且密度较小,不易锈蚀,广泛用于飞机、汽车、火车、船舶、人造卫星、火箭的制造。当温度降到-196℃时,有的钢脆如玻璃,而有些铝合金的强度和韧性反而有所提高,所以是便宜而轻巧的低温材料,可用来贮存火箭燃料液氧和液氢。 2铝对人体的危害 铝不是人体的必需元素,人体缺乏铝时,不会给人体带来什么损害,反之,铝盐能致人体中毒。 1.摄入过量的铝对骨骼有害。铝能直接损害成骨细胞的活性,从而抑制骨的基质合成。 2.摄入过量的铝,能够对大脑造成损伤。研究证实,脑组织对铝元素有亲和性,铝一旦进入人体,首先沉积在大脑内脑组织中的铝沉积过多,可使人记忆力减退、智力低下、行动迟钝、催人衰老。如果随时间推移,铝在脑中逐渐积累,就会杀死神经原,使人的记忆力丧失。近年来又发现老年痴呆症的出现也与平时过多摄入铝元素有关。 3.铝元素吸收多了,会积聚在肝、脾、肾等部位,当积聚量超过5~6倍时,就会对消化道吸收磷发生抑制作用,还会抑制胃蛋白酶的活性,妨碍人体的消化吸收功能。因此,摄入过量的铝还会使人食欲不振和消化不良,影响肠道对磷、锶、铁、钙等元素的吸收。 3铝对动植物的危害 1可溶性铝化合物对大多数植物都是有毒的。酸性土壤的水分里溶解的铝化合物,使一般作物难以正常生长。通常当溶解的铝达到10-20PPM以上时,植物

金属钠的性质与应用教学设计

金属钠的性质与应用教学设计 三维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知道钠是一种很活泼的金属,了解钠的物理性质。 (2)初步掌握钠的化学性质,能描述钠与水、钠与氧气反应的实验现象,能写出相关的化学方程式。 (3)了解钠的工业制法和应用。 2、过程与方法: (1)学会科学、合理地运用观察方法,体会实验方法在化学研究中的重要作用。 (2)利用实验现象、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3)运用探究活动,在不断发现问题的基础上,运用讨论交流、使学生不断获取新知。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重视实验的科学态度和对学科实验的兴趣,培养与人合作的精神。 (2)通过根据钠的相关性质实验现象分析归纳钠的性质,形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树立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 教学重点:钠的化学性质。 教学难点: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和分析。 教学准备:课件;实验器材:保存在煤油中的金属钠、水、酚酞试液、硫酸铜溶液、小刀、镊子、滤纸、玻璃片、铁架台、铁夹、硬质玻璃管、烧杯、酒精灯等。 教学策略:合作—探究的自主学习模式。 教学过程:

【创设情景,引入课题】 引入:今年春节联欢晚会上,刘谦表演的魔术深受大家的欢迎,今天我也给大家表演一个化学小魔术“滴水燃纸”(用胶头滴管在纸团上滴几滴水)。 【引导】在刚才的魔术中,奇妙的现象产生是钠的功劳,那么为什么能滴水燃纸呢?在魔术中金属钠的作用是什么?具有哪些性质呢?要想知道其中的奥秘,请大家动手完成下列实验。 【新课教学】(学生自主探究) 【教师强调】 合作学习、关爱自己和他人 注重实验安全性! 1.钠的取用--镊子(不能用手接触) 2.煤油要用滤纸吸干 3.切割在玻璃片上进行 4.实验中剩余的钠必须放回原瓶 【实验探究】 实验操作 实验1:切下绿豆大的钠,观察钠表面的颜色、光泽以及在空气中表面的颜色变化。 实验2:将一小块金属钠放在硬质玻璃管中加热,观察现象。 实验3:将一小粒金属钠投入盛有滴了几滴酚酞溶液的水的小烧杯中,盖上玻璃片,观察实验现象。(引导学生从反应的剧烈程度、反应中钠的状态、反应中溶液温度的变化及反应中颜色的变化这几方面进行观察)。 【实验现象】(学生记录)

【铜及其化合物】 铜的化合物及其性质

铜及其化合物 庆云一中王金行 课程标准解读 了解铜的物理性质和重要用途; 通过演绎法去分析铜及其重要化合物的化学性质; 掌握硫酸铜的性质及其简单计算。 知识再现 一、铜的物理性质和用途 铜是色的固体,导电,据此性质,铜可以用作。 铜还有许多重要的合金,如、等。 二、铜的化学性质 根据铜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的位置,它应属于不活泼的金属,因此它置换出酸或水中的氢。 (一)铜与非金属的反应 (1)与氧气反应 2Cu + O22CuO 在潮湿空气中还可发生腐蚀生成绿色的铜锈 2Cu + O2 + H2O + CO2=Cu2(OH)2CO3 (2)与其它非金属的反应 2Cu + S Cu2S Cu + Cl2 CuCl2

(二)与酸的反应 (1)铜与非氧化性酸(如盐酸、磷酸等)不反应。 (2)铜与强氧化性酸(如浓硫酸、硝酸等)能反应,但不生成氢气。 Cu+2H2SO4CuSO4+SO2↑+2H2O (三)与盐溶液的反应 2 FeCl 3 + Cu=2FeCl2 + CuCl2 Cu + 2AgNO3=Cu(NO3)2 + 2Ag 三、铜的冶炼 工业上,主要采用高温冶炼黄铜矿的方法获得铜。这种方法冶炼的铜,其含量为95% ∽97%,还有Ag、Au、Fe、Zn等杂质。要达到电气化生产铜的要求,这种由黄铜矿高温冶炼的铜还必须经过电解精炼,电解精炼得到的铜,其含量高达995%∽998%。 [典题解悟] 例. 铜是生命必需的元素,也是人类最早使用的金属之一,铜的生产对国计民生各个方面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请完成下列各题 (1)在化学反应中,铜元素可表现为0、+1、+2价。 ①在西汉古籍中有记载曾青得铁则化为铜(即曾青CuSO4跟铁反应就生成铜)。试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②铜器表面有时会生成铜绿Cu2(OH)2CO3,这层铜绿可用化学方法除去。试写出一个除去铜绿而不损坏器物的化学方程式。 (2)铜钱在历史上曾经是一种广泛流通的货币,试从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角度分析为什么铜常用于制造货币。(铜的熔点是1184℃,铁的熔点是1538℃) (3)历史上的“青铜器时期”早于“铁器时期”,而近百年才大量使用铝制品,试分析人类使用这些金属的时间的事实与金属活泼性及冶炼难易的联系 精析西汉时期的“曾青得铁则化为铜”是湿法冶金术得先驱,Fe+CuSO4=FeSO4+Cu。当铜生成铜绿时,铜元素的化合价升高到+2,所以空气中必有氧化剂参加了反应。因铜在常温下不与稀硫酸反应,而铜绿则能与稀酸反应,所以可考虑用稀硫酸清洗。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