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彬县山洪灾害防御预案

彬县山洪灾害防御预案

彬县山洪灾害防御预案
彬县山洪灾害防御预案

彬县山洪灾害防御预案

目录

1、总则

1.1 编制目的

1.2 编制依据

1.3 编制原则

1.4 适用范围

1.5 编制单位和审批权限

2、基本情况

2.1 自然情况

2.2 经济社会情况

2.3 山洪灾害概况

2.4 山洪灾害防御现状

3、危险区、安全区的划分

3.1 划分原则

3.2 危险区及安全区划定

4、组织指挥体系

4.1 县级组织指挥机构与职责

4.2 镇(办)组织指挥机构与职责

4.3 村级组织指挥机构与职责

4.4 组级分工职责

4.5 住户任务及职责

5、监测预警

5.1 山洪灾害雨量、水位预警指标5.2 实时监测

5.3 通信

5.4 预报预警

6、转移安置

6.1 转移安置

6.2 转移安置纪律

7、抢险救灾

7.1 抢险救灾准备

7.2 抢险、救灾

8、保障措施

8.1 汛前检查

8.2 宣传教育及演练

8.3 纪律

8.4 预案管理

8.5 预案解释

8.6 预案实施时间

彬县山洪灾害防御预案

1 总则

1.1 编制目的

山洪灾害是指山区丘岭由于降雨引发的山洪、泥石流、滑坡等对人民生命财产造成损失的灾害。为规范山洪灾害防御预案,以有效防御山洪灾害,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避免群死群伤事件的发生,特制定本预案。

1.2 编制依据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彬县山洪灾害防治非工程措施建设实施方案》、《彬县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彬县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及《防洪标准》等国家有关灾害救助工作方针、政策和原则。

1.3 编制原则

1.3.1 坚持科学发展观,体现以人为本,以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为首要目标;

1.3.2 贯彻安全第一,常备不懈,以防为主,防、抢、救相结合;

1.3.3 落实行政首长负责制、分级管理责任制、分部门责任制、技术人员责任制和岗位责任制;

1.3.4 因地制宜,具有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1.4 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全县范围内山洪灾害的预防和应急处置。

1.5 编制单位和审批权限

1.5.1县级山洪灾害防御预案由县级防汛指挥部办公室负责组织编制,由县防汛指挥部审批,并报市防汛指挥部备案。

1.5.2镇(办)、村级山洪灾害防御预案由镇人民政府负责编制,由镇(办)人民政府批准,并报县防汛指挥部备案。县防汛指挥部办公室负责镇(办)、村两级山洪灾害防御预案编制的技术指导和监督管理工作。

2 基本情况

2.1 自然情况

2.1.1自然地理、地质地貌

彬县位于陕西省咸阳市西北部,泾河中游,地处渭北黄土高原沟壑区,正写的“人”字,位于东经107°49′-108°22′,北纬34°51′-35°17。东连旬邑、淳化,西靠长武、甘肃灵台,南邻永寿、麟游,北与甘肃正宁接壤。南北宽49.5km,东西长50.6km。总面积1185km2。东北和西南是黄土塬区,中间是泾河谷地,总地势是南北高,中部低。

彬县属于渭北旱塬沟壑区,泾河自西向东斜贯其中,将全县分为南北两塬一道川,平均海拔1108m,年平均气温11.5度,年平均降水量579mm,无霜期180天。全县共有大小河流12条,水资源总量19亿m3。泾河是最大的一条河流,县境内河长104km,河道宽度1.5 km至2.8km。其他11条河流均属泾河支流,北岸有四郎河、红岩河、百子沟、泾河,南岸有磨子河、安华河、西沟、太峪河、孙家河。这此支流多发源于境外,其中以三水河最长,总长度1220.6

km(县内11 km),流域面积1319 km2(县内39.16 km2)。

彬县位于鄂尔多斯地台南缘、祁(连山)吕(梁山)贺兰山“山”字形构造前绵东翼内侧,在单斜面上有为数不多的、方向单一的宽缓褶曲,地层倾角不小于9度,构造简单,南翼倾角平缓。一般1度—2度,北翼较陡,从西到东由4度陡增至9度。两翼跨度8km,北翼起伏幅度300m,起伏一般为80 m。彬县境内所见到的地层从三叠纪开始,有侏罗纪、白垩纪、第三纪和第四纪层,特别是有巨厚的第四纪黄土堆积。为化北地台中生代凹陷,地貌上属黄土高原南部.地表分布着厚达百余米的的黄土层,山、梁、峁普遍由强度低、抗侵蚀力弱的第四纪松散沉积物(风成黄土、坡积黄土或更新世砂、砾层)所构成。由于晚更新世以来地壳抬升,地表径流侵蚀、切割作用强烈,重力侵蚀作用不断加剧。黄土高原区正经历着被流水进一步支解,地形由残塬、梁、峁向丘陵、山地转化阶段。致使该区域内水土流失严重,泾河两侧谷坡及残塬边部土质滑坡和崩塌灾害发育。地下矿藏丰富,主要以煤炭、天然气、石油、陶土,石英砂等10多种。

2.1.2小流域概况

全县8个镇1个街道办,247个行政村,划定山洪灾害危险区91处,涉及全县6镇1个街道办103个自然村,人口13.69万人,面积422.75km2,涉及,分别为水帘河、南沟、西沟、太峪河、百子沟、红岩河、三水河等7条小流域。

2.1.3水文气象

彬县属暖温带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具有雨热同季、寒暑极端、四季分明的特点。冬季降水稀少,寒冷干燥且较

漫长,春季气温回升快,降水增多。夏季气候较热多雷阵雨,并伴有大风或冰雹,夏末常有伏旱.秋季多连阴雨,气候凉爽湿润,但霜冻为害。川道年平均气温11.1℃。1月最低,平均-2.9℃,极端最低气温-22.5℃。最热月为7月,平均所温24.4℃,平均极端最高气温40℃。平均气温的年差31.5℃,初霜期始于10月中旬,终霜期在4月下旬,全年无霜期平均175.6天,川道无霜期177天,年日照充足,河谷川道为2125.4小时。

川道多年平均降水量558mm。年最大降水量797 mm (1983),最小降水量320.3 mm(1979)年。年际相差476.7 mm,变率2.39。多年平均日照数每年2125.4。多年平均相对湿度为72.5%。多年平均蒸发量为1547 mm,远大于年降水量。

2.2 经济社会情况

2.2.1 区域内行政区划情况、人口数量及分布情况;

彬县辖8个镇1个街道办247个行政村,总面积1185km2,总人口35.5万人.其中县城城区辖1街道办24 村,总人口9.6 万人,有党政企事业单位、工矿企业、医院、中小学校及幼儿园、工业园及居农民区住宅区,312国道、福银高速、西平铁路穿城而过,县城区内有城隍庙、大佛寺、水帘洞等旅游景点,是彬县政治、经济、文化、旅游中心。

2.2.2 区域内耕地面积、产业结构;

县城城区有耕地面积 2.2 万亩,农作物以小麦为主,经济作物有蔬菜、水果、药材等。工业主要有煤炭、化工、陶瓷、电力等产业,全县已形成多种经济成分并存,贸、工

农并举,传统工业和新兴工业相结合,内外贸相配套的经济格局。

2.3 山洪灾害概况

山洪灾害类型:(1)溪河洪水:暴雨引起山区溪河洪水迅速上涨,是一种最为常见的山洪表现形式。(2)泥石流:山区沟谷中,由暴雨、冰雪融化等水源激发的,含有大量泥沙石块的特殊洪流。(3)滑坡:土体、岩块或残坡积物在重力作用下沿软弱贯通的滑动面发生滑动现象。

山洪灾害成因:(1)短历时强降雨是引发山洪灾害的最直接因素。(2)陡峭的地形地势是导致山洪灾害的基础因素。(3)复杂的地质条件是加剧山洪灾害的内部因素(4)不合理人类活动是加剧山洪灾害的重要因素。

2.4 山洪灾害防御现状

2.4.1 山洪灾害非工程措施现状

彬县2012年实施完成了山洪灾害非工程措施项目,主要内容包括:1、雨水情监测系统。建成自动雨量站9处,自动水位站14处,简易雨量站91处,简易水位站13处,视频监控站3处。2、监测预警平台。建成硬件和软件及会商室改造三部分。硬件设备主要有路由器、交换机、防火墙、服务器、计算机、大屏显示器、视频会商等硬件设备;软件主要有操作系统、数据库、杀毒软件、数据接收处理、数据整合预警、预警调度等软件新建机房会商室185平方米。3、信息共享平台。建成水情分中心信息共享、市级信息共享和省级信息共享。4、气象监测信息共享系统。建成通信网络建设和平台应用软件及强降水短时临近预报。5、预警系统。

建成6镇1办视频会商、传真、无线广播等预警系统设备以及89个村无线预警广播、铜锣、口哨、手摇报警器等预警设备。6、群策群防体系建设。完成山洪灾害普查、危险区划定、预警指标确定、县镇(办)村预案编制、宣传、培训和演练等工作。

2.4.2 山洪灾害工程措施防御现状

彬县山洪灾害工程措施主要为南山防洪工程,2011年,县政府投资5000万元,在原南山防洪渠的基础上,东西延伸新建长5.6km浆砌石排洪渠(截洪沟),并对原南山排洪渠进行修复,形成了东至城关镇鸣玉池村,西至城关镇刘家湾村的排洪体系,基本解决南山洪水对县城的威胁。

在建设排洪工程的同时,县上积极争取资金,对水库进行除险加固,对崩塌区进行复绿种植水保林并加筑石坝或挡土墙等水土保持工程措施,对山上取土严格监管,严防造成新的水土流失。

2.4.3存在问题

通过山洪灾害非工程措施和工程措施的建设,我县山洪灾害防御能力明显增强,但仍存在一些问题:一是宣传和执法力度不够,群众法律观念较为淡薄,在河道行洪范围内还存在随意设障、倾倒渣土、乱采乱挖现象。二是防汛物资储备不足,山洪灾害防御面广量大,需要各级政府在资金上给予保证,储备一定数量的防汛抢险物资。三是我县气候决定了持续暴雨和秋淋是山洪灾害发生的诱因,支离破碎的地形地貌是山洪灾害发生的主要原因。需要继续加大工程措施及非工程措施建设力度,形成工程措施与非工程措施相结合,

转群相结合,各级联动的山洪灾害防御体系。

3 危险区、安全区的划分

3.1 划分原则

危险区是指受山洪灾害威胁的区域,一旦发生山洪、泥石流、滑坡,将直接造成区内人员伤亡以及房屋、设施的破坏。危险区一般处在河谷口、沟口、河滩两岸、陡坡下、低洼处和不稳定的山下。安全区是指不受山洪、泥石流、滑坡威胁,地质结构比较稳定,可安全居住和从事生产活动的区域。安全区是危险区人员避灾场所。避灾场所选在地势较高,平坦或地势较缓的地方,避开河道、沟口、陡坡、低洼地带。

3.2 危险区及安全区划定

根据彬县地形地貌,在调查历史山洪灾害发生区域的基础上,合理划分危险区、安全区。

1、危险区:划定山洪灾害危险区91处,主要集中在水帘河小流域、南沟小流域、太峪河小流域、百子沟小流域、红岩河小流域、三水河小流域,共涉及城关、水口、新民(炭店、小章)、太峪、义门、北极、龙高6个镇1个街道办103个自然村,3670户,人口13.69万人,面积422.75km2,占全县总面积的35.7%。

2、安全区:主要集中在龙高、香庙、新民、永乐、底店、韩家6个镇。

4—2彬县山洪灾害基本情况分小流域统计表

4 组织指挥体系

4.1 县级组织指挥机构与职责

4.1.1组织指挥机构

县政府成立山洪灾害防御指挥部。统一领导和组织山洪灾害防御工作,由县长任总指挥,县委常委组织部长、主管副县长、人武部部长、公安局长任副总指挥。县委办公室主任、政府办公室主任、水利局局局长、住建局局长、城关街道办主任任指挥。成员由信息办、发改局、国土局、民政局、交运局、财政局、卫生局、教育局、安监局等部门负责人及城关街道办、水口、新民、太峪、义门、北极、龙高6个镇镇长1个街道办主任组成。

指挥部下设办公室,5个工作组(监测组、信息组、转移组、调度组、保障组)及应急抢险队。山洪灾害防御办公室与县防汛指挥部办公室合署办公,由水利局长兼任办公室主任。

4.1.2职责和分工

4.1.2.1行政首长

山洪防御工作实行各级人民政府行政首长负责制。行政首长的主要职责:

(1)负责组织制定本地区防御山洪的规章和制度,组织做好宣传和思想动员工作,增强各级干部和广大群众防御山洪的意识。

(2)负责组织开展本辖区防御山洪的非工程措施和工程措施的建设,不断提高防御山洪灾害的能力。特别是

组织有关部门制订本辖区防御山洪灾害预案,并督促各项措施的落实。

(3)根据汛情,及时做出防御山洪灾害工作部署,组织指挥当地群众参加抢险,贯彻执行上级调度命令。

(4)山洪灾害发生后,要立即组织各方面力量迅速开展救灾工作,安排好群众生活,尽快恢复生产,保持社会稳定。

(5)各级行政首长对本辖区的防御山洪工作必须切实负起责任,确保安全度汛,防止发生重大灾害。

4.1.2.2指挥部

在总指挥的统一领导下,负责全县山洪灾害防御工作。具体职责:

(1)贯彻执行有关山洪灾害防御工作的法律、法规、方针、政策和上级山洪灾害防御指挥部的指示、命令,统一指挥本区内的山洪防御工作。

(2)贯彻“安全第一,常备不懈、以防为主、全力抢险”的方针,部署山洪灾害防御工作任务,明确各部门的防御职责,落实工作任务,协调部门之间、上下之间的工作配合,检查督促各有关部门做好山洪灾害防御工作。

(3)遇大暴雨,可能引发山洪灾害时,及时掌握情况,研究对策,指挥协调山洪灾害抢险工作,努力减少灾害损失。

(4)督促有关部门根据山洪灾害防治规划,按照确保重点、兼顾一般的原则,编制并落实本区的山洪灾害防

御预案。并组织有关人员宣传培训山洪灾害防御知识。

(5)建立健全山洪灾害防御指挥部机构,配备相关人员和必要的设施,开展山洪灾害防御工作。

4.1.2.3办公室

具体负责指挥部的日常工作。

4.1.2.4工作组

监测组:负责做好水雨情监测及管理、协调工作。

信息组:负责气象、水文、国土等部门各种信息的收集与管理,及时掌握水雨情、水库溃坝、决堤等信息,为山洪灾害防御指挥决策提供依据。

转移组:负责组织群众按规定的转移路线转移,一个不漏的动员到户到人,同时确保转移途中和安置后的人员安全。

调度组:做好与水利、公安、民政、卫生等部门的联系,负责调度各类险工险段的抢险救灾工作;负责调度抢险救灾车辆、船舶;负责调度抢险救灾物资、设备。

保障组:负责了解、收集山洪灾害造成的损失情况,指派专人到灾区实地查灾、汇总、上报灾情数据;做好灾区群众的基本生活保障工作,包括急需物资的组织、供应、调拨和管理等;指导和帮助灾区开展生产自救和恢复重要基础设施;负责救灾应急资金的落实和争取上级财政支持,做好救灾资金、物资的分配,指导、督促灾区救灾款物的使用;组织医疗防疫队伍进入灾区,抢救、治疗和转运伤员,实施灾区疫情监测,向灾区提供所需药品的医疗

器械。

应急抢险队:在紧急情况下听从县级山洪灾害防御指挥部命令,进行有序的抢险救援工作。

4.1.2.5指挥部成员单位

在总指挥的统一领导下,水利、国土、民政、公安、卫生等相关职能部门各负其责,相互协调,共同做好山洪灾害防御及抢险救灾工作。

4.2 镇组织指挥机构与职责

4.2.1组织机构

在全县各镇(办)设立山洪灾害防御指挥机构,指挥机构设指挥、副指挥,成员由镇(办)政府科室、部门及企事业单位等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及各村委会主任组成。

指挥机构下设监测、信息、转移、调度、保障等5个工作组和2~3个应急抢险队(每队不少于10人)。

4.2.2分工与职责

4.2.2.1镇(办)指挥部

(1)制定完善并落实本镇(办)山洪灾害防御预案,负责山洪灾害防御避灾躲灾有关的责任落实、队伍组建、预案培训演练、物资准备等各项工作。

(2)掌握本镇(办)山洪险情动态,收集雨情、水情灾情等资料,及时上报发布预警信息,并督促各村定期进行水库、塘坝、堤防等险工险段的监测巡查。

(3)指挥调度、发布命令、签发调集抢险物资器材,并组织上报本镇(办)山洪灾害相关信息。

(4)指挥并组织协调各村进行群众安全转移,落实安置灾民及做好灾后恢复生产工作。

4.2.2.2工作人员

监测组:负责本镇(办)区域内水雨情的监测工作及水库、塘坝、堤防等险工险段的监测巡查,及时提供有关信息,如遇紧急情况可直接报告县级山洪灾害防御指挥部。

信息组:负责收集各村水雨情、水库溃坝、决堤等信息,掌握本镇各村信息员反馈的灾害迹象,及时为指挥决策提供依据。

调度组:按照山洪灾害防御预案和人、财、物总体情况,负责做好抗洪抢险人、财、物的调度工作,确保救灾工作迅速、有效的进行。

转移组:按照县、镇指挥部的命令及预报通知,组织群众按预定的安全转移路线,一个不漏地动员到户到人。必要时可强制转移,同时确保转移途中和安置之后的人员安全,并负责转移后群众及财产的清点和保护。

保障组:按照县、镇(办)指挥部的命令及预报通知,负责抢险物资、设备供应及后勤保障等工作,负责维护灾区社会秩序。

应急抢险队:在紧急情况下服从指挥命令,进行有序的抢险救援工作。

信号发送员:在获得险情监测信息或接到紧急避险转移命令后,立即按照有关程序并通过各种方式发布报警信

号。

4.3 村级组织指挥机构与职责

4.3.1组织机构

各行政村设立以村主任为负责人的山洪灾害防御指挥机构,并成立以基干民兵为主体的1~2个应急抢险队(每队不少于10人),确定预警人员,并造花名册报镇指挥部备查。

4.3.2分工与职责

1、协助镇(办)制定和完善山洪灾害防御预案,并负责执行落实;组织参加预案培训演练,落实本村山洪灾害防御避灾各项工作。

2、负责山洪、泥石流、滑坡等灾害危险区的监测和抢险,随时掌握雨情、水情、灾情及险情动态,负责报送本村的水雨情等资料,组织人员进行水库、堤防等险工险段的监测巡查,并及时向村民发布预警。

3、落实上级发布的防御抢险命令,组织群众安全转移、避险、抢险,落实安置灾民及做好恢复生产工作。

4、负责灾前灾后各种应急抢险及恢复生产等工作。

4.3.3组级分工职责

村组组长负责本组内人员转移和抢险工作,必要时支援同村人员开展山洪灾害防御工作。

4.3.4住户任务及职责

住户要负责听从上级山洪灾害防御指挥机构的预警命令,做到随时注意预警信号,根据预警命令有序的进行

转移和抢险工作。

5 监测预警

5.1 山洪灾害雨量、水位预警指标

5.1.1 参照历史山洪灾害发生时的降雨情况,根据各地的暴雨特性、地形地质条件、前期降雨量等,分析确定本地区可能发生山洪灾害的临界雨量值。

彬县雨量水位预警指标汇总表

5.1.2 根据历史山洪灾害发生时的情况,分析确定本地区可能发生山洪灾害的河水位值及变化情况;建设实用、可靠的雨水情监测系统,扩大山洪灾害易发区收集的雨水情信息量,提高雨水情信息的收集时效,为山洪灾害的预报预警及防灾减灾工作提供准确的基本信息。

5.2 实时监测

5.2.1 监测内容:辖区内降雨、水位、泥石流和滑坡等信息。

5.2.2 监测要求:有目的、有步骤、有计划、有针对性地进行监测,群测群防为主,专业监测为辅。

5.2.3 监测系统的建立:建设由简易监测站、自动监测站、视频监控站组成的山洪灾害信息采集网,采用公网通信、超短波或卫星通信方式组建通信网。县、镇(办)级以自动监测站为主,村、组级以简易监测站为主,通过自动与人工相结合的方式,把监测信息汇集于山洪监测预警平台。

5.3 通信

5.3.1 选取适宜的通信方式。常用的通信方式有电视、广播、电话、传真、Internet网络、语音查询、短信、数字式调幅无线电指挥系统、专用警报系统、锣鼓号等。

5.3.2 以经济、实用为原则,因地制宜地建设与通信方式相适应的山洪灾害监测信息、警报等的传输和信息反馈通信网络。

5.3.3建立县级管理部门山洪灾害各类数据汇集及信

村级山洪灾害防御预案

村级山洪灾害防御预案 灵丘县红石塄上沿河村 山洪灾害防御预案 1 总则 1.1编制目的 山洪灾害是指山丘区由于降雨引发的山洪、泥石流、滑坡等对人 民生命财产造成损失的灾害。为规范和指导全村山洪灾害的防御工 作,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避免群死群伤事件的发生, 保护人民群众和财产安全,特制定觉山村山洪灾害防御预案。. 1.2编制依据 山洪灾害防御预案编制的主要依据是: (1)《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汛条例》。 (2)《大同市水利发展“十二五”规划》、《灵丘县国民经济 “十二五”规划》。 (3)有关规范和技术标准。 1.3编制原则 (1)坚持科学发展观,体现以人为本,以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 全为首要目标; (2)贯彻安全第一,常备不懈,以防为主,防、抢、救相结合; (3)全面落实行政首长负责制; (4)建立健全群策群防机制。 2基本情况 2.1自然情况 上沿河村位于唐河左岸处,唐河在上沿河村以上流域面积1850 平方公里,洪水直接威胁着上沿河村的安全。 2.2经济社会情况 全村现有人口345人,耕地591.5亩,人均收入2500元,以种 植玉米、土豆、谷子为主。 2.3历史山洪灾害损失及成因 1939年汛期唐河流域突降暴雨,特大洪水冲毁上沿河房屋48间、一土地100亩。 2.4山洪灾害防御现状 山洪灾害非工程措施现状及存在问题,防灾知识宣传、通信及预 警系统、防灾预警及救灾措施,搬迁避让、防灾管理等方面基本不存 在问题。只是近几年由于没发生大的洪水灾害,村民存在一些麻痹侥 幸心理,在思想上不够高度重视。 防灾工程措施现状及存在问题:由于大东峪防洪堤坝年久失修, 防洪能力十分低下,一遇大的洪水将毁坝冲地,危及人民生命财产安 全。 3危险区、安全区的划分 根据区域山洪灾害的形成特点,在调查历史山洪、灾害发生区域 的基础上,结合气候和地形地质条件、人员分布等,分析山洪灾害所 能发生的类型、强度及影响范围,全村都在危险区范围内。

XX乡镇(街道)办事处2018年山洪灾害防御预案

XX县XX乡镇(街道)办事处山洪灾害防御预案 XX县XX街道办事处 2018年5月

目录 1 总则 (1) 1.1 目的 (1) 1.2 编制依据 (1) 1.3 适用范围 (1) 1.4 工作原则 (1) 2 概况 (2) 2.1 自然状况 (2) 2.1.1 地理位置 (2) 2.1.2 地形地貌土壤植被 (2) 2.2 社会经济 (2) 2.3 水利工程 (3) 2.4 山洪灾害防御现状 (3) 2.4.1 历史山洪灾害 (3) 2.4.2 当前山洪灾害防御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3) 3 山洪灾害区域划分 (5) 3.1 划分原则 (5) 3.2 危险区、安全区 (5) 4 组织指挥系统 (6) 4.1 组织指挥机构 (6)

4.2 职责和分工 (7) 5 安全转移方案 (11) 5.1 监测预警 (13) 5.2 人员转移 (14) 5.2.1转移原则和方法 (14) 5.2.2转移路线 (15) 6 抢险救灾 (15) 7 保障措施 (16) 7.1 汛前检查 (16) 7.2 宣传培训及演练 (16) 7.3 纪律 (17) 8 附则 (17) 8.1 预案管理 (17) 8.2 实施时间 (17) 9 附件 (18) 9.1 XX乡镇(街道)办事处山洪灾害防灾避险明白卡 18 9.2 XX乡镇(街道)办事处社会经济基本情况表 (20) 9.3 XX乡镇(街道)办事处水利工程基本情况表 (22) 9.4 XX乡镇(街道)办事处危险区基本情况表 (24) 9.5 XX乡镇(街道)办事处行政区划图 (26) 9.6 XX乡镇(街道)街道办事处转移路线安置图 (26)

村级山洪灾害防御预案

村级xx灾害防御预案 xxxx塄上xx村 xx灾害防御预案 1总则 1.1编制目的 山洪灾害是指山丘区由于降雨引发的山洪、泥石流、滑坡等对人 民生命财产造成损失的灾害。为规范和指导全村山洪灾害的防御工作,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避免群死群伤事件的发生,保护人民群众和财产安全,特制定觉山村山洪灾害防御预案。. 1.2编制依据 xx灾害防御预案编制的主要依据是: (1)《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 《xx防汛条例》。 (2)《大同市水利发展“十二五”规划》、《灵丘县国民经济 “十二五”规划》。 (3)有关规范和技术标准。 1.3编制原则 (1)坚持科学发展观,体现以人为本,以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 全为首要目标; (2)贯彻安全第一,常备不懈,以防为主,防、抢、救相结合; (3)全面落实行政首长负责制;

(4)xx群策群防机制。 2基本情况 2.1自然情况 上沿河村位于唐河左岸处,唐河在上沿河村以上流域面积1850 平方公里,洪水直接威胁着上沿河村的安全。 2.2经济社会情况 全村现有人口345人,耕地 591.5亩,人均收入2500元,以种 植xx、土豆、谷子为主。 2.3历史xx灾害损失及成因 1939年汛期唐河流域突降暴雨,特大洪水冲毁上沿河房屋48间、 土地100亩。 2.4xx灾害防御现状 山洪灾害非工程措施现状及存在问题,防灾知识宣传、通信及预 警系统、防灾预警及救灾措施,搬迁避让、防灾管理等方面基本不存在问题。只是近几年由于没发生大的洪水灾害,村民存在一些麻痹侥幸心理,在思想上不够高度重视。 防灾工程措施现状及存在问题: 由于xx防洪堤坝年久失修, 防洪能力十分低下,一遇大的洪水将毁坝冲地,危及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5 山洪灾害防御预案

县(市)山洪灾害防御预案编制提纲 1 总则 1.1 编制目的 结合区域具体情况,明确编制目的。 1.2 编制依据 明确预案相关的法律、法规,各级地方人民政府颁布的有关条例、规定,以及有关规程、规范和技术标准等编制依据。 1.3 编制原则 明确预案编制原则。 1.4 适用范围 结合区域具体情况提出预案适用范围。 2 基本情况 2.1 自然概况 2.1.1 地理位置 简要描述该区域地理位置,所属山系、水系,以及区域东西长度、南北宽度,国土面积、山丘区面积及比例等。 2.1.2 河流水系 简要描述所处流域、水系名称及流域面积、所占面积比例等。反映小流域概况,包括小流域分布、数量、面积等。 2.1.3 气象、水文及暴雨洪水特性 简要描述气候特点,多年平均降水量、最大及最小年降水量、汛

期及主汛期降雨情况及洪水特性等。 2.1.4 地形地质 简要描述区域内的地形地貌、地质构造与底层岩性、水土流失等情况。 2.2 经济社会情况 2.2.1 行政区划 简述区域内行政区划情况、人口数量及分布情况。 2.2.2 经济社会情况 简述区域内耕地面积、产业结构、国内生产总值及人均收入等,填写区域社会经济情况表。 2.3 山洪灾害概况 2.3.1 历史山洪灾害及损失 简述历史山洪灾害情况,描述典型场次山洪灾害发生及损失情况,填写历年山洪灾害损失情况表。 2.3.2 山洪灾害概况 (1)山洪灾害类型 简述区域内山洪灾害类型。 (2)山洪灾害成因及特点 简述各类山洪灾害的成因和特点。 (3)地质灾害隐患点情况 简述本区域内地质灾害隐患点情况。 2.4 山洪灾害防御现状

2.4.1 山洪灾害防御非工程措施现状及存在问题 简述山洪灾害防治非工程措施现状及存在问题。山洪灾害防御非工程措施主要包括防灾知识宣传、监测通信及预警系统、防灾预案及救灾措施、搬迁避让、政策法规、防灾演练等。 2.4.2 山洪灾害防御工程措施现状及存在问题 简述山洪灾害防御工程措施现状及存在问题。山洪灾害防御工程措施主要包括山洪沟、泥石流沟及滑坡治理,病险水库除险加固,水土保持工程措施等。 3 危险区、安全区的划分 3.1 划分原则 明确山洪灾害危险区及安全区的划分原则。 3.2 “两区”基本情况 根据区域山洪灾害的形成特点,在调查历史山洪灾害发生区域的基础上,结合分析未来山洪灾害可能发生的类型、程度及影响范围,合理确定危险区、安全区。根据山洪灾害可能发生的程度和范围,绘制山洪灾害危险区图,标明危险区、安全区。收集、整理危险区经济社会资料,填写山洪灾害危险区基本情况表。 4 组织指挥体系及职责 4.1 组织指挥机构 明确各级组织指挥机构的构成。 4.2 职责与分工 (1)明确各成员单位分工和职责。

山洪灾害防御宣传知识

山洪灾害防御宣传知识 1.什么是山洪灾害? 山洪灾害是指由沿河流及溪沟暴涨暴落的洪水及伴随发生的滑坡、崩塌、泥石流而给人类社会系统所带来的危害,包括溪河洪水泛滥、泥石流、山体滑坡等造成的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基础设施毁坏,以及环境资源破坏等。 2.山洪灾害有哪些特点? 山洪灾害的主要特点是: (1)季节性强,频率高。山洪灾害主要集中在汛期(富宁县主要集中在6-10月份),尤其主汛期更是山洪灾害的多发期。 (2)区域性明显,易发性强。山洪主要发生于山区、丘陵区及岗地,特别是位于暴雨中心的上述地区,暴雨时极易形成具有冲击力的地表径流,导致山洪暴发,形成山洪灾害。 (3)来势迅猛,成灾快。山丘区因山高坡陡,溪河密集,降雨迅速转化为径流,且汇流快、流速大,降雨后几小时即成灾受损,防不胜防。 (4)破坏性强,危害严重。山洪灾害发生时往往伴生滑坡、崩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并造成河流改道、公路中断、耕地冲淹、房屋倒塌、人畜伤亡等,因此危害性、破坏性很大。 3.山洪灾害发生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山洪灾害发生的主要因素有三个方面: (1)地质地貌因素。山洪灾害易发地区的地形往往房山高、坡陡、谷深,切割深度大,侵蚀沟谷发育,其地质大部分是渗透强度不大的土壤,如紫色砂页岩、泥质岩、红砂岩、板页岩发育而成的抗蚀性较弱的土壤,遇水易软化、易崩解,极有利于强降雨后地表径流迅速汇集,一遇到较强的地表径流冲击时,从而形成山洪灾害。 (2)气象水文因素。副热带高压的北跳南移,西风带环流的南侵北退,以及东南季风与西南季风的辐合交汇,形成了山丘区不稳定的气候系统,往往造成持续或集中的高强度降雨;气温升高导致冰雪融化加快或因拦洪工程设施溃决而形成洪水。据统计,发生山洪灾害主要是由于受灾地区前期降雨持续偏多,使土壤水分饱和,地表松动,遇局地短时强降雨后,降雨迅速汇聚成地表径流而引发溪沟水位暴涨、泥石流、崩塌、山体滑坡。从整体发生、发展的物理过程可知,发生山洪灾害主要还是持续的降雨和短时强降雨而引发的。 (3)人类活动因素。山丘地区过度开发土地,或者陡坡开荒,或工程建设对山体造成破坏,改变地形、地貌,破坏天然植被,乱砍滥伐森林,失去水源涵养作用,均易发生山洪。由于人类活动造成河道的不断被侵占,河道严重淤塞,河道的泄洪能力降低,也是山洪灾害形成的重要因素之一。 4.诱发山洪灾害的气象因素有哪些?

山洪灾害预防预案

海树政发[2010] 41号 树台乡xx灾害防御预案 一总则 1、编制目的 为了有效防御山洪灾害,提高突发性暴雨山洪的应对能力,避免山洪造成群伤群死事件的发生,最大程度的减轻灾害损失,结合我乡防汛工作的实际,制定本预案。 2、编制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地质灾害防治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等国家颁布的有关法律、法规等。 3、编制原则 (1)坚持科学发展观,体现以人为本,以保障人民群众生命 安全为首要目标。 (2)贯彻安全第一,常抓不懈,以防为主,防、抢、救相结合的原则。 (3)落实主管领导负责制、分级管理责任制、技术人员责任制和岗位责任制。 (4)因地制宜,具有实效性和可操作性。 4、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全乡突发山洪灾害的应急抢险及人员转移。 二基本情况 (一)自然情况 1、河流分布情况

树台乡区域内主要分布有红井、相桐和二百户的山洪沟道。流域面积7.9平方公里,对树台乡条子沟、李会川、堡子台、阴洼沟、石沟5个自然村造成较大威胁。 2、区域内的地形地貌与水土流失等情况 该区的山貌呈前倾斜状态,在树台过境小红公路一带,地势南高北低,纵坡大,沟壑多。河道坡度减缓,床面宽阔,形成漫滩。 由于受地形、地质、地貌、土壤、植被覆盖度低和降水集中、夏秋洪水冲刷等因素的影响,境内水土流失的主要形式为水力侵蚀和风力侵蚀。根据调查,植被破坏的主要原因是: 长期干旱,加之放牧和人为乱砍滥伐树木所造成,使整个水源植被稀疏,地表裸露, 造成大量水土流失。 (二)经济社会情况 1、区域内行政区划情况、人口数量及分布情况 本区域内有红井、二百户、相桐、韩庄、树台、大嘴6个行政村3640户182273人。 2、区域内耕地面积、产业结构、国内生产总值及人均收入情况。 区域内土地总面积312km,耕地面积171128亩,主要以农业生产为主,草牧业为辅,农业种植以小麦、马铃薯为主,近年来由于产业种植结构调整,马铃薯种植面积不断扩大。2007年全乡人均收入1920元。 3、xx灾害防御现状 目前,已成立防汛抢险领导机构,且编制了有关防灾预案,各村也分别成立了抢险小组。近年来,为进一步减轻由于水土流失造成的损失,流域内大力开展了以植树造林、退耕还林、封山育林为主的水土保持治理措施。 2.3.2存在问题

村级山洪灾害防御预案样本12页word

淄川区山洪灾害防御预案 第一章概况 第一节基本情况 我村(居)位于,辖个组, 户,人,总土地面积平方公里,耕地面积亩,其中水田亩,旱土亩,林地亩,占总面积的%。人年均收入元。现有防御工程河堤公里,河坝无座,山塘无座,桥梁 1 座,公路0.5公里。但道路较少,并且多为土路,标准低,雨天难以通行,跨沟、跨河的桥梁与道路不配套,根本不能满足群众撤退要求。装有程控电话门,有线电视机台,无线电视机台,锣个、口哨个。如有险情,防汛指挥系统主要靠电话在短时间内把信息及时传送各家各户。从总体上看,信息技术应用水平很低,规范化和标准化程度不够,信息采集手段落后,传输时效很差。遇山洪灾害,通信、电力中断,所有信息只能靠人工传递。 第二节目前试点区在山洪灾害防御中存的 突出问题 几年来进行山洪灾害防御工作中还存在不少问题和困难。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特殊的地理位置,防灾信息传递困难。我村坡度大于30 度的山坡地占总面积55%,山高坡陡,群众居住分散,交通不便,多数组与组间至今尚未通公路,通信闭塞。且大多数公路与通信通电线路均靠近山沟溪河边,每次遇山洪灾害发生,公路被冲毁中断、通信及输电杆线被冲倒毁坏,对信息传递造成相当大的困难。 二、防御工程措施较少、非工程措施薄弱,防御工作难度大。经实地调查,区域内真正能防御山洪灾害的工程措施比较少,在山洪灾害易发区的河堤防洪能

力相当差,不能抵御洪水侵袭,同时,没有建筑挡砂坝,排洪渠、跌坝消力池或山塘等水利工程设施,致使每次发生山洪灾害时,只能听天由命,任山洪泛滥成灾。 三、我村部分山洪灾害泥石流沟将农田全毁,房屋冲走,使这里的居民已丧失了基本生存条件,要异地搬迁,工作难度相当大,主要资金需要多。 第三节典型山洪灾害 据调查了解,在我村于年月日等几次程度不等地遭受了较大洪灾。具体情况见下表。 典型山洪灾害损失调查表 第二章山洪灾害避灾方案 第一节山洪地质灾害重点隐患点 目前,我村区域内山洪灾害重点隐患区有3处,具体见表 我村山体崩塌、滑坡情况统计表

山洪灾害防御预案资料

张川县山洪灾害防御预案 1.总则 1.1编制目的 为有效防御山洪灾害,切实落实防御山洪灾害的防灾、预警工作,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避免群死群伤事件的发生,提高救灾工作应急反应能力,切实做到有备无患,充分发挥灾害管理部门救灾资源合力作用,建立救灾运行机制,提高救灾工作整体水平,确保山洪、泥石流易发区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维护社会稳定,结合我县实际,特制定本预案。 山洪灾害防御预案是各级政府及防汛指挥部门实施指挥决策和防洪调度、抢险救灾的依据,是基层组织和人民群众“防、抢、救”等各项工作的行动指南。 山洪灾害和其他自然灾害一样,既具有自然属性,又有社会属性,由于山洪成灾速度快,受灾区大多数为经济相对欠发达地区,人口分散,交通、通讯不便,预报、保护和救护难度大。山洪灾害防御方案侧重于监测、预防、预警、人员撤离、财产转移、抢险救灾和善后工作等。 1.2编制依据 1.2.1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地质灾害防治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气

象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汛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河道管理条例》、《甘肃省河道管理条例》等国家颁布的有关法律、法规和甘肃省人民政府颁布的有关地方性法规、条例及规定; 1.2.2根据国家防总及甘肃省防汛抗旱指挥部有关文件精神; 1.2.3有关规程、规范和技术标准; 1.3编制原则 1.3.1坚持科学发展观,体现以人为本,以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为首要目标; 1.3.2贯彻安全第一,常备不懈,以防为主,防、抢、救相结合的原则; 1.3.3落实行政首长负责制、分级管理责任制、分部门责任制、技术人员责任制和岗位责任制; 1.3.4因地制宜,具有实用性和可操作性的原则; 1.3.5根据山洪灾害的致灾原因和致灾特点,对山洪灾害主要采取预警、防御和躲、避措施; 1.3.6广泛发动群众,尽可能调动全社会的积极因素参加防御行动。 2.基本情况 2.1.自然地理 张家川回族自治县(下文均作“张川县”)位于甘肃省

镇山洪灾害防御预案

镇山洪灾害防御预案 镇人民政府编 二○一二年八月

一、总则 1、编制目的 为规范防灾减灾避灾的程序,做好山洪灾害防御应急工作,确保科学、及时、有序、高效的开展防灾减灾避灾工作,真正做到以人为本,最大限度的避免或减少人员伤亡,减轻财产损失,避免群死群伤事件的发生,按照“救灾先救人”的原则,结合我镇的实际情况,编制本预案。 2、编制依据 本预案编制所依据法律、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水库大坝安全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地质灾害防治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 3、编制原则 ●坚持科学发展观,体现以人为本,以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为首要目标; ●贯彻安全第一,常备不懈,以防为主,防、抢、救相结合; ●落实行政首长负责制、分级管理责任制、分部门责任制、技术人员责任 制和岗位责任制; ●因地制宜,具有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4、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全镇范围内山洪灾害的预防和应急处置。包括江河洪水,山洪地质灾害防御以及由洪水导致出现水库出险、堤防缺口等重大险情应急处置。 5、工作原则 在县三防指挥部和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不断提高防汛抗洪救灾抢险的水平,千方百计确保全镇防洪安全,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灾害损失降到最低程度。

二、基本情况 (简述镇人口、气象、水位、经济等基本情况) 1、镇各行政村简况 2、镇水利工程一览表 水利工程基本情况表详见附件一。 三、主要山洪灾害 1、山洪灾害类型 我镇山洪灾害的主要类型有溪河洪水,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山洪灾害分布区域性强,主要集中在植被覆盖率低、风化严重的土石山区和有矿产资源开发的村庄。

县级山洪灾害防御预案编制大纲(修订)

河南省县、乡(镇)、村山洪灾害防御预案编制大纲 (暂行) 河南省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 二○一一年四月

有关说明 本大纲依据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办公室2005年下发的《山洪灾害防御预案编制大纲》编制,按照我省实际情况进行了细化。有山洪灾害防御任务的各县(市、区)防汛抗旱指挥部门依据本大纲,结合各地实际情况,组织编制县、乡(镇)、村山洪灾害防御预案,分别报同级人民政府审批,并报上级防汛抗旱指挥部备案。 各县在组织编制各级山洪灾害防御预案时,要按照本大纲章节目录,根据各地实际情况进行编制。

河南省××县山洪灾害防御预案 1 总则 1.1 编制目的 山洪灾害是指山丘区由于降雨引发的山洪、泥石流、滑坡等对人民生命、财产造成损失的灾害。××县境内群山林立,溪河众多,山洪灾害发生频繁。为有效防御山洪灾害,最大限度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做到有计划、有准备地防御山洪灾害,避免群死群伤事件发生,特制定本预案。 1.2 编制依据 1.2.1 法律、法规 1、《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地质灾害防治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河道管理条例》等国家颁布的有关法律、法规。 2、《河南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办法》、《河南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办法》、《河南省〈河道管理条例〉实施办法》等河南省人民政府颁布的法规、条例; 1.2.2 经过批准的国家、省、市、县山洪灾害防治规划报告和地质灾害防治规划报告等 1、《全国山洪灾害防治规划》 2、《全国地质灾害防治规划》

3、《河南省山洪灾害防治规划》 4、地方防汛工作方案、预案、山洪灾害防治方案等 5、有关规程、规范和技术标准。 1.3 编制原则 1、坚持科学发展观,体现以人为本,以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为首要目标; 2、贯彻安全第一,常备不懈,以防为主,防、抢、救相结合; 3、落实行政首长负责制、分级管理责任制、分部门责任制、技术人员责任制和岗位责任制; 4、因地制宜,具有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1.4 适用范围 山洪灾害防御预案适用于××县行政区域范围内山洪灾害的预防和应急处置。本预案是在现有工程设施条件下,针对可能发生的山洪灾害预先制定的防御方案、对策和措施,是各级山洪灾害防御指挥部门实施指挥决策和防御调度、抢险救灾的依据。 1.5 预案执行与修订 本预案自批准之日起执行,应根据本地区山洪灾害防御情况适时修订。

学校山洪灾害防御应急预案

学校山洪灾害防御应急预案 ××学校山洪灾害防御应急预案 为了切实做好山洪灾害防御各项工作~确保师生和学校生命和财产安全~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编制本校山洪灾害防御应急预案。 一、基本情况 1、简要描述××学校地理位置~教职工学生人数~校舍情况。 简要叙述学校所处危险区类型及危害情况。 2、 二、防御组织机构及职责 ,一,本校山洪灾害防御小组由校长为组长~成员由个人组成~舔组织转移人员人,每班1人,~预警员1人。 ,二,工作职责 1、学校山洪灾害防御工作组 制定学校山洪灾害防御预案~并组织落实,落实上级部门和所在危险区发布的各种命令,落实学校山洪灾害防御工作责任制~建立各项工作制度, 经常开展山洪灾害防御知识的宣传教育。 2、工作组长,副组长,职责 负责本学校山洪灾害防御的全面工作。 3、组织转移人员:组织负责班级学生的安全转移工作。 4、预警员职责:按照上级部门或学校负责人发出的预警信息后~分别或同时采用电话、广播等方式预警。 指挥机构成员名单、联系方式见附表1。 三、预警及响应 预警等级划分为三级

,一,?级应急响应,黄色响应, 接到上级或危险区发布的?级预警信息时~启动?级响应。 1、学校山洪灾害防御工作组人员、组织转移人员、预警员全部 1 到岗到位。 2、做好?级响应准备。 ,二,?级应急响应,橙色响应, 接到上级或危险区发布的?级预警信息时~启动?级响应。 1、学校工作组长下达准备转移指令~预警员发出预警信息。 2、组织转移人员做好转移前的各项准备工作 ,三,I级应急响应,红色响应, 接到上级或危险区发布的I级预警信息时~启动I级响应。 1、学校工作组长下达立即转移命令~预警员发出预警信息。 2、组织转移人员组织师生向安全区转移。 3、加强对学生的管理~严防学生进入危险区域。 4、工作组长将险情及工作情况及时向上级报告~做好转移学生的生活保障工作。 四、转移安置 1、按照上级转移撤离命令~有组织、有计划、有步骤地转移危险区学生。 2、及时、果断处理转移中出现的突发事件~并有权对不服从转移命令的人员采取强制转移措施。 3、对病、残、幼等学生委派专人负责~严密组织~确保万无一失。 4、做好转移安置学生的生活保障工作。 附图:

山洪灾害防御预案(最新)

山洪灾害防御预案 1总则 1.1序言 为了防止和减轻山洪灾害,做到有计划、有准备地防御山洪灾害,最大限度地减轻山洪灾害造成的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损失,特制定X县山洪灾害防御预案。 山洪灾害是指山丘区由于降雨引起的山洪、泥石流、滑坡等对人民生命财产造成损失的灾害。山洪灾害防御预案是指在现有工程设施条件下,针对可能发生的各类山洪灾害而预先编制的防御方案、对策和措施,是指导我县防汛指挥决策和防洪调度、抢险救灾的依据。 1.2编制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地质灾害防治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河道管理条例》、《X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细则》等有关法律法规。 1.3编制原则 一、坚持以人为本,以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为首要目标;

二、贯彻安全第一,常备不懈,以防为主,防、抢、救相结合; 三、落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和行政首长负责制、分级管理责任制、分部门责任制、技术人员责任制和岗位责任制; 四、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相结合,广泛发动群众,调动全社会的积极因素参加防洪。 2基本情况 2.1自然情况 2.1.1地理位置 X县位于X省东南边陲,X市东北部,X东段南麓,南X上游,介于东经109°44′10″-110°40′46″,北纬33°52′00″-34°25′58″之间,东临X,西X,北依X。素有X“X门户”之称。东西长85km,南北宽64km,全县总面积2830平方公里。 2.1.2河流概况 我县分属长江、黄河两大流域,全X长在1km以上的大小河流1366条。其中:X。 按年径流量的大小统计,年产水量在0.5亿m3以上的河流有6条,分别是:X河(1.09亿m3)、X河(0.56亿m3)、X河(2.04亿m3)、X河(0.58亿m3)、东X(1.09亿m3)、南X(7.41亿m3)。 0.3~0.5亿m3的有8条,分别是:X。

山洪灾害防御预案

目录 1 总则 (1) 1.1编制目的 (1) 1.2编制依据 (1) 1.3 工作原则 (1) 2 基本情况 (2) 3 组织体系 (2) 3.1村山洪灾害防御工作组及职责 (2) 3.2村山洪灾害防御工作组分工 (3) 4 监测预警 (4) 4.1预警指标 (4) 4.2预警流程 (5) 4.3预警方式 (5) 5 人员转移 (6) 5.1转移原则 (6) 5.2转移方案 (6) 5.3其他转移事项 (6) 6 抢险救灾 (7) 6.1工作机制 (7) 6.2准备工作 (7) 6.3应急处置 (7) 7 保障措施 (8) 7.1汛前落实检查 (8) 7.2宣传、培训及演练 (9) 7.3其他保障措施 (9) 8 附则 (10) 附录 (11)

1 总则 1.1编制目的 为建立“村自为战”的山洪灾害应急防御机制,提高防御山洪灾害的应急处置能力,保障预警、转移和抢险救灾工作有序进行,减少人员伤亡,最大限度减轻灾害损失,制定本预案。 1.2编制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1997年8月); (2)《山洪灾害防御预案编制导则》(SL666-2014); (3)《···省防汛防台抗旱条例》; (4)《···县山洪灾害防御预案》; 1.3工作原则 以人为本,预防为主,以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为首要目标; 安全第一,常备不懈,防、避、抢、救相结合; 突出重点,因地制宜,预案编制具有可操作性; 分级负责,落实责任,乡、村分级落实管理责任制。

2 基本情况 3 组织体系 3.1村防汛防旱工作组及职责 为切实保障···村村民生命财产的安全,进一步做好山洪灾害防御工作,···村设立防汛防旱工作组(以下简称村工作组),负责本行政村的山洪灾害防御和抢险救灾工作,由村支部书记担任组长,村长担任副组长,副村长以及村委成员担任巡查预警员。村山洪灾害防御工作组成员见附表2,村工作组主要职责: (1)协助乡政府开展山洪灾害防御避险与抢险救灾的具体工作; (2)当接到灾害性天气预报、水雨情预警信息时,负责通知各防汛负责人进岗到位,做好人员转移等防御准备,将预警信息传递到户到人; (3)当接到上级人员转移命令和地质灾害险情报告时,协助做好人员转移的具体工作;当出现交通、信息中断或突发险情时,按本预案实施自主转移。实施转移前,及时发出转移信号,明确人员转移时间、地点、路线、召集人和注意事项,迅速将危险区域群众转移至避灾安置点; (4)当山洪灾害发生时,发动群众及时开展抢险救灾和自救互救,并及时将灾情报告乡防汛防旱指挥所(以下简称乡防指); (5)开展山洪防御知识宣传,重点做好人员避险转移方案和群

山洪灾害防御预案编制及应用

xx 灾害防御预案编制及应用 目前,全国正在如火如荼地开展山洪灾害防治县级非工程措施建设,我省共有94 个县列入建设范围。根据《全国山洪灾害防治县级非工程措施建设实施方案编制大纲》要求,山洪灾害防御预案编制是其中的重要建设内容。为规范和指导山洪灾害防御预案编制工作,明确其主要内容和技术要求,提高编制质量,切实做好县、乡、村预案编制工作,根据《山洪灾害防御预案编制导则》、《山洪灾害防御预案编制大纲》,并结合我省实际,与各位就山洪灾害防御预案的编制工作作一交流。 一、几个定义 1、xx 山洪是指山丘区小流域产生的陡涨陡落的洪水过程。 2、xx灾害 山洪灾害是指山丘区由于降雨引发的山洪、泥石流、滑坡等对人民生命、财产造成损失的灾害。山洪灾害是洪水灾害的一种。 一般而言,降雨是诱发山洪、泥石流、滑坡灾害的直接因素和激发条件,山洪灾害的发生与降雨量、降雨强度、降 雨历时关系密切;地形地质因素是发生山洪灾害的物质基础和潜在条件,影响着山洪灾害的特性和规模,主要有: 地貌类型、地面起伏、地质构造、地层岩性等;导致山洪灾害的经济社会因素主要是山丘区资源不合理开发、房屋选址不当、城镇不合理建设、水库溃坝等。 3、预案 顾名思义,即“预备方案”,是针对可能的灾害事件,为保证迅速、有序、有效地开展应急与救援行动、降低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而预先制定的有关计划或方案。它明确了在事件发生之前、发生过程中以及结束之后,谁负责做什 么,何时做,以及相应的策略和资源准备等。预案的主要功能是建立统一、有序、高效的应急管理运行机制,突出“第一反应”和“属地为主”的原则。 “山洪灾害”的定义界定了预案防御的对象为“山丘区由降雨引发的可能对人民

村级山洪灾害防御预应急预案预案

村级山洪灾害防御预应急预案预案

XX村山洪灾害防御预应急预案 XX村 XX人民政府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 XXXX年XX月

目录 目录 (3) 1.山洪灾害区域划分 (4) 1.1 划分原则 (4) 1.2 危险区 (4) 1.3 安全区 (5) 2、组织指挥系统 (6) 2.1 组织指挥机构 (6) 2.2 职责和分工 (6) 3、安全转移方案 (7) 3.1 监测预警 (7) 4、人员转移 (9) 4.1转移原则和方法 (9) 4.2转移路线 (9) 5、抢险救灾流程 (10) 5.1值班带班 (10) 5.2 信息发布 (10) 5.3 应急巡查 (10) 5.4抢险救灾 (10) 5.5 治安维持 (11)

5.6 灾后自救 (11) 5.7 灾情上报 (11) 6、保障措施 (11) 6.1、汛前检查 (11) 6.2、宣传教育及演练 (12) 6.3、防汛纪律 (12) 1.山洪灾害区域划分 1.1 划分原则 危险区是指受山洪灾害威胁的区域,一旦发生山洪暴发、泥石流、山体滑坡等情况,将直接造成区内人员伤亡以及房屋、设施的破坏。危险区一般处于河谷、沟口、河滩、陂坡下、低洼处和不稳定的山体下。安全区是指不受山洪、泥石流、山体滑坡威胁,地质结构相对比较稳定,可安全居住和从事生产活动的区域,安全区是危险区人员的避灾场所。安全区一般应选在地势较高、平坦或坡度平缓的地方,避开河道、河口、陡坡、低洼地带。 1.2 危险区 危险区域的划分,是为了从最大程度上提前预警山洪灾害的暴发,为人民群众提供生命和财产安全保障而划定的区域。主要分布在大江、大河旁;山体地势较陡峭的山区、沟谷;地质不稳定的山脚,主要暴发灾害为洪水、泥石流、滑坡。划定危险区域,缩小了防灾、减灾范围,提高了工作保障力度,便于防灾、减灾以及治理措施的实施,也为山洪灾害防治工作指明了方向。 XX村山洪灾害危险区域及类型、范围、威胁人口具体情况如下:

山洪灾害防御预案编制大纲word参考模板

山洪灾害防御预案 编制大纲 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办公室 二○○五年十一月

目录 1 总则 (2) 2 基本情况 (4) 3 危险区、安全区的划分 (5) 4 组织指挥体系 (6) 5 监测及预警 (8) 6 转移安置 (12) 7 抢险救灾 (13) 8 保障措施 (13)

1 总则 1.1 编制目的 山洪灾害是指山丘区由于降雨引发的山洪、泥石流、滑坡等对人民生命、财产造成损失的灾害。为规范和指导县、乡(镇)编制山洪灾害防御预案,以有效防御山洪灾害,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避免群死群伤事件的发生,特制定本大纲。 1.2 编制依据 1.2.1 《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地质灾害防治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等国家颁布的有关法律、法规,各级地方人民政府颁布的有关地方性法规、条例及规定; 1.2.2 经过批准的国家、省、市、县山洪灾害防治规划报告和地质灾害防治规划报告等; 1.2.3 有关规程、规范和技术标准。 1.3 编制原则 1.3.1 坚持科学发展观,体现以人为本,以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为首要目标; 1.3.2 贯彻安全第一,常备不懈,以防为主,防、抢、救相结合; 1.3.3 落实行政首长负责制、分级管理责任制、分部门责任制、技术人员责任制和岗位责任制;

1.3.4 因地制宜,具有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1.4 适用范围 本大纲适用于有山洪灾害防治任务的县级、乡(镇)级行政区山洪灾害防御预案的编制。 1.5 预案编制 1.5.1 县级山洪灾害防御预案的编制内容包括:调查了解县域自然和经济社会基本情况、山洪灾害类型、历史山洪灾害损失情况,分析山洪灾害的成因及特点;确定县级山洪灾害防御部门职责及责任人员;明确区域内有山洪灾害防治任务的乡(镇)及山洪灾害防御措施;建立监测通信和预警系统,确定预警程序和方式,根据预报及时发布山洪灾害预警信息;规定转移安置要求,拟定抢险救灾、灾后重建等各项措施,安排日常的宣传、演练等工作。 1.5.2 乡(镇)山洪灾害防御预案的编制内容包括:调查了解区域内的自然和经济社会基本情况、历年山洪灾害的类型及损失情况,分析山洪灾害的成因及特点,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划分危险区和安全区;确定乡(镇)、村级防御组织机构人员及职责;充分利用已有的监测及通信设施、设备,制定实时监测及通信预警方案,确定预警程序及方式,根据预报及时发布山洪灾害预警信息;确定转移安置的人员、路线、方法等,拟定抢险救灾、灾后重建等各项措施,安排日常的宣传、演练等工作。

山洪灾害防御应急预案

襄城县湛北乡 七里店村山洪灾害防御应急预案 为了切实做好山洪灾害防御各项工作,更好地贯彻执行“安全第一,常备不懈,以防为主,防、抢、救相结合”的防汛方针,结合本村的实际情况,编制本村山洪灾害防御应急预案。 一、基本情况 全村耕地面积300余亩, 7个居民组,1504人,300多户,共有房屋3000余间。 二、危险区分布情况 受山洪灾害的主要类型为山洪、滑坡。主要在村7组的住户,共有94户,225人,共有168间房屋受到危险。 三、防御组织机构及职责 山洪灾害防御工作组由村支部书记郭鹏辉同志为组长,负责全面工作。村组干部为成员,分工负责:监测员1人,负责观测雨量、水位及观测设施管护;预警员1人,负责发布预警信息及预警设施管护;鸣锣员一人,负责险情发生时,第一时间向村民传递转移信息;应急抢险队18人,负责抢险救灾、人员转移安置。 山洪灾害防御工作组成员名单、联系方式见附表1。 四、预警及响应 当接到上级预警信息时,按要求执行。本村监测预警等级划分为三级:

(注:1、3、6、24小时预警指标根据各村所在流域具体情况选定) 预警员根据指令及时发布相应等级的预警信号。 Ⅲ级响应:观测降雨量达到Ⅲ级标准时,村(组)干部、预警员、应急抢险队到岗到位,加强对危险部位的监测和巡查。 Ⅱ级响应:观测降雨量达到Ⅱ级标准时,做好转移准备,密切监视,随时报告,抗洪应急抢险队随时准备抢险。 I级响应:观测降雨量达到I级标准时或出现山体滑坡征兆时,村主任(支书)下达立即转移命令,组织群众向安全区转移,对重点部位设置警戒区,严禁群众进入危险区域,并将险情及工作情况及时向上级报告,做好转移群众的安置工作。 五、防御物资储备 防汛物资的筹备要充分依靠广大群众,就地取材,宁可备而不用,不可用而无备。群众储备铁丝、抬杆、麻袋、稻草、桔杆、编织袋等,采取“号料登记,备而不集”的办法,以备调用。村委会储备铁丝50公斤、木杆60根、麻袋600条、编织袋100条,所有储备的防汛物料,严禁挪用,确保

应急预案山洪灾害防治应急预案

三一文库(https://www.doczj.com/doc/5812354845.html,)/其他范文/应急预案 山洪灾害防治应急预案 我县是一个山洪灾害多发的县份,境内山、塬、川、滩皆存,其中山区面积2272.57平方公里,占版图总面积76.55%,由于山地、黄土台塬地质环境较为脆弱,人类道路建设、采矿工程等活动频繁,植被破坏严重,崩塌、滑坡、泥石流、水土流失等地质灾害极为发育。加之特殊地埋位置,降雨时空分布不均,山区多年平均降雨量865.22mm,暴雨多集中降在7、8、9三个月洪水泛滥,加剧了山洪灾害、地质灾害有逐年递增趋势,据调查统计,全县共有地质灾害隐患点118处,有48户147人居住在历史洪水位线下的河边及沟道口,严重的安全隐患点涉及7个乡镇,20个行政村,并威胁着部分地区人们的生命财产,影响制约着经济的顺利发展,为切实做好全县山洪灾害防治工作,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最大限度的降低山洪灾害造成的损失和对经济发展影响,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和国家防总《各级地方人民政府行政首长防汛抗旱工作职责》等法律、法规要求,结合我县山洪灾害实际情况,特制定本防御预案。 一、组织指挥机构

当出现突发性局地山洪灾害后由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牵头,组织相关部门研究情况,根据险情、灾情迅速作出决定,县防汛指挥部发布命令,启动预案,各成员单位及有关部门按预案分工协作,所在乡镇政府及防汛单位具体实施。 二、工作职责 1、职能部门工作职责: 当河道出现突发性险情或出现突发性山洪灾害时,县防汛指挥部发布命令,水务局派员现场技术指导,制定方案,属地乡镇负责组织实施。当发生突发性滑坡、崩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时,县防汛指挥部发布命令,矿管办(滑坡办)派员现场技术指导、制定方案,属地乡镇负责组织实施抢险。 1)、县气象局负责诱发山洪灾害的天气监测和预报,提前做好强降雨和灾害性天气预报,为山洪灾害防御提供气象预报信息。 (2)、县矿管办负责地质灾害防治规划和治理,全面掌握地质灾害分布情况,确定降雨可能诱发泥石流、滑坡等灾害危险区域,分析标明灾害可能发生的程度及影响范围,把防灾“明白卡”发放到村、户,并加强监测预警,切实做好我县矿山汛期滑坡、崩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防治监督检查工作和技术指导。

2021年山洪灾害防御预案

山洪灾害防御预案 山洪灾害防御预案 1.总则 1.1编制目的 山洪灾害是指山丘区由于降雨引发的山洪、泥石流、滑坡等对人民生命、财产造成损失的灾害。为有效防御山洪灾害的发生,确保我市南部山区安全度汛,根据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我市地理现状,特制定我市山洪灾害防御预案。 1.2编制依据 1.2.1《 ___防洪法》、《 ___水土保持法》、《地质灾害防治条例》、《 ___气象法》等国家颁布的有关法律、法规。 1.2.2经过国家批准的《 ___防汛条例》、《防汛储备物资验收标准》。 1.2.3经过市 ___批准的《荥阳市地质灾害防御预案》。

1.3编制原则 1.3.1坚持科学发展观,体现以人为本,以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为首要目标。 1.3.2贯彻安全第一,常备不懈,以防为主,防、抢、救相结合。 1.3.3落实行政 ___负责制、分级管理责任制、技术人员责任制和岗位责任制。 1.3.4因地制宜,具有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2、基本情况 2.1.1河流分布情况 我市地跨黄河、淮河两大流域。全市有河流5条,其中黄河流域2条,淮河流域3条。黄河流域 ___425.7平方公里,占全市总 ___的46%。淮河流域 ___482.3平方公里,占全市总 ___的54%。 黄河水系

黄河流域包括我市环翠峪管委、刘河镇、汜水镇、王村镇、高村乡、广武镇一部分。黄河干流在我市境内长43公里,在境内的支流有汜水河和枯河。 汜水河:总长42公里,流域 ___373.3平方公里,流量0.58~2.23立方米/秒。 枯河:全长40.6公里,流域 ___227.69平方公里,流量0.2~0.3立方米/秒,遇干旱易断流。 淮河水系 淮河流域包括我市贾峪镇、崔庙镇、乔楼镇、城关乡、豫龙镇、金寨乡、京城街道、索河街道、高山镇、高村乡、广武镇一部分。支流有索河、贾峪河、须水河。 索河是贾鲁河的主要支流,淮河的三级支流,全长48.8公里,流域___299.24平方公里,是我市城区和南部地区的泄洪河道之一。索河上有丁店、楚楼、河王等中小型水库7座,河道现状过水能力2160立方米∕秒。

山洪灾害防御预案编制及应用共14页

山洪灾害防御预案编制及应用 目前,全国正在如火如荼地开展山洪灾害防治县级非工程措施建设,我省共有94个县列入建设范围。根据《全国山洪灾害防治县级非工程措施建设实施方案编制大纲》要求,山洪灾害防御预案编制是其中的重要建设内容。为规范和指导山洪灾害防御预案编制工作,明确其主要内容和技术要求,提高编制质量,切实做好县、乡、村预案编制工作,根据《山洪灾害防御预案编制导则》、《山洪灾害防御预案编制大纲》,并结合我省实际,与各位就山洪灾害防御预案的编制工作作一交流。 一、几个定义 1、山洪 山洪是指山丘区小流域产生的陡涨陡落的洪水过程。 2、山洪灾害 山洪灾害是指山丘区由于降雨引发的山洪、泥石流、滑坡等对人民生命、财产造成损失的灾害。山洪灾害是洪水灾害的一种。 一般而言,降雨是诱发山洪、泥石流、滑坡灾害的直接因素和激发条件,山洪灾害的发生与降雨量、降雨强度、降雨历时关系密切;地形地质因素是发生山洪灾害的物质基础和潜在条件,影响着山洪灾害的特性和规模,主要有:地貌类型、地面起伏、地质构造、地层岩性等;导致山洪灾害的

经济社会因素主要是山丘区资源不合理开发、房屋选址不当、城镇不合理建设、水库溃坝等。 3、预案 顾名思义,即“预备方案”,是针对可能的灾害事件,为保证迅速、有序、有效地开展应急与救援行动、降低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而预先制定的有关计划或方案。它明确了在事件发生之前、发生过程中以及结束之后,谁负责做什么,何时做,以及相应的策略和资源准备等。预案的主要功能是建立统一、有序、高效的应急管理运行机制,突出“第一反应”和“属地为主”的原则。 “山洪灾害”的定义界定了预案防御的对象为“山丘区由降雨引发的可能对人民生命、财产造成损失的山洪、泥石流、滑坡”。预案编制的目的是为有效防御山洪灾害,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杜绝群死群伤。 二、预案的作用 有了预案,应对山洪灾害就心里有底,按照预定程序和要求,就可保证救灾的顺利进行。 1、可以利用预案中明确的危险地点,做到有的放矢,在灾害发生前对可能发生的灾情进行有效及时的评估,并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预警。比如,降雨量达到多少时,居住在半山和低洼的地方群众就要做好泥石流和防洪等灾害的准备工作。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