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论中央苏区文化

论中央苏区文化

论中央苏区文化
论中央苏区文化

论中央苏区文化

摘要:中央苏区是中国共产党早期“局部执政”预演的红色舞台,党领导的中央苏区文化建设实践体现着先进文化理念,代表着中国文化发展的未来方向,为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形成完整的新民主主义文化理论奠定了理论和实践基础。

关键词:中央苏区先进性内涵革命根据地

一、中央革命根据地

中央苏区位于江西省南部、福建省西部,是毛泽东、朱德直接领导开辟的、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央革命根据地,是苏维埃中央政府所在地,是全国苏维埃运动的中心区域, 是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党、政、军、群首脑机关所在地。

中央苏区即中央革命根据地,是土地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建立的最大的一块革命根据地。它创建于1929年初,在1931年至1933年先后取得四次反“围剿”胜利后发展至鼎盛时期:以江西瑞金为中心,包括赣南、闽西广阔地区,拥有5个省级苏维埃政权、21座县城、面积8.4万平方公里、人口453万。1931年11月在瑞金成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实行工农民主专政的新型红色政权——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它具有独立政府的形态和性质,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雏形和摇篮。1934年第五次反“围剿”失利,中央红军被迫于1934年实行战略大转移,中央苏区的主体部分随之丧失。

二、中央苏区文化建设

中央苏区文化,指的是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开辟以后,持续至1934年10月,这段时间内创造的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新型区域文化,它涵盖了中央苏区范围内的宣传、教育、文艺、新闻、出版等各个精神层面的活动,形成了比较系统的全新体制机制,改变了当地的社会心理与风俗习尚,极大地改变了该区域人民的精神面貌,其文化建设的理念体现着先进性,代表着中国文化发展的未来方向。

中央苏区文化先进性内涵

(一)以先进的文化理论为指导。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自领导土地革命时期,就开始自觉地以马克思主义理论武器来分析和解决中国先进文化建设的发展方向和实际问题。中央苏区建立了马克思共产主义学校(即中央革命根据地党校)、苏维埃大学、中央

军事政治学校、列宁团校等,均开设了马克思主义教育课程。此外,在瑞金,还成立了以张闻天为首的马克思主义研究会,同时苏区还出版了马恩列斯的《共产党宣言》、《国家与革命》、《二月革命至十月革命》、《列宁主义原理》等著作。由于中国共产党大力倡导和推进,代表无产阶级最先进文化的马克思主义得到了广泛传播。中国人在精神上就由被动转入主动。

(二)以工农群众为主体的大众性。中央苏区文化是以最广大人民群众为主体的新型文化,突出大众性特征。中华苏维埃临时政府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实行工农民主专政的政权,中国共产党公开地、旗帜鲜明地提出文化为最广大的人民群众服务。中国共产党使占赣西南、闽西地区人口80%以上的广大贫苦农民首次成为文化的主体,改变了几千年来总是有少数人垄断文化的事实,改变了文化发展总是在小范围整合往复的格局。其次,中央苏区文化建设以提升广大劳苦大众的文化素质和精神境界,适应和满足谈们的文化需求为指向,最终为现实的革命斗争服务。中国共产党认识到中央苏区人民群众的文化层次普遍不高的现状,努力通过具体的文化活动,使用大众的语言,创造人民大众看得懂、听得懂,能够接受的喜闻乐见的文艺作品反映他们的生活和精神风貌,去展示他们的愿望,代表他们的利益。中央苏区的八一剧团、工农剧社、蓝衫团、苏维埃剧团等,创作演出了一批反映苏区斗争的戏剧及各种活报剧,受到苏区军民的热烈欢迎,毛泽东、朱德的形象出现在中央苏区的舞台上。另外,面向群众的普及性文化在苏区轰轰烈烈地开展起来。夜校、半日学校、补习班、识字班、俱乐部、列宁室、识字牌等遍布城乡各地,形成密集的业余教育网络,广泛开展了扫盲识字运动,提高了农村青壮年的文化水平。

(三)以服务现实革命战争为宗旨的时代性。苏区文化的时代性集中地反应在革命队伍的文化建设实践中,其先进性内涵主要分为两个层面:第一个层面,毛泽东在中央苏区关于工农武装割据和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的论述,对中国社会各阶级分析的进一步深化和细化,提出的实行徒弟革命的一些方针政策,以及重视调差研究,反对本本主义等,都是对先进文化的灵魂——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和具体化。第二个层面,是对新型的道德价值观和精神作风的倡导。如引兵井冈山以后,毛泽东针对红军政治思想工作提出的官兵平等,党指挥枪,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反对自由主义,克服传统农民起义的流寇习气,弘扬革命英雄主义的荣誉感,以及明白为什么打战,为谁牺牲等。

总之,中央苏区的文化建设在实践中,始终同整个革命的任务、目标密切联系起来,是真正为革命、为战争和为共产主义服务的先进文化、新兴文化。从某种程度上可以说,中央苏区的文化形态是新民主主义文化形态的雏形。

三、中央苏区文化之赣南文化

江西苏区是我国第一个红色革命政权的摇篮,老一辈革命家在组织发动群众,实行土地革命,建立苏维埃政权的艰苦卓绝斗争中,创造了新型的苏区政治,经济和军事体制,孕育了富有战斗力和理想精神的苏区文化。同时,江西苏区也拥有着丰富的个人成长文化,对人的成长具有重要的教育引导与启发价值。另外,江西苏区“红色资源”展现了一定历史时期形成的革命精神,具有与时俱进、价值永恒的特点。这种精神是中华民族传统精神与时代精神相结合的产物,是对历史传统精神的丰富和发展,它既有一定历史条件下的特定内涵,又有与时俱进,价值永恒的普遍意义,对当代人具有多方面的教育意义。

苏区文化与赣南文化的交融发展,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悠久的文化历史,创建了优秀的苏区文明,有着浓郁的风土人情。以擂茶为例:客家人热情好客,以擂茶待客更是传统的普遍的礼节,无论是婚嫁喜庆,还是亲朋好友来访,即请喝擂茶。客家人每当劳作回来,一进客门,就要先饮一碗擂茶,再说进食解饥肠事。客家人又常用糯米做糍粑,或用大米做米果(粑粑)当点心。故有俗谚说:“喝擂茶,吃粑粑,壮身体,乐哈哈。”以至说这奇特的客家擂茶是“药食兼佳,味中有味”的“客家保健饮料”。

再如,客家山歌。客家山歌源于生活,缘事而发,直抒歌者胸臆,真实地反映了客家人的劳动生活、爱情婚姻以及客家地区的风土人情,真实地表达了客家人的幸福与痛苦、感情与理智、希望与追求,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充满现实主义精神。

四、文化苏区研究再思考

中央苏区文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文化建设的重要开端,是中共文化理论与政策的初步展现,其经验与范式构成了新民主主义文化与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渊源。学术界广泛关注中央苏区文化,并展开深入研究,取得了丰富的研究成果。

以往,学术界对中央苏区文化研究存在的根本问题是凡是传统、方法单一、立意不深,大多局限于就苏区文化谈苏区文化,体现不出中央苏区文化深厚的历史底蕴与时代价值。当前,要深入中央苏区文化的研究必须注意一下几点:

(一)进一步理清中央苏区文化的内涵

必须明确界定中央苏区文化的内涵,同时充分兼顾以下几个原则:

1)符合马克思主义的文化观;2)适当借用文化分层的观点,既看到文化的深层——社会的意识形态,又看到其中间层——与之相适应的制度租住机构;3)从广义上把整个中央苏区的革命与建设视为新型文化观指导下的实践活动以及新型文化构建过程;4)明确井冈

山时期的文化建设为中央苏区文化之源,无论是从中央苏区时期文化建设的领导人、文艺形态,基本范式来看,两者都具有渊源关系;5)准确把握中央苏区文化的区域性特色,它是在20世纪20、30年代的赣南、闽南这一特殊地域形成与发展起来的文化。

(二)进一步梳理中央苏区文化的发展脉络

中央苏区文化的好发展主要划分为“开创——全面兴起——继续发展与突然停顿”三个阶段。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开辟至“一苏大”的召开为“开创阶段”,即把上述观点的“开创与初步发展”合并。“一苏大”召开至第四次反“围剿”胜利,即中央苏区文化进入全胜时期为“全面兴起阶段”,其标志是:“一苏大”的召开与中共中央关于文化建设的方针政策的颁布,以及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文化机构的设立、各种文化建设活动的次第举行。1933年夏秋间至中央红军开始长征为“继续发展与突然停顿阶段”。一方面,文化政策继续完善,文化法规进一步健全。中心任务是“厉行全部的义务教育,是发展广泛的社会教育,是努力扫除文盲,是创造大批领导斗争的高级干部”。总方针与总任务的提出,标志着中央苏区文化政策的最后定型。同时,对各类文化教育工作的性质、任务、组织机构、实施细则都作了详细规定,从而促进了中央苏区文化建设朝着正规化、法制化的道路发展。

(三)转换视角,深入研究中央苏区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之关系

转换视角,加强中国传统文化视野下的中央苏区文化研究,纠正所谓“中央苏区时期中共全盘反传统”的历史偏见,发掘该时期中共对待传统文化的合理因素与科学经验。在中央苏区,人们当时对封建思想、地主文化、封建礼教等概念并没有进行严格的界定与划分,经常混用,用以泛指传统文化或旧文化。中央苏区的破除旧文化从理论认识,具体政策到实践过程,都有其武断与过火的地方,造成了一些不良影响。但必须注意到,整个中央苏区时期,大量的文化运动决议案强调,要注意宣传发动与说服动员群众,引导他们自发起来破坏旧文化,反对直接的破坏行为。利用民间文艺样式构成了中央苏区传承传统文化的主要内容与最大特色。运用一切旧的技巧,那些为大众所能通晓的一切技巧,作我们的阶段斗争的武器,它的形式是旧的,它的内容却是革命的,但这并不妨碍它成为伟大的艺术,应该为我们所欢迎所支持。

(四)拓宽视野,深入研究中央苏区文化与五四文化传统之关系

五四新文化运动是中国文化发展演进从“外在冲击”到“内在转化”的转折点,是中国文化现代化进程中由“破”到“立”的历史分界线。对于五四文化传统的创造性转化:通过确立工农民主专政的国体、健全苏维埃政权组织形式、建立权威高效的监督体制、倡导民主的工作作风等措施,宣示与视线里苏区绝大多数群众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权利在内

的广泛的看得见、摸得着的民主,从而实现了对于五四之核心诉求——民主的制度化建构;通过充分挖掘民间文艺资源,大力提倡通俗化,推动此起彼伏的群众化歌谣、戏剧等文艺运动,从而把五四的革命文学呼喊落实为革命文学的运动。中央苏区文化始终坚持五四开辟的新文化运动的前进方向,虽然面对国民党铁桶般封锁,却处处洋溢着开放的气息,始终保持与世界先进文化的互动,最主要的就是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五)创新研究方法,深入研究文化传播与中央苏区文化之关系

从根本意义上说,中央苏区文化建设的中心目标是为了在苏区范围内建立完善的传播体制机制,有效地传播以马克思主义为核心的新型价值观与思想理论体系。在中共领导下,各级苏维埃政府着力建设立体化与网络化的传播方式,获得了传播技术方面的相对优势,有效保障了先进文化基因在中央苏区扎根开花。

1)创设新型文化组织,构建独具特色的文化体制。

2)客服现代传播条件不足的局限,充分激动每一个传播细胞的积极性。

3)通过建立以中心工作为牵引的传播体制,即苏区的文化教育活动大都围绕着重大纪念日、重大节庆、以及党和苏维埃政府的重大决策来进行,从策划方案、调集资源、组织队伍、广泛动员、深入实践、督促检查等各个环节全面展开,在极短时间内集中各种资源,取得了最大的传播效率。

4)针对苏区群众文化素质不高的特点,创造性地选择了艺术化、形象化的传播手段。

结语:在时代的高起点上推动文化内容形式、体制机制、传播手段创新,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是繁荣文化的必由之路。推进社会主义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需要大力弘扬中央苏区文化的创新精神。

[参考文献]

[1]王盛泽.苏区精神的文化视野

[2]叶春.文化建设与苏区文化传统[M].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1999

[3]汤家庆.中央苏区文化建设史[M].厦门.鹭江出版社.1982

[4]中央苏区革命文化史料选编[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1994

[5]中央革命根据地史料选编(上册)[C].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1982

视觉文化论文

成绩 论文题目:视觉文化与经典电影鉴赏 课程名称:视觉文化与传播 指导教师:段运冬 学院:美术学院 专业:美术学 年级:2011级 学号:222011312011054 姓名:袁永强 2014年1月5日

【摘要】 电视栏目竞争日趋激烈,要在电视媒介中占有一席之地,就必须要走出一条专业、特色之路,栏目的好坏直接决定了收视率的高低,一个成功的栏目离不开专业的策划、制作,所以一部电影的好坏是需要人们通过自己看了过后的感受,在1992年一部文艺片《闻香识女人》的美国电影诞生了,“女人香”?乍一看片名似乎是部言情片抑或情色片,其实剧中女人的戏份是很少的。“闻香”在故事中顶多也就是一条副线、一个插曲甚或一个噱头,只是在舞会上盲人弗兰克与美女唐娜相遇时表现出来的:双目失明的弗兰克,搂着唐娜的腰肢跳起美丽的探戈,居然说出了她使用的香水是哪个品牌,甚至感觉出她的相貌、表情乃至眼中的柔情。原来,长期的失明使得弗兰克十分善于识别声音和气味,尤其是显露出对女人的体气有着异常的敏感。 【关键词】 文艺片栏目相遇识别 一、剧情介绍 年轻的学生查理(克里斯奥唐纳饰)无意间目睹了几个学生准备戏弄校长的过程,校长让他说出恶作剧的主谋,否则将予以处罚。查理带着烦恼来到退伍军人史法兰中校(埃尔·帕西诺饰)家中做周末兼职。中校曾经是林登·贝恩斯·约翰逊总统的幕僚,经历过战争和许多挫折,在一次意外事故中双眼被炸瞎。他整天在家里无所事事,失去了生活下去的勇气和信心。他准备用尽最后的精力享受一次美好的生活。他带着查理出游、吃佳肴、开飞车、跳探戈、住豪华酒店……然后想就此结束自己的生命。查理竭力阻止了中校的自杀行为,从此他们之间萌生如父子般的感情。史法兰也找回了生活下去的勇气和力量。影片最后史法兰在学校礼堂激昂演说,挽救了查理的前途,讽刺了学校的伪善。二人在互相鼓舞中得到重生。 长期的失明生活使得史法兰中校对听觉和嗅觉异常敏感,甚至能靠闻对方的香水味道识别其身高、发色乃至眼睛的颜色。其实这都源于他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和感悟。 二、本部电影的独特之处 这部影片的构思相当大胆和新颖,在一部作品里把迥然相异的两个人用一个偶然事件串起来,使其原本平凡的人生迸发出绚丽的火花,这是艺术家们屡试不爽的手法。影片《女人香》的高明之处不仅体现在故事结构上的精巧,其中,对人性入木三分的刻画加上对人格中最真挚最纯净部分的讴歌使它不象是一部电影,而更象是一则都市寓言! 要说人与人之间情感的交融是最难表现的,何况影片中的两个主人公原本就分处不同的人生阶段。并且,对命运的感悟也是天差地别。让这样两个人携手人生,没有一个让人信服的剧本不行、缺少了演技超凡的演员更不行。 幸运的是,导演在两个小时的篇幅里,用一次意外的邂逅、一场“性感”的探戈、一出恣意的飙车和一段酣畅淋漓的演讲为我们完整的勾勒出生命从“毁灭”到“重生”的全部过程。

红色文化是新民主主义时期先进文

红色文化是新民主主义时期的先进文化,蕴含着丰富的革命精神和厚重的历史文化内涵。发掘和利用红色文化独特的价值功能,不仅有利于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实践性,还对打造具有中国特色和世界影响的红色文化产业新品牌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历史印证价值功能。红色文化见证了“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的历史。近代中国,国家积贫积弱,人民饱受磨难。为拯救国家和人民,无数革命者进行了长期的探索和斗争并为之流血牺牲,但都无法改变中国人民的悲惨命运。是中国共产党勇敢地担负起历史的重任,为中华民族的独立解放,为中国人民的平等自由作出了不懈的努力并付出了重大牺牲。仅江西革命烈士纪念堂记载,为革命牺牲的江西籍烈士就达25万之多。一部红色文化史忠实地记载了中国共产党为人民利益而奋斗的历史,这是其一。其二,红色文化昭示了“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的真谛。新中国成立后,随着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广泛最深刻的社会变革。邓小平曾指出:“如果不搞社会主义,而走资本主义道路,中国的混乱状态就不能结束,贫困落后的状态就不能改变。”中国共产党人在建设社会主义的实践中进行了艰辛的探索,取得了巨大成就,使中国的社会主义呈现出勃勃生机。三是弘扬红色文化有利于巩固党的执政地位。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是历史和人民赋予的。传承红色文化,解读革命历史,有利于帮助人们了解共产党执政地位的来之不易,有利于巩固党的执政地位。 文明传承价值功能。了解过去,目的是启迪和指导未来。红色文化的文明传承价值功能表现在:一是红色文化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发展进程中的重要环节。中国共产党就是先进文化——马克思主义同

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从成立的第一天起,就以马克思主义作为 自己的指导思想。在中国革命的征程中,中国共产党人创造性地形成了指导中国革命走向胜利的先进文化——毛泽东思想。毛泽东思想继承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又传承了中华民族五千年积淀而成的优秀传统文化和“五四”以来形成的红色文化,它们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正由于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在毛泽东思想之后,又诞生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无疑,红色文化具有鲜明的传承性。二是红色文化提炼和凝聚了中国共产党人的革命精神并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实践中得以传承。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革命的征程中形成了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和西柏坡精神,这些精神是红色文化的精髓,是激励人们开拓进取、矢志不渝的强大精神支柱,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需要弘扬这些红色精神。和平建设时期形成的大庆精神、“两弹一星”精神、抗洪精神、抗震救灾精神、载人航天精神,就是红色文化得以传承的体现。深入发掘红色文化的传 承价值功能,是培育新的民族精神的现实需要。 政治教育价值功能。红色文化倡导的是崇高思想境界和革命道德情操,传播其理念、彰显其精神有利于红色革命精神深入人心。一是红色文化是开展青少年德育的有效载体。红色文化资源内容丰富,每一处革命遗迹、每一件珍贵文物、每一堂传统课都是鲜活的教材,都折射着革命先辈崇高理想、坚定信念、爱国情操的光芒。用鲜活的历史告诉青少年,老一辈革命家的丰功伟绩建立在他们对祖国深厚的爱之上。一个人对祖国爱得越深,历史的责任感就越强烈,人生目标就越明确,人生信念就越坚定。古往今来,彪炳史册的无一不是忠诚的爱国者。红色资源正是彰显革命历史的新平台、新课堂,其感召力是学校和书本不可比拟的。二是红色文化形式的多样化,使人们在寓教于乐中受到润物细无声的熏陶。近年来兴起的红色旅游之火暴是始料未及的,除了人们对那段红色年代充满向往之外,其中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就是人们热爱一切美好的东西,敬仰那些为理想信念不惜牺牲生命的人。人们在红色旅游中能真切地感受到祖国山河是美的,红色热土承载的红色文化也是美的。革命老区丰富的山水人文资源和古朴淳厚的民俗民风,使旅游者在愉悦中感受山河之美,体验华夏民族的博大精深,感悟那段烽火连天斗争岁

视觉文化

1.视觉文化的概念 1913年匈牙利电影美学家巴拉兹提出,以电影为代表。电影作为一种新的视觉文化的样式,成为视觉文化崛起的表征。 较之于口传文化与印刷文化,电影主要是一种以影像来传递信息的视觉文化。 电影并不直接等同于视觉文化,电影史视觉文化的诸多表征之一。 视觉文化的概念(名解) 其一,视觉文化概念是指一个文化领域或研究对象,它不同于词语的或话语的文化,其中视觉性占据主因或显赫地位,所谓视觉文化就是当代文化发展的一个趋势性现象,它与后现代和消费社会密切相关。其二,视觉文化也可以用来标示一个研究领域,或是广义的文化研究的一个重要分支,它是一个综合性、跨学科性的研究。 图像的劣根性:浅薄化、粗鄙化、平面化。 2.解析视觉文化的当代发展趋势 ①视觉性成为文化主因 当代文化或文化中的高度视觉化,就体现在对视觉性和视觉效果的普遍诉求上,从广告形象到影视节目,从印刷图像到服饰、美容、建筑、城市形象等形形色色的视觉图像无处不在。 当代文化高度视觉化把可视性和视觉快感凸现出来,这就从根本上摧毁了许多传统法则。在“眼球经济”时代“被把握为图像”的东西才是充斥着权利和影响的东西. 视觉因素一跃成为当代文化的核心要素,成为创造、表征和传递意义的重要手段。当代文化不仅体现出高度视觉化的特征,而且是一种普遍视觉化,即是视觉化对非视觉化领域广泛的“殖民”。 ②图像压倒文字 如今图像更具优势,更有吸引力和诱惑力,读图已经成为一种时尚,不仅在印刷中图像凌越文字占据了主导地位,就电影和文学而言,文学作品改编为影视作品进一步强化了小说文字描绘的图像化倾向,在读图时代人们爱看图像更胜于文字。 读图时代(名词解释) 从广义上说,读图时代这一表述揭示了图像成为我们阅读的主要领域。从狭义上说,所谓读图,就是指印刷物本身的图像化趋向正在改变我们的阅读习惯,把我们从抽象的文字解读中“解救”出来,转向了种种直观生动的图像。 图像淩越文字,表明了视觉文化不同的特性。 ③对外观的极度关注 历史的看,没有那个时代像今天这样对日常生活的种种外观如此关注。 身体作为人的肉身外观呈现出复杂多样的视觉文化意义。身体文化催生出身体产业 凡视力所及之物,总是这样或那样的要求着视觉快感。 ④视觉技术的进步 人的视觉不断发展,不断延伸,可视性要求与视觉快感的欲望不断攀升,导致了新的视觉花样层出不穷。 麦克卢汉:媒介是“人”的延伸 视觉技术的变革还导致了虚拟现实的出现和传统观念的深刻变革。 3.视觉范式的历史演变 贡布里希《艺术的故事》——绘画是一种活动,所以艺术家的倾向是看到他要画的东西,而不是画他所看到的东西他认为,画家心中有某种“图式”制约画家 视觉范式(名词解释): 范式也就是一整套关于特定科学理论的概念、命题、方法、价值等。视觉范式,亦即特定时代人们的“看的方式”。 ①从不可见性到可见性 启蒙;真理就是“开启”与“去蔽”(海德格尔) ②从相似性到自指性 图像符号与显示的关系从相似性关系到非相似关系的转变 ③从重内容到重形式 英国美学家克利夫·贝尔提出“有意味的形式”会激起一种特殊的审美情感,他写道“有意识的形式”就是一切视觉艺术的共同性质。打破艺术边界,是现代视觉艺术发展的产物。(填空) 蒙德里安(现代)与波洛克(后现代)

200506论视觉文化时代的美术教育(清华)

载于《清华美术·卷3》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年11月出版,第118-124页。 论视觉文化时代的美术教育 王大根(上海师范大学美术学院) 摘要: 人类已进入视觉文化时代,图像表征已成为全球文化传播和交流的重要方式,甚至出现了“图像霸权”。因此美术教育必须更新美术观,并认识到美术课程具有人文性质,其主要目标是让学生形成一种“美术素养”,即处理图像信息的“视觉读写能力”。在视觉文化时代,美术已成为一种特殊的、具有方法论意义的学习方式,也是一种无需翻译的国际化语言,美术与语文、数学、外语等语言学科同等重要,应当引起国内教育界的重视。 关键词: 视觉文化美术语言美术素养人文性质视觉读写能力 基础教育美术课程改革多年以来,各地都推出了一些新教材,也出现许多好课例,成果卓著。但在实施的过程中也出现一些误区,比如,有的教材加入了造形要素的内容,却并未关注这造形要素对作品乃至人的审美心理有何影响;有的教材广泛选入了现代艺术、流行艺术、商业艺术和大众艺术,具有时代感、新颖性,却没有文化层面的判断和鉴别;有的课注意了材料的多样性、学生的兴趣和活动,却缺乏美术要素和内涵;有的老师责问:“美术课到底还要不要美术知识和技能?”然而他在实施新课程时怀念的依然是写实的素描和色彩……为此,笔者觉得有必要对进入视觉文化时代之后,中小学美术教育中的“美术观”、学生的“美术素养”以及美术教育所发生的变化和新的意义提出一些自己的看法。 一、关于视觉文化时代 21世纪是一个以计算机、网络技术和知识经济为标志的政治、经济、科技、文化“全球化”的时代,也是一个充满机遇、挑战和未知的时代。而且,随着现代科技迅猛发展,世界已进入了“视觉文化”的时代,这对美术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 (一)什么是视觉文化? 人类社会生存环境是由三类环境构成的:自然物质环境、社会体制环境和信息符号环境。从某种意义上说,正是人类的各种信息符号的产生、传播及其演变构建了人类的文化,不同的信息符号系统标志着人类历史不同时代。 文明起源,人类莫不依赖图形(或象形文字)记载文化。随着“图”和“文”的发展和分离,二者显示出不同的功能。早在唐代,张彦远就在《历代名画记》说过“宣物莫大于言,存形莫善于画。”“图”和“文”一贯是人类文化传播的两种主要方式。由于传统印刷技术的限制和科学理性

中央苏区大讲坛

赣南是著名的革命老区,是当年中央苏区的核心区域,为中国革命做出过巨大牺牲。81年前,毛泽东、朱德等领导红军和人民群众创建了中央苏区,成立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进行了波澜壮阔、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孕育形成了以坚定信念、求真务实、一心为民、清正廉洁、艰苦奋斗、争创一流、无私奉献等为主要内涵的苏区精神。穿越血与火的历史烟云,历经81年风雨洗礼,苏区精神早已深深地镌刻在赣州广大干部群众心中。 赣南是中央苏区的所在地,也是苏区精神的发源地。成为苏区精神的继承者和弘扬者,不仅是历史赋予赣南的重大责任,更是时代赋予赣南的神圣使命。无私奉献,是苏区精神的重要内容。当年,赣南苏区为革命奉献巨大,赣州市有名有姓的烈士达10.82万人,占全国革命烈士总数的7.5%。 中央苏区时期,是中国革命历史上异常艰难困苦的时期。四面白色恐怖,内部一穷二白;反“围剿”的战火持续不断,反经济封锁的斗争你死我活。在这样的环境条件下,如果离开了人民群众,中央苏区的革命事业就会寸步难行。在党的正确领导下,赣南苏区人民群众爆发出从未有过的革命热情,为了消灭敌人,为了巩固和发展红色政权,苏区群众倾其所有,为中国革命作出了重大贡献和牺牲,留下了很多生动的故事。 苏区人民心甘情愿支持革命 1936年10月,中央红军长征胜利到达陕北后,毛泽东想起了在中央苏区的艰苦斗争,他满怀深情地说:苏区人民太好了,我们欠苏区人民太多了(《共和国之魂》第149页)。 苏区时期,赣南参加红军的有33万人,直接参加支前作战的约60万人,参加长征的有5万余人,占中央红军参加长征总人数的65%。长征路上平均每公里就有3名赣南籍烈士倒下。赣南为革命牺牲的有名有姓的烈士10.82万人,占江西全省革命烈士总数的43.8%,占全国革命烈士总数的7.5%。另外,红军长征后,在短短两个多月的时间,被国民党杀害的赣南苏区干部群众达5万余人,烧毁房屋6万余间。瑞金在苏区时期24万人中,有11.3万人参加革命,5万余人为革命捐躯。当年瑞金全县购买公债77.3万元,支援谷子25万担,捐献战争费用22万元。从这些数字来讲,都说明了我们赣南老区为革命作出的重大贡献和牺牲。 作为中央苏区主体和核心区域的赣南苏区,是人民共和国的摇篮,在中共党史、中国革命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为中国革命作出了重大贡献。第一,这里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创建的第一个全国性红色政权的预演地;第二,这里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形成地,毛泽东在这一阶段写下的一系列著作,都为中国革命产生了极大的影响;第三,这里是人民军队的锤炼地;第四,这里是苏区精神的发源地,老一辈革命家在这里培育了苏区精神;第五,这里是一大批开国元勋的历练地,十大元帅中有九大元帅,十大将中有八位大将,还有众多将军,省部级领导,都在这块红土地上进行了历练。(记者卢舰整理) 编者按

视觉文化

视觉文化 一、视觉文化研究的历史语境 视觉文化并非一个新问题。因为自从有了摄影与电影这种艺术形式之后,西方一些学者就开始了对这一问题的反思。 1936年,本雅明曾分别写出《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与《讲故事的人》两篇论文,在前一篇文章中他指出摄影、电影出现的意义,于是光晕的消失、震惊体验、展示价值等等便成为解读新型的视觉艺术的重要范畴; 他又在后一篇文章中认为,对讲故事和小说构成冲击乃至破坏的力量来自于新闻报道,因为新闻报道和小说一样,“都是讲故事艺术面对的陌生力量,但它更具威胁;而且它也给小说带来了危机”。 面对新视觉艺术和旧文学样式,本雅明总会呈现出一种进退两难的矛盾状态。而这种矛盾或许在以下表白中体现得更加充分:“有人曾说:‘将来的文盲并非不懂阅读与写作的人,而是不懂摄影的人。’但是一名摄影者若不能解读自己的照片,岂不是比文盲更不如?对图片的说明与描绘会不会变成摄影最重要的部分呢?” 本雅明并未用过“视觉文化”(visual culture)的概念,但他实际上开启了人们在视觉文化的问题框架之内思考文学与视觉艺术之关系的先河。此后,西方一些学者均不同程度地触及过这一问题。比如,在海德格尔那里,他曾关注过“世界图像时代”的到来问题。匈牙利电影美学家巴拉兹·贝拉(Béla Balázs)虽然并未对视觉文化做过充分论证,但他却享有这一概念的发明权。而此概念经过丹尼尔·贝尔(Daniel Bell)等人的阐释之后,既被人们广泛接受,也受到了学界的青睐。 早在1970年代,丹尼尔·贝尔就已指出:“当代文化正在变成一种视觉文化,而不是一种印刷文化,这是千真万确的事实。这一变革的根源与其说是作为大众传播媒介的电影和电视,不如说是人们在十九世纪中叶开始经历的那种地理和社会的流动以及应运而生的一种新美学。乡村和住宅空间开始让位于旅游,让位于速度的刺激(由铁路产生的),让位于散步场所、海滨与广场的快乐,以及在雷诺阿、马奈、修拉和其它印象主义和后印象主义画家作品中出色地描绘过的日常生活类似经验。”与此同时,西方学者也开始使用与视觉文化相类似的表达,以指认我们这个时代的基本特征。比如,在波兹曼(Neil Postman)那里,印刷文化背景下的“阐释年代”消逝后,紧随其后的是“娱乐业时代”;米歇尔(W. J. T. Mitchell)则干脆把它叫做“图像转向”(pictorial turn),以此对应西方哲学界广泛谈论的“语言学转向”(linguistic turn)。此外还有波德里亚(Jean Baudrillard)的“仿像”说,德里达(Jacques Derrida)的“电信时代”说,卡尔维诺(Italo Calvino)的“软件启动硬件的时代”说等等。这些说法汇聚在一起,就构成了理解我们这个时代的示意图。 中国的情况 在国内学界,虽然视觉文化一词的使用早在1981年便已出现,而现在能查到的第一篇全面介绍视觉文化的文章亦发表于1988年,但到目前为止,视觉文化真正进入研究者视野也就是十年左右的时间。 1998年,花城出版社编辑钟洁玲与其丈夫钟键夫为推出“红风车经典漫画丛书”,便硬造出一个“读图时代”的词予以宣传。现在看来,这个硬造之词不仅成为此套丛书成功的出版营销策略,而且在短时间内风靡文化界与学术界,并成为“视觉文化”之说的中国式表达。由于此概念首先诞生于出版界,后来者在使用中又让其涵义延伸于电子、数字媒体生产出的视觉艺术产品,所以,这一概念也暗示出纸质、电子和数字媒体全面向图像时代位移的信息。世纪之交以来,视觉文化的译介与研究也日渐增多。比如,随着《文化研究》第3辑(陶东风等主编,天津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对“视觉文化研究”专题的集中介绍,随着《视

中央苏区史论述题(部分)

论述题(两道) 1.中央苏区历史地位、深远影响(PPT11页) 中央苏区的历史地位: 第一,中央苏区是“全国苏维埃运动的大本营”和中心区域。 第二,中央苏区的红一方面军是土地革命战争的重要支柱。 第三,中央苏区是中国革命实行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的伟大阵地。第四,中央苏区是我党学会治国安民艺术和造就大批治国精英的实验基地。 第五,中央苏区是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发祥地。 2.中央革命根据地的经济建设概况、经验(课本148、163页) 1933年8月,毛泽东亲自领导召开了中央根据地南部17县经济建设大会,并在会上作了题为《粉碎五次“围剿”与苏维埃经济建设任务》的重要报告,精辟地阐述了关于苏维埃经济工作的重要思想: 第一,各级苏维埃政府必须高度重视经济建设工作; 第二,必须认清发展革命战争与加强经济建设工作之间以及经济建设与其他工作之间的辩证关系; 第三,要迅速开展经济建设运动,必须有正确的领导方式和工作方法。 1934年1月24日至25日,在第二次全国苏维埃代表大会所作的政府报告中,毛泽东着重阐述了革命根据地组织开展经济建设的方法; 第一,必须把农业生产放在经济建设的第一位。 第二,必须有计划地恢复和发展根据地工业。 第三,必须开放对外贸易,搞活商品流通。 第四,必须坚持发展国营经济、合作社经济和私人经济“同时并进”。 第五,必须坚持“从发展国民经济来增加我们财政的收入”和“财政的支出,应该根据节省”的方针。 经验: 第一,开展根据地经济建设,必须正确处理发展革命战争、巩固红色政权与进行经济建设之间的关系。 第二,开展根据地经济建设,必须制定出符合根据地实际的正确的经济建设方针和政策。 第三,开展根据地经济建设,必须动员和依靠人民群众积极参加,必须培养和启用懂得经济的专门人才。 第四,开展根据地经济建设,必须发扬艰苦创业的革命精神,自力更生,白手起家。 第五,开展根据地经济建设,必须学会利用经济手段管理经济。 根据地经济建设在当时革命战争的环境下,发挥了毋庸置疑的重大作用: 第一,支援了革命战争。 第二,打破了国民党的经济封锁。 第三,巩固了红色政权。 第四,培养了一大批经济建设人才。 3.中央苏区党的建设及其历史经验(PPT237页、课本129页、经验见课本139页)

感受红色文化的魅力——龙岩学习心得体会

感受红色文化的魅力——龙岩学习心得体会 龙岩是全国著名革命老区,中央苏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思想的重要发祥地,为***思想的形成作出了重大贡献。***、周恩来、朱德、陈毅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曾在这里从事过伟大的革命实践。在这里,***同志写下了《古田会议决议》、《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才溪乡调查》等光辉著作,特别是《古田会议决议》,是建党建军的纲领性文献。从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直至全国大陆解放,闽西红色政权、武装斗争及土地革命成果一直保存下来,赢得了“二十年红旗不倒”的赞誉,为新中国的建立作出了巨大牺牲和重大贡献。全市有革命基点村610个,在册革命烈士2.4万多名,占全省烈士人数的一半多。1955-1965年间,闽西有68人被授予少将以上军衔,占福建省籍将军总数的82%。 首站便是瞻仰长汀瞿秋白烈士纪念碑,瞿秋白(1899—1935),江苏常州人,中国***早期主要领导人之一,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卓越的无产阶级革命家、理论家和宣传家,中国革命文学事业的奠基者之一。瞿秋白1922年加入中国***,在中国***第四次至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当选为中央委员、中央局委员和中央政治局委员,1933年到中央革命根据地。红军主力长征时,瞿秋白留在苏区坚持游击斗争,不幸于1935年2月转移途中被捕,5月9日被押解至长汀,关押在国民党36师师部。在长汀被囚期间,瞿秋白与敌人进行了英勇的斗争,在狱中写下了著名的《多余的话》和许多诗词、文章。6月18日,瞿秋白在罗汉岭英勇就义。1952年,在瞿秋白烈士就义处修建了瞿秋白烈士纪念碑。在瞿秋白烈士纪念馆里,内设瞿秋白生平事迹展览,分七个部分对瞿秋白的一生及其对革命的贡献做了详尽的介绍。 随后,我们参观了福建省苏维埃旧址,福建省苏维埃政府是于1932年3月18日在福建省第一次工农兵代表大会上成立的。旧址包括汀州客家博物馆、省苏维埃大礼堂以及中央苏区红色小上海陈列馆。汀州客家博物馆,展示了汀州客家的历史、文化、以及传统的工艺品、民风民俗。通过游览展厅,感受客家民情民风,也看到了客家人刻苦耐劳、开拓进取的精神; 通过参观大家对红军革命历史和福建省第一次工农兵代表大会的历史有了更深刻的了解。

视觉文化传播中的图像霸权

视觉文化传播中的图像霸权 一、图像霸权概念及发展 “霸权”是意大利马克思主义思想家葛兰西首先使用的一个概念。用 简单的话来说明,霸权即意识形态领域的领导权或者支配权。图像霸 权是指在传播活动中,图片和影像影响逐渐取代文字成为人们接收信 息的主要方式,并主导了人们对周围世界的看法。纵观人类文明的发 展史,文字的发明是人类进入文明时代的标志,文字传播让异时异地 传播成为了可能,大大提升了传播的广度和范围。早期的语言传播是 通过人与人之间的心记脑存、口耳相传实现的,在传播过程中不仅受 到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也不能保证信息在传播中不被扭曲变形、重组 和丢失。文字的出现使这些问题得到了解决。文字不仅克服了声音语 言的转瞬即逝性,长久保存信息;还打破声音语言传播的距离限制, 使信息能传递到千里之外,扩展了人类交流及社会活动的空间。文字 的发明使人类文明的传承不再依赖那些经口耳相传且极易遭到扭曲、 变形的神话传说,有了可以考证的资料和文献依据。所以文字的发明 及其应用于文献记录可谓是人类文明发展进步的重要标志,也是人类 传播史上的一大创举。它不仅标志着人类由野蛮时代进入文明时代, 而且在传播时间的持续和空间的拓展上完成了对语言传播的超越。在 第二次工业革命之后,电的广泛使用,特别是电机、电话、电灯的发明 标志人类进入电气时代。19世纪末电影的发明以及20世纪初电视的发明将人类的传播进程推进了一大步,人类获取信息有了更加便捷的方式,电视及电影中的图像在人们日常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进入20世纪之后,随着网络的普及和发展,人类进入了依靠网络获取 信息的信息时代。网络技术的发展使信息传播速度大大提升,而人们 接受信息的方式也随之发生了改变,由原来阅读文字之后进行思考理 解转变为现在更乐于观看图片和图像这样一种现状。图像在人类越来 越注重视觉的传播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文字成为了图像的 附属,图像的霸主地位在这样的条件下逐渐建立。文字在印刷时代的 传播活动中的主导地位,在信息时代得到了改变。

江西苏区历史

谌旭彬:江西苏区百姓的日常生活 读书笔记:江西苏区百姓的日常生活 终于读完黄道炫先生的新著《中央苏区的革命》(社科文献出版社),收获颇丰,尤其是对江西苏区百姓在“革命”笼罩下的真实生活,有了更详细的了解。著作史料引用丰富,许多未曾见过,分享几例,从中不难窥见1930年代江西苏区,在“革命”辉煌表象下的民生实况。 一、壮丁多被征去当红军,苏区劳动力严重不足 1、“全苏区大约有二三万担红属的田荒芜着(瑞金全县红五月底止,约有二千七百余担未莳)……原因除了当地耕田队的消极怠工在以外,有些地方确实是因为劳动力缺乏”(然之,《把优待红军家属工作彻底改善起来》,《斗争》第66期,1934年6月30日) 2“(万泰县的刘士进)两个儿子都当红军,分到的六十二担田,前年已荒了十担,今年又荒了六担……现在有好久没有米吃。”(《铁锤向着窑下区》,《红色中华》第204期,1934年6月19日) 二、“扩红”的手段粗暴 3、“城市少共市委组织科到群众家去宣传当红军,如发现家里动员对象不在家时,便认为是逃跑了,是‘反革命’了,于是甚至把其家属捉起来。石碧区个别乡召开扩红动员大会时,群众进入会场后,即把门关上,开会动员后让群众‘报名’,不肯报名的人,便不准他离开会场。方田区军事部长把不去当红军的群众,派人用梭标解到区苏去。”(《宁化落后的原因在哪里?》,《红色中华》第238期,1934年9月26日) 4、“在扩大红军工作中,强迫命令是常见的事,如若谁一次开了小差,那就非绑起来不可……这种命令主义,在党的领导者与党员同志中间也是经常发生的,曾经为了要支部同志报名当红军,支部书记将支部同志整晚关在会场上不放的这种奇怪事情……扩大红军中间,如若我们完全采用强迫命令的方法,那必然是群众的登山,群众的反抗。”(张闻天,《关于新的领导方式》,《斗争》第20期,1933年8月5日) 三、攻击城市是获取资金的唯一出路 5、周恩来:“由于缺乏资金,我们又决定扩大北部的苏区。但资金还是不够。我们又改变了先前的决定,决定派一个军团去福建,以解决资金问题。 “在朋外的第3军团始终未能解决资金问题,因此……开始向漳州进攻。在漳州募集资金后,我军准备回过头来进攻广东来犯福建和江西之敌。”(《周恩来、王稼祥、任弼时和朱德给中共中央的电报(1932年5月3日)》,《共产国际、联共(布)与中国革命档案资料丛书》第13册,第147页) 6、李德:“中央军团甚至得到中央苏维埃政府的专门指示,进行这种实际上的游击行动。面对我们苏区经济基础的局限和敌人的严密封锁,这常常是获取以后进行战争所需物资的唯一出路。”(《布劳恩关于中央苏区军事形势的书面报告(1933年3月5日)》,《共产国际、联共(布)与中国革命档案资料丛书》第13册,第337页) 四、苏区群众大规模逃跑 7、“十余天来,各区群众向白区逃跑现象日益发展,从一乡一区蔓延到很多区乡,从数十一批增加到几百以至成千人一路出去,从夜晚‘偷走’变而为明刀明枪的打出去,杀放哨的,甚至捆了政府秘书走。”(《关于资城事变问题省委对资溪县委的指示信》,石叟档案

试论视觉文化语言的形成与美学特征

试论视觉文化语言的形成与美学特征 朱印海 (聊城大学文学院,山东 聊城 252059) [摘 要]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交际媒体日趋信息化与数字化,并形成普及的视觉文化,因而在我们现代化的社会生活中,视听语言同我们使用的文字语言一样重要,并正在逐渐成为人们工作、生活的经常性交际工具。视听语言是当代视听媒体和数字化网络系统飞速发展的结晶,它以高科技的数字传播手段改变了人类的语言载体,并且使得社会各领域里的交流更加方便快捷。视听语言具有动态的直观形象性、全方位信息交流的综合性和鲜明的审美特性。[关键词]视觉文化;视听语言;媒体交际 [中图分类号]J9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077(2005)01-0058-05 在高科技的影响下,电影、电视这种综合性的视听信息媒介,不但以其独特的反映现实的方式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和工作,而且它还在逐渐地改变着人们观照世界的思维方式。美国著名的未来学家阿尔温 托夫勒早在1983年出版的 预测与前提 一书中就曾写到: 视觉技术的迅速发展,尤其同电脑、新的形象和数据储存等相结合,可能不仅对文娱节目,纪录片,或一般意义上的信息产生巨大影响,同时对我们的思维方式 我们思维的层面,以及对我们自己在宇宙中的观念,也会产生影响。 [1]语言是思维的现实,艺术创造思维的变化,势必会引起社会表述语言的变革。 在当代社会生活中,随着现代传媒和交际方式的发展,视听语言正日益被人们所重视和使用,并逐渐成为人们工作交际的经常性语言,成为和文字语言具有同等重要使用价值的语言方式。视听语言显然也已经在艺术的创造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特别是在电影、电视和多媒体艺术中。然而,目前不容忽视的是人们对这种现代化语言形式的认识还有些模糊,对视听语言的基本特点和表达方式还没能真正搞清楚,甚至存有某种误解,因而在对视听语言形式的接受和解读上常出现一些这样或那样的偏差,这是需要亟待解决的问题。 要想能够熟练的理解和运用视听语言, 首先要弄清楚视听语言的能指方式和本身的文化特征是什么?关于语言的构成和发展,历来是语言学家们着重探讨的问题,瑞士结构主义语言学家F 德 索绪尔在分析语言的构成时,提出了能指与所指的概念。他认为一个是物质方面,即构成物质表达方面可被感知的(视觉、听觉)能指,另一个是观念方面,即符号中以能指为中介物所表达的构成语言内容的所指。法国的符号学家罗兰 巴尔特继承了索绪尔的语言学理论,把符号语言学引向了更新的领域,他从内容与形式上对语言的能指和所指进行了区分:能指是表达形式和表达实体,所指是内容形式和内容实体。在人类语言的发展过程中,语言作为一种载体形式只是人们进行交流的一种工具,不管它是一种什么形式,抽象符号或是机械媒体,都应以能够准确、快捷、方便地表达人们的思想为主要目的,所以说语言的发展首先应是语言能指载体的形成与发展。文字语言经过几千年的发展,已趋于成熟,并为人类的文明与进步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但是语言的能指载体随着人类的发展,仍在不断地发生变化,特别是当代传播媒体和数字化技术的飞速发展,有力地促使了视听语言的出现。因而可以说视听语言是当代自然科学技术与社会文化发展的结晶。 视听语言的出现,是人类文化发展的必然,是人类思维方式、文化交流方式走向更 [收稿日期]2004-10-12 [作者简介]朱印海(1950 ),男,山东临清人,聊城大学文学院文艺学研究所所长、教授,主要从事文艺学、美学研究。 2005年2月第22卷第1期枣庄学院学报 JO UR NAL OF Z AOZHUANG UNIVERSI TY Feb.2005 Vol.22NO.1

中央苏区历史文化

于都—长征出发地 摘要:1934年四五月间,中央苏区的北大门广昌、闽赣省的首府建宁相继失守。10月 初,国民党军推进到中央苏区腹地,第五次反“围剿”宣告失败。10月上中旬,中共中央机关和中央红军8万多人,先后从福建长汀的钟屋村,宁化西南的大王、凤凰山、隘门、曹坊一带(红九军团从长汀,红三军团第四师、少共国际师1个团、中央直属炮营和红九军团后方机关等从宁化)以及江西的瑞金、于都等地出发,踏上向西突围的征途,开始战略性的大转移。 关键词:中央苏区于都苏区振兴发展红色记忆 正文:中央苏区,亦称“中央革命根据地”,是指在1929年至1934年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赣南和闽西建立的革命根据地,是全国13块革命根据地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一块。随着近几年党史界的学者、专家对中央苏区范围的深入研究,中央苏区范围有所扩大。截止2009年5月20日,中央党史研究室已确认全国共有34个中央苏区县:福建省达20个,江西省达13个,广东省1个。 福建省20个中央苏区县是:建宁、泰宁、宁化、清流、明溪、龙岩、长汀、连城、上杭、永定、武平、漳平、平和、将乐、沙县、邵武、诏安、武夷山、光泽县、建阳。江西省13个中央苏区县是:瑞金、兴国、宁都、于都、石城、会昌、寻乌、信丰、安远、广昌、黎川、上犹、崇义。广东省1个中央苏区县是:大埔。 目前,江西赣州市正在全面推进赣南苏区振兴规划,为了让世人更加了解于都在苏区时期的巨大贡献,以下是于都县党史办撰写的有关材料,以供读者阅读了解。 一:于都对中央苏区的历史贡献 1、在于都诞生了赣南第一支正规的工农武装和第一块红色根据地,为中央革命根据地的创建奠定了基础 1926年11月于都建立了第一个中共党组织——中共于都支部干事会。这一组织的建立,标志着于都人民的革命斗争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历史时期,在党的领导下,于都人民的革命运动在全县城乡迅速蓬勃兴起。1928年2、3月间,于都里仁、步前、桥头等地的农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相继举行了震惊赣南的武装暴动(史称“三乡暴动”),率先拉开了武装反抗封建压迫、剥削的序幕,成为全国各地工农武装暴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虽然都失败了,但却沉重地打击了国民党反动派和土豪劣绅的反动气焰。暴动失败后,以暴动骨干为基础组建的桥头游击队,在斗争中发展成了赣南地方第一支正规革命武装——工农革命军第15纵队。并形成了以桥头为中心,跨兴、于、宁三县边界的红色区域,1928年8月中共于北特区委员会和于北特区革命委员会的成立。标志着以桥头为中心的于北革命根据地正式形

视觉文化传播特色研究分析论文

视觉文化传播特色研究分析论文 【摘要】本文认为,人类社会生存的环境是由三类环境总体构成:自然环境、社会体制环境和符号环境。显现着现代文化特征的社会,某种意义上说是各种符号系统通过传播而构筑的社会现实。当下,以视觉为中心的视觉文化符号传播系统正向传统的语言文化符号传播系统提出挑战,并使之日益成为我们生存环境的更为重要的部分。显然,现代文化正在脱离以语言为中心的理性主义形态,在现代传播科技的作用下,日益转向以视觉为中心,特别是影像为中心的感性主义形态。视觉文化传播时代的来临,不但标志着一种文化形态的转变和形成,也标志一种新传播理念的拓展和形成。当然,这更意味着人类思维范式的一种转换。以往的传播学研究更多是在传播者与接收者之间展开,并据此进行着“意义传播”的研究。而现在的传播研究则在消费社会来临的基础上,更为注重在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展开,并据此进行着“形象传播”的研究。这一新的传播理念,某种意义上是由马克思符号经济学在传播学领域的发展而引发的一场变革。在语言为中心的文化传播形态中,占据主导地位的是语言符号的生产、流通和消费;而在形象为中心的视觉文化传播形态中,占据重要地位的(无论在数量上还是在其影响上,但未必在质量上)是视觉符号的生产、流通和消费。其中,影视符号的生 产、流通和消费格外突出。 【关键词】视觉文化;消费社会;文化形态;传播理念;视觉文化产业 一、视觉文化:一种新文化形态的理解 费尔巴哈曾说“可以肯定,对于符号胜过实物、摹本胜过原本、现象胜过本质的现在这个时代,只有幻想才是神圣的,而真理,却反而被认为是非神圣的。是的,神圣性正随着真理之减少和幻想之增加而上升,所以,最高级的幻想也就是最高级的神圣。”人类早就有了视觉(Visual)经验,即看的经验,这也应当说就有了视觉文化,有了视觉文化传播。视觉,亦可视为通俗的“观看”。“观看,可以说是人类最自然最常见的行为,但最自然最常见的行为并非是最简单的。观看实际上是一种异常复杂的文化行为。我们对世界的把握在相当程度上依赖于视觉。看,不是一个被动的过程,而是主动发现的过程。”一切提供观看信息的媒介,如电影、电视、戏剧、摄影、绘画、时装、广告、形象设计、网络视听……甚至X光、虚拟影像都在构筑着视觉文化符号传播系统。 人类社会生存的环境是由三类环境总体构成的:自然环境、社会体制环境、符号环境。而显现着现代文化特征的社会,某种意义上说是各种符号系统通过传播而构筑的社会现实。没有符号的处理、创造、交流,就没有文化的生存和变化。传播媒介是文化发生的场所,也是文化的物化。在现代传播科技作用下的媒介变革,正使得这一“文化发生的场所”起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接触媒介和使用媒介已成为个人与社会交往的重要方式。而这其中,视觉文化符号传播系统正在成为我们生存环境的更为重要的部分。将视觉文化作为一种主导性的文化形态,将视觉文化作为一种系统的学理研究,是进入20世纪80年代才开始的。而视觉文化进入传播学研究的视野,则在90年代后才引起了某些关注。在这方面,美国芝加哥大学的学者W·J·T·米歇尔的见解值得注意:“视觉转向发生在英美哲学中,向前可以追溯至查尔斯·皮而斯的符号学,向后到尼尔森·古德曼的‘艺术语言学’,两者都探讨作为非语言符号系统赖以立基的惯例与代码,并且(更为重要的是)它们不是以语言乃意义之示范这一假定作为开端的。”今天,视觉文化研究不但被哲学、文艺学、美学、社会学等领域的学者关注,而且正开始被传播学界的学者关注。这是一个非常值得庆贺的事。这不但意味着传播学研究领域的进一步拓展,而且还可能孕育着传播学研究领域的某些突破。 在视觉研究中,对于视觉传播行为的理解有着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视觉传播行为,泛指不是由单纯纸质文字媒介和单纯视觉媒介传播信息,而由视听媒介或视听媒介传播信息所形成的一种社会文化传播现象。狭义的视觉传播行为,侧重于纯视觉媒介传播信息所形成的一种社会文化传播现象。本文运用的是广义的视觉传播行为概念。当然,我们考察视觉文化和

视觉图像文化及其当代问题域(1).

视觉图像文化及其当代问题域(1) 新的世纪波:全球视觉图像的“转向” 世纪之交的社会发生了文化的“转向”,文化的转向中最为抢眼的景观是视觉图像的“转向”。当今的视觉图像正以前所未有的力度影响着文化的每一个层面,从最高深精微的哲学思考,到大众媒介最为通俗浅易的生产制作,乃至百姓的生活。我们每天在饕餮着视觉的盛宴,我们生活在一个视觉图像的时空境域之中。正像视觉文化专家米歇尔所论述的,图像转向是一个比喻,是从古代以来就被多次重复的一种修辞用法。当维特根斯坦在《哲学研究》中抱怨“图片能够俘虏了我们,而我们无法逃脱”时,他是在哀叹有一种“镜映的隐喻”的禁锢了哲学的思维方式。而欧文?潘诺夫斯基则力主建立他的所谓“谱像学”,成为描述视觉文化研究的一般论述。他的工作告诉我们,图像或视觉的转向并不是我们这个时代所独有的东西。它是一个被历史重复了多次的叙事性象征。尽管有着悠久的渊源,我们仍然可以确定一个现代视觉图像文化的起始。摄影术的发明是现代视觉文化的第一波浪潮;其后的电影的发明则是现代视觉文化的第二波浪潮;而真正的视觉文化的时代则是从以电子模拟电视为代表的视觉图像文化的普遍兴起开始的。其实,早在20世纪30年代,德国哲学家马丁?海德格尔就看到了视觉文化发展的大趋势。他认为,视觉文化不依赖图像,而是依赖对存在的图像化或视觉化这一现代趋势。20世纪60年代,法国学者居伊?德波针对宣称视觉文化时代已经来临写下了《景观社会》这部大著。他在该书的“序言”中告诫读者:“在阅读本书时,应牢记在心的是,它的写作抱有一种颠覆景观社会的强烈意图。”他认为,当今世界的物质形象已转化为景观,景观避开了人的活动而转向景观的观看,这样就把人的主动的创造性的活动转化为被动的行为;而在景观社会,景观已经成为独裁和暴力,景观毁灭历史,它不允许对话。而另一位文化理论的开拓者丹尼尔?贝尔也在同一时期提出:“目前居统治地位的是视觉观念。声音和景象,尤其是后者组织了美学、统率了观众。在一个大众社会里,这几乎是不可避免的。”他在《资本主义文化的矛盾》一书中还说,“我坚信,当代文化正逐渐成为视觉文化,而不是印刷文化,这是千真万确的事实”;“声音和影像,尤其是后者,约定审美,主宰公众,在消费社会中,这几乎是不可避免”;这个时代,“视觉为人们看见和希望看见的事物提供了许多方便。视觉是我们的生活方式。这一变化的根源与其说是电影电视这类大众传播媒介本身,莫如说人类从19世纪中叶开始的地域性和社会性流动,科学技术的发展孕育了这种新文化的传播形式”。不过,我要在此申明的是,我这里所说的新世纪的视觉文化转向,又不同于以往任何一种文化形态。这一转向是在当代高新科技的基础上发生的人类划时代的媒介革命的表征,是当代最重大的世界性文化事件之一,是人类文明进入一个新纪元的显著标志。它拥有一个非常明确的、独特的形式、载体、技术支持和文化形态,它更加确定,更加明显,也更具有世纪转折或文化跨越的意义。如果说居伊?德波和丹尼尔?贝尔提出的视觉文化的时代是以人类的地域性和社会性流动与模拟电视为标志的话,那么,今天的视觉文化时代是以全球化背景下的数字技术、新媒体、因特网、交互式传输为标志的新视觉文化时代。这是一轮新的“世纪波”。实际上,对转向的质疑始终不断。前国际美学协会主席阿列西?艾尔雅维奇(Aleg Eyjavec),从20世纪90年代起就关注当代视觉图像文化的转向。我曾与他讨论过视觉图像转向问题。他

进赣走南师范学院中央苏区历史博物馆

走进赣南师范学院中央苏区历史博物馆 班级:机械121 学号:08030512128 姓名:王文超赣州历史博物馆坐落在赣州新区,就在市政府的旁边。博物馆就是赣州历史的一个缩影,我带着好奇的心情走进了历史博物馆。 历史博物馆有四层,共七个展厅。从一楼的博物馆入口处,首先看到的就是一个巨大的红色雕塑矗立在眼前,这雕塑是什么造型?它就像两条宽宽的流水,看着它就有“血流成河”那样的情景;又像两条交汇的弯曲长绳;还像美丽的七仙女挥舞的水袖…… 走过这个雕塑,我看见了许许多多的古书,古物,有圆的镜子,方的墨盘,还有凹凸不平的泥碗,各式各样,千奇百怪,看的我眼花缭乱……在那陈列柜上,展着几封带着斑斑血迹的书信、破旧的书刊上字迹已经模糊的面目全非了。残缺不齐的兵器,阴森森的,仿佛散发出淡淡的血腥味,那带着血腥的布条衣物一定是战士们誓死保卫祖国留下的印记。我的眼前仿佛出现了千军万马,看到了穿着破旧的人民英勇的和敌人激烈搏斗的情景。赣州的里程碑记录了赣州人民为抗日付出的一幅幅图像,烈士纪念碑上,历次作战记录中人民的鲜血变成了一串串数字,那是我们赣南人民的英雄儿女,为了赣南的解放奉献了自己的生命,那巨大的数字标志着一个个鲜活的生命,这数字让我震惊,我想起了兴国将军府中,共和国的百名将军我们赣南人就有二十多人,位居榜首。这一刻我有点明白那红色雕塑的含义,那红色的绸带就是烈士们用鲜血染红的赣南红土地啊。踏进那庄严、神圣的红色门槛,心中涌起激情无限。我怀着崇敬又带点忐忑的心情,走进了赣南师范学院中央苏区历史博物馆。“中央苏区历史博物馆”全景反映了中央苏区从开辟形成到中央红军长征和三年游击战争时期土地革命、党 的建设、政权建设和经济文化建设等方面的情况;展出文物、照片、资料等6000余件。 在苏区历史博物馆里,驻足细看那些历经沧桑的历史文物:许多陈旧、泛黄的书页,那是一个个苏区领导人在油灯下用尽心力写成的;许多生锈、残损的大刀长矛,那是革命年代苏区战士们最坚强有力的武器;一幅幅再现当年中国工农红军保卫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帮助工人农民发展生产、搞活市场经济的历史画卷,那是众多苏区军民的胸怀革命理想、英勇奋斗求解放、追求幸福生活的精彩风貌。参观中央苏区历史博物馆,仿佛经历了一场激烈的战斗,仿佛置身于战火连天的年代,展示了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赣南这片红土地上创建中央革命根据地、建立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的伟大实践与艰辛探索的历史足迹;在那激情燃烧的岁月里,无数革命先辈用鲜血和生命铸就的以坚定信念、求真务实、一心为民、清正廉洁、艰苦奋斗、争创一流、无私奉献等为主要内涵的苏区精神。 在苏区历史博物馆里,我思绪万千,想了很多很多。我想到,学校建设“中央苏区历史博物馆”,是为了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江西省第十三次党代会和中共江西省委苏荣书记给学校“红色班级”全体同学的回信精神、坚定不移地推进“红色资源进校园”工作;是为了深切缅怀老一辈革命先驱的丰功伟绩,打造一个对大学生进行爱国主义、革命传统和中共党史教育的生动课堂和实践基地,让党在苏区形成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不断发扬光大;是为了营造大学生健康成长才的良好环境,让社会主义主流意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永驻青年心田,焕发出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奋斗的强大动力。我想到,我们必须学习践行苏区精神,积极参加红色文化学习教育活动;同时,要继承好红色优秀文化传统,共同打造红色文化办学育人的赣师品牌特色;这不仅仅是一份责任,这更是一种荣誉。我想到,带着这份荣誉,我们又该怎么做呢?其实很简单,我们只需充分利用每一秒的时间,上好每一节课、学好每一本书,汲取每一次活动的给自己带来体验,在积累、务实中成长为社会主 义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看着历史博物馆中这些珍贵的历史遗迹,我想起了不久前看过的赣南情景剧《八子参军》讲的是杨大妈含辛茹苦的养活了自己的八个儿子,在和日本鬼子对战时期,杨大妈的八个儿子积极参军,最后在战场上全部阵亡的感人故事。每个孩子都是妈妈的掌中宝,看着自己的孩子们一个个阵亡,杨大妈怎能不难受呢?但她强忍泪水挺起胸膛继续生活着!在战争年代,有那么多人壮烈牺牲,又有多少人的家庭毁灭?我不仅思绪万千,忽然明白了博物馆的红色雕塑的含义:鲜艳的红色就是烈士的鲜血是赣南的红土地;红色的绸带是我们赣南客家人母亲哺育孩子将孩子背在肩上的红背带;那是我们赣南人的母亲河,章江贡水汇合哺育着我们成长。 回家的路上,看着窗外一片繁荣昌盛的景象,我知道这是许许多多的生命换来的结果呀!红背带的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