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世界的气候和自然带

世界的气候和自然带

世界的气候和自然带
世界的气候和自然带

2世界的气候和自然带

2.1 气温和气温的分布

1.教学目的

(1)使学生掌握天气、气候、气温、平均气温等概念以及气温测定的基本方法;掌握大气的受热及海陆受热的差异等原理。

(2)通过学习有关气温的知识使学生初步掌握运用地理原理解释大气热状况的方法。

(3)使学生掌握世界气温分布的基本特点和基本成因,了解气温随时间变化的基本特点以及全球气候明显变暖的趋势。

(4)通过掌握识读世界等温线图和气温曲线图的技能,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

(5)在了解全球变暖的后果与原因的基础上,对学生进行初步的环保教育。2.教学时间

2课时

3.教学方法

讲授和问答相结合。

4.教学重点

天气、气候、平均气温等概念以及大气受热原理。

世界气温时空变化特点。

5.教学难点

运用大气受热原理解释气候现象。

等温线图及气温曲线图的使用

6.教学用具/媒体

自制投影片:①日平均气温,②某地某月日平均气温统计表,③大气受热示意图,④ABC 三个地方的全年气温变化曲线图,⑤五带的空白图。

教学挂图:《世界平均气温的分布图》

实验(可选作):沙与水的受热与冷却。用具:两个聚光灯(或台灯)配200瓦灯泡,

两个玻璃器皿、水、沙土、温度计、计时器。

7.教学提纲

天气和气候

2.1气温和气温的分布

气温的测定

气温的变化

世界气温的分布

8.教学过程

引入新课我们日常听到的“天气预报”主要包括哪几个方面的内容?

(气温、阴晴、风力等)

天气预报是预报每天的天气状况,与我们说的气候有什么不同呢?

【指导同学阅读】读教科书第15页,做练习“想一想”。

【教师总结】天气和气候都是描述某地区的大气状况,但时间长短不同。天气是指一个地方短时间的大气状况:如阴晴、冷热。气候则是指一个地方多年平均的大气状况。气候是对天气的概括和综合。

我们研究和认识世界各地的气候,主要从气温和降水两个方面来认识。今天先来讲述气温。

气温的测定(板书)

【教师讲述】我们时时能感受到大气的冷与热,也就是说,大气是有温度的。大气的温度,简称气温。气温一般用℃表示,读作摄氏度。如4℃读作四摄氏度,-5℃读作零下五摄氏度。【提问】测定气温要使用什么工具?(温度计)

【出示温度计】现在我们来测一下教室内的温度。(教师教学生正确的读数方法,并叫几个同学读出教室内气温数值。)

【教师讲述】由于一天里不同时间的气温不同,所以要多次观测气温,才能知道气温的状况。对气温的观测,通常一天要进行两次;一般在我国时间7时、19时,(北京是7时、13时、19时)。根据各地的情况和需要,观测的次数和时刻可以不完全一致。

过渡在描述气温状况时,经常要用的是平均气温与气温极值。

平均气温

【展示投影片】日平均气温(教材第16页图2.1)

【提问】这一天最高和最低温度计的气温各是多少?请计算出平均值。(25℃、15℃。平均值为20℃)

【教师讲述】一般,我们把一日内观测的最高和最低温度平均值称为日平均气温。一个月内每天的日平均气温的平均值称为月平均气温。一年内每个月月平均气温的平均值叫年平均气温。

【展示投影片】 X地X月里每天的日平均气温统计表。

【练习】计算该地X月的月平均气温。

【教师讲述】气温极值就是气温的最高值和最低值。陆地每天气温的最高值一般出现在14时左右,最低值出现在日出以前。一年当中,世界大多数地方月平均最高气温(指陆地上),北半球出现在7月,南半球在1月。月平均最低气温,北半球出现在1月,南半球在7月。一个地方月平均气温最高值和最低值之差叫气温年较差。一日气温最高值和最低值之差叫气温日较差。

【提问】吉隆坡某日最高气温为31℃,最低气温为24℃,气温日较差为多少?

(31℃-24℃=7℃)

北京某日最高气温为32℃,最低气温为18℃,气温日较差为多少?

(32℃-18℃=14℃)

【提问】吉隆坡某年最高月平均气温为27℃,最低月平均气温是26℃,气温年较差为多少?(27℃-26℃=1℃)

北京某年7月平均气温为26℃,一月平均气温是-4℃,气温年较差为多少?(26℃

-(-4℃)=30℃)

【提问】气温年较差大的地方与气温年较差小的地方相比,冬夏气温的变化有什么不同?

(气温年较差大的地方,冬夏气温变化剧烈,气温年较差小的地方,冬夏气温差别较小。)过渡每天不同时刻的气温变化与太阳升落有联系吗?

有,气温随太阳照射加强而升高,日落后,气温降低,直至第二天日出前,气温降至最低。这说明太阳的照射是大气热量的来源。大气是怎么受热的呢?

大气受热原理和气温的垂直变化(读一读)

【展示投影片】日照和气温(P16图2.2)

【教师讲述】太阳光线透过大气时,大气的温度并没有升高。就好像太阳光透过玻璃窗时,玻璃并没有增温。地表吸收太阳光线温度升高后,又把热量传给近地面空气,使地面上的空气受热,温度也就增高了。高山顶部距地面较远,加上空气稀薄,所以气温比山脚处低。可见,大气的受热,主要是受地面放出来的热量的影响,而不是直接来自太阳。受热的空气,因膨胀而变轻上升。随着高度的增加,距地面越远,空气受到的热量也越少,空气的温度逐渐降低。大约每上升100米,气温约降低0.6℃。

【提问】位于南纬3o的非洲乞力马扎罗山高5 895米。山顶的气温比同纬度900 米处,约低多少摄氐度?

(0.6x[(5895-900)÷100]≈30℃)

【提问】为什么金马仑高原适宜避暑?

(金马仑高原最高处海拔1448米,平地的气温约27℃,

[0.6 x1448÷100≈8.5℃,27℃-8.5℃≈18.5℃]

金马仑高原的气温只有18.5℃,凉爽舒适,可以避暑。)

过渡由于地球表面是由陆地和海洋组成的,它们的性质不同,所以陆地与海洋受热特点是不同的。

水陆温度的差异(板书P19读一读)

【提问】举出生活中的例子,说明地表水体与陆地受热和放热特点有什么不同?(可广泛联系实际。)

【实验】水和沙土受热、放热的不同。演示沙土与水在同样受热和放热条件下,相同时间内升温与降温特点的区别:沙土增温、降温快,水增温、降温慢。

【提问】同样的道理请解释海洋与陆地的增温与降温特点会有什么区别?

(白天陆地增温快,气温高于海洋;晚上陆地降温快,气温低于海洋。

夏季陆地增温快,气温高于海洋;冬季陆地降温快,气温低于海洋。)

布置作业自己设计一个实验,验证水体与陆地受热的差异。

引入新课我们知道,衡量大气的冷热用气温来表示。那么,在世界各地,气温是怎么变化和分布的呢?

世界气温的分布(板书)

世界气温的分布规律:

【展示投影片】五带分布的空白图

【提问】五带指的是哪五带?五带的分布反映了地球表面受热状况具有什么样的规律?(热带、北温带、南温带、北寒带、南寒带。反映了地球受热从低纬向高纬逐渐减少)【展示教学挂图】《世界平均气温的分布图》。

【讲述】在《世界平均气温的分布图》上,我们看到许多条表示温度数值的曲线,它们是把年平均气温相同的各点连接起来的线,叫等温线。

【教师演示】绘制等温线图的方法。教师将标明某地区各地气温测量值的图,亲自连接成间隔为一度的等温线图。

【教师讲述】等温线上各点气温值相等,根据等温线的递变可以看出气温的变化规律。【指导读图】读《世界平均气温图》,注意气温的变化规律,并回答下列问题:

①图上年平均气温在20℃以上的地带,同五带中哪一带的范围大体相近?非洲、南美洲大

部分地区的年平均气温在多少摄氏度以上?(热带。20℃以上)

②年平均气温在0℃以下的地带,同五带中哪一带的范围大体相近?南极洲、亚洲和北美

洲北部年平均气温在多少摄氏度以下?(寒带。0℃以下。)

③温带的范围,大约年平均气温在多少摄氏度之间?(0℃与20℃之间。)

④从低纬向南北两极气温怎么变化?在亚洲中部为什么出现了低于0℃的地区?(逐渐变

低。是大高原,地势高、气温低。)

⑤计算一下北半球与南半球温差,哪个半球温差大?原因是什么?(北半球:30℃-(-10℃)

=40℃南半球:30℃-0℃=30℃北半球温差大于南半球,因为北半球陆地面积广,故温差大。

南半球海洋面积广阔,温差小,这是由海陆受热特点决定的。)

【教师讲解】可见,等温线图能告诉我们许多知识,同学们要学会使用它。那么,在世界等温线图中,等温线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分布规律呢?

气温分布的成因

【提问】为什么气温从赤道向两极渐低?(这是因为地表受热从低纬向高纬渐少)

【提问】等温线为什么不跟纬线完全一致?(这说明气温不仅因纬度高低而不同,还要受地表的海陆分布以及地形高低的影响。)

过渡气温的分布也就是气温的空间变化,下面我们继续学习气温的时间变化。

气温的变化(板书)

【展示投影片】 A、B、C三地全年气温变化曲线图(见课本P17图2.3)

【提问】读A、B、C三地全年气温变化曲线图并回答:①A、B、C三地最高月气温约在几月?最低月气温约在几月?这是哪个半球?(最高月在七月。?最低月在1月。北半球)②计算A、B、C三地的年较差,并判断A、B、C三地各在哪个温度带?为什么?(A:29℃-24℃=5℃,B:26℃-(-5℃)=31℃,C:4℃-(-27℃)=31℃。A地为热带,全年各月气温高于20℃;B地为温带,全年各月平均气温一般在0℃-20℃之间;C地为寒带,大部分月份气温低于零摄氏度。)③通过A、B、C三图说明热带、温带、寒带气温变化的特点是什么?(热带全年气温高,年较差小。温带年较差大,冬冷夏热。寒带全年气温都较低,年较差也较大。)

【教师讲述】世界各地不仅一年内各月气温不同,不同的年份气温也不同。而且根据科学测算,全球气温有变暖的趋势。

【提问】随着工业的发展,CO2 的排放量有什么变化?(增多)

【教师讲述】因二氧化碳增多,吸收地面放出的热量增多,而使全球气温升高。据估测,下世纪中期,全球平均气温将升高1.5-4.5℃。

【提问】气温升高对两极冰川及海平面、沿海低平原及城市有什么影响?(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80-150cm,沿海低平原及城市将有淹没的危险。)

【提问】人类应该采取哪些措施来解决这个问题?(①大量植树造林,植物可收CO2,放出O2,因而降低大气中CO2 的含量。②加强保护环境的意识,减少对大气的污染与破坏。

③尽量使用不排出CO2或有害气体的能源,如水电、太阳能、风能、核能……)

巩固复习指导学生总结全球气温分布的主要特点。

2.2 降水和雨量分布

1.教学目的

(1)使学生掌握大气中水汽的含量与气温的关系和大气降水的条件等原理,使学生掌握降水量测定的基本方法。

(2)通过对大气降水过程的讨论,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

(3)在学习大气降水原理和实际操作中,培养学生进行科学探索的兴趣及细心观察生活、勤于思考的心理品质。

(4)在识读与分析图的基础上,使学生了解世界年降水量的分布的一般规律和世界各地降水的季节变化特点并初步掌握地球上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

(5)通过使用世界年降水量分布图和降水柱状图,巩固学生分析等值线图的技能,并教会学生识读分析柱状图的方法。

(6)在学习选讲课文“地球上的气压带和风带”的过程中,鼓励学生克服困难,树立为建设国家学习文化的决心。

2.教学时间

2课时

3.教学方法

讲授和问答相结合。

4.教学重点

大气降水的条件,降水的分布与变化。

5.教学难点

大气中水汽含量与气温的关系,降水分布和气压带、风带的分布。

6.教学用具/媒体

教学投影片:①空气容纳水汽示意图,②雨滴的形成示意图,③A、B、C、D、E五地的降水柱状图。

教学挂图:《世界年降水量分布图》

景观图片:降雨和降雪

雨量的测定工具:雨量器

7.教学提纲

2.2降水和雨量的分布

(1)大气降水:水汽的来源,降水的条件,降水量的测定

(2)雨量的分布:等雨线和分布图

(3)雨量的季节变化:降水柱状图,世界各地降水的季节变化

8.教学过程

【展示景观图片】将降雨和降雪景观图于课前挂在黑板前。

引入新课黑板上挂的两幅景观图表示的各是什么天气?

降雨和降雪。降雨、降雪是我们常见的天气现象。空气中的水汽以雨、雪、雹等形式降落到地表,我们称为大气降水。

(1)大气降水(板书)

大气中的水汽

【提问】要想形成大气降水,首要条件是空气中要有足够的水汽,请你举生活中常遇见的例子证明大气中是有水汽的?(如湿衣服在室外晒干,水以水汽的状态逸散到空气中;云和雾是水汽的凝结物,我们也常感到空气是潮湿的等等。)

【提问】大气中的水汽来源于何处?(教师据同学回答,总结板书。)

水汽的来源

海洋、河流、湖泊、土壤中水的蒸发,植物体内的水分不断蒸腾。

既然空气含有水汽,那么空气中能容纳的多少水汽,有没有限量呢?

大气中水汽含量与气温的关系

【展示投影片】空气中水汽含量与气温的关系。

【提问】空气中水汽含量与气温有什么关系?(气温越高,能容纳的水汽就越多。)

【教师讲述】当气温不变时,空气中容纳了最多的水汽,也就是再不能容纳更多的水汽了,这种空气称为饱和空气。

【提问】饱和空气中继续加入水汽,会出现什么现象?(凝结)

【提问】如果不增加水汽,饱和空气中的水汽能不能凝结呢?(能,要降低气温。)

过渡水汽凝结后,就为大气降水准备了条件,下面我们来分析大气降水的形成。

大气降水的条件

【提问】我们看到的云和雾是不是空气中的水汽呢?

(云和雾不是水汽,而是水汽凝结成的非常小的水珠。)

【教师讲述】这些水珠是怎样形成的呢?原来,当空气达到饱和后,气温下降,空气中容纳不下的水汽就会附着在空气中的尘埃上,形成微小的水珠,这就是我们经常见到的云和雾。水汽依附的尘埃,叫凝结核。这些云雾中的水珠还不能降到地面,怎样才能成为降水呢?【展示投影片】雨滴的形成(课文第20页图2.6)

【教师讲述】云中的小水滴互相碰撞合并,体积就会逐渐变大,当它大于空气的浮力时,就会以雨、雪、冰雹等形式降落到地面,总称降水。

【提问】请你总结一下,大气形成降水的条件有哪些?(①空气饱和时,气温继续下降;

②有凝结核;③水滴增大到能降落到地面。)

过渡我们学习大气降水的道理,目的是研究大气降水的特点,因为大气的气温和降水同是组成某地气候的重要内容。为了研究降水的特点,还要知道降水量及其测定方法。

降水量的测定

【出示教具】雨量器

【教师讲述】一个地方降水量的多少,是用雨量器来测定的,通常用毫米计算。一般在每天8时、20时各观测一次。把一天、一月或一年观测到的降水量相加,就分别是这个地方的日降水量、月降水量或年降水量。通常我们说的年降水量,是指这个地方多年平均的降水量。

【演示】教师用雨量器正确地操作,测量降水量的全过程。

布置作业自制一个雨量器,并测量一次降水量的大小。

(2)雨量分布

提问引入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有关大气降水的知识,根据这些知识各你生活中的经历,说明我国各地的降水量是否相同?(引导学生举例说明)

我国各地的降水量是不同的,世界各地降水量也不同,为什么不同呢?世界的降水是怎样分布和变化的呢?今天我们就来研究这些问题。

【展示教学挂图】图2.7 世界年雨量的分布

【读图并提问】读世界年雨量的分布并回答下列问题:

①赤道附近的降水量,大约在多少mm以上?(2000mm)

②两极附近各地的年雨量,大多在多少mm以下?(200mm以下)

③在南北回归线附近,大陆东岸与大陆西岸的年降水量有什么差别?(大陆东岸多、西岸

少。)

④在中纬度地带,内陆与沿海地区的年降水量有什么差别?(沿海地区多,内陆地区少。)

【教师归纳】如果把前面说明的特点归纳一下,就是世界年降雨量分布的一般规律。

世界年降雨量分布的一般规律(板书)

①赤道地区降雨多,两极地区降雨少。

②在南北回归线两侧地区,大陆西岸降雨少,大陆东岸降水多。

过渡大气的降水,不仅各地的年雨量不同,而且在同一地方一年中各月和各季节降雨的多少也不一样。

(3)降雨的季节变化(板书)

【展示投影片】降雨柱状图(课本P22)如图,横坐标表示月份,纵坐标表示降雨量的大小,单位是mm。每月份的柱状高度即表示降雨的多少,把每个月份的降雨量加在一起,就是年降雨量。

【练习】读出每个月的降雨量并计算出全年的降雨量。

【展示投影片】新加坡、北京、伦敦、罗马、开罗五地的降雨柱状图。(依次展示并请同学分析每地全年降雨的变化特点,并在世界年降雨量分布图上指出该地的位置。)

【教师总结】综合同学们的分析,得出世界各地降雨的季节变化特点。

世界各地降雨的季节变化(板书)

①赤道附近地区各月降雨都很多,如新加坡。

②干旱地区,两极地区各月降雨都很少,如开罗。

③南北纬40o—60o大陆西岸全年受从海洋上吹来的西风影响,各月湿润,雨量适中,

如伦敦。

④南北纬30o—40o附近大陆东岸夏季多雨,冬季少雨如北京。

⑤南北纬30o—40o附近大陆西岸冬季多雨,夏季少雨,如罗马。

2.3 影响气候的因素和气候的地区差异

1.教学目的

1.使学生掌握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及其对气候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了解世界各地气候的主要差异。

2.在学习影响气候的因素的过程中,使学生初步掌握分析气候成因的方法。并进一步体会各种地理要素间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的关系。

2.教学时间

1课时

3.教学方法

讲授和问答相结合。

4.教学重点

影响气候的因素

5.教学难点

使用影响气候的因素来解释问题。

6.教学用具/媒体

教学投影片:①地形雨示意图,②卑尔根与鄂霍次克气候图表,③亚欧大陆两端的气候和洋流。

教学挂图:《世界气候的分布与差异》。

7.教学提纲

2.3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和气候的地区差异

(1)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①纬度因素

②海陆因素

③地形因素

④洋流因素

(2)气候的地区差异

8.教学过程

引入新课从气温和降水两个方面,说明赤道地区和两极地区的气候有什么差异?(赤道地区全年高温多雨,两极地区终年严寒,降水也少。)

世界各地气候是很不相同的,那么,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是什么呢?

2.3 气候的主要因素和气候的地区差异

(1)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①纬度因素

【提问】赤道地区和两极地区气候的差异主要是由什么因素决定的?(纬度因素)

【教师总结】赤道和两极纬度不同,接受太阳的热量不同,赤道地区多,两极少。所以,从气温上看,赤道地区高,两极低,赤道地区空气受热上升,水汽易凝结形成降水;而两极冷,气流下沉,很难形成降水。所以,从低纬到高纬,气温逐渐降低。从降水来看,赤道多雨。中高纬度地区的降水要受其他因素的影响。

【提问】上节课讲述降水分布时,我们说中纬度地区内陆与沿海降水有什么区别?(内陆少,沿海多。)

这说明海陆因素对气候也有影响。

②海陆因素

【提问】为什么距海远近气候不同呢?(海陆受热性质不同,陆地吸热放热比海洋快,所以夏季同纬度陆地气温高于海洋,冬季低于海洋,沿海地区气温具有海洋性特点。另外,海洋水蒸发的水汽容易到达的沿海地区,降水比内陆地区多)

【展示投影片】地形雨示意图。

【提问】为什么地形能影响气候?(引导学生分析,教师总结)

③地形因素

从降水来看,迎风坡迫使空气上升,因水汽遇冷凝结,形成降水。所以迎风坡降水多

于背风坡。同时,地形对气温也有影响,随着高度的增加,气温降低。

除了纬度因素、海陆因素、地形因素影响气候外,洋流也是影响气候的因素。

④洋流因素

【教师讲述】地球上各大洋的海水,时刻在运动着,大洋表层的海水顺风漂流。人们把大股的常年朝一定方向流动的海水叫做洋流。通常,由高纬地区向低纬地区流的洋流叫寒流,由低纬地区流向高纬地区的洋流叫暖流。

【展示投影片】亚欧大陆两岸的气候和洋流。

【提问】找到挪威的卑尔根和俄罗斯的鄂霍次克,请说出流经两地洋流的性质?(流经卑尔根的是暖流,流经鄂霍次克的是寒流。)

【展示投影片】卑尔根和鄂霍次克气候图表。

【提问】卑尔根与鄂霍次克气候有什么显著差异?(卑尔根气温较高,降水较多,鄂霍次克气温较低,降水较少。)

【提问】从上例说明洋流对气候有什么影响?(暖流流经的沿岸地区,增温增湿,所以气温较高,降水较多;寒流经过的地区,降温减湿,所以气温较低、降水较少。)

⑤风向因素

从海洋吹向陆地的风,含水汽,易降雨;从陆地吹向海洋的风,干燥少雨。

【练习】判断影响下列各地气候的因素。

①西伯利亚冬季漫长,马来西亚终年如夏、雨水丰富。(纬度因素)

②英国伦敦位于50N以北,冬季温暖湿润,海港不结冰,而俄罗斯太平洋沿岸的海参

威港,位于40N附近,冬季却封冻。(洋流因素)

过渡由于影响世界各地气候的因素不同,不同地区的水热情况不一样,气候就出现了差异。

(2)气候的地区差异

【展示挂图】世界气候的地区差异。

【提问】读图说出世界气候主要分为哪几个带?主要分布在什么地方?(教师引导并总结)

①热带多雨带,主要分布在赤道两侧;

②温带湿润地带,分布在中纬度受到潮湿气流影响的地区;

③寒带和亚寒带,分布在纬度较高的地区;

④干旱地带,在南北回归线附近(大陆西岸)和内陆少雨地区;

⑤高山地带,气候从山麓到山顶作垂直变化,如喜马拉雅山脉。

巩固复习教师帮助学生分析各种气候分布的原因。

2.4 陆地的自然带

1.教学目的

1.使学生理解自然带的含义并掌握陆地自然带分布的基本规律及主要自然带的气候植物的一般特点及代表动物。

2.在运用已学知识认识自然带的过程中,使学生学会综合各自然要素特征,形成整体的环境特征的认识方法。

3.通过学习丰富多彩的自然界,培养学生认识自然的乐趣,并初步明确地球上的生

命对自然界的依赖以及相互影响的关系,为建立正确的资源观和环境观打下基础。2.教学时间

2课时

3.教学方法

讲授和问答相结合。

4.教学重点

主要自然带的分布及特点

5.教学难点

自然带的分布规律

6.教学用具/媒体

各自然带的景观图片,教学投影片(或教学挂图)陆地自然带的分布。

7.教学提纲

2.4 陆地自然带

(1)气候、动植物和陆地自然带

(2)陆地自然带的分布

①主要自然带特点与分布

②自然带的分布规律

8.教学过程

提问引入在电影片、电视片中或生活中,你注意到了不同地区的森林树木的叶子有什么不同吗?(有的地方树的叶子小,像松林,有的地方叶子大;有的地方叶子常年是绿色的,而有的地方叶子在冬天要枯落。)

【教师总结和讲述】森林的分布也反映了当地的气候特征。地表的植物和动物的分布都受气候条件的制约。由气候、土壤、动植物等地理事物形成的自然环境是一个整体,构成自然环境的各地理事物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世界各地气候有明显差异,陆地的自然环境也有地区差异,这种地区差异多呈带状分布,所以叫自然带。今天我们就来学习陆地自然带及分布。

2.4 陆地自然带(板书)

(1)气候、动植物和陆地自然带

【提问】请比较自然带与气候带有什么区别和联系?(区别:气候带只反映气候规律,自然带反映气候、土壤、动植物等地理事物构成的自然环境整体。联系:气候是构成自然带的最活跃的因素,气候带是划分自然带的基础。)

【提问】自然带最明显的标志是什么?(植物)

【展示景观图】温带沙漠、热带雨林、南极企鹅。

【提问】通过这几幅图,请分析气候条件与动植物的关系是什么?(沙漠干旱,所以少植物,动物有适应干旱特征的骆驼。热带雨林,气候条件优越,植物茂密,叶大。动物多。企鹅生活在南极,能耐严寒。)

过渡自然带的分布是有一定规律的,下面我们学习自然带的分布及特点。

(2)陆地自然带的分布(板书)

①主要自然带特点与分布

【展示教学挂图】陆地自然带的分布

【展示景观图】热带雨林

【提问】在挂图上指出热带雨林带的位置,结合景观图分析热带雨林气候、动植物有什么特点?(赤道附近。全年高温多雨,植被茂密,有许多藤萝。动物有树上栖息的猩猩、猿猴,河湖附近的河马、大象。)

【教师总结】除同学回答外,热带雨林内阴暗潮湿、叶尖经常滴雨,所以叫做“雨林”。热带雨林是常绿林,四季都生长,有大片原始森林。

【展示景观图】热带草原

【提问】在挂图上指出热带草原带的位置,分析气候、动植物等有哪些特点?(分布在热带雨林带的两侧或一侧。降水少于热带雨林。地面树木稀疏,长着较高的草。动物有长颈鹿、斑马等草食动物,狮、鬣狗等肉食动物。)

【教师总结】热带草原带也叫热带稀树草原带,全年降水少于热带雨林带,而且分为干湿两季。干季少雨,大部分树木落叶,草也干枯,动物要向有水草处迁移。

(依照以上问答总结方式,继续学习热带沙漠带等自然带。此略。)

②自然带的分布规律

【教师讲述】上述自然带没有明显的界限,总是由这一地带逐渐过渡到另一地带的。在人口稠密的城市和农村,自然带的天然森林,草原多被人工建筑物和农田所代替。

【练习】总结刚才讲述,以北半球大陆为例,填写下列空格,表示陆地自然带的分布规律。(括号内的文字即为应填写内容。)

N

S

布置作业完成课本第29页“做一做”中的练习。

自然带与气候及特殊气候类型

自然带与气候及特殊气候类型 一、自然带 1、自然带:地球上自然属性一致的条带状区域。不同自然带环境特征差异较大。 4、垂直自然带(高山植物区)的一般规律: ①相对高度越大,纬度位置越低的山地,自然带数量越多。 ②山麓的自然带与山地所在地的水平自然带(基带)一致,从山麓到山顶的自然带更替与纬度地带性相似。

③同一自然带阳坡的分布高度一般比阴坡高 ④雪线高度副热带地区最高,纬度高雪线低;迎风坡低于背风坡;阴坡低于阳坡。 5、非地带性: 二、气候 1影响气候的因素 2、气候类型判断 A. 以温定球——判断所属南北半球。(1月、7月) B. 以温定带——根据最冷月或最热月均温值(指北半球),确定热量带。 C .以水定型——根据降水量和降水季节分配(主要雨季)确定降水类型。

⑴年雨型(热带雨林、温带海洋气候)、⑵夏雨型(热带草原、季风,亚热带季风、温带大陆气候)、⑶冬雨型(地中海气候)、⑷少雨型(两种沙漠气候类型、寒带气候) 3、气候类型特例 ⑴、远离赤道的热带雨林气候——“来自海洋的信风十山地迎风坡十沿岸暖流” 非洲马达加斯加岛东部、澳大利亚东北部、巴西高原东南部和中美洲东北部。 ⑵、赤道地区的热带草原气候——“地势高” 东非高原地势较高,改变了此处的气温和降水状况,从而形成热带草原气候。 ⑶、东岸的温带大陆性气候——“西风带内山脉的背风坡” 南美巴塔哥尼亚高原位于安第斯山脉东侧,东面距海洋较近,并处于西风带内,但该地处于安第斯山脉东侧的背风地带,受山地阻挡而降水稀少,因此形成了干燥少雨的温带大陆性气候。 ⑷、大陆东岸的温带海洋性气候(海洋影响大) 澳大利亚东南部及新西兰南北二岛、火地岛的温带海洋性气候。 ⑸、南北美洲西海岸气候的分布范围仅局限于沿海地带,并呈现南北延伸、东西更替的分布特征,其原因主要是受高大的南北走向的科迪勒拉山系的影响,气候分布不能深入内地而局限于太平洋沿岸地带。 4、特殊的气候、水文形成因素: ⑴南半球主要城市及其气候类型: 南非--开普敦:地中海气候; 比勒陀利亚、约翰内斯堡:热带草原气候。 澳大利亚--悉尼、堪培拉: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 珀斯、阿德莱德:地中海气候。墨尔本、塔斯马尼亚岛:温带海洋气候 巴西--巴西利亚、里约热内卢、圣保罗:热带草原气候。 秘鲁--首都利马:热带沙漠气候。 智利--首都圣地亚哥:地中海气候。 阿根廷--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 @*马达加斯加岛受岛上山脉、马达加斯加暖流及东南信风的影响,东部为热带雨林带,西部为热带草原带。 @*受东非高原的影响,非洲赤道地区,西部刚果盆地为热带雨林带,东部为热带草原带。 @*受安第斯山脉的影响,南美南部大陆西岸为温带落叶阔叶林,东部为温带草原。 ⑵南半球的主要河流及丰水期: 巴拉那河——夏季;(12月、1月、2月) 赞比西河——夏季;(12月、1月、2月) 墨累——达令河——夏季为主,河口附近冬季水量相较大。 (注:地中海气候区河流冬季为丰水期,夏季为枯水期。这是由雨热不同期气候所致。) 三、干旱地区气候类型成因 1. 温带沙漠-----塔克拉玛干(卡拉库姆)沙漠形成的原因:深居大陆内部,远离海洋,地形封闭,海洋水汽难以进入;降水稀少,蒸发旺盛。

初中地理世界的气候习题及答案分析

第三章第四节世界的气候习题及答案分析 一、精心选一选,看哪一个答案更符合题目要求。 1.下列语句中,描述天气的是()A.终年寒冷干燥B.长夏无冬 C.晴空万里D.四季分明 2.在卫星云图中,白色表示()A.陆地B.海洋C.云雨区D.积雪和冰川 3.我国的吐鲁番盆地有“早穿皮袄午穿纱”的说法,这说明当地比较大的是()A.气温年较差B.气温日较差 C.日平均气温D.年平均气温 4.根据下列城市的空气污染指数,请你判断空气质量最好的是()A.乌鲁木齐:423 B.北京:77 C.济南:63 D.合肥:24 5.北京、上海、哈尔滨、广州四个城市,年平均气温由高到低排列正确的是()A.上海、北京、广州、哈尔滨B.广州、上海、北京、哈尔滨 C.广州、北京、上海、哈尔滨 D.哈尔滨、北京、上海、广州 6.下列关于气温的叙述,正确的是()A.气温通常是指室内空气的温度 B.一天中最高气温通常出现在中午12点 C.一天中最低气温通常出现在子夜12点 D.一天中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之差叫气温日较差 7.世界上降水量最丰富的地区是()A.两极地区B.南北回归线附近地区 C.赤道附近地区 D.温带的大陆东岸地区 8.世界气温的分布规律是() A.从高纬地区向低纬地区逐渐降低 B.从赤道向两极逐渐降低 C.地势高处气温高 D.夏季陆地气温比海洋气温低 9.“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山寺”比“人间”春迟是由于()

A.寺庙对桃花的影响B.桃花品种的差异 C.山寺地势高气温相对较低D.土壤对桃花的影响 10.世界“干极”是指()A.撒哈拉沙漠B.乞拉朋齐 C.阿塔卡马沙漠D.吐鲁番盆地 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山地的迎风坡降水少 B.南北回归线附近的大陆西岸降水少 C.两极地区的降水季节分配均匀 D.山地的背风坡降水较多 12.新疆塔里木盆地气候干燥的成因是()A.地处高纬地区B.地势高 C.距海远D.地处背风坡 13.对农业生产影响最显著的因素是()A.气候B.地形 C.农业生产水平D.开发历史长短 14.热带雨林气候的特点是()A.终年炎热多雨 B.终年低温少雨 C.夏季高温少雨冬季温和多雨 D.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15.关于等温线的叙述,正确的是()A.等温线是表示一天当中气温变化的曲线 B.等温线分布密集的地方气温差异大 C.等温线封闭是高温中心 D.从低纬度到高纬度等温线表示的气温逐渐升高 16.组成气候的两个基本要素是()A.光照、降水B.气温、降水C.气压、降水D.气压、风力17.下列地区中,降水稀少的是()A.赤道地区B.温带沿海地区

第四章 世界的气候和自然带

初中地理第一册单元目标评价检测题 第四章世界的气候和自然带 一、选择题 1、下列词语中,用于描述气候的是 A、风和日丽 B、长夏无冬 C、阴雨绵绵 D、天高云淡 2、世界上最寒冷的地方是 A、北极地区 B、西伯利亚 C、青藏高原 D、南极大陆 3、七月,全球最炎热的地方是 A、赤道地区 B、澳大利亚西北部 C、撒哈拉沙漠 D、中亚地区 4、气温日较差指的是 A、早晚气温之差 B、日出、日没时的气温之差 B、中午与傍晚气温之差D、一天中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之差 5、海拔每升高1000米,气温平均下降约 A、10℃ B、8℃ C、6℃ D、18℃ 6、热带沙漠气候多分布在 A、赤道两侧 B、回归线两侧的大陆西岸 B、大陆西岸30—40纬度地区D、大陆东岸纬度较低的地区 7、影响气候的最基本的因素是 A、地形 B、洋流 C、海陆分布 D、纬度位置 8、暖流对流经的沿岸地区带来的影响是 A、增温增湿 B、降温减湿 C、增温减湿 D、降温增湿 9、自然景观的最明显的标志是 A、植物 B、动物 C、土壤 D、岩石 10、开办气温分布的规律是 A、从极地向低纬地区递减 B、从沿海向内陆递减 B、从低纬地区向高纬度地区递减D、从内陆向沿海地区递减 二、填空题 1、世界上最典型的热带沙漠气候区是。世界上热带草原气候分布最广的地区是。 2、一天中,最高气温一般出现在时左右,最低气温出现在前后。气候的两大要素指的是和。 三、读图题 读图三,完成下列各项: 1、该地最高月平均温约℃,最低月平均温约℃。 2、该地降水最多的季节是,最少的季节是。 3、该地气温年较差是℃。 1、有人说,据图中提供的资料显示,冬季,人们可以在该地的河面上溜冰,可不可信?为 什么?

世界的气候与自然景观

第二节 世界的气候与自然景观 巩固夯实基础 一、世界的气候 1. 气温和气温的分布 (1)气温的日变化:一天当中,陆地最高气温一般出现在午后 前后。 (2) 气温的年变化:一年中北半球陆地最高气温出现在 7月, 最低气温出现在 1月;南半 球正好相反。 (3) 世界气温的分布规律:世界气温从低纬度向极地逐渐降低;同纬度的海陆气温不同; 在同一纬度地带内,高山、高原气温较低,平原、盆地气温较高。 2?降水和降水的分布 (1 )降水产生的条件:空气饱和时气温继续降低,有凝结核,水滴增大到能降落到地面。 (2)降水地区分布 受控气压带与风带 大气运动状况 降水多少与类型 赤道多雨带 赤道低气压带 上升气流为主 多,对流雨为主 副热带少雨带 副热带咼气压带 下沉气流为主 少,大陆东岸多(受夏季 风、台风影响) 温带多雨带 西风带和副极地低气压带 多锋面气旋活动 多,锋面雨与气旋雨 极地少雨带 极地咼气压带 下沉气流为主 少 ② 南北回归线两侧,大陆西岸降水少,大陆东岸降水多; ③中纬度沿海地区降水多,内陆地区降水少。 (3 )降水季节分配:①全年多雨区、②全年少雨区、③夏季多雨区、④冬季多雨区、⑤常 年湿润区。 二、世界气候和自然景观的地区差异 1. 影响因素 纬度、气压带和风带、海陆、地势、洋流等。 2. 气候的地区差异 70 60 犬 两 対 2(1 1() 理解要点诠释 考点一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成因和特点 考点二世界气候和自然景观 气候、动植物和陆地自然带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 植物的生长条件邙日光、空气、水分和土壤)与气候的关系非常密切,同时气候也影响 着动物的生存。 不同气候条件下生存的植物不同, 生活在那里的动物也不一样, 其影响为:气候一植物 —动物。 2时;最低气温出现在日出 北沐洋 …我血性吒诫 塑怛雪帯丸陆件命 鷄帯◎原吒蟆 50.K 平 15

七年级地理世界各气候类型的特点及分布

1热带雨林气候 分布规律:赤道两侧,(南北纬10度左右) 成因:常年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呈上升气流. 特点:全年高温多雨 2热带草原气候 分布规律:热带雨林气候的南北两侧南北纬10-20度 成因:受赤道低气压带和信风带交替控制 特点:常年高温,有明显的干湿两季,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时闷热多雨,受信风带控制时,干旱少雨. 3热带沙漠气候 分布规律:大致在南北回归线附近(20-30度)内陆或大陆西岸 成因:常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和信风带控制 特点:常年高温少雨,干旱 4热带季风气候 分布规律:南亚和东南亚(10-25度大陆东岸) 成因:巨大的海陆热力差异以及气压带和风带位置的季节移动 特点:全年高温,有旱季和雨季 5地中海气候 分布规律:30-40度大陆西岸(地中海最为典型) 成因: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控制,冬季受西风带控制 特点:夏季干旱炎热.冬季温和湿润 6亚热带季风气候和亚热带湿润气候 分布规律:亚热带大陆东岸(25-35度) 成因:巨大的海陆热力差异 特点:雨热同期,夏季炎热多雨,冬季温和少雨 7温带海洋性气候 分布规律:南北纬40-60度大陆西岸 成因:终年受西风带控制 特点:夏无酷暑,冬无严寒,降水均匀.冬季稍多,气温年变化小. 8温带大陆性气候 分布规律: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内陆地区(40-60度) 成因:远离海洋,受海洋影响小. 特点:干旱少雨,冬季严寒,夏季炎热,气温年变化大 9温带季风气候 分布规律:亚洲东部(35-60度) 成因:巨大的海陆热力差异 特点:雨热同期,夏季暖热多雨,冬季寒冷干燥,气温年变化大 10亚寒带针叶林气候 分布规律:北纬50-70度主要在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的北部 成因:纬度高 特点:冬季严寒漫长,夏季温暖短促,降水较少集中在夏季. 11极地气候 分布规律:北冰洋沿岸和南极洲 成因:纬度高

(七年级地理教案)世界气候和自然景观的地区差异

世界气候和自然景观的地区差异 七年级地理教案 教学目标 举例分析纬度位置、海陆分布、地形等对气候的影响。 能够利用气温变化曲线图和降水的逐月分布图,来说明气候特征;举出日常生活中的实例,说明气候对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能够在世界气候分布图上说出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地区,培养读图能力及通过读图获得相应地理知识的能力。 教学建议 关于“气候的地区差异和影响因素”的教材分析 本节是在前两节讲述气候基本要素---气温和降水的基础上,分析世界各地气候产生的差异的原因,既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虽然重点还是就气温和降水两个方面进行分析,但在程度上加以深化,把影响气候的因素、气候的分布和特征系统化。 气候的地区差异一段,内容言简意赅,既说明由于气温和降水不同导致气候不同,又说明气候的不同,是由于影响因素不同造成的,引出第二部分内容。 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部分是本章的难点,考虑初一年级学生的接受能力,教材改为选学。为差异性教学提供素材。在分析各个影响因素时,按照从已知到未知、从整体到局部的顺序过程编写,比较符合学生的认知过程,利于步步深入地理解。同时教材提供各种示意图,帮助理解。 关于“气候的地区差异和影响因素”的教法建议 对于“气候的地区差异”,使学生认识到气候的两个主要因素是气温和降水,由于各地气温和降水的时空分布不同,所以各地气候一定不同。 对于“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部分,应充分利用多媒体,突破难点。为便于学生理解,采取先易后难、由已知到未知、由整体到局部的办法,学生可以从已知分析影响气温和降水的最重要的因素---纬度位置、影响降水的重要因素---海陆位置对气候的影响;而对于气压带和风带的影响,以教师讲解为主,不要将其深化,只需了解什么气压带风带多雨、少雨即可。对地形对气候的影响,已学过地形高低对温度的影响,而地形雨的形成是新内容,所以制作成动画更直观地讲解;对洋流的影响,可将教材中的4.14图做成分步显示的flash复合片,使学生了解寒暖流对温度降水的不同影响。 关于“气候类型和自然景观的差异”的教法建议

世界气候与自然景观专题复习

世界气候与自然景观专题复习 【提纲契领】 世界气温和气温分布特点;气温的日变化、年变化、等温线;气压、风和气压代风带的分布规律;降水和降水的分布规律;影响气候的因素和气候分布、地区差异;世界水、热的空间分布规律及季节变化、自然带的分布等。陆地自然景观的的地区差异;气候图表、自然景观图的判读。 【巩固·夯实基础】 1.天气和气候 天气:一个地方短时间里的阴晴、风雨、冷热等大气状况,是时刻变化的 气候:一个地方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一般变化不大 2.气温和气温的变化 一天中,气温有时高,有时低。陆地最高气温一般出现在(约14时);最低气温出现在。海洋上最高气温约在15时,最低气温出现在日出时(比陆地晚一小时)。 一年中,北半球月平均最高气温出现在月,南半球出现在月,北半球月平均最低气温出现在月,南半球出现在月。海洋上晚一个月。 等温线的弯曲: ①在南北半球上,无论7月还是1月,气温都是从低纬向两极递减,这是因为低纬度地区获得太阳辐射能量多,气温就高,高纬地区获得太阳辐射能量少,气温就低。 ②北半球,1月份(冬季)大陆上的等温线向南(低纬)凸出,海洋上则向北(高纬)凸;7月份(夏季)正好相交。这是由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所至,据此判断图所示区域为夏季(7月) ③若等温线与海岸线平行,表明该地受海洋影响显著,如我国7月份平原区气温分布情况。 ④如若等温线与等高线平行,则表明该地气温受地形影响,比如1月份我国东北地区,等温线平原向高纬突出,这是受东北地形成“马蹄形”影响。

⑤洋流因素:暖流等温线向高纬凸,沿岸地区增温增湿;寒流等温线向低纬凸,沿岸地区降温减湿。 ⑥闭合曲线:盆地增温,山地降温。 3.气压、风和气压带风带的分布 七个气压带六个风带 ①高低气压带相间分布,中间为风带,以赤道为轴,南北对称 ②相邻高低气压带之间形成风带。近地面风向北撇南捺,由高压指向低压 ③近地面风向与高空风向一般相反,但中纬环流圈中高层为西风 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 海陆分布对大气环流的影响 ·夏季→陆地比海洋吸热快→陆地气温,气压→形成低 压 ·冬季→陆地比海洋放热快→陆地气温,气压→形成高 压 ·南半球气压带基本上呈带状分布——因为南半球海洋面积占绝对优势 ·北半球气压带被陆地上的气压中心切割,断裂成块状分布 ·夏季30°N附近的高压带被夏季陆地热低压切断成块状 ·冬季60°N附近的低压带被冬季陆地冷高压切断成块状

世界地理——世界气候

世界地理——世界的气候 考点一世界的气温和降水分布 聚集目标一:世界气温的分布 仔细阅读“世界平均气温分布图”,总结世界气温的分布规律和影响因素。 1.等温线的概念:在同一平面内,把的各点用线连接起来 2.分布规律: (1)纬度影响:世界气温从向逐渐降低 (2)海陆因素的影响:同纬度相比:夏季气温陆地海洋,冬季陆地海洋。 (3)地形因素的影响:地势越高,气温越低(海拔每上升100米,气温下降) (4)人为的影响:的大量排放,使全球气温有变的趋势。 聚集目标二:世界降水的分布 仔细阅读“世界降水量分布图”,总结世界降水的分布规律和影响因素。 1.在一定的条件下,大气中的水汽结成水滴和冰晶,以、、等形式降落到地面的现象,总称降水。

2.降水的形成条件: 一要有充足的, 二要有, 三要有降温条件(或向高纬运动) 3.等降水量线:把同一时段内的地点,在地图上用线连接起来,叫等降水量线。 4 【自主检测】 1.气候的两个组成要素是() A.光照、降水 B.气温、降水 C.气压、降水 D.气压、风力 2.下列诗句中,属于描述气候的是() A.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B.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C.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D.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3.位于青藏高原的拉萨夏季气温明显低于成都,原因是() A.距海远近不同B.纬度不同C.地形的影响D.河湖的影响 4.我国庐山成为避暑胜地的主要原因是() A.纬度位置B.海陆位置C.人类活动D.地形因素 高考演练(2013·浙江文综)根据下列材料,完成(1)~(2)题。 材料一美国本土年降水量分布及棉花带范围图。

七年级地理世界的气候练习题

1. 下列气候类型只分布在亚洲的是: A. 热带草原气候 B.热带季风气候 C. 温带季风气候 D.热带沙漠气候 2.下列气候类型分布在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北部边缘的是: A.亚寒带针叶林气候 B.苔原气候 C.温带大陆性气候 D.冰原气候 3.我国青藏高原的气候类型是: A.温带大陆性气候 B. 温带季风气候 C.高山气候 D.亚寒带针叶林气候 4.读图分析: (1)此图所示的气候类型分布在:() A.热带 B.温带 C.寒带 (2)此图反映的气温和降水的关系是 A.全年高温多雨 B.全年低温少雨 C.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干冷干燥 D.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 5.热带雨林气候主要分布在()。 A.赤道附近 B.印度半岛 C.亚马孙河流域 D.澳大利亚中部 6.非洲有明显干湿季地区的气候类型是()。

A.热带雨林气候 B.热带草原气候 C.热带季风气候 D.温带草原气候 7.没有热带草原气候分布的大洲是()。 A.非洲 B.亚洲 C.欧洲 D.北美洲 8.热带沙漠气候分布在()。 A.亚洲中部 B.回归线附近的大陆西岸和内陆地区 C.欧洲西部 D.澳大利亚中部 9.北京的气候类型是()。 A.热带季风气候 B.亚热带季风气候 C.温带季风气候 D.温带大陆气候 10.亚洲、北美洲分布最广的气候类型是()。 A.热带雨林气候 B.温带季风气候 C.温带大陆性气候 D.营原气候 11.拥有寒、温、热三带气候类型的大洲是() A.亚洲、欧洲B.北美洲、南美洲 C.亚洲、非洲D.亚洲、北美洲 12. 世界各大洲中气候类型最多的洲是: A.亚洲 B.大洋洲 C.南美洲 D.非洲 13.世界上具有热带雨林、热带沙漠、温带大陆性、地中海四种气候类型的大洲是 A.亚洲、欧洲、非洲 B.南美洲、北美洲、亚洲 C.北美洲、欧洲、非洲 D.南美洲、大洋洲、非洲

世界的气候和自然带

2世界的气候和自然带 2.1 气温和气温的分布 1.教学目的 (1)使学生掌握天气、气候、气温、平均气温等概念以及气温测定的基本方法;掌握大气的受热及海陆受热的差异等原理。 (2)通过学习有关气温的知识使学生初步掌握运用地理原理解释大气热状况的方法。 (3)使学生掌握世界气温分布的基本特点和基本成因,了解气温随时间变化的基本特点以及全球气候明显变暖的趋势。 (4)通过掌握识读世界等温线图和气温曲线图的技能,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 (5)在了解全球变暖的后果与原因的基础上,对学生进行初步的环保教育。2.教学时间 2课时 3.教学方法 讲授和问答相结合。 4.教学重点 天气、气候、平均气温等概念以及大气受热原理。 世界气温时空变化特点。 5.教学难点 运用大气受热原理解释气候现象。 等温线图及气温曲线图的使用 6.教学用具/媒体 自制投影片:①日平均气温,②某地某月日平均气温统计表,③大气受热示意图,④ABC 三个地方的全年气温变化曲线图,⑤五带的空白图。 教学挂图:《世界平均气温的分布图》 实验(可选作):沙与水的受热与冷却。用具:两个聚光灯(或台灯)配200瓦灯泡, 两个玻璃器皿、水、沙土、温度计、计时器。 7.教学提纲 天气和气候 2.1气温和气温的分布 气温的测定 气温的变化 世界气温的分布 8.教学过程

引入新课我们日常听到的“天气预报”主要包括哪几个方面的内容? (气温、阴晴、风力等) 天气预报是预报每天的天气状况,与我们说的气候有什么不同呢? 【指导同学阅读】读教科书第15页,做练习“想一想”。 【教师总结】天气和气候都是描述某地区的大气状况,但时间长短不同。天气是指一个地方短时间的大气状况:如阴晴、冷热。气候则是指一个地方多年平均的大气状况。气候是对天气的概括和综合。 我们研究和认识世界各地的气候,主要从气温和降水两个方面来认识。今天先来讲述气温。 气温的测定(板书) 【教师讲述】我们时时能感受到大气的冷与热,也就是说,大气是有温度的。大气的温度,简称气温。气温一般用℃表示,读作摄氏度。如4℃读作四摄氏度,-5℃读作零下五摄氏度。【提问】测定气温要使用什么工具?(温度计) 【出示温度计】现在我们来测一下教室内的温度。(教师教学生正确的读数方法,并叫几个同学读出教室内气温数值。) 【教师讲述】由于一天里不同时间的气温不同,所以要多次观测气温,才能知道气温的状况。对气温的观测,通常一天要进行两次;一般在我国时间7时、19时,(北京是7时、13时、19时)。根据各地的情况和需要,观测的次数和时刻可以不完全一致。 过渡在描述气温状况时,经常要用的是平均气温与气温极值。 平均气温 【展示投影片】日平均气温(教材第16页图2.1) 【提问】这一天最高和最低温度计的气温各是多少?请计算出平均值。(25℃、15℃。平均值为20℃) 【教师讲述】一般,我们把一日内观测的最高和最低温度平均值称为日平均气温。一个月内每天的日平均气温的平均值称为月平均气温。一年内每个月月平均气温的平均值叫年平均气温。 【展示投影片】 X地X月里每天的日平均气温统计表。 【练习】计算该地X月的月平均气温。 【教师讲述】气温极值就是气温的最高值和最低值。陆地每天气温的最高值一般出现在14时左右,最低值出现在日出以前。一年当中,世界大多数地方月平均最高气温(指陆地上),北半球出现在7月,南半球在1月。月平均最低气温,北半球出现在1月,南半球在7月。一个地方月平均气温最高值和最低值之差叫气温年较差。一日气温最高值和最低值之差叫气温日较差。 【提问】吉隆坡某日最高气温为31℃,最低气温为24℃,气温日较差为多少? (31℃-24℃=7℃) 北京某日最高气温为32℃,最低气温为18℃,气温日较差为多少? (32℃-18℃=14℃) 【提问】吉隆坡某年最高月平均气温为27℃,最低月平均气温是26℃,气温年较差为多少?(27℃-26℃=1℃) 北京某年7月平均气温为26℃,一月平均气温是-4℃,气温年较差为多少?(26℃ -(-4℃)=30℃) 【提问】气温年较差大的地方与气温年较差小的地方相比,冬夏气温的变化有什么不同?

新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世界的气候

世界的气候 [导入新课] 复习提问:1.在热带、温带、寒带分别有哪些气候类型? 2.影响气温和降水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学生回答后教师指出:是的,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是影响气温和降水出现地区差异的主要因素。而不同的气温和降水的组合又形成了世界各地气候的差异,因此,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和地形也是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板书二、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对于本段教学内容,要围绕课本P59活动的设计,让学生在活动中读图、讨论、运用旧知,分析归纳,体会各因素对气候的影响。 1.投影展示课本P60图3.24“两地气温、降水量的月份分配”。教师先指图说明其是“气温曲线图”和“降水柱状图”的组合,图的下端表示一年的12个月,图的左侧是气温刻度,右侧是年降水量刻度。阅读时以“气温曲线图”“降水柱状图”的方法和要领进行分析判读。然后把学生分成两大组,每组讨论分析一地的气温是什么特点?降水是什么特点?组合成什么样的气候特征?形成的原因是什么?属于何种气候类型?并选出代表在全班交流。 2.各组的代表发言交流、大家评判补充、教师评价点拨,并画黑板简图或投影展示甲图。使学生认识和体会纬度位置对气候的影响。A地的气温各月均在20℃以上,降水各月都很多,年降水量超过2000毫米。因而该地的气候特征是全年高温多雨。该地位于赤道地区,纬度位置低,形成了热带雨林气候。 甲图 3.把教室比成是亚欧大陆的温带地区。学生分成三部分,两边的学生分别位于大陆的东岸和西岸,中间的学生位于大陆内部。各组由于所处的海陆位置不同,分别讨论本组形成了哪些气候类型?并结合世界气温和降水分布的特点,说说各气候类型的特征。 4.各组代表发言、大家评判补充、教师评价点拨,并画黑板简图或投影展示乙图。使学生认识和体会海陆位置对气候的影响。由于地处同纬度的温带地区,气温夏季陆高海低,冬季海高陆低。但是所处的海陆位置不同,东西两岸地区距海洋近而且能受到海洋湿润气流的影响,降水较多,而远离海洋的内陆地区,降水就少,因此形成了不同的气候。 位于亚欧大陆温带地区沿海的大陆东岸,形成的是亚热带季风和季风性湿润气候以及温带季风气候,其特点是一年之中四季分明,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亚热带季风气候的气温冬季在0℃以上,年降水量要比温带季风多。 乙图 位于亚欧大陆温带地区沿海的大陆西岸,形成的是湿润的地中海气候和温带海洋性气候。前者的气候特征是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后者的气候特征是全年温和多雨,气温和

地理教案-世界气候和自然景观的地区差异

地理教案-世界气候和自然景观的地区差异 地理教案-世界气候和自然景观的地区差异 教学目标举例分析纬度位置、海陆分布、地形等对气候的影响。能够利用气温变化曲线图和降水的逐月分布图,来说明气候特征;举出日常生活中的实例,说明气候对生产和生活的影响。能够在世界气候分布图上说出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地区,培养读图能力及通过读图获得相应地理知识的能力。 教学建议 关于“气候的地区差异和影响因素”的教材分析本节是在前两节讲述气候基本要素---气温和降水的基础上,分析世界各地气候产生的差异的原因,既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虽然重点还是就气温和降水两个方面进行分析,但在程度上加以深化,把影响气候的因素、气候的分布和特征系统化。气候的地区差异一段,内容言简意赅,既说明由于气温和降水不同导致气候不同,又说明气候的不同,是由于影响因素不同造成的,引出第二部分内容。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部分是本章的难点,考虑初一年级学生的接受能力,教材改为选学。为差异性教学提供素材。在分析各个影响因素时,按照从已知到未知、从整体到局部的顺序过程编写,比较符合学生的认知过程,利于步步深入地理解。同时教材提供各种示意图,帮助理解。 关于“气候的地区差异和影响因素”的教法建议对于“气候的地区差异”,使学生认识到气候的两个主要因素是气温和降水,由于各地气温和降水的时空分布不同,所以各地气候一定不同。对于“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部分,应充分利用多媒体,突破难点。为便于学生理解,采取先易后难、由已知到未知、由整体到局部的办法,学生可以从已知分析影响气温和降水的最重要的因素---纬度位置、影响降水的重要因素---海陆位置对气候的影响;而对于气压带和风带的影

世界的气候与自然景观

第二节世界的气候与自然景观 巩固夯实基础 一、世界的气候 1.气温和气温的分布 (1)气温的日变化:一天当中,陆地最高气温一般出现在午后2时;最低气温出现在日出前后。 (2)气温的年变化:一年中北半球陆地最高气温出现在7月,最低气温出现在1月;南半球正好相反。(3)世界气温的分布规律:世界气温从低纬度向极地逐渐降低;同纬度的海陆气温不同;在同一纬度地带内,高山、高原气温较低,平原、盆地气温较高。 2.降水和降水的分布 (1)降水产生的条件:空气饱和时气温继续降低,有凝结核,水滴增大到能降落到地面。 ②南北回归线两侧,大陆西岸降水少,大陆东岸降水多; ③中纬度沿海地区降水多,内陆地区降水少。 (3)降水季节分配:①全年多雨区、②全年少雨区、③夏季多雨区、④冬季多雨区、⑤常年湿润区。 二、世界气候和自然景观的地区差异 1.影响因素 纬度、气压带和风带、海陆、地势、洋流等。 2.气候的地区差异 理解要点诠释 考点一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成因和特点 考点二世界气候和自然景观 气候、动植物和陆地自然带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 植物的生长条件(阳光、空气、水分和土壤)与气候的关系非常密切,同时气候也影响着动物的生存。 不同气候条件下生存的植物不同,生活在那里的动物也不一样,其影响为:气候—植物—动物。 世界气候有冷热、干湿等地区差异,陆地上反映各地气候特征的自然景观也有明显的地区差异,自然景观的地区差异多呈带状分布,故称自然带。 植物是自然带最明显的标志,有人喻为“植物是自然界的一面镜子”。 难点影响气温分布的因素 1.纬度位置的影响——世界气温从低纬度地区(不能理解为赤道)向两极逐渐降低。原因是不同纬度

最新区域地理——世界的气候

区域地理——世界的 气候

一、天气和气候 1.天气:主要的影响因子是锋面和高低压系统。 2.气候:一个地区多年的大气平均状况或统计状态。一般变化不大。 二、气候的三大要素 (一)气温 1、气温及表示方法 气温:大气温度,表示大气冷热程度。单位:oC摄氏度 等温线:把气温相同的各点连接成的闭合曲线。 2、等温线判读 3、气温日变化和年变化 (1)气温的日变化——气温的日较差 问:一天中,最低气温和最高气温分别出现在什么时间? 问:一天中,陆地与海洋的最低气温和最高气温分别出现的时间相同吗?一年中呢? 影响气温日较差的因素

①纬度:低纬大,高纬小(太阳高度日变化小) ②海陆位置:内陆大,沿海小(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③地形地势:大尺度高原山地(海拔越高越大),中小尺度地形(凸地﹤平地﹤凹地); ④天气:晴天大,阴天小 (2)气温的年变化——气温的年较差 北半球,大陆上,月最高,月最低; 海洋上,月最高,月最低。 南半球与北半球相反 影响气温年较差的因素 ①纬度:纬度越高越大(正午太阳高度及昼夜长短年变化大); ②海陆位置:内陆大,沿海小(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③地形地势:高原山地小,平原大。 气温的水平分布状况用什么表示?——等温线 ★等温线的特点 1、同一条等温线上各点的气温相等。 2、等温线密集的地方气温差别大,等温线稀疏的地方,气温差别小。 3、等温线呈闭合形状时,如果中心气温比周围气温低表示这里是低温中心,反之是高温中心。 ★世界气温的水平分布规律 (1)从赤道到两极气温逐渐降低(纬度因素)——(纬度越高,气温越低)(2)南半球等温线比北半球平直——下垫面性质均一

七年级地理世界的气候测试题及答案

七年级地理世界的气候测试题及答案 第一节气温与降水 1.(2011福建安溪)下列天气中最适合户外运动的是: A. B. . D. (2011福建福州)天气与人类活动息息相关。回答2~3题。 2.天气符号表示的天气是 A.沙尘暴 B.寒潮 .台风 D.霜冻 3.下列地区中,易受该种天气影响的是 A.青藏高原 B.四川盆地 .西北地区 D.东部沿海地区 4、(2011黑龙江哈尔滨)2011年5月12日,哈尔滨市遭受了沙尘暴天气,下列天气符号表示沙尘暴的是( D )5.(2011江苏无锡)2010年10月23日12时55分,我国的卫星云图上,福建沿海呈现出何种颜色,显示出台风“鲇鱼”已经登陆 A.绿色B.白色.蓝色D.黄色 6.(2011福建晋江)下列描述中表示气候的是() A.冬冷夏热 B.晴转多云 .风和日丽 D.狂风暴雨 7、(2011安徽巢湖)影响城市空气质量的因素是

A.自然因素 B.人为因素 .自然因素为主.人为因素为辅 D.人为因素为主,自然因素为辅 8、(2011吉林长春)长春市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某天在2时、8时、24时、20时测得气温分别是4℃、8℃、20℃、12℃,则当日该中学所在地的日平均气温是 A 44℃ B 16℃ 11℃ D 12℃ 9、(2011安徽巢湖)北半球一年中最高气温出现在 A.七月的陆地 B.七月的海洋.一月的陆地 D.七月的海洋 10、(2011山东济宁)关于世界降水量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 A 赤道附近地带终年高温,降水少 B 中纬度地区沿海降水多,内陆降水少 两极地区纬度高,降水丰富 D 南北回归线两侧,大陆西岸降水多 11.(2011福建泉州)如图3沿箭头所示方向,符合我国自然环境要素变化规律的是( ) A.气温年较差变小 B.降水量减少 .夏季风增强 D.台风影响增多 (2011福建晋江)读图3“某地气候资料统计图”,回答12—14小题

初中地理 世界的气候

第三章天气与气候 第四节世界的气候 主备人:智利萍审核人:高丽珍杜立芳 导学目标: 1、理解天气与气候的区别,并能分别用恰当的语言进行描述。 2、能够在世界气候分布图上说出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地区,培养学生读图能力以及通过读图获得相应地理知识的能力。 导学重点: 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及分布地区 导学难点: 能够在世界气候分布图上说出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地区 课时安排:第一课时 导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2分钟) 投影展示: 1、你知道江西著名的避暑胜地是那里吗?为什么人们夏季喜欢去那里度假? 2、每年新春佳节之际,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一年一度的冰灯节和冰雕展上游客流连忘返,而在海南省三亚市的海滨浴场则人声鼎沸。为什么我国南北方的景观相差如此之大? 教师点题:同学们刚才所描述的其实是指各地的气候。 二、出示目标:(1分钟) 1、理解天气与气候的区别,并能分别用恰当的语言进行描述。 2、在世界气候分布图上说出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地区。 三、自学指导: 自学课本P.58、P.59内容,认真读图3.22、3.23,了解图中信息。

四、自主学习:(20分钟) (1)看一看:请同学看课本第57页的A、B两幅景观图,说一说你看到了什么?(2)想一想:能告诉大家A、B两地景观不同的原因吗? 教师总结:因为A、B两地的降水不同。 教师引导:想像一下你此刻在南极会看到什么?在我国的海南又会看到什么?为什么? 教师总结:因为A、B两地的气温不一样。 读图提问:请同学看课本第57页的3幅景观图,说说人们在谈论某地的气候时通常会谈及到哪两个方面?(学生通过图片中的文字描述及回顾前两节的学习内容很快得出结论) 教师提醒:气温和降水是气候的两个基本要素。世界各地的气温和降水千差万别,因此世界气候类型复杂多样,地区差异很大。 (3)做一做: 投影展示: 1、请同学们看《世界气候分布图》,完成表1、表2。 表1 分布地区气候类型 热带热带雨林气候、热带草原气候、热带季风气候、热带沙漠气候 温带亚热带季风和季风性湿润气候、地中海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温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 寒带寒带气候 表2 中纬度地区大陆东西两岸的气候分布分布地区气候类型

七年级地理世界的气候知识点总结doc资料

世界的气候知识点 一、气候是一个地方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一个地方的气候具有一定的特征,一般变化不大。 二、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及其分布,(地图册26—27)河北省唐山市的气候类型是温带季风气候,特征是四季分明,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1)主要分布在温带地区亚欧大陆东岸、内部、西岸的气候类型 大陆东岸:亚热带季风和季风性湿润气候,温带季风气候。 大陆内部:温带大陆性气候 大陆西岸:地中海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 (2)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及分布(看地图册26—27) ①热带主要气候类型 ? a.热带雨林气候:主要分布在赤道附近地区,(全年高温多雨。) ? b.热带草原气候:主要分布在非洲和南美洲热带雨林气候的南北两侧。(终年高温,一年中有明显的干季和湿季。) ? c.热带季风气候:以亚洲南部、东南部的印度半岛和中南半岛最为显著。这种气候(终年高温,一年中也可以分为旱雨两季),风向随季节而变化。旱季,风从陆地吹向海洋,干旱少雨;雨季,风从海洋吹向陆地,降水集中。 ? d.热带沙漠气候:主要分布在南北回归线附近的大陆西岸和内陆地区,这种气候(终年降水量稀少,炎热干燥)。 ②温带的主要气候类型 ? a.温带季风气候:分布北纬40°~60°在亚洲的东部地区。(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 b.亚热带季风和湿润气候:分布在回归线附近的大陆东岸。(夏季高温多雨,冬季低温少雨) ? c.地中海气候:主要位于大陆西岸的30°~40°地区,以地中海沿岸分布最集中,(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 ? d.温带大陆性气候:主要分布在中纬度内陆地区,(冬冷夏热,气温变化大,降水量较少,集中在夏季。) ? e.温带海洋性气候:位于40°~60°中纬度地区大陆西岸,以欧洲西部分布最广,气温和降水的年变化比较小,(全年温和多雨)。 ?③寒带气候:分布在南极洲和北冰洋沿岸;(终年寒冷干燥。) ?④高原山地气候:分布在高山、高原地区;气候复杂,有垂直变化三、影响气候的因素:(也就是影响气温和降水的因素),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和地形因素。青藏高原纬度较低,但是气候寒冷,是受地形因素的影响;海南岛终年如夏,降水较多,黑龙江省的北部冬季漫长,多冰雪,是受纬度位置因素的影响;新疆塔里木盆地气候干旱,同纬度的北京气候比较湿润,是受海陆位置因素的影响。

地理世界的气候知识点

第四节世界的气候 5分钟训练 1.描述气候一般只注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个要素。 思路解析:天气关注的是短时间的大气的状况,所以比较详细,例如温度、降水、风、云、雾等。气候关注的是长时间的综合的特征,所以比较简略,集中在气温和降水两个方面。答案:气温,降水 2.热带雨林的气候特点是____________,此种气候分布在____________。 思路解析:气候特点主要体现在气温和降水两个方面,或者说,气候类型和气候特点由两部分组成,一是温度带,另一个是降水特点。它的分布也是由这两个方面的影响因素综合后体现出来的。赤道附近温度高,海洋面积大,饱和空气浓度大,空气上升对流显著,降雨多而且频繁。 答案:全年高温多雨赤道附近 3.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等。 思路解析:气候最主要的两个因素是气温和降水。影响气温的因素有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因素;影响降水的因素也是如此。因此,这三个因素也就是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答案: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因素 4.将下列温度带与对应的气候类型用直线连起来。 A.亚热带季风气候 B.地中海气候(1)热带 C.热带季风气候(2)亚热带 D.热带雨林气候(3)温带 E.极地气候(4)寒带 F.温带海洋性气候 思路解析:气候类型由两部分决定和体现,一个是温度带,另一个是降水特点。一般地,先说温度带,然后说降水类型。这个题目就是一种训练和强化。 答案:热带(C、D)亚热带(A、B )温带 (F)寒带(E) 10分钟训练 1.四季气温变化显著,春暖、夏热、秋凉、冬冷的气候带为() A.热带 B.寒带 C.温 带 D.亚热带 思路解析:热带的气候一定是全年高温的,寒带的气候一定是全年低温的,亚热带的气候冬季也是很温暖的。所以题干中的特点可以清楚表明它是温带。 答案:C 2.分布在亚洲东部的主要气候类型有() A.亚热带季风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 B.亚热带季风气候和地中海气候 C.地中海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 D.温带季风气候和热带雨林气候 思路解析:亚洲东部背临最大的大陆——亚欧大陆,面临最大的洋——太平洋,所以季风气候显著。另外,亚洲东部是亚热带和温带。所以综合起来,应该是亚热带季风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 答案:A 3.下列气候类型中,主要分布在大陆内部的是() A.温带大陆性气候 B.温带海洋性气候 C.地中海气候 D.亚热带季风气候

世界气候与自然景观专题复习

世界气候与自然景观专题复习 【提纲契领】世界气温和气温分布特点;气温的日变化、年变化、等温线;气压、风和气压代风带的分布规律;降水和降水的分布规律;影响气候的因素和气候分布、地区差异;世界水、热的空间分布规律及季节变化、自然带的分布等。陆地自然景观的的地区差异;气候图表、自然景观图的判读。 【巩固·夯实基础】 1.天气和气候 天气:一个地方短时间里的阴晴、风雨、冷热等大气状况,是时刻变化的 气候:一个地方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一般变化不大 2.气温和气温的变化 一天中,气温有时高,有时低。陆地最高气温一般出现在(约14时);最低气温出现在。海洋上最高气温约在15时,最低气温出现在日出时(比陆地晚一小时)。 一年中,北半球月平均最高气温出现在月,南半球出现在月,北半球月平均最低气温出现在月,南半球出现在月。海洋上晚一个月。 等温线的弯曲: ①在南北半球上,无论7月还是1月,气温都是从低纬向两极递减,这是因为低纬度地区获得太阳辐射能量多,气温就高,高纬地区获得太阳辐射能量少,气温就低。 ②北半球,1月份(冬季)大陆上的等温线向南(低纬)凸出,海洋上则向北(高纬)凸;7月份(夏季)正好相交。这是由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所至,据此判断图所示区域为夏季(7月) ③若等温线与海岸线平行,表明该地受海洋影响显著,如我国7月份平原区气温分布情况。 ④如若等温线与等高线平行,则表明该地气温受地形影响,比如1月份我国东北地区,等温线平原向高纬突出,这是受东北地形成“马蹄形”影响。 ⑤洋流因素:暖流等温线向高纬凸,沿岸地区增温增湿;寒流等温线向低纬凸,沿岸地区降温减湿。 ⑥闭合曲线:盆地增温,山地降温。 3.气压、风和气压带风带的分布 七个气压带六个风带: ①高低气压带相间分布,中间为风带,以赤道为轴,南北对称 ②相邻高低气压带之间形成风带。近地面风向北撇南捺,由高压指向低压 ③近地面风向与高空风向一般相反,但中纬环流圈中高层为西风 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

高中地理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分布及特点

高中地理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分布及特点 1、热带雨林气候 位于各洲的赤道两侧,向南、北延伸5~10 左右,如南美洲的亚马孙平原,非洲的刚果盆地和几内亚湾沿岸,亚洲东南 部的一些群岛等。 这些地区位于赤道低压带,气流以上升运动为主,水汽凝结 致雨的机会多,全年多雨,无干季,年降水量在2.000 毫米以上,最少雨月降水量也超过60 毫米,且多雷阵雨;各月平均气温为25~28℃,全年长夏,无季节变化,年较差一般小于3℃,而平均日较差可达6~12℃。 在这种终年高温多雨的气候条件下,植物可以常年生长,树 种繁多,植被茂密成层。 2、热带草原气候这种气候主要分布在赤道多雨气候区的两侧,即南、北纬5~15 左右(有的伸达25)的中美、南美和非洲。其主要特点,首先是由于赤道低压带和信风带的南北移动、交替影响,一年之中干、湿季分明。 当受赤道低压带控制时,盛行赤道海洋气团,且有辐合上升 气流,形成湿季,潮湿多雨,遍地生长着稠密的高草和灌木,并杂有稀疏的乔木,即稀树草原景观。 当受信风影响时,盛行热带大陆气团,干燥少雨,形成干季,土壤干裂,草丛枯黄,树木落叶。 与赤道多雨气候相比,一年至少有1~2 个月的干季。其次

是全年气温都较高,具有低纬度高温的特色,最冷月平均温度在16~18℃以上。最热月出现在干季之后、雨季之前,因此,本区气候一般年分干、热、雨三个季节。气温年较差稍大于赤道多雨气候区。 3、热带荒漠气候它分布于热带干湿季气候区以外,大致在南、北纬15~30 之间,以非洲北部、西南亚和澳大利亚中西部分布最广。热带干旱气候区常年处在副热带高气压和信风的控制下,盛行热带大陆气团,气流下沉,所以炎热、干燥成了这种气候的主要特征;气温高,有世界热极之称。 降水极少,年降雨量不足200 毫米,且变率很大,甚至多年无雨,加以日照强烈,蒸发旺盛,更加剧了气候的干燥性。热带半干旱气候,分布于热带干旱气候区的外缘,其主要特征:一是有一短暂的雨季,年降水量可增至500 毫米;二是向高纬一侧的气温不如向低纬一侧的高。4、热带季风气候(以亚洲东部最为典型)主要分布在我国台湾南部、雷州半岛、海南岛,以及中南半岛、印度半岛的大部分地区、菲律宾群岛;此外,在澳大利亚大陆北部沿海地带也有分布。这里全年气温皆高,年平均气温在20℃以上,最冷月一般在18℃以上。 年降水量大,集中在夏季,这是由于夏季在赤道海洋气团控制下,多对流雨,再加上热带气旋过境带来大量降水,因此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