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小学奥数教程:还原问题(二)全国通用(含答案)

小学奥数教程:还原问题(二)全国通用(含答案)

小学奥数教程:还原问题(二)全国通用(含答案)
小学奥数教程:还原问题(二)全国通用(含答案)

本讲主要学习还原问题.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可以使学生掌握倒推法的解题思路以及方法,并会运用

倒推法解决问题. 1. 掌握用倒推法解单个变量的还原问题.

2. 了解用倒推法解多个变量的还原问题.

3. 培养学生“倒推”的思想.

一、还原问题 已知一个数,经过某些运算之后,得到了一个新数,求原来的数是多少的应用问题,它的解法常常是以新数为基础,按运算顺序倒推回去,解出原数,这种方法叫做逆推法或还原法,这种问题就是还原问题.

还原问题又叫做逆推运算问题.解这类问题利用加减互为逆运算和乘除互为逆运算的道理,根据题意的叙述顺序由后向前逆推计算.在计算过程中采用相反的运算,逐步逆推.

二、解还原问题的方法

在解题过程中注意两个相反:一是运算次序与原来相反;二是运算方法与原来相反.

方法:倒推法。

口诀:加减互逆,乘除互逆,要求原数,逆推新数.

关键:从最后结果出发,逐步向前一步一步推理,每一步运算都是原来运算的逆运算,即变加为减,变

减为加,变乘为除,变除为乘.列式时还要注意运算顺序,正确使用括号

.

模块一、单个变量的还原问题

【例 1】 刚打完篮球,冬冬觉得非常渴,就拿起一大瓶矿泉水狂喝.他第一口就喝了整瓶水的一半,第二口又喝了剩下的13,第三口则喝了剩下的14,第四口再喝剩下的15,第五口喝了剩下的16.此时瓶子里还剩0.5升矿泉水,那么最开始瓶子里有几升矿泉水?

【考点】单个变量的还原问题 【难度】4星 【题型】解答

【关键词】可逆思想方法

【解析】 最开始瓶子里有矿泉水:111110.511111323456????????????÷-?-?-?-?-=?? ? ? ? ? ??

???????????(升). 【答案】3升

【例 2】 李白提壶去买洒,遇店加一倍,见花喝一斗。三遇店和花,喝光壶中酒。壶中原有( )斗酒。 例题精讲

知识点拨

教学目标

6-1-2.还原问题(二)

【考点】单个变量的还原问题 【难度】4星 【题型】填空

【关键词】可逆思想方法,走美杯,六年级

【解析】 设李白壶中原有x 斗酒,则三次经过店和花之后变为0 2[2(21)1]10x ??---= 870x -= 78x = 即壶中原有78

斗酒. 【答案】78

【例 3】 有60名学生,男生、女生各30名,他们手拉手围成一个圆圈.如果让原本牵着手的男生和女生

放开手,可以分成18个小组.那么,如果原本牵着手的男生和男生放开手时,分成了_ _个

小组.

【考点】单个变量的还原问题 【难度】4星 【题型】填空

【关键词】迎春杯,四年级,初赛,3题

【解析】 方法一:男生和女生放手分成18个组,说明有男生被计算18次,男生与男生放开手后分成的组数和

男生数相同,但是因为是围成了一圈,所以刚刚计算人数会被算成了两次,所以按照逆推的原则,原来有男生30人,被计算302=60?(次),所以()60182=21-÷(次)分成了21组。

方法二:60名学生围成圈,每个人与相邻的同学牵手,那么有60对牵着的手,其中男生与女生牵手的有18对,假设男生与男生牵手的有x 人,那么,参与围圈的男生一共有()21829+÷=+x x 人,所以930+=x ,21=x .那么原来牵手的男生和男生放手,分成了21个小组.

【答案】21个小组

模块二、多个变量的还原问题

【例 4】 甲、乙、丙、丁四个学习小组共有图书280本,班主任老师提议让四个组的书一样多,得到拥护,

于是从甲调14本给乙,从乙调15本给丙,从丙调17本给丁,从丁调18本给甲。这时四个组的书

一样多。这说明甲组原来有书______ 本。

【考点】多个变量的还原问题 【难度】2星 【题型】填空

【关键词】希望杯,4年级,1试

【解析】 甲得到4本,乙失去1本,丙失去2本,丁失去1本后,四个人书一样多,为280÷4=70,所以甲原

来有70-4=66本书

【答案】66本书

【例 5】 一群小神仙玩扔沙袋游戏,他们分为甲、乙两个组,共有140只沙袋.如果甲组先给乙组5只,

乙组又给甲组8只,这时两组沙袋数相等.两个组原来各有沙袋多少只?

【考点】多个变量的还原问题 【难度】2星 【题型】解答

【关键词】可逆思想方法

【解析】 甲乙两组的沙袋经历了两次交换.第二次交换后两组沙袋相等,又知沙袋总数为140只,所以这时

两组各有沙袋70只.解答时可以从70开始倒推.列表倒推如下:

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是找到从哪里开始倒推.因为甲乙两组的沙袋经历了两次交换后数量相等,所

以应从两组各有沙袋70只开始倒推.

【答案】甲67,乙73

【巩固】 甲、乙两班各要种若干棵树,如果甲班拿出与乙班同样多的树给乙班,乙班再从现有的树中也拿出

与甲班同样多的树给甲班,这时两班恰好都有28棵树,问甲、乙两班原来各有树多少棵?

【考点】多个变量的还原问题【难度】2星【题型】解答

【关键词】可逆思想方法

【解析】如果后来乙班不给与甲班同样多的树,甲班应有树28214

÷=(棵),乙班有281442

+=(棵),如果开始不从甲班拿出与乙班同样多的树,乙班原有树42221

÷=(棵),甲班原有树142135

+=(棵).列表倒推如下

:

【答案】甲班原有树35棵,乙班原有树21棵

【例6】有甲、乙两堆棋子,其中甲堆棋子多于乙堆.现在按如下方法移动棋子:第一次从甲堆中拿出和乙堆一样多的棋子放到乙堆;第二次从乙堆中拿出和甲堆剩下的同样多的棋子放到甲堆;第三次又从甲堆中拿出和乙堆同样多的棋子放到乙堆.照此移法,移动三次后,甲、乙两堆棋子数恰好都是32个.问甲、乙两堆棋子原来各有多少个?

【考点】多个变量的还原问题【难度】4星【题型】解答

【关键词】可逆思想方法

【解析】我们从最后一步倒着分析.因为第三次是从甲堆拿出棋子放到乙堆,这样做的结果是两堆棋子都是32个,因此,在未进行第三次移动之前,乙堆只有32216

÷=(个)棋子,而甲堆的棋子数是321648

+=(个),这样再逆推下去,逆推的过程可以用下表来表示,表中的箭头表示逆推的方向.所以,甲堆原有44个棋子;乙堆原有20个棋子.

2

2

40

24

16

2

+ 

+ 

32

32

16

÷

+ 

原有棋子

第一次移动后

第二次移动后

第三次移动后

甲堆棋子

乙堆棋子

采用列表法非常清楚.

【答案】甲乙两堆棋子原来各有44个和20个

【巩固】有一个两层书架,一共摆放224本书,先从上层取出与下层本数同样多的书放入下层,再从下层现有书中,取出与上层剩下的本数同样多的书放入上层,这算进行了一轮调整.若如此共进行了两轮

调整后,两层摆放书的本数相等,上层书架原来摆放________本书,下层书架原来摆放________本书.【考点】多个变量的还原问题【难度】4星【题型】填空

【关键词】学而思杯,3年级,第8题,可逆思想方法

【解析】还原法

结果:上层112 本;下层112 本

上层56本;下层168本

上层140 本;下层84 本

上层70 本;下层154 本

上层147 本;下层77 本

【答案】上层147本,下层77本

【例7】三人有不等的存款,只知如果甲给乙40元,乙再给丙30元,丙再给甲20元,给乙70元,这样三人各有240元,三人原来各有存款多少元?

【考点】多个变量的还原问题【难度】2星【题型】解答

【关键词】可逆思想方法

【解析】甲:2404020260

-++=.

-+-=(元);丙:240302070300 +-=(元);乙:240403070160

【答案】甲260元,乙160元,丙300元

【巩固】小巧、小亚、小红共有90个玻璃球,小巧给小亚6个,小亚给小红5个,小红给小巧8个,他们的玻璃球个数正好相等.小巧、小亚、小红原来各有多少个玻璃球?

【考点】多个变量的还原问题【难度】2星【题型】解答

【关键词】可逆思想方法

【解析】由已知条件可知,小巧比原来多了2个,小亚比原来多了1个,小红少了3个,三人一样多时,都是

+=

-=(个),小红原来有30333 90330

-=(个),小亚原来有30129

÷=(个),所以小巧原来有30228

(个).

【答案】所以小巧原来有28个,小亚原来有29个,小红原来有33个.

【例8】三棵树上共有36只鸟,有4只鸟从第一棵树上飞到第二棵树上,有8只鸟从第二棵树上飞到第三棵树上,有10只鸟从第三棵树上飞到第一棵树上,这时,三棵树上的鸟同样多.原来每棵树上各

有几只鸟?

【考点】多个变量的还原问题【难度】3星【题型】解答

【关键词】可逆思想方法

【解析】这道题要采用倒推法,最后三棵树上的鸟同样多,那每棵数上就是36312

÷=(只),第一棵树上的鸟,先是飞了4只到第二棵树上,然后又有10只飞了回来,现在和原来比小鸟增加了6只,这样比较就能求出第一棵树上小鸟的只数;第二棵树上的鸟,先是飞来了4只,然后又有飞走了8只,现在和原来比少了4只,这样比较就能求出第二棵树上小鸟的只数;第三棵树上的鸟,先是飞来了8只,然后又飞走了10只,现在和原来比少了1只,这样比较就能求出第三棵树上小鸟的只数.列式:现在一样多的:36312

--=(只),÷=(只),第一棵树上的小鸟只数:121046

-+=(只)或12(104)6第二棵树上的小鸟只数:128416

+-=(只),第三棵树上的小鸟只数:

+-=(只)或12(84)16

+-=(只)或12(108)14

1210814

+-=(只)原来第一棵树上有6只小鸟,第二棵树上有16只小鸟,第三棵树上有14只小鸟.

【答案】原来第一棵树上有6只小鸟,第二棵树上有16只小鸟,第三棵树上有14只小鸟

【巩固】三棵树上共有27只鸟,从第一棵飞到第二棵2只,从第二棵飞到第三棵3只,从第三棵飞到第一棵4只,这时,三棵树上的鸟同样多.原来每棵树上各有几只鸟?

【考点】多个变量的还原问题【难度】3星【题型】解答

【关键词】可逆思想方法

【解析】三棵树上的鸟同样多的只数:2739

-+=(只),第二棵数

÷=(只),第一棵数上鸟的只数:9427

上鸟的只数:92310

-+=(只),第一棵数上有7只鸟,-+=(只),第三棵数上鸟的只数:93410

第二棵数上有10只鸟,第三棵数上有10只鸟.

【答案】第一棵数上有7只鸟,第二棵数上有10只鸟,第三棵数上有10只鸟

【巩固】3个笼子里共养了78只鹦鹉,如果从第1个笼子里取出8只放到第2个笼子里,再从第2个笼子里取出6只放到第3个笼子里,那么3个笼子里的鹦鹉一样多.求3个笼子里原来各养了多少只鹦鹉? 【考点】多个变量的还原问题【难度】3星【题型】解答

【关键词】可逆思想方法

【解析】3个笼子里的鹦鹉不管怎样取,78只的总数始终不变.变化后“3个笼子里的鹦鹉一样多”,可以求出现在每个笼里的是78326

÷=(只).根据“从第1个笼子里取出8只放到第2个笼子里”,可以知道第1个笼子里原来养了26834

+=(只);再根据“从第2个笼子里取出6只放到第3个笼子里”,得出第2个笼子里有:266824

-=(只).

+-=(只),第3个笼子里原有26620

【答案】第1个笼子里原来养了34只,第2个笼子里有24只,第3个笼子里原有20只。

【巩固】3个笼子里共养了36只兔子,如果从第1个笼子里取出8只放到第2个笼子里,再从第2个笼子里取出6只放到第3个笼子里,那么3个笼子里的兔子一样多.求3个笼子里原来各养了多少只兔子?【考点】多个变量的还原问题【难度】3星【题型】解答

【关键词】可逆思想方法

【解析】3个笼子里的兔子不管怎样取,36只的总数始终不变.变化后“3个笼子里的兔子一样多”,可以求出现在每个笼里的兔子是36312

÷=(只).根据“从第1个笼子里取出8只放到第2个笼子里”,可以知道第1个笼子里原来养了12820

+=(只);再根据“从第2个笼子里取出6只放到第3个笼子里”,所以第3个笼子里原有:1266

--=(只).

-=(只),第2个笼子里原有:3620610

【答案】第1个笼子里原来养了20只,第2个笼子里原有10只,第3个笼子里原有6只。

【例9】张、王、李、赵四个小朋友共有课外读物200本,为了广泛阅读,张给王13本,王给李18本,李给赵16本,赵给张2本.这时4个人的本数相等.他们原来各有多少本?

【考点】多个变量的还原问题【难度】3星【题型】解答

【关键词】可逆思想方法

【解析】解这道题应该先明白这样一个道理,他们共有课外读物200本,经过互相交换后,这200本书的总数没有变化,仍然是200本.后来这4个人的本数相等时,每个人的本数是200450

÷=(本).用倒推法,求每个人原来各有多少本书,可以从最后结果50本开始,把给出的本数加上,收进的本数减去,就得到各人原有课外读物的本数.

⑴张原有读物的本数:5013261

+-=(本)

⑵王原有读物的本数:50181355

+-=(本)

⑶李原有读物的本数:50161848

+-=(本)

⑷赵原有读物的本数:5021636

+-=(本)

【答案】张原有读物61本,王原有读物55本,李原有读物48本,赵原有读物36本。

【例10】解放军某部参加抗震救灾,从第一队抽调一半人支援第二队,抽调35人支援第三队,又抽调剩下的一半支援第四队,后来又调进8人,这时第一队还有30人,求第一队原有多少人?

【考点】多个变量的还原问题【难度】4星【题型】解答

【关键词】可逆思想方法

【解析】由条件“后来又调进8人”和“这时第一队还有30人”,可知不调进8人有30822

-=(人).由“又抽调剩下的一半支援第四队”后还有22人,可知如果不抽调人去支援第四队,一队有22244

?=(人);由“抽调35人支援第三队”后还有44人,可知之前有443579

+=(人);由“从第一队抽调一半人支援第二队”

后还有79人,可知第一队原有792158

?=(人).

列式为:[(308)235]2792158

-?+?=?=(人)

还原问题有一个基本方法:列表法,教师可以再用列表法重新理一下题目。

【答案】158人

【例11】科学课上,老师说:“土星直径比地球直径的9倍多4800千米,土星直径除以24等于水星直径,水星直径加上2000千米是火星直径,火星直径除以2减去500千米等于月亮的直径,月亮直径是

3000千米.”请你算一算,地球的直径是多少?

【考点】多个变量的还原问题【难度】4星【题型】解答

【关键词】可逆思想方法

【解析】先求土星直径:[(3000500)22000]24120000

+?-?=(千米)

再求地球直径:(1200004800)912800

-÷=(千米),即:地球的直径是12800千米.

【答案】12800千米

【例12】有18块砖,哥哥和弟弟争着去搬.弟弟抢在前面,刚摆好砖,哥哥赶到了.哥哥看弟弟搬得太多,就抢过一半.弟弟不肯,又从哥哥那儿抢走一半,这时爸爸走过来,他从哥哥那拿走一半少2块,从弟弟那儿拿走一半多2块,结果是爸爸比哥哥多搬了3块,哥哥比弟弟多搬了3块.问最初弟

弟准备搬多少块?

【考点】多个变量的还原问题【难度】4星【题型】解答

【关键词】可逆思想方法

【解析】先来看看最后爸爸、哥哥、弟弟各搬了多少块砖.如果爸爸给弟弟3块,那么3个人搬的砖数就一

样多了,都等于哥哥搬的砖数,所以最后哥哥搬了1836

-=(块),爸爸搬了

÷=(块),弟弟搬了633

+=(块).爸爸从弟弟处搬了一半多2块,所以,爸爸从弟弟处搬之前,弟弟的砖数是639

+?=(块),哥哥的砖数是18108

-=(块);弟弟从哥哥处搬了一半,这“一半”应与哥哥剩下()

32210

的砖数一样,是8块,所以,弟弟从哥哥处搬之前,哥哥的砖数是8216

?=(块),那时,弟弟的砖数是18162

-=(块);哥哥从弟弟处搬了一半,这“一半”应与弟弟剩下的砖数一样,是2块.所以,哥哥从弟弟处搬之前,弟弟处的砖数是224

-=(块).所以,最初,

?=(块),那时,哥哥的砖数是18414

弟弟准备搬4块砖.即:

⑴最后,爸爸、哥哥和弟弟分别搬了多少块砖:哥哥:1836

÷=(块),爸爸:639

+=(块),弟弟:-=(块)

633

⑵爸爸从哥哥、弟弟处搬之前,哥哥、弟弟各有多少块:哥哥:6228

()

-?=(块),

弟弟:32210

+?=(块)

()

⑶弟弟从哥哥处搬之前,哥哥、弟弟各有多少块:哥哥:8216

-=(块)

?=(块),弟弟:18162

⑷哥哥从弟弟处搬之前,哥哥、弟弟各有多少块:弟弟:224

-=(块)

?=(块),哥哥:18414

【答案】4块

【巩固】有砖26块,兄弟二人争着去挑.弟弟抢在前面,刚摆好砖,哥哥赶到了.哥哥看弟弟挑的太多,就抢过一半.弟弟不肯,又从哥哥那儿抢走一半.哥哥不服,弟弟只好给哥哥5块,这时哥哥比弟

弟多挑2块.问最初弟弟准备挑多少块?

【考点】多个变量的还原问题【难度】4星【题型】解答

【关键词】可逆思想方法

【解析】先算出最后各挑几块:(和差问题)哥哥是262214

-=(块),然后来

()

+÷=(块),弟弟是261412还原:⑴哥哥还给弟弟5块:哥哥是1459

+=(块);⑵弟弟把抢走的一

-=(块),弟弟是12517

半还给哥哥:抢走了一半,那么剩下的就是另一半,所以哥哥就应该是9918

-=

+=(块),弟弟是1798(块);⑶哥哥把抢走的一半还给弟弟:那么弟弟原来就是8816

+=(块).

【答案】16块

【例13】口渴的三个和尚分别捧着一个水罐.最初,老和尚的水最多,并且有一个和尚没水喝.于是,老和尚把自己的水全部平均分给了大、小两个和尚;接着,大和尚又把自己的水全部平均分给了老、小两个和尚;然后,小和尚又把自己的水全部平均分给了另外两个和尚.就这样,三人轮流谦让

了一阵.结果太阳落山时,老和尚的水罐里有10升水,小和尚的水罐则装着20升水.请问:最初

大和尚的水罐里有多少升水?

【考点】多个变量的还原问题【难度】4星【题型】解答

【关键词】可逆思想方法

【解析】首先,因为每次分水都是全部平分给另外两个人,所以每次分完水以后分水的人自己一定没有水了.于是太阳落山时老和尚、大和尚和小和尚分别有水10、0、20升.列表分析如下:

回到最后的状态,于是发现三个人的水量是循环变化的,一共只有这三种状态.又因为已知最初老和尚水最多,所以最初的状态与倒数第二次分水前相同.所以大和尚的水罐里最初有10升水.

【答案】10升

【例14】兄弟三人分24个桔子,每人所得个数分别等于他们三年前各自的岁数.如果老三先把所得的桔子的一半平分给老大与老二,接着老二把现有的桔子的一半平分给老三与老大,最后老大把现有的桔

子的一半平分给老二与老三,这时每人的桔子数恰好相同.问:兄弟三人的年龄各多少岁?

【考点】多个变量的还原问题【难度】4星【题型】解答

【关键词】可逆思想方法

【解析】由于总共有24个桔子,最后三人所得到的桔子数相等,因此每人最后都有2438

÷=(个)桔子.由此列表逆推如下表:

由上表看出,老大、老二、老三原来分别有桔子13,7,4个,现在的年龄依次为16,10,7岁.

逆推时注意,拿出桔子的人其桔子数减少了一半,逆推时应乘以2;另两人各增加拿出桔子的人拿出桔子数的一半,逆推时应减去拿出桔子数的一半

【答案】三个人的年龄依次为16,10,7岁

【例15】甲、乙、丙3人共有192张邮票.从甲的邮票中取出乙那么多给乙后,再从乙的邮票中取出丙那么多给丙,最后从丙的邮票中取出甲那么多给甲,这时甲、乙、丙3人邮票数相同,甲、乙、丙原来各有多少张?

【考点】多个变量的还原问题【难度】4星【题型】解答

【关键词】可逆思想方法

【解析】甲、乙、丙原共有192张邮票,经过三次交换后,甲乙丙三人仍有邮票192张,而且三人邮票数相同,即3人各有邮票:192364

÷=(张).第三次交换从丙的邮票中取出甲那么多给甲,说明这次交换前甲有邮票64232

+=(张),依此类推,就可以推出答案了.最÷=(张),丙有邮票:643296

后相等时各有192364

÷=(张),列表倒推如下:

【答案】甲、乙、丙原有邮票数依次为88,56,48张

【巩固】有甲、乙、丙三堆苹果共96个,第一次从甲堆中取出与乙堆一样多的苹果放入乙堆;第二次再从乙堆中取出与丙堆一样多的苹果放入丙堆;第三次从丙堆中取出与甲堆剩下的苹果数相同的苹果放入甲堆中,这时三堆苹果数相等.原来甲堆有个苹果,乙堆有个苹果,丙对有个苹果.

【考点】多个变量的还原问题【难度】4星【题型】填空

【关键词】学而思杯,2年级,第12题,可逆思想方法

【解析】如下表:

【答案】甲44,乙28,丙24

【例16】、、、、、、

A B C D E F G七个人都各有一些珠子。从A开始依序进行以下操作,每次都分给其他六

个人与他们当时手中现有珠子数量一样多的珠子。当G操作后,每个人手中都恰好各有256颗珠子,请问D原先有多少颗珠子?

【考点】多个变量的还原问题【难度】4星【题型】解答

【关键词】可逆思想方法,2008年,台湾,小学数学竞赛

【解析】本题应该采用倒推法,我们用表格形象的表示、

于是D之前的珠子个数是114颗。本题没有要求求出全部七个人之前的珠子个数,所以也可以简化

一下求解过程,因为最终结果D有256颗珠子,所以在G操作之前,D的珠子个数应该减半为128颗,在F操作前应该再减半为64颗,在E操作前应该再减半到32颗,在D操作前,其余所有人的珠子应该都只有操作后的一半,也就是其他所有人的珠子数目应该减半,也就是(256732)2880

?-÷=,这些都是D分给他们的,所以在D操作前,D应该有88032912

+=颗珠子,于是在C操作前,D的珠子应该减半到9122456

÷=,于是在B操作前,D的珠子数应该减半到4562228

÷=,于是在A操作前,D的珠子数目应该减半到2282114

÷=颗。也就是说D之前的珠子数目是114颗。

【答案】114颗

【例17】一班、二班、三班各有不同数目的图书.如果一班拿出本班的一部分图书分给二班、三班,使这两个班的图书各增加一倍;然后二班也拿出一部分图书分给一班、三班,使这两个班的图书各增

加一倍;接着三班也拿出一部分图书分给一班、二班,使这两个班的图书各增加一倍.这时,三

个班的图书数目都是48本.求三个班原来各有图书多少本?

【考点】多个变量的还原问题【难度】4星【题型】解答

【关键词】可逆思想方法

【解析】我们可采用倒推法,再结合列举法进行分析推理.在每一次重新变化后,三个班的图书总数目是一个不变的数,由此,可从最后三个班的图书数目都是48本出发进行倒推,求每一次重新变化以前三个班各自的图书数目,逐步倒推出原有的图书数目.依据题意可知,一班、二班的图书数目各增加一倍才是48本,因此增加前各应有24本,所以一班、二班的图书数目各应减半,还给三班.其余各次,以此类推,把倒推解答的过程用下表表示:

【答案】三个班原来各有图书78本,42本,24本

【巩固】3个探险家结伴去原始森林探险,路上觉得十分乏味就聚在一起玩牌.第一局,甲输给了乙和丙,使他们每人的钱数都翻了一番.第二局,甲和乙一起赢了,这样他们俩钱袋里面的钱也都翻了倍.第

三局,甲和丙又赢了,这样他们俩钱袋里的钱都翻了一倍.结果,这3位探险家每人都赢了两局而

输掉了一局,最后3人手中的钱是完全一样的.细心的甲数了数他钱袋里的钱发现他自己输掉了100

元.你能推算出来甲、乙、丙3人刚开始各有多少钱吗?

【考点】多个变量的还原问题【难度】4星【题型】解答

【关键词】可逆思想方法

【解析】假设最后每个人手中的钱是8份,三人总共24份,利用倒推法.

从开始到最后甲的份数少了138()-份,说明每份是10013820()÷-=元.

所以刚开始时,甲有1320260?=(元),乙有42080?=(元),丙有720140÷=(元).

【答案】刚开始时甲有260元,乙有80元,丙有140元.

【巩固】 A 、B 、C 三个油桶各盛油若干千克.第一次把A 桶的一部分油倒入B 、C 两桶,使B 、C 两桶内的

油分别增加到原来的2倍;第二次从B 桶把油倒入C 、A 两桶,使C 、A 两桶内的油分别增加到第二次倒之前桶内油的2倍;第三次从C 桶把油倒入A 、B 两桶,使A 、B 两桶内的油分别增加到第三次到之前桶内油的2倍,这样,各桶的油都为16千克.问A 、B 、C 三个油桶原来各有油多少千克?

【考点】多个变量的还原问题 【难度】4星 【题型】解答

【关键词】可逆思想方法,第四届,小数报

【解析】 用“倒推法”列出下表,从表中可以看出:原来A 桶有油26千克,B 桶有油14千克,C 桶有油8千

克.

【答案】原来A 桶有油26千克,B 桶有油14千克,C 桶有油8千克.

【巩固】 乙丙三人各有糖豆若干粒,甲从乙处取来一些,使自己的糖豆增加了一倍;接着乙从丙处取来一些,

使自己的糖豆也增加了一倍;丙再从甲处取来一些,也使自己的糖豆增加了一倍.现在三人的糖豆一样多.如果开始时甲有51粒糖豆,那么乙最开始有多少粒糖豆?

【考点】多个变量的还原问题 【难度】4星 【题型】解答

【关键词】可逆思想方法

【解析】 先假设后来三个人都是4份,还原后得到甲、乙、丙分别是3份,5份,4份,实际上甲原来有51

粒,51317÷=,那么我们可以把1份看成17粒,所以乙最开始有糖豆17585?=(粒).

【答案】85粒

【巩固】 甲、乙、丙三人各有铜板若干枚,开始甲把自己的铜板拿出一部分给乙、丙,使乙、丙的铜板数各

增加了1倍;乙把自己的铜板拿出一部分给甲、丙,使甲、丙的铜板数各增加了1倍;丙把自己的铜板拿出一部分给乙、甲,使乙、甲的铜板数各增加了1倍,这时三人铜板数都是8枚,原来每人各有几枚?

【考点】多个变量的还原问题 【难度】4星 【题型】解答

【关键词】可逆思想方法

【解析】 甲13枚,乙7枚,丙4枚.

【答案】甲13枚,乙7枚,丙4枚

【例 18】 三个容器各放一些水,第一次从第一个容器倒一些水到另两个容器,使得它们的水分别增加到原

来的2倍与3倍,第二次从第二个容器倒一些水到第一个与第三个容器中,使它们的水分别增加

到3倍与2倍,第三次从第三个容器中倒一些水到第一个与第二个容器中,使它们的水都增加到2

倍,这时三个容器中的水都为96毫升,原来三个容器中各有多少毫升水?

【考点】多个变量的还原问题 【难度】4星 【题型】解答

【关键词】可逆思想方法

【解析】 可以列一个表,使每一步之间的关系一目了然,下列的表是从后面向前倒推的,具体的填法见下面

的解答。

先在第一行填上三个96,第二行的前2个数是96248÷=,第3个数是963482192?-?=,第三

行的第1个数是48316÷=,第3个数是196296÷=,第2个数是()()48481619296176+-+-=,第四行第2个数是176288÷=,第3个数是96332÷=,

第1个数是()()16176889632168+-+-=,三个容器原来有水168毫升、88毫升、32毫升。

【答案】三个容器原来分别有水168毫升、88毫升、32毫升

【例 19】 某工厂有A 、B 、C 、D 、E 五个车间,人数各不相等.由于工作需要,把B 车间工人的12调入A 车间,C 车间工人的13

调入B 车间,D 车间工人的14调入C 车间,E 车间工人的16调入D 车间.现在五个车间都是30人.原来每个车间各有多少人?

【考点】多个变量的还原问题 【难度】4星 【题型】解答

【关键词】可逆思想方法

【解析】 采用倒推法,列表如下

所以原来A 、B 、C 、D 、E 车间分别有11、38、33、32、36个工人.解这种还原问题的关键是

从最后结果出发,逐步向前一步一步推理,每一步运算都是原来运算的逆运算,即变加为减,变减为加,变乘为除,变除为乘.列式时还要注意运算顺序,正确使用括号,这种逆向思维的方法是数学中常用的思维方法.

【答案】原来A 、B 、C 、D 、E 车间分别有11、38、33、32、36个工人

【例 20】 老师在黑板上写了三个不同的整数,小明每次先擦掉第一个数,然后在最后写上另两个数的平均

数,如此做了7次,这时黑板上三个数的和为159.如果开始时老师在黑板上写的三个数之和为2008,且所有写过的数都是整数.请问:开始时老师在黑板上写的第一个数是多少?

【考点】多个变量的还原问题 【难度】4星 【题型】解答

【关键词】可逆思想方法

【解析】 由于最后写到黑板上的数是其前两个数的平均数,且黑板上最后留下的这三个数之和为159,所以

写到黑板上的最后一个数是159(21)53÷+=.

假设剩下的两个数中靠前的一个是A ,靠后的一个是106-A ,那么可以依次推出:

第7个被擦掉的数是2(106)2123--=-A A A ,

第6个被擦掉的数是2(2123)5212--=-A A A ,

类似地,可以求出第5、4、3、2个被擦掉的数分别为63611-A 、211060-A 、233243-A 、854452-A , 最先被擦掉的数是2008(233243)(854452)412842----=-A A A ,

由题意,以上这些数均为正整数.

由2332430->A 及A 为整数可以推出54≤A ,

由8544520->A 及A 为整数可以推出53≥A ,

另一方面,如果53=A ,有23324385445253-=-=

A A ,与条件中最初三个整数不同这一条件矛盾,所以应该有54=A .

此时最开始写在黑板上的第一个数为4128421860-=A .

【答案】1860

【例 21】 有一堆棋子,把它三等份后剩一枚,拿去两份和另一枚,将剩下的棋子再三等份后还是剩下一枚,

再拿去两份和另一枚,最后将剩下的棋子再三等份后还是剩下一枚,问原来至少有多少枚棋子?

【考点】多个变量的还原问题 【难度】4星 【题型】解答

【关键词】可逆思想方法

【解析】 本题的数量关系更加隐蔽、复杂,应如何解答呢?根据“最后将剩下的棋子三等份还是剩一枚”,可知

解题的关键是确定在“最后将剩下的棋子三等份”后,每一份是几枚棋子?再根据提问“原来至少有多少枚棋子”可知在“最后将剩下的棋子三等份”后,每一份是一枚棋子.

采用倒推法,再结合列表法一一列举进行分析推理.

【答案】40枚

【巩固】 有一筐苹果,把它们三等分后还剩两个苹果,取出其中两份,将它们三等分后还剩2个;然后再取

其中两份,将这两份三等分后还剩2个.问:这筐苹果至少有几个?

【考点】多个变量的还原问题 【难度】4星 【题型】解答

【关键词】可逆思想方法

【解析】 方法一:如果增加4个苹果,那么第一次恰好三等分(每份多出2个);第二次取出其中2份(总共多出

4个),也恰好三等分(每份又多出2个);最后取2份(共多出4个),也恰好三等分.而且最后一次分总数一定是偶数,因为是取2份来分的,所以每份也是偶数,且比原来每份多2个,所以现在每份至少是4个.从而上一次每份为4326?÷= (个),再上次每份为6329?÷=(个),那么开始时共有9327?=(个)苹果,但是我们假设增加了4个,所以这筐苹果至少有27423-=(个).列表法是还原问题的一个基本方法,教师可以再用列表法重新理一下题目。

方法二:从最后的状态往前还原,假设最后一次三等分后,每一份的个数为x 个,那么最后一次三等

分之前的苹果个数是32+x 个,这些苹果是第二次三等分中的两份,所以其中每一份的个数是322+x 个,这个数应该是一个整数;第二次三等分前,苹果的个数是()32322

+?+x 个,同样的这些苹果是第一次三等分中的两份,所以每一份的个数为()33244

++x 个,这个数也应该是一个整数;所以这筐苹果的总数为()3324324++?+x 个.显然x 越小,这筐苹果的个数最少,但是有322

+x 和()33244

++x 是整数的约束条件.满足这两个约束条件的x 必须被4除余2,所以满足该条件的x 的最小值为2,代入得到这筐苹果最少有23个.

【答案】23个

小学奥数教程之还原问题

学习奥数的优点 1、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更容易让学生体验成功,树立自信。 2、训练学生良好的数学思维习惯和思维品质。要使经过奥数训练的学生,思维更捷,考虑问题比别人更深层次。 3、锻炼学生优良的意志品质。可以培养持之以恒的耐心和克服困难的信心, 以及战胜难题的勇气。可以养成坚韧不拔的毅力 4、获得扎实的数学基本功,发挥创新精神和创造力的最大空间。 第三十一周还原问题 专题简析: 已知某个数经过加、减、乘、除运算后所得的结果,要求原数, 这类问题叫做还原问题,还原问题又叫逆运算问题。解决这类问题 通常运用倒推法。 遇到比较复杂的还原问题,可以借助画图和列表来解决这些问 题。

例1:小刚的奶奶今年年龄减去7后,缩小9倍,再加上2之后,扩大10倍,恰好是100岁。小刚的奶奶今年多少岁? 分析与解答:从最后一个条件恰好是100岁向前推算,扩大10倍后是100岁,没有扩大10倍之前应是100÷10=10岁;加上2之后是10岁,没有加2之前应是10-2=8岁;没有缩小9倍之前应是8×9=72岁;减去7之后是72岁,没有减去7前应是72+7=79岁。所以,小刚的奶奶今年是79岁。 练习一 1,在□里填上适当的数。 20×□÷8+16=26 2,一个数的3倍加上6,再减去9,最后乘上2,结果得60。这个数是多少? 3,小红问王老师今年多大年纪,王老师说:“把我的年纪加上9,除以4,减去2,再乘上3,恰好是30岁。”王老师今年多少岁?

例2:某商场出售洗衣机,上午售出总数的一半多10台,下午售出剩下的一半多20台,还剩95台。这个商场原来有洗衣机多少台? 分析与解答:从“下午售出剩下的一半还多20台”和“还剩95台”向前倒推,从图中可以看出,剩下的95台和下午多卖的20台合起来,即95+20=115台正好是上午售后剩下的一半,那么115×2=230台就是上午售出后剩下的台数。而230台和10台合起来,即230+10=240台又正好是总数的一半。那么,240×2=480台就是原有洗衣机的台数。 练习二 1,粮库内有一批大米,第一次运出总数的一半多3吨,第二次运出剩下的一半多5吨,还剩下4吨。粮库原有大米多少吨? 2,爸爸买了一些橘子,全家人第一天吃了这些橘子的一半多1个,第二天吃了剩下的一半多1个,第三天又吃掉了剩下的一半多1个,还剩下1个。爸爸买了多少个橘子? 3,某水果店卖菠萝,第一次卖掉总数的一半多2个,第二次卖掉了剩下的一半多1个,第三次卖掉第二次卖后剩下的一半多1个,这时只剩下一外菠萝。三次共卖得48元,求每个菠萝多少元?

《小学奥数》小学四年级奥数讲义之精讲精练第31讲 还原问题

第31讲还原问题 一、专题简析: 已知某个数经过加、减、乘、除运算后所得的结果,要求原数,这类问题叫做还原问题,还原问题又叫逆运算问题。解决这类问题通常运用倒推法。 遇到比较复杂的还原问题,可以借助画图和列表来解决这些问题。 二、精讲精练: 例1:小刚的奶奶今年年龄减去7后,缩小9倍,再加上2之后,扩大10倍,恰好是100岁。小刚的奶奶今年多少岁? 练习一 1、在□里填上适当的数。 20×□÷8+16=26 2、一个数的3倍加上6,再减去9,最后乘上2,结果得60。这个数是多少? 例2:某商场出售洗衣机,上午售出总数的一半多10台,下午售出剩下的一半多20台,还剩95台。这个商场原来有洗衣机多少台?

练习二 1、粮库内有一批大米,第一次运出总数的一半多3吨,第二次运出剩下的一半多5吨,还剩下4吨。粮库原有大米多少吨? 2、爸爸买了一些橘子,全家人第一天吃了这些橘子的一半多1个,第二天吃了剩下的一半多1个,第三天又吃掉了剩下的一半多1个,还剩下1个。爸爸买了多少个橘子? 例3:小明、小强和小勇三个人共有故事书60本。如果小强向小明借3本后,又借给小勇5本,结果三个人有的故事书的本数正好相等。这三个人原来各有故事书多少本? 练习三 1、甲、乙、丙三个小朋友共有贺年卡90张。如果甲给乙3张后,乙又送给丙5张,那么三个人的贺年卡张数刚好相同。问三人原来各有贺年卡多少张?

2、小红、小丽、小敏三个人各有年历片若干张。如果小红给小丽13张,小丽给小敏23张,小敏给小红3张,那么他们每人各有40张。原来三个人各有年历片多少张? 例4:甲乙两桶油各有若干千克,如果要从甲桶中倒出和乙桶同样多的油放入乙桶,再从乙桶倒出和甲桶同样多的油放入甲桶,这时两桶油恰好都是36千克。问两桶油原来各有多少千克? 练习四 1、王亮和李强各有画片若干张,如果王亮拿出和李强同样多的画片送给李强,李强再拿出和王亮同样多的画片给王亮,这时两个人都有24张。问王亮和李强原来各有画片多少张? 2、小红问王老师今年多大年纪,王老师说:“把我的年纪加上9,除以4,减去2,再乘上3,恰好是30岁。”王老师今年多少岁?

五年级学奥数晚不晚

五年级学奥数晚不晚?(关于一些问题的解答) 关于奥数的学习,家长们存在着很多疑问,我们现在把我们的一些看法整理了一下,给大家作为参考。 以下内容仅供参考: 1、我的孩子要不要学奥数? 奥数属于一种学有余力之外教育,很多小学奥数题目即使大学生都不会做。我们认为并不是所有的孩子都适合学习系统的奥数,不过几乎所有的孩子都可接触一点奥数元素的问题,作为兴趣的激发。所以家长一定要量力而行。当然,我们在教学过程中也发现,有相当多的孩子在建立兴趣后学习很好,各科进步都很快。说明一旦入门后,奥数对其他功课的提高还是有帮助的。 现在有的家长为了自己的孩子考上重点中学强迫他学奥数,这样不好。如果你的孩子对此毫无兴趣,学习负担很重,可能会适得其反。还不如先从培养孩子初步的思考的习惯和兴趣入手。如果他对奥数本身感兴趣,报个好的辅导班,就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什么时候开始学奥数最合适? 一般来说,三年级开始学习奥数是最合适的。因为这个时候,孩子正进入一个思维方式改造期,这个时候开始训练他们的思维方式,解题思路,效果是最好的。部分智力开发较早的孩子可以从二年级开始学习。 但是三年级的孩子比较闹,不适合大班教学,课程也不难,部分内容家长自己辅导效果是最好的。如果家长实在比较忙,可以请家教或者报奥数小班。 3、用什么样的奥数教材最好? 总的来说,我们推荐以下的几个梯队的教材。对于初学奥数的孩子,特别是低年级的孩子,我们推荐南京大学出版社的《举一反三》,这套教材可以让孩子自己看看,家长再辅导,激发学习兴趣;三年级之后,对于初学者我们推荐重庆出版社的《名师培优经典》,内容详细,难度适中。程度好一些的孩子,我们推荐的是单墫主编的一套教材,叫做《奥数教程》,这也是奥数中最为经典的教材。这套教材难度中等偏上,教学知识体系和华杯赛最为接近。但是对于程度更好的,我们是推荐华罗庚学校的教材(本站有专门介绍),但是视情况而变化。我们给孩子们上课,

最新版小学五年级奥数教程

目录 第一讲奇妙的幻方 (3) 练习卷 (9) 第二讲可能性的大小(游戏与对策) (10) 练习卷 (12) 第三讲图形的面积(一) (13) 第四讲认识分数 (17) 练习卷 (21) 第五讲行程中的相遇(相遇问题) (22) 练习卷 (26) 第六讲公因数与公倍数 (27) 综合演练 (31) 第一讲幻方(第一课时) 【知识概述】 在一个n×n的正方形方格中,填入一些连续的数字,使得所有的横、竖、斜列所加之和都相等,这样的正方形方格叫做幻方。幻方一般分为奇数幻方和偶数幻方。(n是几就表示为几阶幻

方)。本讲,我们将来学习这方面的知识。 例题讲学 例1在一个3×3的表格内,填入1-9九个数,(不能重复,不能遗漏),使得3个横列、3个竖列和2个斜列所加之和都相等。可以怎样填?【和为15】 【思路分析】 这样的3×3幻方,在填写时有一定的规律和口诀: 二、四为肩,六、八为足, 左七右三,戴九履一,五为中央。【注:戴指头,履指脚。】 试试填一填吧! 幻方(第二课时) 知识概述: 上一讲中,我们讲述了如何填写3×3的幻方,其实在幻方的知识世界里,像3×3、5×5、7×7……像这样幻方,称之为奇数

幻方,这一讲我们将来学习如何填写五阶幻方。 例题:在一个5×5的方格中,填入1-25这25个数字,使5个横列、5个竖列、2个斜列所加之和都相等。先试试看! 看样子,要想顺利填写好这么多的表格,还真的不容易,没有口诀真的不行,下面这个口诀要记牢: 一居首行正中央,依次斜向右上方,右出框时左边写,上出框时下边放,双出占位写下方。29 你能按顺序继续写下去吗?试试看吧! 幻方(第三课时) 根据上讲中的方法,把口诀运用到所有的奇数幻方中,可以继续填写七阶幻方、九阶幻方、十一阶幻方……,本讲,我们继续试着填写七阶幻方和九阶幻方。 【思路点拨】 再来重温一下口诀吧!

(完整版)四年级奥数-还原问题讲义(附答案)

还原问题 【知识梳理】 还原问题是逆解应用题,一般特点是:已知对某个数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四 则运算的结果,或把一定数量的物品增加或减少的结果,要求最初(运算前或增减变化前)的数量。 【例题精讲】 【例1】某数加上3,乘以5,再减去8,等于12,求某数。( 1 ) 【例2】有一位老人说:“把我的年龄加上14后除以3,再减去26,最后用25乘,恰巧是100岁。”这位老人今年多少岁?( 76 ) 【例3】马小虎做一道整数减法题时,把减数个位上的1看成7,把减数十位上的7看成1,结果得出差是111,问正确答案是多少?( 57 ) 【例4】某数加上5,再增加7,结果等于61,这个数是?( 49 )

1、某数减去4,再减少6,结果为2,这个数是?( 12 ) 2、小明把某数减去5,再增加6,结果是12,这个数是多少?( 11 ) 【例5】某数扩大3倍,再缩小4倍,正好是6,这个数是?( 8 ) 【试一试】 1、一捆电线,第一次用了一半,第二次又用了剩下的一半,还有6米,这捆电线长多少米? ( 24 ) 2、小红对小明说:“你的年龄是11岁,你的年龄是我的2倍少9岁,你知道我的年龄吗?” ( 10 ) 【例6】小刚的奶奶今年年龄减去7后,缩小9倍,再加上2之后,扩大10倍,恰好是100岁,小刚的奶奶今年多少岁?( 79 )

1、在□里填上适当的数。 20×□÷8+16=26 ( 4 ) 2、一个数的3倍加上6,再减去9,最后乘以2,结果得60,求这个数。( 11 ) 【例7】某商场出售洗衣机,上午售出总数的一半多10台,下午售出剩下的一半多20台,还剩95台,这个商场原来有洗衣机多少台?( 480 ) 【试一试】 1、粮库内有一批大米,第一次运出总数的一半多3吨,第二次运出剩下的一半多5吨,还剩下4吨,问粮库原有大米多少吨?( 42 ) 2、爸爸买了一些橘子,全家人第一天吃了这些橘子的一半多1个,第二天吃了剩下的一半多1个,第三天又吃了剩下的一半多1个,还剩下1个,问爸爸买了多少个橘子?( 22 ) 【例8】小明、小强和小勇三个人共有故事书60本。如果小强向小明借3本后,又借给小勇5本,结果三个人有的故事书的本数正好相等。这三个人原来各有故事书多少本? 小明:23 小强15:小勇:22

小学四年级奥数-还原问题

还原问题(一) 还原问题是指条件中只说明了中间的发展过程和最后结果,要求最初状态的一类问题。解答这类问题逆向思维很重要,通常要运用倒推法(还原法),即从最后一步出发,一步一步倒着往前推算,逐步倒着往前推算,逐步靠拢已知条件,直到问题解决。 例1.某数加上6,乘以6,减去6,除以6,其结果等于6,求某数。 例2.有一位老人说:“把我的年龄加上14后除以3,再减去26,最后用25乘,恰巧是100岁。”这位老人今年多少岁? 例3.在做一道加法式题时,某学生把个位上的5看作9,把十位上的8看作3,结果所得的和是123。正确的答案是多少? 例4.工人们修一段路,第一天修了公路全长的一半还多2千米,第二天修了余下了一半还少1千米,还剩20千米没有修完。公路的全长是多少千米? 练习与思考 1.某数加上10,乘以10,减去10,除以10,结果等于10。这个数是多少? 2.《小学生数学报》少年数学爱好者俱乐部成立的年份数加上2后,缩小100倍,再扩大4倍,最后减去25,正好是55。这个俱乐部成立于哪一年? 3.有一个说:“把我的年龄加上28后除以15,再用8乘,就是32岁。”这个人多少岁? 4.小明在做一道加法计算题时,把个位上的4看作7,十位上的8看作2,结果和是306。正确的答案应该是多少? 5.王大爷去粮站买米,粮站的陈叔叔因粗心,错把一袋米少算了20千克,把另一袋米多算了3千克,合计卖给王大爷60千克米。王大爷实际购买了多少千克米? 6.一捆电线,第一次用去全长了一半多3米,第二次用去余下的一半多5米,还剩下7米。这捆电线原来长多少米? 7.有一篮鸡蛋,第一次取出一半多2个,第二次取出余下的一半多2个,第三次拿出8个,篮里还剩2个鸡蛋。篮里原来有多少个鸡蛋? 8.小刚买毛巾用去所带钱的一半,买手帕用去2元钱,买香皂用去剩余钱的一半,这时还剩4元钱。小刚买毛巾用去多少钱?一共带了多少钱? 9.某仓库运出三次原料,第一次运出总数的一半,第二次运出余下的一半,第三次运出前两次运完后余下的一半,最后把剩下的原料分给甲、乙两个工厂,甲厂得6吨,是乙厂的2倍。仓库原有原料多少吨? 10.把若干个面包分给甲、乙、丙三个人吃,甲吃了全部的一半多1个,乙吃了剩余的一半多1个,丙吃了最后剩余的一半多1个,这样面包刚好全部吃完。原来有几个面包?

二年级奥数教程19讲:算式谜

二年级奥数教程19讲:算式谜 小朋友,这一讲我们来学习算式谜,什么是算式谜呢? 给你一个算式(等式),里面缺少一些数或四则运算符号,请你动动脑筋,选择适当的数或运算符号,使等式成立,这就是算式谜. 例1、用五个2与加、减、乘、除四则运算符号结合起来,使下面的10个算式均成立: 2 2 2 2 2 = 1 2 2 2 2 2 = 2 2 2 2 2 2 = 3 2 2 2 2 2 = 4 2 2 2 2 2 = 5 2 2 2 2 2 = 6 2 2 2 2 2 = 7 2 2 2 2 2 = 8 2 2 2 2 2 = 9 2 2 2 2 2 = 10 解这个问题主要用“凑”的办法,但不应该盲目的凑,每相邻两个数之间都有四种运算符号可填(加、减、乘、除),在凑的时候,一边试,一边估计结果,不断调整.我们有: 2 - 2 ÷ 2 + 2 - 2 = 1 2 + 2 - 2 + 2 - 2 = 2 2 + 2 ÷ 2 + 2 - 2 = 3 2 × 2 × 2 - 2 × 2 = 4 2 - 2 ÷ 2 + 2 + 2 = 5 2 + 2 + 2 + 2 - 2 = 6

2 + 2 ÷ 2 + 2 + 2 = 7 2 × 2 × 2 + 2 - 2 = 8 2 × 2 × 2 + 2 ÷ 2 = 9 2 + 2 + 2 + 2 + 2 = 10 随堂练习1在下列4个4中间添上适当的运算符号和括号,组成3个不同的算式,使得数都是2. (1) 4 4 4 4 = 2 (2) 4 4 4 4 = 2 (3) 4 4 4 4 = 2 例2、将1,2,3,4,5,6,7,8这8个数字分别填入图中8个空格内,使图中的4边正好组成加、减、乘、除4道算式. 解突破口是在做除法的第一行,在1~8中,只有五种可能:8÷4=2,8÷2=4;6÷3=2;6÷2=3;4÷2=2.最后一个除式中出现两个2,应舍去.因此,只有4种可能情况,经过“凑”、“试”有图19—2所示的两个结果:

二年级奥数:《有趣的植树问题》

二年级奥数:《有趣的植树问题》(预热)复习 一、间隔和点的关系 1.两端有点:间隔数=点数-1 2.两端无点:间隔数=点数+1 【例】:比一比,想一想,间隔与点数之间的关系。 1. (5)个点(3)个点 (4)个间隔(2)个间隔 2. (2)个点(2)个点 (3)个间隔(3)个间隔想一想,你发现了点跟间隔有什么关系? 二.间隔问题中另外的两类 1.一端有点,一端无点 间隔数=点 2.封闭图形中的间隔 (5)个点(5)个点

(5)个间隔(5)个间隔 间隔数=点 三、生活中的间隔问题 1.锯木头 段数=次数+1 【例】:把一根木头锯成3段,要锯()次?锯7次会锯成()段? 答案:2;8 2.爬楼梯 楼数=楼层数+1 【例】:丽丽家住在4楼,她每天回家要爬几层楼梯? 答案:3层 3.敲钟 间隔数=次数-1 【例】:大钟敲两下要用2秒,敲5下要用()秒? 答案:8秒;解析:敲两下是一个间隔,说明一个间隔2秒,敲5下是4个间隔,四个2秒加起来就是8秒。 4.植树问题 1.两头都种:段数=棵数-1 2.两头都不种:段数=棵数+1 3.只有一端种:段数=棵数 4.封闭图形种:段数=棵数 【例】:在一条5米长的走廊上每隔1米放一盆花,两头都要放,一共放几盆? 答案:6盆。解析:1米一个间隔,5米5个间隔,两头都放,所以花的数量比间隔多1,一共放6盆花。 如何预习? 为了保护孩子课前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以及保证课堂效果,家长在给孩子预习的时候,一定要把握好度。 预习,切忌给孩子讲解书本上的例题和知识点,因为孩子容易先入为主,如果家长选取的方式方法不当,那么孩子很难转换思路了;另外,家长给孩子讲过例题后,孩子可能会觉得自己已经学会了,上课的时候就不愿意认真听了。 我们预习的目的是回顾这一讲课前的铺垫知识,以及引起孩子的思考,因此家长可以把我们的这份预习资料打印出来,让孩子自己看一看,如果孩子有不明白的,您可以适当点拨。

小学奥数教程最完美

1.和差倍问题 【和差问题】【和倍问题】【差倍问题】 已知条件几个数的和与差几个数的和与倍数几个数的差与倍数公式适用范围已知两个数的和,差,倍数关系 公式? ①(和-差)÷2=较小数较小数+差=较大数和-较小数=较大数 ②(和+差)÷2=较大数较大数-差=较小数和-较大数=较小数 和÷(倍数+1)=小数小数×倍数=大数和-小数=大数 差÷(倍数-1)=小数小数×倍数=大数小数+差=大数 关键问题求出同一条件下的和与差和与倍数差与倍数 2.年龄问题的三个基本特征: ①两个人的年龄差是不变的; ②两个人的年龄是同时增加或者同时减少的; ③两个人的年龄的倍数是发生变化的; 3.归一问题的基本特点:

问题中有一个不变的量,一般是那个“单一量”,题目一般用“照这样的速度”……等词语来表示。 关键问题根据题目中的条件确定并求出单一量; 4.植树问题 基本类型? ①在直线或者不封闭的曲线上植树,两端都植树; ②在直线或者不封闭的曲线上植树,两端都不植树; ③在直线或者不封闭的曲线上植树,只有一端植树;④封闭曲线上植树。 基本公式棵数=段数+1?棵距×段数=总长 棵数=段数-1?棵距×段数=总长 棵数=段数棵距×段数=总长 关键问题确定所属类型,从而确定棵数与段数的关系 5.鸡兔同笼问题 基本概念鸡兔同笼问题又称为置换问题、假设问题,就是把假设错的那部分置换出来; 基本思路

①假设,即假设某种现象存在(甲和乙一样或者乙和甲一样): ②假设后,发生了和题目条件不同的差,找出这个差是多少; ③每个事物造成的差是固定的,从而找出出现这个差的原因; ④再根据这两个差作适当的调整,消去出现的差。 基本公式 ①把所有鸡假设成兔子:鸡数=(兔脚数×总头数-总脚数)÷(兔脚数-鸡脚数) ②把所有兔子假设成鸡:兔数=(总脚数一鸡脚数×总头数)÷(兔脚数一鸡脚数) 关键问题找出总量的差与单位量的差。 6.盈亏问题 基本概念一定量的对象,按照某种标准分组,产生一种结果:按照另一种标准分组,又产生一种结果,由于分组的标准不同,造成结果的差异,由它们的关系求对象分组的组数或对象的总量. 基本思路先将两种分配方案进行比较,分析由于标准的差异造成结果的变化,根据这个关系求出参加分配的总份数,然后根据题意求出对象的总量.基本题型

小学奥数三年级还原问题练习题

小学奥数三年级还原问 题练习题 集团档案编码:[YTTR-YTPT28-YTNTL98-UYTYNN08]

第十三章还原问题 练习题 1.黄老师说:“把我的年龄减去2,除以5,加上8,乘上6,正好是7 2.”同 学们,你能推算出黄老师今年多大吗? 2.一个数加上6,除以2,再减去9,最后得8,求这个数。 3.一根电线,电工第一次用去了全长的一半,第二次用去了剩下的一半,这时 还剩下16米,这根电线原来长多少米? 4.修路队计划4天修完一段公路。第一天修了全长的一半,第二天修了余下的 一半,第三天又修了余下的一半,第四天修了62米正好完成任务。这条公路全长多少米? 5.仓库里有一批粮食,第一天运出全部粮食的一半多18吨,第二天运出余下 的一半少5吨,这时仓库里还剩下30吨粮食没有运。求仓库里原有粮食多少吨? 6.修路队修一条路,第一天修了全长的一半多30米,第二天修了余下的一半 少20米,第三天将剩下的180米全部修完。求这条路全长多少米? 7.小明去买笔记本,用掉了所带钱的一半。后来遇到了妹妹,给了妹妹50 元。小明用剩下的钱的一半买了圆珠笔,最后还剩5元,那么小明出门时,带了多少钱? 8.姐姐去新华书店买书,买学习用书用掉了所带钱的一半。妈妈怕姐姐带的钱 不够,又给了她两百元。姐姐用剩下的钱又买了世界名着也用掉了一半。那么姐姐自己原来带了多少钱去买书? 9.甲乙丙三人各有连环画若干本。如果甲给乙5本,乙给丙10本,丙给甲15 本,那么三人所有的连环画都是35本,他们原来有多少本连环画? 10.甲乙丙三个组共有图书90本。如果乙组向甲组借3本后,又送给丙组5 本。结果三个组所有图书刚好相等,问甲乙丙三个组原有图书多少本?

二年级奥数教程第19讲:算式谜

算式谜 小朋友,这一讲我们来学习算式谜,什么是算式谜呢? 给你一个算式(等式),里面缺少一些数或四则运算符号,请你动动脑筋,选择适当的数或运算符号,使等式成立,这就是算式谜. 例1、用五个2与加、减、乘、除四则运算符号结合起来,使下面的10个算式均成立: 2 2 2 2 2 = 1 2 2 2 2 2 = 2 2 2 2 2 2 = 3 2 2 2 2 2 = 4 2 2 2 2 2 = 5 2 2 2 2 2 = 6 2 2 2 2 2 = 7 2 2 2 2 2 = 8 2 2 2 2 2 = 9 2 2 2 2 2 = 10 解这个问题主要用“凑”的办法,但不应该盲目的凑,每相邻两个数之间都有四种运算符号可填(加、减、乘、除),在凑的时候,一边试,一边估计结果,不断调整.我们有: 2 -2 ÷2 +2 -2 =1 2 +2 -2 +2 -2 =2 2 +2 ÷2 +2 -2 =3 2 ×2 ×2 -2 ×2 =4 2 -2 ÷2 +2 +2 =5 2 +2 +2 +2 -2 =6 2 +2 ÷2 +2 +2 =7 2 ×2 ×2 +2 -2 =8 2 ×2 ×2 +2 ÷2 =9 2 +2 +2 +2 +2 =10 随堂练习1在下列4个4中间添上适当的运算符号和括号,组成3个不同的算式,使得数都是2. (1) 4 4 4 4 =2 (2) 4 4 4 4 =2 (3) 4 4 4 4 =2 例2、将1,2,3,4,5,6,7,8这8个数字分别填入图中8个空格内,使图中的4边正好组成加、减、乘、除4道算式.

解突破口是在做除法的第一行,在1~8中,只有五种可能:8÷4=2,8÷2=4;6÷3=2;6÷2=3;4÷2=2.最后一个除式中出现两个2,应舍去.因此,只有4种可能情况,经过“凑”、“试”有图19—2所示的两个结果: 随堂练习2 在下列算式中的口里,添上加号和减号,使等式成立. (1)1口23口4口5□6□78口9=100 (2)12口3口4口5□6口7□89=100 例3、如图19—3所示,在大方框内的各数中选出3个数,填到右面的四道乘式中使四道乘 ⑴○×○=○ ⑵○×○=○ ⑶○×○=○ ⑷○×○=○ 19—3 解⑴7×8=56 ⑵4×8=32 ⑶5×9=45 ⑷4×6=24 随堂练习3 把+、一、×、÷这4个运算符号分别填入下面4个圆圈中(每个符号用一次),并使方框中填上适当的整数,可以使下面两个等式都成立.这时方框中的数是几? 9 ○13 ○7=100 14○2 ○5=□ 例4、将1~9这9个数字分别填入下面算式的方格中,使每个等式都成立.口+口=口① 口+口=口② 口×口=口③ 解取三个数字试乘要比试加、试减的情况简单,所以,选③作突破口,它只有两种情

小学数学奥数教案

小学奥数基础教程(四年级)第1讲速算与巧算(一) 第2讲速算与巧算(二) 第3讲高斯求和 第4讲 4,8,9整除的数的特征 第5讲弃九法 第6讲数的整除性(二) 第7讲找规律(一) 第8讲找规律(二) 第9讲数字谜(一) 第10讲数字谜(二) 第11讲归一问题与归总问题 第12讲年龄问题 第13讲鸡兔同笼问题与假设法 第14讲盈亏问题与比较法(一) 第15讲盈亏问题与比较法(二) 第16讲数阵图(一) 第17讲数阵图(二) 第18讲数阵图(三) 第19将乘法原理 第20讲加法原理(一) 第21讲加法原理(二) 第22讲还原问题(一) 第23讲还原问题(二)

第24讲页码问题 第25讲智取火柴 第26讲逻辑问题(一) 第27讲逻辑问题(二) 第28讲最不利原则 第29讲抽屉原理(一) 第30讲抽屉原理(二) 第1讲速算与巧算(一) 计算是数学的基础,小学生要学好数学,必须具有过硬的计算本领。准确、快速的计算能力既是一种技巧,也是一种思维训练,既能提高计算效率、节省计算时间,更可以锻炼记忆力,提高分析、判断能力,促进思维和智力的发展。 我们在三年级已经讲过一些四则运算的速算与巧算的方法,本讲和下一讲主要介绍加法的基准数法和乘法的补同与同补速算法。 例1 四年级一班第一小组有10名同学,某次数学测验的成绩(分数)如下: 86,78,77,83,91,74,92,69,84,75。 求这10名同学的总分。 分析与解:通常的做法是将这10个数直接相加,但这些数杂乱无章,直接相加既繁且易错。观察这些数不难发现,这些数虽然大小不等,但相差不大。我们可以选择一个适当的数作“基准”,比如以“80”作基准,这10个数与80的差如下: 6,-2,-3,3,11,-6,12,-11,4,-5,其中“-”号表示这个数比80小。于是得到

小学奥数--简单的还原问题

简单的还原问题 阅读与思考 已知某个数经过加、减、乘、除运算后所得的结果,要求原数,这类问题叫做还原问题,还原问题又叫逆运算问题。解决这类问题通常运用倒推法。遇到比较复杂的还原问题,还可借助画图和列表来解决。 典型例题 例1 一个数加上25,再减去38后是20。这个数是多少? 分析我们从问题入手,按照下图的思路来寻求解决办法。 要求的这个数最后是20,如果不减去38,就是20+38=58;如果不加上25,就是58-25=33。算完后注意这样检验:33+25-38=20。 训练快餐1 (1)一个数加上48,再减去29后是50。这个数是多少? (2)一个数减去19,再加上36后是60。这个数是多少?

例2 一个数乘4,再除以3后是8。这个数是多少? 分析我们从问题入手,按照下图的思路来寻求解决办法。 要求的这个数最后是8,如果不除以3,就是8×3=24;如果不乘4,就是24÷4=6。算完后注意这样检验:6×4÷3=8。 训练快餐2 (1)一个数乘6,再除以4后是9。这个数是多少? (2)一个数除以2,再乘4后是20。这个数是多少? 例3 小刚的姥姥今年年龄减去7岁后,缩小9倍,再加1岁后才10岁。小刚的奶奶今年多少岁? 分析我们从问题入手,按照下图的思路来寻求解决办法。 从最后一个条件恰好是100岁向前推算,加上1岁之后是10岁,没有加1岁之前应是10-1=9岁;没有缩小9倍之前应是9×9=81岁;减去7之后是81岁,没有减去岁7前应是81+7=88岁。

训练快餐3 (1)一个数的3倍加上6,再减去9,结果得21。这个数是多少? (2)一个数加上3,乘3,再减去3,最后除以3,结果还是3,这个数是几? 例 4 小马虎在做一道加法题目时,把一个加数个位上的5看成了9,把十位上的8看成了3,结果得到的和是43。正确的结果应是多少? 分析把一个加数个位上的5看成了9,就多加了4;把一个加数个位上的8看成了3,就少加了50。把错误的和43加上50,再减去4,就是正确的和了。 训练快餐4 (1)小明在做一道加法题时,把一个加数个位上的6看成了9,把十位上的0看成了8,结果得到的和是100。正确的结果应是多少?

(完整版)三年级全册奥数教程

年级全册 奥数培训 教材 适合年级:小学二年级

目录 第一讲找规律填数(一)--------------------------------------------- 5 -第二讲找规律填数(二)--------------------------------------------- 7 -第三讲找规律填数(三)-------------------------------------------- 10 -第四讲从数表中找规律---------------------------------------------- 12 -第五讲数线段------------------------------------------------------ 15-第六讲数三角形-------------------------------------------------- 17-第七讲数长方形和正方形---------------------------------- 20 -第八讲加法的渐变运算-----凑整---------------------------- 23 -第九讲减法简便运算-----凑整---------------------------------------- 25 -第十讲加减法的速算与巧算-------------------------------- 27 -第十一讲添加运算符号(一)29-第十二讲添加运算符号(二)31 -第十三讲横式算式谜(一)33-第十四讲横式算式谜(二)35-第十五讲竖式加减算式谜------------------------------------------ 37 -第十六讲竖式乘除算式谜------------------------------------------ 40 -第十七讲文字算式谜---------------------------------------------- 43 -第十八讲填数阵图(一)-------------------------------------------- 46 -第十九讲填数阵图(二)-------------------------------------------- 49 -第二十讲不圭寸闭路线上植树-------------------------------- 52 -

2020-2021小学奥数教程∶比例和反比例 计算题

2020-2021小学奥数教程∶比例和反比例计算题 一、比例和反比例 1.工人铺一条路,用边长4分米的方砖铺需要500块,如果改用边长5分米的方砖铺,需要多少块? 【答案】解:设需要x块, 4×4×500=5×5×x 25x=8000 x=320 答:如果改用边长5分米的方砖铺地,需要320块。 【解析】【分析】此题主要考查了反比例应用题,这条路的总面积是一定的,每块砖的面积与铺的块数成反比例,据此列比例解答. 2.如果10千克菜籽可以榨6.5千克菜油,那么有这种菜籽360千克,可以榨多少千克油?(用比例解) 【答案】解:设可以榨x千克油。 10:6.5=360:x 10x=6.5×360 x=2340÷10 x=234 答:可以榨油234千克。 【解析】【分析】菜籽的重量和榨油的质量的比值是不变的,二者成正比例,设出未知数,根据正比例关系列出比例,解比例求出可以榨油的重量即可。 3.表中x和y是两个成比例的量,观察表格并填完整。 X36181210 y51020 X361812109 y510151820 空位中x和y的值。 4.甲乙两地相距440千米,一辆汽车从甲地开往乙地,3时行了240千米,照这样计算,几小时可以到达乙地?(用比例解) 【答案】解:设小时可以到达乙地,

答:5.5小时可以到达乙地。 【解析】【分析】“照这样计算”的意思就是汽车的速度不变,路程与时间成正比例;设出未知数,根据速度不变列出比例,解比例求出到达乙地的速度即可。 5.小明打算12天看完一本故事书,平均每天看15页。如果要提前2天看完,平均每天应看多少页?(用比例知识解) 【答案】解:设平均每天应看x页,则 (12-2)x=12×15 x=18 答:平均每天应看15页。 【解析】【分析】根据故事书的总页数不变可得等量关系式:实际看的天数×实际平均每天应看多少页=计划看的天数×计划平均每天看多少页,据此代入数据列方程解答即可。 6.30kg花生仁能榨出花生油12kg。照这样计算,要榨出48t花生油,需要花生仁多少吨? 【答案】解:设需要花生仁x吨, 12:30=48:x 12x=30×48 x=1440÷12 x=120 答:需要花生仁120t. 【解析】【分析】花生油的出油率是不变的,花生仁的质量和花生油的质量成正比例,设出未知数,根据出油率不变列出比例解答即可. 7.一批零件20人去做需要15天,照这样计算,如果增加5人,几天可以做完? 【答案】解:20×15÷(20+5) =300÷25 =12(天) 答:12天可以做完. 【解析】【分析】做这批零件的工作量是不变的,用20乘15求出工作量,然后除以现在的人数即可求出可以做完的天数. 8.圆柱的高一定,圆柱的体积和底面积成________比例;圆柱的侧面积一定,底面周长和高成________比例。

四年级奥数第31讲-还原问题

第三十一周还原问题 专题简析: 已知某个数经过加、减、乘、除运算后所得的结果,要求原数,这类问题叫做还原问题,还原问题又叫逆运算问题。解决这类问题通常运用倒推法。 遇到比较复杂的还原问题,可以借助画图和列表来解决这些问题。 例1:小刚的奶奶今年年龄减去7后,缩小9倍,再加上2之后,扩大10倍,恰好是100岁。小刚的奶奶今年多少岁 分析与解答:从最后一个条件恰好是100岁向前推算,扩大10倍后是100岁,没有扩大10倍之前应是100÷10=10岁;加上2之后是10岁,没有加2之前应是10-2=8岁;没有缩小9倍之前应是8×9=72岁;减去7之后是72岁,没有减去7前应是72+7=79岁。所以,小刚的奶奶今年是79岁。 练习一 1,在□里填上适当的数。 20×□÷8+16=26 2,一个数的3倍加上6,再减去9,最后乘上2,结果得60。这个数是多少3,小红问王老师今年多大年纪,王老师说:“把我的年纪加上9,除以4,减去2,再乘上3,恰好是30岁。”王老师今年多少岁 例2:某商场出售洗衣机,上午售出总数的一半多10台,下午售出剩下的一半多20台,还剩95台。这个商场原来有洗衣机多少台 分析与解答:从“下午售出剩下的一半还多20台”和“还剩95台”向前倒推,从图中可以看出,剩下的95台和下午多卖的20台合起来,即95+20=115台正好是上午售后剩下的一半,那么115×2=230台就是上午售出后剩下的台数。而230台和10台合起来,即230+10=240台又正好是总数的一半。那么,240×2=480台就是原有洗衣机的台数。 练习二 1,粮库内有一批大米,第一次运出总数的一半多3吨,第二次运出剩下的一半多5吨,还剩下4吨。粮库原有大米多少吨 2,爸爸买了一些橘子,全家人第一天吃了这些橘子的一半多1个,第二天吃了剩下的一半多1个,第三天又吃掉了剩下的一半多1个,还剩下1个。爸爸买了多少个橘子 3,某水果店卖菠萝,第一次卖掉总数的一半多2个,第二次卖掉了剩下的一半多1个,第三次卖掉第二次卖后剩下的一半多1个,这时只剩下一外菠萝。三次共卖得48元,求每个菠萝多少元

(word完整版)小学二年级奥数教程1

一年级数学上册思维训练1 巧填数字 例:把2,3,4,6,7,9分别填到下面六个圆圈中,使三个算式成立. ○+○=10,○-○=5,○+○=8 例题分析: 在2、3、4、6、7、9中相加等于8的只有2和6,先把2、6填在第三个算式中,剩下的就可填成3+7=10,9-4=5. 练习: 1、给你1、 2、 3、 4、16、17、18、19这八个数,要求: ①把它们分成四组,使每组的两个数相加之和相等。 ②再用这八个数组成如下的两个算式。 □+□-□=□ □+□-□=□ 2、在下列竖式中的空白处填入适当的数,使算式成立.

一年级数学上册思维训练2 巧填运算符号 例:在合适的地方填写“+”或“-”,使等式成立. 1 2 3 4 5 6=1. 例题分析把六个数分组,试加会发现1+2+3+5=11,4+6= 10,这样在4,6前面填上“-”,其他地方填上“+”,等式成立. 解:1+2+3-4+5-6=1. 练习在合适的地方填写“+”或“-”,使等式成立. 1 2 3 4 5 6=2 1 2 3 4 5 6=2 1 2 3 4 5 6=2 1 2 3 4 5 6=2 1 2 3 4 5 6=2 1 2 3 4 5 6=2 1 2 3 4 5 6=2 1 2 3 4 5 6=2 1 2 3 4 5 6=2 1 2 3 4 5 6=2 1 2 3 4 5 6=2 1 2 3 4 5 6=2

一年级数学上册思维训练3 加法中的简便运算凑整法 例1、计算2+4+6+8+10+12+14+16+18 随堂练习1、11+13+15+17+19+11+23+25+27+9 例2、计算2+12+16+18+17+12+13 随堂练习计算1+13+15+17+11+14+!9 8+17+16+25+13+12+19 11+18+9+22+13+8+19 14+5+8+26+3+12+17

小学奥数教程:角度计算_全国通用(含答案)

4-1-3.角度计算 知识点拨 一、角 1、角的定义:自一点引两条射线所成的图形叫角 2、表示角的符号:∠ 3、角的分类:锐角、直角、钝角、平角、周角、负角、正角、优角、劣角、0角这10种 (1)锐角:大于0°,小于90°的角叫做锐角。 (2)直角:等于90°的角叫做直角。 (3)钝角:大于90°而小于180°的角叫做钝角。 (4)平角:等于180°的角叫做平角。 (5)优角:大于180°小于360°叫优角。 (6)劣角:大于0°小于180°叫做劣角,锐角、直角、钝角都是劣角。 (7)周角:等于360°的角叫做周角。 (8)负角:按照顺时针方向旋转而成的角叫做负角。 (9)正角:逆时针旋转的角为正角。 (10)0角:等于零度的角。 4、角的大小: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没有关系;角的大小决定于角的两条边张开的程度,张开的越大, 角就越大,相反,张开的越小,角则越小。 二、三角形 1、三角形的定义:由三条边首尾相接组成的封闭图形叫做三角形 2、内角和:三角形的内角和为180度; 外角:(1)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另外两个内角的和; (2)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大于其他两内角的任一个角。 3、三角形的分类 (1)按角分:锐角三角形:三个角都小于90度。 直角三角形:有一个角等于90度。 钝角三角形:有一个角大于90度。 注:锐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可统称为斜三角形 (2)按边分:不等腰三角形;等腰三角形(含等边三角形)。 模块一、角度计算 【例1】有下列说法: (1)一个钝角减去一个直角,得到的角一定是锐角, (2)一个钝角减去一个锐姥,得到的角不可能还是钝角. (3)三角形的三个内麓中至多有一个钝角. (4)三角形的三个内角中至少有两个锐角. (5)三角形的三个内角可以都是锐角. (6)直角三角形中可胄邕有钝角. (7)25?的角用10倍的放大镜看就变成了250? 其中,正确说法的个数是 【考点】角度计算【难度】3星【题型】填空 【解析】几何问题(1)、(3)、(4)、(5)是正确的说法. 【答案】(1)、(3)、(4)、(5)是正确的说法 【例2】下图是3×3的正方形方格,∠1与∠2相比,较大的是_____。

小学奥数:还原问题(一).专项练习

6-1-2.还原问题(一) 教学目标 本讲主要学习还原问题.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可以使学生掌握倒推法的解题思路以及方法,并会运用倒推法解决问题. 1. 掌握用倒推法解单个变量的还原问题. 2. 了解用倒推法解多个变量的还原问题. 3. 培养学生“倒推”的思想. 知识点拨 一、还原问题 已知一个数,经过某些运算之后,得到了一个新数,求原来的数是多少的应用问题,它的解法常常是以新数为基础,按运算顺序倒推回去,解出原数,这种方法叫做逆推法或还原法,这种问题就是还原问题. 还原问题又叫做逆推运算问题.解这类问题利用加减互为逆运算和乘除互为逆运算的道理,根据题意的叙述顺序由后向前逆推计算.在计算过程中采用相反的运算,逐步逆推.二、解还原问题的方法 在解题过程中注意两个相反:一是运算次序与原来相反;二是运算方法与原来相反.方法:倒推法。 口诀:加减互逆,乘除互逆,要求原数,逆推新数. 关键:从最后结果出发,逐步向前一步一步推理,每一步运算都是原来运算的逆运算,即变加为减,变减为加,变乘为除,变除为乘.列式时还要注意运算顺序,正确使用括号. 例题精讲 模块一、计算中的还原问题 【例 1】一个数的四分之一减去5,结果等于5,则这个数等于_____。 【例 2】某数先加上3,再乘以3,然后除以2,最后减去2,结果是10,问:原数是多少?

【巩固】有一个数,如果用它加上6,然后乘以6,再减去6,最后除以6,所得的商还是6,那么这个数是。 【巩固】一个数减16加上24,再除以7得36,求这个数.你知道这个数是几吗? 【巩固】少先队员采集树种子,采得的个数是一个有趣的数.把这个数除以5,再减去25,还剩25,你算一算,共采集了多少个树种子? 【例 3】学学做了这样一道题:某数加上10,乘以10,减去10,除以10,其结果等于10,求这个数.小朋友,你知道答案吗? 【巩固】学学做了这样一道题:一个数加上3,减去5,乘以4,除以6得16,求这个数.小朋友,你知道答案吗? 【巩固】一次数学竞赛颁奖会上,小刚问老师:“我得了多少分?”老师说:“你的得分减去6后,缩小2倍,再加上10后,扩大2倍,恰好是100分”.小刚这次竞赛得 了多少分?

小学二年级奥数教程1

加减法中的简便运算 一:凑整法 例1、计算2+4+6+8+10+12+14+16+18 随堂练习1、11+13+15+17+19+21+23+25+27+29 例2、计算2+12+16+18+17+12+13 随堂练习2、计算1+13+15+17+11+14+!9 例3、计算9+18+17+26+11+19 随堂练习3、8+17+16+25+13+12+19

例4、计算3998+407+89 随堂练习4、798+4003+91 二:灵活应用运算法则,改变运算顺序,使运算过程中尽量出现小的数或相同的数例5、38+37—36—35+34+33—32—31+30+29—28—27+26 随堂练习5、40+39+38—37—36—35+34+33+32—31—30—29+28+27+26—25—24—23 例6、15+14—13+12+11—10+9+8—7+6+5—4+3+2—1 随堂练习6、50+49+48—47+46+45+44—43+42+41+40—39

例7、(2+4+6+8+10)—(1+3+5+7+9) 随堂练习7、(2+4+6+......+20)—(1+3+5+7+9+ (19) 1、同级运算:括号外面是减号的,添上或去掉括号,括号里面的加减符号要改变,加号 要变成减号,减号要变成加号 括号外面是加号的,添上或去掉括号,不变 去括号后,可以将数与前面的符号一起移动(带着符号搬家),第一个数前面的为加号可以省略 2、简便计算方法:(1)加法A+B=B+A (A+B)+C=A+(B+C) (2)减法A-B-C=A-(B+C) A-B+C=A-(B-C) 例1、运用加法中的凑整计算: 64+97 999+99+9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