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注射长效青霉素的新办法

注射长效青霉素的新办法

注射长效青霉素的新办法
注射长效青霉素的新办法

注射长效青霉素的新办法

长效青霉素又名“苄星青霉素”,为白色结晶状粉末无菌针剂,特点:稀释后的颗粒大不易溶于水,且颗粒表面带电,遇热和静止后1—2秒易凝结沉淀阻塞针头。此药用于早期梅毒、钩端螺旋体病,也用于治疗青霉素G敏感细菌引起的轻、中度感染,或需长期维持血药浓度的风湿病时预防链球菌感染,此药不能代替青霉素G用于治疗重症急性感染[1]。治疗时采用常规“二快一慢”的注射方法,既使用9#、12#针头的10ml注射器也经常会出现针头阻塞,且针头粗局部组织损伤面大。另外,用力过大推注时由于针头阻塞,注射器易与针头分离,药液浪费,且在注射时局部压力增加和药液的刺激,会引起较强的疼痛感,让病人难以接受,既增加了病人的痛苦和恐惧,又浪费了药液[2]。因以上的原因,护士在注射长效青霉素时,治疗方法不当,容易产生恐惧心理,压力大,造成注射失败。为了提高注射成功率,减轻医患压力和恐惧,针对难题,我们通过长期的实践和探讨,不断积累经验,对长效青霉素的肌注方法进行了改进,并取得了满意的临床效果。现就将我站改进后,2010年2月-2013年8月期间,门诊进行治疗的62例病人258人次,年龄40--60岁,报告如下:

1 治疗方法

1.1 治疗前的准备

了解有无青霉素过敏史,常规作青霉素皮试,介绍注射时的不良反应及注意事项,如有过敏史或皮试阳性者禁用。嘱患者选坐位,不易卧位,腿部肌肉放松,选臀大肌或臀中肌,按压注射部位,避开红肿、硬结、破溃、瘢痕、皮肤病处、化脓感染炎症等部位进针。

1.2 治疗过程

准备好用物,根据医嘱先将药液稀释,取备用的6ml 溶剂,抽取5ml稀释药液,1ml留于安瓿内,溶剂推人后将药液充分摇匀(1分钟),用7#针头的10ml注射器向药液瓶内注入3ml空气,针头不拔出来,快速抽药液于针筒内,先不排空气和气泡,对注射部位进行消毒后,待消毒液干的同时,排出针筒内的空气和气泡,迅速抽取留用的1ml溶剂,针头内充满,即刻将针筒转至水平位后轻摇,针头与注射部位皮肤垂直,右手握持针筒快速深部进针,左手立即回抽、用力加压推注,同时将右手向下移,拇指和食指固定在针筒上,其余手指按揉肌注部位周围的皮肤,推药过程中与患者进行交流,以分散注意力来减轻疼痛。推药完毕拔针后按压针孔片刻,以防药液外漏。整个注射过程动作要连贯,速度快,并且药液稀释后、治疗前、治疗时始终处于动态中。

1.3 治疗后观察

嘱患者放松腿部肌肉,观察疼痛程度及有无过敏反应

的症状,30分钟无不适方可离去。

2 离站指导

(1)告知如有青霉素迟发过敏反应,应及时就近就诊,缓解过敏症状,以防延误而致休克的发生,危及生命。(2)注射部位出现硬结、红肿,用毛巾湿热敷或土豆切薄片外敷来减轻症状。

3 结果

62例肌注患者,258人次,一次性成功255人次,3例推注后期针头欠通畅,药液有少许浪费。

4 讨论

此药注射方法与普通的方法完全不同,成功的关键点在于:(1)注射成功与药物溶解的关系密切,由于此药颗粒大,难溶于水,并且溶解后药液呈混浊状,因此需要充分摇匀,减小药粒体积,降低针头阻塞的机率。(2)活动的药液粒子表面带电,遇热1—2秒钟凝结,因体内温度较药液高,针头内充满溶剂:a针头进入体内注射时溶剂可降低注射部位局部温度;b即使受热,热量通过针头内溶剂也不会太快传到药液;c右手进针,左手回抽,加压推注动作连贯,做到“三快”,既缩短了药液在体内的受热时间,又让药液内无静止状态的颗粒停留防阻塞针头。(3)溶剂内注入空气,抽吸药液时瓶内压力大,药液快速进入针筒,缩短在针头内的停留时间。(4)患者坐位,针筒水平位,由于重力的作用,

抗菌药物的适应症与注意事项

各类抗菌药物的适应症与注意事项 一、青霉素类 本类药物可分为: 一)主要作用于革兰阳性细菌的药物,如青霉素G、普鲁卡因青霉素、苄星青霉素、青霉素V(苯氧甲基青霉素)。 二)耐青霉素酶青霉素,如甲氧西林(现仅用于药敏试验)、苯唑西林、氯唑西林等。本类药物抗菌谱与青霉素相仿,但抗菌作用较差,对青霉素酶稳定;因产酶而对青霉素耐药的葡萄球菌对本类药物敏感,但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对本类药物耐药。 三)广谱青霉素,抗菌谱除革兰阳性菌外,还包括:①对部分肠杆菌科细菌有抗菌活性者,如氨苄西林、阿莫西林;②对多数革兰阴性杆菌包括铜绿假单胞菌具抗菌活性者,如哌拉西林、阿洛西林、美洛西林、呋布西林、替卡西林。 注意事项: 1、无论采用何种给药途径,用青霉素类药物前必须详细询问患者有无青霉素类过敏史、其他药物过敏史及过敏性疾病史,并须先做青霉素皮肤试验。 2、过敏性休克一旦发生,必须就地抢救,并立即给病人注射肾上腺素,并给予吸氧、应用升压药、肾上腺皮质激素等抗休克治疗。 3、全身应用大剂量青霉素可引起腱反射增强、肌肉痉挛、抽搐、昏迷等中枢神经系统反应(青霉素脑病),此反应易出现于老年和肾功能减退患者。 4、青霉素不用于鞘内注射。 5、青霉素钾盐不可快速静脉注射。 6、本类药物在碱性溶液中易失活。因此溶媒不宜用葡萄糖,而应用氯化钠。 二、头孢菌素类 头孢菌素类根据其抗菌谱、抗菌活性、对β内酰胺酶的稳定性以及肾毒性的不同,目前分为四代。 第一代头孢菌素主要作用于需氧革兰阳性球菌,仅对少数革兰阴性杆菌有一定抗菌活性;常用的注射剂有头孢唑林、头孢拉定、头孢替唑、头孢硫脒等,口服制剂有头孢氨苄、头孢拉定和头孢羟氨苄等。 第二代头孢菌素对革兰阳性球菌的活性与第一代相仿或略差,对部分革兰阴性杆菌亦具有抗菌活性,但对假单孢菌、不动杆菌、沙雷杆菌、粪链球菌无效;注射剂有头孢呋辛、头孢替安、头孢孟多等,口服制剂有头孢呋辛酯、头孢克洛和头孢丙烯等。 第三代头孢菌素对肠杆菌科细菌等革兰阴性杆菌具有强大抗菌作用,头孢曲松、头孢哌酮和头孢他定还对铜绿假单胞菌亦具高度抗菌活性;注射品种有头孢

青霉素作用与介绍

如对您有帮助,请购买打赏,谢谢您! 青霉素作用与介绍 【又名】芐青霉素,盘尼西林。 由青霉菌扶植液中分散而得,是一种有机酸,可以与金属离子或有机碱联合成盐。常有钠盐、钾盐、普鲁卡因盐和苄星盐。钠盐、钾盐均为白色结晶粉末;无臭或微有奇异臭,有引湿;遇酸碱或氧化剂疾速失效。正在水中极易溶解,乙醇中溶解。普鲁卡因青霉素为白色结晶粉末;遇酸碱或氧化剂疾速失效,甲醇中易溶,水中微溶。与碱药物如ST注射液等逐步失效;与酸药物如四环素分化失效;与氧化剂碘酊、高锰酸钾、过氧化氢溶液毁坏失效;与重金属盐类沉淀失效。 【药理作用】滋扰细菌细胞壁的合成。青霉素的结构与细胞壁的身分粘肽结构中的D-丙氨酰-D-丙氨酸近似,可与后者竞争转肽酶,障碍粘肽的组成,形成细胞壁的缺损,使细菌失走细胞壁的浸透屏障,对细菌起到杀灭作用。对革兰阳球菌及革兰阳杆菌、螺旋体、梭状芽孢杆菌、放线菌以及部分拟杆菌有抗菌作用。 【临床应用】青霉素钠、钾适用于敏感菌所致的急传染,如菌血症、败血症、猩红热、丹毒、肺炎、脓胸、扁桃体炎、中耳炎、蜂窝组织炎、疖、痈、急腺炎、心内膜炎、骨髓炎、流行脑膜炎(流脑)、勾端螺旋体病(对本病早期疗效较好)、奋森氏咽峡炎、创伤传染、回回热、气坏疽、炭疽、淋病、放线菌病等。医治破伤风、白喉宜与相应的抗毒素联用。青霉素是使用周期最长的药物,它的地位正在医学界尚无可交换药物。 【规格】80万,200万,400万,800万。 【注重事项】有青霉素过敏者不要接触此药,免得发生危害!!! 【用法用量】此药正在水中易失效,分歧适倒进水中药浴,可直接注射或直接喷洒于鱼体和鱼鳃。亲鱼产后受伤时防御传染,肌肉注射或腹腔注射,10万~20万单位/尾。对鳞立病用青霉素使每立方米水体含1500~3000万国际单位。 【主治】细菌烂鳃病,细菌传染。鱼苗鱼种远程运输时,每50公斤水加进40-50万单位青霉素,能进步运输成活率。

长效青霉素

对侧。 1.3 效果 本组986例受术者无一例膀胱、肠管、大网膜、卵巢、肠系膜、输卵管系膜等损伤。术后仅2例皮下血肿,经及时处理后很快痊愈。无1例切口感染。 2 讨论 指示吊钩法是我们在多年的计划生育工作中,在原单纯吊钩法和指板法的基础上加以总结、改进的结果。此法具有以下特点。 2.1 并发症少 本法在进腹前用左食指将膀胱推向下方,在指示下夹起腹膜并把膀胱隔开,切开腹膜时很难损伤膀胱、肠管等。进腹后在左食指指示下准确无误地钩管、排管,受术者痛苦小,不良反应轻,易合作,损伤腹腔内脏器的可能性极小。由于手术时间短,操作轻细,切口暴露时间短,无污染,所以感染机会也相对减少[1~4]。 2.2 受术者痛苦小 多年的临床工作中我们发现钩管时如钩到卵巢、子宫韧带、肠系膜时,牵拉痛剧烈,胃肠道反应较重。而直接钩到输卵管,因其游离度大,牵拉张力低,受术者仅有腰骶部酸胀不适,但能耐受,无明显的胃肠道反应,再加上手术轻柔,时间短,更减轻其痛苦。本法对前、后位子宫均适用。2.3 术后恢复快,无明显后遗症。因本法手术打击小,受术者痛苦小,精神负担轻,术后很快能下床活动,进食早,手术对食欲并无多大影响,所以体质恢复较快。手术轻细,操作时间短,对腹内脏器损伤和干扰小,肠粘连的发生率自然很低,术后无明显的腰、腹痛、神经官能症、月经失调等后遗症[1~4]。 2.4 此法操作简单,易掌握,特别适合于广大农村计划生育同行在临床上运用。 参考文献 1 张凤昆,张桂荣,赵丽杰.5109例输卵管结扎术临床 分析.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1995;11(1):46 2 宋静慧,乔惠珍,王素林.腹腔镜在输卵管结扎术后 并发症诊治中的应用.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 1995;11(5):307 3 王树东,陈瑛,张中云,等.输卵管埋线银夹阻断绝 育术958例随访结果分析.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1993;9(4):240 4 柴文年.输卵管结扎术1140例体会,皖东医药, 1996;6(2):79 (1997-01-12收稿) 影响长效青霉素肌肉注射成功因素的分析广西柳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周玉群 (柳州 545001) 长效青霉素别名苄星青霉素,即二乙胺青霉素G 或二苄基乙二胺苄青霉素,其在临床中的应用颇为广泛,主要用于对青霉素敏感菌所致的轻、中度感染或需长期维持血药浓度的风湿病、肾病等患者,以预防链球菌感染[1]。在采用肌肉注射过程中,由于此药物颗粒大,较难溶于水[2],且溶解后成混悬状,故往往容易阻塞针头而使一次注射失败,需再行第二次或第三次注射,甚至要用较大的针头(8号或9号)来注射,才能使药液注射完,造成病人很大痛苦,为解除病人痛苦,提高一次注射成功率,现总结影响注射成功的因素分析如下: 1 临床资料 我院门诊注射室1995年1月~12月,注射长效青霉素患儿120例,患儿年龄均为3~14岁,其中男童68例,女童52例。 2 注射方法 取长效青霉素粉剂120万U,加入适量灭菌注射用水(分组分别加入3ml、4ml、5ml),使其振摇溶解,(振摇时间分别为30s、60s、90s),溶解后选择臀大肌无硬结、无疤痕部位注射。注射前按常规作皮试,阳性者禁用。注射时先用7号针头,常规皮肤消毒后迅速进针。在注射过程中,由于此药液溶解后成混悬状液体比较粘稠,故排气时不要将注射器中空气全部排尽,应留置少许空气在注射器乳嘴处,待消毒完皮肤后,再将注射器乳嘴中存留空气全部排尽,且将药液从针头的针尖上排出少许后迅速进针,回抽无回血后缓慢注入药液,注完药液后迅速拔针。 3 结果 结果见附表,溶剂均为灭菌注射用水。 附表 振摇时间与注射成功关系 组别30s成功例数60s成功例数90s成功例数 3ml106107108 4ml108109109 5ml201820202020 从附表可看出,振摇的时间越长,药物溶解越充分,其注射成功率则越高,振摇时间短,药物不能充分溶解,其注射一次成功率则越低,同时与溶解其药物的 611

长效青霉素肌肉注射方法改进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579610470.html, 长效青霉素肌肉注射方法改进 作者:杨华莲 来源:《健康必读(上旬刊)》2019年第03期 【摘; 要】目的:对长效青霉素采取改良注射法进行肌肉注射的效果进行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0月~2018年10月在我院急诊急救门诊注射长效青霉素的6000例患者临床数据资料,其中3000例患者采用常规注射法(对照组),另3000例患者采用改良注射法(实验组),对两组患者一次注射成功率與疼痛评分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患者一次注射成功率高于对照组,且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以上数据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结论:通过改良注射法肌肉注射长效青霉素有效的提高了一次注射成功率,并缓解了患者的疼痛感,更具有操作简单、安全性的优势,不仅避免了浪费药液的现象,也保证了注射质量,值得推广。 【关键词】长效青霉素;肌肉注射;改进方法 【中图分类号】R472.9;;;;;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3783(2019)03-0264-01 青霉素的二苄基乙二胺盐与一定剂量的缓冲剂及助悬剂可组成长效青霉素,也就是临床中的注射用苄星青霉素[1]。在预防风湿热复发、早期梅毒等疾病中均会使用长效青霉素,通常采用肌肉注射的方式。长效青霉素的药液是白色浑浊状的一种状态,且药物颗粒比较大,因此增加了药液溶于水的难度,导致针头面临被药液堵塞的风险,注射长效青霉素时使用大型号针头虽然可降低被堵塞的几率,但是却增加了患者的疼痛[2]。在本次研究中主要对长效青霉素肌肉注射方法改进效果进行分析,以下数据为详情报告。 1 研究资料与方法 1.1研究资料

医院青霉素注射管理制度

医院青霉素注射管理制度 1.注射青霉素类制剂前必须做青霉素皮肤试验,阴性者方可注射。凡医生开具青霉素免试单或免试验医嘱时,护士必须询问患者有无青霉素类药物过敏史及最后一次青霉素使用日期。 2.皮试前必须询问患者“三史”即用药史、过敏史、家族史。有过敏史者禁止做青霉素过敏试验,并做好“青霉素阳性”标记。如对患者青霉素阳性史有怀疑,必须在有医嘱和医生在场、备好急救药品、严密观察下重做皮试。 3.皮试期间嘱咐患者不要离开病房.不做剧烈运动、不要按压注射部位。如出现气急、胸闷、皮肤发痒等症状应立即处理,并通知医生。 4.青霉素试验阳性患者禁用青霉素,同时在白板、医嘱单、治疗单、门诊病历、住院病史首页、护理记录单及电脑内注明青霉素阳性,并在床头挂青霉素阳性标记,告知患者、家属以及分管医生。 5.每次注射青霉素制剂时,应严格执行“三查七对”制度,并询问青霉素过敏史。 6.注射青霉素制剂时必须现配现用,并加强巡视,严密观察用药后反应。一旦患者有不适主诉,应立即停止输液,通知医生,配合对症处理并加强观察。 7.停青霉素类制剂超过3天或更换其他批号者,如需再次注射,须重做青霉素皮试。

8.不在空腹状态下注射青霉素类制剂,注射过程中严密观察患者有无过敏反应,注射完毕后嘱咐患者30分钟内不要离开,以便观察。 9.正确判断过敏反应及掌握处理方法(青霉素过敏抢救措施)。 (1)立即停药,就地抢救,同时呼叫,将患者平卧,保暖。 (2)立即用0.1%盐酸肾上腺素1ml皮下注射,如症状不缓解,可每隔30分钟皮下或静脉注射0.5ml,直至脱离危险。并建立静脉通道,保持通畅。 (3)心搏骤停者立即行胸外按压,吸氧,并通知麻醉科,做好气管插管准备。 (4)按医嘱快速、正确应用激素、呼吸兴奋药、血管活性药物等,并做好记录。 (5)保持镇静,抢救争分夺秒,密切观察体温、呼吸、脉搏、血压及,尿量、神志等变化。 (6)安慰患者,在相应各处标明青霉素阳性,并将注意事项告知患者及家属。

注射用普鲁卡因青霉素

注射用普鲁卡因青霉素 【药品名称】 通用名称:注射用普鲁卡因青霉素 英文名称:Procaine 【成份】 主要成分:本品为普鲁卡因青霉素与青霉素钠(钾)加适宜的悬浮剂与缓冲剂制成的无菌粉末,其化学名为对氨基苯甲酰基2-(二乙氨基)乙酯(6R)-6-(2-苯基乙酰氨基)-青霉烷酸盐-水合物。 分子式:C13H20N2O2C16·H18N2O4S·H2O 分子量:588.72 【适应症】 由于本品血药浓度较低,故其应用仅限于青霉素高度敏感病原体所致的轻、中度感染,如A 组链球菌所致的扁桃体炎、猩红热、丹毒、肺炎链球菌肺炎、青霉素敏感金葡菌... 【用法用量】 本品供肌内注射,临用前加适量灭菌注射用水使成混悬液,每次40万~80万单位,每日1~2次。 【不良反应】 1 过敏反应:荨麻疹等各类皮疹较常见、白细胞减少、间质性肾炎、哮喘发作和血清病型反应较少见;过敏性休克偶见,一旦发生,必须就地抢救,予以保持气道畅通、吸氧及给用肾上腺素、糖皮质激素等治疗措施。 2 赫氏反应和治疗矛盾:用普鲁卡因青霉素治疗梅毒、钩端螺旋体病等疾病时可由于病原体死亡致症状加剧,称为赫氏反应;治疗矛盾也见于梅毒患者,系治疗后梅毒病灶消失过快,

而组织修补相对较慢或病灶部位纤维组织收缩,妨碍器官功能所致。 3 二重感染:可出现耐青霉素金葡菌、革兰阴性杆菌或念珠菌二重感染。 【禁忌】 有青霉素类药物或普鲁卡因过敏史者,以及青霉素或普鲁卡因皮肤试验阳性患者禁用。【注意事项】 1 应用本品前需详细询问药物过敏史并进行青霉素、普鲁卡因皮肤试验。 2 对一种青霉素过敏者可能对其他青霉素类药物、青霉胺过敏。 3 有哮喘、湿疹、枯草热、荨麻疹等过敏性疾病患者应慎用本品。 4 应用本品须新鲜配制。 5 应用青霉素期间,以硫酸铜法测定尿糖可能出现假阳性,而用葡萄糖酶法则不受影响;多数青霉素类的应用可使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或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升高。 【药物相互作用】 丙磺舒、阿司匹林、吲哚美辛、保泰松和磺胺药减少青霉素的肾小管分泌而延长本品的血清半衰期。青霉素可增强华法林的抗凝作用。 【药理作用】 本品为青霉素的普鲁卡因盐,其抗菌活性成分为青霉素。青霉素对溶血性链球菌等链球菌属、肺炎链球菌和不产青霉素酶的葡萄球菌具有良好抗菌活性。淋病奈瑟菌、脑膜炎奈瑟菌、白喉棒状杆菌、炭疽芽孢杆菌、牛型放线菌、念珠状链杆菌、李斯特菌、钩端螺旋体和梅毒螺旋体对本品敏感。本品对流感嗜血杆菌和百日咳鲍特菌亦具抗菌活性。本品对梭状芽孢杆菌属、消化链球菌和产黑色素拟杆菌等厌氧菌具良好抗菌作用,对脆弱拟杆菌抗菌作用差。青霉素通过抑制细菌细胞壁合成发挥杀菌作用。 【贮藏】

梅毒患者肌注苄星青霉素注射方法的改进

梅毒患者肌注苄星青霉素注射方法的改进 梅毒是由苍白螺旋体即梅毒螺旋体所引起的一种慢性传播疾病,主要通过性途径传播,在临床上常用的治疗药物为苄星青霉素。苄星青霉素,白色结晶性粉末,颗粒性大,极难溶于水,配制后为白色混悬液体,注射时患者痛感明显,且注射部位易形成硬结,临床注射苄星青霉素采用传统的肌内注射操作程序经常会发生稀释后的混浊状药液堵塞针头或药液絮凝而不易注人肌内层的问题,常因阻力大发生阻塞,不能一次性注射成功。现在注射时在空针内预留一定的空气,再对患者实施肌内注射,不易发生阻塞,常能一次性注射成功。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我科2010年6月~2013年10月收治的19例梅毒患者为研究对象,此19例患者均选用苄星青霉素(120万U/支)为治疗药物,19例患者青霉素皮试均为阴性。 1.2方法 1.2.1将2010年6月~2011年7月的9例梅毒患者为对照组,2011年8月~2013年10月的10例梅毒患者为实验组。对照组抽取4 mL生理盐水后注入苄星青霉素瓶内,充分摇匀后,用空针抽吸完药液,排进空针内的空气后,常规消毒皮肤后,选用臀大肌、臀中肌进行注射。实验组用空针抽吸完药液后,预留约0.2 mL的空气,常规消毒皮肤后,选用臀大肌、臀中肌进行注射,对患者实施肌内注射的护士均工作3年以上。 1.2.2所有患者均使用BD公司生产的5 mL空针为注射器。 1.3判定标准以患者自注射开始至注射结束的30 min为宜,询问患者的主观感受情况。使用SPSS13.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两组方法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 <0.05)。 2结果 使用改良后的方法后,所有患者均一次性注射成功,注射成功率为100%,见表1、表2。 3讨论 3.1在空针内预留0.2 mL的空气,快速进针,快速推注,使针头内保持无静止状态的药液残留,减少药液在针头内的聚集,易于一次性注射成功,从而减轻患者痛苦。 3.2改良后的方法可以避免药液在注射器中过于停留而发生沉淀,从而造成

青霉素类药物

青霉素类药物 【简介】 青霉素是指分子中含有青霉烷,能破坏细菌的细胞壁并在细菌细胞的繁殖期起杀菌作用的一类抗生素。 青霉素又被称为青霉素G、peillin G、盘尼西林、配尼西林、青霉素钠、苄青霉素钠、青霉素钾、苄青霉素钾。 青霉素是抗菌素的一种,是指从青霉菌培养液中提制的分子中含有青霉烷、能破坏细菌的细胞壁并在细菌细胞的繁殖期起杀菌作用的一类抗生素,是第一种能够治疗人类疾病的抗生素。青霉素类抗生素是β-内酰胺类中一大类抗生素的总称。但它不能耐受耐药菌株(如耐药金葡)所产生的酶,易被其破坏,且其抗菌谱较窄,主要对革兰氏阳性菌有效。青霉素G有钾盐、钠盐之分,钾盐不仅不能直接静注,静脉滴注时,也要仔细计算钾离子量,以免注入人体形成高血钾而抑制心脏功能,造成死亡。 青霉素类抗生素的毒性很小,由于β-内酰胺类作用于细菌的细胞壁,而人类只有细胞膜无细胞壁,故对人类的毒性较小,除能引起严重的过敏反应外,在一般用量下,其毒性不甚明显.是化疗指数最大的抗生素。但其青霉素类抗生素常见的过敏反应在各种药物中居首位,发生率最高可达5%~10%,为皮肤反应,表现皮疹、血管性水肿,最严重者为过敏性休克,多在注射后数分钟内发生,症状为呼吸困难、发绀、血压下降、昏迷、肢体强直,最后惊厥,抢救不及时可造成死亡。各种给药途径或应用各种制剂都能引起过敏性休克,但以注射用药的发生率最高。过敏反应的发生与药物剂量大小无关。对本品高度过敏者,虽极微量亦能引起休克。注入体内可致癫痫样发作。大剂量长时间注射对中枢神经系统有毒性(如引起抽搐、昏迷等),停药或降低剂量可以恢复。 使用本品必须先做皮内试验。青霉素过敏试验包括皮肤试验方法(简称青霉素皮试)及体外试验方法,其中以皮内注射较准确。皮试本身也有一定的危险性,约有25%的过敏性休克死亡的病人死于皮试。所以皮试或注射给药时都应作好充分的抢救准备。在换用不同批号青霉素时,也需重作皮试。注射液、皮试液均不稳定,以新鲜配制为佳。而且对于自肾排泄,肾功能不良者,剂量应适当调整。此外,局部应用致敏机会多,且细菌易产生抗药性,故不提倡。 【分类】 按其特点可分为: 青霉素G类:如青霉素G钾、青霉素G钠、长效西林等。 耐酶青霉素:如苯唑青霉素(新青Ⅱ号)、氯唑青霉素等。 广谱青霉素:如氨苄青霉素、羟氨苄青霉素等。 抗绿脓杆菌的广谱青霉素:如羧苄青霉素、氧哌嗪青霉素、呋苄青霉素等。 氮咪青霉素:如美西林及其酯匹美西林等,其特点为较耐酶,对某些阴性杆菌(如大肠、克雷伯氏和沙门氏菌)有效,但对绿脓杆菌效差。 【作用】 青霉素对溶血性链球菌等链球菌属,肺炎链球菌和不产青霉素酶的葡萄球菌具有良好抗菌作用。对肠球菌有中等度抗菌作用,淋病奈瑟菌、脑膜炎奈瑟菌、白喉棒状杆菌、炭疽芽孢杆菌、牛型放线菌、念珠状链杆菌、李斯特菌、钩端螺旋体和梅毒螺旋体对本品敏感。本品对流感嗜血杆菌和百日咳鲍特氏菌亦具一定抗菌活性,其他革兰阴性需氧或兼性厌氧菌对本品敏感性差.本品对梭状芽孢杆菌属、消化链球菌厌氧菌以及产黑色素拟杆菌等具良好抗菌作用,对脆弱拟杆菌的抗菌作用差。青霉素通过抑制细菌细胞壁四肽则链和五肽交连桥的结合而阻碍细胞壁合成而发挥杀菌作用。对革兰阳性菌有效,由于革兰阴性菌缺乏五肽交连桥而青霉素对其作用不大。 其中青霉素为以下感染的首选药物: 1.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如咽炎、扁桃体炎、猩红热、丹毒、蜂窝织炎和产褥热等 2.肺炎链球菌感染如肺炎、中耳炎、脑膜炎和菌血症等 3.不产青霉素酶葡萄球菌感染

注射长效青霉素的新办法

注射长效青霉素的新办法 长效青霉素又名“苄星青霉素”,为白色结晶状粉末无菌针剂,特点:稀释后的颗粒大不易溶于水,且颗粒表面带电,遇热和静止后1—2秒易凝结沉淀阻塞针头。此药用于早期梅毒、钩端螺旋体病,也用于治疗青霉素G敏感细菌引起的轻、中度感染,或需长期维持血药浓度的风湿病时预防链球菌感染,此药不能代替青霉素G用于治疗重症急性感染[1]。治疗时采用常规“二快一慢”的注射方法,既使用9#、12#针头的10ml注射器也经常会出现针头阻塞,且针头粗局部组织损伤面大。另外,用力过大推注时由于针头阻塞,注射器易与针头分离,药液浪费,且在注射时局部压力增加和药液的刺激,会引起较强的疼痛感,让病人难以接受,既增加了病人的痛苦和恐惧,又浪费了药液[2]。因以上的原因,护士在注射长效青霉素时,治疗方法不当,容易产生恐惧心理,压力大,造成注射失败。为了提高注射成功率,减轻医患压力和恐惧,针对难题,我们通过长期的实践和探讨,不断积累经验,对长效青霉素的肌注方法进行了改进,并取得了满意的临床效果。现就将我站改进后,2010年2月-2013年8月期间,门诊进行治疗的62例病人258人次,年龄40--60岁,报告如下: 1 治疗方法

1.1 治疗前的准备 了解有无青霉素过敏史,常规作青霉素皮试,介绍注射时的不良反应及注意事项,如有过敏史或皮试阳性者禁用。嘱患者选坐位,不易卧位,腿部肌肉放松,选臀大肌或臀中肌,按压注射部位,避开红肿、硬结、破溃、瘢痕、皮肤病处、化脓感染炎症等部位进针。 1.2 治疗过程 准备好用物,根据医嘱先将药液稀释,取备用的6ml 溶剂,抽取5ml稀释药液,1ml留于安瓿内,溶剂推人后将药液充分摇匀(1分钟),用7#针头的10ml注射器向药液瓶内注入3ml空气,针头不拔出来,快速抽药液于针筒内,先不排空气和气泡,对注射部位进行消毒后,待消毒液干的同时,排出针筒内的空气和气泡,迅速抽取留用的1ml溶剂,针头内充满,即刻将针筒转至水平位后轻摇,针头与注射部位皮肤垂直,右手握持针筒快速深部进针,左手立即回抽、用力加压推注,同时将右手向下移,拇指和食指固定在针筒上,其余手指按揉肌注部位周围的皮肤,推药过程中与患者进行交流,以分散注意力来减轻疼痛。推药完毕拔针后按压针孔片刻,以防药液外漏。整个注射过程动作要连贯,速度快,并且药液稀释后、治疗前、治疗时始终处于动态中。 1.3 治疗后观察 嘱患者放松腿部肌肉,观察疼痛程度及有无过敏反应

青霉素的发展历史

青霉素的发展历史 青霉素(Penicillin,或音译盘尼西林)又被称为青霉素G、peillin G、盘尼西林、配尼 西林、青霉素钠、苄青霉素钠、青霉素钾、苄青霉素钾。青霉素是抗菌素的一种,是指分 子中含有青霉烷、能破坏细菌的细胞壁并在细菌细胞的繁殖期起杀菌作用的一类抗生素, 是由青霉菌中提炼出的抗生素。青霉素属于β-内酰胺类抗生素(β-lactams),β-内酰胺类抗生 素包括青霉素、头孢菌素、碳青霉烯类、单环类、头霉素类等。青霉素是很常用的抗菌药品。但每次使用前必须做皮试,以防过敏。 一.青霉素的发现 20世纪40年代以前,人类一直未能掌握一种能高效治疗细菌性感染且副作用小的药物。当时若某人患了肺结核,那么就意味着此人不久就会离开人世。为了改变这种局面, 科研人员进行了长期探索,然而在这方面所取得的突破性进展却源自一个意外发现。亚历山大·弗莱明由于一次幸运的过失而发现了青霉素。1928年2月13日英国伦敦大学圣玛莉医学院细菌学教授弗莱明在他一间简陋的实验室里研究导致人体发热的葡萄球菌。由于盖 子没有盖好,他发觉培养细菌用的琼脂上附了一层青霉菌。这是从楼上的一位研究青霉菌 的学者的窗口飘落进来的。使弗莱明感到惊讶的是,在青霉菌的近旁,葡萄球菌忽然不见了。这个偶然的发现深深吸引了他,他设法培养这种霉菌进行多次试验,证明青霉素可以 在几小时内将葡萄球菌全部杀死。弗莱明据此发明了葡萄球菌的克星—青霉素。1938年由麻省理工学院的钱恩(Earnest Chain, 1906-1979)、弗洛里(Howard Florey, 1898-1968)及希特利(Norman Heatley, 1911-2004)领导的团队提炼出来。 二.青霉素的药效 1.青霉素的药理 青霉素药理作用是干扰细菌细胞壁的合成。青霉素的结构与细胞壁的成分粘肽结构中的D-丙氨酰-D-丙氨酸近似,可与后者竞争转肽酶,阻碍粘肽的形成,造成细胞壁的缺损,使细菌失去细胞壁的渗透屏障,对细菌起到杀灭作用。 2.青霉素的分类 青霉素G类:如青霉素G钾、青霉素G钠、长效西林等。 青霉素V类:(别名:苯氧甲基青霉素、6-苯氧乙酰胺基青霉烷酸) 如青霉素V钾等 (包括有多种剂型)。 耐酶青霉素:如苯唑青霉素(新青Ⅱ号)、氯唑青霉素等。 广谱青霉素:如氨苄青霉素、羟氨苄青霉素等。 抗绿脓杆菌的广谱青霉素:如羧苄青霉素、氧哌嗪青霉素、呋苄青霉素等。

长效青霉素卞星青霉素注射失败案例分析

长效青霉素卞星青霉素注射失败案例分析 摘要:目的:在尽量使用正常肌注针头时,提高长效青霉素肌肉注射的成功率 方法:两组医患同时注射240万单位卞星霉素,两位患者的臀部每侧注射120万 单位,同样使用的22号的针头,注射液在注射器中停留的时间不一样结果:注 射液在注射器中停留短的成功结论:尽量减少注射液在注射器中停留的时间,减 少针头堵塞的可能性 关键词:长效青霉素;注射 一位女性患者和一位男性患者同时被诊断梅毒一期,按照医生医嘱执行240 单位卞星霉素肌肉注射,两位护士同时执行,每位患者分左右臀部两个部位,每 个部位注射120单位卞星霉素加3ml生理盐水,BD22号针头. A护士与男患者: A护士将240单位的卞星霉素用生理盐水溶解到6ml,用22号针头的注射器 各抽取3ml备用。准备病人,消毒两遍,无菌注射法进行肌肉注射,左边臀部注 射非常用力,勉强注射完毕,右边臀部消毒两遍,进针后,无法推注,失败。最 后只能拔出针头,更换针头,重新注射。 B护士与女患着: B护士将240单位的卞星霉素用生理盐水溶解到6ml.准备病人,消毒左边臀 部注射部位两遍,用22号针头抽取3ml溶液注射左边臀部,感觉有阻力,但稍 用力的情况下,注射成功.再消毒右边臀部注射部位两遍,用22号针头的注射器 抽取剩下的3ml注射右边臀部,与左边臀部同感,注射成功。 失败分析: 卞星霉素是常效青霉素,白色颗粒状粉末,及难溶于水,溶于水后呈混悬液状,注射时稍有停顿就堵塞针头,本案列根本不存在停顿,只是注射液在注射器 中停留的时间长短不等。 在A护士与男患者中,注射液在注射器中停留了一个护士消毒皮肤及一侧皮 肤的消毒时间,针头已经完全堵塞。 在B护士与女患者中,是马上抽取,马上注射。 总结: 此类注射液不可像常规注射液一样在注射器中停留。要立即抽取,立即注射,且推注时不可停顿。 参考文献: [1]罗晓兰1,陈福河2,吕美慧1 齐鲁护理杂志 2017 年 9 月第 23 卷第 17 期 [2]陈宝娥长效青霉素肌肉注射方法的改进(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河北承 德067000 [3]尹小艳长效青霉素肌内注射方法再改进护理学杂志2012年6月第2 7卷第11期(综合版) [4]朱萍长效青霉素注射程序的改进护理学杂志 2009 年 11 月第 24 卷第22 期(外科版)

青霉素的生产

项目三:青霉素的生产 一、实验相关知识 1、青霉素又被称为青霉素G、盘尼西林、配尼西林、青霉素钠、苄青霉素钠、 青霉素钾、苄青霉素钾。青霉素是抗菌素的一种,是指从青霉菌培养液中提制的分子中含有青霉烷、能破坏细菌的细胞壁并在细菌细胞的繁殖期起杀菌作用的一类抗生素,是第一种能够治疗人类疾病的抗生素。青霉素类抗生素是β-内酰胺类中一大类抗生素的总称,由于β-内酰胺类作用于细菌的细胞壁,而人类只有细胞膜无细胞壁,故对人类的毒性较小,除能引起严重的过敏反应外,在一般用量下,其毒性不甚明显,但它不能耐受耐药菌株(如耐药金葡)所产生的酶,易被其破坏,且其抗菌谱较窄,主要对革兰氏阳性菌有效。青霉素G有钾盐、钠盐之分,钾盐不仅不能直接静注,静脉滴注时,也要仔细计算钾离子量,以免注入人体形成高血钾而抑制心脏功能,造成死亡。 2、1929年英国学者弗莱明首先在抗生素中发现了青霉素,英国谢菲尔德大学病 理学家弗洛里实现对青霉素的分离与纯化,并发现其对传染病的疗效,与英国生物化学家钱恩共获1945年诺贝尔奖。青霉素分为天然的和半合成的,天然的青霉素是通过菌种发酵得到的。 3、理化性质: (1)溶解度:青霉素本身是一种游离酸,易溶于有机溶剂,但在水溶液中溶解度很小。 (2)吸湿性:青霉素的吸湿性与其内在质量有关;纯度越高,吸湿性越小,也就易于存放。 (3)稳定性:青霉素的水溶液是一种不稳定的化合物,而晶体状态比较稳定。(4)酸碱性:青霉素的分子结构中有一个酸性基团(羧基),无碱性基团。4、常见的化学反应: (1)青霉素的碱性水解 (2)青霉素的酸性水解(完全水解和不完全水解) (3)青霉素的裂解 5、青霉素应用的注意事项: ①应用青霉素前应做皮试 ②青霉素不可与同类抗生素联用,不可与磺胺和四环素联合用药, 不可与氨基糖苷类混合输液。 ③宜短期使用,切忌长期大量给药,以免血药浓度持续升高,导致 致敏物质的形成与堆积,造成过敏反应。 ④通常静脉给药,宜慢不宜快,以每分钟不超过60滴的速度静脉滴 注,以免血药浓度增高过快而增加分解过敏可能。 ⑤青霉素的副作用中,过敏性休克是致命的,常引起人们的注意,而表 现为脑病及周围神经损害的神经毒性作用易被忽略。必须打消以往认为青霉素只要不过敏,就很少有中毒的观念,千万不要大剂量滥用青霉素(包括其它抗生素),必须用时,尽量少用静脉输注,老年人、小儿尤应慎用;此外,还须注意,青霉素与氨苄青霉素合用时,更易引起青霉素脑病的发生。 二、生产原理 (1)青霉素是产黄青霉菌株在一定的培养条件下发酵产生的。生产上一般将孢子悬液接入种子罐经二级扩大培养后,移入发酵罐进行发酵,所制的的含有一定

青霉素的临床应用

青霉素又被称为青霉素G、peillin G、盘尼西林、配尼西林、青霉素钠、苄青霉素钠、青霉素钾、苄青霉素钾。青霉素是抗菌素的一种,是指从青霉菌培养液中提制的分子中含有青霉烷、能破坏细菌的细胞壁并在细菌细胞的繁殖期起杀菌作用的一类抗生素,是第一种能够治疗人类疾病的抗生素。青霉素类抗生素是β-内酰胺类中一大类抗生素的总称。 一、青霉素类抗生素的分类: (1)主要作用于革兰阳性细菌的药物,如青霉素(G)、普鲁卡因青霉素、苄星青霉素、青霉素V(苯氧甲基青霉素)。 (2)耐青霉素酶青霉素,如甲氧西林(现仅用于药敏试验)、苯唑西林、氯唑西林等。 (3)广谱青霉素,抗菌谱除革兰阳性菌外,还包括: ①对部分肠杆菌科细菌有抗菌活性者,如氨苄西林、阿莫西林; ②对多数革兰阴性杆菌包括铜绿假单胞菌具抗菌活性者,如哌拉西林、阿洛西林、美洛西林。 二、青霉素类抗生素的适应证 1. 青霉素:青霉素适用于溶血性链球菌、肺炎链球菌、对青霉素敏感(不产青霉素酶)金葡菌等革兰阳性球菌所致的感染,包括败血症、肺炎、脑膜炎、咽炎、扁桃体炎、中耳炎、猩红热、丹毒等,也可用于治疗草绿色链球菌和肠球菌心内膜炎,以及破伤风、气性坏疽、炭疽、白喉、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李斯特菌病、鼠咬热、梅毒、淋病、雅司、回归热、钩端螺旋体病、奋森咽峡炎、放线菌病等。青霉素尚可用于风湿性心脏病或先天性心脏病患者进行某些操作或手术时,预防心内膜炎发生。 普鲁卡因青霉素的抗菌谱与青霉素基本相同,供肌注,对敏感细菌的有效浓度可持续24小时。适用于敏感细菌所致的轻症感染。 苄星青霉素的抗菌谱与青霉素相仿,青霉素类抗生素为长效制剂,肌注120万单位后血中低浓度可维持4周。青霉素类抗生素用于治疗溶血性链球菌咽炎及扁桃体炎,预防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引起的风湿热;青霉素类抗生素亦可用于治疗梅毒。 青霉素V对酸稳定,可口服。抗菌作用较青霉素为差,适用于敏感革兰阳性球菌引起的轻症感染。 2. 耐青霉素酶青霉素类:青霉素类抗生素抗菌谱与青霉素相仿,但抗菌作用较差,对青霉素酶稳定;因产酶而对青霉素耐药的葡萄球菌对青霉素类抗生素敏感,但甲氧西林耐药葡萄球菌对青霉素类抗生素耐药。主要适用于产青霉素酶的葡萄球菌(甲氧西林耐药者除外)感染,如败血症、脑膜炎、呼吸道感染、软组织感染等;也可用于溶血性链球菌或肺炎链球菌与耐青霉素葡萄球菌的混合感染。单纯肺炎链球菌、溶血性链球菌或青霉素敏感葡萄球菌感染则不宜采用。 3. 广谱青霉素类:氨苄西林与阿莫西林的抗菌谱较青霉素为广,对部分革兰阴性杆菌(如流感嗜血杆菌、大肠埃希菌、奇异变形杆菌)亦具抗菌活性。对革兰阳性球菌作用与青霉素相仿。青霉素类抗生素适用于敏感细菌所致的呼吸道感染、尿路感染、胃肠道感染、皮肤软组织感染、脑膜炎、败血症、心内膜炎等。氨苄西林为肠球菌感染的首选用药。 哌拉西林、阿洛西林和美洛西林对革兰阴性杆菌的抗菌谱较氨苄西林为广,抗菌作用也增强。除对部分肠杆菌科细菌外,对铜绿假单胞菌亦有良好抗菌作用;适用于肠杆菌科细菌及铜绿假单胞菌所致的呼吸道感染、尿路感染、胆道感染、腹腔感染、皮肤软组织感染等。

注射用苄星青霉素

注射用苄星青霉素 Zhushenyong Bianxingqingmeisu Benzathine Benzylpenicillin for Injection 书页号:中国药典2005年版二部-228 [修订] 本品为青霉素的二苄基乙二胺盐加适量缓冲剂及助悬剂制成的无菌粉末。按无水物计算,含二苄基乙二胺(C16H20N2)应为24.0%~27.0%,含青霉素(C16H18N2O4S)应为69.9%~75.0%,每1mg含青霉素应为1244~1335单位;按平均装量计算,含青霉素(C16H18N2O4S)应为标示量的95.0%~105.0%。 【鉴别】在含量测定项下记录的色谱图中,供试品溶液两个主峰的保留时间应分别与苄星青霉素对照品溶液中相应两个主峰的保留时间一致。 1号针头的注射器抽抽针试验取本品1瓶,按每30万单位加水1ml,摇匀,用装有5 2 取,应能顺利通过,不得阻塞。 可见异物取本品5瓶,分别加二甲基甲酰胺适量溶解后,依法检查(附录IX H),应符合规定。 无菌照苄星青霉素项下的方法检查,均应符合规定。 [增订] 【检查】有关物质取装量差异项下的内容物,混合均匀,精密称取约70mg,照苄星青霉素项下的方法检查,供试品溶液的色谱图中如有杂质峰,单个杂质峰面积不得大于对照溶液两主峰面积之和的2倍(2.0%),各杂质峰面积的和不得大于对照溶液两主峰面积之和的3.5倍(3.5%)。(供试品溶液中任何小于对照溶液两主峰面积之和0.05倍的峰可忽略不计) 【含量测定】取装量差异项下的内容物,混合均匀,精密称取约35mg,照苄星青霉素项下的方法测定,即得。每1mg的C16H18N2O4S相当于1780青霉素单位。 [删除] 同苄星青霉素

青霉素G钠盐

青霉素G钠盐(Penicillin G Sodium salt) 分子量:356.3700 CAS编号:69-57-8 别名:苄基青霉素钠盐;Benzylpenicillin sodium salt;3,3-二甲基-7-氧代-6-[(苯乙酰基)氨基]-4-硫杂-1-氮杂二环[3.2.0]庚烷-2-羧酸单钠盐;苄基青霉素钠;青霉素G钠;(2S,5R,6R)-3,3-二甲基-6-(2-苯乙酰氨基)-7-氧代-4-硫杂-1-氮杂双环[3.2.0]庚烷-2-甲酸钠盐;青霉素G 钠;青霉素钠;苄青霉素钠;6-苯乙酰胺基青霉烷 酸 钠;4-Thia-1-azabicyclo[3.2.0]heptane-2-carboxylicacid,3,3-dimethyl-7-oxo-6-(2-phenylacetamido)-,mono sodiumsalt;5alpha,6beta)]-nylacetyl)amino]-[2s-(2alphmonosodiumsalt;americanpenicillin;benzylpenicilli nicacidsodiumsalt;crystapen;mycofarm;novocillin;pen-a-brasive 分子式:C16H17N2O4SNa 物理化学性质: 特性:水分(%):≤1.5 pH (6%,水) 25℃:5.0-7.5 溶解性:溶于水,参考浓度100mg/ml,过滤除菌,于-20 ℃长期保存,2-8℃保存一周,37℃保存3天。R:36/37/38; 42/43 S:36/37/39 溶于水,分解点为215℃,比旋光度[α]D24.8+301°(2%水溶液)。极易溶于水,溶于乙醇,不溶于脂肪油液体石蜡。有吸湿性,遇酸、碱、氧化剂、青霉素酶等均能使青霉素的β-内酰胺环打开而失效。 密度:1.41 熔点:209-212℃ 白色结晶性粉末。分解点为215℃,比旋光度[α]D24.8+301°(2%水溶液)。极易溶于水,溶于乙醇,不溶于脂肪油液体石蜡。有吸湿性,遇酸、碱、氧化剂、青霉素酶等均能使青霉素的β-内酰胺环打开而失效。结晶青霉素钠盐性质较稳定,其水溶液在室温放置易失效,不能煮沸消毒。无臭或微有特异性臭。青霉素G的抗菌素价以国际单位(U)表示,一个国际单位等于0.6ug的纯结晶青霉素钠盐的抗菌活性。 主要用途: 生化研究;培养基的配制;抗生素。 抑制细菌细胞壁合成。 抗菌谱: 革兰氏阳性菌。 青霉素具有抗菌作用强、疗效高及毒性低等优点,故至今仍被广泛应用。青霉素是有机酸,能和多种金属结合成盐,常用其钠盐或钾盐。青霉素可用化学裂解法除去酰基而生成6-APA(6-氨基青霉烷酸),是各种半合成青霉素的中间体。 操作与贮存: 储存条件:室温

青霉素的药理

青霉素的药理、作用及其过敏反应 1 引言 青霉素是抗菌素的其中一种,是指从青霉菌培养液中提制的分子中含有青霉烷、能破坏细菌的细胞壁并在细菌细胞的繁殖期起杀菌作用的一类抗生素,它是第一种能够治疗人类疾病的抗生素。它是一种高效、低毒、应用广泛的重要抗生素。它研制的成功大大增强了人类抵抗细菌感染的能力,并带动了抗生素家族的诞生。青霉素类(Penicillins)属杀菌性抗生素,孕妇及儿童均可应用。新的半合成有耐青霉素酶的青霉素,如苯唑青霉素(苯唑西林,新青霉素Ⅱ)。还有半合成的广谱青霉素如羧苄西林、呋苄西林等。前者是用于治疗耐药的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感染,而后者既能杀灭革兰阳性细菌,又能杀灭革兰阴性细菌。目前应用的各种青霉素制剂均能发生过敏反应,并且呈交叉性。继发性不良反应少见并且难以判定。长效制剂误注入血管内可引起栓塞,冠状动脉栓塞可引起死亡。误注入动脉内可产生严重的栓塞,引起肢体或器官坏死的严重后果。 2 青霉素的发现——人类医学史上的一个里程碑 青霉素是最早发现的抗生素。青霉素的发现者是英国细菌学家弗莱明。1928年的一天,弗莱明在他的一间简陋的实验室里研究导致人体发热的葡萄球菌。由于盖子没有盖好,他发觉培养细菌用的琼脂上附了一层青霉菌。这是从楼上的一位研究青霉菌的学者的窗口飘落进来的。使弗莱明感到惊讶的是,在青霉菌的近旁,葡萄球菌忽然不见了。这个偶然的发现深深吸引了他,他设法培养这种霉菌进行多次试验,证明青霉素可以在几小时内将葡萄球菌全部杀死。弗莱明据此发明了葡萄球菌的克星—青霉素。 1929年,弗莱明发表了学术论文,报告了他的发现,但在当时并未能引起重视,而且青霉素的提纯问题在当时也还没有解决。 1935年,英国牛津大学生物化学家钱恩和物理学家弗罗里对弗莱明的发现很兴趣。钱恩负责青霉菌的培养和青霉素的分离、提纯和强化,使其抗菌力提高了几千倍同,弗罗里负责对动物观察试验。至此,青霉素的功效也得到了证明。 正由于青霉素的发现和大量生产,拯救了千百万肺炎、脑膜炎、脓肿、败

青霉素

青霉素 (一)青霉素的前世今生 提起抗生素来,我想青霉素类药物最为人们熟悉,就连医学教材《药理学》抗生素类药物内容中,青霉素也首当其冲。当“青霉素”这个名字为大家所熟悉时,青霉素的发现者却随着时光的流逝,不经意间被置于记忆的角落。尽管随着时光流逝,记忆飘落,青霉素背后的故事依然闪烁着迷人的光辉。1928年9月15日,弗莱明揭开了青霉素的面纱…… 亚历山大·弗莱明,这个名字随着历史沉淀,已经鲜为人知。1881年,弗莱明出身于农民家庭,家境贫寒,因为父亲的去世,家庭经济越发拮据。不过,弗莱明在求学路上却有奇缘。弗莱明的父亲生前曾无意救了偶然跌落于粪池里的少年丘吉尔(即二战时期著名的英国首相)一命,丘吉尔的父亲为了答谢弗莱明父亲,提出愿意资助弗莱明求学。后来,弗莱明来到伦敦,考上了圣玛丽医学院。在那里,弗莱明跟随大名鼎鼎的皇家学会教授、伤寒菌及疫苗研究专家阿尔莫罗斯·赖特进行相关研究,开始了他为之付出一生的事业——细菌学研究。1928年这年的7月下旬,弗莱明将众多未经清洗的细菌培养基摞在一起,搁在阴暗的位置,就去休假了。而来源不明的青霉菌孢子就那么落入培养基,发生了意想不到的反应。9月3日,弗莱明回到实验室,顺手拿起顶层一个培养基,竟然发现培养基边缘有一部分细菌被溶解了。当年的气温记录显示,在7月28日至8月10日,伦敦有十分难得的凉爽天气,适合青霉菌先行生长,并产生

青霉素。而8月10日以后,气温回升,葡萄球菌刚“冒头”,就被青霉菌制造的青霉素杀死了。1929年6月,弗莱明发表了关于青霉素的论文,最终获得了诺贝尔奖医学奖。 虽然弗莱明奇迹般地邂逅了青霉素,但他并未真正明白它的药用价值。使青霉素大放异彩的,是以弗洛里和钱恩为主要成员的牛津小组,他们分离纯化青霉素,推动青霉素的研究,使它成为药物,并首先用于二战战场。1941次年,美国有20多家公司开始大量生产青霉素。青霉素从硝烟滚滚的战场,迅速走向平凡大众,拯救了无数生命[1]。 (二)庐山真面目 青霉素类代表药:按抗菌谱和耐药性划分 窄谱苄青霉素(注射),抗菌作用很强,低浓度抑菌,高浓度 杀菌。苯氧甲青霉素,抗菌强度与苄青霉素相同,因为能 抵御胃酸,所以可以口服。 耐酶甲氧西林(注射)、氯唑西林和氟氯西林(注射或口服均 可)。抗菌作用不及苄青霉素,主要用于耐苄青霉素的金 黄色葡萄球菌。 广谱氨苄西林和阿莫西林。疗效与苄青霉素相当,但对耐药的 金黄色葡萄球菌无效,特点是均可口服。而羧苄西林和哌 拉西林则只能注射,主要用于抗铜绿假单胞菌。

奶牛常用抗生素产品清单(借鉴类别)

附表 奶牛常用抗生素产品清单 序号药物名称作用用法用量休药期β-内酰胺类 l 注射用青霉素钠主用于革兰氏阳性菌的感染性疾病, 如猪丹毒、炭疽、放线菌病、坏死杆 菌病、肾盂肾炎、乳腺炎、子宫炎、 肺炎、败血症等。亦用于钩端螺旋体 病等。 肌内注射一次量每lkg体重,马、牛l万-2万单位;羊、猪、驹、犊2万-3万 单位;犬、猫3万-4万单位;禽5万单位。一日2-3次,连用2-3日。临用前加灭 菌注射用水适量使溶解。 【注意】(1)青霉素钠(钾)易溶于水,水溶液不稳定,很易水解,水解率随 温度升高而加速,因此注射液应在临用前配制。必须保存时,应置冰箱中 (2-8℃),可保存7日,在室温只能保存24小时。(2)应了解与其他药物的相 互作用和配伍禁忌,以免影响青霉素的药效。(3)青霉素钠100万单位(0.6g) 含钠离子1.7mmol (0.039g),大剂量注射可能出现高钠(钾)血症。对肾功 能减退或心功能不全患畜会产生不良后果。钾离子对心脏的不良作用更严重。 休药期0日, 弃奶期3日。 2 注射用青霉素钾主用于革兰氏阳性菌的感染性疾病, 如猪丹毒、炭疽、放线菌病、坏死杆 菌病、肾盂肾炎、乳腺炎、子宫炎、 肺炎、败血症等。亦用于钩端螺旋体 病等。 肌内注射一次量每1kg体重,马、牛l万-2万单位;羊、猪、驹、犊2万-3万 单位;犬、猫3万-4万单位;禽5万单位。一日2-3次,连用2-3日。临用前加灭 菌注射用水适量使溶解。 【注意】同注射用青霉素钠。 休药期0日, 弃奶期3日。

3 注射用普鲁卡 因青霉素 用于对青霉素敏感菌引起的慢性感 染,如牛子宫蓄脓、复杂骨折、乳腺 炎等。亦用于放线菌及钩端螺旋体等 感染。 临用前加灭菌注射用水适量制成混悬液 肌内注射一次量每1KG体重,马、牛1万-2万单位;羊、猪、驹、犊2万-3万 单位;犬、猫3万-4万单位;一日1次连用2-3日 【注意】(1)本品仅用于治疗高度敏感菌引起的慢性感染。常与青霉素钠合用。 (2)其他参见注射用青霉素钠。 弃奶期3日。 4 普鲁卡因青霉 素射液 同注射用普鲁卡因青霉素。同注射用普鲁卡因青霉素。 牛10日,羊9日, 猪7日;弃奶期 48小时。 5 注射用苄星青 霉素 适用于对青霉素高度敏感的革兰氏阳 性菌引起的慢性感染,如葡萄球菌、 链球菌和厌氧性梭菌等感染引起的牛 肾盂肾炎、子宫蓄脓、复杂骨折、 乳腺炎等。 肌内注射一次量每lkg体重马、牛2万-3万单位羊、猪3万-4万单位犬、猫 4万-5万单位必要时3-4日重复一次 【注意】(1)本品血药浓度较低,急性感染时应与青霉素钾(钠)并用。(2) 其他参见注射用青霉素钠。 牛、羊4日, 猪5日; 弃奶期3日。 6 氨苄西林混悬 注射液 用于敏感革兰氏阳性菌和革兰氏阴性 菌感染。主要用于慢性细菌性感染的 治疗。 皮下或肌内注射一次量每lkg体重家畜5-7mg 使用前应先将药液摇匀一日 1次连用2-3日 【注意】参见氨苄西林可溶性粉。注射后应在注射部位多次轻轻按摩。如患畜 由革兰氏阴性菌引起的疾病,每日可注射2次。 牛6日, 弃奶期2日; 猪15日。 7 注射用氨苄西 林钠 用于对氨苄西林敏感的革兰氏阳性菌 和革兰氏阴性菌感染。例如巴氏杆菌 病、肺炎、乳腺炎、子宫炎、白痢、 沙门氏菌病、败血症等。 肌内、静脉注射一次量每lkg体重家畜10-20mg 一日2~3次连用2~3日 【注意】对青霉素酶敏感,不宜用于耐青霉素的革兰氏阳性菌感染。 牛6日, 猪15日。 弃奶期2日。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