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个人征信牌照申请

个人征信牌照申请

个人征信牌照申请

中国人民银行令〔2013〕第1号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对征信机构的监督管理,促进征信业健康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国中国人民银行法》、《中华人民国公司法》、《征信业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征信机构,是指依法设立、主要经营征信业务的机构。

第三条中国人民银行依法履行对征信机构的监督管理职责。中国人民银行分支机构在总行的授权围,履行对辖区征信机构的监督管理职责。

第四条征信机构应当遵守法律、行政法规和中国人民银行的规定,诚信经营,不得损害利益、社会公共利益,不得侵犯他人合法权益。

第二章机构的设立、变更与终止

第五条设立个人征信机构应当经中国人民银行批准。

第六条设立个人征信机构,除应当符合《征信业管理条例》第六条规定外,还应当具备以下条件:

(一)有健全的组织机构;

(二)有完善的业务操作、信息安全管理、合规性管理等控制度;

(三)个人信用信息系统符合信息安全保护等级二级或二级以上标准。

《征信业管理条例》第六条第一项所称主要股东是指出资额占公司资本总额5%以上或者持股占公司股份5%以上的股东。

第七条申请设立个人征信机构,应当向中国人民银行提交下列材料:

(一)个人征信机构设立申请表;

(二)征信业务可行性研究报告,包括发展规划、经营策略等;

(三)公司章程;

(四)股东关联关系和实际控制人说明;

(五)主要股东最近3年无重大违规行为的声明以及主要股东的信用报告;(六)拟任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任职明;

(七)组织机构设置以及人员基本构成说明;

(八)已经建立的控制度,包括业务操作、安全管理、合规性管理等;

(九)具有信息安全等级保护测评资质的机构出具的个人信用信息系统安全测评报告,关于信息安全保障措施的说明和相关安全保障制度;

(十)营业场所所有权或者使用权证明文件;

(十一)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出具的企业名称预先核准通知书复印件。

中国人民银行可以通过实地调查、面谈等方式对申请材料进行核实。

第八条中国人民银行在受理个人征信机构设立申请后公示申请人的下列事项:(一)拟设立征信机构的名称、营业场所、业务围;

(二)拟设立征信机构的资本;

(三)拟设立征信机构的主要股东及其出资额或者所持股份;

(四)拟任征信机构的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

第九条中国人民银行自受理个人征信机构设立申请之日起60日对申请事项进行审查,并根据有利于征信业公平竞争和健康发展的审慎性原则作出批准或者不予批准的决定。决定批准的,依法颁发个人征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决定不予批准的,应当作出书面决定。

第十条经批准设立的个人征信机构,凭个人征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向公司登记机关办理登记,领取营业执照;个人征信机构应当自公司登记机关准予登记之日起20日,向中国人民银行提交营业执照复印件。

第十一条个人征信机构拟合并或者分立的,应当向中国人民银行提出申请,说明申请和理由,并提交相关证明材料。

中国人民银行自受理申请之日起20日,作出批准或者不予批准的书面决定。

第十二条个人征信机构拟变更资本、主要股东的,应当向中国人民银行提出申请,说明变更事项和变更理由,并提交相关证明材料。

中国人民银行自受理申请之日起20日,作出批准或者不予批准的书面决定。

第十三条个人征信机构拟设立分支机构的,应当符合以下条件:

(一)对拟设立分支机构的可行性已经进行充分论证;

(二)最近3年无受到重大行政处罚的记录。

第十四条个人征信机构申请设立分支机构,应当向中国人民银行提交下列材料:(一)个人征信机构分支机构设立申请表;

(二)个人征信机构上一年度经审计的财务会计报告;

(三)设立分支机构的可行性论证报告,包括拟设立分支机构的3年业务发展规划、市场分析和经营方针等;

(四)针对设立分支机构所作出的控制度安排和风险防措施;

(五)个人征信机构最近3年未受重大行政处罚的声明;

(六)拟任职的分支机构高级管理人员履历材料。

中国人民银行自受理申请之日起20日,作出批准或者不予批准的书面决定。

第十五条个人征信机构变更机构名称、营业场所、法定代表人的,应当向中国

人民银行申请变更个人征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记载事项。

个人征信机构应当在个人征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记载事项变更后,向公司登记机关申办变更登记,并自公司登记机关准予变更之日起20日,向中国人民银行备案。第十六条个人征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应当在个人征信机构营业场所的显著位置公示。

第十七条个人征信机构应当妥善保管个人征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不得涂改、倒卖、出租、出借、转让。

第十八条个人征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有效期为3年。有效期届满需要续展的,应当在有效期届满60日前向中国人民银行提出申请,换发个人征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有效期届满不再续展的,个人征信机构应当在个人征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有效期届满60日前向中国人民银行报告,并依照本办法第二十条的规定,妥善处理信息数据库,办理个人征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注销手续;个人征信机构在个人征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有效期届满60日前未提出续展申请的,中国人民银行可以在个人征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有效期届满之日注销其个人征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并依照《征信业管理条例》第十二条的规定处理信息数据库。

第十九条设立企业征信机构,应当符合《中华人民国公司法》规定的公司设立条件,自公司登记机关准予登记之日起30日向所在地的中国人民银行省会(首府)城市中心支行以上分支机构办理备案,并提交下列材料:

(一)企业征信机构备案表;

(二)营业执照复印件;

(三)股权结构说明,包括资本、股东及其出资额或者所持股份;

(四)组织机构设置以及人员基本构成说明;

(五)业务围和业务规则基本情况报告;

(六)业务系统的基本情况,包括企业信用信息系统建设情况报告和具有信息安全等级保护测评资质的机构出具的企业信用信息系统安全测评报告;

(七)信息安全和风险防措施,包括已经建立的控制度和安全管理制度。

企业征信机构备案事项发生变更的,应当自变更之日起30日向备案机构办理变更备案。

第二十条个人征信机构因解散或者被依法宣告破产等原因拟终止征信业务的,应当在拟终止之日前60日向中国人民银行报告退出方案,并依照《征信业管理条例》第十二条第一款规定处理信息数据库。

个人征信机构终止征信业务的,应当自终止之日起20日,在中国人民银行指定的媒体上公告,并办理个人征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注销手续,将许可证缴回中国人民银行;逾期不缴回的,中国人民银行应当依法收缴。

第二十一条企业征信机构因解散或者被依法宣告破产等原因拟终止征信业务的,应当在拟终止之日前60日向中国人民银行报告退出方案,并依照《征信业管理条例》第十二条第一款规定处理信息数据库。

第三章高级任职人员管理

第二十二条个人征信机构的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应当在任职前取得中国人民银行核准的任职资格。

第二十三条取得个人征信机构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任职资格,应当具备以下条件:

(一)正直诚实,品行良好;

(二)具有大专以上学历;

(三)从事征信工作3年以上或者从事金融、法律、会计、经济工作5年以上;(四)具有履行职责所需的管理能力;

(五)熟悉与征信业务相关的法律法规和专业知识。

第二十四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得担任个人征信机构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

(一)因贪污、贿赂、侵占财产、挪用财产或者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被判处刑罚,或者因犯罪被剥夺政治权利,执行期满未逾5年的;

(二)最近3年有重大违规记录的。

本办法所称重大违规记录,是指除前款第一项所列之外的犯罪记录或者重大行政处罚记录。

第二十五条个人征信机构向中国人民银行申请核准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的任职资格,应当提交下列材料:

(一)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任职资格申请表;

(二)拟任职的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的个人履历材料;

(三)拟任职的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的学历证书复印件;

(四)拟任职的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最近3年无重大违规记录的声明;(五)拟任职的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的个人信用报告。

个人征信机构应当如实提交前款规定的材料,个人征信机构以及拟任职的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应当对材料的真实性、完整性负责。中国人民银行根据需要对材料的真实性进行核实,并对申请任职资格的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进行

考察或者谈话。

第二十六条中国人民银行依法对个人征信机构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的任职资格进行审查,作出核准或者不予核准的书面决定。

第二十七条企业征信机构的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应当由任职的征信机构自任命之日起20日向所在地的中国人民银行省会(首府)城市中心支行以上分支机构备案,并提交下列材料:

(一)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备案表;

(二)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的个人履历材料;

(三)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的学历证书复印件;

(四)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的备案材料真实性声明。

企业征信机构的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发生变更的,应当自变更之日起20日向备案机构办理变更备案。

第四章监督管理

第二十八条个人征信机构应当在每年第一季度末,向中国人民银行报告上一年度征信业务开展情况。

企业征信机构应当在每年第一季度末,向备案机构报告上一年度征信业务开展情况。

报告容应当包括信用信息采集、征信产品开发、信用信息服务、异议处理以及信用信息系统建设情况,信息安全保障情况等。

第二十九条个人征信机构应当按规定向中国人民银行报送征信业务统计报表、财务会计报告、审计报告等资料。

企业征信机构应当按规定向备案机构报送征信业务统计报表、财务会计报告、审计报告等资料。

征信机构应当对报送的报表和资料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负责。

第三十条征信机构应当按照信息安全保护等级测评标准,对信用信息系统的安全情况进行测评。

征信机构信用信息系统安全保护等级为二级的,应当每两年进行测评;信用信息系统安全保护等级为三级以及以上的,应当每年进行测评。

个人征信机构应当自具有信息安全等级保护测评资质的机构出具测评报告之日起20日,将测评报告报送中国人民银行,企业征信机构应当将测评报告报送备案机构。

第三十一条征信机构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中国人民银行及其分支机构可以将其列为重点监管对象:

(一)上一年度发生严重违规行为的;

(二)出现可能发生信息泄露征兆的;

(三)出现财务状况异常或者严重亏损的;

(四)被大量投诉的;

(五)未按本办法第二十八条、第二十九条、第三十条规定报送相关材料的;(六)中国人民银行认为需要重点监管的其他情形。

征信机构被列为重点监管对象的,中国人民银行及其分支机构可以酌情缩短征信机构报告征信业务开展情况、进行信用信息系统安全情况测评的周期,并采取相应的监管措施,督促征信机构整改。

整改后第一款中所列情形消除的,中国人民银行及其分支机构可不再将其列为重

点监管对象。

第三十二条中国人民银行及其分支机构可以根据监管需要,约谈征信机构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要求其就征信业务经营、风险控制、部管理等有关重大事项作出说明。

第五章罚则

第三十三条申请设立个人征信机构的申请人隐瞒有关情况或者提供虚假材料的,中国人民银行依照《中华人民国行政许可法》的相关规定进行处罚。

第三十四条个人征信机构的个人信用信息系统未达到信息安全保护等级二级或者二级以上要求的,中国人民银行可以责令整顿;情节严重或者拒不整顿的,中国人民银行依照《征信业管理条例》第三十八条的规定,吊销其个人征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第三十五条申请个人征信机构的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任职资格的申请人隐瞒有关情况或者提供虚假材料的,中国人民银行不予受理或者不予核准其任职资格,并给予警告;已经核准的,取消其任职资格。

禁止上述申请人3年再次申请任职资格。

第三十六条个人征信机构任命未取得任职资格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的,由中国人民银行责令改正并给予警告;情节严重的,处1万元以上3万元以下罚款。

企业征信机构任命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未及时备案或者变更备案,以及在备案中提供虚假材料的,由中国人民银行分支机构责令改正并给予警告;情节严重的,处1万元以上3万元以下罚款。

第三十七条征信机构违反本办法第二十九条、第三十条规定的,由中国人民银行及其分支机构责令改正;情节严重的,处1万元以上3万元以下罚款;涉嫌犯罪的,依法移交司法机关追究其刑事责任。

第六章附则

第三十八条本办法由中国人民银行负责解释。

第三十九条本办法自2013年12月20日起施行。

互联网征信的发展与监管

互联网征信的发展与监管 互联网征信主要是通过采集个人或企业在互联网交易或使用互联 网各类服务过程中留下的信息数据,并结合线下渠道采集的信息数据,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进行信用评估的活动。作为传统征信的有益补充,互联网征信的发展将极大扩展征信体系的数据范畴,带来全新的服务理念和先进的信息处理方式,推动传统信用评分模式的转变,进而对完善我国征信体系乃至社会信用体系发挥重要作用。 我国互联网征信发展现状 第一,互联网征信活动日益频繁。一是以阿里巴巴为代表的电商平台对用户在网上交易的行为数据进行采集、整理、保存、加工,提供给阿里小贷或与其合作的商业银行,再经过深度挖掘和评估,形成对客户的风险定价,并用于信贷审批决策。二是以宜信、陆金所为代表的较大型的P2P网贷平台自建客户信用系统,并用于自身平台业务。三是以网络金融信息共享系统(NFCS)、小额信贷行业信用信息共享服务平台(MSP)为代表的同业信息数据库通过采集P2P平台借贷两端客户信息,向加入该数据库的P2P等机构提供查询服务。 第二,互联网征信平台初具规模。一是人民银行征信中心控股的上海资信有限公司开发的网络金融信息共享系统,截至2014年7月25日,上海资信旗下的网络金融征信系统(NFCS)共接入P2P平台203家,日均查询量达到2000次。二是北京安融惠众征信有限公司创建的“小额信贷行业信用信息共享服务平台”(MSP)于2013年3月正式上线。截至2014年9月15日,MSP征信平台会员机构已经达到405家,会员间信用信息共享查询量已达日均9000余次,有信用交易信息记录的自然人信息主体数量突破100万人。此外,阿里巴巴、腾讯、平安集团等正在积极申请征信牌照。 互联网征信和传统征信的主要区别 从表面上看,互联网征信和传统征信似乎只是数据的获取渠道不同,前者主要来自于互联网,后者主要来自于传统线下渠道,但是二者存在较大的区别,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在数据范畴和内涵方面,传统征信数据来自于借贷领域并主要应用于借贷领域,而互联网征信获取的主要是信息主体在线上的行为数据,包括网上的交易数据、社交数据以及其他互联网服务使用中产生的行为数据等,而互联网的行为轨迹和细节更多反映人的性格、心理等更加本质的信息,可以用来对信息主体的信用状况进行推断。

从大数据征信看银行风险控制创新

从大数据征信看银行风险控制创新 作者:吴昊 数据将是未来银行的核心竞争力之一,这已成为银行业界的共识。在大数据时代,银行所面临的竞争不仅仅来自于同行业内部,外部的挑战也日益严峻,互联网、电子商务等新兴企业在产品创新能力、市场敏感度和大数据处理经验等方面都拥有明显的优势。在此形势下,利用大数据征信创新和提高银行的风险把控也逐渐成为业界关注与探讨的重要话题。 银行业在风险控制中的不足之处 普华永道发布的《2015年中国金融及银行业展望》指出,截至2014年第三季度末中国的商业银行不良贷款总额上升36%,达到7670亿元人民币,是四年来的高点。预计2015年不良贷款上升的趋势将持续。上述数据的背后,除了经济下行导致的逾期风险上升的原因之外,银行在风险控制中存在漏洞与缺陷也是重要原因。 信息不对称与贷款欺诈 随着P2P、小贷等民间借贷的兴起,借款人越来越容易通过非银行途径获得贷款。而民间借贷机构无须向人民银行上报数据,非银行体系的贷款申请情况、负债情况和逾期情况等信息不清晰、不透明、无法提前预知的矛盾愈发突出,往往到了借款人逾期甚至失联,银行才被动了解到借款人在民间借贷领域的部分历史逾期借贷情况或负债过高等不良行为信息。 贷款欺诈问题也是银行面临的另一个问题,尤其是在信用卡领域和部分运用信贷工厂模式运作的贷款产品。银行固化的发卡审核流程以及信贷工厂运作模式已经不再是秘密。目前信用卡、贷款的包装、组团欺诈骗贷的情况屡见不鲜,尤其是在信用贷款领域,约有60%的信用贷款来自于欺诈,这其中有一半以上是由于身份造假和资料包装。在数据维度不全面

的情况下,银行等放贷机构由于没有第三方大数据支持,缺乏充分和有效的交叉核验手段,容易被组团骗贷者钻空子。 信息不及时与贷后风险防范 信息获取的不及时也给银行在贷后风险管理中带来了不同程度上的麻烦。例如,银行往往希望第一时间知道一家企业客户在获得贷款后是否面临新的法律诉讼,但是大多数银行使用的方式仅仅是依靠信贷经理不定期手动查询当地法院网站的方式获取信息,这当中存在着巨大的不确定性,一旦信贷经理忘记查询或者操作失误,贷后司法诉讼监控工作将形同虚设。这还不包括持续监控该客户在民间借贷中的申请情况、负债情况和逾期情况等风险点。银行在贷后风险防范过程中的手段和效率都极大地制约了银行风险控制的效果。 成本和效率的矛盾 为了解决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和信息获取不及时的问题,银行往往需要采集大量的数据来辅助判断。但是数据采集的过程中通常运用的方法是要求借款人或企业补充提供大量的资料,这个过程中涉及到大量的人工成本和时间成本。而为了提高效率,需要搭建一套能够实现部分数据的自动采集,同时需要自动化程度较高的后台管理系统,但是这必须组建专门的工程师团队和进行大量的IT开发工作,对不少中小银行来说也是一个沉重的负担。 大数据征信与贷款风险控制 大数据征信产业的兴起 2015年1月,中国人民银行发印发了《关于做好个人征信业务准备工作的通知》,要求芝麻信用管理有限公司、腾讯征信有限公司、拉卡拉信用管理有限公司等八家机构做好为期六个月的个人征信业务准备工作。这意味着,这八家机构或将成为我国首批商业个人征信机构。由此,正式拉开了大数据征信产业的序幕,个人征信市场成长空间已经打开。基于美

互联网征信发展

互联网征信发展与监管 互联网征信主要是通过采集个人或企业在互联网交易或使用互联网各类服务过程中留下的信息数据,并结合线下渠道采集的信息数据,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进行信用评估的活动。作为传统征信的有益补充,互联网征信的发展将极大扩展征信体系的数据范畴,带来全新的服务理念和先进的信息处理方式,推动传统信用评分模式的转变,进而对完善我国征信体系乃至社会信用体系发挥重要作用。 我国互联网征信发展现状 第一,互联网征信活动日益频繁。一是以阿里巴巴为代表的电商平台对用户在网上交易的行为数据进行采集、整理、保存、加工,提供给阿里小贷或与其合作的商业银行,再经过深度挖掘和评估,形成对客户的风险定价,并用于信贷审批决策。二是以宜信、陆金所为代表的较大型的P2P网贷平台自建客户信用系统,并用于自身平台业务。三是以网络金融信息共享系统(NFCS)、小额信贷行业信用信息共享服务平台(MSP)为代表的同业信息数据库通过采集P2P平台借贷两端客户信息,向加入该数据库的P2P等机构提供查询服务。 第二,互联网征信平台初具规模。一是人民银行征信中心控股的上海资信有限公司开发的网络金融信息共享系统,截至2014年7月25日,上海资信旗下的网络金融征信系统(NFCS)共接入P2P平台203家,日均查询量达到2000次。二是北京安融惠众征信有限公司创建的“小额信贷行业信用信息共享服务平台”(MSP)于2013年3月正式上线。截至2014年9月15日,MSP征信平台会员机构已经达到405家,会员间信用信息共享查询量已达日均9000余次,有信用交易信息记录的自然人信息主体数量突破100万人。此外,阿里巴巴、腾讯、平安集团等正在积极申请征信牌照。 互联网征信和传统征信的主要区别 从表面上看,互联网征信和传统征信似乎只是数据的获取渠道不同,前者主要来自于互联网,后者主要来自于传统线下渠道,但是二者存在较大的区别,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在数据范畴和内涵方面,传统征信数据来自于借贷领域并主要应用于借贷领域,而互联网征信获取的主要是信息主体在线上的行为数据,包括网上的交易数据、社交数据以及其他互联网服务使用中产生的行为数据等,而互联网的行为轨迹和细节更多反映人的性格、心理等更加本质的信息,可以用来对信息主体的信用状况进行推断。 第二,在信用评价思路方面,传统征信的思路是用昨天的信用记录来判断今天的信用。这就存在两个问题,一是昨天信用记录不好的人今天是否仍然是一个高风险者;二是对于过去没有发生过信用记录的人,如何判断其信用状况。对于第一个问题,互联网征信所获取的数据可以实时地反映个人的行为轨迹,并以此推断个人相对稳定的性格、心理状态和经济状况,进而推断其未来的履约能力。第二个问题则引出了两者的第三个差异。 第三,在覆盖人群方面,截至2013年底,人民银行的征信系统中有征信记录的约3.2亿人,约占总人口数的23.7%,远低于美国征信体系85%的覆盖率。随着互联网的不断普及,征信数据范围和来源渠道日益广泛,同时互联网技术的使用极大地降低了数据采集成本。因此,互联网征信可以覆盖到过去没有信用记录的人,利用他们在互联网留下的信息数据作出信用判断。 第四,在应用领域方面,互联网征信因为数据来源、数据内涵、模型思路的不同,信用

大数据征信

大数据征信互联网金融的罗生门 2015-02-19徐富记 从央行个人征信牌照开闸,到首家互联网银行微众银行给卡车司机发放第一笔贷款,互联网金融的浪潮俨然已从P2P网贷汹涌到众筹,又波涛到大数据征信。 史铁生曾说过:“历史在发生时未被发现,在发现时已被重组”,正如当下之大数据征信,尽管已悄然发生,但未被发现,而再发现时,却已被改写,局内人的自说自话,局外人的不明觉厉,大数据征信,似乎已成互联网金融的罗生门。 四级征信机构百花齐放 2015年新年伊始,央行下发《关于做好个人征信业务准备工作的通知》,正式开启个人征信市场化闸门,民营征信迎来元年,以阿里巴巴芝麻信用为代表的基于消费大数据的征信机构、以鹏元征信为代表的基于公共大数据的征信机构和以社交数据作为征信模式的玖富旗下的闪银(we cash)等征信机构纷纷登台亮相。 以目前国内的信用体系,信用数据大致分为国家级、电商级、互联网金融企业级、社交金融级,其中,国家级的信用数据为央行的征信中心和银行等金融机构的信贷数据、各部委的具有公共属性的比如通信、水、电、煤气等公共数据。 电商级的即包括以阿里、京东为代表的消费数据;互联网金融企业级的则如安融惠众、上海资信;社交金融则如闪银等开启的新型征信模式。 毫无疑问,征信产业的发展不仅有效防范金融的风险,改善个人贷款质量,提高了银行的净收益,同时,随着国内信贷行业及消费行业的提速,也再次催生了征信业的巨大需求,据《中国征信业发展报告(2003-2013)》显示,截止 2012 年我国征信机构达到140 家左右,总规模达 20 亿,相较于美国近 800 亿市场和日本 40 亿市场仍有较大的差距。 为此,方正证券研究认为,如果我国采取市场化模式,按照现有价格、企业及个人总数的体量,在发展成熟后我国征信行业仅个人征信市场总空间将在 1000 亿左右,相较目前不到 20 亿的体量有 50 倍的成长,是名符其实的蓝海。 我的“痛”,有谁知?

个人征信牌照申请

个人征信牌照申请 中国人民银行令〔2013〕第1号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对征信机构的监督管理,促进征信业健康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国中国人民银行法》、《中华人民国公司法》、《征信业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征信机构,是指依法设立、主要经营征信业务的机构。 第三条中国人民银行依法履行对征信机构的监督管理职责。中国人民银行分支机构在总行的授权围,履行对辖区征信机构的监督管理职责。 第四条征信机构应当遵守法律、行政法规和中国人民银行的规定,诚信经营,不得损害利益、社会公共利益,不得侵犯他人合法权益。 第二章机构的设立、变更与终止 第五条设立个人征信机构应当经中国人民银行批准。 第六条设立个人征信机构,除应当符合《征信业管理条例》第六条规定外,还应当具备以下条件: (一)有健全的组织机构; (二)有完善的业务操作、信息安全管理、合规性管理等控制度; (三)个人信用信息系统符合信息安全保护等级二级或二级以上标准。 《征信业管理条例》第六条第一项所称主要股东是指出资额占公司资本总额5%以上或者持股占公司股份5%以上的股东。 第七条申请设立个人征信机构,应当向中国人民银行提交下列材料:

(一)个人征信机构设立申请表; (二)征信业务可行性研究报告,包括发展规划、经营策略等; (三)公司章程; (四)股东关联关系和实际控制人说明; (五)主要股东最近3年无重大违规行为的声明以及主要股东的信用报告;(六)拟任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任职明; (七)组织机构设置以及人员基本构成说明; (八)已经建立的控制度,包括业务操作、安全管理、合规性管理等; (九)具有信息安全等级保护测评资质的机构出具的个人信用信息系统安全测评报告,关于信息安全保障措施的说明和相关安全保障制度; (十)营业场所所有权或者使用权证明文件; (十一)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出具的企业名称预先核准通知书复印件。 中国人民银行可以通过实地调查、面谈等方式对申请材料进行核实。 第八条中国人民银行在受理个人征信机构设立申请后公示申请人的下列事项:(一)拟设立征信机构的名称、营业场所、业务围; (二)拟设立征信机构的资本; (三)拟设立征信机构的主要股东及其出资额或者所持股份; (四)拟任征信机构的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 第九条中国人民银行自受理个人征信机构设立申请之日起60日对申请事项进行审查,并根据有利于征信业公平竞争和健康发展的审慎性原则作出批准或者不予批准的决定。决定批准的,依法颁发个人征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决定不予批准的,应当作出书面决定。

中国征信市场发展状况分析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5813001189.html, 中国征信市场发展状况分析 作者:韩李捷霍星宇 来源:《市场周刊·市场版》2017年第08期 摘要:本文分析范畴主要针对中国征信市场,内容包括征信业务流程和征信机构现状等,同时对于未来征信行业的发展做了判断与预测。 关键词:征信;现状;趋势 一、征信概述 征信机构从多种渠道主动采集被征信对象的信息数据,再利用相关技术将数据进行集中汇总,形成并存储为信用的档案。个人或商业机构由于风险评估的需要,在得到被征信对象授权的前提下,征信企业利用模型算法,对被征信对象的信用状况、信用资质等进行评估,并将评估报告和结果输送到个人或企业,从而帮助其知悉被征信对象客观的信用状况。 从征信企业业务流程看,信息收集、信息加工处理、信用产品输出、商业化应用是征信业务开展的四大关键环节。其中信息收集是征信业务开展的原料与基础,信息收集的维度和质量对信用信息的完整性与真实性起决定性作用,而征信机构覆盖群体数量的多寡,决定征信机构展业区域。信息加工处理,按照标准信息采集、交换格式,征信机构将分散、碎片的信息集中汇总,结构化处理后形成、储存为信用档案。 其中信息采集需要花费大量成本,如时间、金钱等,根据用户信用需求确定征信服务产品,进而制定合乎实际情况的数据采集计划是征信机构开展业务的前提。 二、中国征信现状 在2012年底,我国征信机构共有约140多家,其中20家是拥有政府背景的信用信息服务机构,50家企业征信机构,70家信用评级机构,2家个人征信机构。这些征信机构共完成债项评级近1700笔、信贷市场主体评级约5万户,实现总营业收入20亿人民币。后来2014年下发企业征信牌照,在2015年开启个人征信市场化,中国征信企业数量上增长迅速。到2016年底时,中国征信市场持牌、准持牌机构约为228家,数量增长超过50%。 (一)政府着力推动征信体系建设,效果明显 2003年十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审议通过“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提出“加快建立社会信用体系”,2004年人民银行成立银行信贷征信服务中心,2006年央行企业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实现全国联网查询,2009年央行发布信用评级和数据交换行业标准,2013年征信业管理条例正式实施,2015年初,下发通知要求芝麻信用、腾讯征信、拉卡拉等8家机构做好个人征信的业 务准备工作。但截至目前,中国首批个人征信业务牌照仍未发出。

中国征信业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未来趋势

中国征信业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未来趋势 一、征信概述 (一)征信及征信的价值 征信一词源于《左传·昭公八年》中的“君子之言,信而有征,故怨远于其身”(意即:君子说出的话,诚信确凿而有证据,因此怨恨不满都会远离他的身边),“信而有征”即为可验证其言为信实,或征求、验证信用。 征信是依法采集、整理、保存、加工自然人、法人及其他组织的信用信息,并对外提供信用报告、信用评估、信用信息咨询等服务,帮助客户判断、控制信用风险,进行信用管理的活动。 征信活动的产生源于信用交易的产生和发展。信用是以偿还为条件的价值运动的特殊形式,包括货币借贷和商品赊销等形式,如银行信用、商业信用等。现代经济是信用经济,信用作为特定的经济交易行为,是商品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信用本质是一种债权债务关系,即授信者(债权人)相信受信者(债务人)具有偿还能力,而同意受信者所作的未来偿还的承诺。但当商品经济高度发达,信用交易的范围日益广泛时,特别是当信用交易扩散至全国、全球时,信用交易的一方想要了解对方的资信状况就会极为困难。此时,了解市场交易主体的资信就成为—种需求,征信活动也应运而生。可见,征信实际上是随着商品经济的产生和发展而产生、发展的,是为信用活动提供的信用信息服务。 2012年以前,中国现行的法律体系中还没有一项法律法规为征信业务活动提供直接依据,直到2012年12月26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会议审议通过《征信业管理条例(草案)》,我国才有了第一部征信管理的法规。据相关数据统计,我国每年因为信用缺失造成的损失超过5000亿元,征信服务能够从制度上约束企业和个人行为,防范信用风险、保障交易安全,促进形成诚信者受益、失信者受惩戒的社会环境。 (二)征信行业的监管主体与市场主体 国际上,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主要有两种模式:一种是美国为代表的信用中介机构主导模式;另一种是欧洲为代表的政府和中央银行主导模式。我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大体趋同于欧洲模式,即以金融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为主导,社会征信机构辅助的架构。 我国征信行业的行政管理主体有中国人民银行下设的征信管理局(监管主体)、国家发改委(征信企业批准)、国家统计局(境外征信机构数据采集批准)等,官方征信服务窗口有:信用中国网站(国家发展改革委、人民银行指导,国家信息中心主办,百度公司提供独家技术支持,是政府褒扬诚信、 惩戒失信的权威门户网站)、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国家市场监督管理局主办)、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企业征信查询及个人征信查询系统等。 征信行业按业务模式可以分为企业征信和个人征信两类,企业征信主要是收集企业信用监管/准入 投资 征信中心(事业单位) 征信管理局 上海资信、中征等 征信使用机构、市场主体 中国人民银行

从百行征信牌照审批看个人征信牌照申请攻略

从百行征信牌照审批看个人征信牌照申请攻略 2018年2月22日,中国人民银行官网发布《设立经营个人征信业务的机构许可信息公示表》,百行征信申请设立个人征信机构获得中国人民银行许可,许可事项为个人征信机构设立及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任职资格核准,许可有效期至2021年1月31日。 百行征信有限公司的个人征信业务申请于2018年1月14日通过中国人民银行受理并进行了相关情况公示,公示期限为2018年1月4日-2018年1月13日;公示业务范围为个人征信业务。 该牌照许可是中国人民银行首张颁发给市场化开展个人征 信业务的机构,该牌照发放是中国人民银行针对中国个人征信市场建设的顶层设计具体体现,高层希冀其与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形成有效互补。该牌照在收编原先与预开业的八家机构的基础之上酝酿这么久才正式许可,说明高层对个人征信机构设立持非常谨慎的态度,不希望过多,因此,个人征信牌照审批也是非常难得。建议拟申请机构咨询副省级以上人民银行分支行的征信管理部门后再决定申报。 以下探讨下个人征信牌照申请条件及流程。 一、征信主管机构 征信主管机构为中国人民银行,其主要职责如下:

1.负责制定征信机构监管规定,指导中国人民银行分支机构的 监督管理工作。 2.中国人民银行分支机构对辖区内个人征信机构和企业征信机 构进行监督管理。 3.中国人民银行分支机构负责个人征信牌照的许可和企业征信 备案工作。 二、个人征信机构申请要求及条件 设立经营个人征信业务的征信机构,需要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规定的公司设立条件,并经中国人民银行批准,具有要求如下: 1.主要股东信誉良好,最近3年无重大违法违规记录; 2.注册资本不少于人民币5000万元; 3.有健全的组织机构; 4.拟任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需熟悉与征信业务相关的法律法 规,具有履行职责所需的征信业从业经验和管理能力,最近3年无重大违法违规记录,并取得中国人民银行核准的任职资格;5.有健全的公司治理结构和内设职能部门,员工队伍具备相应业务 能力; 6.拥有稳定的信用信息来源和数据采集渠道,具备开发征信产品的 能力;

企业征信市场发展现状及格局分析

企业征信市场发展现状及格局分析 企业征信市场发展现状 全社会信用体系的匮乏,也一直制约着整个行业的长期健康发展,以及基于大数据的业务创新能力。无论是企业征信还是个人征信,都还处在非常早期的阶段。2015年年初,央行印发了《关于做好个人征信业务准备工作的通知》,要求八家民营征信机构做好个人征信业务的准备工作,征信体系建设也受到广泛关注。 实际上,作为征信体系建设的重要一环,企业征信的推进也同样迫在眉睫。国家工商总局的数据显示,截至2015年上半年,中国登记注册的企业总数已经突破2000万户;如果把个体工商户也统计在内,则实有市场主体接近7420万户。由于尚未建成完善的信息共享系统,使得这些经济主体陷入“信息孤岛”状态,很难方便快捷、低成本地获得急需的资金支持,也因此制约了经济主体的整体发展。 2014年6月份,包括北京和上海在内总计有26家第三方企业征信机构获得央行颁发的企业征信牌照,其中北京一地就有21家,上海5家。 从我国目前的制度来看,整体上遵循的是企业征信先行,个人征信相对比较谨慎。 2013年,央行下发《征信业管理条例》和《征信机构管理办法》的要求,征信机构的企业征信业务为备案制,个人征信业务实行审核制。 相比个人征信,企业征信数据比较完善,国外的模式也比较成熟,而且市场需求量非常大,因此我国当前的第三方征信原则上是企业征信先行。 根据《征信业管理条例》要求征信机构符合两个“第三方”:信息来源于第三方,信息提供给第三方。 不过,获得企业征信牌照的各家机构主要业务特点其实各有不同:有像传统的中诚信只做征信业务的机构,也有像宜信致诚和拉卡拉这种结合自身的业务特点获得授信数据的机构,或者是类似国富信泰主要做进出口行业的征信工作。拉卡拉的企业征信业务主要面对的客户群为股份制商业银行,拉卡拉通过自身对中小微企业(类似便利店)的流水账数据分析获得企业的信用评级报告。 中投顾问发布的《2016-2020年中国征信行业深度调研及投资前景预测报告》认为,中国整个征信体系百废待兴;无论是在企业征信和个人征信方面,需求都是巨大的。有预测称,未来中国个人征信市场,有望达到千亿元规模。仅仅依靠阿里、腾讯几家互联网巨头,以及传统征信机构,远远无法满足总量以及创新性需求。 中投顾问·让投资更安全经营更稳健

国内征信业发展全面分析

国内征信业发展全面分析 —、国内征信业发展历程 我国征信业的发展,自1932年第一家征信机构——“中华征信所”诞生算起,已经有了八十多年的历史。但其真正得到发展,还是从改革开放开始。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国内信用交易的发展和扩大、金融体制改革的深化、对外经济交往的增加、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深入推进,我国征信业得到了迅速发展。 (一)探索阶段 20世纪80年代后期,为适应企业债券发行和管理,中国人民银行批准成立了第一家信用评级公司——上海远东资信评级有限公司。同时,为满足涉外商贸往来中的企业征信信息需求,对外经济贸易部计算中心和国际企业征信机构邓白氏公司合作,相互提供中国和外国企业的信用报告。1993年,专门从事企业征信的新华信国际信息咨询有限公司开始正式对外提供服务。此后,一批专业信用调查中介机构相继出现,征信业的雏形初步显现。 (二)起步阶段 1996年,中国人民银行在全国推行企业贷款证制度。1997年,上海开展企业信贷资信评级。经中国人民银行批准上海市进行个人征信试点,1999年上海资信有限公司成立,开始从事个人征信与企业征信服务。1999年年底,银行信贷登记咨询系统上线运行。2002年,银行信贷登记咨询系统建成地、省、总行三级数据库,实现全国联网查询。至此,我国的征信业进入了起步阶段。 (三)发展阶段 2003年,国务院赋予中国人民银行“管理信贷征信业,推动建立社会信用体系” 第一节国内征信业发展口

职责,批准设立征信管理局。同年,上海、北京、广东等地率先启动区域社会征信业发展试点,一批地方性征信机构设立并得到迅速发展,部分信用评级机构开始开拓银行间债券市场信用评级等新的信用服务领域,国际知名信用评级机构先后进入中国市场。2004年,中国人民银行建成全国集中统一的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2005年银行信贷登记咨询系统升级为全国集中统一的企业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2008年,国务院将中国人民银行征信管理职责调整为“管理征信业”并牵头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部际联席会议,2011年牵头单位中增加了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2013年3月,《征信业管理条例》正式实施,明确中国人民银行为征信业监督管理部门,征信业步人了有法可依的轨道。 知识链接:和讯财经—银行—中国征信业发展报告(2003—2013)。 |二、国内主要征信机构及业务 (一)征信机构的类型 征信机构是负责管理信用信息共享的机构,从事个人或企业信用信息 的采集、加工处理,并为用户提供信用报告和其他基于征信系统数据的增值产品。从全球实践来看,征信机构一般分为三类,即个人征信机构、信贷登记系统和企业征信机构,三类机构的经营模式和目标服务市场各有差异。 1.个人征信机构 个人征信机构通常是私营的,是按照现代企业制度建立、完全市场化运作的征信机构,主要为商业银行、保险公司、贸易和邮购公司等信息使用者提供服务。美国是典型的私营征信机构模式,商业化征信机构拥有全面的信用信息系统。个人征信机构主要为信贷机构提供个人借款人以及微型、中小型企业的信用信息。它们从银行、信用卡发行机构和其他非银行金融机构等各类信贷机构采集标准化的信息,同时还采集各类公共信息,如法院判决、破产信息、电话簿信息,或担保物权登记系统等第三方数据库的信息。此外,也会采集一些非传统信用数据,如零售商对消费者的赊

2019-2025年中国金融科技行业市场监测研究报告

2019-2025年中国金融科技行业市场 监测研究报告 https://www.doczj.com/doc/5813001189.html,

2019-2025年中国金融科技行业市场监测及未来前景 预测报告 【出版日期】2019年 【交付方式】Email电子版/特快专递 【价格】纸介版:8000元电子版:8000元纸介+电子:8200元 报告目录: 2017年全球金融科技领域至少发生649笔融资事件,涉及资金总额约1397亿元,328次融资事件为中国企业带去796亿元资金。 2013-2017年中国金融科技投融资数量情况

智研咨询发布的《2019-2025年中国金融科技行业市场监测及未来前景预测报告》共十五章。首先介绍了中国金融科技行业市场发展环境、金融科技整体运行态势等,接着分析了中国金融科技行业市场运行的现状,然后介绍了金融科技市场竞争格局。随后,报告对金融科技做了重点企业经营状况分析,最后分析了中国金融科技行业发展趋势与投资预测。您若想对金融科技产业有个系统的了解或者想投资中国金融科技行业,本报告是您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 本研究报告数据主要采用国家统计数据,海关总署,问卷调查数据,商务部采集数据等数据库。其中宏观经济数据主要来自国家统计局,部分行业统计数据主要来自国家统计局及市场调研数据,企业数据主要来自于国统计局规模企业统计数据库及证券交易所等,价格数据主要来自于各类市场监测数据库。 第一章金融科技相关概述 1.1金融科技概念及特征 1.1.1金融科技基本概念 1.1.2金融科技基本特征 1.1.3金融科技业务内涵 1.1.4金融科技产业链分析 1.1.5与互联网金融的联系 1.2金融科技主要分类 1.2.1支付结算类

个人征信牌照将发放 前海征信做信息整合者--鸣金网

个人征信牌照到现在为止已经经历了好几个月了,最后的审核也已经结束,即将发放。 近日,鸣金网记者从多家机构获悉,央行对征信机构的验收工作已经收尾,预计近期将会下发征信牌照。 目前,各家征信机构也已经做好了前期的各项准备工作,而且也在积极拓展合作机构,静待央行“发令枪响”之后随时开跑。 不过,有业内人士表示,谈到征信业,大数据说得很多,但大数据绝不便宜,如处理大量数据时,在硬件方面的投入很大。 各机构纷纷推出相关产品 今年1月5日,央行下发《关于做好个人征信业务准备工作的通知》,并要求 芝麻信用、腾讯征信、前海征信、鹏元征信、中诚信征信、拉卡拉信用等8家机构做好个人征信业务的准备工作,准备时间6个月。 如今,6个月准确期已过,央行的验收工作已经结束,业内人士称,预计牌照将会在近期发放下来。 准备期间,各家征信机构的产品陆续亮相,并且已经开始尝试和机构合作测试。从目前情况来看,各家征信公司首先推出的产品大多集中在信用评分和反欺诈等方面。 截至目前,8家机构中,阿里旗下的芝麻信用分、中诚信征信的“万象分”、拉卡 拉信用的“考拉分”、前海征信的“好信度”、华道征信的“猪猪分”、腾讯征信的信用评级产品等已陆续上线或开始内测。 其中,芝麻信用分是较早推出进行公测的产品,芝麻信用采用了国际上通行的信用分来直观表现信用水平。芝麻信用分最低350分,最高950分,分数越高代 表信用程度越好。前海征信的“好信度”信用评分也以打分的方式来表示信用结果,份值是300分到850分,也是分值越高代表信用程度越好。

而腾讯征信的个人征信产品则以评级方式展现,以星级的方式体现结果,最高7颗星,5颗星以上就算优秀。 金融机构仍是服务重点 值得注意的是,随着相关产品的陆续出现,这些产品的应用场景也越来越受到关注。目前来看,金融领域的应用仍然是征信使用最多的场景。 腾讯征信总经理吴丹表示,腾讯征信的服务主要是为金融机构和个人服务。个人征信和大家都是息息相关的,通过征信,未来在租车、婚恋、网购、酒店里都能看到更快捷、更方便的服务,另一方面,客户有信用评级后可以更方便地得到贷款,可以得到金融机构平时需要更多背景调查才能获得的金融产品。 金融机构显然是征信服务的重点机构。尤其是互联网金融火爆异常的今天,很多互联网金融机构此前并没有办法拿到正规的征信数据,多位互联网金融人士此前对鸣金网记者表示,对于个人征信的推出充满了期待。 前海征信总经理邱寒介绍称,经过测试之后发现,征信是金融尤其是在信贷领域发挥的作用更大,比如目前已经开发了超过百家的客户,其中大部分是金融机构。当然,其他的场景也有适用的机构。 吴丹表示,腾讯征信是一个独立第三方机构,希望和各个商业银行、商业金融公司、小贷、P2P公司合作,提高他们的信用风险水平。目前,腾讯征信宣布已经和广发信用卡、浦发信用卡展开合作。 在业内人士看来,未来,虽然在一些领域几家征信公司可能存在竞争,但目前市场前景比较大,总体来说并不存在太大的问题。 邱寒表示,市场竞争很正常,大家都在选择最适合自己的产品,有的可能会选择几款产品。 拉卡卡旗下的考拉征信相关人士也表示,中国征信市场可能是千亿级别,这么大的市场,这么多层次的需求,可以支持多家征信机构同时存在。

征信行业深度研究

征信行业深度研究 互联网推动征信行业发展 数据显示我国互联网发展程度已较高:根据CNNIC数据2013年我国网民接近6亿,未来5年将提升到60%以上;艾瑞咨询数据显示2013年我国网络购物规模达到1.8万亿,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7.8%的比重。 欧美和日本等国征信行业发展历程表明互联网极大地推动了征信行业的发展,在经历近20年快速发展后达到成熟。我们判断由于我国互联网的继续快速发展,征信行业将进入快车道。 我国征信行业千亿蓝海将逐步开启 《中国征信业发展报告(2003-2013)》显示,截止2012年我国征信机构达到140家左右,总规模达20亿,相较于美国近800亿市场和日本40亿市场仍有较大的差距。 我们判断如我国采取市场化模式,按照现有价格、企业及个人总数的体量,在发展成熟后我国征信行业仅个人征信市场总空间将在1000亿左右,相较目前不到20亿的体量有50倍的成长,是名符其实的蓝海。 牌照发放为征信行业最大的机会 征信产业链较为简单,分为上游的数据提供商、中游的征信公司、下游的征信需求方,其中中游细分为牌照公司和具有评分模型的公司,是产业链最为重要的分支。 上游数据分布在电商、银行、国家公共机构等手中,是征信行业的起点,但较为分散;中游的评分模型获得突破非短期之功,因此牌照公司将成为未来关注焦点。 一、征信产业链 征信产业链较为简单清晰,主要为上游为数据供应商、中游征信机构和下游征信使用方。 数据供应商主要包括银行、电商、水电煤供应商、电信运营商、教育部门、医疗部门、教育部门、公安部门、社保部门及其他部门(旅游、交通运输部门)等,几乎涉及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征信机构从数据供应商处获得数据通过一定的模型进行加工处理得到信用评级结果,主要分为个人征信机构、企业征信机构和金融评级机构,个人征信和企业征信可以由一个机构提供。 征信报告使用方主要有房地产商、汽车厂商、P2P平台、金融机构等,多数发生在个人购房和购车、个人小额信贷、企业信贷、债券买卖等场景。 二、征信产业价值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