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论艺术艺术活动中的审美交流之艺术接受

论艺术艺术活动中的审美交流之艺术接受

论艺术活动中的审美交流之艺术接受

(邓喆文美术学院07油画 071084008)

内容提要:在整个艺术活动中,最终,也是最重要的一个过程就是展开艺术创作与艺术接受互为因果的一系列审美交流。本文主要将从艺术的审美交流之传播﹑鉴赏,艺术接受的心理态度,以及中西方艺术接受的对比三个方面来论述。

关键词:艺术交流审美

“接受美学标志着很多艺术家对于输出道口的重视,以至愿意反过来把它作为整体创造活动的基准。接受美学认为全部创造活动都应把接受者们的接受状态也包括在内。接受,参与了创造,延续了创造,完成了创造。”艺术接受不仅是艺术创造的成果,更是不断给艺术创造一巨大动力和明确导向。本文主要将从艺术的审美交流之传播﹑鉴赏,艺术接受的心理态度,以及中西方艺术接受的对比三个方面来来论述。

一艺术的审美交流之传播﹑鉴赏

艺术接受是一种审美的交流。艺术作品的价值和意义,都是在接受活动中完成的。无论何种形式的艺术创作都需要一定的物质媒介和传播方式,才能将艺术的信息传递给艺术接受者,使其得到接受和扩展。信息就是所有传播的中心,就如同艺术作品是艺术活动的中心一样。在现代社会中的艺术传播方式多种多样,我们最常参与的就是展览类的传播方式以及大众的传播方式。比如在美术馆,作为传授者的观众,只欣赏作为传播者的艺术家创造的艺术作品,无论是否有艺术家在场,都不会影响这种艺术传播。

此外,艺术鉴赏也是艺术活动中不可缺少的必要环节,是作为以艺术品为对象以受众为主体的艺术接受活动,是接受者在审美经验的基础上对艺术品的价值﹑属性的主动选择﹑吸纳和扬弃的积极能动的再创造的审美活动。“艺术鉴赏就是对艺术作品价值的唤醒﹑发掘﹑接受和再创造,使艺术和人﹑艺术和社会在现实中产生交互作用,实现了艺术的社会功能。”①要以艺术作品为对象,当然也要从感性到理性﹑从感情到理智,从感受﹑认识感性形态,产生情感体验,直至意蕴领悟。黑格尔说:“艺术作品当然是诉之与感性掌握的。……却不仅是作为感性对象,只诉之与感性掌握的,它一方面是感性的,另一方面却基本上是诉之与心灵的,心灵也受它感动,从它得到某种满足。”我们应该是充满着求知和智识去进行鉴赏。正如别林斯基所说:“对于我们,只是欣赏还不够——我们还想求知;没有智识,我们就谈不到欣赏。假如有人说,某某作品使他很兴奋,可是却不能解释这种快感,追究不出快感的原因何在,这种人就是自欺欺人。由不能理解的艺术作品所引起的兴奋是痛苦的兴奋。”绘画和雕塑等造型艺术,常需要观众运用化静为动的想象力,使静止的视觉形象转化为活动的视觉形象。“就如齐白石画中的虾,之所以让人感到游动嬉戏,徐悲鸿笔下的马,之所以让人感觉奔腾飞驰,都是由于鉴赏者的想象使艺术家注入到作品中的生命里重新复活。”②

总之,艺术鉴赏中不仅包括了求知,而且是求知﹑情感和理性领悟的统一。

理解如何正确的鉴赏对于我们进行艺术创造是很关键的因素。这也从另一个方面说明,提高个人素质修养是十分重要的。这样才能逐渐的提高艺术活动的品味,进而提高艺术鉴赏水平,创作出更多更好的作品。

艺术接受的心理态度

当我们把艺术接受作为审美交流活动来看时,实际上也就是把它当做一种审美的心里对话。无论是艺术家还是接受者,在艺术活动中都处于不同的相互对话之中。如果说艺术家创作是在一种审美心里对话的氛围和活动中进行的,那么一书的接受者欣赏活动也可以是在审美对话的动态过程中展开的。

艺术的接受活动是欣赏者从自己的的心灵世界出发同创作主体及其作品进行对话的。“观赏米莱的名画《盲女》,人们既体验到看不到彩虹草原盲女的痛苦,又意识到自己与可怜的残废姑娘有别,从而会产生更为复杂的欣赏体验。这样,观赏者就可以摆脱现实的限制,自由介入多种多样的人的生活,反观人生的种种活动,从多种角度体会到人自身的尊严和崇高,获得心灵的净化和升华。”这也同样反映出了社会生活中的每一个人,与外界事物无论发生认知关系,还是情感关系,都是可以由自己的前在经验形成的心理定势来进行指导和想象,艺术接受也是一样的道理。“看人生因作者而不同,看作品因读者而不同。”鲁迅对世界观与艺术接受的关系,概括的非常精确。早在19世纪70年代以前,西方人看惯了写实派绘画,就把写实作为了艺术欣赏的标准。进入80年代,印象派出现了,他们把自然现象分解成色彩和光的的组织,将自然物现象解体,违反了写实派的惯例。就这样当时的人们是十分不理解的,不予以承认欣赏。但是,随着新的审美经验的积累,人们的审美心理态度也对此逐渐习惯了,承认了印象派的伟大创造。具有永久价值的艺术经验会形成审美传统,这是审美经验恒久性的长处方面。但即使是审美的传统,也会随着社会的变迁发展,发生着一些细微的变化。它的短处自然就是顽固的思想,就是所谓的对那些不符合审美惯例的东西进行排斥,从而阻碍了艺术鉴赏的发展。

为此,我们应该以开阔的思想去接受各种不同的新思维新格局,要及时的调整自己的审美心理态度,吸收一切艺术中的新元素,扩展﹑丰富自己的审美经验。使自己的审美经验得到升华,就是艺术接受的最高境界了。作为学习纯绘画类的学生,完全可以通过各种丰富的艺术接受的审美经验进行有关艺术的再创造,进一步提高自己艺术想象空间,拓展自己的创作思维,用于我们的各种绘画创作中。

中西方艺术接受的对比

中西方的文化差异有很多,表现在很多方面:文化渊源﹑政治制度﹑民俗文化等等。不同的民族﹑不同的国家﹑不同的地区的价值观念是不一样的,身处于不同文化背景中的读者和观众,其审美趣味和艺术的欣赏方式都会明显的受到文化的各种影响。自然也就对艺术的接受方式有较大的影响。

西方人习惯于按照一种基本的,明确的方法去进行思维,去分析和探究判断。他们的思维方式就好比运算一样的轻松自如。透明的西方和朦胧的中国形成了强烈的对比。西方的思维方式是逻辑的﹑分析的,他们所变现出来艺术接受也同样带有逻辑的﹑分析的色彩。而与传统思维方式相联系,中国人的艺术接受方式是“品味”。它是源自中国古代的一种特有的鉴赏理论和接受方式,是具有鲜明的民族文化特色的审美接受方式。“品味还是一种生命的投入,它要求接受主体的

全身心全人格全灵魂的投入进作品之中,最终于对象所传达的内在生命结构达到相契与共通。”具有含蓄美的艺术作品,其内涵是以委婉曲折的形式表现出来的。它丰富的内容,多层指向的意蕴是欣赏者无法一瞬间,一眼就能看穿的。这就需要接受主体进入作品所描绘的意境之中了,调动想象等心理,对其反复揣摩﹑玩味﹑进一步去体会。只有这样,作为接受者才能品尝出作品的滋味,从而获得一种令人寻思领悟的审美快感。

西方的艺术接受很注重形似,例如欣赏绘画。纵观西方的绘画史,尽管经历了漫长的发展时期,人们的审美情感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一直到19世纪末,人们还是欣赏那些追求形似逼真,写实再现对象的造型艺术作品。达芬奇把文艺作品比作镜子,认为绘画和戏剧都应该像镜子一样忠实的复现现实世界的可见方面。别林斯基也在其文章中反复论述着“艺术作品任何时候都不及现实的美或伟大,艺术作品的目的和作用也是这样,它并不修正现实,更不粉饰现实,而是再现它,充作它的替代物。”与西方艺术接受相反的是,中国的艺术接受则追求神似。同样以绘画为例,中国人欣赏绘画不注重人体各个部分比例是否协调,画面是否符合“焦点透视法则”,而更注重以形传神,“以追光摄影之笔,写通天尽人之怀”,近代大师齐白石说:“作画妙在似与不似之间,太似为媚俗,不似为欺世。”这些论述都说明了中国人对绘画艺术的接受所追求的不是事物的外在形似和模拟,而是它的内在气质。

西方的人在欣赏艺术品时注重从理性法则,形式美法则去衡量作品的美与丑,通常把绘画理解为是一门科学,比如会首先从点开始,其次是线,再次是面,最后是由面规定着的形体的描画。把透视﹑解剖﹑光和色彩等科学原理运用到绘画之中。中国的文化是艺术性的“艺术的精神是借着具体的意象,传神活现,画龙点睛地表达自己的感受或价值判断,”“艺术品的内容可以不必合理,也可以不必根据事实。”文化形态的艺术性性表现,促使中国人的艺术接受与西方差别很大。③

随着现代社会的飞速发展,中西方的各个领域也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中西方的艺术也逐渐发生了逆转。随着中西方文化﹑艺术的交融互渗,中西方的审美情感原则,艺术接受方式也在互相碰撞中不断交融﹑汇合。现代艺术的召唤实质上也就是一种期待,期待真正的主人——欣赏者的光临。

注释:①顾永芝《艺术原理》东南大学出版社第371页

②王烟生《艺术创造与接受》南京大学出版社 1998年11月

③《中西文化异同论》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1989年第155页和第185页

参考文献

①《中国古代思想史论》李泽厚人民出版社 1985年

②《艺术原理》顾永芝,东南大学出版社 2005年11月

③《艺术创造与接受》王烟生南京大学出版社 1998年11月

④《艺术创造论》余秋雨,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5年5月

第八章 艺术接受

第八章艺术接受 [要求] 了解艺术传播的涵义,理解艺术鉴赏的意义,掌握艺术鉴赏的过程,理解艺术批评的内涵与功能。 (一)艺术传播 1.传播指的是某种信息在时间和空间的移动和变化,进而达到公共化和社会化的过程。艺术传播是指借助于一定的物质媒介和传播方式,使艺术信息和作品得到扩展及蔓延,并传递给艺术接受者的过程。2.艺术信息、受传者、传播主体、传播媒介是构成艺术传播的4个要素。 3.艺术传播的主要方式有3种,即现场传播方式、展览性传播方式和大众传播方式。 (二)艺术鉴赏 1.艺术鉴赏是一种以艺术作品为对象、以受众为主体、力求获得多元审美价值的积极能动的欣赏和再创造活动,是接受者在审美经验基础上对艺术作品的价值、属性的主动选择、吸纳和扬弃。 2.艺术鉴赏的主体性 (1)对艺术作品审美娱乐属性的享用; (2)对艺术作品审美认识属性的认知; (3)对艺术作品文化价值的阐释; (4)对艺术作品形象、情境或意境的再创造。 3.艺术鉴赏的过程

①审美期待是指接受主体在欣赏之前或欣赏过程之中,基于个人和社会的原因,心理上往往会有一个既成的结构图式,它使接受者具有了期待视野,并希冀在欣赏中得到满足。期待视野可分为文体期待、意象期待和意蕴期待。②文体期待即指接受者由作品的类型或形式特征而引发的期待指向。③意象期待即指接受者由于作品中特定的意象或形象而引发的期待指向。④意蕴期待即指接受者由于作品呈现的深层的审美意蕴、人生哲理和情感境界而引发的期待指向。 (2)鉴赏流程 ①直觉与感知艺术直觉是指人们在审美活动中对于审美对象具有一种不假思索而即刻把握与领悟的能力。审美感知是指人们在注意审美对象形式特点的同时,也已开始关注审美对象的意义。鉴赏活动往往是在直觉与感知的心理基础上开始的,它将使鉴赏者完成对作品形式美的注意和对其意义的直观感受。 ②体验与想象在鉴赏过程中,主体以自身审美经验为基础,潜入作品规定情境之中进行审美体验,不断推进与作品中情感的交流与融合。同时由于审美想象和联想的展开,鉴赏者可以与作品或艺术家进行对话,洞察其深层意蕴,并使审美愉悦逐渐生成。 ③理解与创造理解既包括对于作品的形象、情境、形式、语言的审美认知,也包括对于作品整体价值的追寻。艺术鉴赏的目标是接受者再创造的完成。鉴赏者对于作品中形象、情境、典型和意境的补充、完善与变异,正是再创造的结晶。

艺术鉴赏知识点

艺术鉴赏知识点 一、本章内容概要 艺术鉴赏,是指读者、观众、听众凭藉艺术作品而展开的一种积极的、主动的审美再创造活动。鉴赏的本身便是一种审美的再创造。 1.艺术鉴赏的重要意义。 接受美学首先确立了读者的中心地位,认为读者在阅读活动中具有重要地位,一部作品的意义实际上包含着两个方面,一是作品本身,一是读者的赋予。因为在艺术鉴赏活动中,一方面,艺术作品作为审美客体,是读者、观众和听众进行鉴赏活动的对象,作品中的艺术形象成为鉴赏主体进行审美再创造活动的客观依据;另一方面,在艺术鉴赏中,作为鉴赏主体的读者、观众和听众并不是消极、被动地接受,而是积极、主动地进行着审美创造活动。由于鉴赏主体的这种创造活动是凭藉艺术作品而展开的,所以被称之为审美再创造。其次,接受美学强调了审美经验的中心地位,姚斯从艺术创作、艺术接受和艺术交流三个维度全面阐释审美经验的内在结构,将接受方式分为垂直接受(历史发展角度) 与水平接受( 同时代人对文学作品的接受状况) 等。 概括起来讲,艺术鉴赏作为一种审美再创造活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艺术家创作出来的艺术品,必须通过鉴赏主体的审美再创造活动,才能真正发挥它的社会意义和美学价值。接受美学认为,艺术作品的审美价值在欣赏过程中才能产生并表现出来。例如文学作品无人阅读,只是一叠印着铅字的纸张,雕塑作品无人欣赏,只是一堆无生命的石块,只有通过接受主体的再创造,才能使它们获得现实的艺术生命力。尤其是艺术作品的审美教育、审美认知、审美娱乐等诸多功能,都不能由作者或作品来实现,只能由鉴赏主体自己通过审美再创造活动来实现。 第二,鉴赏主体在艺术欣赏活动中,并不是被动、消极地接受,而是积极主动地进行着审美再创造。这是因为任何艺术作品不管表现得如何全面、生动、具体,总会有许多“不确定性”与“空白”,需要鉴赏者通过想象、联想等多种心理功能去丰富和补充。 第三,从最根本的意义上讲,艺术鉴赏同艺术创作一样,也是人类自身主体力量在审美活动中的自我肯定与自我实现。艺术生产作为一种特殊的精神生产,决定了艺术必然具有主体性的特征,这种特性不仅表现在艺术创作和艺术作品之中,同样表现在艺术鉴赏之中,它集中表现在鉴赏主体总是要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艺术修养、兴趣爱好、思想情感和审美理想,对作品中的艺术形象进行加工改造、补充丰富,进行审美的再创造。在这种艺术鉴赏的审美创造活动中,鉴赏主体同样可以享受到创造的愉悦。正如艺术家在艺术创作时,在自身本质力量对象化的创作过程中产生无比的喜悦一样,鉴赏者同样可以在审美再创造活动中,充分展现自己的聪明、智慧和才能,通过艺术鉴赏,将鉴赏自身的本质力量对象化到艺术作品之中,从而获得极其强烈的美感。 2.艺术鉴赏力的培养与提高。 艺术鉴赏作为一种审美再创造活动,必然对鉴赏主体提出了相应的条件和要求,需要鉴赏者具有一定的艺术修养和艺术鉴赏力。人的审美能力和艺术鉴赏力不是天生的,而是长期实践的结果。作为历史发展的产物,人类的审美能力在不同的社会历史时期有不同的水平,鉴赏者个体的审美能力更是需要在长期的艺术实践中培养与提高。 艺术修养与鉴赏力的培养与提高,涉及许多方面,尤其表现在以下几点: 第一,艺术鉴赏力的培养与提高,离不开大量鉴赏优秀作品的实践。艺术鉴赏的实践经

接受美学

接受美学 “接受美学”(Receptional Aesthetic)这一概念是由德国康茨坦斯大学文艺学教授尧斯(Hans Robert Jauss)在1967年提出的。接受美学的核心是从受众出发,从接受出发。尧斯认为,一个作品,即使印成书,读者没有阅读之前,也只是半完成品。 目录

(1)文本是指作家创造的同读者发生关系之前的作品本身的自在状态;作品是指与读者构成对象性关系的东西,它已经突破了孤立的存在,融会了读者即审美主体的经验、情感和艺术趣味的审美对象。 (2)文本是以文字符号的形式储存着多种多样审美信息的硬载体;作品则是在具有鉴赏力读者的阅读中,由作家和读者共同创造的审美信息的软载体。 (3)文本是一种永久性的存在,它独立于接受主体的感知之外,其存在不依赖于接受主体的审美经验,其结构形态也不会因事而发生变化;作品则依赖接受主体的积极介入,它只存在于读者的审美观照和感受中,受接受主体的思想情感和心理结构的左右支配,是一种相对的具体的存在。由文本到作品的转变,是审美感知的结果。也就是说,作品是被审美主体感知、规定和创造的文本。 关于接受理论 关于接受理论,有不少知名人士都做了相关的阐释:法国文学批评家圣伯夫说:“最伟大的诗人并不是创作得最多的诗人,而是启发得最多的诗人。”费尔巴哈谈到音乐时说:“当音调抓住了你的时候,是什么东西抓住了你呢?你在音调里听到了什么呢?难道听到的不是你自己的声音吗?”法国作家法朗士在《乐图之花》中曾经说过这样一段话:“书是什么?主要的只是一连串小的印成的记号而已,它是要读者自己添补形成色彩和情感,才好使那些记号相应地活跃起来,一本书是否呆板乏味,或是生气盎然,情感是否热如火,冷如冰,还要靠读者自己的体验。或者换句话说,书中的每一个字都是魔灵的手指,它只拨动我们脑纤维的琴弦和灵魂的音板,而激发出来的声音却与我们心灵相关。”这段关于作品文本和读者理解之间存在着差异和互相补充,阐发的精彩议论,形象而生动地道出了接受理论的主旨。 编辑本段理论基础 反对历史客观主义 接受美学理论家反对19世纪兰克的历史客观主义,反对文学作品有客观的永恒不变的涵义或意义。他们认为历史研究是一种随着认识的增长而不断变化的对经验的研究。历史研究者同样受历史条件的制约。这一历史观是接受美学文学史观的基础。始自W.狄尔泰、M.海德格尔,由H.-G.加达默尔确立,P.里科尔予以补充的新解释学哲学,为接受美学提供了哲学基础和方法论。新解释学的“解释循环”、“效果史”、“水平融合”等概念成为接受美学的主要概念。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原理启发接受美学把

第三章 第三节 美术接受的内在过程

第三章第三节美术接受的内在过程 (1)我们将把主题接受的内在过程分为准备阶段、初级阶段、高级阶段三个部分给予讨论和描述。 (2)准备阶段包括:【1】定向与期待【2】审美态度的形成。初级阶段:【1】知觉——完形与弥散【2】知觉——错觉【3】知觉——“差异原理”与“陌生化”。高级阶段:【1】理解:理解和前理解、理解的循环、理解中的还原和理解【2】体验【3】回味 第四节美术的审美教育 (1)在我们的文艺理论中,一般把艺术的社会功能分为三种,即认识功能、教育功能、审美功能。 (2)美术审美教育的特点【1】寓教于乐【2】潜移默化 (3)“寓教于乐”是由古罗马的文艺理论家贺拉斯最早提出来的。对于贺拉斯所说的“教” 我们都能理解,但是对于“乐”,我们则还得在贺拉斯的基础上做些补充说明:首先,这个“乐”区别于一般所说的那种快乐,而是一种关注,体验美术作品中的每所感受到的快乐,或者说昰一种被物化、客观化的美感而区别于那种纯粹生理上的快感。 其次,这个“乐”并不仅是那种肯定意义上的快乐,而且还包括解说像蒙克那种表现主义,达利那种超现实主义的作品中的怪诞,恐怖的形式与形象所引起的快乐。 第三,这个“乐”还可以进一步指在接受美术作品时,人们获得了新的活动方式和观察世界的新的方式,因为人们的生活方式因这种区别于日常生活的活动方式而富有节奏感和丰富性。 (4)“潜移默化”是人们在不知不觉中既得到美的享受,与在精神方面得到净化。也就是说,美术的审美教育所产生的影响不是通过硬性灌输,也不是通过纪律约束强迫接受获得的,而是美术作品所包含的美和意义熏陶,感染了接受者的结果。 第一章发生论 (1)游戏论的代表人物是希勒和斯宾塞。巫术论的代表人物是泰勒、弗雷泽、雷纳克等。劳动论。 (2)美术发生的上限——人工性。 (3)我们将仅以对象形态的知觉样式为根据,把美术形态划分为3种基本类型。即写实形态、形式形态和装饰写实形态。 (4)美术形态在历史发生过程中的先后次序:从美术形态发生的历史过程看,石器工具中形式形态的发生构成了美术形态发生的起点和开端。大约在4至3 万年前,也即旧石器时代晚期,美术中的写实形态发生了。当人类社会进入新石器时代时,装饰写实的美术形态发生了。从上面的描述看,美术形态的发生经历了从形式形态到写实形态,再到装饰写实形态的漫长历史过程 (5)为什么说原始美术不是美术?包含两个方面:第一,从创造主体和接受主体的主要动机和态度看,原始人制造有形式美感的工具;创造和佩戴人体装饰;描绘洞穴壁画、器物装饰纹样;建造建筑;布局村落,从物质和观念两方面都是从实用出发的。第二,创造主体和接受主体,在原始社会中之所以对原始美术作品采取实用的态度去对待它们,最根本的原因还在于他们生活的社会制度、思想体系、生产力水平和思维能力使他们无法对其采取欣赏的态度。 现在,我们再来看原始美术中具有美术性质的一面。第一,我们在前面谈到,美术的本质特征是由许多方面组成的,而象其中的人工性、形态性,在原始作品中就已经发生了。第二,前面谈到,原始美术之所以有不具美术性质的一面,是因为当时的历史条件使创造和接受主体主要是用实用态度去对待它们。但是,我们只能说是在主要方面,因为原始人在很多条件下,对于那些符合他们审美能力的美术作品还是能持欣赏和审美态度的。

美术鉴赏的审美过程与审美追求

美术鉴赏的审美过程与审美追求 美术鉴赏是一个享受美的过程,是审美主体运用视觉感知以及自身的审美经验、文化知识对美术作品的艺术形象进行感受、理解和评判的审美过程,是鉴赏主体对美术作品展开的一种积极、主动的审美再创造活动,也是鉴赏主体对艺术作品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过程。美术鉴赏的审美过程是一个以感知激发情感(审美感知与观照)、以情感驱动想象(审美感兴与体验)、以想象感悟意蕴与价值(审美感悟与升华)、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审美认识过程。 一、审美感知与观照:有意注意与无意触发 在美术鉴赏中,鉴赏主体首先通过自己的感觉器官有意无意地去感受美术作品的外在形式和观照美术作品的整体概貌。审美感知与观照所需要调动的审美心理主要是“注意”和“感知”. 感知作品首先要“审美注意”,一切相对完整的心理活动过程都是由“注意”开始的。“审美注意”是指审美主体的心理活动在审美对象上的集中和停留。感觉和知觉是人与周围世界发生联系并进行各种高级精神活动的基础,感觉和知觉是完成审美注意的生理条件。审美注意一般有两种情况:一种是“有意注意”,一种是“无意注意”. “有意注意”是鉴赏主体带着鉴赏的目的去注意美术作品,调整好心态、清空掉杂念,做好进入鉴赏活动的准备,从而进入了“审美期待”;“无意注意”则是在不自觉、无目的的情况下,由于感觉器官受到了外部的一些刺激,鉴赏主体被对象吸引并产生了激动的情感和丰富的想象,从而进入审美活动。一般而言,“审美注意”集中和停留在审美对象的外在形式上,而美术的外在形式就是美术对外表达的艺术“语言”符号,比如:点、线、面、形体、空间、色彩、光影、比例等形式要素及排列组合。这些美术特有的艺术“语言”符号组合在一起,就形成了美术作品特有的艺术形式和形式美。 在美术鉴赏过程中,美术作品的外在形式使鉴赏主体的视觉器官受到了刺激,引起鉴赏主体对作品的审美注意,从而进一步对美术作品进行审美感知。审美感知是审美对象的审美属性直接作用在审美主体的感觉器官上,在审美主体的头脑中所产生的对审美对象的各个部分的整体性反映。在审美的这一层面上,感觉通过感觉器官去感受、反映事物的个别属性;知觉则对感觉所获得的信息进行整合

论艺术接受的三个性质

艺术接受是构成艺术活动完整性的重要环节。艺术既是一种意识形态,也是人类社会生活中的一种活动方式。这种活动不仅表现为艺术家的创作活动,同样表现为艺术作品在社会生活中的传播、接受与消费的过程。 一张画、一件雕塑、一本小说等等,其本身是不能构成一件艺术品的。一件艺术品包括作品本身,包括艺术家的创作,也包括它被世人所认知所欣赏的过程,即艺术品包括艺术的整个完成过程。而艺术接受则不仅贯穿于整个艺术活动的过程,更代表了艺术过程的完成、终点。 而在不同的时代背景,不同的心理因素、文化信仰、生活环境的的影响下,对同一件艺术作品的欣赏和接受能力、水平也是大不相同的。这种接受是主动而非被动的,它包含着欣赏者的感知、体验、理解、想象及再创造等等心理活动。艺术接受的性质大致分为三个方面。 一是艺术接受具有不可穷尽性。艺术家在创作艺术作品时的创作意图是很难确定并不容易为人所知的,而且也不能仅仅根据艺术家的解释自白来确定一件艺术作品的创作意图。一件真正有价值的艺术品,它其中所包含的意图和深意是无穷无尽的,是不可能被后世所完全挖掘透彻的。比如世界著名的一幅画作——达芬奇所画的《蒙娜丽莎的微笑》。其中最著名的是画中蒙娜丽莎的表情。人的表情所给人传递的这种信息是第一直观的,那么她这种表情是非常微妙,如果把她的嘴挡住,会发现这个表情非常冷峻,但是有了这个嘴角的微笑,她就是目光的这种冷峻,这种最捉摸不定的表情和她恰到好处的一点微笑

的这个嘴角,形成的这种既有美感但深邃,还有一点就是画面没有眉毛,达·芬奇他确实好像不是太喜欢画眉毛,因为他的好多画把眉毛都画得很淡,但这张画他肯定当初是画了眉毛,他可能是用一种透明的赭色,再加上用油这样画的,色粉含量比较少,透明赭色时间长了是褪色的,但是消失之后的结果是什么,女性特征弱化了,因为最能有表情的东西,注意一下,一定是人的嘴角和眉头,眉毛已经没了,好像更庄重了,更不像人了。不仅不同的人欣赏这幅名画时,看到的蒙娜丽莎的笑代表不同的含义,当一个人心情不同、心境不同时所看到的蒙娜丽莎的笑也会有千种万种的表达。这就是艺术的不可穷尽性,对于这幅闻名世界的画作,我们已经无法去深入探究达芬奇在创作这幅画时的真正意图,也已经无法明确蒙娜丽莎的笑是怎样的笑,代表了怎样的含义。 二是艺术接受具有不可言传性。每一件艺术作品的美学价值都是无法估量的,因为艺术作品中所传达的感情都是非常微妙、虚无缥缈的。在绘画作品中,我们通过视觉来接收艺术品的所有信息传递给大脑,产生美的感受,并对绘画作品中的情感、意味产生了解、体会。而人类的语言在很多时候是苍白的,是匮乏的,在描述具有美学价值的艺术品时更是如此。很多时候我们都会有觉得这幅画非常的美丽,在心中激起了无限的荡漾和美的感受,可当要我们说这幅画到底哪里美的时候,会发现根本找不到任何合适的词汇来描述和表达心中的那种美的激荡,更有一种“此时无声胜有声”的美妙体验。这便是艺术接受的不可言传性。比如著名抽象画家朱德群,我们可以从点线面、

艺术与审美教育

第十六讲艺术与审美教育 1 艺术何为 2 艺术作为审美教育 3 当代人与艺术的问题 4 艺术与游戏的人 我们已经讨论了艺术的一般本性,并揭示了它在根本上是作为技艺、欲望和大道的游戏。同时我们还分析了艺术现象的基本结构,阐释了艺术家、艺术创造过程、艺术品和艺术接受等环节的本性及其关系。但我们还必须探讨艺术对于人的生活世界的作用和功能。这就是说,我们还要追问,艺术对于人类究竟意味着什么? 1 艺术何为 艺术对于人类有何种意义,是一个有争议的问题。但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必须回答一个存在于这个问题之前的另一个问题,艺术是否有意义。所谓意义总是在一个事物和它者之间的关系中显示出来的,因此意义在根本上就是事物自身对于它者意味着什么。这其实关涉于艺术自身的目的:艺术何为?亦即艺术到底是为了什么?它是为了它自身,还是为了它自身之外的其它什么?对此一向就有两种理论。一种主张为艺术而艺术,另一种主张为人生而艺术,或者为社会而艺术。 关于艺术何为的问题是一个历史的问题。在艺术从人的生活世界的一些基本活动如宗教活动尚未分化出来的时候,实际上不存在艺术何为的问题。这时艺术就是生活世界必备的一部分,并且它就是为了生活世界。于是艺术的目的是没有疑问的。艺术何为这一问题的产生伴随着艺术从生活世界的分离和艺术自身本性的自觉,艺术要成为艺术自身,因此便产生了艺术和生活世界关系的争论。但为艺术和为人生的讨论主要发生在现代和后现代,并且成为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美学争论的主题。在20世纪初的极端现代主义阶段,艺术所面临的是资本主义时代的物质主义的垄断和支配。为了保持其自身的本性并拯救其所遇到的危机,艺术有意识切除与生活世界的各种关联,而回到了自身。这样便发生了艺术的“去人类化”或者是“解人性化”的运动。但这主要是艺术反抗资本主义生活世界的一种消极的行为。但到了在二十世纪中叶,晚期现代主义开始抛弃自我关涉的形式主义的艺术,而发展出了新的模式,诸如概念艺术、反形式艺术、大地艺术、过程艺术、身体艺术与行为艺术等等。这些艺术思潮一方面保持现代主义对于现实的反叛性,另一方面却摧毁了现代主义的关于艺术的自律的狭隘性,因此成为了后现代主义。 为艺术而艺术的美学主张主要强调了艺术的自律,认为艺术是一个与生活世界不同的独立的世界,它具有自身独特的本性。这个本性一般被理解为所谓的形

浅谈美术鉴赏与审美

浅谈美术鉴赏与审美 姓名:严梦佳 学号:201010102043 班级:汉语言文学班 日期:2011年4月23日

浅谈美术鉴赏与审美 摘要:美术鉴赏是运用多种方式对美术作品进行感受、分析和判断,获得审美感受,并理解美术作品与美术现象的活动。美术的社会功能体现在多方面,主要有认识功能、审美功能、教育功能。美术的审美价值具有客观性,会受主观因素的影响,审美评价具有功利性,审美评价要求主客观的同一。 关键词:感受审美艺术认识 一、浅谈美术鉴赏 美术鉴赏这门学问改变了人们的观看方式。美术鉴赏是运用自己的视觉感知、过去已经有的生活经验和文化知识对美术作品进行感受、体验、联想、分析和判断,获得审美享受,并理解美术作品与美术现象的活动。欣赏一般局限于感知、想象、情感体验等感性认识方面。而鉴赏是运用视觉感知以及其他器官的综合作用、生活经验和文化知识对美术作品进行感受、体验、联想、分析和判断,获得审美享受,并理解美术作品与美术现象。即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的一种比较深刻的认识。在美术鉴赏的基础上就能够产生一定的“美术批评”,自己根据一定的标准,对美术作品或美术现象所做出的理论分析和价值判断。 要在文化情境中来认识和理解美术,“情境”,即指影响各个时期美术的政治、经济、历史、文化等背景。美术作品中所反映的各种思想、观念,都与艺术家所受到特定的政治、经济、历史、文化等背景的影响有关。感悟式鉴赏所要求的主要是从观看者自身的经验出发,充满想象力和激情地去欣赏美术作品。在欣赏过程中,可以任由思维驰骋而不受限制。这种鉴赏方式比较适合于写意性和表现性的艺术作品,因为这类作品所追求的不是客观地记录形象,而是通过主观化的形象处理来表达艺术家的情感。 应该意识到美术这种文化现象不是存在于真空环境之中,而是有着特定社会阶层和社会生活的烙印。要理解不同创作目的以及社会背景对艺术家的影响。这些因素不是单靠表面的观察就能完全了解的,所以社会学式鉴赏的核心在于探究、追问,了解作品的主题,发现作品的独特之处,并要了解一定的文化背景,积累一定的知识才能有很好的把握。比较式鉴赏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把握每件作品的特色。俗话说,有比较才有鉴别。但在比较式鉴赏中,需要根据具体情况来分析。美术作品的好坏是可以通过比较来确定的;但在很多情况下,作品之间

艺术接受的共同性举例

艺术接受的共同性举例 亚里士多德的《诗学》将净化归结为审美经验的核心范畴,这可被看作诗观众反应在其中起到重要作用的理论的最早例证。 具有先导性质的五种影响:俄国形式主义,布拉格结构主义,罗曼·茵格尔顿的现象学,汉斯-乔治·伽达默尔的解释学,文学社会学。(都着眼于本文—读者的关系) 俄国形式主义把形式概念扩大到包括审美感知,把艺术作品解释为作品“设计”的总和,把注意力转向作品的解释过程本身。设计是我们借以认知对象的手段,是一种使某物可感知,具有艺术性的技术。 布拉格结构主义学派中最重要的理论家穆卡洛夫斯基观点:每一个个别的艺术作品都是一个结构。但又是一个依附于预先就存在于本质中的某些因素的结构。因此,结构主义并不独立于历史,而是由一个历史性的系列形成或决定的。 对于这些结构来说,更为重要的是它们作为符号的活动。艺术作品本身就是一个复杂的符号,一个调节艺术家与接受者的“符号学事实”.穆卡洛夫斯基的符号学是假设现实对艺术结构以及接受者早已具有先在的渗透。“理解作品内在的、或‘不露痕迹’的艺术意图的根本,并不在于创造者对作品的态度,而在于观察者对作品的态度。” 茵格尔顿认为文学作品既非决定性的,亦非自足性的。它包括四个层次和两个不同的维面,个层次之间相互影响。第一个层次包括文

学的“原始材料”,“语音”和建立在语音之上的语音系统。第二层包括所有的意义单位。 第三层与第四层包括再现的对象和这些对象得以显现的图式化方面的内容。这四个层次的整体,即文学的艺术作品的第一维面,造成了茵格尔顿认为具有美学价值的复调多音的和谐。第二维面,时间维面由文学作品中含有的句子、段落与章节的系列组成。这些层次和维面形成一个框架或“图式结构”,有待于读者完成。在涉及客体表现的第三层和第四层上,我们最容易观察到这种情形。

艺术创作和艺术接受的情境统一性

艺术创作和艺术接受的情境统一性 艺术是人类文化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既反映了人类的情感和思想,又为人们提供了审美享受和思想交流的平台。在艺术领域中,艺术创作和艺术接受被认为是不可分割的两个部分。艺术创作是艺术家通过创造力和想象力将自己的情感和思想表达出来的过程,而艺术接受则是观众或听众通过欣赏和体验艺术作品来理解和感受艺术家的情感和思想。在这两个过程中,情境统一性是十分重要的,也就是说,艺术家创作出来的作品和观众或听众的接受情境应该是统一的。本文将探讨艺术创作和艺术接受的情境统一性,并分析情境统一性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实现情境统一性。 让我们来看看情境统一性的重要性。情境统一性是指艺术创作和艺术接受的情境应该相互贯通,相互呼应。这意味着艺术家在创作作品的时候应该考虑到观众或听众的接受情境,而观众或听众在接受艺术作品的时候也应该理解艺术家的创作情境。实现情境统一性有助于提高艺术作品的表现力和感染力,使其更容易被观众或听众所理解和接受。情境统一性还有助于增强艺术作品的文化价值和社会意义,为社会和个人带来更多的思想启示和情感共鸣。 那么,如何实现情境统一性呢?艺术家在创作作品的时候应该考虑观众或听众的接受情境。艺术家应该在思想上和情感上与观众或听众建立联系,理解他们的审美观念和文化背景,考虑如何使自己的作品更容易被他们理解和接受。艺术家还应该注意作品的外在表现形式,如语言、色彩、音乐、舞蹈等,使其符合观众或听众的审美习惯和接受能力。观众或听众在接受艺术作品的时候也应该理解艺术家的创作情境。观众或听众应该积极主动地参与艺术作品,理解作品背后的思想和情感,尊重艺术家的创作意图,而不是简单地停留在作品的表面或个人情感上。通过艺术家和观众或听众之间的相互理解和呼应,情境统一性得以实现。 艺术创作和艺术接受的情境统一性是一个复杂的问题,它涉及到艺术家和观众或听众双方的理解和努力。实现情境统一性对于提高艺术作品的质量和价值是十分重要的。艺术家和观众或听众都应该意识到这一点,积极地尝试去实现情境统一性,从而获得更好的艺术体验和审美享受。

日常生活化的艺术接受方式探析

日常生活化的艺术接受方式探析 艺术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们对生活的倾诉和表达,也是人们对世界的认 识和探索。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无时无刻不在接触艺术,了解艺术,感受艺术。那么,日 常生活化的艺术接受方式有哪些呢? 一、参加艺术活动 参加各种艺术活动是日常生活化的艺术接受方式之一。艺术活动包括艺术展览、音乐会、戏剧、电影、舞蹈等等。这些艺术活动都是以一种特定的形式呈现给观众的,观众可 以通过这些形式来感知艺术,领略艺术魅力。在参加艺术活动的过程中,观众不仅可以了 解到艺术家们所表达的思想和意图,也可以体验到艺术家通过艺术所表达的情感和内涵。 二、观赏艺术作品 观赏艺术作品是日常生活中最为普遍的艺术接受方式之一。艺术作品包括绘画、雕塑、摄影、篆刻、书法等等。这些艺术作品不仅能够通过视觉传递给观众所包含的内容和情感,还能通过形式美感和表现手法给观众带来审美体验。观众可以通过欣赏艺术作品来思考艺 术的内涵和意义,甚至感悟到生命的深意。 三、品味文艺作品 品味文艺作品也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艺术接受方式之一。文艺作品包括小说、诗歌、 散文、评书等等。这些文艺作品无论是从内容还是从形式上,都能够给观众带来独特的解 读方式和感受方式。通过品味文艺作品,观众不仅可以体验到作者的思想和情感,还可以 体会到人生的百味和多彩。 四、收藏艺术品 收藏艺术品是人们对生活的一种追求。收藏的艺术品包括有绘画、雕塑、陶瓷、古董 等等。收藏艺术品是一种对艺术家和作品的认同和尊重,也是一种美学意识的体现。在收 藏艺术品的过程中,观众可以深入了解艺术家所表达的思想和意图,也能够深入体会到艺 术作品所包含的情感和内涵。 总之,艺术接受方式是多种多样的,无论是参加艺术活动、观赏艺术作品、品味文艺 作品还是收藏艺术品,都可以让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感受到艺术的魅力,享受艺术的美好。 任何时候,任何地方,人们都可以接触到艺术,也都可以成为艺术的欣赏者和享受者,从 而更好地领略艺术带来的乐趣和感动。

艺术导论作业

人们对艺术的基本问题的思考的统称是艺术观念,其主要回答艺术是什么、来自何处以及为什么人等问题,构成关于艺术的性质、属性或特征的基本看法系统。艺术的定义可以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尝试理解艺术的基本属性,精神生产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科学内涵的重要组成部分,艺术是人类的精神生产形式之一。这个问题可以从中国和西方艺术观念的演变和艺术的特性来进行理解。 艺术属于人类有目的的活动之一,艺术作品则是这种有目的的活动的产物,理应满足人的特定需求,也就是实现其特定的功能。艺术的主要功能包括审美认识功能,审美教育功能,审美娱乐功能,审美体验功能。 艺术创作论是艺术理论的有机构成,艺术创造的主体,艺术创作的特点,艺术创造的过程是艺术创作论的核心话题。 艺术作品是艺术家在术构思的基础之上,运用一定的物质媒介进行艺术创作,从而将思维中所形成的审美意象物态化创造出来的主客体相统一的审美鉴赏对象。艺术作品的分析与研究离不开媒介、形式与内容。 艺术接受是指在艺术传播的基础上,以艺术作品为对象、以艺术接受者为主体而展开的积极能动的审美实践活动,因此艺术接受的主体和艺术接受的特征是本章学习的重点。 整个艺术系统包含着许多不同的艺术类型,而每一艺术类型又可以区分出多种体裁。我们了解了艺术分类的演变以及音乐、舞蹈、戏剧、影视、美术、设计、园林等艺术类型及其内在关系。 我们探讨了艺术起源和发展过程中的一些基本问题,揭示其主要规律。认清艺术发展的道路和方向,认识艺术对于人类明进程的意义,更深入的认明当下的艺术现象。 艺术的风格,流派与思潮与各个历史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密不可分。 艺术批评是艺术接受的最高形态,是艺术鉴赏的深化和学理化,也是艺术生产和艺术创造的重要环节。艺术批评的理论是艺术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当坚持美学的观点和历史的观点相结合的原则。 在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艺术与社会的联系愈加紧密,创意产业和艺术市场不断壮大。文化消费中的高雅艺术和大众艺术受到关注,以数字媒体技术为核心的媒介变革在当代艺术嬗变中的作用越来越大。

第五章 艺术接受心理

第五章艺术接受心理 第一节艺术接受主体:体验的二度阐释 一、接受图式 接受的全部奥秘都根源于接受主体在接受艺术品时业已存在一种独特的,先在的对于艺术的反应的发生是以一定的预备状态的而又是通过反应发展的基本的而得以具体体现的心理式,具有整体性和选择性的特点。 二、心理图式选择性 接受者的图式是一种先存的心理因素在特定条件下的组合,它总是呈现出一种趋向有个体的选择性反应的内在倾向。由于各种心理因素的定向性质是相当普通的事实,所以不同方式,不同特征,不同素质的情感主体具有千差万别的不相类同的需要和态度,他们自觉或不自觉地扶择不同的体验对象,以适应相应的情感条件。同时,图式的选择倾向也是一种变化和发展的势能,随着接受经验的递增,这一势能得到强化的可能性也就越大。然而从受动方面看,选择功能也毕竟暗含着主体图式的现实的不完善性,甚至其有限的反应敏度有可能偏离某些艺术的审美内涵,尤其在情感未能充分地对应于特定艺术时,情形更是如此。如托尔斯泰之于贝多芬,左拉之于莫罗等。 人格:指的是在可比拟的情境中所表明的“那些使一个人的行为时时一致,并有别于他人的多多少少有稳定性的内在因素,它有稳定性、内在性、一致性、个体差异性的特点。 三、文学艺术对于人的内在方面的积极影响: 艺术总是为人们提供了一种宣泄的体验,这种体验的特殊性在于它可以使接受者既掩饰了那些源自本我、自我和超我的种种幻想又从中得到愿望的满足。艺术有助于提高自性的意识。尽管艺术无力使人充分地意识到自性中受压抑的冲动,但是却可以神秘而无意识地解放这种冲动,在某种意义上说,艺术极其有力的地方就在于,它可以合得接受主体的投射和内摄活动更加活跃而又充满了变化。在艺术的天地里,人不仅仅获得即时的、别样的心绪,而且也在历时的意义上延伸着一种内存的变异。 四、心理时空 康德认为客体所提供的感觉材料与主体所具有的直观形式(时空)相结合,才能产生现实的即经验的感性直观。它有超越性、有机性、互渗性的特征。 五、心理时空的特征 (一)超越性:是主体可以超越和突破时空的束缚,即寂然凝虑,思接千载,恍然动容,视通万里。 目送归鸿,手挥五弦。俯仰自得,游心太玄。 ——嵇康《赠兄秀才入军》其十四 (二)有机性:即由记忆、联想、想象、情绪,情感以及无意识欲望等心理因素介入的复合时空表象。 洞庭青草,近中秋、更无一点风色。玉鉴琼田三万顷,着我扁舟一叶。素月分辉,明河共影,表里俱澄澈。悠然心会,妙处难与君说。

艺术学概论简答题--艺术鉴赏和艺术批评的关系

艺术学概论简答题--艺术鉴赏和艺术批评的关系 一、艺术鉴赏(也就是艺术接受)与艺术批评的关系 艺术欣赏与艺术批评的含义是对立的:欣赏是对艺术作品的赞许、肯定和接纳;批评是对艺术作品的排斥、拒绝和否定。欣赏的对象是优秀的艺术作品;批评的对象是拙劣的艺术作品。 艺术接受的含义:它不仅仅是对艺术作品的赞许、肯定和接纳,而且包括对艺术作品的排斥、否定和拒绝。接受的对象不仅是优秀的艺术作品,而且包括平庸的甚至拙劣的艺术作品。接受泛指对艺术作品的赞许、接纳、占有、消化、拒绝、排斥、摈弃。可以说,艺术接受不仅包括艺术欣赏,而且包括艺术批评。 当艺术家创作了艺术作品之后,接受者就会对艺术作品作出赞许或排斥的反应。一般的接受者所作出的反应是自发的、不系统的、没有理论化的,艺术批评家把接受者的反应加以概括、总结、系统化和理论化,并诉诸于文字,这便是严格意义上的艺术批评。 二、艺术批评的性质 艺术批评从两个方面对艺术作品作出评判:

一是对艺术作品内容的阐释; 二是对艺术作品价值的评判。 (一)艺术批评是对艺术作品内容的阐释 人们往往以为艺术作品的内容是客观的,任何人都可以一目了然作出与众人一致的阐释。实际不是这样的。从客观上来说,艺术作品内容的表现是隐蔽的;从主观上来说,接受者都戴着自己的有色眼镜去观看艺术作品。因此,艺术批评家对艺术作品内容的阐释不是一次完成的,而是一个无限的阐释过程。 艺术批评的首要任务应当是对艺术作品的内容作出正确的、全面的阐释,首先,艺术作品的内容具有多义性,批评家很难阐释它的一切方面;其次,艺术作品的内容具有朦胧性,批评家很难用准确的语言去表述它;最后,批评家对艺术作品内容的感受具有局限性。在这一点上,批评家与接受者是一样的。这就是说,任何批评家,像普通读者一样,不可能对艺术作品的内容通过一次感受就全面地、正确地把握它,而是要像牛一样把作品的内容不断地在胃中反刍。由此可见,对艺术作品内容的正确的、全面的阐释是一个无限的过程,批评家可以接近它,但不能一劳永逸地完成它。

艺术概论艺术接受论

《艺术概论》艺术接受论 艺术接受论 第一节、艺术接受的性质与社会环节 一、艺术接受的性质与特征 名词解释 艺术接受:指在传播的基础上,以艺术作品为对象、以鉴赏者为主体,积极能动的消费、鉴赏和批评活动。艺术接受时构成艺术活动完整性的重要环节。艺术在接受方式上要求有特定的审美接受方式——审美态度与它相适应,从而使艺术作品在其现实性上成为艺术中的含义和价值并不只是感性的形式,而是一个包括知识、理想、人生态度、政治倾向和宇宙观的整体结构。艺术接受时一个无限的创造过程。 隐含的读者:伊瑟尔〃隐含的读者〃是文学文本中预先设定的一种理想读者形态,这种读者形态能充分地理解本文的可能性。文学接受的发生意味着隐含的读者向现实的读者转化。从艺术接受对艺术创作的影响方面看,〃隐含的观众〃既是隐含的,又具有现实性。其包括两类:(1)社会学意义上的〃隐含的观众〃。艺术家在创作过程中,有意无意都得考虑自己的艺术作品将被哪一社会阶层、社会群体所接受。(2)美学意义上的〃隐含的观众〃。第一,本文结构的读书角色。第二,构造活动的读者角色。 召唤结构:美术作品的〃召唤结构〃分为四层:物质材料层,形式结构层,

客体所指含义层,意义集合层。第一,物质材料层。召唤性特征表现在它必须向接受者的视触等知觉转换。比如颜料必须向色彩转换,雕塑的材料必须向体量感等知觉转换。第二,形式结构层,不管是抽象作品还是具象作品,都存在着抽象的形式结构层。第三,客体所指含义层。第一个方面,召唤性结构首先体现在时间与运动方面。第二个方面,召唤性结构表现在人物的表情所具有的含义上。第三个方面,表现在接受者对作品形象本身的补偿和完成上,在写实作品中,不管它是多么的接近对象,它总会在不同的方面和角度偏离对象,这对于中国绘画艺术来说还是一个重要的美学原则。第四个方面,典型形象的召唤性特征。接受者通过对典型形象,以及这一典型形象所包含的情感、思想、意义、环境氛围的欣赏,联想到许多与其相同的形象。 艺术鉴赏:一种以艺术作品为对象、以受众为主体,力求获得多元审美价值的积极能动的欣赏和再创造活动,是接受者在审美经验基础上对艺术作品的价值、属性的主动选择、吸纳和扬弃。艺术鉴赏是一种积极能动的审美再创造活动。严格来说,没有艺术鉴赏就没有真正意义上的艺术创作,而艺术鉴赏有时其他一切艺术接受方式如艺术批评、艺术史研究的基础。 审美期待:是艺术鉴赏的准备阶段,是接受主体在欣赏之前和欣赏过程中,基于个人和社会的原因,心理上往往会有一个既成的结构图示,它使接受者具有期待视野并希望在欣赏艺术作品过程中得到满足。审美期待是接受者进行艺术鉴赏的心理前提,它影响着接受者与艺术作品的交融互动,影响着再创造的积极发挥,影响着艺术鉴赏的现实展开。 审美直觉:所谓审美直觉,是指人们在审美活动或艺术鉴赏活动中,对于审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