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当代西方文论中的互文性理论

当代西方文论中的互文性理论

当代西方文论中的互文性理论
当代西方文论中的互文性理论

当代西方文论中的互文性理论

黄念然

互文性(intertextuality)理论是当代西方后现代主义文化思潮中产生的一种文本理论。它涉及到当代西方一些主要文化理论如结构主义、符号学、后结构主义、西方马克思主义等,并且渗透到新历史主义文学批评和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批评实践中,覆盖面十分广阔。同时,互文性理论涵盖了文学艺术中不少重大问题:如文学的意义生成问题,文本的阅读与阐述问题,文本与文化表意实践之间的关系问题,文本的边界问题,文艺生产流程中的重心问题,文学的文体间关系问题,批评家地位问题以及传统与创新关系问题等等。正是由于其覆盖面广,涵盖问题复杂,所以,互文性理论不能简单看成一般意义上的一种文本理论,而应该从更为宏阔的文化研究的视野来把握和审视。本文无力展开这一浩大的工程,只能在清理、描述的基础上作粗浅的评述,意在抛砖引玉。

“互文性”这一概念首先由法国符号学家、女权主义批评家朱丽娅·克里斯蒂娃在其《符号学》一书中提出:“任何作品的本文都像许多行文的镶嵌品那样构成的,任何本文都是其它本文的吸收和转化”。(1)其基本内涵是,每一个文本都是其它文本的镜子,每一文本都是对其它文本的吸收与转化,它们相互参照,彼此牵连,形成一个潜力无限的开放网络,以此构成文本过去、现在、将来的巨大开放体系和文学符号学的演变过程。(2)

实际上,在朱丽娅·克里斯蒂娃提出这一术语之前,“互文性”概念的基本内涵在俄国学者巴赫金诗学中已初见端倪。巴氏在《陀思妥耶夫斯基诗学问题》一书中,提出了“复调”理论、对话理论和“文学的狂欢节化”概念。巴赫金认为陀氏的“多声部性”小说创作改变了传统小说中作者和主人公的关系,偏向于在共时性状态下平行地展开多种意识,从而形成各个主人公的意识、视野和声音的一种共存关系和相互作用。这种类似复调(多声部)音乐的小说结构使得众多独立声音混响并行,造成了文本结构在更高层次上的多重复合统一。巴赫金在其对话理论中还指出,陀氏的小说使作者和主人公之间呈现出一种开放性的对话关系,对话中各种意识、各种声音的争论与交锋,构成不同

对话形式,强化了复调结构。在分析陀氏文本的复调现象和对话性形式建构原则基础上,巴赫金进一步提出“文学的狂欢节化”这一概念。在陀氏作品(如《白痴》)中,狂欢节中的情节与场面随处可见。狂欢化的时空是陀氏复调小说得以滋长的土壤,而复调结构又集中体现了“文学的狂欢节化”。巴赫金指出,作为复杂文化行为之综合的狂欢节,其仪式对小说本文产生了一系列潜在的影响。如狂欢广场、无等级的插科打诨、粗鄙对话、庄谐结合的语言等都影射了权威的消失、等级世界观的破碎和文化中心与边缘关系的逆转。狂欢节这种反权威、反逻辑、反和谐、去除中心、消蚀界限的复杂纷乱的变调特征建立在狂欢节对文化认可的种种行为和话语的综合性混合与反讽化基础之上,由此,文学话语与非文学话语、方言、职业语言、民俗语言等交汇在一起相互指涉,以一种新的关系呈现出不同的意识形态和世界。可见,“文学的狂欢节化”这一概念实际已具备“互文性”的基本内涵。关于这一点,当代美国学者伊哈布·哈桑也有论述。在《后现代景观中的多元论》一文中,他指出:“狂欢,这个词自然是巴赫金的创造,它丰富地涵盖了不确定性、支离破碎性、非原则性、无我性、反讽和种类混杂等等。······狂欢在更深一层意味着‘一符多音’——语言的离心力,事物欢悦的相互依存性、透视和行为,参与生活的狂乱、笑的内在性。······至少指游戏的颠覆的包孕着更生的因素”。(3)

从互文性理论的发展过程来看,符号学、结构主义、后结构主义等不同文化理论对互文性内涵的界定和阐释并非一致。从上述文化理论的主要理论家的不同论述中可以看出他们的界定、阐释以及在此基础上的实践运用各有其侧重点或理论兴趣点,由此导致了互文性理论的复杂性。

意大利符号学家艾柯在其意指作用理论中认为审美本文具有自我指涉和“含混”的特征,由于这种特征,“只要纠缠在一起的各种解释相互作用,文本就迫使我们重新考虑常规的代码和它们转变为其它代码的各种可能性”(4)。在他看来,文本的译解就是“持续不断地将其直接意指转化为新的含蓄意指,其中没有哪一项目终止于第一阐释成份上”。(5)由于这种译解的无限推迟,我们永远不能达到对审美信息的最终译解或读解。由此可以看出,艾柯所谓的审美本文具有无限开放、自我指涉和多种转译可能性的特征。

这是从本文意指作用的无限开放性的角度来论述本文的“互文性”特点的。

与艾柯从本文意指作用的无限开放特征来界定互文性内涵不同,法国符号学家米歇尔·里费特尔将重心从本文移向本文与读者之间的空间,在其阅读理论中,他认为互文性是读者阅读和感知的主要模式,读者在阅读或阐释文本时通常必须汇集一个以上的互文本来加以审视,同时里费特尔还批评了后结构主义文论中的互文性理论因过度开放而看不到文本结构对互文本的束缚的毛病,在他看来,一切互文性关系都必须置于每一个文本的结构母体之上,即文本和它的互文本是同一结构母体(matrix)的变体。在《自足的本文》中他指出:“意义是建立在本文所提供的结构基础上,每一个原来的破译都是这个结构的变体”。从这个意义上是讲,里费特尔的互文性是一种狭义的互文性,即指一个文本与存在于此文本中的其它文本之间的关系。在对互文性内涵的界定中,他坚持了文本对读者的控制和母体结构对变体的约束,从而在文学的自足性上保持了与后结构主义的距离。英国学者C·巴特勒证实了这一点:“我觉得他(里费特尔)实际上是想把文学性界定为一种自足的语言形式,而不是仅仅想使诗脱离它的历史语境”。(6)

对互文性内涵作狭义界定的还有结构主义阵营中的热拉尔·热奈特。他称“互文性”为“跨文本性”(transtextuality),在他看来,任何文字都是跨文本的,任何文本都是产生于其它文本之上的“二度”结构。热奈的跨文本性主要有五种类型:一、互文性(包括引语、典故、原型、模仿、抄袭等);二、准文本(作品的序、跋、插图、护封文字等);三、元文本性(文本与谈论此文本的另一文本之间的评论);四、超文本性(联结前文本与在前文本基础上构成的次文本间的任何关系);五、原文本(组成文学领域各种类型的等级体系)。从这五种分类看,热奈对“互文性”内涵的分析是建立在一文本与存在于此文本中其它文本之关联的基础之上,同传统的来源——影响研究有相似之处,还未曾象后结构主义那样将互文性置于文学文本同其它非文学文本的关联域中加以阐发并引伸出广泛的互文性。

结构主义诗学的另一位代表人物,美国学者乔纳森·库勒从文学阅读程式上讨论了文学阅读时文本相互参照的重要性。他提出把文本当文学来阅读,必须以以下五种文本作为参照:一、社会文本(所谓真实世界“the real”);二、一般文化文本(Cultural vraisemblance);三、一种体裁的文本(models of genre);四、约定俗成的自然(the conventionally natural);五、扭曲模仿和反讽(parody and irong )。库勒的这种参照阅读考虑到了文学文本与非文学文本的相互关涉,但主要仍是基于传统来源——影响研

究模式来分析文本间的互文性,因为在库勒看来,这种参照阅读可以“把文本与各种连贯意义的模式相联系,使文本变成可理解的”(7),可以看出,库勒在坚持文学阅读的可能性这一点上同巴尔特、德里达等人有着明显的界限。

值得注意的是,库勒在以后的《符号的追寻》一书中对狭义与广义的互文性作了全面的阐释和总结。他说:“互文性有双重焦点。一方面,它唤起我们注意先前本文的重要性,它认为文本自主性是一个误导的概念,一部作品之所以有意义,仅仅是因为某些东西先前就已被写到了。然而就互文性强调可理解性、强调意义而言,它导致我们把先前的文本考虑为对一种代码的贡献,这种代码使意指作用(signifliation)有各种不同的效果。这样互文性与其说是指一部作品与特定前文本的关系,不如说是指一部作品在一种文化的话语空间之中的参与,一个文本与各种语言或一种文化的表意实践之间的关系,以及这个文本与为它表达出那种文化的种种可能性的那些文本之间的关系。因此,这样的文本研究并非如同传统看法所认为的那样,是对来源和影响的研究;它的网撒得更大,它包括了无名话语的实践、无法追溯来源的代码,这些代码使得原来文本的表意实践成为可能”。(8)库勒所说的后一种互文性就是克里斯蒂娃、罗兰·巴特、德里达等人在其文化理论中所运用的广义的互文性,即任何文本与赋予该文本意义的各种语言、知识代码和文化表意实践间相互指涉的关系。

克里斯蒂娃在提出互文性概念后,进一步将文本区别为现象型文本和基因型文本两类。前者指存在于具体语句结构中的语言现象,常见的音位、语义描写和结构的分析适用于这类文本,但它与语句而不是文本主体(表述)发生关系。基因型文本则“规定了表达主体的构成所特有的逻辑的运算”,是现象型文本结构化的场所,是意义生产之场(9)。在克里斯蒂娃看来,互文性就产生于“现象型文本”与“基因型文本”之间交流的零点时刻(zero moment ),而处于互文性中心的则是主体的欲望,文字(或书写)正是一种把对能指的欲望的陈述转化为历史性客观法则的自发运动。由此,“互文”意味着欲望、历史、文本等语言学或非语言学、文学文本与非文学文本的相互指涉。“互文”超出狭窄的文本范围,进入到更为广阔的文化视野中。

解构主义者从朱丽娅·克里斯蒂娃那里承接的正是这种广义上的互文性。因为“这个

由克里斯蒂娃所造的词表达出这样的意思,即······每一个事物在任何时候,都涉及到其他的任何事物;所有的思想联想和传统都可以合法地变成一个文本的一部分;每一个文本都可以通过新的阅读而发生别的一些联想;各种文本是相互联系的”(10)故此在确认文本的意义源于文本间的相互作用这一点上,解构主义者们依据互文性原则对文本固定结构或稳定秩序进行颠覆和拆解是一致的。不同的是由于理论侧重点和出发点不同,解构策略解构批评各具特色,其结果是互文性理论更为广泛地渗透和覆盖了文学的许多重大问题如文本意义问题、文学阅读问题、文学写作问题、文学修辞问题、文学影响问题、文本与批评关系问题等等。

德里达的互文性理论是建立在其文字学理论基础之上的。德里达认为,文字的本质就是“延异”。“延异”是对终极意义求解欲望或意志之实现或满足的“拖延”;“延异”能同时指涉意义的全部配置;“延异”是一种运动,根据这种运动,语言或任何代码,任何一般指涉系统,都被历史地构成差异的编织式样;“延异”还是印迹(踪迹)的游戏。它“迫使我们将每一赋意过程看作为一种差异的形式游戏”(11),在回答克里斯蒂娃提出的“什么是作为‘延异’的文字?”和“在文字学中,文本概念是怎样替代‘说出的’语言学概念和符号学概念”等问题时,德里达回答说:“无论在口头话语还是在文字话语的体系中,每个要素作为符号起作用,就必须具备指涉另一个自身并非简单在场的要素,这一交织的结果就导致了每一个‘要素’(语音素或文字素)都建立在符号链或系统的其他要素的踪迹上”,(12)于是,“在所谓的‘意义’已经完全由差异组织构成的程度上,在已经存在着文本之间的相互参照的文本网络的程度上,文本变化中的每个‘单个术语’都是由另一术语的踪迹来标识的,所假定的意义内在性也已经受到它的外在性的影响”(13)。结果,文字(包括各类文本)是无数能指的印痕和无限变化的一种不稳定过程。文字符号的能指“延异”使得“每一种话语变成了能指的‘交织物’”。在此,互文性成了能指自由嬉戏的过程,文字文本与非文学文本(如哲学文本、历史文本等)之间的界限也因能指的嬉戏而失去界限,一切文字、话语、符码都处于互文性中。

罗兰·巴尔特不仅接受了德里达对语言的解构,而且还从意义生产过程和阅读实践的角度修正了克里斯蒂娃对文本的区分。在《S/Z》一书中,他将文本分为“快乐的”与“极乐的”两类。前者是可以进行有限解读的文本,后者则是开放性的有多种表意实践可能的文本。巴尔特认为:“快乐的文本就是那种符合、满足、准许欣快的文本;是来自文化并和文化没有决裂的文本,和舒适的阅读实践相联系的文本。极乐的文本是把一种失

落感强加于人的文本,它使读者感到不舒服(可能达到某种厌烦的程度),扰乱读者历史的、文化的、心理的各种假定。破坏他的趣味、价值观、记忆等的一贯性,给读者和语言的关系造成危机”(14)巴尔特的极乐文本,就是充满互文性的文本。这种“互文性”始终与读者阅读相联系。巴尔特互文性理论的创见性还表现在他既把互文性看成是一种共时性的展开,也看成是一种历时性的展开。他一方面从共时性内涵上称“任何文本都是一种互文”,“互文是一个无名格式的总场”(15)并冠以其文本理论以“网络学”的新名词:“文本就意味着织物······主体由于全身处于这种织物——这种组织之中而得以解脱,就像蜘蛛在吐丝结网过程中得到解脱一样。如果我们使用新词的话,我们可以把有关文本的理论定义为网络学(网络,即蜘蛛的织物和丝网)”。(16)另一方面又从历时性内涵上称“任何文本都是过去引文的重新组织”,“互文的概念是给文本理论带来社会性内容的东西,是来到文本之中的先时的和当时的整个言语”(17)。

在以保罗·德·曼、哈罗德·布鲁姆、希利斯·米勒和杰弗里·哈特曼为代表的美国耶鲁学派的解构主义批评理论以及新历史主义批评和女性主义批评中,互文性理论更趋于成熟并被广泛地应用到文学批评实践中。

保罗·德·曼的修辞学阅读理论认为,修辞性是语言的根本特性,语言从产生时起就具有虚构性、欺骗性和不可靠性。文学文本的语言因这种修辞性而使其语法与修辞、字面义与比喻义、隐喻与换喻等之间永远处于一种自我解构的运动之中。由此,文学阅读因为语言的修辞性而成为“阅读的寓言”。通过读解卢梭的《信仰自由》,德·曼得出结论说:“我们发现《信仰自由》在结构上实际上同《新爱绿绮思》(按:卢梭小说)一样:隐喻模式(在《新爱绿绮思》中被称为‘爱情’,在《信仰自由》中被称为‘判断’)的解构导致这个隐喻模式被类似的本文系统所取代”;因此,“从以修辞模式为基础的作品类型理论的观点看,两个本文之间不可能有区别”(18)这实际上是从语言修辞性角度彻底消解了文字与非文字、小说语言与推论语言之间的界限,使得一切文本因语言的修辞性而呈现出互文性特征。在此基础上,保罗·德·曼取消了文学与批评之间的区别。他说:“文学和批评——它们之间的区别是骗人的——被宣告(或被赋予特权)说是永远最精确的语言,而结果却是最不可靠的语言”(19)。应该看到,保罗·德·曼这一建

立在语言修辞性和文本自我解构性基础的互文性理论留下了这样的疑难问题:解构阅读所持的批评语言本身就有修辞性,在再无其它后设语言可用的情形下,文字阅读势必陷入虚无主义泥潭之中。因此,有批评家认为德·曼的论点是一种虚无论调,一种没有建设性的怀疑论,一种“负面批评”(20)不无道理。

哈罗德·布鲁姆在其著名的“影响即误读”理论中指出:“影响意味着压根不存在本文;只存在本文之间的关系,这些关系取决于一种批评行为,即取决于误读或误解——一位诗人对另一位诗人所作的批评、误读或误解”(21)。也就是说,不存在任何原文,一切本文处于相互影响、转换、交叉重叠之中,影响关系支配着阅读,而阅读不过是误读而已。布鲁姆的这一互文性理论同传统的来源影响研究有着质的区别,因为布鲁姆绝对化的“误读”修正了传统影响即模仿、继承与吸收的理论格局,强调了创新的一面,但它同时又走向了相对主义。不过值得注意的是,布鲁姆从心理学角度为互文性理论提供了心理依据。他认为:互文性阅读的产生源于一种“影响的焦虑”,即当代诗人或作家就象一个具有俄狄浦斯恋母情结的儿子,面对“诗的传统”这一父亲形象,在受前代伟人影响与压抑的焦虑中,只能采取各种有意识或无意识的“误读”方式来贬低前人或否定传统,达到树立自己形象的目的,结果造成这样的错觉——仿佛某种风格是“我”首创的,前人反而似乎在摹仿“我”。由此,影响意味着误读,误读又产生了互文性。希利斯·米勒在其代表作《小说与重复》中提出了“重复”理论,他认为小说的奇妙之处在于“重复”现象,“重复”主要有三大类:一是文本细微处的重复。如:词语、修辞格等,二是文本中事件或场景的重复。三是文本与其他作品(同一位作家的不同作品或不同作家的不同作品)在主题、动机、人物、事件、场景上的重复。第三种重复已超出单个文本的界限,进入到互文本的广阔领域中。在米勒看来,文本间的互文性就是文本的各种重复现象及其复杂的活动方式。同时,米勒还否定了批评与文学之间的严格的界限,在《像“主义”的批评家》一文中,米勒将文学与批评之间的关系比喻为主人与食客之间的关系。一方面,文学文本寄生于其他的文本(从前文学文本与批评文本)之中。另一方面,批评也作为食客“吃”文学,“喝”文学,由此,形成了文学与批评的“互吃”现象。文学与批评处于一种复杂的寄生现象中,文学与批评之间的互文性关系就形成在这种寄生活动之中,批评成为一种“合法的剽窃”。

杰弗里·哈特曼从文学语言的隐喻性、虚构性、不确定性出发,认为本文的意义只能通过各种各样的参照系来把握。在他看来,一切文本间是互相交叉、重叠和转换的,就

连德里达的《格拉斯》也是如此:“不仅很难说《格拉斯》是‘批评’、‘哲学’、还是‘文学’,而且很难说它是一本书。《格拉斯》呼唤出各种文本的幽灵,它们是这样地纷乱、混杂、虚妄地远离了正常的位置,以至单纯的作者的观念也黯淡无光了······”(22)。从文本间的这种开放性和意义的不确定性出发,哈特曼还揭示了艺术本文的相互依赖性,他说:“艺术依赖于其它的艺术,也依赖于批评,同时艺术被它们所修改”。(23)这种依赖关系使得意义探求活动不得不考虑到它们之间的相互影响的关系;而相互影响的关系又使意义变得更加复杂、不确定。这实际上是从艺术本文的相互依赖关系的角度揭示了艺术本文间的互文性。

在新历史主义文化批评中,互文性理论的重心直接移位到文本与文化语境、文本与历史背景之关系上来,新历史主义有一句名言:“文本是历史性的,历史是文本性的”。也就是说,新历史主义特别强调着眼于现代视界,运用文本与文化历史语境的互文性关系来解释过去的文本。从这一视角出发,新历史主义拒绝了以往赋予文字文本以特殊地位的模式,代之以对文学与非文学一视同仁的研究模式或将文学文本置于非文学文本的框架之中,并采用传统文学与美学研究中排除在外的文献和方法,将文学文本重构为历史客体。(23)于是历史文献记录、政令、法规、报章、庆典仪礼、宗教巫术、民俗活动等非文学文本与文学文本之间形成相互指涉的“互补性描述”。历史和文本进入到一种互文性的运动之中。这种新的文本视角与研究方式突出体现在新历史主义者们对文艺复兴文化研究特别是莎士比亚戏剧研究之中,美国学者葛林伯雷在解释莎士比亚的《奥赛罗》时就是运用不同时期的各种文献甚至包括现代学者写的文本来参照地解释《奥》剧的。以历时的互文性来拒斥自律的文学史模式是新历史主义互文性理论解释文学史发展的一个独特的贡献。

在女性主义者看来,妇女写作总是“双本文”的,它既与男性的文学传统对话,又与女性的文学传统对话,由于父权制文本的无处不在,女性批评家不仅内化了男性中心主义的本文,而且内化了男性中心主义的阅读策略和价值,因此,“无论是妇女写作还是女性主义批评都必然是‘一种双声话语’,既表征男性,又表征占支配地位;既在女性主义之内言说,又在批评之内言说”。(24)于是,这种在本文自身十分明显的文学修正过程(形式仿效、隐喻改写、甚至诗文模仿)中呈现与规范自身的女性写作与批评揭示了它和男性写作与批评之间十分隐秘的互文性关系。而且由于解构主义和新历史主义的双重影响,妇女写作与批评宛如一幅“交叉文化蒙太奇”图景,妇女书信、日记、妇女

手册、妇女小说、社会学著作、医学文献与杂志、大众广告、性手册、政治与文学宣言、生育手册、新闻报导等都进入到妇女文化符码的互文性解读活动中,呈现出一幅独特的当代文学批评景观。

从上面的清理和分析可以看出,“互文性”的基本内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还有共时性互文性与历时性互文性之分。狭义的界定主要体现在早期结构主义与符号学之中,广义的界定和运用多体现在后结构主义之中,从共时性角度探讨互文性的多为符号学、结构主义和后结构主义,从历时性角度出发的主要体现在新历史主义与女性主义之中(此外还包括罗兰·巴特和哈罗德·布罗姆)。

从互文性理论的发展过程来看,早期(后结构主义之前)的互文性理论主要体现在内涵界定和理论探讨之中,以广义互文性为基础展开的后期的互文性理论在理论形态上则更趋成熟,并广泛应用到文学批评实践之中,德里达对系列哲学文本的解读,罗兰·巴特的《符号帝国》(对日本人日常生活的文化符号分析)、《恋人絮语》和《S/Z》的解构写作与阅读实践,新历史主义对文艺复兴时期文化历史的研究、女性主义者对妇女写作、阅读和妇女文学史的研究以及耶鲁学派的解构主义文学批评实践都是互文性理论在实践中运用并成熟的突出表现。

从互文性理论的实践运作来看,文学作品的互文性主要体现为话语变调、种类混杂、引语、典故、原型、模仿、扭曲、反讽等形式。荷兰学者杜威·佛克马曾在《后现代主义文本的语义结构和句法结构》一文中将后现代主义的文本结构列详表进行总结,其中就有不少句法结构和文本结构,如:累赘、参照(含重复、对早期文本的参照、手稿的涂写法)、交叉(同一文本两个故事的交叉)、循环(现代主义或现实主义间的循环)、加倍(情节、旧词的加倍或写作活动中自我反映性的加倍等)、增殖(结尾或开始的增殖、无结局情节的增殖——迷宫情节、符号系统的乘法等)、排比(文本各部分的互换、文本与社会语境的排比、语义单位如主题和思想的排比、真与假的排比、比喻与原意的排比等。(26)也可以看作是互文性写作的表现。

从互文性理论所涵盖的文学问题来看,它涉及许多重大而具体的文学问题,如:文学的意指作用问题,意义生产过程问题,阅读与感知模式问题,文本结构母体与变体问题,

文学的来源及其影响问题、文学修辞性问题、文学与批评关系问题、文学文本与非文学文本关系问题、艺术本文间关系问题、文学史研究模式问题、文学与文化和历史关系问题等,涵盖面十分广阔,事实上已成为当代文学理论中内涵最为复杂的理论形态之一。作为结构消失之后当今文学批评核心的“互文性”概念为当代西方主要批评理论所广泛运用,与它本身的包容性恐怕不无关系。

作为一种新型文学理论,互文性理论同传统文学研究的差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传统文学研究以作者和文本为研究中心,而互文性理论强调读者与批评的作用;

二、传统文学研究相信文本有终极意义而批评也能获得最终的求解,互文性理论则否认文本的终极意义的存在,强调文本意义的不可知性或流动性,从而更重视批评的过程而不是结果;三、传统文学研究强调原文本或前文本是意义的来源,互文性理论则重视文本间的相互指涉,传统的来源——影响研究侧重历时性的展开,互文性理论更看重文本意义的共时性展开;四、互文性理论突破了传统文学研究封闭的研究模式,把文学纳入到与非文学话语、代码或文化符号相关联的整合研究中,大大拓展了文学研究的范围,形成一种开放性的研究视野。

互文理论性突出地强调文本内容之间与形式之间的相互作用,并将文本置于广阔的文化背景中加以审视,突出了文本与文化表意实践之间的关系,极大限度地解放了文学研究的视野,这是互文性理论最具特色和最富贡献的一面。当然,也必须看到互文性理论中相对主义、虚无主义、不可知论的弊病,例如保罗·德·曼的怀疑论调、布鲁姆“影响即误读”理论中的相对主义,德里达文字学理论中能指无限延异的不可知论与虚无主义倾向等等,因此,必须用辩证的观点来看待这一新的理论形态。

注释:

1、(法)朱丽娅·克里斯蒂娃:《符号学:意义分析研究》,引自《现代西方美学史》,朱立元著,上海文艺出版社,1993年版,947页。

2、参见赵一凡著《欧美新学赏析》,中央编译出版社,1996年版,142页。

3、(美)伊哈布·哈桑《后现代转折》第八章,引自《最新西方文论选》,王逢

振编,漓江出版社,1991年版,129页。

4、(英)特伦斯·霍克斯著《结构主义和符号学》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年版,

147页。

5、(意)艾柯《符号学理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313页。

6、(英)C·巴特勒《文本与外部世界》,引自周宪等编《当代西方艺术文化学》,北京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215页。

7、(美)乔纳森·库勒《结构主义诗学》,236页。

8、(美)乔纳森·库勒《符号的追寻》,康奈尔大学出版社,1981年版,103页至104页。

9、参见罗兰·巴特《文本理论》一文,载于《上海文论》1987年第五期。

10、(美)伊·库兹韦尔《结构主义时代——从莱维-斯特劳斯到福柯》,上海译文出版社,1988年版,155页。

11、见《一种疯狂守护着思想》德里达访谈录,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75页。

12、同上,76页。

13、同上,82页。

14、(法)罗兰·巴特《文本的快乐》,引自特伦斯·霍克斯《结构主义和符号学》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年版,118页。

15、参罗兰·巴特《文本理论》载《上海文论》1987年第五期。

16、《罗兰·巴特随笔选》,百花文艺出版社,1995年版,229—230页。

17、同(15)。

18、保罗·德·曼《阅读的寓言》第十章,引自朱立元编《现代西方美学史》,上海文艺出版社,1993年版,964页。

19、同上。

20、参见(加)高辛勇《修辞学与文学阅读》,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49页。

21、(美)哈罗德·布鲁姆《误读图示》,引自朱立元编《现代西方美学史》,上海文艺出版社,1993年版,970页。

22、(美)杰弗里·哈特曼《横渡:作为文学的文学评论》,载《比较文学》1976年第28期,第268页,引自同上。

23、(美)杰弗里·哈特曼《荒野中的批评》第九章,引自同上。

24、参见王晓路《文本的历史性和历史的文本性》,载《外国文学评论》1996年第2期。

25、(美)伊莱恩·肖瓦尔特《女性主义与文学》戴阿宝译,载于《外国文学》1996

年第2期。

26、参见(荷)佛克马等编《走向后现代主义》,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版,108-112页。

该文原载《外国文学研究》1999年第1期

互文性艺术分析

互文性艺术分析 1艺术:现实的审美变形 关于艺术与现实的关系,千百年来在文学批评界可谓一直争论不休。究其原因,恐怕与文学艺术本身所呈现出的变化多端的面貌息息相关。换言之,文学主体通过千差万别的表现手法,展示出迥然相异的生存状况与人生态度。那么,这是否意味着艺术与现实之间毫无关联呢?概览整个文学发展史,可以看到,有些创作带有鲜明的现实烙印,以如实反映现实真相为目标;还有些则极尽扭曲、变幻之势,难以认清现实的本来面目。当然,前者非指现实的翻版,仅仅就形式而言呈现出一种逼真描摹现实的倾向,细究之下,其中应当不乏对生活的反思与改造,甚至有对现实出路的深刻探寻;后者也并非意味着文学主体的活动与现实无涉,不管怎样夸张,怎样怪诞,其看似虚幻的面纱之下总有着无法彻底消除的现实根源。由此思之,上述二者并没有实质上的区别,仅仅主体对现实进行审美变形的形式不同。随之而来,大量处于这两种倾向之间、对二者进行中和的各种类型的出现便不可避免了。不管怎样,应当明确的是,问题的关键在于主体借助于一定的审美方式对现实进行加工,其所呈现的面貌无论与现实多近或者多远,从根本上说,完全等同于现实或者完全脱离现实的情形却是不可能、也是不应该存有的。以现实为基准进行千变万化的审美变形,这既是文学的艺术性使然,又充分体现了文学主体的自由性、灵活性与创造性。对此,当代西方马克思主义者进行过颇有意义的理论探索,比如其代表人物马尔库塞、阿多诺等曾就此作专门讨论。同传统马克思主义理论家一样,马尔库塞始终关注着政治斗争乃至整个人类的解放。不过,与以往不同的是,马尔库塞是从审美的角度论之,明确表示:“艺术的政治潜能仅仅存有于它自身的审美之维。”(马尔库塞1989:206)他反对把艺术作为政治的工具或者逃避现实的手段这样两种极端的做法,而结合弗洛伊德相关本能升华的理论指出,通过审美维度的建立,艺术以其自身的形式使心灵得以净化,从而获得虚幻的满足,至于当代以反升华的形式出现的艺术,则起到了唤醒人们与不合理的现实进行斗争的作用。

选修课西方文论选读

【选修课:西方文论选读】《当代西方文艺理论》1:导论 【参考说明】: 1.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朱立元主编的《当代西方文艺理论》一书是汉语言文学本科选修课“西方文论选读”[课程代码:0815<重庆>],所以请先确定你 所参考的科目对应的是这本教材。 2.选读《当代西方文艺理论》的考生比较少,所以可能没有辅导书,以前的考试资料也无从查找,至少在重庆范围内。 3.《当代西方文艺理论》涉及25种差异不同的西方当代文学理论,知识面非常庞杂,涉及到政治、哲学、经济等多个方面,而且很多文论存在“粘融”“对抗”“异化”等现象,所以对这本教材的学习我认为不能单从课本学习,应该把 触角升向生活的更多、更深的层面。 4.《当代西方文艺理论》教材种存在很多概念的“未定点”,特别是后半部分关于结构主义、符号学、结构主义、现象学等文论,他们的观点总的来说都是抽象大于具体、理解大于认知、否定大于肯定,所以,我的这个笔记同意会存在很多“未定点”,特别是概述部分有些是从我所理解的角度来编写的,所以可能会存在主观性,但我仍然从教材所明确的文论的概念入手,相去不会太远,当然,可能也有理解错误的地方,所以建议参阅的时候还是应该严格按照教材的描述来 理解。 5.因为这本书所涉及的某些文论存在“未定点”,所以存在某些主观性,其中肯定难免有某些错误或者与大家的理解所不同的地方,欢迎提出你的看法加以指 正。 6.有几章的最后一段的章末总结没有归纳,涉及的内容主要是对文论对文学发展所起到积极或非积极性的影响的评价(以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来批评),以 及他们的优点和缺点。 零、导论当代西方文艺理论概观 1.两大主潮: 人本主义就是以人为本的哲学理论,其根本特点是把人当作哲学研究的核心,出 发点和归宿。

互文性分析

互文性分析 上一篇/ 下一篇 2008-04-26 23:52:00 查看( 336 ) / 评论( 0 ) / 评分( 0 / 0 ) 一、概念(intertextuality) 巴赫金认为,在人类生活中存在着两种不同语言意识或语言追求。一种是私人语言,它追求表达的奇特化和个性化特色,语言使用者寄希望通过语词的巧妙配合与搭配传达出他对社会独特的体验与感受,这种语言的最终发展趋势是走向朦胧与模糊,其传达的内蕴可能只有语言创造者自己明白。诗歌语言就是在该语言意识的影响下形成的。“诗歌风格满足于一种语言和一个语言意识。诗人不能把自己的诗思和自己的诗旨同他所运用的那个语言对立起来,因为诗人整个地生活在这个语言之中,所以不能在这风格的范围内把语言变成思索的对象、反省的对象、对之采取某种态度的对象”。 另一种是社会语言,它追求语言的明晰性和可理解性,最终达到交际目的。小说语言在很大程度上就是一种社会语言,它所运用的词语、句式和表达的意义是清楚的,能够为一般公众所理解。但小说语言的透明性并不影响其传达意义的复杂性和丰富性,由于语言除表现自身外,还表现社会现实及作者对社会的看法,其中包含的不确定性因素更多。 巴赫金认为,诗歌语言是一种纯净语言,具有独白性;而小说语言是杂语共生的语言,具有奇声喧哗和对话特征,这种语言能为文本释义的多种可能性提供客观基础。 巴赫金提到的中世纪的“引用”现象,如今我们称为“互文性”。 “中世纪文学史和拉丁文学史就是一部独特的侵吞史、再创作史和模仿他人作品的历史。”(巴赫金) 互文性最早是由法国文学批评家朱莉亚·克里斯蒂娃依据巴赫金的“对话性”和“复调”理论提出的。 “任何文本都好像是一幅引语的马赛克镶嵌画,任何文本都是其他文本之吸收与转化,构成文本的每个语言符号都与文本以外的其他符号相关联,任何一个文学文本都不是独立的创造,而是对过去文本的改写、复制、模仿、转换或拼接。”(朱莉亚〃克里斯蒂娃) 罗兰·巴特认为文本是复数的,文本的生产性导致“文本不是意义和平共处的场所,而是一个通

当代西方文艺理论考研笔记_(1)

《当代西方文艺理论》考研笔记 (笔记根据华东师范大学《当代西方文艺理论》听课记录整理)(参考书目:《当代西方文艺理论》朱立元主编,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0.导论:当代西方文艺理论概观 1.(识记)当代西方哲学思潮大体上分为:人本主义、科学主义两大思潮。 (1)人本主义文论的主要理论派别: ①象征主义(瓦莱里)、②表现主义(克罗齐)、③精神分析学文论(弗洛伊德)、④现象学和存在主义(萨特)、⑤ 20世纪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论。 (2)科学主义文论的主要理论派别: ①形式主义(俄国)、②新批评派文论(英美)、③结构主义文论(索绪尔) 2.当代西方文论研究重点上发生了两次重要的历史性转移: (1)从重点研究作家转移到重点研究作品文本。 (2)从重点研究文本转移到重点研究读者和接受。 3.(领会)当代西方文论最重要的特征是出现了两个转向:非理性转向、语言论转向。(1)非理性转向:这主要是就人本主义文论而言。强调人的情感比理性更重要。 (2)语言论转向:这主要是就科学主义文论而言。是西方哲学史上第二次大的转向。 1.象征主义与意象派诗论 1.前象征主义主要是指:19世纪后半叶产生于法国的诗歌流派。 代表人物是:波德莱尔、魏尔兰、兰波和马拉美。 波德莱尔的十四行诗《应和》首次提出著名的象征主义“应和”论。2.后象征主义代表:瓦莱里以音乐化为核心的象征主义诗论。 象征主义的界定:音乐化 3.(领会)瓦莱里“音乐化”论的要点: (1)音乐化指:和谐的整体感觉效果:诗要讲求音乐之美,不仅指节奏感、旋律性,而且要具有音乐那样的协调性、严密性和整体性,要用音乐语言来思维。 例:艾略特的《荒原》即借用交响乐的程式来组织全诗,给人一种和谐的整体感觉: 第一章:《死者葬仪》母题:(无水――死亡)(正题) 第二章:《对弈》反母题:(欲――虽死犹生) 第三章:《火诫》变异母题:(火――求救)(火象征:太阳、光明、净化) 第四章:《水里的死亡》重复母题:(水太多――死)(反题) 第五章:《雷霆的活》反重复母题:(天降净水――得救的可能)(合题)(2)音乐化还指:诗情世界同梦幻世界内在的联系: ①诗的世界与梦幻世界相似,外在事物的意象与主体的感觉、心情完全和谐、共鸣、交融为一体。 ②我们所熟悉的有生命的东西,好像都配上了音乐;他们互相协调形成了一种好像完全适应我们的感觉的共鸣关系。 (3)音乐化还包括:诗的语言的音乐化:诗应做到音韵谐美、节奏合拍,并符合理性和审美的要求,如格律的要求。 4.庞德的“意象”定义: (庞德的意象主义诗论超出了西方的传统,接受了许多东方的审美原则,他编译了李白

简析文学理论中的互文与互文性(一)

简析文学理论中的互文与互文性(一) 论文摘要:汉语修辞格“互文”是中国文化的传统,但已经不太为我们所重视,在现代生活中更缺乏普遍运用,所以有进一步研究的必要。而西方后现代主义的强调文本间关系的文学理论概念“互文性”(intertextuality),在我国却几乎是被简单地认作“互文”。虽然两者在语言科学、思维认知、表达方式等方面可能存在某些联系或暗合之处,但“互文”、“互文性”两个概念应该只是一种字面上的巧合,没有本质的内在联系,二者分属于不同的理论范畴.涵义与运用也大不一样,更不是一个概念。 论文关键词:修辞;互文;文学批评;互文性;后现代主义 作为汉语修辞格的“互文”是中国文化的传统,但已经不太为我们所重视,在现代生活中更缺乏有意识的普遍运用,所以有进一步研究的必要。而西方20世纪后期兴起的一个后现代主义的、强调文本间关系的文学理论概念“互文性”(intertextuality),在我国却几乎是被约定俗成地翻译成“互文”。笔者认为,虽然两者在语言科学、思维认知、表达方式等方面可能存在某些联系或暗合之处,但“互文”、“互文性”两个概念应该只是字面上的一种巧合,没有本质的内在联系,:二者属于不同的理论范畴,涵义与运用也大不一样。对莳者,我们要继承和发扬,对后者,我们则要敢于“拿来”,更要善于“拿来”。 一、互文 互文即所谓“互文见义”,是基于文体限制或表达的特别需要,将两个或两个以上意义有关联或存在对应关系,能互相补充、互相渗透或互相限制、互相说明的语言结构单位按一定顺序罗列在一起,以起到言简意深、委婉错杂等特定艺术效果的修辞手法。互文是古诗文中习见的表达方式,在中国文化中,这种表达方式在汉唐以前甚至在语言大发展的春秋时期就已经取得长足发展,臻于成熟。所以说,互文的传统或传统的互文,都该是有所本的。但由于种种原因,特别是百年前新文化运动兴起、白话文产生发展之后,互文这一表达方式运用渐少,似乎被我们束之高阁,日渐与我们隔膜、生疏,以至于现在我们大家包括各类大中小学校语文教师们淡到互文,每每也就是“古代诗词作家在进行诗歌创作时用到的一种修辞手法”,最多也只不过是把互文当作一种已经“死去的艺术”来欣赏,这一现实应引起我们高度警觉。这种认识既割裂了传统,又可能扼杀了互文生存、发展的生机。 实际上,在我们身边,日常生活、影视作品、书面表达诸方面,互文运用是屡见不鲜的,却每每被我们轻易地放过;或被同时体现出来的排比等常见修辞手法所掩盖,不被我们读者、听众所关注,甚至是被作者自己所轻忽。 如我们熟知的“前不巴村,后不着店”、“有功必赏,无过不罚”、“翻来覆去”、“左一道沟,右一道坎”、“风里来,雨里去”、“东一榔头西一棒”、“生儿育女”等等,哪一句不是互文表达,哪一句不是现代汉语? 二、互文性、互文本 “互文性”是西方20世纪后期兴起的一种强调文本间关系的文学理论的核心概念,通常指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文本之间发生的“交互”关系。作为“对历史主义和新批评的一次反拨”,所谓“互文性”作为后现代主义文学的一个文本策略,渗透于多种后现代文学中(包括元小说、元诗歌、反叙事、纯小说、戏仿、拼贴等等)。它是一种价值自由的批评实践,是所谓“互文性革命”——结构主义批评家在放弃历史主义和进化论模式之后,尝试应用互文性理论,来看待和定位人文、社会乃至自然科学各学科之间关系的批评实践。这种批评实践并不隶属于某个特定的批评团体,而是与20世纪欧洲好几场重要的知识运动相关,例如结构主义语言学、精神分析学、马克思主义、俄国形式主义和解构主义。其代表人物包括巴赫金、哈罗德·布鲁姆、罗兰-巴特与朱丽娅·克里斯蒂娃等。真正推动互文性革命并从理论上系统建构起文本与互文性观念的,当推巴黎的两位著名批评家——巴特和克里斯蒂娃。(一)文本,以及巴赫金的对话概念、狂欢理论

当代西方文艺理论学习读书笔记(一)

1.当代西方文艺理论的两大主潮是什么?(1)当代西方文艺理论的两大主潮是人本主义与科学主义。 (2)所谓人本主义,就是以人为本的哲学理论。 ①其根本特点是把人当作哲学研究的核心、出发点和归宿,通过对人本身的研究来探寻世界的本质及其他哲学问题。 ②其理论的主要代表有象征主义诗论、表现主义文论、精神分析学文论、直觉主义文论、现象学和存在主义文论、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论、解释学和接受理论等。 ③这些人本主义文艺理论重视主体的艺术和审美经验在审美活动中的作用,高度重视人的个性与心灵活动,尤其是注重无意识心理活动嫉妒者阅读接受等层面,开辟了以往文艺理论研究未涉及的新领域,并对后世文艺理论有深远的影响。 (3)所谓科学主义,是以自然科学的眼光、原则和方法来研究世界的哲学理论。 ①其特点是把一切人类精神文化现象认识论根源都归结为数理科学,强调研究的客观性、精确性和科学性,其思想基础在本世纪主要是主观经验主义和逻辑实证主义。 ②其理论的主要代表有俄国形式主义、布拉格学派、英美语义学和新批评文论、结构主义文论、符号学文论、叙事学文论以及解构主义等。 ③这些科学主义文艺理论较之人本主义文艺理论更清晰地呈现出一条一脉相承、前后相继的线索,尤其是反对人本主义的口号更是旗帜鲜明。在索绪尔语言学的影响下,该派文论试图找到其内部规律,揭示文学之为文学的文学性,完全割裂了文学作品与作者、社会、读者的关联,但对文本研究的规范性、客观性和科学性作出了巨大贡献。 (3)但有一些理论是无法完全归入这两大主潮的,如原型批评、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论等,兼有人本主义与科学主义研究方法论的交融综合,不能单纯地归入某一阵营。 (4)此外,当代西方文艺理论发展到20世纪后半期西方文论中两大主潮交融渗透的趋势有所增强。不过,70年代之后兴起的后现代主义、后殖民主义、新历史主义、女权主义等文学理论,已无法用人本主义与科学主义这两大阵营的立场来简单地概括,。 2.当代西方文艺理论研究重点的两次转移是什么? (1)当代西方文艺理论的研究重点发生了两次转移,第一次是从重点研究作家转移到重点研究作品文本,第二次是从重点研究作品文本转移到重点研究读者和接受。 (2)从作家到作品: ①20世纪二三十年代起,文艺理论研究重点从19世纪浪漫主义、现实主义和实证主义注重研究作家的创作天才、生平背景、心理活动对作品的影响等问题,转移到单纯聚焦作品文本文字语言的语义和结构等形式方面。 ②这完全割裂了作者所处的文化社会背景与作品之间的关系,完全割裂了读者的阅读接受对作品的阐释塑造与再创造作用。 ③但这一转移却前所未有的对文学作品的文本进行了语言结构等形式上的分析,尤其是符号学研究和叙事学研究等新角度使文学文本研究达到了空前的细致与深入程度。 ④这一转移的主要代表流派是俄国形式主义、语义学和新批评到结构主义这一线索脉络。 (3)从作品到读者: ①20世纪三四十年代起,现象学和存在主义文论开始对文学作品的读者接受问题进行关注讨论,认为读者的阅读是填补文学作品留下的空白,在这一具体化过程中参与了文学作品的再塑造。 ②到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解释学和接受理论,文学理论的研究重点完全从作品转移到读者上来。 ③这一转移直至解构主义文论达到了顶峰。(4)当代西方文艺理论的两次转移不只是研究对象或重点的偶然转移,而且反映了文学观念的历史性、根本性变化。每一次转移都导致了对前一种研究思路和格局的总体性扬弃,从而引发了整个文学观念的全局性变革。(5)这两次转移既体现了整个文学活动中“作家创作——作品文本——读者接受”三个主要环节的逻辑顺序,也显示了20世纪西方文论历史演进的基本轨迹。 3.当代西方文艺理论最重要的两个转向是什

《西方文论选读》自学考试大纲

《西方文论选读》期末考试B卷答案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30分) 1.朗吉弩斯的《论崇高》 《论崇高》侧重与内在灵魂的涵养提高,重视作家的心智;列举崇高的五个来源;这五个来源的关系;《论崇高》还提出了美的范畴问题;朗吉弩斯的《论崇高》标志着一个新的美学范畴的诞生。 2.三一律 所谓“三一律”,指行动的单一性、时间的单一性和空间的单一性,它在17世纪法国古典主义悲剧中,是作家必须遵守的铁律,来自16世纪《诗学》的意大利注释家之手。卡斯特尔维屈罗认为只有单一的空间与单一的时间和行动相适应,才能使观众信服。三一律对此后的戏剧发展产生了很大影响。 3.黑格尔的情境·情节·情致 为了实现艺术美的理想,黑格尔探讨了文艺创作的具体问题,如人物、环境、冲突等问题,并且提出和论述了情境、情节、情致这样一些重要概念。分别介绍情境、情节、情致。 4.俄国形式主义的“陌生化”原则 什克洛夫斯基在《作为手法的艺术》一文中提出和论证了形式主义理论的一条重要原则——“陌生化”原则。所谓“陌生化”,是针对习惯化、机械化、自动化和潜意识化而言的,是对日常生活中习以为常习焉不察的感知方式的一种反作用,目的是加强印象,把熟视无睹的东西凸现出来,用新的陌生的世界代替潜意识化了的世界。陌生化属于文本的范围,而且重点不是文本的意义,而是它的形式,涉及的对象主要是诗歌。 5.阿多诺的否定的美学 阿多诺是法兰克福学派“社会批判理论”的创始人之一。他的美学思想大体上可以用“否定的美学”来加以概括,其主要观点主要有:1.反艺术。反艺术就是否定的艺术,是用“反其道而行之”的艺术手法,或曰反讽手法,对资本主义社会主流艺术的否定;从正面讲,就是艺术通过自我否定来改头换面从而确立自身新的坐标。2.文化工业。这指的是在工业资本主义这个“管理化的社会”里,从流行艺术中自发产生出来的大众文化的总称。3.音乐社会学。他认为音乐是一种社会历史现象,它以自己特殊的形式规律提出社会问题,反映社会整体的矛盾和分裂。 6.车尔尼雪夫斯基的“美是生活” 车尔尼雪夫斯基是俄国革命民主主义美学的继承者,他在美学上的一大贡献是提出了“美是生活”这个唯物主义命题。他是在批判当代的美学思潮,特别是德国唯心主义美学思潮的过程中提出这个命题的。他对“美是生活”作了这样的解释:任何事物,凡是我们在那里面看得见依照我们的理解应当如此的生活,那就是美的;任何东西,凡是显示出生活或使我们想起生活的,那就是美的。这个命题的重大意义,首先在于它恢复了现实的权利;其次是它揭示了美对生活的依附关系;三是它在唯心主义美学思想泛滥的情况下,为美学的研究打开了一个突破口。 二、简答题(每题1 0分,共40分) 简答题除说到要点外,还应展开论述。光有要点不能给及格分。 1. 简述佛罗伦萨的文艺复兴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文艺复兴是从意大利的佛罗伦萨开始的。它的文艺复兴主要表现在:首先是对教育的改革,把人文学科放在对神学学科的优先地位。其次是知识的发展,或知识的世俗化,主要是对古典文化的崇拜,以及随之而来的古典文化的再生。最后是文艺的全面繁荣。(上述内容需展开论述)

春晚节目的互文性分析——以 2013 年春晚为例

春晚节目的互文性分析——以2013年春晚为例 吕修琦 (中国传媒大学传播研究院2012级硕士研究生) 【摘要】中央电视台的春节联欢晚会在中国不仅仅是一台文艺晚会,它更是承载着政治、经济、文化使命的独特的媒介产品,春晚通过与民俗文化、政治经济宏观话题、当年的大众流行文化互相引用的具体互文,以及春晚极力汇聚多种艺术形式和营造年夜饭氛围的体裁互文,共同完成这一独特的使命。互文性的恰当运用使得春晚成为了一个令人愉悦的、粘合世代、传递国家意识形态并且有助于构建想象的共同体的独特媒介产品。 【关键字】春晚互文性 Intertextual analysis of the Spring Festival Gala: A Semiotic Study on the Spring Festival Gala of 2013 LV Xiuqi (MA student, Communication University of China)ABSTRACT:CCTV's Spring Festival Gala is not just an art show, it is a unique media products that carries more political, economic and cultural mission. To accomplish this unique mission, the program not only contains intertextuality relations of the folk culture, political and economic macro-topic and the popular culture of the year, but also create a generic intertextuality relations between varieties of art forms. The proper use of intertextuality makes the Spring Festival Gala a pleasant show which can bond generations, sends national ideology and build an imagined community in an effective way. KEYWORDS:The Spring Festival Gala Intertextuality

当代西方文艺理论(DOC)

《当代西方文艺理论》笔记 (参考书目:《当代西方文艺理论》朱立元主编,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0.导论:当代西方文艺理论概观 1.当代西方哲学思潮大体上分为:人本主义、科学主义两大思潮。 (1)人本主义文论的主要理论派别: ①象征主义(瓦莱里) ②表现主义(克罗齐) ③精神分析学文论(弗洛伊德) ④现象学和存在主义(萨特) ⑤ 20世纪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论 (2)科学主义文论的主要理论派别: ①形式主义(俄国) ②新批评派文论(英美) ③结构主义文论(索绪尔) 2.当代西方文论研究重点上发生了两次重要的历史性转移: (1)从重点研究作家转移到重点研究作品文本。 (2)从重点研究文本转移到重点研究读者和接受。 3.当代西方文论最重要的特征是出现了两个转向:非理性转向、语言论转向。 (1)非理性转向:这主要是就人本主义文论而言。强调人的情感比理性更重要。 (2)语言论转向:这主要是就科学主义文论而言。是西方哲学史上第二次大的转向。 1.象征主义与意象派诗论 1.前象征主义主要是指:19世纪后半叶产生于法国的诗歌流派。 代表人物是:波德莱尔、魏尔兰、兰波和马拉美。 波德莱尔的十四行诗《应和》首次提出著名的象征主义“应和”论。2.后象征主义代表:瓦莱里以音乐化为核心的象征主义诗论。 象征主义的界定:音乐化。 3.瓦莱里“音乐化”论的要点: (1)音乐化指:和谐的整体感觉效果:诗要讲求音乐之美,不仅指节奏感、旋律性,而且要具有音乐那样的协调性、严密性和整体性,要用音乐语言来思维。 例:艾略特的《荒原》即借用交响乐的程式来组织全诗,给人一种和谐的整体感觉:第一章:《死者葬仪》母题:(无水――死亡)(正题) 第二章:《对弈》反母题:(欲――虽死犹生) 第三章:《火诫》变异母题:(火――求救)(火象征:太阳、光明、净化) 第四章:《水里的死亡》重复母题:(水太多――死)(反题) 第五章:《雷霆的活》反重复母题:(天降净水――得救的可能)(合题)

当代西方文论中的互文性理论(一)

当代西方文论中的互文性理论(一) 互文性(intertextuality)理论是当代西方后现代主义文化思潮中产生的一种文本理论。它涉及到当代西方一些主要文化理论如结构主义、符号学、后结构主义、西方马克思主义等,并且渗透到新历史主义文学批评和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批评实践中,覆盖面十分广阔。同时,互文性理论涵盖了文学艺术中不少重大问题:如文学的意义生成问题,文本的阅读与阐述问题,文本与文化表意实践之间的关系问题,文本的边界问题,文艺生产流程中的重心问题,文学的文体间关系问题,批评家地位问题以及传统与创新关系问题等等。正是由于其覆盖面广,涵盖问题复杂,所以,互文性理论不能简单看成一般意义上的一种文本理论,而应该从更为宏阔的文化研究的视野来把握和审视。本文无力展开这一浩大的工程,只能在清理、描述的基础上作粗浅的评述,意在抛砖引玉。 一 “互文性”这一概念首先由法国符号学家、女权主义批评家朱丽娅.克里斯蒂娃在其《符号学》一书中提出:“任何作品的本文都像许多行文的镶嵌品那样构成的,任何本文都是其它本文的吸收和转化”。(1)其基本内涵是,每一个文本都是其它文本的镜子,每一文本都是对其它文本的吸收与转化,它们相互参照,彼此牵连,形成一个潜力无限的开放网络,以此构成文本过去、现在、将来的巨大开放体系和文学符号学的演变过程。(2)

实际上,在朱丽娅.克里斯蒂娃提出这一术语之前,“互文性”概念的基本内涵在俄国学者巴赫金诗学中已初见端倪。巴氏在《陀思妥耶夫斯基诗学问题》一书中,提出了“复调”理论、对话理论和“文学的狂欢节化”概念。巴赫金认为陀氏的“多声部性”小说创作改变了传统小说中作者和主人公的关系,偏向于在共时性状态下平行地展开多种意识,从而形成各个主人公的意识、视野和声音的一种共存关系和相互作用。这种类似复调(多声部)音乐的小说结构使得众多独立声音混响并行,造成了文本结构在更高层次上的多重复合统一。巴赫金在其对话理论中还指出,陀氏的小说使作者和主人公之间呈现出一种开放性的对话关系,对话中各种意识、各种声音的争论与交锋,构成不同对话形式,强化了复调结构。在分析陀氏文本的复调现象和对话性形式建构原则基础上,巴赫金进一步提出“文学的狂欢节化”这一概念。在陀氏作品(如《白痴》)中,狂欢节中的情节与场面随处可见。狂欢化的时空是陀氏复调小说得以滋长的土壤,而复调结构又集中体现了“文学的狂欢节化”。巴赫金指出,作为复杂文化行为之综合的狂欢节,其仪式对小说本文产生了一系列潜在的影响。如狂欢广场、无等级的插科打诨、粗鄙对话、庄谐结合的语言等都影射了权威的消失、等级世界观的破碎和文化中心与边缘关系的逆转。狂欢节这种反权威、反逻辑、反和谐、去除中心、消蚀界限的复杂纷乱的变调特征建立在狂欢节对文化认可的种种行为和话语的综合性混合与反讽化基础之上,由此,文学话语与非文学话语、方言、职业语言、民俗语言等交汇在一起相互指涉,以

西方文论 第一节

第一章古希腊早期的文艺思想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应当对西方文论的源头及其基本理论有所了解,对柏拉图以前的理论脉络有所认识,从而掌握一种基本的参照点,更深刻地体会后世西方文论发展的思想动因。 第一节古希腊早期文艺思想中的重要概念 本节是以“美”、“艺术”、“摹仿”、“净化”或者“宣泄”等古希腊早期文艺思想中的重要概念为线索,帮助学习者了解古典西方文论之问题领域的由来。 一、关于“美” 柏拉图在《理想国》当中,曾谈到“诗歌与哲学之间的古老争论”。这一争论的实质,是诗人和哲学家都认为惟有自己才能解释世界的意义。可见从最古老的意义上说,文学并不只是要提供审美的享受,古希腊文学犹如希伯来人的《圣经》一样,包含着远古初民全部的历史、伦理、教化,包含着他们对于世界的全部想象和认识。也许只有在这时,诗人才可能像雪莱《诗辩》所说,兼具“预言家和立法者”的职能。乃至后世有许多学者认为:西方的美学和文论,就产生于诗歌与哲学之争。 早期希腊人对“美”的界说,是相当宽泛的。 公元前6世纪就有这样的诗句:“美是令人愉悦的”。这可以从“美”的本质的方面,连及后世种种关于“美感”的论说。 德尔斐神庙的预言者则说:“最多的正是最美的”。这也许同古希腊“一是一切、一切是一”的思辨相应,暗示了西方人由“多”而“一”的总体思路。 公元前6世纪的着名诗人萨福还说过:“长得美只是外表美,而品德出众也是美的”。由此引申出内在美德的观念,最终使美与善合一。 在这些理解的基础上,逐渐出现了专指艺术的美(kalos)。它在诗歌的意义上可以翻译为魅力(charities),在造型艺术的领域就成为对称(symmetry),从修辞学的角度则被称作和谐(harmony)。 因此可以说,希腊人后来对文学艺术之美的不同讨论,都已经潜在于他们最初的“美”的概念之中。 二、关于“艺术” 希腊文的“艺术”(techne),显然含有“技术”(technique)的意味。它是泛指人类的创造活动,所以建筑、木工、纺织等等本来就是“艺术”的一部分;而现代意义上的“艺术”,在欧洲语言中常常要以“美的艺术”来表达(比如英文的Fine Arts)。

当代西方文论(名词解释)

当代西方文论 1】什克洛夫斯基的陌生化:是俄国形式主义文论的核心概念之一,则是艺术加工和处理的必不可少的方法,将本来熟悉的对象变得陌生起来,使读者在欣赏过程中感受到艺术的新颖别致,经过一定的审美过程完成审美活动。陌生化手段的实质就是要设法增加对艺术形式感受的难度,拉长审美欣赏的时间,从而达到延长审美过程的目的。 2】文学性;就是文学的性质和文学的趣味,文学性就在文学语言的联系与构造之中,文学性不存在与某一部作品中,它是一种词类文学作品普遍运用年广东构造原则和表现手段。 3】无意识理论:是弗洛伊德学说的一个基本概念,认为人的心理包含三个部分,即意识、前意识和无意识。无意识是一种本能——冲动,它毫无理性,它处于大脑的底层,是一个庞大的领域。无意识是混乱的、盲目的,但却广阔有力,起决定性作用,是决定人的行为和愿望的内在动力。理论的贡献在于它展示了人的心理的复杂性和层次性,引导人们去注意意识后面的动机,去探讨无意识心理对人的行为的影响。 4】欲望的升华说:在文艺创作和文艺批评方面,它支持泛性论的观点,把性欲看作是文艺创作的动机,作家和艺术家从事创作是受他们的“本能的欲望”的驱使,艺术家和常人一样,由于欲望长期受到压抑而得不到满足,便试图在文艺创作中得到感情的宣泄,以获取快乐,因此他们创作的动因就是“性欲的冲动”。文艺本质上是被压抑的性本能冲动的一种升华,经过生化作用,受压抑的力比多便可以通过社会道德允许的途径或形式得到满足。梦的四种作用方式:压缩、移置、表现手段、二次加工 5】詹姆斯的意识流理论;指20世纪初叶开始,詹姆斯,福克纳等一批小说家撤出传统小说中作者自我的介入,致力于描绘人物的无意识活动,即以自由联想等为线索直接且自然地展现人物意识流动的叙事手法。 6】新批评派:是20世纪英美文学批评中最有影响的流派之一,以兰色姆《新批评》一书得名。在书中他评论了艾略特、瑞恰兹、温特斯等人的理论,称他们为新批评家。它的崛起是对忽视文学作品本身的种种文学批评倾向的反拨,由于它一开始就抓住了传统文学批评的最薄弱的环节加以批判,并辅之以一整套十分具体、操作性极强的阅读、批评文学作品的方法,因此在西方文学批评界和文学教学活动中占用主导地位。 7】艾略特的非个人化理论:认为诗应当是非个人化的,针对浪漫主义宣扬感情和个人的观点,明确指出诗歌不是感情的放纵,而是感情的脱离,诗歌不是个体的表现,而是个体的脱离。*他把文学家放在历史的长河中加以考察,认为任何一位文学家都不会具有完全的意义,只有把它放在前人之间比较、对照我们才能获得客观的评价。*文学家应该消灭个性。*非个人化还应当逃避文学家个人的情感。 8】兰色姆的本体论批评:*强调诗本身的本体存在,认为批评应当成为一种客观研究,它不应当探讨文学与各种社会生活现象的联系,而应对把文学作品看作是一种封闭的、独立自足的存在物,研究其内部的各种因素的不同组合、运动变化,寻找文学发展的规律性

当代西方文论中的互文性理论

当代西方文论中的互文性理论 黄念然 互文性(intertextuality)理论是当代西方后现代主义文化思潮中产生的一种文本理论。它涉及到当代西方一些主要文化理论如结构主义、符号学、后结构主义、西方马克思主义等,并且渗透到新历史主义文学批评和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批评实践中,覆盖面十分广阔。同时,互文性理论涵盖了文学艺术中不少重大问题:如文学的意义生成问题,文本的阅读与阐述问题,文本与文化表意实践之间的关系问题,文本的边界问题,文艺生产流程中的重心问题,文学的文体间关系问题,批评家地位问题以及传统与创新关系问题等等。正是由于其覆盖面广,涵盖问题复杂,所以,互文性理论不能简单看成一般意义上的一种文本理论,而应该从更为宏阔的文化研究的视野来把握和审视。本文无力展开这一浩大的工程,只能在清理、描述的基础上作粗浅的评述,意在抛砖引玉。 一 “互文性”这一概念首先由法国符号学家、女权主义批评家朱丽娅·克里斯蒂娃在其《符号学》一书中提出:“任何作品的本文都像许多行文的镶嵌品那样构成的,任何本文都是其它本文的吸收和转化”。(1)其基本内涵是,每一个文本都是其它文本的镜子,每一文本都是对其它文本的吸收与转化,它们相互参照,彼此牵连,形成一个潜力无限的开放网络,以此构成文本过去、现在、将来的巨大开放体系和文学符号学的演变过程。(2) 实际上,在朱丽娅·克里斯蒂娃提出这一术语之前,“互文性”概念的基本内涵在俄国学者巴赫金诗学中已初见端倪。巴氏在《陀思妥耶夫斯基诗学问题》一书中,提出了“复调”理论、对话理论和“文学的狂欢节化”概念。巴赫金认为陀氏的“多声部性”小说创作改变了传统小说中作者和主人公的关系,偏向于在共时性状态下平行地展开多种意识,从而形成各个主人公的意识、视野和声音的一种共存关系和相互作用。这种类似复调(多声部)音乐的小说结构使得众多独立声音混响并行,造成了文本结构在更高层次上的多重复合统一。巴赫金在其对话理论中还指出,陀氏的小说使作者和主人公之间呈现出一种开放性的对话关系,对话中各种意识、各种声音的争论与交锋,构成不同

陕师大 中文本科——《当代西方文论》作业题及答案

《当代西方文论》作业题附答案 一、名词解释 1.意识流 :它是19世纪由美国实用主义哲学创始人、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创造的,指人的意识活动持续流动的性质。认为人类的思维活动是一股切不开、斩不断的“流水”。他说:“意识并不是片断的连接,而是不断流动着的。用一条‘河’或者一股‘流水’的比喻来表达它是最自然的了。此后,我们再说起它的时候,就把它叫做思想流、意识流或者主观生活之流。 2.新批评派:新批评是英美现代文学批评中最有影响的流派之一,它于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在英国发端,三十年代在美国形成,并于四五十年代在美国蔚成大势。五十年代后期,新批评渐趋衰落,但新批评提倡和实践的立足文本的语义分析仍不失为文学批评的基本方法之一,对当今的文学批评尤其是诗歌批评产生着深远的影响。“新批评”一词,源于美国文艺批评家兰色姆1941年出版的《新批评》一书,但这一流派的起源则可追溯到艾略特和瑞恰兹。艾略特可视为新批评的思想先驱。他在《传统与个人才能》一文中提出了一个重要论点——非个性论,这一论点构成了新批评文论的基石。艾略特强调批评应该从作家转向作品,从诗人转向诗本身。为新批评提供方法论基础的是瑞恰兹,他通过引进语义学的方法使人们把注意力移向语言。新批评派有几代批评家,其早期的代表人物有英国的休姆和美国诗人庞德,第二代的代表人物是燕卜逊和兰色姆,第三代的代表人物是韦勒克和文萨特,他们共同完成了新批评的理论体系。 3.艺术即直觉即表现:意大利美学家 B.克罗齐就认为,直觉就是艺术活动,而人类的“知识有两种形式:不是直觉的就是逻辑的。”这样,克罗齐就把直觉排除在逻辑思维之外,从而把艺术活动、艺术创作与艺术欣赏也排除在逻辑思维之外。根据艺术的典型形象直接把握艺术美的本质的能力,指人的审美功能。审美功能是对美的认识功能。艺术家由于有丰富的经验积累和深厚的艺术修养,能够在众多的表象中熟练、准确地挑选出最能表现对象美的本质的表象,并对这些表象进行创造性的加工、组合成比对象(文学艺术中的原型、美术中的模特儿)更美更新的艺术形象;有经验的艺术鉴赏者,能够透过艺术形象直接把握艺术美的本质。这种熟练的审美技能可造成一种假象,似乎艺术创作和艺术鉴赏是凭人的一种非意识、非思维、非逻辑分析的天赋审美功能来完成的。一些哲学家根据这种假象或根据非艺术领域中的类似假象,建立了非理性主义的直觉论。 4.陌生化 :陌生化”理论是二十世纪初兴起的俄国形式主义的一面旗帜,主要代表人物是维克托·什克洛夫斯基,他认为艺术技巧的特殊性在于“陌生化”。(是维克托·什克洛夫斯基在1914年提出)“陌生化”最早可以追溯到亚里士多德,虽然他并没有正式提出“陌生化”。亚里斯多德在《诗学》中主张使用“奇异词”,如外来词、隐喻词、延伸词,使得“言语既要清晰又不能流于一般”“给平常的事物赋予一种不平常的气氛,这是很好的,人们喜欢被不平常的东西所打动。”“言语的美在于明晰而不流于平庸。用普通词组成的语言最明晰,但却显得平淡无奇……使用奇异词可以使语言显得华丽并摆脱生活用语的一般化。因此,“陌生化”又称为“反常化”、“间离化”、“奇异化”。作为一种艺术创作方法,“陌生化”手法能够迎合广大受众的“猎奇”、“求新”心理,被广泛应用于广告设计等领域之中 5.文学性:文学性是指文学之所以为文学的独特性质。文学性就是文学的性质和文学的趣味,它存在于文学语言的联系和构造之中。文学性不存在于某一部文学作品中,而是一种同类文学作品普遍运用的构造原则和表现手段,如结构、韵律、节奏、修饰等。文学性的诗性功能:雅各布森认为,文学性存在于文学作品的语言形式之中,诗歌是具有独立价值的词的形式显现,即诗歌的本质不在指称叙述外在世界的事物,而在具有表达目的的诗歌语言形式显现。诗歌语言往往打破符号与指称的稳固的逻辑联系,而为能指与所指的其他新关系和审美功能的实现提供可能。诗歌语言虽然有提供信息的功能,但应以自指的审美功能为主。

互文性理论

互文性理论 互文性理论作为一种诞生于结构主义和后结构主义的文本理论, 已经大大突破了理论研究和可操作性批评术语的范围,它以其对文学传统的包容性、对文学研究视野的可拓展性,在文学研究和文学写作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作为一种重要的文本理论,互文性理论注重将外在的影响和力量文本化,一切语境无论是政治的、历史的,或社会的、心理的都变成了互文本,这样文本性代替了文学,互文性取代了传统,自主、自足的文学观念也随之被打破。互文性理论将解构主义的、新历史主义的,乃至后现代主义的文学批评的合理因素都纳入了其体系之内,从而也使自身在阐释上具有了多向度的可能。 具体而言,互文性理论吸取了解构主义和后现代主义的破坏逻各斯中心主义的传统,强调由文本显示出来的断裂性和不确定性,而新历史主义的历史和文本具有互文性的理论也成为了互文性理论的一个重要的文本分析策略,不过它结合了自身诞生于结构主义文论的特色,将之改换了文本和文本的互文性,并以此为基础进行拓展。所以,互文性理论所遵循的思维模式也能清晰的窥见,它不是单纯地以文本来分析文本,否则它也将落入形式主义文论的窠臼。互文性理论以形式分析为切入点,最终让自己的视线扩展到整个文学传统和文化影响的视域之内,即一个从文本的互文性到主体的互文性(也可称之为“互射性”或“互涉性”)再到文化的互文性的逻辑模式。互文性理论以“影响”为其核心要素,将众多的影响文学创作的因子纳入其关注的领域,从而也使自己超越了单纯的形式研究的层面,而进入到多重对话的层面。而互文性理论的对话主要是从三个层面进行:文本的对话、主体的对话和文化的对话,下面本文就分别从上述三个方面对互文性理论多重对话特质做进一步的分析。 “互文性”(Intertexuality,又称为“文本间性”或“互文本性”),这 一概念首先由法国符号学家、女权主义批评家朱丽娅·克里斯蒂娃在其《符号学》一书中提出:“任何作品的本文都像许多行文的镶嵌品那样构成的,任何本文都是其它本文的吸收和转化。”[1]其基本内涵是,每一个文本都是其它文本的镜子,每一文本都是对其它文本的吸收与转化,它们相互参照,彼此牵连,形成一个潜力无限的开放网络,以此构成文本过去、现在、将来的巨大开放体系和文学符号学的演变过程。 概而言之,互文性概念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基本含义: 一是“一个确定的文本与它所引用、改写、吸收、扩展、或在总体上加以改造的

互文性解释

互文性 互文性理论作为一种诞生于结构主义和后结构主义的文本理论,已经大大突破了理论研究和可操作性批评术语的范围,它以其对文学传统的包容性、对文学研究视野的可拓展性,在文学研究和文学写作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作为一种重要的文本理论,互文性理论注重将外在的影响和力量文本化,一切语境无论是政治的、历史的,或社会的、心理的都变成了互文本,这样文本性代替了文学,互文性取代了传统,自主、自足的文学观念也随之被打破。互文性理论将解构主义的、新历史主义的,乃至后现代主义的文学批评的合理因素都纳入了其体系之内,从而也使自身在阐释上具有了多向度的可能。 具体而言,互文性理论吸取了解构主义和后现代主义的破坏逻各斯中心主义的传统,强调由文本显示出来的断裂性和不确定性,而新历史主义的历史和文本具有互文性的理论也成为了互文性理论的一个重要的文本分析策略,不过它结合了自身诞生于结构主义文论的特色,将之改换了文本和文本的互文性,并以此为基础进行拓展。所以,互文性理论所遵循的思维模式也能清晰的窥见,它不是单纯地以文本来分析文本,否则它也将落入形式主义文论的窠臼。互文性理论以形式分析为切入点,最终让自己的视线扩展到整个文学传统和文化影响的视域之内,即一个从文本的互文性到主体的互文性(也可称之为“互射性”或“互涉性”)再到文化的互文性的逻辑模式。互文性理论以“影响”为其核心要素,将众多的影响文学创作的因子纳入其关注的领域,从而也使自己超越了单纯的形式研究的层面,而进入到多重对话的层面。而互文性理论的对话主要是从三个层面进行:文本的对话、主体的对话和文化的对话,下面本文就分别从上述三个方面对互文性理论多重对话特质做进一步的分析。 文本网络 “互文性”(Intertexuality,又称为“文本间性”或“互文本性”),这一概念首先由法国符号学家、女权主义批评家朱丽娅?克里斯蒂娃在其《符号学》一书中提出:“任何作品的本文都像许多行文的镶嵌品那样构成的,任何本文都是其它本文的吸收和转化。”[1]其基本内涵是,每一个文本都是其它文本的镜子,每一文本都是对其它文本的吸收与转化,它们相互参照,彼此牵连,形成一个潜力无限的开放网络,以此构成文本过去、现在、将来的巨大开放体系和文学符号学的演变过程。概而言之,互文性概念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基本含义:一是“一个确定的文本与它所引用、改写、吸收、扩展、或在总体上加以改造的其他文本之间的关系”[2];二是“任何文本都是一种互文,在一个文本之中,不同程度地以各种多少能辨认的形式存在着其他的文本;譬如,先时文化的文本和周围文化的文本,任何文本都是对过去的引文的重新组织”[3]。“互文性”概念强调的是把写作置于一个坐标体系中予以关照:从横向上看,它将一个文本与其他文本进行对比研究,让文本在一个文本的系统中确定其特性;从纵向上看,它注重前文本的影响研究,从而获得对文学和文化传统的系统认识。应当说,用“互文性”来描述文本间涉的问题,不仅显示出了写作活动内部多元文化、多元话语相互交织的事实,而且也呈示出了写作的深广性及其丰富而又复杂的文化内蕴和社会历史内涵。 从第一个层次来看,“互文性”概念更偏重于文学的形式研究层面,这正与它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