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白内障诊疗指南 Microsoft 97 2003

白内障诊疗指南 Microsoft 97 2003

白内障诊疗指南 Microsoft 97 2003
白内障诊疗指南 Microsoft 97 2003

白内障诊疗指南

病因

凡是各种原因如老化,遗传,局部营养障碍,免疫与代谢异常,外伤,中毒,辐射等,都能引起晶状体代谢紊乱,导致晶状体蛋白质变性而发生混浊,导致白内障。本病可分先天性和后天性:

1.先天性白内障

又叫发育性白内障,多在出生前后即已存在,多为静止型,可伴有遗传性疾病,有内生性与外生性两类,内生性者与胎儿发育障碍有关,外生性者是母体或胎儿的全身病变对晶状体造成损害所致,先天性白内障分为前极白内障,后极白内障,绕核性白内障及全白内障。

2.后天性白内障

出生后因全身疾病或局部眼病,营养代谢异常,中毒,变性及外伤等原因所致的晶状体混浊,分为6种:

①老年性白内障,最常见,又叫年龄相关性白内障,多见于40岁以上,

且随年龄增长而增多,与多因素相关,如老年人代谢缓慢发生退行性

病变有关,也有人认为与日光长期照射,内分泌紊乱,代谢障碍等因

素有关,根据初发混浊的位置可分为核性与皮质性两大类。

②并发性白内障(并发于其他眼病)。

③外伤性白内障。

④代谢性白内障。

⑤放射性白内障。

⑥药物及中毒性白内障。

临床表现

单或双侧性,两眼发病可有先后,视力进行性减退,由于晶体皮质混浊导致晶状体不同部位屈光力不同,可有眩光感,或单眼复视,近视度数增加,临床上将老年性白内障分为皮质性、核性和囊下三种类型。

1.皮质性白内障

以晶体皮质灰白色混浊为主要特征,其发展过程可分为四期:初发期,未成熟期,成熟期,过熟期。

2.核性白内障

晶体混浊从晶状体中心部位即胚胎核位置开始出现密度增加,逐渐加重并缓慢向周围扩展,早期呈淡黄色,随着混浊加重,色泽渐加深如深黄色,深棕黄色,核的密度增大,屈光指数增加,病人常诉说老视减轻或近视增加,早期周边部皮质仍为透明,因此,在黑暗处瞳孔散大视力增进,而在强光下瞳孔缩小视力反而减退,故一般不等待皮质完全混浊即行手术。

3.后囊下白内障

混浊位于晶状体的囊膜下皮质,如果位于视轴区,早期即影响视力。

检查

应了解玻璃体、视网膜、视乳头黄斑区和视神经是否正常及脉络膜有无病变,对白内障术后视力恢复会有正确的评估,可借助A型及B型超声波了解有无玻璃体病变、视网膜脱离或眼内肿物,亦可了解眼轴长度及脱位的晶体位置,视网膜电图(ERG)对评价视网膜功能有重要价值,单眼白内障患者为排除黄斑病变视路疾患所致的视力障碍,可作诱发电位(VEP)检查,此外亦可应用视力干涉仪检查未成熟白内障的黄斑功能。

诊断

世界卫生组织从群体防盲,治盲角度出发,对晶状体发生变性和混浊,变为不透明,以至影响视力,而矫正视力在0.5或以下者,方可诊断白内障。

治疗

1.药物治疗

白内障药物治疗没有确切的效果,目前国内外都处于探索研究阶段,一些早期白内障,用药以后病情可能会减慢发展,视力也稍有提高,但这不一定是药物治疗的结果,因为白内障的早期进展至成熟是一个较漫长的过程,它有可能自然停止在某一发展阶段而不至于严重影响视力。一些中期白内障患者,用药后视力和晶状体混浊程度未能改善。近成熟期的白内障,药物治疗更无实际意义。目前临床上常用的药物有眼药水或口服的中西药。

2.手术治疗

(1)白内障超声乳化术为近年来国内外开展的新型白内障手术。使用超声波将晶状体核粉碎使其呈乳糜状,然后连同皮质一起吸出,术毕保留晶状体后囊膜,可同时植入房型人工晶状体。老年性白内障发展到视力低于0.3,或白内障的程度和位置显著影响或干扰视觉功能,患者希望有好的视觉质量,即可行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手术。其优点是切口小,组织损伤少,手术时间短,视力恢复快。

(2)白内障囊外摘除切口较囊内摘出术小,将混浊的晶状体核排出,吸出皮质,但留下晶状体后囊。后囊膜被保留,可同时植入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术后可立即恢复视力功能。因此,白内障囊外摘出已成为目前白内障的常规手术方式。

预后

掌握手术适应证、选择正确的手术方式、减少手术中和术后并发症的患者,预后好,病人经抗炎治疗恢复正常的视觉功能。避免剧烈远动,尤其注意避免眼部及眼周围头部的碰撞伤。术后3个月后,有些患者需要做验光检查,有残留的屈光不正,需要配镜矫正。

登革热诊疗指南(第二版)

登革热诊疗指南 (2014年第2版) 2014-10-11 登革热是由登革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主要通过埃及伊蚊或白纹伊蚊叮咬传播。 一、病原学 登革病毒属黄病毒科黄病毒属。登革病毒颗粒呈球形,直径45~55nm。登革病毒共有4个血清型(DENV-1、DENV-2 DENV-3和DENV-4),4种血清型均可感染人,其中2型重症率及病死率均高于其他型。 登革病毒对热敏感,56℃30分钟可灭活,但在4℃条件下其感染性可保持数周之久。超声波、紫外线、0.05%甲醛溶液、乳酸、高锰酸钾、龙胆紫等均可灭活病毒。病毒在pH 7~9时最为稳定,在-70℃或冷冻干燥状态下可长期存活。 二、流行病学 (一)传染源。登革热患者、隐性感染者和登革病毒感染的非人灵长类动物以及带毒的媒介伊蚊。 (二)传播途径。主要通过伊蚊叮咬传播。传播媒介主要为埃及伊蚊和白纹伊蚊。 (三)易感人群。人群普遍易感,但感染后仅有部分人发病。登革病毒感染后,人体可对同型病毒产生持久免疫力,但对异型病毒感染不能形成有效保护,若再次感染异型或多

个不同血清型病毒,机体可能发生免疫反应,从而导致严重的临床表现。 (四)流行特征。登革热流行于全球热带及亚热带地区,尤其是在东南亚、太平洋岛屿和加勒比海等100多个国家和地区。我国各省均有输入病例报告,广东、云南、福建、浙江、海南等南方省份可发生本地登革热流行,主要发生在夏秋季,居家待业和离退休人员较多。 三、临床表现 登革热的潜伏期一般为3~15天,多数5~8天。 登革病毒感染可表现为无症状隐性感染、非重症感染及重症感染等。登革热是一种全身性疾病,临床表现复杂多样。典型的登革热病程分为三期,即急性发热期、极期和恢复期。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可将登革热分为普通登革热和重症登革热两种临床类型。 (一)急性发热期。患者通常急性起病,首发症状为发热,可伴畏寒,24小时内体温可达40℃。部分病例发热3-5天后体温降至正常,1-3天后再度上升,称为双峰热型。发热时可伴头痛,全身肌肉、骨骼和关节疼痛,明显乏力,并可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胃肠道症状。 急性发热期一般持续2~7天。于病程第3~6天在颜面四肢出现充血性皮疹或点状出血疹。典型皮疹为见于四肢的针尖样出血点及“皮岛”样表现等。可出现不同程度的出血

白内障的诊断与治疗综述

白内障的诊断与治疗 鲁潇慧 (新疆石河子大学医学院临床医学专业2012级3班 832000) 【关键词】白内障诊断治疗 白内障(cataract):白内障是常见的致盲性眼病。人眼中有一个组织叫做晶状体,正常情况下它是透明的,光线通过它及一些屈光间质到达视网膜,才能清晰地看到外界物体。一旦晶状体由于某些原因发生混浊就会影响视网膜成像,使人看不清东西。也就是说,晶状体混浊导致视力下降就是白内障。凡是各种原因如老化,遗传,局部营养障碍,免疫与代谢异常,外伤,中毒,辐射等,都能引起晶状体代谢紊乱,导致晶状体蛋白质变性而发生混浊,导致白内障。眼球内的晶状体发生混浊、由透明变成不透明,阻碍光线进入眼内,从而影响视力。早期混浊轻微或范围较小时不影响视力,而后逐渐加重至明显影响视力甚至失明。白内障引起的视力下降,是无法通过配戴眼镜矫正的。 白内障按其原因不同分为发育性、外伤性、中毒性、代谢障碍性、皮质类固醇性和后发性等数种。 发育性白内障又称先天性白内障,有内生性和外生性两种。内生性原因与胎儿发育障碍有关,具有遗传性;外生性的原因是指母体或胎儿的全身病变对晶状体所造成的损害,如母亲在妊娠前期6个月内患有病毒感染如风疹、麻疹、水痘、腮腺炎、甲状旁腺机能减退以及营养不良、维生素缺乏等,均有可能引起。 老年性白内障形成中主要是蛋白质的变性,不溶性蛋白、钠和钙等含量的增加,钾和维生素C减少和谷胱甘肽的缺乏。晶状体蛋白中85%为水溶性的白蛋白,水溶性白蛋白可以转变为不溶性蛋白,年龄愈大,不溶性蛋白含量愈多;另外维生素C缺乏、晶体PH值的改变以及一些有毒物质渗入晶体都可引起晶体蛋白的变性,产生混浊。对于老年人晶体氧化损伤是白内障形成的最初因素,白内障形成的危险因素有饮酒过量、吸烟过多、妇女生育过多及某些全身性疾病等。临床上将老年性白内障分为皮质性、核性和囊下三种类型。 1.皮质性白内障 以晶体皮质灰白色混浊为主要特征,其发展过程可分为四期:初发期,未成熟期,成熟期,过熟期。 2.核性白内障 晶体混浊从晶状体中心部位即胚胎核位置开始出现密度增加,逐渐加重并缓慢向周围扩展,早期呈淡黄色,随着混浊加重,色泽渐加深如深黄色,深棕黄色,核的密度增大,屈光指数增加,病人常诉说老视减轻或近视增加,早期周边部皮质仍为透明,因此,在黑暗处瞳孔散大视力增进,而在强光下瞳孔缩小视力反而减退,故一般不等待皮质完全混浊即行手术。 3.后囊下白内障 混浊位于晶状体的囊膜下皮质,如果位于视轴区,早期即影响视力。检查应了解玻璃体、

白内障防治知识

白内障防治知识 一、白内障的鉴别 1、何为白内障 白内障是常见的主要致盲性眼病。人眼中有一个组织叫做晶状体,正常情况下它是透明的,光线通过它及一些屈光间质到达视网膜,人才能清晰地看到外界物体。一旦晶状体由于某些原因发生混浊,就会影响光线进入眼内到达视网膜,使人看不清东西,便是发生了白内障。也就是说,晶状体混浊导致视力下降就是白内障。 2、致病因素 ① 氧化应激② 日光照射和紫外线辐射③ 药物及毒素④ ⑤ 家族遗传⑥ 小分子物质、微量无素和离子代谢分布紊乱⑦ 和营养障碍等,这些因素导致白内障的过程都与晶体的氧化损伤有关。 3、分类 可按病因、发病时间、晶体混浊形态、部位等分类。临床上常用的可分为以下两种:(1)后天性白内障:有老年性白内障、外伤性白内障、和、眼内的炎症、出血等疾病导致的并发性白内障。(2)先天性白内障。 4、白内障的明显症状 主要症状是视力减退,视物模糊,由于白内障部位及程度的不同,其对视力的影响也不同,若白内障长在晶状体的周边部,视力可不受影响,若混浊位于晶状体的中央,轻者视力减退,重者视力可能只看见手动或光感,此外还可表现为度数加深,需要经常频繁更换眼镜;单眼复视或多视症,眼前固定性黑影或视物发暗,畏光等症状,一般情况下白内障眼无红痛症状。 二、白内障治疗 1、白内障,手术是唯一方法 人眼的晶体非常透明,其中任何一个部分发生混浊就称为。白内障发展到一定程度会影响视力,严重的会导致失明。到目前为止,老年性白内障的病因还不十分

清楚,可能是环境、营养、遗传、代谢、老化等多种因素长期综合作用的结果。所以,尚未找到任何一种药物可以根治白内障。但是,适当补充多种维生素及微量元素能对白内障的发生发展起到一定延缓作用。 手术是治愈白内障的唯一方法。那么,白内障到底什么时期做手术最好传统观念认为白内障一定要等到成熟才能做,这种看法有一定偏差。老年性白内障有皮质性、核性及囊下性三类,只有皮质性老年白内障分为初发期、膨胀期、成熟期及过熟期,单纯核性和囊下性白内障有可能终生难以成熟。现在,大中城市白内障手术技术已日趋成熟,手术设备日趋精良,手术疗效也不错,只要白内障患者的视力影响生活、工作,就可以手术。如果消极等待,年岁已高,身体状况可能难以耐受手术。而且,得了白内障后如果盲目等待手术,老年人可能长期在低视力中生活,电视看不清、户外活动不方便,甚至经常摔伤,会对老年人造成很大伤害。随着技术的飞快发展,白内障手术切口越来越小,一般不需要缝合,术后恢复较快,因此常规手术可以不住院。但对于全身情况差,合并、等病症的老年人,手术时住院相对比较安全。 2、白内障如何治疗 ①的药物治疗 白内障药物治疗没有确切的效果,目前国内外都处于探索研究阶段,一些早期白内障,用药以后病惰可能会减慢发展,视力也稍有提高,但这不一定是药物治疗的结果,因为白内障的早期进展至成熟是一个较漫长的过程,它有可能自然停止在某一发展阶段而不至于严重影响视力。一些中期白内障患者,用药后视力和晶状体混浊程度都未改善。近成熟期的白内障,药物治疗更无实际意义了。目前临床上常用的药物不下几十种,有眼药水或口服的中西药,但都没有确切的治疗效果。 ②白内障的手术治疗 1.白内障超声乳化术:为近年来国内外开展的新型白内障手术。此手术目前主要

疑似登革热病例处置流程图

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 三水区人民医院发热病人(疑似登革热)处置流程 病人就诊 分诊 发热病人(疑似登革热)其他病人 发热门诊/感染内科门诊(先验血常规)普通诊室 疑似病例,医生填写《疑似登革热病例送检表》 发病3天后进行“登革热抗体检测” 临床诊断病例 轻症可居家隔离治疗 住院病例收入感染内科隔离病房非登革热病例 疑似/确诊病例(报疫情) 重症病例(报医务科、院感科)治愈出院(院内区内专家会诊,填表上报区卫生和人口计划生育局) 请市专家会诊转诊 三水区人民医院 2015年5月5日

仅供个人用于学习、研究;不得用于商业用途。 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 Nur für den pers?nlichen für Studien, Forschung, zu kommerziellen Zwecken verwendet werden. Pour l 'étude et la recherche uniquement à des fins personnelles; pas à des fins commerciales. толькодля людей, которые используются для обучения, исследований и не должны использоваться в коммерческих целях. 以下无正文

眼科中医诊疗方案(圆翳内障)

圆翳内障(老年性白内障)中医诊疗方 案(2013年) 本病是指晶珠混浊,视力缓降,渐至失明的慢性眼病。因最终在瞳神之中出现圆形银白色或棕褐色的翳障,故《秘传眼科龙木论》称之为圆翳内障。本病多见于老年人。常两眼发病,但有先后发生或轻重程度不同之别。本病翳定障老时,经手术治疗可以恢复一定视力。相当于西医学之老年性白内障。 [病因病机] 年老体衰,肝肾两亏,精血不足,或脾虚失运,精气不能上荣于目所致。此外,肝经郁热或阴虚挟湿热上攻,也能引起本病。 [临床表现] 本病初起,眼无红肿疼痛,仅自觉视物微昏,检视瞳神,圆整无缺,展缩自如,昏朦日进,则渐至不辨人物,只见手动,甚至仅存光感。 一.诊断 (1)诊断依据: 中医诊断依据: 1. 年龄在50岁以上,视力渐降。 2.眼不红不痛,瞳神展缩如常。 3.晶珠不同形态、程度的混浊,甚至晶珠全混;双眼先后或同时发病,发展缓慢。 西医诊断依据: 1. 年龄在50岁以上,视力减退。 2.结膜无充血,角膜清,瞳孔圆、大小正常,对光反射正常。 3.晶状体不同形态、程度的混浊。 (2)鉴别诊断:

1.中医鉴别诊断:飞蚊症:患眼外观端好,自觉眼前有蚊蝇蛛丝或云雾样 漂浮物的眼病。 2.西医鉴别诊断:外伤性白内障:明确外伤史,查体可见晶体前囊破裂, 晶体混浊。 (3)分期:老年性白内障一般分为四期 1.初发期:周边部可见楔状混浊,逐渐向中央发展。 2.膨胀期:晶珠混浊加重,胀满,前房变浅。 3.成熟期:晶珠全部混浊,黄仁投影阴性,前房恢复正常。 4.过熟期:晶珠皮质混浊呈液化状乳白色,核下沉,前房加深。 (4)证候诊断: 1. 肝肾两亏 [主证]视物模糊,头晕耳鸣,腰膝酸软,舌淡脉细,或面白畏冷,小便清长,脉沉弱。 [证候分析]肝肾精血不足,目窍失养,晶珠渐混则视物模糊。脑髓、骨骼失养,故头晕耳鸣,腰膝酸软。血虚不充脉络,则舌淡脉细。若见面白畏冷,小便清长,脉沉弱,又属肾阳偏虚之象。 2.脾虚气弱 [主证]视物昏花,精神倦怠,肢体乏力,面色萎黄,食少便溏,舌淡苔白,脉缓或细弱。 [证候分析]脾虚不运,脏腑精气不足,不能上贯于目,晶珠失养,渐变混浊,故视物昏花。脏腑精气不足以生神及充养周身,因而精神倦怠,面色萎黄,肢体乏力。脾虚运化不力,故食少便溏。舌淡苔白,脉缓或细弱皆脾虚气弱之征。 3.肝热上扰 [主证]头痛目涩,眵泪旺躁,口苦咽干,脉弦。 [证候分析]眨躁,指目昏不爽之状。肝热循经上攻头目,故头痛目涩,眵泪旺躁。口苦咽干,脉弦亦由肝热所致。 4阴虚挟湿热 [主证]目涩视昏,烦热口臭,大便不畅,舌红苔黄腻。

登革热试题及答案

登革热诊疗指南培训试题 1、登革热潜伏期一般为天?( B ) A、4-13 B、3-15 C、4-15 D、3-14 2、2014年版登革热诊疗指南,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将登革热感染分为哪两种临床类型?( A ) A、普通登革热和重症登革热 B、普通登革热和登革出血热 C、典型登革热和登革出血热 D、登革出血热和重症登革热 3、典型的登革热病程分为哪三期?( B ) A、急性发热期、休克期和恢复期 B、急性发热期、极期和恢复期 C、急性发热期、出血期和恢复期 D、急性发热期、重症期和恢复期 4、重症登革热实验室指征?( D ) A、血小板快速下降 B、血小板快速下降和白细胞升高 C、HCT升高 D、血小板快速下降和HCT升高 5、登革热急性发热期常见热型?( A) A、双峰热 B、稽留热 C、驰张热 D、波状热 6登革热的临床表现正确的是( A ) A.发热,全身疼痛和毒血症状,皮疹、出血和其他症状和体征 B.潜伏期为1—3天,发热同时出皮疹 C.没淋巴结肿大,可有肝脾肿大 D.登革热没重症病例 7登革热治疗措施中错误的是( C ) A.急性期卧床休息,流质或半流质饮食 B.口服补液为主,监测生命体征 C.高温应以药物为主 D.对中毒症状严重的患者,可短期使用小剂量肾上腺皮质激素 8登革热的诊断依据有( D ) A.流行病学资料:疫区蚊子叮咬史 B.临床表现有发热、疼痛、皮疹、出血等 C.实验室检查有包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登革热病毒分离阳性、登革热抗

体阳性 D.以上都是 9登革热的临床分型有( D ) A.典型登革热 B.轻型跟重型登革热 C.登革出血热登革休克综合征 D.以上均是 10症登革热的预警指征中高危人群有( ABCDE ) A、二次感染患者 B、伴有糖尿病、肝硬化、消化性溃疡、哮喘等基础疾病者 C、老人或婴幼儿 D、肥胖或严重营养不良者 E、孕妇 11症登革热的诊断指标中包括( ABCDE ) A、退热后病情恶化 B、腹部剧痛 C、持续呕吐 D、嗜睡,烦躁 E、少尿 12据流行病学史、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结果,诊断为登革热后,出现下列哪一种情况即可诊断为重症登革热( ABCDE ) A、皮下血肿 B、黑便 C、急性心功能衰竭 D、休克 E、肝脏损伤 13革热的治疗措施(ABCD ) A、卧床休息,清淡饮食 B、退热:以物理降温为主 C、补液:口服补液为主 D、可给与安定、安痛定等对症处理。 E、伴有胃出血时可给予插胃管引流 14预防登革热应采取下列哪些措施(ABCD )

如何预防和治疗白内障-防治白内障的方法措施

如何预防和治疗白内障_防治白内障的方 法措施 白内障是中老年人常见眼科疾病之一,也是年长者常见的困扰。同时,由于目前大多数人使用眼力的时间较过去都长,许多人都会碰上白内障问题。那么如何预防白内障?预防白内障的方法有哪些?下面跟一起来了解下预防白内障的方法吧。 预防白内障的方法1、加强用眼清洁 清洁的情况不仅是在耳鼻喉部位,眼部也同时要注意,避免细菌的出现,这样眼部抵抗力才会加强,对于细菌造成的炎症问题才可以避免,这样对于白内障问题也才可以起到积极的作用。 2、饮食调理 由于老年人吸收代谢功用削弱,平常养分会不能及时供应,所以子平常生后中可增加蛋白质、钙,微量元素的摄入,多吃新鲜蔬菜瓜果,多食鱼类,可以有明目的成效,可防止白内障疾病的呈现。 3、外出要戴太阳镜 太阳光中紫外线是形成老年性白内障的主要原因,特别是夏天或海边等地方瘦紫外线的伤害会更大。戴上太阳镜后,就可减少紫外线对眼睛造成的伤害。 4、紫外线要远离

一般偶尔晒太阳是正常的,但是如果过度暴晒或是长时间在太阳下,紫外线对于身体的影响会更加大,这样造成对眼部晶状体功能会造成更大的影响。所以要采取合适的设备保护视力正常才好。 5、多做眼部检查 为了身体的健康,这个时候往往定期对眼部做检查是需要的,这样可以了解视力变化的情况,了解是否存在眼部疾病,有问题也可以及早进行治疗。 6、多喝水 当人体内缺水时,体内正常液体代谢紊乱,会产生一些化学物质。损害眼睛的晶状体而产生白内障。若已患白内障者,缺水会是病情加剧。 7、避免过度视力疲劳 用眼应以不疲倦为度,并注意正确的用眼姿势,距离、光源是否充足等。每用眼一小时左右,让眼睛放松一下,如闭眼养神、走动、望天空或远方等,使眼睛得到休息,尽量不要长时间在昏暗环境中阅读和工作。 8、戒烟与服药 人们知道长期吸烟可导致肺癌,却很少有人知道吸烟也会导致白内障。有研究表明长期吸烟者白内障的发生率明显高于不吸烟者,吸烟斗者更为明显。同样,适当服用阿司匹林有利于软化血管,却很少有人知道适当服用阿司匹林也有减缓白内障病程的作用。 治疗白内障的民间偏方1、珠粉治早期白内障

登革热诊疗指南

登革热诊疗指南 登革热(Dengue Fever,简称DF)是由登革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登革病毒属黄毒科(F1aviviridae)黄病毒属(F1avivirus)。DEV属虫媒病毒B组,血清学上分4个血清型,主要通过埃及伊蚊和白纹伊蚊(俗称花斑蚊)传播。登革热广泛流行于全球热带和亚热带地区,是分布最广,发病最多,危害较大的一种虫媒病毒性疾病。 临床上主要分登革热和登革出血热(Dengue Haemorrhagic Fever,简称DHF) 两种不同临床类型。登革热主要以高热、头痛、疲乏、肌肉和关节痛为主要表现,可伴有皮疹、肝功能异常,白细胞和血小板减少,此类型传播迅速,可引起较大规模的流行,但病死率很低。登革出血热是以高热、出血、血浆外渗,休克和高病死率为特征,是较为严重的一种临床类型。伴有休克的称为登革休克综合征(DSS)。近几年来,在东南亚和西太平洋热带地区的大多数国家以及美洲的一些国家,DHF流行较为严重,已成为该地区儿童住院和死亡的主要原因。 病原学 登革病毒属B组虫媒病毒,属黄病毒科,共有四种血清型(DEN-1, DEN-2, DEN-3和DEN-4)和多种生物型。成熟的病毒颗粒核心直径约30 nm,由单股正链RNA与壳蛋白C构成,外包一层厚约10nm的脂质包膜,包含膜蛋白E和膜蛋白M。RNA有一个开放性阅读框架,约含11000个核苷酸序列,编码3种结构蛋白和7和非结构蛋白。结构蛋白包括核壳蛋白C,包膜蛋白E和M。包膜蛋白E诱导生成血凝抑制抗体,中和抗体和保护性抗体。抗E的抗体具有抗体依赖感染增强作用。最外层为两种糖蛋白组成的包膜,包膜含有型和群特异性抗原,用中和试验可鉴定其型别。登革病毒结构与其它黄病毒相近,4个血清型可与其他B组虫媒病毒如乙型脑炎病毒可交叉免疫反应。 登革病毒不耐热,60度30min,100度2min均可使之灭活,但可耐用低温及干燥,对寒冷的低抗力强,在人血清中贮存于普通冰箱可保持传染性数周,-70℃可存活8年之久;但不耐热,50℃、30min或100℃、2min皆能使之灭活;不耐酸、不耐醚。用乙醚、紫外线或0.05%福尔马林可以灭活。 流行病学 (一)传染源患者和隐性感染者为主要传染源,未发现健康带病毒者。患者在发病前6~8小时至病程第6天,具有明显的病毒血症,可使叮咬伊蚊受感染。流行期间,轻型患者数量为典型患者的10倍,隐性感染者为人群的1/3,可能是重要传染源,丛林山区的猴子和城市中某些家畜虽然有感染登革病毒的血清学证据,但作为传染源,尚未能确定。 (二)传播媒介已知有12种伊蚊可传播本病,但最主要的是埃及伊蚊和白纹伊蚊。在不同地区中不同蚊种所起的作用不一样,如在太平洋岛国及我国的广东、广西,白纹伊蚊是主要传播媒介,而雷州半岛、广西沿海、海南省和东南亚地区以埃及伊蚊传播为主。伊蚊只要与有传染性的液体接触一次,即可获得感染,病毒在蚊体内复制8~14天后即具有传染性,传染期长者可达174日。具有传染性的伊蚊叮咬人体时,即可将病毒传播给人。因在捕获伊蚊的卵巢中检出登革病毒颗粒,推测伊蚊可能是病毒的储存宿主。 (三)易感人群在新疫区各年龄均普遍易感,但青壮年的临床表现较明显。1980年在广东流行中,最小年龄3个月,最大86岁,但以青壮年发病率最高。在地方性流行区,20岁以上的居民,100%在血清中能检出抗登革病毒的中和抗体,因而发病者多为儿童。 目前确认有四种型别的登革病毒,由于对不同型别毒株感染无交叉免疫力,因此可以发生二次感染。感染一种病毒型产生的免疫对同型病毒免疫力可持续1~4年,而对异型病毒的免疫则短暂且不可靠。

中国登革热临床诊断和治疗指南(全文)

中国登革热临床诊断和治疗指南(全文) 1 前言 登革热是由登革病毒(Dengue virus,DENV)引起的急性传染病,是全球传播最广泛的蚊媒传染病之一。近年来,我国登革热疫情逐渐由东南沿海地区向全国各地蔓延。我国登革热的临床及实验室特征与国外地方性流行地区报道有较大差异,绝大多数患者为成人,重症病例多为伴有基础疾病的老年人,临床医师对登革热早期诊断及重症救治经验不足。为规范登革热的诊断、治疗和预防,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中华医学会热带病与寄生虫学分会和中华中医药学会急诊分会根据国内外最新的循证医学证据和2009年世界卫生组织(WHO)《登革热诊疗与防控指南》[1]、2014年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颁布的《登革热诊疗指南》[2]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行业标准《登革热诊断(WS216-2018)》[3],于2018年组织国内有关专家制订了《中国登革热临床诊断和治疗指南》(以下简称本指南)。 本指南旨在帮助临床医师在登革热诊断和治疗中做出合理决策,但不是强制性标准,也不可能涵盖或解决登革热诊治及管理中的所有问题。因此,临床医师在面对具体患者时,应根据自己的专业知识、临床经验和可利用的医疗资源制订合理的诊疗方案。 本指南中的证据等级分为A、B和C 3个级别,推荐等级分为1和2两个等级[根据推荐意见分级评估和制定及评价(GRADE)分级修订],见表1。

表1 推荐意见的证据级别和推荐等级 2 术语 DENV:是登革热的病原体,可分为4个血清型(DENV-1、DENV-2、DENV-3和DENV-4)。 非结构蛋白1 (Non-structural protein 1, NS1蛋白): DENV基因组编码的NS1蛋白,在病毒感染的早期大量分泌于患者血清中,可作为早期诊断的特异性指标。 抗体依赖感染增强作用(Antibody-dependent enhancement,ADE):二次感染异型DENV可出现ADE,是重症发病机制之一。 输入性病例(Imported case)和本地感染病例(Indigenous case):输入病例包括境外输入病例和境内输入病例两类。境外输入病例指发病前14 d内到过登革热流行的国家或地区的病例。境内输入病例是指发病前14 d 内离开本县区(现住址)、到过本县区外的登革热流行地区的病例。本地病例指发病前14 d内未离开本县区(现住址)的登革热病例[4]。

登革热诊疗指南(2014年第2版)

国家卫生计生委办公厅关于印发 登革热诊疗指南(2014年第2版)的通知 国卫发明电…2014?66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计生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局: 为进一步加强登革热患者医疗救治,保障人民群众 健康和生命安全,结合近期登革热诊疗情况,我委组织 制定了《登革热诊疗指南(2014年第2版)》(可从国 家卫生计生委网站下载)。现印发给你们,供医疗机构 在临床工作中参考使用。 国家卫生计生委办公厅 2014年10月11日 登革热诊疗指南 (2014年第2版) 登革热是由登革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主要通过 埃及伊蚊或白纹伊蚊叮咬传播。 一、病原学 登革病毒属黄病毒科黄病毒属。登革病毒颗粒呈球形,直径45~55nm。登革病毒共有4个血清型(DENV-1、

DENV-2 DENV-3和DENV-4),4种血清型均可感染人,其中2型重症率及病死率均高于其他型。 登革病毒对热敏感,56℃ 30分钟可灭活,但在4℃条件下其感染性可保持数周之久。超声波、紫外线、0.05%甲醛溶液、乳酸、高锰酸钾、龙胆紫等均可灭活病毒。病毒在pH 7~9时最为稳定,在-70℃或冷冻干燥状态下可长期存活。 二、流行病学 (一)传染源。登革热患者、隐性感染者和登革病毒感染的非人灵长类动物以及带毒的媒介伊蚊。 (二)传播途径。主要通过伊蚊叮咬传播。传播媒介主要为埃及伊蚊和白纹伊蚊。 (三)易感人群。人群普遍易感,但感染后仅有部分人发病。登革病毒感染后,人体可对同型病毒产生持久免疫力,但对异型病毒感染不能形成有效保护,若再次感染异型或多个不同血清型病毒,机体可能发生免疫反应,从而导致严重的临床表现。 (四)流行特征。登革热流行于全球热带及亚热带地区,尤其是在东南亚、太平洋岛屿和加勒比海等100多个国家和地区。我国各省均有输入病例报告,广东、云南、福建、浙江、海南等南方省份可发生本地登革热流行,主要发生在夏秋季,居家待业和离退休人员较多。 三、临床表现

白内障诊疗指南

白内障诊疗指南 病因 凡是各种原因如老化,遗传,局部营养障碍,免疫与代谢异常,外伤,中毒,辐射等,都能引起晶状体代谢紊乱,导致晶状体蛋白质变性而发生混浊,导致白内障。本病可分先天性和后天性: 1.先天性白内障 又叫发育性白内障,多在出生前后即已存在,多为静止型,可伴有遗传性疾病,有内生性与外生性两类,内生性者与胎儿发育障碍有关,外生性者是母体或胎儿的全身病变对晶状体造成损害所致,先天性白内障分为前极白内障,后极白内障,绕核性白内障及全白内障。 2.后天性白内障 出生后因全身疾病或局部眼病,营养代谢异常,中毒,变性及外伤等原因所致的晶状体混浊,分为6种: ①老年性白内障,最常见,又叫年龄相关性白内障,多见于40岁以上, 且随年龄增长而增多,与多因素相关,如老年人代谢缓慢发生退行性 病变有关,也有人认为与日光长期照射,内分泌紊乱,代谢障碍等因 素有关,根据初发混浊的位置可分为核性与皮质性两大类。 ②并发性白内障(并发于其他眼病)。 ③外伤性白内障。 ④代谢性白内障。 ⑤放射性白内障。 ⑥药物及中毒性白内障。 临床表现

单或双侧性,两眼发病可有先后,视力进行性减退,由于晶体皮质混浊导致晶状体不同部位屈光力不同,可有眩光感,或单眼复视,近视度数增加,临床上将老年性白内障分为皮质性、核性和囊下三种类型。 1.皮质性白内障 以晶体皮质灰白色混浊为主要特征,其发展过程可分为四期:初发期,未成熟期,成熟期,过熟期。 2.核性白内障 晶体混浊从晶状体中心部位即胚胎核位置开始出现密度增加,逐渐加重并缓慢向周围扩展,早期呈淡黄色,随着混浊加重,色泽渐加深如深黄色,深棕黄色,核的密度增大,屈光指数增加,病人常诉说老视减轻或近视增加,早期周边部皮质仍为透明,因此,在黑暗处瞳孔散大视力增进,而在强光下瞳孔缩小视力反而减退,故一般不等待皮质完全混浊即行手术。 3.后囊下白内障 混浊位于晶状体的囊膜下皮质,如果位于视轴区,早期即影响视力。 检查 应了解玻璃体、视网膜、视乳头黄斑区和视神经是否正常及脉络膜有无病变,对白内障术后视力恢复会有正确的评估,可借助A型及B型超声波了解有无玻璃体病变、视网膜脱离或眼内肿物,亦可了解眼轴长度及脱位的晶体位置,视网膜电图(ERG)对评价视网膜功能有重要价值,单眼白内障患者为排除黄斑病变视路疾患所致的视力障碍,可作诱发电位(VEP)检查,此外亦可应用视力干涉仪检查未成熟白内障的黄斑功能。 诊断 世界卫生组织从群体防盲,治盲角度出发,对晶状体发生变性和混浊,变为不透明,以至影响视力,而矫正视力在0.5或以下者,方可诊断白内障。

白内障诊断标准

白内障诊断标准 现在患有白内障的人越来越多了,这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多不必要的麻烦,后期更会危害到健康。而患者若不及时发现白内障的症状,就可能会导致其病情越来越严重。因此大家要尽早知道白内障的症状,才能及时发现病情。 白内障的症状有: 1、电击性白内障:也是属于外伤性白内障的一种类型,多发生于雷击、触电后,致白内障的电压多为500-3000伏,雷击白内障多为双侧性,触电白内障多为单侧性,与触电部位同侧,这就是白内障的症状表现。 2、辐射性白内障:是指红外线、X射性、γ射线、快中子辐射等引起的外伤性白内障,这种外伤性白内障的症状主要表现为后囊下皮质盘状及楔形混浊,边界清楚,渐渐发展到全部皮质,患者前囊下有空泡或点状混浊。这也属于白内障的症状表现。 3、挫伤性白内障:朋友们在受到挫伤后,会有虹膜瞳孔缘色素印在晶体表面,相应部位的晶体囊下出现环形混浊等表现,损伤前囊下晶体上皮时可引起局限性花斑样混浊,可静止不再发展或向纵深发展。这些白内障的症状比较常见。 而我们通常不重视白内障的病因,这就可能会导致此病的频繁出现。因此大家要尽早知道白内障的病因,这样才能更好的防御此病。 白内障的病因有: (1)内分泌内分泌紊乱可以促使白内障的产生,从糖尿病病人发生白内障较一般人高,就足以说明。这就是引起白内障的病因之一。 (2)硬化脱水人体在发生脱水的情况下,体内液体代谢紊乱,就会产生一些异常物质,损害晶体。动物实验证明,给予高渗脱水后,晶体出现空。这也属于诱发白内障的病因。 (3)缺氧在缺氧的情况下,可使晶体内钠、钙增加,钾、维生素C相应减少,而乳酸增多,促使白内障的形成。这种白内障的病因比较常见。 一些营养方面的病因: 1.感染因素是常见的白内障的病因:母亲在怀孕前3个月感染疾病以及怀孕前期患风疹、水痘、单纯疱疮、病毒性感冒等病都可造成胎儿晶体混浊。 2.营养因素:母亲怀孕时营养失调,出现维生素A缺乏、钙代谢异常。 3.白内障的病因还有遗传因素:先天性白内障患儿在家族中往往也有白内障患者。

登革热诊疗指南(2014年版)

登革热诊疗指南(2014年版) 登革热是由登革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主要通过埃及伊蚊或白纹伊蚊叮咬传播。登革热广泛流行于全球热带及亚热带地区。为指导临床医生诊断治疗登革热,参考世界卫生组织2009年《登革热诊断、治疗、预防与控制指南》,结合我国登革热疫情及临床特点,特制定本指南。 一、病原学 登革病毒属黄病毒科黄病毒属。登革病毒颗粒呈球形,直径45~55nm。登革病毒共有4个血清型(DENV-1、DENV-2 DENV-3和DENV-4),4种血清型均可感染人。 登革病毒对热敏感,56℃ 30分钟可灭活,但在4℃条件下其感染性可保持数周之久。超声波、紫外线、0.05%甲醛溶液、乳酸、高锰酸钾、龙胆紫等均可灭活病毒。病毒在pH 7~9时最为稳定,在-70℃或冷冻干燥状态下可长期存活。 二、流行病学 (一)传染源。 登革热患者、隐性感染者和登革病毒感染的非人灵长类动物以及带毒的媒介伊蚊。 (二)传播途径。 主要通过伊蚊叮咬传播。传播媒介主要为埃及伊蚊和白纹伊蚊。 (三)易感人群。 人群普遍易感,但感染后仅有部分人发病。登革病毒感染后,人体可对同型病毒产生持久免疫力,但对异型病毒感染不能形成有效保护,若再次感染异型或多个不同血清型病毒,机体可能发生免疫反应,从而导致严重的临床表现。 (四)流行特征。 登革热流行于全球热带及亚热带地区,尤其是在东南亚、太平洋(601099,股吧)岛屿和加勒比海等100多个国家和地区。我国各省均有输入病例报告,广东、云南、福建、浙江、海南等南方省份可引发本地登革热流行,主要发生在夏秋季,居家待业和离退休人员较多。 三、临床表现 登革热的潜伏期一般为3~15天,多数5~8天。 登革病毒感染可表现为无症状隐性感染、非重症感染及重症感染等。登革热是一种全身性疾病,临床表现复杂多样。典型的登革热病程分为三期,即急性发热期、极期和恢复期。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可将登革热感染分为普通登革热和重症登革热两种临床类型。 (一)急性发热期。 患者通常急性起病,首发症状为发热,可伴畏寒,24h内体温可达40℃。部分病例发热3-5天后体温降至正常,1-3日后再度上升,称为双峰热型。发热时可伴头痛,全身肌肉、骨骼和关节疼痛,明显乏力,并可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胃肠道症状。 急性发热期一般持续2~7天。于病程第3~6天在颜面四肢出现充血性皮疹或点状出血疹。典型皮疹为见于四肢的针尖样出血点及“皮岛”样表现等。可出现不同程度的出血现象,如皮下出血、注射部位瘀点瘀斑、牙龈出血、鼻衄及束臂试验阳性等。

白内障定义、分类、诊断与治疗

白内障(CATARACT) 白内障是一种常见的眼科疾病,是我国目前致盲率最高的一种眼病。据抽样调查结果表明,我国现有白内障患者400余万人,其中主要是年龄相关性白内障,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寿命的延长,社会老龄化的出现,年龄相关性白内障的发病率也势必随之增加。 白内障的定义:晶体混浊即为白内障。从流行病学调查的角度认为:晶体混浊,视力低于0.4才诊断为白内障。 白内障的分类:通常根据病因分类 先天性白内障, 外伤性白内障,年龄相关性白内障, 继发性白内障, 并发性白内障年龄相关性白内障 年龄相关性白内障一般发生在50岁以上的人群中,据统计学报道,50-60岁患病率约为60%,80岁以上则达100%。通常为双眼发病,但两眼起病有先后,发展速度不一致。 病因 机理复杂,到目前为止尚无统一、确切学说,近几年来,对白内障形成时的一系列生物化学改变及从分子学领域进行深入研究,取得可喜成就。多认为是综合因素所致。 一、分类 根据晶体混浊的部位分为两类: (一)老年性皮质性白内障(senile cortical cataract) 此型占年龄相关性白内障中75–80%, 根据其发病过程,分为四期: 1.初发期incipient stage 体征:混浊出现在晶体周边部皮质,呈楔形,尖端指向中心。 症状:此期疃孔区透明,视力一般无影响,如不散瞳检查难以发现。 检查:扩瞳检查可见周边部皮质楔形混凝土浊,检眼镜彻底照法检查可见瞳孔红色反光区中有黑色楔形暗影。 正位前后剖面 2.膨胀期(未成熟期)intumescent /premature stage 体征:当楔形混浊逐渐发展时,晶体纤维逐渐吸收水分变得混浊及肿胀,混浊扩展到瞳孔区,由于晶体肿胀,使虹膜向前推,前房变浅,容易诱发急性闭角青光眼。 症状:随着晶体混浊的逐渐加重,视力逐渐下降,有些病人可出现复视、多视或眼前黑影。 检查:一般斜照法即可发现瞳孔区的混浊,虹膜投影检查呈阳性。

白内障防治知识1

白内障防治知识
目前, 病理性致盲主要集中在50多岁以上的老年人群, 而老年盲人中50%是由白内 障引起的, 且发病率随群龄的增长而增加, 为了提高群众对白内障知识的知晓率, 我们编发了白内障的鉴别、治疗和预防知识,供大家参考。 一、白内障的鉴别 1、何为白内障 白内障是常见的主要致盲性眼病。人眼中有一个组织叫做晶状体,正常情况下它 是透明的, 光线通过它及一些屈光间质到达视网膜, 人才能清晰地看到外界物体。 一旦晶状体由于某些原因发生混浊,就会影响光线进入眼内到达视网膜,使人看 不清东西,便是发生了白内障。也就是说,晶状体混浊导致视力下降就是白内障。 2、致病因素 ① 氧化应激 ② 日光照射和紫外线辐射③ 药物及毒素 ④ 糖尿病⑤ 家族遗传 ⑥ 小分子物质、 微量无素和离子代谢分布紊乱 素导致白内障的过程都与晶体的氧化损伤有关。 3、分类 白内障可按病因、发病时间、晶体混浊形态、部位等分类。临床上常用的可分为 以下两种: (1)后天性白内障:有老年性白内障、外伤性白内障、和糖尿病、 眼内的炎症、出血等疾病导致的并发性白内障。 (2)先天性白内障。 4、白内障的明显症状 主要症状是视力减退,视物模糊,由于白内障部位及程度的不同,其对视力的影 响也不同,若白内障长在晶状体的周边部,视力可不受影响,若混浊位于晶状体 的中央,轻者视力减退,重者视力可能只看见手动或光感,此外还可表现为近视 度数加深,需要经常频繁更换眼镜;单眼复视或多视症,眼前固定性黑影或视物 ⑦ 贫血和营养障碍等, 这些因

发暗,畏光等症状,一般情况下白内障眼无红痛症状。
二、白内障治疗 1、 白内障, 白内障,手术是唯一法
人眼的晶体非常透明,其中任何一个部分发生混浊就称为白内障。白内障发展到 一定程度会影响视力,严重的会导致失明。到目前为止,老年性白内障的病因还 不十分清楚,可能是环境、营养、遗传、代谢、老化等多种因素长期综合作用的 结果。所以,尚未找到任何一种药物可以根治白内障。但是,适当补充多种维生 素及微量元素能对白内障的发生发展起到一定延缓作用。 手术是治愈白内障的唯一方法。 那么, 白内障到底什么时期做手术最好? 传统观 念认为白内障一定要等到成熟才能做,这种看法有一定偏差。老年性白内障有皮 质性、核性及囊下性三类,只有皮质性老年白内障分为初发期、膨胀期、成熟期 及过熟期,单纯核性和囊下性白内障有可能终生难以成熟。现在,大中城市白内 障手术技术已日趋成熟,手术设备日趋精良,手术疗效也不错,只要白内障患者 的视力影响生活、工作,就可以手术。如果消极等待,年岁已高,身体状况可能 难以耐受手术。 而且,得了白内障后如果盲目等待手术,老年人可能长期在低视 力中生活,电视看不清、户外活动不方便,甚至经常摔伤,会对老年人造成很大 伤害。 随着技术的飞快发展,白内障手术切口越来越小,一般不需要缝合,术后 恢复较快,因此常规手术可以不住院。但对于全身情况差,合并糖尿病、青光眼 等病症的老年人,手术时住院相对比较安全。 2、 白内障如何治疗
白内障的药物治疗 ① 白内障的药物治疗 白内障药物治疗没有确切的效果,目前国内外都处于探索研究阶段,一些早期白 内障,用药以后病惰可能会减慢发展,视力也稍有提高,但这不一定是药物治疗

登革热中医诊疗方案

登革热中医诊疗方案 (2018年版) 一、诊断 (一)疾病诊断 西医诊断标准 参考2014年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发布的《登革热诊疗指南》第2版。 (1)登革热的诊断 根据流行病学史、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结果,可作出登革热的诊断。在流行病学史不详的情况下,根据临床表现、辅助检查和实验室检测结果作出诊断。 1.疑似病例:符合登革热临床表现,有流行病学史(发病前15天内到过登革热流行区,或居住地有登革热病例发生),或有白细胞和血小板减少者。 2.临床诊断病例:符合登革热临床表现,有流行病学史,并有白细胞、血小板同时减少,单份血清登革病毒特异性IgM抗体阳性。 3.确诊病例:疑似病例或临床诊断病例,急性期血清检测出NS1抗原或病毒核酸,或分离出登革病毒或恢复期血清特异性IgG抗体滴度呈4倍以上升高。 (2)重症登革热的诊断 有下列情况之一者: 1.严重出血:皮下血肿、呕血、黑便、阴道流血、肉眼血尿、颅内出血等; 2.休克:心动过速、肢端湿冷、毛细血管充盈时间延长>3s、脉搏细弱或测不到、脉压差减小或血压测不到等; 3.严重的器官损害:肝脏损伤(ALT和/或AST>1000 IU/L)、ARDS、急性心肌炎、急性肾功能衰竭、脑病和脑炎等表现。 (二)证候诊断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印发的“登革热中医诊疗方案(2017年版)”。 1.急性发热期-邪犯肺卫证 临床表现:发热,畏寒,头痛,身痛,面红目赤,倦怠,舌淡红,苔薄白或厚白,脉浮滑或数。 2. 极期 (1)湿热郁遏证 临床表现:高热畏寒、或不畏寒,身热不扬,头痛,周身疼痛,倦怠乏力,口渴,呃逆或呕吐,小便短赤,大便黏腻不爽,舌红,苔黄厚或厚腻,脉滑数或洪数。 (2)气营(血)两燔证

得了白内障最好的治疗方法

得了白内障最好的治疗方法 得了白内障最好的治疗方法相信是很多患者一直在寻找的,白内障主要多发生于老年人群,这不仅给老年人的生活带来了诸多不便,也是无法使他们安享晚年,所以,治疗白内障,刻不容缓,那么,得了白内障怎样治疗才是最好呢? 首先我们应该懂得如何自测自己是否患上白内障——白内障的早期症状 1、色觉异常:由于晶状体吸收水分多而肿胀,其上皮细胞隙增大而填有微粒水滴,光线透过它时会发生折射而呈现彩色晕光,俗称虹视。 2、单眼多视:晶状体部分混浊、部分透明,光线通过它投射到视网膜上的物像会产生双影或多影。 3、眼老花减轻:部分老年人平时需要戴老花眼镜来看书读报,但忽然,他们发现自己不需要戴老花眼镜看得也很清楚了,有的老年人很开心,事实上,这却不是个好兆头,这是因为老年白内障初发时,晶状体凸度增加,屈光近点发生改变的缘故。 4、视物模糊:白内障的早期症状还有视物逐渐模糊,有时会觉得光线周围出现光圈以及物体的颜色不够明亮。若是在夜间开车的话,会觉得对面过来的汽车车头灯太刺眼而感不适或烦躁。但一般而言,症状发展的过程相当缓慢,并视晶状体最混浊的位置及其发展过程而定。 5、眼前黑影:晶状体的部分混浊位于瞳孔区,在眼前可以出现位置固定、形状不变的点状或片状阴影。它与玻璃体混浊引起的飞蚊症有所区别,后者的暗影是可动的,虽然活动范围不大,但时隐时现,形状多变。 6、昼盲或夜盲:若晶状体混浊先在中央部开始,白天光强、瞳孔缩小时,光线进入眼内受阻,因而出现昼盲;如晶状体混浊位于周边部,晚上暗光进入赤道部视网膜受阻,而赤道部视网膜的杆状视细胞是专司液视觉的,因而会出现液盲现象。 得了白内障最好的治疗方法—中医治疗 目前,西医的治疗方法可谓是多而繁杂,它只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病情的发展,却无法从根本去除疾病。针对眼部治疗,相信更多人还是会选择老祖宗留下来的中医治疗方法,从根本上解决疾病烦恼。 中医治疗白内障是从肝肾脾三脏论治,以补益肝肾、滋阴降火、清肝明目、健运脾胃、通络复明、清退翳瘴为基本治疗原则,辨病辨证论治。多年临床观测证实,一般病人治疗一个疗程即有明显效果。多数病人持续治疗三个疗程即可恢复视力,达到临床康复的目的。

登革热诊疗指南培训考试题及答案

先锋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登革热诊疗指南培训考试题 科室:姓名:分数: 一、单选题: (每空5分,共20分) 1、登革热潜伏期,一般为天? ( B ) A、4-13, B、3-15, C、4-15, D、3-14 2、2014年版登革热诊疗指南,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将登革热感染分为哪两种临床类型?( A) A、普通登革热和重症登革热。 B、普通登革热和登革出血热 C、典型登革热和登革出血热。 D、登革出血热和重症登革热 3、典型的登革热病程分为哪三期?( B ) A、急性发热期、休克期和恢复期 B、急性发热期、极期和恢复期 C、急性发热期、出血期和恢复期 D、急性发热期、重症期和恢复期 4、重症登革热实验室指征?( D ) A、血小板快速下降 B、血小板快速下降和白细胞升高 C、HCT 升高 D、血小板快速下降和HCT 升高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50分) 1、登革热由登革病毒感染引起,登革病毒对热敏感,56℃ 30分钟可灭活,但在4℃条件下其感染性可保持数周之久;超声波、紫外线、0.05%甲醛溶液、乳酸、高锰酸钾、龙胆紫等均可灭活病毒。 2、登革热主要传染源为患者和隐性感染者;传播媒介主要为:埃及伊蚊和白纹伊蚊,主要通过伊蚊叮咬传播。在我国主要发生在夏秋季; 3、登革热属于乙类法定管理传染病,发现后应于 24小时内上报。

4、目前尚无特效的抗病毒治疗药物,主要采取支持及对症治疗。治疗原则是早发现、早治疗、早防蚊隔离。重症病例的早期识别和及时救治是降低病死率的关键。 5、登革热的预防是控制和消灭埃及伊蚊和白纹伊蚊是当前最有效的预防措施 二、问答题:(共30分) 1、重症登革热的预警指征中高危人群是哪几类? 答:高危人群是:1、二次感染患者; 2、伴有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肝硬化、消化性溃疡、哮喘、慢阻肺、 慢性肾功能不全等基础疾病者; 3、老人或婴幼儿; 4、肥胖或严重营养不良者; 5、孕妇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