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混凝土可泵性分析与评价指标

混凝土可泵性分析与评价指标

混凝土可泵性分析与评价指标
混凝土可泵性分析与评价指标

混凝土的耐久性和可持续发展问题述评_周维

混凝土技术发展的一个终极目标是最大限度地延长其使 用寿命,也即耐用性(Serviceability)问题。这就对混凝土的长期性能特别是耐久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另外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是混凝土技术的可持续发展,其目标就是要使混凝土技术的发展与资源、环境等实现良性循环,尽量减少造成修补或拆除的浪费和建筑垃圾,大量利用优质的工业废弃物和矿石,尽量减少自然资源和能源的消耗,减少对环境的污染[1]。 1混凝土的耐久性 混凝土的耐久性可定义为“在使用过程中经受气候变化、化学侵蚀、磨蚀等各种破坏因素的作用而能保持其使用功能 的能力”[2-3] 。一般混凝土建筑物的使用寿命要求在50年以上,很多国家对桥梁、水电站大坝、海底隧道、海上采油平台、核反应堆等重要结构的混凝土耐久性要求在100年以上。气候条件适中的陆上建筑物,应要求混凝土在200年内安全使用。我国GB50010—2002《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规定,混凝土的耐久性设计应按照环境类别和设计使用年限进行,分为50年和100年2个耐久性预期目标,对于重大、重要工程应按照100年寿命来设计混凝土。近几年来,我国已有不少工程的混凝土设计寿命达到100年,这些工程大都结合环境条件和特点,采取专门有效的措施,以充分保证混凝土工程的耐久 性设计要求。比较著名的百年工程有三峡大坝、东海大桥、南 京地铁1号线、崇明越江通道北港桥梁、重庆朝天门大桥空心桥墩、杭州湾大桥等[4]。 但是近几十年以来,混凝土构筑物因材质劣化造成失效以至破坏崩塌的事故在国内外也是屡见不鲜,并有愈演愈烈之势。 国际上混凝土的大量使用始于20世纪30年代,到五六十年代达到高峰[1]。许多发达国家每年用于建筑维修的费用都超过新建的费用。 过去,除了大型水利工程外,我国混凝土工程的耐久性问题长期不受重视,混凝土结构没有达到预期的使用寿命,受环境作用过早破坏的实例很多,由此造成的经济损失也很大。由于许多工程设计只满足荷载要求,而没有提出耐久性的要求,使已建成的混凝土构筑物存在耐久性隐患。我国在50年代兴建的水电站大坝有很多已经成为“病坝”,我国的混凝土工程量在改革开放30多年来突飞猛进,可以预见,耐久性不佳的混凝土工程的劣化问题将会日趋严重。因此,混凝土耐久性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1.1混凝土的耐久性破坏 混凝土耐久性涉及到混凝土性能的方方面面,是影响混凝土使用寿命的首要因素。造成混凝土耐久性不佳的原因多种多样,主要可分为:(1)物理破坏:由温度变化引起的收缩膨胀裂缝(这是由于混凝土内骨料和硬化水泥浆体不同的温度膨胀系数而引起),如冻融循环、除冰盐分对混凝土的剥蚀等;(2)化学破坏:由混凝土内部材料引起的碱骨料反应以及外部侵蚀性离子(Cl-)引起的诸如钢筋锈蚀、硫酸盐侵蚀(SO42-)以 混凝土的耐久性和可持续发展问题述评 周维1,朱惠英2 (1.广西建筑工程质量检测中心,广西南宁 530011; 2.广西建筑科学研究设计院,广西南宁530011) 摘要:从提高混凝土耐久性和混凝土技术可持续发展方面概述现代混凝土技术的发展趋势和发展方向。混凝土技术发展的根 本方向是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在与地球资源环境和谐共生的发展基础上,最大限度地改善混凝土的耐久性,提高其使用寿命。 关键词:混凝土;耐久性;可持续发展中图分类号:TU52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02X(2007)09-0077-05 Reviewofdurabilityandsustainabledevelopmentofconcrete ZHOUWei1,ZHUHuiying2 (1.GuangxiBuildingEngineeringQualityInspectionCenter,Nanning530011,Guangxi,China;2.GuangxiBuildingScienceResearch&DesignInstitute,Nanning530011,Guangxi,China) 收稿日期:2007-05-12 作者简介:周维,男,1965年生,广西柳州人,高级工程师。通迅联系 人: 朱惠英。 全国中文核心期刊

泵送混凝土施工方案范文

泵送混凝土施工方 案

第1章工程概况: 南海毅怡商贸置业有限公司投资开发的银座商业市场位于桂城 A10街区, 总建筑面积为89767m2,其中市场为71552m2,底下车库为15215 m2。市场为五层,总高度为23.9m,最大跨度为8.4m。由佛山市弘业建筑设计有限公司设计。广东华典建筑工程有限公司承建,承包施工内容为:地基基础、地下室、建筑主体结构、屋面防水、内外墙装饰、楼地面工程等等。该工程全部采用泵送混凝土。 第2章混凝土材料要求: 2.1 原材料:水泥:42.5MPa普通硅酸盐散装水泥;粗骨料:采用连续级配,针片状颗粒含量不宜大于10%,碎石最大料径不得大于25㎜,含泥量不超过1%;细骨料:砂采用中砂,经过0.135㎜筛孔砂的含量不应少于15%,含泥量不超过3%;为增加泵送混凝土可泵性,利用部分粉煤灰代替水泥,用量约为水泥用量10%。混凝土配比由我公司提供强度及其它要求,提前30天提交预拌混凝土搅拌站进行试配,施工时严格按配合比施工,本工程采用商品混凝土。 2.2 坍落度要求:按施工规范要求混凝土坍落度应在14~16cm以内。现场每车专人测一次,严格控制混凝土质量。混凝土坍落度误差控制在±2cm,不合格混凝土不得使用,测试结果有偏差及时反馈混凝土搅拌站,及时修正。 2.3 混凝土运输供应:

浇筑混凝土前由施工队计算混凝土用量,提交预拌混凝土搅拌站,并按所使用的混凝土输出量确定搅拌车数量,保证混凝土连续供应。 商品砼由砼搅拌站负责供应运送到现场,现场采用混凝土泵泵送及施工塔吊配合吊运至各浇筑作业点。在砼的运输过程中要解决好运输中的坍落度损失,必须保证的砼良好级配和施工和易性。 商品砼配合比设计由供应商统一负责,按设计图纸要求的砼强度等级进行设计。为保证商品砼的质量,供应商把好原材料检验关,特别要统一使用同类型的水泥品种和外掺材料。砼的配合比、原材料、水灰比、坍落度和外掺料等应加以控制,特别严格控制砂、石含泥量,砂含泥量不大于3%,石子含泥量不大于1%,以确保砼的搅拌质量。本工程地下室柱、壁板、梁板、生活水池壁板和屋面水池等砼采用抗渗砼,抗渗等级为S8。因此对于原材料配合比设计、施工工艺等应加以控制,以确保砼质量;为防止搅拌车在运输过程中发生意外影响商品砼质量,拟在砼配合比采用缓凝型减水剂,使砼初凝期延长至6h。运到施工场地的商品砼必须是符合设计要求的。砼进入工地时由现场收料及签证到达时间及验收发料单,如发现单位名称、品种及强度等级不符,均应拒收。工地随机取样测定砼坍落度并做砼试块,试块进行标准养护作为判定商品砼是否合格的依据。商品砼的供应,必须保证砼连续输送,输送过程中,要加强通信联络,以确保快速及顺利进行施工。

质量评价指标体系

质量评价指标体系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图书馆查新质量评价指标体系 一、查新质量评价指标 《科技查新规范》对查新工作质量提出了明确的要求。查新工作质量可以通过以下“查新质量评价指标体系”进行评价。该指标体系是根据查新程序和工作内容而建立的,对查新人员自我评价查新质量和主管部门监督检查有一定的指导和参考作用。评价指标见下图: 查新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图 从查新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可以看出查新质量主要表现在文献检索质量和查新报告质量两方面。 二、文献检索质量

文献检索质量是整个查新质量的基础,检索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查新报告结论的准确性,即直接影响到查新报告的质量。检索质量可以从检索的全面性和准确性两个方面进行评价。 (一)检索全面性 “查全”与“查准”是用于判定情报检索系统检索性能的两个标准。查新检索是对项目内容新颖性的检索,具有较高的查全要求,需要相当数量的文献,在查全的基础上追求查准率。检索的全面性主要受查新点分析、检索标识、检索范围、检索年限、检索途径、检索策略、检索结果的检验与调整等因素的影响。 1.查新点分析 查新点分析是指查新人员在对查新项目内容全面了解的基础上,根据查新委托人对查新项目的科学技术要点等新颖性的查询要求和管理部门的查新规定,将需要查新的内容(一般为多主题)用一条条查新要点(单主题)清楚地表示出来,即分解开来,以便于找准查新点,选择相关文献,并进行比较,最终得出针对性强的公正、客观结论。该指标反映了查新人员对查新项目的实质内容的掌握程度,是检索的前提,是对比分析与论述的依据,是查新质量一个较为重要的影响因素。要求全面准确地理解查新内容,找准查新点。 2.检索标识 如果说“查新点分析”是概念分析整理的过程,那么检索标识的确定便是概念的转换。检索标识是指通过对查新项目的主题分析将自然语言转换成规范化语言,即确定检索入口的问题,包括分类号标

混凝土的耐久性研究

混凝土的耐久性研究 摘要:随着城市化建设力度加快,混凝土以价格低廉、性能优越在基础设施中成为了首选的施工材料,具有用量大、用途广等特点。对于混凝土结构,它的耐久性是施工质量以及安全的重要保障[1]。碳化、钢筋腐蚀、冻融及碱-骨料反应等构成混凝土耐久性的主要内容, 而耐久性与强度作为混凝土的两个重要指标,在施工与设计中,受各种因素影响,对混凝土耐久性的重视力度明显缺乏。针对这种情况,为了促进混凝土施工持续发展,必须在环境保护与基础设施上,提高混凝土施工的耐久性。本文从混凝土的抗冻性、混凝土的碳化、碱集料反应、耐磨性、钢筋锈蚀等5个方面对混凝土耐久性影响因素改善措施等方面进行了深度研究和探索,通过从结构形式、原材料、细节构造、工艺措施等方面进行综合对比,从施工、设计与维修上提升施工质量。 关键词:混凝土耐久性;抗冻性;碳化;钢筋锈蚀;碱骨料反应; Abstract:LiFePO4is an important cathode material for lithium-ion batteries. Regardless of the biphasic reaction between the insulating end members, Li x FePO4, optimization of the nanostructured architecture has substantially improved the power density of positive LiFePO4 electrode. The charge transport that occurs in the interphase region across the biphasic boundary is the primary stage of solid-state electrochemical reactions in which the Li concen-trations and the valence state of Fe deviate significantly from the equilibrium end members. Complex interactions among Li ions and charges at the Fe sites have made understanding stability and transport properties of the intermediate domains difficult. Long-range ordering at metastable intermediate eutectic composition of Li2/3FePO4has now been discovered and its superstructure determined, which reflected predomi-nant polaron crystallization at the Fe sites followed by Li+redistribution to optimize the Li Fe interactions. Keywords: cathode material; LiFePO4; lithium ion battery; metastable mesophase; Li2 / 3FePO4; solid material

浅谈超高层建筑泵送混凝土施工技术

浅谈超高层建筑泵送混凝土施工技术 发表时间:2015-09-01T15:03:40.690Z 来源:《基层建设》2015年2期供稿作者:张兆光 [导读] 中国华西企业有限公司布置水平管或向下的垂直管时,宜使混凝土浇筑方向与泵送方向相反。布置向上垂直管时宜使混凝土浇筑方向与泵送方向相同。 张兆光中国华西企业有限公司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高层建筑涌现,而近年来,超高层建筑物成为现代建筑行业发展的一种新趋势。对于超高层建筑而言,采用泵送混凝土进行施工是必然之选。本文结合工程实际,谈谈超高层建筑泵送混凝土施工技术,对同类工程的施工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关键词:超高层建筑;泵送;混凝土;施工 1 工程概况1.1 建筑概况项目总建筑面积约113 380m2,其中地上建筑面积为87 406m2,地下建筑面积为25 974m2;建筑总高度为200 m,地上31 层,地下4 层。 1.2 结构概况本工程结构形式为型钢混凝土框架-核心筒结构,竖向结构由4 个核心筒和12 根劲性柱组成,水平结构由连接4 个核心筒间的劲性混凝土梁、斜向钢支撑、钢梁和压型钢板混凝土组合楼板组成。单个核心筒截面尺寸为8.2 m×8.2m,4 个核心筒之间采用4 根900 mm×2500 mm 劲性混凝土梁和钢结构斜支撑连接,单层混凝土浇筑面积约为3 250m2。首层及2层高度分别为8.6m 和13.65m,标准层高为5.2m 和5.5m。核心筒内为混凝土楼板,核心筒以外楼层板采用厚150mm 压型钢组合楼板,见图1。 图1 楼层平面布置塔楼部分梁板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40,柱、剪力墙标高-19.70~63.65m(即1~11 层)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60,标高63.90~115.05 m(即12~20层)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50,标高115.30 m 以上(即21~32 层)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40。 2 施工部署(a)本工程由于建筑高度在200m 左右,混凝土最大浇筑高度为176.45m,工期紧,场地狭小,施工作业面积有限。采用高压泵管一次泵送施工技术,以满足混凝土浇筑要求。 (b)在施工现场南、北场地拟各布置1 台高压泵车,且配备1 台备用高压泵车,以便发生故障时及时更换,避免因机械设备发生故障而影响连续浇筑混凝土。同时,配置4 台布料机作为每个核心筒混凝土浇筑的辅助设备。 (c)混凝土浇筑总体划分为核心筒和核心筒外2 部分。根据施工组织设计,先施工4 个核心筒竖向结构,再施工核心筒内水平结构和外框架结构,4 个核心筒竖向结构比核心筒外框架施工快4~6 层。因此混凝土施工先行浇筑4 个核心筒及4 根900 mm×2500 mm 劲性梁,再浇筑核心筒内水平结构和外框架结构。 (d)首层高8.6 m 混凝土一次性浇筑;2 层高为13.65 m 分2 次浇筑,第一次浇筑至16.1 m,第二次浇筑至22.05 m。 (e)核心筒内设置4 根箱型柱,柱分节情况如下:首层为一个柱节,2 层为一个柱节,3 层以上每2 层为一柱节。因钢结构较土建施工快2~4层,故箱型柱内腔和箱型柱以外混凝土分开浇筑,首层先浇筑箱型柱内部混凝土,箱型钢柱外侧混凝土与核心筒剪力墙混凝土同时浇筑。2 层以上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决定箱型柱内外混凝土浇筑顺序。 3 泵送施工3.1 泵管选择及布置情况本工程总体泵送管道布置原则为尽量缩短管线长度,少用弯管和软管。 布置水平管或向下的垂直管时,宜使混凝土浇筑方向与泵送方向相反。布置向上垂直管时宜使混凝土浇筑方向与泵送方向相同。 由于输送管径越小则阻力越大,而管径越大则抗爆能力越差,因此管径选择150mm。在进行高压泵送时,选用耐超高压管道系统,采用壁厚5mm以上的耐高压泵管,保证泵管抗爆能力;配置超高压密封圈,防止混凝土在高压输送时从管夹隙间挤出。在泵车出料口处布置长约120 m 和90 m的水平管各1 根,根据混凝土浇筑需要,每个核心筒大概共需90°弯管4个,45°弯管2 个,随着施工进度沿着4 个核心筒内垂直向上布置到浇筑层,总布置高度在200m 左右。同时在每层核心筒楼面处,预留高30 cm左右泵管接头,方便在浇筑核心筒外框架结构时,拆除部分垂直管节,接出足够长水平泵管浇筑核心筒外框架结构混凝土。 3.2 混凝土配合比选择配合比的设计原则是既满足强度、耐久性要求,又要具有良好的可泵性,因此须考虑如下几个方面:(a)水泥用量:超高层泵送混凝土的水泥用量必须同时考虑强度与可泵性,水泥用量少强度达不到要求;过大则混凝土的黏性大、泵送阻力增大,因而则增加泵送难度,且降低吸入效率,可泵性不好。根据以往工程类似经验,本工程水泥用量拟选择为375kg/m3。 (b)粗骨料:常规的泵送作业要求最大骨料粒径与管径之比不大于1∶3;在超高层泵送中因管道内压力大易出现离析,此比例宜小于1∶5,尖锐扁平的石子要少,以免增加水泥用量。本工程粗骨料粒径范围为5~25mm。 (c)坍落度:普通混凝土的泵送作业中混凝土的坍落度在160mm 左右,坍落度偏高易离析、偏低则流动性差。高强混凝土及超高层混凝土泵送为减小泵送阻力,坍落度宜控制在160~240 mm,同时为防止混凝土离析可掺入沸石粉以减少泌水。普通混凝土根据天气温度情况,20~30℃坍落度为140~180mm,30℃以上气温坍落度控制在160~240 mm。高强混凝土坍落度为160~240mm。 (d)粉煤灰及外加剂:粉煤灰和外加剂复合使用可显著减少用水量,改善混凝土拌和物的和易性。但由于外加剂品种较多,对粉煤灰的适应性也各不相同,其最佳用量应通过试验来确定。 (e)混凝土连续供给:针对混凝土性能好、凝结快的特性,为保证混凝土的均质性,搅拌车在向泵机喂料前反向高速转动20~30s,泵送过程应迅速连续进行并不停地搅拌,避免因混凝土在泵送过程中滞留过长而造成凝结堵管现象。 3.3 泵管固定要求混凝土输送管的固定,不得直接支撑在钢筋、模板及预埋件上。水平管宜每隔一定距离用支架、台垫等固定,以便于排除堵管、装拆和清洗管道,并起到防止泵管破坏模板和钢筋。垂直管用预埋件卡箍固定在核心筒剪力墙或楼板顶留孔处。在核心筒剪力墙上每节管不得少于1 个固定点,在每层楼板预留孔处均应固定。垂直管下端的弯管,不应作为上部管道的支撑点。宜设钢支撑承受垂直管质量。当垂直管固定在脚手架时,根据需要可对脚手架进行加固。管道接头卡箍不得漏浆。 4 重点部位混凝土浇筑方法4.1 首2 层剪力墙混凝土浇筑4.1.1 浇筑流程模板及钢筋验收→剪力墙模板及钢筋充分浇水湿润→浇筑50~80mm同标号砂浆打底→浇筑3.5m 以下剪力墙混凝土→封堵浇筑口→浇筑3.5m以上混凝土。 4.1.2 浇筑方法首层高为8.6 m,剪力墙厚度为1 350 mm、650 mm,模板一次性支设到顶,对拉螺杆Φ16 mm,纵横向间距均为450

耐久性分析

三亚市凤凰水城道路工程桥梁结构耐久性设计的探讨 赵巍 (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海南分院海口) 摘要:随着国际旅游岛的建设和发展,海南的城市建设在相当一段时期内成为行业内人士 关注的热点。桥梁作为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耐久性也成为海南国际旅游岛长期稳 定发展不容忽视的影响因素。本文以三亚凤凰路桥梁设计为依托,分析了影响桥梁结构耐 久性的因素,从设计角度提出了桥梁在耐久性方面的设计原则和改进方向。 关键字:桥梁设计耐久性腐蚀 1. 前言 混凝土结构是世界上应用最为广泛的结构形式之一。长期以来,由于“重强度薄耐久”设计思想的影响,我国某些地区已建的部分钢筋混凝土桥梁在服务一段时间后,出现了结构开裂、膨胀,钢筋锈蚀,混凝土老化、疏松等等的缺陷和问题。这些耐久性问题的出现从表面看不影响结构的稳定,但如不加维修任其发展,则将直接影响到结构的安全度,特别是近一两年,一些桥梁重大事故的发生,给国民经济和人民生命财产造成了重大的损失。因此,桥梁在设计过程中,一定要注重耐久性的设计。目前我国正处于桥梁等基础设施建设的高峰时期,特别是海南地区国际旅游岛的建立,将有大量的待建桥梁及建筑设施面临着如何确保寿命周期的耐久、安全和经济的严峻问题,关于桥梁耐久性问题的研究十分紧迫并且具有现实的意义。 2. 耐久性的定义 依据桥梁的重要性、使用期限、所处工作环境等因素考虑,提出了耐久性设计的概念。结构耐久性是指结构在可能引起其性能变化的各种作用(荷载、环境、材料内部因素等)下,在预定的使用年限和适当的维修条件下,能够长期抵御性能劣化的能力。 结构耐久性对于桥梁的安全运营和经济性起着决定性作用。混凝土结构因耐久性差等原因造成的负面影响和经济损失,近年来引起了越来越多的学者和工程技术人员的关注。2004年,交通部颁布《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D62-2004),明确提出了桥梁100年设计基准期的要求。2006年9月交通部出台了《公路工程钢筋混凝土结构防腐蚀技术规范》(JTG/TB07—01-2006),2006年10月天津市出台了《天津市钢筋混凝土桥梁耐久性设计规程》(DB/T29-165-2006),这些规程和规范的颁布实施,对保障桥梁耐久性起到了指导性作用。 规范提出:混凝土结构除承受荷载的作用外,同时要承受环境因素的作用。荷载与各

因子分析法--综合评价指标

《应用统计分析》----题目2 题目2 数据data2是某医院3年中各月的数据,包括门诊人次、出院人数、病床利用率和周转次数、平均住院天数、治愈或好转率、病死率、诊断符合率、抢救成功率。采用因子分析法探讨综合评价指标。 一、因子分析法 因子分析是主成分分析的推广和发展,也是利用降维方法进行统计分析的一种多元统计方法。它是一种将多变量化简的技术,其目的是分解原始变量,从中归纳出潜在的“类别”,相关性较强的指标归为一类,不同类间变量的相关性则降低。每一类变量代表了一个“共同因子”,即一种内在结构,因子分析就是要寻找该结构。 因子分析有一个默认的前提条件就是各变量间必须有相关性,否则,各变量间没有共享信息,就不应当有公因子需要提取,自然也谈不上使用该方法。具体在该条件的判断上,除了根据专业知识来估计外,还可以使用KMO统计量和Bartlett’s 球形检验加以判定。 二、操作步骤 1.导入数据 依次单击“文件—打开—数据文件”命令,打开如图1所示的对话框。 图1 导入数据

2.因子分析 (1)依次单击“分析—降维—因子分析”命令,如图2所示。打开图3所示的“因子分析”主对话框。 图2 因子分析菜单 (a )选入变量前 (b )选入变量后 图3 “因子分析”主对话框 (2)在图3(a )所示的对话框中选中左边的变量,单击 按钮,将其 选入到左边的列表框中(如图3a 所示)。 (3)单击“描述”按钮,弹出“因子分析:描述统计”对话框,如图4所示,在“统计量”选项组中选取“原始分析结果”;在“相关矩阵”中选取“系

数”和“KMO和Bartlett”。设置完毕后,单击“继续”按钮,确认操作。 图4 “因子分析:描述”对话框 图5 “因子分析:抽取”对话框 (4)单击“抽取”按钮,得到如图5所示的“因子分析:抽取”对话框。选择“方法”为“主成分”;在“分析”选项组选择“相关性矩阵”;在“输出”选项组选择“未旋转的因子解”和“碎石图”;在“提取”选项组中将“因子的固定数量:”设置为4;将“最大收敛性迭代次数:”设置为25. (5)单击“旋转”按钮,得到如图6所示的“因子分析:旋转”对话框。在“方法”选项组选择“最大四次方值法”;在“输出”选项组选择“旋转解”;将“最大收敛性迭代次数:”设置为25。 (6)单击“得分”按钮,得到如图7所示的“因子分析:得分”对话框。选择“保存为新变量”和“显示因子得分系数矩阵”;在“方法”选项组选择“回归”。 最后,在“因子分析”主对话框(如图3所示)中,单击“确定”按钮,执行操作。

评价指标方法概述

?综合评分法 ?FHW方法 ?软评价方法 ?德尔菲法 综合评分法 这一种方法是用于评价指标无法用统一的量纲进行定量分析的场合,而用无量纲的分数进行综合评价。 综合评分法是先分别按不同指标的评价标准对各评价指标进行评分,然后采用加权相加,求得总分。其顺序如下: 1、确定评价项目,即哪些指标采取此法进行评价。 2、制定出评价等级和标准。先制定出各项评价指标统一的评价等级或分值范围,然后制定出每项评价指标每个等级的标准,以便打分时掌握。这项标准,一般是定性与定量相结合,也可能是定量为主,也可以是定性为主,根据具体情况而定。 3、制定评分表。内容包括所有的评价指标及其等级区分和打分,格式如下表所示: 4、

根据指标和等级评出分数值。评价者收集和指标相关的资料,给评价对象打分,填入表格。打分的方法,一般是先对某项指标达到的成绩做出等级判断,然后进一步细化,在这个等级的分数范围内打上一个具体分。这是往往要对不同评价对象进行横向比较。 5、数据处理和评价。 (1)确定各单项评价指标得分。 (2)计算各组的综合评分和评价对象的总评分。 (3)评价结果的运用。将各评价对象的综合评分,按原先确定的评价目的,予以运用。 FHW方法 FHW(模糊、灰色、物元空间)方法是贺仲雄教授创立的一种新的决策、评价方法,是对德尔菲法的改进和发展,融合了德尔菲法、BS法(头脑风暴法)、KT法的优点,并采用了一些新兴学科的思路,如模糊数学、灰色系统理论、物元分析等,从而能定量处理联想思维,而把德尔菲法的咨询表改为FHW咨询表,把向专家咨询

的一个数(顺序、判断、打分)改为一个模糊、灰色物元。 FHW法的步骤为: (1)收集与指标相关的信息资料,以便能做出判断。 (2)填写“FHW评价表”:每个专家填写两次评价表。 第一次,不开讨论会,各自独立思考,充分发挥各自的判断才能,填写A轮评价表。这样 做的目的,是为了使专家在填表时不受“马太效应”的影响。 第二次,召开讨论会,会后再填写B轮表。讨论会上各抒己见,畅所欲言,不要求意见统一。这样可以相互启发,激发联想思维,讨论顺序,一般应和A轮表的填写顺序相反,以防止思维惯性的影响。经过讨论,专家填写B轮表时,尽可能对自己在A轮表中填写的数据作必要的修改。当然,允许不修改自己的意见。 (3) FHW方法计算各组评价指标。由于每个专家都进行了两轮咨询,所以每个项目都由两个数据,这两个数据便组成一个闭区间,组成模糊灰色物元空间,评价的结果需要得到一个数,所以必须在区间数投影到一个点上,由三种准则可供选择。 第一种,乐观准则。将区间数投影到最大值,这适用于评价条件从宽的情况。 第二种,悲观准则。将区间数投影到最小值,这适用于条件从严掌握的情况。 第三种,平均值准则。将区间数投影到两个端点的平均值。 然后计算主体评分T,总灰色N,白色优劣比S、灰色优劣比D、

混凝土结构耐久性浅谈

网络教育学院 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 题目:混凝土结构耐久性浅谈 学习中心: 层次:专科起点本科 专业:土木工程 年级: 学号: 学生: 指导教师: 完成日期: 2013年 11 月 14 日

内容摘要 混凝土由于其具有经济、耐久、节能等众多优点,而成为重要的建筑材料,其应用范围十分广泛。作为目前世界最大宗的人造建筑材料,其在给人类带来巨大文明进步的同时,也面临由此造成的严峻的资源、能源和环境问题。传统意义上的混凝土由于自身结构材料和使用环境的特点,还存在着严重的耐久性问题,已不能满足混凝土行业的绿色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因此,提高混凝土的耐久性是实现混凝土环保化、节约化的积极有效措施。本文综述了耐久性对混凝土的重要意义,并着重分析了影响混凝土耐久性的主要因素。最后介绍了目前世界上提高混凝土的耐久性的研究结果以及目前国际上对混凝土的耐久性设计要求。 关键词:耐久性;混凝土;影响因素

目录 内容摘要 ........................................................................................................................... I 引言 . (1) 1 绪论 (2) 1.1 混凝土耐久性问题的提出 (2) 1.2 混凝土耐久性的概念 (2) 2 混凝土结构耐久性问题的分析 (3) 2.1 混凝土冻融破坏 (3) 2.1.1 破坏机理 (3) 2.1.2 影响因素 (4) 2.2 混凝土渗透破坏 (4) 2.2.1 破坏原因 (4) 2.2.2 影响因素 (5) 2.3 碱骨料反应 (5) 2.3.1 破坏原因 (5) 2.3.2 影响因素 (6) 2.4 混凝土的碳化 (6) 2.4.1 破坏原因 (6) 2.4.2 影响因素 (7) 2.5 钢筋锈蚀 (7) 2.5.1 破坏原因 (7) 2.5.2 影响因素 (8) 2.6 化学侵蚀 (8) 2.6.1 产生原因 (8) 2.6.2 影响因素 (9) 3 提高混凝土耐久性的措施 (10) 4 案例分析 (12) 5 结论与展望 (17)

泵送混凝土施工方案

第1章工程概况: 南海毅怡商贸置业有限公司投资开发的银座商业市场位于桂城A10街区,总建筑面积为89767m2,其中市场为71552m2,底下车库为15215 m2。 市场为五层,总高度为23.9m,最大跨度为8.4m。由佛山市弘业建筑设计 有限公司设计。广东华典建筑工程有限公司承建,承包施工内容为:地基 基础、地下室、建筑主体结构、屋面防水、内外墙装饰、楼地面工程等等。该工程全部采用泵送混凝土。 第2章混凝土材料要求: 2.1 原材料:水泥:42.5MPa普通硅酸盐散装水泥;粗骨料:采用连续级配,针片状颗粒含量不宜大于10%,碎石最大料径不得大于25㎜,含泥量不超过1%;细骨料:砂采用中砂,通过0.135㎜筛孔砂的含量不应少于15%,含泥量不超过3%;为增加泵送混凝土可泵性,利用部分粉煤灰代替水泥,用量约为水泥用量10%。混凝土配比由我公司提供强度及其他要求,提前30天提交预拌混凝土搅拌站进行试配,施工时严格按配合比施工,本工程采用商品混凝土。 2.2 坍落度要求:按施工规范要求混凝土坍落度应在14~16cm以内。现场每车专人测一次,严格控制混凝土质量。混凝土坍落度误差控制在±2cm,不合格混凝土不得使用,测试结果有偏差及时反馈混凝土搅拌站,及时修正。 2.3 混凝土运输供应:

浇筑混凝土前由施工队计算混凝土用量,提交预拌混凝土搅拌站,并按所使用的混凝土输出量确定搅拌车数量,保证混凝土连续供应。 商品砼由砼搅拌站负责供应运送到现场,现场采用混凝土泵泵送及施工塔吊配合吊运至各浇筑作业点。在砼的运输过程中要解决好运输中的坍落度损失,必须保证的砼良好级配和施工和易性。 商品砼配合比设计由供应商统一负责,按设计图纸要求的砼强度等级进行设计。为保证商品砼的质量,供应商把好原材料检验关,特别要统一使用同类型的水泥品种和外掺材料。砼的配合比、原材料、水灰比、坍落度和外掺料等应加以控制,特别严格控制砂、石含泥量,砂含泥量不大于3%,石子含泥量不大于1%,以确保砼的搅拌质量。本工程地下室柱、壁板、梁板、生活水池壁板和屋面水池等砼采用抗渗砼,抗渗等级为S8。因此对于原材料配合比设计、施工工艺等应加以控制,以确保砼质量;为防止搅拌车在运输过程中发生意外影响商品砼质量,拟在砼配合比采用缓凝型减水剂,使砼初凝期延长至6h。运到施工场地的商品砼必须是符合设计要求的。砼进入工地时由现场收料及签证到达时间及验收发料单,如发现单位名称、品种及强度等级不符,均应拒收。工地随机取样测定砼坍落度并做砼试块,试块进行标准养护作为判定商品砼是否合格的依据。商品砼的供应,必须保证砼连续输送,输送过程中,要加强通信联络,以确保快速及顺利进行施工。 第3章泵送混凝土施工工艺: 3.1 混凝土输送管道敷设: 本工程采用两台混凝土输送泵,一台在南栋东侧,一台在北栋楼东侧。

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指标体系 低年段(1~2年级) 中年段(3~4年级) 高年段(5~6年级)篇二:供应商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供应商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摘要 根据相似性度量理论中的χ2统计量,在专家评级的基础上,构造出定性指标的相关系数矩阵,利用主成分分析法选取主成分,并作因子分析,进而根据因子载荷矩阵,得到主成分与各原始指标间的相关系数,最后在一定阈值标准下,舍掉相关系数绝对值较小的指标,从而达到用客观合理的方法对定性指标进行筛选的目的。该方法可被借鉴应用于物流领域中供应商定性评估指标的筛选。 引言 供应商评估和选择是企业的一个重要决策,一个好的供应商是指供应商拥有制造高质量产品的加工技术,拥有足够的生产能力,以及能够在获得利润的同时提供有竞争力的产品。同一产品在市场上的供应商数目越来越多,供应商的多样性更使得供应商的评估和选择工作变得复杂,需要一个规范的标准来操作。供应商评估首先要解决的是供应商评估指标体系的确立问题。 供应商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设置 供应链中战略供应商选择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是一套能够充分揭示企业发展过程的内在规律、具有一定的内在联系、相互补充、能确保企业长远发展目标实现的指标群体。在这个指标群体中,设置哪些指标,如何设置,既关系到评价结果的科学性、准确性和实用性,更关系到企业发展方向调整,影响整个供应链绩效的过程,因此,设计系统的评价指标体系,是正确供应链中战略供应商选择的前提与基础。实际运行中的供应链系统是一种人工和自然相结合的多变量、多目标、多约束条件的复杂非线性开放系统,对这种系统的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应遵循以下准则: (1)指标系统性。按系统论的观点,整个供应链可以看成是一个复杂的大系统,供应商系统是整个供应链管理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从整个供应链管理大系统出发,对战略供应商的选择不仅要受自然规律的影响,也要受各种社会因素的制约。因此,所设计的评价指标体系要尽可能全面地、系统地反映供应商企业目前的综合水平,并包括企业发展前景的各方面指标。 (2)指标科学性。战略供应商选择的评价指标体系是一个有机的系统,要从总目标出发,抓住重点,突出基本目标,以综合性为主,而不是面面俱到。所设计的指标要能正确揭示对整个供应链系统优化程度,各指标应规范化,有明确的内涵和外延,统计方法单一,统计口径一致。在指标体系形式上,绝对数指标和相对数指标相结合,通过绝对数指标反映出企业技术创新行为在总量上和规模上的情况;通过相对数指标反映出速度和比率等。两类指标相辅相成,结合分析,可以更能准确地反映实际情况。 (3)指标的实用性。指标的实用性也就是指标的可操作性。这主要包括评价指标的可计算性以及指标计算所需数据的可行性。评价指标体系应具有足够的灵活性,以使企业能根据自己的特点以及实际情况,对指标灵活运用。因此,在设计指标体系时应尽可能地采用可量化的指标和利用现有的统计数据。 (4)指标的可比性。战略供应商选择的评价指标体系应符合动态可比和横向可比的要求。动态可比上指指标在时间上的可比;用于企业过去、现在和将来的比较,反映战略供应商选择的发展和变化趋势;横向可比是指各供应商之间的互相比较和排序,以便总结经验,找出差距。

财务分析常用指标及评价

财务分析 是利用财务报表的数据,并结合其他有关的补充信息,对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进行综合比较与评价的一种工作。 一、反映偿债能力的比率 (一)反映短期偿债能力的比率 1.流动比率 【提示】从反映偿债能力的角度看,流动比率越高越好,但从企业盈利能力角度来看,则不宜过高。即不能认为流动比率不是越高越好。 2.

3.现金比率 (二)反映长期偿债能力的比率 1.资产负债率 2.有形资产负债率

4、权益乘数 5.已获利息倍数 二、反映营运能力的比率(周转速度快慢指标) 1.应收账款周转率 【注意】平均应收账款是指未扣除坏帐准备的应收账款金额。它是资产负债表中的“期初应收账款”、“期末应收账款”分别加上期初、期末坏帐准备的平均数。 2.存货周转率

三、反映获利能力的比率(赚钱能力) (一)通用指标 包括销售净利润率、资产净利润率、实收资本利润率、净资产利润率(净资产收益率)和基本获利率(资产息税前利润率)。 1.销售净利润率=净利润/销售收入净额×100% 2.资产净利润率=净利润/资产平均总额×100% 资产平均总额=(期初资产总额+期末资产总额)/2 3.实收资本利润率=净利润/实收资本×100%(注意该指标分母未用平均值) 4.净资产利润率=净利润/所有者权益平均余额×100% 5.基本获利率=息税前利润/总资产平均余额 (二)特殊指标(上市企业市场价值分析) 1.每股收益 (1)计算过程 基本每股收益=属于普通股股东的当期净利润/发行在外普通股加权平均数 其中:发行在外普通股加权平均数=期初发行在外普通股股数+当期新发行普通股股数×已发行时间/报告期时间-当期回购普通股股数×已回购时间/报告期时间

高性能混凝土的耐久性技术分析2

高性能混凝土的耐久性技术分析 韩韶硕方0708-3 17号 摘要:介绍了混凝土耐久性破坏的主要因素以及提高其耐久性的途径,从氯离子的扩散性、胶凝材料与集料的界面结构、胶凝材料的水化热及矿物细掺料协调混凝土的膨胀与强度的发展等方面对高性能混凝土的耐久性进行了分析,以推广高性能混凝土的应用。 关键词:高性能混凝土,耐久性,膨胀剂,矿物细掺料 0 引言 高强混凝土[1]是指用常规的水泥、砂石作为原材料,使用常规的工艺生产配置,主要靠外加高效减水剂或同时掺加一定数量的活性矿物材料,使拌合料具有良好的工作性,并在硬化后具有高强性能现代混凝土。高强混凝土于1964年首先在日本兴起的。由于现代混凝土克服了以往不能预拌生产和泵送施工等问题,所以很快在世界各地推广应用。 1. 材料 1.1水泥 高性能混凝土所用的水泥要求质量稳定、需水量低、活性较高,且具有良好的流变性能[2]。一般来说,高性能混凝土必须使用525号以上的普通硅酸盐水泥或中热硅酸盐水泥。C50~C55的高强混凝土采用优质砂石集料时,依托高效减水剂和掺合料,采用425号水泥是完全可以制得的,而C60及以上的高性能混凝土采用525号水泥为宜。 1.2集料 配置高强混凝土的集料与普通混凝土的要求不同,集料本身水化热,7 d龄期时各双掺试样水化热大于对应单掺试样的水化热。试验数据表明,低钙粉煤灰较磨细矿渣具有更好的降低水化热的效果,而高钙粉煤灰由于具有较高活性,较磨细矿渣的水化热要高;这个规律在CSA存在时及CSA与细掺料复掺情况下仍然成立。双掺膨胀剂与细掺料不仅能降低体系总的水化热,特别是可以较大幅度地降低体系的早期水化热,降低了混凝土的温升和内外温差,同时在混凝土内部形成的膨胀应力又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补偿混凝土的冷缩,从而形成“抗放兼施”的对于大体积混凝土的裂缝控制措施,这对早期的水化热控制和温度裂缝控制无疑是有好处的。 2混凝土耐久性破坏的主要因素 混凝土耐久性主要是指混凝土建筑物在使用期间抵抗环境介质的侵蚀而导致混凝土结构丧失安全使用功能的能力。由于环境介质的不同遭破坏的主要因素有:碳化作用、钢筋锈蚀、硫酸盐侵蚀、碱骨料反应、冻融循环、延迟钙矾石形成、火灾等。事实上混凝土结构物的破坏往往不是单一因素造成的,而常常是多种因素复合作用结果。因此,混凝土耐久性问题应根据其环境与条件综合分析、预防、处理。 3提高混凝土耐久性的主要途径 提高混凝土耐久性的主要途径有两个方面:1)提高混凝土抵抗侵蚀性介质进入其内部的能力即低渗透性;2)提高混凝土结构内部主要组分在侵蚀介质作用下的稳定性即尺寸稳定性。几乎所有耐久性问题最终均可归结为混凝土材料的渗透性和尺寸稳定性。 4 高性能混凝土的耐久性技术分析 4.1大大提高混凝土的抗渗透性 影响混凝土耐久性的各种破坏过程几乎都与水有密切的关系,因此,混凝土的抗渗透性被认为是评价混凝土的耐久性的重要指标。侵蚀性离子在混凝土中的传输严重影响着混凝土的耐久性,最典型的为氯离子,其在钢筋和混凝土界面的富集会导致钢筋腐蚀,因而侵蚀性氯离子的扩散系数是用来评价高性能混凝土渗透性以至耐久性的重要参数之一。通过试验和分析

综合指标分析

五、综合指标分析 所谓综合指标分析就是将运营能力、偿债能力、获利能力和发展能力指标等诸方面纳入一个有机的整体之中,全面地对企业经营状况、财务状况进行揭示与披露,从而对企业经济效益的优劣作出准确的评价与判断。 (一)综合指标分析的特点 P392 1.指标要素齐全适当 2.主辅指标功能匹配 3.满足多方信息需要 (二)综合指标分析方法 1.杜邦财务分析体系 (1)指标分解(参见教材394页的图12-1) 净资产收益率=净利润/平均所有者权益 =总资产净利率×权益乘数 总资产净利率=净利润/平均总资产=营业净利率×总资产周转率 (2)杜邦财务分析体系的核心公式:

净资产收益率=营业净利率×总资产周转率×权益乘数 其中:营业净利率=净利润÷营业收入 总资产周转率=营业收入÷平均资产总额 权益乘数=平均资产总额÷平均所有者权益总额=1÷(1-资产负债率)=1+产权比率 从权益乘数计算公式可以看出,负债比率越高,权益乘数越高,即负债比率与权益乘数同方向变动。 (3)指标之间的关系 净资产收益率是一个综合性最强的财务指标,是杜邦体系的核心。净资产收益率的高低取决于营业净利率、总资产周转率和权益乘数。 营业净利率反映了企业净利润与营业收入的关系。提高营业净利率是提高企业盈利的关键,主要有两个途径:一是扩大营业收入,二是降低成本费用。 总资产周转率揭示企业资产总额实现营业收入的综合能力。企业应当联系营业收入分析企业资产的使用是否合理,资产总额中流动资产和非流动资产的结构安排是否适当。此外,还必须对资产的内部结构以及影响资产周转率的各具体因素进行分析。 权益乘数反映所有者权益与总资产的关系。权益乘数越大,说明企业负债程度越高,能给企业带来较大的财务杠杆利益,但同时也带来了较大的偿债风险。因此,企业既要合理使用全部资产,又要妥善安排资本结构。

关于混凝土长期性与耐久性问题分析与研究

关于混凝土长期性与耐久性问题分析与研究 摘要:混凝土是当今世界用量最大的建筑材料。本文主要从混凝土原材料的选择、混凝土配合比的合理确定、混凝土施工管理及养护等方面分析探讨了对混凝土耐久性的影响,然后介绍了提高混凝土耐久性的技术策略,从而保证混凝土结构质量。望能为此类工程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混凝土耐久性;原材料;配合比; Abstract: the concrete is the world’s largest amount of building materials. This article mainly from the concrete the choosing of raw materials, the reasonable determination of the mixing proportion of concrete, concrete construction management and maintenance analyses and discusses the influence of the durability of concrete, and then introduced the enhance the durability of concrete’s technology strategy, so as to ensure the quality of concrete structure. Hope for such project to provide certain reference value. Keywords: durability of concrete; Raw materials; Mix; 中图分类号:TU3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前言 混凝土是当今世界用量最大的建筑材料。我国混凝土使用量居全球之冠,为适应经济快速发展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混凝土的应用过程中暴露出许多问题,其中尤为突出的是耐久性问题。如不少工程在使用10~20 年后,有的甚至在使用几年之后即需维修。混凝土工程大多是永久性的,工程量大、耗资多,若耐久性不良将会给未来社会造成极为沉重的负担。因此,从资金节约、资源的有效利用及环境保护等方面综合考虑,必须深入研究混凝土的耐久性问题。虽然混凝土在遭受压力水, 冰冻或侵蚀等作用时的破坏过程, 各不相同, 但对提高混凝土的耐久性的措施来说, 几乎都是为提高混凝土的密实性为目的。提高混凝土的耐久性措施有: 1) 合理选择水泥品种; 2) 选用较好的砂、石骨料; 3) 合理确定混凝土配合比; 4) 掺用减水剂、矿物掺合料及引气剂; 5) 加强施工质量管理, 严格控制混凝土质量。 一、混凝土原材料选择问题分析 1、水泥。实际应用时, 应根据混凝土工程特点或所处环境条件, 选用合适的水泥。水泥是混凝土中的活性组分, 其强度的大小直接影响着混凝土强度的高低。在我国, 混凝土的质量验收习惯上以混凝土的强度指标为单一的衡量标准, 从而导致水泥工业对水泥强度的不适当追求, 使水泥细度增加, 早强的矿物成分比例提高, 而这一切都不利于混凝土的耐久性, 所以不是所有早强和高标号的水泥就是好的。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