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优质课教案《循环小数》教学设计

优质课教案《循环小数》教学设计

优质课教案《循环小数》教学设计
优质课教案《循环小数》教学设计

“循环小数”教学详案

教学内容: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九册第48—49页。

教学目的:

1、学生理解循环小数、有限小数、无限小数的意义,认识循环节。

2、掌握循环小数的两种表示方法,能正确地判断循环小数,有限小数,无限小数,能比较熟练的求循环小数的近似值。

3、让学生经历验证,探究的过程,培养学生探究问题的数学精神和意识,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成功体验,培养学生积极的数学情感。

教学重点:理解循环小数的意义及判断循环小数。

教学难点:理解循环小数的意义。

教学材料: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1、故事导入:

师:先听老师讲一个故事,看你能从这个故事中发现什么规律?(教师讲故事:从前有座山,山上有座庙,庙里住个老和尚,老和尚对小和尚说,从前有座山……)让几位学生接着往下说,再全班一起说。

问:你从中发现了什么规律?使学生理解“依次不断重复”、“循环”。

板书:依次不断重复出现

循环

2、学生例举生活中的循环现象。

师:在日常生活中你们遇到过这样依次不断重复出现的循环现象吗?谁能举例说一说。

一年四季的循环(春夏秋冬),一周的循环(周一到周日),一天24小时的循环(早晨到晚上),红绿灯

师:同学们知道的可真不少,在我们的数学王国中,也存在着这样的数,今天我们就来研究它:(板书:循环小数),大家想认识这位新朋友吗?

师:要想认识这位新朋友,必须要先闯过一道计算关,你们有信心闯过去吗?

二、研究问题,探究新知

(一)认识有限小数和无限小数

师:我们先来进行一个小小的计算比赛,看谁算得又对又快。

1、分组计算,感知概念。

第一组:(1)2.4÷3 (2)0.75÷2.5

(0.8) (0.3)

第二组:(3)32÷6 (4)2.7÷11

(5.33····) (0.24545···)

(生有问题可互相交流,也可请教老师)

2、学生独立计算,指名每组派个代表上来板演。

(师巡视了解情况,让第一、第二组的同学独立做,如发现会做的学生,教师小声表扬,询问理由)。比赛结果,询问学生有没有意见?

3、学生发表个人意见。(学生有可能说:第一组的两道题能除尽,会写商,我们学过了,(3)、(4)我们没学过……)

4、(1)、师指着算式,问:第一题、第二题除法算式的商和第

三、第四题的商有什么不同?

(2)、学生回答后,师说明:那我们就把像0.8,0.3等等,这样小数部分的位数是有限的小数给它起个名叫有限小数。(板书:有限小数)

(3)、师:那么像第3、第4题的商除得尽吗?除不尽可以用省略号表示,猜一猜,这样的小数会叫什么呢?(板书:无限小数)追问:为什么?(让学生弄清所得的商不断地重复出现)(二)、循环小数的教学

1、初步感受循环小数的特点:

(1)屏幕展示,问:像第3、第4题的商后面有无数数位,你发现了什么?同桌讨论交流一下,想一想

学生可能回答:除不尽,商不断重复出现

师追问:想一想,为什么商会不断重复出现呢?

生可能回答:余数不断重复出现“2”,“5”;商的小数部分总是重复出现“3”,“45”

问:同学们能告诉老师省略号表示什么吗?

(2)、师:你发现这两题的商有什么共同点吗?小组讨论交流。

(3)、师生小结:指着屏幕说出循环小数的意义,并在屏幕上显示出来(显示意义并板书:循环小数),点明课题。

2、探讨循环小数的写法

(1)、启发学生说出第一种写法。(指名说,教师板书:5.333……、0.24545……)

(师作说明:由于循环小数中重复出现的数字是接连不断的,小数的位数有无限多,无法把它们全部写出来,所以用省略号来表示循环小数的末尾,通常写出两次循环的数字,再用省略号连接)

(2)、师:那还有更简便的写法吗?有谁知道?(板书:写作5.3)怎么读?(板书:五点三,三循环)你是怎么知道的?

师:那0.24545……还可以简写成怎样?(先指名说,集体练习再请学生板演:0.245)怎样读?那3.652652……呢?(尝试写在练习本上,指名一生板演:3.652)怎么读?

(师巡视,发现错误及时纠正。)

3、辨别练习,巩固概念。

显示:先填空,在判断下列哪些是循环小数,那些不是循环小数3.4666 1.4555 2.580580...

3.14159 0.24382438... 0.4422...

8.4747

三、看书,质疑问难,谈论收获。

阅读课本第48---49页,划出你认为重点的语句,同桌并讨论交流一下你所得收获。谁来汇报一下你有什么收获?(让学生畅所欲言)

四、强化练习,促进知识内化。

1、判断。

(1)、一个小数,从小数部分的某一位起,一个数字或几个数字重复出现,这样的小数叫循环小数。()(2)、9.666是循环小数。()(3)、循环小数是无限小数。()(4)、0.88……保留三位小数是0.880。()(5)、3232.32是有限小数,也是循环小数。()2、开放练习。

8.2736736……小数部分第50位上的数是几?(学生独立分析,小组合作交流,班内展示辩论)

(结语:无限小数中,如3.1415926……这样的小数叫做什么小数呢?循环小数中依次不断重复出现的数字又叫做什么呢?等等,这些知识大家课后可以到图书馆或者网上去查找答案。)

循环小数教案

《循环小数》教案 教材分析 循环小数是西师版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教学内容。教材通过两个例题,先让学生做除法,通过实际计算,发现这些除法无论除到小数点后面多少位都除不尽。接着让学生观察它们商有什么特点,根据学生列出的除法竖式,引导学生发现商和余数的关系,从而引出循环小数的概念。再通过两个数相除如果不能得到整数商,商会出现的情况来进行分类比较,认识有限小数和无限小数。 教学目标: 1、是学生经历观察和比较循环小数特点的过程,提高他们分析概括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2、理解循环小数的含义,了解循环小数的简便写法,能用循环小数表示除法的商。 3、认识有限小数和无线小数,并能正确区分有限小数和无限小数。 教学重难点: 怎样判断循环小数,分清楚有限小数和无限小数。 教学过程: 1、情境导入:用欢迎教师的掌声引入“依次不断重复”的现象就是我们的“循环”(板书循环) 请学生说说你发现生活当中有哪些循环的例子呢?(春夏秋冬)(展示课件) 分析:【以学生生活中最熟悉的一年四季,循环往复的现象入手,将数学学习与学生的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让学生在实际例子中逐步理解“依次不断重复出现”的具体含义。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列举生活中类似的现象,生活资源信手拈来,数学与生活间的桥梁悄然搭建,对新知的铺垫悄然无息。】2、过渡语:数学中也有这样的循环现象,想知道吗,今天我们就来探讨一下,数学中的“循环小数”(引出课题),那什么是循环小数呢?今天我们一起来看看。

3、自学:请学生自学例1,完成老师提出的问题(展示ppt)教师和学生共同来检验学生的完成情况,让学生轻松完成教师的问题。 教师:那这样的数,我写也写不完,除也除不尽,那你们有什么好办法来表示它呢? 学生:用省略号 老师:但是语文中的省略号是6点,我们数学为了给你们减负,我们就只打3个点就行了,那像这样的小数“在小数部分,有数字是依次不断的重复出现,就是循环小数” 4、小组讨论:你认为这样的算式除到什么时候你就可以看出来规律了? 教师总结:商出现相同数字或者出现有相同的余数也可以不除了。 分析:【先让学生通过做题发现问题,然后教师为学生提供了一个思考与合作交流的空间,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成为学习的主人,让他们动脑、动眼、动口研究问题,获取新知。学生在亲自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重,了解了知识的来龙去脉,形成知识的经验,产生情感的体验。】 那用我们刚刚得出的结论来快速的计算以下算式,(女孩做第一个,男孩做第二个)说一说你发现了商有什么特点? 请学生举例说一说哪些数是循环小数呢?循环小数的特点,试着说说看什么叫做循环小数? 循环小数的定义:在小数部分的某一位起,一个数字或者几个数字依次不断的重复出现就叫做循环小数(齐读定义)来看看下面的循环小数,你知道哪个数字是它不断重复出现的吗? 教师说出循环节的定义:在循环小数的小数部分依次不断的重复出现的数字就叫做循环节。有了环节我们就可以在写循环小数的时候更简洁、方便了。 同学们我们学习了这么多,那你知道两个数相除如果得不到整数的商,商会有哪些结果呢?(教师直接出示PPT答案) 像这样小数位数是有限的小数叫做有限小数。 像这样小数位数是无限的小数叫做无线小数。 那今天所学的循环小数是无限小数还是有限小数呢?那无限小数一定是我们的循环小数吗?

优秀教案课程《角的初步认识》

《角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 38、39页。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会初步比较角的大小;能辨认角和用尺子画角。 2、能力目标:通过让学生观察、操作分析、比较,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发展学生与同伴合作解决问题的意识,并培养学生初步学习用自己的语言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 3、情感目标;结合生活情景认识角,使学生感受角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并在探索角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 【教学重点】让学生形成角的正确表象,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能用尺子画角。 【教学难点】让学生通过直观感知理解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 【教具准备】三角板,剪刀,活动角,圆纸片,五角星纸片等。 【学具准备】直尺,三角板,圆纸片,带孔木棒,绳子等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师:今天老师还给大家带来了一份礼物,认识它吗?(五角星)想得到它吗?? 生:想? 师:老师要把这颗智慧之星送给这节课发言最积极、表现最优秀的小朋友,大家有没有信心得到它。? 生:有? 师:一看大家就信心十足,那你们知道它为什么叫五角星吗?? 生:因为它有五个角。? 师:你可真聪明,那你能指出它的角都在哪里吗??生:指角?师:不错,这就是它的角,其实在生活中还有很多角,这节课我们就来好好认识角好吗?(板书角的初步认识)这就是这节课我们要学习的新内容——角的初步认识? 二、探究新知。? 1、?联系实际,找角 师:小朋友们刚才能够指出五角星中的角,一看大家就很聪明,老师忍不住想考考大家,我们这里有一张美丽的校园情景图,大家能找出这幅图中

循环小数教学设计(公开课)

循环小数教学设计 雅酉学校麻金 教学背景:以前学生对小数概念的认识仅限于有限小数,到学习了循环小数以后,小数概念的内涵进一步扩展了,学生认识到除了有限小数以外,还有无限小数,循环小数就是一种无限小数。 教学内容:人教课标版教材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小数除法》P33 ——P34 教材分析:循环小数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小学数学实验教材》第九册第三单元中的内容。它是在学生学习了小数除法的意义、小数除法的计算及商的近似值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这部分内容概念较多,又比较抽象,是教学的一个难点。教材通过除法的实例,引导学生观察比较,使学生掌握循环小数的特征,“不断重复”“写不完”,理解循环小数的意义。在此基础上,认识循环节,有限小数和无限小数,并学习循环小数的简便写法。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认识循环小数的特征,知道循环小数的意义;认识有限小数和无限小数,能用简便方法写循环小数。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比较、探究,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的能力和小组合作探究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能在学习过程中获得成功体验,培养学积极的数学情感。 教学重点:理解循环小数的概念,了解循环小数的简便记法。教学难点:理解有限小数,无限小数的意义,扩展数的范围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 出示图片, 师:从前有座山,山里有座庙。庙里有个老和尚跟小和尚讲故事;讲什么呢?从前有座山,山里有座庙。庙里有个老和尚跟小和尚讲故事;…… 师:讲什么呢?哪位同学能继续讲这个故事 学生讲 师:这个故事能讲完吗?为什么? 学生回答 师:你还知道哪些现象是不断重复出现的。 学生自由发言。 出示一组图片(白天黑夜更替,四季变化) 归纳:重复出现无数次——循环。 二、探究新知 (一)认识循环小数 (出示例7)。全班齐笔算王鹏平均每秒跑了多少米?(指名一生板演)。

循环小数教案

五年级上册数学《循环小数》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教材P33~34例7、例8 。 教学时间:2017年10月17日。 教材分析: 课本的例7出现了商的小数部分总是重复出现一个数字,而余数也总是出现某组数字,让学生初步感受到循环小数。例8通过计算两道除法式子,呈现出“商的小数部分从某位起重复依次不断出现一个数字或者某几个数字”,从而引导出循环节这个概念。 学情分析: 循环小数是学生在学习小数除法的意义、小数除法的商的近似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这部分内容概念较多,又比较抽象,所以学生学起来估计会有一定的难度。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理解循环小数和循环节。 过程与方法:通过求商,使学生感受到循环小数的特点,从而理解循环小数的概念,了解循环小数的简便记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其观察、分析、比较、判断、抽象的概括能力。 教学重点:通过笔算发现循环小数的规律,掌握循环小数的意义。 教学难点:能正确判断循环节数字,学会用简便记法表示循环小数。

教学方法:计算、观察、分析、比较、讨论。 教学准备:多媒体。 课型:新授课 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理解依次重复出现的意义。故事引入:今天老师给大家讲一个故事,从前有座山,山里有座庙,庙里有个老和尚,正在给小和尚讲故事:从前有座山,山里有座庙,庙里有个老和尚,正在给小和尚讲故事……问:学生这个故事能讲完吗?(不能,因为它不断地重复。)这种“依次不断重复”的情况我们可以称它为“循环”。(板书:循环) 2、初步感知循环小数。出示教材第33页例7情境图,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图意,并找到数学信息,独立列算式。学生列式:400÷75。让学生用竖式计算这个算式,并说一说在计算过程中你有什么发现。通过计算,学生会发现这个算式的余数重复出现“25”;商的小数部分连续地重复出现“3”。 3、引出课题。像这样继续除下去,能除完吗?(可能永远也除不完。)揭题:那怎样表示这种永远也除不完的商?这种商有些什么特点?这节课我们来研究这个问题,也是我们要认识的“新朋友”——循环小数。(板书课题:循环小数) 二、互动新授

优质课认识角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 题目:《认识角》教学设计 学校:张桥镇中心学校 姓名:宛青青 联系电话:

<<认识角>> 一﹑教学内容: 苏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七单元84至85页 二﹑教材简析: 本节课是苏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七单元---角的初步认识的第一节。本节课教学是在学生初步认识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等 三﹑学情分析: 四﹑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使学生联系生活中一些常见的物体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能正确指出物体表面的角,能在平面图形 中辨认出角。 2.过程与方法:使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认识到角是有大小的,能够直观区分角的大小 3.情感态度:使学生在认识角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五﹑教学重难点: 重点:掌握角的各部分名称及特征;会画角 难点:角的大小与两条边叉开的程度有关;能直观区分角的大小 六﹑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学具:三角尺纸三角形、一张长方形纸圆形纸片信封红领巾 七﹑设计理念: 角是“空间与图形”领域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基础性知识,通过本节的学习学生的空间观念将得到进一步发展,由于低年级学生的认知规律主要是以具体的形象思维为主,抽象思维能力较低,学生的空间观念还不强,所以我本着让学生在活动中学数学、动手做中发现数学的理念来教学。 八﹑教学流程: 创设情境,引入新知 自主学习,探索新知 动手操作,巩固新知 引导质疑,升华新知 九﹑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引入新知 出示两个信封,里面装着学生已经学过的平面图形长方形和圆形,各自露出一部分,让学生猜一猜分别是什么图形。 师:我们来玩一个猜图形的游戏,猜一猜里面装的是什么图形?(先猜圆形,再猜长方形)追问:“这次你们为什么不猜成是圆形?

卢沟谣课教案

卢沟谣课教案

————————————————————————————————作者:————————————————————————————————日期:

展示课教案 No. 课题《卢沟谣》课型唱歌课时 1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通过歌曲的学唱,初步了解卢沟桥的历史,品味它经历的百年沧桑。运用和谐均衡的声音及力度、速度的变化表现歌曲丰富的内涵。 过程与方法:体验、模仿、小组合作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不忘历史,养学生的爱国热情 重点通过歌曲的学唱,运用和谐均衡的声音及力度、速度的变化表现歌曲难点把握歌词的内涵。演唱的表情及和声的协调。 教具钢琴,触控一体机,电视,光碟。学具 课堂教学设计学生活动预设一常规训练: 1)组织教学 2)发声练习《欢乐颂》 3)复习歌曲《留给我》 4)拍球游戏四四拍的声势练习 二新歌教学 1 导入:本节课所学的歌曲《卢沟谣》以孩子的视角,用童谣的方式向我们展示了别样的的卢沟桥,请大家来欣赏。 2 介绍歌曲,初步了解卢沟桥的历史,把握歌词的内涵:卢沟桥位于北京市西南方向的永定河上,是一座古老的石造多拱桥,1937年7月7日,中国抗日军队在卢沟桥打响了第一抢。 3按节奏朗读歌词,体会歌曲的童谣风格。了解歌词内容。 学生提问歌词的不懂之处,再作以解答。 解说时出示相关图片,听看结合 4带着这首童谣的理解再来欣赏歌曲,播放同时为歌曲分段。(两部分) 5学唱歌谱 (1)按乐句学唱 (2)分析歌曲两个部分旋律上的变化再进行学唱。 (3)分析歌曲速度、力度变化和声安排上的特点欣赏《卢沟谣》 体会歌曲的童谣风格 学生提问歌词的不懂之处 学唱,注意咬字,吐词 注意速度、力度变化和声安排上的特点演唱时加以运用。

五年级上数学(教案)第三单元第4课时-循环小数-人教版

人教新课标版五年级上数学(教案)第三单元第四课时 循环小数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1.创设情境。 师:在上课之前老师给大家讲一个故事:从前有座山,山里有个庙。庙里有个老和尚在给小和尚讲故事。讲什么呢?从前有座山,山里有个庙。庙里有个老和尚在给小和尚讲故事。讲什么呢?从前有座山,山里有个庙。庙里有个老和尚在给小和尚讲故事。讲什么呢?…… 师:这个故事能讲完吗?(不能,因为它不断地重复。) 师:像这样依次不断重复出现的现象,我们把它称为“循环”,在实际生活中,也有许多循环的现象,如一年有春、夏、秋、冬四季,每年都是按照这样的规律依次不断重复出现。你们发现生活中还有哪些循环的现象呢?(学生举例说说) 师:这样的循环现象不仅出现在故事中、生活中,在我们的数学中也有这种有趣的循环现象,你们想了解吗? 2.初步感知循环小数。 出示教材第33页例7情境图,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图意,并找到数学信息,独立列算式。学生列式:400÷75。 让学生用竖式计算这个算式,并说一说在计算过程中你有什么发现。 通过计算,学生会发现这个算式的余数重复出现“25”;商的小数部分连续地重复出现“3”。 3.引出课题。 师:像这样继续除下去,能除完吗?(可能永远也除不完。) 揭题:那怎样表示这种永远也除不完的商?这种商有些什么特点?这节课我们来研究这个问题,也是我们要认识的“新朋友”——循环小数。 (板书课题:循环小数) 二、合作学习自主探究 1.认识循环小数。 师:我们刚才发现了400÷75的竖式计算过程中余数和商有连续不断重复的数字,感觉到永远也除不完。下面我们探讨一个问题,为什么商的小数部分总是重复出现“3”?它和每次出现的余数有什么关系? 师:如果继续除下去,商会是多少?它的第4位商是多少?第5位商呢?(引导学生发

循环小数(有限小数无限小数)

循环小数有限小数无限小数 教学内容:青岛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33页信息窗3第2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对教材中相关计算结果的分析,初步认识循环小数、有限小数和无限小数,能用循环小数表示除法的商,并能正确区分有限小数和无限小数。 2、通过对循环小数、有限小数、无限小数概念的认知分析,理清三者之间的关系,能正确解决相关概念问题。 3. 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分类能力和概括能力,提高学生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4.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及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逐步渗透和培养数学的极限思想。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循环小数,有限小数和无限小数的意义,会用循环小数表示除法的商。 教学难点:理清循环小数、有限小数、无限小数三间的关系。 教具、学具: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计算器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课件出示教材情境图

上一节课我们大家共同解决了三峡旅游中两个“驴友”其中一人买腊肉的问题,今天我们再来解决另一个人买茶叶的问题。 小组内完成以下内容: ①学生自行阅读情境图中的对话内容。 ②找到相关数学信息。 ③尝试提出与除法有关的问题。 全班交流提出的数学问题,师选择板书 二、自主学习,小组探究。 出示本节课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1.独立列算式并尝试计算:350÷6。 2.思考:计算过程中你遇到了什么困难?余数和商有什么特点? 3.小组讨论:把你遇到的困难和发现,在小组内相互说一说,看其他同学跟你的一样吗?教师巡视、指导,收集小组交流素材。(给学生留有足够的时间,自主发现、探究) 学生出现疑问:这个商怎么也算不完,结果如何书写,这时候教师不急于解答,小组交流一下你的答案。 4.引导学生再去发现这种现象是不是在其他的除法算式中也存在:计算(可以使用计算器) 63÷22= 8.05÷3.7= 三、汇报交流、评价质疑 1.小组汇报交流 展示学生的计算及结果的书写,选择板书 板书出示:350÷6=58.333…(元) 63÷22==2.8636363… 8.05÷3.7=2.1756756… 2.根据这三个算式的计算结果你能发现什么?结果的小数和以前的小数有什么不同? 预设学生回答: (1)如果除下去,怎么除都除不尽,永远也除不完。(点拨:永远除不完,

二年级数学角的认识教学设计

二年级数学角的认识教 学设计 集团档案编码:[YTTR-YTPT28-YTNTL98-UYTYNN08]

《角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二年级上册P38-39及练习六第1、2、3题 教材分析: 角的初步认识是数学的“空间与图形”领域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基础性知识。这节课学习的角是平面图形上的角,是一个平面图形。角的初步认识这一教学内容是学生在已经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和三角形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对于二年级的儿童来说,如此抽象的图形会让他们难以理解,所以教材在编排上,一开始就从学生熟悉的校园生活场景图入手,教材把这些角都用色线标示出来,由此引出角,让学生了解到角就在我们的生活中。通过例1,从三种实物中抽取出角,在此基础上介绍角的各部分名称,说明角的特征。再通过学生实际操作活动,如折叠、拼摆、测量、制作学具等加深对角的认识和掌握角的基本特征。教材中不要求掌握角的定义,只要求学生认识角的形状,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会用直尺画角。教材这样的安排是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出发,根据儿童的年龄特点,让他们通过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方式,符合《数学课程标准》所倡导的理念。 学情分析: 对于二年级学生而言,看到角学生会在脑海里出现一角两角的角、角落等,而这节课学习的角是学生在一年级已经学习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和三角形的基础上,再学一个平面图形。学生在生活中也经常可以接触到,如桌面上有角,教室的黑板和铁柜有角,但大多数孩子头脑中并没有形成正确的表象,他们对角缺乏系统的认识。所以在这个过程就有必须从直观的表象到抽象的概括来认识角。因此,这节课的大部分时间是交给学生自己去探索和发现角的基本特征,让学生始终处于一个求知的、探究的状态。 设计理念: 抽象建立角的几何图形是一个逐步抽象的过程,整堂课设计为由学生用眼观察,动手操作,动口交流的学习活动串起来,让学生在活动中自己在大脑中形成角的表象。充分遵循了(从)感知→(经)表象→(到)概念这一认知规律,采取了找一找、看一看、摸一摸、折一折、做一做、画一画、比一比、想一想、说一说等教学手段,让他们在大量的实践活动中掌握知识形成能力,把静态的课本材料变成动态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音乐上册《卢沟谣》教学设计

《卢沟谣》教案 设计背景:当今时代,创作歌曲不少,但是写给孩子的歌不多。既动听又具有历史意义的歌更是少之又少。因此,我选择了《卢沟谣》这首歌,来作为合唱曲目。这首童声合唱《卢沟谣》无论从歌词,还是旋律来说,都让人倍感清新流畅。《卢沟谣》只有八句话,没有豪言壮语和空洞的口号,而是用简单、清新、贴切的语言,呈现卢沟桥地区的千年历史画卷。作词者李明圣总结自己的创作心得——小童谣、大历史,小焦点、大主题,小语言、大情怀。《卢沟谣》是“唱响中国”入围的36首歌曲中唯一一首写给孩子们唱的歌,它以中国历史文化为创作背景,用孩子的视角将卢沟桥见证的民族兴衰与永定河畔的自然美景巧妙地融合起来,以极富画面感地语言将人们带入了过往的历史中。歌曲以朗朗上口的童谣形式表达,即大气深邃又空灵婉转,抒发出一种发自肺腑的爱国情怀。 教具:电钢琴、音响 教学内容:学唱《卢沟谣》这首歌,并且了解《卢沟谣》这首歌的内容 教学目标: 1.通过学唱《卢沟谣》这首歌,正确把握演唱这首歌曲的情绪。了解卢沟桥事变,传承民族精神,挖掘爱国主义情怀,珍惜现在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 2.掌握歌曲中的附点节奏,四拍长音,反复记号。 3.完整而充分的聆听并且歌唱音乐作品,在音乐体验与感受中,享受音乐审美过程的愉悦,理解音乐的精神内涵。 教学重点: 学唱《卢沟谣》这首歌,并且能够唱得悠扬流畅。 教学难点: 《卢沟谣》是一首F大调的合唱作品,采用了中国传统的五音(宫-1、商-2、角-3、徵-5、羽-6)谱写主旋律。而低声部则大多采用高声部下的一个三度。曲调清新、悠扬。音域较宽,特别是高声部,从低八度的5到高一个八度的5,对于儿童来说比较难把握。 教学过程: 一、导课

循环小数教案

循环小数教案设计 1、教材简析:循环小数是在学生学习了小数除法的意义,小数除法的计算及商的近似值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这部分内容概念较多,又比较抽象,是教学的一个难点。例9通过计算两道除法式题,呈现了除不尽时的两种情况:一种是从某位起重复某个数字;另一种是从某位起几个数字依次不断重复出现。由此引出循环小数的概念并介绍循环小数的简便记法。 2、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认识循环小数,有限小数和无限小数,能用简便记法表示循环小数,能用循环小数表示除法的商,并能正确地区分有限小数和无限小数。 (2)让学生经历猜想验证的探究过程,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意识。(3)学生能在学习过程中获得成功体验,培养学生积极的数学情感。 3、教学重点:理解循环小数的意义 教学难点:理解循环小数的意义及判断商是否为循环小数的方法。4、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 .自研共探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讲故事:从前有座山,山上一个庙…… 这个故事有什么特点?(引导学生发现内容总是在依次不断的重复出现)

2、然后让学生说说生活中还在哪些地方见过这种“依次不断的重复出现的”的现象。 生活中有这些重复现象,数学计算中也会遇到一些重复现象,我们给这些重复的现象起个名字叫“循环”这节课我们大家就一起探讨吧。 3.板书:循环小数 【以故事的形式导入,使学生感到特别亲切,拉近了师生间的距离,将生活与数学融合在一起,使学生很容易理解“循环”的含义,从而为后面学习新知作好的铺垫。】 4.出示学习目标: (1 ).认识循环小数、有限小数和无限小数,会用简便记法表示循环小数。(2 ).会用循环小数表示除法的商,能正确区分有限小数和无限小数。 二、学习指导。(一) 认真看60页例1 重点看黄底色部分内容思考: 1.看列竖式的计算过程你能发现什么? 2.商总是重复出现3,它和每次出现的余数有什么关系? 当()重复出现时,()就要重复出现;()是随()重复出现才重复出现的。 4.猜想一下,如果继续除下去,商是怎样的?它的第6位商是多少?第7位呢? 5.那么我们怎样表示2÷6的商呢? (自研时间为3分钟.自研后先组内交流,然后汇报展示) (1)看一看(自研探究) 认真地看书自研,师巡视,督促人人认真地看书。 (2)议一议(合作交流) 针对自研探究中的问题先对子交流,还不能解决的问题在小组内讨论。(3)说一说(汇报展示)

《认识角》教学设计

《认识角》教学设计 教学容:北师大版小学数学第四册第六单元62~64页《认识角》。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六单元《认识图形》的第一课时的容。本节课是在学生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等几何图形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教材结合生活情景,引导学生从观察生活中的实物开始,逐步抽象出角。通过学生的实际操作,加深对角的认识,使学生熟练掌握这部分容,并为后续的几何知识学习奠定基础。新的课程标准对本册教材图形部分容总体要:认识角、知道角各个部分的名称。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帮助学生形成角的正确表象,初步建立角的概念,能在具体情境中找到角并学会画角以及知道角的大小与两边的口有关,与两边的长短无关。通过一系列的教学活动,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体会到数学来源于生活的实践思想,同时在活动的过程中学会团结合作,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 学情分析: 本节课是在学生学习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的基础上学习的,学生能准确的判断出各种图形,也就是说学生已具备了关于角的感性认识。但是低年级学生的认知规律以形象思维为主,这部分容对二年

级学生来说比较抽象,如果让学生找这些图形,对学生来说一点也不困难,但学生在抽象角的过程中,说出角的特点,会比较困难。所以本节课要从引导学生观察实物开始逐步抽象出所学几何图形,再通过学生实际操作活动,如找一找、摆一摆、画一画等活动加深学生对角的认识和掌握角的基本特征,以及突破学习角的难点。最后建立角的表象,认识数学意义上的角。 指导思想: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新课程要求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认识角”一课意在让学生主动地参与数学活动,并通过亲身实践、经历的过程,初步认识角。设计思路: 1、注重结合学生年龄特征,创设情境,让学生产生探究的欲望。 2、注重学生动手操作,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3、注重巧妙运用多媒体,化难为易,让学生的空间观念和思维能力得到发展。 教学目标: 1、经历从实物中抽象出角的过程,直观认识平面图形中的角,培养学生观察、操作、抽象概括能力,发展符号感及空间观念,体会

卢沟谣教案

《卢沟谣》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歌曲《卢沟谣》 教材分析: 歌曲《卢沟谣》,是西师版课标教材第八册第一单元中的一首歌曲。 《卢沟谣》是一首为孩子们写的歌,无论从歌词,还是从旋律来说,都让人倍感清新流畅。它以中国历史文化为创作背景,用孩子的视角将卢沟桥见证的民族兴衰与永定河畔的自然美景巧妙地融合起来,以极富画面感的语言将人们带入了历史中。歌曲以朗朗上口的童谣形式,既大气深邃,又空灵婉转,抒发出一种发自肺腑的爱国情怀。 E大调,二段体结构,采用了中国五声调式写成,全曲仅有八句歌词,用简单、清新的语言表现出卢沟桥百年的变迁。作品包括两个乐段,都以“ X X X -│X X X -│XX XX X X│X - - -│”朗诵般的节奏型出现。第一乐段包括四个乐句,采用起、承、转、合的方式,并加入二部合唱形式。第一乐句从八度大跳的旋律起伏开始,围绕五声调式的旋律实行,旋律明快、清新、婉转、流畅,似娓娓地述说。第二乐句节奏与第一乐句基本一致,仅仅更加紧凑一些,推动性更强,旋律以模进展开,最后结束在“1”音上,将第一、二句描绘的历史画面完整而清晰地讲述。在情感的烘托下,第三乐句的高潮突现,乐句中出现了高音“6”音,高声部以同音反复和附点节奏,加上二声部合唱的形式表现,低声部则大多采用高声部的下三

度,两个声部的演唱更加表现出歌曲的大气;这个乐句的节奏型也发生了变化,由规整的节奏“X X X - ”变成了附点节奏“ X .X X -”,改变了歌曲的强弱,突出每小节的第一拍,抒发着作曲家的无限爱国情怀,与前两乐句的讲述、描绘形成对比。最后一乐句与第二乐句相似,情绪又回到了较平稳当中,前后呼应。 这首作品在2019年被评为“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大众最喜爱的10首爱国主题新歌”之一,同时在“唱响中国——群众最喜爱的新创作歌曲征集评选活动”中进入前十名。整首作品用简单的话语、平实的旋律表达了作者浓烈的爱国情怀和强烈的历史责任感。曲调清新、悠扬。音域较宽,特别是高声部,从低八度的“5.”到高一个八度的“1”。歌曲的歌词以童谣的形式,结构工整,清新深刻。以多字为一句,四句体结构。整首歌曲都归韵在“an”上,需用圆润的声音演唱。 学情分析: 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初步具备了视唱乐谱的水平,在歌曲中出现了附点和前倚音的音乐知识,在本课时只需要感知前倚音在歌曲情绪的发展中所起到作用。 在本课教学中,学生需要学习的音乐知识是:掌握“mf”、“ff”、“f”、“<”这几个力度记号在音乐中的作用。出现了三个乐句的二声部合唱,四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合唱基础,这三个乐句的合唱对于他们来说在演唱时,需要注重音准和声部之间的和谐和力度处

人教版——循环小数教学设计

循环小数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33-34页。 教学目标: 1理解产生循环小数的原因,认识循环小数,正确使用循环小数表示商。2.认识循环节以及循环节的意义,能正确进行循环小数的简写并正确读写循环小数。 3.初步认识有限小数和无限小数、能正确区分有限小数和无限小数无限不循环小数,知道循环小数都是无限小数。 4、向学生渗透集合的思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扩展循环小数在生活学习中的应用。 教学重点:认识循环小数,正确使用循环小数表示商。 教学难点:正确理解产生循环小数的原因。 一、引入 听故事引入: 在上课之前,老师给同学们听一个故事:从前有座山,山里有座庙,庙里住着老和尚和小和尚,老和尚给小和尚讲故事。讲个什么呢?老和尚说…… 师:你会接着往下讲吗? 师:它能讲得完吗?引出依次不断的重复出现。 师:我们把这种依次不断重复出现的现象(板书:依次不断的重复出现)称为“循环”现象。(板书:循环) 师:在生活中还有哪些像这样不断重复出现的循环现象呢?

师:讲得好,你们的知识可真丰富!老师也找到了一些,请看: 师:红绿灯的交替出现是循环现象; 师:白天黑夜依次不断的重复出现; 师:一年四季春夏秋冬依次不断的重复; 师:人的血液流动循环现象。 师:其实在数学中也存在着有趣的循环现象,那么小数的循环现象是怎样产生的呢?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小数的循环问题。 让我们通过计算去寻找其中的奥秘。希望同学们在1分30秒内找到原因:[用听故事导入新课,一是直观,二是引人入胜,吸引学生进入学习的情境。另外,也使学生初步感知"依次不断重复出现"、"循环"等概念。] 二、探究新知 1.组织学生用竖式计算(时间1:30) 第1、2组:400÷75= 第3、4组:78.6÷11= 师:请第1、2组完成第(1)小题,第3、4组完成第(2)小题。 [让学生通过计算实际感知什么是“依次不断重复出现”?] 2.研究循环小数产生的原因 师:时间到,请停下来。你们在计算的过程中找到了循环的现象了吗? 师:现在余数是25,继续除下去商几? 师:余几?又商几?又余几? 师:哦,我现在明白了,由于余数25的不断重复出现,才导致商的小数部分不断的重复出现3。 师:那在另一道计算题的竖式中,是不是也存在同样的循环现象呢?

北师大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认识角教学设计

《认识角》教学设计 孔城中心小学汪用平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让学生经历从现实中发现角、认识角的过程,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发展创新思维。 过程与方法:通过找一找、做一做、比一比等活动让学生直观地认识角,感受角有大小。 情感态度价值观: 结合生活情境,感受生活中处处有角,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 让学生初步地认识角。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探索角的大小与什么有关。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三角板、活动角、圆形纸片、两个边长相等的角、剪刀 【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师:同学们,一年级的时候我们已经学过了很多的平面图形,你还记得吗?知道的请大声说出他们的名字。(教师出示课件) 生: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 师:在这些图形中有一个图形和其它的不一样,它是谁呢?、 生:圆。 师:说说你的理由,为什么? 生:圆没有角。 师:(你真聪明!)今天,我们就来认识角。(板书课题:认识角) 二、联系生活,探索新知 (一)找角——直观感知角。 师:我们生活中能看到很多的角,比如(出示课件)屏幕上的剪刀、钟面、红领巾的角都藏在了什么地方?我们把它们请出来吧。 师:哦,原来角就是这个样子的。 师:我们教室中哪些物体上面有角呢?谁愿意来说一说,并请你用手指一指。 生:学生自由发表意见。(数学书上有角,黑板上有角,三角板的上面有角等。)师:刚才大家指了那么多的角,到底指的对不对呢?我们今天学完这节课就会知道了。

(二)认识角 1、摸一摸,感知角。 请大家拿出课前准备好的三角板(出示课件) 师:刚才同学们说了那么多角,现在请找出其中的一个角,再用手摸一模,和你的同桌说说你的感觉和发现。 学生活动,教师指导。 师用三角板在黑板展示作品并把角描出来 2、认识角的顶点和边。 师:谁愿意和大家分享一下你的发现? (尖尖的、直直的、平平的……) 师:请同学们观察一下黑板上和你们手中的角都有什么共同点?(一个尖尖的、两条边)可能还有圆的弧线?? 师:我们就把这个尖尖的地方叫做角的顶点。(边课件展示,边板书)你能找到你手中角的顶点吗? 师:你还摸到了什么? (平平的、直直的) 师:我们把这两条平平的、直直的线叫做角的边。(边课件展示,边板书)你能找到你手中角的边吗?

新人教版五年级上册音乐 《卢沟谣》教案

《卢沟谣》教案 教材分析: 《卢沟谣》是“唱响中国”入围的36首歌曲中唯一一首写给孩子们唱的歌,它以中国历史文化为创作背景,用孩子的视角将卢沟桥见证的民族兴衰与永定河畔的自然美景巧妙地融合起来,以极富画面感地语言将人们带入了过往的历史中。歌曲以朗朗上口的童谣形式表达,即大气深邃又空灵婉转,抒发出一种发自肺腑的爱国情怀。 教学目标: 1、学会歌曲《卢沟谣》,正确把握歌曲情绪。 2、掌握歌曲中的附点节奏,4拍长音,反复记号,把握歌曲的旋律特点。 3、通过学唱此歌,用主流文化滋润同学们的心灵,培养学生正确的艺术审美观,传承民族精神,挖掘爱国主义情怀。 教学重点: 学会歌曲,掌握歌曲中的节奏,旋律特点,正确把握歌曲情绪。 教学难点: 歌曲中附点节奏,四拍长音的处理。 教学过程: 一、师生问好 二、导入 师:大家知道北京都有什么吗?(天安门,故宫,鸟巢,水立方)今天我们唱的这首歌和一座桥有关,叫做卢沟桥。我们都学过《卢沟

桥上的狮子》这篇课文对不对?今天我们就来唱一唱它。 三、新课教学 1、作品简介 《卢沟谣》是“唱响中国”入围的36首曲目中唯一一首写给孩子们唱的歌,它是一首历史童谣,是一首站在卢沟桥头唱中国历史的歌,唱中国精神的歌。 2、节奏练习(为掌握歌曲节奏做准备) 让学生看乐谱,教师提问:这首歌的拍号是什么?代表什么意思? 练习这首歌中的节奏。(掌握四拍长音和附点四分音符的节奏) 3、旋律练习 (1)音阶练习 1 2 3 4 5 4 3 2 1(用“啊”唱) (2)歌曲中部分旋律的识谱练习。(要求学生划节奏,加强四拍长音附点音符的掌握) (3)全曲的识谱练习。(根据学生情况教师给予纠正,讲解反复记号) (4)唱谱后用“啦”哼唱,以此熟悉旋律。 4、歌词练习 (1)歌词朗诵。 (2)带入歌词反复练习。(边唱边纠正学生演唱不足的地方)(3)要求学生有感情的演唱。(作者写《卢沟谣》是希望通过它

认识角教学设计精编版

认识角教学设计 公司内部编号:(GOOD-TMMT-MMUT-UUPTY-UUYY-DTTI-

《认识角》教学设计 一、教学分析: 1、教学内容分析 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认识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等平面图形的基础上学习的,是低年级学生对几何平面图形由感性到理性的一种认识飞跃,也是学生今后学习其它几何图形的必要基础,更是培养学生空间观念的重要内容之一。 2、学生分析: 在生活中,由于学生已经具备了有关角的感性经验,所以联系生活实际开展教学有助于他们更好地学习。教学时,结合学生已有的知识背景,从常见的物体出发,引导学生先观察再进行操作,以此降低学生的思维坡度,使其经历规律的探索、发现过程。这样做将使学生学到知识的同时,自主学习能力也将得到培养。丰富学生对角的认识。 3、教学环境分析 常规的数学课堂很难使学生经历从生活中抽象出角,以及亲历“角的大小与什么有关”的探究过程。因此我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基础上,利用信息技术帮助学生直观的感知角,感悟角,借助交互电子白板,通过计算机(网络)教室环境,让学生在操作感知中,突破教学的重、难点。 二、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 认识生活中的角,知道角的特征和各部分名称,会用不同的方法制作角。 能力目标: (1)、通过信息技术与学生操作相整合活动让学生感知角的大小与它的张口有关,会用重叠的方法比较角的大小,体会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 (2)、在制作角和比较角的大小的活动过程中,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培养创新精神和动手实践能力。

情感目标: 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形象思维,积累学习的兴趣,培养交往、探究的合作意识。 三、教学重点:学生形成角的正确表象,认识角的各部分名称。 四、教学难点:角的大小与什么有关。 五、教学设计 教学环节整合 点与 软件 师生互动内容设计意图 一、创设情景,感知角1、电 脑卡 通 动画 创 设情 境, 引 出课 题 。 一、动画引入 师:同学们你们想去参观数学王国吗? 生:想 师:今天张老师就带同学们去数学王国里面 看看,看看里面今天发生了什么事? (课件播放几何王国的卡通,让学生在富有 童话色彩的情景下回顾旧知,学习新知) 师:哇,原来王国里面正在举行一个叫拼拼 碰的游戏呢,有兴趣吗? 二、引出课题 为学生创 设学习情 境,让学 生通过神 秘的王国 游戏发现 数学知 识,激发 学生的求 知欲,同 时为导入 课题提供 知识背

卢沟谣教案

《卢沟谣》教学设 教学目标 1. 能够有感情的演唱《卢沟谣》这首歌曲,感受卢沟桥地区发展变迁的千年历史画卷,以音乐丰富的情感陶冶学生。 2. 了解歌曲段落结构,感受音乐情绪。 3. 掌握“渐强,反复跳跃,结束句,倚音”等音乐记号。 教学重点 1. 用充满激情的声音唱出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2. 准确表达“渐强,倚音”等音乐记号的演唱方式。 教学难点 音域较宽,从1到低一个八度5。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乐谱。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 师出示“卢沟桥”的高清风景图片。 2. 生观看图片,感受卢沟桥美丽的风景。 二、朗读歌词 1. 师播放伴奏音乐,并朗读第一段的歌词(PPT歌词滚动出现) 2. 师带生一起朗诵第一段歌词。 三、学唱第一段 1. 师范唱第一段歌词,生聆听。

2. 生尝试用声音表现卢沟桥的美景。 四、解决第一段难点 1. 师逐句示范“元明清,七百年”,让生感受音与音之间的跨度,将声音大胆沉下。 2. “卢沟渡,摆渡船”,要唱得连贯。 五、处理歌曲 1. 师再次范唱第一段,并在强调的地方加上手势。 2. 生复唱歌曲,着重注意师强调的地方。 3. 师小结:卢沟桥的景色非常美,你们的歌声也非常美,老师真的很满意。 六、学唱第二段 1. 师范唱第二段(愤怒的),让生聆听并谈谈音乐表现了什么情感? 2. 请生用愤怒的情绪,唱第二段的歌词。 3. 比较两段的结束句: 万古卢沟佑安澜(二段)——清唱——起伏较大 卢沟晓月照大川(一段)——清唱——平缓 4. 讲解结束句 5. 出示乐谱,让生掌握反复跳跃记号,并整理歌曲结构: B—B(加一句)—结束句。 七、处理歌曲 1. 师引导生用隐忍、压抑——愤怒——宣泄的方式来演唱第二段。 2. 师前两句动作提示生感情,后指示乐谱注意反复与结束句 八、表演歌曲

优质课教案《循环小数》教学设计

“循环小数”教学详案 教学内容: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九册第48—49页。 教学目的: 1、学生理解循环小数、有限小数、无限小数的意义,认识循环节。 2、掌握循环小数的两种表示方法,能正确地判断循环小数,有限小数,无限小数,能比较熟练的求循环小数的近似值。 3、让学生经历验证,探究的过程,培养学生探究问题的数学精神和意识,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成功体验,培养学生积极的数学情感。 教学重点:理解循环小数的意义及判断循环小数。 教学难点:理解循环小数的意义。 教学材料: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1、故事导入: 师:先听老师讲一个故事,看你能从这个故事中发现什么规律?(教师讲故事:从前有座山,山上有座庙,庙里住个老和尚,老和尚对小和尚说,从前有座山……)让几位学生接着往下说,再全班一起说。 问:你从中发现了什么规律?使学生理解“依次不断重复”、“循环”。 板书:依次不断重复出现 循环 2、学生例举生活中的循环现象。 师:在日常生活中你们遇到过这样依次不断重复出现的循环现象吗?谁能举例说一说。 一年四季的循环(春夏秋冬),一周的循环(周一到周日),一天24小时的循环(早晨到晚上),红绿灯 师:同学们知道的可真不少,在我们的数学王国中,也存在着这样的数,今天我们就来研究它:(板书:循环小数),大家想认识这位新朋友吗?

师:要想认识这位新朋友,必须要先闯过一道计算关,你们有信心闯过去吗? 二、研究问题,探究新知 (一)认识有限小数和无限小数 师:我们先来进行一个小小的计算比赛,看谁算得又对又快。 1、分组计算,感知概念。 第一组:(1)2.4÷3 (2)0.75÷2.5 (0.8) (0.3) 第二组:(3)32÷6 (4)2.7÷11 (5.33····) (0.24545···) (生有问题可互相交流,也可请教老师) 2、学生独立计算,指名每组派个代表上来板演。 (师巡视了解情况,让第一、第二组的同学独立做,如发现会做的学生,教师小声表扬,询问理由)。比赛结果,询问学生有没有意见? 3、学生发表个人意见。(学生有可能说:第一组的两道题能除尽,会写商,我们学过了,(3)、(4)我们没学过……) 4、(1)、师指着算式,问:第一题、第二题除法算式的商和第 三、第四题的商有什么不同? (2)、学生回答后,师说明:那我们就把像0.8,0.3等等,这样小数部分的位数是有限的小数给它起个名叫有限小数。(板书:有限小数) (3)、师:那么像第3、第4题的商除得尽吗?除不尽可以用省略号表示,猜一猜,这样的小数会叫什么呢?(板书:无限小数)追问:为什么?(让学生弄清所得的商不断地重复出现)(二)、循环小数的教学 1、初步感受循环小数的特点: (1)屏幕展示,问:像第3、第4题的商后面有无数数位,你发现了什么?同桌讨论交流一下,想一想 学生可能回答:除不尽,商不断重复出现 师追问:想一想,为什么商会不断重复出现呢? 生可能回答:余数不断重复出现“2”,“5”;商的小数部分总是重复出现“3”,“45” 问:同学们能告诉老师省略号表示什么吗? (2)、师:你发现这两题的商有什么共同点吗?小组讨论交流。

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案《循环小数》

循环小数 教学目标: 1、通过求商,使学生感受循环小数的特点,从而理解循环小数的概念,会读循 环小数,会用简便记法表示小数。 2、理解有限小数、无限小数的意义,能正确地区分有限小数和无限小数,扩展 数的范围。 3、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及敢于质疑和独立思考的习惯。 4、让学生感受数学美与学习数学的乐趣,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增强他们学好 数学的信心,初步渗透几何思想。 教学重点: 理解循环小数的概念。理解有限小数和无限小数的意义并能进行区分。 教学难点: 理解循环小数的概念。 教学过程: 一、课前游戏: 1、请一名学生做游戏,根据老师的指令,用手指向部位.(眼睛、鼻子、嘴巴、耳朵;眼睛鼻子嘴巴耳朵……) 2、请学生说一说,游戏过程有什么特点.(理解关键次:依次、不断、重复出现) 3、是的,刚才这位同学按照丁老师的指令不断地重复地依次指出自己的眼睛,鼻子,嘴巴,耳朵,在生活中,还有哪些现象,像我们刚才的游戏那样,依照一定的次序不断重复出现呢? 请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找一找.(例如学生的回答:四季春夏秋冬的更替、一年12个月的交替、每周星期数、老和尚讲故事等) 这种现象还可以叫做“循环”(板书) 在数学中也存在这种循环现象,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它。 二、探究循环小数的概念 1、前几天丁老师去逛街,看见路边有一个卖冬枣的,他在旁边挂了一个牌子,上面写着“70元一箱”。又一问,知道了一箱重6千克。看了这个信息,你能通过计算知道什么? 出示:一斤大枣多少元? (1)、请一名学生板演,其余生在练习本上试算。一边算一边想:在计算中遇到了什么情况?出现了什么现象或规律?计算时间为一分钟,一分钟后同桌之间互相说说自己的发现。(教师行间巡视). (2)、汇报: 可能发现:①余数总是50②商的小数部分总是3③继续除下去,永远也除不完。 (如果生没能说出第3点,师提示:如果能继续除下去,你们认为除得完吗?) 你们怎么知道肯定能除完?(明确余数一旦重复出现,商也就重复出现,继续除下去,商的小数部分会重复出现6,所以70÷6商的小数部分有无数个6) (如果学生能说出大概,师只要总结就可以了,师:你们觉得这些同学说得有道理吗,你们的意思是:略) (如果生说不出来,师可以引导:为什么商会重复出现6呢?生:因为余数重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