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李永强——高填方路堤常见病害及处理

李永强——高填方路堤常见病害及处理

李永强——高填方路堤常见病害及处理
李永强——高填方路堤常见病害及处理

高填方路堤常见病害及治理

李永强——马鞍山钢铁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摘要:

通过对高填方路堤常见病害机理的分析,进行综合论述,总结一些可行的治理措施。

关键词:高填方路堤病害原因分析整治

随着公路建设的迅猛发展,新建高速公路及旧路改扩建中常遇到路基高填方处理问题。竣工后,随着时间的增长和车辆重复荷载的作用,路基常出现路基整体下沉或局部沉降;路基纵横向开裂;路基滑动或者边坡滑坍病害等。本文就新建、改建过程中涉及到的高填方路基进行分析,找出路填常见病害的原因,提出治理病害的方案,以供公路建设者借鉴参考。

1 高填方路基下沉的原因

(1)设计方面的原因。

外业勘测期间未对高填方路段地质进行布探,对其地质构造、各种软弱面的分布状况不明,从技术上无法合理设计,高填方边坡设计没有结合相应填料的种类,也未进行稳定性验算,按一般路基进行设计,填料、施工工艺等未作特殊的要求;对扩改建工程,新旧路连接处未按要求作特别处理,留下隐患,可能出现整体下沉或局部沉陷,影响公路的正常使用。

(2)施工方面的原因。

原地面未彻底处理:高填方路堤基底承载能力应高于一般路基基底,若按一般路基要求,当路基填料不断增加时,原地基的压缩变形将导致路堤下沉。

路基排水方面的原因:高填方地段地面线多位于低洼处,常常积水,尤其是下雨天,使土基常时间浸泡,土基含水量大,排水不良,施工过程中未对路基排水进行处理,若遇水浸泡,会引起土质松软,而导致承载能力降低、路堤沉陷、路基下沉等。

(3)施工工艺方面的原因。

在高填方路堤施工中未严格按分层填筑,在同量工作时控制层厚的不均匀,分层碾压或整平碾压时未严格控制含水量,对同一路段的不同填料没有严格控制,由于压实度不足或不均匀且达不到规定要求,易导致局部较大的沉降变形。

施工组织安排不当,先施工低填方路堤,后施工高填方路堤,往往高填方路堤施工完成后就立即铺路面,路基没有足够的时间沉降固结,而使路面使用不久就沉陷。

(4)工程质量管理方面的原因。

施工过程中,质量与技术方面的管理力度不够,工地现场人员的责任心不强;技术质量监督力度不够,施工单位感觉工作量偏大,部分人员凭经验减少压实度的抽检频率,甚至伪造试验资料应付检查;施工现场混乱使工程质量降低,造成施工过程中的隐患,甚至造成大的质量事故,危及了路基的稳定性。

(5)施工技术处理方面的原因。

高填方路堤施工中的纵横向搭接未按规范处理,搭接不正确会导致路基的不均匀沉降而出现裂缝。

路基两侧超宽填筑不够,路基亏坡,整修时采用“贴补法”,补填土不易与原边坡土结合紧密而且难以压实,整体性差。

路基填料选择不当,也是影响路基质量的重要因素。

2 高填方下沉的防治措施

(1)针对高填方路堤应进行地质补探,掌握其地质层理、节理、断层及了解有无地下水或其分布情况,并按“规范”要求进行特殊设计,高边坡设计应规定相应的填料,如设计没有验算其稳定性、地基承载力或沉降量等项目时,应向有关部门提出补做,确保工程质量。

(2)路基若通过耕地,施工时必须做填前碾压,如果有机质含量和其他杂物多而不易压实,应换填土;如果地基为松软土,通过对原地进行常规的填前碾压不能满足稳定和沉降要求时,要按《公路软土地基路堤设计与施工技术规范》要求向监理工程师提出对软弱土进行加固处治。

(3)高填方路堤的填料。在分层填筑时,应按照《施工规范》要求进行,逐层整平碾压,并按规范进行操作;应通过试验段确定机具配备、洒水量、适宜的松铺系数和相应的碾压遍数。路堤施工中,各施工层表面不应有积水,填方路堤应根据土质情况和施工时气候状况设置2%~4%的双向或单向排水横坡,及时排走雨水。施工前,应先做好截水沟、排水沟等排水及防渗设施,坡脚避免遭受水的冲刷(排水沟边缘距路基坡脚不小于2m)。

(4)施工和监理严格遵照有关规章制度进行,不盲目的赶工期,抢进度。施工单位应配备完善的施工组织和质量检验体系,专业人员持证上岗。在压实过程中,施工单位自检人员应按规定的频率逐层检查路基的压实度。

(5)旧路加宽时,清除边坡上的杂草,并沿旧路边坡挖成向内倾斜的台阶,台阶宽度不小于1.0m。填方分段施工两段交接处,则先填段应留台阶与后填段分层阶梯搭接,搭接长度不小于2m。半填半挖路段按规范要求设置台阶并分层压实,提高路堤的整体稳定性。

(6)路基施工应超宽填筑,超宽碾压。一般较设计宽度每侧超宽不小于30cm,以确保边坡密实;路基亏坡,整修时开台阶,分层填筑压实,严禁贴补,确保路基的整体性和边坡密实。每层填筑上料前要根据设计边坡线实地放出路堤填筑边线。

(7)高填方路堤应选择水稳性好、干密度大、承载能力高的砾石类土填筑路基为宜。土质应均匀一致,不得混杂,剔除超大颗粒,保证各点密实度均匀一致,尽量选择集中取土,避免沿线取土(沿线取土一般不能保证路基填料的均匀性,导致路基强度不均匀,同时也破坏了自然植被,对沿线环境不利)。

(8)种植灌木、草皮,强化边坡植被保证。

3 结束语

减少高填方路堤的病害带来的负面影响,要求我们做到早预见、早防治,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有效的补救措施,在施工中不断地积累经验,把病害减小到最低限度,确保高填方路堤有足够的稳定性和耐久性,能承载车辆的反复荷载作用和抗御各种自然因素的影响。

参考文献:

[1]交通部.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J024-85)[S].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1985.

[2]刘玉卓.公路工程软基处理[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2

[3]黄晓明,张晓冰.公路建设质量通病分析与防治[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2

地基处理方法常见质量问题及预防措施

地基处理方法常见 质量问题及预防措施 一、换填地基法 常用方法:灰土地基、砂和砂石地基、粉煤灰地基。 常见质量问题1:接槎位置不正确,接槎处不密实。 预防措施: 接槎位置应按规范规定位置留设;分段分层施工应作成台阶形,上下两层接缝应错开0.5米以上,每层虚铺应从接槎处往前延伸0.5米,夯实时夯达0.3米以上,接槎时再切齐,再铺下段夯实。 常见质量问题2:不按规定进行压实系数及承载力检验。 预防措施: 1.换填垫层地基竣工验收应采用载荷试验检验其承载力,原则上每300平方米一个检验点,每个单位工程检验点数量不宜少于3点。 2.对于局部的换填垫层,由设计单位确定其检验方法。 3.对于现行国家标准《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划分安全等级为丙级的建筑物和一般不太重要的、小型、轻型或对沉降要求不高的工程,地基竣工验收时可按设计要求做压实系数检验;但当设计有要求或垫层厚度大于2m时,仍应按第1条要求做载荷试验来检验其承载力。 4.对于厚度小于1250mm,起“褥垫”作用的换填处理,地基竣工验收时按设计要求做压实系数检验即可。 5.换填垫层地基除应按要求做载荷试验检验外,尚应在施工过程中对每层的压实系数进行检验。采用环刀法检验垫层施工质量时,取样点应位于每层厚度的2/3处。检验数量,对大基坑每50-100平方米不应少于1个

检验点,对基槽每10-20m不应少于1 个检验点,每个独立柱基不应少于1个检验点。 二、夯实地基 常用方法:重锤夯实地基、强夯地基 常见质量问题1:夯实过程中无法达到试夯时确定的最少夯击遍数和总下沉量,夯击不密实。 预防措施: 在饱和淤泥、淤泥质土及含水量过大的土层上强夯,宜铺0.5~2.0米厚的砂石,才进行强夯;或适当降低夯击能量,再或采用人工降低地下水位后再强夯。 常见质量问题2:强夯后,实际加固深度局部或大部分未达到要求的影响深度,加固后的地基强度未达到设计要求。 预防措施: 1.强夯前,应探明地质情况,对存在砂卵石夹层的可适当提高夯击能量,遇障碍物应清除掉;锤重、落距、夯击遍数、锤击数、间距等强夯参数,在强夯前应通过试夯、测试确定;两遍强夯间,应间隔一定时间,对粘土或冲积土,一般为3周,地质条件良好无地下水的土层,间隔时间可适当缩短。 2.实际施工中当强夯影响深度不足时,可采取增加夯击遍数,或调节锤击功的大小,一般增大锤击功(如提高落距),可使土的密实度有显著增加。 常见质量问题3:不按规定进行承载力检验。 预防措施: 1. 强夯处理后的地基竣工验收时,其承载力检验应采用原位测试和室内土工试验。承载力原位测试应采用现场载荷试验的方法,载荷试验检验

高填方路基施工方案

黔南州都匀市滨江小马路工程高填方路基 专项施工方案 编制: 审核: 中铁十六局集团滨江小马路项目经理部 二〇一六年二月 目录 一、工程概况 1 二、目的和适用范围 1 三、编制依据 1 四、准备工作 1 4.1. 熟悉图纸和线路调查 1

4.2. 测量 1 4.3. 试验 2 4.4. 试验路段 2 五、施工程序与工艺流程 3 5.1. 施工程序 3 5.2. 工艺流程图 3 六、施工方案 4 6.1. 清理及基底压实 4 6.2. 开挖台阶 4 6.2.1 山坡路堤 4 6.2.2 路堤边坡 4 6.3. 路基填筑 5 6.3.1 填料要求 5 6.3.2路基填筑的施工方法 5 七、劳动力组织 6 八、材料要求 7 九、设备机具配置 7

十、质量控制及检测 8 10.1.质量控制 8 10.1.1沉降和位移观测 8 10.1.2. 路堤边坡修整 9 10.2. 质量检测 9 十一、质量保证体系 10 十二、安全保证体系 11 十三、环境保证体系 12 十三、安全生产应急预案 14 高填方路基专项施工方案 一、工程概况 黔南州都匀市滨江小马路工程段:BK09+300~BK09+340(普夯)B9+920+BK10+100(冲击碾压)。 二、目的和适用范围

对公路路基工程施工的路堤填筑施工进行有效控制,确保路堤填筑施工质量符合设计要求。本方案适用于滨江小马路高填方路基填筑工程。 三、编制依据 《黔南州都匀市滨江小马路工程施工设计图》 《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G F10—2006) 《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土建工程) (JTG F80/1—2004) 《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JTJ076-95) 《公路土工试验规程》(JTG E40—2007) 四、准备工作 4.1. 熟悉图纸和线路调查 路基填筑施工前,组织技术人员和施工人员认真阅读设计图纸和技术资料,熟悉合同文件和技术规范,组织有关人员对路线走向,取土场的位置,地形地貌,道路交通,桥涵位置,地质水文状况,水准点及控制桩等进行全面的调查,核对,严禁破坏环境。认真听取周边老百姓的意见并作汇报,以免以后施工时造成纠纷打架等,根据现场实际工期要求情况,工程量大小,编号施工组织设计,确定人员,设备的组合与配置,具体的施工工艺,及土石方的调配方案。 4.2. 测量 测量队将填方区域及取土区域的导线上的水准点进行加密,恢复路线中、边线,包括路堤的坡角,边沟及桥涵的具体的位置,恢复路线的红线,根据有关规定,钉出路基用地界桩,开挖50×50cm的土沟与周边老百姓用地加以区分,以免

高填方路基沉降观测

施工情况 路基填筑施工严格按技术规范要求进行,同时将各压实级区分别进行提高,即90%→93%,93%→95%,95%→97%。土方填筑采用分层填筑,每层压实厚度不超过 20cm,填筑材料为低液限粉土和低液限粘土,每层填土压实前需平地机整平,以确保填土压实的均匀性。1#观察点地基采用强夯处理,地质条件有所改善,2#观察点地基上铺设有50cm厚砂砾石垫层作为隔离层,3#观察点地基只进行碾压后直接进行路基 填筑。 观察数据分析和结论 路基沉降随着路基填筑高度的增加和时间的延长而增大,路基在填筑过程中,路 基沉降速度较快,竣工后的路基沉降相对较缓慢。 路基沉降全部是地基沉降,路基填方本身基本不发生压缩沉降,可以不计。说明 路基各区域压实标准的选择可以保证工程的施工质量。地基沉降与地质条件和填土高 度(即地基单位面积受力)有关。地质条件越好,填筑高度越低,沉降越小,反之, 路基沉降越大。通过观察可以发现,3个沉降观察点的地基沉降值不同,以2#点沉降值为最大,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其地质条件较差,地基承载力小,且路基填筑高度大,其地基虽经过砂砾垫层加固处理但并不能使其地质条件有根本的改善。对于1#点,虽然其地质条件较差,但因其地基经过强夯处理后地质条件发生了根本的变化,使其 地基承载力有了较大的提高,因而地基沉降相对较小。而3#点本身地质条件相对较好,因而3#点地基沉降也相对较小。 通过对沉降曲线图的观察分析可以看到,路基沉降在路基填筑初始阶段较慢,当 路基填筑达到一定高度时,沉降随着填筑高度的增加迅速增大,当路基填筑即将竣工 和竣工后,路基沉降又呈缓慢增加形式,直至路基完全稳定下来,见沉降曲线图。分 析原因如下:路基在初始填筑过程中,由于原地基具有一定的承载力可以承受一定高 度填土产生的压力,在地基容许承载力范围内,地基沉降呈现出类似弹性变化的形式,即地基沉降随着填土高度的增加而增加。当填土增加到一定高度时,即土方填筑产生 的压力等于地基承载力时,地基受力处于极限状态。当填筑高度继续增加,地基承载 力进入强化阶段,原地基土体结构被破坏,地基土颗粒在外力作用下重新排列形成新 的结构,使地基承载力得到增强。地基土结构的变化,是该阶段地基发生明显沉降的 根本原因。 随着路基填筑结束,虽然地基所受填土产生的土压力趋于稳定,但由于多种因素(施工、行车、自然因素等)影响并通过实际观测资料证明,路基在竣工后还不能立刻 稳定下来,需要经过约八个月至一年时间,才能使路基逐渐趋于稳定。但路基不会完 全稳定下来,还会发生很缓慢的沉降。

填石路基试验段

填石路基试验段 公司内部编号:(GOOD-TMMT-MMUT-UUPTY-UUYY-DTTI-

填石路基试验段施工组织方案 一、编制依据 1、根据合同段工程招、投标文件、施工图纸、合同文件等。 2、通过现场调查、采集、咨询所获得的资料及现场施工条件。 3、依据现行规范、标准: 《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GD30-2004) 《市政道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CJJ1-2008) 《公路土工试验规程》(JTG E40-2007) 二、工程概述 内陆港大道里程为K0+000、K4+160,标段全长4610米。路基挖土石方676230方,路基填土石方642920方。路基挖石方路基填筑,依据就近利用土石方调配方案本段路基填方为填石路基。 根据工程的实际情况及路基试验段确定原则,我部拟定K0+150~ K0+250段为填石路基试验段。试验段长度为100m,最高填方高度为6m。路面宽度50m,横坡为2%,纵坡为%。填方拟利用借石作填。填筑过程中采用推土机摊铺整型,振动压路机压实的方法分层填筑成型。 三、试验段的目的 在进行填石路基施工之前,通过填筑试验路段进行施工优化组合,找出主要问题,并加以解决,由此提出标准施工方法用以指导大面积施工,从而使整个工程施工质量高、进度快、经济效益显着,其主要目的为: 确定能够满足设计要求孔隙率标准及最大压实度标准的松铺厚度、压实机

械型号及组合、压实速度计压实遍数、沉降差等参数。 四、人员、机械设备、检测仪器配置人员、机械设备、检测仪器如下表 表1 施工管理及试验检测人员 表2 试验段采用机械设备表 表3 试验段试验和检测仪器设备表

路基高填方施工技术方案

路基高填方施工技术方案 一、路基高填及陡、斜坡路堤地段路基处理施工方法: (1)、对于地基条件好,不存在地基工后残余沉降或残余沉降极微且路堤自身稳定的路堤边坡大于18米的高填路堤,为避免路堤自身不均匀沉降致使路面开裂,一般采用每隔6~8米高度进行普夯处理。 (2)、陡、斜坡路堤及半挖半填之填方区路堤:当路堤不稳定或其坡脚为软弱土基时,必须采取反压、插板、换填、强夯、挡土墙抗滑桩板墙等措施强化处理,在其稳定性及工后残余沉降均符合规范要求的前提下,当地表坡度陡于1:5时,要求在原地面开挖成内倾斜2~4%的反向台阶,台阶宽度不得小于3.0米。当地表坡度陡于1:2.5且路堤边坡高度大于8米时,为避免路基不均匀沉降过大造成路面拉裂破坏,除要求开挖台阶外,还应在路面底面以下铺设3层土工格栅。当为半填半挖路基时,土工格栅应伸入挖方段不小于4.0米。 (3)、半填半挖路基:挖方区为土质时,路床范围土质应挖除换填,为避免孔隙水或基岩裂隙水渗入填方区软化路堤,半填半挖交界处应酌情设臵线路纵向的排水渗沟,并于适当位臵引出;填方区宜优先选用级配较好的砾类土、砂类土填筑,当挖方区为强度较高的石质时,也可酌情采用填石路堤。 (4)、土工格栅的施工方法: a、平整场地: 对于土基有其他配套处治措施,则需完成这些措施后再进行土工格栅的施工。

b、按设计拟订的位臵,沿路基横向铺设土工格栅,并注意格栅间联结与拉直平顺。格栅的纵横向可采用尼龙绳或涤沦线缝接或U型钉连接方法使格栅连成整体。格栅间互相搭接宽度不小于20厘米,格栅在铺设过程中严禁扭曲、皱折、重叠,应用手拉直,使格栅平顺均匀,铺好的土工格栅每隔 1.5~ 2.0米用钩头钉固定于填方表面。 c、填土:在铺完格栅后,应及时填筑填料。每层填筑应按“先两边,后中间”的原则对称进行,填料不允许直接卸在土工格栅上,卸土高度不能大于1米。 d、反卷格栅:在第一层填土达到规定厚度并经碾压到设计压实度后,将格栅反卷回包2.0米绑扎于上一层土工格栅上,并人工修整锚固,在反卷外侧培土1.0米,保护格栅,防止人为破坏。 铺设土工格栅注意事项: 1)土工合成材料质量应合格,施工前应送检。 2)土工格栅或土工织物应在平整的下承层上按设计要求的宽度铺设,用于土工织物的上、下层施工的填料均不得有断裂土工织物的尖石、树根等物。3)铺设方向应按设计要求进行,按图纸设计的方法施工。 4)土工格栅或土工织物的拼接可采用搭接或缝合,搭接不允许设在受力方向,其宽度应为30~90cm;缝合施工的缝合缝宽度不应小于50cm,其缝合方法应保证缝合强度不小于土工格栅或土工织物的同向抗拉强度(通常应用延伸率较小的尼龙绳呈“之”字形双线上下对称穿绑进行缝合),并经试验检测验证和在开工报告中监理工程师批准。 5)铺设必须绷紧、拉挺,不得有折皱、扭曲或坑洼。若设计要求张拉时,应按设计要求对铺设的土工格栅进行张拉,结合锚固端的施工,保持土工

高填方路基沉降处理方案

金南路高填方路基沉降处理方案 金南路全线填方平均高达10米以上,最高填方达到16米,高填土路基势必产生较大的工后沉降,不均匀沉降将严重影响道路质量,因此我司根据实际情况对金南路高填土路基沉降处理提出以下两个方案: 方案一: 超载预压 填素土至道路路面设计标高,然后再在素土层上填2.0m预压土;沉降稳定后,挖去全部预压土。沉降稳定是指超载预压后,经沉降观察并绘制沉降曲线,当连续三个月的沉降值小于0.8cm/月时,称为沉降稳定。 超载预压期间,沉降板须埋设三个断面,每个断面设三组(左、中、右),左右观测点放置在土路肩范围内,目的是保证在预压期结束后,铺设路面结构时,仍能使沉降观测点保存完好,以备后期进一步观测之需。中观测点设在路中央,沉降板在路基填土结束,预压土填筑前前埋设。为避免加载过程中加载速率过快而致使路堤破坏,以及控制卸载时间、保证超载预压质量等,需对超载预压桥坡进行沉降及稳定观测。其中包括沉降板的布设、填土速率的控制(路堤中心底面沉降速率≤1.0cm/昼夜)、稳定性观测桩的布设、观测位移标准(底面水平位移≤0.5cm/昼夜)及观测要求等。 方案二: 路基沉降产生的危害主要是由于不均匀沉降引起的,考虑到本项目实施工期短,超载预压需要工期长,但高填土路基沉降又不可避免,因此我司提出增加土工格栅,将路基连结为整体,使路基均匀沉降,避免因不均匀沉降影响道路质量。 具体实施,清表后对基础进行压实处理,直接回填土至原地面压实;压实度90%,填土每1.5m铺设一层土工格栅,铺设不小于4层土工格栅。 方案三: 超重型静压式光轮压路机

对于粘土,由于粘结性能好,内摩擦阻力大,含水量较多,压实时需要提供较大的作用力和较长的有效作用时间,以利排除空气和多余水分,增大密实度。一般选用凸块压路机和轮胎式压路机压实粘性土捕筑的路基,可获得较好的压实效果。如果铺层较薄,则可选用超重型静压式光轮压路机,以较低的速度碾压,效果更佳。粘性土路基一般不采用振动压实,因为振动压路机易使土中水分析出,形成“弹簧”土,难以彻底压实。

高填方路堤施工工法

高填方路基施工工法 1 前言 随着当今社会飞速发展,基础设施在不断的完善,因此对于各种工艺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这其中就包括了高填方路基的施工。因为路基是决定整条公路质量的关键,所以在具体的施工过程中应该尽可能保证路基的牢固。高填方路基施工工艺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整条公路工程的质量。而在实际生活中,由于路基质量的不合格,导致了重大安全隐患的产生,同时也使公路的使用年限缩短。我单位对高填方路基施工工艺进行改进和试验,取得了良好的后果,形成了高填方路基施工工法。 2 特点 本高填方路基施工工法有如下特点: (1)采用本工法施工,会大大增加路基的稳定性,压实度达到要求,同时会有效保持水土,减少水土流失。 (2)能适应不同的地质情况,提高施工的合格率,有效缩短工期。 (3)有效减小路基的沉降,并使沉降更加均匀,路基有更加稳定的强度。 (4)作业规范化、程序化、标准化;施工简单、工艺流程清晰、质量容易控制,检测快速。 3 适用范围 本工法适用于丘陵地区,填方高度较大的公路修建。

4 工艺原理 路基填筑施工采用“三阶段、四区段、八流程”的施工工艺平行流水作业。“三阶段”包括准备阶段、施工阶段和整修阶段;“四区段”包括填筑区段、平整区段、碾压区段和检测区段;“八流程”包括施工准备、基底处理、分层填筑、摊铺平整、洒水晾晒、碾压夯实、检验签证和路基整修。按此流程施工大大提高了填筑路堤的合格率。 5 施工工艺流程及操作要点 5.1按设计要求进行路基基底处理,路基基底处理合格后开始进行路基填筑,取土采用挖掘机挖装,自卸汽车运输,按放样宽度及松铺厚度控制卸土量,检查含水率,含水率适宜时用装载机摊铺初平,平地机进行精平,松铺厚度及平整度符合要求后采用重型压路机碾压成型。 路基填筑工艺流程图

高填方路基应急预案

方案预案:________ 高填方路基应急预案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年_____月_____日 第1 页共6 页

高填方路基应急预案 为达到本项目经理部在紧急和突出事故的情况下,有组织的对紧急和突发事故的人员和设备、物资进行有效的抢险救灾工作,在危害辨识和危险评价基础上,针对本项目部实际情况,特制定高填方路基应急预案。 经过危害辨识和评价,本项目部在高填方路基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紧急情况。 应急期间起特殊作用人员及职责 1、抢险人员:保护国家财产和职工安全,负责现场紧急情况的处理,减少事故损失。 2、通信人员:负责与外界有关机构如消防部门、卫生部门的联络,保证通信畅通,传递信息准确。 3、抢救人员:负责抢救紧急情况现场受伤人员的处置和送往医院抢救工作。 预防措施: 落实各类人员岗位责任,严格执行《安全技术操作规程》。经常定期不定期的机械设备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杜绝危害事故。 高填方路段填方超过三米后,设立明显安全标志,安排专职安全员现场监督,发现隐患及时消除。对各种机械设备操作人员进行安全教育,人人意识到存在危险源头,避免事故发生。 措施落实: (1)召集全体员工、临时工、民工落实OHSMS管理方针,目标,《安全技术操作规定》及指挥部的各项规章制度。做到在施工生产中不 第 2 页共 6 页

伤害别人,也不被他人所伤害。 (2)通过和完善各类原始资料报告表格,以便总结经验,纠正、完善应急预防措施的落实,并保持持续改进。 1)明确各类事故的控制措施,应急办法,及相关人员的责任范围。 2)建立各类大小事故报告制度,事故、事件不符合预防措施调查、分析、预防制度。 确认危险物采取应急行动 事件发生后,现场人员应立即报项目经理部领导,组织抢险、抢救人员,了解现场情况,确认现场是否存在重大危险物(件),是否存在人员死亡。如确认存在,则立即组织人员抢险或抢救,消除危险源,减少损失,对抢救并送往医院。 与外部机构联系 如意外事件发生,项目经理部一方面抢险自救,一方面向上市公司和处里有关部门报告情况,另一方面如需社会救助机构救助,常用电话:火警:119匪警:110电话查询台:114 红十急救中心:112交通事故处理:122 高处坠落事故应急准备与响应预案 一、目的 为确保我项目部高处坠落事故发生以后,能迅速有效地开展抢救工作,最大限度地降低员工及相关放生命安全风险,特制定本预案。 第 3 页共 6 页

关于特殊地基的常用处理方法

关于特殊地基的常用处理方法的讨论 赵启光 (郑州大学佛罗里达国际学院河南郑州450000) 摘要: 地基与建筑物的关系非常密切。地基问题的处理恰当与否,不仅直接影响建筑物的造价,而且直接影响建筑物的安危,即它关系到整个工程的质量、投资和进度,因此其重要性已愈来愈多地被人们所认识。文章简要讨论了软土地基、湿陷性黄土地基、膨胀土地基等特殊土地基的常用处理方法。 关键词:软土地基加固排水 Summary:Foundations have up close and personal relations with buildings.The appropriate or foundations of the problem of processing,It is not only direct impact the cost of buildings,but also direct impact the safety of buildings,it is that it can affect the quality 、the investment and the rate of progress,so it is attached importance by more and more people.This article discuss in brief of the password treatment about soft clay ground、collapsible loess and expansive soil. Keyword:soft clay ground,reinforce,drainage 0 引言 地基与建筑物的关系非常密切。地基虽不是建筑物本身的一部分,但它在建筑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地基问题的处理恰当与否,不仅直接影响建筑物的造价,而且直接影响建筑物的安危,即它关系到整个工程的质量、投资和进度,因此其重要性已愈来愈多地被人们所认识。特殊地基的处理是建筑工程中的重点,若地基处理不当,可能引起建筑沉降,出现墙体裂缝和结构裂缝,影响建筑的安全和使用寿命,下面笔者将简要介绍几种特殊地基的常用处理方法。 一、软土地基的处理方法 建造在软土地基上的建筑物易产生较大沉降或不均匀沉降,必须慎重对待。在设计上,除加强上部结构的刚度外,还需采取以下一些处理措施: 1)应充分利用软土地基表层的密实土层,作为基础的持力层 2)减少建筑物对地基土地的附加压力,减少架空地面,减少回填土,设地下室等。 3)砂垫层设置于路堤填土与软土地基之间的透水性垫层,可起排水的作用,从而保证了填土荷载作用下地基中孔隙水的顺利排出,既加快了地基的固结,还可以保护路堤免受孔隙水浸泡。设置砂垫层要注意防止被细粒污染而造成排水孔隙堵塞,在砂垫层的上下应设反滤层。砂垫层适于施工期限不紧、路堤高度为极限高度的二倍以内,砂源丰富、软土地基表面无隔水层的情况。当软土层较薄,或软土垫层底层又有透水层时,效果更好。采用换土垫层与桩基,也可在沙垫层内埋设土工织物,提高地基承载力。 4)采用砂井预压,使土层排水固结。 5) 可采用高压喷射、深层搅拌。粉体喷射方法,将土粒胶结,从而改善土的工程性质。 以上是处理软土地基常用的几种方法,不能盲目地相信哪一种方法,而是要根据自己所处的环境及条件选择最适宜的方法来处理软土地基,才会达到理想的效果。 软土地基常见五种处理方法: 鉴于淤泥软土地基承载力低,压缩性大,透水性差,不易满足水工建筑物地基设计要求,故需进行处理,下面介绍淤泥软土地基五种处理方法。 1、桩基法 当淤土层较厚,难以大面积进行深处理,可采用打桩办法进行加固处理。而桩基础技术多种多样,早期多采用水泥土搅拌桩、砂石桩、木桩,目前很少使用,一是水泥土搅拌桩水灰比、

高填方路堤监测实施方案

高填方路堤 变形监测方案

高填方路堤 变形监测方案 一、工程概况 K29+895~K30+070长175.0m右侧高填边坡,从路肩往下第一级边坡高8m,坡率1:1.5;第二级边坡高10m,坡率1:1.75;第三级及以下边坡高均为10m,坡率均为1:2.0,在第二、四级分级平台上设15米加宽平台,第六级分级平台上设20米加宽平台,加宽平台设10%向外的排水坡,其余分级平台宽均为2米宽并设4%向外的排水坡。路堤施工过程中每填筑2米进行一次冲击碾压补强处理。路堤右侧顶面预留1.2米宽的工后沉降加宽值,边坡均设置拱形骨架护坡防护,加宽平台及路堤左侧与新农村边坡接平处采用喷播植草灌防护。本段填方较高,神沟沟底应将表层松散土体清除至基岩面,沟两侧纵向填挖过渡段应开挖台阶,结合路堤填筑采用冲击碾压或重锤夯实。 二、监测项目及目的 1、监测项目 (1)地基沉降; (2)路堤分层沉降; (3)路堤顶面总沉降; (4)堤身内土压力; (5)深孔位移监测。 2、监测目的

(1)控制路堤填筑速度; (2)加强边坡稳定性监测,确保路堤稳定; (3)开展路堤顶面沉降监测,确定路面施工时机; (4)动态掌握堤身内的应力变化情况; (5)观测路基工后沉降量。 三、测点布设方案 1、沉降观测点 沉降观测点按以下方式进行布设,具体位置详见平面图。 (1)在K29+850~K30+100每隔20m在路基中心线设置沉降观测点,采用沉降观测桩进行测试。 (2)在K29+960、K29+980、K30+000、K30+020、K30+040五个断面进行横断面沉降观测,每个断面3个观测点,分布在两侧设施带内侧和线路中心线,其中两侧的沉降观测点采用沉降观测桩,线路中心处的沉降测点采用CDI-100型多点组合式沉降观测仪,对地基沉降、路堤分层沉降和路堤总沉降进行观测,组合式沉降观测仪的测点沿深度方向由路基顶面往下间隔距离为10m,最后一个测点位于基底,观测断面布设详见图1。组合式沉降观测仪随路堤填筑进行埋设,与路基检测同步进行,从而不影响路基施工。

公路高填方路堤常见病害及治理

公路高填方路堤常见病害及治理 摘要:本文根据现行公路建设施工程序和养护经验,简要分析了高速公路填方路堤发生病害的原因,提出了高填方路堤施工的质量控制的关键环节及治理措施。 关键词:高填方路堤;病害;治理方法 abstract: in this paper, according to the current highway construction procedures and maintenance experience, briefly analyzes the expressway of embankment is the cause of disease development, and put forward the high embankment construction quality control and management measures of the key link. keywords: high embankment; diseases; management method 中图分类号:tu751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影响高填方路堤稳定性的因素分析 从当前的发展情况看,高等级公路建设期路堤一直趋于偏高,平原地区平均高3—5m,跨公路处高8~lom,跨铁路处高 10~ 12m.高的路堤,必然带来建设资金增加、建设周期加长、技术难度加大、病害增多.建设初期,由于对某些问题重视不够,导致一些高填土路基的早期病害发生。影响高路堤稳定性的因素是多方面的: 1)在路堤边坡高度大致相同的条件下,平坦地基上的路堤稳定性最好. 2)路堤的不均匀沉降主要受可压缩地基土层厚度的控制,稳定

第一节 高填方路堤填筑要求

第一节高填方路堤填筑要求 一般规定 1、在进行路基施工前,应做好施工期临时排水总体规划和建设,确保路基不受水的侵害以及雨水不冲淹农田、淤积河道。 2、路基填方材料,应经过在拟取土现场取土试验,符合《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G F10-2006)中表4.1.2的规定时,方可使用。 3、泉眼或露头地下水,必须按设计要求,采取有效导排措施后填筑路堤;地下水位较高时,必须按设计要求进行处理,降低地下水位。 4、填筑前地基按设计及规范要求处理完毕,测量放样,用白灰撒好填土边线,并经监理工程师检查确认。 5、涵洞顶部填土,0.5m以内时使用土填筑,必须采用三轮静碾碾压,且分层最大压实厚度不大于20cm;0.5m以上时才允许按正常路堤填筑,振动压实。填土高度大于10m时,方可采用强夯,但应调整夯击能及夯击方式。 6、上路床0~20cm 范围内应全部采用最大粒径不大于10cm的单粒径洁净碎石(筛除粒径小于5mm部分)填筑,经洒水、整平、压实,压实质量满足填石路堤要求。 7、必须按不同填料要求进行路堤试验段(首件工程)的施工,试验段认可后,才能上报分项工程开工报告,开展路基

的大规模施工。试验段填筑的目的:找出填料在最佳含水量下达到各压实区规定的压实度和压实沉降差时,施工机械最佳组合方式、碾压速度、碾压遍数、松铺厚度、施工工艺等。 基底承载力必须满足设计要求,特殊地段或承载力不足的地基必须按设计要求进行处理;覆盖层较浅的岩石地基,应清除覆盖层。二、施工方法路堤填筑宜采用水平分层填筑法施工,即按照横断面全宽、纵向水平分层逐次向上填筑。如原地面不平,应由最低处分层填起,每填一层,经过压实符合规定要求后再填上一层。填料采用挖掘机配合自卸汽车运输,推土机、平地机进行摊铺,分层填筑,振动压路机碾压。按“三阶段、四区段、八流程”作业法组织各项作业均衡进行,“三阶段”包括准备阶段、施工阶段、整修阶段;“四区段”包括填筑区段、平整区段、碾压区段和检测区段;“八流程”包括施工准备、基底处理、分层填筑、摊铺平整、洒水晾晒、碾压夯实、检验签证和路基整修。合理安排施工工序、工序进度和关键工序的作业循环,做到挖、装、运、卸、压实等工序紧密衔接连续作业,尽量避免施工干扰,做到路基施工的正规化、标准化。填方路基按路基平行线分层控制填土标高,分层进行平行摊铺,压实方法、虚

谈公路高填方路基处理方法

谈公路高填方路基处理方法 摘要:随着经济社会的蓬勃发展,公路已经成为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而路基工程尤其是高填方路基的施工质量,直接影响着道路的运输的安全性、畅通性和安全性。因此为了保证公路工程的质量,必须对高填方路基处理方法、施工技术和质量控制措施进行探究,笔者结合多年工作经验,首先介绍高填方路基的特点,再探讨其处理方法和质量控制措施,以供参考。 关键词:公路;高填方;路基 引言: 在公路的建设过程中,最为基础的工作当属路基的施工和控制过程,而对于公路来说,高填方路基施工更为普遍,同时也是最易出现问题的一个方面。因此,我们必须从公路的建设实际出发,分析高填方路基的特点及相关的技术要求,总结出以往公路高填方路基施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对其进行原因剖析,不断总结经验,推动技术理论创新,增强公路高填方路基施工过程中的施工和控制,使公路高填方路基施工朝着规范化、制度化、体系化的方向发展,增强公路建设的安全性,促进我国国民经济的又好又快发展。 1.高填方路基的特点 高填方路基通常是根据边坡的总高度进行划分,碎石土、砂类土、粉类土路基填筑高度大于20m,砂、砾路基的填筑高度超过12m则认为是高填方路基。随着公路建设范围的扩大,山区地方出现了较多的高填方路基,这类路基在车辆荷载和自重的作用下易形成路基的沉陷,会对过往车辆的行车安全产生影响。这种公路最明显的弊病是较难控制路基的沉陷,受水害影响较大,施工比较困难。由此,对公路施工提出了待解的新难题。在公路路基的施工过程中需要严格的控制施工过程,确保填筑的质量。 2.高填方路基施工方法 2.1土方路堤填筑 (1)路堤填筑时,用挖掘机配合自卸车运料,在施工路段上,按照断面用土量有计划的备料,推土机推平,同时人工整修路肩,用振动压路机快速碾压一遍,平地机进行精平,对局部低洼处,人工找平,然后压路机进行碾压,直到压实度合格为止。如果基底为土质或松散堆积物,基底需重夯加固,加固宽度为坡脚以外3m。 (2)路堤填筑采用分层逐渐向上填筑,每次填筑前,测量员需恢复中线及边桩,施工员挂线施工,每层的松铺厚度不超过30cm,以保证整修路基边坡后的路基边缘压实度。对于地面横纵坡陡于1:5时,填前沿路边坡挖4%向内倾斜的台阶,台阶宽度不小于2m。并且在每层台阶处铺设长度不小于3m的土工格

高填方路堤病害成因及处置措施

高填方路堤病害成因及处置措施 吴成波 20143911 道桥系 高管14-1

目录 1.工程概况 (1) 2.高填方路段沉陷后易发生的危害 (1) 3.病害的处理 (1) 4.换填土法 (1) 4.1施工准备 (2) 4.1.1技术准备及要求 (2) 4.1.2材料准备及要求 (2) 4.1.3主要机具 (2) 4.1.4作业条件 (2) 4.2施工工艺 (2) 4.2.1工艺流程 (2) 4.2.2操作工艺 (3) 5.质量标准 (3) 5.1主控项目 (3) 5.2一般项目 (4) 6.成品保护 (4) 7.安全、环保措施 (5) 7.1安全措施 (5) 7.2环保措施 (5) 8.质量记录 (5)

国家重点工程荣乌高速山东段,横穿黄河冲积平原,此地区地质为湿陷性黄土,地下水位较高。由于地处平原地区,高速公路全线上跨地方道路、河流,致使大型桥梁的桥头填土较高,通常能达到 6m~12m,高填方路段较多,出现较大沉降的可能性较大,危及道路的安全使用。施工中采取了一系列预防措施,通过两年来的运行,发现效果较好:水文介绍和分析软土地区高填方路基的沉降防治和处理措施。 1.工程概况 K78+310桥上跨青羊铁路,采刷双向四车道高速公路标准建设,设计速度为120km/h,设汁筒载为公路—I级,桥涵宽度为28m,设计洪水频率为 1/300,桥高为 9m~15m,总长757.06m。桥头填土,最高处为 11.8m,高填方路段全长340m,地下水水位较高,雨季时距离地面为1m,含盐鞋较高,土质为粉质湿陷性黄土。 2.高填方路段沉陷后易发生的危害 2.1高填方路段经常紧接大结构物,以 K78+310公铁交为例,桥梁为刚性结构物,台背同填采用的是半刚性石灰土,路基为粉质湿陷性黄土填筑而成,由于三种结构顺序连接,各自的弹性模量差别极大,出现的沉降也存在较大差别,极易出现桥头跳车,影响道路的正常运营; 2.2高填方路段出现较大沉降后,致使路面开裂、基层断裂,加速路面的破损,严重危及路面的正常使用; 2.3高填方路段的沉降进一步发展,可致使路基整体沉陷,横向挤压,出现路基失稳、崩塌,造成道路的损坏。 3.病害的处理 高填方路段防治的措施一般有:换填土法、固化剂法、粉喷桩法、灌浆法和铺设玻纤土工格栅法。 4.换填土法 路基整体较好,局部路基下沉,经常采用换填土法。基本步骤:将原路基出现病害部分的填料挖除,把扰动的浮土清理干净,整平碾压达到压实度要求后,用符合规范要求的填料回填。换填时注意:挖补面积要扩大,且每层挖成台阶状,由下往上,逐层整平碾压,压实度要求高出原路基压实度 1%~2%。

路基高填方工程施工设计方案

第一章工程概况 一、工程概况 瓮安县银盏至玉华矿区专用公路全长12.253公里,起止桩号K0+000-K12+964.065(短链711.315米)。本项目起于省道S205K128+750处,与银盏工业园区C5线起点重合,地名银坑水,向南沿省道S205布线,在K0+200处下穿马场坪至道真高速公路,在干溪槽(K0+800)处于省道平交后向大林方向布线,在K0+900处再次下穿马场坪至道真高速公路;然后经史家坳(K1+900)、鹿鸡塘、家院(K6+000)、大寨(K6+900),于熊南潮(K8+500)接瓮安至玉华现有公路,沿现有公路布线经牛栏坪(K10+000)、地开(K11+800)、至终点玉华至建中油路起点,路线呈南北向。其中:1-20米的简支空心板桥两座,3-20米的简支空心板桥两座,全线路涵洞共计33道。路基工程土石方回填量94.7万方。路基挖方140.7万方,废方46万方。 二、填方路段分布区域和具体特征 K0+000-K0+560;K0+650-K1+250;K2+-K3+235;K3+650-K3+880;K3 +980-K4+180;K4+235-K4+545;K4+755-K5+000;K5+720-K5+800;K6+14 0-K6+580;K6+800-K7+020;K7+260-K7+320;K7+560-K7+740;K7+860-K 8+020;K8+100-K8+165;K8+335-K8+640;K8+815-K8+885;K10+014.231 -K10+188.026;K10+260-K10+580;K11+920-K12+111.356;K12+450-K1 2+500。其中填方高度大于8米的高填方路段位于K3+730-K3+840;K4+020-K4+180;K5+750-K5+780;K6+160-K6+220;K8+

高填方专项方案

孟州市北环路西延工程(一期) 路基工程高填方 专项施工方案 河南创业市政有限公司 孟州市北环路西延工程项目部 2013年09月05日

高填方施工专项方案 一、工程概况 我项目部施工的孟州市北环路西延工程一期工程K0+000~K4+500,全长4.5km,其中路基土方工程主要工程量如下:挖方16.7万方、利用土方14.5万方,填方33.7万方、外借填方19.23万方;高填方主要集中在三个段落:K1+496~K1+590段、K1+760~K2+100段、K2+100~K2+320段,最高填土17.0 m。为了优质高效的完成该工程,高填方我部计划于2013年9月5日开工,2014年3月20日完工。 二、水文气象、地质情况 本合同段地貌属国家二级地貌台阶与第三台阶接触部位,维黄土高原的后边缘,系太行山前丘陵向黄河冲积平原过渡地区,西部丘陵、东部平原、南部河滩分界明显,呈三角足鼎状态,西部岭区绵延起伏,沟壑交错,东部平原及南部河滩,地势平坦。海拔高东为108.5—307.9米,相对高差199.4米。不同的小地貌多姿多样,各有特点。 本项目所处区区域属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温差较大。特点:春多风夏多雨,秋高气爽,,冬季干冷少雪。全年降雨集中在6、 7、8三个月,降水量(多年平均)584毫米,年降水蒸发比0.3-0.4。 三、施工人员组成

1、此项工程负责人:于世民 2、技术资料:牛崇 3、检测负责人:韩玲 4、测量:乔俊伟、赵丹 5、安全负责人:孔令军 6、其它人员:15人 四、机械配置 CAT325C/大宇300挖掘机4台,SMH220振动压路机3台25KJ三边形冲击压路机1台,220推土机1台 ZL50装载机4台,解放20T自卸车10台 东方140水车2辆180平地机1台 五、路基高填段施工 (1)施工准备 1)熟悉设计文件、施工图纸、测量资料,根据设计院提供的测量资料和控制桩进行中线复测和路基横断面复核,复测无误后,在开工之前进行施工放样,现场放出路基中线和边线、坡口、坡脚、边沟、取土场等具体位置,标明轮廓,提请监理工程师审查批准。 2)根据征地线,配合业主和当地政府一起进行征地拆迁。施工范围内的坟墓、灌溉系统、机耕道路、电力线、通讯线路等需要迁改的进行统一迁改,同时注意开挖边界以外的建筑物是否安全。 3)路基施工前,路堤作好防排水系统,将路线两侧施工范围内的地面水排干,作到永久与临时结合。 4)清除或移植施工范围内的树木、草皮、耕植土等,耕植土外移集中堆放,用于租用土地的复耕和绿化植草时铺土。

高填方路基施工方案

中交集团第一公路工程局 第1页 高填方路基专项施工技术方案 一、编制依据 1、《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G F10—2006 2、《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 D30—2004 3、《公路路基路面现场测试规程》JTG E60—2008 4、《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 F80—2004 5、《河北省胶泥湾至西洋河(冀晋界)公路第SG3标段设计文件》 6、《河北省胶泥湾至西洋河(冀晋界)高速公路标准化实施细则》 二、工程概况 合同段工程(K42+550-K64+084.566)位于河北省胶泥湾至西洋河(冀晋界)公路第SG3合同段内,是河北省高速公路“五纵六横七线”规划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长度为21.535公里。该地区地形较为复杂,属河流山溪性季节河流,因此造成该地区冲沟纵横交错,深度较深,且雨季时汇水量较大,具有一定的危险性;合同段内共计包含9处高填方路基,大部分为冲沟所处段落。由于该地区土质多为湿陷性黄土、膨胀岩土,为此设计上采用了强夯及铺设土工格室的处理方案以减少工后沉降。具体段落及工程数量如下: 起讫桩号 路基类型 处理方案 长度 最大填土高度 强夯面层数 平均处理宽度 处理面积 土工格室面积 (m ) (m ) (层) (m ) (㎡) (㎡) K45+610-K45+829 整体式 强夯 219 19.5 5 75.8 83384.3 16709.7 K48+561-K48+722 整体式 强夯 161 20.2 5 78.2 63273.0 12284.3 K49+620-K50+020 整体式 强夯 400 33.6 9 101.1 364760.0 30520.0 K50+609-K50+786 整体式 强夯 177 21.2 6 75.7 80747.4 13505.1 K51+544-K51+650 整体式 强夯 106 14.4 4 60.3 25779.2 5341.0 K56+450-K56+601 整体式 强夯 151 12 3 58.5 26802.5 5341.0 K56+910-K57+001 整体式 强夯 91 18.9 5 73.7 33692.8 6943.3 K58+142-K58+229 整体式 强夯 87 14.2 4 59.7 20932.2 5341.0 K62+653-K62+700 整体式 强夯 47 11.1 3 55.6 7930.1 5341.0 三、施工准备工作 1、人员准备:

常用地基处理方法的分类

1-1 常用地基处理方法的分类、原理、作用、适用范围、优点及局限性—1 分类处理方法原理及作用适用范围优点及局限性 换 土 垫 层 法 机械 碾压法挖除浅层软弱图或不良土,分层碾压或夯实土,按回填的材料可分为砂(石)垫层、碎石垫层、粉煤灰垫层、干渣垫层、土(灰土、二灰)垫层等 它可提高持力层的承载力,减小沉降量,消除或部分消除土的湿陷性和胀缩性,防止土的冻胀作用及改善土的抗液化性常用于基坑面积宽大开挖土方量较大的回填土方工程适用于处理浅层非饱和和软弱地基、湿陷性黄土地基、膨胀土地基、季节性冻土地基、素填土和杂填土地基简易可行,但仅限于浅层处理,一般不大于3m,对湿陷性黄土地基不大于5m; 如遇地下水,对于重要工程,需有附加降低地下水位的措施;干渣垫层、土(灰土、二灰)垫层等; 它可提高持力层的承载力,减小沉降量,消除或部分消除土的湿陷性和胀缩性,防止土的冻胀作用及改善土的抗液化性 重锤 夯实法适用于地下水位以上稍湿的粘性土、砂土、湿陷性黄土、杂填土以及分层填土地基 平板 振动法适用于处理非饱和无粘性土或粘粒含量少和透水性好的杂填土地基强夯 挤淤法采用边强夯、边填碎石、边挤淤的方法,在地基中形成碎石墩体 它可提高地基承载力和减小沉降适用于厚度较小的淤泥和淤泥质土地基。应通过现场实验才能确定其适用性 爆破法由于振动而使土体产生液化和变形,从而达到较大密实度,用以提高地基承载力和减小沉降适用于饱和净砂,非饱和但经常灌水饱和的砂、粉土和湿陷性黄土 深层密实法 强夯法利用强大的夯击能,迫使深层土液化和动力固结,使土体密实,用以提高地基承载力,减小沉降,消除土的湿陷性、胀缩性和液化性强夯置换是指将厚度小于8m的软弱土层,边夯边填碎石,形成深度为3~6m,直径为2m左右的碎石柱体,与周围土体形成复合基础适用于碎石土、砂土、素填土、杂填土、低饱和度的粉土和粘性土、和湿陷性黄土 强夯置换适用于软弱土施工速度快,施工质量容易保证、经处理后土性质较为均匀,造价经济,适用于处理大面积场地施工时对周围有很大振动和噪音,不宜在闹市区施工需要有一套强夯设备(重锤、起重机)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